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地貌可视化建模与潮流虚拟现实

近海地貌可视化建模与潮流虚拟现实

一、Geomorphology visualization modeling and tidal current virtual reality for coastal ocean(论文文献综述)

高上[1](2021)在《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及运移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国家“一带一路”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蓬勃发展期。海底滑坡是威胁海洋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及健康运营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覆盖范围广、影响面积大、致灾后果严重的特点,其触发机制、作用形式及破坏特征极为复杂。其中,近海海底滑坡触发因素统计显示,波浪荷载作用是滑坡成灾致灾的关键要素,因此针对近海海底滑坡灾害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灾害触发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依托朱家尖海底滑坡案例,采用室内实验、理论分析、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及运移特征,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调研了国内外海底滑坡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海底滑坡实例,总结了海底滑坡灾害的主要致灾模式、诱发条件及触发机制。针对性开展了本文依托项目所在朱家尖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分析了朱家尖海底滑坡破坏过程,研究了波浪荷载对海底斜坡土体作用形式,揭示了基于线性波理论及极限平衡分析法的朱家尖海底滑坡波浪荷载触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朱家尖海底滑坡属于液化和剪切破坏耦合作用下引起的圆弧振荡破坏型海底滑坡。(2)针对海底滑坡模拟试验过程信息难以有效采集的问题,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光纤光栅传感器数值仿真优化,提出了适用于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监测的传感器技术参数优化方法,研发了具有高灵敏度、耐腐蚀性强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结合光纤传感波分复用技术,建立了模拟试验中传感器波分复用式组网方法。突破了近海海底滑坡灾变过程多元信息实时获取难题,为近海海底滑坡灾害现场监测提供了方法基础。(3)针对海底滑坡赋存环境复杂及难以现场捕捉导致的现场试验难以开展的问题,研发了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系统,实现了不同类型波浪荷载的精准施加,消除了传统试验装置存在的波浪反弹边界效应,实现了试验边界条件的精准施加。此外,搭配研发的光纤监测系统,实现了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前兆多元信息的实时获取,建立了可模拟多种海底滑坡灾害的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平台。(4)基于现场土体资料及相似理论,选配了与现场土体基础力学参数相近的相似材料。利用研制的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系统,搭配研发的光纤光栅监测系统,开展了不同波浪荷载条件下的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实现了近海海底滑坡全过程模拟,获得了近海海底滑坡多元前兆信息。通过观察近海海底滑坡过程中的现象,渗压场、位移场及流速场的变化特征,发现了波浪荷载引起的近海海底滑坡受液化和剪切破坏耦合作用的控制,波浪作用导致近海海底斜坡内部孔隙水压力累积,降低了斜坡的抗剪强度,进而波浪作用产生的剪切应力驱动滑坡的发生。近海海底斜坡在波浪荷载的持续作用下坡脚位置最先发生破坏,海底滑坡主要发生于近海海底斜坡中部及以下位置。波浪荷载作用对近海海底斜坡位移和孔隙水压力同时产生影响,发生滑坡时位移与孔隙水压力都出现了突变的现象,但孔隙水压力突变时间早于位移突变时间约5s,通过时间相似比尺换算50:1的现场原型可得,现场孔隙水压力突变时间约早于海底滑坡发生时间30s。因此在开展现场海底滑坡监测时,可优先考虑孔隙水压力作为海底斜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5)针对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灾变机理与演化过程难题,为进一步模拟验证理论及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多相流理论的两相流模型,开展了基于模拟试验的近海海底滑坡的灾变演化过程模拟,验证了海底滑坡的灾变演化过程,探究了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斜坡运移特征。结果表明,波浪的周期和高度都会对近海海底滑坡的灾变过程及运移特征产生影响,伴随着波浪高度的增加近海海底斜坡失稳破坏所需时间延长,滑坡体运移距离增大;伴随着波浪周期的缩短近海海底斜坡失稳破坏过程加剧,但滑坡体运移距离缩短。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思成[3](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张威涛[4](2019)在《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地壳运动的活跃,使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并且灾难性事件增多。与此同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人口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正在、也将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灾害威胁之下。城市疏散避难空间是灾害情景下工程抗灾设防受损后的第二道防线——保障人口生命安全的底线空间,也是收容救助活动的集核空间、城市机能运转的辅助空间。所以,疏散避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适应灾害风险”简称“适灾”,是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在不同的灾害风险条件下都可以可靠地发挥庇护、收容、救助等关键职能,降低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导致的人口及相关社会经济损失。但是,当我们审视当前各个城市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工作时,会发现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局——规划者们常常遵循既定经验范式,采用实体中心的规划技术手段(指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事物的平面与静态结构)就灾害谈设计,从而忽视或回避了疏散避难空间和灾害风险之间复杂的、生动的适应关系及运行逻辑,导致难以把握这种适应关系所形塑的适灾对策。何为“适灾”?如何“适灾”?这成为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亟待回归、思考并解答的问题。首次采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和外部规划响应进行双向探索。通过适灾机理向规划响应的推导,最后落足于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的应用,不仅帮助突破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适灾困局,还在于弥补现有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理论缺欠。也期待通过贡献出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研究的专项性成果,启发其他城市空间适灾理论的充实和适灾规划的完善。以基础平台搭建-适灾总体探讨-适灾分题探讨-适灾规划应用为研究路线依次展开:第一部分,搭建“适灾”研究的基础平台。通过梳理归纳“疏散避难空间”、“灾害风险”、“CAS理论”的发展动态,搭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研究和规划应用的基础平台,奠定研究广度、深度和精度。包括:明确以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规划内容向多灾种、多时段、多手段、多尺度和多主体5个方面扩展;明确以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分解为致灾性、暴露性和敏感性3个风险维度;引入CAS经典理论,辅以社会生态系统的CAS衍生理论、城市空间系统的CAS应用程序,探索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问题。第二部分,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总体探讨。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与CAS理论的耦合分析,论证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包括空间复杂性表现、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适灾系统构成、适灾系统外部特征和适灾系统内部机制在内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思想。其中,通过挖掘适应概念的可持续发展内核,提出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再通过搭建内部机制达到适灾要求的作用框架,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适灾运行机理模型。然后,将适灾理论思想和适灾机理模型转化为规划语言,确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概念,重塑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体系,包括:建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总体思路;将灾害风险适应性要求转化为新的规划原则;受适灾机理模型启发建立规划方法集合;确立清晰的规划流程和完整的规划内容;赋予新的规划属性和价值等。第三部分,以滨海城市为例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分题探讨。滨海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人口最集中、灾害形势最复杂的城市地区之一。通过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灾害情景下的人口安全,并以人口之安全维护社会经济之稳定,对于滨海城市而言至关重要。根据适灾规划体系指导,将适灾规划分为“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适应人口暴露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适应救助敏感性”3项专题分别展开。在每个专题下,首先通过分析滨海城市灾害风险主要影响要素,确定灾害风险评价指标,辨析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异特征;然后,针对滨海城市典型的灾害风险特征,将适灾运行机理模型具象化,形成疏散避难空间使用行动情景图式;以该图式为依据,搭建跟随灾害风险提升、承载邻域层自治行动向城市层统筹行动升级的疏散避难空间形制、配置和布局策略。第四部分,对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做规划应用研究。在对前文提出的空间适灾规划策略进行应用的同时,就应用研究区域本身发现并解决适灾专题探讨中忽视的差异性和细节性问题,指导我国滨海城市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提升,也为其他城市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建立一套指涉多方参与主体、识别多层规划权责、执行多元规划程序的规划保障措施,用于保障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编制、实施和使用的效果。

林钟扬[5](2019)在《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文中认为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备受学者关注。通过开展第四系沉积结构和空间展布规律来科学认识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变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地层层序的厘定、海平面变化、古环境演变和海侵时期等科学问题都是热烈讨论的问题。开展杭州湾地区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序列的分析,对研究杭州湾沉积作用发育历史、古地理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形成、古地理环境变迁,也发挥了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作用。当前,围绕杭州湾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研究已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为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序、古环境演变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受以往工作钻探难度、钻孔深度和样品测试分析技术的限制,更新世时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研究相对较少,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概括地讲,目前在杭州湾地区古环境演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沉积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两岸沉积环境演化差异性及其对岸线变迁的影响作用;(2)两岸沉积地层的统一厘定,多重地层统一划分标准的确定,两岸地层格架的构建和对比;(3)缺乏更新世以来揭露至基岩的沉积相、海平面变化、海陆变迁、河流入海和古气候变化的高精度数据资料;(4)杭州湾南-北两岸第四纪沉积层序与古地理演变的耦合关系?三维可视化可对地下地质现象、地质结构提供直观的展示,当前已经成为推动“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地质+”服务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三维地质构造模型已逐步应用于各种地质领域,技术方法逐步完善。而地质结构和地层属性的准确描述和精细化表达、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服务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等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杭州湾两岸作为浙江省拥江发展战略的先行区,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和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针对以上问题和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杭州湾两岸的第四纪地质钻孔,进行取芯采样,开展高分辨率的粒度、孢粉、光释光、AMS14C测年和古地磁的系统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料。针对性地开展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单元划分、沉积物类型、沉积相、古地理、地层年代和地层格架的综合研究。通过建立地层层序和地质剖面,结合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建库和综合分析,选取杭州湾北岸(嘉兴市)为例初步构建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通过杭州湾两岸的共13个第四系钻孔,获得了更新世-全新世地层中99个光释光年龄、74个AMS14C年龄及5178件样品的古地磁数据。对杭州湾北岸BZK02、BZK04、BZK05钻孔,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气候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粒度分析、综合测井等多种方法,建立了包含沉积相、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和地层划分信息的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图。通过编制8条的高精度第四纪地质剖面,建立了杭州湾两岸的第四纪地层格架。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划分为8个暖期-冷期变化的气候旋回,并依据基准面旋回的等时原理对气候旋回中的地层进行更精确对比,编制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20个时期的古地理演变图,较直观地反映了研究区沉积相、古地理环境演变规律。选取杭州湾北岸(嘉兴市)为例进行了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分析研究。通过精选杭州湾北岸代表性钻孔,建立三维地质钻孔原始数据库,借助以MapGIS软件K9为平台的三维软件工具,开展了基于地表地质图和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解译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三维模型可视化、三维模型切割及三维模型隔栅剖面展示的分析研究。精选代表性第四纪钻孔116个,工程地质钻孔1100余个、水文地质孔445个,建立了杭州湾北岸(嘉兴)三维第四纪地质构造模型,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和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初步实现了数据系统对地质钻孔数据的有效管理与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初步探索了对任意区域、任意深度范围内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的按需实时评价,并以此探讨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在服务资源管理、实现地上地下三维可视化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开展了杭州湾两岸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结构、沉积相序列和古地理演变研究,分析了杭州湾沉积层序及古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确定了8个暖期-冷期的古气候旋回、编制了20幅古地理图还原杭州湾岩相古地理演化。2、借助以MapGIS软件K9为平台的三维软件,开展了研究区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研究,构建了杭州湾北岸(嘉兴平原)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三维第四纪地质结构模型及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3、开展了三维地质结构可视化动态显示的初步探索,按需实时评价杭州湾北岸任何深度和区域地下空间利用的适宜性,为推动杭州湾两岸“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地质+”服务等提供支撑。

何书锋,魏合龙,林文荣,孙记红[6](2018)在《基于Skyline的海洋地质三维可视化系统开发与实现》文中提出融合海洋地质专题信息与海洋基础数据、遥感数据等,采用B/S架构实现基于Skyline的海洋地质Web三维GIS系统的组织、发布和应用技术,为海洋地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并从三维场景建模、B/S架构Web可视化和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Skyline软件在海洋地质GIS中的集成应用。

胡依然[7](2016)在《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技术的空前发展已给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领域带来剧烈变化。身在其中,如何迎接新思潮、新技术的挑战,正是该研究的初衷。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出发,主张“基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方式,针对潮控海岸的人工岛式填海造地,开展了由运算化模拟技术辅助的实验探索和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的拓展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结合海岸策略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以“海岸自然过程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为关注点,通过“隔离”和“引入”自然过程这两种填海方式的对比论证,认为常规造地方式对自然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一种严重损害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并提出利用自然的持续作用开展海岸工程才是未来趋势。为此,本文详细阐释了“基于自然过程进行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将其作为设计理念的必要性,接着系统梳理了与之相关的理论学说,并总结归纳出基于该方式进行填海造地的四种特征,最后形成了由设计原则和核心理念构成的思维框架。在该框架指导之下,继续针对“如何降低人工干预同时更多借助潮控海岸的自然作用进行填海造地”展开研究,将方法理论应用到具体问题之中,进而提出潮控海岸填海造地数字化策略的理论设想:在技术方法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与运算化模拟技术”;在设计理念上“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本文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视为具有动态机制的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其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构建了相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框架,具体包含四个方面:首先,基于粒子系统和自治智能体理论对海岸动力过程进行模拟;其次,从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出发建立生态定量模型和政策干预模型;三是,结合数字化分析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自然作用下场域形态的生成;最后综合以上三点并基于关系都市主义,论证了开展界面协作和互动平台的可能性。文章最后以实验性项目“阿布扎比潮控海岸人工岛式造地”为例,将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应用到典型场地样本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信息获取、环境分析、设计建构和设计反思四个部分,通过这一完整的设计过程验证了前文提出的框架理论设想;同时,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验和问题又为框架体系做出了反馈和补充。通过运用新技术对新领域的研究,本文验证了风景园林领域“顺应自然”的设计思想与运算化设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类似填海造地这样的实际问题中具备应用的可能性,总结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数字化设计策略框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领域针对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研究的空白,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在设计建构阶段的探索运用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推进和发展。

解静[8](2016)在《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多年来,长期、大规模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了沿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加强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管控能力。海洋管理决策系统借助GIS技术的空间数据管理优势和空间决策支持技术解决复杂空间问题的能力,成为海洋综合管理和决策的有力工具。现有的海洋管理决策系统更多地关注海洋资源和环境信息的管理和基于海洋信息的统计与决策,侧重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和风暴潮、溢油等突发事件的预警,忽略了服务于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活动的海洋管理决策系统研究。同时,现有的管理决策系统中普遍采用预置静态数值模型的方法,仅能开展固定计算域和网格系统的数值模拟和分析,不具有响应岸线、地形等海洋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建模和模拟分析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鉴于海洋综合管理的需求和现有海洋管理决策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开展基于WebGIS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探讨了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的构成、动态响应海洋环境变化的海洋数值模拟自动化方法、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等,集成了一个通用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为了满足海洋综合管理及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的需求,在系统分析决策系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体系与决策流程进行设计,提出基于WebGIS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的框架,详细探讨了系统的构成。(2)针对近岸海域空间数据的特点,提出基于地理本体的近岸海域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兼顾对海洋数值模拟结果及评价结果数据的管理,确定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结构。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宁波近岸海域空间数据组织中,建立宁波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为特定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决策辅助系统提供数据支持。(3)构建基于Web GIS的海洋数值模拟自动化的具体方法。在传统海洋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响应基于客户端浏览器页面新工程和边界定义的海洋数值模拟从建模、模拟到结果处理、分析全过程的完全自动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FVCOM模型的水动力泥沙自动化模型和污染物输移扩散自动化模型。海洋数值模拟自动化方法是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弥补了现有海洋管理决策系统中预置静态模型的不足。(4)针对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活动对海洋水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发展了一种基于FCM模型的岸线改造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智能学习,发现水动力泥沙环境参数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影响程度,建立具有最佳关联矩阵的海洋环境影响FCM评价模型。将水动力泥沙数值模型与FCM评价模型结合,以数值模拟结果在FCM模型中的输出值作为岸线改造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最后评价结果,进而确定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由于考虑了水动力泥沙环境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的不同贡献,评价结果相对于规范法(综合评价法)而言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该方法可以用于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评价新增岸线改造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5)针对海水水质评价的模糊性,开展基于Critic-Cloud模型的海水水质评价方法研究。通过Critic客观赋权法求解水质因子组合权重,分别建立区域个体云评价模型和区域整体云重心模型,构建海水水质从个体评价到整体评价的操作过程。由于隶属度云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基于Critic-Cloud模型的海水水质评价结果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和规范法(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相比更为合理。同时,该方法可以与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值模型结合,并在基于Web GIS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中集成,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动态评价新增城市污水排海工程对海水水质环境的影响。(6)针对宁波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现状和海洋综合管理需求,在基于Web GIS的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宁波海域海洋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应用宁波海域海洋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对象山港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累积影响进行研究,对比不同单一填海工程及多填海工程对海洋水动力泥沙环境影响,得出影响评价结论。研究表明,宁波海域海洋管理系统可以对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和评价。该系统己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顾云娟[9](2015)在《基于滩涂围垦应用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海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重大战略任务,省政府发布了《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完成后江苏沿海地区陆地面积将增加6%,约270万亩,是重要的储备土地资源,对缓解江苏易利用的土地基本开发完、后备土地资源不多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滩涂围垦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本文开展了该区域的数字海洋信息系统研究,拟通过信息化技术解决规划围垦因面积大、范围广、周期长、项目多而造成管理难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入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深入研究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在各朝代海岸线的演变趋势,通过贝壳沙提、海岸地貌、沉积特征等地质要素为主要研究依据,推算出海岸线演变规律,并得出结论: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有一半以上面积是滩涂淤涨形成,但令人意外的是,侵蚀与淤涨同时存在,其中以盐城地区侵蚀最严重,年岸滩平均冲刷速率达133米左右,非常适合建设深水港口;二是开展了地貌演变分析与地形冲淤动态分析,从建立地形冲淤模型可以看出,位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中部的条子泥,在2010年总体相对稳定,在近5年则呈现出北部潮波系统摆动变强,南部较弱的发展趋势,并呈现出北冲南淤的迹象,建议百万亩滩涂围垦中重要的条子泥围垦开发过程应该从南往北推进;三是理清了滩涂围垦工程自建国以来的历史信息和现状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辅助开展滩涂围垦工程管理。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滩涂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与《规划》内容和实施进度等相关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按照规划指标,从空间布局、时序进度、用地比例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时序进度调整方案。研究成果实现了全国特色海域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数字化,夯实了原有的江苏数字海洋基础框架系统。通过多种水下地形检测方法首次摸清并展示了辐射沙脊群水下地形演变规律。首次向规划管理部门提交了准确的规划执行现状数据,为科学有效制定及推进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姚远[10](2014)在《海岛礁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多维动态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表面约70%的面积是海洋,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由于海岛、礁石及低潮高地等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特殊地位,其涉及的领土、领海、毗连区及专属经济区等相关权利和利益十分巨大。任何一个海岛、礁石及低潮高地等归属都将对海洋权益产生深远的影响,业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海岛礁是人类探索和利用海洋的非常重要的支点,而海洋具有实时动态变化,并与海岛礁等进行动态交互的特性,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有较强的随机性,研究和认识海岛礁在潮汐等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变化特征与规律是发展海洋经济、有效开发海域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之一。而随着人类对海洋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海岛礁及其周边海洋环境监测已经成为具有战略性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一段时间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海岛礁及周边环境的监测与调查已经积累了海岛礁多比例尺、多源、异构、海量的测量和遥感数据,以及海洋环境的高动态监测与同化数据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的信息,对海岛礁及周边海洋进行更为直观和有效地分析。论文在分析了陆海多源数据建模、时空数据模型以及陆海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岛及周边区域陆海无缝三维地形模型,针对海岛礁和动态海洋对象的特点及面向全球多尺度应用的需求,提出了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支持对几何模型、物理模型和行为模型的建模,对多种海洋对象及与海岛礁的交互进行了动态建模与表达,最后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地球平台上,开发了海岛礁在潮汐等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动态表达与可视化系统,对以上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验证。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了海岛礁及周边地形的多源数据及其特点,针对陆海多源数据的四个不一致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统一了平面基准、垂直基准、数据结构和表达模型的基础上,对海岛礁及周边连续的三维地形进行了一体化的建模和表达。(2)在分析了动态海洋对象时空数据特点以及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陆海对象多源、海量、多尺度、高动态的特点和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不足,提出了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对潮汐、海浪、温度和盐度以及潮流等海洋对象进行了动态建模与表达,并对海岛礁在潮汐等影响下的交互进行了建模。模型能够支持陆海对象以上特点的同时较好的对时空对象变化过程及交互进行描述与表达。(3)基于论文提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开发了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对海岛礁及周边连续的三维地形进行了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并发布为服务,对海洋动态对象进行了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在数字地球平台上对高动态对象及交互进行了建模和表达,将数字地球平台从侧重于陆地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陆海领域,从侧重于静态的数据建模延伸到了动态交互表达。研究表明,论文提出的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较好的对海岛礁多源、海量、多尺度的数据进行表达,同时支持海洋对象高动态及海陆交互进行表达,并能够较好的适应数字地球平台等多种应用架构,进行广泛应用。

二、Geomorphology visualization modeling and tidal current virtual reality for coastal ocea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morphology visualization modeling and tidal current virtual reality for coastal ocean(论文提纲范文)

(1)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及运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动态分析
        1.2.1 海底滑坡灾害定义与类型划分方面
        1.2.2 波浪荷载触发海底滑坡失稳机制方面
        1.2.3 近海海底滑坡灾害物理模拟方面
        1.2.4 海底滑坡数值模拟方面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破坏模式及特征分析
    2.1 东海北部海底滑坡区域地质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水文地质特征
        2.1.3 表层沉积物特征
    2.2 朱家尖海底滑坡破坏模式分析
        2.2.1 朱家尖海底滑坡破坏特点
        2.2.2 圆弧振荡破坏型滑坡破坏形态及成因机制
    2.3 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斜坡剪切破坏分析
        2.3.1 静水条件下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
        2.3.2 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斜坡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分析及模拟系统设计
    3.1 近海海底滑坡的灾变演化特征分析
        3.1.1 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床土体响应特征
        3.1.2 近海海底滑坡过程灾变演化过程分析
    3.2 近海海底滑坡物理模拟系统研制思路
    3.3 功能需求与整体设计
        3.3.1 模拟试验系统功能需求
        3.3.2 三维可视化钢结构台架
    3.4 智能造浪系统及多层次消浪系统
        3.4.1 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智能造浪系统
        3.4.2 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多层次消浪系统
    3.5 数字化操控系统
    3.6 基于光纤技术的滑坡灾变触发过程响应特征捕捉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海海底滑坡光纤监测系统研制及其监测性能分析
    4.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感知特性
    4.2 光纤光栅传感器敏感度分析及优化设计方法
        4.2.1 基于光纤光栅应变感知特性的流速传感器原理及优化设计
        4.2.2 基于平面膜片的高精度渗压传感器原理及优化设计
        4.2.3 基于智能材料特性的位移传感器原理及优化设计
    4.3 光纤光栅传感器可靠性分析试验
    4.4 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波分复用组网总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灾变演化分析及模拟试验研究
    5.1 模拟试验相似理论
    5.2 边坡模型相似材料
        5.2.1 相似材料的选取原则
        5.2.2 物理参数测试
    5.3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模拟试验
        5.3.1 模拟试验设计
        5.3.2 多元信息监测方案设计
        5.3.3 边坡模型填筑及监测元件埋设
        5.3.4 波浪运动状态凑谱调试
    5.4 近海海底滑坡多元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分析
        5.4.1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过程分析
        5.4.2 边坡模型表层流速变化规律分析
        5.4.3 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5.4.4 边坡模型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运移特征数值分析
    6.1 数值分析软件及两相流模型
        6.1.1 数值分析软件
        6.1.2 多相流理论
        6.1.3 控制方程
    6.2 近海海底滑坡计算模型和模拟过程
        6.2.1 计算几何模型
        6.2.2 基本假设
        6.2.3 模拟方案
    6.3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运移特征规律分析
    6.4 波浪荷载作用下近海海底滑坡致灾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在读期间申请的软件着作权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频发和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安全矛盾
        1.1.2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中灾害风险适应议题的涌现
        1.1.3 现有疏散避难空间规划中灾害风险适应的瓶颈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疏散避难空间
        1.2.2 突发性自然灾害
        1.2.3 适应灾害风险(适灾)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理论目的与意义
        1.3.2 现实目的与意义
        1.3.3 实践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对疏散避难空间规划的梳理
        2.1.1 我国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2 日本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1.3 其他国家疏散避难空间规划实践与研究
    2.2 对灾害风险研究的梳理
        2.2.1 关注成灾机理的致灾型概念与研究
        2.2.2 推进灾害管理的损失型概念与研究
    2.3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与应用
        2.3.1 CAS理论基础之一:复杂系统的发展与贡献
        2.3.2 CAS理论基础之二:适应概念的内涵与内核
        2.3.3 CAS经典理论的建立:复杂性和适应性的交融
        2.3.4 CAS视角下社会生态系统内部机制的挖掘
        2.3.5 CAS视角下城市空间系统外部响应的推导
    2.4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2.4.1 明确综合疏散避难空间为研究主体
        2.4.2 明确损失型灾害风险为适应对象
        2.4.3 确定CAS理论为研究基础
        2.4.4 确立适灾理论设计导向适灾规划应用的研究路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理论与规划体系建构
    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系统复杂性表现
        3.1.1 多元要素与结构的复杂性
        3.1.2 多重职能与使用的复杂性
    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的风险适应性要求
        3.2.1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公平使用要求
        3.2.2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持续使用要求
        3.2.3 可持续发展内核之异同使用要求
    3.3 CAS理论下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确立
        3.3.1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主体辨析
        3.3.2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外部特征
        3.3.3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系统的内部机制
    3.4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模型的建立
        3.4.1 适灾机理之一:运行“统筹与自治兼顾”的标识机制,施行异同使用
        3.4.2 适灾机理之二:运行“涌现与扰沌并行”的积木机制,实现公平使用
        3.4.3 适灾机理之三:运行“弹性适应性循环”的内部模型,确保持续使用
    3.5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体系的生成
        3.5.1 承接适灾理论设计的适灾规划响应框架
        3.5.2 基于公平性-持续性-异同性原则的规划方法集合
        3.5.3 基于专题导向-风险导向-主体导向的规划内容搭建
        3.5.4 基于适应-事实-复杂-人本属性的规划价值审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一:适应多灾种致灾性,确保场所和环境庇护安全
    4.1 滨海城市多灾种致灾性风险特征归纳
        4.1.1 海陆相接的致灾机制与灾害形势
        4.1.2 地震-潮灾-台风-火灾的致灾性评价指标
        4.1.3 近海-远海的空间分异倾向
    4.2 滨海城市致灾性风险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4.2.1 地震与火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2.2 潮灾与风灾致灾性的适应机理具化
    4.3 致灾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庇护策略搭建
        4.3.1 邻域层多灾种场所性庇护方式的差异
        4.3.2 城市层近海向远海的环境性庇护撤离
        4.3.3 针对安全庇护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二:适应人口暴露性,确保紧急和生活收容有效
    5.1 滨海城市人口暴露性风险特征识别
        5.1.1 人口发展与避难场所资源条件
        5.1.2 紧急收容-生活收容的暴露性评价指标
        5.1.3 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倾向
    5.2 滨海城市暴露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5.3 暴露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收容策略搭建
        5.3.1 邻域层紧急至生活的收容规格提升
        5.3.2 城市层中心向外围的生活性收容转移
        5.3.3 针对有效收容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适灾专题之三:适应救助敏感性,辅助城市持续运转和快速恢复
    6.1 滨海城市救助敏感性风险特征辨析
        6.1.1 主要救助单位及救助行动流线
        6.1.2 生命安全-生活重建的敏感性评价指标
        6.1.3 边缘-轴线的空间分异倾向
    6.2 滨海城市敏感性适应机理模型的具化
    6.3 敏感性适应下的邻域层-城市层救助策略搭建
        6.3.1 邻域层初级至高级的救助服务升级
        6.3.2 城市层轴线向边缘的高级救助调遣
        6.3.3 针对可靠救助的特殊考量和细部引导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应用与规划保障
    7.1 天津滨海新区和核心区概况
        7.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范围
        7.1.2 地震、风暴潮、火灾致灾条件充分
        7.1.3 人口增长但疏散避难空间资源发展不齐
        7.1.4 海河垂直海岸构成“T”状城市发展轴
    7.2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应用研究价值
        7.2.1 具有滨海城市的典型灾害风险特征,发挥先行先试
        7.2.2 暂无系统的疏散避难空间规划成果,填补现状缺失
        7.2.3 城市建设和规划编制都处于调整期,把握规划时机
    7.3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可视化与庇护型策略
        7.3.1 多灾种致灾性风险评价
        7.3.2 邻域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3.3 城市层庇护型策略提升
    7.4 人口暴露性风险可视化与收容型策略
        7.4.1 人口暴露性风险评价
        7.4.2 邻域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4.3 城市层暴露型策略提升
    7.5 救助敏感性风险可视化与救助型策略
        7.5.1 救助敏感性风险评价
        7.5.2 邻域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5.3 城市层救助型策略提升
    7.6 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规划保障措施
        7.6.1 基于异同性原则的多方权责分配制度
        7.6.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多层规划参与程序
        7.6.3 基于持续性原则的多阶信息智慧平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结语
    8.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概况
    2.4 第四系沉积特征和分区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与资料收集
    3.2 样品采集
    3.3 分析方法
第四章 杭州湾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多重地层划分
    4.1 第四纪地层层序和特征
    4.2 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
第五章 杭州湾沉积序列、沉积相及古环境演变
    5.1 第四系沉积系列与地层格架
    5.2 岩性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5.3 杭州湾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六章 基于钻孔数据的杭州湾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6.1 建模数据基础与数据建库
    6.2 构建分析评价子系统
    6.3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第七章 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应用
    7.1 信息系统数据查询与分析
    7.2 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动态评价
    7.3 服务资源管理应用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8.3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钻孔岩芯照片

(6)基于Skyline的海洋地质三维可视化系统开发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三维GIS技术研究现状
    1.2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 SkylineGlobe软件结构及功能
3系统设计
    3.1数据层
    3.2开发层
    3.3表示层
4三维场景构建及系统实现
    4.1三维场景构建
        4.1.1基础数据、专题数据处理
        4.1.2三维地形模型文件MPT的生成
        4.1.3基础数据及专题要素的集成
        4.1.4三维地形模型的调用
    4.2基于B/S架构的Web可视化
        4.2.1 B/S架构
        4.2.2 B/S系统实现
        4.2.3 B/S系统发布
    4.3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及功能模块
        4.3.1系统功能介绍
        4.3.2系统具体功能演示
5结束语

(7)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1.1.2. 过度填海对海岸带生态的破坏
        1.1.3. 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1.2. 研究对象
        1.2.1. 具体对象界定
        1.2.1.1. 潮控海岸
        1.2.1.2. 填海造地
        1.2.1.3. 数字化策略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2.1. 填海造地、围海造田与围填海
        1.2.2.2. 参数化设计、非线性设计与算法设计
        1.2.2.3. 运算化设计与数字化策略
    1.3. 研究现状
        1.3.1. 近期研究动态
        1.3.1.1. 以填海造地为关注点的研究
        1.3.1.2. 利用海岸自然过程进行设计
        1.3.1.3. 运用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1.3.2. 总结并提出假设
    1.4. 研究意义
        1.4.1. 对数字化技术应用方式的拓展
        1.4.2.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对象的扩充
        1.4.3. 对未来设计实践的启发和推动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研究
        1.5.1.2. 案例研究
        1.5.1.3. 现场调研
        1.5.1.4. 数字化模拟
        1.5.1.5. 物理模型试验
        1.5.1.6. 学科交叉研究
        1.5.2. 研究框架
        1.5.2.1. 论文结构安排
        1.5.2.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内涵与核心原则
    2.1. 引论:自然作用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转变
    2.2.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
        2.2.1. 海岸自然过程的概念界定
        2.2.2. 海岸自然过程的主要特点
        2.2.2.1. 周期规律性
        2.2.2.2. 动力持续性
        2.2.2.3. 关系复杂性
        2.2.3. 隔离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2.2.3.1. 项目概况:迪拜朱美拉棕榈岛
        2.2.3.2. 造地过程:以堤坝为主的建造
        2.2.3.3. 环境监测:多样性与动力干扰
        2.2.3.4. 观察与反思:“隔离自然过程”的悖论
        2.2.4. 基于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2.2.4.1. 项目概况:南荷兰省的沙引擎
        2.2.4.2. 造地过程:结合自然动态建造
        2.2.4.3. 环境监测:形态变化与栖息地
        2.2.4.4. 分析与总结:“基于自然过程”的涵义
    2.3.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项目特征
        2.3.1. 场地信息繁杂
        2.3.2. 关联因素动态
        2.3.3. 界面特征鲜明
        2.3.4. 参与角色多样
    2.4.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相关理论
        2.4.1. 系统论与控制论
        2.4.1.1. 为什么研究系统论和控制论
        2.4.1.2. 系统与复杂性概念界定
        2.4.1.3. 系统论与复杂系统简述
        2.4.1.4. 自组织与反馈机制简述
        2.4.2. 干扰理论与弹性理论
        2.4.2.1. 干扰理论与生态系统
        2.4.2.2. 弹性理论与海岸策略
    2.5.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核心原则
        2.5.1. 动态适应性原则
        2.5.2. 系统关联性原则
        2.5.3. 流程数字化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与驱动因子
    3.1. 引论:海岸带变化中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3.2. 潮控海岸的概念及特征
        3.2.1. 海岸带的分类
        3.2.1.1. 依据潮差大小划分
        3.2.1.2. 依据波高和潮差强度划分
        3.2.2. 潮控海岸的特征
        3.2.2.1. 平面形态特征
        3.2.2.2. 水文地貌特征
        3.2.2.3. 景观生态特征
    3.3.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自然驱动因子
        3.3.1. 水文因子
        3.3.1.1. 波浪
        3.3.1.2. 潮汐
        3.3.1.3. 近岸海流
        3.3.2. 生态因子
        3.3.2.1. 珊瑚礁
        3.3.2.2. 海草与藻类
        3.3.2.3. 红树林
        3.3.2.4. 盐沼
    3.4.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人为驱动因子
        3.4.1. 经济活动
        3.4.2. 政策干预
        3.4.3. 工程建造
        3.4.4. 公众参与
    3.5.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
        3.5.1. 时间上的动态机制
        3.5.2. 空间上的动态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4.1. 引论:借助自然力发现场域的内在关联
    4.2. 基于算法设计的海岸模拟研究
        4.2.1. 基本原理:粒子系统与自治智能体
        4.2.1.1. 粒子系统
        4.2.1.2. 自治智能体
        4.2.2. 整体上的逻辑建构
        4.2.2.1. 粒子系统的产生机制
        4.2.2.2. 潮滩沉积的整体思路
        4.2.3. 海岸动力影响模型
        4.2.3.1. 涨潮与落潮运动模型
        4.2.3.2. 近岸海流侵蚀与沉积
        4.2.3.3. 海岸动力模型的测试
        4.2.4. 加速潮滩沉积作用
        4.2.4.1. 自治智能体逻辑建构
        4.2.4.2. 分级置入自治智能体
        4.2.4.3. 置入方式与条件测试
        4.2.5. 选择红树林栖息地
        4.2.5.1. 栖息地与水流速度
        4.2.5.2. 栖息地与潮汐水位
        4.2.6. 海岸模拟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4.3. 基于数学模型的生态干预研究
        4.3.1. 基本原理: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
        4.3.2. 生态系统定量模型
        4.3.2.1. 确定具体研究区域
        4.3.2.2. 将复杂系统嵌入数学模型
        4.3.2.3. 从无序状态到稳定状态
        4.3.3. 政策干预定量模型
        4.3.3.1. 产量参数:干预物种数量
        4.3.3.2. 经济参数:最大化利润值
        4.3.4. 生态—政策定量模型的可视化
        4.3.4.1. Hive Plots:时间序列的空间表达
        4.3.4.2. 多系统中物种数量的空间叠加
        4.3.4.3. 多系统中政策干预的空间模型
        4.3.5. 定量模型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为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5.1. 引论:制定场域中自然力的引导方式
    5.2. 基于物理试验的形态生成研究
        5.2.1. 基本原理: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5.2.1.1. 理论概述
        5.2.1.2. 相似条件
        5.2.2. 实体模型试验的分类
        5.2.2.1. 变态与正态
        5.2.2.2. 定床与动床
        5.2.3. 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实地模型试验
        5.2.3.1. 河流流域全境的实地模拟:密西西比河模型实验
        5.2.3.2. 河口湾及三角洲室内模拟:切萨皮克湾与旧金山湾模型
        5.2.3.3. 从大型实地模型到微型室内模型的转变
        5.2.4. 结合数字化技术分析的模拟试验
        5.2.4.1. 设计动床模型装置
        5.2.4.2. 记录模型试验过程
        5.2.4.3. 循序进行人工干预
        5.2.4.4. 数字化模型试验的反馈机制
        5.2.5. 模型试验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5.3. 基于交互界面的专业协作研究
        5.3.1. 基本理论:交互界面与关系都市主义
        5.3.1.1. 交互界面
        5.3.1.2. 关系都市主义理论
        5.3.2. 环境因子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5.3.2.1. 区域建筑群与容积率
        5.3.2.2. 栖息地与光照需求量
        5.3.2.3. 单因素界面平台的不足
        5.3.3. 专业协作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5.3.3.1. 关联的建筑群虚拟模型
        5.3.3.2. 实时的动态化物理模型
        5.3.4. 交互界面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阿布扎比人工岛式填海的数字化设计研究
    6.1. 引论:典型场地样本上的数字化设计实验
    6.2. 项目概况
        6.2.1. 引言:环境价值的关联性
        6.2.2. 困境:区域历史沿革
        6.2.2.1. 沿海用地变迁
        6.2.2.2. 城市规划历程
        6.2.3. 设计问题与目标
        6.2.3.1. 关键问题:关联的海岸环境
        6.2.3.2. 设计目标:关联的海岸模型
    6.3. 设计过程
        6.3.1. 信息获取
        6.3.1.1. 地质与水文条件
        6.3.1.2. 海岸带栖息地分布
        6.3.1.3. 沿海经济活动类型
        6.3.1.4. 海岸带管理和政策
        6.3.2. 环境分析
        6.3.2.1. 海岸模拟:阿布扎比海岸带地貌演变
        6.3.2.2. 生态干扰:红树林系统的捕食者模型
        6.3.2.3. 政策干预:栖息地与建岛用地交换规则
    6.4. 设计建构
        6.4.1. 人工岛的形成过程
        6.4.1.1. 生态系统与政策定量模型
        6.4.1.2. 材料试验与岛屿形态生成
        6.4.1.3. 海岸模拟人工岛形成过程
        6.4.2. 智能体结构的推演
        6.4.3. 建立关联海岸界面
    6.5. 设计反思
        6.5.1. 设计目标与结果
        6.5.2. 设计方法的意义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研究的成果
        7.1.1. 主要结论
        7.1.1.1. 主张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的造地理念
        7.1.1.2. 提出基于动态过程的数字化策略框架
        7.1.1.3. 完成以数字化框架为指导的设计实践
        7.1.2. 研究创新点
        7.1.2.1.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7.1.2.2. 对数字化设计方法的前沿性应用
    7.2. 本研究的不足
        7.2.1. 研究前景及成果展望
        7.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正文插图及表格目录
附录B 基于算法设计的潮汐模拟过程数据目录
附录C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设计图纸
附录D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脚本代码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基于Web GIS的海洋管理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1.2.2 海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综述
        1.2.3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OSRU-DSS)的框架与构成
    2.1 辅助决策系统相关理论基础
        2.1.1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2.1.2 Web GIS技术
        2.1.3 Java技术
        2.1.4 网络通信技术
        2.1.5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
    2.2 基于Web GIS的辅助决策系统(OSRU-DSS)框架设计
        2.2.1 OSRU-DSS的建设目标
        2.2.2 OSRU-DSS的功能分析
        2.2.3 OSRU-DSS辅助决策流程分析
        2.2.4 OSRU-DSS的结构体系
    2.3 基于Web GIS的辅助决策系统(OSRU-DSS)的构成
        2.3.1 信息表达层
        2.3.2 主要业务逻辑
        2.3.3 数值模拟服务层
        2.3.4 数据层与地理信息服务
    2.4 本章小结
3 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
    3.1 地理本体与空间数据库概述
        3.1.1 地理本体
        3.1.2 空间数据库与空间数据模型
    3.2 近岸海域地理本体概念化模型的建立
    3.3 基于近岸海域地理本体的地理空间数据组织方法
        3.3.1 近岸海域地理本体与地理空间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3.3.2 基于近岸海域地理本体的地理空间数据组织
    3.4 基于地理本体的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3.4.1 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3.4.2 宁波近岸海域空间数据库的建设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Web GIS的海洋数值模拟自动化
    4.1 FVCOM概述
        4.1.1 三维水动力模型
        4.1.2 泥沙模型
        4.1.3 粒子追踪模型
    4.2 海洋数值模拟自动化算法
        4.2.1 算法整体框架
        4.2.2 模型库与准则集
        4.2.3 工程基础资料的转化
        4.2.4 动态建模
        4.2.5 数值计算
    4.3 算法应用与验证
        4.3.1 水动力泥沙数值模拟自动化
        4.3.2 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值模拟自动化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Web GIS的空间资源利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5.1 科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5.2 基于FCM模型的岸线改造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5.2.1 模糊认知图的理论基础
        5.2.2 FCM建模方法
        5.2.3 基于FCM的岸线改造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5.2.4 模型应用与验证
    5.3 基于Critic-Cloud模型的城市污水排海海水水质评价
        5.3.1 云模型的理论基础
        5.3.2 基于Critic-Cloud的城市污水排海海水水质评价模型
        5.3.3 模型应用与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的集成——以宁波海域为例
    6.1 宁波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现状
    6.2 宁波海域海洋管理辅助决策系统(Ningbo-OSRU-DSS)的构建与应用
        6.2.1 地图与地图服务
        6.2.2 系统构建
        6.2.3 系统应用
    6.3 Ningbo-OSRU-DSS在围填海工程海洋环境累积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象山港为例
        6.3.1 暮景分析方法与暮景的设定
        6.3.2 象山港围填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分析
        6.3.3 象山港围填海工程海洋环境累积影响评价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象山港排污口工程海水水质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附录B 宁波海域围填海工程海洋环境综合影响评价报告
附录C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滩涂围垦应用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海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数字海洋研究现状
        1.2.2 国内数字海洋研究现状
        1.2.3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区域概述
    2.2 历史调查数据采集
    2.3 海岸线变迁数据
    2.4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数据
    2.5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现状
    2.6 本章小结
3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海洋系统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3.2 系统设计原则
    3.3 系统需求分析
    3.4 系统总体框架
    3.5 系统功能设计
    3.6 系统接口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海洋系统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海涂概况模块
    4.3 围垦开发与历史岸线变迁模块
    4.4 沿海滩涂规划现状模块
    4.5 沿海滩涂围垦规划模块
    4.6 地貌演变特征和地形冲淤分析模块
    4.7 三维地形动态演变模型
    4.8 本章小结
5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海洋系统应用
    5.1 江苏滩涂围垦开发信息管理
    5.2 江苏历史岸线变迁信息管理
    5.3 《规划》管理与实施情况分析
    5.4 南黄海辐射沙洲遥感数据、潮位数据的管理
    5.5 地貌演变与地形冲淤模型应用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海岛礁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多维动态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海多源数据的一体化建模
        1.2.2 时空数据模型
        1.2.3 陆海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海岛礁及海洋环境建模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海岛礁及复杂海洋环境要素分析
        2.1.1 海岛礁及周边地形分析
        2.1.2 复杂海洋环境要素分析
        2.1.3 海岛礁及复杂海洋环境要素的特点
    2.2 海岛礁及复杂海洋环境建模方法
    2.3 海岛礁及复杂海洋环境动态表达与可视化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陆海的时空数据模型
    3.1 时空数据模型发展方向
        3.1.1 时空数据模型分析
        3.1.2 时空数据模型的发展趋势
    3.2 陆海时空数据模型应具备的特征
    3.3 面向对象的方法
        3.3.1 面向对象方法及特征
        3.3.2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及其特点
    3.4 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岛礁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多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4.1 海岛礁及周边地形建模
    4.2 潮汐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4.2.1 伴潮海岸线提取
        4.2.2 含伴潮海岸线的完整潮汐曲面模型
        4.2.3 完整潮汐的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4.3 海浪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4.3.1 动态海浪建模与表达
        4.3.2 顾及视觉感知的多尺度动态海浪模型
        4.3.3 多尺度动态海浪建模与表达
    4.4 温度和盐度场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4.4.1 基于MC和MT的等值面提取
        4.4.2 基于三棱柱11剖分法的等值面提取
        4.4.3 海面温盐度及内部等值面的三维建模与表达
    4.5 潮流三维动态建模与表达
        4.5.1 一维与二维动态潮流建模与表达
        4.5.2 三维动态潮流建模与表达
        4.5.3 基于LOD的三维动态潮流建模与表达
    4.6 海陆动态交互建模与表达
        4.6.1 海岛礁淹没建模与表达
        4.6.2 多水位有源淹没模型
    4.7 其他相关环境建模与表达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实验
    5.1 系统设计
        5.1.1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5.1.2 系统功能设计
    5.2 数据管理与服务
    5.3 服务资源管理
        5.3.1 服务管理
        5.3.2 数据配置管理
    5.4 海岛礁及周边区域地形多尺度表达
    5.5 海洋动态环境表达
        5.5.1 潮汐动态表达
        5.5.2 海浪动态表达
        5.5.3 温盐度动态表达
        5.5.4 潮流动态表达
        5.5.5 其他动态环境表达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Geomorphology visualization modeling and tidal current virtual reality for coastal ocean(论文参考文献)

  • [1]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滑坡触发机制及运移特征研究[D]. 高上. 山东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基于CAS理论的综合疏散避难空间适灾机理与规划响应研究 ——以滨海城市为例[D]. 张威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5]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D]. 林钟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6]基于Skyline的海洋地质三维可视化系统开发与实现[J]. 何书锋,魏合龙,林文荣,孙记红.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3)
  • [7]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D]. 胡依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 解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9]基于滩涂围垦应用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数字海洋系统研究[D]. 顾云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海岛礁在复杂海洋环境影响下的多维动态建模研究[D]. 姚远.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近海地貌可视化建模与潮流虚拟现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