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美分惊动国家计委?

80美分惊动国家计委?

一、8角钱惊动了国家计委?(论文文献综述)

陈栋[1](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次仁群宗[2](2014)在《一位少年扎西的媒介之旅》文中指出1984年12月11日,教育部、国家计委等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此项制度确立后,每年都有1300—1500名左右的藏族学生,在西藏完成小学学业后,经过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考核方式,踏上背井离乡的内地求学之路。如果将大学毕业,回家找份工作算作是这一求学生涯的终点的话,这段求学旅程长达11年。这种特殊的教育制度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个体的进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立内地西藏班(校)作为西藏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如今走到了第30年。作为内地西藏班中的一员,我在内地的4座城市先后完成了我的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学业,这一趟求学之路,我走了14年。本文试图通过人类学讲故事的研究方法还原个体特定的生活经历,分析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层传播环境中,个体实现成长与蜕变的过程,以及产生这些蜕变的因素和产生蜕变后带来的影响。传播环境对个体的变化最终落脚点在于“民族认同”、“文化适应”、“现代性”几个方面,故事的期待丰富饱满地呈现个体变化之下隐含的社会变迁。本文聚焦微观个体,以我在内地的求学生活为语境,以小说体回忆录的方式回顾过去的成长生活。故事以个体成长的时间线横向展开,叙述不同时间段中遇到的人、课堂、学校和媒体,反思一个个体的现代性和民族认同如何在媒介、教育、迁移的传播环境中被不断解构,不断建构。在内地14年的求学过程,正是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作用,不断实现着个人的现代化过程。跨文化环境中与内地人的沟通交流程度影响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在人际传播经历多元、成熟的过程中,个人将外界信息内化成自身的理解,结合着自身的阅历,不断刺激自己的思考方式发生转变,塑造了个体的独立人格,更促成了个体对民族、地区、国家概念的理解。在学校与课堂中,现代化教育与潜在课程培养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价值观,积极塑造着一种更广阔的国家认同,处于边缘的传统民族教育弱化了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原始的民族认同,却从侧面建构了另一种形式的民族认同。传统媒体为主的大众媒介在内地求学初期,在封闭式管理的校园环境中不断涵化着内地西藏班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发对娱乐、消费主义的强烈关注,在后期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介激发了成长中的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民族意识,为他们文化自觉的实践搭建了平台,实现了以电视娱乐进行的文化适应和网络社交为载体的文化修补。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微博承载了多元的主体和丰富的文化,促成了五大藏区中的藏族借助微博的平台广泛传播藏文化,跨越地域的现实阻隔,文化语言的隔阂,转变原本分化的藏族认同,整合实现一种全新的藏民族认同;同时微信的发展又带了一种全新的民族文化传播方式,个体的有效实践带动了年轻群体的积极思考与新的文化自觉行动。随着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被不断解构的民族认同,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实现了一种重新的建构与回归。

徐剑[3](2012)在《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文中提出书上说,塞北皆胡地也。于是有了秦开戍边,有了万里长城,有了关里关外。其实,秦开还没有到来之前,便有了新乐文明,那是7000多年以前的事了。就近说,2700多年以前,就有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早了秦开到来400年。辽河孕育了红山文化,与长江、黄河并行,辽河也孕育了太阳鸟和青铜剑,只是不像关里人那样把历史写在纸上,刻在碑上,而是消解在人们的血肉里、魂魄里。于是有了东北人的旷达、豪放和诚恳,有了金戈、长风和塞北。书上还说,东北人倘能近于文而不失尚武时代留下的坦荡气魄的余韵,是很有出息的一类。题记——东北无名氏(摘自《铁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广州文博连平文物仓库”调查小组[4](2010)在《广州文博连平文物仓库(1962~1980)纪要》文中认为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交办,广州博物馆调查小组编写的这个调查《纪要》,填补了我市对可移动文物保护中这一段历程的空白。经征得调查小组同意在本刊发表。回想20世纪60年代,当时我国的内外形势都很紧张。广州地处祖国南陲,国内处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大环境下,广州文博单位中共党支部从1962年初就着手筹划如何安全转移我们的重要文物问题。其后与省图、省博一起于粤北山区连平建立战备后方文物仓库。其时广州文管会、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美术馆五单位的重要文物都转移到后方仓库存放,历时十五六年。当时,只是从备战需要考虑,但到1966年开始的"文革"十年动乱,文博单位亦受冲击,这批重要文物幸好早已转移,直到1980年存放连平仓库的文物全部运返广州,确保安全无损。当时基于安全考虑,整个转移工作是在保密的要求下进行的,知其事者甚少,加上事隔已四十多年,时过境迁,所以部分回忆材料或有相互矛盾之处,实不为奇。这份《纪要》是在调查小组经过四个多月进行多方调查、访问、查证等工作之后,及时把调研材料整理,两次发送给省、市文博的老同志及当事人征求意见,核准事实,在此基础上编写成的。本刊编辑同仁对他们的严肃认真态度,并同意由本刊刊发全部资料,深表敬意和感谢。

肖克凡[5](2007)在《机器》文中认为读完作品并陷入长思之后,觉得《机器》这个书名,是那样的真切、恰当,而别有意味。事实上,作品就是以“机器”的物体,来展示历史的演进,又用“机器”的隐喻,来诉说人的命运。

洪兵[6](2005)在《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 ——《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年-2001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尝试以媒介生产的社会学的方法取向,描述和分析从1983年试刊至2001年期间《南方周末》新闻生产的过程及其特点。 笔者认为,以1996年《南方周末》的第二次扩版作为分界,《南方周末》向中国社会所提供的新闻产品的主要形态,经历了从文化/娱乐资讯向与公共事务有关的调查性报道和言论意见的深刻变化,与此相联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的新闻从业者,通过对于事实和“真相”的深入发掘和呈现,通过接纳公众对于中国现实的意见的表达,使得《南方周末》新闻生产过程体现出鲜明的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参与式新闻业”(Participatory Journalism)的特征。 《南方周末》的历史,基本上跨越了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新闻体制变革迄今的完整过程。它既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又是中国新闻体制变革的重要产物和重要参与者。《南方周末》的嬗变与发展,自然地置身于中国社会各系统发生全面和深刻变化的历史场景中,对于作为基层媒介单位的《南方周末》新闻生产实践的考察,也在这个意义上提供了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系统与媒介系统进行连接和分析的可能性。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对于1983年至1995年之间《南方周末》报纸定位、新闻产品形态、新闻操作、组织建制等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与要素的考察;这个时期《南方周末》的新闻生产总体上具有浓重的探索和实验性质,它的突出特点是在从1979年开始的新闻改革的总体背景中,以新闻从业者的临场发挥与创新为主导,从《南方周末》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补充与延伸”的基点出发,进而探索和发挥周末报作为一个新“报种”的社会功能。以文化/娱乐资讯为主的新闻产品形态适应了当时的市场需求,而报纸与新闻的商品性的实现,在客观上完成了对于“真理报模式”的“告别”。在这个基础上,《南方周末》的新闻从业者,发展了将《南方周末》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补充与延伸”这种自上而下的定位,“启蒙”与“连接知识分子与大众的桥梁”,成为他们对于《南方周末》的社会传播功能设计的核心,而“可以有不说的真话,但决不说假话”成为了他们新闻实践中所坚守的底线。

徐刚[7](1998)在《长江可以期待》文中提出 长江意味着什么1996年10月21日,深秋的蒙蒙细雨中,我去采访四川长江防护林工程,穿行在四川盆地底部的山川丘陵间,一个拂之不去的问题是:对于中国、中华民族而言,长江意味着什么?仁寿、乐至、遂宁、南充、阆中、盐亭、梓潼、绵阳……我问巴蜀大地上一律风尘仆仆的林业局长、造林人、护林员;我问川柏,我问桤木,我问马桑;我问那些已经有了绿荫、而在5年前还是荒山秃岭,只要一下雨红色的泥流便滚滚而下的连绵的山丘……人与树与山都可以作证:长江是我们的乳汁、清泉和命脉。可是,我们知道长江吗?

二、8角钱惊动了国家计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角钱惊动了国家计委?(论文提纲范文)

(1)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一位少年扎西的媒介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渴望:从青藏高原到外面的世界
    一、“野孩子”的三年
        1、我的家庭
        2、不太友好的伙伴们
        3、外地人的菜
        4、广播声伴我成长
        5、外公的故事
    二、红领巾飘扬的六年
        1、校园里的报纸
        2、童年里的荧幕
        3、儿时的梦想
    三、与大山之外的联系
        1、在拉萨的内地人
        2、去内地看看
        3、重庆西藏中学
        4、为内地西藏班而努力
第二章 离家:扑面而来的广播、电视和杂志
    一、启程去上海
        1、坐飞机的喜悦
        2、内地的味道
        3、初到学校
        4、下雨天的动物园
        5、出门向右转
    二、遇见共康中学
        1、种类繁多的科目
        2、印象深刻的第一堂课
        3、发“礼品”
        4、与上海班级的接触
        5、班级里的音乐
    三、学校的一天
        1、有早锻炼的上午
        2、下午的晚自习
        3、夜晚的《篇篇情》
    四、周末的校园生活
        1、相拥电视机
        2、看什么电视
        3、周六的“电影之夜”
        4、杂志里的斑斓世界
第三章 认识:校园活动、老师、上海人
    一、丰富的校园活动
        1、过藏历新年
        2、学校的文艺演出
        3、假期的旅游
    二、与老师的交往
        1、宋老师时代的漫画小说
        2、与孙老师的矛盾重重
        3、冯老师与网游男生们
        4、难忘的藏文老师
    三、上海的人与外面的世界
        1、“上海也有我的家”
        2、第一次走进上海家庭
        3、长临路248号
        4、遇见我的偶像
    四、初中生活的尾声
        1、上海的第三年
        2、制作留言本
        3、告别上海
第四章 沟通:陌生的内地文化
    一、进入高中的生活
        1、第二次启程
        2、环境的不适应
        3、人际的不适应
        4、文字的陪伴
        5、有印象的身边人
        6、与初中老师的重逢
    二、校园外的世界并不美
        1、寒假的生活
        2、迷路与恐惧
        3、城市的不安与欺骗
        4、适应感的出现
    三、高二分班后的新生活
        1、新宿舍和新教室
        2、新教室里的怪同学
        3、汉族同学间的隔阂
        4、宿舍楼的电视房
    四、高三的生活
        1、打架
        2、与班级同学的深入相处
        3、18岁的生日
        4、填报志愿
        5、离开佛山
第五章 适应:宽松、多元与专业的洗礼
    一、开启大学生的模式
        1、第三次启程
        2、大学新生见面会
        3、宿舍的新生活
    二、初见大学课堂
        1、数学与体育课
        2、基础写作课
        3、英语课
    三、大学校园的课外活动
        1、我的社团生活
        2、迎新晚会
        3、周末的生活
        4、拥有笔记本电脑的新生活
        5、看剧的日子
        6、成为校内网的一员
    四、接触专业课程
        1、电视摄像课
        2、广播导论课
        3、新闻采访课
    五、把理论化作实践
        1、DV展映会
        2、在新华社西藏分社实习
    六、在一起的藏族大学生
        1、“朝圣者杯”足球联赛
        2、锅庄舞的传播
        3、玉树地震与毕业论文写作
        4、大学毕业
第六章 反省:开放的世界与理性的我
    一、研究生的生活
        1、北京一年
        2、新朋友们
        3、他人与自己
        4、关于民族性格
    二、南大的“二次”生活
        1、遇见《老狗》
        2、藏语媒体影响力研究
    三、交换生与台湾见闻
        1、遇见台湾
        2、行走台湾
        3、台湾的民族元素
        4、慈济社与鹿港小镇的感动
    四、台湾的媒体
        1、在中天新闻部实习
        2、跟台湾记者打交道
        3、金钟奖典礼、《康熙来了》与台湾新闻
    五、研究生的实习与就业
        1、在北京爱奇艺实习
        2、就业的困苦
        3、毕业季到来
第七章 我在内地的14年:媒介中的成长
    一、与内地人的交往互动
        1、从同学到朋友的升华
        2、商贩、市民与陌生人
        3、多元化的内地人构建多元化的认知
    二、现代教育与校园生活
        1、现代教育的涵化过程
        2、藏文教育的边缘化
        3、老师之于我的改变
        4、校园里的文艺演出
        5、藏族学生群体的传播与认同
    三、包围在传统媒体之中
        1、印刷文字编织的细碎时光
        2 、广播声音温柔了孤寂的夜
        3、电视荧幕丰富了单调的生活
    四、来自网络的文化修补
        1、以电视娱乐进行的文化适应
        2、以网络社交促进的文化修补
    五、基于手机媒体的联系与聚合
        1、微信:创新、分享与扩散
        2、微博:传播、认识与整合
第八章 旅途中的我与我的反思
    一、“双重人格”:我是谁?
    二、成长中的代价:旅途中的收获与遗憾
    三、我、媒介、现代性与民族认同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机器(论文提纲范文)

1、工厂与作坊
2、脚趾与眼睛
3、红烧与清蒸
4、怀孕与分娩
5、孵化与走失
6、疵点与鲜花
7、理智与情感
8、地狱与天堂
9、鲜花与芒果
1 0、欢笑与哭泣
1 1、归去与归来
1 2、缱绻与绝决
1 3、故人与黄花
1 4、鸳梦与离异
1 5、直线与原点

(6)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 ——《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年-200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筚路蓝缕的起步(1983 年——1995 年)
    第一节:《南方周末》的创办:“和而不同”的复合定位
    第二节:“三通一平”的时代
    第三节:《南方周末》的自我探索
第二章:对中国发言(1996-2001年)
    第一节: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体的新闻生产
    第二节:作为新闻生产组织的《南方周末》及其从业者
    第三节:处于社会规制力量中的《南方周末》
第三章:公共表达的通路
    第一节:《百姓茶坊》版的缘起、版面形态与编辑原则
    第二节:《百姓记事》版的缘起、版面形态与编辑原则
    第三节:《百姓茶坊》与《百姓记事》:进入与表达
    第四节:《消费广场》版面的缘起及其功能设计
    第五节:《消费广场》的版面形态、编辑报道策略及其个案分析
    第六节:《消费广场》:消费者与公民的“广场”
第四章:《南方周末》与知识分子撰稿人
    第一节:作家撰稿人的进入
    第二节:学者撰稿人的进入
    第三节: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撰稿人与《南方周末》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四、8角钱惊动了国家计委?(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2]一位少年扎西的媒介之旅[D]. 次仁群宗. 南京大学, 2014(09)
  • [3]白山黑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纪实[J]. 徐剑. 中国作家, 2012(20)
  • [4]广州文博连平文物仓库(1962~1980)纪要[J]. “广州文博连平文物仓库”调查小组. 广州文博, 2010(00)
  • [5]机器[J]. 肖克凡. 长篇小说选刊, 2007(02)
  • [6]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 ——《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年-2001年)[D]. 洪兵. 复旦大学, 2005(07)
  • [7]长江可以期待[J]. 徐刚. 人民文学, 1998(06)

标签:;  ;  ;  ;  ;  

80美分惊动国家计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