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华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塞罕坝华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一、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运红,李建亮,王利东,邹金龙,刘彦清,陆景星,赵婉凝,贾忠奎[1](2021)在《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的分解及其伴随的养分释放和土壤有机物结构的变化是森林生态系统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凋落物分解,对于加快养分归还、促进林木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中4种间伐强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布设凋落物,分别测定0(CK)、15%、20%、30%4种间伐强度下(以下分别简称为CK、15%、20%、30%)凋落物、有机质、全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的残留率等8项物理和化学养分指标,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结果】(1)间伐显着降低了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残留率,到2015年9月,残留率大小分别为:CK> 30%> 20%> 15%;(2)不同间伐强度下,华北落叶松凋落物分解速率大小依次为:15%> 30%> 20%> CK,其中,30%和20%间伐强度下分解速率差异不大。(3)间伐强度和时间发生对有机质、C、N、P残留率有交互作用,且影响极显着,而K残留率几乎不受间伐强度影响。华北落叶松凋落物中的N、P残留率与分解速率呈显着正相关(P <0.01)。凋落物中的N残留随时间增加发生淋溶-富集或富集的过程,P残留随时间增加发生淋溶-富集-释放或富集-释放的过程,而K残留随时间增加发生释放-富集的过程。(4)华北落叶松凋落物中C/N和C/P值与分解速率具有极显着相关性。其中,分解速率与C/N值呈中强度负相关、与C/P值呈显着负相关。到试验结束时,相较于CK和30%的间伐强度,15%和20%间伐强度下的C/N和C/P下降值更大,更有利于凋落物分解。【结论】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产生显着影响,其中,15%的间伐强度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

常旭,邱新彩,刘欣,彭道黎,程顺[2](2021)在《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土壤质量指数(SQI),研究华北落叶松林不同混交方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为其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华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纯林)、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落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落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0~20 cm土层的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性质的调查研究,利用SQI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建立SQI包括3个步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小数据集(MDS),利用非线性得分函数计算MDS指标得分,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SQI。【结果】不同混交方式间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落叶松纯林相比,落桦混交林的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有了明显改善;落樟混交林的土壤理化状况较差,土壤生物性质与落叶松纯林没有明显差异。在17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中,MDS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全磷、氨氮3个指标组成。不同混交方式间SQI差异显着,表现为落桦混交林(0.59)>落叶松纯林(0.47)>落樟混交林(0.39)。【结论】土壤肥力质量在不同混交方式下差异显着,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利用指数法建立SQI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可为其他树种或其他地区的森林土壤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刘继龙[3](2021)在《不同立地及林分密度对木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新丰分场为实验地点进行采样,采用建立监测样地的调查方法,对新丰分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分别针对5种立地类型和5种林分密度建立20组监测样地,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和林分密度对木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蓄积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为木兰林场在经营和管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蓄积量生长均有显着影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均为阴坡>阳坡、坡下位>坡中位>坡上位。(2)坡度、海拔、土层厚度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和蓄积量生长影响不明显。(3)林分密度对胸径、蓄积量、冠幅、枝下高均有显着影响,但对树高影响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胸径、蓄积量、冠幅呈降低的趋势,树高、枝下高呈升高的趋势。(4)林分密度对蓄积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由430-600株/hm2增加到1201-1400株/hm2,蓄积量呈下降的趋势,林分蓄积量由高到低为85.6m3/hm2>84.4m3/hm2>84.2m3/hm2>83.3m3/hm2>79.9m3/hm2。(5)林分密度由430-600株/hm2增加到601-800株/hm2及以上时,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林分蓄积量降幅较大,对≥601-800株/hm2的林分应及时进行抚育间伐。(6)阴坡、下坡位、缓坡和土层较厚的立地华北落叶松长势较好,适合培育用材林;在阳坡、上坡位、陡坡和薄土层的立地华北落叶松长势一般,适合培育防护林;比较适合本研究的林分密度为430-600株/hm2。

吕爱琳[4](2021)在《大青山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阴山中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上4种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测定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并据此建立生物量方程,对华北落叶松乔木层各器官、林下植被层及凋落物层和林地土壤及不同林龄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间养分分布状况和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如下:1.各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为34a>25a>42a>14a,灌木层为14a>25a>42a>34a,25a林龄人工林草本层生物量最高,42a林龄最低,地下部分生物量均高于地上部分。2.凋落物未分解层贮量最高的是42a林龄人工林,最低的是14a林龄人工林;半分解层贮量最高的是34a林龄人工林,贮量最低的是14a林龄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加,凋落物中C和P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N和K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四种营养元素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为C>N>K>P。3.不同深度土壤容重和含水率随林龄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其中土壤容重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加,在34a林龄达到最小值;含水率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小,在34a林龄时达到最大值。4.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p H值基本呈现出增大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呈减小趋势;14a、34a和42a林龄人工林土壤全P含量先减小后增加,而25a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全P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14a和34a林龄人工林土壤全K含量先增加后减小,而25a和42a林龄土壤全K含量先减小后增加。5.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积累量大小顺序为42a>14a>34a>25a。随林龄增加,植被层、凋落物层养分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小;土壤中全N积累量逐渐减小,全P积累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全K积累量先减小后增加。养分年存留量大小顺序为34a>25a>14a>42a。随着林龄的增加,养分年存留量先增加后减小。养分年归还量大小顺序为34a>14a>25a>42a。随林龄增大,养分年归还量先减小后增加又减少。

吴振廷,黄卫丽,莎仁图雅,王春颖,鲁敏,武永智,刘雪锋,杨沫[5](2021)在《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落叶松为华北地区高山针叶林带中的主要森林树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加大,落叶松人工林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目前,由于其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出现了林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并引起了林木生长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并指出一是通过自然干预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及财力的消耗,二是进行科学合理的造林经营管理,可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这可为落叶松造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淳,冀盼盼,刘璇,徐雯雯,张志东,黄选瑞[6](2020)在《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文中提出为探究华北落叶松叶、枝、根各器官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林分类型中的变化规律,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一代林(17a和37a)、二代林(14a)、和落桦混交林(36a)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和相关方法分析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如下:(1)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C含量变化范围为447.13~532.06g/kg,表现为细枝>针叶>细根;N含量变化范围为3.82~22.06g/kg,P含量为0.35~1.53g/kg,均表现为针叶>细根>细枝。(2)一般来讲,除了针叶C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变化不显着外,细枝和细根C含量均在落桦混交林(36a)中最高;不同器官N含量在一代林(17a)中最低,而在一代林(37a)中最高;与细枝P含量变化相反,针叶P含量在一代林(37a)中最低。(3)同一代际中,一代林(37a)的不同器官C/N均低于一代林(17a);与不同器官的N/P变化相似,针叶和细根C/P在一代林(37a)中较高,而细枝C/P则在落桦混交林(36a)中最高。(4)C、N含量和各计量比(C/N、C/P和N/P)在不同器官间均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P含量在不同器官间相关不明显(P>0.05)。不同林龄代际林和器官间C、N、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变化存在差异,通过华北落叶松针叶中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阐明了研究区落桦混交林(36a)和一代林(37a)生长主要受P限制,而一代林(17a)生长主要受N限制。

张宇辰,彭道黎[7](2020)在《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文中认为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比例很小,具有不稳定性、易移动、易矿化、易氧化和易分解等特点,对维持土壤碳库平衡有重要意义,是评价土壤肥力与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设置4种间伐强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及5种活性有机碳含量,比较分析间伐对其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14%和28%间伐强度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重度间伐对各指标含量影响不同.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分别为6.50%-16.78%、1.43%-3.46%、14.00%-20.91%、0.98%-1.98%、0.65%-0.90%.间伐降低了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提高了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本研究表明间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与间伐强度有关,其中28%中度间伐对其含量的影响最为显着;适度间伐可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加快活性有机碳各组分间的周转,因此可加强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改善土壤肥力与质量,促进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图1表3参56)

吴霞[8](2020)在《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我国华北地区(特别是塞罕坝地区)蓄积量最大、分布最广的重要造林树种,因其生长旺盛、干形材质优良、强适应性且寿命长,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以及风沙防治等方面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的华北落叶松(林龄:26a、30a、46a)为对象,分别设置5种间伐强度和3种修枝强度,探讨不同抚育措施对林下土壤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抚育处理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不尽相同。就总体趋势而言,土壤含水量、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升高。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降低,毛管孔隙度先增后减,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间伐强度以中度间伐最为明显。(2)抚育处理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不一,整体而言,较之对照,p H值和速效磷含量减小,有机质含量升高。随着土层加深,p H值增大,有机质含量降低,速效磷先减小后增大,且不同土层间差异显着(P<0.05)。(3)抚育处理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复杂多变。大体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特别是46a在偏重度间伐且轻度修枝后,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高出对照45.72%、17.01%。(4)总的来说,不管是对照还是抚育处理后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均表现为2011年>2019年,其中26a的T2(46.44%)、46a的T1(43.31%)较2011年对应的毛管持水量有所升高。(5)不同林龄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比较。30a的土壤p H值、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最大,分别为6.28、0.990、21.07%、51.0419 g/kg;而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26a>30a>46a;26a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9.5757mg/kg。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在26a(50.10×105个/g)、30a(16.84×104个/g)、46a(10.49×105个/g)数量最多。总体而言,30a的土壤质量最优,抚育效果最佳,26a次之。(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于26a和30a综合得分最高的分别是T4P1(重度间伐且中度修枝)、T0P2(重度修枝但不间伐)。与对照相比抚育后土壤质量有所改善,并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弱,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6a的T3P0(偏重度间伐但不进行修枝)得分最高,其次是T4P2(重度间伐且重度修枝)。整体来讲,偏重度间伐>重度间伐>对照>偏轻度间伐>偏中度间伐。

赵匡记[9](2020)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CO2通量时空变异与调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气候变暖持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碳排放受到广泛关注。树干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之一,探究其CO2通量变化规律对阐释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不同树干位置高度和抚育间伐对树干CO2通量的影响,对深入探索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价方法起到关键作用,但相关研究较少,其影响作用和机制也尚不明确。因此,多角度研究树干CO2通量变化规律和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主要建群和人工造林树种。本研究以河北省塞罕坝地区16年生、21年生、25年生和41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华北落叶松树干CO2通量随时间、树干位置高度、抚育间伐强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阐述了华北落叶松树干CO2的排放规律,并从环境因子、林木结构、营养元素含量和呼吸底物含量等调控因子的角度,深入探索了树干CO2通量对时间、树干位置高度、抚育间伐的响应机制,确定了影响树干CO2通量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研究结果首先为建立精确的树干CO2通量模型提供了依据,其次为进一步精确量化树干碳通量以及评估森林固碳能力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为相关部门制定森林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对策,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树干CO2通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呈“单峰曲线”,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4:00-18:00期间,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期间。在生长季节期间,树干CO2通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非生长季节与之相反,即:41年生(0.38μmol m-2 s-1)>25年生(0.32μmol m-2 s-1)>16年生(0.29μmol m-2 s-1)。(2)影响华北落叶松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气温和空气湿度。华北落叶松树干CO2通量温度敏感性系数(Q10)7月份最小,为1.34。当空气温度大于0℃时,Q10随温度增加而上升,在气温为0-5℃时,树干CO2通量对温度反应最为敏感,Q10为9.89。(3)华北落叶松16年生、25年生和41年生3个林龄林分的树干CO2释放量7月份最大,分别为61.68±5.51 kg CO2 ha-1 day-1、99.42±17.32 kg CO2 ha-1 day-1和32.93±3.07 kg CO2 ha-1 day-1;10月份最小,分别为7.98±3.33 kg CO2 ha-1 day-1、10.46±4.25 kg CO2 ha-1 day-1和4.87±1.82 kg CO2 ha-1 day-1。树干年CO2释放量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为:25年生(11.53±2.081 t ha-1)>16年生(7.45±1.02 t ha-1)>41年生(4.87±0.66 t ha-1)。(4)华北落叶松3个林龄林分树冠部位和树干基部的树干CO2通量显着大于树干中部。影响树干CO2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林木结构因子、营养元素和呼吸底物分别为气温和空气湿度、边材宽度、氮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5)华北落叶松3个林龄林分,分别以距地面4.0 m处(Q10=2.90)、0.2 m处(Q10=2.84)和2.0 m(Q10=3.30)处的树干CO2通量温度敏感性最高。通过对各树干位置树干CO2通量和气温进行指数回归,建立了各树干位置的树干CO2通量快速估算模型。(6)与结合不同树干位置高度处树干CO2通量估算华北落叶松16年生(3833株/ha)、25年生(3050株/ha)和41年生(950株/ha)林分中平均木的单株林木树干CO2年释放量相比,利用传统方法估算树干CO2年释放量分别被低估了5%、6%和24%。在估算单株林木树干CO2释放量时,为获得更为精确的估算值,应考虑不同树干位置高度处树干CO2通量的差异。(7)华北落叶松3个林龄林分的树干CO2通量均随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影响21年、25年、41年生华北落叶松树干CO2通量随间伐强度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分别为: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气温>边材宽度>氮含量,树干温度>可溶性糖含量>空气湿度>相对湿度>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树皮厚度>空气湿度>相对湿度>气温。结合林分密度对树干CO2通量的影响,建立了树干CO2通量估算模型。(8)华北落叶松3个林龄林分的树干CO2通量温度敏感性基本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华北落叶松21年生林分TI 30%(间伐强度30%)样地的树干CO2通量温度敏感性最高(Q10=3.26),25年生和41年生林分TI 35%样地的树干CO2通量对温度最为敏感(Q10=3.33和3.86)。(9)华北落叶松21年生、25年生和41年生林分在单株林木尺度上的树干CO2释放量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林分尺度上,华北落叶松21年生和41年生林分TI 35%样地的树干CO2释放量最大,分别为10.86±0.37 t CO2 ha-1 yr-1和5.87±0.31 t CO2 ha-1 yr-1,25年生林分在CK样地的树干CO2释放量最大,为15.89±0.54 t CO2 ha-1 yr-1。综上所述,华北落叶松树干CO2通量随时间、树干位置高度和间伐强度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且其变化机制和主要调控因子均存在差异。本研究结合时间、树干位置高度和间伐强度多个角度探索树干CO2通量变化规律,对环境因子、林木结构、营养元素和呼吸底物等多个层次的调控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深入了解树干CO2释放机制,精确评价华北地区森林碳汇能力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汇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商添雄[10](2020)在《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对森林合理经营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经密度调整、林龄调整以及混交模式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林分生产力、林分空间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并运用数学模型构建林分生产力与各因子之间关系的方程,找出制约林分生产力的关键因子,为今后科学抚育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有:(1)密度调整的样地中,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增大,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特征因子影响显着。(2)密度调整后,林分生产力随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加,其中密度调控强度为50%(T50)的林分在很好保留了生物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林分生产力,为最优林分生长密度。林龄调控中,林龄为4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纯林(40a)是最优林分生长年龄,其中40a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生产力高于40a纯林。(3)密度调整、林龄调整及混交对林分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密度调整林分中,角尺度(Wi)与大小比数(Ui)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减小,林分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林分角尺度、大小比数与林分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不同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中,角尺度与混交度(Mi)随林龄增加减小;对比发现,混交后林分角尺度较纯林有所下降,林分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得到改善。(4)各林分密度中,土壤容重随林分密度减小而降低且与林分生产力显着负相关。密度调整后的林分土壤毛管孔隙度大于对照林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高于对照,土壤有机碳与林分生产力显着正相关;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总体上优于纯林,其中林龄为26年的落叶松针阔混交林(M26a)土壤条件最优。(5)经密度调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角尺度、平均胸径、土壤最大持水量、对林分生产力影响最大,土壤化学性质中全磷是影响林分生产力重要因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纯林与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物理性质是林分生产力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孔隙度与含水率是影响两种林分的重要因子。林分空间结构中,大小比数是两种林分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二、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与材料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
    1.3 凋落物的收集与凋落物袋的布设
    1.4 凋落物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残留率动态变化
    2.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动态变化
    2.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初始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2.3.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中有机质、C残留率动态变化
        2.3.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中N残留率动态变化
        2.3.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P残留率动态变化
        2.3.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中K残留率动态变化
    2.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中C/N和C/P值动态变化
3 讨论
    3.1 间伐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3.2 间伐对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3.3 间伐对凋落物养分释放的影响
4 结论

(3)不同立地及林分密度对木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3 生物资源
    2.4 社会经济概况
    2.5 土地利用现状
    2.6 新丰分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分布现状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立地因子分级标准
    4.2 立地因子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4.3 林分密度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大青山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1.2.2 凋落物研究
        1.2.3 土壤养分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3 样品分析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研究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4.1.1 生物量模型构建
        4.1.2 植被层生物量分配特征
        4.1.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营养元素含量特征
        4.1.4 林分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4.2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
        4.2.1 凋落物层生物量
        4.2.2 凋落物层营养元素含量
    4.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
        4.3.1 土壤物理性质
        4.3.2 土壤化学性质
    4.4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特征
        4.4.1 不同林龄养分积累与分配
        4.4.2 不同林龄养分年存留量及年归还量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特征
        5.1.2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
    1.1 以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1.2 以不同林分类型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1.3 以不同林分密度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1.4 以不同海拔梯度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
2 改善土壤肥力的措施
    2.1 人为进行干预,主要对土壤肥力下降的林地进行施肥灌溉
    2.2 自然干预为主,人为干预为辅,科学经营管理土壤肥力衰退的林地,营造针阔混交林与轮作造林
        2.2.1 营造针阔混交林是改善土壤肥力的良好举措
        2.2.2 轮作造林可改善土壤肥力
3 结论

(6)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设置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北落叶松林不同器官碳氮磷含量
    2.2 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变化
    2.3 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及其计量比相关性
3 讨论
    3.1 华北落叶松针叶碳氮磷含量及计量比变化分析
    3.2 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及其计量比分配规律
    3.3 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及计量比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7)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样品采集
    1.4 测定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温度、含水率及pH
    2.2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总有机碳(tot a l o r g a ni c carbon,TOC)的含量
    2.3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
        2.3.1 土壤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含量
        2.3.2 土壤轻组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含量
        2.3.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含量
        2.3.4 土壤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含量
        2.3.5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
    2.4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分配比例
3 讨论
    3.1 间伐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 间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3.3 间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分配比例的影响
4 结论

(8)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1.2.2 修枝对森林土壤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2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与水文
        2.1.3 土壤与植被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主要指标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分析
    3.1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2 间伐8年后(2019年)与1年后(2011年)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3.1.3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4 修枝8年后(2019年)与1年后(2011年)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3.1.5 间伐和修枝交互作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6 抚育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3.2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3 间伐和修枝交互作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4 抚育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3.3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1 土壤微生物数量对间伐的响应
        3.3.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3 间伐和修枝交互作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4 抚育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比较
    3.4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综合影响
        3.4.1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3.4.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3.4.3 抚育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4.1.2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4.1.3 抚育措施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交互作用
        4.1.4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4.2 结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CO2通量时空变异与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树干CO_2 通量和树干呼吸的概念概述
    1.2 树干CO_2 通量的研究方法
    1.3 树干CO_2 通量的时间变异
    1.4 树干CO_2 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变异
    1.5 抚育措施对树干CO_2 通量的影响
    1.6 树干CO_2 通量的调控因子
        1.6.1 环境因子
        1.6.2 林木结构
        1.6.3 营养元素
        1.6.4 呼吸底物
        1.6.5 其他调控因子
    1.7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8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1.2 森林类型及森林资源概况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3.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CO_2 通量的时间变异
        2.3.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CO_2 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变异
        2.3.3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通量的影响研究
        2.3.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CO_2 通量温度敏感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2.3.5 估算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释放量
    2.4 研究方法
        2.4.1 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木设置
        2.4.2 树干CO_2 通量的测定方法
        2.4.3 树干CO_2 通量时间动态的监测
        2.4.4 树干CO_2 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变化动态的监测
        2.4.5 树干CO_2 通量抚育间伐强度变化动态的监测
        2.4.6 环境因子的测定
        2.4.7 林木结构的测定
        2.4.8 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
        2.4.9 呼吸底物含量的测定
    2.5 技术路线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通量的时间变异
        3.1.1 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通量日变化
        3.1.2 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通量的季节变化
        3.1.3 华北落叶松Q_(10)时间动态变化
        3.1.4 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释放量的时间变异
    3.2 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的变异
        3.2.1 树干CO_2 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变异特征
        3.2.2 调控因子随树干位置高度变异特征
        3.2.3 不同树干位置高度下树干CO_2 通量与调控因子的关系
        3.2.4 树干位置高度对Q_(10)的影响
        3.2.5 树干CO_2 释放量估算方法的比较
    3.3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树干CO_2 通量的影响
        3.3.1 树干CO_2 通量随抚育间伐强度变化特征
        3.3.2 调控因子对树干CO_2 通量随间伐强度变化的影响
        3.3.3 抚育间伐对Q_(10)的影响
        3.3.4 抚育间伐对树干CO_2 释放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树干CO_2 通量时间变异
        4.1.1 树干CO_2 通量日变化幅度
        4.1.2 林龄对树干CO_2 通量的影响
        4.1.3 Q_(10)的季节变化
    4.2 树干CO_2 通量随树干位置高度的变异
        4.2.1 不同树干位置高度下树干CO_2 通量变化规律及主要调控因子
        4.2.2 不同树干位置高度下树干CO_2 通量对温度的响应
        4.2.3 树干CO_2 释放量估算方法
    4.3 不同间伐强度下树干CO_2 通量的变化
        4.3.1 不同间伐强度下树干CO_2 通量的季节变化
        4.3.2 Q_(10)对抚育间伐的响应
        4.3.3 估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的树干碳释放量
5 结论
6 创新与展望
    6.1 创新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生长特征的研究
        1.2.2 林分生产力研究
        1.2.3 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2.3.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
        3.1.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林分生长特征
        3.1.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林分生长特征
        3.1.3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特征
    3.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3.2.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2.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纯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2.3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1 不同林分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2 不同林龄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关系
        3.4.1 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4.2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4.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3 林龄调整下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特征
    4.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4.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间伐对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 周运红,李建亮,王利东,邹金龙,刘彦清,陆景星,赵婉凝,贾忠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12)
  • [2]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 常旭,邱新彩,刘欣,彭道黎,程顺.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08)
  • [3]不同立地及林分密度对木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D]. 刘继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大青山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特征研究[D]. 吕爱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5]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的研究[J]. 吴振廷,黄卫丽,莎仁图雅,王春颖,鲁敏,武永智,刘雪锋,杨沫.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01)
  • [6]华北落叶松不同器官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王淳,冀盼盼,刘璇,徐雯雯,张志东,黄选瑞.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11)
  • [7]间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 张宇辰,彭道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4)
  • [8]抚育间伐和修枝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D]. 吴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9]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CO2通量时空变异与调控机理研究[D]. 赵匡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10]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D]. 商添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塞罕坝华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