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家长与幼儿教育专家交流研讨

少儿家长与幼儿教育专家交流研讨

一、年轻家长和幼教专家交流切磋 幼儿家教:年轻父母最关心的话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聪[1](2021)在《“使用与满足”视域下育儿社交媒体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雅倩[2](2021)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形象研究》文中提出

韩雪童[3](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冯佳琪[4](2021)在《城家庭二孩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现状研究》文中认为

王一清[5](2021)在《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学前教育,作为国家学制的起始阶段,一直以来颇受国家重视,现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尽管男幼师在幼教队伍中占比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专业发展现状对吸引更多男性加入学前领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幼教队伍的师资水平影响重大。然而就目前而言,聚焦于男幼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不多,而有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少。笔者希望通过调研这类少数幼师群体专业发展需求的具体内容及需求满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求为促进男性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建议,进而提升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前教育的稳健发展。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了四位男性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等研究方法,调研他们专业发展需求的现状,总结其专业发展需求特征的异同,并对其专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根据影响因素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为男幼师满足自身专业发展需求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发现四位男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特征既呈现了共性,也体现了差异性。共性主要包括四位男幼师均明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容,运用相似途径来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且内外部专业发展需求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差异性则表现在专业发展需求的驱动因素、内容指向、满足程度和现实困境的不同。同时,影响男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因素不仅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及学历、当前专业发展阶段、自我的职业期望、家庭方面;还与幼儿园为其提供的“硬”、“软”环境以及政府部门的投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家长的要求与支持和男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关。最后,针对四位男幼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需形成社会、幼儿园、男教师的“三方合力”来促进其专业发展需求的满足。

马波[6](2020)在《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实践”,是人与人灵魂的相遇。优质的教学取决于教师在情感支持、课堂组织和教学支持等方面与儿童的互动。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质量师幼互动对儿童诸方面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家庭贫困、适应困难等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作用更突出。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在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方面相关政策的落地,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乡村学前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有学可上”的基础上如何“上好学”既是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人民的期盼,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四川省“一村一幼”项目首先在该区域试点和推行。这些地区的师幼互动质量如何,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升该区域的师幼互动质量等问题亟待探索。研究者在农村视角的指导下,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运用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对社会经济、交通、教育平均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等水平的L县25个“一村一幼”幼教点的42个班级的67名辅导员的师幼互动质量进行了上述问题的研究。首先,研究者采用CLASS评估系统对67名辅导员的一日活动进行了观察和评估。发现:L县村幼教点的师幼互动质量整体质量不高,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特点。从不平衡性来说,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情感支持得分最高、班级组织次之,教学支持得分最低;不同活动形式中的师幼互动质量得分存在不平衡性,游戏活动和户外集体活动在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领域的得分最高;集体教学活动在教学支持领域的得分略高;生活活动的师幼互动质量最低。从差异性来说,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存在低质量型、中低质量型、中等质量型和中高质量型四个剖面,以中低质量型为主,但仍存在一定比例有质量的师幼互动。不同结构质量的村幼教点其师幼互动质量差异显着。总体而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优势与挑战并存,如何发掘其师幼互动质量的优势,带动其弱势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其次,研究者采用田野考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影响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在外系统层面,一村一幼”政策对“一村一幼”过渡性、临时性的导向使得村幼教点在师资、教师身份待遇、教师培养、幼教点硬件设施设备、幼教点质量监督与管理等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对师幼互动质量产生重要而间接的作用。在大系统层面,研究者探讨了辅导员身份、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以及专业发展等职业困境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在中间系统层面,研究者考察了幼教点结构质量和班级结构质量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如研究发现村幼教点的屋舍拥挤与师幼互动质量有关,生活设施设备对班级组织质量、辅导员对儿童的关注程度等有显着性影响。班级是否有一定活动材料对师幼互动质量有显着性的影响,班级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班级规模过大时,师幼互动质量更低。在小系统层面研究者考察了辅导员的专业特质和个人特质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从专业特质来说,对于绝大多数非学前教育的辅导员而言,“学艺旁观”的“见习”对她们的教育观念、行为,师幼互动行为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尽管辅导员学历和专业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不显着,但并不意味着学历和专业不重要,学前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其情感支持和班级组织质量更高;辅导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不足及师幼互动培训的缺失使得她们缺乏有效互动的策略,也直接影响着师幼互动质量。辅导员的工作经历对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显着,本专业毕业后有其他学前(早期)教育机构工作经历的辅导员和小学转岗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辅导员对教育的认识和儿童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她们的教育行为、与儿童互动的行为以及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对师幼互动质量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辅导员的人格特质影响着辅导员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外倾型的辅导员面对困境更加积极乐观,对儿童也更加热情,尽责型的辅导员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总能够尽职尽责。第三,研究者在充分分析辅导员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和辅导员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幼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方案》,并展开了一学期的准教育实验。通过两次前测和一次后测以及辅导员问卷发现,本次学习活动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有显着作用,其中班级组织领域提升最多、情感支持次之,教学支持提升最少。这说明村幼教点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存在难易程度的差异,教学支持最难提升。不同活动类型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也不同:集体教学活动的师幼互动质量得分提升最多,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次之,户外集体活动最少。不同专业背景、出勤次数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提升无显着性差异,但学历越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出勤次数更多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提升更多。此外,辅导员在自我评价中认为除了师幼互动能力的提升外,还在教育理念、持续学习、专业信心方面有所收获,对本次学习满意度较高。最后,研究者对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进行了总的讨论,尽管民族地区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不高,但在其区域内部,发现其师幼互动质量的多元实践样态,并借助其优势以本区域力量为主,支持村幼自助、自主发展。同时也应看到,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师幼互动学习项目,而是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中各方的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其质量发展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韦敏[7](2020)在《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中小学阶段的适龄人口数量在高速地增长。然而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不完全均衡,校外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作为校内教育资源不足的补充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与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的严厉监管和行业内机构的争相追逐,使得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面临着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和生存空间压缩的困境。在面对新的环境以及顾客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下,如何有效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实现营销目的成为了多数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尤其是在教育服务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服务营销去更好地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的顾客需求以及服务于顾客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了当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宁学大教育为研究对象,并借助服务营销7Ps理论搭建本论文的主体框架,从产品层面、价格层面、渠道层面、促销层面、人员层面、服务过程层面和有形展示层面来分析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了现存问题为产品种类单薄、定价方式单一、分销渠道狭窄、促销手段老套、员工管理不完善、服务过程不规范和有形展示不突出这七个方面的服务营销策略的问题。通过利用PEST分析法与波特五力模型对南宁学大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法找出了机构现有的优劣势和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从而为该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战略选择。接下来,利用STP理论帮助南宁学大教育确定目标市场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最后,通过7Ps营销组合视角为南宁学大教育制定匹配自身的服务营销策略体系。从产品层面提出定制定价灵活化、产品体系化、促销多样化以及渠道拓宽化的营销组合策略;从人的层面提出了制定服务人员提升化、服务过程标准化和有形展示强化的营销组合策略。

王芳[8](2020)在《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成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注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制约我国建设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影响因素。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对此十分重视,连续下发系列文件明令禁止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整顿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这片疆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我国欠发达的边陲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多民族文化在这片场域内碰撞与融合,教育事业的发现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教育改革的过程也必然更加复杂。本文通过对新疆两所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从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实施者——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以及政策的配合者——幼儿家长三个角度还原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现实状况,进而发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归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举措。结合笔者的实地考察结果发现,新疆幼儿园在“去小学化”的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新疆教育行政部门所制定的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工作方案缺乏对新疆地区教育现实状况的思考,制定的方案工作内容缺乏特殊性与针对性;忽视了新疆少数民族幼儿所处的特殊的教育环境、教育背景及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特殊需求;新疆幼儿教师整体专业素质水平偏低,缺乏专业的学前双语教师,致使“去小学化”治理工作难以实现初衷;新疆幼儿家长自身的教育学历水平比较低,无法为幼儿创造优质的学前家庭教育环境,也更易受到传统教育价值观念和功利主义思想的束缚,形成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大环境相对落后、公办园与民办园对“去小学化”政策落实力度有差异及社会培训机构监管不善等原因使得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在实施过程中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针对于此,笔者立足于新疆特殊的文化教育背景和发展现实状况,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出发,要进一步结合新疆独特的教育背景和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幼儿园“去小学化”举措,完善当前新疆地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工作方案;关注少数民族幼儿的教育背景以及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特殊需求,在幼儿园内开展适宜的语言识字教学活动;从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的角度,为幼儿教师定期开展交流培训,建设一支专业的学前双语教师队伍;从提升新疆幼儿家长自身的国语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出发,引导家长开展适时的家庭教育,并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从构建公平和谐的学前教育大环境的角度,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缩小公办园与民办园在“去小学化”执行落实上的差异以及规范学前培训机构及小学等相关机构,帮助新疆幼儿获得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由政策制定者、政策执行者以及社会机构通力合作,以期形成一条适宜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特色道路。

谢元亭[9](2020)在《家长对“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质量的家园共育促进儿童认知、社会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家园共育也正以“互联网+”教育的崭新面貌呈现并日益兴起。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参与成员,对共育方式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互联网+”家园共育开展的教育成效。因此,“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研究随机抽取中央电化教育馆覆盖的全国“家校共育”示范园的600余名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家长对“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理论研究,整理与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构想“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的结构,以此为基础确定家长满意度的测量维度。实证研究上结合专家的建议与家长访谈,在已有维度上编制《“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围绕家长感知、社会临场感、媒介丰富度和家长身份认同四个维度考察家长满意度,并进一步讨论影响家长满意度的因素,提出建议。研究发现:1.《“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工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其家长满意度可以从家长感知、社会临场感、媒介丰富度、家长身份认同四个维度考察。2.“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呈中等偏上水平。3.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年龄、婚姻状况、父亲学历和父母职业存在显着差异,家庭月收入、母亲学历的不同对家长满意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家长感知、社会临场感、媒介丰富度和家长身份认同与家长满意度呈正相关。基于此,本研究从幼儿园开展“互联网+”家园共育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1.深化家园共育观念,提高教师和家长参与“互联网+”家园共育的能力;2.改变“园主家辅”地位,增强家长的主人公意识;3.充分开发平台,促进交流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希望为参与“互联网+”家园共育的幼儿园以及家园共育所依托平台开发者提供借鉴,以期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互联网+”家园共育的进一步发展。

梅嘉琦[10](2020)在《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三所小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偏食和不良饮食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原来意义上的成年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而今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未成年人中。不仅如此,学生浪费食物、喜食零食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普遍。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食育,而学校则是推进食育的关键场所。上海一些学校已经开展了食育推进试点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学生营养午餐及食育工作,上海市教委和市食药监局联合发文下达通知,要求自2018年9月开始各区在辖区所有学校组织开展食育工作。那么,现阶段上海市小学食育开展情况如何,食育的开展方式和实践活动是怎样的,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论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三所小学学生的营养认知、饮食行为习惯,以及学校食育开展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营养认知情况总体一般,饮食行为习惯尚可;学校食育的内容主要是关注食品安全的教育和学生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食育的活动形式主要以主题班会、广播、讲座等集体教学方式展开,部分学校还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体验式食育活动;学校有严格的饮食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校园食品安全方面。研究发现上海市小学食育推进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学生饮食认知及行为仍有待提高;食育覆盖面较小;学校对食育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食育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食育开展相关的监督评估制度不健全。针对学校食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成熟的食育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进小学食育的展开,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成立食育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科学的食育课程体系;加强食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构建食育评估机制;培育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食育体系。

二、年轻家长和幼教专家交流切磋 幼儿家教:年轻父母最关心的话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年轻家长和幼教专家交流切磋 幼儿家教:年轻父母最关心的话题(论文提纲范文)

(5)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呼声愈演愈烈
        1.1.2 幼儿园男教师面临的生活困境和工作困境
        1.1.3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1.1.4 研究者个人旨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
        1.3.2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幼儿园男教师
        1.4.2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现状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四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意识
        2.2.1 有无专业发展意愿
        2.2.2 对当下专业发展现状的认识
        2.2.3 专业发展需求的具体内容
    2.3 四位男幼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行为
        2.3.1 专业发展需求规划
        2.3.2 专业发展需求行动
        2.3.3 专业发展需求反思
        2.3.4 专业发展需求调控
3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的特征
    3.1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的共性特征
        3.1.1 明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内容
        3.1.2 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的途径类似
        3.1.3 内部专业素养需求得到一定程度满足
        3.1.4 外部专业支持需求得到部分满足
    3.2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的差异性特征
        3.2.1 专业发展需求驱动因素的差异
        3.2.2 专业发展需求内容指向的差异
        3.2.3 专业发展需求满足程度的差异
        3.2.4 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现实困境的差异
4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影响因素
    4.1 教师个人因素
        4.1.1 教师专业及学历
        4.1.2 当前所处专业发展阶段
        4.1.3 自我的职业期望
        4.1.4 家庭因素的影响
    4.2 幼儿园环境因素
        4.2.1 幼儿园提供的“硬”环境
        4.2.2 幼儿园提供的“软”环境
    4.3 社会环境因素
        4.3.1 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
        4.3.2 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4.3.3 家长的要求与支持
        4.3.4 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5 基于需求促进男幼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5.1 社会层面
        5.1.1 出台政策法律,保障需求满足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5.1.2 利用“互联网+”,拓宽需求满足的发展途径
    5.2 幼儿园层面
        5.2.1 “硬”环境方面
        5.2.2 “软”环境方面
    5.3 男教师自身
        5.3.1 终身学习——自学促进需求的满足
        5.3.2 未雨绸缪——规划促进需求的满足
        5.3.3 三省吾身——反思促进需求的满足
        5.3.4 他山之石——取经促进需求的满足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快速发展的“一村一幼”幼教点,其学前教育质量亟待保障
        二、师幼互动质量是“一村一幼”幼教点质量发展的关键
        三、“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尚待探索
        四、研究者的研究困惑与旨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一村一幼”幼教点的概念界定
        二、师幼互动的概念梳理
        三、师幼互动质量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及其质量的已有研究
        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二、民族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及其质量的已有研究
        四、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课程建构与质量探讨的相关研究
        五、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农村学前教育及其质量研究
        一、农村学前教育政策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二、农村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现状
        三、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及其培养的相关研究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师幼互动质量研究回溯
        一、从师幼互动研究看师幼互动质量
        二、在幼儿园质量研究中看师幼互动质量
        三、专门化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四、已有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 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及师幼互动质量研究综述
        一、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
        二、运用CLASS进行师幼互动质量现状探讨的已有研究
        三、已有研究对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探索
        四、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综述
        五、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视角转换与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基于农村视角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一、城市视角下被异化为“问题学前教育”的农村学前教育
        二、本研究的基本主张与研究立场: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应立足农村视角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论
        一、研究问题与思路
        二、研究方法论
        三、混合研究范式在本研究的运用
        四、研究伦理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一: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现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程序
        研究设计二:影响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考察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及伦理
        研究设计三:探寻提升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
        一、研究目的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三、研究过程及伦理
第二部分
    第五章 L县“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现状研究
        第一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基本现状研究
        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整体现状考察
        二、“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整体水平
        三、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与其他区域师幼互动质量的比较
        四、总结
        第二节 L县村幼教点一日活动中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研究
        一、四种活动类型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比较
        二、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分析
        三、总结
        第三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潜在剖面考察
        一、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类别检验
        二、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类型分布
        三、不同师幼互动质量类型的特点分析
        四、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不同师幼互动质量类型的分布
        五、总结
        第四节 L县不同结构质量的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差异考察
        一、硬件设施较好、有一定活动材料的班级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二、师幼民族构成单一、幼儿混龄跨度小于 3 岁、规模适宜的班级其与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三、教育工作经历越丰富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更高
        四、总结
        五、本章总结
    第六章 L县“一村一幼”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优势与挑战
        第一节 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质量面临的挑战
        一、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整体质量不高,教学支持尤低
        二、一日活动中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面临不同的挑战
        三、低质量型在村幼教点的占比较高,如何改善这部分质量难度较大
        四、村幼教点结构质量对师幼互动质量有制约作用
        五、辅导员专业素养与多元文化素养不足制约师幼互动质量
        第二节 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具备的优势
        一、L县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得分存在不平衡性
        二、村幼辅导员之间在CLASS的得分存在差异性
        三、本章总结
    第七章 影响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的原因考察
        第一节 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政策管理与师幼互动质量
        一、“本地人”的师资招聘和本区域文化对师幼互动质量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二、村幼教点辅导员薪资政策制约着师幼互动质量
        三、行政管理和监督松散对师幼互动质量不利
        四、乡镇中心小学对村幼教点的业务质量与管理于师幼互动质量不利
        五、总结
        第二节 “一村一幼”辅导员职业困境与师幼互动质量
        一、身份困境:不是教师的教师与师幼互动质量
        二、工作性质困境:繁琐的工作内容与嘈杂的工作环境与师幼互动质量
        三、专业文化氛围的困境:孤岛中的辅导员与师幼互动质量
        四、总结
        第三节 幼教点结构质量与师幼互动质量
        一、幼教点硬件设施设备与师幼互动质量
        二、“一村一幼”班级活动材料与师幼互动质量
        三、“一村一幼”班级规模与师幼互动质量
        四、班级儿童年龄跨度大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有利弊影响
        五、总结
        第四节 “一村一幼”辅导员特质与师幼互动质量
        一、“一村一幼”辅导员专业背景与师幼互动质量
        二、“一村一幼”辅导员的教育观念与师幼互动质量
        三、“一村一幼”辅导员人格特质与师幼互动质量
        四、总结
        五、本章总结
第三部分
    第八章 村幼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第一节 学习内容及序列: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特点分析
        一、师幼互动学习内容的总体设计应考虑辅导员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班级组织是低水平师幼互动教师向中等水平发展的切入口
        三、辅导员的教学支持能力发展难度最大
        四、辅导员的教学实践急需行为管理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学习条件与学习方式:村幼教点教师特点分析
        一、学习条件的保障应考虑乡村教师的多重身份
        二、学习方式的选择应考虑辅导员的精神生活状态
        第三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的理论基础
        一、苏尔曼的教师知识观
        二、维果茨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
        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四、技术协助策略
        第四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项目方案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者
        三、学习内容与途径
        四、条件保障
        五、师幼互动学习方案的实施
    第九章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研究
        第一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评估
        一、辅导员师幼互动质量得分前后测总体结果比较
        二、不同活动类型师幼互动质量的前后测比较
        三、不同专业特征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四、不同出勤次数的辅导员其师幼互动质量的变化
        五、不同视频使用情况的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六、不同现场反馈次数的师幼互动质量变化
        七、总结
        第二节 辅导员对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一、辅导员对掌握师幼互动学习内容的总体评价
        二、辅导员学习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转变
        三、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转变
        四、辅导员学习满意度调查
        五、辅导员对本次学习项目的建议
        六、总结
        第三节 辅导员师幼互动学习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一、学习项目对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作用显着
        二、师幼互动学习效果还表现在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之外
        三、村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四、师幼互动学习需要对教师有积极的鼓励和及时有效的反馈
        五、辅导员对本次学习整体满意度较高
        六、本章总结
    第十章 村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与教师学习的经验与反思
        第一节 村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经验与反思
        一、辅导员具备强烈的师幼互动学习动机
        二、学习方案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
        三、专业人员及时有效的反馈
        第二节 支持辅导员有效学习的思考
        一、平等视角下发现、正视、理解辅导员
        二、“学不能被教,只能被辅助”
        三、辅导员的学习需要情感支持
        四、总结
第四部分
    第十一章 总的讨论与反思
        第一节 “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讨论与分析
        一、“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总体不高
        二、“一村一幼”情感支持质量存在虚高的可能性
        三、“一村一幼”班级组织质量总体不高,但最有提升的可能
        四、“一村一幼”教学支持质量最低且提升难度大
        五、“一村一幼”不同活动类型的师幼互动质量差异较大
        第二节 提升“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的建议
        一、“一村一幼”教育政策应解决辅导员的身份和待遇问题
        二、“一村一幼”教育政策应支持辅导员的持续专业成长
        三、区域行政管理应加强以师幼互动质量为主的过程性质量管理
        四、行政管理应严格控制班额
        五、加强幼教点基本设施设备和活动材料投放
        六、加强“一村一幼”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课程和培训体系建设
        七、教育实践中注重有质师幼互动在各活动类型中的延续和提升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3.1 服务营销的相关理论
        1.3.2 服务营销在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3.3 服务营销应用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4 国外内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现状
    2.1 南宁学大教育基本情况
        2.1.1 学大教育的简介
        2.1.2 南宁学大教育的基本情况
    2.2 南宁学大教育现有目标市场战略分析
    2.3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2.3.1 产品策略现状
        2.3.2 价格策略现状
        2.3.3 渠道策略现状
        2.3.4 促销策略现状
        2.3.5 人员策略现状
        2.3.6 服务过程策略现状
        2.3.7 有形展示策略现状
第三章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现存问题调查分析
    3.1 基于7Ps南宁学大教育顾客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调查问卷实施
    3.2 南宁学大教育顾客服务满意度统计数据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2.2 样本信度分析
        3.2.3 样本效度分析
    3.3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满意度影响维度分析
        3.3.1 产品策略维度
        3.3.2 价格策略维度
        3.3.3 渠道策略维度
        3.3.4 促销策略维度
        3.3.5 人员策略维度
        3.3.6 服务过程策略维度
        3.3.7 有形展示策略维度
    3.4 南宁学大教育顾客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结论
第四章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4.1 南宁学大教育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技术环境分析
    4.2 南宁学大教育微观环境分析
        4.2.1 竞争对手分析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4.2.3 替代品分析
        4.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4.3 南宁学大教育SWOT分析
        4.3.1 内部优势分析
        4.3.2 内部劣势分析
        4.3.3 外部机遇分析
        4.3.4 外部威胁分析
        4.3.5 战略方向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5.1 教育服务的市场细分
    5.2 南宁学大教育的服务目标市场选择
    5.3 南宁学大教育的服务市场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6.1 产品体系化策略
        6.1.1 打造产品课程体系
        6.1.2 打造品牌建设体系
    6.2 定价灵活化策略
        6.2.1 一对一课程灵活涨价策略
        6.2.2 小班组课程灵活降价策略
    6.3 渠道拓宽化策略
        6.3.1 拓宽线下异业合作
        6.3.2 拓宽线上微信传播
    6.4 促销多样化策略
        6.4.1 采取多样化节日促销
        6.4.2 采取多样化捆绑促销
    6.5 人员提升化策略
        6.5.1 提升员工招聘和培训
        6.5.2 提升员工激励手段
    6.6 服务过程标准化策略
        6.6.1 构建标准化服务过程
        6.6.2 加强与客户互动过程
    6.7 有形展示强化策略
        6.7.1 强化学员成果展示
        6.7.2 强化服务人员形象展示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局限性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宁学大教育顾客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世界各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2.我国对幼儿园“去小学化”工作的重视
        3.新疆幼儿园“去小学化”实践中存在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相关研究
        2.关于幼儿园“小学化”治理的相关研究
        3.关于新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相关研究
        4.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5.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幼儿园教育
        2.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样本基本情况简介
一、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现状
    (一)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去小学化”的举措
        1.制定“去小学化”的治理方案
        2.督导“去小学化”的落实开展
    (二)幼儿园内“去小学化”的实况
        1.园内“去小学化”教学的现状
        2.教师对“去小学化”的态度
        3.幼儿的学习状况
    (三)幼儿家长应对“去小学化”的表现
        1.家长重视学前教育
        2.家长注重智育培养
        3.家长不支持“去小学化”
二、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方案缺乏针对性
    (二)忽视新疆幼儿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特殊需求
    (三)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学前双语教师
    (四)新疆幼儿家长自身教育学历水平偏低
    (五)幼儿园间“去小学化”的实施存在差异
三、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实践的对策及建议
    (一)立足现实,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方案
    (二)满足新疆幼儿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特殊需求
    (三)建设高质量、专业化的学前双语教师队伍
    (四)提升家长自身国语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观
    (五)缩小因“去小学化”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幼儿园管理人员及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幼儿园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三 :幼儿园“去小学化”观察记录表
后记

(9)家长对“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家园共育是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互联网+”为家园共育带来挑战与机遇
        (三)家长对“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满意度是考察保教质量的重要视角
        (四)个人兴趣
    二、文献综述
        (一)家园共育相关研究
        (二)“互联网+”教育相关研究
        (三)满意度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
        (二)“互联网+”家园共育
        (三)满意度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六)统计方法
第一部分 “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研究目的
    二、“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问卷的理论构想
        (一)理论构想的主要来源
        (二)问卷维度构想
        (三)问卷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
    三、家长满意度问卷编制与施测
        (一)问卷编制的基本步骤
        (二)预测问卷施测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第二部分 “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的现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研究工具
        (三)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总体表现
        (二)各维度测评指标满意度得分情况统计分析
        (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四)影响“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的因素
    四、小结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效度
        (二)“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整体与各维度评分都呈中上水平
        (三)人口学变量以及外部因素对“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建议
        (一)深化家园共育观念,提高教师和家长参与“互联网+”家园共育的能力
        (二)改变“园主家辅”地位,增强家长的主人公意识
        (三)充分开发平台,促进交流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
研究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互联网+”家园共育满意度调查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二 “互联网+”家园共育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10)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食育
        (二)小学食育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国外食育的相关研究
        (二)有关我国食育的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价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比较法
第二章 食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研究工具的设计
    二、调查实施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营养认知与行为
        (二)食育的内容
        (三)食育的组织形式
        (四)学校饮食管理制度
第三章 现阶段食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饮食认知及行为仍有待提高
        (一)学生营养科学知识较欠缺
        (二)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
    二、食育覆盖面较小
        (一)食育内容不够全面
        (二)食育活动形式仍有待开发
    三、学校对食育的重视程度稍显不足
        (一)未设置专门的食育部门
        (二)食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三)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大
    四、食育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
        (一)教师专业性有待提高
        (二)营养教师有待培养
    五、食育开展相关的监督评估制度不健全
        (一)监督制度不全面
        (二)评估机制缺失
第四章 日本食育的经验借鉴
    一、日本食育的推进历程
        (一)日本食育思想的历史演变
        (二)“食育宪法”——《食育基本法》
        (三)设置各级食育推进机构
        (四)实施全民参与的“食育推进基本计划”
    二、日本小学的食育实践
        (一)严格的饮食管理制度
        (二)完备的食育内容
        (三)丰富的食育资源
        (四)重视家校合作
    三、对中国开展食育的启示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
        (二)突出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三)强化家庭的重要地位
第五章 对小学进一步开展食育的对策建议
    一、成立食育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
        (一)设置食育委员会
        (二)大力开展食育宣传活动
    二、构建科学的食育课程体系
        (一)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二)开发食育资源
        (三)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三、加强食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配置食育专职教师
        (二)加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四、系统构建食育监督评估机制
    五、培育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食育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年轻家长和幼教专家交流切磋 幼儿家教:年轻父母最关心的话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使用与满足”视域下育儿社交媒体应用研究[D]. 李雨聪. 吉林大学, 2021
  • [2]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形象研究[D]. 张雅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城家庭二孩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现状研究[D]. 冯佳琪.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5]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个案研究[D]. 王一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L县“一村一幼”幼教点师幼互动质量研究[D]. 马波. 四川师范大学, 2020
  • [7]南宁学大教育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韦敏. 广西大学, 2020(07)
  • [8]新疆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芳. 西南大学, 2020(01)
  • [9]家长对“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满意度研究[D]. 谢元亭.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小学食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市三所小学为例[D]. 梅嘉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少儿家长与幼儿教育专家交流研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