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

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

一、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论文文献综述)

余丹丹[1](2021)在《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治疗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治疗肾阳虚型POI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医学指标变化,为本病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收集的60例肾阳虚型POI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芬吗通口服,观察组30例予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性激素水平(FSH、LH、E2)、AMH、AFC、PSV及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血清性激素及AMH值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FSH、LH值均下降,E2、AMH值均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SH、LH值下降更加明显,E2、AMH值上升更加明显,P<0.05。表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及AMH水平,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表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后积分,但观察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3.AFC和PSV治疗后2组患者AFC和PSV指标均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AFC及PSV上升幅度更大,P<0.05。表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提高患者AFC和PSV指标,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临床总疗效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58.6%和86.2%,经比较,P<0.05。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能有效改善肾阳虚型POI患者性激素及AMH水平,增加AFC、提高PSV,并有效缓解POI患者的全身症状。

张家玮[2](2019)在《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价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药物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荆州市中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荆门市中医院,十堰市中医院的SPID湿热瘀结证患者各30例,共计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妇炎清颗粒(一次1包,一天3次)及金刚藤胶囊模拟剂(一次4粒,一天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金刚藤胶囊(一次4粒,一天3次)及妇炎清颗粒模拟剂(一次1包,一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评定,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的湿热瘀结症候与局部体征、VAS疼痛评分变化;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在年龄、孕产次、人流次数及病情分级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盆腔包块、积液改善情况及宫颈分泌物培养改善情况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均能改善盆腔包块、积液及宫颈分泌物培养情况。3盆腔疼痛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盆腔疼痛疗效有效率分别率为:85.92%,7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疼痛疗效显着优于金刚藤胶囊。4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4.65%,69.8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5局部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7.46%,72.6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局部体征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6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06%,71.2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相当,但治疗组疗效稍优于对照组。7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安全可靠。结论:妇炎清颗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在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等方面均妇炎清颗粒与金刚藤胶囊疗效相当,在改善患者盆腔疼痛方面妇炎清颗粒显着优于金刚藤胶囊。适宜将妇炎清颗粒推广用于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

李鸿博[3](2019)在《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1.确定临床问题:通过专家问卷的方法,调查临床中治疗原发性痛经时最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并围绕临床问题设计检索方案。2.确定临床常用中成药:通过查询中成药说明书及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确定适应症中包含关于治疗痛经、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的上市中成药,以专家问卷调查的形式筛选出妇科专家最常用、最推荐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成药。3.文献检索及Meta分析:确定检索策略后,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部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并将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5.3.5软件对研究类型相同、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型相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等进行Meta分析,总结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的中成药。结果专家调查选出25种临床常用中成药分别为:少腹逐瘀胶囊(丸)、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胶囊(散)、妇女痛经丸(颗粒)、丹莪妇康煎膏、痛经宝颗粒、痛经灵颗粒、元胡止痛片(滴丸、分散片、胶囊、颗粒、口服液、软胶囊)、失笑散、散结镇痛胶囊、痛经口服液、痛经宁颗粒(糖浆)、桂枝茯苓胶囊、月泰贴脐片、舒尔经颗粒(胶囊)、八味痛经片、七制香附丸、醋制香附丸、痛经软膏、定坤丹、妇科调经胶囊(片、丸、颗粒)、调经活血胶囊(片)、止痛化症胶囊、温经丸、当归芍药颗粒。丹莪妇康煎膏、桂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止痛化症胶囊、痛经宝颗粒均有多个中心的临床试验,以西药或者安慰剂作为对照组时,痊愈率基本都能达到优于西药或安慰剂的治疗效果。对桂枝茯苓胶囊的研究文献数较多,样本量较充足,随机方法正确,分配隐藏充分,双盲合理,疗效评价的结果可信。可以进一步推广于临床应用之中。定坤丹、妇女痛经丸、田七痛经胶囊、调经活血胶囊、痛经宁颗粒均只有1篇RCT报告,样本量较小,RCT方法不完善,虽然与西药或安慰剂相比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可靠度和循证学证据不足。少腹逐瘀胶囊(丸)、艾附暖宫丸、痛经灵颗粒、元胡止痛片(滴丸、分散片、胶囊、颗粒、口服液、软胶囊)、失笑散、痛经口服液、月泰贴脐片、舒尔经颗粒(胶囊)、八味痛经片、七制香附丸、醋制香附丸、痛经软膏、妇科调经胶囊(片、丸、颗粒)、温经丸、当归芍药颗粒均没有相关RCT报告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被纳入,很多中成药临床应用广泛,口碑极佳,但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结论1.改善疼痛症状和持续时间:桂枝茯苓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评分和持续时间,丹莪妇康煎膏、散结镇痛胶囊、止痛化症胶囊、痛经宝颗粒以痊愈率为结局指标,可认为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有较好的改善。定坤丹、妇女痛经丸、调经活血胶囊、痛经宁颗粒样本量较少,可靠度和循证学证据不足。2.降低复发率:田七痛经胶囊复发率低于布洛芬缓释胶囊组,但样本量较少可靠度和循证学证据不足。3.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伴随症状及安全性问题均缺乏相关循证依据。

仰艳[4](2019)在《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单独或联合西药使用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临床疗效,为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合理运用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①确定临床问题:通过前期专家调查问卷的方法,确定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时最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并围绕临床问题设计检索方案、确定结局指标。②筛选中成药:通过查询中成药说明书及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确定适应症中包含关于治疗痛经、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的上市中成药,以专家问卷调查的形式筛选出妇科专家最常用、最推荐的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25种中成药。③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及综合分析: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Sinomed),2个英文数据库(MEDLINE、Cochrane library)。收集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Cochrane手册制定的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阅读全文后提取最终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对相同干预措施及相同疗效指标的研究,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可获得文献支持的中成药进行系统评价,并将最终得到的系统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讨论。结果: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确定了 25种临床常用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中成药,对25种中成药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927篇文献,经过文献筛选,最终纳入78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散结镇痛胶囊(27篇)、丹莪妇康煎膏(24篇)、桂枝茯苓胶囊/丸(18篇)、止痛化症胶囊(5篇)、少腹逐瘀胶囊(1篇)、定坤丹(1篇)、痛经灵颗粒(1篇)、红花如意丸(1篇),共8种中成药可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评价。散结镇痛胶囊、丹莪妇康煎膏、桂枝茯苓胶囊/丸、止痛化症胶囊均有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疗效评价的结果比较可信。研究均为中成药单用对比西药或中成药联合西药与西药对比进行干预。散结镇痛胶囊单用在改善患者VAS评分、降低血清CA125、提高痊愈率方面可达到西药的治疗效果;丹莪妇康煎膏单用在改善患者VAS评分、NRS评分、痛经评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降低血清CA125方面可达到西药的治疗效果。散结镇痛胶囊、丹莪妇康煎膏、桂枝茯苓胶囊/丸、止痛化症胶囊4种中成药联合西药,在改善继发性痛经(EMs、AM)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COX评分、NRS评分、痛经评分1(参考国际通用的慢性疼痛分级问卷法)、痛经评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降低血清CA125、提高痛经痊愈率等结局指标上,均可起增效作用。在缩小异位病灶(盆腔包块、囊肿直径)结局指标上,仅发现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可起增效作用。少腹逐瘀胶囊、定坤丹、痛经灵颗粒、红花如意丸均只纳入1篇RCT,其中红花如意丸组痊愈率与西药(孕三烯酮)无组间差异,无临床疗效优势。痛经灵颗粒单用患者痊愈率高于西药(他莫西芬)。少腹逐瘀胶囊、定坤丹联合西药在降低患者血清CA125、提高患者痛经痊愈率结局指标上与西药对照组相比都得到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可起增效作用。但以上4种中成药,样本量小,方法学不完善,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循证学证据尚不足。痛经宝颗粒、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胶囊(散)、醋制香附丸、失笑散、妇女痛经丸(颗粒)、痛经丸、元胡止痛片(滴丸、分散片、胶囊、颗粒、口服液、软胶囊)、八味痛经片、痛经宁颗粒(糖浆)、调经化瘀丸、痛经软膏、温经丸、月泰贴脐片、舒尔经颗粒(胶囊)、调经活血胶囊(片)、痛经口服液共17种中成药因未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证据,未能进行系统评价。其疗效已获得临床医师认可,但缺乏循证学依据。结论:1.散结镇痛胶囊单用在改善患者VAS评分、降低血清CA125、提高痊愈率结局指标上可达到西药的治疗效果。丹莪妇康煎膏单用在改善患者VAS评分、NRS评分、痛经评分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降低血清CA125结局指标上可达到西药的治疗效果。2.散结镇痛胶囊、丹莪妇康煎膏、桂枝茯苓胶囊/丸、止痛化症胶囊4种中成药联合西药,在改善继发性痛经(EMs、AM)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清CA125、提高痛经痊愈率等结局指标上均可起增效作用。在缩小异位病灶(盆腔包块、囊肿直径)结局指标上,仅发现桂枝茯苓丸联合西药,可起增效作用。3.红花如意丸与西药在患者痊愈率指标上无组间差异。痛经灵颗粒单用痊愈率优于他莫西芬组。少腹逐瘀胶囊、定坤丹联合西药在降低患者血清CA125、提高患者痛经痊愈率结局指标上,可起增效作用,但以上4种中成药的系统评价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循证学证据尚不足。4.艾附暖宫丸、醋制香附丸、元胡止痛片等17种中成药其疗效已获得临床医师认可,但缺乏循证学依据。

高镇涛(koo chun to)[5](2019)在《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收集近20年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评价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总结近现代医家治疗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用药规律及特点。希望能找出目前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临床研究的优势及不足,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作用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数据库国内外关于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排除与纳入标准,采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方式,检索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1.meta分析:系统评价用方法学评价主要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RCT文献质量评价;对RCT文献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法、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比较、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退出与失访等内容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5.3.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疗效。2.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的频数及规律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利用Excel软件及SPSS 25.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meta分析:纳入的57项研究各项偏倚风险的评估结果:在随机序列的产生中,有16个研究(占28.07%)分别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投币法、抽签法,评定为“低风险”,其中有2个研究(占3.51%)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法,评定为“高风险”;分配隐藏条目中,录入文献均无提及,评定为“风险未知”;3个研究(占5.26%)提及盲法,但无详细叙述,其他研究都没有对实施者进行盲法,包括纳入患者,也没有使用测量人员盲法,评估“高风险”的实施和测量偏倚;只有1项(1.75%)纳入研究报告失踪或排除情况,失踪人数<20%,被评为“低风险”,其他研究未提及,因此无法作出判断;所有纳入的研究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风险,如提早终止研究、特别的试验设计、欺骗行为等,评定为“风险未知”。总结以上,本研究纳入57篇文献均为C级文献,总体文献质量偏低。57个研究结局共5347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84,I2=0%),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总有效率[OR=4.61,95%CI(3.86,5.51,P<0.00001)]。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30个研究结局共2591例病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可接受(P=0.62,I2=0%),总有效率[OR=4.37,95%CI(3.43,5.57,P<0.00001)]。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25个研究结局共2510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97,I2=0%),总有效率[OR=4.43,95%CI(3.38,5.82,P<0.00001)]。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2个研究结局共220例病例,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尚可接受(P<0.18,I2=44%),总有效率[OR=4.35,95%CI(1.97,9.61,P=0.0003)]。中药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7个研究结局共663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71,I2=0%),总有效率[OR=2.13,95%CI(1.52,2.98,P<0.0001)]。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西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14个研究结局共1383例病例,各研究间具有同质性(P=0.65,I2=0%),总有效率[OR=3.12,95%CI(2.45,3.96,P<O.00001)]。2.中医证候分布:前4位频数高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肾虚肝郁(44频次)、肾虚(22频次)、肾阳虚(16频次)、肾阴虚(8频次),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肾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以肾虚为主,兼有肝郁等主要病因病机。所以,治法上应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等。3.基本用药频数及规律分析在本文研究所得文献的261篇,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方药中,共涉及药物有192种,总使用频次为3638味次,使用频次大于等于2的药物有138种,共出现358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98.51%;使用频次少于2的药物有54种,出现5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1.49%。出现25味次以上(包含25味次)的药物有37味,其中在文献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顺序为:熟地黄、菟丝子、白芍、当归、枸杞子、山茱萸、山药、仙灵脾、香附、续断、党参、女贞子、白术、柴胡、茯苓、墨旱莲、川芎、杜仲、丹参、黄芪、巴戟天、桑寄生、赤芍、甘草、肉苁蓉、牡丹皮、阿胶、紫石英、覆盆子、何首乌、紫河车、仙茅、泽兰、炙甘草、郁金、益母草、五灵脂。药物种类分析:所研究的文献中记述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192味中药,分别属于19个药物种类。分类规范,参照《中药学》分别是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等。入选研究的文献中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药物类别排名前7,频数高的类别是:补虚药(22.63%):常用的补气药有山药、党参、白术、黄芪、甘草、人参、西洋参等,常用的补血药有熟地黄、白芍、当归、阿胶、何首乌等,常用的补阳药有菟丝子、仙灵脾、续断、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紫河车、仙茅、鹿角霜等,常用的补阴药有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麦冬、桑葚、黄精等。清热药(11.58%):常用的清热药有赤芍、牡丹皮、生地黄、黄芩、山栀子、黄柏等。止血药(11.58%):常用的止血药有五灵脂、艾叶、蒲黄、三七、仙鹤草、茜草根、炮姜、艾叶炭、苎麻根等。活血化瘀药(11.03%):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川芎、丹参、泽兰、郁金、益母草、红花、桃仁、川牛膝、牛膝、鸡血藤、延胡索等。理气药(7.37%):常用的理气药有香附、陈皮、青皮、枳壳、木香、乌药、橘叶、川楝子等。解表药(5.79%):常用的解表药有柴胡、桂枝、升麻、荆芥、薄荷、紫苏梗、葛根等。安神药(5.26%):常用的安神药有紫石英、合欢皮、龙骨、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前7种药物类别中占全部的累计比列高达75.26%。药物聚类分析:根据药性理论(性味、归经),利用SPSS 25.0软件对上述归纳整理的药物出现频数大于18次的48种药物建立数据库,共得出5个聚类方:C1方:鹿茸(鹿角片、鹿角胶、鹿角霜)、肉苁蓉、山茱萸、覆盆子、墨旱莲、仙灵脾、巴戟天、续断、熟地黄、杜仲、菟丝子、紫河车、五味子;C2方:山药、党参、黄芪、甘草(生甘草、炙甘草)、茯苓;C3方:补骨脂、陈皮、泽兰、白术、五灵脂、白芍、仙茅、肉桂、紫石英、红花、当归、川芎;C4方:生地黄、龟板、柴胡、郁金、丹参、赤芍、牡丹皮、益母草;C5方:何首乌、桃仁、香附、桑寄生、枸杞子、阿胶、女贞子。结论:1.Meta 分析:(1)中药、中西药结合、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皆优于西药治疗。(2)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妊娠率皆优于西药治疗。(3)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近20年的文献提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中医证候分布、病机治法与用药规律:(1)主要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肾虚肝郁、肾虚、肾阳虚、肾阴虚。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分布与肾密切相关。黄体功能不全的发病以肾虚为主,兼有肝郁等主要病因病机。(2)治法上应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等。(3)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为主导,并兼以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安神药。(4)根据药性理论(性味、归经),聚类出的5个聚类方,分别治疗各证型的黄体功能不全:肝肾亏虚证,脾肾气虚证,肾虚、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血瘀有热证,肾虚血瘀证。

段宝忠[6](2017)在《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傣药是我国四大民族药之一,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历史条件以及历代傣医药本草文献记载不详等影响,傣药材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傣药的品种不清和使用混乱。为了澄清傣药资源的品种情况,建立傣药材鉴定体系,为推进傣药材的产业化进程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民族植物学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傣药材开展了系统整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库构建和DNA条形码技术,建立了傣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并探索了DNA条形码技术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以及二者结合在傣药材鉴定和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收集整理了前人近40年的研究成果,引用专着35本,期刊文献143篇,采用专业数据库查询验证,共收集到傣医学药物信息8590条。去除无拉丁名或拉丁名无法确认的药材信息97条,获得傣药材有效信息8493条。将上述物种拉丁名进行同异名处理后,以接受名(Accept name)作为唯一字段,对目前傣医学记载使用的1654种药物从从植/动/矿物名、傣文名、科、药材名、部位、拉丁名、功能主治、文献来源、标准收载等进行修订,编制了傣族药物资源编目信息集。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傣药材资源种类、传统利用特点、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1傣医学使用的药物种类丰富,目前已记载的使用的药物共有1654种,其中植物药1491种,分属于191科,836属,包括地衣类2科2属4种,真菌类7科9属9种,苔藓类1科1属1种,藻类2科2属2种,蕨类植物19科26属42种,裸子植物7科7属13种,被子植物153科789属1420种;动物药141种,分属于90科123属;矿物药22种。在傣医使用1491种傣药植物中,为我国特有分布的药用植物有159种,分属于70科133属;被列入濒危珍稀名录保护的有152种,分属62科133属;动物药中,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种数有68种,占动物类傣药总数的48.22%。2.2从使用特点来看,傣族植物药的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入药频次最高,其次为全草类和叶类。主治疾病方面,植物药中主治疾病最多的是消化系统疾病,其次分别是针对各种体征、损伤、循环系统、皮肤、呼吸以及泌尿系统等疾病;动物药则以皮肤、体征和循环系统疾病为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传染病;矿物药主要为皮肤和循环系统疾病。从使用方法来看,植物药以汤剂用法最多,其次是各种贴剂(外敷或外搽);动物药多以粉剂形式使用,其次是贴剂;矿物药则多为外用,以贴剂(涂抹敷患处)方式为主。2.3傣药材质量标准整理结果表明,目前共有785个傣药材被各级标准收载,占傣药材总数的47.46%,其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药材品种有327个。以豆科和大戟科为例,从药材名称、品种和基原、部位、功效、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分析表明,目前傣药材的“品种-名称-基原”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其药用部位和功效表述上仍有待规范;傣药材的质量标准极不完善,阻碍了傣药的产业化进程。应进一步加强傣药的本草考证、资源与使用现状调查,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技术开展系统研究,推动傣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工作。3.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傣药材的基原植物总DNA,通过PCR扩增其ITS2序列或psb A-trn H序列并双向测序。应用Codon Code Aligner 5.1.5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及引物区,获得傣药材ITS2序列或psb A-trn H序列,建立了300种常见傣药材的DNA标准序列;在此基础上,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和数据库技术,结合分析Gen Bank序列,采用BLAST分析防错、系统树分析防错等方法核验序列的可靠性,建立了傣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该库由样品数据库、序列数据库组成,包含1000余种傣药材和大量混伪品及密切相关物种。4.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哈宾蒿”、“芽杆庄”、“芽灵捂”、“贺帕举雷”4种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在傣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NA条形码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可有效用于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其操作易于流程化,标准化,为傣药的临床用药安全和市场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4.1基于大青属(Clerodendrum)12种植物共48份样品和Gen Bank下载序列,构建大青属ITS2和psb A-trn H条形码数据库。应用该数据库对27份购自市场的“哈宾蒿”药材及饮片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TS2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大于种内最大变异,而psb A-trn H序列种间最小变异则小于种内最大变异。因此,ITS2序列作为条形码能稳定、准确鉴别“哈宾蒿”药材及其混伪品。市场药材调查研究表明,市售哈宾蒿基原物种来源复杂,27份药材中仅有一份为C.japonicum(Thunb.)Sweet,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能对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4.2基于重楼属(Paris)及其易混品9种植物共30份实验样本,构建“芽杆庄”及其易混品的高分辨熔解曲线鉴别模型。应用该模型对10份购自市场的“芽杆庄”药材进行鉴定,全部药材能够归属到相应的物种类群,进一步的DNA测序比对结果与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型一致,表明高分辨熔解曲线用于药材市场流通监管是可行的。4.3基于耳草属Hedyotis 16个物种共70条ITS2序列构建“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近缘物种DNA条形码数据库,结果表明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以及比对法和最小距离法均能够明显区分耳草属16个物种。应用该数据库对市场收集的15份“芽灵捂”药材进行鉴定,比对结果显示7份药材与白花蛇舌草相似度最高,聚为一支,3份药材与纤花耳草具有高度相似性,聚为一支,余者为其他物种。而后根据DNA条形码研究结果,选择已知基原的“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其混伪品,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对其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分辨熔解曲线能有效鉴别“芽灵捂”(H.diffusa Willd.)及其混伪品。4.4基于ITS2序列,对42份收集于市场的贺帕举雷(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Schischk.)药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份药材与防风相似度最高,15份与竹叶防风相似度最高,5份与杏叶防风相似度最高,8份与华山前胡相似度最高,1份与葛缕子相似度最高,1份与白花前胡相似度最高。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NJ树以及比对法(BLASTl)和最小距离法(Nearest distance)均能够明显区分上述六个物种。利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对4种已知基原的“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药材进行鉴别,结果显示高分辨熔解曲线能有效鉴别“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本研究表明市售贺帕举雷(S.divaricata(Trucz.)Schischk.)药材基原物种来源复杂,应用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和高分辨熔解曲线法能够对药材流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地对傣药材资源品种进行了整理,首次澄清了傣药材的资源品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傣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并建立了300种常用傣药材DNA标准序列。同时将DNA条形码以及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成功的用于几种常见傣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为其他民族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对傣药材的鉴定、临床用药安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濒危物种保护均有重要意义。

童涛[7](2016)在《梅花针叩刺联合复方补乌糖浆对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联合复方补乌糖浆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该联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可行性和优势,为白癜风的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方法将55例白癜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7例,治疗上给予梅花针局部叩刺配合口服复方补乌糖浆联合疗法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口服复方补乌糖浆治疗,两组均外涂复方卡力孜然酊。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在治疗第1个月后、第2个月后和第3个月后各观察1次,共观察3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色素积分的变化和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注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得出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1)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率为55.56%;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率为28.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白斑的面积均值为1.40±1.18(cm2);对照组患者白斑面积的均值为2.48±1.87(cm2),两组白斑面积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白斑的色素积分均值为1.93±0.94;对照组患者白斑的色素积分的均值为1.36±0.68,两组白斑色素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4人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人出现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复方补乌糖浆对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有效,在改善患者白斑面积和白斑色素积分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复方补乌糖浆的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苗秀丽[8](2015)在《复方红藤糖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或轻型、亚急性炎症未予足够重视,病情迁延所致。中医分型以湿热瘀结证较为常见,复方红藤糖浆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为法治疗该病,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着。为进一步探讨该药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特设计此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择60例来源于太和县中医院2014年02月-2014年12月期间门诊患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复方红藤糖浆,一次40ml,一日3次,于月经干净后连服20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康妇灵胶囊,一次3粒,一日3次,于月经干净后连服20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两组均于经后3天开始予以体外短波治疗(220V,50Hz),隔日一次,每次30分钟,每月经周期共10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通过对中医证候、体征疗效评价、结合生活质量、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来观察复方红藤糖浆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愈显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愈显率33.33%。经Ridit分析,两组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愈显率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愈显率43.33%。经Ridit分析,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局部体征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愈显率3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愈显率30%。经Ridit分析,两组局部体征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积分比较:经t检验,两组生活质量积分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3.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比较: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中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综合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局部体征及血流变、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综合证候体征、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局部体征积分、血液流变学,两组疗效相当。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口服复方红藤糖浆+体外短波组可明显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局部体征,临床疗效略优于康妇灵对照组。2.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康妇灵对照组。3.治疗组可能通过影响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改善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状态,而达到治疗目的。4.复方红藤糖浆临床副反应轻微,无明显毒副作用。

谷雨[9](2012)在《针灸足三阴经10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观察针灸足三阴经10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法的安全性。2初步探讨针灸足三阴经10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部分作用机制。3以此作为“针灸足三阴经穴为主治疗妇科常见病”之子课题,以期制定出针灸治疗妇科常见病较为有效的基本处方。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综述了中西医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诊断以及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针灸镇痛及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部分作用机制。2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7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月经前3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元胡止痛软胶囊,月经前3天起服用,2粒/次,3次/日,连续服用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分别给予疗效评定,并进行组间、组内的即时、近期、远期疗效比较。3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可比性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在年龄、初潮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具有均衡性。疗效比较:两组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即时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9.70%.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近期疗效(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分别为91.42%和63.63%,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90.91%,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愈显率分别为74.28%和36.36%,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81.82%,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本治疗方法的即时止痛及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药物组。将治疗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随访时的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两两比较后发现,p值均小于0.05,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进行组内各证型比较后结果:各证型疗效间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影响疗效的因素后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年龄、病情程度与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年龄越小、疗效越好;中度痛经疗效优于轻度及重度痛经疗效。结论:针灸足三阴经10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即时止痛,近、远期疗效佳,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等诸多优点,该方法可以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中被推广使用,并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其在妇科其它常见病领域亦能发挥巨大作用。

陈友风[10](2011)在《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瘀血体质是人类基本体质类型的一种,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在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生长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体内血行不畅或停滞的一种个体特质。瘀血体质可以通过形态结构、脏腑功能和心理素质表现出来,往往决定着对某些发病因素的易感性和对发病后证候类型的倾向性。有生理性瘀血质和病理性瘀血质,生理性瘀血质多是指相对健康的正常人,但体内已具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因素,现在多称为亚健康状态;病理性瘀血质是指已发生瘀血证的体质状态,是生理性瘀血质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引发瘀血证的原因不同,瘀血停留的病位不同,瘀血证可以表现为多种临床疾病,包括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精神、神经、肿瘤等各科。中医对瘀血体质的论述早有记述,《内经》称为“太阴之人”,张仲景称为“蓄血”、“宿血”之人,后世对瘀血体质的描述更加明确,日本一贯堂医学也对瘀血体质进行了肯定,认为“先天遗传”是瘀血体质形成的基础,沿瘀血命运路线发展,最终发展为瘀血证。为了预防瘀血病证的发生,必须预先调整瘀血体质,调整的方法可从饮食起居、身体锻炼、心态平衡、针灸推拿、服用药物着手。田代华教授曾用和血与活血药为主,组成“活血健体汤”调整瘀血体质,并根据其兼挟体质进行加减应用,是调整瘀血体质的较好方法。当代中国对瘀血证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了中西医家的广泛关注。1988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血瘀证国际会议”,对血瘀证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从临床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等方面作了全面评定,并拟定了评分标准。在其所列指标中,规定理化检查对瘀血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后一些专业委员会也相继召开会议,制定了本专业瘀血证的评定标准。同时,人们又对瘀血证所致的疾病进行了探讨。本人曾查阅60余种中医古今医籍,据不完全统计,共查出70余种中医传统病证。陈可冀先生曾对瘀血证所致西医疾病进行过统计,共计有18类57种以上疾病。可见,瘀血证对人类的危害之大。在了解瘀血证所致疾病之后,本文又对瘀血证的方药证治进行了探讨,从60余种中医古今书籍中,筛选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方剂95首,分为活血化瘀、理气活血、活血通络、补气活血、养血活血、清热活血、温经活血、补肾活血、活血化痰、活血祛风等10类,对其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等进行了介绍;陈可冀先生也从15部中药着作中拣出150种活血化瘀药物,并筛选常用的药物37种,分为和血、活血、破血3类,本文则对其中30种药物的出处、药性、功效主治、药理、临床报道(单味药物为主)进行了介绍;在证治方面,主要介绍了古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现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以及田代华教授对瘀血病证的治疗。田代华教授先将瘀血证分为轻、重两类,然后以活血药为主组成“活血祛瘀汤”,治疗瘀血轻证;以破血药为主组成“破血逐瘀汤”,治疗瘀血重证,并对病因不同、病位不同所致各种兼症进行加减,曾临床应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疗效。总之,本文试图在古今医家对瘀血体质和瘀血病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理清瘀血病证发生的源流,找出预防、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民众解除疾病的痛苦,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治疗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所用药物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
        3.4 超声检查
        3.5 安全指标
    4 观察方法
        4.1 血清学指标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及临床总疗效
        4.3 阴道超声检查
    5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值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FC及 PSV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3 脱落病例及安全性指标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与POI相关的遗传学因素
    3 POI肾阳虚证立论依据
    4 孕育丹糖浆的方义及药理分析
        4.1 方义
        4.2 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血清学指标疗效分析
        5.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5.3 AFC及 PSV指标分析
        5.4 临床总疗效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POI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盲法设计
        2.3 盲法实施
    3 一般资料
        3.1 病例来源
        3.2 诊断标准
        3.3 病情评分及分级标准
        3.4 病例选择标准
    4.治疗方法
        4.1 研究药物
        4.2 用法与用量
        4.3 治疗周期
        4.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运用
    6 疗效评价方法
        6.1 综合疗效评定方法
        6.2 症状及体征疗效评价方法
        6.3 盆腔疼痛疗效评价方法
    7 伦理学要求
    8 结果
        8.1 一般情况
        8.2 基线情况分析
        8.3 疗效性分析
        8.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SPID的认识
        1.1 古代医家对SPID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SPID的认识
    2 刘云鹏教授对SPID的认识
        2.1 脾肾亏虚为本
        2.2 湿、热、瘀是主因
    3 刘云鹏教授治疗SPID经验
        3.1 祛邪与扶正兼顾
        3.2 重视调肝
        3.3 内外结合治疗
        3.4 注重宣教
    4 妇炎清颗粒治疗SPID机理探讨
        4.1 药物组成
        4.2 药物分析
        4.3 组方分析
        4.4 SPID之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思路
    5 对照药物选择依据
    6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6.1 存在的不足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刘云鹏教授治疗SPID常用方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1. 原发性痛经的疾病概况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3.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1.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药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系统评价
    一、确定临床问题
        1. 临床问题调查基本情况
        2. 调查结果
        3. 汇总并确定临床问题
    二、文献研究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2. 筛选临床常用中成药
        3. 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
        4.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5. 文献检索方法
        6. 文献筛选流程
        7. 文献资料提取方法
        8. 结果综合方法
        9. 文献及证据质量评价标准
    三、常用中成药调查及文献筛选概况
        1. 筛选临床常用中成药
        2. 文献纳入概况
    四、系统评价结果
        1. 丹莪妇康煎膏
        2. 定坤丹
        3. 妇女痛经丸
        4. 桂枝茯苓胶囊/丸
        5. 散结镇痛胶囊
        6. 田七痛经胶囊
        7. 调经活血胶囊
        8. 痛经宝颗粒
        9. 痛经宁颗粒
        10. 止痛化症胶囊
    五、结论
结语
    一、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系统评价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1. 原始文献方法学较差
        2. 中医辨证缺失
        3. 中成药剂型研究不足
        4. 结局指标选择较局限
        5. 文献类型选择较局限
        6. 中成药间的疗效对比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成药产品信息
附录2 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4)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关于继发性痛经(EMs、AM)的研究进展
        1. EMs、AM定义
        2. EMs、AM痛经的发病机制
        3. 继发性痛经(EMs、AM)的治疗
        4. 问题与展望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概况
        1. 古人对继发性痛经(EMs、AM)的认识
        2.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3. 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常用中成药的临床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确定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临床问题
        1.2 筛选临床常用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中成药
        1.3 文献检索
        1.4 文献纳入与排除
        1.5 文献筛选
        1.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7 资料的提取与收集
        1.8 结果综合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总体描述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临床疗效的综合分析
        2.4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常用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临床疗效
        3.2 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问题
        3.3 常用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EMs、AM)的安全性问题
        3.4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结语
附录1: 纳入研究特征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西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全的认识
    1.2 黄体功能不全在中医学范畴的认识
    1.3 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Meta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4 文献质量评价
    2.5 评价结果
    2.6 meta分析
第三部分 中医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3.2 研究对象及文献的来源
    3.3 纳入及排除标准
    3.4 数据的规范化
    3.5 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
    3.6 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4.1 meta分析
    4.2 黄体功能不全的中医证候及用药的分析与讨论
    4.3 黄体功能不全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傣药品种整理研究现状
        1.2.2 傣药材的鉴定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傣族药物资源信息数据集研究
    1 引言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文献资料的筛选
        2.3 编目数据的录入
        2.4 传统利用信息的规范化处理
        2.4.1 动植物、矿物名录的验证与修订
        2.4.2 传统利用信息的整合
        2.4.3 药材傣文名的修订
    3 数据样本描述
    4 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第二章 中国傣药资源品种整理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采集方法
        1.2 底层数据库来源
        1.2.1 药材资源科、属及名称底层数据库
        1.2.2 濒危物种底层数据库
        1.2.3 中国特有种底层数据库
        1.2.4 药材质量标准底层数据库
        1.2.5 主治疾病底层数据库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傣药学本草着作现状
        2.2 傣药资源的种类
        2.2.1 傣药植物资源
        2.2.2 傣药动物资源
        2.2.3 傣药矿物资源
        2.3 傣药资源传统利用特点
        2.3.1 傣医植物药的药用部位
        2.3.2 傣药的主治疾病
        2.3.3 傣药的使用方法
        2.4 傣药材的质量标准
        2.4.1 傣医植物药质量标准
        2.4.2 傣医动物药质量标准
        2.4.3 傣医矿物药质量标准
        2.5 傣医学药用植物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实例
        2.5.1 豆科傣药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
        2.5.2 大戟科傣药品种整理与标准分析研究
    3 结论
        3.1 傣药材的品种整理与傣医药的传承发展
        3.2 傣药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
        3.3 傣药材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傣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和标准系列
    1 仪器、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数据库构成
        2.2 物种鉴定系统
        2.3 傣药DNA条形码标准序列
        2.3.1 菩提树
        2.3.2 玫瑰茄
        2.3.3 佛肚树
        2.3.4 马缨丹
        2.3.5 木豆
        2.3.6 腊肠树
        2.3.7 白花蛇舌草
        2.3.8 大叶千斤拔
        2.3.9 美登木
        2.3.10 三对节
        2.3.11 桢桐
        2.3.12 南山藤
        2.3.13 糖胶树
        2.3.14 古山龙
        2.3.15 波罗蜜
        2.3.16 云南斑籽
        2.3.17 木棉
        2.3.18 长春花
        2.3.19 灯油藤
        2.3.20 臭牡丹
        2.3.21 地涌金莲
        2.3.22 叶下珠
        2.3.23 黄花夹竹桃
        2.3.24 垂序商陆
        2.3.25 地胆头
        2.3.26 马莲鞍
        2.3.27 铁刀木
    3 小结
第四章 傣药材DNA分子鉴定应用研究实例
    1 总论
        1.1 仪器,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与试剂
        1.1.2 DNA提取
        1.1.3 PCR扩增
        1.1.4 数据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样本材料
        2.1.2 药材样本
        2.1.3 仪器,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及分析
        2.2.1 扩增及测序效率
        2.2.2 DNA条形码标准数据库的建立
        2.2.3 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分析
        2.2.4 DNA条形码序列分析
        2.2.5 不同序列Barcoding gap检验
        2.2.6 ITS2的物种识别能力和NJ树
        2.3.讨论
        2.3.1 根类药材DNA提取方法改进
        2.3.2 DNA片段筛选
        2.3.3 DNA条形码在民族药物学应用的意义
        2.4 结论
    3 Bar-HRM技术鉴定“芽杆庄”及其混伪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高分辨熔解曲线模型的建立
        3.2.2 HRM-PCR测序结果分析
        3.2.3“芽杆庄”商品药材的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
        3.3 结论
    4 傣药“芽灵捂”及其混伪品DNA分子鉴定研究
        4.1 材料
        4.1.1 材料来源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参考数据库建立
        4.2.2 市场药材DNA条形码鉴定
        4.2.3 传统熔解曲线分析
        4.2.4 HRM分析
        4.3 结论
    5 基于Bar-HRM技术鉴定“贺帕举雷”及其混伪品
        5.1 材料
        5.1.1 材料来源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NJ树聚类分析
        5.2.2 ITS2序列变异分析
        5.2.3 传统熔解曲线分析
        5.2.4 HRM分析
        5.3 讨论
    6 小结
结语与创新
第五章 文献综述
    1 傣药资源概况
        1.1 傣药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态环境
        1.2 傣药资源特色
    2 傣药材品种整理研究状况
        2.1 傣药材本草整理现状
        2.2 傣药种类整理情况
        2.3 傣药材的基原鉴定与考证研究现状
        2.4 傣药材标准研究现状
        2.5 傣药材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3 傣药材鉴定研究现状
        3.1 傣药材传统鉴定研究现状
        3.2 傣药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已发表或待发表论文
致谢

(7)梅花针叩刺联合复方补乌糖浆对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的选择
    4 疗效判定
    5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白斑面积治疗前后变化分析
    2 两组患者白斑色素积分治疗前后变化分析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白癜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 现代医学对白癜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3 面积测量方法的选择依据
    4 中医证候的选择依据
    5 梅花针的作用机制
    6 复方补乌糖浆的功效与方药分析
    7 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作用机制分析
    8 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皮损色素积分评定表
附录2 临床调查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复方红藤糖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西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 西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及感染现状的认识
        1.2 西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研究
    2.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2 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2.1 内治法
        2.2.2 外治法
        2.2.3 综合疗法
        2.3 实验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情分度标准
        1.4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主要药品、试剂及器材
        2.3 方剂组成、制备及组方依据
        2.4 实验方法
        2.5.观察指标
        2.5.1 安全性指标
        2.5.2 疗效性指标
        2.6 疗效判定标准
        2.6.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2.6.2 局部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2.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6.4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2.6.5 血液流变学评价标准
        2.7 毒副作用观察
        2.8 统计学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疗效观察
        3.3 安全性观察
第三章 讨论
    1.复方红藤糖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机理
        1.1 中医对湿热淤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病机探讨
        1.2 中医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探讨
        1.3 复方红藤糖浆方药解析
    2.疗效分析
结语
    1.研究结论
    2.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针灸足三阴经10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全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1 病名
        2 主要症状
        3 病因病机
        4 辨证分型
        5 治疗方法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
        1 针灸镇痛的研究
        2 针灸治疗痛经的文献记载
        3 针灸治疗痛经的实验室研究
        4 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1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
        2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3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4 病情分级标准
        2.5 纳入标准
        2.6 排除标准
        2.7 中止标准
        2.8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
        3.2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3.3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方法
        3.4 质量控制
        3.5 伦理学分析
        3.6 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处理
        3.7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3.8 随访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1 研究结果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10)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瘀血体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瘀血体质的文献源流
    (一) 中医历代文献综述
    (二) 日本瘀血体质的研究
三、瘀血体质的形成因素
    (一) 先天因素
    (二) 后天因素
        1.内伤七情
        2.外感寒热
        3.跌扑损伤
        4.饮食起居不慎
        5.失血离经
        6.久病入络
        7.年老致瘀
        8.产后致瘀
        9.地域因素
四、瘀血体质与兼挟体质
    (一) 虚瘀体质
    (二) 痰瘀体质
    (三) 气滞血瘀
五、调整瘀血体质的意义和方法
    (一) 调整瘀血体质的意义
    (二) 调整瘀血体质的方法
        1.注意饮食起居
        2.加强身体锻炼
        3.保持心态平衡
        4.适当服用药物
        5.针灸推拿保健
六、瘀血体质与瘀血证的关系
七、瘀血证的诊断标准
    (一) 学会诊断标准
    (二) 日本小川新的标准
    (三) 专科诊断标准
八、瘀血证与相关疾病
    (一) 易引起的中医病证
        1.水肿
        2.胸痹心痛
        3.中风
        4.吐血等失血证
        5.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二) 易引起的西医疾病
        1.心血管系统疾病
        2.消化系统疾病
        3.呼吸系统疾病
        4.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5.代谢系统疾病
        6.妇产科疾病
        7.眼科疾病
        8.肿瘤科疾病
九、瘀血证的方药证治
    (一) 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方剂
        1.活血化瘀方
        2.理气活血方
        3.活血通络方
        4.补气活血方
        5.养血活血方
        6.清热活血方
        7.温经活血方
        9.活血化痰方
        10.活血祛风方
    (二) 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
    (三) 瘀血病证的临床治疗
        1.古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2.现代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3.田代华教授对瘀血病证的治疗
讨论
    一、瘀血体质是导致瘀血证发生的重要基础,要避免瘀血证的发生,必须调理瘀血体质
    二、瘀血证是瘀血质发展的必然结果,可造成诸多临床疾病,必须首先明确其诊断标准
    三、收集了较多活血化瘀的方药文献,总结了古今治疗瘀血病证的资料
    四、介绍了导师田代华教授治疗瘀血病证的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摘要

四、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孕育丹糖浆联合芬吗通治疗肾阳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疗效观察[D]. 余丹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妇炎清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D]. 张家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3]中成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 李鸿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中成药治疗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系统评价[D]. 仰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黄体功能不全近20年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D]. 高镇涛(koo chun to).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傣药资源品种整理与分子鉴定[D]. 段宝忠.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11)
  • [7]梅花针叩刺联合复方补乌糖浆对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童涛.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03)
  • [8]复方红藤糖浆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研究[D]. 苗秀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02)
  • [9]针灸足三阴经10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D]. 谷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10]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D]. 陈友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调经止痛糖浆治疗痛经15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