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减产原因及对策

高山蔬菜减产原因及对策

一、高山蔬菜单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聂倩文[1](2021)在《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发展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自然资源,保证人类生产生活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区域内有六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用水占区域供水量50%以上。但是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域管理薄弱、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时空演变规律,评价区域农业用水效率,可为长江经济带地区高效发展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水平与水环境安全提供重要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长江经济带地区作物水足迹呈现波动下降后小幅上升趋势,绿水足迹总量最大,作物生育周期内消耗水主要是自然降水。各作物中,水稻生产水足迹中绿水占比最大为51.48%,而小麦和玉米生产水足迹中蓝水占比最大分别为41.64%和42.15%。相较而言,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更依赖于灌溉水,水稻生产则更依赖于自然降水。(2)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作物生产水足迹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游地区高,上下游地区较低的分布格局。长江经济带地区水足迹中心整体呈现向中下游移动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发展应注意中下游各地市因地制宜选择抗逆品种,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保证粮食产量。(3)2008~2017年三种作物中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2012年及2017年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61 kg/m3、1.66 kg/m3及1.84 kg/m3;其次为玉米,研究期间变化较为稳定为1.55;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呈现小幅增长趋势,均值为1.16 kg/m3。上、下游地区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逐年向好,中游地区应在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注意提升其水分利用效率。(4)长江经济带总体粮食安全水平与水环境安全水平均在提升,其中中游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最高,大部分城市可同时保障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上、下游地区均存在水环境安全问题,应根据本地自然条件优化种植品种,通过实时监测按需施肥保障水环境安全;此外上游地区也应对区域内粮食种植区域进行规划,种植经济作物的同时也须保证粮食作物种植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水平。

陈莉[2](2021)在《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文中指出解决好14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必须守住耕地保护这条底线。在我国山区耕地资源尤为短缺的背景下,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凸显,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到区域社会稳定。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是四川省西部藏族的聚居区,也是西藏高原藏族聚居区的东部前缘。论文针对岷江上游独特的地理背景,综合应用POI大数据、地统计学和Marxan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揭示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并明确不同情境下耕地的优先保护区。研究结果可为山区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保护提供指导。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岷江上游耕地演变特征及趋势基于景观和斑块两组尺度,采用10m*10m粒度,以1995年和2005年的数据为基础,模拟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并进行了精度检验,整体精度和Kappa指数分别为0.883和0.865。结果表明,耕地主要沿河流零散分布,以平均每年4.40km2的速度增长。总体来看,理县、黑水耕地分布方向基本没有变化,茂县、汶川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松潘变化最大。从总体上看,松潘县耕地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移动速度逐年加快。在1995-2005年,耕地重心向西南移动0.26km/a;2005-2015年,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0.62km/a;2015-2025年,其重心将向东南移动,移动距离达到1.4km/a。(2)藏族聚居区耕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藏族聚居区耕地面积变化呈“N”字型,整体处于增加状态,增加145.99 hm2,增幅0.93%,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具体表现现在:低山聚居区耕地的信息熵维持在0.36左右,趋于稳定。1995-2025年预测表明,耕地面积变化呈倒“N”字型,面积减少23.77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草地建筑用地和林地。中山聚居区土地利用系统无序性先增加后降低,耕地面积呈“V”字型变化。耕地面积呈倒“V”减少,减少了173.68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高半山聚居信息熵维持在0.36-0.37,趋于稳定。耕地面积呈“N”字型逐渐增加,增加1025.77hm2,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高山聚居区耕地整体呈“V”字变化,减少822.60 hm2,减少的面积主要转换成林地(1262.48 hm2)、建筑用地和草地。高寒聚居区耕地整体呈“V”字变化,面积略微增加,增加140.26hm2,增幅13.73%,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林地和草地。(3)耕地非农化演变及驱动力耕地的非农化主要发生在藏族聚居区的中心点附近。东部的非农化进度明显高于南部。造成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子中,交通、水系等单因子的平均解释力要明显高于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其中路网密度因子解释力达到了67.3%,对耕地非农化分异的影响最为显着。影响理县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为:路网密度、距道路的距离、与距聚居区的距离和居名点密度。79%的因子交互作用后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比单个因子作用的影响程度大,呈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作用。(4)岷江上游典型藏族聚居区耕地优先保护区识别针对各指标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信息量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明确了理县地质灾害的危险性。POI数据反映了理县经济发展强度整体东快西慢,经济发展快的藏族聚居区主要在杂谷脑镇以北和甘堡乡以南,连片集中分布。在耕地保护比例为总面积0~100%下确定的耕地优先保护区占景观面积的57.37%~96.97%,随着保护目标由2.05*103km2增加到3.46*103km2,保护区斑块数量增加,耕地优先保护区更加广泛。

胡静[3](2020)在《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文中认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小康,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完成的伟大事业。本文主要结合中国扶贫的阶段性特征,以农业扶贫为突破口,对长阳县1986年至2010年扶贫历程及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求能总结出一些中国农村地区较为成功的扶贫经验。按照扶贫的阶段性进行分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长阳县的经济情况和贫困状态进行介绍,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阳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同年份湖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其致贫原因主要为地理区位不利、自然灾害频发、生产要素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介绍1986年至1993年从社会救济式扶贫转向区域开发式扶贫过程中,长阳县扶贫的具体举措。这一阶段长阳县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地膜杂交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针对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半高山区种植烟叶,高山区试点种植蔬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第三部分介绍1994年至2000年国家大规模减贫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长阳县扶贫政策及手段。此时长阳县温饱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长阳县在继续推行并改良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巩固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在高山蔬菜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长阳县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收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改造,加强科技扶农育农,解决农民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第四部分介绍2001年至2010年在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情况下,在国家扶贫工作要求更具多元化和人性化要求下,长阳县的扶贫思路及举措。长阳县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长阳县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台账及数据库,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及瞄准更加精准;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对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创造脱贫的外在条件。同时,长阳县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培植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部分。一是扶贫对象瞄准越来越精准;二是扶贫政策越来越全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四是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张雅琼[4](2019)在《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道,近年来,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设施蔬菜,形成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生产多模式的生产格局,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蔬菜产业布局向优势产区调整的大形势下,明确甘州区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在阐述国内外蔬菜产业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州区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以该区明永镇蔬菜产业为典型案例,剖析了成功经验,提出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甘州区蔬菜产业现状:甘州区目前蔬菜产业的格局和优势区域已初步形成,标准化生产逐步推广,设施农业逐步发展。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2.46万公顷,蔬菜产量140万吨。以娃娃菜、菜花、西红柿、洋葱等8个种类为主,金张掖夏菜、陇上春绿娃娃菜、金丰源韭菜等品牌创建初具规模。全区年内销蔬菜20多万吨,年外销蔬菜115万吨左右,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内销外输渐成规模。蔬菜产业已成为甘州区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明永镇案例解析:制定了“两园四线”长远规划,形成“一园两基地三个中心村”的蔬菜产业格局,由沿河中心村辐射带动发展,引进适宜新品种,大力发展外向型订单农业;设施蔬菜起步较早,种植面积和效益稳定;已建成占地893.3公顷的明永滩戈壁设施农业园,其中日光温室18公顷,钢屋架大棚80公顷,绿化荒滩20公顷,供港蔬菜基地40公顷,洋葱出口备案基地100公顷,特色林果基地33.3公顷,带动了高原夏菜和有机蔬菜的快速发展;疏通内销外输渠道,2018年内销蔬菜5万多吨,外销蔬菜10万多吨,已成为张掖市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3)甘州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蔬菜种植种类较少,品种更新速度慢;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单一,产品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完善,设施农业发展困难大;龙头企业不强、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缺乏;蔬菜生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制约蔬菜产业发展。(4)对策及建议:面对甘州区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引进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速度;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完善融资体制机制,规范化建设蔬菜基地;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充实乡镇蔬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治理地膜污染,提高尾菜处理率,全面推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翁爱玲[5](2019)在《高山花椰菜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山蔬菜栽培产业是福建省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山地区农户增创农业生产产值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保障周年栽培及供应体系的有效方法。花椰菜是高山蔬菜生产中重要的蔬菜种类,开展高山花椰菜品种筛选试验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为福建省高山地区花椰菜生产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本文系统分析了福建省花椰菜栽培现状,并通过对高山花椰菜品种选择、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的综合利用、地膜覆盖等栽培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福建省高山地区栽培的花椰菜品种并制定出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推动高山栽培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高山花椰菜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花椰菜品种有‘长胜70天’、‘丰田青梗70天’、‘庆杰70天’、‘长胜80天’、‘丰田青梗65天’、‘台丽65天’等6个品种,均比当地主栽品种‘庆农65天’产量高14%以上,并且这些品种抗性强、品质好、商品性优、市场适销,适宜在当地推广栽培,可作为高山地区夏季花椰菜生产良种在屏南县及周边推广种植。2、通过高山花椰菜播种期及种植密度的研究,表明福建东部地区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花椰菜栽培,获得较高产量的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椰菜产量1903.72059.1 kg/666.7m2,恰逢蔬菜上市淡季,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显着。播种期安排在8月,生产产品于10月至11月上市,在产量方面有一定幅度的降低,但后期市场售价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能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但生产上还是要根据花椰菜消费的市场行情变化合理安排播期和栽培量。栽培密度的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对花椰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50×50 cm及50×55 cm两种密度分别比对照增产31.26%、42.31%。3、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0.81.5℃,无色覆盖膜覆盖土壤温度日波动最大,白天增温速度依次为无色覆盖膜>黑色覆盖膜>未覆膜,夜间降温速度依次为无色覆盖膜>未覆膜>黑色覆盖膜;不同土层深度温度测定表明,10 cm处土温波动幅度比20 cm处大。地膜覆盖能促进花椰菜的生长,这种促进作用在花椰菜生长前期明显,中后期渐小;覆膜花椰菜根系发达,开花提早36 d;植株干物质积累速度依次为无色膜>黑色膜>未覆膜;花球产量以无色地膜覆盖处理最高,每666.7 m2产量1826.16 kg,比对未覆膜的对照增产18.88%;黑色地膜覆盖处理每666.7 m2产量为1723.71 kg,比对照增产12.21%。4、不同盖花材料对花椰菜产量及品质有的重要影响,黑色膜覆盖条件下,花球的洁白度最好,其花球的径高比值最大,单个花球的平均质量也最大,即产量最高;同时,各生理生化指标上,也以黑色膜覆盖的可溶性糖的含量、光和色素含量以及Vc的含量最高;所有指标中以白色透明薄膜覆盖的值最低,总的覆盖效果为:黑色覆盖膜>银色覆盖膜>台湾专用覆盖膜>折叶盖花>白色透明覆盖膜。通过本研究以期为福建省高山地区花椰菜栽培及全省花椰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并且为推动福建省花椰菜种业、生产及消费水平,为农民的创收致富和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胡世霞[6](2016)在《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湖北省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且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出口基地。“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湖北省蔬菜产业迈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然而,新的历史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目前,蔬菜产业发展进入质、量并重的新阶段,但我国传统小农生产的问题依然不断,蔬菜的产业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要素结合度不优,社会化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等,从总体上造成了湖北省蔬菜产业与本国蔬菜产业强省、世界农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具体表现为蔬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内外市场形势千变万化,面对新一轮的贸易竞争,湖北省如何在竞争中判断蔬菜产业进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把握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湖北蔬菜生产企业更好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经营,促进蔬菜产业的合理化配置,而且对于湖北省政府制定蔬菜产业发展相关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本文以产业竞争力、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从对蔬菜产业竞争力有影响和决定作用的资源条件、设旌能力、市场环境、生产和营销5个主要因素为主线,结合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采用SWOT分析法,对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从“钻石模型”四因素学说出发,建立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理论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一方面测定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在国内省域间的排名,另一方面通过省域间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作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解释了研究的基本概念,说明了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确定本研究的起点。第2章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短评述,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是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部分。在梳理湖北省蔬菜产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湖北省蔬菜产业化的成就及特征。第4章是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在第3章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第5章是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构建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与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湖北省综合得分0.1367分,在全国排名第11位,明确湖北省在全国的竞争地位;通过聚类分析,湖北与安徽等7省获得绩效48.532分,同属第3类,处于中等竞争水平,明确湖北省在全国的竞争等级:最后通过省际间的比较,分析湖北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6-10章是对影响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第6章是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湖北省蔬菜产业的资源条件,研究了影响湖北省蔬菜产业资源条件竞争力的因素。第7章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的设施条件和能力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8章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市场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测定:第9章对影响湖北省蔬菜产业的生产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第10章是从湖北省蔬菜产业的营销竞争力方面实证分析了湖北省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11章是主要结论对策与研究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对策,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有别于一般从蔬菜产业发展角度进行的研究,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从竞争力的角度构建了评价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模型,从省域角度,基于官方最新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次对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论具有“新颖性”、“可比性”和“借鉴性”。研究切入实际,具有实践参考意义。

肖小勇[7](2015)在《蔬菜价格形成及传递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蔬菜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30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蔬菜总面积由1978年的3371千公顷增长到2013年的20899千公顷,增长了 5倍。蔬菜产业在“保供、增收、创汇”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效益。中国蔬菜产业在创造巨大效益、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牵涉面最广、关注度最高的是蔬菜的价格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现象频发;二是蔬菜生产者难以分享价格上涨收益;三是蔬菜产销价差扩大。蔬菜价格问题关系着民生和三农,也是政府政策关注的重点,因而,研究蔬菜价格形成和传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蔬菜价格特征,厘清了中国蔬菜价格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我国蔬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蔬菜价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且蔬菜生产价、批发价和零售价波动较为同步。我国蔬菜价格存在暴涨暴跌、蔬菜生产者获利较少以及蔬菜产销价差拉大等三个问题。异常气候、近郊菜地减少和信息不对称是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蔬菜生产成本上升、蔬菜生产者缺少定价权和蔬菜产能过剩三个因素导致蔬菜生产者难以分享价格上涨收益。蔬菜产销分离、传统模式下中间流通环节过多等原因导致蔬菜流通成本上升,使得蔬菜产销价差拉大。二、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1.提出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分析框架中,本文界定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概念、厘清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内涵、阐述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组成部分及其运行机理。本文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界定为:蔬菜价格形成机制是指蔬菜交易过程中确定蔬菜价格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内涵为:短期内,蔬菜价格取决于蔬菜供求关系,长期内,蔬菜价格取决于行业平均成本,而且,短期均衡价格围绕行业长期平均成本波动。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包括动力系统、传导系统、工作系统和调控系统四部分,其运行机理为:在蔬菜供求关系的作用下,蔬菜市场充分竞争而形成蔬菜价格,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共同调节,以保障蔬菜价格的合理性。2.构建了蔬菜价格形成的一般均衡系统。该系统中有蔬菜产量、中间投入量、蔬菜生产者价格、中间投入品价格、蔬菜消费量、蔬菜消费者价格6个内生变量,并纳入蔬菜生产中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本价格、中间投入品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本价格、消费市场上替代品价格、居民消费支出等外生变量。该系统刻画了蔬菜生产者价格和蔬菜消费者价格的形成机制,并刻画出外生冲击对蔬菜生产者价格和蔬菜消费者价格的作用机制。3.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和总结了蔬菜流通的三种模式,并分析了三种流通模式的价格形成机制。寿光本地菜外销的流通模式归纳为三种:一是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二是地头市场流通模式;三是“农超对接”模式。三种流通模式及其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具有共性和个性。金乡大蒜价格形成有5月中旬新蒜上市、7月初新蒜入库、8月底封库三个时间节点,三个时间节点将大蒜价格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三、本文对我国蔬菜价格的传递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1.厘清了蔬菜价格传递机制的概念及模式。蔬菜价格传递是指某类蔬菜价格变化引起其他类蔬菜价格变化,其变动关系及变动过程称为蔬菜价格传递机制。按研究对象分类,将我国蔬菜价格传递机制分为蔬菜品种间价格传递机制、蔬菜产业链各环节间价格传递机制和蔬菜价格空间传递机制三类。2.从品种视角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传递机制,发现蔬菜各品种间存在价格传递关系。①蔬菜市场是一个内生系统。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大白菜、黄瓜、菜椒和西红柿四类蔬菜所构成的蔬菜市场是一个内生系统。②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表明系统内各蔬菜存在替代关系。除西红柿外,来自蔬菜价格的冲击对其他三类蔬菜价格的冲击绝大多数为正向影响,而且,其他三类蔬菜价格受到冲击后依靠自身消化外生冲击的贡献度均较大。来自菜椒价格的冲击对蔬菜市场内其他各类蔬菜价格的影响最大。西红柿对大白菜、菜椒和黄瓜等其他蔬菜的替代作用相对较弱。③VAR-BEKK-GARCH(1,1)模型表明各品种蔬菜价格间存在溢出效应。具体地,菜椒和黄瓜价格对大白菜和西红柿价格存在单向均值溢出效应,而大白菜和西红柿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蔬菜价格间存在显着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3.从产业链视角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传递机制,发现蔬菜产业链各环节间价格传递存在非对称性。①无论蔬菜生产者价格还是零售价格,对正向冲击的调整速度大于负向冲击。②无论正向冲击还是负向冲击,蔬菜零售价格的调整幅度大于生产者价格。价格传递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市场力量、调整成本和菜单成本、政府干预、信息不对称等。4.从空间视角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传递机制,发现我国蔬菜价格存在空间传递效应。①蔬菜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大白菜、茄子、西红柿和尖椒四种蔬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集中连片区域。总体来说,东部地区的蔬菜价格低于中西部地区。除西红柿价格外,大白菜、茄子、尖椒价格均有明显的“西高东低”特征。②我国蔬菜价格存在空间相关性。大白菜、黄瓜、西红柿和尖椒价格的Moran值分别为0.31、0.40、-0.11和0.27,这说明我国各地的蔬菜价格不是独立的,大白菜、黄瓜、尖椒价格存在空间正相关,而我国各地西红柿价格存在空间负相关。③我国蔬菜价格存在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突出表现在蔬菜价格存在高-高集聚、高-低集聚、低-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四种集聚类型。④空间杜宾模型表明我国蔬菜价格在各省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效应,而且,增加本地区蔬菜产量能够降低邻近地区蔬菜价格。⑤通过对“南菜北运”背景下国内蔬菜市场整合度的研究发现:“南菜北运”背景下北京与广西蔬菜市场整合度越来越高;南北蔬菜市场间的整合度低于北方蔬菜市场和南方蔬菜市场内部,而且北方蔬菜市场整合度高于南方。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①提出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分析框架中,界定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概念、厘清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内涵、阐述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组成部分及其运行机理。②构建了我国蔬菜价格形成的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刻画了蔬菜生产者价格和蔬菜消费者价格的内在形成机理,并刻画出外生冲击对蔬菜生产者价格和蔬菜消费者价格的作用机制。③从品种、产业链和空间三种视角研究我国蔬菜价格传递机制,研究视角较为新颖。以往研究侧重于从产业链视角研究价格传递机制,对从品种和空间视角研究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缺少关注。

聂启军,邱正明,刘可群[8](2015)在《基于生育期模型的鄂西南高山地区辣椒种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合理有效利用山区特有气候资源,提高高山地区辣椒产量及菜农收入,利用2009—2013年在鄂西南山区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栽培试验及同步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光温效应的高山辣椒生育期模型,分析了开花结果期累计光温效应APTE与单株坐果数、辣椒单产相关性,以及鄂西南山区相关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生育期模型对生育期推算明显高于有效积温的推算;单株坐果数、辣椒单产与开花结果期≥16℃持续时间、APTE有显着的正相关;鄂西南海拔800 m高度≥16℃持续天数最长,且无高温天气过程出现,12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辣椒适宜开花结果期短,8001200 m是鄂西南山区反季节辣椒生产的最佳高度带。800 m以上的中高山地区可以通过保护措施提早辣椒开花结果,从而延长开花结果期,增加辣椒产量。

邱正明,刘可群,聂启军,肖玮钰,陈磊夫[9](2014)在《高山立体气候资源与高山蔬菜种植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2013年在鄂西南山区1741800m不同海拔高度上进行了小气候观测及蔬菜田间试验,对不同界限温度(5、10、15℃)、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喜温蔬菜辣椒、耐寒蔬菜莴苣等蔬菜产量、品质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5℃、≥10℃、≥15℃的持续天数随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分别递减4.8、5.5、6.8d,降水量及地表湿润指数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辣椒单株坐果数、单位面积产量与开花结果期≥15℃的持续天数呈显着线性相关,≥15℃持续每增加1d对单株坐果数、单产贡献率分别增加0.32个、73.47kg·(667m2)-1;海拔8001200m高度≥15℃的持续时间为100130d,且无高温天气胁迫,是喜温蔬菜最佳种植带;海拔1600m以上高度基本无夏季,是喜冷凉蔬菜的适宜种植区。

李成,刘才宇,高山[10](2014)在《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探讨》文中认为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安徽省农科院在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岳西县开展了以发展高山蔬菜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帮扶工作。该文从气象资源、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农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岳西县发展高山蔬菜的可行性,介绍了其发展高山蔬菜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强化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深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岳西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二、高山蔬菜单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山蔬菜单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发展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经济社会定位
        2.1.2 粮食作物种植情况
        2.1.3 水资源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计算
        2.3.2 标准差椭圆分析法
        2.3.3 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2.3.4 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评价
第3章 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长江经济带作物水足迹结构特征
        3.1.1 主要粮食作物总水足迹构成及占比
        3.1.2 水稻水足迹构成及占比
        3.1.3 小麦水足迹构成及占比
        3.1.4 玉米水足迹构成及占比
    3.2 长江经济带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变化分析
        3.2.1 水稻水足迹时空分布
        3.2.2 小麦水足迹时空分布
        3.2.3 玉米水足迹时空分布
    3.3 长江经济带作物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水足迹的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评价
    4.1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估
        4.1.1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
        4.1.2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
        4.1.3 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4.2 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
        4.2.1 区域粮食产量与水足迹的相关性
        4.2.2 上中下游地区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
        4.2.3 区域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2)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开展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篇章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岷江上游流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研究区选择依据
    2.2 岷江上游藏区
3 岷江上游耕地特征及演变趋势
    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3.1.1 评价模型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栅格数据的粒度效应
        3.2.2 未来耕地的分布
        3.2.3 流域范围内的耕地的时空演变规律
        3.2.4 基于藏族聚居区的耕地时空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
    4.1 典型样区
    4.2 分析方法
        4.2.1 空间全域自相关
        4.2.2 空间局部自相关
    4.3 结果分析
        4.3.1 耕地非农化的数量特征
        4.3.2 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
    5.1 研究区耕地的非农化驱动因素识别
        5.1.1 经济发展因素
        5.1.2 社会发展因素
        5.1.3 政策机制因素
    5.2 分析方法和数据
        5.2.1 基于乡镇单元的驱动力
        5.2.2 基于网格的驱动力
        5.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乡镇尺度的驱动力结果分析
        5.3.2 网格尺度的驱动力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藏族聚居区耕地优先保护区识别
    6.1 系统保护规划
    6.2 优先保护模型的构建
        6.2.1 基础模型
        6.2.2 模型的实现
    6.3 耕地优先保护的实现
        6.3.1 聚居区的灾害危险性
        6.3.2 经济发展强度
        6.3.3 耕地的优化保护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分期
    三、已有成果评介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与致贫原因探析
    第一节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
        二、财政收支情况
    第二节 长阳县贫困基本概况
        一、“脱帽”、“摘帽”的反复
        二、贫困的统计与描述
    第三节 致贫原因分析
        一、地理区位不利
        二、自然灾害频发
        三、生产要素匮乏
        四、工业基础薄弱
        五、基础设施落后
第二章 科技扶贫解决温饱问题(1986-1993)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转向
        一、“救济式”扶贫的转变
        二、区域开发式扶贫的探索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健全扶贫机构
        二、引入科技开展温饱工程
        三、产业扶贫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巩固温饱与发展产业(1994-2000)
    第一节 政策的再调整
        一、脱贫难度增加
        二、全面解决温饱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二、强化科技巩固温饱工程
        三、农业产业化形成支柱产业
第四章 整村推进与全面扶贫(2001-2010)
    第一节 21世纪扶贫战略的转变
        一、扶贫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
        二、扶贫新战略的转变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脱贫的根本思路:整村推进,综合开发
        二、脱贫内生动力: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
        三、脱贫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劳务经济
        五、脱贫的根本出路: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企业龙头化
结论与启示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历史逐步探索的结果
    二、扶贫内涵逐渐丰富,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
    四、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4)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1.2.1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1.2.2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比较研究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4.5 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1 甘州区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2.2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2.2.1 区位基础
        2.2.2 资源基础
        2.2.3 产业基础
        2.2.4 市场基础
        2.2.5 技术基础
    2.3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3.1 甘州区蔬菜的种植面积情况
        2.3.2 基地规模稳步发展
        2.3.3 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推广
        2.3.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4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2.4.1 生产特点
        2.4.2 蔬菜市场发展特点
        2.4.3 经营主体特点
        2.4.4 产业化支撑体系建设特点
第三章 明永镇蔬菜产业案例解析
    3.1 明永镇基本情况
    3.2 明永镇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3.2.1 政府引领,“一园两基地三个中心村”的蔬菜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3.2.2 区位优势显着,自然资源优越
        3.2.3 设施农业起步较早,蔬菜种植面积和效益稳定
        3.2.4 大力发展外向型订单农业,内销外输渠道畅通
    3.3 明永镇蔬菜产业化发展措施
        3.3.1 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3.3.2 政府引导,中心村辐射带动发展蔬菜产业
        3.3.3 典型示范,带动蔬菜产业发展
        3.3.4 依靠科技,提高蔬菜生产水平
        3.3.5 积极发挥明永蔬菜脱水厂的作用,提高蔬菜加工转化率
        3.3.6 培训指导,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四章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蔬菜种植种类较少、品种更新速度慢
    4.2 品牌知名度低,营销渠道单一,产品竞争力不强
    4.3 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不完善,设施农业发展困难大
    4.4 龙头企业不强,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
    4.5 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缺乏
    4.6 蔬菜生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制约蔬菜产业发展
第五章 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引进新品种,分析市场需求,及时更新种植种类
    5.2 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5.3 进一步完善融资体制机制,规范化建设蔬菜生产基地
    5.4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5.5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充实乡镇蔬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5.6 治理地膜污染,提高尾菜处理率,全面推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高山花椰菜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背景
    2 花椰菜的生产
        2.1 栽培历史
        2.2 生产现状
        2.3 福建省花椰菜生产
        2.4 营养成分与食用价值
    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高山花椰菜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性状
        2.2 商品性和产量分析
    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高山花椰菜播种期、栽培密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试验品种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夏秋花椰菜播种时期研究
        2.2 花椰菜密植栽培试验研究
    3 小结
第四章 高山花椰菜栽培地膜覆盖效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试验品种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花椰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盖花材料对花椰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试验品种
        1.2 试验时间及处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盖材料对花椰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覆盖材料对花椰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高山花椰菜栽培技术规程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环境条件
        1.4 栽培技术
        1.5 采收
        1.6 产品的包装、运输及贮藏
致谢

(6)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蔬菜
        1.2.2 蔬菜产业
        1.2.3 蔬菜产业竞争力
    1.3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分析法
        1.4.2 系统聚类分析法
        1.4.3 因素分析法(又称因子分析法)
        1.4.4 要素分析法
        1.4.5 综合指标评价法
        1.4.6 主成分分析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主要的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2.1.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2.1.2.1 关于出口竞争力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2.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2.1.3 文献研究述评
    2.2 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1 绝对优势论
        2.2.2 相对优势论
        2.2.3 竞争优势论(波特钻石理论)
3 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3.1 湖北省蔬菜产业的基本情况
        3.1.1 湖北省蔬菜的种植情况
        3.1.1.1 面积产量
        3.1.1.2 种植品种
        3.1.1.3 生产布局
        3.1.1.4 种植效益
        3.1.2 湖北省的蔬菜进出口贸易
        3.1.3 湖北省蔬菜产销体制变迁
    3.2 湖北省蔬菜产业化成就
        3.2.1 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着
        3.2.2 蔬菜加工产业初具规模
        3.2.3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3.2.4 产业化经营明显加快
        3.2.5 产业区域特色较为突出
    3.3 湖北省蔬菜的产业化特征
        3.3.1 蔬菜供求由总量偏紧转向产销平衡
        3.3.2 产业布局由分散种植转向专业化种植
        3.3.3 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3.3.4 经营方式由“提篮小卖”转向产供销一体化
        3.3.5 蔬菜消费由保障基本供给转向无公害健康化
        3.3.6 蔬菜生产由家庭副业转向出口创汇增收大产业
    3.4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Strengths)
        4.1.1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4.1.2 市场区位优势明显
        4.1.3 产业优势与特色突出
        4.1.4 蔬菜种植经验丰富
    4.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4.2.1 菜地质量渐趋下降
        4.2.2 劳动力老弱化严重
        4.2.3 生产要素结合度不优
        4.2.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4.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4.3.1 市场需求刚性增长
        4.3.2 产业增收贡献加大
        4.3.3 消费方式快捷丰富
        4.3.4 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4.3.5 发展机遇得天独厚
    4.4 风险分析(Threats)
        4.4.1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4.2 市场潜在风险加大
        4.4.3 质量安全不容忽视
        4.4.4 政策风险依然存在
        4.4.5 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4.5 湖北省蔬菜产业SWOT分析矩阵
    4.6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5.1 蔬菜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 竞争力理论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5.2.1 蔬菜产业资源条件竞争力
        5.2.2 蔬菜产业设施能力竞争力
        5.2.3 蔬菜市场环境竞争力
        5.2.4 蔬菜生产竞争力
        5.2.5 蔬菜营销竞争力
    5.3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与分析
        5.3.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分析
        5.3.1.1 数据来源
        5.3.1.2 原始矩阵规范化
        5.3.1.3 前提条件检验
        5.3.1.4 因子提取
        5.3.1.5 因子命名
        5.3.1.6 计算各样本因子得分
        5.3.1.7 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综合评价
        5.3.2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与分析
        5.3.2.1 聚类分析原理和聚类分析模型
        5.3.2.2 因子分析提取主要因子
        5.3.2.3 系统聚类
        5.3.2.4 蔬菜产业竞争力水平聚类结果分析
        5.3.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蔬菜产业资源条件竞争力分析
    6.1 湖北省自然资源条件竞争力分析
        6.1.1 森林资源条件分析
        6.1.2 气候资源条件分析
        6.1.3 水资源条件分析
        6.1.4 耕地资源条件分析
    6.2 湖北省人力资源条件竞争力分析
        6.2.1 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分类
        6.2.2 湖北省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现状
        6.2.3 湖北省蔬菜产业人力资本的结构特点
    6.3 本章小结
7 湖北省蔬菜产业设施能力竞争力分析
    7.1 湖北省蔬菜产业基础设施条件竞争力分析
        7.1.1 水利设施竞争力分析
        7.1.2 电力设施竞争力分析
        7.1.3 交通设施竞争力分析
    7.2 湖北省蔬菜产业科技能力竞争力分析
        7.2.1 蔬菜产业互联网水平分析
        7.2.2 蔬菜产业机械化水平分析
        7.2.3 蔬菜生产技术条件分析
        7.2.4 蔬菜产业科技贡献率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湖北省蔬菜产业市场环境竞争力分析
    8.1 蔬菜价格变化的趋势分析
    8.2 湖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化
    8.3 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
    8.4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蔬菜总量及变化
    8.5 湖北省城乡居民蔬菜消费需求预测
        8.5.1 湖北省蔬菜需求函数的构建
        8.5.2 模型假设与数据说明
        8.5.3 模型实证分析与需求预测
    8.6 本章小结
9 湖北省蔬菜产业生产竞争力分析
    9.1 湖北省蔬菜产业效益分析
        9.1.1 蔬菜产业生产成本分析
        9.1.2 蔬菜产业生产效益分析
    9.2 湖北省蔬菜产业要素贡献度分析
        9.2.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9.2.1.1 指标选取
        9.2.1.2 指标说明
        9.2.1.3 数据来源
        9.2.1.4 分析方法
        9.2.2 湖北省蔬菜生产函数模型构建
        9.2.2.1 生产函数的模型选择与建立
        9.2.2.2 参数估计与检验
    9.3 湖北省主要蔬菜品目优势指数分析
        9.3.1 规模优势指数分析
        9.3.2 效率优势指数分析
        9.3.3 综合优势指数分析
    9.4 本章小结
10 湖北省蔬菜产业营销竞争力分析
    10.1 蔬菜产业国际市场营销竞争力分析
        10.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10.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10.1.3 贸易竞争力指数
    10.2 蔬菜产业外向度竞争力分析
        10.2.1 出口优势变差指数
        10.2.2 出口依存度
    10.3 蔬菜出口竞争力的省域比较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论对策与研究展望
    1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1.1.1 从政府角度
        11.1.2 从蔬菜企业的角度
        11.1.3 从农户的角度
    11.2 提升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11.2.1 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体系
        11.2.2 提高产业扶持力度,实施粮菜统筹
        11.2.3 强化基地建设及其综合生产能力
        11.2.4 加快蔬菜良种繁育的推广力度
        11.2.5 加强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11.2.6 强化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1.2.7 提升蔬菜产业的组织化水平
        11.2.8 健全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流通
    11.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2013年各省市蔬菜产业竞争力各指标原始数据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二) 已发表或已投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蔬菜价格形成及传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中国蔬菜产业:创造巨大效益的产业
        1.1.2 中国蔬菜价格:问题与挑战
        1.1.3 研究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思路、目的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对象界定及使用范围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与展望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价格形成理论
        2.1.2 价格传递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价格形成的文献回顾
        2.2.2 价格传递的文献回顾
        2.2.3 简评
    2.3 蔬菜价格形成及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
3 中国蔬菜价格特征及问题
    3.1 中国蔬菜价格总体特征
        3.1.1 中国蔬菜价格在波动中上升
        3.1.2 中国蔬菜价格波动剧烈
        3.1.3 中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
        3.1.4 中国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
        3.1.5 中国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特征
    3.2 中国蔬菜价格具体特征
        3.2.1 分环节蔬菜价格特征
        3.2.2 分品种蔬菜价格特征
        3.2.3 分地区蔬菜价格特征
    3.3 中国蔬菜价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中国蔬菜价格存在的问题
        3.3.2 中国蔬菜价格存在问题的原因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
    4.1 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理论框架
        4.1.1 蔬菜价格形成机制概念界定
        4.1.2 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构成及其运行机理
        4.1.3 现阶段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内涵及影响因素
        4.1.4 现阶段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
    4.2 完全竞争市场下蔬菜价格形成的理论模型
        4.2.1 蔬菜生产者市场均衡
        4.2.2 蔬菜消费市场均衡
        4.2.3 蔬菜中间商市场均衡
        4.2.4 蔬菜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的均衡
    4.3 非完全竞争市场下蔬菜价格形成的理论模型
    4.4 中国蔬菜价格形成机制参数拟合
        4.4.1 理论模型的参数拟合
        4.4.2 外生冲击对蔬菜价格、产量和消费量的影响
        4.4.3 外生冲击对蔬菜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传递的影响
        4.4.4 关于蔬菜价格放大效应的验证
    4.5 我国蔬菜价格形成案例研究:以山东寿光和金乡为例
        4.5.1 山东寿光蔬菜价格形成:基于蔬菜产业链跟踪调查
        4.5.2 山东金乡大蒜价格形成机制案例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蔬菜价格传递机制
    5.1 蔬菜价格传递机制内涵及模式
    5.2 品种视角下蔬菜价格传递
        5.2.1 品种间蔬菜价格传递的内涵及特征
        5.2.2 品种间蔬菜价格传递效应研究方法:BEKK模型
        5.2.3 品种间蔬菜价格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5.3 产业链视角下蔬菜价格传递
        5.3.1 蔬菜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传递的内涵及特征
        5.3.2 蔬菜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传递的研究方法
        5.3.3 蔬菜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传递的实证研究
    5.4 空间视角下蔬菜价格传递
        5.4.1 蔬菜价格空间传递的运行机理及价格空间分布特征
        5.4.2 蔬菜价格空间传递的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
        5.4.3 蔬菜价格空间传递的实证研究
        5.4.4 “南菜北运”背景下我国蔬菜市场空间整合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关于蔬菜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结论
        6.1.2 关于蔬菜价格传递机制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完善蔬菜价格形成机制
        6.2.2 整合蔬菜价格传递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1 寿光产业链跟踪调研问卷
附录2 2003-2015年有关蔬菜调控政策一览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8)基于生育期模型的鄂西南高山地区辣椒种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模拟结果
    2.2 温度热效应对辣椒产量影响
    2.3 山区气候特征与辣椒种植
3 结论与讨论

(9)高山立体气候资源与高山蔬菜种植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温度变化特征
        2.1.1 温度变化特征
        2.1.2 蔬菜种植界限温度空间变化
    2.2 不同海拔高度降水、湿度与蒸发量变化情况
    2.3 山体气候生态条件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2.3.1 对喜温蔬菜的影响
        2.3.2 对耐寒性蔬菜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1 600 m) 春秋相连, 无夏季'>3.1 鄂西南山区7、8月温度最高, 高山地区 (>1 600 m) 春秋相连, 无夏季
1 600 m) 降水多、蒸发少、过湿润'>3.2 各界限温度初终日与积温随海拔高度变化明显, 但高山地区 (>1 600 m) 降水多、蒸发少、过湿润
1 600 m) 是耐寒性蔬菜适宜种植区'>3.3 中高山地区 (800~1 200 m) 是喜温蔬菜最佳种植带, 高山地区 (>1 600 m) 是耐寒性蔬菜适宜种植区

(10)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岳西县发展高山蔬菜的可行性
    1.1 气象资源
    1.2 环境条件
    1.3 交通运输条件
    1.4 农业结构
2 发展高山蔬菜采取的措施
    2.1 选建基地, 引种试种
    2.2 强化技术培训,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 取得的成效
    3.1 优化高山气候资源配置, 制订高山蔬菜生产计划
    3.2 通过品比试验, 筛选出适宜高山生态环境且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品种
    3.3 集成高山蔬菜生产技术, 制订高山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4 岳西县高山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资金投放不足, 基础设施滞后
    4.2 技术扶持不够, 生产水平低下
    4.3 生产单元偏小, 重茬连作严重
    4.4 龙头企业小散, 带动能力不强
5 发展对策
    5.1 提高认识, 科学规划
    5.2 强化设施建设, 增强抗灾能力
    5.3 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5.4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 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5 深化产业化经营,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高山蔬菜单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足迹的区域农业发展评价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聂倩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岷江上游藏族聚居区耕地非农化过程与优先保护区识别[D]. 陈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D]. 胡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张掖市甘州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D]. 张雅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5]高山花椰菜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D]. 翁爱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6]湖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D]. 胡世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7]蔬菜价格形成及传递机制研究[D]. 肖小勇.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4)
  • [8]基于生育期模型的鄂西南高山地区辣椒种植研究[J]. 聂启军,邱正明,刘可群.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7)
  • [9]高山立体气候资源与高山蔬菜种植分布规律研究[J]. 邱正明,刘可群,聂启军,肖玮钰,陈磊夫. 中国蔬菜, 2014(12)
  • [10]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探讨[J]. 李成,刘才宇,高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4)

标签:;  ;  ;  ;  

高山蔬菜减产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