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

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

一、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承浩[1](2021)在《节理裂隙快速辨识与岩体质量三维表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细描述、快速量测、直观表征岩体结构及其质量等级空间分布是解决诸多地下工程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如何高效率地进行岩体质量的评价、直观地三维展示岩体质量状况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Matlab开发了裂隙辨识程序提取近景摄影照片中的裂隙信息,并依托实际的矿山工程,实现了岩体质量的动态分级及其三维可视化。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如下:(1)数字近景摄影方法克服了传统裂隙统计测量方法的不足,为实现高效精确的裂隙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从数字图像处理、光照影响、比例尺偏差纠正等方面入手,分别提出了人工处理辨识近景摄影照片中节理几何信息、自动辨识近景摄影照片提取裂隙节理的几何信息的方法。对于工程中巨大数据量的需求而言,对近景摄影的照片质量要求较低的近景摄影照片人工裂隙辨识的优势得以凸显;而对于数据更新需求、快速获取岩体质量需求等情况,使用自动裂隙辨识程序完成则更加便捷。(2)精细、高效的岩体质量辨识新方法,将推动岩体质量量化的成果普及应用。依托于南方某铁矿实际工程,提出了优化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基于近景摄影的节理裂隙快速辨识方法,验证了裂隙辨识的可行性,实现了岩体质量评价的自动化进行,并自主开发了工程岩体质量等级评价与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该方法有效规避了人为操作误差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岩体质量等级评判工作效率与准确率。(3)及时掌握岩体质量等级及其空间分布,可为生产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依据矿体、围岩等实体模型建立适用于某特定矿山的三维块体模型,将各调查点的岩体质量指标(RMR)与现场实地坐标结合创建待估岩体区域的岩体质量指标值样品点,通过距离幂次反比估值法对三维块体模型赋值得到矿山的岩体分级三维模型,实现岩体质量分级的三维可视化;对岩体质量三维分布模型进行剖切处理,获得各水平的岩体等级分布图,直观、快速确定和展示包括未揭露区域等所有区域岩体质量等级分布情况。该方法有助于充分了解区域地质情况,为地下工程的生产、设计等提供指导,给地下工程安全建设提供依据。

侯廷凯[2](2020)在《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与采场结构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自走铁矿为缓倾斜~倾斜~急倾斜、薄~中厚~厚,中等稳固的矿体,上下盘围岩中等稳固,地质品位38.85%,属于中低品位难采矿体,对矿石贫化要求高,综合地质(薄夹石无法剔除)品位约38%,采出品位要求≥35%,相应的贫化率须控制在9%以下,由于矿体复杂难采,传统采矿方法工艺难以解决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急需研究开发新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参数。论文以自走铁矿1480~1430中段分段矿房法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力学试验,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式,对分段矿房法采场合理的结构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和优化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15.0建立了该矿段的物理模型,通过接口将模型转换到FLAC3D5.01中进行后期开挖模拟。先对分段高度进行优化,按照每步10m高度进行开挖,模拟了分段(阶段)高度为10、20、30、40、60m时采场稳定性,选出最佳分段高度;之后在该分段高度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间柱尺寸和不同矿房跨度的回采模拟方案,研究不同尺寸参数下采场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最优矿块尺寸。(1)根据加工部门对矿石品位的要求和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提出了分段矿房法等采矿新方法、新工艺,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分段矿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初步的结构参数。(2)通过FLAC3D对分段高度进行优化,按照每步10m的高度进行开挖,发现当分段高度达到40m时,开挖过程中采场顶板发生了拉伸破坏区域,间柱部分有贯通的剪切破坏塑性区出现,30m分段时采场处于稳定状态。不同分段高度下采场开挖形成的最小主应力均未超出岩体的抗拉强度,采场顶底板和上下盘的竖向横向位移量均处在采场安全位移的范围内,综合分析选取分段高度为30m;(3)对矿块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保持顶柱5m不变,按照间柱4m、5m、6m,矿房跨度15m、18m、21m、24m进行模拟,拟定了12种方案进行模拟,综合分析选取最优矿块结构参数为顶柱5~6m、间柱5m、矿房跨度15m。论文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力学实验基础上,采用ANSYS 15.0建立了该矿段的物理模型,并通过接口将模型转换到FLAC3D5.01,对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采场稳定性和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优化,得到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矿山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朱淳[3](2020)在《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及NPR锚索控制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国内外的露天矿山、水利、铁路工程等方面,层状岩质反倾边坡倾倒变形和滑坡破坏时常发生,对人类工程活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开展反倾边坡失稳机理及治理措施探究极为必要。本文以内蒙古长山壕矿区反倾边坡大规模倾倒滑坡现象为例,根据边坡工程地质现场调查,从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和局部区域岩体质量完整性和岩体质量评价等方面对长山壕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西南采场已有滑坡体的失稳特征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基于叠合悬臂梁理论和最大拉应力强度理论,利用弯曲—倾倒破坏模式分析了反倾岩层条块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反倾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的力学机制,提出了判定岩质边坡失稳的方法。最后针对该矿区典型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探究,为后续开展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信息。运用实验室研发的“工程灾害单元板结构物理模型实验系统”,以长山壕矿区西南采场滑坡区域某段具有代表性边坡为研究背景,构建地质概化模型开展物理模型实验。根据物理相似模拟理论,结合现场岩体力学参数,确定了模型岩体的几何参数、应变参数等各项参数,通过对采用不同材料配比方案的标准试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找出符合模型岩体力学性能的最佳材料配比方案,按照确定的材料配比方案制作物理单元板,并按照设计方案堆叠单元板开展物理模型实验。主要内容如下:实验1:根据内蒙古长山壕矿区岩层分布特征与物理单元板原理,构建75度岩层倾角的反倾边坡物理模型体,边坡模型倾角为36°。为较好模拟真实岩层的成层状态,在模型搭建过程中,采用40cm×40cm×2cm和40cm×20cm×2cm两种规格的石膏单元板交错堆叠。搭建的物理模型体尺寸:长*宽*高=160*40*145 cm,边坡开挖区域位于坡脚。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对模型两侧施加P=0.2Mpa的水平荷载,使其逐步密实达到现场初始地应力水平,待其预压10分钟后,保持水平围压0.2Mpa不变,开始对边坡进行逐层开挖。边坡开挖共分为9层,开挖区域总体长度为37cm,深度为40.5cm,边坡每层开挖深度为4.5cm。在实验过程中,运用静态应变数据采集设备、红外热成像仪和数字散斑位移变形场测量设备来捕捉边坡模型的变形破坏信息。通过对边坡模型位移场、应变场和温度场演变特征研究及分析,揭示在开挖作用下层状反倾边坡变形破坏的内在力学机制,分析该边坡岩体随工程发展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其机理,并与现场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对比验证。最后以反倾边坡物理模型为模拟对象,根据物理边坡模型的力学参数和边坡开挖路径,运用3DEC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反倾边坡数值模型,模拟了边坡开挖破坏的过程,与物理模型破坏失稳特征进行了对比,对物理模型实验中得出的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实验2:以工程尺度恒阻大变形锚索(NPR锚索)超常力学特性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根据相似理论研制出模型尺度NPR锚索。基于反倾边坡倾倒破坏模型实验,并结合现场边坡的变形破坏情况,本次实验在边坡模型两侧分别预埋模型尺度NPR锚索和普通锚索(PR锚索)对模型进行加固。模型尺寸、材料配比、加载设计及开挖路径均与试验1相同。通过静态应变数据采集设备、红外热像仪、拉力传感器和数字散斑位移场测量设备对物理模型进行监测,可得到锚索加固后物理模型在开挖作用下位移场、应变场、温度场和锚索力的演变特征,通过其与已开展的反倾边坡物理模型失稳破坏试验图像及不同锚索加固下边坡两侧变形特征的对比,揭示出NPR锚索对层状反倾边坡变形破坏的控制机理,为NPR锚索应用于层状反倾岩质边坡治理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理,最后利用3DEC软件建立了锚索加固后的边坡数值模型,通过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深入探究了NPR锚索对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的控制作用。基于现场工程地质调查,首先沿西南采场东西向轴线选取13个断面,运用FLAC3D软件对长山壕矿区西南采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每个断面采用现状境界与最终境界2类工况进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西南采场主要危险区位于北帮中部W8断面附近、西部U型口北帮节理切割带和东部U型口北帮(已滑坡区)。其中W8区域北帮具有整体滑动趋势,最终境界开挖后沿北帮底部的节理化带可能会发生大规模滑坡灾害,且最终境界大部分断面的潜在滑动面深度约10-18 m,滑体长度为30-110 m。结合长山壕矿区反倾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从采矿设计、材料设计、能量设计和动荷载设计四个方面总结了边坡破坏机理和加固失效机理;最后选取西南采场典型已破坏截面W13作为数值计算剖面,运用FLAC3D软件探究分别在NPR锚索和普通锚索支护下边坡的变形演变规律。通过对比两者加固后边坡位移情况可知:经过设计值为70KN的普通锚索加固后边坡倾倒破坏现象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所设置的整个滑体出现了大范围位移破坏;另一方面,经过恒阻值设计值为70KN的NPR锚索加固后,边坡破坏得到了有效遏制,仅下部坡脚位置出现局部破坏,上部滑块局部小位移后得到了有效的能量释放,从而整体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因此基于NPR锚索加固理念,根据西南采场现场调查结果及数值计算结论,提出了西南采场各剖面的加固治理方案,以保证长壕山矿山的正常开采。随着长山壕矿区开采深度和规模逐年增加,在风化、降雨和开采扰动力的作用下,除了引发倾倒滑坡之外,也会伴随一系列滚石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结合各断面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辨识出各剖面边坡滚石易发区域,并根据不同边坡上滚石的分布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后以W6和W8边坡为例,利用Rocfall软件探究了采用碎石垫层和防护网耦合措施对滚石的治理效果,通过数值计算证明了针对该采场提出的滚石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任红岗[4](2020)在《宜昌磷矿开采多因素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宜昌磷矿由于构造断裂和节理裂隙发育、地形结构复杂多样、矿岩破碎且稳定性差等特点,传统的采矿工艺开采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主要表现为:顶板垮塌、边帮垮落灾害频发;空区塌陷、地表开裂现象不断出现;山峰崩塌、山体滑坡时有发生;采空区引起较强烈的地压活动日益频繁。大量矿井废水携带含有磷的悬浮物排入地表水体,引起水体富养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综合评价等技术手段开展研究工作。(1)系统分析了宜昌地区破碎磷矿体节理裂隙、三轴压缩力学性质,建立了三轴压缩等效耦合损伤变量模型,研究不同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特性,揭示了破碎岩体节理裂隙、围压大小、损伤特性、力学强度相互影响关系。针对破碎岩体参数对采场稳定性的敏感性大的问题,采用正交-灰关联评价模型(OED-GRA),研究岩体参数与采场稳定性之间的影响程度,并获得Hoek-Brown准则岩体性质参数与Mohr-Coulumb准则岩体力学参数之间的关联度,避免因岩体参数取值偏差而造成采场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偏离。(2)针对宜昌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应力反演数据精准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函数叠加的多元回归分析法,反演数据更贴近工程实际,避免了单一类型函数回归的拟合度差、偏离度大等问题。基于3Dmine-MIDAS-FLAC3D软件耦合建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区整体模型,利用Fish编制多元函数回归方程应力加载程序,实现了对随深度非线性变化的应力加载。在复杂地形结构和应力环境下,模拟分析空场法、充填法不同推进顺序下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揭示复杂地形下采动影响模式、覆岩移动、破坏形式等规律,优化开采方案、回采顺序。(3)基于宜昌磷矿采空区群特点,系统构建了顶板和矿柱为一体的三维空间力学模型,引入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相关理论,推导出三种边界条件下顶板中心下沉挠度的曲线方程。综合运用突变和蠕变理论,从能量转化角度阐明采空区群系统发生突变发生机理,建立了采空区群系统突变失稳计算流程,导出了采空区群顶板蠕变微分方程,实现了对采空区群系统突变失稳规律和稳定时限的精确预测,通过实例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此外,全面分析了影响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的主控因子,通过调节影响因子参数,可预测控制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为优化采场参数、寻找最佳充填时机、采空区群系统稳定性控制及安全隐患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依据。(4)针对复杂条件下采矿方案多属性决策中指标集所具有的关联度多样性、区间模糊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IVIFE-SPA-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基于区间模糊熵和集对分析理论,运用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对评价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量化了评价集同、异、反三个角度之间的关联度,引入博弈论对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兼顾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此外,该模型还将灰色关联理论与改进的TOPSIS模型结合起来,既能反映数据序列之间的位置逼近关系,又可反映数据序列间形态的差异关系。通过实例分析,统筹考虑采场结构参数决策因素的区间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实现了评价决策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数据与经验理论相结合、系统思维与层次结构相结合,确定了采场结构参数多属性方案的等级,求得评价指标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获得最优的采场参数方案。(5)为了解决在开采过程中顶板垮落、采空区垮塌、含水层破坏、水环境污染、资源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双向分层条式嗣后充填采矿法,对上采、控顶、护帮、下采、充填、接顶六大工序进行改进和优化。采场回采和支护之后,采用分层级、多介质、多方式耦合充填技术,优化充填、接顶、挡墙等施工工艺,提高充填效果、效率、效益。在块石充填工艺环节,为解决充填施工耗时、耗资,且安全性差等系列问题,提出采用模袋式充填、点柱式接顶等措施,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开采。此外,对宜昌磷矿采矿方法对含水层破坏影响分析,提出开采对水文环境影响的综合控制措施,减轻矿区环境压力,增加磷矿开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李啸[5](2019)在《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文中提出新城金矿目前开采深度越来越深,深部矿体破碎情况严重,厚度不稳定,矿体上盘距焦家断裂带较近,受其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巷道掘进过程与采场回采过程中顶板可见明显失稳现象,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降,这一情况将会愈显严重。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城金矿深部资源的高效持续回采,需对新城金矿深部赋存的缓倾斜破碎矿体进行专门的采矿方法研究。通过对矿区深部岩体进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得到其破碎围岩的岩石力学参数,并依此进行了采矿方法设计与优选,并针对矿山充填系统无法满足因采矿方法变更后日益增长的开采量,对其进行了优化改造。针对采矿方法中的结构参数选择,运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试验获得的岩石力学参数为基础,从而得到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最后对选定的开采方案进行了现场单体设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1)通过对现场实际地质资料的考察,详细的叙述了矿区工程背景,并对深部矿岩进行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得出了-830m、-930m等深部中段矿岩体的相关岩石力学参数。(2)鉴于新城金矿深部开采面临的难题,对其矿体赋存特点进行考察后,结合相似矿山开采现状,提出了五种适合于新城金矿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的采矿新方案。经过对这五种方案的采切、回采工艺以及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五种开采方案的优缺点,并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进行方案优选,最终得到了适合新城金矿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的采矿方案。(3)采矿方法优化后,矿山生产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原充填系统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深部开采的需要,因此,对新城金矿充填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使其从工作能力、效果等方面得到了提升。(4)结合矿体的开采实际情况,基于Flac3D软件对不同方案的拱线形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拱线形状能够有效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为今后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通过3D-Mine对采矿方法进行实体建模,能使矿山技术人员对深部开采的应力拱法更直观的认识和掌握。(5)根据优选的采场结构参数,结合井下生产实际,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经验收统计,试验采场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吴松[6](2019)在《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露天矿山在即将达到设计境界范围时,如果深部还有资源存在,则需要转入地下开采,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一些露天矿山因边坡失稳引发了一些灾害事故。本文对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1)在分析矿山已有的地质勘查资料基础上,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确定拉拉铜矿露天采场最终形成的边坡属于典型的岩质高边坡。边坡岩体属于微风化状态,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但边坡岩体强度较高;基于SURPAC软件,利用矿区地形图、地质钻孔数据和矿山设计资料,建立了矿区三维开采模型,圈定铜矿矿体32个,总体积为15724657m3。(2)按照国家试验标准,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矿区最具代表性的片岩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150.75MPa,弹性模量为29.50GPa,泊松比为0.185;采用点荷载试验测试得到了片岩不规则试件的点荷载强度为5.0268MPa,并得出了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点荷载强度的转换系数K=30。(3)选用三种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对矿区岩体进行了质量评价及分类,获得了边坡岩体的级别;将RMR分级法与Hoek-Brown经验公式结合,对矿区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值,为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4)在矿区现场进行了爆破振动测试,结果表明露天采场爆破作业产生的振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岩体质点振动峰值速度随着离爆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爆破产生的主振频率大于边坡固有频率,爆破振动不会引起边坡岩体产生共振。从回归分析得出的爆破振动衰减函数方程可以看出,各区边坡岩体的特性以及地质条件存在差异。(5)采用极限平衡法,通过Geo-studio软件,得出露天采场终了条件下四个代表性边坡剖面的最小安全系数分别为1.193、1.105、1.684以及1.755。结果表明东部边坡未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其他三个区域的边坡稳定性良好。(6)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开采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地下开采选用充填采矿法,对边坡及采场围岩的稳定性非常有利。

欧阳一博[7](2019)在《基于DIC的采场覆岩变形检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煤炭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变形监控是煤矿安全与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采动覆岩运移和裂隙发育的定量描述是实现煤炭精准开采的关键科学问题。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具有高精度、非接触、实时化等特点,有助于实现大范围和多尺度的岩层变形检测。开展覆岩变形及裂隙发育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检测研究,是推动煤炭开采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采动覆岩变形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检测,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理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检测体系、散斑图案的优化、计算参数的选择和相似模型宏细观变形的检测与表征等问题进行研究。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和试验分析了在相似模型试验过程中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可能出现的误差,在测试系统布置,操作过程,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改善,提高了测量精度。进行了相似模拟试验的散斑图案和计算参数的优化研究。针对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的不同需求,通过对散斑的制作技术、关键参数和图案质量研究。结合试验验证,给出了优质散斑图案的制作方法,解决了标准试件和相似模型表面制作优质散斑的难题。研究DIC计算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机制,综合考虑散斑图案质量以及模型的非均匀变形,提出了子区大小选择的双参数阈值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覆岩变形的二维模型试验,研究了岩层宏细观变形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检测与表征。揭示岩层宏细观变形的联系和破坏规律,定义了细观尺度上离层裂隙产生的判别标准。从细观角度并结合宏观现象深入研究离层裂隙发育规律,表明裂隙发育长度和应变局部化带长度密切相关,可根据应变局部化带长度快速估计裂隙发育长度,从而预测顶板破坏形态。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获取模型表面应变场,随后在应变局部化带位置布置测线,得出了宏细观裂隙张开度和长度,并与全站仪同步量测数据进行对照,最大相对误差为7.73%。试验验证了岩层宏细观变形破坏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检测与表征的正确性。

乔国文[8](2019)在《天山山区边坡冻融成灾机理及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天山横亘新疆中部,长期以来,天山南北没有高效、顺直的高等级公路相连,主要原因在于翻越天山修建公路面临众多工程地质问题,尤其是天山山区地形起伏大、气温变化剧烈、高纬度区岩土冻融破坏以及地震多发等等。公路边坡岩体冻融风化破坏机理及边坡破坏规律尚不清楚,导致对线位选择、工程量及投资估算等无法给出准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极大限制了公路建设。拟建的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是连接天山南北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通道,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选择冻融风化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研究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总结边坡发育、变形、破坏规律,提炼边坡破坏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检索、总结和室内试验综合方法研究岩体循环冻融条件下的物理、力学特征;采用现场实录研究自然条件下岩体、边坡冻融风化变形破坏规律;数值模拟再现循环冻融条件下岩石裂隙冰劈效应,温度场、重力场及水冰相变耦合分析冻融条件下边坡温度场、应力场及变形场特征;根据研究区边坡冻融风化破坏影响因素,提出了乌尉高速公路冻融风化边坡质量评价体系,为在大起伏、高海拔、大温差、强震环境下的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主要成果与进展如下:(1)基于天山山区地质灾害与干旱少雨、寒暑悬殊、气温差异、蒸发强烈、岩体破碎、风化强烈等特殊环境地质条件耦合分析,揭示了大起伏、高海拔、大温差、强震环境下的山区边坡灾害发育于气候是控制因素、水(地表水、裂隙水)是促进因素、地形地貌及结构岩体是基础条件的岩体冻融风化条件系统。(2)基于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气象水文等调查统计,将乌尉高速公路天山段走廊带工程地质分区划为2个一级分区,9个二级分区及25个三级分区。以线密度为指标,研究了各分区边坡发育程度,其中边坡发育密度较大段落占全部里程的51.7%。边坡破坏类型以崩塌、滑坡为主,其中崩塌包括横向卸荷回弹+冻融风化驱动陡立边坡崩塌、沿裂隙面冻融风化变形剥落崩塌、冻融滑移崩塌及冻融滚落崩塌;滑坡主要包括大型滑坡、中型滑坡及小型平面滑坡,以中小型滑坡为主。本区边坡破坏主控启动因素为冻融。(3)通过检索国内外岩体、土质冻融试验成果,总结了岩土体循环冻融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特征,岩石在冻融条件下物理、力学性质总体呈减损劣化趋势。基于研究区特殊气象、地质条件及研究需要,进行了水冰相变应力实验、裂隙岩体冻胀过程变形实验及裂隙岩体冻融过程劈裂实验,揭示了冻融循环条件下岩体的破坏机理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微观方面岩石的劣化和宏观方面岩体结构面的快速风化,其中,微观破坏主要由岩石大温差条件下差异性热胀冷缩疲劳变形引起;宏观结构面破坏主要由岩块与结构面及结构面内部物质大温差条件下热胀冷缩差异性疲劳变形以及裂隙水冻胀劈裂共同作用。宏观结构面冻融破坏是岩体冻融破坏的主要方面。(4)依托原位观测,实录分析了研究区不同体量、不同结构岩体及不同尺度裂隙天然条件下冻融破坏特征,揭示了不同坡度边坡或山体不同部位的冻融风化特征,以此破译其冻融破坏机理。完整岩石冻融风化与岩石颗粒组成、胶结状态、纹理构造息息相关,颗粒均匀、胶结密实、纹理构造少的岩石,抗冻融风化强,冻融风化程度与岩石的含水率、冻融温度区间、冻融时间长短息息相关,含水多、温差大、冻融时间长的岩石,冻融风化强烈;完整颗粒状岩石受冻融风化影响表现为剥落破坏。结构岩块、块状结构及碎裂结构岩体边坡,冻融风化速率差异大,表现为裂隙带、层理等弱面首先风化破坏,被结构面切割的岩块冻融风化较慢;宏观相对均质边坡,表现为由表及里的剥落破坏;含长大节理、裂隙、断层带的岩体及边坡冻融风化速率表现各向异性,宏观结构面具有更强烈的冻融风化导向性。(5)通过ANSYS热分析模拟岩体在不同温度区间下的温度场,将热应力耦合至由水-冰相变引起的应力变形场,分析岩块裂隙的冰劈效应,研究表明裂隙水-冰相变对裂隙扩展影响巨大;将热应力与边坡重力场耦合,发现循环冻融条件下温度应力改变了边坡表层的重力场,导致边坡局部应力集中,尤其是含裂隙水的长大裂隙,冰劈效应导致的应力足以劈裂岩体,加速了边坡的变形破坏。(6)针对冻融风化的特点及规律如何在乌尉高速公路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中准确体现并反映实际情况,本文提炼了天山岩质冻融风化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基于BQ岩体基本质量体系,结合对边坡发育特征及地下水影响因素的修订,构建了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TBQ,体系综合考虑了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边坡结构特征、边坡临空条件以及水的影响,达到快速、准确、经济地评价边坡岩体质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高寒山区冻融风化、地震以及开挖方式等因素进行修订,构建了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预测体系-TFBQ。通过上述评价体系,系统评价了研究区典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揭示了冻融风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为依托工程针对性防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胡高建[9](2018)在《空区群围岩节理参数与破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采空区稳定性是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重叠采空区群,空区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应力状态极为复杂。局部的岩体破坏很容易诱发大规模的岩体坍塌,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事故,危险性非常高。单一的工程评价方法或研究方法很难完全反映出采空区群的稳定性、破坏过程和相互制约关系,更无法获得岩体内部微破裂的演化贯通过程和围岩坍塌裂纹演化机理。本文围绕着“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和巷道连续坍塌破坏”这一主题,采用软件系统研发、工程经验方法改进、数值模拟、微震监测以及矩张量反演等方法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研究重叠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和围岩破坏机理,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研究工作:1.研发了岩体稳定性自动评价系统和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处理系统。系统包括岩体力学参数计算模块、BQ分级模块,RMR分级模块和改进Mathews稳定图法模块、结构面数据自动处理模块、三维裂隙网络模型重构模块、RQDt模块、渗透张量K和损伤变量D模块,可以实现岩体力学性质和质量参数等的集成计算以及岩体稳定性的自动评价。2.进行岩体尺寸效应及RQDt各向异性研究。获得岩体的尺寸效应,RQDt空间效应和最佳阈值t,提出了各向异性条件下的RQDt计算公式,并对巴顿岩体质量Q做了修正,研究了迹长对RQDt的影响规律。3.基于RQDt的各向异性,对Mathews稳定图法进行改进,编写改进的Mathews稳定图处理程序,并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红岭铅锌矿三、四中段共44个矿房的围岩稳定性;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红岭铅锌矿矿房回采后顶板、上盘围岩和矿柱的破坏模式以及围岩的动态破坏机理;提出基于改进Mathews稳定图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重叠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方法。4.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和矩张量理论,对岩体内部破裂源信息进行反演和辨识,确定出裂纹的破裂形态和时空演化过程;结合现场采矿活动及微震事件曲线和能量曲线,研究造成巷道围岩坍塌的具体原因以及坍塌事件阈值、能量阈值和时间阈值;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矿柱回采的围岩动态破坏机理。多种方法手段结合,最终确定出巷道坍塌破坏的裂纹演化机理。5.提出两种中段矿柱整体开采技术方案,从应力演化规律,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确定出最优开采方案。

刘杰[10](2018)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岩体结构表征及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水封洞库储油是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战略石油储备方式。而我国修建地下水封洞库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解决特大断面洞库安全快速施工及水幕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所涉及的诸多难题。结构面是保证水封系统有效性和控制洞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开展洞库岩体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为此,本文以某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为工程依托,对岩体质量分级及力学参数的估算方法、结构面优势分组及裂隙网格构建技术、裂隙网格几何连通性及结构尺寸效应、洞库地下水渗流规律及施工过程的力学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结构面摄影测量数字识别技术,准确掌握了洞库典型地段岩体结构面分布特征,采用RMR、Q与GSI三种岩体分级方法对洞库岩体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并分析了不同分级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归纳了一系列利用岩体分级估算岩体强度和变形模量参数的经验关系式,并提出了更可靠的估算岩体力学参数的方法。(2)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对岩体结构面产状进行优势分组,成功实现了地下水封洞库岩体结构面的分组。该算法与Shanley和Mahtab方法、模糊C均值聚类、谱聚类和粒子群聚类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计算效率;根据结构面聚类分组结果,通过对各组结构面几何参数进行统计得到其概率分布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采用MATLAB编程实现了三维裂隙网格可视化的计算机仿真模拟。(3)基于裂隙网格生成技术,以裂隙交线为基础开展岩体结构面连通性、几何特征及尺寸效应的研究,统计分析了连通性参数随岩体尺寸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裂隙产状及尺寸对裂隙连通性的影响;基于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及Dijkstra算法求解了裂隙岩体的三维渗透路径和渗透最短路径;基于连通性参数即单位体积内结构面面积、单位体积内结构面相交次数和单位体积内结构面交线的长度及节理结构分形维数,得到了不同参数所对应的结构表征单元体(REV)。(4)基于离散介质理论,开展了洞库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的尺寸效应及各向异性的研究,得到了渗透系数张量及REV;随后,采用连续介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各向异性渗流特征的研究,并计算了洞库渗水量。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水封机制。(5)开展了流固耦合作用下相邻两洞库三台阶开挖过程的施工性态空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掌子面推进过程中围岩不同部位主应力大小及方向沿纵向开挖尺寸的演化规律及纵向变形曲线,同时对两个洞库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水幕系统作用下的洞库支护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节理裂隙快速辨识与岩体质量三维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面信息采集与辨识研究进展
        1.2.2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与分级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近景摄影的裂隙信息快速获取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摄影采集及图像处理
        2.2.1 近景摄影图像采集
        2.2.2 数字图像辨识与处理
    2.3 裂隙几何参数的自动辨识与量化
        2.3.1 分辨每条裂隙
        2.3.2 统计每条裂隙的几何参数
        2.3.3 计算裂隙间距
    2.4 裂隙几何参数的人工辨识与量化
        2.4.1 节理裂隙近景摄影照片采集
        2.4.2 裂隙信息传统方式采集及坑道调查
        2.4.3 提取近景摄影照片中裂隙信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动态数据的岩体质量快速分级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岩体质量分级基础信息的现场获取
        3.2.1 岩石强度点荷载试验
        3.2.2 围岩强度应力比
        3.2.3 岩体不完整程度指标
    3.3 矿区岩性评价与等级分区
        3.3.1 岩体质量分级指标
        3.3.2 测点岩体质量分级
    3.4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与分级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体质量分级三维可视化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岩体质量指标三维可视化
    4.3 水平岩体等级现状分布
    4.4 岩体等级动态对比
    4.5 岩体质量现状分布工程应用
        4.5.1 工程传统支护情况
        4.5.2 基于岩体质量等级的支护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与采场结构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段矿房法的研究应用现状
        1.2.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
        1.2.3 数值分析在采场结构参数优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区地质与开采概况
    2.1 概述
    2.2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2.2.1 矿区地质
        2.2.2 矿床地质
        2.2.3 矿石质量及类型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
        2.3.1 矿区水文地质
        2.3.2 环境地质
    2.4 矿山开采概况
        2.4.1 开拓系统
        2.4.2 原有采矿方法及主要存在问题
        2.4.3 采矿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走铁矿1480M以下岩体质量评价
    3.1 岩体结构面调查
        3.1.1 岩体结构面调查的意义
        3.1.2 岩体结构面调查
    3.2 室内岩体力学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件的采取、制备
        3.2.3 试验内容及方法
        3.2.4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
    3.3 矿岩质量评价
        3.3.1 按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
        3.3.2 普氏分级法
        3.3.3 RMR岩体质量分级法
        3.3.4 Q系统岩体质量分级
        3.3.5 岩土规范法岩体质量分级
        3.3.6 岩体质量分级综合确定
    3.4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和采场结构参数
    4.1 方法特点
    4.2 适用条件
    4.3 矿块布置和结构参数
    4.4 采准切割
    4.5 回采工作
    4.6 分段矿房法采场结构参数
        4.6.1 顶板极限跨度的确定
        4.6.2 等价圆面积计算
        4.6.3 采场Mathews稳定性分析
        4.6.4 顶柱厚度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段矿房法分段高度的确定
    5.1 前言
    5.2 FLAC~(3D)软件概述
        5.2.1 FLAC~(3D)本构模型及计算模式
        5.2.2 FLAC~(3D)的求解方法
        5.2.3 FLAC~(3D)的屈服准则
    5.3 自走铁矿1480中段开挖模拟
        5.3.1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
        5.3.2 边界条件设定
        5.3.3 本构模型的选择与材料参数的赋值
        5.3.4 地应力场及初始应力场的生成
    5.4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与分析
        5.4.1 模拟计算过程
        5.4.2 模拟计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房跨度、顶柱、间柱参数优化
    6.1 引言
    6.2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与分析
        6.2.1 模拟计算过程
        6.2.2 模拟计算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附图

(3)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及NPR锚索控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2.2 边坡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反倾边坡破坏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长山壕露天金矿区域地质条件分析
    2.1 区域地质特征分析
        2.1.1 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2.1.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2.1.3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2.1.4 局部区域岩体完整性和岩体质量评价
    2.2 西南采场工程地质调查及结果分析
        2.2.1 物探方法
        2.2.2 长山壕金矿节理构造调查及统计分析
        2.2.3 边坡露头岩体完整性区划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反倾边坡失稳模式及力学机制分析
    3.1 反倾边坡破坏特征分析
        3.1.1 反倾边坡失稳破坏案例
        3.1.2 西南采场北帮8600-8900 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3.1.3 已有滑坡体失稳模式总结分析
    3.2 倾倒变形力学机制
        3.2.1 倾倒岩层力学模型的建立
        3.2.2 悬臂梁条块受力分析
        3.2.3 悬臂梁条块接触面之间正应力求解
        3.2.4 悬臂梁条块倾倒折断深度计算
    3.3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分析
        3.3.1 岩石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分析
        3.3.2 岩石三轴压缩力学特性分析
        3.3.3 抗拉强度(劈裂)实验
        3.3.4 层状岩石三点弯力学特性分析
        3.3.5 矿区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倾边坡大变形失稳破坏物理模型实验
    4.1 物理模型实验系统及相似性判据分析
        4.1.1 物理模型实验系统组成
        4.1.2 物理模型实验相似性判据分析
    4.2 反倾边坡物理模型实验
        4.2.1 物理模型实验内容
        4.2.2 模型模拟边界的确定
        4.2.3 岩性及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4.2.4 物理模拟相似常数计算
        4.2.5 相似材料力学特性实验
    4.3 测试方法、原理及系统组成
        4.3.1 静态应变数据采集系统
        4.3.2 红外温度场测试系统及原理
        4.3.3 数字散斑非接触位移变形场测试系统及原理
    4.4 物理模型设计
        4.4.1 物理单元板的制作
        4.4.2 应变片布设
        4.4.3 加载设计
    4.5 物理模型构建
        4.5.1 实验前的准备
        4.5.2 实验过程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1 边坡失稳破坏过程
        4.6.2 实验结果分析
        4.6.3 边坡损伤破坏特征全过程对比分析
    4.7 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4.7.1 离散元3DEC计算方法及原理
        4.7.2 数值模型建立
        4.7.3 数值结果分析
        4.7.4 数值结果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倾边坡倾倒失稳破坏NPR锚索控制机理研究
    5.1 NPR锚索简介
        5.1.1 NPR锚索构成及力学性能
        5.1.2 边坡加固和监测工作原理
        5.1.3 NPR锚索监测预警准则
    5.2 模型尺度NPR锚索的设计和测试
    5.3 加固后边反倾边坡物理模型设计
        5.3.1 单元板的制作
        5.3.2 模型尺度锚索布置
        5.3.3 应变片布置
        5.3.4 加载设计
    5.4 物理模型构建
        5.4.1 实验前的准备
        5.4.2 实验实施过程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1 边坡变形破坏过程
        5.5.2 监测结果分析
        5.5.3 反倾边坡NPR锚索和PR锚索控制效果对比分析
    5.6 数值模型建立及对比分析
        5.6.1 NPR锚索模型建立
        5.6.2 数值模型建立
        5.6.3 数值结果
        5.6.4 数值结果与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节
第6章 反倾边坡NPR锚索加固和滚石防护设计
    6.1 数值计算方法及计算剖面、参数选取原则
        6.1.1 有限差分Flac3D计算方法及原理
        6.1.2 三维数值计算参数确定
    6.2 西南采场边坡稳定性FLAC3D数值分析
        6.2.1 模拟方案
        6.2.2 计算结果分析
    6.3 长山壕矿区边坡NPR加固体系设计
        6.3.1 PR材料加固局限性及NPR锚索优良特性分析
        6.3.2 NPR锚索加固效果分析
        6.3.3 西南采场反倾滑坡体NPR加固设计
    6.4 西南采场滚石防护体系设计
        6.4.1 滚石高发区域辨识
        6.4.2 滚石运动特征探究
        6.4.3 滚石防治措施效果评价及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宜昌磷矿开采多因素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和选题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岩体参数特性研究现状
        1.2.2 初始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3 采场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现状
        1.2.4 采场支护与充填技术研究现状
        1.2.5 采场结构参数综合评价理论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宜昌磷矿力学损伤特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2.1 破碎岩体特征调查与分析
        2.1.1 节理裂隙测绘调查理论与方法
        2.1.2 结构面测绘调查与分析
    2.2 破碎岩体力学试验及特性研究
        2.2.1 破碎岩体力学试验
        2.2.2 破碎岩石力学特性
    2.3 岩体损伤特性分析
        2.3.1 岩体耦合损伤变量
        2.3.2 岩体损伤规律特性
    2.4 破碎岩体参数对采场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2.4.1 敏感性OED-GRA评价模型
        2.4.2 不同强度准则的岩体参数变换
        2.4.3 基于OED-GRA评价模型的岩体参数敏感性分析
        2.4.4 岩体参数对采场稳定性敏感性特征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复杂地质地形条件下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分析
    3.1 断层构造对地应力场的影响
        3.1.1 断层构造与主应力场关系
        3.1.2 断层发生前后应力变化关系分析
    3.2 复杂地形条件下地应力多元函数回归
        3.2.1 函数叠加多元回归分析原理
        3.2.2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数据分析
        3.2.3 地应力多元函数回归应用
        3.2.4 复杂地形下三维应力场反演分析
    3.3 复杂地形条件下采动影响规律分析
        3.3.1 地形地层数值模型建立
        3.3.2 顺逆坡采动影响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宜昌磷矿采空区群系统突变蠕变失稳机理研究
    4.1 采空区群顶板-矿柱系统力学模型
        4.1.1 力学模型构建
        4.1.2 挠度曲线方程
    4.2 采空区群系统突变及失稳机制
        4.2.1 突变理论分析
        4.2.2 采空区群系统势函数构建
        4.2.3 采空区群系统突变失稳分析
        4.2.4 采空区群系统蠕变失稳分析
    4.3 采空区群系统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4.3.1 影响因子对顶板下沉位移影响
        4.3.2 影响因子对临界点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多因素影响下采场参数IVIFE-SPA-TOPSIS综合优选
    5.1 构建IVIFE-SPA-TOPSIS评价模型
        5.1.1 区间直觉模糊熵(IVIFE)
        5.1.2 集对分析理论(SPA)
        5.1.3 IVIFE-SPA-TOPSIS模型
    5.2 博弈论的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5.2.1 主观法确定指标权重
        5.2.2 客观法确定指标权重
        5.2.3 博弈论确定指标综合权重
    5.3 采场参数综合评价
        5.3.1 采场参数方案
        5.3.2 制定评价指标
        5.3.3 量化定性指标
        5.3.4 确定方案等级
        5.3.5 各指标多属性权重
        5.3.6 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
        5.3.7 评价模型优越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多因素影响下宜昌磷矿开采优化技术研究
    6.1 宜昌磷矿区域地质地形特征
        6.1.1 宜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6.1.2 磷矿区水文地质环境分析
        6.1.3 宜昌磷矿区域地形地貌
    6.2 磷矿采场围岩破坏形式及影响特征
        6.2.1 矩形采场围岩破坏力学模型
        6.2.2 宜昌磷矿采场围岩破坏形式
        6.2.3 开采对含水层破坏及影响
    6.3 宜昌磷矿开采优化技术研究
        6.3.1 双向分层条式嗣后充填采矿法
        6.3.2 预控顶护帮综合技术研究
        6.3.3 多介质耦合充填技术工艺
        6.3.4 开采对水文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6.4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6.4.1 采场结构参数研究
        6.4.2 采场开采顺序分析
        6.4.3 耦合充填技术模拟分析
        6.4.4 充填接顶方式模拟优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1.2.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岩体质量分级及稳定性评价
    2.1 工程地质调查
        2.1.1 矿区地层
        2.1.2 矿区构造
        2.1.3 矿床水文地质
        2.1.4 矿区矿岩质量特征
        2.1.5 矿床地质储量
        2.1.6 生产能力情况
    2.2 试验目的、意义及内容
        2.2.1 试验目的及意义
        2.2.2 试验内容
    2.3 岩石力学试验的设备
    2.4 现场岩样采取原则、地点、尺寸与数量
        2.4.1 矿岩样采取原则
        2.4.2 矿岩尺寸、数量及取样点
    2.5 室内试样制作
        2.5.1 抗压试样
        2.5.2 抗拉试样
        2.5.3 剪切试样
    2.6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2.6.1岩石弹性波速测量实验
        2.6.2 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2.6.3 岩石抗拉试验
        2.6.4 岩石剪切试验
    2.7 矿区现场节理裂隙调查与分析
    2.8 岩体工程质量与稳定性评价
    2.9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强度参数计算
        2.9.1 广义修正Hoek-Brown定律
        2.9.2 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
    2.10 本章小结
3 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设计及优选
    3.1 深部厚大缓倾斜破碎矿体开采技术特点
    3.2 采矿方法初选
        3.2.1 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3.2.2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垂直走向)
        3.2.3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沿走向)
        3.2.4 预控顶上向双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3.2.5 踏步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3.2.6 采矿方法对比与优缺点评述
    3.3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方案优选
        3.3.1 确定待优化对象的分类模式系统
        3.3.2 采矿方案优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构造单指标测度函数
        3.3.4 优化结果识别
    3.4 采矿方案选择与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充填系统改造及高浓度造浆放砂技术研究
    4.1 新城金矿充填系统现状及面临问题
        4.1.1 充填系统现状
        4.1.2 充填系统现面临问题
    4.2 充填系统砂仓改造
        4.2.1 砂仓改造方案初选
        4.2.2 砂仓改造方案选择
    4.3 高浓度造浆放砂技术研究
        4.3.1 研究内容及措施
        4.3.2 部分系统改造研究成果
        4.3.3 改造后造浆放砂技术工作原理
    4.4 砂仓新型造浆放砂工艺创新点
    4.5 究实际应用效益分析
        4.5.1 砂仓改造后实际应用
        4.5.2 新型造浆放砂工艺实际应用
    4.6 本章小结
5 应力拱法最佳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5.1 本构模型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5.2.1 几何模型的确定
        5.2.2 单元属性以及破坏准则
        5.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5.3 数值计算方案选取
    5.4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5.4.1 加载地应力
        5.4.2 应力分析
        5.4.3 位移分析
        5.4.4 塑性区分析
        5.4.5 综合分析
    5.5 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5.5.1 绘制特殊图层
        5.5.2 图层赋高程
        5.5.3 实体建模
        5.5.4 深部采矿方法三维实体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现场工业试验
    6.1 工程范围及编制目的
        6.1.1 工程范围
        6.1.2 设计依据
    6.2 试验采场地质概况及工程现状
        6.2.1 地质概况
        6.2.2 工程现状
    6.3 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
        6.3.1 采矿方法
        6.3.2 采场结构参数
    6.4 采准工程布置
    6.5 回采顺序
    6.6 回采工艺
        6.6.1 凿岩爆破及出渣
        6.6.2 通风
        6.6.3 出矿
    6.7 顶板管理
    6.8 充填工艺
    6.9 顶柱回采
    6.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边坡稳定性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3.2 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1.3.3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
    1.4 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矿山地质与三维可视化开采模型构建
    2.1 矿区位置及交通
    2.2 矿山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矿区岩体节理裂隙调查
        2.2.3 矿区水文地质
    2.3 矿区露天转地下开采三维可视化研究
        2.3.1 SURPAC软件简介
        2.3.2 矿山三维模型的构建
        2.3.3 矿体模型的建立
    2.4 本章小结
3 露天矿边坡岩石力学性能测试
    3.1 试验岩样的制备
    3.2 岩石单轴抗压试验
    3.3 岩石力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结果
        3.3.2 岩石变形特性与破坏特征
    3.4 岩石点荷载试验及结果
        3.4.1 不规则岩石点荷载强度计算
        3.4.2 点荷载试验结果
    3.5 岩石点荷载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及分类
    4.1 RQD值分类法
    4.2 RMR分类法
    4.3 按照《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分类
        4.3.1 岩体基本质量
        4.3.2 边坡工程岩体级别的确定
    4.4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估算
        4.4.1 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参数评估
        4.4.2 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4.4.3 岩体变形模量
        4.4.4 岩体抗剪强度参数
    4.5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5 露天采场生产爆破振动研究
    5.1 露天开采爆破技术
    5.2 采场爆破振动测试
        5.2.1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
        5.2.2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参数设置
    5.3 爆破振动现场测点布置
    5.4 爆破振动现场监测结果
    5.5 爆破振动速度分析
    5.6 爆破振动频率分布特征
    5.7 爆破振动速度回归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6.1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6.1.1 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简介
        6.1.2 瑞典条分法的基本原理
        6.1.3 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
        6.1.4 计算剖面的选取
        6.1.5 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分析
    6.2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6.2.1 FLAC3D软件简介
        6.2.2 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方案
        6.2.3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6.2.4 模型的边界条件
        6.2.5 材料参数的选取
        6.2.6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6.2.7 模拟过程中塑性区的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基于DIC的采场覆岩变形检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似模型试验测试方法进展
        1.2.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1.2.3 相似模型试验中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试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原理
    2.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构成
        2.1.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系统
        2.1.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流程
    2.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原理
        2.2.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位移计算
        2.2.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变计算
    2.3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硬件组件与亚像素测量
        2.3.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硬件组件
        2.3.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亚像素测量
    2.4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误差
        2.4.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的误差源
        2.4.2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误差的理论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散斑图案和计算参数的优化
    3.1 散斑图案的分类
        3.1.1 天然纹理
        3.1.2 人工散斑图案
        3.1.3 散斑图案质量定性与定量评价
    3.2 散斑图案的关键参数优化
        3.2.1 散斑尺寸和间距
        3.2.2 散斑图案对比度
        3.2.3 光源与照明
    3.3 计算参数的选择
        3.3.1 计算参数对DIC测量结果的影响机制
        3.3.2 子区大小选择的方法
        3.3.3 子区间距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相似材料模型变形试验精度验证
    4.1 相似材料标准试件变形检测
        4.1.1 试验概况
        4.1.2 计算参数优化
        4.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 二维相似材料模型变形检测
        4.2.1 试验概况
        4.2.2 计算参数优化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相似材料模型宏细观变形的检测与表征
    5.1 试验概况
    5.2 计算参数优化
        5.2.1 子区大小的选择
        5.2.2 子区间距的选择
        5.2.3 DIC测试精度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位移场
        5.3.2 离层裂隙的判定标准
        5.3.3 离层裂隙的定位
        5.3.4 离层裂隙张开度
        5.3.5 离层裂隙发育长度
        5.3.6 顶板的破坏形态预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天山山区边坡冻融成灾机理及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破坏类型综述
        1.2.2 冻融边坡成灾机理研究
        1.2.3 岩体冻融破坏机理研究
        1.2.4 边坡稳定性评价理论
        1.2.5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冻融风化区域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1.1 气象
        2.1.2 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
        2.4.2 中天山褶皱带巴伦台复背斜
        2.4.3 南天山褶皱带萨尔明复背斜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小结
第3章 乌尉高速天山段边坡发育规律及冻融风化破坏特征
    3.1 乌尉高速天山段边坡发育特征分析
        3.1.1 乌尉高速天山段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3.1.2 乌尉高速天山段边坡分布特征统计分析
    3.2 乌尉高速天山段边坡冻融破坏类型分析
        3.2.1 崩塌及其典型模式分析
        3.2.2 滑坡及其典型破坏模式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边坡岩体冻融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4.1 岩石冻融破坏的试验研究概述
        4.1.1 岩石冻融试验成果检索及成果分析
        4.1.2 依托工程区岩石冻融试验成果分析
        4.1.3 岩体裂隙冻融试验检索及成果分析
    4.2 乌尉高速天山段边坡岩体冻融试验研究
        4.2.1水冰相变应力实验
        4.2.2裂隙岩体冻胀过程的变形实验
        4.2.3 裂隙岩体冻融过程的劈裂试验
    4.3 小结
第5章 冻融风化边坡破坏宏观实录研究
    5.1 完整块状岩体微裂隙冻融破坏特征
        5.1.1 完整块状岩石的冻融风化特征
        5.1.2 含原始层理块状岩石冻融风化特征
    5.2 结构岩体冻融破坏特征
        5.2.1 块状-镶嵌结构岩体冻融破坏特征
        5.2.2 次块状-镶嵌结构山体冻融破坏特征
    5.3 长大裂隙、断层冻融风化特征
        5.3.1 长大裂隙冻融风化特征
        5.3.2 断层破碎带冻融风化特征
    5.4 坡体的冻融风化破坏特征
        5.4.1 缓-中倾坡体
        5.4.2 陡倾坡体冻融风化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边坡冻融数值模拟研究
    6.1 岩石块体裂隙冻融风化模拟
        6.1.1 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6.1.2 计算结果分析
    6.2 边坡岩体及长大裂隙冻融风化数值模拟
        6.2.1 数值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6.2.2 计算结果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乌尉高速天山段冻融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7.1 乌尉高速公路冻融风化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7.1.1 气象因素对冻融风化的影响分析
        7.1.2 水对冻融风化的影响分析
        7.1.3 地形地貌特征对冻融风化的影响分析
        7.1.4 岩体结构特征对冻融风化的影响分析
    7.2 乌尉高速公路冻融风化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7.2.1 乌尉高速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确立基本思路
        7.2.2 乌尉高速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确立
        7.2.3 乌尉高速天山段边坡岩体质量评价
        7.2.4 公式运用及计算结果评价
    7.3 乌尉高速公路冻融风化边坡岩体质量预测体系
        7.3.1 岩体质量预测体系
        7.3.2 预测模型岩体质量评价
    7.4 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适宜性评价
    7.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空区群围岩节理参数与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
        1.2.2 广义RQD理论
        1.2.3 Mathews稳定图法
        1.2.4 采空区稳定性
        1.2.5 微震监测方法
    1.3 存在问题及拟解决的思路
    1.4 研究线路及工作内容
        1.4.1 研究路线
        1.4.2 工作内容
第2章 岩体稳定性自动评价系统研发及岩体力学参数计算
    2.1 岩体稳定性自动评价系统研发
        2.1.1 理论基础
        2.1.2 系统功能设计
    2.2 室内力学试验
        2.2.1 密度、含水率、纵波波速等测量
        2.2.2 单轴抗压强度及变形参数试验
        2.2.3 抗拉强度试验
        2.2.4 抗剪强度试验
        2.2.5 力学试验结果
    2.3 岩体结构面数字摄影测量
        2.3.1 数字摄影测量原理
        2.3.2 红岭铅锌矿结构面摄影测量
    2.4 岩体质量分级
    2.5 岩体强度参数计算
    2.6 小结
第3章 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处理系统研发及广义RQD研究
    3.1 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处理系统研发
        3.1.1 理论基础
        3.1.2 系统功能设计
    3.2 岩体三维裂隙网络模型建立及尺寸效应研究
        3.2.1 三维裂隙网络模型建立
        3.2.2 尺寸效应研究
    3.3 节理岩体广义RQD研究
        3.3.1 各向异性及最佳阈值t确定
        3.3.2 空间效应及对岩体不利方位
        3.3.3 在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3.3.4 对巴顿岩体质量的修正
    3.4 迹长对RQDt的影响
        3.4.1 只改变一组节理迹长
        3.4.2 同时改变两组节理迹长
        3.4.3 同时改变三组节理迹长
        3.4.4 迹长对RQDt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Mathews稳定图和数值模拟的采空区稳定性研究
    4.1 工程背景
    4.2 Mathews稳定图的改进及应用
        4.2.1 Mathews稳定图法
        4.2.2 地应力测量
        4.2.3 Mathews稳定图法的改进
        4.2.4 在红岭铅锌矿中的应用
    4.3 重叠采空区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4.3.1 力学计算模型建立
        4.3.2 厚大矿体围岩破坏机理
        4.3.3 含夹层矿体围岩破坏机理
    4.4 多角度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4.4.1 三中段矿房稳定性研究
        4.4.2 四中段矿房稳定性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微震监测和矩张量反演的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5.1 地表及巷道围岩塌陷现状
    5.2 理论基础及监测系统布设
        5.2.1 微震监测技术及原理
        5.2.2 矩张量基本理论
        5.2.3 微震监测系统布设
    5.3 微震监测数据处理及反演弱层
        5.3.1 微震监测数据处理
        5.3.2 反演弱层
    5.4 矿柱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5.4.1 岩体破裂模式分析
        5.4.2 微震事件和能量分析
        5.4.3 围岩动态破坏机理分析
        5.4.4 巷道坍塌破坏裂纹演化机理研究
    5.5 小结
第6章 矿柱整体开采技术方案研究
    6.1 研究方案
    6.2 方案1: 从中间向两翼回采
        6.2.1 最小主应力分析
        6.2.2 最大主应力分析
    6.3 方案2: 从一侧向另一侧回采
        6.3.1 最小主应力分析
        6.3.2 最大主应力分析
    6.4 开采方案优选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10)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岩体结构表征及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体结构面网格模拟技术
        1.2.2 岩体裂隙结构特征研究
        1.2.3 地下水封洞库施工过程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思路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洞库岩体质量分级及力学参数研究
    2.1 引言
    2.2 工程概况
        2.2.1 工程地质
        2.2.2 水文地质
    2.3 洞库岩体质量评价
        2.3.1 基于摄影测量的岩体结构面数字识别
        2.3.2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
        2.3.3 岩体质量评价与关联性分析
    2.4 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2.4.1 Hoek-Brown参数
        2.4.2 岩体变形模量
        2.4.3 岩体强度
        2.4.4 等效Mohr-Coulomb强度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岩体结构面优势分组及三维裂隙网格构建
    3.1 引言
    3.2 基于改进的近邻传播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聚类分析
        3.2.1 问题的数学模型
        3.2.2 近邻传播聚类算法
        3.2.3 算法验证
        3.2.4 工程应用
    3.3 岩体裂隙网格模拟技术
        3.3.1 结构面几何参数概率模型
        3.3.2 裂隙网格模拟步骤
        3.3.3 裂隙网格可视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裂隙岩体结构连通性分析
    4.1 引言
    4.2 裂隙间关系判定方法
    4.3 裂隙岩体连通性分析
        4.3.1 裂隙网格连通性参数统计分析
        4.3.2 裂隙几何参数对连通性的影响
    4.4 基于图论的裂隙岩体渗透路径搜索
        4.4.1 裂隙网格的图论模型
        4.4.2 三维裂隙网格渗透路径的计算机实现
    4.5 裂隙岩体结构尺寸效应及表征
        4.5.1 连通性参数尺寸效应及表征
        4.5.2 裂隙岩体结构的分形研究及表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渗流特征研究
    5.1 引言
    5.2 渗透系数张量计算
        5.2.1 基本原理
        5.2.2 计算方法
        5.2.3 计算结果
    5.3 储油洞库地下水渗流特征的数值模拟分析
        5.3.1 FLAC3D流固耦合概述
        5.3.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5.3.3 岩体力学参数
        5.3.4 分析步骤
        5.3.5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过程力学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数值模型及方案设定
        6.2.1 计算模型
        6.2.2 方案设定
        6.2.3 监测点布置原则
    6.3 计算结果分析
        6.3.1 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分析
        6.3.2 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节理裂隙快速辨识与岩体质量三维表征研究[D]. 陈承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自走铁矿分段矿房法开采工艺与采场结构参数研究[D]. 侯廷凯.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层状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及NPR锚索控制实验研究[D]. 朱淳. 吉林大学, 2020(08)
  • [4]宜昌磷矿开采多因素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 任红岗.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D]. 李啸. 重庆大学, 2019(01)
  • [6]拉拉铜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D]. 吴松. 重庆大学, 2019(01)
  • [7]基于DIC的采场覆岩变形检测试验研究[D]. 欧阳一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天山山区边坡冻融成灾机理及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以G0711乌鲁木齐至尉犁段为例[D]. 乔国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空区群围岩节理参数与破坏机理研究[D]. 胡高建. 东北大学, 2018(01)
  • [10]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岩体结构表征及力学特性研究[D]. 刘杰. 东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矿山岩土工程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