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月5日)

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月5日)

一、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二00一年一月五日)(论文文献综述)

余星璇[1](2020)在《关于道德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人们渴盼社会事物美好、人的思想品质优秀,故不断地追求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因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对社会基本规范进行制约,对保证社会正常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丰富的物质享受,伴随而来人们的道德也出现了滑坡现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甚至与我们渐行渐远,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文化领域、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等等,不正之风日趋蔓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腐败官员越查越多,社会失德现象屡屡发生,道德事件频频曝光,不断刷新人们的惊愕程度,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观念不断地受到这些现象的冲击。本文在重申道德作用的基础上,讨论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分析当前社会的道德现象以及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人性、社会习俗、制度等方面对道德影响、道德建设的作用。探讨今天道德建设的特点和道德建设的规律,探讨加强道德建设,进行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激励,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让人们自觉履行正确的道德价值,让社会主义新道德蔚然成风,从而加速推进我国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这是我们当前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

杨学平[2](2019)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等55个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各民族都对祖国的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创造作出了卓越贡献。虽然,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有所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而巩固统一稳定的中华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的“大一统”观念便形成,且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此后的汉、唐、元、明、清等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尽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割据和分裂,但国家的统一始终是主流和方向。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中华民族久经磨难的近百年中,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国家独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留下的最有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了,并且实现了中国化,进而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正因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了,才成功解决了各民族在国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通过何种制度确保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等系列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就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的“法宝”。这个“法宝”内容是什么?是怎样进行“中国化”的?这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的展开,期望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丰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所裨益。本研究结合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研究所提供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行研究时,主要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化之源”,即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进行了阐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并没有以独立的篇章展现出来,而是有机地渗透在他们关于民族和国家理论的论述中。他们的思想光芒主要由继承者列宁完整提出,进而系统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也由此成为了“中国化”之“源”。基于此,本部分较为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的形成动因、基本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而呈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之基本轮廓。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契机进行了剖析。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国化”正处于艰辛探索的关键节点为视阈,并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层面三个维度,考察了是什么样的历史契机,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在那个节点能够明显“起步加速”,以此更加全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路”,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划分和阐述。在纵向上,以显着变化的历史阶段节点为界,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演进轨迹分为1921-1949、1949-1978、1978年以来三个主要阶段来考察,并尝试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的基本态势。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多维成果进行了梳理。将成果划分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道路成果。具体而言,理论成果分为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制度成果分为政治制度成果和制度性法规成果;道路成果集大成了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化之镜”,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此坚定民族区域自治自信,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进一步推向深入提供路径参考。这也是本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史的必然。同样在解决民族问题道路上,中国走上民族区域自治道路,也并非偶然,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和中国国情,以及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国化”的结果。这一“中国化”的过程,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翻身解放、实现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正确抉择过程,顺应了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化”产物的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成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而且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这启示我们,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是“继承者”的永恒主题。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虽然任重道远,但前景一片光明。

张瑞岚[3](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龚霄侠[4](2011)在《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政治制度之一,是我国三大民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是自治行政,即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自治行政权,对民族地区和民族内部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本论文以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政治系统分析、国家结构形式、制度主义、结构——功能分析等方面的理论,运用历史分析、田野调查、质性研究等方法,对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设立依据和过程、自治行政权及其变迁、自治行政权的运行和政府绩效、自治行政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增进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行过程的理解。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共分六章。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及可能的创新。第一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回溯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轨迹。第二章,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设立。从1949年10月到1957年底,是我国全面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时期。本章基于历史文献、档案文件等第一手资料,研究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设立的依据。第三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变迁。基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志、大事记等文献,研究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四个时期,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内容,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变迁过程。第四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运行。本章分析了临夏州政府的基本职能、特殊职能和行政领导体制,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系统研究了临夏州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等过程,探讨了上级国家机关的保障机制及其实现程度。第五章,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绩效评估。运用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对临夏州的政府绩效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评估,并作出了总体性评价。第六章,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的发展。基于行政发展理论分析了临夏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深刻意义,阐释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选择。结合临夏州的行政环境和行政文化,探讨了临夏州自治行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的基本结论,从理论上解释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的“三位一体”特征。结合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力所能及的展望。

仉巍[5](2010)在《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会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将会迎来新的挑战。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方式会更加激烈,种类会更加多样。面对新形势,改进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式,提高我国司法机关工作效率,激发司法机关公职人员工作积极性,是缓解我国司法机关人员短缺基本状况的根本途径,是破解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管理难题的首要途径,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司法机关工作特点和司法机关公职人员职业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从不同层面介绍我国司法机关公职人员管理制度,分析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出制约我国司法机关绩效管理发展的主体因素、指标因素和制度因素。(2)针对我国司法机关工作性质和我国司法机关公职人员职业特征,比较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我国公务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计划、绩效管理考核分类和绩效管理考核过程,阐述构建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3)针对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根据客观性、全面性和显着性原则,你确定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进行评价,提出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专项工作具有可提升性。(4)针对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性差这一客观状况,提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面的重要环节,绩效考核的结果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注重运用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结果,将会提高我国司法机关公职人员工作效率,激发我国司法机关公职人员工作热情,提升我国司法机关执法公信力。(5)理顺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的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目标、营造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制度环境和完善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从而不断修正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达到提升司法机关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与时俱进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改革政治体制,完善人事管理方式,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丁卫[6](2007)在《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文中认为基于对陕西关中地区秦窑人民法庭所作的实地调查,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人民法庭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独具的功能。进一步,本文揭示了乡村治理与政法传统之间内在的关联。本文指出,自1990年代以来,国家治理方式由“基于政策的治理”转向“通过法律的治理”,与之相适应,人民法庭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它特殊的治理逻辑得到了强调,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边界也被谨慎地区分开来,乡村治理中的混沌现象开始被澄清。国家通过加强人民法庭建设,鼓励法庭独立行使审判权以化解乡村社会的矛盾及纠纷,从而增强了其治理社会的合法性(legitimacy),并试图进一步巩固党政国家(party-state)的执政基础。本文的叙述建立在对人民法庭所进行的宏观历史考察,以及对渭水市古渡区人民法院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行过程所展开的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人民法庭治理功能变迁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出新中国的政法传统对于乡村治理目标及手段的根源性和决定性。本文从人民法庭的视角考察了乡村治理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约束,着重分析了乡民的法律观与乡村精英在乡村法治中的作用,同时,对秦窑法庭推行“特邀协调员”制度的源起和绩效也作了考察,进而揭示了自上而下的普适性规则与自下而上的乡土性策略之间的内在紧张与相互调适。本文还细致描述了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逻辑,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的总体目标自1990年代以来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即由过去的“人民司法”转向当下的“司法为民”,这种转变的实质在于党政国家意欲通过法院科层体系的合法律性(legality)运行来增强其治理国家的合法性基础。然而,由于资源硬约束与法律软约束并存,作为治理主体之一的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及其代理人(法院干警)遵循着一套自我利益极大化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而这套逻辑并不必然与国家的政治诉求相契合,因此,这种抵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谋求合法性的努力,而且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构成了潜在的障碍。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乡村法治实际上遵循着一套“政治—法律”的逻辑,而不是单纯的司法的逻辑。在党政国家既定的宪政体制框架下,乡村法治在治理形式上的理性化和程序化并不能真正触动治理逻辑的根本转变,此所谓“新瓶装旧酒”。

肖晖[7](2005)在《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 ——以民事判决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是第一篇对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进行专门研究的博士论文,试图从体系到内容填补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它从多向度的视角来展开研究,并借用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了大量跨学科的知识和原始档案等第一手的材料,力图做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其论题是从传统到现代是中国判决理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具有理论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不可逆转性,更加坚定了我们走法治之路的信心;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和情理型判决理由的合理内核,从而使人们对法治的局限性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正确的认识。本文还具有实践方面的价值,它体现在如何完善立法、如何让法官所作出的判决理由符合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要求、法官应如何协调情、理、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克服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上。 论文分六章,近18万字。第一章对中国传统判决理由作了较为仔细的考察,揭示了中国传统判决理由实质上是情理型判决理由。第二章是第一章的继续,对从鸦片战争到现阶段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和梳理,目的在于勾画出中国判决理由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打消读者对从特殊到一般所可能产生的疑问,笔者专门写了第三章,从生活方式、人性假设和人权等多视角论述了为什么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发展之路是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第四章论述了中国现阶段判决理由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第五章分别从文化、制度建构和人的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在论述中,也旁及了如何对待传统这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同时,为了对法规范型判决理由有更清醒的认识,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及其克服。总的来看,第一章到第三章属于理论篇,第四章到第六章属于应用篇。 具体而言,论文第一章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判决理由进行了考察。首先,从传统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着手,论述了为什么司法官将人伦价值视为最高的原则,为什么在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将牺牲人伦的价值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不执行法律的规定。之后,论述了情在司法官心目中的地位,指出为了诉诸人情,司法官置法律规定于不顾的事实,并从情与理的不可分和中国古人的无讼思想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指出了司法官将法作为情理得以正当表达的工具的事实:如果严格适用法律不和情理相抵触的话,司法官不会拒绝适用法律;如果司法官认为从情理的角度加以衡量,严格执法将导致案件

王纳新[8](2004)在《论法律思维与司法裁判 ——对司法认知规律的法理学思考》文中指出面对司法裁判工作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危机,其根本出路在于走法官职业化道路。因为司法能否独立、司法能否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均取决于法官职业化问题。而法官职业化的关键又在于法官的专业化,其具体表现为全体法官能否形成一套作为法官职业应有的思维方式、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基于此种认识,本文旨在建构或描述这样一套思维方式、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 建构一套作为法官职业应有的思维方式、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它取决于对以下两个前提的正确认识:一是作为法律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即法律思维,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和思维规律;二是作为法官职业的司法裁判,具有何种认知特性和运行规律。在探讨上述两个前提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分析了法官思维的定义与特征、方式与方法、路径与过程、原则与规则等基本问题,并就法官思维的环境与保障作了相应探讨;然后,又接着分析和探讨以法官思维为基础的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问题。法律方法表现为法官思维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司法认知问题,司法技术则表现为法官思维在实践论意义上的司法操作问题。因此,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认识论来讲,法官思维是一种法律方法;从实践论来说,法官思维是一种司法技术。由此表明,当我们谈论某一法律方法时,实际上也是在谈论某一法律(司法)技术。 本文系统探讨和分析了作为法官职业应有的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具体包括事实探知、准据识别、法律推理、法律发现(包括法律解释和法之续造,其中法之续造又包括漏洞补充、价值衡量和法官造法)、自由裁量和法律论证。上述法律方法和司法技术的构建与排列,实际上是按照司法裁判过程进行的。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审理具体案件时,首先要查明案件事实,接着要寻找法律根据,然后依据法律推理,将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个案,由此推导出案件的处理结论。但在这种过程中,对于一些疑难案件,法官还需要对法律作出解释,以满足大、小前提之间的涵摄关系;当法律存在漏洞时,法官得依据漏洞补充方法为案件的处理确立明确的规范依据;有时还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和规则,需要法官通过价值衡量作出选择;基于不得拒绝裁判的司法传统和原则,在待决案件缺乏法律依据时,法官还要依据法律原则和精神去创设新的规则。如果说上述工作的目的在于为待决案件寻找一个大前提的话,那么这种工作还远远不够,因为人们可能会对法官的准据识别、法律解释、漏洞补充、价值衡量和规则创制之正当性、正确性或合法性问题提出质疑,这就需要法官运用法律论证之外部证成方法和技术,对作为大前提之法律规范(包括经过法官识别的、解释的、补充的、衡量的和创制的)之正当性、合法性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和详尽论证,以说服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表明法官的裁决是经过理性思考而非武断作出的。同样的方法亦适用于自由裁量问题,法官为了防止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其自由裁量提出质疑,往往也需要通过法律论证的方法作出分析和阐述,以表明其自由裁量也是基于理性思考作出的。当解决了大前提问题,法官再依据法律论证之内部证成方法和技术,在上述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与作为小前提之案件事实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关系,并依据这种逻辑关系推导出案件的处理结论。由此表明,法律推理只适用于一些简单案件,亦即案件事实比较明了,法律依据比较明确,法官对法律规定不用作过多

邢敏[9](2004)在《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文中认为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普遍存在,只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和治理方式及力度的差异,其表现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的基本原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用自己读研期间所学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就当前我国官员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斗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析。在导论中,通过运用国内、国外法律对腐败行为的界定,说明腐败虽然和以权谋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只有以权谋私造成较严重后果的,才是腐败行为。在第一部分,对我国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和社会危害进行了深刻阐述,继而对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现象进行了现状考察;并通过对我国政府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基本估价,阐述了我国政府为反腐败所作的努力,并得出结论:虽然我国反腐败任务仍很艰巨,但我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是坚定的,完全有能力解决我国官员腐败问题。在第二部分,从独特视角以动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官员腐败产生的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当前我国官员腐败的手段是滥用公共权力。在第三部分,从分析法律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入手,阐述了防范我国官员腐败的理性思考,论证了反腐败立法是反腐败的根本保证,而建立有效行使法律的机制,是反腐败立法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权力结构的制约将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从而使监督机制发挥预防腐败发生的作用。

二、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二00一年一月五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二00一年一月五日)(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道德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研究当代道德问题的意义
第2章 道德使人知荣辱明是非
    2.1 道德是否自明
    2.2 社会需要人有道德,但人却常常失去道德
        2.2.1 人类需要有道德,否则恶将泛滥
        2.2.2 人类怎样才会有道德
        2.2.3 个人需要有道德
        2.2.4 个人怎样才会有道德
第3章 道德与善、恶
    3.1 道德制约善与恶
        3.1.1 客观事物为人所用而有善恶
        3.1.2 不同道德的人引起的善恶
        3.1.3 有德与无德影响自己的人生
    3.2 对善的冷漠
        3.2.1 对陌生人的冷漠
        3.2.2 “我”与他人的关系
        3.2.3 丧失道德的冷漠
第4章 道德是通往幸福的桥梁
    4.1 道德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4.1.1 “我”注重的道德与幸福
        4.1.2 “我”与“他”注重的道德与幸福
        4.1.3 “他”注重的道德与幸福
    4.2 道德实践决定幸福
        4.2.1 道德是幸福的基础
        4.2.2 道德是通向幸福的途径
        4.2.3 道德与幸福是一致的
第5章 高尚的道德理念激励人们奋斗
    5.1 道德激励功能
        5.1.1 英雄模范的激励作用
        5.1.2 报国之志的激励作用
        5.1.3 荣誉激励
    5.2 奋斗才能获得幸福
    5.3 马克思的道德幸福观给我们的启示
第6章 加强道德环境的建设
    6.1 培养公民坚定的道德信仰
    6.2 树立健康合理的道德理念
    6.3 制度是优化道德的保证
    6.4 社会舆论的宣传与监督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概念界定
        (一) 民族区域自治
        (二) 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四、结构设计
    五、研究方法
        (一) 方法论原则
        (二) 具体技术方法
    六、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化之源”: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动因
        (一) 对“民族文化”自治思想泛滥的直接回击
        (二) “联邦制”还是“集中制”争论的持续升温
        (三) 民族平等理想的矢志追求
        (四) 地方自治理论的深入思考
        (五) 民族自决权理论发展的纵深推进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十月革命”之前:“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二) “十月革命”之后:“联邦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基本特征
        (一) 批判性和革命性
        (二) 开放性和发展性
        (三) 时代性和具体性
        (四) 阶级性和人民性
第二章 “化之机”: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历史契机
    一、国家和民族层面:统一融合的历史传统与救亡图存的特殊处境
        (一) 长期统一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
        (二) 命运共同体接连遭受危机
    二、国际层面: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兴未艾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推动
        (一)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流的深刻影响
        (二) 共产国际“民族化”信号的强力释放
    三、中共层面:民族问题理论的逐步涉猎与民族工作实践的有序推进
        (一) 民族问题解决之道的初步认识
        (二) 民族工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
第三章 “化之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演进轨迹
    一、1921-1949:从“蹒跚学步”的“应然”到“独立前行”的“必然”
        (一) 1921-1931年的酝酿萌芽期
        (二) 1931-1937年的起步尝试期
        (三) 1937-1946年的加速探索期
        (四) 1946-1949年的初步形成期
    二、1949-1978:从“全新起航”的“阶进”到“挫折发展”的“缓进”
        (一) 1949-1956年的全面奋进期
        (二) 1957-1966年的曲折发展期
        (三) 1966-1978年的挫折发展期
    三、1978年以来:从“步入正轨”的“求实”到“平稳迈进”的“务实”
        (一) 1978-1982年的回归初心期
        (二) 1982年至今的丰富发展期
第四章 “化之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多维成果
    一、理论成果
        (一) 创立了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
        (二) 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体系
    二、制度成果
        (一) 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制度
        (二) 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代表的制度性法规
    三、道路成果
        (一)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基本内涵
        (二)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三) 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化之镜”: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经验启示与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一) 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是基本前提
        (二) 保障国家团结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是价值追求
        (三) 助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重要动力
        (四) 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是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启示
        (一) 推动统一与自治的顶层设计
        (二) 推进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三) 加大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力度
        (四) 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五) 处理好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的未来走向
        (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道路
        (二) 不断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创新
        (三)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 着力增进民族区域自治文化认同
结语: 毫不动摇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中国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选择依据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理论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主张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二) 设立自治机关
        (三) 行使自治权
第二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设立
    一、临夏回族聚居区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对回族的系统研究
    三、临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一) 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并在探索中执行民族政策
        (二) 成立民族自治县
        (三) 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四) 进行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努力实现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
        (五) 社会主义改造和各项经济建设,为成立回族自治州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意义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过程
    六、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政区调整及形成
第三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变迁
    一、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权的含义和特征
        (一)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权的含义
        (二)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行政权的特征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演变
        (一)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自治行政
第四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的运行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的职能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的基本职能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的特殊职能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领导机构的建立及其变更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行政领导体制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决策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政策问题的来源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决策系统
        (三)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决策过程
    四、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执行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执行的体制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执行模式
        (三) 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执行中的制度支持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监督
        (一) 临夏州回族自治州行政监察部门的专门监督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
        (三) 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秘书处的工作监督
    六、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权行使的保障机制
        (一) 财政支持
        (二) 税收优惠
        (三) 扶贫开发
        (四) 民族教育
        (五) 民贸优惠
        (六) 专项补助
        (七) 计划生育
        (八) 其他优惠政策
第五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的绩效评估
    一、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一) 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
        (二) 关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与模型的研究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绩效评估:纵向比较的视角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绩效评估:横向比较的视角
        (一) 人口发展
        (二) 经济发展
        (三) 社会发展
        (四) 发展潜力
    四、1995-2004年临夏自治州发展排序的稳定性分析
    五、总体评价
        (一) 与甘肃全省及全国的比较
        (二) 与全国30个自治州相比较
第六章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的发展
    一、行政发展的内涵与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意义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选择
        (一) 指导思想
        (二) 目标选择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环境及动力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环境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动力
    四、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面临的障碍
        (一) 思想解放不够,观念转变滞后
        (二) 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乏力
        (三) 民生问题严重
        (四) 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
    五、临夏回族自治州行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
        (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主要任务
        (二) 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发展的政策取向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余论
        (一) 作为公共政策的自治行政
        (二) 作为政治制度的自治行政
        (三) 作为法律的自治行政
    三、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2.1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念界定
    2.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基本状况
        2.2.1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现状
        2.2.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
    2.3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 我国司法机关绩效管理评价机构庞杂
        2.3.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2.3.3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缺失职位分类制度
        2.3.4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数据模糊
        2.3.5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性差
        2.3.6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程序相对封闭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职业特征与原则
        3.1.1 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职业特征
        3.1.2 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原则
    3.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沟通
        3.2.1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沟通的含义及作用
        3.2.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沟通的阶段
    3.3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计划
        3.3.1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计划的目标
        3.3.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计划的内容
        3.3.3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计划的程序
    3.4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
    3.5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评价
        3.5.1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分类
        3.5.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评价程序
    3.6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完善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评价方法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模糊综合评价
    4.4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评价
        4.4.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4.4.2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结果的反馈
    5.1 薪酬管理方面的应用
        5.1.1 我国司法机关薪酬管理的内容
        5.1.2 绩效管理结果作为薪酬管理的依据
    5.2 奖惩方面的应用
        5.2.1 我国司法机关奖惩的种类和方法
        5.2.2 绩效管理果作为奖惩的依据
    5.3 职位调整方面的应用
        5.3.1 司法机关职位调整的工作内容
        5.3.2 绩效管理果作为职位调整的依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完善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策
    6.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
        6.1.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目标的原则
        6.1.2 建立司法机关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式
    6.2 营造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制度环境
        6.2.1 软环境
        6.2.2 硬环境
    6.3 完善司法机关人力资源选拔管理机制
    6.4 加强对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分析和反馈
        6.4.1 加强对绩效管理结果的分析
        6.4.2 加强绩效管理结果反馈的目的
        6.4.3 加强绩效管理结果反馈的注意事项
        6.4.4 加强绩效管理结果反馈的程序
        6.4.5 加强绩效管理结果反馈的方法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路径及方法
    1.3 “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乡村中国
    1.4 文献综述:人民法庭与乡村法治
2 “人民”的法庭
    2.1 “人民”考释
    2.2 革命的法庭
    2.3 人民法庭的常规化
3 基层中的“基层”
    3.1 法院科层体制的级序
    3.2 流动中的法庭干警
4 通过法庭的乡村治理
    4.1 乡村社会的法治需求
    4.2 乡民的法律观
    4.3 乡村精英:法庭的“特邀协调员”
    4.4 基层司法过程与司法技术
5 “为人民”的法庭
    5.1 从“人民司法”到“司法为民”
    5.2 “为中心工作服务”
    5.3 基层司法的政治经济学
6 结论: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6.1 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分疏
    6.2 党政国家的政法传统
    6.3 通过合法律性获得合法性
    6.4 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 ——以民事判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选题背景
    二、对判决理由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本文的研究方向
    三、本文的立场及论题
    四、本文的基本内容、价值及方法
    五、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对中国传统判决理由的考察
        第一节 理:中国传统判决理由的最高准则
        一、司法官的人生态度
        二、理:中国传统判决理由的最高准则
        第二节 情:中国传统判决理由的重要准则
        一、中国传统判决理由中的情
        二、中国传统判决理由重视情的原因简析
        第三节 法:中国传统判决理由中情理实现的工具
        一、法在司法官心目中的地位
        二、中国传统判决理由中的法
        小结
    第二章 鸦片战争—现阶段: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鸦片战争—民国成立:判决理由的历史变迁
        一、领事裁判权与先进中国人的回应
        二、清末修律运动与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引入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判决理由的新发展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情理型判决理由的回归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文革:判决理由发展的迟滞期
        第五节 文革后—现阶段:判决理由的新变化
        一、文革后—1992年:判决理由发展的觉醒期
        二、1992年—现阶段:判决理由的高速发展期
        小结
    第三章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判决理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从生活方式的视角对中国判决理由的考察
        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判决理由
        (一) 伦常秩序下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判决理由
        (二) 熟人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判决理由
        二、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中国传统判决理由的转型
        (一) 西方背景下理性的生活方式与法规范型判决理由
        1. 西方背景下的演绎推理与理性的生活方式
        2. 西方背景下的类推与理性的生活方式
        (二) 理性的生活方式与中国判决理由的转型
        第二节 从人性假设的视角对中国判决理由的考察
        一、两种不同的人性假设
        二、两种人性假设下的审判方式及判决理由的简要考察
        第三节 从人格尊严的视角对中国判决理由的考察
        一、西方背景下的人格尊严、司法审判与法规范型判决理由
        二、全球化时代、人格尊严的普适性与法规范型判决理由
        第四节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判决理由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何谓现代性?
        二、现代性、司法现代化与法规范型判决理由
        小结
下篇 应用篇
    第四章 现阶段中国判决理由的问题、不足及原因
        第一节 对中国现阶段判决理由问题的考察
        第二节 对中国现阶段判决理由不足的考察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判决理由问题和不足的原因
        一、文化的因素
        二、制度性的因素
        三、人的因素
    第五章 现阶段中国判决理由问题与不足的解决办法
        第一节 文化的再生:解决办法一
        一、如何对待情理型判决理由中的文化传统
        二、情理型判决理由的现代性转化
        (一) 概述
        (二) 判决中情理型判决理由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制度建构:解决办法二
        一、改革判决书的结构
        (一) 一个一审民事判决书结构调整的实例
        (二) 对实例中的判决书结构的几点说明
        (三) 判决书结构调整与受众的关系
        二、如何通过制度性手段激励法宫
        第三节 人的现代化:解决办法三
        一、如何提高法律素质
        二、法律思维习惯的养成与观念的转变
    第六章 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第一节 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
        一、有时会带来实质上的不正义
        二、法宫适法有时会遭遇困难
        第二节 对判决理由实质上不正义的克服
        第三节 立法的完善:法官适法困难的解决办法一
        第四节 法律方法的应用:法官适法困难的解决办法二
        一、法律的解释技术
        二、法律漏洞的填补
        三、法官的利益衡量(或称价值权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法律思维与司法裁判 ——对司法认知规律的法理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为司法拓出微观论证的法理学新视域
    第一节 改革与现状:司法裁判的困境与危机
    第二节 抉择与出路:法官职业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转向与使命:以司法为中心的法理学
第二章 对法律思维的多维分析:法律思维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涵义:法律思维的定义分析
    第二节 思维结构:法律思维的要素分析
    第三节 思维模式:法律思维的建构分析
    第四节 思维媒介:法律思维的语言分析
    第五节 思维理性:法律思维的逻辑分析
    第六节 思维异态:法律思维的障碍分析
    第七节 法治意义:法律思维的功能分析
第三章 对司法裁判的重新认识:司法裁判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司法裁判的基本涵义
    第二节 司法裁判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司法裁判的职业个性
    第四节 司法裁判的认知特性
    第五节 司法裁判的基本功能
    第七节 司法裁判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司法裁判中的法律思维:法官思维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法官思维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法官思维的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法官思维的路径与过程
    第四节 法官思维的原则与规则
    第五节 法官思维的环境与保障
第五章 法律思维中的司法裁判:法律方法与司法技术
    第一节 概念及其关联性
    第二节 事实探知中得法律思维
    第三节 准据识别中的法律思维
    第四节 法律推理中的法律思维
    第五节 法律解释中的法律思维
    第六节 法之续造中的法律思维
    第七节 自由裁量中的法律思维
    第八节 法律论证中的法律思维
第六章 结语:构建约束法官行为的实践理性
    第一节 职业理性:司法理念与职业规范
    第二节 思维理性:思维范式与认知规律
    第三节 行为理性:法律方法与司法技术
参考文献
后记

(9)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1 当前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考察
    1.1 我国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
    1.2 我国官员腐败的主要特征
    1.3 我国官员腐败的社会危害
    1.4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估价
2 当前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扭曲变形
    2.2 公共权力的衍生增殖和失去制约
    2.3 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经济行为的不规则运作
    2.4 腐朽生活方式的沉渣泛起
3 防范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3.1 建立健全法治,依法惩治官员腐败
    3.2 强化预防监督,维护监督机构权威
    3.3 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3.4 实行党政分开,形成权力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二00一年一月五日)(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道德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D]. 余星璇. 南昌大学, 2020(03)
  • [2]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思想中国化研究[D]. 杨学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4]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行政研究[D]. 龚霄侠. 兰州大学, 2011(09)
  • [5]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 仉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6]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 ——秦窑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D]. 丁卫.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7]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 ——以民事判决为中心[D]. 肖晖. 西南政法大学, 2005(12)
  • [8]论法律思维与司法裁判 ——对司法认知规律的法理学思考[D]. 王纳新. 武汉大学, 2004(05)
  • [9]关于我国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D]. 邢敏. 郑州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在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1月5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