尝试教普通高校女生单手投篮

尝试教普通高校女生单手投篮

一、普通高校女生篮下单双手投篮教学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秦勇[1](2021)在《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遵守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每次课最后都会留半个小时的活动时间,但是,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学生会利用活动时间在场边休息或者玩手机,这种现象“传染”性很强,不仅自己不能及时将课上所学熟练巩固,还会给其他学生的篮球活动带来消极影响。如何提高学生在最后半小时活动时间的参与积极性;如何将课上所学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如何更全面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成绩是非常重视的环节,考核评价则是检验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步骤,如何充分利用好考核评价这一关键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找各种理由坐在场边休息的消极被动现象,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是本研究的落脚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班与乒乓球班2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将活动时间的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观察并分析两者挂钩过程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将教学比赛结果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显着提高学生在课程活动时间内的参赛积极性。学生参赛时间、参赛人数大幅增长,休息人数、休息时间和玩手机人数、时间、现象明显减少,教学氛围明显改善,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高。(2)教学比赛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结构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以及在比赛过程中应用的熟练程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实战经历增多,对抗强度增强,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3)大量的教学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李佳霖[2](2021)在《运动教育模式融入民办高职院校篮球公体课实验研究 ——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定位点为民办高职院校篮球公体课程,运动教育模式及体教融合课程设置,以篮球运动为着力点,通过对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分析,对比现行民办高职院校公体课的设置和开展,研究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不足以及可行性。同时针对现阶段校内篮球公体课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加以改进与调整,通过运动教育模式使体育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调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推动校内公体课改良的目的,培养民办高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习惯。本研究依托于运动生理学中关于身体素质、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球类运动生理学特点、体能及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运动心理学心理训练的相关原理开展实验及结果分析。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目前国内外对于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验性研究开展普遍存在于中学及高等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的实验研究较为片面,研究重难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利用好基本理论搭建运动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公体课开展的桥梁。本文主要使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其中实验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对照组(47人)与实验组(47人)经历了18周共36个学时的篮球公体课教学实验,在教学课程结束后1年观察两个班级的篮球参与度。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开展进行,实验组用“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运动教育模式对该校篮球公体课课程改课具备积极影响,可行性较高,推荐同类型院校可将该模式运用于公体课教学中。

刘磊[3](2021)在《问题式导向(PBL)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基础建设强国和教育强国是中华文化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必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加快教育信息化,完成群众满意的文化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明确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基于我国体育教育现状和教育改革的实施,我国体育教学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新颖的教学策略科学研究,如PBL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动态个性化教学法、全程教学法等。根据知网和台体大图书馆阅读文章参考及查看体育教学策略,参考PBL教学篮球、羽毛球、舞龙舞狮、啦啦操等项目的方法。系统地组织总结了PBL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和体育教学策略,对普通篮球普修课程的科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本文将PBL教学法运用到了济宁学院篮球普修课中,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相关专家、教师的指导,确定研究具体内容:篮球基本技术(运球往返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投篮(三步上篮))、身体素质、解决分析问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济宁学院2020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16周32学时的教学实验。根据普修课两个班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确定其为同质水平,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共80人,实验班有男生30人,女生10人。对照组男生29人,女生11人。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针对教学实验后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下几点结论:(1)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教学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p>0.05),两个组在身体素质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BL教学法对身体素质是否有影响还有待探究。(2)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综合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进行了测试(p<0.05),说明两个组的综合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实验组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相比常规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测试(p<0.05),两个组的篮球基本技术(运球往返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上篮(三步上篮))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且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PBL教学法与常规教学法相比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

李润[4](2020)在《“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女生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所在,篮球运动作为高校教学开展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技能掌握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以单一的技术传授和重复的练习,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这样情况下,比赛教学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本研究尝试在篮球教学中引进“比赛教学法”,目的探究比赛教学法对女生体育学习兴趣,身体素质,篮球技术水平的影响,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一篮球选修课的女生为实验对象,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各30人,进行12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用比赛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技能掌握式教学方法,在实验前后均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体育学习兴趣问卷调查,对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水平进行测试,采用SPSS25.0进行数理统计,得出以下结果:1.在实验后,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指标中“体育学习积极态度,体育学习消极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三个维度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体育关注与锻炼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实验后,实验组在身体素质指标中800米,立定跳远,10m*5折返跑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50米和坐位体前屈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50米,80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m*5折返跑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实验后,实验组在篮球技术一分钟投篮,一分钟三分线外三步上篮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一分钟投篮,一分钟三分线外上篮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比赛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篮球的学习与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体育关注与锻炼方面,比赛教学法未能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关注度。2.比赛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爆发力和下肢力量,对速度素质和柔韧性的作用不显着。3.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经过比赛教学法的教学后,运球与传球的综合技术的掌握比对照班效果好,比赛教学法可以提高女生班的篮球教学效果。

荣俊杰[5](2020)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2年上海市在二期课程改革基础上,率先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以推动新一轮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革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先立后破”的改革尝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认知的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现迷茫与偏失,影响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的的达成。面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从学理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系统予以理性优化,能有效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丰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研究对象,根据泰勒原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从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内涵与实质出发,审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学习评价的现状,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优化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构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运动经历与运动情意五维目标体系,确立了五维目标间纵、横结构关系,阐明了各级分目标的表达逻辑。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体系强调了运动技能目标的核心性、体能目标的重要性,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的现实诉求;凸显运动知识、运动经历和运动情意目标的长效价值,符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保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二、整合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选择的纵向、横向及动态均衡结构关系,提出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明确了知识、技能与体能选择的独立与共济关系,系统地对各级教学内容进行了规整,实现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全面性、系统性与深入性,有利于满足学生专项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需求,突显了教学内容为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三、选择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路径,提出提高运动项目选择的精准度、实施动态分层教学、提升体育师资素养、挖掘场地设施等优化策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凸显了教学实施“行动”的本质诉求,通过完善项目选择志愿表、制定技能+体能的分层标准,确保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高效运行;采用多途并举的优化路径,弥补师资缺口,提升体育教师的专项化素养;探寻合作共赢模式,缓解场地设施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困束。四、完善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统一了学习评价内容,厘清了评价比重的动态化分配准则,健全了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完善,明确了运动技能评价的主体性、体能次之但比重逐年递增的五维评价内容;强调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与互评比重的逐年递增趋势,突显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评价办法与学习成绩呈现方式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学习评价效果的精准性与其价值的延伸性,促进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短期目的性与长效前瞻性的有机融合。五、通过构建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路径和完善学习评价方面的研究,夯实了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实践操作性强。研究成果在CS中学的教学实践显示,师生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正向提升,佐证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良性运行及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贾永桥[6](2020)在《目标导向教学法在高校体育选项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以河南大学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国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开展至今,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仍未在高校全面推广,尤其是大专院校。目前我国高校一个学期仅有18个教学周,学生体育课一个学期仅有36个学时,除去学期中间的考核所占用的课时和由于天气等不可控因素而调整的课时,留给学生学习的实际课时并不多,这也是影响高校体育选项教学推广的因素之一。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与方法至关重要。目标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教学方法。它的指导理论为现代教育理论,将三维目标定为中心,采取反馈和调节的手段,结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并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它可以在引导教师的教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明确的指导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目标导向教学法进行深入探究,以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为媒介,通过确定目标导向法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并论证其应用的有效性,以探索出对推进高校体育选项教学改革有益的,可操作性更高、更易于推广的教学方法。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对比分析法,数理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对目标导向教学法在高校公体篮球课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为今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实验组成绩显着提高优于对照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采用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结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教学法;2.采用常规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成绩出现了不显着的退步;3.目标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法。建议:1.建议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采用目标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2.建议其他体育选项课教学采用目标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

吕松涛[7](2020)在《新媒体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引领了新的科技革命。诸如互联网电子教材、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兴媒体推陈出新。新媒体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当中,我们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其中新媒体在教育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我国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在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不断进行着新的发展尝试与改革。《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指出“全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课程教学与应用服务有机结合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资源库,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泛在学习新模式”[1]。篮球学科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普通高等院校的选项课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部分传统教学有时不能满足现在课堂发展的需要。为提高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本文试图在篮球教学实践中运用新媒体来验证其对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科技大学篮球选项课进行两轮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教学与新媒体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中进行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教学效果具有一致性;新媒体应用在高校篮球选项课中进行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水平,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发展。(2)新媒体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中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对篮球选项课堂中应用新媒体认同率较高。(3)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能水平与自信心两两显着正相关,篮球运动能够促进高校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4)新媒体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加强了生生交流,创建了浓厚的课上课下学习氛围。

綦彬彬[8](2020)在《篮球弱侧手运球训练对少儿运球技术与协调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1月20日,中国篮球协会推出12岁以下少年儿童——“小篮球大梦想”发展计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是刚接受篮球训练的萌芽阶段,在训练活动安排上以运球技术训练为主要内容,既是基本功教学又容易让少年儿童参与进来。研究表明协调性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该时期协调性的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少年儿童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的能力。本研究基于迁移理论下,以篮球弱侧手运球训练对少儿运球技术与协调性影响为研究对象。以佳木斯市嘉菲篮球俱乐部30名少儿组学员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佳木斯市嘉菲篮球俱乐部30名少儿组学员,进行为期两个月实验性训练。实验前对所有学员“蛇形”排列分成两个班授课,即实验班和对照班,主要选取11、12岁的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训练过程中利用气球、矿泉水瓶、塑料袋、轮胎、小绳、绳梯作为器材,练习弱侧手运球技术同时迁移强侧肢体的技术,而两侧肢体交叉控制完成不同的动作,不仅对四肢的协调配合有影响,从生理机制方面来论证脑的交叉迁移技能。在实验前、后对各项测试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在原地、行进间强弱侧手运球的10项测试指标中,有7项测试成绩P﹤0.05,有显着性提高。(2)而协调性的5项测试指标中,有4项测试成绩P﹤0.05,有显着性提高。(3)与速度有关的测试中无论是运球还是协调性,两个班较实验前相比P?0.05,无显着性差异。(4)弱侧手运球训练对强侧手有提高,但没有传统班显着。研究建议:注重弱侧肢体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少年儿童接受小篮球是启蒙时期,对他们的培养应是均衡的、全面的。教学中还应多设计新颖的训练方法,在创新上高度重视,设计更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训练模式。

李晟堂[9](2020)在《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本文是以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即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体育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为异步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术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异步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以云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篮球课的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对照班34人、实验班38人。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过一学期(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32学时的教学实验,对应用异步教学法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的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实验后实验班身体素质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即实验后实验班各项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与对照班各项身体素质之间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异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对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身体素质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2)实验后实验班篮球基本技术与对照班篮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相比为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且在一分钟定位投篮方面差异性非常显着(P<0.01)。说明异步教学法对高校公共体育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3)实验后实验班体育学习兴趣与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测试结果为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在实验后实验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说明应用异步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4)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课满意度分析中,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增进同学友谊感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即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这三方面也明显优于实验后对照班;从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方面来看,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后也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学生。在满意度分析中,异步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具有突出效果。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对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学生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并不十分明显;(2)异步教学法对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掌握具有显着性的提升且效果明显;(3)学生对异步教学法的满意度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说明学生对应用异步教学法的篮球课更有学习兴趣;(4)异步教学法对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产生有利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综合以上几方面异步教学法是可以应用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中的,甚至可以尝试其他项目的体育教学。然而,传统教学也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并不代表异步教学法可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应在二者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钱炎培[10](2020)在《师范类院校篮球公共课运用领会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的创新以及融入,为高校日常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领会教学法在篮球课堂的研究,为篮球课的教育经验做出了极大丰富与贡献,可以看出在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的经验基础上对教学环节进行创新具有现实意义。传统篮球课程重视理论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革新并发展现有教学法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法自然有自身的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就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实际中不断摸索探究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弥补传统教育教学的不足和问题。领会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收获不仅是篮球这项运动的有关知识、技能,更多的是培养其良好地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领会教学法从教学工作的多方面给我们很好的篮球课堂启发。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两个班本科生为实验对象,经过2018-2019学年篮球体育课,16周、32课时,对学生进行实验。此次论文实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并根据教学实验结果得出“领会教学法”在篮球课堂中的实际运用效果。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与专项基本技术测试指标临场比赛技术统计指标水平整体的提高,相较传统教学法更为明显。2、领会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共享心智指标,通过不断地实战,让同学们逐渐懂得篮球不是一个人的比赛,需要团队共同配合完成法在课堂上弱化了教师传统的主导作用,而强化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要求,通过大量的教学比赛或者限定性的教学比赛,注重学生的篮球的内在规律的认识,通过学生的不断学习和思考,实战教学中学生充分地磨炼技术,同学们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协作、彼此配合、相互磨合,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3、领会教学法更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学实验前后的数据指标的对比上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但领会教学法的提高要较为明显。综以上述结论说明领会教学法在师范类高校的篮球公共课程中是可行的。领会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掌握技术动作,提高临场的使用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共享心智,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该教学方法,既满足篮球课程的要求,也满足健全大学生人格的要求。

二、普通高校女生篮下单双手投篮教学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高校女生篮下单双手投篮教学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当前高校篮球普修或者选修课学生的上课现状
        1.1.2 考试内容引导学习内容,学生主动性不足
    1.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关于体育课堂积极性的研究
        1.3.3 关于体育课堂比赛教学的研究(比赛对教学的影响)
        1.3.4 关于篮球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分析
    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数据对比分析
        3.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对比分析
        3.1.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对比分析
        3.1.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课堂表现对比分析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对比分析
        3.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战能力水平组内对比分析
        3.2.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参赛积极性组内对比分析
        3.2.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时表现组内对比分析
    3.3 讨论
        3.3.1 课上典型情况的案例分析
        3.3.2 对个人比赛总结的案例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参考文献
6.致谢
附录1 活动时间内学生表现数据
附录2 课堂表现评分标准
附录3 教学实践评分标准
附件4:罚球、半场运球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附录5 大学生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附录6 大学生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量表
附录7 学生信息
附件8 上海体育学院术科教案模版

(2)运动教育模式融入民办高职院校篮球公体课实验研究 ——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2.3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教育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运动教育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2.1.2 运动教育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2.2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2.2.1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2.2.2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2.3 概念界定
        2.3.1 运动教育模式
        2.3.2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比较分析法
        3.2.3 实验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设计与实施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对象、时间及地点
        4.1.3 实验假设
        4.1.4 实验建模
        4.1.5 实验变量
        4.1.6 实验测试指标
        4.1.7 实验步骤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各项测试结果与分析
    5.2 实验后各项测试结果与分析
        5.2.1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2.2 实验班与对照班专项基本技能测试结果分析
        5.2.3 实验班与对照班其他测试结果分析
    5.3 观察期对比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方法
    附录B 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实验教学内容

(3)问题式导向(PBL)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PBL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阐述
    2.2 PBL的理论基础
        2.2.1 相关理论
    2.3 PBL的基本特征及实施原则
        2.3.1 PBL基本特征
        2.3.2 PBL的实施原则
        2.3.3 PBL的运作模式
    2.4 PBL国外研究现状
    2.5 PBL国内研究现状
        2.5.1 我国非体育学科领域中的教学研究
        2.5.2 PBL在体育学科中的教学研究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思路
        2.6.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6.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思路
    2.7 PBL教学法与常规的篮球教学方法的对比分析
        2.7.1 相同点
        2.7.2 不相同点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基本情况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情况分析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4.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基本技术分析
        4.1.5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综合能力分析
    4.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
        4.2.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4.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兴趣分析
        4.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分析
        4.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合作、沟通能力分析
        4.2.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基本技术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测试指标
附录4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女生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1.1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2.1.2 关于“比赛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比赛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现阶段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调研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实验法
4 实验结果
    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分析
        4.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水平结果对照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水平结果对照分析
        4.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水平结果对照分析
    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分析
        4.2.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水平结果对照分析
        4.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水平结果对照分析
        4.2.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篮球技术水平结果对照分析
    4.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4.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学习兴趣各项指标纵向对比分析
        4.3.2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纵向对比分析
        4.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篮球基本技术水平纵向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时代诉求: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变革
        二、现实诉求:高中阶段需要体育专项化教学
        三、自身诉求:体育专项化教学需要持续发展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研究综述
        (一)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前的研究
        (二)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后的研究
        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概念辨析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比较研究法
        (五)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
        (一)视角创新
        (二)理论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
        (一)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二)泰勒原理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内容
        (二)布卢姆理论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有意义学习对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启示
第二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目标的构建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问题审视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仍需提升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
        (二)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的认知度尚需深化
        (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二)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构建理论
        一、教学目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
        (一)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二)关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三)凸显运动项目核心价值
        三、教学目标体系的理论阐释
        (一)教学目标维度的理性分析
        (二)教学目标维度合理性考量
        (三)教学目标维度的具体表征
    第三节 各级教学目标的表达
        一、教学总目标的陈述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呈现
        (一)学年教学目标的要义
        (二)学年教学目标的陈述
        三、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的陈述
        四、课时教学目标的预设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素
        (三)课时教学目标的陈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内容的整合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问题审视
        一、教学内容选择仍需全面性统筹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满意度
        (二)教学内容教授的倾向性
        二、教学内容设置仍需系统性规整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设置的难易度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整合理论
        一、教学内容整合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整合的核心理念
        (一)彰显学科的重要观念
        (二)聚焦专项的核心知识
        (三)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
        三、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与取向
        (一)三位一体的选择依据
        (二)多维交融的价值取向
        四、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形式
        (一)纵向、横向、动态均衡的三维结构
        (二)大单元高密度重复的螺旋组织形式
    第三节 各级教学内容的呈现
        一、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
        二、学年教学内容的规划
        三、学期教学内容的安排
        四、单元教学内容的细化
        (一)单元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单元教学内容的划分
        五、课时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课时教学内容的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路径的选择
    第一节 教学实施的问题审视
        一、教学运行层面
        (一)运动项目选择存在边缘化
        (二)分层教学仍需科学化规整
        二、体育师资层面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二)专项素养仍需提升
        (三)专项培训仍需深化
        三、场地设施层面
        (一)场地设施的共用现象
        (二)场地设施的供需失衡
    第二节 教学实施的选择理论
        一、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实施的本质探析
        三、教学实施的价值诉求
    第三节 教学实施选择的策略
        一、健全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
        (一)提高项目选择的精准性
        (二)实施动态化的分层教学
        二、优化师资队伍与专业素养
        (一)多途并举壮大体育师资队伍
        (二)强化职培提升教师专项素养
        三、挖掘场地设施的利用潜能
        (一)多方融入探索共赢共享模式
        (二)空间延伸利用周边场地设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的完善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问题审视
        一、学习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
        (一)学习评价标准的各自为政
        (二)学习评价内容缺乏一致性
        二、学习评价主体存在单一性
        三、学习结果评定存在经验性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完善理论
        一、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三、学习评价的核心理念
        四、学习评价的基本准则
        (一)学习评价的发展性
        (二)评价标准的分层性
        (三)评价比重的变化性
    第三节 学习评价完善的途径
        一、统一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内容
        (一)明晰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
        (二)确定学习评价的内容指标
        (三)细化评价内容指标的维度
        二、健全多元评价主体的互融机制
        (一)实施多元化评价主体制度
        (二)明确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三)确定评价主体的评价比重
        三、完善体育专项化学习评价办法
        (一)明确评价内容的评定方法
        (二)采用等级+评语的呈现方式
        (三)编制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的实践
    第一节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教学实验目的
        二、教学实验对象
        三、教学实验时间
        四、教学实验程序
        (一)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二)教学实验中的跟进
        (三)教学实验后的统计
    第二节 教学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体育专项化教学优化内容的认知
        (二)教学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成效认知的比较
        (三)教学实验前后学生专项运动成绩的比较
        二、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Ⅰ
    附录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调查问卷Ⅱ
    附录三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Ⅰ
    附录四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访谈提纲Ⅱ
    附录五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专家评议表
    附录六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试点学校名单
作者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目标导向教学法在高校体育选项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以河南大学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高校选项教学开展背景
        1.1.2 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来源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开展的相关研究
        1.4.2 关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开展的相关研究
        1.4.3 关于目标导向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1.4.4 目标导向教学法在球类运动项目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1.4.5 现有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体育选项教学
        1.5.2 目标导向教学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对比分析法
        2.2.5 数理分析法
        2.2.6 行动研究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创设
    3.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显着性分析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克托莱指数差异显着性分析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前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对比分析
        3.2.3 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前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对比分析
    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成绩差异显着性对比分析
        3.3.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后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对比分析
        3.3.2 实验组与对照组篮球技术后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对比分析
    3.4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分析与对比
        3.4.1 实验组前测后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分析
        3.4.2 实验组前测后测成绩变化分析
        3.4.3 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分析
        3.4.4 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变化分析
        3.4.5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成绩差异显着性及变化对比
    3.5 教学实验的讨论
        3.5.1 目标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的优点
        3.5.2 目标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的缺点
        3.5.3 目标导向教学法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评分标准
    附录C 知情同意书
    附录D 教案
    附录E 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
    附录F 克托莱指数基本情况描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媒体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1.4.1 概念释义
        1.4.2 新媒体应用在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1.4.3 高校篮球选项课的研究现状
        1.4.4 自信心的研究现状
        1.4.5 综述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教学实验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实验设计与流程
    3.1 实验对象分组
    3.2 实验周期
    3.3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3.4 实验测量仪器与方法
        3.4.1 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测量仪器与方法
        3.4.2 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指标测量仪器与方法
        3.4.3 学生自信心和课堂情况
    3.5 实验流程
        3.5.1 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控制
        3.5.2 准备阶段
        3.5.3 实施阶段
        3.5.4 资料处理阶段
第4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能和自信心的对比分析
        4.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4.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篮球基本技能的对比分析
        4.1.3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自信心的对比分析
    4.2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能和自信心的对比分析
        4.2.1 实验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4.2.2 实验后学生篮球基本技能的对比分析
        4.2.3 实验后学生自信心的对比分析
    4.3 实验后篮球选项课程教学评价对比分析
    4.4 讨论
        4.4.1 对照组
        4.4.2 实验组
        4.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程考试大纲
附录 B 《自信心量表》
附录 C 篮球选项课程教学情况调查表
附录 D 问卷内容效度专家调查表
附录 E 授课进度计划表
附录 F 湖南科技大学篮球选项课程测试项目登记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8)篮球弱侧手运球训练对少儿运球技术与协调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
        2.1.1 弱侧手
        2.1.2 两侧性迁移
        2.1.3 协调性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弱侧手方面的研究现状
        2.2.2 关于迁移方面的研究现状
        2.2.3 关于协调性方面的研究现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关于弱侧手方面的研究现状
        2.3.2 关于迁移方面的研究现状
        2.3.3 关于协调性方面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后两个班运球与协调性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1.1 原地强、弱侧手运球实验后测试数据分析
        4.1.2 行进间强、弱侧手运球实验后测试数据分析
        4.1.3 协调性实验后测试数据分析
    4.2 实验前后两个班组内差异性检验与分析
        4.2.1 实验前后实验班测试数据的差异性检验与分析
        4.2.2 实验前后对照班测试数据的差异性检验与分析
    4.3 实验前后两个班的提高幅度
        4.3.1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原地强弱侧手运球提高幅度
        4.3.2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行进间强、弱侧手运球提高幅度
        4.3.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协调性提高幅度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依据
        1.1.2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1.1.3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1.4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1 研究的重点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异步教学法的概念
    2.2 异步教学法在体育领域以外的研究
    2.3 国内有关异步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2.4 国外有关异步教学法的研究
    2.5 高校公共体育篮球选修课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的概念
        2.5.2 高校篮球公选课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统计结果分析
        4.1.1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1.2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基本技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1.3 异步教学法训练对学生篮球技术的研究分析
    4.2 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4.2.1 应用异步教学法对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研究分析
    4.3 实验后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分析
        4.3.1 异步教学法对学生体育课满意程度的研究分析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1.1 异步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的提高不明显
        5.1.2 异步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
        5.1.3 异步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5.2 建议
        5.2.1 将异步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中进行推广
        5.2.2 加大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负荷
        5.2.3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师范类院校篮球公共课运用领会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新课程标准下国家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1.2 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创新的必然要求
        1.1.3 高校篮球公共课教学现状亟待改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领会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2.1 与“领会教学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2.1.2 “领会”的概念界定
        2.1.3 领会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2.2 领会教学法的思路
    2.3 领会教学法的流程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对比分析法
        3.2.6 实验法
4 实验方案设计
    4.1 实验对象
    4.2 测试指标
        4.2.1 身体素质以及篮球基本技术指动作指标
        4.2.2 比赛表现指标
        4.2.3 共享心智指标
        4.2.4 心理健康状况指标
    4.3 实验时间
    4.4 实验地点
    4.5 实验内容
        4.5.1 实验程序
        4.5.2 教学流程、进度计划、内容的设计
    4.6 实验控制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测指标差异性检验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与专项基本技术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5.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赛表现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5.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共享心智指标的分析
        5.1.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状况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与专项基本技术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5.2.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赛表现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5.2.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共享心智指标的分析
        5.2.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理健康状况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领会教学法对于篮球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6.1.2 领会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共享心智水平
        6.1.3 领会教学法更有助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6.2 建议
        6.2.1 对“领会教学法”今后在高校推广的建议
        6.2.2 对今后“领会教学法”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普通高校女生篮下单双手投篮教学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学比赛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实战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秦勇.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运动教育模式融入民办高职院校篮球公体课实验研究 ——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为例[D]. 李佳霖.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问题式导向(PBL)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 刘磊. 吉林体育学院, 2021
  • [4]“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女生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润. 苏州大学, 2020(03)
  • [5]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优化研究[D]. 荣俊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目标导向教学法在高校体育选项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以河南大学公共体育篮球课教学为例[D]. 贾永桥. 河南大学, 2020(02)
  • [7]新媒体应用于高校篮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D]. 吕松涛.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篮球弱侧手运球训练对少儿运球技术与协调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綦彬彬.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9]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篮球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D]. 李晟堂.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师范类院校篮球公共课运用领会教学法的实验研究[D]. 钱炎培.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尝试教普通高校女生单手投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