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击败杰克逊

U2击败杰克逊

一、U2乐队击败杰克逊(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认为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陈静怡[2](2019)在《20世纪美国波士顿高技术城市转型研究 ——以128公路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波士顿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波士顿的城市发展历史中,城市转型可以说是它的历史标签之一。从17世纪波士顿的建城伊始到20世纪末,波士顿经历过三种不同的城市类型:1630年至19世纪初的港口城市,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工业城市,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高技术城市。而且,在20世纪波士顿作为高技术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28公路区作为它的高技术产业聚集地,还经历了三次高技术产业内部的转型。波士顿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科技方面,都处于美国城市的领先地位。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转型的波士顿,特别是20世纪高技术产业的三次转型,依然保持着城市的雄厚实力,这一点确实值得关注。本文主要从波士顿城市发展的历史入手,着重分析20世纪波士顿以128公路区为中心的高技术城市转型,并归纳总结波士顿创新变革的原因和经验借鉴。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分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20世纪前波士顿城市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回顾,同时也对20世纪前波士顿由港口贸易城市转向工业城市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以波士顿128公路区为中心,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后波士顿从工业城市转型为高技术城市的历程,以及这近一个世纪以来128公路区作为美国典型性的高技术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次重大转型及原因。第三章主要是分析论述了波士顿128公路区发展的启示,以及波士顿作为美国重要的高技术城市的发展前景。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探讨波士顿城市创新变革经验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借鉴作用。本文研究以波士顿128公路区的发展与高技术产业转型为重点,深入研究波士顿城市发展转型的缘由及其未来发展前景,既可了解现代化进程背景下高技术城市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也可对我国亟需转型的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建[3](2017)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的战略思想家群体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冷战时期的两组战略思想家,即20世纪40-50年代的乔治·凯南和保罗·尼采、6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遏制战略与缓和战略—的互动为核心,论述他们战略思想的形成以及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对他们的核心战略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和竞争对手,美国为此制定针对苏联的对外战略。虽然美国战略思想庞杂,但"遏制"与"缓和"在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调整也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冷战初期,乔治·凯南首倡"遏制"战略,保罗·尼采推动"全面遏制",虽然凯南和尼采推动的遏制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凯南倡导的遏制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手段的作用,而尼采推动的遏制更加注重军事的力量,但这无碍战后初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围绕"遏制"展开。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基辛格主导推行"缓和"战略,布热津斯基继而以"全面缓和"战略来指导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从根本上说,"缓和"战略仍是遏制战略的延续和扩展,缓和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遏制。基辛格注重以合作达致缓和以形成均势,但由于"缓和"政策推行愈加困难,布热津斯基则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向以"地缘"战略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考量。虽然美国战略思想家的战略思想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护持美国霸权利益为基础,并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上的"美国中心论",但美国战略思想家群体的战略思想无疑也是冷战的重要遗产,对认知冷战的源起、发展、深化和终结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目的不在于为战略思想家群体"画像",主旨在于考察比较有代表性的战略思想家的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冷战时期他们在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演变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乔治·凯南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他长期对苏联问题的关注以及作为外交官在苏联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任职经历,这使他形成了一套对苏联政策的现实观感和理论依据,这也正是凯南的"苏联战略观"的基础源泉。从凯南的战略思想形成可以看出,战略素养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实践,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长期对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凯南提出的遏制战略,不仅成为当时杜鲁门政府的首要对外战略,也为美国对苏战略提供了理论和舆论支持,而且在具体实践上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后期凯南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一方面对他推动的遏制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批评美国政府对遏制战略的执行偏离了他理论设计的初衷,这也反映了凯南顽固的个人性格。保罗·尼采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和二战后期在参与处理战争事务过程中的经验,金融行业和参与战争事务为他参与外交决策提供了现实基础。尼采的主要贡献是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从遏制转向"全面遏制",并从理论框架上提供支撑。保罗·尼采对遏制战略思想的深化是乔治·凯南遏制战略思维的延续,但在遏制战略的实施范围、实施手段、实施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和调整,是对凯南设计的遏制战略的完善。如果说凯南推动的遏制是局部和选择性的战略,而尼采推动的遏制是具体和全面性的战略。尼采将"苏联威胁观"作为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以"最坏情况"来渲染威胁的紧迫性,把提升美国的军事力量作为强硬回击苏联的主要方式来构建美国战略框架招来国内不少批评,但直到冷战结束后尼采才解释NSC68号文件的背景和过程,体现了尼采谨慎和低调的性格。基辛格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他对欧洲传统"均势"思想的学术研究,他从欧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挖掘外交哲学思想,并应用到美国对国际事务的经营和处理上。基辛格推动的"缓和"战略外交实践的基础在于容忍不对称,依据的前提假设是在一个领域的不足可以在另一个领域得到补偿。缓和战略在缓和美国与苏联关系、在越南逐步撤军、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等方面都基本上达到了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目的。基辛格良好的学术素养使他在将战略思想应用到外交实践时显现出他对权力与均势的平衡,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宏大问题的把握,这正是"基辛格主义"的要义。但"尼克松-基辛格"的秘密外交方式受到指责,加之国内政党斗争,"缓和"战略导致了国内政治的"紧张"。布热津斯基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基辛格类似,也主要源于他对国际政治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他对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分析和继承发展。布热津斯基以地缘战略思想指导美国外交战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布热津斯基先是在外交实践中推行"全面缓和"政策,继而推动地缘战略外交实践,在实现中美建交、加强同苏联竞争、扩大美国在欧亚大陆利益等方面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布热津斯基的思想虽然深邃,但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却是其中的不足。本文在梳理冷战时期两组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互动基础上,总结了塑造美国战略思想家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因素、教育背景、学术训练、适当平台、个人抱负、局势认知、体制作用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战略思想家与其国家安全战略构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但由于战略思想的丰富与外交实践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的窠臼与国家安全的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美国战略思想家的局限。因此,美国不仅需要能从美国视角而且也需要能从世界视野看问题的领袖人物和战略思想家。本文在结论中指出,战略思想家是大国崛起过程和成为世界主导型国家后的重要战略资产。在国家大战略的理论构建、舆论造势、系统设计、方向选择、政策调整等过程中,除了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思想、意志和决策,以核心知识分子为标志的战略思想家群体在美国的大战略中的角色,以及其战略思想在国家安全战略的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美国战略思想家群体对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精致设计对美国赢得冷战的贡献举足轻重,他们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形成、发展、转变、演进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特定时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正在成长为全球性大国,无论是中国践行和平发展外交政策,还是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推动都需要战略型、安全型、发展型的多元战略思想为国家的对外战略服务,都需要结合中国特色和世界价值的战略思想和具备历史担当的思想大家,在此意义上,美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家们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赵继珂[4](2014)在《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行为研究(1953-1961)》文中研究指明最近几年,国际学术界兴起了一股“文化冷战史”研究热潮。有别于以往偏重于研究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冷战的影响,文化冷战史特别关注信息文化因素对冷战发展演变的影响。仔细探究美苏文化冷战的相关历史,不难发现,仅就美国而言,为了赢得“人心之战”,它通过多个不同机构和部门来负责开展此方面的具体工作。这其中,1953年成立的美国新闻署就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为了更好地考察美苏文化冷战的具体内容及实质内涵,本论文特别选取艾森豪威尔任期(1953—1961)的美国新闻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国际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解读与此相关的原始档案资料,依此探究该机构如何推行美国对苏联的文化冷战战略。除引言及结语外,本论文将艾森豪威尔任期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划分为肇始、扩大、调整和升级四个阶段予以论述,具体来讲:第一章是背景介绍,重点梳理美苏文化冷战的缘起,同时亦考察了战后初期美国对外信息文化交流机构的演变历程。第二章论述美国新闻署的成立过程。通过重新整合多家原本隶属于不同部门的对外宣传机构,新成立的美国新闻署成为负责公开对外宣传的专属机构。即便如此,对成立初期的美国新闻署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在起始阶段面对苏联发起的文化攻势它却怀有深深的恐惧。此外,受制于当时美苏隔绝的状态,美国新闻署并没有太多的渠道来扩大对苏文化冷战,美国之音基本成了它开展这项工作的唯一武器。第三章分析美国冷战战略由“解放”转为“演变”之后,美国新闻署重新调整其对苏文化冷战策略的过程。为了扩大对苏联的无形影响和实现对苏联的渗透,美国新闻署尝试采用一些新措施以便更好地接触苏联民众。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与苏联达成协议,它得以在苏联发行《美国画报》;另一方面,在对苏文化交流特别是直接人员交流等方面亦取得了一些突破。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发生却对其扩大对苏文化冷战的努力造成了严重干扰。第四章首先讨论匈牙利事件之后美国之音改革的内容。鉴于国际社会特别是苏联指责美国之音煽动了匈牙利事件爆发,白宫高层对美国之音在匈牙利事件中的表现进行了仔细考察。尽管他们不认同苏联的指责,但却认为美国之音报道内容包含过多的宣传色彩。有鉴于此,行政高层提出应该对美国之音的播音腔调和节目设置作出必要的改变和调整。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署领导层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结合变化了的国际形势,普遍认为应该从整体对该问题进行思考。最终,经过重新定位,美国新闻署决定给予“软渗透”更多的实施空间,同时辅之以“硬宣传”来更好地实现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令其高兴的是,1958年《美苏文化交流协定》的签署为其“软渗透”策略的推行提供了重大保障。第五章重点论述美国新闻署筹划与举办美国莫斯科国家展览的过程,同时阐明在此次展览培育的良好氛围下,美苏两国高层开展戴维营会谈并且美国新闻署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其对苏文化冷战升级。结语部分笔者简单分析了美国新闻署在对苏文化冷战中逐渐占据上风的原因,同时部分论及了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缺点和局限。

白玉平[5](2014)在《美日文化关系与美国对日宣传(1945-1963)》文中研究说明冷战不仅是美苏两大阵营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对抗,也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冷战开始后,为了将日本打造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遏制共产主义的盟友,美国在经济上复兴日本、政治上维持日本稳定的同时,对日本发起了一场宣传行动,力图通过文化渗透向日本人灌输美国理念和价值观,培养亲美的日本人,遏制共产主义对日本的影响。为了实现美国的上述目标,从杜鲁门政府开始,美国利用美国国务院、美国新闻署等官方机构对日本发起了宣传行动。与此同时,美国的非政府机构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都参与到了美国的这场宣传攻势中。本文通过利用最新解密的相关档案对1945-1963年美国对日本的文化宣传政策进行考察,力图发掘美国对日文化宣传行动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动机,揭示美国利用文化手段对别国进行渗透的本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相关概念的界定,就学术界现有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在占领日本后美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对日本的民主化改造并且将日本变成美国的盟友。美国决策者认为一旦实现了民主化,日本就会变成一个永久的热爱和平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美国对日本实施了意识形态改造,以去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残余,另外,美国开始将美国民主理念和价值观引入日本。但是随着东亚地区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开始出现“翻转”,对日本的意识形态改造开始让位于复兴日本,将日本打造成为美国的反共盟友。在这种政策导向之下,美国对日本的文化宣传也开始具有很强烈的反共色彩。第二章:在美日媾和之后,为了发展美日两国长期友好的关系,杜鲁门政府将宣传作为培养日本人亲美倾向、抵制共产主义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杜鲁门政府对日本的文化宣传目标更为精确,在日本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了美国政府的重要宣传目标,美国政府利用人员交流项目、资助日本的学术研究等方式对日本知识分子展开了文化宣传攻势。另外,杜鲁门政府积极探索私人机构在文化宣传中的作用,与日本联系密切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美国对日本的文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杜鲁门政府开始,非政府机构开始广泛的涉入美国对日本的文化宣传行动中。第三章:艾森豪威尔政府基本上继承了杜鲁门政府的政策,这种继承最直接的体现在对日本知识分子群体的宣传政策上。艾森豪威尔政府联合亚洲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非政府机构对日本知识分子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文化宣传。在美国新闻署提出“靶心”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将目标集中在少数日本精英知识分子身上进行更有深度的宣传。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利用佩里“叩关”百年庆典和美日建交百年纪念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对日本的宣传活动,美国将这两次活动作为促进美国同日本相互理解、巩固美日安保同盟的绝佳机会,然而1960年5月东京爆发的反美抗议游行证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文化宣传效果十分有限。第四章:肯尼迪政府上台后面临着重新调整因“安保斗争”而受损的美日关系,吸取了教训的肯尼迪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在发展美日关系中的重要性。为此,肯尼迪派出了美国着名的日本问题专家埃德温·赖肖尔担任驻日本大使。肯尼迪政府对日本文化宣传的目标范围进行了重新设定,但是知识分子仍旧是美国政府的重要目标,赖肖尔几乎凭一己之力在日本知识界掀起了“现代化攻势”,力图从历史观和世界观上改造日本知识分子,将日本纳入西方社会发展的轨道。这一时期美国私人基金会仍旧在美国对日本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福特基金会取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美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资助者。本文结论部分评估了美国文化宣传行动的效果和影响,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美国文化宣传政策的特点。

杨林军[6](2013)在《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当前,“主题研究学说”、“文化地理学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对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国内多从区域、断代(时间段)、文化本体三个层面来研究文化地理,成果丰硕。从国内研究成果看,汉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成果最多,而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果很少。本研究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局限,以纳西族活动区域为对象,以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为断限,从纳西族整体观来研究文化演变的时空关系,并讨论三个文化亚区的差异特征和综合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区互动的关系。域内文化因子的数量和大小是文化区划分的重要指标。从声韵母、声调、词汇来考察,纳西语分布呈现出以无量河(水洛河)、金沙江相连成线为界限,分作东、西两个方言区,随着社会发展有不断分化的趋势。纳西象形文字是“迄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对研究文字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纳西象形文字包括东巴文、哥巴文、玛丽马萨文、阮可文等,除东巴文外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根据东巴经书书写风格、东巴字与哥巴字使用数量来看,纳西象形文书写的经书可分作四个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巴教是纳西族所特有的宗教,对祭司称呼不同可分作东巴、达巴,他们分布区与东、西方言区一致。三多神信仰以“拿喜”一支为主,丽江、永宁、白地形成明显的不同土主神信仰的区域,这些自然神经历了自然物到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很大,先后创建30余座寺院。滇西北地区以噶玛噶举派为主,形成十三大寺院;东部地区则以格鲁派为主,蒗蕖保留了3座萨迦派寺院。明代,汉传佛教一度在丽江处于独尊地位,道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也明显。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都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是多种宗教在纳西族地区能够共融共存的原因。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渐被汉俗等外来习俗所浸染,形成为多元化的地域性风俗,在纳西族祭天、岁时节庆方面都有体现。历任流官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在纳西族地区推行土葬习俗,在坝区、河谷和交通要道形成以土葬为主,山区、半山区则保留了传统的火葬习俗,地域分布与汉文化辐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在丧葬仪式中,死者的灵魂都要送回到祖居地。这包含了纳西族先民对地理空间的记忆,是研究纳西族迁徙路线的重要依据。这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制最具有特点,泸沽湖畔的走婚母系制、俄亚的多偶双系制、丽江的一大一妻父系制,成为研究人类婚姻家庭制的“活化石”。这些婚俗由地理环境、行政制度、域内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纳西族生产生活的时空变迁来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是人类发展的“指针”。纳西族服饰时空变化突出,各区域间差异明显,明代显现出以丽江、永宁为主的服饰文化区,清代形成了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服饰文化区。毛、皮和麻是这时期最重要的服饰材料,纳西先民就地取材,设计多样化的民族服饰,与周边的藏、白、彝、傈僳等民族在服饰上体现出交融的特点。纳西族地区引进外来物种促成了域内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促进了区域内社会结构变化。纳西族饮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早期纳西族以“木楞房”为主体民居建筑,随着对外交流和宗教建筑引入,引发了民居建筑大发展,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蛮楼、闷楼等多样式的民居格局。这些民居建筑的变化多受当地的气候、材料、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对以上文化因子的考察,本文探讨纳西族地区综合文化区及三个文化亚区的划分依据。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文化亚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环境、政治势力和行政区划、交通发展及民族融合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受汉文化的全面影响,表现在丽江洞经音乐、壁画、汉文化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纳西族与藏、白、普米等周边民族间一直以来关系密切,文化互动突出,这种地缘性的互动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总之,纳西族蔚为大观的民族文化,是在历史时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层在纳西族地区交融、变异、沉积,形成了以纳西族文化为“标签”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综合体。

杨华文[7](2012)在《英国核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英国既是世界上第一个指出原子弹研制能够现实可行和第一个决定制造原子弹的国家,也是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无论是核力量运行战略还是核武器发展战略,也不论是核力量规模布局还是核战略决策机制,英国的核战略都带有其自身的独有特征,在中等规模核国家中独树一帜。武器的发展促进战略理论的发展。英国早期的核武器研制,为英国核战略的起源播下了种子,为英国核战略的形成做了物质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英国独立核威慑政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国际背景和战略考量。首先,这是原子能国际控制政策失败的战略必然;其次,这是应对苏联威胁的战略需要;再次,这是栓住美国并与之维系“特殊关系”的战略考量;最后,这也是维护英国大国地位和安全利益的战略追求。英国核战略与美国始终联系在一起。由于国家实力的下降和英美“特殊关系”的影响,英国核战略一直在追求完全独立与摆脱对美依赖之间摇摆,但最终还是摆脱不了相当程度上依赖美国的命运。由此,以英美核关系作为基调来分析,1958年后的英国核战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8年至1969年,是与美国走向相互依赖的阶段;1969年至1991年,是对美国依赖逐渐加深的阶段;后冷战时期的英国核战略是处于调整之中的阶段。“最低核威慑战略”是英国核战略的主体内容,是英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具体来看,以威慑求安全并以西方集体安全确保本土安全是英国核战略的指导思想。冷战期间主要以苏联及其华约集团为目标,冷战后无固定目标;冷战期间以摧毁敌方大城市等面目标、软目标为主,冷战后以点目标为主是英国核力量运用战略。坚持有限规模、有效威慑原则,注重单一战略核力量发展是其核力量发展战略。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原殖民地为据点全球部署核力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战略核潜艇为主体全球巡航是英国核力量部署战略。主张核裁军和原子能国际控制,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核军控条约,努力促进美苏核裁军谈判是英国核军备控制政策的主要内容。跟世界上其他有核国家的核战略相比,英国的核战略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与美国不对称相互依赖性、注重防御性、强调结盟性、内容模糊性、倾向报复性等方面。这些特点反映了一个没落大国的战略追求和现实困境,深深地打上了自身民族文化、特别是战略文化的烙印。英国核决策机制也独具特色。在严酷的战争环境和东西方尖锐对阵的冷战早期,英国更是注重原子能决策的秘密性,首相及其心腹大臣组成人数极少的原子能顾问委员会构成了英国早期核决策的核心。从英国核决策的机构组成来看,首相与内阁是核心决策机构,议会是重要决策机构,财政部、国防部、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等相关部门也发挥重要作用,行政机构中的相关文职官员对包括核政策在内的整个政策制定都有重要影响。英国核决策也是其国家政治势力博弈和国家利益权衡的结果,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作用、政党政治的主导作用、经济条件的束缚作用、大众舆论的影响作用和战略文化的深层影响。英国的核战略自产生之日起就面临诸多困境,引起广泛争议。冷战结束后,英国国内民众和政治上层对于英国核战略究竟是保持“独立性”还是完全依赖于美国、英国核威慑的效果是否有效、苏格兰独立对英国核战略的影响、英国作为拥有核武器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究竟在核裁军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重新浮现反映了新时期英国核战略所面临的困境依然严峻,前景不明。

李永[8](2012)在《排拒与接纳 ——旧金山华人教育的历史考察(1848-194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部美国史几乎就是一部移民史。在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在法律上他们曾经作为单一种族受到移民限制,其子女遭受隔离教育政策影响,起初他们被称为“黄祸”,而后又被誉为“模范族裔”,这个族群就是美国华人。1848年淘金热以来,华人几乎都是从旧金山登陆,因而旧金山也就被视为跨越新旧世界的大门,也是当时美国第一大华埠。从文化角度来说,旧金山聚居的华人在异域移植着本民族的文化,并与强势的美国文化相抗衡,华人社会中的中美二元文化矛盾非常突出,中美二元教育的文化影响也给华人子女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此外,1943年废除排华法以前,旧金山种族隔离教育的历史也最具代表性。有鉴于此,本文选择1848年华人淘金移民至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这一时段,通过对旧金山华人延续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中文学校以及施加美国化影响的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的考察,反映华人子女的文化心态,并以具有典型性的个案研究为佐证,从社会、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中美二元教育对土生华人文化认同的影响。除引言和结语以外,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从华南到旧金山这一跨太平洋华人社会的历史描述。通过对华人移出地华南和移入地旧金山的社会历史考察,并借用米德“三喻文化”理论,分析华南社会文化、美国社会文化与旧金山华人社会文化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是本文的一个先导性研究,意在从学理上揭示由于文化特性不同所造成的中美不同文化对华人教育活动的影响。第二章:对旧金山华人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的考察。排华期间,由于饱受隔离教育政策的危害,旧金山华人一直为争取平等教育权而斗争。在公立学校内外,华人子女还遭遇到了各种歧视。基于传教与教育的双重目的,针对华人的教会学校在旧金山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华人子女在此接受了英文教育。作为美国的社会机构,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是对少数族裔施加同化影响的主要渠道,在这其中英语学习对华人子女的同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对旧金山华人家庭教育与中文学校的考察。华人家庭是华人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随着旧金山华人社会从分裂家庭走向双亲家庭,华人子女的家庭教育才逐渐走向正常化。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子女的期望直接影响了子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华人父母崇尚教育的传统与二战前的兴学活动,直接促进了旧金山华埠中文学校的发展。中文学校通过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教育,也激发了华人的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第二、三章是实证性基础研究,是本文研究的基石,主要依靠丰富详实的中英文史料,展现土生华人子女的教育经历以及文化冲突下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微观的教育活动描写和典型个案分析。第四章:教育对华人子女文化认同建构作用的分析。在华人子女成长过程中,中美二元教育作为二种文化传递活动,不仅影响了华人子女对待自身、对待华人群体和主流社会的态度,也对他们的文化认同转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中美复杂的社会因素,教育对文化认同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整体上受制于美国社会对华人社会从排拒到接纳的历史过程,其中来自主流社会的态度改变、种族歧视、隔离教育,不仅妨碍了华人教育的正常发展,还导致了华人子女文化认同的代际差别,并呈现阶段性的发展特征。结语:在对1848-1943年间旧金山华人教育史的考察中,笔者发现:排拒与接纳构成了华人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基调;教育对美国华人尤其是土生华人文化认同的转向起到了关键作用:经历中美二元教育的土生华人,通过理性的分析与认识,从中美文化中吸取养分,构建了“美国华人”的新认同;旧金山华人教育的研究启示在于华文教育应该更多关注华文教学的文化性,文化和合应该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题。

杰弗里·迪弗,严志军,张沫[9](2008)在《冷月》文中提出后"9·11"时代的纽约,充斥着困惑、恐惧和愤怒交织的危机情结。一个"唯我独清"的重案组女警探,在自己生命中四个重要的男人之间周旋:声誉即将毁于一旦的警察父亲、罪行已经败露的警察男友、高位截瘫的精神伴侣、一个沉醉于阴谋和诡计的犯罪高手。寒冷的12月的夜晚,一轮满月高挂在纽约市的上空,此时发生了两起命案。凶手在两个现场都放置了同样诡异的古董钟,还附上一张署名为"钟表匠"的纸条!犯罪学家林肯·莱姆和警探萨克斯受命组成调查组,在扑朔迷离的线索之间抽丝剥茧,在物证、推理和目击供词之间艰难取舍,终于找到了售出十只钟表的经销商——意味着将有十位受害人在纽约死于非命。作案手法将异常残忍:割腕、放血、砸碎喉咙、火刑……古董钟发出的每一声嘀嗒,都意味着一个生命即将结束。在表意学专家凯瑟琳的协助下,他们先抓住了"钟表匠"的助手,一个名为文森特的性变态罪犯。然后,钟表匠本人主动现身,警方轻松将其抓捕归案。然而案情却急转而下——钟表匠表示,他犯下的两桩命案都是假的,其实根本没有受害者,他之所以偷来尸体布置现场,目的在于制裁那些贪污的警察。由于缺乏确凿证据证明其犯有严重的罪行,钟表匠顺利获释,但他真的如此高尚而单纯吗?莱姆不禁怀疑钟表匠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曹艳[10](2004)在《解析落地珠江三角洲的全新境外频道—星空卫视》文中认为2002年3月28日,星空卫视作为第一个获得合法落地权的全新境外频道正式落地珠江三角洲。由于有了在印度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星空卫视所属的新闻集团对打入中国市场的星空卫视非常重视,并把它定位为综艺娱乐频道。面对珠江三角洲早已非常复杂的电视格局形势,星空卫视打出了本土化制作和管理的旗号,并提出了“制播分离”的经营模式。星空卫视节目特色体现在娱乐化、本土化、影视资源丰富化等方面。落地2年多的时间,星空卫视取得了一些成绩,并获得《新周刊》评选的2002年度的“年度卫星频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星空卫视还不是特别成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娱乐新闻报道类节目、低成本高产出的制作方式、缺乏自己的名牌节目和主持人等。同时,星空卫视有限的收视范围、相对较高的广告价位以及广东省有线网对其广告享有的部分覆盖权也是星空卫视实现尽早盈利的最大阻力。 落地两年以来,星空卫视并没有给广东的电视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客观上分析,珠江三角洲特有的粤语文化圈和自身的磨合期限制了这个普通话频道的发展;而从主观上分析,节目的制作质量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等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二、U2乐队击败杰克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U2乐队击败杰克逊(论文提纲范文)

(1)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一、共和与自由
        二、历史与宗教
        三、暴力与奴隶制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结语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20世纪美国波士顿高技术城市转型研究 ——以128公路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前波士顿城市发展历史概述
    第一节 港口城市的兴衰(1630 年至19 世纪初)
        一、波士顿作为港口城市的兴起
        二、波士顿港兴起的原因
        三、波士顿港口城市的衰落
    第二节 向制造业城市发展(19 世纪初至20 世纪初)
        一、波士顿作为制造业城市的兴起
        二、波士顿制造业发展的表现
        三、波士顿制造业兴起的原因
        四、波士顿传统制造业的衰落
第二章 20 世纪波士顿128 公路区的三次转型
    第一节 波士顿128公路区概述
        一、波士顿128号公路的起源
        二、128公路高技术区的形成
    第二节 以军用技术为主导的时期:20 世纪20 年代至60 年代
        一、20 世纪20 年代波士顿向军用技术转型的原因
        二、波士顿军用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以小型计算机为主导的时期: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中期
        一、波士顿由军用技术向小型计算机技术转型的原因
        二、“马萨诸塞奇迹”的出现
        三、“马萨诸塞奇迹”的衰退
    第四节 以多元化产业为主导时期: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至20 世纪末
        一、128公路区向多元化产业转型的原因
        二、八九十年代波士顿多元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20世纪波士顿城市转型的启示与发展前景
    第一节 波士顿128公路区转型的启示
        一、波士顿128公路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二、波士顿128公路区的反思
    第二节 波士顿城市发展的前景
        一、2000 年后生物技术的发展
        二、高新技术向中心城市的扩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波士顿128公路区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战略思想家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
    第二节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勃兴
    第三节 美国战略思想家的国际影响
    小结
第三章 乔治·凯南与"遏制"战略
    第一节 二战结束初期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遏制"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凯南与"遏制"战略的演化
    第四节 对"遏制"战略的批判及其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保罗·尼采与"全面遏制"战略
    第一节 遏制战略深化的背景
    第二节 尼采的战略素养
    第三节 尼采对全面遏制战略的推动
    小结
第五章 基辛格与"缓和"战略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末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缓和战略的形成
    第三节 基辛格的战略素养
    第四节 缓和战略对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
    第五节 对缓和战略的评判
    小结
第六章 布热津斯基与"全面缓和"战略
    第一节 缓和政策的深化
    第二节 布热津斯基的战略素养
    第三节 布热津斯基地缘战略思想的发展及特点
    第四节 布热津斯基对中国认识的历史演变
    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启示与借鉴
    第一节 战略思想与决策的互动
    第二节 塑造美国战略思想家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中国的需求与时代的回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乔治·凯南大事年表
附录二 保罗·尼采大事年表
附录三 亨利·基辛格大事年表
附录四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事年表
附录五 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4)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行为研究(1953-196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文化冷战的提出背景及主要内容
    二、 关于美国新闻署文化冷战行为的研究综述
    三、 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四、 研究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美国对苏文化冷战的缘起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对外信息文化交流项目的式微
        一、 战时信息署被迫解散
        二、 美国对苏文化接触的尝试与失败
    第二节 冷战拓展到信息文化领域
        一、 《1948 年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颁布
        二、 美国对苏心理宣传活动的战略升级
    小结
第二章 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肇始(1953—1954)
    第一节 美国新闻署成立
        一、 第8 号改组方案颁布与美国新闻署成立
        二、 美国新闻署自身建设的渐趋完备
    第二节 美国新闻署评估苏联发起的文化攻势
        一、 美国新闻署情报研究体系的初步构建
        二、 评估苏联发起的全球宣传攻势
        三、 忌惮苏联信息交流活动的原因
    第三节 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开始
        一、 明确对苏文化冷战的目标和策略
        二、 开展对苏行动的主体媒介——广播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扩大(1955—1956)
    第一节 美国文化冷战战略出炉
        一、 “演变”政策出台与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召开
        二、 美国文化冷战战略的制定
    第二节 美国新闻署扩大对苏文化冷战
        一、 扩大对苏广播宣传
        二、 重新发行《美国画报》
        三、 初步尝试对苏文化交流
    第三节 美国新闻署与 1956 年匈牙利事件
        一、 参与处置匈牙利事件
        二、 美国之音煽动了匈牙利事件?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调整(1957—1958)
    第一节 1957 年美国之音改革
        一、 美国之音播音内容与腔调的调整
        二、 慕尼黑广播中心的裁撤之争
    第二节 美国新闻署重新定位对苏文化冷战
        一、 重新定位的原因
        二、 对苏文化冷战的策略转变
    第三节 美国新闻署与 1958 年《美苏文化交流协定》
        一、 助推 1958 年《美苏文化交流协定》签署
        二、 1958 年《美苏文化交流协定》的内容及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升级(1959—1961)
    第一节 美国国家展览的举办
        一、 美国新闻署与美国国家展览的举办
        二、 苏联对美国国家展览的干扰
        三、 美国国家展览的影响
    第二节 戴维营会谈与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后续演进
        一、 戴维营会谈与美苏信息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 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的发展趋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二、第八号改组方案
    附录三、有关东西方交流的政策声明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美日文化关系与美国对日宣传(1945-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 宣传
        2. 文化宣传
        3. 宣传与心理战的关系
    三 国内外关于美国对日本宣传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外学术界围绕“美日文化关系”问题形成的主要观点
        3.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占领时期美国对日本意识形态改造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日文化交流状况
    第二节 占领时期美国对日本的意识形态改造
        一 占领当局对日本教育的民主化改革
        二 对日本体育的改造
        三 对日本宗教领域的改革
    第三节 冷战与美日文化关系及对日宣传政策的改变
        一 冷战与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弦易辙”
        二 美国对日本教育界的“红色清洗”
        三 美国决策层对日媾和的政策构想
        四 美国政府宣传战略的重启
        五 《洛克菲勒报告》与对日“文化攻势”的构想
    小结
第二章 媾和之后美日文化关系与对日宣传政策
    第一节 和约签署后美国对日宣传战政策的出台
        一 杜鲁门政府对日宣传战略的出台
        二 心理战略委员会 D-27 号文件的出台
    第二节 杜鲁门政府对日本的宣传项目
        一 图书项目与美国对日本文化宣传
        二 美国新闻处项目与美国对日本文化教育宣传
        三 杜鲁门政府对日本知识分子宣传项目
        四 驻日美军宣传项目
    第三节 杜鲁门政府时期洛克菲勒基金会对日文化交流项目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洛克菲勒基金会对日文化交流项目
        二 反共共识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新使命
        三 美国政府与洛克菲勒在对日文化宣传中的关系
        四 洛克菲勒基金会对日本的宣传项目
        五 洛克菲勒基金会对日本文化宣传的特点与效果
    小结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日文化关系与对日宣传政策
    第一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本宣传政策的出台
        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美国心理战机构的调整
        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本的宣传政策
        三 美日关系的波折与美国对日心理战略的调整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本宣传行动
        一 美国新闻署在日本的宣传
        二 美国“佩里叩关”百年纪念宣传项目
        三 “美日建交百年庆典”宣传项目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本知识分子宣传项目
        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新动向
        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本知识分子的宣传政策的演变
        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日本知识分子的宣传项目的实施
    第四节 亚洲基金会在日本的宣传项目
    小结
第四章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日文化关系与对日宣传政策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日本宣传政策的出台
        一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宣传政策与相关机制的变化
        二 肯尼迪政府对日文化交流政策的出台
        三 赖肖尔就任驻日大使与美日文化交流新局面的开创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时期对日本宣传政策的实施
        一 美国新闻署的宣传项目
        二 “赖肖尔攻势”与现代化理论论争
        三 “美日文化教育交流会议”的创办
    第三节 福特基金会对日本的文化交流项目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 基本史料
    二 英文专着
    三 英文学术论文
    四 英文学位论文
    五 中文专着
    六 中文学术论文
    七 中文学位论文
附录
后记

(6)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纳西族历史文化回顾
    第一节 纳西族生存地理环境
        一、山脉与水系并列
        二、平坝与高原湖泊共存
        三、立体气候与植被多样性共生
    第二节 纳西族族源、族称讨论
        一、纳西族族源之讨论
        二、纳西族族称之演变
    第三节 历史时期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一、唐以前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二、唐至元时期的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语言文字地理研究
    第一节 纳西语的空间分布及其方言区
        一、历史时期纳西语的文献记载
        二、纳西语的分异与空间分布
        三、东、西部纳西语方言差异的地理因素
    第二节 纳西族象形文创制及发展的地理机理
        一、纳西象形文字创制的背景
        二、纳西象形文发展的地理机理
    第三节 东巴经书的形成及其外来文化元素
        一、东巴经书内容及现存经书的地理分布
        二、东巴经书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三、东巴经书中外来文化元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宗教信仰地理研究
    第一节 东巴教及纳西族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研究
        一、东巴教及其形成的地理分析
        二、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分布及其特征
        三、纳西族民间信仰及其分布特征
    第二节 藏传佛教渗入纳西族地区的地理考察
        一、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
        二、改土归流后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分布
        三、藏传佛教对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汉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二、道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三、基督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四、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世俗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文化地理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岁时节庆习俗及地域差异
        一、纳西族祭天习俗探析
        二、纳西族传统岁时节庆的变迁
        三、纳西族岁时节庆的时空分布及其差异特征
    第二节 纳西族丧葬文化的分布及其变迁
        一、纳西族丧葬习俗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
        二、纳西族丧葬习俗中的送魂路线探讨
    第三节 纳西族婚姻家庭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讨论
        二、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三、多偶制及家庭形态的分布及特点
        四、一夫一妻制的分布及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地区生产生活时空变迁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分布与变迁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服饰款式与流变
        二、纳西族服饰的毛、皮、麻文化
        三、纳西族服饰文化特点
        四、纳西族服饰与汉、藏、彝、白等周边民族服饰交融的地理透析
    第二节 纳西族饮食文化演变及其特征
        一、纳西族地区外来物种传入和影响
        二、纳西族地区饮食习惯及时空差异
        三、纳西族饮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与地域特点
    第三节 纳西族民居建筑分布及其特征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演变
        二、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及地理特征
        三、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艺术特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区演变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形成及文化亚区的特点
        一、纳西族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二、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第二节 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综合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客观条件
        二、政治势力、行政区划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双刃剑”
        三、交通状况是纳西族文化区接受外来文化的制约因素
        四、民族融合是推动纳西族文化多元化的主导因素
    第三节 纳西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时空互动研究
        一、汉文化对纳西族文化区的全面影响
        二、纳西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7)英国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由来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
第一章 英国核战略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英国核武器早期研制与核战略发轫
        一、英国科学家与现代核物理学的奠基
        二、“管合金”计划与英国核武器的早期研制
        三、英国科学家与“曼哈顿工程”
        四、英国核战略的发轫
    第二节 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与独立核威慑政策的形成
        一、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
        二、英国独立核威慑政策的形成
        三、英国独立核威慑政策形成的国际背景与战略考量
    第三节 1958年以来英国核战略的发展演变:基于英美核关系的分析
        一、1958-1969年的英国核战略:走向“相互依赖”
        二、1969-1991年的英国核战略:对美依赖加深
        三、后冷战时期的英国核战略:处于调整之中
第二章 英国核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英国核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核战略指导思想
        二、核力量运用战略
        三、核力量发展战略
        四、核力量部署战略
        五、核军备控制政策
    第二节 英国核战略的基本特点
        一、不对称相互依赖性
        二、注重防御性
        三、强调结盟性
        四、内容模糊性
        五、倾向报复性
        六、核常兼重性
第三章 英国核战略的决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英国核决策机制概述
        一、原子能顾问委员会与英国早期核决策
        二、英国核决策机构组成
    第二节 影响英国核战略决策的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制约作用
        二、政党政治的主导作用
        三、经济条件的束缚作用
        四、大众舆论的影响作用
        五、战略文化的深层影响
第四章 英国核战略的困境及前景
    第一节 独立与依赖何去何从
        一、英国国内关于核武器“独立性”的论争
        二、英国“独立”核威慑的未来
    第二节 核威慑效果是否可信
        一、英国核威慑效果的历史考察
        二、英国追求核威慑效果的举措与前景
        三、苏格兰问题的前景及其对英国核战略的影响
    第四节 核裁军和核军控承诺何时真正兑现
        一、核裁军与核军控承诺引发英国信任危机
        二、核裁军和核军控的前景及其对英国核战略的影响
结语 英国核战略的启示
    一、要拥有和发展自己的独立核力量
    二、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实力制定核战略
    三、要发展适度规模的核武库
    四、要重视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致谢

(8)排拒与接纳 ——旧金山华人教育的历史考察(1848-194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美国学界关于美国华人史的研究
        (二) 美国学界关于旧金山华人教育史的研究
        (三) 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华人教育史的研究
        (四) 简短的结论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四、部分研究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一) 关于“华人”的概念界定
        (二) 关于“排拒”与“接纳”的内涵分析
        (三) 关于“中文学校”与“侨校”、“华文学校”、“华人学校”的比较
        (四) 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分析
第一章 跨越太平洋的华人社会:从华南到旧金山
    第一节 淘金热以前的华南社会
        一、中国华南的地理位置与区域特性
        (一) 广东侨乡的地理位置
        (二) 广东侨乡的人口组成
        二、淘金热引发的出洋潮
        (一) 推力与拉力
        (二) 岭南文化的外向性
        (三) 通往美洲的旅程
        三、“教在华南”——中国农业文明与传统教育
        (一) 中国农业社会的教育文化
        (二) 华南侨乡的教育
    第二节 淘金热以后的旧金山华人社会
        一、文化冲突与美国的排华风潮
        (一) 金山来客
        (二) 从欢迎到排斥:美国对华人态度的转变
        (三) 排华与华人社会的阶段性发展
        二、文化传承与旧金山华人社会的发展
        (一) 退守唐人街
        (二) 文化移植与改变:旧金山华人社会的文化
        (三) 美国华人社会与传统中国社会的区别
    第三节 “三喻文化”理论对中美社会文化的分析
        一、“三喻文化”理论的提出
        (一) “后喻文化”与“前喻文化”
        (二) “同喻文化”与移民社会
        二、“学在唐人街”——“三喻文化”对教育活动的导向性影响
        (一) “后喻型”的中国式传统教育影响
        (二) “前喻型”美国式教育与挑战父辈的权威
        (三) “同喻型”移民社会中的文化融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金山华人子女的美国教育模式
    第一节 旧金山华人争取平等教育权利的斗争
        一、隔离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华人的抗争
        (一) 隔离教育政策的出台
        (二) 华人隔离学校的建立
        二、旧金山隔离教育政策的若干差异
        (一) 华人不同社会阶层对隔离教育的应对
        (二) 旧金山不同族裔所受的隔离教育
        (三) 美国不同地域的隔离教育政策
    第二节 旧金山华人子女的公立学校教育
        一、华人公立学校的沿革及教育活动
        (一) 旧金山华人公立学校教育的缘起
        (二) 华人初等学校的教育活动
        (三) 旧金山地震后华人公立学校的发展
        二、华人公立学校内外的种族歧视
        (一) 华人公立小学中的种族歧视
        (二) 华人子女在公立中学遭遇的歧视
        (三) 种族歧视与就业困境
        三、美国公立学校“熔炉”政策对华人子女的影响
        (一) 美国公立学校推行“熔炉”政策的背景
        (二) 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同化方式
        (三) 华人移民对公立学校同化教育政策的回应
    第三节 旧金山华人子女的教会学校教育
        一、旧金山的传教活动与教会学校的出现
        (一) 传教士在旧金山的传教活动
        (二) 宣教与教育——教会学校成立的双重动因
        (三) 教会学校在旧金山及全美的迅速发展
        二、教会学校的教育活动
        (一) 教会学校的类型
        (二) 华人子女在教会学校的学习活动
        三、教会学校的个案分析:中美学校与明光学校
        (一) 中美学校与明光学校的创办过程
        (二) “保护与预防”:中美学校与明光学校的建校目的
        (三) 中美学校与明光学校的学习生活
        (四) 对中美学校与明光学校的评价
        四、教会学校对华人子女的影响
        (一) 救济妇女儿童,提高华人女性地位
        (二) 消除社会偏见,促进华人子女就业
        (三) 传播宗教福音,推动华人基督教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金山华人子女的传统教育形式
    第一节 旧金山华人子女的家庭教育
        一、旧金山华人家庭的结构变迁
        (一) 早期华人移民家庭
        (二) 1906年旧金山地震与唐人街的重建
        (三) 1911年辛亥革命与华人社会的变革
        (四) 双亲家庭的出现与土生华人的增多
        二、旧金山华人家庭的教育活动
        (一) 家庭的完整化与教育的正常化
        (二) 华人家庭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旧金山华人子女的中文学校教育
        一、旧金山旧式中文学校的发展及办学活动
        (一) 旧金山的私塾与专馆教育
        (二) 大清书院的建立
        二、三次兴学与旧金山新式中文学校的发展
        (一) 清末梁庆桂赴美兴学
        (二) 民国以来的两次兴学及办学活动
        (三) 旧金山新式中文学校的教学活动
        (四) 旧金山新式中文学校的教学改革
        三、旧金山中文学校教育活动的分析
        (一) 旧金山中文学校的办学性质
        (二) 旧金山中文学校办学的影响因素
        (三) 从教育主体来看中文学校的教育效果
        (四) 中文学校教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对华人子女文化认同建构作用的研究
    第一节 排拒与接纳: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与华人形象的提升
        一、排华:中西文化的对立
        (一) 他者的言说:关于形象的塑造与变迁
        (二) 排华与华人负面形象的塑造
        (三) 固守唐人街:华人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反排拒
        二、废排:中西文化从对立走向融合
        (一) 土生华人的文化中介作用
        (二) 美国化与模范学生
        (三) 华人形象的提升与排华法的废除
    第二节 旧金山华人子女文化认同的阶段性发展
        一、不同社会群体对旧金山华人子女文化认同的影响
        (一) 中国家庭中的传统文化影响
        (二) 学校教育中的美国化影响与中国因素
        (三) 同辈群体中的种族歧视
        二、华裔作家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基于少数族裔认同发展理论的分析
        三、华人文化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同音与不同音
        (一) 华人文化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同音
        (二) 华人文化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音
        (三) 中国社会变革对美国华人认同影响的再分析
    第三节 新老华人移民的教育背景与文化认同
        一、新老移民的教育背景与文化认同差异
        (一) 老移民文化认同的嬗变
        (二) 新移民文化认同的困惑与危机
        (三) 文化认同与华人家庭的代际冲突
        二、土生华人的文化定位
        (一) 土生华人及其代际差别
        (二) 两代土生华人的文化定位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排拒与接纳——旧金山华人教育发展的历史基调
    二、旧金山土生华人文化认同的整体走向
        (一) 美国华人从移植、冲突到融合的认同趋势
        (二) 中美教育对华人文化认同形成的分析
        (三) 土生华人“美国华人”新认同的建构
    三、旧金山华人教育史考察的启示
        (一) 中文学校教育对当前华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二) 文化和合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题
    四、美国华人教育史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英文参考文献
    二、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

(10)解析落地珠江三角洲的全新境外频道—星空卫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星空卫视落地背景分析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电视布局分析
        一、 珠三角电视频道分布总况
        二、 境外频道进驻珠三角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星空卫视集团背景分析
        一、 星空传媒集团简介
        二、 星空卫视管理高层背景
第二章 星空卫视节目分析
    第一节 节目特色归纳
        一、 打出娱乐化特色主牌
        二、 避免低俗化频道形象
        三、 创建本土化制作模式
        四、 借鉴成功化国外节目
        五、 承办大型化宣传活动
        六、 拥有共享化影视资源
    第二节 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 没有娱乐新闻报道类节目
        二、 存在低成本高产出的倾向
        三、 缺乏品牌化节目和主持人
第三章 星空卫视运营分析
    第一节 采用先进的“制播分离”运作方式
        一、 建立“小而精”的人员管理机制
        二、 确保“优而活”的节目播出质量
    第二节 存在单一的“广告平台”获利问题
        一、 广告投放的三个棘手问题
        1 有限的收视范围
        2 偏高的广告价位
        3 覆盖的广告播放权
        二、 打开局面的三个应对措施
        1 明确频道的目标受众
        2 针对客户的宣传活动
        3 落实节目的品牌经营
第四章 星空卫视收视分析
    第一节 星空卫视没有改变珠三角电视格局
        一、 原因分析
        1 客观原因
        2 主观原因
    第二节 星空卫视取得的成绩
第五章 对境外频道的两点思考
    思考一: 纯娱乐的境外频道到底能走多远
    思考二: 境外频道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U2乐队击败杰克逊(论文参考文献)

  • [1]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20世纪美国波士顿高技术城市转型研究 ——以128公路区为中心[D]. 陈静怡.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张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美国新闻署对苏文化冷战行为研究(1953-1961)[D]. 赵继珂.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美日文化关系与美国对日宣传(1945-1963)[D]. 白玉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
  • [6]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D]. 杨林军. 西南大学, 2013(04)
  • [7]英国核战略研究[D]. 杨华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6)
  • [8]排拒与接纳 ——旧金山华人教育的历史考察(1848-1943)[D]. 李永.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7)
  • [9]冷月[J]. 杰弗里·迪弗,严志军,张沫. 译林, 2008(01)
  • [10]解析落地珠江三角洲的全新境外频道—星空卫视[D]. 曹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U2击败杰克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