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湘西边城到岭南人家(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艺[1](2021)在《湖南省歌舞剧院舞剧创作的湖湘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银鑫[2](2020)在《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文中认为1918年9月15日,陈衡哲留美期间发表了现代湖南新诗史上第一首白话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拉开了现代湖南新诗创作的序幕。现代湖南新诗的创作历程大体上与中国现代新诗创作进程同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20年代(1918-1927)是湖南新诗创作的尝试探索期,部分诗人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湖南刊载新诗的文学报刊大量涌现。1930年代(1928-1937),湖南诗人的创作呈现出逆势突围的趋向,在当时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发表诗歌的社团、出版物有了先前的成果固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群体的社团活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1940年代(1938-1949),现代湖南诗人响应时代要求,在诗中唱响了革命与战斗的主旋律。现代湖南诗人是一个在时代风云激荡下与地域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歌兼具时代共性与地域特性,在创作的共性之中又展露出诗人自我的个性。这一特点在他们的诗歌主题、艺术风格上均有呈现。现代湖南新诗的主题丰富,集中地表现在对忧时与经世、爱情与婚姻、离别与思念、自然与人生主题的书写上。现代湖南诗人在诗中揭露社会黑暗与不公、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关怀、抒发保家卫国的情志;通过描写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爱情的苦痛、对包办婚姻的批判向读者传递着他们的婚恋观;借由吟咏自然和慨叹人生,纾解心中的愁绪;他们也在诗中抒写离别的愁苦与乐观释然,倾吐对故土的思念。在时代的急剧变化中,湖南诗人的创作中融入了对家国天下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在艺术风格上,现代湖南新诗呈现出浪漫奇幻、清新隽永、刚劲质朴的特点。语言大都平实质朴、俚俗不讳,口语、方言的使用在诗中俯拾皆是。现代湖南诗人擅于通过奇幻的想象,古典的神话,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营造浪漫的意境,使诗歌呈现出浪漫奇幻的风格。清新隽永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意象的选择、以及内容上追求一个“味”字上。现代湖南新诗不断从湖湘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为湖湘地域文化精神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现代湖南新诗也与时代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始终呼应着革命运动的潮流,成为革命斗争强有力的号角,彰显出较好的宣传价值。同时,现代湖南诗人以实录或者艺术加工的方式记录革命运动与斗争的重要时刻,借用新诗反映历史,使现代湖南新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或历史参考价值。现代湖南新诗语言、精神品质和主题书写上的特点在当代湖南诗人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延续。
孙葶[3](2020)在《黄永玉“版画插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西方艺术开始在中国传播,其传入中国的各类艺术作品中,还包含着西方独特的艺术思潮。黄永玉通过吸收西方艺术的创作思想,为其后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创作方向与构图形式,正是这种新的创作思想,将黄永玉带进了一个独特且专属于自己的版画世界。本文探索的重点是研究黄永玉“版画插图”艺术的意义,以建国前后(1942-1964)黄永玉艺术家“版画插图”部分作品为主线,通过作品的题材、艺术语言以及表现形式来解释黄永玉“版画插图”艺术研究的目的。旨在研究黄永玉不同题材“版画插图”的特征,以及各种因素对“版画插图”的影响,最后为探寻黄永玉“版画插图”艺术研究提供部分线索。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绪论、正文、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黄永玉“版画插图”作简要概述,借助时代背景与艺术历程对黄永玉“版画插图”作品进行分析与探究。第二章分析影响黄永玉“版画插图”艺术创作的因素,其中包含少数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艺术、外来艺术。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很好地诠释了“版画插图”作品中艺术的独特性。第三章针对黄永玉“版画插图”作品作进一步的赏析,透过作品去发现“版画插图”在纸本与自然之间的跳跃。通过分析作品去感知那个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如何将劳动、生活、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并真实地呈现。最后一章写“版画插图”作品的现实意义,分析黄永玉“版画插图”对大众文化及其后期创作的影响。黄永玉“版画插图”艺术既揭示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与文化,也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现状,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品中透露出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展现出艺术的特殊性,还能凸显出不一样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本文通过作品分析,系统的阐述了黄永玉“版画插图”系列作品艺术研究的意义所在,从作品中解读影响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的影响因素,透过作品去挖掘黄永玉“版画插图”不同题材作品中所蕴含的特点。
黄晶[4](2020)在《湘西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垣县苗族赶秋已随中国“二十四节气”项目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同时还承载着苗族鼓舞和苗族接龙舞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赶秋节的起源有多种民间传说,主要可分为寻爱型、悼亡型、感恩型、抗暴型和厌胜型五种类型,寻爱型传说的数量最多,厌胜型传说较为接近历史真相,表达了苗民战胜自然的朴素愿望。传统的花垣赶秋节最初是一个节日内容和社会功能都较为单一的岁时节日,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色。在发展过程中,节日内容不断丰富,其功能和性质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的花垣苗族赶秋节属于官方组织主导的、包含苗族民俗元素的节庆旅游文化品牌打造活动。本文采用以田野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对2019年花垣赶秋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总结了花垣打造赶秋节文化品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现阶段存在问题,在结合花垣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围绕“重新设计品牌主题”“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全面创新节庆活动”“吸纳外来专业人才”和“鼓励当地民众参与”五个方面提出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建设的相关策略。
周繁文[5](2017)在《秦汉番禺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考》文中认为一、前言自《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武帝时自日南、徐闻、合浦出发的海外贸易路线后,历代文献对此多有注意。唐代贾耽详载由广州出发至红海及东非的远洋航线,称其为"广州通海夷道"①。宋元以后对海上交通之着述尤多。"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始于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Fendinand Von Richthofen)在《中国亲程旅行记》(1877年)中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研究重心在陆
张卓亚[6](2016)在《走向世界的边城 ——金介甫对《边城》的叙事建构及其启示》文中提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积极推动文学(文化)外译以促进中外交流,期望实现不同文化的互为参照和补充,从而促进中国以及世界精神文化的发展。该举措引发人们对文学外译模式、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问题的探讨。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9年出版的《边城》金介甫译本契合中外现代化发展语境,被收录在该集团中国文学经典之列。其原因首先在于,该作品的牧歌叙事具有崇高价值,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当下能够触及人类心灵深处;其次因为,金介甫以其早期对沈从文的文史互证研究、跨文化阐发研究、作家作品对比研究为基础,在翻译中对《边城》进行叙事建构(framing narratives in translation):在译作中重新建构牧歌叙事特征,并促使译作叙事参与对译入语社会现实的建构。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设定闭合地点、创造回环时间节奏、降低故事发展速率构建恒定时空体;同时通过诗化语言描写,直观场景呈现,象征性人物与意象的设置构造诗化意境填满时空体。上述叙事特征构成该小说的牧歌叙事:作为牧歌赞扬人性的真善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作为挽歌引发读者反思现代化发展对人性的负面诱导、对环境的破坏。金介甫在译文中首先引导读者进入《边城》的闭合地点,接着利用英语语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强调性地翻译小说中的历时时间刻度、回环叙事标志、在译文中暗示小说的历史时空背景,由此重新建构恒定时空体。接着,金介甫通过对田园牧歌体裁的指示性翻译、乡民形象的标志性翻译、文化单位的选择性增译重新建构诗化意境。此外,金介甫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其在译序、译后记对沈从文的详细介绍和对牧歌叙事的深刻解读,与Border Town的封面设计共同构成副文本辅助译作叙事。金介甫的叙事建构活动有助于引导译作读者联系文本与社会现实,进而推动译作在异域实现建构功能。金介甫能够较成功地对《边城》进行叙事建构的深层原因,在于其通过多年的沈从文及中国社会文化研究形成“多重文化身份”、“间性主体身份”、“间性文化身份”。三种身份极大地影响其翻译实践:他采用解释性翻译策略有效传达中国文化;在翻译三个阶段从原作者、读者等角度审察译文使之促进主体间经验共享;在阐释中认知两种文化之共性,并通过重点翻译深化文本价值。三种身份特征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得以强化,成为汉学家作为译者在推动中西交流中的优势所在。文学(文化)外译应当以译作叙事在异域实现其建构功能为成功的标志。为此,可选择汉学家、本土译者、中国文学研究者合作翻译的模式保证译作的文化性、叙事性;同时建立对译作的叙事评估系统,帮助分析不同诗学语境的特征、认识两种或多种文化的“间性”地带;进而以建立并更新中译外文学经典、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学的动态更新为目标。
肖冠兰[7](2015)在《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基于对西南地区现存的丰富的干栏建筑的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在西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系统总结西南广大地域中多样化的干栏的系统关系和特点。针对目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民族干栏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具有“整体观”的积极意义,对更全面把握西南干栏建筑文化和加深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论文选取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保持着较为完好原生态的村落或集镇作为干栏的样本采集地。通过在这些村落、集镇展开的田野调查、测绘访谈等工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西南地区干栏的影像、图纸资料,另一方面动态地考察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特征演变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合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历史文化层面,先从对世界范围内的干栏文化现象进行阐述,指出了世界栅居现象的存在是源自人类早期文化的同源性,再从民族关系和文化特质上分析了亚太栅居文化区的亲缘性。在中国范围内,利用考古遗址,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信息探索了中国干栏的兴衰过程和形态出现分化的历史节点。在针对西南干栏体系的研究上,论文运用了文化地理学中“形式文化区”的概念,将“干栏”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的指标,根据这个指标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滇西沿边地区,黔南桂北山区,武陵山地区三大干栏建筑文化的核心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三大核心区空间范围的结构、形成过程是和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移民活动、改土归流这些政治活动以及对外的交通路线布局有直接关系的。结合这三个核心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地域文化属性”与其“建筑类型特征”进行关联性研究,在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条线索上做出“区、系、类型”的区划,并结合实例详细剖析各区系类型的建筑特征,总结出干栏建筑在空间上从滇西沿边到黔南桂北,再到武陵山的三个区域,代表了滇云系、黔桂系和武陵系三个不同的区系,在这样的地域空间内呈现出了从原生(全干栏)——嬗变(半干栏)——蜕化(局部干栏及山地建筑)的演化历程。对于干栏的“群体”——聚落,运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研究,剖析“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互动结果对聚落最终物质形态的影响。在营造学的范畴,总结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叉手”和“穿斗”两种结构体系在屋架、出挑檐口等方面的技术特征,从匠作文化的层面分析了西南地区风俗各异的营建习俗下共通的匠作文化的机制。论文结构上形成了从文化、文化区、建筑、聚落、营造几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框架。从研究方法上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参考了“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干栏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从研究结论上分析了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南地区干栏的谱系关系,以及从区系建筑类型特征的对比中总结出的干栏的形态演化规律。
李凌云[8](2014)在《区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学生了解区域文化有助于进一步观察社会人生,厚实人文情怀。区域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许多学校吸纳为校本教材。本文重在研究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教学过程及高考语文试卷中渗透的问题。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认为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编排时得到了编者的关注,能够代表我国历史文化走向的北京、江浙地区区域文化被重点突出,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区域文化,乡土文化的内容得到突显,满足了学生对各地区域文化学习的需求。为了让区域文化的学习走进高中语文课堂,采取教学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对作品中的环境、风俗、方言以及人物进行感悟,来探讨区域文化的内涵。在课内外阅读、写作指导和校本实践中的渗透途径主要有借助课堂导入、背景介绍、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文化专题以及实地走访等,拓宽区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融合渠道。区域文化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所体现,高考试卷中江苏区域文化价值取向值得重视,江苏特殊的区域特征孕育了清明灵秀的区域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博采俊逸的文人群体,使得重视人文取向的高考试题选择了江苏区域文化,而在统计与分析江苏高考语文试题与区域文化结合的部分题型及分值后,认为高考语文试卷中区域文化除了与教材中的区域文化相互映照外也必将对高中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甚至等均将产生影响。
张文东[9](2013)在《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中国当代小说向中国古代小说“传奇叙事”传统以及现代小说传奇叙事“经验”进行承袭并获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有关历程与表现的一种系统整理和论述。本文遵循传统与发展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通过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小说中传奇叙事传统的全面检视,以及对中国当代小说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来的叙事特征的系统梳理,发现并确证了中国当代小说发展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传奇叙事样貌,并将这种样貌的形成和发展置于多元、多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不同阶段、层面以及不同主题、载体的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充分地论证说明:传奇叙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样式和基本传统,历经现代小说以来的特殊承袭和转型,其精神和模式也一直延续到了中国当代小说当中,并因特殊的时代际遇和文化内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也更有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生、发展当中,作为真正具有小说成熟体式意味的“传奇”,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最核心的叙事“表现”模式,同时也是中国普通大众最传统的小说“接受”模式,对于包括二十世纪小说在内的中国小说整体发展演变而言,它必然是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模式和叙事传统。第二,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尽管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的,但作为一种强大文学传统的传奇叙事,还是因现代社会的形成、启蒙与救亡的目的、大众读者的扩展、民间样式的萃取等等社会与文学的因素,不断焕发出更为深刻而巨大的新生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小说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当中被有意识并个性化地转化、使用和发展着,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三,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中国当代小说,首先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意义上,直接承袭了自“延安文学”以来的“革命文学”的经验和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创作方法的导引下,把最具有民间、大众基础的传奇叙事作为自己完成“为工农兵服务”这一现实革命政治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呈现出鲜明的“革命传奇”样貌。第四,“新时期文学”意义上的中国当代小说,尽管流派众多并有着向西方学习以及“向内转”的“新潮”取向等,但不管是作为小说家的思想资源,还是作为小说创作的艺术传统,传奇叙事始终都是文学开始形成“自觉”之后的重要选择之一,不论是在“改革”或“知青”小说等现实主义主流中,还是在“地域”或“市井”小说等“寻根”的意识里,或是在“民间”或“历史”的重新发现并重构的意义上,始终都有着连绵不断的传奇叙事的艺术取向。第五,进入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小说,面对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以及“泛文学”的语境,其原本属于文学的传奇叙事精神也在大众狂欢的意义上以各种“类文学”的形式发生了新变与转型,并通过言情小说、网络文学以及影视镜像的表现,呈现出种种面向大众、迎合市场、制造消费的姿态,从而使在这个意义上所演发出的传奇叙事,进一步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大众语态的传奇性。通过上述这种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基于不同文学表现所完成的较大规模地梳理,本文所达到的目的以及形成的结论就是:中国古代小说不仅有其独特的传奇叙事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还始终对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并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得到了创造性的承袭和发展,即便仅就中国当代小说几十年的发展而言,作为“中国经验”的传奇叙事传统,也始终是其之所以成为一个丰富性存在的必然条件。因此,本文这种基于“传统与发展”辨证关系的文学史辨析,便不仅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史观来认识中国文学及其小说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在新世纪文学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形成某种更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
杨海霞[10](2012)在《沈从文散文艺术创作中的湘西情结与历史理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从文的湘西情结伴随了沈从文的一生,贯穿了他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也渗透到了他的各种文学文本之中,包括了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等等,尤其体现在他的散文文本之中。沈从文用艺术的方式理解和阐释湘西,湘西文化书写成为了他一生的责任和义务。沈从文在湘西情结的驱使下,他笔下的湘西是一个“人与自然契合”的世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神秘的楚巫文化,有温情脉脉的人性,对处于现代性种种困境之中的人类来说,这里充满了温馨,这是一种审美乌托邦世界。沈从文所构造的审美乌托邦世界里,那种桃花源的理想之境,是我们人类呵护自己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家园。同样如此,如果没有沈从文湘西情结的底蕴,就没有他的散文作品中的那种审美乌托邦世界,就没有那种人性中神性的圣洁与崇高,也就没有了沈从文对于人世间的温暖的艺术表现形式。沈从文从小生活在其中的湘西文化的独特性是沈从文湘西情结产生的内在文化根源,沈从文的跨文化生活经历是沈从文湘西情结产生的内在原因。从思想上说,沈从文湘西情结的产生,是缘于沈从文的悲天悯人的精神气质,这和沈从文的“乡下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觉意识相关,“乡下人”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觉意识是沈从文湘西情结的重要内涵。在湘西情结的驱使下,沈从文的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首先是情感的真挚性。作为沈从文内心湘西情结的升华,在沈从文的散文中,自然会融入作者内心真挚深厚的故乡情感。其次是语言的含蓄典雅。沈从文在创作初期中,湘西情结成就了他,同时也构成了他初期创作的思想以及文化视野上的缺陷。也就是说,文学创作初期,沈从文的艺术表达情感凝聚于乡情,也局限于乡情。因为湘西情结的凝结,导致他的文化视野受限,他的文化视野出现了单一性。具体体现在艺术表达上,出现了历史理性的缺失。对于湘西世界的理解与艺术表达,乡情只能构成不可或缺的感情维度,但不能替代充满了历史意识的理性维度。对于沈从文来说,对湘西世界的文化理解与艺术表达,在思想上回归到历史理性,这是他必然的选择。沈从文的理性思考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沈从文对湘西生活世界中的生命观的关注以及对人性问题的理解,这种理性思考立足于人本身。其二是对湘西民族区域地区的未来命运的思考,这种理性思考立足于民族与区域文化本身。沈从文对于湘西在面对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前途与命运的思考对中国国家整体文化本身的全面转型与发展具有象征性意义。湘西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缩影。沈从文对湘西命运的思考,是完全可以放大到他对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的层面上的,这也成为了沈从文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机的构成部分,因此说,沈从文虽然情系湘西,但是他并非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由于他的历史理性,他突破了湘西本土的狭小的文化视野,具备了一种国家视野甚至是全球视野。在沈从文具有历史理性内涵的湘西情结中,体现了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作品具有了赞颂和批判的双重视角,正是基于对湘西的爱,才有了对湘西的美好处的无比温情的赞颂,才有了对湘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堕落的批判。这使得沈从文的文化思想和文学思想有了质的飞跃。
二、从湘西边城到岭南人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湘西边城到岭南人家(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代湖南新诗的概念界定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发展概况 |
2.1 现代湖南新诗的源起 |
2.2 众声喧哗的20年代 |
2.3 逆势突围的30年代 |
2.4 救亡图存的40年代 |
第3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主题意蕴 |
3.1 忧时与经世 |
3.2 离别与思念 |
3.3 爱情与婚姻 |
3.4 自然与人生 |
第4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艺术风格 |
4.1 浪漫奇幻的风格 |
4.2 平实质朴俚俗不讳 |
4.3 清新隽永之美 |
第5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价值定位 |
5.1 记录与宣传现代中国革命 |
5.2 传承与发展湖湘文化 |
5.3 对当代湖南新诗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附录 B 现代湖南诗人名录 |
致谢 |
(3)黄永玉“版画插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黄永玉“版画插图”概述 |
第一节 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的艺术历程 |
第二章 影响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的因素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对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题材的影响 |
一、湘西少数民族文化对其人物题材创作的影响 |
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对其现实题材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艺术对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表现形式的影响 |
一、木版年画的创作技法对其创作形式的影响 |
二、民间剪纸中的趣味性对其整体画面构造的影响 |
三、画像石、画像砖现实主义手法对其画面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外来艺术对黄永玉“版画插图”创作技法的影响 |
一、苏联木刻对其创作技法的影响 |
二、英国木刻对其创作材料的影响 |
第三章 黄永玉“版画插图”作品分析 |
第一节 黄永玉“版画插图”文学题材作品分析 |
一、黄永玉文学题材作品中的故事性 |
二、黄永玉文学题材作品中的叙事性 |
三、黄永玉文学题材作品中的创新性 |
第二节 黄永玉“版画插图”民歌题材作品分析 |
一、黄永玉民歌题材作品中的趣味性 |
二、黄永玉民歌题材作品中的装饰性 |
第四章 黄永玉“版画插图”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黄永玉“版画插图”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版画插图”对其后期国画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湘西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苗族传统节日研究 |
(二)苗族赶秋节研究 |
三、研究设计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选择 |
第一章 湘西花垣的人文地理环境 |
第一节 花垣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节 花垣的历史人文环境 |
一、花垣的行政区划沿革 |
二、花垣的历史与民俗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苗族赶秋节的分布、民间口头叙事与文字记述 |
第一节 苗族赶秋节的分布区域 |
第二节 苗族赶秋节的民间口头叙事 |
第三节 相关文字记述 |
第三章 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湘西花垣县城中的苗族赶秋节活动 |
第二节 湘西花垣十八洞村的苗族赶秋节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花垣地方政府打造赶秋节文化品牌的过程 |
第一节 当前花垣苗族赶秋节的性质 |
第二节 花垣政府对于赶秋节文化品牌的打造 |
小结 |
第五章 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打造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一节 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打造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缺失 |
二、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地域特色 |
三、群众基础不稳 |
第二节 花垣赶秋节文化品牌打造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明确品牌定位,完善品牌形象 |
二、培养相关人才,组建专业机构 |
三、创新节庆内容,突出地域特色 |
四、鼓励群众参与,巩固节庆基础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走向世界的边城 ——金介甫对《边城》的叙事建构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20世纪后期以来国内外翻译研究 |
(二) 国外沈从文作品英译及评论 |
(三) 国内对金介甫译《边城》的研究 |
(四) 国内对汉学家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金介甫的沈从文研究 |
第一节 文史互证研究 |
第二节 跨文化阐发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作家作品对比分析 |
一、与国内作家作品对比分析 |
二、与国外作家作品对比分析 |
第二章 金介甫对《边城》牧歌叙事的建构 |
第一节 金介甫对《边城》恒定时空的建构 |
一、《边城》的恒定时空 |
二、Border Town的恒定时空 |
第二节 金介甫对《边城》诗化意境的建构 |
一、《边城》的诗化意境 |
二、Border Town的诗化意境 |
第三节 Border Town副文本:叙事建构的助力 |
一、《边城》牧歌叙事的功能 |
二、Border Town副文本推动牧歌叙事 |
第三章 汉学家的译者身份 |
第一节 汉学家的多重文化身份 |
第二节 汉学家的间性主体身份 |
第三节 汉学家的间性文化身份 |
第四章 本研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启示 |
第一节 汉学家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一、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
二、汉学家为译者的利弊 |
第二节 建立对译文的叙事评估系统 |
一、考察译者的“充分理由”与译文的忠实性 |
二、考察译文的连贯性及其对读者的引导 |
第三节 建构中译外文学经典 |
一、建构中译外文学经典的必要性 |
二、建构中译外文学经典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7)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干栏建筑 |
1.1.2 研究范围——西南地区 |
1.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2 干栏建筑的研究概况综述 |
1.2.1 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研究 |
1.2.2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概况的总结 |
1.3 研究构架的提出 |
1.3.1 研究目的——将干栏建筑的研究体系化 |
1.3.2 研究构架——五个层面的研究与三个层次的区划 |
1.4 创新点 |
1.4.1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干栏建筑的谱系进行区划研究 |
1.4.2 通过区系类型的特征对比总结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
1.4.3 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考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征 |
1.5 田野调察与实证分析 |
1.5.1 调查路线与范围的制定 |
1.5.2 调查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干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
2.1 从世界栅居文化看干栏的发生与演变 |
2.1.1 广泛性——世界栅居文化的分布情况 |
2.1.2 同源性——巢居、栅居的发生与演变 |
2.1.3 原始性——世界栅居形态的原始特征 |
2.2 东南亚与中国构成的亚太栅居文化圈 |
2.2.1 族源关系——东南亚民族与中国古代民族的渊源 |
2.2.2 文化指标——东南亚与中国南方的文化共同特征 |
2.2.3 栅居文化——“长脊短檐”现象及栅居特质的分化 |
2.3 中国干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
2.3.1 主流的建筑形式——先秦的干栏 |
2.3.2 建筑形态差异化——汉代的干栏 |
2.3.3 非主流的少数派——汉以后的干栏 |
2.3.4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源泉之一——干栏的价值与作用 |
3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
3.1 西南地域文化区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
3.1.1 文化地理学上的西南地域范围 |
3.1.2 西南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构成 |
3.1.3 西南地域文化的三大亚文化 |
3.1.4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格局 |
3.2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
3.2.1 形式文化的指标——“架空”与“楼居”的基本特征 |
3.2.2 三大核心区——干栏建筑文化区的空间范围 |
3.2.3 文化的边缘——干栏建筑文化区的文化环境特征 |
3.2.4 山地与峡谷——干栏建筑文化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
3.3 干栏建筑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
3.3.1 坚守的内核——羁縻制度与土司自治下原生文化的延续 |
3.3.2 强势的文化——政策性移民与改土归流至上而下的影响 |
3.3.3 空间的挤压——移民走廊与交通孔道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
4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区系类型及其特征 |
4.1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谱系区划研究 |
4.1.1 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关系 |
4.1.2 干栏建筑体系谱系区划综合依据 |
4.1.3 三大干栏核心区对应的三大区系 |
4.2 原始的干栏——滇云系 |
4.2.1 滇云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两大地域支系 |
4.2.2 灿若星河——滇西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2.3 氐羌一脉——滇西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2.4 天地初开——滇云系干栏中保留的原始建筑意象 |
4.3 嬗变的干栏——黔桂系 |
4.3.1 黔桂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三大地域支系 |
4.3.2 古韵犹存——滇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3.3 地居之形——黔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3.4 更上层楼——湘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3.5 楼居之变——黔桂系干栏中空间与形态的嬗变 |
4.4 蜕化的干栏——武陵系 |
4.4.1 武陵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两大类型支系 |
4.4.2 形制完备,局部楼居——乡土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
4.4.3 灵活自由,创造空间——城镇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
4.4.4 蜕形留意——武陵系干栏对干栏建筑文化与技术的传承 |
4.5 小结:从区系类型特征看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
5 干栏文化区的聚落文化景观 |
5.1 人地关系——干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互动 |
5.1.1 环境认知——干栏聚落文化的生态观念 |
5.1.2 环境适应——干栏聚落的地理应对策略 |
5.1.3 立体分布——干栏聚落选址的地理类型 |
5.2 文化整合——干栏聚落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
5.2.1 聚落的根基——土地制度与经济生活 |
5.2.2 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与公共活动 |
5.2.3 聚落的灵魂——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 |
5.3 文化景观——干栏聚落的物质形态与特征 |
5.3.1 景观的生成——文化进程中的干栏聚落生长机制 |
5.3.2 景观的形态——干栏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平面布局 |
5.3.3 景观的要素——住宅、公共建筑与宗教建筑 |
6 干栏建筑的营造学研究 |
6.1 木结构的启蒙——干栏中的“叉手”结构 |
6.1.1 原始的空间营造——叉手 |
6.1.2 叉手结构干栏的屋架形式 |
6.1.3 叉手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
6.2 木结构的机巧——干栏中的“穿斗”结构 |
6.2.1 精妙的治木之术——穿斗 |
6.2.2 穿斗结构干栏的屋架特征 |
6.2.3 穿斗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
6.3 干栏建筑匠作文化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
6.3.1 营建习俗——族群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
6.3.2 技术传承——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并存 |
6.3.3 装饰艺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 |
6.4 小结匠作文化机制的“同”与具体民俗内容的“异” |
7 结语——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多样性应得到继承与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区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由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呈现 |
第一节 区域文化的概述 |
一、 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概念 |
二、 区域文化类型概谈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区域文化的选择取向 |
一、 高中语文教材中作品区域归类 |
二、 高中语文教材区域文化选择取向分析 |
三、 高中语文教材区域文化选择取向的启示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区域文化例析 |
一、 老舍与北京文化 |
二、 汪曾祺与淮扬文化 |
第二章 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第一节 区域文化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渗透的个案及分析 |
一、 在《祝福》中感受浙东文化 |
二、 在《江南的冬景》中感受江南文化 |
第二节 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个案及分析 |
一、 借鉴《边城》在写作中渗透区域文化 |
二、 区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
第三节 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
一、 区域文化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
二、 区域文化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
三、 区域文化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
四、 区域文化在校本教育实践中的渗透途径 |
第三章 区域文化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体现——以江苏为例 |
第一节 江苏区域文化资源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 |
一、 江苏区域文化资源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特点 |
二、 高考试题中江苏区域文化价值取向的原因追溯 |
第二节 高考语文试卷中区域文化呈现的评价 |
一、 区域文化资源选取的视野应更开阔 |
二、 区域文化资源设题应富有一定的底蕴 |
三、 区域文化题应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
第三节 高考语文试卷中区域文化特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
一、 与高中语文教材中区域文化特色相互影响 |
二、 高考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 |
三、 高考的命题选择影响学生的区域文化判断力和传承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9)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传奇叙事模式与传奇叙事传统 |
二、中国现代小说发端期的传奇叙事背景 |
三、中国现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第一章 从现代走进当代的“革命传奇”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制度与方法——建国后文学的特殊时空 |
一、无限的生活与有限的空间 |
二、明确的道路与统一的方法 |
第二节 “红色经典”——传统背景下的“革命传奇” |
一、传统与经验——英雄的传奇与史诗的意味 |
二、题材与类型——《林海雪原》与《青春之歌》 |
三、主题与模式——双重维度上的“对立共构” |
第三节 “文革小说”——政治叙事中的“英雄传奇” |
一、极端政治背景下的话语时空和可能选择 |
二、特殊政治话语中的特殊传奇模式 |
第二章 时代变迁中的“历史人生传奇” |
第一节 文学的回归——人与现实主义的“新时期” |
一、为文艺正名——新时期文学的空间与选择 |
二、走出时代的“伤痕”——“反思”与“改革”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第二节 走向历史与人生的深处 |
一、文学的根与文化的根——“寻根”的背景与意识 |
二、文学的寻根——“寻根小说”中的“地域”传奇叙事 |
三、文化的寻根——“市井小说”中的传奇叙事 |
第三节 发现乡村与创造历史——“民间”与“历史”的传奇 |
一、方法的空白与意义——在“先锋”的潮流背后 |
二、乡村的发现与再现——莫言的“红高粱传奇” |
三、历史的记忆与颠覆——苏童的“新历史传奇” |
第三章 泛文学语境中的“大众传奇” |
第一节 主体的失落——时代与文学的“大众化” |
一、“泛文学语境”:文学的市场与市场化的文学 |
二、“非虚构写作”:可以质问的“文学可能性” |
第二节 言情小说——都市浮沉中的“情感传奇” |
一、从传统走进现代:言情叙事的历史与新变 |
二、从现实走进梦想:现代都市的流行情感与叙事 |
三、从梦想走向“穿越”: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
第三节 网络小说——大众狂欢叙事中的“虚拟传奇” |
一、传奇的背景:大众狂欢与网络写作 |
二、传奇的创造——网络传奇的叙事模式 |
第四节 影视镜像——大众化叙事的“消费传奇” |
一、读图时代:大众文化语境与影像叙事 |
二、镜像传奇:文学市场与大众文化的共谋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沈从文散文艺术创作中的湘西情结与历史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及其形成 |
第一节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及其表现 |
一、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 |
二、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在文化身份上的表现 |
第二节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的形成 |
一、 湘西文化的独特性 |
二、 沈从文的跨文化生活经历 |
第二章 沈从文的湘西情结与湘西形象构造 |
第一节 美丽的自然风光 |
第二节 神秘的湘西文化 |
第三节 质朴而和谐的湘西乡土生活世界 |
第四节 沈从文湘西情结下的散文艺术风格 |
一、 情感的真挚自然 |
二、 语言的含蓄典雅 |
第三章 历史理性:沈从文湘西情结的必然归宿 |
第一节 沈从文创作思想成熟的标志:从湘西情结走向历史理性 |
一、 沈从文前期散文创作中的缺失:缺乏历史理性,受束于湘西情结 |
二、 沈从文创作思想的成熟:从湘西情结走向历史理性 |
第二节 沈从文散文创作中历史理性的思考向度 |
一、 对湘西世界的生命观的理性透视 |
二、 对湘西未来命运的理性反思 |
第四章 沈从文历史理性视域下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关注底层 |
第二节 人性反思 |
一、 人性中的真和善 |
二、 人性中的神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从湘西边城到岭南人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歌舞剧院舞剧创作的湖湘文化研究[D]. 刘小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D]. 银鑫.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黄永玉“版画插图”研究[D]. 孙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湘西花垣苗族“赶秋节”活动的考察与研究[D]. 黄晶.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5]秦汉番禺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考[A]. 周繁文. 芳林新叶——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二辑), 2017
- [6]走向世界的边城 ——金介甫对《边城》的叙事建构及其启示[D]. 张卓亚. 安徽大学, 2016(10)
- [7]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D]. 肖冠兰. 重庆大学, 2015(07)
- [8]区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D]. 李凌云. 苏州大学, 2014(04)
- [9]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D]. 张文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10]沈从文散文艺术创作中的湘西情结与历史理性[D]. 杨海霞. 吉首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