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我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试论我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阿丽米热·艾尔肯[1](2020)在《新时代《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建设“美丽中国”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的新措施,开启了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扣新疆实际,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新疆日报》的环境新闻报道反映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改善新疆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治理决心,代表了新疆主流媒体对环境新闻报道的理念。本文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日报》的环境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学和传播学相关知识,对该报环境新闻报道数量、议题、版面、体裁、篇幅、稿件来源、图片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试图发现其内容形式及报道特征,总结其优势与经验,探讨当前环境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该媒体的环境新闻报道提出相关建议,同时,为其他媒体的环境新闻报道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深入分析《新疆日报》的环境新闻报道,加强主流媒体对当地环境的监管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绿色舆论空间,推动新疆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为建设美丽新疆尽一份绵薄之力。

王飞[2](2019)在《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扶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贫困发生率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随着精准扶贫工作越来越接近尾声的时刻,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深入了解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状况,分析其扶贫工作的成效,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当前扶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内蒙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精准扶贫工作的减贫效果进行后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当前关于扶贫项目的基本研究状况,然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以及归纳总结,对文中涉及到的理论进行阐述。接着根据前文的文献综述以及内蒙古地区实际贫困现状,构建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赋权重;并选取农区的乌兰浩特市、牧区的鄂温克旗、半农半牧区的敖汉旗构建模糊综合后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后评价。最后,根据上述评价发现的问题对内蒙古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乌兰浩特市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鄂温克旗牧民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大,应该加强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敖汉旗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待加强。无论是农区的乌兰浩特市、牧区的鄂温克旗还是半农半牧区的敖汉旗,都存在两个共性问题,第一,缺乏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作为指导;第二,贫困户思想贫困严重,不愿意脱贫的现象明显。第三,因病因残致贫严重,健康扶贫模式有待加强。第四,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性不足,绿色生态发展机制不完善。并总结了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个性问题。因此本文据此分别从宏观政策调控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外部市场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并对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提供对策建议。

李媛媛[3](2014)在《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少数民族扶贫移民区域之一——内蒙古自治区,虽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全区101个旗县(区)中,60个旗县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占全区旗县总数的59.4%。这些旗县生态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现象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决定了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或非民族地区,内蒙古贫困问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也增加了扶贫移民难度。尤其是进入新阶段以来,面临着许多难点与新问题。因此,探索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不仅能够映射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实践轨迹,而且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极端贫困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内蒙古扶贫移民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吸收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回顾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通过梳理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实施概况和已经取得成就,发现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从经济学视角揭示问题成因。进一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宏观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和微观综合效益两个层面上,探究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现行机制的有效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性“良好”,但存在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全区各项目旗县间、不同生态脆弱类型区域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差距显着,仍在继续拉大。呈现生态脆弱程度越严重、综合水平越低的特点。综合水平高低受到三个公共因子影响,即地区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移民规模。其中,人口结构因子权重较大。评析结果还显示:移民自筹资金不断增加,而与移民利益直接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投入却相对减少,说明更多扶贫移民专项资金进入到公共领域当中;在促进移民包容性发展方面综合效益不理想,这些都严重影响移民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由于扶贫移民资源的合理性配置问题,以及地方政府仍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层面、滞后于新阶段政策目标所致。为此,本文明确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基础上,借鉴区内外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构建与优化内蒙古扶贫移民机制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应建构“以人的发展机会为主、反经济贫困为辅”的扶贫移民机制;以制度性激励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强调政府责任与机制改革相互配套,才是解决特殊区域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主张在具体扶贫移民政策与运行机制设计上,应注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调适,提高扶贫移民正效益。

郭渠江[4](2014)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是矿产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它通过利用相关法律规范进行规制,有效地保护了矿山环境,进而借助法治理念将生态化融入到矿山环境保护当中。矿山环境生态化涉及到众多学科,如:自然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学等等。掌握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基本问题,即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平衡,运用法学研究方法,贯通众多学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法治环境也不同,对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理念的认识存在着区别,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要形成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矿山环境生态保护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工业化进程较早,所以对矿山环境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危害认识深刻。在西方发达国家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进程当中,形成了很多的学说和观点,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矿山环境生态化价值取向,在法治实践当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对我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了解了国内外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同时,具体针对我国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的研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分析我国矿山环境生态化的概念构成,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从法学角度出发,梳理我国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内部逻辑关系,并提出矿山环境生态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从整体上了解国内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矿山环境的损害情况,分析现行涉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运行状况,在理论的基础上推进并强化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的进程,提出矿山环境生态化经济性责任制度。其次,按照本文的研究思路,即对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的研究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路,进行国内外的观点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对比,总结出国内的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基本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的状况。通过相关数据的调查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情况、矿山环境损害等情况进行说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矿产环境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合自治区矿产行业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地方规章等,将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纳入到法治实践当中。通过规范分析法,为健全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律运行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自治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利用互相协调,构建自治区矿产行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最终形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体系。

刘鑫渝[5](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靳文旭[6](2010)在《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是全国生态环境恶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给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对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不利影响和巨大威胁。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内蒙古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必须充分重视,加大投入,切实抓好综合治理。内蒙古生态环境的退化、恶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本文以我区生态现状和加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义为切入点,从公共物品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内蒙古自然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生态公共产品提供不足、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不科学、资金支持不到位、科技力量薄弱等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加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路,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赋予生态建设以文化内涵、加强政府引导等措施。

明晓东,马荣,胡克林,王庆明,杜力洪,阿不都尔逊,徐彬,洪佳师,杜鲁坤,托乎提,王正荣,池重庆,毛炜峄,蔡忠勇,周殿生,张伟,芮溧红,巴寅亮,林闽,钱建新,李维青[7](2009)在《加强节能减排 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促进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干部 明晓东 加快推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性矛盾和环境压力,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 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8](2007)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建设生态广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一项重大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

高风,潘建伟[9](2006)在《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别较大,为衡量我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发展、社会人口、科学教育和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建立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算,进而对我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实施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姜德鑫,杨晓腾[10](2006)在《浅析新疆环境生态资源法制建设的创新和完善》文中指出我区的环境生态资源法制建设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之路后,面对今天社会生活出现的众多新问题显示出了众多缺陷与不足。它迫切需要得到创新和完善,以备实现我区经济和环境的顺利协调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资源环境法制建设应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态资源环境法制建设框架,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明确创新和完善的价值目标和基本途径,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环境法律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对我区生态资源环境法制建设进行创新和完善,促进我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

二、试论我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环境新闻研究综述
        1.2.2 国内环境新闻研究综述
        1.2.3 关于新疆新闻媒体环境新闻报道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设计
        1.3.3 理论依据
        1.3.4 论文结构安排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环境新闻概述
    2.1 环境新闻的界定
    2.2 环境新闻的发展现状
    2.3 环境新闻的特点
    2.4 环境新闻的功能
第3章 《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概况
    3.1 《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分析
        3.1.1 环境新闻报道数量分析
        3.1.2 环境新闻报道议题分析
        3.1.3 环境新闻报道版面分析
        3.1.4 环境新闻报道体裁分析
        3.1.5 环境新闻报道篇幅分析
        3.1.6 环境新闻报道稿件来源分析
        3.1.7 环境新闻报道图片使用分析
    3.2 《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趋势分析
        3.2.1 环境新闻报道的地位不断上升
        3.2.2 环境新闻报道内容日趋丰富
        3.2.3 报道体栽形式多样
        3.2.4 环境新闻报道向深度发展
第4章 《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的特点
    4.1 紧跟时代,服务大局
    4.2 具有地域特色、塑造美丽新疆形象
    4.3 权威发布、注重时效
    4.4 注重生态环境主题日报道,突出主题
    4.5 掌握环保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4.6 环境新闻报道对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第5章 《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5.1 《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5.1.1 受众沟通渠道缺失
        5.1.2 缺乏专业环境新闻记者
        5.1.3 图片使用率低
    5.2 对《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的几点建议
        5.2.1 拓宽更加有效积极的传播渠道
        5.2.2 扩充报道力量,培养专业环境新闻记者
        5.2.3 拓宽报道体裁,深化图片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2)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扶贫项目减贫效果的研究现状
        1.2.2 后评价的研究现状
        1.2.3 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2.1 区域发展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后评价理论综述
        2.3.1 后评价方法
        2.3.2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方法
第三章 内蒙古精准扶贫现状
    3.1 内蒙古地区扶贫现状分析
    3.2 内蒙古贫困旗县的划分
        3.2.1 按照贫困等级划分
        3.2.2 按照贫困特征划分
    3.3 内蒙古贫困特点分析
        3.3.1 地域跨度大,贫困差异明显
        3.3.2 内蒙古东中西经济发展不平衡
        3.3.3 农牧业布局差异大
        3.3.4 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并重
第四章 内蒙古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建立依据
        4.1.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 农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农区贫困现状及特点
        4.2.2 农区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3 农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 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牧区贫困现状及特点
        4.3.2 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3 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4 半农半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1 半农半牧区贫困现状及特点
        4.4.2 半农半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4.3 半农半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第五章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
    5.1 典型旗县精准扶贫现状介绍
    5.2 农区减贫效果后评价
        5.2.1 农区减贫典型旗县—乌兰浩特市
        5.2.2 对农区减贫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5.2.3 评价结果及调研分析
    5.3 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
        5.3.1 牧区典型旗县—鄂温克旗
        5.3.2 对牧区减贫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5.3.3 评价结果及调研分析
    5.4 半农半牧区减贫效果后评价
        5.4.1 半农半牧区典型旗—敖汉旗
        5.4.2 对半农半牧区减贫效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5.4.3 评价结果及调研分析
第六章 内蒙古精准扶贫后评价总结及对策建议
    6.1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结果总结
    6.2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对策建议
        6.2.1 宏观政策调控机制
        6.2.2 内生动力机制
        6.2.3 外部市场机制
    6.3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6.3.1 农区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6.3.2 牧区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6.3.3 半农半牧区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指标体系权重专家打分评审表
        内蒙古地区农区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内蒙古地区牧区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内蒙古地区半农半牧区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附录 B 减贫效果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附录 C 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D 各个旗县专家打分表
        乌兰浩特精准扶贫减贫效果专家评审表
        鄂温克旗精准扶贫减贫效果专家评审表
        敖汉旗精准扶贫减贫效果专家评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3)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扶贫移民的概念及内涵
        2.1.2 扶贫移民与生态移民的区别
        2.1.3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定义及性质
        2.1.4 生态脆弱区的界定及测度指标
    2.2 理论基础
        2.2.1 权利贫困理论
        2.2.2 包容性发展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公共选择理论
        2.2.5 机制设计理论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
    3.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问题
        3.1.1 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环境恶化
        3.1.2 贫困问题严重与极端贫困问题突出
    3.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
        3.2.1 扶贫移民试点阶段
        3.2.2 扶贫移民推广阶段
        3.2.3 扶贫移民的新阶段
    3.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特征
        3.3.1 扶贫开发子系统的政策属性特征
        3.3.2 经济社会学与生态环境学的双学科特征
        3.3.3 自愿移民与非自愿移民的双重属性特征
        3.3.4 搬迁与发展协调一致的内容特征
        3.3.5 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概况
    4.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分布及特点
        4.1.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与分布
        4.1.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特点
    4.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现行模式
        4.2.1 按照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划分
        4.2.2 按照扶贫移民资金投入方式划分
        4.2.3 按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划分
    4.3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资金投入及搬迁安置状况
        4.3.1 扶贫移民资金投入
        4.3.2 扶贫移民搬迁情况
        4.3.3 扶贫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4.4 本章小结
5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成效与问题
    5.1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前提保障
        5.1.1 扶贫移民的实践基础
        5.1.2 扶贫移民的政策制度保障
        5.1.3 扶贫移民支持能力的增强
    5.2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取得的成效
        5.2.1 迁出区生态效益显着
        5.2.2 有效遏制贫困发生率
        5.2.3 提高扶贫移民资金整合利用率
        5.2.4 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5.2.5 推进小城镇建设
    5.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面临的新问题
        5.3.1 新扶贫标准实施加剧资金缺口问题
        5.3.2 管理渠道不畅引发的决策与监督问题
        5.3.3 政策缺陷引发的移民权利实现问题
    5.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5.4.1“二元经济制结构”的制度根源
        5.4.2 政策缺陷引发供求失衡现象
        5.4.3 扶贫移民运行障碍的机制根源
    5.5 本章小结
6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
    6.1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原则
    6.2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流程
    6.3 宏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6.3.1 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6.3.2 基于2011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6.3.3 基于2012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6.3.4 分析与讨论
        6.3.5 2011年和2012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6.4 微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6.4.1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步骤
        6.4.2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样本选择
        6.4.3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以内蒙古科左中旗和奈曼旗为例
        6.4.4 分析与讨论
    6.5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
    6.6 本章小结
7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
    7.1 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
        7.1.1 构建目标
        7.1.2 基本原则
    7.2 区内外经验借鉴
        7.2.1 宁夏扶贫移民的经验借鉴
        7.2.2 科左中旗扶贫移民的成功案例
        7.2.3 经验启示
    7.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7.3.1 建立“双三位一体”开发主体机制
        7.3.2 建立“综合立体式”移民资金投入机制
        7.3.3 建立“显示真实偏好”机制
        7.3.4 建立“有效执行真实返回”机制
        7.3.5 建立“现代新型移民就业培训”机制
    7.4 本章小结
8 新阶段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与综合效益的具体措施
    8.1 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的思路与措施
        8.1.1 制定严格的扶贫移民地方法律条例
        8.1.2 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扶贫移民管理手段与服务模式
        8.1.3 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整合力度
        8.1.4 加强扶贫移民政策各执行主体间的配合与协调
    8.2 提高内蒙古扶贫移民综合效益的对策与措施
        8.2.1 构建“多维”的扶贫移民社会保障体系
        8.2.2 推进移民“城乡一体化”与“公平”发展
        8.2.3 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环境生态化法治的要求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开发中环境生态化法治的紧迫性要求
        3.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一、 矿山环境生态化基本理论问题
    (一) 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内涵
        1. 概念构成要素
        2. 概念界定
    (二)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1. 环境权理论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世代间利益衡平论
        4. 自然权利理论
    (三) 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1. 环境权理论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世代间利益衡平论
        4. 自然权利理论
    (四) 本文对上述理论的评析
二、 国内外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现状
    (一) 国内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现状
        1. 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现状
        2. 经济性责任制度的现状
        3.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
        4. 矿山环境生态化法律运行现状
    (二) 国外区域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设现状
        1. 矿山环境生态化治理制度
        2. 矿山环境生态化经济性责任制度
    (三) 国外区域矿山环境生态化相关制度启示
        1. 对环境税法律制度的思考
        2. 对生态补偿法律保障机制的思考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保护现状及分析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的环境状况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损害现状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损害原因分析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现状及缺陷
        1. 立法现状及缺陷
        2. 执法现状与缺陷
        3. 法律监督现状与缺陷
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建议
    (一) 完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
        1. 立法预备阶段
        2. 立法实施阶段
    (二) 完善矿山环境许可证制度
        1. 优化审批权限
        2. 完善审批责任
    (三) 完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完善自治区战略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3. 引入替代方案
        4. “第三方”评价机制
        5. 引入环境影响后评制度
    (四) 完善矿山环境经济性责任制度
        1. 完善矿产资源的经济性责任制度
        2. 完善矿山环境生态保护的经济性责任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个案简介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2.2 相关理论资源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2.3 核心概念界定
        2.3.1 土地制度
        2.3.2 土地制度变迁
        2.3.3 牧区社会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2.5 论文结构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6)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与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1. 可能的创新
        2. 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一、推进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现状
    (二) 加强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1. 构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需要
        2. 保证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
二、影响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 过分追求GDP的发展观念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二) 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导致了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1.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城市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四) 缺乏科技支撑导致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步伐缓慢
    (五) 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导致生态环境产品提供不足
三、加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政绩观,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
    (二)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领导
        1. 理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协调管理体系,由分散性管理向统筹性管理转变
        2. 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3. 制定科学的规划
        4. 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科技创新与支撑体系
    (三) 优化政府行为,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作用
    (四) 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双赢
        1.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化
        2. 逐步实行产业发展生态化,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
        3. 赋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文化内涵
        4. 进一步落实巩固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的政策措施
    (五)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宣传机制与法律体系
    (六) 多措并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效益
        1.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 大力培育生态产业龙头企业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综合评价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一) 区域发展系统可持续能力评价分析
    (二) 社会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三) 科技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四) 资源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四、主要结论
    (一) 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一般, 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
    (二)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经济集约化程度较低
    (三) 社会安全水平较低, 社会进步动力不足
    (四) 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能力有限
    (五) 生存持续能力差, 环境治理能力弱
五、加强我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经济集约化水平
    (二) 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三) 加大科技教育投入, 提高科技产出能力, 提升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
    (四)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区域生态水平
    (五) 加强资源保护, 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试论我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新疆日报》环境新闻报道研究[D]. 阿丽米热·艾尔肯. 新疆大学, 2020(07)
  • [2]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减贫效果后评价研究[D]. 王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3]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D]. 李媛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环境生态化法治研究[D]. 郭渠江. 长安大学, 2014(02)
  • [5]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6]推进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思考[D]. 靳文旭.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7]加强节能减排 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 明晓东,马荣,胡克林,王庆明,杜力洪,阿不都尔逊,徐彬,洪佳师,杜鲁坤,托乎提,王正荣,池重庆,毛炜峄,蔡忠勇,周殿生,张伟,芮溧红,巴寅亮,林闽,钱建新,李维青. 亚洲中心时报(汉), 2009
  •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7(29)
  • [9]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 高风,潘建伟.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06)
  • [10]浅析新疆环境生态资源法制建设的创新和完善[A]. 姜德鑫,杨晓腾.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 2006

标签:;  ;  ;  ;  ;  

论我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