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中的中间派——中间派势力研究

皖南事变中的中间派——中间派势力研究

一、皖南事变时期的中间党派——关于中间势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玓[1](2021)在《“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1938—1941年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策略,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格局下形成,并随着国共关系变化而调整。这一时期,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行动,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即统一战线内部的长期合作不仅贯穿抗日战争期间,而且将延续至战后民主国家的建立与建设,主张团结各抗日力量进行"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这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与调整对中间党派策略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统战策略几经调整,对中间势力的认识愈加成熟。

李玓[2](2020)在《化“危”为“机”: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应对反共高潮的策略与成效》文中研究表明1940年秋冬至1941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至皖南事变达到顶点,经此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皖南新四军损失惨重,国共合作一度面临破裂。然而中国共产党在皖南事变发生前采纳共产国际的建议,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行动作出预判、积极部署,皖南事变发生后在政治、宣传、统战与外事等方面作出强硬反击,最终成功制止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不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嚣张气焰,而且借此赢得了国内各抗日党派、抗日武装力量和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社会影响力,给中共渡过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艰难危险局面带来了转机。

尹立楠[3](2020)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及启示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在国统区重庆的秘密机关,代表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进行中共党组织工作。由于南方局所处的政治环境险恶,许多工作又都是秘密进行,致使这一时期和地区的统战工作具有很多特点,因此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南方局以统一战线工作为主,在贯彻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抗战大后方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创造性的执行了一系列统战工作,维护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争取了中间党派、其他各阶级和海外同胞的支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归纳法和系统分析法,基于已有的史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拓展,本论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中主要写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正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概况,介绍了南方局成立的背景、南方局的成立与发展以及南方局的历史使命与工作职能。第二部分论述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内容,坚定维护国共合作政治局面、团结联络中间党派和对其他阶级和势力开展多维度统战工作。第三部分是在论述南方局统战工作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统战工作的特点。最后一部分从对当代的现实价值入手,在借鉴南方局成功统战工作的基础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统战工作提供启示。结语部分简要写了南方局统战经验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并对论文的总体进行了总结。

邱俊丹[4](2019)在《政治依附与政治合作 ——中国民主同盟的形成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区别于传统政党的定义,民主党派是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寻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政策皆带有倾向和批判,是一种民族国家建设的主体的自我选择。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且多元的政治系统中,想要保持内在一体化、完成国家建构就需要一个领导者,即政党选择的问题。彼时中国存在拥有政治合法性的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其余第三方的民主党派。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缺乏军事实力以及内部存在政治分歧,民主党派无法自主承担起民族独立的任务。因此,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民主党派选择依附于国民党,拥护蒋介石为全国领袖,接受三民主义并进入国民参政会,以有限的参政权力意图规劝国民党团结抗日并开放政权。作为当时民主试验的产物,国民参政会被民主党派称赞为“民意机关”,是以政治对立的三方充满良好愿望为开端的,是未来国民大会的基础和议会政治的训练场。但在法理的角度上,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代议机构,没有普遍的民主选举和立法权,对政府机构没有约束的权力,政府机构亦无需对它负责。因此,国民参政会虽是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和解的标志,但它始终是国民党控制民主党派与政府机构保持“安全距离”的工具,它与多党合作、政治多元化存在相当的差距。国家建构不仅需要自觉的主体,也需要主体的自觉。执政党作为政治制度的构造者,需要对现实政治作出清晰和准确的判断。在政治革命中,国民党公开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政策,使得民主党派对其大失所望;共产党则选择了依靠动员和组织的革命力量,总结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这一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在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下,共产党帮助“三党三派”完成了从统一建国同志会到中国民主同盟的联合和发展,中国民主同盟也在民主联合政府这一政治架构的舆论宣传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国家建设作为一个漫长的、持续性的政治变迁过程,仍然需要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协同合作。

杨宇翔,陈敏[5](2019)在《抗战时期中间党派及代表人物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对抗战时期中间党派及代表人物进行了系统研究。中间党派的发展历史、政治参与、党际关系、代表人物、历史作用等议题,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存在研究议题集中、视野单一、缺乏理论深度等不足。学界要从创新研究方法、发掘研究资料、打破学科壁垒、培养研究人才等方面不断克服当前研究的短板。

牛君富[6](2019)在《黄炎培与中国共产党》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政党关系研究的重点。其中,关于民主党派代表人物黄炎培与中共的研究格外受到关注。中共成立之初,热心于职业教育的黄炎培与中共并无交集,更说不上对中共的认同。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打开了黄炎培与中共交往的序幕。斡旋国共关系、恢复国共和谈、努力避免国共再起冲突,成为黄炎培1945年延安之行的重要动因。延安之行的所见所闻拉开了黄炎培倒向中共的序幕。国民党政府的内战独裁政策、对民主党派的压迫最终将黄炎培推向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在中共领导下投身国家建设,一方面经过苏南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等实践教育,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进一步发生转变。中共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的作用。对于黄炎培这位德高望重、海内外享有名声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中共在抗战期间、第解放战争期间始终保持与他的联系与沟通,支持其开展符合中共利益的社会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黄炎培在民族资本家中的影响及其所领导的代表民族资本家利益的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地位,中共极其重视黄炎培在国民经济恢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中介作用。黄炎培不负中共所望,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充分发挥了联系与动员群众、反映民声民意等重要作用。中共处理与黄炎培关系的出发点在于客观实际和自身现实需求,并随着实际情况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的不同阶段,中共对于黄炎培有着不同的期待。“世故”的黄炎培亦只能根据国家之需要,完成对于国家建设工作的配合。

王祥宇[7](2018)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联络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巩固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1月16日以周恩来为领导核心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中国共产党派驻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的代表机关,其任务不仅仅是领导和指挥南方国民党统治区、部分沦陷区及新四军党组织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国统区复杂凶险的斗争环境中始终高举抗战、民主的旗帜,积极主动地与国民党、民主党派、外国友人和广大群众沟通联络,向他们宣传我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和方针,最大限度的赢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及理解。因此,以统战、宣传、外交和隐蔽战线斗争为主要内容的联络工作在南方局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研究,梳理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策略和贡献,归纳总结其联络工作的历史意义,提出借鉴性的现实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详细介绍我党我军不同时期联络工作的定义和内容,提出本文的预期创新点。第二章从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的背景和历史演变入手,论述其战略地位、管辖范围和工作分工,并以重大事件为节点对联络工作进行了阶段性划分。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所包含的情报、统战、宣传、群众、秘密交通建设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系统梳理其开展联络工作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贡献。第四章在论述基础上,归纳总结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时期成功开展联络工作的历史意义,并对我国新时代联络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启示。

李雯[8](2017)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协商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升协商自觉,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巩固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间党派不断提升协商能力,为中共与中间党派开展协商提供可能。中共与中间党派主要依托"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和国民参政会展开形式多样的协商实践,确保了抗战的最终胜利。抗战时期中共与中间党派的协商实践不仅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坚实基础,更为当前继续加强政党协商提供宝贵的经验启示。

牛赛[9](2016)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参政会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表明抗战初期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与其他中间党派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既适应了全中国人民渴望实行政治民主、实现全民族全面抗战的要求,同时也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全民族的全面持久抗战进行的不懈努力。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四零年四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参政员,都积极热情地为抗战献计献策。中共参政员表现出了团结全国军民、坚持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坚定信念。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在参政会上出现了对中国共产党摩擦和分裂的端倪。一九四一年三月至一九四四年九月第二届和第三届国民参政会期间,国民党与其军事上反共高潮相配合,在国民参政会上开始不断制造反共摩擦,欺骗社会舆论,并逐渐排挤进步势力,使国共合作濒于破裂边缘。中共参政员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口号,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团结了一大批中间力量,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与拥护,从而维护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抗日战争中逐渐成熟,在抗战后期的参政会上首次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一九四五年七月至一九四八年三月第四届国民参政会期间,国民党在参政会内进一步增加反动分子,排挤进步人士,维护一党专政,抵制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声明不参加国民参政会。随着解放战争中形势的发展,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使国民参政会完全沦为其与其他党派制造分裂、鼓动国共两党内战的工具,中国共产党评价其“破车不能再开”!

马立光[10](2015)在《中间势力对皖南事变的认识及应对》文中认为皖南事变是国共两党之间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最严重的军事冲突,对国共双方及中国政治走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皖南事变后,中间势力作为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力量,试图在国共两党之间的夹缝中,站在不偏不倚的中间立场,调和国共两党之争,使团结抗战继续延续下去。事变发生之初,中间势力从道义上对中共的际遇表达同情,在政治上则站在中国国家、民族利益立场上,既未同中共“抱团取暖”,共同抵制国民党;也没有站在国民党一边,共同批评新四军“抗命叛变”。中间势力在抗战期间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团结对外,因此在蒋介石“中央纪念周”谈话公布后,又看到国民党积极抵抗日军的新进攻,他们重新恢复了对国民党抗日的信心。此时,中间势力一方面坚持自己的中间立场不动摇,另方面却对中共的态度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随着参政会召开日期的临近,中间势力试图通过参政会来调解国共双方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关系。但中共代表坚拒出席,中间势力同样从维护国内团结、一致抗日的立场出发,转而公开“非难”中共,并且在会后不久便联合成立了自己的政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换言之,中间势力对中共表示道义上的同情与其政治立场相对“特立独行”是并行不悖的,甚至他们在同情皖南事变中中共的遭遇的同时,还在批评中共的某些政治主张和政策。笼统地认为皖南事变后中间势力同情和支持中共,对国民党反共行动表示不满和愤慨的观点至少是不完整的、不完全准确的。

二、皖南事变时期的中间党派——关于中间势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皖南事变时期的中间党派——关于中间势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1938—1941年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统一战线政治格局下争取中间党派
    (一)“长期战争”:发展抗日力量,坚持持久抗战
    (二)“长期合作”:联合中间党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二、在抗日战争新阶段调整对中间党派策略
三、在反对投降分裂中认识中间党派的政治力量
四、结语

(2)化“危”为“机”: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应对反共高潮的策略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面临危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共的艰难处境
二、把握战机:皖南事变前后中共的策略与应对
    (一)“先发制人”与“静观其变”:皖南事变前中共的判断与决策
    (二)“军纪问题”与“政治问题”:国共双方对皖南事变的定性
三、迎来转机:第二次反共高潮告一段落
    (一)国民党终止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主要原因
    (二)中共艰难危险的抗战局面迎来转机
结 语

(3)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关于南方局的研究
        2.关于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研究
        3.关于南方局历史地位与贡献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中共中央南方局概况
    (一)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的背景
        1.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为南方局产生提供契机
        2.长江局发展历程为南方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与发展
        1.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
        2.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发展
    (三)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历史使命与工作职能
        1.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历史使命
        2.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职能
二、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坚定维护国共合作政治局面
        1.联络配合与国民党的军事工作
        2.抵制国民党溶共计划
        3.击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二)团结联络中间党派
        1.支持中间党派建立政党
        2.善意批评建议中间党派
        3.关怀帮助中间党派
    (三)对其他阶级和势力开展多维度统战工作
        1.开展工商界统战工作
        2.开展地方实力派统战工作
        3.开展海外侨胞统战工作
三、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特点
    (一)公开合法统战与秘密隐蔽统战相结合
        1.妇委统战领域
        2.军事统战领域
        3.外事统战领域
    (二)积极争做各阶级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1.争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
        2.争做民族资本家的统战工作
        3.争做海外侨领的统战工作
    (三)统战手段方法灵活多样
        1.“文字”与“文艺”相结合的灵活宣传方式
        2.灵活运用不同矛盾团结统战对象
        3.实行“三勤、三化”灵活统战方式
四、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坚持和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2.坚持与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高举统一战线爱国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新时代充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重要地位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
    (三)加强新时代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1.统战干部应加强历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2.统战干部应坚持群众路线,广交朋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政治依附与政治合作 ——中国民主同盟的形成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相关概念及理路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民族独立与中国民主同盟
    一、民族与民族国家
    二、民族独立与民主党派
    三、1937-1945年: 中国民主同盟的形成
第二章 政治依附: 中国民主同盟与国民党的关系演变
    一、政治合法性
    二、国民参政会
    三、政治依附的夭折
第三章 政治合作: 中国民主同盟与共产党的关系形成
    一、政治共识
    二、政治决裂
    三、民主联合政府
第四章 国家建设与中国政党制度
    一、政党国家的理论逻辑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逻辑
    三、中国国家建设的现实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抗战时期中间党派及代表人物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
    (一) 研究论文
    (二) 学术专着
    (三) 其他资料
二、研究热点与主要成果
    (一) 关于各中间党派自身发展历史的研究
    (二) 关于中间党派政治参与的研究
    (三) 关于中间党派的党际关系的研究
        1. 中间党派与中共的关系。
        2. 中间党派与国民党的关系。
        3. 中间党派对国共两党的政策。
    (四) 关于中间党派代表人物的研究
    (五) 关于中间党派在抗战中历史作用的研究
三、问题与趋势

(6)黄炎培与中国共产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行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重难点与创新点
    1.5 本文不足之处
第2章 延安之行前的黄炎培与中共
    2.1 黄炎培:“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多”
    2.2 全民族抗战拉近黄炎培与中共的关系
    2.3 国共关系的调停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延安之行与黄炎培的“中间向左”
    3.1 延安之行的开启
    3.2 黄炎培的“中间向左”
    3.3 “窑洞对”的马克思主义解答
    3.4 《延安归来》的风靡重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炎培与中共“五一口号”
    4.1 中间路线的破产
    4.2 黄炎培对“五一口号”的表态
    4.3 黄炎培成为中共的座上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炎培与新中国建设实践
    5.1 黄炎培与苏南土改
    5.2 “三反”“五反”中的黄炎培
    5.3 黄炎培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联络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及其联络工作概况
    2.1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
        2.1.1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的历史背景
        2.1.2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和发展演变
    2.2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战略地位和组织状况
        2.2.1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战略意义和职能定位
        2.2.2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分工和管辖范围
    2.3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两个阶段
        2.3.1 皖南事变前的联络工作
        2.3.2 皖南事变后的联络工作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内容、策略及贡献
    3.1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内容
        3.1.1 情报工作
        3.1.2 统战工作
        3.1.3 宣传工作
        3.1.4 群众工作
        3.1.5 秘密交通线建设工作
    3.2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策略
        3.2.1 公开结合隐蔽,全方位开展情报工作
        3.2.2 既合作又斗争,分层次建设情报关系
        3.2.3 “布闲棋下冷子”,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
        3.2.4 开拓外事工作,争取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3.2.5 长远谋划布局,积极建设“第二条战线”
    3.3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贡献
        3.3.1 搭建国共两党的沟通桥梁
        3.3.2 维护团结抗战的坚强堡垒
        3.3.3 及时知敌动向的情报中枢
        3.3.4 宣传中共方针的舆论阵地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4.1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联络工作的历史意义
        4.1.1 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4.1.2 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积蓄力量、输送人才
        4.1.3 丰富和发展了我党我军联络工作理论
        4.1.4 开创了红岩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2 对我国新时代联络工作的启示
        4.2.1 重视联络工作与情报工作的印证补充
        4.2.2 加强调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和长远布局
        4.2.3 注重对从事联络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
        4.2.4 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开展联络工作
        4.2.5 和而不同,以联络工作推动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建立
        4.2.6 讲求斗争策略,努力争取台湾“中间势力”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协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民族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协商的实现条件
     (一)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行争取中间党派的政策措施
     (二) 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党派的发展及历史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协商实践的路径选择
     (一) 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
     (二) 以国民参政会为平台的协商合作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协商实践的经验启示
     (一) 坚持党对政党协商的领导
     (二) 加强政党协商主体的自身建设
     (三) 推动政党协商的机制创新

(9)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参政会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国民参政会的成立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建立全国最高民意机构的呼吁
    第二节 抗战爆发后国民参政会的酝酿
        一 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政治的主张
        二 国防参议会的设立
        三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设国民参政会案》
    第三节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及其议事规则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派员积极参加国民参政会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上的活动
    第一节 坚持抗战到底——中共在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活动
        一 中共积极拥护国民参政会的召开
        二 陈绍禹等《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的提出
        三 中共其他重要提案及工作
    第二节 反对妥协投降——中共在一届二次会议上的活动
        一 汪精卫亲日派的妥协和谈逆流与一届二次参政会的召开
        二 参政会通过中共“拥蒋抗战”决议
        三 中共参政员关于抗战的提案
        四 中共及各民主党派自由民主斗争的序幕
    第三节 反对妥协与专制——中共在一届三次会议上的活动
        一 一届三次会议召开背景
        二 “国民精神总动员”
        三 坚持团结抗战到底——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态度
        四 吴玉章被任命“川康建设期大会”会员
    第四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中共在一届四次会议上的活动
        一 国民党制造反共摩擦与中共“抗战、团结、进步”三大口号的提出
        二 中共七参政员的意见书
        三 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与中共各项提案
        四 中共与其他各民主党派与国民党的宪政论战
    第五节 摩擦与反摩擦——中共在一届五次会议上的活动
        一 一届五次会议前国内形势
        二 参政会上的摩擦与反摩擦斗争以及其他党派对国共摩擦的态度
第三章“皖南事变”与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第一节“皖南事变”与中共的斗争方针
    第二节 中共拒绝出席二届一次参政会
        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拒绝出席二届一次国民参政会
        二 中国共产党拒绝出席对国民参政会的影响
    第三节 国共关系缓和,共产党出席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一 皖南事变后逐渐缓和的国共关系
        二 中共决定出席二届二次会议和三届一次会议
第四章 第三次反共高潮与参政会上国共关系破裂
    第一节 国民党利用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反共
        一 第三次反共高潮与国民党在参政会上的反共行径
        二 董必武退席抗议国民党的反共阴谋
        三 中共抨击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第二节 国共谈判与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
        一 国共谈判内容在国民参政会上公开
        二 林祖涵代表中共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三 国民党以及中间党派对“联合政府”的态度
    第三节 中共与国民党在国民参政会上决裂
        一 国共两党在参政会上的最后分裂
        二“破车不能再开”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中的作用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中的作用
        一 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
        二 充分利用国民参政会为民族解放发挥作用
        三 促进了抗战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二节 国民参政会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启示
        一 实事求是看问题,坚持革命方法与实际相结合
        二 重视民主政治,坚持统一战线的建设
        三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中共各项提案汇总表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间势力对皖南事变的认识及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四)文献资料简介
    (五)中间势力概况
一、中间势力对皖南事变的最初反应
    (一)中间党派领导人最初的折冲
    (二)1 月18日中间派报纸的反应
    (三)1 月19日后中间报纸的反应
    (四)海外华侨的关切
二、中间势力对皖南事变态度的转变
    (一)蒋介石中央纪念周谈话后中间派报刊言论的初步转向
    (二)力促中共参加国民参政会
    (三)中共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后中间势力态度的进一步转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皖南事变时期的中间党派——关于中间势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战争与长期合作”:1938—1941年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党派的策略[J]. 李玓. 贵州社会科学, 2021(07)
  • [2]化“危”为“机”: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应对反共高潮的策略与成效[J]. 李玓. 安徽史学, 2020(05)
  • [3]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及启示研究[D]. 尹立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政治依附与政治合作 ——中国民主同盟的形成研究(1937-1945)[D]. 邱俊丹.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12)
  • [5]抗战时期中间党派及代表人物研究综述[J]. 杨宇翔,陈敏.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04)
  • [6]黄炎培与中国共产党[D]. 牛君富. 天津大学, 2019(06)
  • [7]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联络工作研究[D]. 王祥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8)
  •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协商实践研究[J]. 李雯.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2)
  • [9]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参政会研究(1938-1945)[D]. 牛赛. 郑州大学, 2016(02)
  • [10]中间势力对皖南事变的认识及应对[D]. 马立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标签:;  ;  ;  ;  ;  

皖南事变中的中间派——中间派势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