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

一、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论文文献综述)

丁毛毛[1](2021)在《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文中指出

王津京[2](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研究指明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刘艳梅[3](2020)在《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郭沫若历史剧的诗性特色,使其成为不少人眼中史剧艺术的开拓者。1940年代郭沫若创作的六大历史剧,社会价值和历史功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获公认。郭沫若充分运用自身诗才,将风格多样的诗歌元素融入历史剧,形成具有“火山雷电”特征,悲壮而崇高美感的历史剧。辩证客观地说,郭沫若抗战时期戏剧不免带有政治功利倾向,有粗糙草率之嫌,如果仅仅停留于政治层面就可能造成对郭沫若史剧的误读和曲解。较为明显的是,郭沫若史剧有意识地承继优秀传统戏曲去粗取精,将古体诗、自由诗、散文体诗、民间歌谣、戏曲运用到剧作中,形成古典风味浓厚的诗趣,使得抗战背景下的历史剧也能达到诗歌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惜,目前学界,许多研究者或是单独研究郭沫若诗歌,或是孤立研究郭沫若的戏剧,鲜少有人从“运诗入剧”这个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对郭沫若戏剧进行不蹈常袭故的深入探索,而诗歌的恰当运用可以说正是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获得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立足于戏剧这一本体,详细剖析郭沫若历史剧如何运用诗歌这一体裁,使得戏剧在题材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艺术的表达等方面产生变化及其具体特征,并进一步从这三大维度探寻郭沫若历史剧中诗与剧的互动和源流关系。绪论部分,本文对郭沫若诗歌、诗剧向历史剧的演化进行爬梳,按照时间脉络兼及论述一九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交代现实因素,并且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戏剧题材角度入手,分析郭沫若历史剧“诗和史剧融合”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抒情诗对戏剧结构的贯串、叙事诗增强被冲淡的戏剧情节、散文诗烘托戏剧气氛三方面进行论述。以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学观为出发点探索郭沫若历史剧在戏剧结构、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等角度与诗歌的融合,诗情的推动使得史剧情节结构紧凑,深化戏剧冲突。第二章: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从原本具有诗人身份的主人公形象屈原,具有诗性精神的次要人物以及古代游侠豪情人物形象三方面,衍生出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人物品格三种模式——屈原模式、婵娟模式、聂政模式,共同组成郭沫若理想诗国的人物体系。因三种形象建构模式诗化,郭沫若史剧人物呈现与同时期剧作家笔下历史人物迥然相异的面貌。第三章:分析史剧独特语言艺术,着眼戏剧文本的详细解读,对剧作的火山雷电式独白、诗化人物对白以及传统戏曲歌谣的运用,探讨郭沫若对传统诗歌艺术、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王迈[4](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选文与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本篇论文主要是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戏剧作品编选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戏剧作品及单元编排的教学价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对现阶段戏剧作品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戏剧作品的教学策略。论文整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戏剧作品教学进行概述,分别从部编本教材戏剧作品的编选以及戏剧作品教与学现状的角度进行整理、调查与分析。其中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较人教版教材,对戏剧单元的单元构成、选文系统、作业系统、助读系统等方面均做出了重新编排,注重单元内各部分的衔接、选文的典范性、戏剧文体知识,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导,重视学生的戏剧实践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沿用过去戏剧作品的教学模式,戏剧实践活动没有得以充分展开,学生对戏剧作品的学习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第二部分从教学价值层面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戏剧单元的单元结构及戏剧作品内容方面进行价值分析,得出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戏剧知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等方面价值;第三部分在则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教师需要更新戏剧单元的教学观念,准确把握戏剧作品教学内容,突出戏剧文体特征,优化戏剧教学评价的角度提出关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戏剧作品教学策略。

刘遵佳[5](2020)在《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学拓展是对传统语文课堂的革新,拓展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外延伸,对教材中所没有体现的内容进行补充,以达到丰富教材文本,促进学生理解,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当前语文教学中课堂容量小、教学深度浅等问题。本文以作家身份的多样性、特殊性和作品经典性为依据选取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作家之一的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目前对于郭沫若的教学以及拓展教学的研究都比较少,本研究在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语文教学,对中学语文中郭沫若的教学拓展做相关研究,研究如下:第一章,基于郭沫若其身份形象的教学拓展。作家的背景知识是作品解读的必要部分,且作家的经历也是特别的语文学习资源。本章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呈现的郭沫若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作品和教学进行相应的补充,对目前因语文教材的局限而被忽视和遗忘的郭沫若其他形象进行拓展教学,抓住其有关形象与作品的联系,促进学生对郭沫若进行了解,从而促进对其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并对他特别的创作经历进行拓展使其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素材和资源。第二章,基于目前郭沫若选文的教学进行教学点的拓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文章的类型、题材、风格、艺术特点等文章的特质进行解读和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囿于教材的编写和单元的安排,在教学中忽视了文本的特质。本章利用拓展的教学形式对郭沫若的重要选文进行梳理和拓展,结合文本选择恰当的拓展教学点,改变教学视角单一的现状,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更能够对作品理解更加深刻。第三章,结合语文教学前沿的阅读视角和模式进行拓展教学方法的试探。本章围绕前两章的教学内容——郭沫若其人其作品的拓展教学,从单篇教学上升至更高的阅读层次,结合文学上的“全人”视境和语文阅读的“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两种拓展教学方式,对第一章和第二章郭沫若的教学拓展进行试探,以期在实际的教学拓展中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对其人其作品进行教学,改善课堂容量小的教学现状。本论文通过拓展教学的形式,对郭沫若的身份形象和其作品的文本特质进行具体的拓展教学研究,为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提供了合适的拓展点,并结合目前语文拓展的视野和方法进行有效实践,给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拓展提供示范。

谢帆[6](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戏剧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对象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戏剧”指的是构成戏剧的文学的因素——戏剧文学,即根据舞台表演和阅读而创作的剧本,通过创作的剧本中个性的语言、激烈的矛盾冲突,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达到再现生活、揭示社会的效果。学生学习戏剧不仅能拓宽视野,还能陶冶情操,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纵观各个版本教材的戏剧文学作品寥寥无几,加之教师和学生对其不重视,导致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独特的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然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单独列出以戏剧为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并给出了具体的戏剧学习方法。在此条件之下,探讨行之有效、具有独特价值的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部编版教材中“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戏剧选文,深入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戏剧教学。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意义、戏剧教学的研究现状、戏剧教学的内容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戏剧的特点及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和以“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戏剧教学的意义;第二章通过分析对实习所在学校的初中组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教师在教戏剧和学生学戏剧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章从活动任务单、选文内容和人教版教材的对比三个部分入手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戏剧单元进行分析,探讨该编排方式带来的益处;第四章结合“活动·探究”单元中“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三个活动任务,针对每篇课文,分别提出不同的、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结语总结当前初中语文戏剧教学面临的困境和本研究提出的戏剧教学策略,以期望一线初中语文教师们重视戏剧教学的独特价值,帮助学生学好戏剧。

史慧慧[7](2019)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演的历史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戏剧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技巧和丰富的戏剧表演形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到了民国时期,戏剧出现了分化,话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中,历史剧独领风骚。如最着名的历史剧《武则天》、《关汉卿》、《李白》等广泛在国内剧院屡次演出并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演出这些着名历史剧的众多国内剧院中,北京人艺演出的历史剧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由北京人艺创作并演出的历史剧始终保持着为“群众而作”的创作原则,并且在创作当中加入与时俱进的新元素,如《蔡文姬》就是在广泛结合群众审美趣味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时代标准的历史剧。所以,北京人艺历史剧在中国历史剧的舞台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阐述了研究北京人艺历史剧的主要目的和创新点,以及用到的一些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辨识了历史剧和历史话剧的含义,研究了当代历史剧的社会背景和艺术特色。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创作历程和主要的历史剧作家和导演。第四章和第五章是重点章节,主要概括了北京人艺历史剧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情况,重点阐述了四部女性题材历史剧的艺术特点,并且阐述了女性历史剧较少出现在北京人艺舞台上的原因。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发展现状和后续发展措施。最后,在第七章总结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社会价值和现代意义,试着找出其对我国历史剧发展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独创性所在。

姚媛媛[8](2019)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 ——以蔡琰为例》文中认为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是工人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着涵盖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要方面,关于妇女问题的研究散见其着述中。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作者用了较为详尽的笔触书写并记录了有关于妇女的地位演变、妇女问题的产生过程、基本规律及其妇女解放的基本道路,被公认为是关于妇女研究方面的经典之作。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论述关于妇女方面的思想在他们的专着《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反杜林论》等中都有直接或间接地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妇女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肯定妇女在推动历史发展和创造人类文明过程中的重要贡献,鼓励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妇女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我们分析研究今天的妇女地位、追求两性平等的社会尤为重要,是研究女性问题的理论支撑。郭沫若是我国着名的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郭沫若的个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在研读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过程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识到妇女作为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男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直遭受着社会压力与封建思想的双重压迫,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全体社会成员公正与平等的理念是相悖的,这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要求。深受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启发,郭沫若在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中通过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女性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基础的考察,选取东汉以才女蔡琰为代表的女性历史人物为研究基点,通过五幕历史剧《蔡文姬》,在秉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让蔡琰这一历史人物紧跟时代,成就她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爱国的新时代“五四”女性形象,呼唤女性思想意识从封建的牢笼中解脱出来,主动追求解放、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郭沫若对蔡琰的研究,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搜集史料的可靠性与考证的严谨性、秉承人民本位与时代发展立场的基础上重塑蔡琰这一人物形象。该形象实现了人物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出理论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大众性与独特性相联系,文学性与现实性相接轨的史学特征。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编着的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更是女性大众历史的述说。本论文以女性历史人物蔡琰研究为切入点,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视角,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对女性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思考、研究,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同时,通过对蔡琰研究的史学内容、史学方法、史学特征的探讨理出郭沫若女性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与当代价值,关注女性群体、重视女性教育、消除性别歧视,将女性从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有助于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权益,同时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社会与文学领域的传播和发展。

赖丽丽[9](2018)在《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四十年代,可谓是郭沫若创作生涯的第二个爆发期。郭沫若从诗坛转到戏剧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历史剧。其中,《屈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接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历史剧《屈原》正处于生命的旺盛期,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出都吸引着许多人。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了政治与审美两个因素对《屈原》接受的影响,探讨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也进一步思考了抗战时期政党之争对文学接受的影响以及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审美需求。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对《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经过及《屈原》接受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引出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指出了这一研究对象还存在的研究空间与价值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论文第一章主要是通过史料重返历史现场,从媒体的报道、观众的观演、文坛的评论、《屈原》唱和四个方面呈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屈原》热现象。论文第二章主要是分析政治因素对《屈原》接受的影响。这章分别论述了国共两种意识形态在《屈原》接受中的渗透。不同的意识形态犹如不同的化学剂,注入《屈原》这一对象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自然不一样。借助接受美学原理,这章分别论述了《屈原》在国共两党的阐释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接受形态,并且探讨了不同的接受形态背后的接受动机。国民党在《屈原》的接受中,重点阐释了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因为这与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思想相契合。共产党在《屈原》的接受中,重点阐释了屈原的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的愤懑不平,因为这与共产党的文艺思想相契合,体现了共产党在《屈原》阐释中的政治想象。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了《屈原》热的原因。论文首先分析了人们的审美眼光在抗战时期发生的变化,爱国主题的作品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以屈原为题材的诗歌与戏剧在抗战时期的复活就展现出了审美的时代性规律,《屈原》热现象与屈原题材适应抗战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屈原》剧本的艺术魅力: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丰满、人物语言个性化等。最后,分析了中华剧艺社成功的二度创作:演员的精湛表演、考究的服饰、精美的舞台装置等。

赵菲[10](2016)在《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文中指出现代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西方话剧被引入中国后生根、萌芽,不断民族化的历程。郭沫若作为现代剧作大家,其话剧创作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特征。然而就目前对郭沫若戏剧的研究来看,很少有研究者对郭沫若话剧创作民族化作一宏观系统的论述。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将从话剧民族化的视角,分析郭沫若以历史剧为代表的话剧创作,详细研读文本,并结合郭沫若的思想与理论发展,尝试对此问题作出全面解读。绪论部分,将着重阐述话剧“民族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并附研究综述。所谓民族化,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在审美趣味与欣赏要求层面,要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熔铸民族的风格;在表现内容层面,侧重于展现现实生活与时代风貌;从精神内核层面上看,则主要体现现代性意识。至于民族化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则是一个从“破”到“立”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五四期间起至二十年代末,是话剧民族化的起步与摸索阶段。新文化诸人以矫枉必先过正的姿态彻底否定旧剧,扫清了新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1926年,“国剧运动”开展,发起者主张将西方理论与中国民族传统进行融合,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貌的现代戏剧。30年代末,“话剧民族化”便被提上了日程,中国话剧开始向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方向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第一章主要阐述郭沫若的思想基础及对其作品的影响。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如下两个时期。第一,五四时期。郭沫若吸收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泛神论”的世界观和以主观性、抒情性为基本特征的以自我为本位的文艺观,并借鉴了歌德和王尔德等西方剧作家的创作,表现为强烈的个人意识与自由精神,并有一定的唯美主义倾向;第二,四十年代。郭沫若早在1924年翻译河上肇的着作时便已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转向以革命为本位的文艺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戏剧进一步强化了为革命服务的特征。直到建国后,史剧创作完全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第二章主要阐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将历史的精神转化成时代的精神。他并不强调要按史学研究的方法恢复历史原貌,而是要发展“历史的精神”,将其演绎为与现实生活紧密贴合的时代精神。第二节主要论述郭沫若塑造的人物形象与民族性格和时代精神的关系。这些人物普遍具有民族的传统性格,又融入了时代与作者的理想和期冀。第三节主要论述郭沫若剧作中民族精神的重塑,包括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以及威武不能屈的正义品格。并结合时代要求,对民族精神进行新的阐发。第三章着重阐释郭沫若对西方现代思潮进行的民族化改造以及对传统美学精神的发扬。一方面,他移植了西方浪漫主义精神,深入挖掘人的自我意识,高扬反叛精神,并在创作中融入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另一方面,他继承与发扬了传统美学精神,在传情达意上采取了诗化抒情方式,在戏剧结构上又借鉴了传统戏曲的形式,强化了戏剧的表现力。

二、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2)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3)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郭沫若诗剧到历史剧创作的演变轨迹
    二、郭沫若历史剧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诗和史剧的融合”
    第一节 抒情诗里的浪漫主义诗情涌现
        一、对仗语式的抒情效用
        二、题材选择里的诗意之美
        三、历史剧的诗情结构
    第二节 叙事诗里的现实主义精神追寻
        一、“失事求似”叙事理念:历史精神的时代化显现
        二、故事性叙事:增强史剧的革命现实味
    第三节 诗情和诗美汇为一体的史剧
        一、诗歌形式的自由表达
        二、无拘无束的诗性精神
第二章 诗性人物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屈原模式:爱国诗人的纯洁人格
    第二节 婵娟模式:乌托邦想象下的道义美
    第三节 聂政模式:豪放游侠的典型化
第三章 汪洋恣肆的史剧诗化语言
    第一节 火山雷电式独白
        一、热烈火山式独白
        二、冷峻雷电式独白
    第二节 史剧对白诗意化
        一、对“写意”笔法的继承
        二、热骂与柔婉交织的对白
    第三节 古典戏曲的巧用
        一、曲词雅俗兼备
        二、音调铿锵激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选文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戏剧作品的独特价值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三)初中戏剧作品教学现状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对戏剧艺术本身的研究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文的研究
        (三)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的研究
        (四)戏剧作品教学意义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文本细读法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编选与教学概述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戏剧作品编选特点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戏剧作品选文系统编选分析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戏剧作品助读系统编选分析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戏剧作品作业系统编选分析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戏剧单元教与学现状研究
        一、教师维度的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维度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价值分析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单元的单元结构价值分析
        一、使学生戏剧知识体系化,提升戏剧素养
        二、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选文价值分析
        一、增强戏剧感染力的艺术手法
        二、独具魅力的戏剧语言
        三、蕴含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教学策略
    第一节 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戏剧素养
        一、教学要有的整体意识
        二、分散活动任务,落实到位
        三、活动组织与实施走向精致化
        四、教师提升戏剧作品教学的能力
    第二节 准确把握文本教学内容,创新戏剧阅读教学实践
        一、品味戏剧语言,探寻人物内心
        二、聚焦戏剧冲突,体悟复杂世界
        三、开展单元内戏剧群文阅读教学
        四、对戏剧作品进行整部剧阅读
    第三节 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有效发挥评价作用
        一、调整考试内容,重视对戏剧阅读能力的评价
        二、建构戏剧单元的档案袋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郭沫若与中学语文相关研究
        (二) 教学拓展相关研究
        (三) 现有研究之不足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郭沫若形象的建构与重构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形象的建构
        一、作为新诗人、剧作家的文学家形象
        二、作为历史学家与古文字学家的学者形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中郭沫若形象的遮蔽与重构
        一、被新诗人遮蔽的旧体诗人形象
        二、被忘却的小说家和翻译家形象
        三、被回避的社会政治家形象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郭沫若作品的教学拓展
    第一节 郭沫若选文入选教材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后教材中郭沫若诗文选用梳理
        二、选文选用背景及教学点梳理
    第二节 《天上的街市》:从想象到格律
        一、《天上的街市》教学现状
        二、《天上的街市》的诗歌格律
        三、《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第三节 《屈原(节选)》:跨文体思维教学
        一、《屈原(节选)》教学现状
        二、《屈原(节选)》中戏剧与诗歌的融合
        三、《屈原(节选)》的跨文体教学设计
    第四节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新诗内在律和新诗散文化
        一、忽视与重拾
        二、自由诗的内在节奏鉴赏教学
        三、解读新诗散文化倾向
第三章 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的方法
    第一节 “全人”视境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运用
        一、“全人”视境概述
        二、在教学中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郭沫若
        三、对郭沫若其人教学的启示
    第二节 群文阅读在郭沫若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一、“群文阅读”打开方式概述
        二、郭沫若作品“群文阅读”试探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在郭沫若教学中的探究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
        二、郭沫若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屈原》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戏剧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戏剧教学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戏剧
        二、戏剧教学
        三、“活动·探究”单元
    第二节 戏剧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一、戏剧的特点
        二、戏剧的教学价值
    第三节 以“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戏剧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戏剧课堂教学模式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戏剧学习素养
        三、有利于今后的高中语文戏剧学习
第二章 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初中语文戏剧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第二节 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戏剧单元解读
    第一节 活动任务单解读
        一、“阅读与思考”
        二、“准备与排练”
        三、“演出与评议”
    第二节 选文内容解读
        一、《屈原(节选)》
        二、《天下第一楼(节选)》
        三、《枣儿》
    第三节 与人教版初中戏剧选文对比分析
        一、教学内容更加全面
        二、组织形式更加灵动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第一节 “阅读与思考”教学实施策略
        一、进行比较阅读,品味剧本语言
        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剧本冲突
        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四、了解剧本背景,思考剧本内涵
    第二节 “准备与排练”教学实施策略
        一、成立剧组,确定分工
        二、选定剧本,确定剧组工作日程
        三、精细彩排,融入角色
    第三节 “演出与评议”教学实施策略
        一、课堂表演剧本片段
        二、撰写评论,改编剧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初中语文戏剧教学问卷调查表 (教师卷)
    附录二 初中语文戏剧教学问卷调查表 (学生卷)
致谢

(7)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演的历史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剧的释义和艺术特点
    2.1 历史剧及历史话剧
    2.2 产生的社会背景
    2.3 历史剧的艺术特点
        2.3.1 尊重历史史实
        2.3.2 艺术的再创作
        2.3.3 戏剧美学的阐释
第三章 北京人艺创演的历史剧概况
    3.1 历史剧的创演情况
        3.1.1 历史人物类
        3.1.2 历史事件类
    3.2 主要编剧、导演及演员
        3.2.1 早期的奠基者
        3.2.2 后期的发展者
第四章 北京人艺创演的历史剧演出历程及原因分析
    4.1 1952年—1965年——多产期
    4.2 1966年—1976年无历史剧演出
    4.3 1977年—1989年——发展期
    4.4 1990年—2011年——稳定期
    4.5 2012年—2018年——创新期
        4.5.1 新编历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4.5.2 新编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北京人艺创演的女性题材历史剧研究
    5.1 女性题材历史剧分析
        5.1.1 《蔡文姬》——女学者的典范
        5.1.2 《武则天》——一代女皇
        5.1.3 《王昭君》——和平使者
        5.1.4 《阮玲玉》——陨落的女星
    5.2 创作较少的原因
        5.2.1 不同时期的关注度不同
        5.2.2 自身的艺术价值不同
        5.2.3 话剧界的评价不同
第六章 北京人艺创演的历史剧的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6.1 历史剧生存现状分析
        6.1.1 小剧场的场地限制
        6.1.2 观众年龄层次趋于两极化
        6.1.3 话剧题材趋于单一
    6.2 历史剧演出中出现的问题
        6.2.1 “传统”与“现代”的辩论
        6.2.2 剧本与团队的建构
        6.2.3 现代商业文化的诱导
    6.3 后续发展的系列措施
        6.3.1 历史剧的剧本策略
        6.3.2 历史剧的市场策略
        6.3.3 历史剧的制度策略
第七章 北京人艺创演的历史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7.1 民族文化的传播,寓教于乐
    7.2 丰富话剧剧目,繁荣观演市场
    7.3 推动话剧艺术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 ——以蔡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不足与趋势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主要观点
        2.1.1 妇女被压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
        2.1.2 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是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2.1.3 妇女解放体现着全人类解放的层次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2.1.4 妇女解放道路的开辟是一个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过程
        2.1.5 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有赖于妇女地位的改变
    2.2 郭沫若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接受与形成
        2.2.1 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4-1949)
        2.2.3 新中国成立后(1949-至今)
第3章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背景与基础
    3.1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时代背景
        3.1.1 民族危机,妇女深受其害
        3.1.2 社会危机,民众意识觉醒
        3.1.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进一步实践
    3.2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文化基础
        3.2.1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繁荣
        3.2.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传入中国
        3.2.3 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文化氛围
    3.3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情感基础
        3.3.1 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3.3.2 相似的情感经历
        3.3.3 强烈的爱国责任心
第4章 郭沫若对蔡琰形象的历史性考察
    4.1 蔡琰形象内涵的生成
        4.1.1 基于历史真实面相的考察
        4.1.2 源于现实的需要
        4.1.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下的历史剧创作
    4.2 历史人物研究的史学内容与史学方法
        4.2.1 蔡琰研究与东汉末年历史研究
        4.2.2 蔡琰研究中对曹操的全新评价
        4.2.3 蔡琰研究的历史内蕴
        4.2.4 坚持史料的可靠性与考证的严谨性
        4.2.5 秉承人民本位与时代发展立场
        4.2.6 贯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3 历史人物研究的史学特征
        4.3.1 理论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4.3.2 大众性与独特性相联系
        4.3.3 文学性与现实性相接轨
第5章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与当代价值
    5.1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启示
        5.1.1 关注妇女群体
        5.1.2 重视女性教育
        5.1.3 消除性别歧视
    5.2 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的当代价值
        5.2.1 有助于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妇女的权益
        5.2.2 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5.2.3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文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民国时期的《屈原》热
    二、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盛况空前的《屈原》热
    一、媒体的热烈报道
    二、《屈原》观演热
    三、《屈原》评论热
    四、《屈原》唱和热
第二章 《屈原》热的政治因素
    一、《屈原》与国民党文艺思想的遇合与背离
        (一) 《屈原》与民族主义的遇合
        (二) 国民党对《屈原》态度的遽变
    二、共产党在《屈原》阐释中的政治想象
        (一) 重点挖掘《屈原》中的民本思想
        (二) 组织唱和鸣不平
        (三) 呼吁“爆炸”隐喻新生
第三章 《屈原》热的审美因素
    一、屈原形象的巨大吸引力
    二、《屈原》剧本的艺术魅力
    三、中华剧艺社成功的二度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话剧“民族化”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五四时期创作思想基础
    第二节 四十年代创作思想基础
第二章 随时代变迁的民族精神
    第一节 历史剧创作与时代精神
    第二节 民族人物群像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重塑与高扬
第三章 现代性的民族化生成
    第一节 西方浪漫主义的移植
    第二节 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论文参考文献)

  • [1]郭沬若文学文本与侠文化[D]. 丁毛毛.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运诗入剧 ——1940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研究[D]. 刘艳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部编本初中语文戏剧作品选文与教学研究[D]. 王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中学语文郭沫若教学拓展研究[D]. 刘遵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部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戏剧单元教学研究[D]. 谢帆.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演的历史剧研究[D]. 史慧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8]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野下郭沫若历史人物研究 ——以蔡琰为例[D]. 姚媛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D]. 赖丽丽. 西南大学, 2018(01)
  • [10]郭沫若话剧创作的民族化实践[D]. 赵菲. 山东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人物语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