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降部队”让人欢喜让人忧(论文文献综述)
尚霄[1](2021)在《中国改革题材电视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认为
迪恩·孔茨,姜焕文[2](2020)在《无声的角落》文中提出有的人真正脱离了网络,任何技术都探测不到他们的行踪,然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弋于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这样的人可以说就处在"无声的角落"。第一部教我战栗1清凉的黑夜里,简·霍克醒了。有一阵子,她记不起自己睡在哪里。她只记得自己像惯常一样,睡在大号或是特大号双人床上,手枪放在另一只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刘鹏艳[4](2017)在《世家英雄撰》文中提出上篇满江红现在由我来讲述我姥爷的故事,真他妈有点操蛋。打我记事起,我姥爷就顽固地沉湎于高血压后遗症的状态,口歪眼斜,面部神经抽搐,到哪儿都携带一张小板凳,包括拉屎在内的所有运动,都在这张小凳儿上完成。一直到几年后他去世,他没跟我说过一句囫囵话。我们家所有人都是猜谜高手,通过与我姥爷对话,熟悉了大部分隐喻和暗示的技巧。这让我们觉得修辞学其实是一门特别朴素的学问。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姥爷谈不上有多深厚的
罗超[5](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赖妙宽[6](2016)在《那边》文中研究说明一场风暴,弟弟捡到了一个从海上漂来的女孩子,女孩成了哥哥的女人。但在哥哥与女孩同房的第二天,哥哥被派丁。弟弟主动顶替哥哥去当兵。他随国民党军队从南向北打,后被解放军俘虏成为解放军,从北往南打,直到打回自己的家乡东山岛。就在弟弟解放东山的同一天,哥哥被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抓丁虏往台湾。从此兄弟俩开始了漫长的思念和等待,亦亲亦敌。等到两岸和解,哥哥回到家乡时,弟弟已离开人世。留在东山的哥哥又开始了对台湾的思念,就像在台湾思念大陆一样。生活永远在一个无法抵达的那边。
吴清香[7](2016)在《越南中国观的发展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交往历史悠久,本文对时期阶段的划分主要在考虑越中两国历史相关、相似的前提下,以越南国内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变化的不同时期为基础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封建时期(1858年以前)、法属殖民地时期(1858-1945)、抗法、抗美战争时期(1945-1975)和越南统一后(1975年至今)。封建时期,由于长期的相互交流以及不平等地位,此时的越南中国观围绕着中华文化、封建体制、历史名人、风土人情等关键词逐渐形成,这来源于儒教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输入、“天朝”、“中心”等封建中国自我认知的影响,以及越南使臣等沿途的所见所闻。此时的越南汉化特征明显,以封建中国为榜样,承认封建中国为天下中心。法属时期,由于文字、书籍等在越南各阶级的普及和使用以及西方思想的传入,越南中国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这一时期,中国仍然是值得依赖的对象,这种依赖来自于阮朝统治者们希望得到清朝不断的军事援助,以及通过维持政治、科举、教育等中华传统模式来最大限度的限制法国文化的传播。虽然当时的中国正值衰退和落后,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引起了越南新知识分子的重视,并成为越南从知识改革运动到后来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抗法抗美时期,越南和中国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南得到了中国的无私、大量的援助,“同志加兄弟”成为两国关系的真实写照。一个强壮的、聪明的以及正在快速成为具有深远国际影响的大国形象在越南面前展开,中国成为越南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榜样。即使到60年代后期越中矛盾萌芽时期,这种形象仍未有较大改变。从1975年开始,此后的十余年时间由于发生持续的矛盾和冲突,越中关系不断恶化,影响了中国在越南中的地位和形象。随着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尤其是在信息沟通更加便捷的现今社会,中国的崛起已是世界的共识,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愈加深远,日渐强大的中国在诸多地方是越南学习的榜样。纵观以上各历史时期,越南受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始终带有复杂性、矛盾性等特征,但受世界格局的变化、政治互信的程度、人文交流日趋密切、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影响,也正不断向多样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当前越中间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但无论如何,相互包容、和平共处的发展思路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加深理解、形成彼此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对实现和平共处、共赢发展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越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古有互通互鉴之道,近有共御外敌之情,今有振兴繁荣之业。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经受了历史岁月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相信通过两国及两国人民的进一步交往,必定能够树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观念,为越中两国的友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彭克慧[8](2015)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形成与演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简单历史事件,更不是理论家们单纯的“闭门造车”或“头脑风暴”,它历经了长久现实的风云变幻,既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性,又结合了世界情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由最初的、零散的、细碎的、粗浅的感性认知逐渐累积成、沉淀成系统的、深刻的、完善的理性认知,并由原本应对现实困难的自发行为逐渐进展为破解现实难题的主动自觉。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较大、具体事件琐碎、理论概括雷同中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洋战略的发展脉络,这对于帮助人们突破有关海洋战略及中国海洋战略的思维误区、改变学界相关研究“人云亦云”的同义反复、明晰未来中国构建海洋战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海洋和水是地球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人类社会从形成之日起就坦然承受着大自然及海洋的馈赠。可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海洋及海洋资源的征服、利用、侵害和掠夺,特别是在工业化全球化引发资源匮乏而带来的生存危机感倍增之时,这些行为甚至变本加厉、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工业和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海外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即不断增长商品生产需要通过更加迅速更加广阔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增殖,而地理大发现、全球化趋势和科技革命恰好成为不断促进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优惠、越来越繁盛的海上贸易的持续推动力。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能扭转这一世界潮流,但理性的政府起码能够做到不被这可怕的洪流冲垮,并尽可能地维护本民族本区域的各项海洋权益。随着国内外情势的不断变化,新中国的海洋战略也历经了海防战略时期、沿海开发战略时期和海洋安全战略时期,并进入到了海洋强国战略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到1976年间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重点,其基本举措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实行军民联合海防、收回海关、成立国家海洋局、恢复和发展海洋经济、开启海洋科教事业。这为中国此后的海洋战略拟制确定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从1977年到199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其具体举措上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如确立“近海防御”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系统开放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稳中有进、海洋科考跨步发展。而这一时期海洋战略也在导向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后国家海洋战略的拟制增添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重点,其基本举措较之以前又有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全面开发海洋、坚决执行《海关法》、科学管理海洋事务。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即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大视野下必有大动作,中国2008年以后的海洋战略便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了,其基本举措主要包括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通过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继续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来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通过保障传统海洋经济产业优势、形成区域化海洋经济规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通过成立海警局、设立三沙市、完善海洋法规来使海洋管理制度化。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将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拟制预留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上继续前行。
王永杰[9](2015)在《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从企业成长关键要素的角度,以中小企业持续成长为目标,采用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的有益促进、如何规避关键要素对企业持续成长的不利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但深入的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发现,解决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对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家精神、优势资源、创新能力、企业环境是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最主要的关键要素。企业家精神具有创新性、洞察力和冒险精神等特性,是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动机;它既能带动企业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成长,又易使企业陷入风险和困境。优势资源是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源基础;它一方面会快速推动企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形成对优势资源的依赖。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成长的能力泉源;企业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对创新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企业成长的需要进行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企业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竞争环境和不确定性等变量,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机会空间;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依托关键要素形成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快速成长。但企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要素在推动企业向某个或某些维度成长的同时,也会对企业成长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或不利影响。中小企业在制定成长战略时,既要考虑充分发挥关键要素的长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其短处,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漆振羽[10](2014)在《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举世闻名的美国当代作曲家,以其独特富有感召力的电影配乐技能享誉全球。好莱坞电影音乐的转折时期经历艰难坎坷,威廉姆斯在继承了前辈厚实的理念与先进的技巧手法上,开创了现代电影配乐中的先河,引领了电影配乐这门艺术走向了一级崭新的台阶。威廉姆斯一生勤于创作,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星球大战》《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诸多大片中风格各异的电影音乐时常感染着受众。这些电影音乐在不同程度上鼓舞着大众。“美国电影配乐的教科书”这个美誉名不虚传,至今82岁高龄的威廉姆斯仍旧满怀着一腔赤诚的热血,奋斗在电影配乐艺术的长廊里。电影作品的问世,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是电影主角和相关经典桥段。除此以外,音乐占领了最核心的部位。电影音乐的属性是通过多元化的手法烘托着电影剧情本身,让作品更具吸引力。电影画面和特写镜头具有特指性,它承载着电影本体的写实意义,音乐却又是最具细腻感情的艺术,鉴于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多义性,它赋予的情感空间和假象空间的范围远远超过了画面和特写的镜头语言表现力。威廉姆斯电影音乐自身创作手段的丰富化、技术手法的灵活化、以及顺应市场需求的广泛化必将层层跃进,推陈出新。迄今为止,威廉姆斯创作的电影音乐数不胜数,在他所有创作的电影配乐中,主题音乐亦是独占鳌头。这些主题音乐或许出现在片头,也许穿插在影片中的高潮部分,亦或是被安排在电影尾声。无论是以哪种方式镶嵌,主题音乐都会与影片完美结合起来。剧作故事的中心,永远都是人物。电影音乐与剧中人物的命运相结合,突出了影片所带给我们的穿透力。音乐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毫无保留地诠释出了威廉姆斯匠心独运的创作灵感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电影主题音乐在整个电影配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人物变化多端的性格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威廉姆斯所创作的电影主题音乐与电影其它元素有机地互动,让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呈现得更清晰。音乐对电影艺术的加值作用也得到了合理的展现。笔者主要以主题音乐为背景,结合威廉姆斯的生平,通过归纳和分析诸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音乐,力求得出威廉姆斯电影音乐创作的风格技巧及艺术特色,同时从艺术哲学的层面去剖析,威廉姆斯电影音乐的美学价值。全文首先简略地介绍威廉姆斯的生平,既是对选题背景的初步概括,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发电影音乐对剧情的推动作用。第一章,威廉姆斯的简要创作经历,本章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新世纪的初期,具体地讲述了威廉姆斯在电影音乐创作上的艰辛道路,每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应的电影音乐之特点等记录和叙述;第二章,笔者在威廉姆斯所创作的众多电影音乐中选择了颇负盛名的六部影片作为基石,分别按照不同的定义类别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类别,再对每一个类型进行区分,最终归纳梳理出威廉姆斯不同的电影音乐元素对影片的推动作用;第三章,笔者将重点从电影音乐的基本元素提升到了艺术价值的层面。无论是电影音乐从听觉上对人们的刺激,还是结合画面的主题对视觉上的冲击力,抑或是从人们的情绪点出发,威廉姆斯不断巧妙地将音乐和电影画面相融合,将电影音乐的艺术魅力剖析得明晰透彻。本章从几方面综合论述,对前两章提及的概念作了无形的总结和升华。
二、“空降部队”让人欢喜让人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降部队”让人欢喜让人忧(论文提纲范文)
(2)无声的角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教我战栗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第二部兔子洞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第三部白噪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第四部无声的角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第五部控制机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第六部最后的美好一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5)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资料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
二、武器装备因素 |
三、宗教复兴运动 |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
二、“国家重葬” |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
小结 |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
小结 |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
小结 |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
小结 |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
小结 |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
1. 对比可行性 |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越南中国观的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重点、思路及方法 |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困难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阶段的划分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认知 |
二、国家间的认知 |
三、观 |
四、中国观及越南中国观 |
五、相互依存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框架 |
一、越南对中国的认知 |
二、相互依存理论 |
三、大国崛起理论 |
第三节 阶段的划分 |
第二章 封建时期(1858年以前)越南的中国观 |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
一、政治思想 |
二、服饰 |
三、教育 |
四、科技 |
五、艺术 |
六、宗教 |
七、外交 |
八、“华夷”思想 |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
一、越南古籍透露出的中国观 |
二、越南有关此时期的近现代书籍透露出的中国观 |
三、越南文学作品(燕行诗)对此阶段中国观的描述 |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
一、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壮美的风景以及悠久的历史 |
二、封建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宗教等对越南影响深远 |
三、北方政权是“统治者”和“入侵者”,“宗藩关系”迫不得已 |
四、封建的中国是“横暴”帝国,越南的反压迫斗争从未间断 |
小结 |
第三章 法属殖民地时期(1858—1945年)越南的中国观 |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
一、越中国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二、革命思想在越中两国萌芽 |
三、越南知识分子的思想从华夷观转化为国家民族意识 |
四、华人大量移民越南 |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
一、史书中的记述 |
二、越南的文学作品 |
三、越南指称中国人的术语 |
四、中国文学作品的越译版 |
五、华人在越南的活动 |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
一、中华文化是“天下正统” |
二、中国仍是“表面上”的宗主国 |
三、中国已成为弱国 |
四、华人是越南经济的真正控制者 |
五、在越南的华人是一个团结的群体 |
六、中国人吃苦耐劳,并有极高的民族自尊心 |
小结 |
第四章 越南抗法、抗美战争期间(1945-1975)越南的中国观 |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
一、新成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内忧外患 |
二、胡志明主席实施一系列国内治理政策 |
三、胡志明对蒋介石政府阴谋的识别和应对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 |
五、越中共产党之间的互助关系 |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
一、越中共产党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 |
二、新中国对越南的大力帮助 |
三、越南报刊对越中关系的赞美 |
四、越南文献对中国无私帮助的由衷感谢 |
五、越南诗歌中的颂扬 |
六、越中在抗美战争中的分歧 |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
一、“同志加兄弟” |
二、“中国阴谋论” |
小结 |
第五章 越南全国统一后(1975至今)越南的中国观 |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形成的外部环境 |
一、华人问题 |
二、边界问题 |
三、柬埔寨问题 |
四、越南加快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步伐 |
五、关系正常化后两国关系日趋紧密 |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影响因子及体现 |
一、越南教科书 |
二、纸质报纸 |
三、互联网渠道 |
四、越南政要的言论 |
五、越南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 |
六、孔子学院 |
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越译版 |
第三节 此时期越南的中国观 |
一、日渐强大的中国在诸多方面是越南学习的榜样 |
二、中国是世界军事强国 |
三、中国商品的质量令人担忧 |
小结 |
第六章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 |
第一节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特征 |
一、复杂性 |
二、矛盾性 |
三、多样化 |
四、理性化 |
第二节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原因 |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 |
二、政治互信的程度 |
三、人文交流 |
四、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
五、越中两国关系本身的变化 |
第三节 越南中国观的演变路径 |
第七章 当前越南人中国观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个人访谈 |
一、访谈准备 |
二、访谈内容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调查问卷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调查结果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普通民众与政府官方“中国观”差异 |
一、中国观的差异 |
二、差异的原因 |
结论 |
附录A 越中两国历史年代对照表(前2879年至今) |
附录B 古地图上的越南 |
附录C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组图) |
C1. 音乐 |
C2. 建筑 |
C3. 文字 |
C4. 服装 |
附录D 中国文化在现代越南社会的体现(组图) |
D1. 书籍 |
D2. 横匾、对联 |
D3. 节日 |
附录E 越中友谊(组图) |
参考文献 |
一、越南语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三、英文文献 |
四、相关网站 |
致谢 |
(8)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的陈述 |
(一) 关于“海洋战略”的界定 |
(二) 关于“海洋权益”的界定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权相关问题的论述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至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美苏争霸是主要外因 |
(二) 台湾问题是最大内因 |
二、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确立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 |
(二) 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 |
(三) 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 |
(四) 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 |
三、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
(二) 收回海关 |
(三) 实行军民联合海防 |
(四) 恢复、发展海洋经济 |
(五) 开启海洋科教事业 |
(六) 成立国家海洋局 |
第二章 1977年至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 |
一、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最大内政 |
二、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二) 确立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 |
(三) 指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四) 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 |
三、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确立“近海防御”思想 |
(二) 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
(三) 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 |
(四) 系统开放沿海城市 |
(五) 海洋经济稳中有进 |
(六) 海洋科考跨步发展 |
第三章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世界转向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型 |
二、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 |
(二) 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 |
(三) 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 |
三、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 |
(二) 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三) 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 |
(四) 坚决执行《海关法》 |
(五) 全面开发海洋 |
(六) 科学管理海洋事务 |
第四章 200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 |
一、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
(一) “亚洲世纪”的到来既是压力又是助力 |
(二) 在稳定成就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成为最大内力 |
二、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
(一) 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 |
(二) 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 |
(三) 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中继续前行 |
三、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
(一) 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 |
(二) 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
(三) 推动海洋经济转型 |
(四) 海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
总结: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
一、承前启后,一脉相继 |
二、整体布局,重点突出 |
三、民生为基,持续发展 |
四、内外互动,自主自强 |
参考资料 |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
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9)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 影响企业成长战略的关键要素 |
2.3 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制定的影响 |
2.4 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选择的影响 |
2.5 关键要素对企业成长战略实施的影响 |
2.6 成长理论对中小企业研究不够 |
3 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关键要素 |
3.1 企业家精神: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动机 |
3.2 优势资源: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源基础 |
3.3 创新能力:中小企业成长的能力泉源 |
3.4 企业环境: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空间 |
4 典型案例分析 |
4.1 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 |
4.2 优势资源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 |
4.3 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 |
4.4 企业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 |
5. 对科学制定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启示 |
5.1 以团队建设保障企业家精神生生不息 |
5.2 按“提升自我”的原则用好企业优势资源 |
5.3 用体系建设打造企业持续创新实力 |
5.4 携“应需而变”直面企业环境变化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约翰·威廉姆斯生平简介及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约翰·威廉姆斯的创作经历 |
第一节 积极进取的创作期(60—70年代) |
第二节 硕果累累的崛起期(80—90年代) |
第三节 坚忍不拔的持续期(21世纪至今) |
第二章 约翰·威廉姆斯的创作类型 |
第一节 清新唯美的爵士乐 |
一、《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文化之声 |
二、《华丽冒险》的西部牛仔情绪 |
第二节 波澜壮阔的交响曲 |
一、《大白鲨》主题音乐的精准运用 |
二、《星球大战》主题音乐的深化促进 |
第三节 温婉典雅的抒情调 |
一、《辛德勒的名单》音乐唤起对生命和人性价值的尊重 |
二、《战马》中抒情小交响乐之下的安宁与勇气 |
第三章 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的艺术价值 |
第一节 直截了当的听觉认知性 |
第二节 惟妙惟肖的视觉扩张性 |
第三节 不可替代的情绪融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空降部队”让人欢喜让人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改革题材电视剧典型形象研究[D]. 尚霄.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无声的角落[J]. 迪恩·孔茨,姜焕文. 译林, 2020(03)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世家英雄撰[J]. 刘鹏艳. 西湖, 2017(07)
- [5]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6]那边[J]. 赖妙宽. 福建文学, 2016(S2)
- [7]越南中国观的发展演变研究[D]. 吴清香. 云南大学, 2016(04)
- [8]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D]. 彭克慧. 武汉大学, 2015(01)
- [9]关键要素对中小企业成长战略的影响[D]. 王永杰. 北方工业大学, 2015(08)
- [10]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初探[D]. 漆振羽. 西南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