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优质大米”等8项粮食新国标将于4月实施

“大米”、“优质大米”等8项粮食新国标将于4月实施

一、《稻谷》、《优质稻谷》等8项粮食新国家标准4月起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代良羽[1](2020)在《纳米沸石等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镉污染稻田土壤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石灰、纳米沸石、羟基磷灰石、生物质炭按65:29:5:1的质量比混匀制成)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纳米沸石等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为中轻度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稻田土壤总体为中轻度污染状况,引起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元素为Cd。研究区所有田块土壤Cd含量均超过风险筛选值;稻田土壤地质累积指数在-1.50~0.32之间,污染负荷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1.006、1.951、74.44,属中轻度污染状况,Cd是土壤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2)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均能达到调节稻田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效果。施用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稻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p H值均有升高;随着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施用量增加,稻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3)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能显着降低水稻根、茎、叶、谷壳和糙米中Cd含量,明显影响Cd在水稻不同部位间的迁移。Cd在水稻不同部位的累积规律为:根>茎>叶>谷壳>糙米,在水稻各部分间的转运规律为:TF根-茎>TF根-叶,TF谷壳-糙米>TF叶-糙米>TF茎-糙米>TF根-糙米;纳米沸石能有效降低Cd从根、茎、叶向糙米的转运;组配改良剂可抑制水稻各部分对Cd的吸收累积,减少Cd向水稻地上部分的转运。(4)施用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明显降低了稻米镉含量,可改善稻田土壤—水稻系统环境综合质量状况。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施用后,稻米Cd含量均有降低,且组配改良剂各处理下稻米Cd含量均低于0.2 mg/kg;M1T3和M2T2处理下,综合质量影响指数分别下降34.22%、16.99%,可使稻田土壤—水稻系统环境综合质量状况分别由Ⅳ级降为Ⅲ级、Ⅲ级降为Ⅱ级。(5)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Cd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对水稻产量有促进作用,具有推广应用的现实意义。施用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对水稻均有增产效果,相同施用量的组配改良剂的增产作用大于纳米沸石的增产作用,其中M2T3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为15.25%;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的修复性价比值均大于1。综合上述结果表明,在试验区中轻度镉污染稻田上,施用纳米沸石及其组配改良剂可改善土壤环境综合质量,实现水稻安全生产;其中,纳米沸石组配改良剂处理效果较好。

耿仲钟[2](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徐群[3](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于鸿飞[4](2011)在《国内外小麦粉标准的差异及我国现行小麦粉标准的修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粉是我国人民的重要主食之一,小麦粉的质量与安全和消费大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小麦粉标准是面粉加工业的基础,也是衡量小麦粉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由于对小麦粉安全及品质要求的不同,导致国内外小麦粉标准技术要求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但国内现有的对小麦粉标准的比较和研究还不够深入,且报道甚少。本研究通过对现行有效的小麦粉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和CAC标准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深入系统地比较,寻找差异,分析讨论差异检测项及其限量要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对我国现行小麦粉标准的修订建议,为小麦粉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相关产品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小麦粉标准所规定的指标检测项的数量及其限量要求的比较得到,无公害食品小麦粉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整体性要求更低,绿色食品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也难以判定严于国家标准。因此不能够说明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更安全。(2)通过对我国小麦粉国家标准与CAC标准的指标检测项的数量及其限量要求的比较得到,我国国家标准与之存在差距但并非全面落后。CAC存在对多种真菌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项的缺失,标准文件之间也存在矛盾;CAC相对更加重视小麦粉的固体污染物和营养品质,在制定国家标准中值得借鉴。(3)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报批稿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引用标准文件没有涵盖必需的国家限量标准,影响新国家标准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建议在感官和卫生要求的基础上,增加CAC对品质的要求。(4)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限量的制修订应体现国情差别和消费者意愿,添加剂应坚持宁缺毋滥,欧盟所采用更加谨慎的预警原则值得学习和借鉴。通过权衡添加BPO的利弊可知,应当禁止小麦粉中添加使用BPO,以保留小麦粉的天然固有色泽和营养。

李林杰[5](2010)在《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以中亚热带韶山灌区湘乡湘潭县域为中心》文中提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本文属于问题驱动型研究,致力于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清洁型与经济安全型等“三型”产业化技术体系的设计与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与循环自生的新型模式的构建,以便缓解我国中亚热带区域近50a来工业化农业的负效应与近年盲目追求GDP导致的生态农业发展低迷,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迅猛增长,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种养结构失衡,轻种重养,种粮副业化,稻衰猪盛,以猪为首的人畜禽鱼粪尿严重污染流体环境,形成妨碍水资源、耕地、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恶性循环。在本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当地农业实际情况的长期跟踪调研中,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经验,特别是在对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基本类型及其18种分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与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尝试以“节约、环保、多产、高值”为构建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与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相结合,以生态过程工程为技术手段,以生物多样性关系重建、景观生态规划、循环体系设计为核心,以种-养-沼-加四联产循环与农-林-牧-渔-加-游六业结合的5个生态过程工程为框架主体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清洁生产和农业、工业及城镇废弃物污染治理,含流体污浊链源头控制、过程阻断与末端治理。其核心任务是产前创造水、土、生物质、气候光热资源与废弃物资源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条件;产中实现农产品的生态高值化生产;产后实现生态高值化加工与市场销售额攀升;以及创建清洁高效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农业产业化-高值化生态过程与流体污染控制工程耦合技术创新与相关制度创新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生物多样性利用原理、能源高效率和物料全利用、流体环境一体及科技经济一体与城乡一体等“节约、环保、多产、高值”的目标和价值理念,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高值3阶段论”与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界定了“生态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城乡四维污染”“流体环境系统”与“环境痕量污染物”;在其应用案例“同一气候变量条件下旱涝环境数据代表性及准确性的局地水、土、气监测相关性试验”中研究发现,以大气为主、以土壤为辅、以环境污染遥感监测4S技术集成系统为参照的监测数据可以表征地表水污染程度。可以借鉴成云过程中云水pH参数化的方法,实施地表水中SO42-、NO3-、TN、NH3-N等,土壤中硫与氮,以及大气中SO2、NOx、NH3等污染物的参数化,包括水、土、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其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权威文献的结论相符合。(2)“生态高值农业”的实践体验:稻糠深加工小试、中试与肌醇工业性试验中的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①设计思路。在确定的清洁生产任务下,选取设备单元与最佳流程,使固定资本及流动资本投资最少,对此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MINLP)在计算机上求解。将模拟退火法与启发法相结合,得到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可兼顾算法全局最优与加快局部寻优进程。该法与严格数学规划法相比,相对误差<0.5%,被认为是最优设计。②流程模拟与工艺流程设计。应用由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与相平衡等方程组成的能足够准确描述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求解,以便得到该过程的全部信息后进行工艺流程设计。③设备设计,以及生态高值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经浙、冀两厂试产证实,60t/a肌醇工程水解釜容积设计为6m3已有裕度。肌醇收率可由传统工艺的6.0%-9.1%提升到生态高值化工艺的10.0%~12.5%;代表流动资本且占成本2/3的菲汀消耗量从17t/t~11t/t肌醇下降为l0t/t-8t/t肌醇;代表固定资本的不锈钢水解釜容积由6.5m3~4.2m3节减为3.8m3~3.0m3。肌醇收率达到12.5%时,产能可由60t/a提升为120t/a。④试产启示。生产流程模拟软件应用于肌醇生产关键设备及全流程数学模拟、设计计算与工况分析,可获先进可靠的硬件和软件与全流程简化及“三型”产业化技术,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肌醇等“4联产”及其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构建了包括系统科学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技术3要素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其精髓是后者的3项分析,即系统模拟分析、能值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4)新型模式与产业化技术体系中3项分析应用案例:①测土配方施肥与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2007a育塅乡应用晚稻肥效模型,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21.50kg/hm2,25.05kg/hm2,70.35kg/hm2,最佳产量为7378.5kg/hm2;全市累计实施2.93万hm2,施NPK配方专用肥1.08万t/a,平均施有机肥3t/hm2,比以往施有机肥增加0.75t/hm2,节省化肥折纯1.34万t/a,增产稻谷8790t/a,平均0.3t/hm2,共增收1674.56万元/a,平均572元/hm2。②牛-沼-草“3联产”循环农业模式与能值分析应用案例。联产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通过系统整合达到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牛业子系统与牛-沼-草联产全系统比较,能值自给率(ESR)从0增加到0.041%;净能值产出率(EYR)由1.90增加到2.11;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由0.76增加到1.03;而环境负载率(EIR)由1.32降低到1.08,降低了18.18%。③零排放区域控制与生命周期分析应用案例:生态高值化稻草制甲醇(5万t/a)项目。在搜集半径50km范围内为碳减排区域,稻草不再废弃焚烧。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其环境影响成本为284.99元/t甲醇,且集中于生产与消费过程。其中水稻种植过程净碳固定值为负值(-152.79元/t甲醇),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35.49元/t)。稻草制甲醇的实际成本比煤制甲醇降低76.84元/t。④零排放区域控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案例:2006a湘阴引进ICPC推荐的生态高值化“大型沼气发电及生态肥”项目。用地6.67hm2,有机废物搜集半径3km,输入畜禽粪便300t/d、废液200t/d,热-电-生态肥“3联产”,经厌氧发酵产沼气供热且发电600万kWh/a、产生态肥5万t/a,减排8万t/a二氧化碳当量。⑤超级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的融合及风险与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案例。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是先进育种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提升种粮比较效益的重大技术对策。超级杂交稻是转基因技术非常好的材料;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有益于超级杂交稻在产业化的大规模种植中更好地实现超高产潜力。但学界不能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的危害,不能排除“生物放大”现象,这是许振成提出的“环境痕量污染物”新概念的启示之一。

赵亮[6](2006)在《我国饲料产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饲料产业是以饲料生产企业为核心,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仓储、零售业,形成一个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的产业链组织。该产业发展特征是广大农民将积极参与进来,其最终产品将面向国内外市场。研究我国饲料市场的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本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饲料市场,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我国饲料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消费等的综合性产业,也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饲料产业,不仅能够带动饲料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且还可以促进食品加工、转化与增值,推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同时,通过发展饲料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在饲料产业链中,饲料工业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上游是种植业,下游是养殖业。原料来自种植业,产品服务养殖业。它与农业唇齿相依,紧密相联,是真正的农用工业。2003年饲料原料价格总体平均上涨10%左右,对饲料工业乃至养殖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我国饲料工业在2003年大冲击的影响下发展势头依然强劲,饲料产量、品质和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尽管上半年饲料生产惯性下滑,但全年仍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工业饲料总产量达到了9300万吨,比上年增长6.8%。饲料企业效益也出现同步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3%左右。饲料工业的不断成熟加速了饲料生产企业的优胜劣汰,一批大中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加快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2004年我国全年肉、奶、蛋、饲料的总产量分别为7250万吨、2300万吨、2700万吨、9300万吨,以13亿人口计,每千万人口的占有量分别为557.7万吨、176.9万吨、207.7万吨,715.4万吨,城镇消费量高于农村。以此推算,即使2005年只有1000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也将有效的拉动整个饲料产业的全面发展。从2004年召开的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峰会上获悉:我国肉类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27%,其中,猪肉、羊肉、禽蛋分别占世界47%、26%和45%,皆居世界第一位;禽肉占世界17%,居第二位;牛肉占世界9.1%,居第三位。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畜产品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牛肉生产和羊肉生产长足发展;猪肉产量和禽蛋产量在世界的比重相当可观,达到40%以上,在我国仍是主导畜产品。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却拥有世界40%多的猪肉产量和禽蛋产量,是一种很特别的现象。

刘颖[7](2006)在《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粮食流通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国家有效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体制。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补贴方式、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以及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等。主要研究内容为: 1.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以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对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分析评价了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过程以及国外粮食流通体制的特点,总结了国外粮食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思路。 2.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粮食市场结构和粮食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对我国粮食供求因素、粮食价格波动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研究,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的思路。 3.粮食风险基金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在剖析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改进与完善的建议。通过我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主要政策及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归纳了直接补贴政策执行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粮食直补的对策。 4.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归纳了影响储备规模的因素,以实现粮食安全和节约储备成本为目标,建立了粮食储备规模模拟模型,分析可供选择的我国专项储备粮应保持的适宜规模。同时剖析了我国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为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的特征和缺陷,进而提出健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对策建议。 5.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是粮食信贷资金发放与管理的主办银行,通过分析粮食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提出粮食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探索了粮食信贷的营销与管理方式创新的途径,对需要协调的粮食信贷资金管理中的重大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6.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分析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与路径;研究了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提出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现形式;在深入分析粮食财务挂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的政策建议。

何忠伟[8](2005)在《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工农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替工业发展提供积累,农业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而不是受“挤压”的部门。根据国际经验,此阶段不同国家从各自国情出发,都采取了反哺农业的政策,农业补贴就是一国政府农业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可以说,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把“补贴”视为农业政策的核心,视为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最直接、最灵便、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新一轮WTO谈判难点还在农业补贴问题。从中国农业来看,尽管现在农村人口还占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问题,但中国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的实力。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在世贸规则下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农业补贴实施的方式和效果,使其真正起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世贸规则和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补贴的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中国农业发展“瓶颈”,找出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基本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中国已经或将要采取的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最后提出中肯实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上述思路,在界定农业补贴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探索研究: 一是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发现不同农业补贴措施都不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然而发达国家却乐此不疲,于是从产业特性、社会分工、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和中国国情等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归纳和总结农业补贴的理论内涵,为我国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对中国实施农业补贴的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有必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破解“三农”难题。 三是对不同国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我国农业补贴措施少、效率低下,对农业影响的程度低;还有许多补贴政策需要完善和健全;农民得到补贴的利益不明显。 四是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定性分析。认为,有效的农业补贴机制为农户提供长期激励并实现纳什均衡。因此,要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农业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并且在法律上建立农户对农地的永久使用权,开放农地租赁、转让市场,从而在法律上使农户树立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期激励机制。同时,详细分析了中国“绿

乔娟[9](2004)在《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后,粮食市场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中国粮食已经并将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市场竞争之中。由于各国各产业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从国际分工角度看比较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产业竞争角度看竞争优势又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禀赋条件及配置状况,而决定竞争优势的因素不仅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还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的作用。虽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较容易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较难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但这并不意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一定能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无法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粮食在现有比较优势前提下,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优势。但要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在构造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粮食的竞争优势状况及其影响竞争优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情况,以便采取积极对策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一、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研究目标和思路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首先,以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构建中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全面系统地研究产业内部各种直接及间接因素和产业外部各种商业环境因素如何决定和影响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地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然后,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通过对粮食生产和贸易的比较分析,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研究范围;通过对粮食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的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通过对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和政府作用的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和探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最后,构造出比较系统的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地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客观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本客观观测资料就是相关国家特定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这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终实现指标,反映了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然而,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客观描述特定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由于在现实经济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各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将无数影响各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清理成清晰的逻辑因果线条,以突出其中最具重要性的因素,成为对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首先需要确定比较研究的主要产品范围和国家范围,然后再从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结果和决定及影响国际竞争力因素两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结果分析,粮食国际竞争力可直接表现为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越高、获利越多,则表明其国际竞争力越强。从决定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切有助于其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以此获取利润的因素,都可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我们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把反映竞争实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因素称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具有或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反映竞争实力以外的对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们能对国际竞争力强弱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二)分析框架生产和贸易国际比较我们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对粮食的生产和贸易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产品范围。通过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粮食主要生产国或地区、主要出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国际比较范围。通过粮食贸易的国际比较分析,来具体明确世界各种粮食的主要进口国或地区,从而确定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范围。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实现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显示性比较优势等,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由于企业获利情况的统计资料较难获得,而且当主要分析国际竞争力结果时可以假定其所获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主要用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考察中国粮食参与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并进行国际比较。市场占有率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结果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实现指标,可以表明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竞争实力,它反映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在自由、良好(WTO规则)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对外国开放。因此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能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就强;反之,则弱。市场占有率也可用来分析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动态变化,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则说明国际竞争力在增强;反之,则说明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贸易竞争指数可以表明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从而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它国家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这里贸易竞争指数用来反映中国粮食相对于世界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的程度,从而说明其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变动趋势。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反映的是在国际竞争中所拥有的实力,或者是已实现的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解释变量。这些因素可以决定粮食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结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某种粮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或不具有竞争力。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很多,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成本和价格。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是否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正因为产品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价格,尤其当生产和贸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激烈的竞争将使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趋同于长期成本,从而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从产品价格中体现出来。决定粮食成本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价格及其成本构成,因此种子、化肥、农药价格、劳动力价格、地租价格以及各要素在单位产品中的构成等可以作为分析粮食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本文需要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要想全面掌握各种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成本构成和平均成本历史数据,是一件很难、工作量也很大的事情。我们利用美国农业部数据对中国粮食的成本构成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我们还运用生产者价格指数时序数据,并通过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比较分析来衡量中国粮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力变动,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同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价格越低越具有竞争力,这是一个公认的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经济分析的一个基础。这里排除了与营销策略和消费需求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因为现实中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将更多地考虑其质量和安全等,使得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不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的高低,但当产品质量和安全指标非常接近、企业营销策略差异也不大时,价格仍然是一个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比较不同国家的同种粮食在同一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可以说明各国同种粮食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差异。质量和安全。质量是影响竞争力的较复杂的因素,一方面对质量的评价并不仅取决于理化指标和技术等级,还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因为消费者不需要的过高质量,将很难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高质量往往也要有高投入及较高的价格。因此按照现代营销观念企业应当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提供适当质量的产品以适应特定的购买者阶层。但通常认为市场售价相同的同种粮食中,较高质量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能够获得较大的附加价值。基于这一认识,经济学家通常用反映产品附加价值水平的指标来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我们采用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来考察各国各种粮食的质量及附加价值的变化,从而反映各国各种粮食质量的提高状况,并间接反映出口粮食的价值与技术含量方面的竞争力状况。安全卫生是影响食品质量,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市场对各种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注重其安全卫生。尤其是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和整个社会长远利益的日益关心,使其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会越来越重视。因此,谁的产品能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质安全卫生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谁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各国各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高低或优劣,从而影响各国各种粮食国际竞争力水平。反映粮食生产力水平的指标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我们主要用单位面积产量来评价各种粮食的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判断中国粮食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虽然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因素很多,但粮食优良品种资源状况则可能是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优良的专门化粮食品种资源匮乏,将直接影响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技术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产品成本和价格,并且对产品质量、产品结构和新产品开发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加快,技术进步已成为粮食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技术的经济计量比较困难,我们主要通过对影响粮食生产力水平的各种技术研究和应用状况的国际比较,来观察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我们以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菱图”为理论依据,将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四个基本因素,把政府作用和机遇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两个辅助因素,把这些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作为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由于目前还很难探索到一种能将这一复杂系统综合起来,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的方法。因此,我们还是分别对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和影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但研究中将特别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一个国家拥有某一特定产业竞争所需要的高级要素和专用型要素,就能拥有最具深远和持久的竞争优势。高级要素和专用型要素的可获得性和质量决定着取得竞争优势的优良性和竞争优势升级的速度。我们主要分析与粮食生产关系密切的基本要素(耕地、劳动力素质、资本实力等)和高级要素(交通和通信设施、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及成果等),并通过国际比较,来分析判断造成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国内需求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能带来静态的效率,而更重要的影响则是动态的,国内需求决定企业革新的速度与性质。影响国内需求的三个因素是:国内需求的构成、国内需求增长规模和模式、国内需求偏好对国际市场的传导机制,且后两方面的重要性是由前一个因素决定的。所以对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国内需求质的方面的重要性要大于其量的方面。因此,我们主要对中国和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食物消费构成、粮食消费构成、消费增长及其饱和度、消费者的成熟度和挑剔性、国内需求的国际化趋势等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从而分析判断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特定产业的相关和辅助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对促进和增强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就是说如果上游供应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将通过效率高、时间短、速度快等使下游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但为使某一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相关和辅助产业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那些对创新和该产业的发展没有重要影响的投入品可以从国外进口。对某一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的相关和辅助产业包括该产业的供应产业、可以与该产业相协调和共享某些活动的产业、以及互补产品的产业。粮食的相关和辅助产业较多,但与粮食国际竞争力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肥料、农药、良种繁育、产品加工等。因此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来分析判断其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战略、结构和国内竞争对一国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国内企业的竞争策略是否与本国环境以及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表现在国内是否拥有有效的竞争机制,以及这种有效的竞争机制是否与该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密切配合。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是决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粮食;粮食生产经营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一国国内某产业高效率运行和健全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将有助于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主要围绕企业规模化程度、粮食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及其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两个辅助因素政府作用。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中的真正作用是影响生产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基本因素。政府可以主动或被动地影响(和被影响)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当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而市场机制在某些方面却会表现出失灵,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只能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如果不遵循经济规律,过分干预将会造成比市场机制失灵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不损害市场机制所固有的竞争性,保证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即应严格局限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这也符合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要求。政府作用运行的好将有助于决定国际竞争优势的因素更好发挥作用,提高国际竞争优势,反之则可能削弱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我们主要从市场机制在粮食市场某些方面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必要宏观调控的原理出发,分析中国政府在调控市场失灵方面的基本政策措施对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国际比较。机遇。虽然偶然事件本身给某些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机遇,但因偶然事件的随机性很大。所以,某国粮食能否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政府的作用。因此,我们把机遇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特定市场机会,其研究的中心将主要是如何通过四个基本因素和政府作用来把握机遇,获得或提高国际竞争力。二、主要研究结论(一)生产和贸易世界和中国粮食作物收获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稻谷、小麦和玉米三个品种上,世界谷物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联邦等国,中国是世界上谷物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水稻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集中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泰国、缅甸和菲律宾,中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小麦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欧盟、美国、印度、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和阿根廷等十多个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世界玉米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法国。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重要玉米生产大国。世界谷物贸易品种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世界谷物出口集中在美国、欧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世界谷物进口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日本、墨西哥、韩国、埃及、伊朗、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欧盟国家。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小的,但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增长最快的粮食作物;世界稻谷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大米,世界大米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泰国、越南、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欧盟国家等,世界大米的进口国家比较分散。世界小麦及产品贸易主要是小麦和小麦粉以及加工品,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中贸易量最大的;世界小麦和小麦粉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欧盟国家、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塔吉克斯坦等。相对于世界小麦进口国,出口国较多,但小麦进口量较多的国家有欧盟国家、日本、中国、巴西、伊朗、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摩洛哥、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世界玉米及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玉米,玉米也是国际粮食贸易中仅次于小麦的品种。世界玉米出口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它主要出口国有欧盟、阿根廷和中国等。相对于世界玉米进口国家,出口国家较多,但进口较多的国家主要有欧盟国家、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等。(二)国际竞争力状况在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的国际竞争力较高,玉米和小麦的国际竞争力很低。其具体情况如下:中国水稻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品种有大米、米粉和大米发酵饮品,贸易竞争指数较高的品种主要是大米、精/糙米、稻谷及米粉,所以相对来说大米和米粉的国际竞争力较强。但与各品种的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还是相对较弱。中国小麦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但在呈上升趋势,中国面点、小麦麸、面包和小麦微生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总的来看,中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近两年略微有所上升。各项竞争力指标表现为:中国小麦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本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上升后达到目前较高的水平,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负数且绝对值较大。中国玉米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幅度较大,但近年来略有上升趋势;中国玉米的贸易竞争指数在多数年份为负值,近两年来为正值,总体上看竞争力较弱。中国玉米在世界主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一直很低。中国玉米油、甜玉米、玉米面、玉米麸、玉米饼等各种玉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都较弱。(三)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上,中国稻谷和小麦相对于美国具有优势。原因是中国稻谷和小麦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代替了大部分机械的使用以及中国极低的土地租金,导致中国的稻谷和小麦生产成本较低,而美国稻谷和小麦专业化生产带来的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应已被高劳动力机会成本、高昂的土地使用成本和农业机械费用所抵消。中国单位面积玉米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单位产品玉米生产成本也低于美国,而单产也低于美国。从生产者价格指数分析来看,中国稻谷除了某些年份相对于泰国其价格优势在上升外,相对于其它国家其价格优势均呈下降趋势,并且波动幅度很大;中国小麦相对于其它所有国家均处于价格劣势,而且这种价格劣势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中国玉米除了相对于泰国和德国在多数年份价格优势在上升外,相对于其它国家在多数年份价格优势在下降。中国大米出口价格在多数年份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除了越南和缅甸以外的其它大米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因此可以认为价格不是制约中国大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小麦出口价格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世界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波动幅度较大,时而高于时而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中国玉米出口价格多数年份低于世界平均价格水平,与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美国和阿根廷的价格水平比较接近,但明显低于欧盟等其它主要出口国的价格水平。质量和安全相对于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美国和越南等,中国大米质量指数波动幅度较大,而且有些年份小于1,其质量竞争力较差。中国小麦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小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中国小麦粉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小麦粉主要出口国:中国面点的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但明显低于世界面点主要出口国的质量指数。中国玉米和玉米油的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大于1,但波动幅度大于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中国甜玉米质量指数多数年份小于1,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世界甜玉米主要出口国。中国稻米整体品质不高,特别是缺乏不同用途的高档优质米;与小麦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小麦质量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供货质量稳定性较差;中国东北玉米与美国等其它国家玉米的内在品质没有多大差异,而相差最大的是商业品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农产品质量等级测定等方面都做到了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一致(有些已经超过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并有完善的监控体系。而中国的情况是只有出口农产品能达到国际标准或进口国标准,国内市场还是较低的标准,药物、有害物质残留和动植物疫病防治、检疫等监控工作也主要针对进出口产品进行。因此国内市场由于农药、抗生素和兽药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致使动植物食品中药物和有害物质残留问题严重,加之某些检疫性疫病时有流行,动植物疫病防治和检疫工作漏洞较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这不仅严重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及出口市场的稳定和扩大,而且按着SPS协议规定也无法限制世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中国水稻单产一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一直高于除了美国以外的其它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国的单产水平,但目前还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埃及和日本的单产水平。中国小麦单产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除明显低于欧盟国家外,高于世界其它主要出口国的单产水平。目前中国玉米单产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还明显低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与阿根廷的单产水平接近。因此,从单位面积产量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看,在玉米和稻谷上的表现比在小麦上更为明显,单产水平低也直接影响了成本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中国粮食生产力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并且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优良的品种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差距。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一方面,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转化技术落后。长期以来由于粮食短缺和粮食安全等问题的政策导向,粮食育种主要以高产品种为导向,使得粮食优质品种的科技储备相对不足,是影响中国粮食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环境因素——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中国人均耕地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水平,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均粮食消费量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短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体来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脆弱,抗御灾害能力较差。中国成人文盲率指标仅比印度好些,低于所有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中国中学毛入学率增长速度很快,但仍低于除了巴西、泰国和印度之外的所有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中国大学毛入学率和每10万居民中大学生数量是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劳动力素质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经费不足,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也是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最低的。与其它粮食主要出口国相比较,中国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它不仅不利于粮食的快速运输,也不利于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并且中国从事研究和开发的高级人才和研究经费相对比较缺乏。国内市场需求中国人均消费谷物在所有粮食主要出口国中是最高的。中国人均消费量最高的粮食产品是大米,其次是小麦,中国大米消费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小麦消费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是玉米消费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人均大米、小麦和玉米的消费量都已经呈下降趋势。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国内人均消费量或占有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世界各种粮食主要出口国的国内消费量均已经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各主要粮食出口国国内市场饱和度均比较高。各国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饱和时间到来的早晚,相对来说中国各种粮食产品的饱和水平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出现的,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发达国家更多是从粮食产品消费中获得热量和蛋白质,而发展中国家不仅获得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的获取量也较高,即发达国家粮食食品消费质量水平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还比较低。相关和辅助产业相对于玉米和小麦,中国水稻产品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势较强,但与世界水稻产品主要出口国泰国、欧盟和美国相比较其出口结构优势还是较差:中国玉米产品不具有出口产品结构优势;中国小麦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出口产品结构劣势非常明显。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开发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专用、特用等目标形状的粮食新品种。中国除了水稻高产品种育种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中国的两系水稻杂交技术世人瞩目外,小麦和玉米的良种繁育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但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机械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中国肥料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很高,但全部肥料和各品种的进出口贸易情况都是进口量大大高于出口量;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美国和欧盟等的肥料贸易都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中国单位面积耕地消费肥料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很多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水平,但各国各种肥料消费比例差异较大。中国农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上升趋势,在世界粮食主要出口中只低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美国和欧盟国家相比较差距还很大。总体来看,中国粮食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也较低。在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中,中国在产前和产中的技术力量较强,但产后技术(包括收获、干燥、加工储藏等技术)是薄弱环节。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在世界所有粮食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中,中国农户生产规模是最小的。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导致农业生产规模过小、机械化水平低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等,都严重制约了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大多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产销一体化组织,只能独自分别进入市场,不仅市场竞争能力弱,也较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加之目前中国粮食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农户只能根据现货市场价格决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使得粮食市场和价格形成周期性波动,农户的收益也形成周期性波动局面。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经验也都表明,粮食生产的主要形式是家庭农场,而粮食加工和销售则主要是公司制或合作制的企业。当粮食生产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加工销售商的经营规模和市场集中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实施合作制将有利于粮食获得并增强竞争优势,但相对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目前中国粮食中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很少。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出现一种新型的民办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总体上看,还远远不能满足联系大多数农户的需要,无法帮助大多数农户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缺陷。(五)环境因素——政府作用粮食产业特性及其相关政策粮食在与非农产业竞争中存在的弱质性,决定了需要政府通过实施国内支持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通常是改善贸易条件和降低市场价格的周期波动幅度。粮食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使生产经营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适应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为了克服粮食比较利益低于非农产业的弱质性,欧美在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前主要采取直接价格支持措施,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后开始逐渐转向采用直接收入补贴和“绿箱”政策;为克服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疫病容易发生等,发达国家都对农业的环境改善、疫病防治和根除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手段和支持幅度差异较大。为克服粮食生产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使之适应大规模的加工和销售的要求。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不仅从产业组织上选择了适应本国特定资源状况的组织形式,而且适应特定产业组织形式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都进行了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中国到目前为止,无论行业协会还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覆盖农户的比例也很小,尤其是政府对行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力度不够(包括政策、法规和资金等)。粮食生产周期较长,对市场价格的反应具有滞后性,如果任凭市场机制自行调节难以使农产品供给及时追随市场价格的变化,造成农产品短缺和过剩的效应放大,从而会产生蛛网效应。农产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政府应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促进市场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维持市场体系的良好运行。目前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都拥有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既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现货市场也包括农产品及其生产要素的期货市场(或远期交易市场)。使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利用其来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可以根据价格变动随时调整供求,从而起到规避或减小价格波动风险的作用。中国因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较短,农业市场体系尤其是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不仅粮食现货市场发育不完善,使粮食期货市场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而且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更为滞后。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许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科研、技术推广、道路、水利设施等,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投资或相应的支持措施来解决。虽然在发达国家,非政府公共投资农业科研的比例不断上升。但政府和私人对农业科技投资的领域界限分明,私人投资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容易受到保护、市场潜力大、产品市场开放程度高、以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为主的应用性研究;而政府则逐渐加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几乎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尤其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低于其它所有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甚至低于世界上最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数),政府财政投资占农业科研投资比例虽然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但与几个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科技投资不足还表现在农业科技投资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地位大大低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农业科技(尤其是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不足更为严峻。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和应用,从而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需要有政府等组织或机构作为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来公正地对农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进行认定,实施有效的监督,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消费者传递公正的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信息,从而有助于克服经验性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中国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控工作由多部门管理,各部门分别独立工作,使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衔接较差。由于国内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健全而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体系,更没有介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全面的权威认证工作,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多年来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系统紧跟市场步伐,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目前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分级服务不仅对产品进行认证,还对生产过程进行认证,创造或促进了名牌产品的发展。加拿大政府一直把农产品质量认定和评级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农产品品质认定由联邦监督员完成。丹麦农产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监督工作主要由政府完成。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才可能减少或消除对外部环境的危害。从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国、阿根廷、泰国、印度等属于发展中国家外,其他多数为发达国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影响了国家政策措施的差异。很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关农业环境工程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来迎合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中国虽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政府农业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从生产者支持水平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者支持水平一直偏低,并且在多数年份政府对粮食生产者的补贴占粮食种植者收入的百分比(即相对PSE)为负值,尤其是水稻和玉米。从财政预算支持农业占GDP比重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农业支持总量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并不算低,甚至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如果从财政预算支农占农牧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财政预算支持农业的水平就相对偏低。从分类生产者支持政策来看,在WTO规则允许的12种“绿箱”政策措施中,中国仅使用了六种,远低于其它粮食主要进出口国。中国近些年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一直低于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水平。从政府对粮食生产者支持结构的国际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农业补贴支出少,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小。中国属于“绿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很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中国“黄箱”措施的农业补贴支出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3%,而同期美国和欧盟对本国农业的补贴(包括“绿箱”、“黄箱”和“蓝箱”补贴)分别占到农业生产总值的50%和60%。中国农业补贴措施种类少,对农业的影响程度低。在“绿箱”补贴措施中,其他国家所采用的保险补贴、休耕等资源停用补贴、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中国还是空白,中国刚刚启用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对农民主要采用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农民得到的补贴是间接的,从补贴中使农民得到的利益在效果上不明显。健全和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是粮食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克服粮食因生产周期长而导致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影响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国农业及粮食市场信息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仍比较低,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存在总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不平衡、信息的标准化和时效性较差、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等问题。再加上中国的农业生产者及粮食种植者规模小、经营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粮食种植者自己的协会组织等原因,使政府信息和其它市场信息很难及时迅速地传递到生产经营者,导致农户的信息化程度相当低。多数发达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健全和完善市场信息系统,并重视政府信息源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很好衔接。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国际贸易政策通过影响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一体化变化,从而影响粮食的国际竞争力。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的粮食生产者有利,从而有助于提高进口国的粮食在国内市场竞争力;但关税和配额将使出口国的粮食生产者受损,从而降低出口国的粮食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出口补贴的作用方向与关税和配额正好相反。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使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国都承诺了要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进行削减。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诺到2004年将农产品关税税率降到17%左右,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相比,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已经比较低。进口关税对本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除了关税水平外,还可通过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复杂关税、关税配额和特殊保障机制等多个方向来表现。中国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策略都有使用,但复杂关税使用很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升级、关税高峰和复杂关税使用的比较显着(尤其在需要特殊保障的产品上)。中国在所有农产品进口方面均没有特殊保障条款,而美国、欧盟、日本有复杂关税的品种几乎都有特殊保障条款。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放弃农产品出口补贴,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出口补贴的农产品数量多,补贴水平相对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补贴农产品数量少,补贴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中国很少或没有采用出口信贷、出口保险、出口市场开发等国际贸易措施,也使得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降低。此外,在WTO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则下,各成员国对农业政策调整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在完成WTO农业协议中的减让承诺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本国(地区)农业发展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来促进本国(地区)农业快速发展来适应WTO这种新的农业贸易制度框架,并不断提高本国(地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本国(地区)农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三、评价指标构造和对策思考(一)评价指标构造我们把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称为国际竞争力实现指标,它们表现了国际竞争力的实现程度:把反映竞争实力(即竞争力强弱的原因)的因素称为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具有或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把反映竞争实力以外的对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决定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它们能对国际竞争力强弱具有重要的决定和影响作用。根据已经确定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结果,我们构造出如表8-1所示的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而且对于研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二)对策思考粮食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由于中国粮食生产资源相对匮乏,粮食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因此,在WTO框架下为不断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粮食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充分运用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对粮食的支持与保护,确保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不断提高粮食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应主要采取下列对策措施。首先,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基地建设。虽然决定和影响粮食竞争力的因素既包括产业内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也包括产业外部的商业环境因素。但实际上,每一方面的因素都与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密切相关。因为,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粮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强粮食的成本和价格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粮食的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有助于提升粮食的生产效率,有助于获得粮食经营的规模效益和提高营销绩效,能够促进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环境系统的健全和完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粮食产品在任何地区只要实施产业基地建设就一定能提升其竞争力。中国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应在考虑各种粮食产品和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同时,以各种粮食产品和各地区的竞争优势为前提,来选定特定的优势粮食产品和优势区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粮食产品和优势区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尽快提升中国粮食的竞争力。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政府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重点应是:进一步增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抵御外国产品的大量进入,更有助于提高中国各种粮食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体包括: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支持克服粮食的弱质性和不良外部性;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减少并降低粮食市场的波动性;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卫生和质量等级认证和监控体系。第三,提高政府财政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虽然限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不可能与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在粮食国内支持上展开竞争,但仍需要政府提高对粮食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资强度,为提升粮食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对水利、基本粮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强度,为提升粮食竞争力提供物质和市场的基础保障。

王芳[10](2004)在《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文中指出稻谷是世界农业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养育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全球以水稻为生存基础的农户有两亿。因而水稻生产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全球水稻生产大国基本以籼稻种植为主,世界十大籼稻主产国籼稻播种面积约占全球水稻播种面积的80%,生产籼稻约占全球水稻总产量的77%,消费籼米约占全球大米消费量的75%。目前大米的国际市场中,籼米市场占80%~90%,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主要食用的大米品种是籼米。中国虽然籼稻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单产较高,总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也是全球籼米消费第一大国。国内市场中,我国人口65%以上的南方地区口粮中的80%是大米,而南方居民消费的大米品种又主要是籼米,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和四川是籼米产量和消费量都较高的地区,海南和上海也是籼米主要消费地,我国的港澳地区95%以上的大米消费为籼米。因此,籼米在世界及其我国大米生产、消费和贸易比重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籼米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品质问题、供给问题、出口问题等。在新形式下,我国到底如何实现籼米产业的协调发展,并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大米国际和国内市场,成了当前我们研究的关键课题。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国内外统计数据的查阅,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把籼稻从水稻中分离出来,得出统计年鉴中没有的一部分可用数据;运用这些数据和已有的数据资料对籼米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进行计量分析和模型构建;通过对籼米生产、加工、消费和贸易整个链条进行系统分析和历史分析,掌握籼稻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把籼稻产区进行比较研究,合理划分籼稻生产的优势区域,以此分区域提出籼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籼米主要进出口国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出口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原因和背景和各进口国的进口状况,以此提出我国籼米出口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二、《稻谷》、《优质稻谷》等8项粮食新国家标准4月起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谷》、《优质稻谷》等8项粮食新国家标准4月起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沸石等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和评价
        1.2.2 喀斯特地区农田土壤镉污染现状
        1.2.3 贵州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1.2.4 纳米沸石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
        1.2.5 不同改良剂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
    1.3 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田间试验材料
    2.3 田间试验方法
    2.4 样品采集制备
        2.4.1 样品采集
        2.4.2 样品制备
    2.5 样品测试方法
    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7 土壤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区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和风险评价
        3.1.1 研究区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
        3.1.2 研究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3.1.3 小结与讨论
    3.2 纳米沸石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3.2.1 纳米沸石改良剂对稻田土壤pH和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
        3.2.2 纳米沸石改良剂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
        3.2.3 纳米沸石改良剂对稻田土壤—水稻系统环境综合质量的影响
        3.2.4 纳米沸石改良剂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3.2.5 小结与讨论
    3.3 纳米沸石组配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
        3.3.1 纳米沸石组配改良剂对稻田土壤pH和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
        3.3.2 纳米沸石组配改良剂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
        3.3.3 纳米沸石组配改良剂对稻田土壤—水稻系统环境综合质量的影响
        3.3.4 纳米沸石组配改良剂对水稻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3.3.5 小结与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3)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国内外小麦粉标准的差异及我国现行小麦粉标准的修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小麦粉生产加工现状概述
    1.2 我国小麦粉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1.3 小麦粉质量安全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小麦粉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资料数据来源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麦粉标准的比较
    2.1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常规小麦粉指标要求的比较
        2.1.1 质量指标及其限量的比较
        2.1.2 卫生指标及其限量的比较
        2.1.3 问题与讨论
    2.2 国家标准与CAC 标准的比较
        2.2.1 结构和内容
        2.2.2 质量指标及其限量的比较
        2.2.3 卫生指标及其限量的比较
        2.2.4 问题与讨论
    2.3 小麦粉国家标准历次替代版本的比较
        2.3.1 国家标准历次版本
        2.3.2 结构和内容的比较
        2.3.3 质量指标及其限量的比较
        2.3.4 卫生指标及其限量的比较
        2.3.5 问题与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麦粉新国家标准报批稿的分析与修订
    3.1 背景概述
    3.2 小麦粉新国家标准报批稿的分析
        3.2.1 与被代替版本的差异
        3.2.2 新国家标准报批稿的特点
        3.2.3 报批稿的分析
    3.3 小麦粉新国家标准报批稿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3.3.1 结构
        3.3.2 质量指标及其限量项目
        3.3.3 卫生指标及其限量项目
    3.4 小结
第四章 过氧化苯甲酰的安全性分析
    4.1 过氧化苯甲酰概述
    4.2 BPO 的主要作用
        4.2.1 后熟作用
        4.2.2 漂白作用
        4.2.3 防止霉变作用、提高出粉率
    4.3 BPO 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
        4.3.1 可能掩盖了粉色不合格的缺陷并破坏小麦粉营养成分
        4.3.2 添加过量会对小麦粉及其制品产生负面作用
        4.3.3 可能会造成小麦粉灰分含量增多
    4.4 BPO 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危害
        4.4.1 小麦粉不合格
        4.4.2 对肝脏的危害
        4.4.3 潜在的遗传性和致癌性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以中亚热带韶山灌区湘乡湘潭县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与新型模式集成研究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 水资源和耕地及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种粮副业化及"种三产四"
        1.1.1 中亚热带旱涝时段清洁流体与环境成本变化大趋势
        1.1.2 应对策略:缓解资源环境危机的生态高值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
        1.1.3 生态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技术创新及其研究方向
        1.2 县域流体三重污染:以猪为首的人畜禽鱼粪尿、酸沉降、沙尘暴
        1.2.1 县域环境风险概况与严重危害
        1.2.2 县域流体的三重污染导致城乡环境保护步履艰难
        1.3 县域流体环境系统问题与对策——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1.3.1 流体污浊成因在于生态过程工程、生态体制、生态文化建设缺位
        1.3.2 占全球70%淡水19%温室气体的农业及其生态高值种养和加工
        1.3.3 县域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与建成任重而道远
    2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述评
        2.1 水污染:城乡四维污染的集中反映与常规监测重点
        2.1.1 农村工矿和养殖场点源及农业面源交叉污染——以猪场为中心
        2.1.2 水产养殖对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底质的影响
        2.2 空气污染:最大环境风险与监测重点转向大气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2.2.1 国内外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2.2.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控制规划理论研究概述
        2.2.3 国内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控制预案实施研究进展
        2.2.4 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应用于大气颗粒中金属及PAHs源解析
        2.3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与构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2.3.1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的目标和原理
        2.3.2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与构建的技术路线
        2.4 农业生态过程工程研究进展
        2.4.1 国际农业生态过程工程理论与经验: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2.4.2 我国农业生态过程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县域环保的关键技术
        2.4.3 区域农业生态过程工程模式与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4项建设
        2.4.4 无公害农业生态过程工程模式与农产品安全及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2.4.5 旅游生态过程工程新模式与绿道网及低碳生态城市耦合发展
        2.5 循环农业——生态高值农业的载体与农业生态过程工程基本路径
        2.5.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产业体系生态高值化
        2.5.2 循环农业是对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2.5.3 低碳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与"4R原则"
        2.6 生态高值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2.6.1 "生态高值农业"的理论基础
        2.6.2 "生态高值农业"的事实依据:9个案例的分析
        2.6.3 骆世明团队探索中国生态农业之道与应对低潮的理论及技术创新
        2.7 研究方法进展与生态高值农业系统研究方法体系
        2.7.1 系统科学方法论
        2.7.2 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与专业维
        2.7.3 环境系统工程与联产循环系统中的多学科基础理论综合研究方式
        2.7.4 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2.7.5 具体方法技术中的系统模拟分析、能值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
    3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 研究目标与内容
    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技术体系构建Ⅰ产前能源资源生态高值化利用条件的创造
    1 良田再造:本研究区域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制约性与比较优势
        1.1 韶山灌区及其主体湘乡市和湘潭县概况
        1.2 湘乡市社会经济
        1.3 湘乡市自然环境
        1.3.1 自然地理条件
        1.3.2 水资源及其利用对流体环境质量的影响彰显节水的极端重要性
        1.3.3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对流体环境质量的影响
        1.3.4 水土流失过程与地质灾害隐患:县域环境监测须自地质始
        1.4 基于旱涝环境数据代表性及准确性的水土气监测相关性试验
        1.4.1 材料与方法
        1.4.2 结果与分析
        1.4.3 问题与讨论:湘乡市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制约性与比较优势
        1.5 小结
    2 良种培育:抗旱涝性稻种与超级稻生态过程工程技术产业化研究与示范
        2.1 稻种生态过程工程技术储备的关键:生物多样性、抗逆性、优质、高产与产业化
        2.2 杂交水稻:野败型乘势而上与红莲型种子工程建设产业化
        2.3 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中的绿色超级稻和超级杂交稻的融合与风险
        2.3.1 水稻种质资源和现代育种技术与绿色超级稻研发历程
        2.3.2 绿色超级稻发展的10a构想
        2.3.3 绿色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稻的融合、超越及其风险
        2.4 谷秆两用稻:"东南201"及其营养价值分析
        2.5 培育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光热资源的水稻高产新品种
        2.6 小结
    3 良法应用:测土配方节肥栽培生态过程与污染控制工程系统模拟分析
        3.1 湘乡市施肥情况及问题
        3.2 三元二次回归肥效模型与早稻、晚稻最大最佳施肥量
        3.3 小结
    4 本章总结:盲目追求GDP、种粮效益偏低、生态农业发展低迷与环境严峻
第三章 技术体系构建Ⅱ产中生态过程-污染控制工程耦合技术创新
    1 稻-鸭(鱼、蛙)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1.1 客观评价水稻田CH_4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2 稻-鸭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
        1.3 甲烷排放量的估算方法、排放规律与减排措施
        1.3.1 排放量估算方法
        1.3.2 CH_4排放规律与减排措施的大田试验结果
        1.4 环境成本估算方法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4.1 环境成本估算方法
        1.4.2 免耕稻-鸭生态过程工程与其它两种耕作方式的比较
        1.5 小结
    2 稻-牛(羊)生态过程工程与牛-沼-草联产循环农业模式能值分析
        2.1 节粮型畜牧业稻-牛(羊)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2.1.1 谷秆两用稻-牛(羊)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
        2.1.2 谷秆两用稻稻草A与一般稻草B饲养肉牛比较
        2.1.3 谷秆两用稻稻草A与氨化普通稻草C饲养肉牛比较
        2.2 能值分析在牛-沼-草联产循环农业模式中的应用
        2.2.1 研究概况
        2.2.2 研究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讨论与结论
        2.3 草-牛-鸡-猪-鱼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
        2.4 小结
    3 猪-沼-草与发酵床养猪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3.1 生物质能源工程Ⅰ:生态高值化大中型沼气工程
        3.1.1 生物质能源在我国未来节能和低碳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1.2 湘乡市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回顾与展望
        3.1.3 湘阴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零排放区域"技术
        3.1.4 武汉市江夏区猪-沼-电(菜、果、鱼)循环农业模式
        3.2 湿法养猪与猪-沼-草生态过程工程
        3.3 干法养猪Ⅰ:可供借鉴的福建福安猪场发酵床零排放技术
        3.3.1 养猪过程中的生物资源转换:生物质"过腹还田"
        3.3.2 应对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益生菌应用于发酵床养猪
        3.3.3 远程监控发酵床养猪法:智能农业案例之一
        3.3.4 发酵床养猪法的综合效益
        3.4 干法养猪Ⅱ:湘潭县兴龙种猪场发酵床零污染技术试验结果
        3.5 小结
    4 树-药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4.1 林业与中药农业:耦合平衡发展的重要性与预期综合效益
        4.1.1 发展生态高值农业要注重固碳、碳源及碳汇与减少碳排放
        4.1.2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开发管理模式探析
        4.1.3 湘乡市涟水河循环经济带林业发展规划
        4.1.4 发展中药农业的关键步骤
        4.1.5 逐步落实中药材种植基地规划,大力发展中药农业
        4.2 树-药生态过程工程的构建与应用
        4.2.1 树下药用植物自然生态培育类型
        4.2.2 树-药复合经营的类型及其结构特征
        4.2.3 几种典型的树-药复合经营生产模式
        4.3 小结
    5 渔-游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5.1 水体农业:渔业生态过程工程
        5.1.1 应对鱼产品抗生素残留的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用于水库养鱼
        5.1.2 湘乡市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期效益
        5.1.3 湘乡市水府庙库区移民渔业发展规划预期效益
        5.2 城乡旅游生态过程工程
        5.2.1 绿道网生态过程工程建设
        5.2.2 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四大旅游休闲区
        5.2.3 乡村旅游生态过程工程建设Ⅰ以毛田为中心的药乡拓展
        5.2.4 乡村旅游生态过程工程建设Ⅱ龙洞镇大将故居楠香村
        5.2.5 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规划近期及中长期目标与预期效益
        5.3 小结
    6 本章总结:围绕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5个生态过程工程
第四章 技术体系构建Ⅲ产后生态高值化加工与市场营销
    1 稻米深加工生态过程工程: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中的绿色食品业——以华龙米业、燕京啤酒为代表的产业链延伸为视角
    2 稻糠深加工小试中试与肌醇工业性试验:生态高值农业实践体验
        2.1 "9联产"及其主导产品肌醇、甾醇的市场培育与甾醇技术开发
        2.1.1 "9联产"小试流程
        2.1.2 肌醇市场培育
        2.1.3 甾醇市场培育:急性肺损伤SARS药糖皮质激素的关键中间体
        2.1.4 甾醇的技术开发
        2.2 肌醇的"三型技术"开发:基于小试、中试的工业性试验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生态过程工程设计
        2.2.3 60t/a肌醇工业性试验技术操作规程要点
        2.2.4 结果与分析
        2.3 肌醇等"4联产"及其经济评价
        2.3.1 "4联产"工艺流程
        2.3.2 投资估算
        2.3.3 经济评价
        2.4 小结:生态高值化"三型"肌醇工艺技术的开发
    3 稻壳深加工生态过程工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3.1 生物质能源工程Ⅱ:稻壳气化发电与制汽发电的比较
        3.2 稻壳硅利用技术
        3.3 小结
    4 稻草污染治理及综合利用生态过程工程技术产业化研究与示范
        4.1 稻草应用于食用菌生产——以大球盖菇栽培为例
        4.2 稻草制溶剂:低碳直链酮——甲乙酮
        4.3 生物质能源工程Ⅲ:稻草制甲醇与煤制甲醇的比较
        4.3.1 研究概况
        4.3.2 研究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3.4 讨论
        4.4 小结
    5 本章总结:稻谷加工及流通产出贡献分别为产中约3倍的实现路径
第五章 以"节约、环保、多产、高值"为目标和价值理念的生态农业"三型"产业化技术体系与新型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1 生态高值农业"三型"产业化技术体系
        1.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概念:农业在系统意义上重组的软件
        1.2 产业化技术体系构成三要素:生态格局、框架主体与实施路径
    2 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构建、特征与适用范围
        2.1 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与涵义:农业在系统意义上重组的硬件
        2.2 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及其要领
        2.3 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3个特征
        2.4 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3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应用案例
        3.1 县域流体环境系统分析与综合治理
        3.2 农业生态过程工程设计中的调控机制——以稻草制甲醇为例
        3.2.1 《基文》的优长
        3.2.2 《基文》的欠缺与校正
        3.3 明确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并提升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4 "生态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流体环境系统"等的界定
        4.1 生态高值农业的涵义与理论基础
        4.1.1 生态高值化技术创新的涵义
        4.1.2 "生态高值农业"的涵义
        4.2 流体环境系统与流体环境系统工程的涵义与功效
        4.2.1 流体环境系统的涵义
        4.2.2 流体环境系统工程的涵义
        4.3 城乡四维污染的涵义与功效
        4.4 许振成提出的"环境痕量污染物":涵义与功效
    5 研究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我国饲料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饲料产业
        (一) 饲料
        (二) 饲料业常用词
        (三) 饲料产业
    二、世界饲料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 世界粮食生产形势
        (二) 世界饲料业发展的动态
    三、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现状
    四、我国饲料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五、发展我国饲料产业的意义
        (一) 饲料产业功不可没
        (二) 我国饲料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六、研究我国饲料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七、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饲料原料生产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饲料原料的分类
        (一) 按照营养特征分类
        (二) 按照饲料来源分类
    二、我国饲料原料生产发展的现状
        (一) 谷实类能量饲料
        (二) 糠数类能量饲料
        (三) 淀粉质块根、块茎类能量饲料
        (四)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五) 粗饲料
    三、我国饲料原料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饲用粮供需矛盾突出
        (二) 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匿乏
        (三) 我国粮食作物产销区脱节
        (四)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饲料工业影响严重
        (五) 饲料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六) 草地荒漠化严重
第三章 我国饲料原料的供给分析
    一、谷实类能量饲料
        (一) 玉米
        (二) 小麦
        (三) 稻谷
    二、糠麸类能量饲料
        (一) 小麦麸
        (二) 米糠
    三、淀粉质块根、块茎类能量饲料
    四、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一) 大豆及大豆饼(粕)
        (二) 棉仁(籽)饼、粕
        (三) 花生饼、粕
    五、粗饲料
        (一) 牧草
        (二) 秸秆
第四章 我国饲料工业
    一、饲料工业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现状
    三、促进我国饲料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四、我国饲料工业生产
        (一) 饲料原料工业
        (二) 饲料加工工业
        (三) 饲料添加剂工业
        (四) 饲料加工机械工业
        (五) 饲料工业生产许可管理
        (六) 饲料安全管理
        (七) 饲料质量监督与检测
        (八) 饲料行业质量认证
        (九) 我国饲料工业信息体系建设
第五章 我国饲料产业下游的研究
    一、我国养殖业
        (一) 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特点
        (二) 我国畜禽养殖
    二、我国畜产品加工
        (一) 肉制品加工
        (二) 蛋制品加工
        (三) 乳制品加工
    三、我国畜产品市场
        (一) 肉禽蛋交易量
        (二) 肉禽蛋交易额
        (三) 我国畜产品价格
        (四) 我国畜产品进出口
    四、我国畜产品消费
第六章 进一步发展我国饲料产业的理论框架
    一、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一) 循环经济
        (二) 大农业循环经济
        (三) 大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四) 大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
        (五) 大农业循环经济生产特点的分析
        (六) 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的目标
    二、生态农业理论
        (一) 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三、区域经济理论
        (一) 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 区域经济理论模型
第七章 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我国饲料原料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 谷实类能量饲料原料(饲用粮)的需求分析与预测
        (二) 糠数类能量饲料需求分析与预测
        (三) 淀粉质块根、块茎类能量饲料需求分析与预测
        (四) 植物性蛋白质饲料需求分析与预测
        (五) 粗饲料需求分析与预测
        (六) 我国饲料原料总需求分析与预测
    二、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三、我国畜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结论
第八章 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饲用粮挑战粮食安全
        (二) 草场生产能力退化严重,制约食草家畜生产
        (三) 饲料工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四) 传统养殖业需求与饲料工业供给错位
        (五) 畜禽产品加工业落后
        (六) 我国饲料产业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
        (七) 非公平市场竞争影响我国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八) 动物疫情重创我国饲料产业
        (九) 饲料安全不容乐观
    二、推动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发展节粮型现代畜牧业,多渠道解决饲用粮短缺
        (二) 推动饲料工业平衡发展,全面提升饲料工业竞争能力
        (三) 促进畜禽产品加工业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四) 传统养殖还不能丢
        (五) 改善和提高饲料工业信息化建设
        (六) 积极建议和协助政府制定标准,维护饲料安全,跨越非市场竞争
        (七) 建立健全防御和应对畜禽疫情应急措施
附录: 畜禽传统饲养方式下料比和各种饲用粮比例推算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致谢

(7)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第2章 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
    2.1 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
    2.2 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解释
    2.3 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过程
第3章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比较
    3.1 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
    3.2 欧盟的粮食流通体制
    3.3 日本的粮食流通体制
    3.4 印度的粮食流通体制
    3.5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模式的启示
    3.6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第4章 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
    4.1 市场结构理论
    4.2 粮食市场结构
    4.3 影响粮食价格的供求因素
    4.4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4.5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4.6 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
第5章 粮食流通的财政支持机制
    5.1 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历史沿革
    5.2 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5.3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6章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6.1 我国专项储备粮规模的确定
    6.2 中央储备粮体系建设
    6.3 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
    6.4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6.5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建议
第7章 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
    7.1 农业发展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7.2 粮食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7.3 粮食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
    7.4 粮食信贷的营销与管理方式的创新
    7.5 粮食信贷资金管理中的重大关系
第8章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8.1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与路径分析
    8.2 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8.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的形成与化解
    案例: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组建分析
第9章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
    9.1 粮食加工与粮食流通
    9.2 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9.3 国外粮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9.4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9.5 发展粮食加工业的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外农业补贴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6 特色与创新之处
    1.7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
    2.1 农业补贴的含义与类型
    2.2 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
    2.3 农业补贴的一般理论
    2.4 世贸组织有关农业补贴的规则与中国的权利
    2.5 结论
第三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
    3.1 中国农业发展形势严峻
    3.2 中国农业补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 中国农业面对不宽松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
    3.4 新一轮世界农业贸易谈判困难重重,农业补贴得不到较好解决
    3.5 中国加入WTO有关农业的承诺及引发的政策改革
    3.6 结论
第四章 中外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分析
    4.1 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概况
    4.2 中外农业补贴的主要措施比较
    4.3 中外农产品补贴方式的比较
    4.4 中外农民直接补贴的比较
    4.5 结论
第五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定性分析
    5.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5.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博弈分析
    5.3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必要性评价
    5.4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分析
    5.5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趋势分析
    5.6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实证研究
    6.1 农业补贴政策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6.2 农业生产要素价格政策影响农业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6.3 农业生产要素补贴政策调整影响播种面积的实证分析
    6.4 生产要素补贴政策影响农业产量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效果与模式分析
    7.1 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化分析
    7.2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与模式分析
    7.3 粮食补贴政策绩效评价
    7.4 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直接补贴的比较分析
    7.5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的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7.6 粮食补贴政策改革的方向
    7.7 结论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持农业的效率分析
    8.1 改革开放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基本情况
    8.2 中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实证分析
    8.3 财政支农效率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8.4 实现2015年农业发展目标对财政投入的需求预测
    8.5 结论
第九章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构建
    9.1 构建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9.2 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9.3 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系统
    9.4 农业补贴政策的分类与细化
    9.5 农业补贴政策的近期与中期重点
    9.6 结论
第十章 提高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的建议与措施
    10.1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10.2 建立农业补贴的长效机制
    10.3 进一步完善粮食政策,保障粮食安全
    10.4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系统,加强金融支持
    10.5 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10.6 加强农业和农村救助体系建设
    10.7 要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创新
    10.8 创新与构建中国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1.2.2 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1.2.3 研究综述评价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内容和结构
        1.3.2 研究方法和范围
    1.4 创新说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1 创新说明和特色
        1.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分析框架
    2.1 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历史渊源
        2.1.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2.2 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分析框架
        2.2.1 中国粮食生产和贸易及国际比较
        2.2.2 粮食国际竞争力状况的国际比较分析
        2.2.3 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分析
        2.2.4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三章 中国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国际比较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国际比较
        3.1.1 水稻
        3.1.2 小麦
        3.1.3 玉米
    3.2 中国粮食贸易的国际比较
        3.2.1 水稻
        3.2.2 小麦
        3.2.3 玉米
第四章 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
    4.1 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4.1.1 水稻
        4.1.2 小麦
        4.1.3 玉米
    4.2 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及国际比较
        4.2.1 水稻(大米)
        4.2.2 小麦
        4.2.3 玉米
    4.3 贸易竞争指数及国际比较
        4.3.1 水稻
        4.3.2 小麦
        4.3.3 玉米
第五章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分析
    5.1 成本和价格
        5.1.1 成本
        5.1.2 价格
    5.2 质量和安全
        5.2.1 出口质量指数
        5.2.2 出口产品质量比较
        5.2.3 安全卫生
    5.3 生产力水平、品种资源和技术
        5.3.1 生产力水平
        5.3.2 品种资源和技术
第六章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基本因素
    6.1 生产要素条件
        6.1.1 基本要素
        6.1.2 高级要素
    6.2 国内市场需求条件
        6.2.1 国内需求构成
        6.2.2 国内需求增长和模式
    6.3 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
        6.3.1 良种繁育
        6.3.2 生产资料
        6.3.3 粮食加工
    6.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6.4.1 企业规模化程度
        6.4.2 生产者竞争战略
第七章 决定和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环境因素分析──政府作用
    7.1 农业(包括粮食)的特性及其政府的相关政策
        7.1.1 农业的弱质性和小规模分散经营
        7.1.2 农业的波动性
        7.1.3 农业的公共物品建设
        7.1.4 农业信息的不对称性
        7.1.5 农业的外部性
    7.2 政府农业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
        7.2.1 生产者支持
        7.2.2 市场体系建设
        7.2.3 国际贸易政策
        7.2.4 农业政策调整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思考
    8.1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
        8.1.1 分析框架
        8.1.2 评价指标
    8.2 主要研究结论
        8.2.1 生产和贸易
        8.2.2 国际竞争力状况
        8.2.3 直接和间接因素
        8.2.4 环境因素──基本因素
        8.2.5 环境因素──政府作用
    8.2 对策思考
        8.2.1 加快中国优势粮食产业基地建设
        8.2.2 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8.2.3 提高政府财政对农业公共物品的投资强度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论着和科研工作
博士后期间学术论着和科研工作
个人简历
通信地址

(10)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籼米基本情况介绍
    2.1 全球籼稻基本状况
    2.2 我国籼稻基本情况分析
        2.2.1 籼稻在我国粮食中的作用和地位
        2.2.2 籼稻的分布和种植状况
第三章 我国籼米生产及其增长动因
    3.1 我国及各地区籼稻生产的历史回顾
        3.1.1 籼稻播种面积逐年下降
        3.1.2 籼稻总产波动中小幅增加,单产增长较快,杂交稻在增产中贡献很大
        3.1.3 优质稻有所发展,但籼稻优质率仍然较低
    3.2 籼稻生产成本效益分析
        3.2.1 生产成本分析
        3.2.2 效益分析
    3.3 籼米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3.3.1 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
        3.3.2 文章采取的指标和方法
        3.3.3 籼稻区域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分析
    3.4 籼米生产增长动因分析
        3.4.1 灰色关联分析
        3.4.2 籼稻生产技术进步作用计量分析
第四章 我国籼米的加工
    4.1 我国籼米加工现状
        4.1.1 籼米初级加工规模较小、加工不精、米质欠佳
        4.1.2 籼米工业加工有所发展,但加工增殖率仍然较低
        4.1.3 籼米产业化发展起步较快,但存在问题较多
    4.2 籼米深度加工开发潜力
        4.2.1 国外稻米深度加工开发的经验
        4.2.2 我国籼米深度加工开发的潜力
    4.3 我国籼米产业化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4.3.1 龙头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4.3.2 产业化发展模式
        4.3.3 结论
第五章 我国籼米的消费
    5.1 我国籼米消费状况及其消费结构
        5.1.1 籼米消费状况
        5.1.2 籼米消费结构及其份额
    5.2 籼米消费的计量经济分析
        5.2.1 采用模型及其变量解释
        5.2.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5.2.3 消费需求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5.3 我国籼米消费趋势分析
        5.3.1 籼米消费的时序变动趋势
        5.3.2 不同目标群体籼米消费的变动趋势
第六章 籼米的贸易
    6.1 世界籼米贸易状况
        6.1.1 世界籼米的贸易格局
        6.1.2 世界籼米贸易特点
    6.2 我国籼米的国际贸易
        6.2.1 我国籼米国际贸易状况
        6.2.2 我国籼米国际贸易特点
    6.3 我国籼米国内市场分析
        6.3.1 籼米市场状况
        6.3.2 籼米市场价格变化
        6.3.3 籼米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我国籼米竞争力分析
        6.4.1 区域优势比较
        6.4.2 技术优势比较
        6.4.3 价格优势比较
        6.4.4 成本优势比较
        6.4.5 质量优势比较
第七章 我国籼米供需状况分析
    7.1 影响我国籼米供需的主要因素
        7.1.1 籼米供需与环境
        7.1.2 籼米供需与水资源
    7.2 我国籼米供需平衡表
        7.2.1 我国籼米供需平衡表制作原理
        7.2.2 我国国内籼米供求平衡状况分析
    7.3 我国籼米的供给潜力
    7.4 我国籼米需求前景展望
    7.5 我国籼米的供需预测
        7.5.1 籼米产量预测
        7.5.2 籼米国内消费预测
        7.5.3 籼米进出口预测
第八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8.1 基本结论
        8.1.1 籼米基本情况介绍
        8.1.2 我国籼米生产及其籼米增长动因
        8.1.3 我国籼米的加工
        8.1.4 我国籼米的消费
        8.1.5 籼米的贸易
        8.1.6 我国籼米供需状况分析
    8.2 我国籼米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8.2.1 大力扶持并积极发展籼稻产业
        8.2.2 全方位出击,加快籼米的品质改善,切实提高籼米质量
        8.2.3 进一步调整籼米产业内部结构,注重籼稻的多样化生产,全面提高籼稻产业的效益
        8.2.4 按照籼稻产区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原理,合理布局,分区域制定籼稻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
        8.2.5 挖掘我国籼米深加工潜力,大力开发籼稻加工业
        8.2.6 积极支持籼稻产业化发展,疏通发展渠道,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
        8.2.7 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发战略,进一步提升籼米竞争力,实现我国籼米出口新突破
附表 无公害稻米、绿色食品稻米和有机稻米各指标的区别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稻谷》、《优质稻谷》等8项粮食新国家标准4月起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沸石等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效果[D]. 代良羽. 贵州大学, 2020(03)
  •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4]国内外小麦粉标准的差异及我国现行小麦粉标准的修订研究[D]. 于鸿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5]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以中亚热带韶山灌区湘乡湘潭县域为中心[D]. 李林杰.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8)
  • [6]我国饲料产业研究[D]. 赵亮.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7]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D]. 刘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8]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与体系研究[D]. 何忠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9]中国主要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 乔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5)
  • [10]我国籼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研究[D]. 王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

标签:;  ;  ;  ;  ;  

“大米”、“优质大米”等8项粮食新国标将于4月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