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能否在发展中“长生不老”?

历史文化名城能否在发展中“长生不老”?

一、历史文化名城在开发中能否“永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朱薪羽[2](2021)在《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古镇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古镇将旅游业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增强了旅游业的发展能力。韩城古城作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给古代城市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旅游业发展对韩城古城空间格局的影响和威胁,以及如何在古城远景发展中平衡旅游业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多种研究手法,如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多学科交叉,梳理了韩城古城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演变方式,同时分析了自旅游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旅游对于古城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首先,对韩城古城的整体概况及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以明确古城从定址至今所经历的各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其次,根据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总结与梳理确定了古城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即山水环境、空间轮廓、道路骨架、城市轴线、功能布局、标志节点、传统民居等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对古城自古至今所经历的不同规划阶段的分析将韩城分为四个规划发展阶段,即自然发展阶段、规划参与阶段、总体调整阶段和发展复兴阶段,通过梳理其在空间轮廓与城市布局上所出现的变化来推敲空间形态的演变与上位规划的关系。本文同时还通过对古城旅游开发历程及现状的分析,探索古城空间形态变化与旅游开发的作用关系,然后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的作用,在肯定了旅游开发建设使古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其作用原因使本文达到引导旅游开发建设向对古城产生积极作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目的。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先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城市文化建设为统领、统筹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保护第一、适度开发、保护和开发的阶段性四项原则,对旅游开发与古城保护的协同方式进行定义,同时以此为基底构建其管理原则与具体保护方式。然后从古城空间形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提炼与发展原则、坚守历史文脉原则、性能贴合原则四项原则,然后以此为基底提出重塑古城格局、优化古城轮廓、构建街巷空间、可持续发展四项策略,以期引导古城旅游开发方式,促进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演变,进而实现双赢。

杨雅麟[3](2021)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更新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内的存量用地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物质载体,是城市存量规划过程中重要的更新目标。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及用地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工业用地原有的用地功能已不再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多逐渐走向衰落、搬迁或转型升级的道路。其中,老厂区作为城市工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在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角色。如何在存量更新的过程中,将老厂区转变为能够契合城市发展规划的新目标与新定位的城市空间,成为了当下亟待研究的问题。空间生产理论则从政治、社会、物质及经济空间多角度为探究老厂区的更新与规划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空间方法论,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及相关实践案例,对“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中的三元空间及其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不同权力主体在老厂区更新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诉求及其对此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选取了30个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用以对“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做出评价。并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来确定核心利益相关群体及评价指标在老厂区更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找到老厂区更新发展过程中平衡多方权力主体利益诉求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以厂区更新来延续厂区文脉并激活区域转型,为推动老厂区空间的转型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针对性的实施建议。

陈月[4](2020)在《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居住型历史街区是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为主体的文化遗产类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更在于两者在时空历史上的长期积淀与合并,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的空间结构与场所精神。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社会经济进程、文化商品化浪潮以及普遍“绅士化了的”城市发展战略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避免了大规模物质更新的街区,依旧陷入了“物质空间衰败-原住居民流失-旅游商业扩张-生活空间萎缩-原住居民继续流失”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物质性干预为主,缺乏应对活态遗产兴衰周期的社会发展政策。面对数量庞大的危旧民居与老年贫困人口,仅靠有限的保护资金“外部输血”,无法扭转地方社会的整体衰落趋势。如何通过社会维度的保护干预管理及其介入标准体系的构建,为恢复和强化地方社会的“内部造血”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基于10个综合研究案例的社会调查分析与内在规律探索,引入并改造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IA)体系。并且,通过1个深入研究案例的实证应用,论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这不仅包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影响“监测、分析与管理”,而且还包括日常的遗产监测与维护。最终,通过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维护,重构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效互惠机制,以期实现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而言:(1)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提取居住型历史街区作为地方社群日常生活场所的“人口、住房、设施、产业、关系”5大要素。然后,横向分析各要素的类型与特征,纵向归纳各要素的历史演化规律。最后,引入与5大要素相对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提出针对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在解析其共性化“生命历程”的基础上,构建其作为开放式“小型人居系统”的“社会+空间”演化模型。(2)在体系构建部分:首先,基于10个案例的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保护干预策略设计、以及地方社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得出“保护干预-社会结果”的“SIA框架”;其次,通过既有经验借鉴、专业术语衔接与居民需求调查,构建“SIA指标矩阵”、“SIA指标简表”以及“SIA指标详表”。这分别对应保护规划评估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SIA工作“检查表”;最后,将一般性的SIA程序与保护规划过程相结合,深化每一个步骤的SIA内容,解析参与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SIA的主体与机制。同时,基于全范围的文献检索与方法评述,梳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菜单。并基于对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选取其中的“情景规划”和“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方法适用性改造。(3)在实证研究部分,应用本文构建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对平江历史街区开展规划实施前的“方案评价”与规划实施后的“绩效评价”。首先在方案评价中,聚焦旅游开发背景下,不同的设施布局方案与游客步行交通可能对住区安宁造成的影响。具体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大数据采集、GIS软件与智能体仿真软件,模拟两个备选方案的设施布局与穿越式交通情况,从而辅助最优方案的选择。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还提出了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安宁化的规划设计策略;其次在绩效评价中,聚焦历史保护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具体基于“迁居行为”与“迁居意愿”相分离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指标评价与多元回归模型的技术方法,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与迁居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然后,分析政府与居民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得出地方居民丧失通过市场机制快速改善自身住房条件的“机会成本”的结论。最后,回归生命周期理论,得出降低自主更新动力、阻碍要素健康流动、固化路径依赖的产权制度壁垒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产权制度创新下的人口疏散和引入策略,以及基于“更新单元”划定的规划行动计划、社会政策保障与空间设计示例。(4)在结论与展望部分,首先,总结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效果、主要社会影响产生的机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与机制的社会发展政策。其次,归纳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提炼了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要素与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证案例的方案评价与绩效评价中,从而论证了该技术方法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充实研究案例、完善技术方法与拓展研究内容的展望,并提出对典型案例进行长期跟踪的研究计划,以期形成从“截面”到“历时”的深入研究案例。

胡丁婷[5](2020)在《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桂林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文化遗产是当今桂林文化产业开发的宝贵资源。随着文旅融合的迅猛推进,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抗战文化遗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旅游开发,而能否开发直接取决于其旅游开发价值的高低。近年来,有关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使旅游项目开发决策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构建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桂林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就成为了本文的研究宗旨与意义所在。本文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研究以及概念、理论,总结了桂林抗战文化遗产资源概况,在借鉴已有标准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具有4个层次26个评价因子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其指标权重,并依据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最后对桂林的抗战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研究,邀请专家依据给定标准打分汇总后运用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字模型定量计算得到综合评价总分,并确定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总体较高,开发潜力较大,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企互动开发模式动态模型,对未来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给予合理建议,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指导意义,也希望为其他地区的抗战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有所贡献。

李东梅[6](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张金梅[7](2020)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直以来都是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每一次课程改革所颁布的条例都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强调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乡土自然地理资源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目前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对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探索,符合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能为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丰富少数民族聚居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为研究对象,对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和高中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探究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地理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解读,探讨了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开发原则、开发模式及开发策略;最后以楚雄州为例进行了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理了楚雄州高中地理教学中可开发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内容,并在开发模式的指导下开发了教学案例。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楚雄州的师生大多数都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持支持的态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师生对楚雄州的乡土地理认识较浅、地理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多主体协作;开发内容缺乏少数民族特色;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条件薄弱;开发利用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自身缺乏对乡土地理的关注和深入学习;教师开发能力不足;缺乏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和学习;少数民族聚居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不被重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经费不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保障体系不完善。通过对课标及教材的解读以及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开发原则及开发模式,同时从教育主管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提出了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如教育主管层面的策略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组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加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经费投入力度;学校层面的策略有鼓励教师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完善保障制度,建立乡土地理课外实践基地、积极建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教师层面的策略有深入开发和使用现有的乡土地理书籍、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善于反思。通过前文所奠定的基础,对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初步的开发,首先调查和梳理了楚雄州的乡土地理概况,发现楚雄州境内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民族文化资源都异常丰富。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发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课标及教材整理了楚雄州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供开发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内容,最后以楚雄州的彝族文化为主线,具体开发了《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以楚雄市为例》的教学案例,以为楚雄州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江挺[8](2019)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三坊七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建筑、街巷景观、人文内涵等均生动展现了人类生活的历史进程。然而,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历史街区的开发问题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作为闽都商业文化窗口的三坊七巷,承担着传承与弘扬福州历史的重要作用,因此,整合当地资源,促进商业创新开发,成为了三坊七巷街区新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街区商业创新开发依托城市的历史人文底蕴,在开发过程中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既能赋予街区全新内涵,又能为街区商业开发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以街区的商业创新为切入点,借助文献收集、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街区开发中商业的价值主张与服务定位、价值创造与传递以及街区价值获取等最为关键的三个发展因素,研究了三坊七巷商业的开发策略及模式创新问题。通过对三坊七巷街区状况、商业开发及存在问题的梳理,运用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提出了街区商业开发的创新思路和创新途径。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街区的商业发展研究较为关注,涉及街区产品、商业业态及商业化等系列问题,但针对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较少。论文正是立足街区商业开发的现实问题,针对三坊七巷商业开发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模式创新问题,并针对商业开发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相应建议,这将强化三坊七巷商业定位及商业业态创新规划,促进三坊七巷街区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商业特色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式参考,同时对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创新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演绎意义。

许晓亮[9](2019)在《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旅游成为很多都市人的首选。大阳古镇是晋东南传统村落中非常典型的宋元明清古建筑村落,现存规模宏大的传统民居和保存完好的庙宇楼阁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人物历史故事,传统手工艺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都是代表晋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典型。本文重点讨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在物质、文化、市场和主体等方面活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辅之以从游客角度进行定量研究,最后,从资源梳理、文化挖掘、模式利用、可持续开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活化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路线和文化遗产活化的概念及ASEB栅格分析法理论基础的阐述。其中背景是从晋东南传统村落开发特点、文化遗产活化情况和其实践理论意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本文的出发点。第二部分为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利用田野调查法,对大阳古镇及其周边进行资源的梳理。第三部分结合目前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情况及游客对于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认识的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根据大阳古镇旅游开发实际情况及文化遗产资源活化相关理论,对大阳古镇旅游文化遗产资源活化路径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第五部分为结论。通过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这一个案,结合晋东南文化遗产资源的实际情况,为晋东南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些借鉴作用,从而实现晋东南旅游特色打造和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李健[10](2019)在《面向文化旅游的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档案作为记录村落产生、发展及反映村落本源的原始性记录材料是在特定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其与区域文化结构具有天然的一致性,由此其集中体现出了村落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民族习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但随着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项目的不断推进,作为承载村落档案主体的传统村落正遭受着“建设性、开发性”的破坏,与之相应的传统村落档案也正面临着濒临性消亡的困窘局面。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本文基于凝结于传统村落档案中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情感价值等优势,并以时下非常热门的“文化旅游”为契机,规划了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参与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路径与结合互联网+的服务转型新模式,以此实现在重构传统村落乡土性目标的同时,达到对传统村落档案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文化旅游”新视角合理开发传统村落档案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全面文化自强,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规划。

二、历史文化名城在开发中能否“永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文化名城在开发中能否“永生”(论文提纲范文)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一、政策先行
        二、资金保证
        三、智力支撑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1.1.2 旅游开发建设发展及影响
        1.1.3 韩城古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形态要素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与演变
    2.1 韩城的概述
        2.1.1 区位环境
        2.1.2 自然环境
        2.1.3 对外交通
    2.2 历史沿革
        2.2.1 隋唐时期——始置韩县,州治暂迁
        2.2.2 宋元时期——边疆重镇,桢州治所
        2.2.3 明清时期——全面发展,解状盛区
        2.2.4 民国时期——藩篱陕北
        2.2.5 建国以后——历史名城
    2.3 韩城古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2.3.1 抱负阴阳的山水格局
        2.3.2 缓慢扩张的平面轮廓及北高南低的天际线
        2.3.3 三横两纵,枝状互通的道路骨架
        2.3.4 “龙抬头”式的城市轴线
        2.3.5 一轴多心的功能布局
        2.3.6 标志节点
        2.3.7 传统民居
    2.4 古城空间形态演变
        2.4.1 自然发展阶段
        2.4.2 规划参与阶段
        2.4.3 总体调整阶段
        2.4.4 发展复兴阶段
    2.5 小结
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建设对古城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3.1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历程
    3.2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3.2.1 韩城古城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3.2.2 韩城古城旅游产品竞合分析
        3.2.3 韩城古城旅游开发项目分析
    3.3 韩城古城开发建设对古城的积极作用
        3.3.1 旅游开发着眼古城空间形态活力恢复
        3.3.2 旅游开发延续古城文化价值在空间上的体现
        3.3.3 旅游开发恢复古城整体风貌及空间格局
        3.3.4 旅游开发促进对古城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态保护和功能置换
    3.4 韩城古城旅游发展对古城空间形态保护的负面影响
        3.4.1 山水格局破碎,空间轮廓界限模糊
        3.4.2 传统轴线断裂,部分街巷消失
        3.4.3 古城公共空间肌理出现空白
        3.4.4 民居院落部分拆除,居民外迁,传统形制受损
        3.4.5 假历史街区建设影响古城空间形态
    3.5 旅游开发影响古城空间形态的原因
        3.5.1 旅游开发建设推动古城空间功能置换
        3.5.2 旅游开发致使古城活动主体改变,推动古城空间重构
    3.6 本章小结
4 旅游开发模式下韩城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4.1 古城空间形态发展与旅游开发优化原则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1.2 历史文化价值提炼与发展
        4.1.3 坚守历史文脉传承
        4.1.4 性能贴合、适度开发
        4.1.5 平衡古城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
    4.2 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基本目标
        4.2.1 强调古城的真实性
        4.2.2 以完整性为原则修复古城空间
        4.2.3 实现古城可延续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协调
    4.3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策略案例分析
        4.3.1 山水环境重塑策略案例——汝南古城
        4.3.2 城墙格局展示利用案例——新郑市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
        4.3.3 轴线强化策略案例分析——成都锦里
    4.4 古城空间形态保护发展策略
        4.4.1 修补古城山水格局
        4.4.2 完善古城防御格局
        4.4.3 明晰古城空间轮廓界限
        4.4.4 强化古城轴线,构建商业体系
        4.4.5 完善街巷结构,构建停车与慢行系统
        4.4.6 延续古城居住功能,保护古城院落空间
        4.4.7 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规范性开发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结论
    5.2 研究内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3)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1.1.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已达成国际共识
        1.1.3 城市空间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1.1.4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哈尔滨更新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空间生产
        1.3.2 城市更新
        1.3.3 老厂区
        1.3.4 工业遗产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评述
    2.1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
        2.1.1 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
        2.1.2 中国语境下的空间生产
        2.1.3 空间生产与城市更新
        2.1.4 研究评述
    2.2 老厂区更新研究
        2.2.1 国外老厂区更新相关研究
        2.2.2 国内老厂区更新相关研究
        2.2.3 研究评述
    2.3 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2.3.1 工业遗产保护管理
        2.3.2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2.3.3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2.3.4 研究评述
    2.4 老厂区三元空间更新实践案例分析
        2.4.1 商业中心改造实例:深圳上步工业区三元空间更新再造
        2.4.2 文创园区改造实例:北京798艺术区三元空间更新再造
        2.4.3 工业遗产改造实例:意大利普拉托市工业遗产改造实践
    2.5 本章小结
3 “哈量”老厂区现状研判
    3.1 “哈量”老厂区发展背景
        3.1.1 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概况
        3.1.2 哈尔滨“156 项工程”老厂区发展概况
        3.1.3 “哈量”老厂区发展历程
        3.1.4 案例选择依据
    3.2 “哈量”老厂区现状概况
        3.2.1 平面布局
        3.2.2 建筑概况
        3.2.3 特色提取
        3.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估
    3.3 研究范围现状概况
        3.3.1 研究范围划定
        3.3.2 区位概况
        3.3.3 物质空间形态及特征
        3.3.4 社群构成及其空间特征
    3.4 空间生产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的问题
        3.4.1 空间生产利益化
        3.4.2 空间形式同质化
        3.4.3 空间营造商业化
        3.4.4 发展机制片面化
    3.5 本章小结
4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的空间生产过程
    4.1 空间的实践——“哈量”老厂区更新的物质空间建构
        4.1.1 厂区功能的延展与置换
        4.1.2 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4.2 空间的表征——“哈量”老厂区更新的空间生产构想
        4.2.1 政府规划:空间实践的主导力量
        4.2.2 资本注入:空间实践的必要前提
    4.3 表征的空间——“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现状调查
        4.3.1 居民对空间表征的内化
        4.3.2 居民对空间表征的抵抗
    4.4 各权力主体在“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中的博弈
    4.5 本章小结
5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评价
    5.1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主客体
        5.1.3 评价内容
        5.1.4 评价指标选取
        5.1.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分析评价
        5.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2.2 评价结果的因子识别
        5.2.3 各指标因子熵权及熵值的计量分析
        5.2.4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空间-权力博弈分析
    5.3 “哈量”老厂区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5.3.1 各权力主体自身利益维度分析
        5.3.2 各权力主体共同利益维度分析
        5.3.3 各权力主体利益博弈维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
    6.1 在“哈量”老厂区更新中实现空间正义的思路
        6.1.1 地方政府:发挥主导力量,组织并协调参与主体关系
        6.1.2 市场资本:合理运用市场力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6.1.3 居民:强调空间使用的公共性及空间权力的正义性
        6.1.4 促进“哈量”老厂区更新中各权力主体的有效合作
    6.2 基于权力博弈分析的“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策略
        6.2.1 制度运营策略
        6.2.2 经济再造策略
        6.2.3 物质整合策略
        6.2.4 社会协调策略
    6.3 “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方案
        6.3.1 区域功能定位
        6.3.2 厂区空间布局
        6.3.3 厂区流线组织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1:“哈量”老厂区空间生产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哈量”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调查问卷(核心利益相关者调查)
    附录3:“哈量”老厂区城市更新发展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调查(专家咨询)
致谢

(4)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问题: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地方社会衰落
        1.1.2 思想转型:重视原住民权利与地方社会发展
        1.1.3 研究兴起:历史保护干预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际遗产保护思想变迁
        1.2.2 我国历史保护体系演化
        1.2.3 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1.2.4 总结评述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社会影响
        1.3.2 社会影响评价
        1.3.3 居住型历史街区
    1.4 研究案例选择
        1.4.1 选择标准
        1.4.2 选择结果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属性与生命周期规律
    2.1 社会空间属性解析
        2.1.1 本质属性:地方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所
        2.1.2 固有属性:地方社会活力的生命周期性
        2.1.3 特有属性:地方社会演变的系统开放性
    2.2 社会空间要素的横向类型与特征
        2.2.1 评价要素提取
        2.2.2 核心人口要素
        2.2.3 主体住房要素
        2.2.4 配套设施要素
        2.2.5 嵌套产业要素
        2.2.6 结构性关系要素
    2.3 社会空间要素的纵向历史演化规律
        2.3.1 人口要素的周期性迁移与置换
        2.3.2 物质要素的周期性老化与更新
        2.3.3 产业要素的周期性升级与淘汰
        2.3.4 关系要素的周期性聚散与重组
    2.4 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2.4.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2.4.2 人口变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4.3 物质老化:建筑与设施的寿命
        2.4.4 产业兴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4.5 住区更新:邻里生命周期理论
    2.5 生命周期理论构建
        2.5.1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2.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共性历程
        2.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2.6 第二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框架
    3.1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历史保护SIA原理
        3.1.1 历史保护干预:延长或恢复街区的优势生命阶段
        3.1.2 社会影响评价:辅助保护干预维护地方社会发展
        3.1.3 技术方法体系:指标监测、问题分析、干预管理
        3.1.4 框架构建思路:问题调查、目标制定与策略设计
    3.2 基于“问题”调查的SIA分析要素提取
        3.2.1 案例调查概述
        3.2.2 人口红利流失的分析要素
        3.2.3 住房条件恶化的分析要素
        3.2.4 设施供给不足的分析要素
        3.2.5 产业盲目扩张的分析要素
        3.2.6 关系治理困境的分析要素
    3.3 基于“目标”制定的SIA监测要素提取
        3.3.1 社会可持续发展
        3.3.2 人口可持续活力的监测要素
        3.3.3 住房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3.3.4 设施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3.3.5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要素
        3.3.6 关系可持续治理的监测要素
    3.4 “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SIA管理要素提取
        3.4.1 人口引导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2 住房修缮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3 设施更新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4 产业发展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4.5 关系治理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3.5 基于综合可持续发展的SIA管理要素补充
        3.5.1 遗产地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3.5.2 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
    3.6 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框架构建
    3.7 第三章小结
第四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指标
    4.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类型与思路
        4.1.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2 SIA指标体系的三种类型
        4.1.3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4.2 既有经验借鉴:SIA相关的指标体系
        4.2.1 SIA相关指标体系概述
        4.2.2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结构分类
        4.2.3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内容梳理
    4.3 专业术语衔接:相关文献、法规与标准
        4.3.1 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簇分析
        4.3.2 相关法律法规的高频词汇排列
        4.3.3 相关技术标准的专业术语提取
    4.4 居民需求研究:需求调查、分析与评估
        4.4.1 第一步:基于问卷的需求调查
        4.4.2 第二步:基于理论的需求分析
        4.4.3 第三步:价值导向的需求评估
    4.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指标体系设计
        4.5.1 规划实施评估:基于指标穷尽的“SIA指标详表”
        4.5.2 五年一评估:基于指标筛选的“SIA指标简表”
        4.5.3 一年一体检:基于指标整合的“SIA指标矩阵”
    4.6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重点指标量化
        4.6.1 控制性指标:居住用地面积比重≥40%
        4.6.2 控制性指标:产业用地面积比重≤30%
        4.6.3 引导性指标:居住用地总面积≥12 公顷
        4.6.4 引导性指标:60 岁以上人口比重≤35%
        4.6.5 引导性指标:社会住房数量比重≤50%
        4.6.6 引导性指标:户均住房使用面积≥30m~2
    4.7 第四章小结
第五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方法
    5.1 SIA方法体系的应用原则、类型与步骤
        5.1.1 SIA的五项基本原则
        5.1.2 SIA的三种应用类型
        5.1.3 SIA的六大核心步骤
    5.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与内容
        5.2.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
        5.2.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内容
    5.3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与机制
        5.3.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
        5.3.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机制
    5.4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技术方法
        5.4.1 保护规划适用的SIA技术方法菜单
        5.4.2 SIA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
    5.5 方案评价技术:“情景规划”方法
        5.5.1 “情景规划”方法的原理概述
        5.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情景规划”
        5.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人口迁居“情景规划”
        5.5.4 其他适用的情景规划方案模拟技术菜单
    5.6 绩效评价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5.6.1 “成本‐收益”分析的原理概述
        5.6.2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界定
        5.6.3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梳理
        5.6.4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摊
        5.6.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权重
    5.7 第五章小结
第六章 实施前评价:旅游开发对住区安宁的影响预测
    6.1 基线研究:保护与开发历程及其实施情况
        6.1.1 保护区划定与现状摸底(1980 年代)
        6.1.2 旅游主导的复兴策略(1990‐1999 年)
        6.1.3 先导试验性工程实施(2000‐2010 年)
        6.1.4 用地调整与商业扩张(2011 年至今)
    6.2 影响识别:居民态度调查与社会空间变化
        6.2.1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调查
        6.2.2 居民通勤交通与街巷空间的变化
        6.2.3 居民休闲游憩与公共空间的变化
    6.3 影响限定: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确定
        6.3.1 正面与负面旅游影响综述
        6.3.2 住区设计原则与法律规范
        6.3.3 游客步行与旅游线路规划
        6.3.4 主客冲突的规划设计策略
    6.4 影响分析:数据搜集与情景规划关键因素
        6.4.1 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与仿真软件
        6.4.2 基于大数据热力图的设施布局分析
        6.4.3 基于规划设计标准的设施规模分析
        6.4.4 基于大数据核密度的人流高峰分析
    6.5 影响评价:步行仿真与情景规划方案模拟
        6.5.1 路径选择概率与现状模拟
        6.5.2 多方案模拟、对比与选择
    6.6 策略设计: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管制
        6.6.1 动静分区:旅游设施集中与交通管制
        6.6.2 文化交互: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共享
        6.6.3 交通管制:住区安宁化与旅游标识体系
    6.7 第六章小结
第七章 实施后评价:保护规划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实证
    7.1 基线研究:人口规划历程及其实施效果
        7.1.1 新城建设与古城人口疏散(1980‐1999 年)
        7.1.2 旅游开发与街区人口搬迁(2000‐2017 年)
        7.1.3 古宅修缮与街区人口腾退(2018 年至今)
    7.2 影响识别:社会空间变化与典型案例分析
        7.2.1 街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整体变化
        7.2.2 典型案例的社会空间演化分析
    7.3 影响限定:实施前后对比与研究问题提出
        7.3.1 规划实施前的地方社会状况(1988 年)
        7.3.2 规划实施后的地方社会状况(2018 年)
        7.3.3 基于前后对比的主要社会影响限定
        7.3.4 历史街区相关的人口迁居研究综述
    7.4 影响分析:人口自发迁居的主导因素
        7.4.1 理论与方法:迁居决策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
        7.4.2 迁居行为分析:住房产权与交易制度壁垒的决定性作用
        7.4.3 迁居意愿分析:住房条件及是否有旅游收入的显着因素
        7.4.4 人口演化趋势:本地老年贫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聚居
    7.5 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得”与“失”
        7.5.1 公共部门的成本与收益
        7.5.2 地方居民的成本与收益
        7.5.3 补偿地方居民损失的机会成本
    7.6 策略设计:以“外部输血”促“内部造血”
        7.6.1 问题分析:内在更新动力丧失且流动性受阻
        7.6.2 整体策略:产权制度创新,人口双向引导
        7.6.3 基础工作:建立信息系统,划定更新单元
        7.6.4 行动计划:更新单元分类,判断优先次序
        7.6.5 实施保障:人口双向引导,社会政策保障
        7.6.6 方案设计:住房产权创新,空间设计示例
    7.7 第七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8.1.1 主要结论
        8.1.2 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
        1.2.2 文化遗产旅游
        1.2.3 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及开发利用现状
    2.1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的分类
        2.1.1 桂林抗战文化遗址类
        2.1.2 桂林抗战文化非物质遗产类
    2.2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2.3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保护及挖掘开发的现状
    2.4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的特点
        2.4.1 遗产资源充足,类别丰富,分布集中
        2.4.2 遗产具有全国性和国际性
        2.4.3 遗产多与着名景点、旅游路线结合
    2.5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2.5.1 桂林市旅游开发现状
        2.5.2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第三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及旅游开发价值构成
    3.1 不同地区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特点
        3.1.1 不同地区抗战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特点
        3.1.2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的独特性
    3.2 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指标选择
        3.2.1 指标选择原则
        3.2.2 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
        3.2.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3.3 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
第四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综合评价
    4.1 价值评价所使用的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AHP)
        4.1.2 罗森伯格-菲什拜因数字模型
        4.1.3 两种评价方法的应用
    4.2 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4.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4.3.1 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4.3.2 综合评价及结果
第五章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路径及对策
    5.1 评价结果分析与开发模式、路径
        5.1.1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等级分类
        5.1.2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5.1.3 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
    5.2 桂林市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
        5.2.1 重视抗战文化旅游的内容制造和内容营销
        5.2.2 寻求多形式抗战文化旅游的跨界合作和产业融合
        5.2.3 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环境加快吸引、培养复合型文旅人才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桂林市各旅游线路抗战文化遗产分布统计表
附录二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专家打分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2.3 本章小结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4.3 本章小结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表目录
图目录
致谢

(7)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土
        二、乡土地理
        三、课程资源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第二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教育即生活”理论
第三章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三、调查内容
    第二节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一、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第三节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楚雄州的乡土地理认识较浅
        二、地理教师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理论基础薄弱
        三、缺乏多元主体协作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缺乏少数民族特色
        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条件薄弱
        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单一
    第四节 原因分析
        一、内因
        二、外因
第四章 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第一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课标及教材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提出要求
        二、少数民族聚居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严重滞后
    第二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一、民族地区师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需求
        二、民族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与地理知识联系紧密
    第三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一、乡土性原则
        二、民族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适用性原则
    第四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模式
        一、调查搜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注重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二、筛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三、根据民族师生需要,加工整理和呈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四、实践并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第五节 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一、教育部门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教师层面
第五章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第一节 楚雄州乡土地理概况
    第二节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内容
    第三节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 B 楚雄州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三坊七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商业模式创新兴起的现实背景
        1.1.2 商业模式创新流行的价值意义
        1.1.3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契机平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1.4 案例点研究现状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国外街区相关概念演变
        2.1.2 国内街区类似概念界定
    2.2 国外相关研究
        2.2.1 开发模式研究
        2.2.2 价值研究
        2.2.3 商业研究
        2.2.4 商业模式管理理论
        2.2.5 国外相关研究小结
    2.3 国内相关研究
        2.3.1 开发模式研究
        2.3.2 价值研究
        2.3.3 商业研究
        2.3.4 商业模式管理理论
        2.3.5 国内相关研究小结
    2.4 本章小结
        2.4.1 研究评价
        2.4.2 研究展望
第3章 相关研究理论
    3.1 街区商业模式运用逻辑
        3.1.1 街区商业模式框架
        3.1.2 街区商业模式盈利特征
        3.1.3 街区商业模式战略意义
    3.2 街区商业模式的分类
        3.2.1 街区商业模式的一般分类
        3.2.2 街区商业模式的其他分类
    3.3 街区商业模式创新
        3.3.1 街区商业定位
        3.3.2 街区商业开发系统
        3.3.3 街区关键资源能力
        3.3.4 街区盈利模式
        3.3.5 街区资金流结构
        3.3.6 街区商业价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坊七巷状况概述
    4.1 三坊七巷概况
    4.2 三坊七巷旅游资源特征
        4.2.1 从不同历史时期分析
        4.2.2 从地理环境分析
        4.2.3 从历史功能分析
        4.2.4 从历史文化及商业价值分析
    4.3 三坊七巷街区发展历程
        4.3.1 形成期
        4.3.2 发展期
        4.3.3 繁荣期
        4.3.4 近现代以来的变迁
        4.3.5 近十年来的保护开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坊七巷商业开发模式及存在问题
    5.1 商业开发概述
    5.2 商业开发阶段模式探讨
        5.2.1 单纯利用当地核心资源阶段
        5.2.2 商业模式调整阶段
        5.2.3 注重利用价值主张发展阶段
        5.2.4 主要关注客户细分开发阶段
    5.3 三坊七巷商业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5.3.1 街区商业开发调查
        5.3.2 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模式的调查认知、创新思路及创新途径
    6.1 调查认知分析
        6.1.1 居民、商户对商业创新开发的看法
        6.1.2 商业开发认知小结
    6.2 创新思路
        6.2.1 理念创新
        6.2.2 特色规划
        6.2.3 多方联动
    6.3 创新途径
        6.3.1 商业开发构想
        6.3.2 商业创新途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2.1 商业模式创新的调控机制
        7.2.2 社区居民参与的相关制度
        7.2.3 商业模式创新的交易平台
    7.3 未来展望
        7.3.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领域的突破
        7.3.2 商业模式创新的多视角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关于三坊七巷商业开发与模式创新的调查问卷
附录Ⅱ 人群基本情况
致谢

(9)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大阳古镇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理论基础
        1.5.1 文化遗产资源活化
        1.5.2 旅游吸引物理论
        1.5.3 ASEB栅格分析法
第二章 大阳古镇及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2.1 大阳古镇历史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2.1.2 大阳古镇的形成与发展
    2.2 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类型及其分布
        2.2.1 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2.2.2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和分布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类型
第三章 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活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大阳古镇文化遗产活化现状
        3.1.1 参观类文化产品
        3.1.2 体验类文化产品
        3.1.3 特色文化衍生品
        3.1.4 大阳古镇文化遗产现状的ASEB栅格分析
    3.2 基于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的旅游偏好调查
        3.2.1 问卷调查设计
        3.2.2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3.2.3 居民对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访谈调查
    3.3 大阳古镇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3.3.1 物质层面——古建原真性展示不足
        3.3.2 文化层面——文化内涵特色性不足
        3.3.3 市场层面——旅游产品体验多样性不足
        3.3.4 主体层面——居民参与及传承可持续性不足
第四章 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对策
    4.1 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思路
        4.1.1 旅游体验本真性“前台—后台”理论
        4.1.2 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活化路径
    4.2 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路径
        4.2.1 物质层面——梳理文化遗产资源,明确活化项目
        4.2.2 文化层面——利用“历史”为载体,深挖资源价值
        4.2.3 市场层面——借助多种活化手段,塑造旅游特色
        4.2.4 主体层面——活化与传承互动共荣,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面向文化旅游的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回顾及述评
第一章 传统村落档案概述与文化旅游视角切入
    第一节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档案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传统村落分布
        三、档案与传统村落概述
        四、传统村落档案概念的界定
        五、传统村落档案的构成
        六、传统村落档案的特点
    第二节 传统村落档案的形成途径
        一、传统村落档案形成途径
        二、传统村落档案生存现状
    第三节 文化旅游与传统村落档案辩证统一关系
        一、相互统一的生成逻辑
        二、相互对立的发展逻辑
        三、传统村落档案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传统村落档案文化生态结构与旅游特性解析
    第一节 传统村落档案文化生态结构
        一、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结构
        二、传统村落档案文化生态结构
        三、传统村落档案文化生态结构的被消解
    第二节 文化生态结构下传统村落档案旅游特性解析
        一、传统村落档案的文化旅游价值评估
        二、传统村落档案的文化旅游价值描述
        三、传统村落档案价值的特性
    第三节 文化旅游对传统村落档案引发的问题及思考
        一、文化旅游中对传统村落档案引发的问题
        二、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引发的思考
第三章 面向文化旅游的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开发逻辑架构
    第一节 资源开发的动力与条件
        一、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动力
        二、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条件
    第二节 资源开发的原则与程序
        一、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开发原则
        二、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开发程序
    第三节 资源开发的技术路线与保障机制
        一、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技术路线
        二、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保障机制
    第四节 资源开发的管理模式与当前困境
        一、开发管理模式系统构建
        二、开发管理模式优势分析
        三、传统村落档案参与文化旅游的困境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面向文化旅游的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开发
    第一节 互联网+参与传统村落档案文化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
        一、传统村落档案特征的规定性
        二、外部市场需求变化的紧迫性
        三、传统村落信息闭塞的落后性
        四、现代技术进步创新的鼓动性
    第二节 互联网+参与传统村落档案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构建
        一、互联网+参与传统村落档案文化旅游开发的目标构建
        二、互联网+参与传统村落档案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
        三、互联网+参与传统村落档案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总结
    第三节 互联网+参与传统村落档案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一、加大传统村落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力度
        二、构建传统村落文化旅游智能化服务平台
        三、制定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科学化管理机制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历史文化名城在开发中能否“永生”(论文参考文献)

  • [1]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2]旅游开发建设对韩城古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及保护发展策略研究[D]. 朱薪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哈量”老厂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杨雅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 陈月. 东南大学, 2020
  • [5]桂林抗战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研究[D]. 胡丁婷. 广西大学, 2020(07)
  • [6]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少数民族聚居区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D]. 张金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模式创新 ——以三坊七巷为例[D]. 江挺. 厦门大学, 2019(02)
  • [9]大阳古镇旅游开发中文化遗产资源活化研究[D]. 许晓亮. 山西大学, 2019(01)
  • [10]面向文化旅游的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开发研究[D]. 李健.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历史文化名城能否在发展中“长生不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