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ⅡTA研究进展

CⅡTA研究进展

一、CⅡTA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战帅帅[1](2021)在《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提出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Feruloyl arabinoxylan,FAX)大分子构架中的阿魏酰基团与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产生氧化交联最终形成凝胶,对面制品的加工品质及其营养品质均能产生重要影响。FAX在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Arabinoxylan feruloyl transferase,AFT)催化作用下合成,而FAX含量的高低则对小麦AX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克隆FAX含量的关键酶(AFT)基因,开发功能标记并进行基因的表达机理分析是对小麦加工品质进行改良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253份来自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的国内外小麦品种(系)及124份新疆小麦品种(系)作为供试材料,同源克隆小麦3B、3D染色体上的TaBAHD基因,基于序列的差异性开发功能标记并验证,最后通过基因编辑对TaBAHD-A1和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进行分析鉴定,明晰小麦籽粒FAX含量相关的分子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以TaBAHD-A1基因序列为探针,分别克隆了位于3 BL和3 DL上的AFT基因TaBAHD-B1和TaBAHD-D1。TaBAHD-B1和TaBAHD-D1基因全长序列分别为1450 bp和1469 bp,各都包含一个1266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一个内含子及两个外显子,内含子的剪接位点结构则符合GT-AG经典类型。不同材料间的TaBAHD-B1基因在1425bp位置有1处SNP位点,2个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8.08%,共编码氨基酸422个,预测其分子量是45.1k Da。不同材料的TaBAHD-D1基因等位变异序列之间相似度为99.73%,具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且具有20 bp的5′非翻译区(Untraslated region,UTR)和44 bp的3′UTR。TaBAHD-A1和TaBAHD-B1、TaBAHD-D1基因存在10个氨基酸非同义突变,相同结构域是乙酰转移酶催化机制重要组分。基于TaBAHD-B1基因的等位变异序列SNP位点开发了一对显性互补型标记AFT 97/AFT 85。AFT 97标记与高FAX含量相关,在具有TaBAHD-B1a类型的材料中能扩增出539 bp片段,在黄淮冬麦区材料间不同基因型的FAX含量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基于TaBAHD-D1基因19 bp SNP处开发了2个互补显性标记AFT 19和AFT 27。AFT 27可分辨出的等位变异TaBAHD-D1a材料中能扩增出908 bp片段,与高FAX含量相关。总体分析表明,具有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FAX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5)。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a基因型组合,在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总体材料中,其FAX含量在不同麦区间差异达显着水平(P<0.05),且TaBAHD-B1基因对FAX含量催化合成的功能作用相对较小。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PCR)的方法,对12份基因型与表型值相符合的小麦材料,其开花后5个周期麦穗籽粒中的TaBAHD-A1、TaBAHD-B1、TaBAHD-D1基因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均在21 d时期表达量最高且稳定,且与其他7 d、14 d、28 d、35 d时期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差异(p<0.05),与小麦籽粒处于面团期特征表现一致。TaBAHD-A1a的相对表达量约为TaBAHD-B1a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1.3倍,TaBAHD-D1a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2倍,TaBAHD-B1b等位变异相对表达量的5倍。12份材料分为两类,I类为高FAX含量品种,II类为低FAX含量品种。农大212(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a)、小偃54(TaBAHD-A1a/TaBAHD-B1a/TaBAHD-D1b)是优异等位变异组合类型的高FAX含量材料,与淮麦18(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b)、济麦21(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b)、陕354(TaBAHD-A1b/TaBAHD-B1b/TaBAHD-D1a)低FAX含量的材料在不同发育时期相对表达量差异显着(p<0.05),且相对表达量与前期研究的FAX含量表型特征相符合,以上结果表明第3染色体组的TaBAHD-A1、TaBAHD-B1、TaBAHD-D1基因可能参与催化合成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FAX含量的交联反应,且不同基因型参与调控作用的功能程度存在差异,在转录水平上分析了TaBAHD基因表达机理。3.通过双酶切法构建p ET-28a(+)-TaBAHD-A1,p ET-28a(+)-TaBAHD-B1,p ET-28a(+)-TaBAHD-D1原核表达载体;37℃,215 rpm条件下,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 m M,恒温培养2 h,全菌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所得结果与前期预测结果一致,初步验证TaBAHD蛋白已被成功诱导。重组蛋白表达条件进一步优化表明,p ET-28a(+)-TaBAHD均在37℃表达最高,而p ET-28a(+)-TaBAHD-A1及p ET-28a(+)-TaBAHD-B1重组载体分别在1.0 m M、1.5 m M IPTG浓度条件下,p ET-28a(+)-TaBAHD-D1重组载体在诱导8 h时表达条件下最优。4.以中间载体pMETa U 6.1为模板成功构建双g RNA基因编辑载体。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7株基因编辑植株突变类型主要为Bi和He,主要在PAM识别序列为TaBAHD-222靶点上游3 bp、4 bp处以4 bp、5 bp的删除突变及下游2 bp处单碱基替换为主。主要在PAM识别序列为TaBAHD-322靶点下游4 bp处以2 bp的删除突变及单碱基插入为主,且主要为TaBAHD-A1及TaBAHD-B1发生基因编辑。3个染色体TaBAHD基因同时发生基因编辑的植株籽粒FAX含量为3.57×10-5mol/L,低于受体Fielder品种(4.07×10-5mol/L)。初步验证了TaBAHD基因可能与胚乳细胞壁FAX含量存在相关性。

杜雨青[2](2021)在《Ti-45Ni-5Cu-0.3Cr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开发性能优异的窄热滞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本文设计制作了Ti-45Ni-5Cu-0.3Cr(原子分数)形状记忆合金丝及其弹簧,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热分析仪和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退火和时效工艺对Ti-45Ni-5Cu-0.3Cr合金组成相、显微组织、相变行为、力学性能、形状记忆行为和应力-应变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室温下,350~700℃退火态和300~600℃/1~50 h时效态Ti-45Ni-5Cu-0.3Cr合金的组织结构由马氏体M(单斜结构B19ˊ)和母相A(Cs Cl型结构B2)组成。随退火温度升高,该合金经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组织形态由纤维状转变为等轴状,再结晶温度在550~600℃之间。固溶时效态合金的组织形态呈等轴状,显微组织中无析出相。退火态和时效态Ti-45Ni-5Cu-0.3Cr合金冷却/加热时皆发生A→M/M→A型可逆相变,马氏体相变温度比较稳定,在14~21℃之间变化;相变热滞较窄,在17~21℃之间变化。随退火温度升高,退火态Ti-45Ni-5Cu-0.3Cr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极大值880 MPa在400~500℃退火态合金中取得;延伸率先升高后降低,极大值68%在650℃退火态合金中取得;退火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优于时效态合金。室温下,退火态和时效态Ti-45Ni-5Cu-0.3Cr合金皆呈形状记忆效应。随应力-应变循环次数的增长,退火态Ti-45Ni-5Cu-0.3Cr合金的马氏体再取向应力降低、残余应变增加,应力-应变滞后回环面积减少;时效态合金的马氏体再取向应力先升高后趋于稳定,残余应变先降低后趋于稳定;时效态合金的应力-应变循环稳定性优于退火态合金。随变形温度升高,Ti-45Ni-5Cu-0.3Cr合金的应力应变平台应力增加,残余应变减少,合金特性由形状记忆效应(SME)转变为超弹性(SE),转变温度为60℃。室温下,350~600℃退火态Ti-45Ni-5Cu-0.3Cr合金弹簧呈SME,随变形温度升高,弹簧的特性由SME转变为SE,应力-应变滞后回环的高度和面积增加,超弹性改善。随着应力-应变循环次数增长,Ti-45Ni-5Cu-0.3Cr合金弹簧的应变恢复率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应力-应变循环训练可增强合金弹簧形状记忆行为的稳定性。

李钦雪[3](2021)在《小麦F-box蛋白基因TaFBA1在高温干旱胁迫耐性中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部地区广泛种植,但是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各种各样的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盐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种子质量。提高小麦的非生物胁迫耐性对保障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E3连接酶是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业已发现E3与植物的逆境适应性关系密切。作为SCF型E3连接酶的关键亚基,F-box蛋白在植物逆境耐性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实验室前期从抗旱小麦品种‘山农16’中克隆得到了一个F-box蛋白基因TaFBA1。将基因异源转化烟草,研究发现,TaFBA1在植物干旱、盐碱耐性方面发挥正调节作用。为了弄清该基因在小麦逆境耐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将该基因在小麦中同源转化,获得了过表达和沉默TaFBA1的转基因小麦株系。结合转基因烟草和小麦,探究了TaFBA1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并分析了相关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从小麦中扩增了SCF复合体中的TaSkp1基因,构建TaSkp1-AD与TaFBA1-BD载体,并进行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发现TaSkp1与TaFBA1可以互作,从而再次验证了TaFBA1是一个F-box蛋白。(2)对过表达TaFBA1的转基因烟草幼苗和成苗进行45°C热处理,结果发现,热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的生长状况好于WT;叶片叶绿素含量更高,光合能力更强,表明TaFBA1过表达提高了烟草的高温耐性。(3)从生理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分析了转基因烟草耐热性提高的机制,结果发现,转基因株系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具体表现为热胁迫下,和WT相比,转基因烟草积累较少的ROS,蛋白羰基化程度更低,抗氧化酶(CAT、SOD、APX、POD)活性更高。基因表达与蛋白检测发现,转基因植株的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分子伴侣HSP70蛋白水平更高。(4)将TaFBA1同源转化小麦,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鉴定转基因小麦,选取两个过表达株系TaFBA1-OE3(FO3)、TaFBA1-OE5(FO5)和两个沉默株系TaFBA1-RNAi2(FR2)、TaFBA1-RNAi8(FR8)用于后续实验。E3连接酶检测结果发现,过表达株系中E3连接酶活性在干旱处理前后均高于WT,沉默株系则相反。说明TaFBA1基因在小麦中成功过表达或者沉默,转基因植株可以用于后续研究。(5)对转基因小麦的耐旱性进行了研究。首先,观察幼苗期和成苗期转基因小麦的耐旱表型发现,与WT相比,干旱胁迫下OE株系的生长状况较好,叶片萎蔫率更低,株高更高,光合性能更强;RNAi株系则相反。表明TaFBA1正调节小麦的耐旱性。在籽粒成熟期统计籽粒产量性状构成因素,发现正常生长条件下OE株系籽粒更饱满、粒重更高;胁迫后差异更明显。但每穗粒数没有明显差异。因此推测,OE株系的籽粒灌浆能力更强。(6)从抗氧化方面分析转基因小麦耐旱的生理机制,结果发现,干旱处理后,OE株系体内O2·(?)和H2O2含量低于WT,说明OE株系积累较少的ROS;同时蛋白氧化程度较轻。丙二醛(MDA)和相对电解质外渗量(REC)低于WT,说明OE株系的膜伤害程度较轻。同时,干旱胁迫下,OE株系中几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高于WT。这些结果说明,TaFBA1可以通过提高OE株系的抗氧化能力来提高转基因小麦的干旱耐性。(7)分析了转基因小麦的水分维持能力。观察小麦叶片气孔开度发现,干旱处理下OE株系中全开和半开气孔所占比例高于WT,叶片失水速率也高。说明干旱胁迫下OE株系失水较快。OE株系对ABA敏感性降低可能是导致干旱胁迫下气孔关闭慢的重要原因。但较高Gs能够使OE株系吸收更多CO2用于光合作用,这可能与OE植株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较高有关。水分胁迫条件下,虽然所有株系的根系生长表型差异不大,但OE株系的根系活力和水通道蛋白活性(AQP)更高,吸水能力更强。同时,OE株系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高于WT。干旱胁迫下OE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较高,可能与其较强的根系吸水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有关。这可能是OE株系耐旱性强的另一重要原因。(8)通过酵母双杂交筛库寻找TaFBA1的互作蛋白,获得了一个胁迫响应蛋白TaASRP1。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和荧光素酶(LUC)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两者的互作。定量PCR检测了TaFBA1与TaASRP1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TaFBA1与TaASRP1对不同胁迫(20%PEG6000、200 m M Na Cl、10μM ABA、4°C)的响应是同步的。将TaFBA1与TaASRP1转化拟南芥,观察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状况,结果发现,TaFBA1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突变体根长略低于WT,而TaASRP1-OE株系根长高于WT。在突变体中过表达TaASRP1,拟南芥的根长得到恢复。并且随着甘露醇浓度加大差异越来越明显。推测TaFBA1通过与TaASRP1互作,协同调控小麦耐旱性。

孙金龙[4](2021)在《NaTaO3/BC+PMS双效催化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高毒性、难以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对人类健康和水生态环境构成威胁。钙钛矿型氧化物钽酸钠作为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紫外线吸收效率及出色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但纯相钽酸钠存在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较差,光生载流子复合率较高,团聚现象严重和吸附性能较差等缺陷,因此在水处理的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本文通过对钽酸钠进行非金属掺杂、生物炭复合改性,制备了兼具优异吸附和氧化降解性能的复合型催化剂,提高了钽酸钠催化剂在可见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引入过硫酸盐PMS构建双效催化体系,以实现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高效去除。(1)钽酸钠催化剂非金属掺杂改性能够提高钽酸钠催化剂的可见光利用率,降低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通过水热法对钽酸钠催化剂进行S掺杂,S掺杂钽酸钠(S/Ta=20%)可见光催化效率较纯相钽酸钠提升了约20%。以乙二醇为溶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对钽酸钠进行C掺杂,C掺杂钽酸钠(溶剂仅为乙二醇)可见光催化效率较纯相钽酸钠提升了27%。实验选用S掺杂钽酸钠与秸秆生物炭(BC)进行复合,在提高催化剂的吸附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降低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调控BC/NaTaO3复合催化剂中的负载比例BC/NaTaO3=30%时,较未负载型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性能大幅提升。(2)引入过一硫酸盐(PMS)构建双效催化体系,优化反应参数,以加快催化反应速率,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确定了双效催化体系最佳反应物用量,且通过四轮重复实验验证了体系的稳定性良好。同时双效催化体系对不同p H和水中基质阴离子具有高度适应性。在处理染料类和抗生素类难处理污染物表现出相对较好的催化去除能力。(3)开展双效催化体系在光催化+超滤+纳滤小试装置处理模拟偶氮染料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内染料废水脱色率可达98.8%,水体中总有机碳去除率为42.8%,同时通过超滤及纳滤处理后水体中Ca2+、Mg2+、SO42-得到一定的截留,对Cl-几乎完全透过。该试验为拓展光催化技术以及双效催化体系应用于实际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韦一昊[5](2020)在《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氮肥的使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却普遍存在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是实现小麦生产“减氮增效”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同化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GS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而GS的表达受到多水平的严格调控,因此在蛋白水平对GS功能进行研究应该更能反映其功能。为了研究小麦四种TaGS同工酶(TaGS1;1、TaGS1;2、TaGS1;3和TaGS2)在蛋白水平的定位、表达和功能,我们首先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小麦TaGS同工酶的转录概况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表达的TaGS同工酶转录本;然后分析了Ta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并且利用制备的TaGS同工酶特异性抗体系统分析了不同氮处理下TaGS同工酶的定位和表达特点;另外,还分析了籽粒灌浆期小麦源流库中碳氮同化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最后详细研究了TaGS同工酶在籽粒中的分布、表达与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GS基因共有3个可变剪接转录本,其中转录本TaGS1;1-6B-4是新发现TaGS1;1可变剪接形式。同时,通过比较不同TaGS转录本的CPM值,发现TaGS1;1、TaGS1;2、TaGS1;3和TaGS2主要表达的转录本分别为:Traes CS6B02G327500.1、Traes CS4D02G240700.1、Traes CS4D02G047400.1和Traes CS2B02G528300.2。2.TaGS2是小麦叶片主要GS同工酶,定位于叶肉细胞,外源氮可促进其表达;叶肉细胞还分布有高亲和力的TaGS1;1和高催化活性的TaGS1;3,协同参与细胞质基质中的NH4+同化;TaGS1;2定位于叶片木质部。在根中,TaGS1是主要的GS同工酶,NH4+可显着激活其活性;尽管TaGS1;1的转录水平是TaGS1;2的数百倍,但是TaGS1;1的蛋白量并没有显着高于TaGS1;2;NH4+可显着抑制TaGS1;1蛋白的翻译,但却促进了TaGS1;3蛋白的翻译。在根尖分生区,NO3-诱导TaGS1;1、TaGS1;3及TaGS2在分生组织中表达;NH4+促进根尖组织分化,诱导TaGS1;2在皮层和维管组织中大量表达,极大地促进了根系对NH4+的同化和运输。只有TaGS1.2分布于叶片及根系的输导组织,又能被产物Gln激活,是参与有机氮转运的主要GS同工酶。可见,氮显着影响TaGS同工酶的表达、活性及其在根系中定位,不同TaGS同工酶具有不同的酶学特性、定位和表达,协同完成小麦的氮素同化与转运。3.在花后16天之前,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穗下节中积累;之后,大量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经穗下节韧皮部向籽粒中运输,用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在韧皮部浸出液中除了有机氮之外,还存在无机氮。经旗叶和穗下节韧皮部输出的NO3-都是在花后24天达到最大随后快速降低,但是穗下节韧皮部输出的NH4+却是旗叶韧皮部输出NH4+的8-100倍。同时,旗叶和穗下节的维管束中都只分布有TaGS1;2,其中在旗叶中TaGS1;2主要分布于木质部,但是在穗下节中TaGS1;2主要分布在韧皮部。表明当NH4+经穗下节韧皮部向籽粒运输时,定位于穗下节韧皮部的TaGS1;2参与了将NH4+同化为Gln。在籽粒中,随着穗梗韧皮部NH4+的输入,籽粒的NH4+含量远高于旗叶和穗下节,说明籽粒对NH4+具有更高的耐受性。4.在籽粒胚中,TaGS;1,TaGS1;3和TaGS2分布于胚的不同部位;在籽粒输导组织中,TaGS1;2分布于维管束,TaGS1;1和TaGS1;2分布于胎座合点和合点区域,TaGS1;1和TaGS1;3定位于胚乳传递细胞,TaGS1;3和TaGS2分布于糊粉层细胞。灌浆过程中,籽粒GS活性和表达于8DAF达最大值,Gln含量高;伴随籽粒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NO3-含量降低,NH4+含量显着升高,谷氨酸脱氢酶的氨化活性持续升高,GS活性显着降低,除TaGS1;3外,TaGS同工酶表达量显着降低。由此可见,灌浆前期籽粒低浓度NH4+主要被GS同化;灌浆后期高浓度NH4+主要被GDH同化为Glu,籽粒GS通过催化Glu合成Gln,促进有机氮进入胚乳用于谷蛋白的合成,定位于胚乳传递细胞和糊粉层稳定表达的TaGS1;3在有机氮向胚乳转运中起主要作用。总之,从蛋白水平上对TaGS同工酶定位、表达和功能的研究,更能反映其在氮同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TaGS同工酶在籽粒中的定位与功能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籽粒的氮同化过程,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

张静[6](2020)在《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种类繁多及工艺可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未经改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较少,吸附能力弱,不易直接用于成分复杂且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的废水的处理。本论文采用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天然吸附材料(壳聚糖、粘土、植物单宁)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复合改性,以期制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均具有亲和作用的纤维分离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和机理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研究内容:(1)醋酸纤维素@壳聚糖改性蒙脱土(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首先,采用壳聚糖(CS)对蒙脱土(MMT)进行溶液插层改性制备壳聚糖改性蒙脱土(CS-MMT)。然后,将CA@CS-MMT与醋酸纤维素(CA)进行溶液复合并静电纺丝制备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最后,采用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低浓度Cr(Ⅲ)进行吸附分离并研究其吸附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利叶转换红外光谱等对材料表面的形貌、化学结构与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影响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构、尺寸、形貌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的因素。测试复合纳米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方程等研究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行为,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参数的控制可制备出纤维形貌规整、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C 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在吸附pH为5.5±0.1时,对Cr(Ⅲ)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最高。0.4~1.0 g/L的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可以将初始浓度为10或20 mg/L的Cr(Ⅲ)降至1.5 mg/L以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拟合最大吸附量可达144.93 mg/g,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模拟废水中低浓度Cr(Ⅲ)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复合纳米纤维的离子交换和层间络合作用。(2)水解聚丙烯腈/聚乙烯亚胺/单宁酸(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首先,对聚丙烯腈(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碱水解。然后,以水解聚丙烯腈(HPAN)纳米纤维为基体,以聚乙烯亚胺(PEI)和单宁酸(TA)为自组装单元,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对HPAN纳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最后,采用(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低浓度Cr(Ⅲ)进行吸附分离并研究其吸附性能。考察PEI浓度、TA浓度和组装层数对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测试纳米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方程等研究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行为,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五层自组装改性的复合纳米纤维在吸附pH为5.5±0.1时吸附量和去除率最高,0.4~1.0 g/L的(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可以将初始浓度为10或20 mg/L的Cr(Ⅲ)降至1.5 mg/L以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拟合最大吸附量可达221.41 mg/g,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机理研究表明(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主要通过酚羟基与Cr(Ⅲ)发生螯合作用,以及氨基对Cr(Ⅲ)的配位作用。(3)化学交联改性聚丙烯腈/单宁酸(CPAN-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络合态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首先,将部分水解的聚丙烯腈(PAN)与TA进行共混纺丝获得PAN-TA复合纳米纤维。然后,采用戊二醛对PAN-TA进行化学交联制备CPAN-TA复合纳米纤维。最后,将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应用于对含有铬-胶原(Cr(Ⅲ)-gelatin)络合态污染物的模拟铬鞣废水的吸附处理并研究其吸附性能。考察TA用量对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影响。测试CPAN-TA对Cr(Ⅲ)-gelatin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方程研究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行为,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AN与TA的质量比为9:3制备的CPAN-TA作为吸附材料在pH为7.0 ±0.1,用量为 0.4 g/L 时,其对 Cr(Ⅲ)-gelatin 的吸附量为 79.48 mg/g,同时溶液TOC下降近80%。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低浓度络合态Cr(Ⅲ)的吸附研究表明,1.0~2.0 g/L的CPAN-TA可以将初始浓度为10或20 mg/L的络合态Cr(Ⅲ)降至1.5 mg/L以下,表现出其对低浓度并含有有机物络合稳定的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去除作用。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铬鞣废水中Cr(Ⅲ)-gelatin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表面酚氧负离子对Cr(Ⅲ)的螯合以及单宁对蛋白质的多点氢键和疏水键的共同作用。综上所述,以静电纺丝聚合物纳米纤维为基底,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低成本天然吸附剂(蒙脱土、壳聚糖、单宁)为改性剂,制备了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改性聚合物纳米纤维吸附材料。论文系统研究了三种吸附材料对低浓度Cr(Ⅲ)、Cr(Ⅲ)-gelatin络合物的吸附条件、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周志强[7](2020)在《漂白紫胶基复合涂膜对常温贮藏鲜果呼吸抑制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采后保鲜技术在追求较好的外观品质时,往往忽略了果蔬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采后果蔬的内在营养品质和安全性,所以开发绿色、高效和安全的采后保鲜技术成为了新的研究趋势。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因其保鲜效果好和天然可食用等优点,在果蔬采后保鲜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大多数可食性膜缺少生物活性,导致保鲜效果有限;同时,针对具有不同呼吸特点的果蔬,膜的透气性不可调控,针对的果蔬种类单一。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芒果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该实验制备了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用于芒果常温保鲜,通过响应面Central Composite试验设计对此保鲜剂进行配方优化,并检测了复合保鲜剂的理化指标。结果显示:最优配比为漂白紫胶7.30 wt%、单宁酸0.30 wt%、甘油2.00 wt%,贮藏第18 d后,失重率和黑斑发生率分别为24.38%和29.91%,其保鲜效果优于单独的漂白紫胶保鲜剂,同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货架期延长了约7~10天。复合保鲜剂的各项感官和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说明此保鲜剂绿色、安全、无毒。(2)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采后芒果的品质影响及保鲜机理探究:该实验探究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的特性及其对芒果常温贮藏期间的贮藏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酸的加入使复合涂层具有更低的水蒸气渗透率,以及更好的抗氧化作用,抑制了芒果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细胞膜渗透率。使其在在抑制常温贮藏芒果的呼吸作用,减少质量损失和氧化褐变,保持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方面比漂白紫胶保鲜剂和无处理组表现更好。体外实验表明复合复合涂层对芒果的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减少了病菌的侵染,从而延长了芒果的货架期。(3)聚乳酸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气体调控性能的研究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实验通过热致相法制备聚乳酸多孔微球,然后将其与漂白紫胶复合制备得到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气调膜并研究了微球的特性及其在调节复合膜透气性中的作用。并初探气调膜对橙子呼吸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条件制备得到的聚乳酸多孔微球孔隙率超过77%,同时,微球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小鼠体内毒理实验表明微球属实际无毒。通过改变微球添加量能够调控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以及对CO2和O2的选择性,同时气调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透光性。将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涂层用于橙子常温贮藏保鲜,发现微球添加量与橙子的失重率、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成正相关。这说明此气调膜有望作为可食性气调包装材料自发调控果蔬的呼吸代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载单宁酸壳聚糖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本实验以聚乙二醇(PEG)为致孔剂,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制备得到壳聚糖多孔微球,并通过界面自组装负载单宁酸,然后与漂白紫胶复合制备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气调膜,并研究了微球的特性及其在调节复合膜透气性中的作用,并初探其对橙子呼吸代谢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以PEG为致孔剂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多孔微球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62.06 m2/g,负载单宁酸后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略有下降,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增强,小鼠体内毒理实验表明微球属实际无毒;通过改变微球添加量和单宁酸负载量能够调控复合膜的气体渗透性以及对CO2和O2的选择性;应用于橙子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膜能够有效调节橙子的呼吸代谢作用,有望为不同果蔬提供适宜的微环境,自发调控果蔬的呼吸代谢从而达到最佳保鲜效果。

高文彬[8](2020)在《钽化合物为载体的铂基电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面临的能源和环境挑战日益严峻,开发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氢气由于具有零污染和高能量密度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在氢经济背景下,电解水制氢技术成为获得高纯度氢燃料的高效能源转换工艺之一,最终通过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转换技术将氢能推广使用。为了提高燃料电池和电解水等装置的能源转换效率,加快反应过程动力学速率,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铂基电催化材料对于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具有强耐酸性和高化学稳定性钽化合物作为铂基电催化材料载体,通过模板法和热处理等方法实现钽化合物载体的形貌和孔结构调控,制备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氧化钽材料;通过调控氧化钽结晶程度,设计并构建了原子级铂-钽化合物界面,从而诱导电子和化学耦合的发生,制备高性能铂基电催化材料;通过对钽化合物载体的组成调控,构建具有中空结构的氧化钽/碳化钽复合载体体系,从而有效增强铂与钽化合物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钽化合物为载体的铂基电催化体系,实现可控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铂基电催化剂的目标,为高性能铂基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软模板法设计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介孔的五氧化二钽片层。经过结晶化处理后,五氧化二钽载体仍保持较好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71.494 m2 g-1。通过与商业五氧化二钽为载体的铂电催化剂进行比较,以介孔结构五氧化二钽为载体的铂电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响应电流,表现出更优异的氧还原反应活性,其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结构有利于铂纳米粒子的分散和活性位点的暴露,从而有效提高贵金属铂利用率。(2)为进一步确定载体孔结构对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本论文设计制备了具有大孔-介孔结构的中空五氧化二钽微球(HS-Ta2O5),同时采用紫外光还原法在其表面进行低担量铂的负载并用于氢析出反应。相较于氧化钽纳米颗粒和实心氧化钽微球,HS-Ta2O5微球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且更大的比表面积,其优越的大孔-介孔结构有利于加快氢析出反应过程中的传质速率。同时,氧化钽与铂之间存在强的电子耦合效应,有助于增强铂表面对氢原子的吸附强度,从而增强铂的氢析出反应性能。铂负载量为0.07 wt.%的HS-Ta2O5-0.07Pt电催化剂质量活性和TOF值优于商业铂/碳催化剂。(3)通过微波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钽纳米粒子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载体。通过对五氧化二钽负载量和热处理温度的探究,五氧化二钽负载量为17.3%以及热处理温度为800度时,其具有最佳的结晶度、分散性以及均匀的粒径(~8 nm)。通过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观察Ta2O5/Pt界面结构,可以发现铂纳米粒子选择性的锚定在碳纳米管和五氧化二钽的交界处,形成了大量独特的Pt-Ta2O5-CNT三相界面。由于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界面处存在铂和钽原子之间的电子耦合,从而导致铂表面呈现缺电子状态,增强铂表面对氧气分子的吸附以及加快氧-氧键断裂过程;而同时五氧化二钽表面呈现富电子状态,能够增强氧化钽的电子传导能力,有助于氧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输。0.9 V vs.RHE电位下Pt-Ta2O5/CNT电催化剂的质量活性为0.23 Amg-1,分别是Pt/C和Pt/CNT催化剂质量比活性的3.4倍和2.2倍,并且经过10000圈的电位扫描循环后,制备的铂基催化剂半波电位仅减少15 mV,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反应活性稳定性。(4)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PS-DVB)为模板和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氧化钽包覆聚苯乙烯微球前驱体,氩气气氛下热处理,得到五氧化二钽包覆的中空碳微球(HS-Ta2O5/C)。中空结构的存在为铂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铂利用率。内部碳壳的存在能够增强载体的导电性,从而加快氧还原反应过程的电子输运,同时外部氧化钽壳层的存在能够避免碳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有效抑制碳的电化学腐蚀过程。所制备的HS-Ta2O5/C-Pt电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了优异的氧还原活性。(5)在前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载体的导电性,通过调控五氧化二钽的原位相转变过程,制备Ta2O5-TaC复合包覆的中空碳微球载体。高导电性TaC相的存在有利于增强Ta2O5壳层间颗粒的电子传导性。通过探究不同相组成钽化合物载体的铂电催化性能,可以发现当Ta2O5和TaC两相共存时,由于大量Pt-Ta2O5-TaC三相界面的存在,该Pt/Ta2O5-TaC/C样品的电催化性能最佳。由于Ta2O5和TaC两相结点对铂的强锚定作用,经过10000圈的电位循环扫描后,Pt/Ta2O5-TaC/C电催化剂的半波电位仅衰减3 mV,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反应稳定性。

陈恒[9](2020)在《新型超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服役于超高温度、高气动载荷和高速气流冲刷等严酷环境中,并且其冲压发动机也会面临超高温水蒸汽、高气动压力等极端条件。面对如此恶劣的服役环境,现有的隔热材料无法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发展需求。因此,开发新型轻质、高强、超高温隔热材料对于推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开展了新型超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了提高多孔超高温陶瓷的孔隙率,发展了一种制备多孔超高温陶瓷的方法—原位反应/部分烧结法。设计了一种合成YB2C2陶瓷的新型反应路径,首次以Y2O3、BN和石墨作为原料,用原位反应/部分烧结法制备了具有高孔隙率(57.17%~75.26%)和高压缩强度(17.47±1.05 MPa~98.57±3.47 MPa)的多孔YB2C2陶瓷,建立了坯体密度与烧结密度、孔隙率、径向收缩率和压缩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坯体密度可以调控多孔YB2C2陶瓷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2.针对超高温隔热领域的需求,首次采用原位反应/部分烧结法制备了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研究了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以及反应过程中的气体释放和坯体收缩行为,设计了相应的工艺参数,通过改变升温速率的方式对碳热还原反应过程加以调控,成功制备出外形完整的Zr C、Hf C、Nb C、Ta C和Ti C多孔陶瓷材料。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具有孔隙率高(68.74%~80.24%)、晶粒尺寸小(200~800 nm)和热导率低(0.63~1.12 W·m-1·K-1)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孔隙率、减小晶粒尺寸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多孔超高温陶瓷的热导率。3.为了进一步降低多孔超高温陶瓷的热导率,首次采用原位反应/部分烧结法制备出多孔高熵超高温陶瓷。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的气体释放和坯体收缩行为,设计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制备出外形完整的多孔高熵(Zr0.2Hf0.2Ti0.2Nb0.2Ta0.2)C和(Zr0.2Hf0.2Ti0.2Nb0.2Ta0.2)B2陶瓷。多孔高熵超高温陶瓷具有比单一组分多孔陶瓷更低的热导率。多孔高熵(Zr0.2Hf0.2Ti0.2Nb0.2Ta0.2)C和(Zr0.2Hf0.2Ti0.2Nb0.2Ta0.2)B2陶瓷的室温热导率分别为0.39 W·m-1·K-1和0.51 W·m-1·K-1。此外,多孔高熵超高温陶瓷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多孔高熵(Zr0.2Hf0.2Ti0.2Nb0.2Ta0.2)C和(Zr0.2Hf0.2Ti0.2Nb0.2Ta0.2)B2在超高温隔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针对主动冷却结构的需求,首次采用B还原反应和B4C还原反应制备出多孔高熵(Y0.2Yb0.2Sm0.2Nd0.2Eu0.2)B6陶瓷。设计了高熵稀土六硼化物的组分以及合成高熵稀土六硼化物的B还原反应和B4C还原反应,并研究了两种反应过程中的气体释放和坯体收缩行为以及物相演变过程,确定了相应的反应路径。多孔高熵(Y0.2Yb0.2Sm0.2Nd0.2Eu0.2)B6陶瓷具有孔隙率高(~70.92%)、压缩强度高(~31.59 MPa)、热导率低(~1.81 W·m-1·K-1)和透气率高(~2.73×10-11m2),是一种潜在的主动冷却多孔介质材料。

张广强[10](2020)在《小麦U-box E3连接酶基因TaPUB1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逆境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生长与产量。挖掘小麦抗逆相关基因功能,对于选育抗逆高产稳产小麦品种、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E3连接酶是泛素系统(UPS)中的关键酶,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从小麦中获得一个U-box型E3连接酶编码基因TaPUB1,该基因的表达能够被干旱、盐、镉(Cd)胁迫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和ABA等激素诱导表达。为研究TaPUB1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利用转基因本生烟和转基因小麦,对TaPUB1在干旱、重金属Cd胁迫及ABA响应中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TaPUB1通过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提高植物的耐旱性(1)选取三个转基因本生烟株系(OE9、OE10和OE11)和野生型(WT)作为实验材料,ELISA检测结果证明TaPUB1具有E3连接酶活性。(2)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aPUB1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自然干旱条件下,过表达株系幼苗存活率和成苗生长状况明显好于WT植株,表明过表达TaPUB1提高了本生烟的耐旱性。(3)分析了TaPUB1提高本生烟耐旱性的生理机制。发现过表达TaPUB1提高了本生烟在干旱胁迫下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干旱胁迫后,过表达株系中相对含水量较高,渗透势则较低,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WT;电解质外渗、MDA含量和蛋白羰基化程度都要低于WT;ROS的积累少,而抗氧化酶活性则高于WT。过表达TaPUB1提高了一些干旱和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4)用MV处理模拟氧化胁迫分析转基因植株的氧化胁迫耐性,发现过表达株系的种子萌发率较高、根长受抑制程度较低、叶绿素含量较高,而ROS的积累比WT少。表明表达TaPUB1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抗氧化能力。2.TaPUB1通过促进TaPYL4和TaABI5降解介导小麦对ABA的敏感性和种子发育(1)对TaPUB1过表达及RNAi沉默小麦进行ABA处理,结果发现TaPUB1过表达株系较WT萌发率较高,根长度较长,气孔开度较大;而RNAi沉默株系则表型。表明过表达TaPUB1降低了小麦对ABA的敏感性。此外qRT-PCR分析发现,TaPUB1能够影响ABA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2)酵母双杂、LCI、BiFC和Pull down实验证明,TaPUB1能够与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TaPYL4(wheat pyrabactin resistance 1-like 4)和TaABI5(wheat ABA-insensitive 5)的互作。泛素化和蛋白质降解实验显示,TaPUB1能够泛素化TaPYL4和TaABI5,并促进它们的降解。(3)对转基因小麦的农艺性状观察发现,TaPUB1过表达导致单穗籽粒数减少,籽粒变大和千粒重提高;沉默株系则相反。遗传学实验证明,TaABI5能够恢复拟南芥突变体abi5-1籽粒变大表型。3.TaPUB1通过促进TaIRT1和TaIAA17的泛素化降解调节小麦的Cd胁迫耐性(1)Cd胁迫诱导TaPUB1基因上调表达。经过Cd胁迫处理后,TaPUB1过表达株系萌发率较WT高,幼苗和成苗期生长较好,光合速率较高;TaPUB1沉默株系则相反。(2)Cd胁迫处理后,TaPUB1过表达株系中Cd2+含量低于WT,沉默株系中Cd2+含量则比WT高。细胞非损伤技术(NMT)检测发现,过表达TaPUB1会降低小麦根对Cd2+的吸收,而抑制其表达致使小麦在Cd处理后的Cd2+积累量显着增加。TaIRT1是拟南芥锌/铁转运蛋白(ZIP)家族蛋白IRT1的同源蛋白,分析发现TaPUB1能够与TaIRT1互作并促进其泛素化降解。(3)蛋白互作实验发现,TaPUB1与TaIAA17互作并介导TaIAA17泛素化降解,从而减轻了Cd对根生长抑制。(4)生理生化分析发现,与WT相比,Cd胁迫条件下过表达株系中ROS的积累较低,抗氧化活性和抗氧化基因表达水平较高。

二、CⅡTA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ⅡTA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小麦品质重要性状及其影响因素
    1.2 小麦籽粒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的结构及其功能特性
    1.3 小麦籽粒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与BAHD基因密切相关
    1.4 小麦籽粒TaBAHD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1.5 表达分析、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1.6 研究意义及目的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小麦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条件优化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编辑及突变体鉴定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标记开发
    6.2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6.3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基因基因重组蛋白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6.4 小麦TaBAHD-A1、TaBAHD-B1及TaBAHD-D1 基因编辑及突变体鉴定
    6.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021年5月作者简历

(2)Ti-45Ni-5Cu-0.3Cr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形状记忆合金发展历程
    1.2 形状记忆效应与超弹性
    1.3 形状记忆合金的分类
        1.3.1 Fe基形状记忆合金
        1.3.2 Cu基形状记忆合金
        1.3.3 Ti-Ni基形状记忆合金
    1.4 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
        1.4.1 土木工程
        1.4.2 汽车领域
        1.4.3 石油工程
        1.4.4 医疗领域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Ti-45Ni-5Cu-0.3Cr合金的制备与研究方法
    2.1 Ti-45Ni-5Cu-0.3Cr合金丝的制备与研究方法
        2.1.1 合金制备
        2.1.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3 热处理工艺
        2.1.4 性能检测
    2.2 Ti-45Ni-5Cu-0.3Cr合金弹簧的制备与研究方法
        2.2.1 弹簧的制作与加工处理
        2.2.2 弹簧的性能检测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退火温度和变形温度对Ti-45Ni-5Cu-0.3Cr形状记忆合金特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退火温度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3.3 退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3.4 退火温度对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
    3.5 退火温度对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3.6 退火温度对合金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3.7 变形温度对合金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3.8 应力-应变循环对退火态合金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效处理对Ti-45Ni-5Cu-0.3Cr形状记忆合金特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时效处理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
    4.3 时效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4 时效处理对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
    4.5 时效处理对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4.6 时效处理对合金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4.7 应力-应变循环对时效态合金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退火态Ti-45Ni-5Cu-0.3Cr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特性
    5.1 前言
    5.2 退火温度对弹簧特性的影响
    5.3 变形温度对弹簧特性的影响
    5.4 循环应变对弹簧特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小麦F-box蛋白基因TaFBA1在高温干旱胁迫耐性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干旱胁迫给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调控
        1.2.1 形态发育调节
        1.2.2 活性氧平衡调节
        1.2.3 渗透调节
        1.2.4 相关基因转录调节
    1.3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及调控
    1.4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
    1.5 E3连接酶的类型
        1.5.1 HECT型泛素连接酶
        1.5.2 RING finger/U-box型泛素连接酶
        1.5.3 APC复合体
        1.5.4 SCF型复合体
    1.6 F-box蛋白的结构及功能
        1.6.1 F-box蛋白结构
        1.6.2 F-box蛋白功能
        1.6.2.1 F-box蛋白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1.6.2.2 F-box蛋白在激素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1.6.2.3 F-box蛋白与植物非生物胁迫耐性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植物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2.1.2.1 烟草的培养与处理
        2.1.2.2 小麦植株的培养与处理
        2.1.2.3 本生烟的培养与处理
        2.1.2.4 拟南芥的培养与处理
        2.1.3 转化载体和菌株
        2.1.3.1 转化载体
        2.1.3.2 菌株
        2.1.4 酶及试剂
        2.1.4.1 酶
        2.1.4.2 生化试剂
        2.1.5 仪器
        2.1.6 引物
    2.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2.2.1 转基因小麦、烟草及拟南芥的筛选鉴定
        2.2.1.1 CTAB法提取实验材料基因组DNA
        2.2.1.2 转基因材料的PCR鉴定
        2.2.2 转基因材料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2.2.2.1 TRIZOL法提取植物RNA
        2.2.2.2 反转录c DNA第一链的合成
        2.2.2.3 荧光定量PCR
        2.2.3 载体构建
        2.2.3.1 PCR扩增目的片段
        2.2.3.2 PCR产物胶回收
        2.2.3.3 PLB载体连接反应
        2.2.3.4 TOPO载体连接反应
        2.2.3.5 pC414c载体连接反应
        2.2.3.6 大肠杆菌转化
        2.2.3.7 质粒提取
        2.2.3.8 质粒DNA的酶切
        2.2.3.9 酶切法构建表达载体
        2.2.3.10 LR反应连接表达载体
        2.2.3.11 菌落PCR鉴定
        2.2.4 农杆菌转化(冻融法)
        2.2.5 酵母双杂交实验
        2.2.6 酵母筛库
        2.2.7 烟草瞬时表达
        2.2.8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及TaASRP1亚细胞定位
        2.2.9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2.2.10 荧光素酶图像检测(LCI)
        2.2.11 蛋白杂交分析
        2.2.11.1 植物总蛋白的提取
        2.2.1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2.2.11.3 半干法转膜
        2.2.11.4 封闭及杂交
        2.2.11.5 蛋白羰基化分析
        2.2.12 植物材料的遗传转化
        2.2.12.1 小麦的转化
        2.2.12.2 拟南芥的转化
    2.3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2.3.1 叶绿素含量测定
        2.3.2 光合参数测定
        2.3.3 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测定
        2.3.4 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3.5 失水速率和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2.3.6 ROS含量测定
        2.3.7 NBT、DAB染色
        2.3.8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2.3.9 小麦根系活力的测定
        2.3.10 台盼蓝染色实验
        2.3.11 气孔开度观察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过表达小麦TaFBA1基因提高了烟草的耐热性
        3.1.1 小麦TaFBA1是一个F-box蛋白
        3.1.2 小麦TaFBA1基因表达对热胁迫的响应分析
        3.1.3 过表达TaFBA1提高了转基因烟草幼苗期的耐热能力
        3.1.4 过表达TaFBA1增强了热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光合能力
        3.1.5 热胁迫对转基因烟草活性氧(ROS)的积累和细胞膜损伤的影响
        3.1.6 TaFBA1过表达降低了转基因烟草的蛋白羰基化水平
        3.1.7 TaFBA1过表达对热胁迫下转基因烟草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1.8 TaFBA1过表达提高了烟草热胁迫下热激蛋白HSP70 的丰度
    3.2 TaFBA1基因在小麦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功能分析
        3.2.1 TaFBA1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和鉴定
        3.2.2 TaFBA1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小麦苗期和抽穗期的抗旱性
        3.2.3 TaFBA1过表达提高了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小麦叶片的光合能力
        3.2.4 干旱胁迫对转基因小麦氧化损伤的影响
        3.2.5 TaFBA1过表达提高了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小麦的抗氧化能力
        3.2.6 TaFBA1转基因小麦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状况分析
        3.2.7 干旱胁迫下TaFBA1转基因小麦的产量性状分析
        3.2.8 TaFBA1基因在提高小麦其他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作用
        3.2.8.1 盐胁迫对WT和转基因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3.2.8.2 高温胁迫对WT和转基因小麦的影响
    3.3 TaFBA1过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非生物胁迫耐性的分子机制分析
        3.3.1 TaFBA1与TaASRP1存在相互作用
        3.3.2 TaFBA1与TaASRP1的表达对几种非生物胁迫的同步响应
        3.3.3 过表达TaFBA1与TaASRP1均可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干旱耐性
4 讨论
    4.1 小麦TaFBA1是一个F-box蛋白
    4.2 TaFBA1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并激活热激因子的表达改善转基因烟草的耐热性
        4.2.1 过量表达TaFBA1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耐热性
        4.2.2 抗氧化能力提高是过表达TaFBA1增强转基因植株耐热性的重要生理机制
        4.2.3 TaFBA1过表达影响了热激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
    4.3 TaFBA1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水分维持能力提高小麦的耐旱性
        4.3.1 TaFBA1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小麦的耐旱性
        4.3.2 抗氧化能力改善是TaFBA1提高转基因小麦耐旱性的重要原因
        4.3.3 TaFBA1通过改善小麦的水分维持能力提高耐旱性
        4.3.4 TaFBA1过表达改善了转基因小麦的产量性状
    4.4 TaFBA1调节植物非生物胁迫耐性的分子机制初探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4)NaTaO3/BC+PMS双效催化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概述
        1.2.1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1.2.2 半导体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
    1.3 钽酸钠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1.3.1 钽酸钠结构特点
        1.3.2 钽酸钠的制备研究进展
        1.3.3 钽酸钠的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1.3.4 钽酸钠的负载研究进展
    1.4 硫酸根自由基高级氧化研究进展
    1.5 高级氧化耦合膜工艺研究进展
    1.6 课题研究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纯相NaTaO_3的制备
        2.2.2 S掺杂 NaTaO_3和C掺杂 NaTaO_3催化剂的制备
        2.2.3 S掺杂NaTaO_3负载生物炭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2.3 样品测试表征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4 N_2物理吸附(BET)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2.3.7 光致发光光谱(PL)
    2.4 光催化性能研究
    2.5 水中基质离子对双效催化体系的影响
    2.6 双效催化体系对其他有机污染物活性评价
    2.7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2.8 催化降解机理研究
第三章 非金属掺杂NaTaO_3催化活性及机理研究
    3.1 S掺杂对NaTaO_3可见光催化活性影响研究
        3.1.1 结果与表征
        3.1.2 S掺杂量对NaTaO_3催化活性影响
        3.1.3 溶液初始p H值对Sx-NaTaO_3降解MB催化效率影响
        3.1.4 催化机理研究
    3.2 C掺杂对NaTaO_3可见光催化活性影响研究
        3.2.1 结果与表征
        3.2.2 不同溶剂比例对NaTaO_3催化活性影响
        3.2.3 溶液初始p H值对C-NaTaO_3降解MB催化效率影响
        3.2.4 催化机理研究
    3.3 生物炭负载对S掺杂NaTaO_3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3.3.1 结果与表征
        3.3.2 生物炭负载量对S-NaTaO_3/BC催化活性的影响
        3.3.3 溶液初始p H值对S-NaTaO_3/BC降解MB催化效率影响
        3.3.4 催化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SNTO-BC+PMS双效催化体系研究
    4.1 PMS投加量对双效催化体系催化效率影响
    4.2 催化剂用量对双效催化体系催化效率的影响
    4.3 溶液初始p H值对双效催化体系效率影响
    4.4 水中基质离子对双效催化体系效率影响
    4.5 其他污染物的催化活性评价
    4.6 催化剂稳定性能测试
    4.7 催化机理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催化小试装置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5.2.1 实验装置工艺流程
        5.2.2 光催化小试实验条件的确定
        5.2.3 实验测试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生产与氮素利用
        1.1.1 小麦生产现状
        1.1.2 氮素利用现状
    1.2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1.3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同化和转运
    1.4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研究进展
        1.4.1 GS的分类
        1.4.2 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
        1.4.3 GS同工酶在氮素同化和转运中的作用
    1.5 GS同工酶的表达调控
        1.5.1 转录水平调控
        1.5.2 转录后调控
        1.5.3 翻译后调控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TaGS基因的全长转录本测序及可变剪接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2.1 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
        2.2.2.2 小麦GS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2.2.2.3 小麦GS转录本的提取与分析
        2.2.2.4 可变剪接的基因结构分析
        2.2.2.5 蛋白功能分析
        2.2.2.6 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2.2.2.7 TaGS1;1-6A-1和TaGS1;1-6B-4 转录本的克隆与鉴定
        2.2.2.8 TaGS1;1可变剪接转录本的半定量表达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ONT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2.3.2 TaGS同工酶的种类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
        2.3.3 IWGSC数据库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中GS转录本的差异分析
        2.3.4 不同GS转录本对应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域分析
        2.3.5 不同氮处理对TaGS1;1可变剪接体表达的影响
    2.4 结语与讨论
第三章 TaGS同工酶的特异性抗体制备和酶促动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2.1 TaGS同工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2 TaGS同工酶抗体的设计和制备
        3.2.2.3 TaGS同工酶的原核表达
        3.2.2.4 原核表达的TaGS同工酶酶促动力学特性测定
        3.2.2.5 Western blot
    3.3 结果与分析
        3.3.1 TaGS同工酶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分析
        3.3.2 TaGS同工酶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3.3.3 原核表达的TaGS同工酶酶促动力学特性
    3.4 结语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氮水平对TaGS同工酶定位与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2.1 RNA的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4.2.2.2 GS活性分析
        4.2.2.3 Western blot
        4.2.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4.2.2.5 切片的免疫荧光
        4.2.2.6 氮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4.2.2.7 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素对TaGS同工酶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
        4.3.2 氮素对TaGS同工酶在蛋白水平上细胞定位的影响
        4.3.3 不同氮水平下的GS活性分析
        4.3.4 不同氮水平下小麦碳氮代谢特点分析
    4.4 结语与讨论
        4.4.1 氮素水平对TaGS同工酶蛋白积累的调节
        4.4.2 TaGS同工酶的新功能
        4.4.3 不同氮水平下TaGS同工酶对氮素同化和转运的影响
第五章 籽粒灌浆期小麦源流库中碳氮同化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2.1 韧皮部汁液收集
        5.2.2.2 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5.2.2.3 籽粒总蛋白含量测定
        5.2.2.4 铵态氮含量测定
        5.2.2.5 硝态氮含量测定
        5.2.2.6 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测定
        5.2.2.7 组织中可溶蛋白含量测定
        5.2.2.8 样品的石蜡包埋与切片
        5.2.2.9 切片的免疫荧光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籽粒灌浆期源流库中糖和淀粉的动态变化
        5.3.2 小麦籽粒灌浆期其源流库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5.3.3 小麦籽粒灌浆期源流库中NO_3~-和NH_4~+的动态变化
        5.3.4 TaGS同工酶在小麦叶片和穗下节中的分布
    5.4 结语与讨论
第六章 TaGS同工酶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表达与功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2.1 穗梗韧皮部汁液采取
        6.2.2.2 籽粒中NH_4~+、NO_3~-、可溶性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6.2.2.3 NR、GS、GOGAT和 GDH的活性测定
        6.2.2.4 HPLC检测方法
        6.2.2.5 样品的石蜡包埋与切片
        6.2.2.6 切片的免疫荧光
        6.2.2.7 籽粒RNA的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6.2.2.8 Western bolt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麦籽粒TaGS同工酶的定位
        6.3.2 小麦籽粒TaGS同工酶的表达动态
        6.3.3 小麦籽粒碳氮代谢变化动态
    6.4 结语与讨论
        6.4.1 TaGS同工酶的细胞定位、表达特性及功能
        6.4.2 小麦籽粒NH_4~+同化中GDH与GS的协同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小麦TaGS基因的转录概况
        7.1.2 Ta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
        7.1.3 TaGS同工酶在氮素同化和转运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7.1.4 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氮同化产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及TaGS同工酶的功能
        7.1.5 籽粒中TaGS同工酶的定位、表达和功能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6)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吸附材料
        1.2.1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2.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物
        1.3.1 蒙脱土及聚合物/蒙脱土复合物
        1.3.2 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与研究进展
    1.4 单宁及单宁改性吸附材料
        1.4.1 单宁的来源、结构与性质
        1.4.2 单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
        1.5.1 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2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2.2.3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2.2.4 材料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S-MMT插层复合物的制备
        2.3.2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2.3.3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2.3.4 CA@CS-MMT-2复合纳米纤维吸附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节
3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3.2.2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3.2.3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3.3.2 (HPAN/PEI/TA)_n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3.3.3 (HPAN/PEI/TA)_5复合纳米纤维吸附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节
4 CPAN-TA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络合态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2.2 共混法制备单宁-聚丙烯腈复合纺丝液
        4.2.3 静电纺丝法制备PAN-TA复合纳米纤维
        4.2.4 CPAN-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4.2.5 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gelatin的吸附性能研究
        4.2.6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N-TA共混纺丝液性质的测定
        4.3.2 CPAN-TA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表征
        4.3.3 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gelatin的吸附性能研究
        4.3.4 CPAN-TA-3复合纳米纤维吸附Cr(Ⅲ)-gelatin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参加项目

(7)漂白紫胶基复合涂膜对常温贮藏鲜果呼吸抑制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采后果蔬生理变化机制
        1.2.2 贮藏保鲜技术
        1.2.3 可食性膜包装材料
        1.2.4 单宁酸
        1.2.5 高分子膜透气性的调控及其在果蔬保鲜的应用
        1.2.6 生物可降解多孔微球
        1.2.7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2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芒果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保鲜剂的制备及涂膜处理
        2.2.2 失重率和黑斑发生率的测定
        2.2.3 单因素实验
        2.2.4 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
        2.2.5 模型验证
        2.2.6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的感官和理化指标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2 响应面优化配方
        2.3.3 回归模型的验证结果
        2.3.4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保鲜剂的感官和理化指标
    2.4 小结
3 单宁酸/漂白紫胶复合涂层对采后芒果的品质影响及保鲜机理探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方法
        3.2.1 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涂膜处理
        3.2.2 贮藏芒果的质地和外观品质测定
        3.2.3 贮藏芒果的呼吸代谢测定
        3.2.4 贮藏芒果的营养品质和风味测定
        3.2.5 生物化学变化测定
        3.2.6 涂层特性的测试
        3.2.7 毒理性测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芒果的质地和外观品质变化
        3.3.2 芒果的呼吸代谢变化
        3.3.3 芒果的营养品质和风味变化
        3.3.4 芒果的生物化学变化分析
        3.3.5 涂层特性分析
        3.3.6 毒理性分析
    3.4 小结
4 聚乳酸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气体调控性能的研究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方法
        4.2.1 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制备
        4.2.2 聚乳酸微球的制备
        4.2.3 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制备
        4.2.4 涂膜处理
        4.2.5 微观形貌表征
        4.2.6 粒径分析
        4.2.7 孔径结构表征
        4.2.8 薄膜厚度测试
        4.2.9 薄膜的透气性能测试
        4.2.10 机械性能测试
        4.2.11 透光性测试
        4.2.12 毒理性测试
        4.2.13 抑菌性测试
        4.2.14 贮藏期橙子的指标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聚乳酸多孔微球制备的单因素分析
        4.3.2 优化后的聚乳酸多孔微球的形貌和孔结构分析
        4.3.3 聚乳酸微球的粒径分析
        4.3.4 聚乳酸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形貌及性能分析
        4.3.5 抑菌性分析
        4.3.6 毒理性分析
        4.3.7 涂层对橙子呼吸代谢的影响
    4.4 小结
5 载单宁酸壳聚糖多孔微球对可食性膜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水果的气调保鲜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方法
        5.2.1 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
        5.2.2 单宁酸/壳聚糖多孔微球的制备
        5.2.3 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的制备
        5.2.4 涂膜处理
        5.2.5 单宁酸负载量的测定
        5.2.6 单宁酸与壳聚糖的作用力分析测定
        5.2.7 微观形貌表征
        5.2.8 粒径分析
        5.2.9 孔径结构表征
        5.2.10 薄膜厚度测试
        5.2.11 薄膜的透气性能测试
        5.2.12 机械性能测试
        5.2.13 透光性测试
        5.2.14 毒理性测试
        5.2.15 抑菌性测试
        5.2.16 贮藏期橙子的指标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壳聚糖多孔微球制备的条件优化分析
        5.3.2 壳聚糖负载单宁酸的作用力及负载量分析
        5.3.3 多孔微球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分析
        5.3.4 多孔微球/漂白紫胶复合膜形貌及性能分析
        5.3.5 抑菌性分析
        5.3.6 毒理性分析
        5.3.7 涂层对采后橙子呼吸代谢的调控作用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钽化合物为载体的铂基电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能源转换和存储装置
        1.1.1 燃料电池
        1.1.2 电解水制氢
    1.2 铂基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1 基于调控铂尺寸和几何形貌的研究
        1.2.2 基于铂合金化和核壳结构的研究
        1.2.3 基于铂基电催化剂载体材料的研究
    1.3 钽化合物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钽化合物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1.3.2 基于钽化合物载体的铂基电催化剂
    1.4 论文的选题立意、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选题立意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难点分析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五氧化二钽载体的制备
        2.2.1 聚苯乙烯微球模板制备
        2.2.2 多孔五氧化二钽载体的制备
        2.2.3 五氧化二钽/碳纳米管复合载体的制备
        2.2.4 五氧化二钽包覆中空碳微球的制备
        2.2.5 不同组分钽化合物包覆中空碳微球的制备
    2.3 五氧化二钽/铂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
        2.3.1 五氧化二钽负载铂纳米粒子电催化剂的制备
        2.3.2 五氧化二钽负载超低担载量铂电催化剂的制备
    2.4 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3 X射线粉末衍射仪
        2.4.4 热失重-差热分析
        2.4.5 拉曼光谱仪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2.4.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4.8 氮气等温吸脱附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催化剂电极制备
        2.5.2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第三章 五氧化二钽载体的孔结构调控及其对铂电催化性能影响
    3.1 引言
    3.2 介孔结构五氧化二钽负载铂纳米粒子的氧还原性能
        3.2.1 载体制备条件优化
        3.2.2 介孔五氧化二钽/铂电催化性能
    3.3 大孔-介孔结构五氧化二钽载体超低铂担量的氢析出性能
        3.3.1 载体制备条件优化
        3.3.2 大孔-介孔五氧化二钽/铂电催化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五氧化二钽/铂界面结构设计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五氧化二钽/碳纳米管复合载体制备条件优化
        4.2.1 复合载体形成机理探究
        4.2.2 五氧化二钽负载量的优化
        4.2.3 热处理温度的优化
    4.3 五氧化二钽/碳纳米管负载铂纳米粒子形貌和结构表征
        4.3.1 复合载体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 五氧化二钽/碳纳米管负载铂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3 五氧化二钽/碳纳米管负载铂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性能
    4.4 五氧化二钽/铂界面结构对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4.4.1 五氧化二钽/铂界面结构调控
        4.4.2 五氧化二钽增强铂/碳电催化性能的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钽化合物载体的组分调控及铂电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五氧化二钽包覆中空碳微球负载铂纳米粒子
        5.2.1 载体制备条件优化
        5.2.2 载体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2.3 铂基催化剂电化学性能
    5.3 不同相组成钽化合物包覆中空碳微球
        5.3.1 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表征
        5.3.2 不同相组成钽化合物载体形貌和结构表征
    5.4 不同相组成钽化合物对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5.4.1 不同相组成钽化合物负载铂纳米粒子形貌和结构表征
        5.4.2 不同相组成钽化合物载体的铂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5.4.3 五氧化二钽/碳化钽两相共存的增强机理探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新型超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热防护系统
        1.2.1 热防护系统的分类
        1.2.2 可重复使用型热防护系统的发展历程
    1.3 隔热材料
        1.3.1 隔热材料的分类
        1.3.2 多孔超高温陶瓷隔热材料
    1.4 超高温陶瓷材料
        1.4.1 超高温陶瓷的制备工艺
        1.4.2 超高温陶瓷的性能研究
    1.5 高熵材料
        1.5.1 高熵的定义及核心效应
        1.5.2 高熵陶瓷
    1.6 本文的课题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原料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表征及测试方法
        2.2.1 物相组成分析
        2.2.2 微观形貌分析
        2.2.3 热重分析
        2.2.4 线收缩分析
        2.2.5 密度、孔隙率和径向收缩率
        2.2.6 压缩强度测试
        2.2.7 透气率测试
        2.2.8 孔径分布测试
        2.2.9 热扩散系数
        2.2.10 热容
        2.2.11 热导率
第3章 多孔YB_2C_2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多孔YB_2C_2的反应路径
        3.3.2 多孔YB_2C_2的物相组成
        3.3.3 多孔YB_2C_2的孔隙率和径向收缩率
        3.3.4 多孔YB_2C_2的微观形貌
        3.3.5 多孔YB_2C_2的压缩强度及其各向异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原位反应/部分烧结法
        4.2.2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热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4.3.2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反应和收缩过程
        4.3.3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物相组成
        4.3.4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孔隙率
        4.3.5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微观形貌和压缩强度
        4.3.6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孔径分布
        4.3.7 多孔过渡金属碳化物陶瓷的热导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孔高熵(Zr_(0.2)Hf_(0.2)Ti_(0.2)Nb_(0.2)Ta_(0.2))C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2.1 放气反应过程的设计
        5.2.2 多孔高熵(Hf_(0.2)Zr_(0.2)Nb_(0.2)Ta_(0.2)Ti_(0.2))C陶瓷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多孔高熵(Hf_(0.2)Zr_(0.2)Nb_(0.2)Ta_(0.2)Ti_(0.2))C陶瓷的反应和收缩过程
        5.3.2 多孔高熵(Hf_(0.2)Zr_(0.2)Nb_(0.2)Ta_(0.2)Ti_(0.2))C陶瓷的物相组成
        5.3.3 多孔高熵(Hf_(0.2)Zr_(0.2)Nb_(0.2)Ta_(0.2)Ti_(0.2))C陶瓷的压缩强度和微观形貌.
        5.3.4 多孔高熵(Hf_(0.2)Zr_(0.2)Nb_(0.2)Ta_(0.2)Ti_(0.2))C陶瓷的热导率
        5.3.5 多孔高熵(Hf_(0.2)Zr_(0.2)Nb_(0.2)Ta_(0.2)Ti_(0.2))C陶瓷的高温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孔高熵(Zr_(0.2)Hf_(0.2)Ti_(0.2)Nb_(0.2)Ta_(0.2))B_2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2.1 放气反应过程的设计
        6.2.2 多孔高熵(Zr_(0.2)Hf_(0.2)Ti_(0.2)Nb_(0.2)Ta_(0.2))B_2陶瓷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_4C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6.3.2 多孔高熵(Zr_(0.2)Hf_(0.2)Ti_(0.2)Nb_(0.2)Ta_(0.2))B_2陶瓷的反应和收缩过程
        6.3.3 多孔高熵(Zr_(0.2)Hf_(0.2)Nb_(0.2)Ta_(0.2)Ti_(0.2))B_2陶瓷的物相组成
        6.3.4 多孔高熵(Zr_(0.2)Hf_(0.2)Nb_(0.2)Ta_(0.2)Ti_(0.2))B_2陶瓷的压缩强度和微观形貌
        6.3.5 多孔高熵(Zr_(0.2)Hf_(0.2)Nb_(0.2)Ta_(0.2)Ti_(0.2))B_2陶瓷的热导率
        6.3.6 多孔高熵(Zr_(0.2)Hf_(0.2)Nb_(0.2)Ta_(0.2)Ti_(0.2))B_2陶瓷的热导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多孔高熵(Y_(0.2)Yb_(0.2)Sm_(0.2)Nd_(0.2)Eu_(0.2))B_6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过程
        7.2.1 高熵稀土六硼化物的组分设计
        7.2.2 放气反应过程的设计
        7.2.3 多孔高熵(Y_(0.2)Yb_(0.2)Sm_(0.2)Nd_(0.2)Eu_(0.2))B_6陶瓷的制备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多孔高熵(Y_(0.2)Yb_(0.2)Sm_(0.2)Nd_(0.2)Eu_(0.2))B_6的反应路径
        7.3.2 多孔高熵(Y_(0.2)Yb_(0.2)Sm_(0.2)Nd_(0.2)Eu_(0.2))B_6的物相组成
        7.3.3 多孔高熵(Y_(0.2)Yb_(0.2)Sm_(0.2)Nd_(0.2)Eu_(0.2))B_6的压缩强度、热导率和微观形貌
        7.3.4 多孔高熵(Y_(0.2)Yb_(0.2)Sm_(0.2)Nd_(0.2)Eu_(0.2))B_6的透气率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发表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10)小麦U-box E3连接酶基因TaPUB1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研究进展
    1.3 脱落酸(ABA)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1.4 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与植物的逆境适应
        1.4.1 泛素化过程
        1.4.2 泛素
        1.4.3 泛素活化酶E1
        1.4.4 泛素结合酶E2
        1.4.5 泛素连接酶E3
        1.4.6 26S蛋白酶体
    1.5 E3 连接酶与植物的非生物胁迫耐性
        1.5.1 E3 连接酶与植物的干旱胁迫耐性
        1.5.2 E3 连接酶与植物的重金属胁迫耐性
    1.6 E3 连接酶与ABA调控的植物逆境适应性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载体和菌株
        2.1.3 酶及试剂
        2.1.4 仪器
        2.1.5 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转化菌落的PCR鉴定
        2.2.2 质粒的提取
        2.2.3 目的片段和质粒DNA的酶切鉴定
        2.2.4 目的片段与质粒DNA的连接
        2.2.5 无缝克隆构建载体
        2.2.6 Trizol试剂盒提取RNA
        2.2.7 反转录c DNA第一链的合成
        2.2.8 荧光实时定量PCR
        2.2.9 CTAB法提取植物DNA
        2.2.10 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
        2.2.10.1 片段扩增
        2.2.10.2 中间载体的连接
        2.2.10.3 AD/BD载体的构建
        2.2.11 酵母筛库
        2.2.12 酵母双杂实验
        2.2.13 烟草瞬时表达
        2.2.14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2.2.15 荧光素酶互补图像检测(LCI)
        2.2.16 蛋白原核表达与纯化
        2.2.17 蛋白杂交分析
        2.2.17.1 植物总蛋白的提取
        2.2.17.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2.2.17.3 半干法蛋白转移
        2.2.17.4 封闭及杂交
        2.2.18 Pull down实验
        2.2.19 体外泛素化实验
        2.2.20 体内泛素化和降解实验
        2.2.21 Cd~(2+)含量测定
        2.2.22 细胞非损伤微测技术测定小麦根尖Cd~(2+)流速
        2.2.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2.2.23.1 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测定
        2.2.23.2 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2.23.3 光合参数的测定
        2.2.23.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23.5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2.2.23.6 ROS的活体检测
        2.2.23.7 ROS的活体荧光检测
        2.2.23.8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2.23.9 蛋白羰基化分析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过表达小麦TaPUB1基因提高本生烟的耐旱性
        3.1.1 转基因本生烟的筛选和鉴定
        3.1.2 过表达小麦TaPUB1提高了本生烟的干旱胁迫耐性
        3.1.3 过表达小麦TaPUB1提高了本生烟的保水能力
        3.1.4 过表达小麦TaPUB1提高了本生烟的抗氧化能力
        3.1.5 干旱胁迫下过表达TaPUB1植株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3.1.6 过表达小麦TaPUB1对本生烟氧化胁迫耐性的影响
    3.2 TaPUB1转基因小麦对ABA的响应机制研究
        3.2.1 TaPUB1转基因小麦的鉴定
        3.2.2 TaPUB1影响转基因小麦对外源ABA的敏感性
        3.2.3 TaPUB1调节小麦ABA响应基因的表达
        3.2.4 TaPUB1调控小麦TaPYL4 的泛素化降解
        3.2.5 TaPUB1介导小麦TaABI5 的泛素化降解
        3.2.6 TaPYL4和TaABI5 对小麦ABA敏感性的影响
        3.2.7 TaPUB1通过促进TaABI5 降解调节种子发育
    3.3 TaPUB1基因对小麦Cd胁迫耐性的调控作用分析
        3.3.1 小麦TaPUB1基因表达对Cd胁迫的响应
        3.3.2 TaPUB1参与调控转基因小麦对Cd胁迫的耐受性
        3.3.3 TaPUB1调控小麦根对Cd的吸收和积累
        3.3.4 TaPUB1与TaIRT1 互作并促进TaIRT1 的降解
        3.3.5 TaIRT1 促进拟南芥根对Cd的吸收
        3.3.6 TaPUB1与TaIAA17 互作并促进TaIAA17 的降解
        3.3.7 过表达TaPUB1通过IAA17缓解 Cd胁迫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3.3.8 TaPUB1提高小麦的抗氧化能力降低Cd胁迫下ROS的积累
4 讨论
    4.1 TaPUB1通过提高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改善植物的耐旱性
        4.1.1 过表达小麦TaPUB1提高本生烟的抗旱性
        4.1.2 过表达TaPUB1通过提高保水能力改善本生烟的耐旱性
        4.1.3 过表达TaPUB1增强本生烟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
        4.1.4 过表达TaPUB1增强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本生烟胁迫相关基因表达
    4.2 TaPUB1通过促进小麦TaPYL4和TaABI5 蛋白泛素化降解介导小麦ABA响应和种子发育
        4.2.1 TaPUB1调控小麦的ABA敏感性
        4.2.2 TaPUB1介导ABA信号成分TaPYL4和TaABI5 蛋白的降解
        4.2.3 TaPUB1通过介导TaABI5 降解影响小麦的种子发育
    4.3 TaPUB1通过降解TaIRT1和TaIAA17 改善小麦的Cd胁迫耐性
        4.3.1 TaPUB1正调节小麦Cd胁迫耐性
        4.3.2 TaPUB1通过促进TaIRT1 降解降低小麦对Cd的吸收和积累
        4.3.3 TaPUB1通过促进TaIAA17 蛋白降解减轻Cd胁迫对根系生长的抑制
        4.3.4 TaPUB1正调节小麦的抗氧化能力减少ROS积累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四、CⅡTA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酸酰基转移酶基因TaBAHD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 战帅帅.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Ti-45Ni-5Cu-0.3Cr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特性研究[D]. 杜雨青.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小麦F-box蛋白基因TaFBA1在高温干旱胁迫耐性中的功能研究[D]. 李钦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NaTaO3/BC+PMS双效催化体系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D]. 孙金龙.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D]. 韦一昊.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6]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D]. 张静.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7]漂白紫胶基复合涂膜对常温贮藏鲜果呼吸抑制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D]. 周志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8]钽化合物为载体的铂基电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高文彬.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新型超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陈恒.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小麦U-box E3连接酶基因TaPUB1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功能研究[D]. 张广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CⅡTA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