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稀释疗法(附20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稀释疗法(附20例临床分析)

一、血液稀释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附2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常思琦[1](2021)在《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观察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效应的基础上,探讨针刺通过促血管新生途径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栓组(4.5h,6h)、针刺+溶栓组(4.5h,6h),每组各15只。采用改良自体血栓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溶栓组在相应时间点经尾静脉注射阿替普酶(rt-PA,10mg/kg);针刺+溶栓组先在造模成功后2h行内关(双侧)、水沟针刺,留针30min,再于相应时间点进行溶栓。各组均在造模时进行脑血流量监测,并于造模成功后2h及24h根据Bederson法予以神经行为学评分。各组大鼠于造模后24h处死并取材。观察针刺干预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水肿及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实验二: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每组各12只。造模方法及干预方法同实验一,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 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确针刺促进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的评分均降低(P<0.01),神经功能改善;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针刺介入后的6h溶栓组与单纯6h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提示早期针刺可以改善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神经损伤。(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与假手术比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1),针刺+6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提示早期针刺可以减小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脑梗死体积。(3)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含水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脑含水量降低(P<0.05),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降低(P<0.01),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增加(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明显减小(P<0.01)。提示早期针刺可以使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脑水肿程度降低。(4)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比较: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6h溶栓组的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的缺血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1)。提示针刺可以显着降低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脑出血性转化。(5)各组大鼠患侧大脑皮层VEGF、bFGF、ES蛋白表达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的VEGF、bFGF、ES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6h溶栓组比较,针刺+6h溶栓组VEGF和bF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ES表达明显下降(P<0.01)。提示早期针刺介入可以显着提高时间窗外溶栓大鼠大脑皮层VEGF、bFGF的表达水平,降低ES的表达水平,起到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6)各组大鼠患侧大脑皮层VEGF、bFGF、ESmRNA表达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的VEGF的表达升高(P<0.05),bFGF、ES的表达升高(P<0.01);6h溶栓组的各指标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6h溶栓组比较,针刺+6h溶栓组VEGF和bFGF的表达增多(P<0.01),ES表达下降(P<0.05)。提示早期针刺介入可以提高时间窗外的溶栓大鼠大脑皮层VEGF、bFGF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ES的mRNA表达水平,对血管新生有着正向调控的作用。结论:(1)针刺早期介入可减轻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脑水肿、出血性转化等并发症,提高时间窗外溶栓治疗的安全性。(2)针刺可上调脑梗死溶栓大鼠缺血脑组织中VEGF和bF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下调Endostatin的蛋白及mRNA表达,提示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是通过促血管新生途径来实现的。

何水辉[2](2020)在《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旨在研讨调元益气法对于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作用机理,为气血亏虚型眩晕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调元益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连续针灸6天,每天1次,休息一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予西比灵10mg口服,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两组疗程均为3周。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体重以及治疗前症状、体征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4、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症状及体征,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有效。2、调元益气法能明显改善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中医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3、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在总有效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4、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李配庆[3](2020)在《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拟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且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住院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敷贴,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壮药穴位敷贴,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3~0天)、治疗后1月(28?3天)、治疗后3月(84?3天)的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比较(基线资料、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vs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月(84?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3)NIHSS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4)ADL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5)m RS评分比较:(1)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m R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6)中医症候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7)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药穴位敷贴安全可靠。结论:(1)壮药穴位敷贴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ADL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改善中医症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壮药穴位敷贴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杨士成[4](2020)在《针药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药结合以及针刺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系统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机理,以期为临床推广针药并施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中经络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针刺组、针药结合组。常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视患者情况酌情予开塞露。针刺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眼针结合体针进行治疗,针刺取穴:眼针取穴:肝-胆区、肾-膀胱区、上焦区、下焦区、肺-大肠区、脾-胃区;体针取穴:百会、四神聪、天枢、大肠俞、肺俞、上巨虚、足三里、支沟、中脘、丰隆,每日针刺治疗1次。针药结合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患者星蒌承气汤加减口服,方药组成: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全瓜蒌30g、胆南星5g、枳实10g、厚朴10g、炙甘草10g,日1次口服;同时应用眼针结合体针,联合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4天,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I)、中医症状积分、血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填写病例观察表,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1)入院治疗两周后,三组病例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评定、中医症状积分和纤维蛋白原等方面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中医症状积分等方面的改善上,针药结合组和针刺组优于常规治疗组,针药结合组效果更佳,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在血纤维蛋白原的检测中,治疗后三组间的纤维蛋白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和针刺组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针药结合组优于针刺组。结论:1.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药结合以及针刺治疗对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针刺治疗有效,针药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2.针药结合可有效降低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针药结合对于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及呼吸气粗等中医证候有着明显改善。4.针药结合的疗效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纤维蛋白原,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来实现的。

罗文娜[5](2019)在《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桃红四物加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因a SAH入院并在72小时内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抗脑血管痉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加味水煎剂,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的变化,治疗不同时期的颅脑TCD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指数(Linde-gard),治疗不同时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结束后2周后的m RS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治疗的第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指数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第7天、第14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积分、头痛评分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在治疗的第7天、第14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2周后在改良Rankin评分(m RS)方面无显着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上治疗的第1天两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的第7天,治疗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在以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20cm/s为标准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以痉挛指数>3为标准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可防治动脉瘤蛛性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的脑血管痉挛,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改善头痛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楚灿星[6](2019)在《益气疏血通脉方对气虚痰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益气疏血通脉方对气虚痰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疏血通脉方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进行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NHISS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NHISS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着(P<0.05)。(2)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着(P<0.05)。(3)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显着(P<0.05)。(4)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且用药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益气疏血通脉方用于气虚痰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效果确切,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徐佳[7](2019)在《针刺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评价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论文旨在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不同阶段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通过真实世界的研究,探索早期针刺干预与远期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性,以评估急性期针刺介入的最佳时机,为临床提供补充证据;分析中风发病时的中医症状与预后结局的相关性,为建立基于中医学评价体系的早期预后评估量表提供临床依据。同时,通过前瞻性试验,评价针刺对后遗症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针刺治疗中风提供循证依据;并对SSTCM量表进行测评,以观察其在后遗症期的应用价值,为中医学评价体系提供客观证据。方法:1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检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电子病历,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期入院患者315名,将针刺治疗作为一种暴露因素,根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的暴露时间分为A(2天内)、B(3~7天内)、C(8~14 天内)三组,A 组(n=105),B 组(n=109),C 组(n=101)。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治疗和针刺治疗,针刺采用辨阴阳经证电针及头针治疗,随访发病1年后的神经运动功能(FMA、MBI、mRS)和实验室检查(hs-CRP、FIB)改善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ROC曲线验证,探索发病时的中医症状与远期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性。2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62例和治疗组(针刺+康复)62例;针刺采用辨阴阳经证电针及头针治疗,两组共治疗2个月,通过对FMA、MBI(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和随访4个月后),mRS(入院时和随访4个月后)不同时期的动态测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应用SS-QOL和SSTCM量表观察患者(入院时和随访4个月后)的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质量和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SSTCM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敏感度检验和主成分分析,以评估后遗症期的应用价值。结果:1 回顾性研究:1)一年后随访,总样本死亡率0%,卒中复发率20.3%,mRS(0~2分)者74.3%。2)非参数检验(KW检验)显示,三组FMA、MBI、mRS 比较,A>C,B>C(P<0.05),A 和 B 无显着差异(P>0.05);hs-CRP:A>B>C(P<0.05);FIB:A>C,B>C(P<0.05),A 和 B 无显着差异(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0个中医症状(回归模型MBI)与MBI结局相关(DW1.409,调整后R20.654),10个中医症状(回归模型FMA)与FMA结局相关(DW1.446,调整后R20.620)。筛选上述两个模型有9个重复出现的症状(重复模型),分别将三个模型与NIHSS评分比较,绘制ROC曲线,回归模型MBI列出的10个症状总分预测运动功能的价值最高。4)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消除混杂干扰后,房颤(Ad.OR3.156)、慢性肾功能不全(Ad.OR 2.563)、糖尿病(Ad.OR 2.174)、卒中史(Ad.OR 1.883)与中风结局(mRS评分)相关(P<0.05);房颤(Ad.OR2.449)、卒中史(Ad.OR2.039)、慢性肾功能不全(Ad.OR 1.030)与再中事件发生相关(P<0.05)。2 前瞻性研究:1)两组共脱落5例(4.03%),符合方案集(PP)119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60例。2)PP数据集,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两组FMA总分(F=11.766,P<0.01)和MBI评分(F=4.072,P=0.046)随着时间的走势显着不同,在三个时点FMA总分,治疗组>对照组(P<0.05);MBI评分,治疗2个月后和随访4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所有患者FMA总分(罗伊最大根的偏Eta2 0.813,P<0.01)、MBI(罗伊最大根的偏Eta2 0.719,P<0.01)随着时间的走势发生显着差异。ITT数据集,两组治疗后在改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FMA总分、MBI和mRS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3)随访结束后(6个月后),两组在改善SS-QOL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疾病症状和总分,以及SSTCM量表症状严重程度和对生活的影响方面,治疗组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4)症状严重程度部分Cronbach’a系数0.619~0.632,有19个条目具敏感性;对生活的影响部分Cronbach’a系数0.615~0.630,有21个条目具敏感性;KMO检验值均大于0.5,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显着性P<0.01;通过主成分分析,两部分最终分别归为7个维度,累积贡献率>70%,除了中风专有症状和伴随症状外,其余4项中医证候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气虚、阴虚和火(肝火、胃火)证。结论: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2天内介入针刺治疗是改善炎症反应的最佳时间,有助于远期运动功能恢复。2 后遗症期针刺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显着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和中医症状,且远期疗效满意。3 急性期出现喉间痰鸣、便秘、呼吸气促等10个中医症状的组合可能影响运动功能预后。4 后遗症期的中医证候以气虚、阴虚和火(肝火、胃火)证为主,可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5 合并房颤、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既往卒中史是同时影响预后和再中的危险因素,以房颤的危险程度最高;糖尿病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6 通过疾病不同阶段的观察,急性期和后遗症期针刺干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显着,辨阴阳经证治疗方案远期疗效确切,比较安全。

曹妍[8](2019)在《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ATT-ICH)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血肿体积的动态变化;明确应用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与非抗血栓药物相关脑出血(非ATT-ICH)的血肿形态、血肿吸收及血肿增长的不同。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01月就诊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所有脑出血患者共236名,排除因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脑出血,排除入院1周内家属自动放弃的患者,收集到应用抗血栓药物(包括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溶栓)相关脑出血的患者31例为实验组,连续性选择同时期入院非ATT-ICH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收集基线资料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入院时收缩压(SBP)、入院时舒张压(DBP)、入院时哥拉斯加评分(GCS);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一次相关化验指标:血小板计数(BPC)、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根据2009年Barras等[15]提出的血肿形态分型,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肿形态;记录所有患者血肿部位;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体积(cm3)=A x B x C xπ/6,A为头部CT血肿最大面积平面长轴,B为血肿最大面积短轴长度(要求与A相互垂直),C为血肿扫描层数。破人脑室内或侧裂池中的血量不计算在血肿体积内。记算所有患者发病6h、24±3h、72h、7d的血肿体积,对血肿形态及血肿变化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数(n,%)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课题收集的31例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中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26例,华法林相关性脑出血2例,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3例,由于华法林相关脑出血与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病例数少,故本课题主要对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与非ATT-ICH进行血肿形态、血肿部位及血肿体积的变化,在血肿形态及血肿部位的对比中,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与非ATT-ICH在不规则血肿形态方面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65%vs 36%,P<0.05);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与非ATT-ICH在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脑干等出血部位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血肿吸收率方面,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与非ATT-ICH的对比,在发病24±3h的血肿吸收率,两组患者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0.10±0.10 vs 0.06±0.06,P>0.05),72h、7d两组患者血肿吸收率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0.29±0.15 vs 0.21±0.08 P<0.05,0.65±0.21 vs 0.52±0.19 P<0.05)。(3)在血肿增长方面,在发病24±3h、72h内发生血肿增长的患者,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组与非ATT-ICH组,在发病24±3h、72h时血肿体积的对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41.33±19.37 vs14.85±9.78 P<0.01、34.62±10.51 vs 13.91±10.63 P<0.01)。结论(1)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的血肿形态以不规则形态(65%)为主。(2)在发病24±3h到72h若发生血肿体积增长,则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的患者血肿增长的体积更大。阿司匹林相关脑出血比非ATT-ICH的患者在72h到7d的血肿吸收率快。

黎慧卿[9](2019)在《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祖国医学在数千年前提出的胸痹心痛,属于现代医学中冠心病的范畴,目前已成为现代文明病之一。因后天环境中的多因素例如摄入营养过剩、缺乏锻炼、肥胖率发生率上升、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影响下,发病年龄有趋于年轻化,导致胸痹心痛(冠心病)人群基数越来越庞大。虽然科技水平、医疗水平的进步,该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乃至对社会的影响都颇大。几千年祖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传统医学的康复理念以及其特有的康复治疗手段例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传统康复治疗因其特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因而,汇总整理胸痹心痛的中医康复理论、临床机制、治疗及应用内容,以及推动其在临床的应用也迫在眉睫。方法针对中医胸痹心痛相关的康复理论及其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并另以近代中西医学、现代药理学与养生学相关的期刊论文及书籍,作为现代中医学心病康复研究之验证数据。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机检索方法是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所收录期刊论文、研究报告等相关文献数据以搜寻检索式(关键词)一康复、心病、心病康复、中医康复、胸痹心痛、冠心病、动脉硬化、中药、针灸、饮食、中医护理等相关字眼,借以收集资料;手工查阅方法主针对重要相关性专书等研究书籍史料进行书面查询。主要将胸痹心痛中的中医康复内容分为胸痹心痛的理论研究及治疗方法、中医康复的现代学研究三个部分进行文献的归纳整理,最后将所得到的数据加以整理、分析、总结论述。成果本研究搜集查阅相关医书文献,整理探讨资料,论文内容述及胸痹心痛症,及对胸痹心痛(冠心病)患者的中药康复、饮食康复、针灸康复及中医护理归纳出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对胸痹心痛制定的相关中医康复的内容,并从相关研究中显示出中医康复对于患者疾病预后的积极意义。结论本研究为提升罹患心疾者的全面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查阅中西医学心病康复相关文献及相关书籍,总结出中医康复具有悠久的历史,不论是以祖国医学为主导的古代还是西方医学为主流医学的现今,中医康复在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不论是从现代实验室研究数据方面、中药等具体中医康复手段的具体作用机制方面,亦或是患者自身的疗效和生活水平改善方面,中医康复手段都获得了认可。虽然中医康复体系目前还存在不足的一面,但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回归家庭、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

云天婵[10](2018)在《针刺左侧通里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在针刺左侧通里穴过程中各个时间段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BPM、SDNN、RMSSD)及频域指标(LF、HF、TP、LF/HF)的变化情况,探讨针刺左侧通里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通里穴治疗脑梗死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选穴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30例自愿进行试验的脑梗死患者,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平均年龄为60.9 ± 5.8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针刺患者左侧通里穴后,使用medilog(?)AR12动态心电记录仪记录针刺前、进针时、留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5min五个时间观察点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HF、LF、LF/HF、TP,其中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总功率TP、RMSSD和SDNN经对数转换成LgHF、LgLF、LgTP、LgRMSSD、LgSDNN,LF/HF采用转换过的LgLF/LgHF。统计方法采取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及相关样本Friedman双向等级变异数分析。结果:1.平均心率和HRV时域指标:BPM和LgRMSSD在五个时间点间比较,整体趋势增高,但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LgSDNN在行针时与针刺前相比数值升高(P<0.05);2.HRV频域指标:LgLF在进针时、留针时、出针时、出针后与针刺前比较数值下降明显(P<0.05);LgHF在进针时、留针时、出针时、出针后与针刺前相比显着降低(P<0.05);LgTP在出针后与针刺前比较数值下降(P<0.05);LgLF/LgHF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与针刺前比较显着升高(P<0.05)。结论:1.针刺左侧通里穴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迷走神经活性。2.针刺左侧通里穴可以提高交感神经活性。3.针刺左侧通里穴能调整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张力。

二、血液稀释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附2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稀释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附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1.1 病名渊源
        1.2 病因病机
        1.3 论治概要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灸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1 脑梗死的病因
        2.2.2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2.3 治疗方法
        2.3.1 血液稀释(HD)疗法
        2.3.2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
        2.3.3 干细胞治疗
        2.3.4 溶栓治疗及其局限性
    3. 本研究科学假说形成的理论依据
        3.1 及时恢复血供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
        3.2 血管新生是脑梗死后血供恢复的核心环节
        3.2.1 血管新生
        3.2.2 血管新生与脑梗死后的血供恢复
        3.3 血管新生可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3.4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治疗脑梗死的机制
        3.5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科学假说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改良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模型的制备
        2.3 神经行为学评分
        2.4 干预方法
        2.5 脑梗死体积测定
        2.6 脑含水量的测定
        2.7 脑出血性转化测定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造模过程中脑血流量变化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
        3.4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较
        3.5 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比较
    实验二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2.2 改良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模型的制备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2.4 Western Blot检测
        2.4.1 提取组织中的蛋白
        2.4.2 测蛋白浓度(BCA法)
        2.4.3 蛋白定量
        2.4.4 制备SDS-PAGE凝胶
        2.4.5 上样及电泳
        2.4.6 转膜
        2.4.7 封闭
        2.4.8 一抗孵育
        2.4.9 二抗孵育
        2.4.10 凝胶成像扫描
        2.5 Real-time PCR检测
        2.5.1 总RNA提取
        2.5.2 RNA浓度及纯度测定
        2.5.3 逆转录
        2.5.4 Real-time PCR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VEGF、bFGF、ES蛋白表达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VEGF、bFGF、ESmRNA表达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脑梗死模型的选择
    2. 干预方法的选择
        2.1 溶栓方法的选择
        2.2 针刺方法的选择
        2.2.1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其选择依据
        2.2.2 针刺时间点的选择
    3.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4.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探讨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病位的认识
        1.4 治则治法、证型的认识
        1.5 证型取穴的认识
        1.6 中医对眩晕治疗的认识
    2、西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2.1 概念
        2.2 病因的认识
        2.3 发病机制的认识
        2.4 分类的认识
        2.5 治疗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病例来源
        1.2 中西医诊断判定标准
        1.3 试验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干预措施
    3 观察指标
        3.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3.2 中医证候观察
        3.3 疗效评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学方法处理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观察指标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立法依据
    2、调元益气法的理论基础
    3、调元益气法的特点
    4、选穴依据
    5、西药选择依据
    6、研究结果分析
        6.1 头晕障碍量表评分分析
        6.2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6.3 总有效率分析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
    附表2 中医证候评分表
综述 中医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3 壮医麻邦诊断
        1.2.4 纳入标准
        1.2.5 排除标准
        1.2.6 剔除标准
        1.2.7 脱落或中止病例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常规治疗
        2.2.2 干预措施
        2.2.3 穴位敷贴的制备
        2.2.4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2.3 测量指标
        2.3.1 基线资料
        2.3.2 安全性指标
        2.3.3 疗效性指标
        2.4 试验流程
        2.5 质量控制措施
        2.5.1 操作者操作规范
        2.5.2 操作者的培训
        2.5.3 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2.5.4 伦理学要求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结果
        3.2.1 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
        3.3 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
        3.3.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3.3.2 两组治疗后28±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3.3.3 两组治疗后84±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3.3.4 两组治疗后的Trelis polt-100%Stacked Bars图
        3.3.5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
        3.3.6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比较
        3.3.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3.8 安全性指评估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4.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
        4.1.2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4.1.3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4.1.4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
        4.1.5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4.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4.2.1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4.2.4 中风病的常用治法
        4.3 壮药穴位敷贴的认识
        4.3.1 壮药穴位敷贴的选药依据
        4.3.2 壮药穴位敷贴中药药理作用
        4.3.3 壮药穴位敷贴的剂量使用依据
        4.3.4 壮药穴位敷贴的取穴依据
        4.3.5 穴位敷贴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4.4 两组治疗一般资料比较
        4.4.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4.4.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
        4.4.3 两组治疗后改良ADL评分变化情况
        4.4.4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变化情况
        4.4.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
        4.4.6 两组安全性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图表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针药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梗死的中西医认识与治疗及通腑化痰法的浅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中英文参照表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四)病情程度判定标准
        (五)一般资料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案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临床疗效结果
        (二)依从性指标
讨论
    一、中医及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
        (一)中医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病机研究
        (二)现代医学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
        (三)具体论治
    二、方药分析
        (一)组方配伍及方义
        (二)单味药抗脑血管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
        (三)组方后抗脑血管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
    三、结果及临床疗效分析
    四、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6)益气疏血通脉方对气虚痰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概况及防治现状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2.1 病名的沿革
        2.2 历代医家对于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3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3.1 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3.2 缺血性中风的分型
        3.3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
        3.4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干预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
        1.6 终止试验标准
        1.7 一般资料比较
        1.8 研究方法
        1.9 观察指标
        1.10 疗效评定标准
        1.11 安全性评价
        1.1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评分比较
        2.5 安全性观察结果
    3 讨论
        3.1 治疗效果分析
        3.2 益气疏血通脉方的组方依据
        3.3 益气疏血通脉方单味药的药理研究
        3.4 益气疏血通脉方的方义剖析
    4 不足
    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针刺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评价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早期针刺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标准治疗
        2.2 针刺治疗
        2.3 结局指标
        2.4 预后因素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和基线特征
        3.2 急性期不同时间针刺干预对于运动功能预后的影响
        3.3 急性期不同时间针刺干预对于HS-CRP、FIB预后的影响
        3.4 早期中风中医症状与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3.5 基线资料与预后结局相关性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医学对于中风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4.3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证据
        4.4 中医判断预后的结局指标
        4.5 真实世界证据
        4.6 不同时间针刺介入对于运动功能预后的影响
        4.7 不同时间针刺介入对于炎症预后的影响
        4.8 不同时间针刺介入对于凝血功能预后的影响
        4.9 早期中风中医症状与运动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4.10 中风合并基础病与预后结局相关性
        4.11 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第二部分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对照组
        2.3 治疗组
        2.4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评价
        2.6 疗效评定
        2.7 量表评价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不同治疗方案对FMA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
        3.3 不同治疗方案对MBI量表的改善情况
        3.4 不同治疗方案对于MRS改善情况
        3.5 不同治疗方案对SS-QOL改善情况
        3.6 不同治疗方案对SSTCM改善情况
        3.7 评价SSTCM量表在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中的应用价值
    4 分析与讨论
        4.1 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治疗
        4.2 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4.3 辨阴阳经证电针选穴依据
        4.4 针刺对于运动功能(FMA、MBI和MRS)的影响
        4.5 针刺对于患者报告的SSQOL量表的影响
        4.6 针刺对于患者报告的SSTCM中医量表的影响
        4.7 针刺安全性分析
        4.8 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已发表文章
    附录3 获得的证书
    附录4 参加会议情况
    附录5 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SSTCM)
    附录6 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
    附录7 临床试验注册号

(8)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9)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胸痹心痛中医概述
    1.1 病名溯源
    1.2 证候表现
    1.3 病因病机
        1.3.1 寒邪侵袭
        1.3.2 饮食不节
        1.3.3 痰瘀阻滞
        1.3.4 七情内伤
    1.4 辨证分型
    1.5 中医治疗
第二章 现代心脏康复概述
    2.1 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
        2.1.1 个体化运动
        2.1.2 宣传教育
        2.1.3 心理康复
    2.2 心脏康复对象
    2.3 心脏康复在冠心病人群中的应用
    2.4 现代心脏康复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理论与方法
    3.1 康复理论
        3.1.1 理论渊源
        3.1.2 理念内涵
    3.2 传统康复治疗
        3.2.1 中药康复
        3.2.2 饮食康复
        3.2.3 针灸康复
        3.2.4 传统运动康复
        3.2.5 中医护理
第四章 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现代机制研究
    4.1 细胞因子机制
    4.2 神经体液激素机制
    4.3 血液流变学研究
    4.4 血管内皮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针刺左侧通里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相关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手少阴心经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通里穴的认识
        1.3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的相关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通里穴的研究
    3. 心率变异性的认识
        3.1 心率变异性的发展
        3.2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1. 试验资料
        1.1 试验工具
        1.2 试验对象
        1.3 试验环境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际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前准备
        3.2 连接记录仪
        3.3 取穴
        3.4 针刺方法
        3.5 试验流程
        3.6 数据导出
        3.7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HRV不同频域指标LgLF、LgHF、LgTP、LgLF/LgHF结果
        1.1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对LgLF的变化
        1.2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对LgHF的变化
        1.3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对LgTP的变化
        1.4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对LgLF/LgHF的变化
    2.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平均心率(BPM)以及HRV各时域指标LgRMSSD、LgSDNN结果
        2.1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平均心率BPM的变化
        2.2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LgRMSSD变化
        2.3 针刺受试者左侧通里穴在各时间点LgSDNN变化结果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心率变异性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相关性
    3. 脑梗死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4. 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5. 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5.1 时域分析指标
        5.2 频域分析指标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四、血液稀释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附2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研究[D]. 常思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调元益气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D]. 何水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D]. 李配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针药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研究[D]. 杨士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D]. 罗文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益气疏血通脉方对气虚痰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研究[D]. 楚灿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针刺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评价及预后相关性分析[D]. 徐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抗血栓药物相关性脑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分析[D]. 曹妍.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9]胸痹心痛中医康复的文献研究[D]. 黎慧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针刺左侧通里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云天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稀释疗法(附2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