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应该学习、推理和使用推理

领导者应该学习、推理和使用推理

一、领导者要学理、讲理、用理(论文文献综述)

刁春辉[1](2021)在《“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廖平的经学思想,特别是他的“大统小统”论为研究对象,“大统小统”论是廖平在他的经学三变时期提出的,在四变、五变中进行了理论完善。其定型基本是在他的五变时期。我们的研究集中于他定型期,即四变、五变时期的“大统论”。研究他的大统论试图解决两大主题:第一,廖平大统论中的改良经学与汉宋主流经学形态——郑学和朱子学相比,其在经学基本观念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第二个主题是处理廖平大统论的时代性意义、实用性意义。我们的题目也明白的揭示出这两个主题,“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就是第二个主题,“廖平的经学研究”则是指的第一个主题。廖平作为一个经学家、思想家,不论在中国经学史中,还是在中国思想史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对廖平经学的思想和价值进行了阐扬。首先,作者从廖平的着作中抽绎出他的“大统”制度论,并指出这种制度论实具有“宪制”意涵。廖平虽没有使用这一词语,但他将经学的性质类比为西方法政学,就已经透漏出他对经学“法典”性质的确认。廖平对此“宪制”的内容说明是特别广泛的。可以分为央地制度、中央官制和国际制度三个层面。其中,廖平的疆域论就包含了央地制度和国际制度两个方向的意涵。就央地制度而言,实际上廖平一直在谈的是天下体系中的“畿地”,随着王统、帝统、皇统疆域的逐次扩大,畿地所控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原来的千里“王畿”变成三千里“帝畿”、六千里“皇畿”,而畿地之内的管理方式并不是松散的封建制,而更像是秦朝以后建立的普遍性的中央集权式郡县制。虽然皇、帝、王、伯被廖平建构成主要是经学的制度体系,但因为廖平信守的“经为百世之书”原则,经学的制度必会在历史中有所呈现,因此从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开始,实际上就是廖平经学中畿地制度的推行,并且从秦至清,中国所实行的郡县制范围是不断扩展的,这就对应于畿地从王畿到皇畿的转变,特别是清朝后期,通过将东北划省、新疆建省等举动,开始在边疆区域加强完善管理方式,确立了边疆郡县体制,这一体制在后来的共和国时代实际上也得到了继承。清朝在疆域和管理体制上所完成的事业在廖平经学中实际暗示了中国为未来天下“大统”时代的“皇畿”地位。同时,廖平也为郡县制在历史中国的长期施行提供了经学说明,在以往的经学思想史中,长期存在经制“封建”与史制“郡县”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也让深受经学影响的中国历史经常出现复封建的理论呼吁和现实行动。廖平的经学努力正是试图调和解决这种矛盾。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廖平依然坚信经学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价值标准和中国制度的治理价值。在国际秩序的制度建设上,经学依然有其丰富的智慧,实际上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东亚秩序就是一种“小统”实现,“小统”是“大统”的次级实现,是“大统”的“模范”。世界转入“大统”阶段,意味着新天下时代的到来,也就是整个世界都逐渐卷入到一个关联更加密切同时争斗也更加激烈的关系系统中,这样一个关系系统的初始阶段必然是各行其是的,但这种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争夺占领生存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权力意志的流行最终会让位于具有更高统领性的一体化进程。当然,这个一体化进程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它首先是几个区域性组织的出现,也就是廖平所讲“帝”统的出现,多个“帝”统下的每一统都既是经济上的一体性化组织,也是政治上次序井然的区域治理性组织,更是在文明上达成了一定程度一致性的文明共同体。因其每个帝统下均有“帝畿”的存在,而“帝畿”就是那个区域内道德、文明的核心地域。但多个帝统的存在也表示这还是一个多核心的多元化“天下”,廖平对此的论述是在“九帝”说和“四帝”说,从“九帝”到“四帝”是这个多元化天下的进一步精简化发展,这也是文化、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发展的结果。但“五帝”说的出现改变了天下格局,“五帝”格局乃是一中四方格局,此格局的出现预示尽管天下仍是多元天下,但普遍化、融合化的一统性思想和现实层面的政治经济综合实体已经出现,未来的大同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出现。所以最后会有“皇统”的出现。“皇统”是人学大统的最终实现,其本身也并非不再变化,而是仍有主客易位的“三统”循环,最终达至泰皇之局。第三,廖平从中央官制层面叙述了经典变化:从王统的三公制到帝统的五官制,最后到皇统的六官制,其中的核心经典是《王制》和《周礼》。廖平将《王制》文本次序进行了大幅改动,写就《王制订本》发行,其中的指导性思维是将《王制》中的官政思维凸显出来,通过对《王制》官制的叙述体现出中国政治哲学中养在教先、教为政鹄、民本政治、审慎政治等特点。廖平将《王制》三公设定为王统制度,将《周礼》五官设定为帝统制度,三公到五官的一个变化,体现了从王统到帝统的时代转变,即天下由《春秋》五千里天下变为《尚书》三万里天下,而中国从《春秋》的天下“中国”变为了“大统”时代的众多“中国”中的一员。中国在其中的变化则被广泛描述为从天朝上国成为了属于国际法体系下形式平等的万国之一的民族国家。而实际上,国际法下的国家虽然形式平等,但国家基于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综合实力,自然有强弱大小之分,国际间的互为“夷狄”的状态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晚清刚刚接触西方的情况下。因此,廖平在经学官制上的变革有其现实政治上的明确目的,即优化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通过天子、三公五官职能体系的变革,构建天子、三公五官为中心的决策和行政体系,突出政权的公共性质,并且强调这背后所体现的纲常意识,既是建设统一高效的领导体系,也体现这一系统需通盘考虑国家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同时亦强调制度运行的法度意识、责任意识。而其对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的具体职责的分化,则是体现廖平针对时代变化,提升国家能力,强化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而其中六工、六府的论述更体现出他重视经济,强调国家工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宗伯代司徒的变化则是他面临帝统、王统的时代变化,强调先进性教化先于普遍性教化,力图培养具有政治能力、共享价值追求的士人团体,这才是国家治理能力优化的关键所在。第四,廖平历来被认为是今文学家,但他的经学看法、经学诠释方向都祛除了今古文经学原来共有的历史化特征,也与朱熹为代表的内倾化的经学诠释方向相反对,可以说廖平的经学体系以解决今古问题为导向,但却采用了不同于原有诠释方式的解经方法,同时这一思想体系也涵容了宋学的教化问题,所以可以说廖平的经学思想体系是一综合今古、涵容宋学的综合性经学体系。在近代古今中西的学术激荡中,此一经学体系在总结经学史、认知中国历史、回应时局等各方面都在近代诸经学家的理论中是出类拔萃的。第五,廖平对现代经学的发展也是影响深刻的。现代今文学和古文学都共享着一个历史前提,即他们不再像他们的前辈经师一般,以三代圣王之制确立制度的权威性。古代的经师对于圣王时期的三代夹杂着历史的理性和信仰的元素,而现代经学家比较普遍地没有了对于三代的信仰意识,而这种三代理想信仰原来本是经学的基础,这种基础的消失则要求另一基础的填补。廖平为这一基础的确立提供了经学上的说明,他首先是通过孔子制作六经、古史渺茫击溃了对于三代的理想认识,进而代之以素王立法,从而巩固了经学对孔子的崇仰。古文学者或者在他的经学分类基础上固守原来对于三代的崇信,如老辈的柳诒徵、唐文治等,而对于现代的古文学家,则能够破除对三代制度的绝对信服,转而从历史经验肯定秦汉以后制度的适用性,这同样是基于廖平对三代时期的经学说明。从这一意义上,廖平的经学开启了现代经学制度经世的不同路径的起点。总之,廖平的经学是属于“新天下时代”的经学,他利用经学资源,结合时代感受,定义了时代,也重新定义了经学。他对“天下”的重新论述综合了他的经学认知、时代感知,他认为近代是一个新天下时代——帝统时代,这一个判断,现在依然适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在制度层面全面说明了经学在央地关系、中央官制、国际体系的见解,在经学诠释方面不同于汉宋学术的诠释方向,影响了现代经学的发展。

李冉[2](2021)在《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刮起政治哲学的热潮,将哲学研究的视野拉回到“政治”这一人的社会活动之重要部分上来。“政治”历来为儒家所重视,“人道政为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都是在“为政”。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哲学,探究的是政治的规范性问题,而规范性与朱熹的“理”具有内涵及价值上的一致性。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学说体系宏大而精深,涉及领域广泛。他致力于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且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四书章句集注》便是以解释四书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政治哲学同样也涵摄其中,故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对其政治哲学进行考察是有其必要性的。“内圣外王”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内涵,即从修身到平天下的一个完整过程,将“内圣”与“外王”视为两种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分裂视角是无法解释儒家政治哲学的应有之义。朱熹的理学思想亦非是纯粹的道德思辨哲学,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内圣外王”传统,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新型建构。故本文研究重点亦是致力于揭示朱熹的“理”所拥有的“内圣外王”的政治哲学内涵,并以“礼”显现“理”的规范性内涵寻求“内圣”与“外王”的真正互通。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对作为政治哲学的理学的“规范性”这一核心特质的分析,即通过点明规范性诉求这一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索朱子之“理”的规范性特质,从而契合政治哲学的特征,找到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讨论朱熹建构规范性思维的方式,即“一本万殊”的具体展开,主要通过分析“理一分殊”这一思维方式,回答规范何以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将这一思维方式落实在政治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絜矩之道”。第三部分是对“理”的规范性进行学理阐释,主要通过“理欲之争”指出规范性得以实现的人性论前提,探究“理”的规范性不能自然完成的因素,进一步探究“穷理灭欲”在功夫层面对理的规范性的实现,彰显合乎“天理”的价值取向。第四部分探究朱熹理礼互释的思想,实现“理”在知行逻辑中的贯通,即通过朱熹以“理”对“礼”进行形上奠基,以“礼”对“理”进行实践完成,打通规范理性与实践理性,实现“理”的规范性在知行上的贯通。第五部分是对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的现代价值的探究。本文通过发掘朱熹之“理”的规范性特质,对天理观中的政治哲学意蕴进行深入剖析,探究朱熹所想要建立的具有普遍性的政治规矩及具体实践方式。通过发掘朱熹政治哲学的“礼治”色彩,寻求朱熹“内圣”与“外王”的有机结合,进而揭示朱熹“理”的政治哲学中所表达的真实意图与理论特点。这有利于朱熹理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儒家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与发展。

张丁文[3](2021)在《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美育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日益重视。2019年、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联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表达出国家从政策高度上推动美育工作改革的决心与迫切,从而带动了美育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界都进入了新一轮的研究与创新热潮。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古代传统美育经验与智慧的挖掘,以思想史的探究为主体,考察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主张、主要特点及影响启示。本文共分为引言与正文四部分,框架思路与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之缘起与问题陈述,指出当前国家对深入美育理论研究、破除美育实践困境、改革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内容,选取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作为研究主题。概念界定部分选取“美育”、“美育思想及礼乐教化传统”、“程朱学派”作为核心概念,分别概述了西方美育思想从近代传入中国到当代新发展的简要历程、梳理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主要观点与演变历程、界定了“程朱学派”的具体范围并概述主要学术观点。文献综述部分选取“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中国古代儒家美育思想”、“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三个内容逐渐细化与深入到本研究的具体领域,对相关研究范畴进行了文献探讨。最后介绍了本研究之理论与意义、创新与不足以及研究方法,其中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主题“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根源、政治动因与文化支撑三个角度分析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之形成发展的环境土壤。经济部分从科技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与市镇经济的发展的角度对宋代经济生活出现的新变化进行概述;政治部分集中在上层建筑领域,着重强调了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与民族矛盾给宋代政治环境带来的深远影响;文化部分从文化思潮与文教制度的变迁角度出发,指出由政治经济变迁所带来的文士集团的变动从而引发的文化思潮与审美风尚的转变是孕育宋代儒家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之演变、成型的直接因素。第二部分介绍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笔者将之划分为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演变历程的奠基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奠基期主要介绍宋初经学界、文史学界与政治界向传统儒学复归的趋向,具体内容包括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弘扬儒家道统、批评佛老的思想与实践举措以及欧阳修与王安石对礼乐制度的新阐述。发展期介绍了周敦颐开创“无极——太极——人极”的程朱学派美育本体化建构;邵雍“以物观物”的程朱学派美育方法论贡献;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划分对于程朱学派美育的逻辑延展;程颢、程颐“性理一元”思想对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收束;朱熹对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理论的总结。第三部分总结了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本体论、目的论、境界论与工夫论四个层面对主要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本体论部分总结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注重通过理的建构进而向气、性、心延展的天人合一的审美主体与途径;目的论部分介绍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推崇“圣贤气象”的审美人格;境界论分析了“孔颜乐处”的时代内涵;工夫论部分介绍了美育思想中“本体——工夫”这一对范畴由分离走向合一的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影响。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主要特点,笔者着重归纳了本体哲学、思辨理性与伦理本位三个角度。在第一标题中主要介绍了其哲学思辨特征,第二、三标题基于程朱学派美育与伦理教育深度融合的显着特征分析了二者既深度融合又走向失衡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指出了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基于历史的语境,考察程朱学派美育的形成发展给传统儒家礼乐教化美育精神以及中国传统美育理论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的历史影响。最后,从理论挖掘、政策导向与实践要求三个层面提出了经验启示。从美育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传统儒家“美善相济”的美育传统走向当代构建与培养“审美生活”应该是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在政策导向上来看,国家推动美育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注重美育思想与时代精神融合,使美育获得持久的社会生命力;在实际要求上来看,当代美育实践尤其要注重使美育工作落实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来,从育人的高度与起点出发实现美的发掘与创造。论文结语部分回顾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与主要结论。笔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宋代程朱学派的理论体系中美育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与线索、内容与特点、影响与启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受到了理学形成发展的影响,具有本体论哲学、伦理功能性与思辨理性的特征;第二,程朱理学美育思想与伦理思想既互相补充、融合又互相分离、排斥;第三,程朱理学美育思想对原始儒家礼乐教化传统产生了深刻影响。最后,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建设提出了个人思考,指出立基于历史思考去探索与构建新时代美育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李思远[4](2021)在《黄干理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南宋后期,朱熹的门人与后学在朱熹理学思想基础上,推动了理学新的发展,即将朱熹的理学思想、学术主张综合发展为朱子学。而在此过程中,受朱子临终寄命的门下高徒黄干,承担和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干不仅是朱熹理学的继承人,也是朱熹门人后学团体的领导者。他向上继承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向下开启和主导了朱熹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因此通过对黄干理学思想的讨论,不只有助于后人加深对黄干个人理学思想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了解,同时能为认识朱子学的历史演变情形,提供更为全面、多元的观察视角。就黄干理学主张内核而言,道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构成了他理学思想的基础。具体来说,黄干站在现实中气(物)的角度上,提出了“理气不离”的道体论。黄干这里所言道体是指现实的事物,又现实中的事物必定带有理,而理就是道,因此他认为现实事物就是道的实现、体现。但在他的“道体论”论中,道体与体用又有所区别,道即是理,理居体的部分,而道体则是合体用而言。综而言之,黄干的道体论是从事物角度上看待道器关系,而具体的器、事物是有限而短暂的,虽然他们的实现过程中带有理的规定,但这并不能穷尽理的规定,因而具有了变化的可能。此外,道体在时间中表现为运动发展的,其现实性则来源于阴阳二气的交错运动变化。详细来说,黄干认为五行之气分别由阴阳终始而生,而在生成事物的成质过程中,五行又与未分化的阴阳之气相互作用,最终使成质的五行在性质上发生变化。进一步而言,黄干的道体造化说不仅认为造化是事物合乎道的运动,更是为了说明造化是以道为目的的运动。另外,黄干还讨论了人在道体中的地位。他认为在道体运动中,人起到了裁成辅相的作用,是包含在道体自然运动内部的自觉活动。在他看来,正是在人的参与作用下,道体运动趋向于道且并行而不相悖,万物亦并行而不相害,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而协调融洽,万物也都能够得到发展的方向。就黄干整个理学思想体系而言,他是以道体论为理论框架,而其他心性论、工夫论、社会政治观等内容则可以看作是人实现其道体意义的不同阶段。具体来说,黄干在心性论方面强调了“心性不二”的实然状态。这里他延续了朱熹性即理的观点,并指出人禀赋了清正之气,才具有虚灵知觉的心作为认识能力。而虚灵知觉的心与性、与气质、与事物的结合,就产生了心中的具体意识。此外,性必定由人之心的虚灵知觉来反映,才能产生出合乎道德的意识,因此心与性并非两物。性虽然一定由心的虚灵知觉加以反映,但是心的虚灵知觉并不一定反映性的内容。心的虚灵知觉还会对气禀之杂、人欲之私进行反映,产生不合乎道德的意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黄干指出,人心、道心的区别就在于意识的对象究竟是人的形气之私,还是先天禀赋的天理之正。而人虽然不能先天地认识道的内容,但却可以先天地认识道的体段,因此人具有扩展知识、发展道心的天赋能力。黄干在心性论的基础上,还整合理学各家的为学修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工夫论。他认为工夫的直接目的在于成德而存心。而所谓德就是心中所认识到的理,是性理在意识中的实现,德一旦出现在心中,就要持存不放失,这就是成德存心之说。此外,黄干认为存心工夫既要寡欲,即减少内心对外在事物的需求,还要将致知、持敬工夫包含在自身内部,以维持主体合乎道德的意识状态。在存心之外,黄干还借用理学忠恕的观点,提出了工夫要由内转外,由个人转向社会的观点。道体论、心性论和工夫论是黄干理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之外黄干还有社会政治观念等思想主张,其基本内在逻辑是基由于道体论中包含着推动事物有序发展的基本理想,而心性、工夫都是这一理想实现的途径。故而他的社会政治观念和学术发展观,亦是其理学思想的一部分,而非黄干理学思想在政治、社会和学术方面的应用。黄干认为道体运行的方向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人的心性与工夫又为此方向实现提供了基础,即人的社会政治活动实际上是道体发展的一环。现实中政治与社会活动的目的与道体运行的方向一致,即使民物各得其所,因此他以治理作为政治的目标,以民生为治理的重点。从具体举措建议来看,黄干从理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均气同体作为改善社会关系、加强朝廷与民间联结的基本原则,并主张朝廷官府担负起改善民生的职责。此外,有鉴于当时的政治情况,黄干又提出“上下之情相通”的政治原则,以改善官府的治理能力。最终,黄干认为治之兴废存乎其人,提出从根本上改变政治的途径仍在于培育人才。综而言之,黄干的理学思想对朱子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在当时便起到了维系朱熹门人团体思想统一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通过他的理学讲解和学术辩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朱熹门人思想上的分歧。而后为将朱熹的理学思想稳定规范地传于后世,黄干还参与了理学书籍的编订,并整理了朱熹的生平,写作《朱子行状》,以及通过《圣贤传授道统总叙说》确立了朱熹在道统中的地位,为后学提供了激励和效仿的对象。在朱子后的理学发展史上,经过与饶鲁、何基等人思想比较,可以发现黄干理学思想中具体观念没有被后学全盘接受,即黄干的后学在哲学思想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黄干自身对政治社会问题、学术问题、道统问题的重视,使受其影响的后学亦将思想重心转移到关注这些现实的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上来。黄干是朱熹理学思想在南宋后期转变,并发生实际社会作用的关键人物。他的理学思想在道体论中展开,而道体论本质上是对朱熹理学理气论的继承和变化,因此黄干的理学思想在内容上没有走出朱熹理学的范围。但黄干改变了朱子后学对朱熹理学思想发展的方向,引导后人走出了对理气关系的论辩,固定了朱熹理学义理的涵义,并将其运用于政治社会问题,促使朱熹理学发生现实的社会作用。

王硕[5](2020)在《《程氏易传》“感应”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感应"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普遍的,中国文学、中国医学、中国哲学都体现了"感应"思想。研究"感应"思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是中国文献浩如烟海,难以全部把握,必须选取一个视角,本文选取的视角就是《程氏易传》。从另一方面看,"感应"思想也是研究《程氏易传》的视角,并且这个视角罕用于研究《程氏易传》。学者们基本上无一例外地以"理""气""心""性""诚""敬"作为研究二程思想的视角,而本文以"感应"研究《程氏易传》,也可算作一种创新。第一,我们应当研究《程氏易传》"感应"思想的渊源,这又涉及《易经》本身的思想,以及历代注释《周易》的思想,并且从汉易到宋易有个大体的趋势:许多儒者把注意力从象数转向义理,程颐承接了这一大趋势。第二,《程氏易传》本身是体现了"感应"思想的,在此书中,"感应"思想与"成卦之由"、《上下篇义》、"生化万物"密切相关。第三,"感应"思想与程氏哲学体系中其他核心观念之间可以建立联系,并且,在对比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观念的意义,所以应当研究"感应"与"理""气""心""性""诚""敬"之间的关系。由此引申出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为何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二程没有把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观念——感应,充分发挥开?原因一是程氏所承接的易学传统是"义理转向"的传统;二是程氏"斥佛老",而"感应"与"缘起"一样是前主体性思维;三是程氏有意识地与"气学"相区分。最终导致"感应"这一观念未能挤入程氏理学体系的核心。由此我们找到了一个反思二程哲学的新视角。

黄赫[6](2019)在《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史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为起点,我国呼唤教育家型校长出现,鼓励教育家办学。而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校长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校长专业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又该如何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对此,我们知之甚少。是以,研究以彭小虎校长为个案,以校长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为主题,通过探究一位优秀校长的生命成长史,挖掘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因素。依此,尝试提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建议。研究采用生命史研究取向,旨在透过叙说,将个体曾经经历与正在经历的事召唤至眼前,提供叙说者意义的理解。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贵阳校区彭小虎校长。彭小虎校长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担任过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小学校长,曾任南京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是一位集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学者型校长。通过生命史深度访谈,深入学校进行教育日常观察,再现彭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故事及其意义建构,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主题分类,以此构成文章的主体。研究的主体部分围绕彭小虎校长的求学经历、生活教育课程理念的诞生、办学中困境与反思,呈现影响彭小虎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事件与重要他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内外两方面进行解读。进而,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校长任用制(专业发展起点)、校长自身(专业发展主体)、外部系统(专业发展保障)三方面,提出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建议。

顾萍[7](2016)在《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儒学在中华文明历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价值观念更是影响到传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精华,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儒学价值观是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官方价值信仰,深深地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国家构建、社会组织和个人生活,渗透到中国人举止言行的方方面面,并且外传日本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文明圈。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信仰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来,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激进地反传统,儒学价值观被视为落后腐朽的代名词。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发展,儒学价值观的合理因素再次得到重视。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契,又有诸多差异。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主要体现在民本观与人本观、知行观与实践观、和为贵与和谐理念等内在联系之中。双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与时代性、理论基础与思想本质、核心价值旨趣与理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对汲取儒学核心价值观的精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探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在“建设”的重点内容上,提出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民本、诚信、公正、和合、大同”思想义理,努力探索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再中国化视野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一,从传统仁爱观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继承了传统仁爱观中亲亲友善、忠恕之道、民胞物与等思想精髓,摒弃了其狭隘性和不平等性,强调内在自律的基础上增强外在他律的约束,增强双向互动互利性。其二,从传统民本观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非民主的民本思想,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融通之处体现在民众是国家之本、民意是政权之基、民情是治国之纲。它们的区别体现在时代基础不同、权力主体不同、目标取向不同、治国方式不同。其三,从传统诚信观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继承了儒家诚信观中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兴业之宝和立国之基等合理内核,同时,它丰富了儒家人际诚信,赋予契约诚信的理念;弘扬自律诚信,补充他律诚信;重视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其四,从传统公正观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传统公正观是人们各守其位的社会规范准则,是合乎公利的道义,是治理天下的道德标准,包含了弘扬社会正气和弘扬社会尚公重义精神的优秀基因。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要求人们在增强义务观念的基础上保障公民个体平等地位上合法权益的公平,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公正。其五,从传统和合观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传统和合观包含天人和合、人际和合、人自身的身心和合、群际和合等思想精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注重人内心的和谐发展,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和谐,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注重促进国际和谐。其六,从传统大同思想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统大同思想具有无私有制与财产公有、无阶级压迫与无剥削、人人团结且互助友爱等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践中坚持物质财富丰富的均平,在理论上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发展中符合中国社会自身历史发展特点的现实基础上实现社会理想,它体现了对大同思想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战略、国民教育平台、传播宣传引导、社会示范效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价值观的方法有历史镜鉴法、转换滋养法、对接开新法和功能实现法。

娄义鹏[8](2016)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以苗族、侗族、布依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民族法学、法社会学、诉讼法学、人类学、法理学等学科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出台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传统的纠纷解决机制也各具特色。如何合理的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机制,化解民族地区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促进贵州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中国的成就已经令世界瞩目,贵州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必须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个过程也是国家法与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之间产生冲突与互补的过程。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怎样将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在“文化多元”和“法律多元”之间进行多元互补、避免冲突,将法治的本土资源纳入国家整体现代化的社会秩序治理中,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贵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三个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在现代社会的法治价值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中央的精神,对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以立法建议的方式为贵州省人大草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草案建议稿,从而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法治建设的完善尽绵薄之力。本文将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特征及在现代社会的法治价值与功能进行规律性总结。然后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苗族、侗族、布依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形成、发展演变、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等方面进行阐述,努力探究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互补与互动。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体系需要配套立法的具体范围和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方案。以期对贵州的民族法制建设有所裨益。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为贵州民族地区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了具体方案,通过成果转化为贵州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参照,同时为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参考,同时为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宽视野研究的范例,为丰富纠纷解决理论贡献微薄的力量。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了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的内容是按照以下三个部分来展开研究的。第一部分(第一章):以法理学的理论分析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特性、成因、价值、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用文化多元的视角去看待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关系,具体分析了国家法与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之间分属不同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通过现代的村规民约的形式找到与国家法融合的途径。以民族理论结合纠纷解决理论具体地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的现实状况,民族地区的纠纷具有解纷的依据多元、纠纷类型多元、解纷的主体多元的特征。深入的论述了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中的规范适用问题,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在很多方面为国家法提供补充。分析了运用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变通权问题,可以通过互补变通的方式将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中优良的部分吸收进国家法中,让其具有一般适用性。具体的分析了国家法与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冲突的原因与冲突关系及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具体地分析了国家法与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在民族地区纠纷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二者互补的优势并提出了二者的互补路径选择。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章):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统计学的方法,以贵州三个民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三个少数民族,苗族、侗族、布依族为代表,对三个民族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沿革及演变,具体内容及在现代社会变迁,在现代社会纠纷解决中的优势与不足,在具体纠纷解决实践中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以及纠纷解决主体多元联合解纷的现实状况,并将其与国家法的具体冲突与互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法人类学的研究表明,每一个社会中的人类群体都有自己群体的“类法律”这种“类法律”就是该群体的秩序维护规制,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就是这样的“类法律”,这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方式,这些“类法律”是如何产生,并在少数民族繁衍过程中是如何延续变迁的,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走向多元互补纠纷解决道路是最终的选择。第三部分(第五章):本部分在前面两部分的基础上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法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需要配套立法的具体范围,与具体的变通的内容。提出了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问互补的措施。最后,拟写了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草案建议稿。建议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出台,《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决定(草案建议稿)》。总之,本文力求在对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一般规律的总结的前提下,以三个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纠纷解决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提出了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求为贵州民族地区的民族法制建设提供蓝本,并为全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纠纷解决提供参考。

魏强[9](2013)在《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管理活动。科学的社会管理既要通过公正的利益分配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又要通过思想的疏通和导引增进建设性的社会共识,两者相互助益、相互渗透、不可或缺。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已经发生复杂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和显性化的利益矛盾。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同程度的反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并将长期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主题。而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往往会通过人们的思想观念反映出来,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往往会引起思想观念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思想疏导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及时、系统、深入地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这个十分重要而又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前沿课题。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为指导,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指向,以提升思想疏导能力为指引,总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循序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本质是什么”、“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资源包括哪些”、“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是什么”、“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包括哪些内容”、“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运行机制是什么”,以及“社会管理中如何有效实施思想疏导”等基本理论问题,以促进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建构。于此,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研究:第一部分重点回答研究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重大价值。当前,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大量激烈程度不同的人民内部矛盾,如何解决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是亟待需要研究分析的重大现实问题,是迫切寻需要找到答案的时代课题。论文提出,充分探索和系统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既是适应社会深刻变革的紧迫需要,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呼唤,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更是共产党正确开展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第二部分探讨揭示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涵与本质。论文指出,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是通过民主的方式让人们充分表达各种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以便人们通过讨论、交流和沟通,分清思想是非,消除思想疑虑,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思想共识,进而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协调、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体利益的活动,强调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本质是社会管理的价值引导活动,是利益关系的思想协调和社会秩序的精神建构,并认为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基本特点是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宣泄性与导向性的统一、预见性与防范性的统一、经常性与应急性的统一。第三部分梳理总结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资源。论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主要包括民主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理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理论、思想疏导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理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一致的理论、社会管理和思想疏导相统一的理论,中国古代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思想智慧包括“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决之使导,宣之使言”、“小决使导,闻而药之”等,西方国家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安全阀理论、说服改变态度理论、社会舆论控制理论和社会有机团结理论等。第四部分主要阐述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与内容。只有明晰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核心目标,分析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主要内容,才能比较全面深入地认识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这项特殊的实践活动。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是递进的目标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展开和体现。论文指出,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是理顺情绪、协调利益、维护秩序、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统摄着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容,不同于非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管理中的心理调适、情感沟通、价值整合、舆论引导和共识凝聚。第五部分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运行机制。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核心内容是把握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在关联要素及其运作逻辑。论文指出,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在运作逻辑涉及系列的具体机制,主要包括:诉求表达机制、分析研判机制、沟通引导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要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达成有效的社会管理,思想疏导的各个机制须是相互配合、层层递进。因此,需要深入全面地研究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运行机制,更加清楚地认识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运作过程,提高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程序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并根据思想疏导运行的实际效果对思想疏导活动及时作出有效调整。第六部分主要研究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有效实施。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最终是为着指导社会管理实务工作,有效实施思想疏导。当前,社会管理领域,思想疏导能力欠缺或者能力不足情况还普遍存在,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势必要促使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加强思想疏导的力量整合,注重思想疏导的虚实结合,贯彻思想疏导的群众路线,倡导相互批评的优良作风,优化思想疏导的方法组合。

胡慧莲[10](2013)在《罗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新士林哲学”是20世纪“新士林哲学”在我国传播与发展的代表,它是台湾学术界一个重要而又特别的学术流派。它以天主教信仰为精神取向,以士林哲学为底蕴与构架,力图融合天主教信仰、士林哲学与中国文化于一体,以达到为信仰开新,为中国文化开出路的双重目的。罗光是台湾新士林哲学学派的真正创立者,其《士林哲学》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的成立。罗光是天主教的主教。作为主教,他一生的使命就是将福音传扬开(福音化)。时代也赋予了他特殊使命,就是将天主教本土化,他是通过士林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融合完成这一使命的。当然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面对中国最现实的问题,即如何由传统向现代转化,也就是现代性问题。于是福音化、本土化、现代性便成了罗光一生的思考,正是这样的使命酝酿了他的“生命哲学”体系。本文追溯他“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从其教会史研究中探究了他的问题域;从神学、士林哲学和中国哲学三个角度阐释了其思想来源;然后剖析了其生命哲学体系的建构过程和内容;最后总结罗光的思想特色,并用他的使命来审视他的生命哲学体系,以此来揭示其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二、领导者要学理、讲理、用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导者要学理、讲理、用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廖平生平与着述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问题说明:题目与章节解义
    六、创新点说明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下的近代经学流派
    第一节 晚清古文经学的经世策——以孙诒让和曹元弼为例
        一、《周礼政要》——孙诒让的经世书
        二、孝为政教本原:曹元弼的经世策
        三、古文经学的经世特点
    第二节 作为理学家的唐文治的性理救世说
        一、性理为本
        二、性理学的救世之策
        三、国性与天下
    第三节 宋育仁的经学与建国
        一、《孝经》:文明的发生
        二、《周礼》:政治文明的创设
        三、《春秋》:宋育仁的天下
    第四节 廖平时代的经学发展
第二章 廖平的“大统”天下
    第一节 大统先声:廖平的王统疆域论
        一、小王天下的疆域与结构
        二、小王天下与《谷梁》《王制》
        三、大王天下的疆域
        四、小王、大王之局的中国、天下变化
    第二节 新天下时代——大统“九帝”说
        一、方三万里之新天下
        二、九千里一州说
        三、各为中国、互为四夷:大统格局的起始九帝说
        四、九帝说与文明冲突论
    第三节 九帝后的帝统天下格局
        一、四帝天下
        二、五帝天下
        三、二帝天下
    第四节 大同的实现——皇统天下
        一、皇统的天下结构
        二、皇统天下的三皇之局
    第五节 秦制的经学说明:廖平大同天下的王畿制度
        一、古代对秦制的认识
        二、廖平的秦制认识
        三、学校与选举
        四、王畿封国——秦制肯定的关键
        五、廖平肯定秦制的现实意图
第三章 大统新天下时代的中国中央官制
    第一节 作为小统论的《王制》中央官制
        一、廖平改定《王制》的过程
        二、天子之礼
        三、《王制》之冢宰
        四、《王制》之司空
        五、《王制》之司马
        六、《王制》之司徒
    第二节 廖平《王制》官制的制度精神
        一、官政
        二、养在教先,教为政鹄
        三、为民政治
        四、审慎政治
    第三节 帝统中央官制
        一、古代的《周礼》冬官论
        二、廖平帝制五官说的确立过程
        三、天六人五之职官结构
        四、官联结构与官属结构
        五、帝制五官
    第四节 大争时代的制度选择——从王制三公到帝制五官的经学治理意图
        一、帝统时代的性质
        二、冢宰之变
        三、天子之变
        四、司空代冢宰义
        五、民智与士智——司徒教化之责的更替
        六、小结
    第五节 皇制大同时代的官制:六相制度
        一、由人而天:皇统官制的性质
        二、皇制六官
        三、六官与帝制五官、王制三公
    总论
第四章 经学史中的廖平经学
    第一节 从汉代经学的历史化特征看廖平经学的性质
        一、郑玄经学:经学的历史方法
        二、汉代今文经学:寓言与微言
        三、廖平经学的性质重订
    第二节 修身之义与典制之书——从廖平与朱熹的经学观比较看廖平的经学史意义
        一、修身与典制:朱熹与廖平对经学主旨的认知差异
        二、《大学》与《王制》:朱子与廖平的经学文本纲领
        三、朱子、廖平经学体系建构的完成
        四、廖平、朱子经学范式的意义
    第三节 新天下时代的廖平经学特质
        一、经学体系的主动建构
        二、经学独立性的看重与建设
        三、廖平经学对中国历史的积极性理解
        四、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的价值与天下主义的关怀
第五章 廖平经学与现代
    第一节 现代经学的制度经世路径—廖平与现代经学的关系
        一、行意与史佚:《今古学考》之后
        二、孔子制度抑或儒者理想——现代今文家谈中国制度
        三、中国制度的历史辩护——现代古文家谈中国制度
        四、现代经学的经世之路与中国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 廖平经学与传统学术发展的可能性
        一、复兴中的中国
        二、廖平经学“大统论”的当代可能性
总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分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理”的规范性——作为政治哲学的理学
    (一)规范性诉求: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所以然之故、所当然之则:朱子之“理”的规范性特质
二、一本万殊——规范性思维的具体展开
    (一)理一分殊:“一”与“万”相合的思维方式
    (二)絜矩之道:普遍性政治规矩的建构
三、理欲之辨——“理”作为规范性的学理阐释
    (一)理欲之争:规范性得以实现的人性论前提
    (二)穷理灭欲:合乎“天理”的价值取向
四、理礼互释——“理”在知行逻辑中的贯通
    (一)以理定礼:确定“礼”的形上根基
    (二)以礼成理:打通“理”的实践逻辑
五、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一)对现代政治哲学的理性主义路向的启示
    (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
        1.研究缘起
        2.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1.美育
        2.美育思想及礼乐教化传统
        3.程朱学派
    (三)文献综述
        1.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2.中国古代儒家美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3.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1.研究创新
        2.研究不足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根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1.宋代科技水平提升助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市镇经济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二)政治动因:封建关系的弱化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宋代立国者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
        2.统治危机与民族矛盾的激化
    (三)文化支撑:审美风尚的转换与文教事业的勃兴
        1.释道思潮的冲击与审美风尚的转换
        2.科举官学的规模扩大与书院学派的蓬勃发展
二、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形成发展的演变历程
    (一)美育思想奠基期
        1.宋初三先生对儒家教化传统的复归
        2.欧阳修、王安石的礼乐论考察
    (二)美育思想发展期
        1.周敦颐对程朱学派美育的本体论奠基
        2.邵雍对程朱学派美育的方法论创造
        3.张载对程朱学派美育论的延展
    (三)美育思想成熟期
        1.二程对程朱学派美育论的收束
        2.朱熹对程朱学派美育论的总结
三、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美育本体论:“理气性心”的天人建构
        2.美育目的论:“圣贤气象”的审美人格
        3.美育境界论:“孔颜乐处”的时代内涵
        4.美育工夫论:“体用合一”的美育理念
    (二)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儒家美育思想在程朱学派中走向理学化
        2.程朱学派美育思想与伦理教育实现深度融合
        3.程朱学派美育精神中实践理性与自然感性二者的关系走向失衡
四、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一)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1.程朱学派美育思想是对原始儒家礼乐教化美育传统的复兴
        2.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加速了传统儒家美育精神内核的崩溃
        3.程朱学派美育思想对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美育传统具有重要价值
    (二)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1.从“美善相济”走向“审美生活”是中国传统美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当代美育思想要注重时代性与生命力问题
        3.当代美育实践要落实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与感性经验中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黄干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黄干理学思想研究综述与展望
    三 方法与文献选择
    四 要讨论的内容
第一章 黄干理学思想的背景
    1.1 黄干的生平
    1.2 黄干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思想倾向
第二章 黄干的道体论
    2.1 道体论的渊源
    2.2 道体、理气与体用
    2.3 道体的造化
    2.4 道体中的人
    2.5 道体运动的方向
第三章 黄干的心性论
    3.1 黄干理学思想中的性论
    3.2 黄干的心论
    3.3 心与性合
    3.4 人心与道心
    3.5 心的未发已发
第四章 黄干的为学修养论
    4.1 为学修养以成德为目的,以存心立志为基础
    4.2 为学修养中的持敬
    4.3 黄干的为学致知论
    4.4 黄干的集义方外论
第五章 黄干的社会政治观念
    5.1 黄干的社会与民生观念
    5.2 黄干眼中的政治问题
    5.3 黄干改善政治、社会民生状况的尝试
第六章 黄干理学思想的意义
    6.1 黄干对朱子门人团体的作用
    6.2 黄干理学的思想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史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校长专业发展生命史研究基础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命史研究
        1.2.2 生命史取向的校长专业发展研究
        1.2.3 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过程
2 为学莫过于尊师——求学历程与恩师教导
    2.1 两跃出农门,三翻归本初:从中师到博士的求学历程
        2.1.1 什么都能教:中师阶段
        2.1.2 书读千遍:成人自学考试
        2.1.3 师傅领进门:硕士历程
        2.1.4 从“解释世界”到“解决问题”:博士生涯
    2.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的指引
        2.2.1 一本中学地图册:教学真的不只是教孩子知识
        2.2.2 两位先生:物格而后知至
        2.2.3 跟着社会学教授研究教育:为师者,为仁也
    本章小结 “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杂乱有章
3 源于生命、归于生活、成于习惯——校长专业发展重要事件
    3.1 变革:课程理念的再认识
        3.1.1 教学改革中的“急迫问题”与“重要问题”
        3.1.2 课程是促进儿童发展的载体
    3.2 触发:课程理念的提炼
        3.2.1 孩子纯净的眼神
        3.2.2 人是什么,怎样培养人
        3.2.3 倒数第二到倒数第三
    3.3 建构:课程群的设置
        3.3.1 数学课程群:从计算能力到数学思维与数学表达
        3.3.2 英语课程群:从英语知识的获得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3.3.3 体育课程群:从竞技体育到健康体育
        3.3.4 生活实践课程:走向家校联系
    3.4 践行:课程理念的贯彻
        3.4.1 生活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框架
        3.4.2 教师:生活教育课程理念的贯彻者
        3.4.3 家长:生活教育课程理念的合作者
        3.4.4 整合多元资源,共助生活教育课程的推进
    本章小结 青鞋渐踏江头草——课程改革的规划与实践探索
4 终始行一意,无乃过愚公——办学困境与反思
    4.1 困境一:理论力量的不足
    4.2 困境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
    4.3 困境三:师范教育本身的思考
    本章小结 愚公移山宁不智——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
5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校长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之提取
    5.1 溯本求源:探寻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因素
        5.1.1 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5.1.2 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5.2 任重道远:推动校长专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5.2.1 专业发展起点:对校长任用制的建议
        5.2.2 专业发展主体:对校长自身的建议
        5.2.3 专业发展保障:对外部系统的建议
    本章小结 舟车何处不通津——推动校长生命的自觉成长
结语:以心为本,儿童入心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的目的与基本思路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基本思路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学理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二、抵御西方“普世价值”的强势侵蚀
        三、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价值认同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可行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相通相契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化的接力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意义
        一、实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当代转化
        二、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章 儒学价值观在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儒学价值观的历史沿革
        一、儒学价值观的源流
        二、儒学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第二节 儒学价值观的内涵及特质
        一、儒学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儒学价值观的主要特质
    第三节 近百年来儒学价值观面对的冲击及挑战
        一、新中国成立前“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传统
        三、改革开放后儒学价值观的际遇
第三章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异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马克思主义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
        一、民本观与人本观
        二、知行观与实践观
        三、“和为贵”与和谐理念
    第三节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之处
        一、社会基础与时代性不同
        二、理论基础与思想本质的异质
        三、核心价值旨趣与理想之别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科学探索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对儒学价值观的吸收和转化
        一、爱国意识的升华
        二、从群体主义到集体主义
        三、从民本仁爱到为人民服务
    第二节 邓小平对儒学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一、“富民为民”思想呼应于儒家民本观
        二、“两个文明”建设并举思想关联于传统儒家义利观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相通
    第三节 江泽民对儒学价值观的继承和转换
        一、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到新的境界
        二、“执政为民”思想是对传统儒家“贵民”思想的承继和转换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传统儒家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胡锦涛对儒学价值观的承继和转换
        一、“以人为本”与儒家民本思想
        二、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承继和发展
    第五节 习近平论儒学价值观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一、儒学价值观思想精华的阐释
        二、论儒学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儒学价值理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创新转化
    第一节 从传统仁爱观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现
        一、传统仁爱观涵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对传统仁爱观的传承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对传统仁爱观的创新
    第二节 从传统民本观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一、传统民本观中有民主思想吗
        二、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融通
        三、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殊异
    第三节 从传统诚信观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
        一、儒家诚信观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儒家诚信观的继承
        三、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儒家诚信观的超越
    第四节 从传统公正观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一、传统公正观的的历史渊源
        二、传统公正观的合理内核
        三、传统公正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四、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传统公正观的超越
    第五节 从传统和合观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一、传统和合观的历史起源
        二、传统和合观的思想精华
        三、传统和合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第六节 大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大同思想的发展
        二、大同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三、大同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启迪
第六章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一、坚持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国家制度战略
        二、国民教育平台
        三、传播宣传引导
        四、社会示范效应
    第三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历史镜鉴法
        二、转换滋养法
        三、对接开新法
        四、功能实现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以苗族、侗族、布依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探析
    第一节 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及特性述说
        一、起源探寻
        二、特性述说
    第二节 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与多民族的现实国情
        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权及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
    第三节 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
        一、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具有法的渊源价值
        二、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具有社会价值
        三、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具有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
        四、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包容、礼让、和解的精神价值
        五、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实现国家对社会管理的功能价值
    第四节 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
        一、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利弊评判
        二、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分析
        三、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互补
第二章 贵州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法治价值分析
    第一节 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形成
        二、多元法文化互涉下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第二节 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容及时代变迁与特征描述
        一、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内容及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二、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第三节 苗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及其现代法治路径选择
        一、苗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
        二、苗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互补
        三、多元联合互补是苗族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贵州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法治价值分析
    第一节 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形成和演变
        一、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形成
        二、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演变
    第二节 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容及时代变迁与特征描述
        一、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内容及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二、侗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第三节 侗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及其现代法治路径选择
        一、侗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
        二、侗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互补
        三、多元联合互补是侗族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章 贵州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法治价值分析
    第一节 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形成与演变
        一、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沿革
        二、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演变
    第二节 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内容及时代变迁与特征描述
        一、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内容及在现代社会的变迁
        二、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
    第三节 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补及其现代法治路径选择
        一、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冲突
        二、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的互补
        三、多元联合互补是布依族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 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对策
    第一节 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与国家法融合的路径选择——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一、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分析
        二、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因分析
        三、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配套立法
        一、贵州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配套立法现状
        二、需要完善配套立法的范围
    第三节 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中民族地区的公序良俗与村民自治的融入
        一、公序良俗的融入
        二、村规民约的融入
    第四节 构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多纠纷解决机制
        一、制定贵州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决解决机制的立法背景概述
        二、构建贵州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决解决机制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决定(草案建议稿)》的体例设计
结语
附录
    附录一:草案建议稿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村规民约
    附录四:调查地卫星云图
参考文献
致谢

(9)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研究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 社会深刻变革的紧迫问题
        2. 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3.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
        4. 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式
    二、研究的重点
        1. 社会管理中的官本位与民本位
        2. 社会管理中的强制性与民主性
        3. 社会管理中的硬约束与软约束
        4. 社会管理中的综合性与单一性
    三、研究的现状
        1. 现状概要
        2. 特点分析
        3. 内容解读
        4. 简要评论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涵与本质
    一、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涵
        1. 概念辨析
        2. 内涵界定
    二、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本质
        1. 社会管理的价值引导
        2. 利益关系的思想协调
        3. 社会秩序的精神建构
    三、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特点
        1. 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 宣泄性与导向性的统一
        3. 预见性与防范性的统一
        4. 经常性与应急性的统一
第三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
        1. 民主方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的理论
        2.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理论
        3. 思想疏导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理论
        4.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相一致的理论
        5. 社会管理和思想疏导相统一的理论
    二、中国古代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智慧
        1. “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
        2. “决之使导,宣之使言”
        3. “小决使导,闻而药之”
    三、西方社会关于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理论
        1. 社会安全阀理论
        2. 说服改变态度理论
        3. 社会舆论控制理论
        4. 社会有机团结理论
第四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与内容
    一、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目标
        1. 理顺情绪
        2. 协调利益
        3. 维护秩序
        4. 凝心聚力
        5. 促进和谐
    二、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内容
        1. 社会管理中的心理调适
        2. 社会管理中的情感沟通
        3. 社会管理中的价值整合
        4. 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
        5. 社会管理中的共识凝聚
第五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运行机制
    一、诉求表达机制
        1. 保障诉求权利
        2. 畅通诉求渠道
        3. 倡导理性表达
    二、分析研判机制
        1. 综合整理诉求
        2. 深刻分析诉求
        3. 把握重大诉求
    三、沟通引导机制
        1. 聚焦诉求关切
        2. 坚持平等沟通
        3. 加强多方互动
        4. 深化思想引导
    四、利益协调机制
        1. 正视利益冲突
        2. 寻求利益共识
        3. 调处利益矛盾
    五、评估反馈机制
        1. 评估疏导效能
        2. 反馈评估结果
        3. 调控疏导过程
第六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疏导的有效实施
    一、加强思想疏导的力量整合
        1. 明晰管理各方的疏导职责
        2. 提高管理主体的疏导能力
        3. 促进疏导主体的力量整合
        4. 构建思想疏导的联动机制
    二、注重思想疏导的虚实结合
        1. 把握思想问题背后利益诉求
        2. 区分利益诉求的正当与失当
        3. 实现实际利益解决思想问题
    三、贯彻思想疏导的群众路线
        1. 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
        2. 把握群众的思想情绪
        3. 明晰群众的利益诉求
        4. 汲取群众的思想智慧
        5. 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
        6. 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
    四、倡导相互批评的优良作风
        1. 坚持团结和谐的批评愿望
        2. 倡导高度自觉的自我批评
        3. 加强良性互动的相互批评
    五、优化思想疏导的方法组合
        1. 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
        2. 政策导向和思想导向相结合
        3. 自我省思和教育引导相结合
        4. 说服教育和行为示范相结合
        5. 启发自觉和制度规约相结合
参考文献
攻博成果
后记

(10)罗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士林哲学发展小史
    第二节 台湾新士林哲学的概况
    第三节 罗光思想的重要地位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士林哲学的研究综述
        二、 关于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研究综述
        三、 关于罗光思想研究综述
    第五节 论文的构思与结构
第一章 问题视域:罗光的教会史研究
    第一节 天主教在华的传播与发展
        一、 各传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二、 圣统制的建立
        三、 圣职人员的培养问题
    第二节 互通使节
        一、 教廷的外交使节方针
        二、 中国礼仪问题
        三、 近现代的互通使节
    第三节 罗光所面临的问题
        一、 梵二会议的精神
        二、 现实的中国社会
        三、 罗光所面对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立场:罗光的神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罗光的宗教观
        一、 宗教是人与神的关系
        二、 宗教是对启示的信仰
        三、 宗教是生命的活动
    第二节 罗光论天父
        一、 上帝存在的证明
        二、 天主的本性
        三、 神与人的关系
    第三节 罗光论基督
        一、 耶稣基督的救赎
        二、 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
        三、 基督与生活
    第四节 罗光论圣母
        一、 “天主之母”的称号
        二、 圣母的特点
        三、 诸圣相通功与马利亚的救赎地位
        四、 圣母马利亚与信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思维塑造:罗光的士林哲学研究
    第一节 哲学总论
        一、 哲学的特性与方法
        二、 哲学与科学美术宗教
        三、 哲学与人生
    第二节 士林哲学的名学
        一、 理则学
        二、 知识论
    第三节 士林哲学的形上学
        一、 宇宙论
        二、 心理学
        三、 本体论
    第四节 实践哲学
        一、 宗教哲学
        二、 伦理学
        三、 美术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哲学的素养:罗光的中国哲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大纲脉络
        一、 儒家:生命之仁
        二、 道家:自然之道
        三、 佛家:明心见性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精神
        一、 人生之道
        二、 生命哲学
        三、 至善之择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展望
        一、 中国文化的特质
        二、 展望中国哲学的未来
        三、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光哲学体系之谱系:中国哲学史研究
    第一节 编纂原则
        一、 剪枝裁叶
        二、 回归文本
        三、 溯源补遗
        四、 系统的原则
        五、 福音性质的研究
    第二节 传统哲学的生命求索
        一、 儒家的“生生”哲学
        二、 道家的生命发扬
        三、 佛教的生命哲学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哲学再生
        一、 胡适哲学思想
        二、 蒋中正哲学思想
        三、 方东美哲学思想
        四、 唐君毅哲学思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罗光哲学体系的建立(一)
    第一节 生命哲学的运思
        一、 学思历程探索
        二、 理论缘起
        三、 思想的完善
    第二节 罗光生命哲学的思想渊源
        一、 士林哲学方面
        二、 天主教信仰方面
        三、 中国哲学方面
    第三节 生命哲学的形上学
        一、 罗光对生命的认识
        二、 创生力与创造力
        三、 存有即生命,生命即存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罗光哲学体系的建立(二)
    第一节 生命哲学之人性论伦理学
        一、生命的主体:我
        二、 伦理道德与生命
        三、 伦理生命的发扬
    第二节 生命哲学之心理学认识论
        一、 生命哲学认识论总则
        二、 心灵生命的创新活动
        三、 理智生命的发展阶段
        四、 心灵生命的三个世界
    第三节 生命的超越
        一、 生命超越的形式
        二、 生命超越的实现历程
        三、 爱的圆融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罗光哲学思想的特色
    第二节 生命哲学的回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领导者要学理、讲理、用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统”天下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廖平“大统”经学研究[D]. 刁春辉. 山东大学, 2021(11)
  • [2]朱熹“理”的政治哲学研究 ——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中心的考察[D]. 李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宋代程朱学派美育思想研究[D]. 张丁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黄干理学思想研究[D]. 李思远. 西北大学, 2021(12)
  • [5]《程氏易传》“感应”思想研究[J]. 王硕. 当代儒学, 2020(02)
  • [6]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生命史个案研究[D]. 黄赫.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D]. 顾萍. 东南大学, 2016(12)
  • [8]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以苗族、侗族、布依族为例[D]. 娄义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9]社会管理中的思想疏导研究[D]. 魏强. 武汉大学, 2013(07)
  • [10]罗光思想研究[D]. 胡慧莲. 黑龙江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领导者应该学习、推理和使用推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