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选村官的斗争

民选村官的斗争

一、民选村官的奋斗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勋[1](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郝宇青[2](2018)在《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观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社会变迁,其动力系统大致经历了"打破整齐划一→到体制外去→到体制内去→组织再造"的转换。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转换,主要在于党情、国情、世情等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民众利益和要求发生了变化。在我国社会变迁动力的转换过程中,既有官方主动回应,有民众实践推动,更有两者互动、共同作用。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变迁的动力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它们都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分化,进而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尽管"到体制内去"反映的是阶层的固化、利益的固化等不良的社会分化,但是,在经过这样的社会分化的阵痛之后,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共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对策,即组织再造,并通过组织再造,力图实现社会整合,从而使社会分化走向公平、公正的道路。

周安军[3](2018)在《胡应明剧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剧作家作为剧本的创作者,在戏曲创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仍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胡应明作为荆楚大地走出的、并依然活跃在当代剧坛的剧作家,以多种戏剧形式进行创作,其中尤以历史剧与现代戏为代表,他在历史剧中融入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戏在多层面上的反映当代生活,都彰显着他的艺术特色。论文通过其独特的成长经历、楚文化的影响;“以论导剧”的创作风格,包括其大戏剧观、历史剧创作观下的剧作、现代戏创作观下的剧作,以及其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再结合其对生活深刻的感悟、人生的体悟,进而形成的人性化视角的剖析,探索出他在作品中对人性的开掘、情感的显发;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人文情怀与民主意识;甚至对于生命的意义、生与死的终极关怀等重大艺术使命上的观照,由此体现他在湖北剧坛乃至当代剧坛上的艺术特色。

徐少林[4](2014)在《中国农村调查(上)》文中提出编者的话看懂中国农村,才能看懂中国!对于这句话,只要是地球上的人类应该都不会予以否认乃至质疑。然而,事实是可供人们看农村的媒介少之又少,虽然报刊、电视、网络、图书等形成了信息爆炸时代,但涉及农村的内容却少之又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在少数,研究农村的专家学者也不能说是凤毛麟角,干农村基层工作的公务员更可称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真正引发广泛关注的有关农村的新闻、调研、理论性作品却少之又少。本文作者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业记者。对农民的认同感,对记者职业的使命感,以

卢昆鹏[5](2013)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以村民自治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属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基于“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了解人民的真实想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社会参与机制的建立,正是我国党政机关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最佳方式选择。对参与机制的研究工作有利于社会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更好践行科学发展观。现如今,我国人民的公民意识加强,民主参与方式增多都为我国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构建,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对于社会参与机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确定其显示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存在状态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对村民自治这一实例的探究,进一步对当前社会参与机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求,并以期通过较为系统的论述与研究探寻我国社会参与体系的发展之路

雷扬[6](2013)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集领导党与执政党于一身,这是分析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的前提。在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党的科层制、党与非党、国有经济、党的科层制与各种社会组织科层制之间的关系、党组织内的决策者与社会组织内决策者的连接关系等方面。除此之外,结构内在的不平等、政策和利益实施的可能性也是主要的考量方面。党与社会关系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党与社会的科层结构、党与社会的互联线及结构性反馈等。党与社会关系中的所有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权力机制,并且这一权力运行机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内部都具有同构性。党与社会组织系统内的依附线、系统之间互联线以及结构性的反馈的同时存在,确定了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连接渠道,也形成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个体决策者的互相依赖关系,以及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制度化结构的主要特征:依附性与利益实施渠道的复杂性。同时,它们也形成了结构的自我支持,及通过反馈线的清晰或模糊、复杂或简单达到相互适应。结构关系的决策者同时扮演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双重角色,他既能在网络内实现资源的吸取、分配和干预,也能抵制干预。但不同的决策者由于自身拥有的连接线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结构性不平等,这是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固有的。这种结构性不平等又会导致决策者在资源吸取、分配和干预或抵制干预方面能力的差异,即选择可能性的多寡。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处于结构中的决策者的政治理性。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源头的形成,及其发展与流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与社会关系以后的格局与生长,即奠定了其生命的基因和特征。这种结构性关系的建立以政党自身科层的建立开始,经由关涉、渗入到社会组织的科层,确立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互联线的形式和内容。伴随着革命与战争的发展,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不断完善、生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网络也开始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和深化。党的最重要的组织制度和原则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确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得到确立。成为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后,中共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党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二是党的领导机关要组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三是党如何领导群众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党组织结构的调整为核心,党通过党组织与国家结构的一体化,并以此为一中介进行了对社会的动员。建国初期,随着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内的组织以及互联线建设、党组织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模式基本确定,这一模式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党与社会关系方面,经由国家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民固定在其户籍所在地。在城市,通过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和集体福利制度实现了劳动者对单位(实际上是对国家)的依附;在农村,通过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和集体分配制度,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禁止农民进入城市谋生,形成严格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共20年间,党与社会的关系是在集权与放权下摇摆。虽然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干部体制几近崩溃,但在建国初形成的党与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连接社会生活的党的权力层级的权限:中共中央向省级党委下放了部分权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机构逐渐恢复后,党将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包括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实行党政分开的改革措施。党与这些领域的结构性关系处于不断调整中。但这种调整更为理性。党与社会的互联线网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一些新的互联线得到恢复和建立。随着社会领域的生长发育,党对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进入新的阶段。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重心,某种程度上向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完善倾斜,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着手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党从指导思想的发展和保持自身队伍的纯洁性优化组织内部的互联线通道,另一方面,党在积极的尝试和开拓新的与社会的连接通道和方式。这种创新需要遵循责任伦理原则,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党与社会组织的在地共生。

盛小华[7](2013)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黄炎培先生时,就明确提出: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就需要找到一条新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写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对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党的十八大对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出更高要求。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之路,即不断建设和完善基层民主。基层民主就是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与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基层民主发展的程度,反映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水平。因此,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我国基层民主立足于群众的根本利益,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以法制政策为保障,坚持党和政府领导的原则,在农村基层民主、城市社区民主、企事业职工民主管理,基层政权和党内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然而,我国基层民主发展也存在着问题,由于现存政治体制、法律法规的缺失、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带来诸如基层民主发展不平衡,基层民主参与程度低,基层民主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和困境。在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发展,事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是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课题。深入探讨和研究我国基层民主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基层民主基层范围的界定,基层民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然后分别介绍中共领导人关于基层民主的思想,整理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文件对基层民主的表述,为基层民主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概括介绍当代西方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及实践,肯定其积极因素和进步性对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启示。其次,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和归纳出我国基层民主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当前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做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思考,并对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寄予美好愿望。

孙小迪[8](2012)在《新时期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时强调:“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加快了中国社会发展。这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但也给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管理应该发挥基层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城市社区和村民自治等形式,把政策落实和群众问题解决在基层。”村民自治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产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种基层民主形式。村民自治的创造性发展在中国农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唤醒了农民的利益诉求、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推动了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发展。但在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农民主体意识、民主意识不健全以及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相关概念的解读,分析了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新时期村民自治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张艳杰[9](2012)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三个村为例》文中认为基层民主选举是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体现农民当家做主的最优制度模式。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尽管如此,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尝试下,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创造出了许多充满智慧并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选举模式,如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候选人竞选演说、秘密写票、公开唱票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选举方式促使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为农村选出了许多优秀的村干部,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新生事物总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了大量的贿选现象,贿选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致使农村治理紊乱,严重阻碍了农村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治理贿选成为党和国家十分关切的问题。但若要治病,必先究其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治理贿选同样如此。贿选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根源,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地区的村干部贿选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村民民主意识淡薄”、“选举程序失范”、“村务公开缺乏深度和广度”、“相关法律不健全”、“宗派势力对选举的干扰”五部分找其“病因”,然后从法律制度、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几个方面提出对治理贿选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赤峰等地区治理贿选起到一定的帮助。

庞超[10](2011)在《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政治参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性支撑和强大动力保障。伴随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利益主体、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农民政治参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明显地呈现出新的动向和趋势。积极探求农民政治参与的实践路径和主要进路,保障和实现农民的政治权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治面貌以及社会制度变迁,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乃至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现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等各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坚持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一般与特殊的有机统一,对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历史与现实、功能价值、主体性条件、政府责任、制度安排及社会空间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揭示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变迁轨迹、行为逻辑和未来走向,以此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并认知和谐社会构建中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经验和规律。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七章与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政治参与这一问题的缘起,阐述这一论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严格厘定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系统挖掘和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政治参与思想;对西方参与式民主和协商民主两大政治参与扩大理论进行了正确地分析、把握和汲取;突出提炼和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农民政治参与问题—脉相承的探索成果;以便为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立论研究确立必要的理论根基和支点。第二章主要概述了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困境。农民政治参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笔者将其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创设与雏形(1921—1949)、发展与曲折(1949—1978)、复兴与推进(1978—2011)。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民政治参与面临着不平衡状况突出、组织化程度偏低、深度和效度有限和非制度化倾向严峻等现实困境。第三章着重对农民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勾连和联结。揭示了和谐社会构建中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功能与价值,认为农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合法性、促进公平正义、保证社会安定有序等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章分析了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参与主体在整个农民政治参与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变量。本章审视了农民政治参与主体性的内涵、特点及其双重作用,解析了主体性条件中的经济因素、文化心理因素对农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和制约,提出优化农民主体性条件的路径: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培育理性参与型政治文化。第五章探讨了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中的政府责任。本章在论证农民政治参与中政府责任的应然性的基础上,明确政府责任出现的错位,即地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对农民政治参与认识偏差;缺位:地方政府行政不作为、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越位:地方政府公权力恣意扩张,行政行为失范;实现政府责任的归位,必须转变理念、支持、接纳与引导农民政治参与,建立和完善权利均衡机制、制度保障体系和法律援助机制。第六章着重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及参与式乡镇治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与制度运行进行关联性考察,针对现阶段政治参与制度中存在的阙如和缺陷,对制度建设和制度设计进行了思考与探讨。第七章解析了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社会空间。建立、完善和畅通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力量和作用。本章侧重从农村社会组织以及大众传媒等视域,对于其在农民政治参与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功能发挥状况以及具体调试、改进、完善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结语部分以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论文的归纳与总结。本文的结论是,双轮驱动: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应与构建和谐社会并行;制度化、组织化与自主性:引领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机遇与挑战并存: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任重而道远。

二、民选村官的奋斗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选村官的奋斗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三)初步建章立制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2)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打破整齐划一:改革开放的原初动力
二、“到体制外去”:改革开放的动力增能
三、“到体制内去”:社会分化正向功能的衰减
四、“组织再造”:社会变迁动力的转换
结语

(3)胡应明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荆楚大地走出的剧作家
    第一节 独特的成长经历
    第二节 楚文化影响下的剧作家
第二章 “以论导剧”的创作风格
    第一节 胡应明之大戏剧观
        一、对戏剧危机的认识
        二、戏剧形式的多样化
        三、对历史剧与现代戏的创作
    第二节 历史剧创作观下的剧作
        一、历史真实应服膺于艺术真实的构建
        二、通达艺术真实的审美途径
    第三节 现代戏创作观下的剧作
        一、现代题材的多重选择
        二、注入“以人为本”的观念
第三章 胡应明剧作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纵横对比”之下的剧作特色
        一、横向对比下的剧作特色
        二、纵向对比下的剧作特色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戏剧语言
        一、诗化的戏剧语言
        二、语言的含蓄性
    第三节 浓郁的悲悯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4)中国农村调查(上)(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清村账”清出的蹊跷
    1.
    2.
    3.
    4.
    5.
    6.
第二章李家村的土地纠纷
    1.
    2.
    3.
    4.
    5.
    6.
第三章安城镇的村委选举疑案
    1.
    2.
    3.
    4.
    5.
第四章青石村的村民自治
    1.
    2.
    3.
第五章民选村官为何走了麦城
    1.
    2.
    3.
    4.
    5.
第六章 “小问题”为何成为大官司
    1.
    2.
    3.
    4.
    5.
第七章丁马村的“三不像”
    1.
    2.
    3.
    4.
    5.

(5)社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以村民自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公民参与问题内涵的界定
    2.1 公民参与的概念
        2.1.1 参与的主体
        2.1.2 参与客体
        2.1.3 参与方式
        2.1.4 参与的外延
    2.2 公民参与的缘由和作用
        2.2.1 公民为什么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2.2.2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的作用
第3章 公民参与体制的建立与形成
    3.1 官僚模式的反思
    3.2 从官僚模式到公民参与
        3.2.1 不同类型的民主
        3.2.2 公民角色的形成与转变
    3.3 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公民参与机制
        3.3.1 信任的来源
        3.3.2 信任的作用
        3.3.3 信任的建立
第4章 公民参与机制的发展的突出成果——村民自治的发展
    4.1 选择村民自治的缘由
        4.1.1 村民自治更加具有代表性
        4.1.2 村民自治更加具有自发性
        4.1.3 村民对于自治性选举具有更加巨大的积极性
        4.1.4 村民自治具备其自身的优势
    4.2 村民自治的发展成果
    4.3 村民自治发展中存在问题
        4.3.1 自治实践中的党委对于村务的过度影响
        4.3.2 自治实践中的上级单位对于村务的过度干涉
        4.3.3 自治实践中的基层组织和村民关系的紧张
第5章 推动我国公民参与机制的发展途径
    5.1 公民参与机制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5.1.1 经济的发展
        5.1.2 财产权的确立
        5.1.3 公民社会的形成
    5.2 公民参与机制的深度发展
        5.2.1 政府角色的转变
        5.2.2 公民参与文化的培养
        5.2.3 大力推动公民社会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次
表目次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政党
        (二) 社会
        (三) 结构性关系
        (四) 研究方法
    四、 本文框架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型
    第一节 研究政党-社会结构性关系的IPS理论
        一、 互动式政党-国家模型的基本内容
        二、 IPS理论为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 中国共产党内科层结构与社会组织内的科层结构
        二、 党的等级与社会等级之间互联线
        三、 结构性反馈
    第三节 党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运行机制:自我支持机制与其适应性
        一、 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运行原则
        二、 党与社会关系运行中的结构性约束
    小结
第二章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21-1949)
    第一节 党组织结构初步建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党组织的初步发展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团体组织的建立
        三、 党与群众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第二节 党组织在挫折下的调整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 党组织的重建与发展
        二、 党领导发动农民的工作
        三、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党的组织结构基本定型以及党对群众的动员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确立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三、 党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49-1956)
    第一节 党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互联线的建立
        一、 政府机构的建立
        二、 党组织系统在政府机构内的建立
    第二节 党在城市社会互联线的建立
        一、 精心配备中共干部接管城市
        二、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党与经济组织互联线的建立
        三、 通过单位制建立党与城市劳动者之间的“庇护-依赖”关系
        四、 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党与非单位人群的组织化联系
    第三节 党与农民互联线的建立
        一、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与党组织在农村的建立
        二、 查田定产与党对乡村新精英的政治训练
        三、 土地集体化与党在乡村通道的建立
    第四节 党的组织结构变化与对国家和社会的一元化领导
        一、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
        二、 加强整顿党员和党组织
        三、 分级分类的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四、 党与社会各领域网络化关系的形成
    小结
第四章 集权与放权摇摆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56-1978)
    第一节 大跃进前后放权-收权下的党对社会的控制
        一、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
        二、 放权下的党与社会关系
        三、 失衡后的收权与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放权中党与社会的替代性关系
        一、 党组织被否定后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模糊
        二、 收权以及党与社会关系恢复努力的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78-2002)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恢复与调整
        一、 恢复党与国家和社会的互联线
        二、 网络内的放权弱化互联线
    第二节 农村改革下的党与农民关系的重建
        一、 党和国家的放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二、 村民自治的建立与发展
        三、 党与村民结构性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下党与经济组织关系的变化
        一、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中党与国有工业企业结构性关系的变化
        二、 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中党的权力网络收缩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营造
        一、 网络收缩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 党与非公有制经济互联线的建立
    第五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与规制——互联线的初步建设
        二、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团体互联线的建立
    小结
第六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2002-)
    第一节 党与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一、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新发展
        二、 党与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努力
        一、 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
        二、 党纯洁队伍的努力
        三、 党的组织内互联线的改进:党拓宽与社会连接通道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一、 经济、社会领域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二、 文化体制改革:党与文化领域各组织的关系调整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创新路径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原则:责任伦理原则
        一、 责任伦理在当前复杂化社会中的功能
        二、 党与社会关系构建中责任伦理有效性的逻辑
        三、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格局中明确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责任伦理
    第二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突破口:基层党建
        一、 民主的发展和党对自身认识的深入是以基层党建为突破口的前提
        二、 从实践发展来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与社会关系调整更为适宜可行
        三、 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属地”为主,条块结合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在地共生:社会组织建设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二、 社会组织发展挑战了共产党领导社会的地位
        三、 社会组织发展与党的组织建设的沟通
    小结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及创新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3.本文创新
    (二)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辩证分析法
二、我国的基层民主与西方的基层社会治理理论
    (一)我国的基层民主
        1.基层范围的界定
        2.基层民主的概念
        3.基层民主的重要性
    (二)中共领导人关于基层民主的思想
        1.毛泽东的基层民主思想
        2.邓小平的基层民主思想
        3.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民主的理论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文件有关“基层民主”的表述
    (四)西方的基层社会治理理论
        1.西方基层社会治理理论
        2.西方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对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启示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自发摸索阶段(1978 年——1987 年)
    (二)自觉摸索阶段(1988 年——1998 年)
    (三)理性探索阶段(1999 年——2008 年)
    (四)加速发展阶段(2008 年——)
四、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民主发展的成就
        1.基层民主形式多样
        2.基层民主内容丰富
        3.基层民主范围扩大
    (二)基层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1.基层民主发展的体制困境
        2.基层民主法律制度化程度低
        3.基层民主发展不平衡
        4.基层民主参与程度低
        5.基层民主发展的创新动力困境
五、推进基层民主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优化基层民主发展的体制环境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基层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
    (三)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健全基层民主发展的制度保障
    (四)壮大公民社会力量,提高基层民主发展的公民意识
    (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增强基层民主发展的理论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时期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论文框架及创新观点
第2章 村民自治的含义及发展
    2.1 村民自治的概念
    2.2 村民自治的功能
    2.3 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
    2.4 实行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
第3章 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现状分析
    3.1 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
    3.2 现行村民自治的困境表现
    3.3 村民自治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4章 新时期解决村民自治困境的对策分析
    4.1 理顺乡村各级关系
    4.2 抓好“四个民主”建设
    4.3 夯实村民自治经济文化基础
    4.4 健全村民自治法制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三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1 国内研究状况
        1.1.2 国外研究状况
    1.2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1 选题的缘由
        1.2.2 选题的意义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发展及意义
    2.1 基层民主选举的发展历程
        2.1.1 从1980年到1987年的探索与尝试阶段
        2.1.2 从1988年到1998年的巩固和发展阶段
        2.1.3 从1999年至今的普及和完善阶段
    2.2 基层民主选举在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2.2.1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2.2.2 增强了农村社会稳定
        2.2.3 提高了村民民主意识水平
        2.2.4 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发展
第三章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层自治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1 村民自治中的“两委”矛盾
        3.1.2 基层组织间工作职能混淆
        3.1.3 村务管理不规范
    3.2 阻碍选举民主化的因素突显
        3.2.1 民主意识依旧单薄
        3.2.2 宗派势力影响较大
        3.2.3 贿选现象愈演愈烈
第四章 :农村基层贿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4.1 赤峰地区村干部贿选的现象
        4.1.1 案例一:王立欢拉票贿选村主任
        4.1.2 案例二:安某巨额贿选村主任
        4.1.3 案例三:巴根吐村上演的派系贿选
    4.2 赤峰地区村干部贿选的原因
        4.2.1 村民民主意识淡薄
        4.2.2 选举程序失范
        4.2.3 村务公开缺乏广度和深度
        4.2.4 相关法律不健全
        4.2.5 宗派势力对选举的干扰
    4.3 赤峰地区村干部贿选产生的影响
        4.3.1 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3.2 宗派贿选致使村庄治理紊乱
        4.3.3 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氛围
        4.3.4 不利于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
第五章 :治理农村基层贿选问题的对策
    5.1 健全惩治贿选的法律制度
        5.1.1 细化对贿选的界定
        5.1.2 加大对贿选的打击力度
        5.1.3 提升诉讼程序的灵活性
    5.2 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5.2.1 做好选举前各项准备工作
        5.2.2 规范选举工作人员行为
        5.2.3 增强选举程序的监督力度
    5.3 落实和强化村务公开制度
        5.3.1 深入落实村务公开内容
        5.3.2 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5.3.3 加强村集体资产监督
    5.4 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
        5.4.1 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
        5.4.2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
        5.4.3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5.5 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
        5.5.1 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增强村干部素质
        5.5.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提高村民民主意识
        5.5.3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10)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2 论文研究的意义
    3 核心概念的界定
    4 国内外研究评述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章 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参与思想
        1.1.1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参与思想的精髓
        1.1.2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参与思想的指导意义
    1.2 从参与到协商:西方政治参与扩大理论
        1.2.1 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兴起
        1.2.2 协商民主:公民参与理论的深化发展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农民政治参与思想
        1.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探索
        1.3.2 新时期邓小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思想
        1.3.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民政治参与的论述
        1.3.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的发展
第2章 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困境
    2.1 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
        2.1.1 第一阶段(1921—1949):创设与雏形
        2.1.2 第二阶段(1949—1978):发展与曲折
        2.1.3 第三阶段(1978—2011):复兴与推进
    2.2 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
        2.2.1 农民政治参与的不平衡状况突出
        2.2.2 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2.2.3 农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效度有限
        2.2.4 农民政治参与非制度化倾向严峻
第3章 农民政治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维度
    3.1 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1.1 推进涉农政策科学化、合理化进程
        3.1.2 促使农村社会活力进发
        3.1.3 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科学发展能力
    3.2 推进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3.2.1 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3.2.2 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衡量标准
        3.2.3 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
    3.3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3.3.1 增强政治合法性以维护政治稳定
        3.3.2 缓解利益群体间矛盾以保证社会安定有序
        3.3.3 维护公平正义以增进社会和谐
第4章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条件
    4.1 农民政治参与主体性的内涵、特点与作用
        4.1.1 农民主体性条件的内涵
        4.1.2 农民政治参与中的主体性特点
        4.1.3 农民主体性条件在政治参与中的双重作用
    4.2 农民政治参与中的经济因素
        4.2.1 经济因素与政治参与的关联性
        4.2.2 经济收入水平对农民政治参与影响的特殊性
        4.2.3 利益分化对农民政治参与带来的正负效应
    4.3 农民政治参与中的文化心理因素
        4.3.1 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政治参与影响
        4.3.2 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质及其对农民政治参与的束缚
        4.3.3 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心理动机分析
    4.4 不断优化农民主体性条件
        4.4.1 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
        4.4.2 培育理性参与型政治文化
第5章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中的政府责任
    5.1 农民政治参与中政府责任的应然性
    5.2 农民政治参与中政府责任的缺失
        5.2.1 地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对农民政治参与的认识偏差
        5.2.2 缺位:地方政府行政不作为,政策制度执行不到位
        5.2.3 越位:地方政府公权力恣意扩张,行政行为失范
    5.3 农民政治参与中政府责任的归位
        5.3.1 理念的转变:支持、接纳与引导
        5.3.2 建立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均衡机制
        5.3.3 建立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体系
        5.3.4 建立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法律援助机制
第6章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安排
    6.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农民最基本的政治参与渠道和制度供给
        6.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保障和监督功能
        6.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农民参政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
        6.1.3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6.2 政治协商制度:农民实现政治参与的必要制度支持
        6.2.1 政治协商制度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积极意义
        6.2.2 政治协商制度在实现农民政治参与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6.2.3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6.3 信访制度:农民利益表达、维护与救济的主要制度设计
        6.3.1 信访是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
        6.3.2 信访制度未从根本上满足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
        6.3.3 完善信访制度,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6.4 村民自治制度:农民政治参与的最现实最广泛的制度保障
        6.4.1 村民自治中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6.4.2 村民自治制度的缺陷与运行中的"异化"
        6.4.3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6.5 参与式乡镇治理:农民政治参与空间场域的拓展和延伸
        6.5.1 参与式乡镇治理与农民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
        6.5.2 参与式乡镇治理的基本理念
        6.5.3 参与式乡镇治理的实现路径
第7章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的社会空间
    7.1 农村社会组织: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基础
        7.1.1 农民组织化政治参与的独特优势
        7.1.2 农民缺乏政治参与的组织依托和支撑
        7.1.3 推动以农村社会组织为载体的组织化参与
    7.2 大众传媒: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
        7.2.1 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多重功能
        7.2.2 大众传媒对农民政治参与缺乏支持力度
    7.3 强化大众传媒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社会责任
结语 以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 双轮驱动: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应与构建和谐社会并行
    2 自主性、制度化与组织化:引领农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3 机遇与挑战并存: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卷内备考表

四、民选村官的奋斗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J]. 郝宇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3]胡应明剧作研究[D]. 周安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4]中国农村调查(上)[J]. 徐少林.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4(05)
  • [5]社会管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以村民自治为例[D]. 卢昆鹏. 河北大学, 2013(S2)
  • [6]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D]. 雷扬. 武汉大学, 2013(07)
  • [7]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研究[D]. 盛小华.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2013(09)
  • [8]新时期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孙小迪. 吉林大学, 2012(09)
  • [9]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的贿选现象及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赤峰地区三个村为例[D]. 张艳杰. 西北民族大学, 2012(05)
  • [10]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庞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民选村官的斗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