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人间仙境

道教名山,人间仙境

一、道家名山 人间仙境(论文文献综述)

姚佳逸[1](2021)在《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文中研究指明圆明园是清朝时期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于一体的大型山水离宫御苑,在中国古典园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万园之园。它的景观与建筑布局无一不体现中央高度集权与皇权至上的理念,统治阶级的政治理念在景观营造和建筑布局上得以彰显。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文化,在我国的传统宗教文化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伴随着道教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延续,道家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皇家园林的规划造景上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道教思想有关园林营造思想的提炼,如道法自然、虚实相生、神仙思想园林建造手法与蓬莱模式、昆仑模式、壶天模式的原型范式,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圆明园与其他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的营造和艺术表达上的影响。通过对圆明园一些充盈道教思想意境的营造与帝王点题题名的匾额楹联与御制诗的研究,筛析社会上层文化取向与园林艺术追求中所反映的清代帝王的思想境界、政治理念与隐喻思考。

孙克诚[2](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陈清灵[3](2020)在《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名山罗浮山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地位。东晋时期,葛洪、单道开分别开启了罗浮山的道教史和佛教史;南北朝时始有文人士子隐居罗浮读书,至唐代蔚为风尚。到了宋代,罗浮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岭南宗教文化中心;关涉罗浮山的诗词作品骤增且表现出鲜明的特征。首先,宋人承袭前代文人的罗浮山书写,形成了罗浮“名山”的印象,并在深入接受罗浮仙山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罗浮“仙山”的形象,使得诗词中的“罗浮”形象逐渐虚化、成为一个符号化的意象;其次,许多游览或隐居罗浮的文人在山中开展活动,消解这座“仙山”与人间的隔阂,并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罗浮山文学形象的多面性和真实感。除了书写罗浮山的外部形貌,宋人还深入挖掘罗浮山仙事神迹,并以诗词呈现“浮山傅罗”“罗浮野人”“罗浮梅花”三大主要传说,进一步丰富罗浮山书写的内容。此外,罗浮山相关重要人物也是宋代诗词着重表现的对象:罗浮山高道葛洪在宋人笔下被一再神仙化;罗浮名贤代表苏轼对罗浮山的书写不仅极大地增厚这座山岳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其后文人书写所参照的典范。宋代文人中的特殊群体——罗浮山道士的诗词创作亦值得关注:主要包括道教修炼类、山水感悟类、寄赠友人类作品,与文人创作相较具有明显的宗教特色。相比唐代,宋人更加亲近罗浮山,其罗浮书写也更具多样性、细致性、深邃感,对后世罗浮山题咏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

徐朋辉[4](2020)在《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土宗教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社会背景下,道教文化和承载其文化的宗教建筑值得被学术界纳入研究范围。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笔者在研读相关史志文献后,采用实地调研法、历史分析法和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的方法,梳理出中国和皖北地区道教的发展历史并统计了历史时期和遗存至今的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分布情况。本文以道教发展历史和道教思想为主线,系统的研究了历史时期和现存道教建筑的地理分布状况、建筑择址类型、建筑特色、建筑型制、建筑空间和建筑景观营造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并对其做出总结。建筑是文化的载体,若想研究建筑,就必须先系统的梳理其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以中国道教发展历史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皖北地区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并总结出影响其起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皖北地区道教在发展受到地域文化、中国道教发展大环境、人文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从古至今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以历史文献为依托,结合实地调研的方式,总结归纳了各历史时期和现存的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择址理念和分布状况,梳理出其择址类型并得出以下结论: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择址受到地理因素、政治因素、道教思想以及风水理念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群体平面布局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群体平面布局会随着地形地貌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其平面布局受到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地域文化和道教发展历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分析了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空间特征,并以空间的功能属性为切入点,划分了建筑内部的空间类型并详细阐述了其文化内涵。笔者以建筑屋顶形式为切入点介绍了皖北地区道教单体建筑的型制、阐述了其与其它地区道教建筑的不同点并对其建筑类型做出了细致的划分。此外,本文还详细介绍了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装饰色彩和景观营造艺术,阐释了影响其景观营造艺术的主要因素:“师法自然”的环境和谐观、“崇尚自然”的环境追求观和“山水建筑”的精神追求观。遗憾的是,虽然本文对皖北地区道教建筑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但是在本文之前,中国学术界对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个人能力终究有限,故本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抛砖引玉之作,感谢各位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图117,表7,参49

左嘉[5](2020)在《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研究》文中认为神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从中国神仙系统的形成过程来看,道教为神仙文化的勃兴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早期的仙话到唐宋时期的神仙传记,神仙形象不断丰富、性格愈发丰满、内涵更加深厚,其高明独到的神仙形象建构艺术使得道教仙传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赋予了中华文化神秘而浪漫的气息。本论文以宋前(及宋)道教仙传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从思想基础、发展历程、建构维度、叙事模式、表现手法等五个层面,全面深入地探析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思想、社会根源及其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首先,本论文探寻了宋前神仙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分别梳理、论述神仙思想起源、神仙生成理论、神仙等级观念的发生、发展及原因。强烈的生命意识是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根本动力,道教不断丰富完善的神仙观念则为神仙形象塑造与道教神仙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具体而明确的教理依据和相对完善的价值体系。其次,评述宋前神仙形象建构三阶段的发展历程。从初级阶段“神”、“仙”形象的孕育和演变,至发展阶段神仙形象的人性化、美学化,至转型阶段神仙形象的世俗化、平民化,以神仙形象的变化观照形象建构演变的动因与逻辑,探清其宏观背景和历史渊源。再次,对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维度进行分析。通过对神仙建构的思想基础与发展脉络的梳理评析可以发现,谱系建构、仪容建构、功能建构这三个维度,为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基本内容和基础架构,揭示出道教仙传文学宣教教化的本质和功利特征。第四部分,专论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叙事模式。宋前仙传文本建构神仙形象不外乎几种情节模式,而这种类型化特征正是道教神仙形象建构观念先行的必然结果;通过杂糅史传、诗歌、传奇等多种体裁,宋前仙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寓言”,体现了道教对神仙文学样式作出的可贵创新。最后,探讨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主要表现手法。浪漫的文学想象、玄幻的艺术夸张与繁富的对比映衬,共同为道教神仙人物的出场与活动创造了具有强烈戏剧冲突的舞台,将道教仙传打造成玄幻富丽、亲和精警的总体风格,实现了道教神仙形象建构宗教宣传与审美教化的统一。本论文研究认为: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是充分体现道教神仙观念和社会心理需求的宗教文学创作,作为其主要载体的道教仙传,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一道神奇瑰丽的特色风景;它反映了道教宗教宣传、心灵抚慰功能与大众向往长生、渴求平安心理相互作用的历史真实;它是道教神秘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有机结合的宝贵结晶;它杂糅史传、诗歌、传奇等多种文体形成的“道教寓言”文学样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创新;深刻认识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本质、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对于深入发掘道教文学、神仙文化的思想艺术价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国良[6](2020)在《“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美术史上仙道题材的人物画研究较多,而对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关注较少,研究成果也较为单薄。通过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历代山水画作品的梳理,发现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美术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因此,文章依据此类山水画的母题、题材及主题等的特征,将之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并从“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角度对之展开研究。本文依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内涵;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根源;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搜集与整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及母题意象;作为游仙山水画主题的游仙思想及其与山水画艺术的关系;游仙山水画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的关系;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探究游仙山水画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原因等方面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试图对历代游仙山水画艺术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与母题、意象、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范畴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反观山水画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一种视角。绪论部分从宏观角度讨论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本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及可行性等问题。第一章首先从中国山水画艺术门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游仙题材山水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此类题材的山水画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对其概念内涵作了基本的规范,并探讨了游仙山水画发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继而对历代传世的游仙山水画作品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其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讨论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与母题意象。母题构成了游仙山水画作品的基本单位,是作品最小的图像结构。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母题图像并非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客观与主观交融的结果,因此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通常又以“母题意象”来指代作品中的母题图像及其内涵。多个母题意象组成母题意象群,作品的主题便在母题图像的不同组合中而展现出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游仙山水画艺术,探讨母题、母题意象及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是文章重点之一。本节分析了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的构成,探讨了“松”“灵芝”“海”“云”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过程,并以此为例探讨游仙山水画作品母题图像的特征。通过此章的论述,从而达到对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的目的。第二章对游仙山水画的主题——游仙思想的内涵及对中国山水画家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创造行为的影响;从艺术作品本体的角度分析了游仙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等问题。继而通过对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整理和归类,将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分为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对长生富贵与及时行乐的向往、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三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作品母题图像特征、母题意象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发生与演变的脉络。第三章主要针对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艺术风格、意境主题、形式语言等问题展开讨论。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认为,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也是其重要的研究范围。关于题材,文章从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及与隐逸山水画题材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文章认为游仙思想这一主题决定着游仙山水画作品在整体上偏向于浪漫主义风格,但主题的多样性又让具体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丰富性。主题学方法论认为,意境是主题的呈现,而不同意境有不同的意境主题。文章认为游仙山水画可以划分神秘奇幻意境主题、幽深玄远意境主题及无意境主题三大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意境主题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等问题。从主题学的角度看,游仙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如笔墨、色彩、空间、构图、图式处理等方面,都和游仙主题密切相关。作品的形式语言往往随着游仙主题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作品游仙主题的表现也受到形式语言的制约,形式语言的更新又成为推动主题变迁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则聚焦于典型性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探讨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很多主题和题材被历代画家反复表现,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自唐代开始“仙山楼阁”成为历代山水画家钟情的题材之一,历代都有《仙山楼阁图》存世或为文献资料所记述。因此研究游仙山水画中这一典型样式,以此为视角探讨母题演化与主题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审视山水画史发展变迁路径的一个视角,便是文章第四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本章第一节对历代传世的《仙山楼阁图》作品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其发生、发展、兴盛到衰落的基本脉络。接着对《仙山楼阁图》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及其母题意象的生成渊源和内涵展开了分析。继而,从仙山与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仙山楼阁图》主题发生的过程。再次,对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的演化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仙山楼阁图》母题的演化和主题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母题的演化既是主题发生变迁的结果,又反过来推动着作品主题的变迁,主题与母题这种相互关系构成了山水画史发生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为建构美术史知识谱系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武晨明[7](2020)在《仇英《桃花源图》研究》文中指出仇英的《桃花源图》中,图像与技法的巧妙结合所营造出的效果十分独特,耐人寻味;其中所体现出的桃源幻境,可分为仙凡交界之处和隐匿之处两种。笔者通过考据仇英《桃花源图》的蓝本来源,分析仇英借用了赵伯驹《桃花源图》的布局方式并运用晋、唐和宋代的绘画技法完成此图,此图与仇英本人所作另外几幅名称、内容和形式类似的画作亦有联系。笔者通过对“桃花源图”发展脉络的梳理,将此画置于“桃花源图”的发展历史中,由明前至清纵观之,发现此图竟于其间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仇氏“桃花源图”不仅在明代引发“桃花源图”的热潮,清代的宫廷画家、职业画家和文人画家所创作的“桃花源图”也多受仇英之作的影响。观明代画家的生存环境,皇权之专制、苛政之残酷,致文人无意入仕,转而寻求“归隐”之所,是为“桃花源图”产生的根本原因;文人创作的隐逸倾向是“桃花源图”流行的充分条件;与此同时,“桃花源”文本的传播,使世人熟识“桃花源”并不断丰富对“桃花源”的理解,是“桃花源图”得以被推崇、大量涌现的必要条件;最终,在繁荣的社会经济下,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物质生活的充盈伴随着精神文化需求的上涨,“桃花源图”蔚然成风。艺术市场对“桃花源图”的需要,加上仇英和吴地文人画家、富商的交往,直接影响了仇英对“桃花源图”的创作。观主观因素,仇英的宗教信仰对其创作影响极大。明代当权者对道教的推崇,使道教的影响范围从朝廷扩展到民间,人民不可避免地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道教仙境世界中描绘的不老不死之人、仙山楼阁、奇珍异兽不止让皇帝、士大夫们着迷,也深深地吸引着下层人民,仇英就在其中。他绘制了大量关于仙境的画卷,仙境影响着他心中“桃花源”的构建。“桃花源”本身就是一个保护归隐或逃难之人的亦真亦幻的保护所,道教的仙道思想与“桃花源”有交融之处,能够加深仇英对“桃花源”的情感;仇英擅长青绿山水技法,表现复杂场面的功力深厚,对“桃花源”这一亦真亦幻的题材的表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仇英本一介漆工,受多位文人大家提携,以刻苦努力获得画名,进入文人圈之上层。然而,他不仅仍然因身份问题为文人排挤、轻视,亦无文人画家之潇洒,后半生处于被富商馆饩,寄居他人篱下之境况——“桃花源图”予与仇英描摹心中梦想的机会。笔者通过对画面形式内容的分析,从景物、用笔、设色、布局四个方面入手,以图像学的方法层层加以诠释;对仇氏《桃花源图》生成的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进行梳理,探究仇英《桃花源图》中所包含的“桃源意象”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意蕴,即仇英内心中的物化之像;根据仇英生平经历与所处客观环境,结合其画作进行分析,将仇英表达的理想生活分为“仙界胜景”、“富贵生活”和“雅士之境”,由此探寻仇英心中之“桃花源”。

徐胜男[8](2019)在《道教仙境观演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仙境思想萌芽到洞天福地仙境体系正式形成,道教仙境经历了从海岛仙山到天界仙宫再到名山大川的演变。海岛仙山是仙境雏形,奠定了道教仙境观的理论基础。天界仙宫则是在北辰信仰影响下,以天仙为中心创造出的理论仙境。同时出于宗教实践的需求,神仙道教围绕地仙观念构建起以名山大川为主体的人间仙境,并最终形成了洞天福地仙境体系。

方兴[9](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尹航[10](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二、道家名山 人间仙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家名山 人间仙境(论文提纲范文)

(1)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道教相关理论梳理及解析
        1.2.2 道观园林概述
        1.2.3 圆明园已有研究
        1.2.4 相关哲学研究
        1.2.5 研究指引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法
        1.3.2 学科交叉法
        1.3.3 实地调研法
        1.3.4 图像分析法
        1.3.5 综合分析法
    1.4 拟完成工作
        1.4.1 拟准备工作
        1.4.2 拟解决问题
第二章 道教与园林的耦合
    2.1 中国园林中水到渠成的仙道底蕴
        2.1.1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2.1.2 虚实结合,有无相生
        2.1.3 神仙思想
    2.2 经典原型与范式
        2.2.1 昆仑模式
        2.2.2 蓬莱模式
        2.2.3 壶天模式
第三章 从方术到求仙,历代皇家园林的不懈追求
    3.1 概述
        3.1.1 秦始皇的蓬莱仙境
        3.1.2 汉武帝的承露仙盘
        3.1.3 隋文帝的六爻大兴
        3.1.4 唐玄宗的梨园故事
        3.1.5 宋徽宗的寿山艮岳
        3.1.6 明世宗的治世玄岳
    3.2 清朝主要帝王对道教的态度
        3.2.1 雍正的圆明理想
        3.2.2 乾隆的禊赏山林
第四章 圆明园造景布局中体现的道教协从政治理念
    4.1 圆明园内道教文学艺术
    4.2 圆明园内道教景观符号
    4.3 景观布局与道教
        4.3.1 坦坦荡荡
        4.3.2 洞天深处
        4.3.3 蓬岛瑶台
        4.3.4 别有洞天
        4.3.5 夹镜鸣琴
        4.3.6 武陵春色
        4.3.7 方壶胜境
        4.3.8 紫碧山房
        4.3.9 圆明园四十景内通过春季主题体现道教长生的景色
        4.3.10 圆明园四十景内含有道教元素建筑
    4.4 造景布局中体现的道教政治理念
第五章 迎凉台榭即仙壶:普世的帝王理想与艺术大政治
    5.1 清代典型皇家园林的宗教政治理念
        5.1.1 清漪园
        5.1.2 避暑山庄
        5.1.3 北海
    5.2 清代皇家园林与道教文化
        5.2.1 “鱼乐”思想
        5.2.2 “洞天”思想
        5.2.3 诸神的伴随
    5.3 清代帝王理想与艺术大政治
第六章 总结与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罗浮山地区文化对文人的吸引
    第一节 道教文化视野下从“名山”到“仙山”定位的罗浮山
    第二节 罗浮山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发展
    第三节 宋前文人对罗浮山的倾慕及书写
    第四节 宋代文人登览、结庐罗浮山的原因
        一、罗浮山道教仙山文化
        二、罗浮山山林习业风气
第二章 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形象
    第一节 虚幻罗浮:罗浮山形象的符号化呈现
        一、名山象征
        二、仙山标签
    第二节 真实罗浮:罗浮山形象的细节化描写
        一、罗浮景观
        二、罗浮物产
        三、罗浮活动
第三章 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传说
    第一节 缔结仙缘——“浮山傅罗”传说
    第二节 建构神人——“罗浮野人”传说
    第三节 寄寓世情——“罗浮梅花”传说
        一、“罗浮梅花”传说之溯源
        二、“罗浮梅花”传说之吟咏
第四章 宋代文人对罗浮山神仙、名贤的追慕
    第一节 宋人对以葛洪为代表之罗浮山神仙的接受
        一、罗浮神仙魁首——葛洪
        二、其他神仙代表——浮丘公、安期生、麻姑、何仙姑
    第二节 宋人对以苏轼为代表之罗浮山名贤的接受
        一、罗浮名贤代表——苏轼
        二、宋代罗浮山书写的相承性
第五章 宋代罗浮山道士及其诗词创作
    第一节 书写丹道法诀:陈楠及其丹道诗词
    第二节 融汇诗艺道法:白玉蟾的罗浮诗词
    第三节 其他道士、隐士的罗浮书写及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涉罗浮山的宋诗汇总表
附录2 :关涉罗浮山的宋词汇总表
附录3 :关涉罗浮山的唐代诗词汇总表
附录4 :《全宋诗》《全宋词》辑佚32首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对象
        1.5.1 研究范围界定
        1.5.2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及皖北地区道教概况
    2.1 道教概述
        2.1.1 道教的起源
        2.1.2 道教的发展
    2.2 皖北地区道教的发展
        2.2.1 萌芽与发展时期——汉至南北朝
        2.2.2 兴盛时期——隋至北宋
        2.2.3 继续发展时期——南宋至明中期
        2.2.4 衰败与重生时期——明后期至今
    2.3 影响皖北地区道教发展的主要因素
        2.3.1 政治因素
        2.3.2 经济因素
        2.3.3 社会因素
        2.3.4 人文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择址分布与遗存现状
    3.1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建设与分布状况
        3.1.1 历史时期分布状况
        3.1.2 现存道教建筑分布状况
    3.2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择址类型
        3.2.1 山林道观
        3.2.2 城市或乡村道观
    3.3 影响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择址的主要因素
        3.3.1 “平原山地共存”的地理环境
        3.3.2 “洞天福地”的仙境追求
        3.3.3 “藏风聚气”的风水意向
        3.3.4 “清净无为”的修道环境
        3.3.5 “人神同乐”的世俗化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总平面布局与空间特征
    4.1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总平面布局特色
        4.1.1 正殿位于核心位置
        4.1.2 平面流线因势利导
        4.1.3 建筑完美融入环境
    4.2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总平面布局形成原因
        4.2.1 地理因素
        4.2.2 文化因素
    4.3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群体空间特征
        4.3.1 线性空间的生长模式
        4.3.2 利用高台烘托主体
        4.3.3 主体建筑统帅空间
        4.3.4 步移景异的空间设计
    4.4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空间分类
        4.4.1 祭祀空间
        4.4.2 生活空间
        4.4.3 庭院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地区道教单体建筑特征与景观营造艺术
    5.1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单体建筑屋顶形式
        5.1.1 屋顶形式相同
        5.1.2 屋顶形式不同
        5.1.3 与其它地区区别
    5.2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单体形态特征
        5.2.1 建筑单体类型
        5.2.2 建筑单体立面
    5.3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装饰色彩
        5.3.1 装饰构成元素
        5.3.2 装饰题材
    5.4 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的景观营造艺术
        5.4.1 “师法自然”的环境和谐观
        5.4.2 “崇尚自然”的环境追求观
        5.4.3 “山水建筑”的精神追求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皖北地区各市历史时期道教建筑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神仙思想起源——神仙观念的孕育与形成
    第二节 神仙生成理论——修仙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神仙品阶观念——神仙等级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初级阶段——先秦神仙形象建构的“神”与“仙”
    第二节 发展阶段——汉魏六朝神仙形象建构的人性化、美学化
    第三节 转型阶段——唐宋神仙形象建构的世俗化、平民化
第三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维度
    第一节 神仙形象的谱系建构
    第二节 神仙形象的仪容建构
    第三节 神仙形象的功能建构
第四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基于神仙形象功能的类型化情节模式
    第二节 基于神仙形象自述的引诗入“传”
    第三节 基于神仙形象可信性的虚实相生
第五章 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的表现手法
    第一节 浪漫的文学想象
    第二节 玄幻的艺术夸张
    第三节 繁富的对比映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山水画史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动态
        一、与游仙山水画相关的史料文献综述
        二、游仙思想与山水画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三、相关方法与研究理论综述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游仙山水画概述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的概念及其发生渊源
        一、游仙山水画概念的界定
        二、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渊源
        三、从仙山图像到游仙山水画艺术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发展几个阶段
        一、游仙山水画的滥觞
        二、游仙山水画的兴盛
        三、游仙山水画的衰落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一、母题意象理论
        二、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构成
        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
第二章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及其类型
    第一节 游仙思想与山水画
        一、古人“仙化”的生活观念
        二、山水画家与游仙思想
        三、山水画作品中的游仙思想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一: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
        一、“仙境”观念的构建
        二、“世外仙境”的想象
        三、“人间仙境”的愿景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二:对及时行乐与长生不死的向往
        一、“实用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二、世俗生活及时行乐的放大
        三、心灵深处长生不死的渴求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三: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一、隐士与仙人的相通性
        二、“仙隐合流”文化思潮
        三、文人游仙观念与游仙山水画
第三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道教渊源
        三、山水画中游仙题材与隐逸题材的比较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
        一、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与风格分析法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特征
        三、游仙主题的多样化与风格的多样性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意境
        一、游仙山水画意境主题的生成
        二、神秘与奇幻的意境主题
        三、幽深玄远的意境主题
        四、无意境主题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与形式语言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笔墨”和“色彩”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空间”
        三、游仙山水画主题与“图式”
第四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
    第一节 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梳理
        一、李思训与《仙山楼阁图》样式的开创
        二、“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成熟时期
        三、文人画思潮影响下的《仙山楼阁图》
        四、“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第二节 《仙山楼阁图》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一、山岳崇拜的传统
        二、仙山观念的生成
        三、名山神化的过程
        四、“楼阁”与游仙观念
    第三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的生成
        一、山岳与建筑结合的文化传统
        二、仙人、仙山与仙境结合的宗教传统
        三、“仙山”与“楼阁”母题图像的结合与主题的生成
    第四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其原因
        一、“仙山”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二、“楼阁”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三、《仙山楼阁图》母题演化与主题变迁的原因
结语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仇英《桃花源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桃源意象”的研究
        二、关于“桃花源图”的研究
        三、关于仇英的研究
        四、与青绿山水画相关的理论与技法研究
    第三节 概念阐释和研究内容
        一、桃花源图
        二、桃源意象
        三、桃源图式
        四、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一章 仇英《桃花源图》作品解析
    第一节 仇英《桃花源图》考释分析
        一、画作蓝本
        二、画作内容
        (一)题跋
        (二)落款与印章
        (三)画面内容
        三、图像分析
        (一)景物——与实景相合的内在结构
        (二)用笔——种类多变的单纯笔法
        (三)设色——层次丰富的同类色组合
        (四)布局——“六远”空间的营造
    第二节 《桃花源图》中的桃源幻境
        一、仙凡交界之所
        二、隐匿之处
    第三节 《桃花源图》中的“桃源意象”元素
        一、桃花——保护与美好
        二、洞穴——仙境与通道
        三、田地水泽——归田与渔隐
    第四节 其余三本《桃花源图》与《浔阳送别图》
        一、芝加哥本《桃花源图》
        二、弗利尔本《桃花源图》
        三、圣路易斯本《桃花源图》
        四、《浔阳送别图》——对《桃花源图》的分解重组
第二章 仇英《桃花源图》的历史位置
    第一节 “桃花源图”的发展历程
        一、明代之前——“赵”本独秀
        二、明代——突然盛行
        三、清代——趋于平静
    第二节 仇英《桃花源图》的中轴定位
        一、上承
        (一)晋唐宋技法
        (二)“赵”氏蓝本
        二、下启
        (一)宫廷画家——王炳
        (二)职业画家——李士达、王彪
        (三)文人画家——王翚、恽寿平
第三章 仇英创作《桃花源图》的原因
    第一节 仇英绘制《桃花源图》的客观条件
        一、明代吴中画家的生存环境
        (一)专权与苛政对文人士大夫的迫害
        (二)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的矛盾
        (三)宛如“桃花源”的自然人文景致
        二、明中期“桃花源”文本的流行
        (一)文人对《陶渊明集》的推广
        (二)《桃花源记》生命力旺盛衍生诸多变体
        三、仇英的际遇
        (一)出身低微提携有限
        (二)富贾馆饩表面风光
        四、仇英与“桃花源图”的订制
        (一)文人画家朋友圈的影响
        (二)“性价比”高
    第二节 仇英绘制《桃花源图》的主观条件
        一、近道者仇英
        (一)寻求权势的保护
        (二)向往“十洲”修仙
        二、表现“桃源幻境”有优势
        (一)青绿山水效果梦幻
        (二)画面复杂得心应手
第四章 仇英心中的“桃花源”
    第一节 无忧的仙界胜景
        一、仙山楼阁
        二、修仙炼丹
    第二节 奢华的富贵生活
        一、出游之乐
        二、富贵之家
    第三节 高洁的文雅之境
        一、读书雅会
        二、归隐逸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道教仙境观演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仙境雏形:海岛仙山
二、天仙居所:天界仙宫
三、人间仙境:名山大川

(9)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胶东半岛
        1.3.2 低山丘陵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1.3.5 时间范畴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2.1.1 “道”的由来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2.4 小结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3.1.1 气候与气象
        3.1.2 水文条件
        3.1.3 地质地貌
        3.1.4 植被状况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3.3.9 清代——龙门中兴
    3.4 小结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4.2.1 至秦、汉时期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4.2.3 至金、元时期
        4.2.4 至明、清时期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4.3.2 “海上仙境”模式
        4.3.3 “海上仙山”模式
    4.4 小结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5.1.4 风环境分析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5.4 小结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6.2.1 “三境”与“六远”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6.4 小结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7.1.1 “溪谷”之内
        7.1.2 “溪谷”之外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7.4.1 院落组合特征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7.5.2 穴地与立向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7.6 小结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8.1 保护对策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8.2.1 发展原则
        8.2.2 发展对策
9 结论
    9.1 研究总结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道家名山 人间仙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圆明园造景布局中的道教意旨探由[D]. 姚佳逸.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宋代诗词中的罗浮山书写[D]. 陈清灵. 暨南大学, 2020(04)
  • [4]皖北地区道教建筑研究[D]. 徐朋辉.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宋前道教神仙形象建构研究[D]. 左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D]. 孙国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仇英《桃花源图》研究[D]. 武晨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道教仙境观演变探究[J]. 徐胜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9(11)
  • [9]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道教名山,人间仙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