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

TLC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

一、TLC法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菲[1](2021)在《基于二维纳米材料WS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文中研究指明5-甲酰基胞嘧啶(5-Formylcytosine,5f C)是5-甲基胞嘧啶(5m C)经过TET蛋白氧化产生的,是5m C的甲酰化形式。5-甲酰基胞嘧啶(5f C)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已在多种细胞基因组DNA中发现,被认为参与了DNA的去甲基化。数据表明,5f C作为DNA去甲基化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氧化产物,不仅参与基因调控、细胞分化,而且与DNA双螺旋结构的改变和蛋白鉴定有关。同时,5f C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组织的基因组DNA中,而植物中的DNA去甲基化除了通过直接的DNA糖基化酶裂解并结合BER途径外,还可能通过与哺乳动物类似的其他途径进行。此外,干旱和盐碱化等环境胁迫可改变植物5f C的含量,表明5f C在响应环境胁迫中的功能作用。因此,对5-甲酰基胞嘧啶的分析和检测有助于了解表观遗传修饰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为了进一步全面了解5f C的生物学功能,需要高灵敏性和选择性的技术。据了解,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DNA中5hm C的含量可低至胞嘧啶的0.0004%,而5f C的含量还不到5-羟甲基胞嘧啶(5hm C)含量的1/10,同时5f C与5hm C结构相似。因此,高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工作主要是利用二维纳米材料二硫化钨(WS2)、氮化碳(C3N4)、二硫化钼(Mo S2)优异的光电性能,对其进行剥离,改性,复合。在提高其光电性能的同时,完成对其的功能化修饰。以制备的二维纳米材料或其复合物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基底,利用5-甲酰基胞嘧啶上特定的醛基这一官能团,将其特异性捕获,然后利用黑色二氧化钛、二氧化锰等纳米材料作为信号分子或者利用纳米酶进行生物催化沉淀,构建了光电化学传感器完成对5f C的检测。而且,还将制备的传感器应用于农作物基因组中5f C含量的检测,通过研究抗生素以及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对玉米、水稻组织中5-甲酰基胞嘧啶的影响,实现了5-甲酰基胞嘧啶作为农作物生态毒理效应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研究。(1)以P-g-C3N4-WS2纳米复合材料为光活性材料,构建了一种新型的PEC生物传感器。首先,制备了Au NPs/P-g-C3N4-WS2/ITO基底电极。其次,利用Au NPs与探针DNA上巯基的Au-S键的形成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探针DNA和含有5f C的互补DNA修饰到电极表面。最后,通过5f C上的醛基与Mn O2纳米花上的氨基相互作用,将氨基功能化的Mn O2纳米花进一步修饰到电极表面。Mn O2能够氧化检测液中的抗坏血酸,导致体系中的电子供体减少,因而能够对P-g-C3N4-WS2的光电信号进行猝灭,可以实现对5f C的灵敏、特异性检测。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0.01-200 n M,检测限为3.8 p M。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2)基于Mo S2纳米片和聚多巴胺涂覆的二硫化钨复合物(PDA@WS2),开发了一种简单的光电化学方法来检测5f C-DNA链,其中Mo S2和WS2被用作光敏材料,而PDA用作光敏促进剂,固态电子给体和5f C的识别试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纳米材料进行表征。详细研究了PDA促进WS2纳米片光敏性的机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从0.005 n M到200 n M,检测限低至1.6 p M(S/N=3)。所开发的方法也显示出良好的检测选择性,甚至可以区分胞嘧啶、5-甲基胞嘧啶和5-羟甲基胞嘧啶。将该方法的适用性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灵敏性。(3)通过在纯WS2上同时加载C和N元素的新策略,制备了新颖的具有优良光电活性的CN-WS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CN-WS2具有高迁移率、超高速的载流子分离和输运的特性,能够降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度。随后,以CN-WS2复合材料用作光敏材料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醛基反应探针ARP来识别和捕获5-甲酰基胞嘧啶,采用Zn Fe2O4人工模拟酶作为信号扩增方式。在Zn Fe2O4的催化作用下,4-氯-1-萘酚被H2O2快速氧化生成不溶性物质苯并-4-氯己二烯酮,沉积在电极表面,导致PEC响应降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显示出3 p M的检出限。该方法也可用于胞嘧啶与其它胞嘧啶衍生物的鉴别。此外,通过评价抗生素(阿莫西林、氯霉素和妥布霉素)对玉米幼苗根、茎、叶中5-甲酰基胞嘧啶含量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4)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PEC)生物传感器用于5f C检测,其中Mo S2/WS2纳米片异质结用作光敏材料,氨基功能化的Fe3O4和SMCC用作连接剂,4-氨基-3-肼基-5-巯基-1,2,4-三唑用作5f C识别试剂,被还原的黑色Ti O2(B-Ti O2)被用作信号放大单元。由于-NH2和-CHO之间发生特定的共价反应,生物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能够明显区分5-甲酰基胞嘧啶与其他的胞嘧啶衍生物。最后,利用光电生物传感器成功地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对玉米幼苗根,茎,叶片中5f C含量表达的影响。

郝斯贝,刘成斌,陈晓燕,毛舜[2](2021)在《畜禽粪便中氮磷及抗生素的高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对目前粪便中氮磷和抗生素的常规检测方法和前沿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讨论了这些方法的技术瓶颈和未来研究方向,并得出以下结论:1)粪便样品的常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特点,但需要在专业实验室进行或需要使用大型仪器,难以满足原位快速检测或在线监测的需要,因此粪便中氮磷、抗生素检测新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2)粪便中的氮磷、抗生素等成分可通过前处理方法提取,再结合简单、便捷的电化学法、荧光法等对其进行检测,以实现快速、原位分析或在线监测;3)粪便中污染物的高效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和需求较大,将电化学法、荧光法等应用于粪便中氮磷、抗生素的检测需要持续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

赵国清[3](2019)在《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文中研究说明水貂、狐狸、貉子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毛皮动物。威海市毛皮动物养殖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本实验主要对威海地区的水貂、狐狸、貉子感染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及常发细菌病等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提出了微生态防控措施。1.对威海区域内毛皮动物养殖场,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和填写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掌握养殖、防疫、免疫以及主要疫病存在情况。结果表明,毛皮动物存栏量下降较大,存栏500只以上养殖场饲养量所占比重,水貂、狐狸比重约为50%,貉子比重约为20%。导致毛皮动物发病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伪狂犬病毒、狐狸脑炎病毒等;细菌性病原主要是绿脓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魏氏梭菌等细菌。2.对存栏5000只以上的毛皮动物养殖场随机采集病料,共采集140份样品(分别采集肝、肺、肾、脾、肠、脑)。对样本分别进行病理解剖、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结果显示,犬瘟热病毒的感染率约27.14%,细小病毒的感染率为20.71%,阿留申病毒未检出,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为21.42%,克雷伯氏菌的感染率为15%,沙门氏菌的感染率为10.7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率为2.14%,绿脓杆菌的感染率为11.42%。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绿脓杆菌7种病原的单纯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30%、30.71%、5.71%。水貂的致病菌感染率比狐狸、貉子更高。3.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88是主要的流行血清型,占检出血清型的33.3%;G型绿脓杆菌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检出血清型的3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感染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头孢唑林等一、二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等的耐药率较高;比较敏感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三、四代头孢菌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4.对分离到的CDV和MEV株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分离到的2株CD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与6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1%,分离到的病毒同属于Asia-I型;分离到的3株ME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3株毒株基因与28株参考毒株的基因同源性为97.3%99.1%,分离的细小病毒与CPV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上。5.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选择60日龄雄性水貂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益生菌制剂,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水貂的免疫功能。本调查揭示了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及其特性,找出了致病原的多重感染的发病规律,阐明了主要细菌病的病原耐药性,为威海地区毛皮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基础。

王冬梅[4](2018)在《单一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提出微纳米尺寸电极由于具有充电电流小、传质速率快和更小的溶液阻力等优点在电化学研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电子传递动力学的研究、用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的高分辨成像、单个分子和单个纳米粒子的检测。众所周知,贵金属(如金、铂、银)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反应活性和表面增强拉曼(SERS)活性,然而,关于单一纳米电极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论文旨在通过激光辅助拉制技术及后续刻蚀的方法制备单一纳米盘电极、单一纳米线电极并研究其在生物传感器构建及电催化方面的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选用三磷酸腺苷(ATP)作为目标物,构建了一个超灵敏且重现性好的基于金纳米线电极的E-AB纳米传感器。先通过金-硫键将一段DNA自组装在电极表面,再加入一段有亚甲基蓝(MB)标记的ATP适体DNA链与之杂交成双螺旋结构产生信号,当目标物ATP加入后,适体与ATP之间的强作用力将其从双链上解离下来,导致信号减小,以此来检测目标物ATP。以纳米线电极为基底增加了比表面积,增加了电信号,提高了信噪比,实验中还探讨了电极表面的钝化及氧的影响,为了消除氧对电极表面的干扰,用牛血清蛋白在电极表面做了进一步的钝化,实验结果表明,此纳米传感器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线性范围为1pM~500nM,检出限为0.58 pM,即使在复杂的体系如小鼠的脑脊髓液中,也可以实现ATP的检测。这种传感器的小尺寸及其优越的性能,为以后的活体在线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2)以凝血酶为目标物,金纳米粒子-DNA复合物为信号放大材料用于新型无标记的纳米传感器的构建。金纳米粒子表面利用金硫键修饰两种长短不同的DNA链,金电极表面固定一条辅助DNA链,利用凝血酶的适体DNA链分别与辅助DNA和金纳米上的长链杂交形成三明治结构修饰在电极上。以Ru(NH3)63+为信号探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两种DNA链,长链用来将复合物连接到电极上,而长链如果太多,产生位阻不利于与凝血酶适体的杂交,因此我们减少长链的量并设计在金纳米粒子上再修饰另一种DNA短链,可以增加金纳米粒子表面覆盖率以吸附更多的信号探针,与不加金纳米-DNA复合物相比,这种三明治结构吸附了大量的Ru(NH3)63+,DPV信号大大增加,当加入目标物凝血酶后,三明治中间的TBA与凝血酶的强结合力使之从结构上解离下来,三明治结构被破坏,伴随着DPV信号的下降。结合纳米电极的优势和这种放大信号策略,我们发展的这种无标记纳米传感器的灵敏度大大提高,线性范围为0.1 pM-5 nM,可以检测凝血酶浓度低至0.02 pM。3)利用邻近杂交的作用,设计一种以DNA杂交为基础,点击化学加固的两足发夹型步行纳米机器用于miRNA-21的检测。先在电极上固定辅助发夹型DNA作为轨道,设计两条分别修饰了叠氮(N3)和二苯并环辛炔(DBCO)的茎环DNA链杂交,杂交的同时发生点击化学生成五元环,自此两足DNA步行者就构建完成。目标miRNA的加入打开了 DNA步行者的发夹结构,使其可以与轨道DNA临近杂交而打开了轨道DNA的发夹结构,最后标记了 MB的燃料DNA以粘性末端链置换将DNA步行者的两足从一个立足点上置换下来迁移向临近的另一个立足点,完成步行,重复运动,步行者迁移到每个立足点,就会打开每个轨道DNA,继而被大量的燃料DNA替换,这种DNA两足分子机器以1:N的模式完成信号探针覆盖,操作简单,一步就可完成。与以往的DN A分子机器的signal-off检测策略不同,我们提出的这种signal-on传感平台灵敏度更高,设计的DNA步行者双足自由,只需要找到立足点就可以,不需要按特定轨道,既避免了只在附近区域轨道上行进的局限,检测过程不要酶的参与,也不需要特定的适体及目标物,只要根据目标DNA的序列做简单的设计就能实现各种不同序列DNA或RNA的检测,具有普适性,成本低,操作简单,结合了单一纳米电极的优势与基于两足分子机器的传感器的优点,线性范围0.5 fM-50pM,最低检出限为60 aM。4)发展了一种用激光拉制再刻蚀的技术简单制备单一银纳米线的方法。虽然拉制Au、Pt纳米电极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对于拉制单一银纳米电极存在着挑战,我们在金纳米电极的基础上调整拉制的参数和步骤成功制备了单一银纳米盘电极,将它在HF溶液中刻蚀就可露出单一银纳米线并用透射电镜、EDS和电化学进行表征。为了更好的探究银纳米线的应用,我们通过金属置换反应制备了单一 Pt@Ag纳米线并用高分辨透射电镜、EDS和电化学进行表征,研究了它在MOR中的催化性能,还用SERS监测了它在4-硝基苯硫酚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Ag纳米线在碱性溶液中对甲醇的催化性能明显高于商用的Pt/C催化剂,且Pt@Ag纳米线在NaBH4的存在下对4-硝基苯硫酚还原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牛娟[5](2018)在《抗菌药物活性分子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菌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杀菌或抑菌的活性药物,在人类疾病治疗以及维护人类健康方面皆发挥着重要功能。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抗菌药物的潜在毒副作用也更加明晰。抗菌药物的灵敏、快速检测是药物服用、注射、剂量控制以及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含量标定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发展,各种检测方法不断呈现,但是快速、简单的检测手段依然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论文基于Mn掺杂Zn S量子点的优越磷光性能,尝试构建了盐酸洛美沙星、烟酸诺氟沙星及妥布霉素的灵敏检测方法,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具体结果如下:(1)鉴于盐酸洛美沙星分子结构中的多个苯环、吡啶环、羰基等吸电子基团能够与量子点发生电荷转移作用,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盐酸洛美沙星的磷光检测法,并对检测条件分别进行优化。在p H为7.4的条件下,反应10 min,目标检测物盐酸洛美沙星的浓度在0.0021.4μg/m L的范围内与Mn掺杂Zn S量子点的磷光猝灭强度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7×10-3μg/m L。所建立的方法能较好的避免一些外源物质的干扰,并能够实现盐酸洛美沙星眼药水和人体尿样中盐酸洛美沙星含量的快速测定。(2)基于Mn掺杂Zn S量子点与烟酸诺氟沙星之间的电荷转移作用,构建了一种检测烟酸诺氟沙星的方法。在检测体系中,烟酸诺氟沙星作为电子受体,能够接受Mn掺杂Zn S量子点的激发态电子,致使量子点磷光猝灭。该方法对烟酸诺氟沙星的检出范围为0.14μg/m L,检出限为1.8×10-2μg/m L。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烟酸诺氟沙星注射液以及烟酸氟哌酸的快速标定。(3)基于Mn掺杂Zn S量子点与妥布霉素之间的静电表面效应,构建了一种快速、简单测定妥布霉素的方法。在方法的构建中,妥布霉素作为一种带正电的药物小分子能与表面呈负电性的Mn掺杂Zn S量子点发生静电相互作用,诱导Mn掺杂Zn S量子点发生聚集,最终导致量子点的发光增强。且量子点磷光强度变化与妥布霉素浓度在0.58μg/m L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4μg/m L。所设计的方法可应用于妥布霉素注射液以及人体尿样中妥布霉素的检测。

牛猛[6](2018)在《妥布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妥布霉素是由黑暗链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够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一类广谱性抗生素,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败血症、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眼睛和中枢系统感染、以及严重的皮肤感染包括烧伤,能够对大庆霉素有具有耐药性的部分绿脓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与庆大霉素的肾毒性相比,妥布霉素具有更少的毒性。妥布霉素和卡那霉素B是由暗霉素水解产生,妥布霉素在结构上仅比卡那霉素B在C3’上少了一个羟基,很难将它们分离。目前对妥布霉素多使用弱酸阳离子树脂通过多步重复纯化得到,每步纯化都会造成妥布霉素的损失,增加生产成本并且回收率低。本论文将探讨使用最少的纯化步骤来达到预期的产量和纯度的新工艺。开发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混用技术分离纯化妥布霉素的工艺。以树脂吸附量和解吸量以及妥布霉素纯度为指标,从10种不同类型的树脂筛选出HZ-3C和JK110分离纯化妥布霉素,对两种树脂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研究,50min内吸附达到平衡,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JK110对妥布霉素的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的描述HZ-3C对妥布霉素的吸附过程,HZ-3C和JK110对妥布霉素的吸附等温线能够使用langmuir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如下:确定两种树脂最佳比例为3:1,上样pH值为9.0,上样流速为3BV/h,使用浓度0.20%和0.35%氨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妥布霉素纯度从32.85%提高到94.82%,回收率为88.26%。通过对四种不同金属配基的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对妥布霉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进行研究,筛选出D401-Cu(Ⅱ)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静态吸附实验中确定最佳pH值为9.8,吸附动力学规律能够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如下:D401-Cu(Ⅱ)与D401的最佳配比为1:1,上样浓度为5.76mg/mL,上样流速为4BV/h,最佳洗脱条件为:使用浓度0.3%和0.7%氨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洗脱剂用量均为6 BV。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妥布霉素纯度从32.85%提高到92.18%,回收率为97.46%,表明D401-Cu(Ⅱ)能够用于分离纯化妥布霉素。

袁耀佐,张玫,胡昌勤[7](2017)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控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笔者先概括性介绍目前临床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来源、分类、化学结构、组分多样性及原研单位等基本信息,然后回顾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分析技术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常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分析液相色谱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方法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分析应用中优势,最后介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分析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万云凤[8](2017)在《庆大霉素C1a代谢支路工程化与产业化》文中研究说明以庆大霉素Cla这一条代谢支路为主线,阻断gmrB、gmrA和sisI三个基因的表达,成功构建GenB102、GenA102和TI102三株工程菌。同时,借助统计学理论,对主产庆大霉素C1a的菌株GbK10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产业化验证。1,工程菌GenB102的构建及gmrB基因功能研究。用质粒pKC1139为分子克隆的基本载体,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KBE2,用于灭活gmrB基因。重组质粒通过接合转移导入绛红色小单孢菌G1008基因簇中,通过抗性筛选得到单交换菌株GenB101,经松弛培养后,筛选获得gmrB基因缺失工程菌GenB102。利用TLC和MS法对工程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G1008类似,GenB102仍合成庆大霉素C组分,表明gmrB基因不是修饰绛红糖胺C-6’位N甲基化酶基因,可能是辅助抗性基因。2,工程菌GenA102的构建及gmrA基因功能研究。采用类似于(1)的研究方法,获得gmrA基因失活工程菌GenA102。代谢产物经TLC和MS分析,结果显示,工程菌GenA102主要积累离子峰为511.3、525.3和539.3的产物,与亲株的450.3、464.3和478.3不同,说明gmrA基因可能参与庆大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但不是绛红糖胺C-6’位N甲基化酶基因。对工程菌生长特性进行考察,发现GenA102在庆大霉素浓度为50 u/mL时便不能生长。通过对gmrA基因进行克隆与体外表达,结果表明,整合有gmrA基因的大肠杆菌DA2抗庆大霉素浓度高达1000 u/mL以上,证明gmrA是绛红色小单孢菌关键抗性基因。3,主产JI-20A工程菌的构建。以pKC1139为载体,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KTI2,在依纽小单孢菌TS388上敲除sisI基因,获得sisI基因缺失工程菌TI102。其代谢产物经TLC和MS检测分析,结果显示,TI102不再合成西索米星,只生成中间体JI-20A,表明sisI基因负责参与催化绛红糖胺3’,4’-双脱羟基反应,同时获得一株主产JI-20A的工程菌。4,genP与sisI基因功能同一性研究。构建genP基因替换依纽小单孢菌TS388中sisI基因的重组工程菌TPI102,其代谢产物经TLC及MS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菌不积累JI-20A,主要积累西索米星,与亲株一致,说明genP基因可在依纽小单孢菌中异源表达,从而不仅再次验证了sisI和genP基因均是负责绛红糖胺3’,4’-双脱羟基的酶基因,也揭示了小单孢菌之间基因组合的可行性。5,GbK10发酵优化及产业化试验。以绛红色小单孢菌GbK10为出发菌株,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选出对GbK10发酵单位影响显着的四个因子,采用RSM响应面法,对这四个显着因子的交互效应进行研究,并计算出培养基的优化组合:玉米淀粉59.8 g/L,黄豆饼粉28 g/L,起始pH 7.17,转速264 rpm,使得GbK10摇瓶发酵单位从520 u/mL提高到767.9 u/mL。对GbK10进行产业化扩大验证,在200 L发酵罐中发酵单位可达972.3 u/mL,35 t发酵罐中发酵单位则上升到1100.8 u/mL,已达到产业化需求。

温淑平[9](2016)在《小单孢菌—链霉菌功能基因组合研究》文中提出黑暗链霉菌Tt-49主要产安普霉素、妥布霉素和氨甲酰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采用基因敲除技术,获得单组分氨甲酰妥布霉素工程菌和安普霉素工程菌。在此基础上,插入来自小单孢菌中C3’,4’-双脱羟基酶基因或甲基化酶基因,探索其与黑暗链霉菌生物合成基因组合的可能性。具体内容如下:1.氨甲酰妥布霉素工程菌的构建。在穿梭载体pKC 1139的基础上构建重组质粒pKB5,经接合转移导入黑暗链霉菌Tt-49,得到单交换菌株ST315。经松弛培养后,利用影印筛选和PCR扩增鉴定,获得aprK基因缺失突变株ST316。ST316发酵产物经TLC和MS分析,结果表明ST316不再合成安普霉素,主要积累氨甲酰妥布霉素,可作为基因组合模式菌。2.安普霉素工程菌的构建。使用同样的出发菌株:黑暗链霉菌Tt-49,按照敲除aprK相似的研究方法,构建了tobM 基因缺失突变株TW402。TW402菌株发酵产物经TLC分析和MS检测,表明TW402不再合成氨甲酰妥布霉素,主要积累安普霉素。3.小单孢菌3’,4’-双脱羟基酶基因与黑暗链霉菌安普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组合的研究:以aprD4作为3’,4’-双脱羟基酶基因组合位点,分别将依纽小单孢菌生物合成基因sisI和绛红色小单孢菌生物合成基因genP替换黑暗链霉菌ST316生物合成基因aprD4,得到sisI基因替换aprD4的工程菌TW414和genP基因替换aprD4的工程菌TW416。对TW414和TW416分别进行发酵及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TW414和TW416都不再产氨甲酰妥布霉素,主产氨甲酰卡那霉素B和卡那霉素B,并没有得到地贝卡星等其它物质。4.小单孢菌甲基化基因与黑暗链霉菌妥布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组合研究:以tobM2作为甲基化酶基因组合位点,构建forK基因替换tobM2的同源重组质粒pKM5,经接合转移导入Tt-49,获得forK与妥布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组合工程菌TW420。对TW420的发酵产物进行MS检测,发现其与菌株TW402结果类似,不再产氨甲酰妥布霉素,主产安普霉素。5.基因genB4功能研究的意外收获。在构思小单孢菌特色功能基因genB4与黑暗链霉菌生物合成基因组合的准备过程中,为阐明genB4基因功能,通过敲除genB4基因,意外获得主产西索霉素的绛红色小单孢菌GbKB4。因此,从基因组合转向该工程菌生产力特性的研究上。以菌株GbKB4为出发菌株,经过自然分离纯化和紫外诱变获得发酵单位比出发菌高3倍的GbKB4-2菌株。对GbKB4-2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和发酵特性考察,绘制西索霉素发酵代谢曲线图,最终发酵单位高达970u/mL,具有极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基因组合留待后续继续深入研究。通过基因替换,将小单孢菌生物合成基因与黑暗链霉菌生物合成基因进行组合研究,并未得到我们预期出现的新组分,推测小单孢菌中的3’,4’-双脱羟基酶与甲基化酶基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需借助自身环境影响,小单孢菌的与黑暗链霉菌的生物合成酶系差异较大,所以小单孢菌基因未能正常表达。

陈娟[10](2016)在《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文中指出钩吻素子为钩吻总生物碱中含量最高的一种生物碱单体。本课题组先期对钩吻素子的药理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钩吻素子具有高效低毒的抗慢性疼痛作用和抗焦虑作用,以及显着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因此我们认为钩吻植物中的活性成分钩吻素子具有创制新型药物的重大潜能。药物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制定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以药典等权威性指导为指南,对其质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制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以控制药物的质量,并保证其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故本课题拟参照CFDA发布的新药注册研究有关化学药物质量控制、杂质研究等技术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等对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进行质量研究及有关物质的急性毒性、镇痛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制备采用醇提法从钩吻原植物的根和茎中提取钩吻总碱,提取率为0.48%。得到的钩吻总碱经p 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HSCCC)分离,HSCCC法进一步纯化获得钩吻素子盐酸盐,再经酸溶碱沉得到钩吻素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其纯度。本部分研究共得到3批钩吻素子(产量分别有2.2 g,2.1 g,2.4 g;批号分别为KM201504、201505、201312)和5批钩吻素子盐酸盐(产量分别有5.6 g,4.1 g,4.4 g,3.6 g,4.1 g;批号分别为KM201308、201309、201310、201311、201503),纯度均大于98.5%,供后续质量研究用。2.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和初步稳定性考察2.1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以及质量标准的建立建立钩吻素子、钩吻素子盐酸盐的UPLC检测方法,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分别对3批钩吻素子和3批钩吻素子盐酸盐的性状(外观、引湿性、溶解度、熔点、比旋光度、吸收系数)、鉴别方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PLC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检查(有关物质、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的酸碱度、水分)及含量测定(钩吻素子含量)进行考察,建立其实验室质量标准如下:2.2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初步稳定性考察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60℃温度条件下放置10天,或在25℃、相对湿度90%中放置10天,钩吻素子(外观性状、药物含量、有关物质含量、熔点、p H值)、钩吻素子盐酸盐(外观性状、药物含量、有关物质含量、熔点、颜色和澄清度、p H值)均无显着变化,提示二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稳定性良好,但均略有引湿性,建议密封保存;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在光照条件4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药物含量、有关物质含量、熔点、颜色和澄清度、p H值均显着变化,但钩吻素子的颜色在5d内由白色结晶变成淡黄色结晶,提示钩吻素子需密封避光保存。在钩吻素子的影响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加速试验,结果显示,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下放置6个月,钩吻素子和钩吻素子盐酸盐的药物含量、有关物质含量、熔点、颜色和澄清度、溶液p H值均未发生显着变化,但色泽均有变化,因此建议用蜡密封于棕色玻璃瓶内。上述研究为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贮存条件的设立提供实验室依据。3.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离及结构鉴定通过UPLC测定钩吻素子中有关物质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K值,最终选择氯仿:甲醇:0.2 M盐酸水(4:2:2)体系进行HSCCC分离有关物质,得到有关物质1和有关物质2,采用UPLC法与实验室自制对照品进行比对,同时对二者进行质谱检测和对核磁谱数据进行归属,并与文献比对,确定有关物质1为钩吻素己,有关物质2为-甲氧钩吻碱。4.有关物质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急性毒性及镇痛活性对钩吻素子中的2种有关物质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进行急性毒性及镇痛活性研究。测定小鼠灌胃给予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结果表明,钩吻素己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0.075 mg/kg,95%置信区间为0.050--0.113 mg/kg;1-甲氧钩吻碱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33.648mg/kg,95%置信区间为23.596--49.642 mg/kg。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进行有关物质1和有关物质2的镇痛活性研究。扭体法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灌胃给予1-甲氧钩吻碱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2.715 mg/kg,提示1-甲氧钩吻碱可以显着抑制醋酸诱导的小鼠炎性内脏疼痛反应,治疗指数高,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而钩吻素己对抑制醋酸诱导的小鼠炎性内脏疼痛反应没有明显作用;热板法实验结果表明,1-甲氧钩吻碱可以显着抑制热板所致疼痛,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而钩吻素己对热板所致疼痛没有显着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钩吻素子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实验室研究基础。综上,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产量达小试规模,纯度达98.5%以上。通过质量研究,建立了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实验室质量标准;明确了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原料药主要杂质物质为钩吻素己和1-甲氧基钩吻碱,并测定了后者的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镇痛活性,为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新药创制奠定了质量可控的基础。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稳定性较好,并为其贮存条件的设立提供实验室依据。

二、TLC法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LC法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二维纳米材料WS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表观遗传学
    1.2 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
        1.2.1 5-甲酰基胞嘧啶的研究进展
    1.3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3.1 光电活性材料
        1.3.1.1 半导体-半导体异质结
        1.3.1.2 半导体-碳材料异质结
        1.3.1.3 多元异质结
        1.3.2 信号扩增方式
        1.3.2.1 基于酶放大的信号扩增方式
        1.3.2.2 基于纳米材料放大的信号扩增方式
    1.4 本课题的提出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1.3 实验中主要缓冲溶液的配置
    2.2 试验方法
        2.2.1 基于P-g-C_3N_4-WS_2和MnO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2.2.1.1 WS_2纳米片的制备
        2.2.1.2 P-C_3N_4纳米片的制备
        2.2.1.3 P-C_3N_4-WS_2纳米片的制备
        2.2.1.4 MnO_2纳米花的制备及其氨基功能化
        2.2.1.5 电极预处理
        2.2.1.6 传感器的构建
        2.2.1.7 PEC信号检测
        2.2.2 基于MoS_2和PDA@WS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2.2.2.1 MoS_2纳米片的制备
        2.2.2.2 PDA@WS_2的制备
        2.2.2.3 ITO电极预处理
        2.2.2.4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2.2.2.5 PEC信号检测
        2.2.2.6 实际样品检测
        2.2.3 基于CN-WS_2与酶解生物催化沉淀(BCP)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2.2.3.1 CN-WS_2的制备
        2.2.3.2 AuNPs的制备
        2.2.3.3 ZnFe_2O_4的制备
        2.2.3.4 ITO电极预处理
        2.2.3.5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2.2.3.6 光电化学信号检测
        2.2.3.7 实际样品检测
        2.2.4 基于MoS_2/WS_2/B-TiO_2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2.2.4.1 MoS_2的制备
        2.2.4.2 WS_2的制备
        2.2.4.3 氨基功能化Fe_3O_4的制备
        2.2.4.4 黑色二氧化钛(B-TiO_2)的制备
        2.2.4.5 ITO电极预处理
        2.2.4.6 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2.2.4.7 光电化学信号检测
        2.2.4.8 实际样品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P-g-C_3N_4-WS_2和MnO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3.1.1 检测策略
        3.1.2 材料表征
        3.1.3 可行性分析
        3.1.4 条件优化
        3.1.5 甲酰化DNA性能检测
    3.2 基于MoS_2和PDA@WS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3.2.1 检测策略
        3.2.2 材料表征
        3.2.3 可行性分析
        3.2.4 条件优化
        3.2.5 甲酰化DNA性能检测
        3.2.6 实际样品检测
    3.3 基于CN-WS_2与酶解生物催化沉淀(BCP)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3.3.1 检测策略
        3.3.2 材料表征
        3.3.3 可行性分析
        3.3.4 条件优化
        3.3.5 甲酰化DNA性能检测
        3.3.6 实际样品检测
    3.4 基于MoS_2/WS_2/B-TiO_2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3.4.1 检测策略
        3.4.2 材料表征
        3.4.3 可行性分析
        3.4.4 条件优化
        3.4.5 甲酰化DNA性能检测
        3.4.6 实际样品检测
4 讨论
    4.1 基于P-g-C_3N_4-WS_2和MnO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4.2 基于MoS_2和PDA@WS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4.3 基于CN-WS_2与酶解生物催化沉淀(BCP)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4.4 基于MoS_2/WS_2/B-TiO_2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5 结论
    5.1 基于P-g-C_3N_4-WS_2和MnO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5.2 基于MoS_2和PDA@WS_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
    5.3 基于CN-WS_2与酶解生物催化沉淀(BCP)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5.4 基于MoS_2/WS_2/B-TiO_2异质结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5fC
6 创新之处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畜禽粪便中氮磷及抗生素的高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氮、磷检测方法
    1.1 氮、磷的标准检测方法
    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1.3 电化学分析法
2 抗生素检测方法
    2.1 液相色谱法
    2.2 电化学分析法
    2.3 荧光检测法
3 结论与展望

(3)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毛皮动物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
    1.1.犬瘟热研究进展
        1.1.1.C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1.1.2.CDV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1.1.3.CDV的流行病学
        1.1.4.CDV的临床症状
        1.1.5.CDV的诊断技术进展
        1.1.6.CDV的防治研究进展
    1.2.毛皮动物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1.2.1.细小病毒的分类
        1.2.2.生物学差异
        1.2.3.MEV的研究进展
        1.2.4.细小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1.3.水貂阿留申病研究进展
        1.3.1.AM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1.3.2.AM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1.3.3.AMDV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1.3.4.AMDV的检测技术进展
        1.3.5.ADM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 毛皮动物主要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2.1.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2.1.1.病原学
        2.1.2.流行病学
        2.1.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1.4.防治措施
    2.2.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研究进展
        2.2.1.病原学
        2.2.2.流行病学
        2.2.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2.4.防治措施
    2.3.绿脓杆菌病研究进展
        2.3.1.病原学
        2.3.2.流行病学
        2.3.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2.3.4.防治措施
第三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养殖及疾病防治情况调查
    3.1.材料与方法
        3.1.1.调查范围
        3.1.2.调查内容
        3.1.3.调查途径
    3.2.结果
        3.2.1.养殖概况
        3.2.2.防疫情况
        3.2.3.常见疫病免疫情况
        3.2.4.养殖用药情况
        3.2.5.主要发病情况
    3.3.讨论
        3.3.1.养殖数量与密度的影响
        3.3.2.不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
        3.3.3.防疫措施的影响
        3.3.4.疫苗免疫的因素
        3.3.5.畜牧管理体制变动的影响
        3.3.6.主要疾病传播流行特点
    3.4.小结
第四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常见病毒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4.1.材料与方法
        4.1.1.样品采集
        4.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4.1.3.样品的处理
        4.1.4.核酸的提取
        4.1.5.病毒性病原的检测
    4.2.结果
        4.2.1.病料剖检结果
        4.2.2.CDV的检测结果
        4.2.3.CDV的序列分析结果
        4.2.4.MEV的检测结果
        4.2.5.MEV的序列分析结果
        4.2.6.AMDV的检测结果
        4.2.7.感染统计结果
    4.3.讨论
        4.3.1.病毒性疾病持续流行
        4.3.2.疫苗免疫保护出现漏洞
    4.4.小结
第五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5.1.材料与方法
        5.1.1.样品来源
        5.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5.1.3.样品剖检
        5.1.4.细菌的分离培养
        5.1.5.细菌的纯化与染色
        5.1.6.生化鉴定与药敏试验
        5.1.7.血清型鉴定
    5.2.结果
        5.2.1.病料剖检症状
        5.2.2.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5.2.3.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5.2.4.血清学分型统计结果
        5.2.5.感染统计结果
    5.3.讨论
        5.3.1.病原种类多样,混合感染突出
        5.3.2.条件性致病菌感染流行普遍
        5.3.3.细菌耐药性需要加强关注
    5.4.小结
第六章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
    6.1.材料与方法
        6.1.1.实验材料
        6.1.2.实验动物及饲粮
        6.1.3.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6.1.4.免疫指标的测定
        6.1.5.疫苗抗体的测定
        6.1.6.试验数据统计
    6.2.结果
        6.2.1.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指标的影响
        6.2.2.益生菌制剂对水貂犬瘟热疫苗抗体的影响
    6.3.讨论
    6.4.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单一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1.2 纳米电极的制备方法
        1.2.1 溅射法
        1.2.2 激光拉制法
        1.2.3 刻蚀涂层法
        1.2.4 纳米沉积电极
    1.3 纳米电极的应用
        1.3.1 纳米电极在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
        1.3.2 纳米电极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1.3.3 单细胞/活体检测
        1.3.4 单纳米粒子
        1.3.5 纳米电极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1.4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4.1 DNA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
        1.4.2 DNA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手段
        1.4.2.1 阻抗法
        1.4.2.2 循环伏安法
        1.4.2.3 差示脉冲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
        1.4.2.4 计时电量法
        1.4.3 信号放大策略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4.3.1 酶辅助目标循环放大
        1.4.3.2 滚环扩增
        1.4.3.3 聚合酶链式反应
        1.4.3.4 杂交链式反应
        1.4.3.5 信号放大型分子机器
        1.4.3.6 纳米材料的应用
    1.5 双金属纳米材料及催化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线电极制备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三磷酸腺苷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金纳米线电极的制备
        2.2.3 E-AB传感器的制备
        2.2.4 电化学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一纳米线电极的表征
        2.3.2 E-AB纳米传感器的制备
        2.3.3 E-AB传感器用于ATP的检测
    2.4 结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信号放大策略的单一金纳米电极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单一金纳米盘电极的制备
        3.2.3 金纳米粒子-DNA复合物的制备
        3.2.4 纳米传感器的制备
        3.2.5 电化学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单一金纳米盘电极的表征
        3.3.2 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粒子-DNA复合物的表征
        3.3.3 可行性检测
        3.3.4 实验条件优化
        3.3.5 凝血酶的检测
        3.3.6 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3.3.7 实际样品检测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发夹结构的两足DNA步行者用于高灵敏检测miRNA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单一金纳米盘电极的制备
        4.2.3 DNA纳米传感器的制备
        4.2.4 检测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两足步行者的工作原理
        4.3.2 金纳米盘电极的表征
        4.3.3 点击化学的可行性检测
        4.3.4 纳米传感器构建的可行性及机理
        4.3.5 实验条件优化
        4.3.6 传感器性能分析
        4.3.7 实际样品检测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单一银纳米线电极和单一Pt@Ag纳米线电极的制备和电催化、SERS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仪器
        5.2.2 单一纳米线电极的制备
        5.2.3 银-铂纳米线电极的制备
        5.2.4 Pt/C电极的制备
        5.2.5 拉曼监测的银-铂纳米线电极催化的4-硝基苯硫酚的还原反应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银纳米线电极的表征
        5.3.2 银-铂合金纳米线电极的表征
        5.3.3 银-铂合金纳米线电极的电催化和SERS行为研究
    5.4 总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抗菌药物活性分子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量子点
        1.1.1 量子点的概述
        1.1.2 掺杂量子点的概述
        1.1.3 量子点的制备
        1.1.4 量子点的应用分析
    1.2 盐酸洛美沙星
        1.2.1 盐酸洛美沙星概述
        1.2.2 酸盐洛美沙星的相关研究进展
    1.3 烟酸诺氟沙星
        1.3.1 烟酸诺氟沙星概述
        1.3.2 烟酸诺氟沙星的相关研究进展
    1.4 妥布霉素
        1.4.1 妥布霉素的概述
        1.4.2 妥布霉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2 药物活性分子盐酸洛美沙星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光谱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2 MPA包裹的Mn掺杂ZnS的制备
        2.2.3 室温磷光检测盐酸洛美沙星
        2.2.4 实际样品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PA包裹的Mn掺杂ZnS的表征
        2.3.2 药物盐酸洛美沙星于量子点磷光猝灭的影响
        2.3.3 实验条件优化
        2.3.4 磷光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
        2.3.5 盐酸洛美沙星于量子点的作用机理
        2.3.6 干扰实验
        2.3.7 实际样品分析
    2.4 小结
3 药物活性分子烟酸诺氟沙星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光谱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Mn掺杂ZnS量子点的制备
        3.2.3 测定烟酸诺氟沙星
        3.2.4 实际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药物烟酸诺氟沙星于量子点磷光猝灭的影响
        3.3.2 实验条件优化
        3.3.3 磷光法测定烟酸诺氟沙星
        3.3.4 烟酸诺氟沙星于量子点的作用机制
        3.3.5 干扰实验
        3.3.6 实际样品分析
    3.4 小结
4 药物活性分子妥布霉素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光谱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Mn掺杂Zn量子点的制备
        4.2.3 室温磷光检测妥布霉素
        4.2.4 实际样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妥布霉素于量子点的增敏影响
        4.3.2 实验条件优化
        4.3.3 工作曲线
        4.3.4 妥布霉素于量子点的作用机制
        4.3.5 共存物质的干扰
        4.3.6 实际样品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妥布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妥布霉素简介
        1.2.1 妥布霉素结构及理化性质
        1.2.2 妥布霉素药理及临床应用
    1.3 妥布霉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微生物检定法
        1.3.2 薄层层析法
        1.3.3 分光光度法
        1.3.4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5 毛细管电泳法
    1.4 妥布霉素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1.4.1 离子交换法
        1.4.2 溶剂萃取法
        1.4.3 结晶
        1.4.4 其他方法
    1.5 树脂混用技术简介
    1.6 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简介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2章 妥布霉素含量及其相关杂质的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薄层色谱法分析原理及操作步骤
        2.3.2 HPLC柱前衍生化法分析原理及操作步骤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
        2.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4.3 妥布霉素组成成分分析
        2.4.4 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实验
        2.4.5 妥布霉素原液定量分析
        2.4.6 妥布霉素溶液稳定性实验
        2.4.7 原液杂质波长扫描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子交换树脂混用技术分离纯化妥布霉素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妥布霉素分子pH-分布系数曲线的计算机模拟
        3.3.2 树脂的预处理
        3.3.3 静态吸附实验
        3.3.4 动态吸附实验
    3.4 结果分析
        3.4.1 计算机模拟pH-分布系数曲线
        3.4.2 静态吸附实验
        3.4.3 动态吸附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妥布霉素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鳌合树脂的预处理
        4.3.2 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
        4.3.3 4种介质的吸附量及解吸率的测定
        4.3.4 铜离子浓度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4.3.5 静态吸附实验
        4.3.6 动态吸附实验
    4.4 结果分析
        4.4.1 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的筛选
        4.4.2 铜离子标准曲线
        4.4.3 静态吸附实验
        4.4.4 动态吸附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控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的复杂性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
3 HPLC电化学检测技术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优势
    3.1 HPLC-UV
    3.2 HPLC-ELSD
    3.3 HPLC-PAD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控制的发展方向

(8)庆大霉素C1a代谢支路工程化与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简称及注解
第一章 前言
    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简介
        1.1.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2 庆大霉素
        1.2.1 小单孢菌简介
        1.2.2 庆大霉素简介
        1.2.3 庆大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1.2.4 庆大霉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2.4.1 庆大霉素Cla代谢支路生物合成
        1.2.4.2 庆大霉素Cl代谢支路生物合成
        1.2.5 庆大霉素检测方法研究
        1.2.5.1 薄层层析法(TLC)
        1.2.5.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2.5.3 质谱法(MS)
        1.2.6 庆大霉素产生菌的选育
        1.2.6.1 诱变育种
        1.2.6.2 原生质体融合
        1.2.6.3 基因工程
        1.2.7 庆大霉素的工业生产
        1.2.8 庆大霉素发酵优化研究及优化方法
        1.2.8.1 单因素实验
        1.2.8.2 Plackett-Burman试验
        1.2.8.3 响应面优化方法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
        2.1.3.1 主要材料及试剂
        2.1.3.2 常用溶液配制
        2.1.3.3 抗生素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种培养和保藏
        2.2.2 放线菌基因组DNA提取
        2.2.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2.4 核酸电泳
        2.2.5 DNA酶切反应
        2.2.6 DNA片段回收
        2.2.7 DNA酶连反应
        2.2.8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9 转化
        2.2.10 质粒DNA的提取(碱裂解法)
        2.2.11 小单孢菌-大肠杆菌接合转移
        2.2.12 摇瓶发酵
        2.2.13 抗生素生物效价的测定
        2.2.14 小单孢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2.2.14.1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
        2.2.14.2 庆大霉素及中间体的提取
        2.2.15 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2.2.15.1 TLC分析法
        2.2.15.2 质谱法(MS)
第三章工程菌GenB102的构建及gmrB基因研究
    3.1 生物信息学推测gmrB基因功能
    3.2 重组质粒pKBE2的构建
        3.2.1 交换臂的扩增
        3.2.2 质粒pKBE2的构建过程
    3.3 gmrB基因缺失工程菌的筛选与验证
        3.3.1 单交换工程菌的鉴定
        3.3.2 gmrB基因失活工程菌的筛选
    3.4 工程菌GenB102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3.5 工程菌GenB102敏感性实验
    3.6 小结
第四章 工程菌GenA102的构建及gmrA基因研究
    4.1 生物信息学推测gmrA基因功能
    4.2 同源重组质粒pKAE2的获得
        4.2.1 交换臂的克隆
        4.2.2 质粒pKAE2的构建过程
    4.3 gmrA基因缺失工程菌的筛选与验证
        4.3.1 单交换工程菌的获得
        4.3.2 gmrA基因失活工程菌的筛选
    4.4 工程菌GenA102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4.5 工程菌GenA102耐庆大霉素敏感性试验
    4.6 gmrA基因克隆与表达
    4.7 小结
第五章 主产JI-20A工程菌的构建
    5.1 生物信息学推测sisI基因功能
    5.2 同源重组质粒pKTI2的构建
        5.2.1 同源交换臂的扩增
        5.2.2 同源重组质粒pKT12的构建
    5.3 基因sisI缺失工程菌的获得
        5.3.1 单交换工程菌的鉴定
        5.3.2 sisI基因缺失工程菌的筛选
    5.4 级代谢产物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genP与sisI基因功能同一性研究
    6.1 同源重组质粒pKTI4的构建
        6.1.1 同源交换臂的扩增
        6.1.2 同源重组质粒pKTI4的构建
    6.2 genP基因替换sisI基因工程菌获得
        6.2.1 单交换工程菌的鉴定
        6.2.2 双交换工程菌的筛选
    6.3 工程菌TP1102的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GbK 10发酵优化及产业化试验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7.1.1 菌株
        7.1.2 培养基
        7.1.3 实验试剂
        7.1.3.1 标准品
        7.1.3.2 结晶紫染色液
        7.1.4 仪器设备
    7.2 试验方法
        7.2.1 菌株活化
        7.2.2 Gbk10菌丝的制备及发酵
        7.2.3 菌株复壮
        7.2.3.1 孢子悬液制备
        7.2.3.2 分离纯化
        7.2.3.3 筛选
        7.2.4 实验设计
        7.2.4.1 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
        7.2.4.2 单因素实验
        7.2.4.3 响应面试验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菌种复壮
        7.3.2 种子培养
        7.3.2.1 斜面保存时间考察
        7.3.2.2 种龄考察
        7.3.3 Plackett-Burman实验
        7.3.4 单因素实验
        7.3.4.1 玉米淀粉最佳浓度确定
        7.3.4.2 黄豆饼粉最佳浓度确定
        7.3.4.3 最佳起始pH的确定
        7.3.4.4 转速的确定
        7.3.5 响应面分析
        7.3.5.1 多元二次模型方程的建立及检验
        7.3.5.2 响应面交互作用与优化
        7.3.5.3 回归模型的验证
    7.4 产业化实验
    7.5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9)小单孢菌—链霉菌功能基因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及注解
第一章 引言
    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1.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简介
        1.1.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类
        1.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2 小单孢菌研究进展
        1.2.1 小单孢菌简介
        1.2.2 小单孢菌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
    1.3 黑暗链霉菌与其次级代谢产物
        1.3.1 黑暗链霉菌简介
        1.3.2 黑暗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
        1.3.3 黑暗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4 小单孢菌—黑暗链霉菌生物合成特色基因组合研究方法
        1.4.1 基因敲除和基因替换
        1.4.2 接合转移
        1.4.3 异源表达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
        2.1.4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2.2 DNA酶切反应
        2.2.3 DNA酶连反应
        2.2.4 DNA片段去磷酸化
        2.2.5 DNA片段回收
        2.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2.2.7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小量制备)
        2.2.8 菌种培养与保藏
        2.2.9 黑暗链霉菌基因组DNA提取
        2.2.10 大肠杆菌-链霉菌接合转移
        2.2.11 黑暗链霉菌的摇瓶发酵
        2.2.12 抗生素效价测定(二剂量法)
        2.2.13 黑暗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2.2.14 次级代谢产物的检测
第三章 氨甲酰妥布霉素工程菌的构建
    3.1 重组质粒pKB5的构建
        3.1.1 同源交换臂的扩增
        3.1.2 重组质粒pBK5的构建与验证
    3.2 接合转移与单交换突变株的筛选
    3.3 双交换阻断突变株的筛选
    3.4 aprK阻断突变株发酵与产物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安普霉素工程菌的构建
    4.1 重组质粒pMB4的构建
        4.1.1 同源交换臂的扩增
        4.1.2 重组质粒pMB4的构建与验证
    4.2 接合转移与单交换突变株的筛选
    4.3 双交换阻断突变株的筛选
    4.4 tobM2阻断突变株发酵与产物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sisI基因替换aprD4工程菌的构建
    5.1 重组质粒pID6的构建
        5.1.1 同源交换臂与sisI基因的扩增
        5.1.2 重组质粒pID6的构建
    5.2 基因组合突变株的筛选
        5.2.1 单交换工程菌的鉴定
        5.2.2 基因组合突变株的筛选
    5.3 工程菌TW414的发酵及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genP基因替换aprD4工程菌的构建
    6.1 重组质粒pHP3的构建
        6.1.1 genP基因PCR扩增
        6.1.2 重组质粒pHP3的构建
    6.2 基因组合突变株的筛选
        6.2.1 单交换工程菌的鉴定
        6.2.2 基因组合突变株的筛选
    6.3 工程菌TW416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forK基因替换tobM2工程菌的构建
    7.1 重组质粒pKM5的构建
        7.1.1 交换臂及forK基因PCR扩增
        7.1.2 重组质粒pKM5的构建与验证
    7.2 基因组合工程菌的构建
        7.2.1 单交换工程菌的鉴定
        7.2.2 基因组合工程菌的筛选
    7.3 工程菌TW420代谢产物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产西索霉素工程菌GbKB4发酵特性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讨论
        8.2.1 出发菌发酵单位检测
        8.2.2 紫外诱变筛选高产菌
        8.2.3 生长特性考察
        8.2.4 绛红色小单孢菌GbkB4发酵考察
        8.2.5 发酵代谢调控曲线
    8.3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制备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和初步稳定性考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有关物质钩吻素己和 1-甲氧基钩吻碱的急性毒性及镇痛活性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TLC法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二维纳米材料WS2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酰化[D]. 李菲.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畜禽粪便中氮磷及抗生素的高效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郝斯贝,刘成斌,陈晓燕,毛舜.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4)
  • [3]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D]. 赵国清. 甘肃农业大学, 2019(11)
  • [4]单一纳米电极的制备及应用[D]. 王冬梅.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5]抗菌药物活性分子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光谱研究[D]. 牛娟.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6]妥布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D]. 牛猛.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组分控制进展[J]. 袁耀佐,张玫,胡昌勤. 中国药学杂志, 2017(20)
  • [8]庆大霉素C1a代谢支路工程化与产业化[D]. 万云凤. 福州大学, 2017(05)
  • [9]小单孢菌—链霉菌功能基因组合研究[D]. 温淑平. 福州大学, 2016(07)
  • [10]钩吻素子及其盐酸盐的质量研究[D]. 陈娟.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TLC在妥布霉素中间体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