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一、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赖晓敏[1](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伍曰婷[2](2021)在《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问题研究 ——以江西赣南脐橙冷链物流体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在推进“健康中国”重要战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征途中。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的农业大省,江西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改革的步伐,积极推动广大居民消费梯次的提高,为省内现代生鲜农业搭建了一个稳定的发展平台。但是,由于生鲜农产品本身天然具有常温下不易保存,容易腐烂变质的属性,因此,为了保障高品质的生鲜农产品能够顺利、安全地到达老百姓的餐桌,就必须要构建全程冷链的物流体系。而江西省当前的冷链物流体系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首先,本文对与冷链物流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且详细地总结和梳理了交易成本理论、第三利润源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理论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江西省赣南脐橙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仔细的探究和分析了江西省生鲜农产品的发展状况、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得出了冷链物流相关的基础建设不够完善、政策法规缺位、缺乏专业的人才资源以及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阻碍江西冷链物流事业发展的要素。最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要通过强化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直销交易平台和冷链物流信息化共享平台,大力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加快推进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落地实施以及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等方式,为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推动江西省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进而有利于省内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快速推进。

祝洪章[3](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金恩焘[4](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向霏[5](2020)在《江西省发展生态农业保险的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缓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手段。近几年,生态农业的风险在逐步扩大,农民的支出能力也在提高。因此,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显得十分重要。保险是政府为促进农业发展而制定的战略性工具,能够促进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改变,从而改善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对其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论文以江西省发展生态农业保险的支持研究为题,立足江西省的实际,构建适合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保险支持体系。本文将从生态农业保险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为建立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提供必需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江西省的生态农业保险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对国内外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得出江西省建立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的若干启示,可通过完善生态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模式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保险模式、创新生态农业保险产品、建立生态农业巨灾再保险制度以及成立生态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几个方面完善江西省发展生态农业保险的支持体系,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陈权[6](2020)在《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农信息的传播。传统的电视媒介在对农信息传播中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国3000多家电视频道中,省级对农电视频道作为专业对农的细分领域,直接受众就是省级区域内广大农民群体。从2001年第一家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开播至今,大约20年的时间,发展至今已经趋于成熟。但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如同大多数电视频道一样,省级对农频道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再加上城乡结构的变化,对农电视频道的受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受众、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等等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省级对农电视该怎么发展,如何定位受众?如何精准高效传播?如何构建传播渠道,拥抱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本文将省级对农电视频道这一特定的对象,主要研究对农电视的发展脉络、内外部环境分析,指出当前省级对农电视的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节目资源匮乏、节目内容失当、传播视角、受众定位不准、营收不足、融媒体建设方面滞后等问题。通过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分析该频道的发展历程、节目内容分析、特色编排、新媒体端发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剖析其在开播后两年左右,迅速在对农频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最后一章,通过前面提出的省级农业频道的困惑以及案例分析,初步探索当前环境下,省级对农频道如何在内容传播、受众定位、多渠道发展、多产业经营以及政策支持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打造农业传媒产业链。

夏侯维[7](2020)在《乡村振兴目标下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存要求。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归纳分析法,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首先对江西省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背景进行论述,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农业技术人才需求与培养的文献。其次对农业技术人才与人才培养相关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并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再次分析了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对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样本分析来探讨江西省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借鉴国外农业技术人才成功培养的有益经验,提出适合江西省省情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对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主要的结论有:一是江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不足且存在着人才流失现象;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年龄分布老化严重;缺乏领军人才和高尖端人才;二是江西省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存在成效不理想、培养设计供需脱节、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培训培养的安排不够系统性的问题,认为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思想观念、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优化建议:一是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二是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实效;三是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彭柳林[8](2019)在《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文中认为国之重器乃立国之本,国之粮食乃立本之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粮食安全既是中国农业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作出“紧平衡很可能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调不好就会失衡”的判断,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竞争效益不高带来务农缺乏比较优势,大量农村青壮年优质劳动力持续“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显着改变,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中国老龄科学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农村6064岁、6569岁以及7074岁的老人中,分别有62.7%、47.6%和29.2%的人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伴随“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一辈农民逐渐退出农业,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以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农村亟待回答的问题。依据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专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老龄农业劳动力受生理机能加速下降以及思想观念僵化等因素影响,理论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负向影响,甚至危及粮食安全。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尤其是2004至2015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同时并存,背后的逻辑机理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暂未有定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近年来,虽然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业主体且以中青年居多,但粮食生产必要环节仍然以雇佣农村老年人为主。中国粮食危机仍然潜伏着,耕地面积已经逼近18亿亩红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村耕地被占用、抛荒和“双改单”现象突出,制约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将近14亿人的吃饭问题过度寄托在进口上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是中国的农情,决定很多地区不可能像欧美一样搞大规模农业和大机械作业,而是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并不意味将小农赶出去。国外经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进程并非短期过渡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矛盾短期难以解决。因此,如何科学解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引入人力资本概念,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分析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生产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并立足该框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基于2003—2016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关系机理。但是,鉴于宏观数据的局限性和可获得性,有关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分指标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效应如何?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特殊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难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农户层面,利用2015年江西省的调查数据进一步实证考察。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中国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和“三量齐增”背景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被长期遮掩。问题的真相在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会对粮食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在于“健康和体力下降效应”以及“路径依赖效应”。(2)整体来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细分不同农业生产性服务类别来看,一是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中国老龄农业劳动力过分依赖耕作经验,对农业科技培训积极性、认可度和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培训供需不匹配等。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农业机械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粮食生产对劳动力在健康、体力、智力等要求,使得老龄农业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成为可能且促进了农业“趋粮化”。(3)耕地条件的改善强化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调节作用,进而显着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机制在于,经过园田化或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耕地条件改善更有利于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的供给和应用水平,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业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发挥,进而缓解了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不利影响。(4)区分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标准来看,相比于本文提出的65岁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标准,以50、55和60岁为标准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区分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农业劳动老龄化对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稻谷、玉米和小麦生产关系也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粮食区域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主产区中粮食产量具有负向效应,而对粮食非主产区暂未表现出负向影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5)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要小于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负向影响。这说明,还存在除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外调节因素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论文共分为7章,由导论、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理论分析、现实考察、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等构成。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并存现象背后的概念逻辑,有望针对现有文献有关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结论存在较大分歧,在一定程度上给出合理解释,有助于为破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难题提供新思路和新启示,也为中央正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不仅具有一般经济、社会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薛蕾[9](2019)在《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农业生产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但与此同时,受制于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条件,我国农业生产也面临着生产方式总体粗放、产出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推动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成为了我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的基础上,综合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主要理论,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1990-2016年的农业产业集聚度进行刻画,并着重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时空分异;其次,本文构建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两个指标来衡量农业产出增长,将农业产业集聚纳入经典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采用系统GMM和面板OLS、FGLS估计法,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弱内生性子样本检验和半参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再次,本文选择相关指标、运用MAXDEA7.0软件、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以环境规制为门限变量,运用面板门限回归估计、OLS估计以及FGLS估计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用变换门限变量后的面板门限回归和半参数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根据现有学术成果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并构建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矩阵,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全国和区域层面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采用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空间矩阵的方式对研究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如下:第一,受地理区位、技术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集聚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分异特征。在农业产业集聚的空间差异方面,海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5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高度集聚状态。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15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中度集聚状态,其余省市自治区长期处于低度集聚状态。我国农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出较严重的区域间不平衡态势,农业产业高度集中在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在农业产业集聚的时序差异方面,海南、广西、贵州、新疆、四川在较高集聚程度上还保持了大幅度增长,黑龙江、云南、甘肃、湖北、吉林、陕西、青海、河北、陕西、青海、河北、辽宁、山西的农业产业集聚规模上增长幅度有限,其余各省市的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均下降趋势。第二,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所有区域和省市自治区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农业产业强度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043、0.132、0.066、0.028亿元/千公顷,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026、0.068、0.036、0.015亿元/千公顷;在人均农业产出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431、0.344、0.236、0.246万元/人,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876、0.599、0.494、0.526万元/人。实证检验表明:(1)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会对当期农业生产状况产生能动的影响;(2)在全国层面,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强度和人均农业产出均将呈现出先增长、再降低、再增长的趋势,二者之间呈N型关系;(3)在区域层面,农业产出两个指标和农业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呈N型,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趋势,与全国保持一致,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则呈现倒U型,即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农业产出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第三,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效率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312、0.456、0.319、0.341,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293、0.529、0.396、0.358;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门限回归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确实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二重门限的非线性关系,农业产业集聚最初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环境规制力度的不断提升,这种抑制作用不断减少直至为0,之后则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开始显现并不断变强;(2)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二重门限的非线性关系,中部、西部存在着以环境规制为单一门限的非线性关系,东部则不存在门限效应。(3)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长、再降低的倒N型,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则表现为先增长、后降低、再增长的N型。第四,在1990-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普遍经历了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在区域层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业污染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208.528万吨、561.418万吨、384.941万吨、486.335万吨,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4.412万吨、-0.849万吨、76.897万吨、139.032万吨。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在全国层面,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提高而呈现出先降低、再增长、之后再降低的趋势,二者之间呈“倒N”型关系。(3)在区域层面,上述现象在四大区域中也普遍将存在,即在所有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产业集聚之间都存在“倒N”型关系,但拐点不同。与现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本文从农业产业集聚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农业绿色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就现有研究来看,现有文献对农业产业集聚的关注度较少,农业产业集聚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与效应值得我们展开研究。与此同时,针对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热点问题,现有文献则重点研究了意义、内涵、政策建议等内容,缺乏从农业产业集聚这一视角展开的研究。因此,研究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相关理论。第二,本文构建了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综合现有文献,本文将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定义为产出增加、绿色生产效率提升、环境友好三个方面,并根据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提出农业产业集聚具有提高交易效率、生产效率、创新效率和竞争效率等优势,进而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方面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三,本文借助计量方法来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没有进行实证分析,导致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下降。本文采用1990-2016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动态面板模型、面板门限模型、空间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是否产生了理论分析中应有的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四,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总结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在探讨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良好发展、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的分析中,基于前文中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合理发展、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转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等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指导。

徐小琪[10](2019)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已经在工业、农业等行业领域显现其巨大生产力。对于农业而言,其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而加快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将发挥其引领作用。可见,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信息化较强的综合性与产业关联性能够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二者互动互促,从而实现其协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发展起步晚,加之农业的弱质性,尽管近年来信息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显然,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协调发展不足状态。在此背景下,明晰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具体发展水平,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二者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学、信息生产力学、产业经济学、新地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度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熵值法、随机效应模型方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基于相关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以期为推动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为“二化”)发展的基本实际,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我国“二化”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和分析。信息化是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倍增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农业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是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将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推动,催生对信息技术创新的需求,从而进一步加速信息进程。其次,在参考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已有测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际,并综合数据可获得性,本文运用2003-2016年31省市共33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出了相应权重。再依此测算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2003年以来各地区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人均财政支农支出、人均用电量、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而域名拥有量、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比率和移动电话拥有率则是与信息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再者,利用2003-2016年全国及31省市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以及分析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和分析了“二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化”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对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测评,且阐述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来看,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年均增速为7.72%,增长趋势比较稳定;从空间变化来看,“二化”协调发展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省际之间协调发展水平悬殊较大,且呈现东部沿海>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的空间发展格局,而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在全局中均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且表现为正的的相关性。鉴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效应,本文构建了将空间因素考虑在内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综合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投资与消费等因素对“二化”协调发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协调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相邻地区“二化”协调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且“二化”协调发展存在时空依赖性。此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科研经费支出、地方人均农林水利支出、外商投资与居民消费的增加,对“二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均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及积极发展农业信息化等促进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二、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专利研发
        1.3.2 专利评价
        1.3.3 专利转化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技术创新理论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农业专利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2.2.3 农业专利质量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7.1.1 空间计量模型
        7.1.2 数据来源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8.2 政策建议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8.3 讨论
        8.3.1 研究不足
        8.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问题研究 ——以江西赣南脐橙冷链物流体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综述
        1.2.2 国内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生鲜农产品
        2.1.2 冷链和冷链物流
    2.2 相关理论
        2.2.1 公共政策理论
        2.2.2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3 第三利润源理论
第3章 江西省赣南脐橙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
    3.1 赣南脐橙的基本情况
    3.2 赣南脐橙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3.2.1 赣南脐橙冷链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
        3.2.2 赣南脐橙冷链物流的现实状况
第4章 江西省赣南脐橙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4.1 江西省赣南脐橙冷链物流的问题
        4.1.1 冷链流通率极低
        4.1.2 生鲜产品腐损率高
        4.1.3 冷链断链严重
        4.1.4 冷链物流设施档次不高
    4.2 赣南脐橙冷链物流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4.2.2 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数字一体化
        4.2.3 冷链物流体系人才匮乏
        4.2.4 冷链物流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机制不健全
        4.2.5 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
第5章 改进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的对策
    5.1 完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5.2 建立江西省冷链物流信息化共享平台
    5.3 建立完善互联网等多元化直销交易平台
    5.4 加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5.5 制定冷链物流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5.6 提高江西省冷链物流企业技术体系建设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述评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耕地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流转激励机制
        二、流转约束机制
        三、流转稳定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方面
        二、流转主体方面
        三、流转方式方面
        四、流转合约方面
        五、流转价格方面
        六、流转效力方面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LMDI法模型设计
        二、变量解释
        三、数据来源
        四、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二、变量与数据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表附录
图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团队背景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界定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2.1.6 研究启示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2.2.3 农业生产效率
        2.2.4 城乡福祉差距
        2.2.5 农村电商
        2.2.6 数字乡村战略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2.3 主要结论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3.1 研究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3.3 主要结论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4.4.2 案例分析
        4.4.3 研究发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7.1 现状简述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7.7 系统设计部分
        7.7.1 系统分析
        7.7.2 系统设计
        7.7.3 关键技术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江西省发展生态农业保险的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简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农业
        2.1.2 农业保险
        2.1.3 生态农业保险
    2.2 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理论
    2.3 保险发展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农业保护理论
        2.3.3 逆向选择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经验
    3.1 国外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3.1.1 美国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3.1.2 印度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实践
        3.1.3 美、印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启示
    3.2 国内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
        3.2.1 上海市专业生态农业保险公司模式
        3.2.2 黑龙江省的相互保险公司模式
        3.2.3 浙江省“共保体”模式发展启示
4 江西省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4.1 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现状
        4.1.1 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4.1.2 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的现状
    4.2 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政府对生态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不够、服务水平不高
        4.2.2 生态农业保险相关政策与法规不健全
        4.2.3 生态农业保险覆盖面、缺乏创新
        4.2.4 生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少、经营形式单一
        4.2.5 生态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参保积极度不高
    4.3 本章小结
5 江西省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实证分析
    5.1 保险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5.2 计量模型的建立
    5.3 平稳性检验
    5.4 协整检验
    5.5 误差修正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的支持体系建设
    6.1 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分析-以吉安市为案例
        6.1.1 吉安市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6.1.2 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建设启示
    6.2 江西省生态农业保险支持体系建设措施
        6.2.1 营造生态农业保险发展的利好环境
        6.2.2 提升生态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6.2.3 强化生态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分析
        1.3.2 国外研究分析
    1.4 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概况
    2.1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的概念界定
    2.2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的环境分析
        2.2.1 外部环境: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
        2.2.2 内部环境:对农信息的迫切需求
    2.3 省级对农电视的发展历程
        2.2.1 萌芽期(1980年-1990年)
        2.2.2 上升期(1990年-2001年)
        2.2.3 繁荣期(2001年-2009年)
        2.2.4 成熟期(2009年-至今)
    2.4 省级对农频道的社会功能
        2.4.1 经济功能:激活农村电视市场潜能
        2.4.2 文化功能:促进城乡文化生态平衡
        2.4.3 社会功能:提升“三农场域”社会影响力
第3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主要类型
    3.1 市场化运作型
        3.1.1 市场化运作型频道的特点
        3.1.2 湖北垄上频道
        3.1.3 陕西农林卫视
    3.2 市场与公益兼具型
        3.2.1 兼具型对农电视频道的特点
        3.2.2 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
        3.2.3 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
        3.2.4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
    3.3 政策支持型
        3.3.1 政策支持型频道的特点
        3.3.2 江西公共·农业频道
第4章 案例分析:江西公共·农业频道
    4.1 江西公共·农业频道发展演变
        1. 初创期(1999年-2004年)
        2. 品牌塑造期(2004年-2016年)
        3. 转型探索期(2016年——至今)
    4.2 传播的基本特征
        4.2.1 传播内容覆盖面广
        4.2.2 表达方式贴近受众
        4.2.3 节目编排科学合理
    4.3 传播的影响外延
        4.3.1 全媒体矩阵传播
        4.3.2 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
        4.3.3 塑造线下品牌活动
第5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问题分析
    5.1 节目资源匾乏播出时长不足
    5.2 传播内容失当传播效果削弱
        5.2.1 受众需求错位
        5.2.2 节目形式老化
    5.3 受众定位模糊营收持续走低
        5.3.1 受众定位模糊
        5.3.2 广告冲击较大
    5.4 融媒体建设薄弱
第6章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对策
    6.1 精准传播城乡差异定位
        6.1.1 满足农民多样化信息需求
        6.1.2 为农民提供发声渠道
        6.1.3 抓住城里人的眼球
    6.2 贴近受众输出优质内容
        6.2.1 做活内容——形式活泼贴近受众
        6.2.2 盘活内容——广告融合隐性植入
        6.2.3 激活内容——培植原创发力版权营销
    6.3 多屏互动发力短视频营销
        6.3.1 联合MCN头部机构打造农业IP
        6.3.2 聚焦“新农人”短视频农产品营销
        6.3.3 打通“线上、线下”构建全产业链
    6.4 激活体制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6.4.1 争取政策扶持
        6.4.2 寻找市场化路线
        6.4.3 打造对农电视联盟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乡村振兴目标下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农业技术人才需求及培养研究
        1.3.2 国内农业技术人才需求及培养研究
        1.3.3 综述小结
2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振兴
        2.1.2 农业技术人才
        2.1.3 人才培养
        2.1.4 农业技术人才培养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技术创新理论
        2.2.3 终身学习理论
3 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
    3.1 农业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
        3.1.1 农业技术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
        3.1.2 农业技术人才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
        3.1.3 农业技术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3.2 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
        3.2.1 农业技术人才数量要求
        3.2.2 农业技术人才结构要求
        3.2.3 农业技术人才能力要求
        3.2.4 农业技术人才专业素质要求
4 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4.1 江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现状
    4.2 江西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概述
    4.3 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状况调研分析——以九江市为例
        4.3.1 调研设计
        4.3.2 调研实施与结果
    4.4 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4.1 主要问题
        4.4.2 原因分析
5 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国外经验借鉴
    5.1 国外的典型经验
        5.1.1 培养方式多样化
        5.1.2 培养主体多样化
        5.1.3 队伍建设层次化
        5.1.4 培养法制化
    5.2 启示
6 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6.1 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6.1.1 改变农业技术人才的思想观念
        6.1.2 转变农业技术人才管理者的思想观念
        6.1.3 更新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
    6.2 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培养实效
        6.2.1 设计跨学科、实用性课程体系
        6.2.2 构建多方参与的综合培养主体,完善培养体系
        6.2.3 用好多种形式结合的培养模式,扩大队伍规模
    6.3 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6.3.1 健全农业技术人员的经济支持制度
        6.3.2 健全农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机制
        6.3.3 健全农业技术人才的人才吸引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九江市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8)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2.1.2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2.1.3 农业生产性服务
    2.2 文献回顾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成因研究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
        2.2.3 农业生产性服务内涵及其与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2.2.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调节因素研究
        2.2.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对策研究
    2.3 对已有文献简要述评
第3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产生逻辑
        3.1.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产生逻辑
        3.1.2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产生逻辑
        3.1.3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逻辑
    3.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的关系机理
        3.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3.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关系的调节作用
        3.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机理
        3.2.4 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
    3.3 耕地条件改善对农业生产性服务调节效应的促进机理
        3.3.1 耕地条件改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及应用水平
        3.3.2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了农业生产服务规模化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现实考察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
        4.1.1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演进
        4.1.2 老龄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
    4.2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程与现状分析
        4.2.1 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演进
        4.2.2 粮食产量的空间维度分析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4.3.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4.3.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5.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影响
        5.3.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劳动力老龄化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分析
        5.4.1 区分不同粮食作物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2 区分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利用不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5.5.2 对比OLS和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5.5.3 采用不同统计口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5.5.4 利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细化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服务、耕地条件改善与粮食产量的实证: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
    6.1 数据来源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6.1.1 调查点确定与调查方法
        6.1.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6.2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6.2.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6.2.2 描述性统计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负向关系的影响机制
        6.2.5 稳健性讨论
    6.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6.3.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3.3 农业科技培训服务暂未表现出正向调节作用的成因
    6.4 农机作业服务对老龄农业劳动力与粮食产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6.4.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4.2 实证结果分析
        6.4.3 农机作业服务调节效应的作用机制
    6.5 耕地条件改善促进农机作业服务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6.5.1 耕地条件改善的调节效应分析
        6.5.2 耕地条件改善调节作用的传导机制分析
    6.6 进一步研究
        6.6.1 老龄农业劳动力对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影响
        6.6.2 不同老龄农业劳动力年龄起点界定对粮食产量的异质性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之处
        7.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产业集聚
        2.1.2 农业绿色发展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业产业集聚的研究现状
        2.2.2 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现状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农业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2.3.2 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
    3.1 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3.1.1 农业产出增长
        3.1.2 绿色生产效率提高
        3.1.3 生态环境良好
    3.2 农业产业集聚的作用
        3.2.1 促进市场交易
        3.2.2 推动农业生产
        3.2.3 优化市场竞争
        3.2.4 加快科技创新
    3.3 农业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
        3.3.1 规模经济效应
        3.3.2 设施共享效应
        3.3.3 中间投入品共享效应
        3.3.4 人力资源共享效应
        3.3.5 知识溢出效应
        3.3.6 外部性效应
        3.3.7 社会网络效应
        3.3.8 累积效应
    3.4 本章小结
4.我国农业产业集聚的测度与时空分异
    4.1 农业产业集聚指标选择
    4.2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测算
    4.3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差异
    4.4 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的时序差异
    4.5 本章小结
5.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3.1 研究假说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4.1 实证方法
        5.4.2 变量说明
        5.4.3 数据来源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1 我国农业产出的发展现状
        5.5.2 全国层面分析
        5.5.3 区域层面分析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
    6.3 研究假说
    6.4 实证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6.4.1 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测算方法
        6.4.2 面板门限回归
        6.4.3 变量说明
        6.4.4 数据来源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发展现状
        6.5.2 全国层面分析
        6.5.3 区域层面分析
        6.5.4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分析
    7.1 引言
    7.2 文献综述
    7.3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说
    7.4 实证方法与数据来源
        7.4.1 农业面源污染的测度
        7.4.2 空间相关性的测度
        7.4.3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7.4.4 变量说明
        7.4.5 数据来源
    7.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1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
        7.5.2 空间相关性分析
        7.5.3 全国层面分析
        7.5.4 区域层面分析
        7.5.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8.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8.2.2 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效集聚
        8.2.3 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8.2.4 推进农业生产实现绿色转型
9.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特色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 信息化
        2.1.2 信息化内涵
    2.2 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与界定
        2.2.1 农业现代化
        2.2.2 农业现代化内涵
    2.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信息生产力理论
        2.3.2 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第3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与作用机理
    3.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1.1 中国信息化发展历程
        3.1.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
        3.1.3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3.2 影响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因素
        3.2.1 国家宏观政策环境
        3.2.2 技术进步与扩散
        3.2.3 产业聚集与专业化
        3.2.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
        3.3.1 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3.3.2 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作用
        3.3.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机理
第4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测度
    4.1 中国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4.1.1 中国信息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1.2 信息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1.3 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4.2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其测度
        4.2.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2.2 农业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第5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5.1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度分析
        5.1.1 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5.1.2 信息化各准则层指标与农业现代化各准则层指标
    5.2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5.2.1 面板数据检验
        5.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2.3 构建简约模型
    5.3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5.3.1 耦合度模型
        5.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类型划分
    5.4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5.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5.4.2 协调发展类型分析
        5.4.3 协调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5.4.4 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5.5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计量方法与模型构建
    6.2 各因素影响作用分析
        6.2.1 影响因素选择
        6.2.2 各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6.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3.1 变量选择与样本数据
        6.3.2 空间诊断结果分析
        6.3.3 静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6.3.4 动态面板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第7章 促进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7.1 完善协调发展顶层设计,因地施策推动各地区“二化”协调发展
    7.2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7.3 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作用
    7.4 推动空间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二化”空间布局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问题研究 ——以江西赣南脐橙冷链物流体系为例[D]. 伍曰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3]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
  • [5]江西省发展生态农业保险的支持体系研究[D]. 向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省级对农电视频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广播电视台公共·农业频道为例[D]. 陈权. 南昌大学, 2020(01)
  • [7]乡村振兴目标下江西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 夏侯维.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8]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与粮食产量 ——对中国粮食“十二连增”的解释[D]. 彭柳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9]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D]. 薛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10]我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徐小琪.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江西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