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电》2001年1-4期及增补(共75-79)总目录

《四川水电》2001年1-4期及增补(共75-79)总目录

一、《四川水力发电》2001年1~4期及增刊(总第75~79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夏正华[1](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何丽[2](2011)在《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文中研究说明以广西四大城市的区域军事体系与城镇经济体系作为宏观分析课题的切入点,在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发展与城市形态三个研究对象中建立宏观~微观的研究视野。以个体城市发展及其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为重点,其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唐~民国期间柳州的城市发展规律,柳州城市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剖析影响两者的历史驱动力及其作用机制。四部分研究内容组成整个论述过程: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全部章节,是对“学科及方法、概念的梳理与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二~七章的全部章节,分别阐述柳州城市的萌发条件及其历史沿革、柳州城市发展的历史人文条件、柳州城市职能及其性质的历史发展、封建时期柳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近现代柳州城市的空间转型、柳州城市建筑的发展,属于“个案的历史研究”;第三部分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归纳”与第四部分“研究方法与理论的探索”为“结论”部分。五方面的历史实证表明:1、中央王朝对该区域的政治、军事、民族政策与策略,是决定该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它们的作用力通过形成广西“桂柳邕梧”(军事与经济)城市体系对柳州形成外部驱动:柳州在四城鼎立不断形成或消长的格局中后来居上,即清代大发展,民国赶超其它三城;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城市的研究,应考虑区域民族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应结合“城”“郭”两方面的关系来展开;3、影响柳州城市发展与形态演进最主要的内在要素有:自然地理要素;科学技术(交通技术、城市防洪技术、营建技术);主要的驱动力有以下三项:民族矛盾;军事战略地位升降;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结构与文化变迁、商绅与军职阶层主导地方自治、政军精英建设导向);4、不同尺度“城-堡”建筑形式的运用,是人文对立背景下柳州开城立地、形态拓展与演进的重要手段;5、从柳州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历史阶段考察,唐~民国柳州城市的发展,可概括为:唐宋吸收中原文化阶段,明~清初的“城-堡”发展阶段;清中叶后的“桂中商埠”发展阶段;民国~解放后的“西南交通枢纽”阶段。其城郭形态相应呈现为:封闭-对立、空间分化-融合、开放地疏散发展三种特征。总之,唐~民国时期,随着自身城市职能的不断完善,柳州城市发展,是一个由被动式发展(区域城市体系外部驱动)逐渐走向主动式发展(本城社会与经济力量发动)的渐进过程。其城市形态上,主要体现为:以舌形凸岸的山水环境为依托,“民”进“夷”退,不断向南、西南方向拓展,形成中原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并存的“山城水”形态特征。以柳州城市为例的理论研究表明:1、古代区域城市体系通过区域经济和区域交通联系促进体系内部个体城市的发展,可作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史研究的一种思路;2、明代“子城-罗城”构城形态,在地方军事形势加剧时期仍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形式;3、经济条件和地处流域上游的丘陵河谷因素促进了城市的被动式防洪策略,使城市防洪成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无法呈现典型布局的因素之一;4、经济用地由附郭(野战堡垒区)向“城”(永备筑城区)内部突破与发展,促进军镇向“城+市”转变,是边疆“城-堡”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5、民族矛盾是影响古代西南边疆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历史因素;6、粤西少数民族建筑与中原建筑、岭南建筑文化,通过建筑空间布局、改造功能空间形式、改进建筑构造、借鉴装饰题材、建材等形成相互交流与影响。

王启东[3](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马士伟[4](2011)在《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隧道穿越各种复杂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构造单元,在隧道施工中会产生各种地质灾害,其中涌突水地质灾害是岩溶隧道工程中危害性最大的灾害。本文对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的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其形成原因、破坏机理、预警方法和标准及现场应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的调研,总结灾害发生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特殊的地质构造基础;二是足够的填充物条件;三是丰富的地下水源影响,四是人为的开挖扰动激活。(2)国内外对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自动化网络监测系统的研究较少,目前在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还没有广泛接受的、方便适用的监测数据处理模型,特别是对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更没有成熟的先例。开发岩溶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对隧道安全施工有重要意义。(3)利用薄板理论、剪切破坏理论对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和过程特征进行了研究。薄板理论适用于隧道跨度较大、隔水岩板完整性好并且较薄的情况,剪切破坏理论适用于隧道跨度较小、隔水岩板较厚并且破碎的情况。利用有限元对隧道开挖接近有压溶洞时隔水岩板力学变化进行了三维模拟。结果表明,由于隧道开挖引起围岩应力场变化和溶洞内水压作用,隔水岩板发生松弛,易导致灾害发生。(4)在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方法上首次提出了灾害发生前兆的现象预报法和S—t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对施工中地下水活动规律和围岩稳定性实时监测,包括水压、水量、水质变化、围岩位移、初期支护应力变化等。(5)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基本评判要素包括地质构造特征、涌水量特征、围岩稳定特征、地表环境影响、灾害危害程度。根据上述评判要素,对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进行了IV级划分,这对制定灾害应急预案、防范工程风险有重要意义。(6)给出了不良地质隧道地质构造综合量化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包括断层(性质、规模、岩性)指标值及权重因子、岩溶(层段、水系统、结构面发育程度)指标值及权重因子、隧道穿越地下水循环区域指标值及权重因子及水源补给特征指标值及权重因子,经过综合量化评价,确定量化指标值T。根据T值,将灾害风险程度划分IV级,对每一级分别确定监测项目,制定隧道通过该地段时的预警预测方案。(7)对岩溶主要风险源水压、水量、水质、初期支护内力及围岩位移进行监控,给出了相应的预警标准。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并在浏阳河隧道过河段、大支坪隧道、野山关隧道现场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的适应隧道复杂环境,稳定性好,其推广应用对岩溶隧道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孟淼[5](2008)在《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村镇建设规模巨大,且持续增加,村镇建设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政府把更多的管理资源、经费和精力投到城市,而忽视了对村镇的关注。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村镇建设的具体规定,村镇建设所必需的手续,以及村镇建设统计、建设档案管理情况都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归纳整理。村镇建设的类型、不同类别的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具体成因、以及建设中采用了哪些具体的防护措施等信息都没有很好的掌握,不能反映现阶段村镇建设安全的基本情况。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理论研究、事故统计分析、实地调研及典型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把握目前村镇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对村镇农房建设安全事故多发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关注法律法规对于农房建设的要求;农房建设的政府管理情况;目前农房建设的主要模式,重点放在农民自建房上面;以及我国农房建设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等四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村镇建设存在的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监管和服务不到位、村民安全意识差以及农房建设完全处于无序状态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国外村镇建设和国内城市建设安全监管的经验并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村镇农房建设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提出提高我国农房安全事故水平的四个方面的关键对策:首先应该尽快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使得有法可依;对于限额以上工程,政府履行应尽的监管职责;对于农民自建房,明确提出村镇工程中政府的定位不应只是监管者,还应是服务者,应为建房农户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指导以及服务;最后针对农民长期以来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建房的错误观念,政府应当加大宣传,提高村民对于自建房的安全意识。

郭永春[6](2007)在《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红层路基渗流、坡面侵蚀、可溶盐溶蚀等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现场地质调查、常规试验、微观分析、化学分析、物理模拟、化学模拟、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红层岩土中水的各种物理化学效应微细观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首次建立了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的工程判别标准:对红层地区路基设计施工中的特殊岩土工程问题,提出了新的设计原则及其工程对策。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了我国红层在分布、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岩体结构、工程性能、工程地质问题等8个方面的工程地质特征,为红层特殊工程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2)通过对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建筑等30个工点调查总结,根据红层岩土中水的作用规律,将红层工程地质问题分为物理效应问题、化学效应问题和力学效应问题,较深入的研究了它们对红层路基稳定性的影响。(3)通过513组岩石、土工、化学、模型、模拟试验研究,证明了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显着;提出了应用崩解指数、软化系数、胶结系数、CBR软化系数、自由膨胀率等参数判断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工程判别标准;提出了应用PH值、电导率、关键物质成分含量等参数判断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工程判别标准。(4)设计制作了红层岩土崩解率、崩解量、崩解速率等崩解指标的实时测试仪器,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崩解试验成果,为崩解试验指标获取和崩解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并获得了红层岩土崩解新的成果。(5)设计18组室内外红层泥岩崩解模拟试验,得到了原状样、烘干样、风干样、饱水样在不同条件下的崩解变化规律、崩解破坏形式等试验参数。(6)通过对9种路基填料CBR试验研究,提出CBR软化系数的概念,应用CBR软化系数分析路基填料遇水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并用红层填料实例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7)设计制作了测量粗颗粒填料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的改进仪器,并得到了不同压实度下红层填料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变化规律。(8)设计15组路堤渗流模型模拟和数值模拟,得到了路堤渗流与路堤几何形状、压实度、填料类型、填筑方式、水头压力、各向异性等参数的变化规律。(9)通过现场调查及野外试验,提出红层路基边坡坡面侵蚀基本特征和侵蚀深度确定方法。(10)设计18组浸泡、淋滤等化学模拟试验,得到了碱性红层岩土工程性能与蒸馏水、酸性水、碳酸水的变化规律。(11)通过12组化学成分、30组易溶盐、6组难溶盐,50组PH、50组电导率等测试分析,得到了红层岩土工程性质随PH值、电导率、关键物质成分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12)通过红层岩土试样脱钙前后自由膨胀率对比试验,得到了红层岩土膨胀性、分散性随碳酸钙含量变化规律。(13)通过对5个工点的调查,总结了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应工程对策。

杜怡韩[7](2007)在《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复杂岩体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及参数评价 ——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文中提出坝基抗滑稳定是高混凝土重力坝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而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及其强度参数评价是抗滑稳定性分析的基本要素。建设中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坝址河流相沉积地层,其中软弱夹层形成、分布极其复杂,很具代表性,本论文以向家坝水电站为背景,着重研究抗滑稳定边界条件的确定及其强度参数两部分内容。论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勘探资料建立坝址主要软弱夹层空间展布三维模型,并对其反复校核修正,验证其可信度后,纳入地形及坝体三维结构模型,形成坝址工程地质暨大坝结构三维模型,抗滑稳定性分析可利用模型得到任意方向任意位置的抗滑稳定边界条件;同时对坝基抗滑边界——软弱夹层的大量物理力学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试验成果,参照规范,结合其赋存环境,对软弱夹层强度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剖切多个剖面,得到不同坝段抗滑边界,并进行了主要坝段坝基岩体的稳定性计算。

邢玉玲[8](2007)在《膜土联合防渗堆石坝内部应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土石坝得到了高速发展,显示了土石坝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坝型。土工膜防渗土石坝在低坝中大量使用得益于土工膜是一种优质、经济的防渗材料。坝体防渗土工膜在透水性、渗漏量、稳定性及膜厚度等方面的研究与计算已有试验数据支持、定性的认识或准定量的公式可依,对膜本身结构(如缺陷破坏、受力破坏与联合防渗等)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高土石坝的防渗、粘土心墙坝的拱效应问题一直是高土石坝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是导致高土石坝发展停滞的原因。本文在土石坝的膜土联合防渗系统对高土石坝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渗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从土工膜结构方面出发,用FLAC3D对高土石坝中防渗土工膜对坝体内应力的改善以及膜的不同铺设方式对其自身的应力影响进行探讨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主要对土工膜与粘土心墙联合防渗的结构作力学方面的分析,以瀑布沟大坝的三维模型为例,用FLAC3D软件加以模拟,主要对比了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应力状态:(a)坝体与地基接触部分不设置高塑性黏土的情况;(b)坝体与地基接触部分设置高塑性黏土的情况;(c)坝体与地基接触部分不设置高塑性黏土,但是心墙前铺设土工膜的情况;对比分析应力水平可知,土工膜的铺设不仅可以代替高塑性黏土起到防渗的优良效果,而且能够改善坝体内的应力状态,即心墙前的拱效应,进而减小坝体发生水力劈裂的危险性,所以坝基连接处的高塑性黏土已经没有设置的必要。(2)重点研究了土工膜锚固处的“夹具效应”现象及土工膜的铺设锚固方式对其本身应力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包裹式铺膜方式可以明显改善锚固处的“夹具效应”。

柯玉军[9](2006)在《锚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锚杆锚固技术在国内外各类大中型岩土工程中应用广泛。目前,锚杆动力法检测应用量非常之大,而方法研究、机理分析尚在发展之中,研究锚杆锚固质量无损坏动检测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从锚杆的分类和作用的介绍开始,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国际和国内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国内同行中首次对锚杆检测的机理作出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考虑锚固锚杆的弹性阻尼和粘性阻尼两方面因素,建立了锚杆锚固的数学-力学模型,给出了锚杆粘弹性波动方程、方程求解,对得出的解进一步分析了几种特殊情况。 锚杆锚固质量的超声应力波法(USW)检测,包括锚杆长度检测和灌浆密实度检测。本论文在同行中首次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锚杆锚固质量超声应力波法检测的机理和方法,用于锚杆长度检测和灌浆密实度检测,给出了方法关于锚固质量的判别依据,以及仪器设备、激发、接收、现场工作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模型试验,验证超声应力法检测锚固质量的有效性,积累了不少有益的检测经验;通过亲自在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和澜沧江小湾水电站等工程开展的大量锚杆检测实际应用,取得了丰富的实际应用资料和经验,为工程建设质量验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检测数据,验证了超声应力波法用于锚杆锚固质量检测的良好效果;分析、指出了目前锚杆检测存在的若干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今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任群罗[10](2006)在《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能力低下,社会总供给难以满足需求水平很低的社会总需求,但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不大。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出现了全面的生产过剩,即社会总供给能力大于已经大大提高的社会总需求水平。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改变也是巨大的。今天,严重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局面已经开始影响到人类的福利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我国承受着巨大的人口和资源压力,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生态与环境的问题更是日益严重。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迫切需要。19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能够真正地增进人类的幸福或福利,并长久持续地保持,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1980年代以来,一门新的经济学科——生态经济学诞生并兴起,它为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向。生态经济观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或环境的亚系统或子系统(sub-system),强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服从自然生态规律,将经济规模限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和废弃物调节能力之内,以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命支持基础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符合生态原理的优化经济系统,是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或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系统的优化。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

二、《四川水力发电》2001年1~4期及增刊(总第75~79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水力发电》2001年1~4期及增刊(总第75~79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2 城市发展的研究概况与趋势分析
        1.2.1 城市、城市发展、城市形态与城市史
        1.2.2 城市史研究综述
        1.2.3 城市形态研究综述
        1.2.4 互为研究方法的城市史与城市形态
        1.2.5 城市史及城市形态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
    1.3 课题涉及的主要理论基础与方法
        1.3.1 研究体系的定位
        1.3.2 课题对相关理论的借鉴
        1.3.3 研究方法
    1.4 柳州城市研究的资料背景及写作思路
        1.4.1 对柳州的各方面载录与研究
        1.4.2 广西四大城市的研究空白:柳州
    1.5 研究对象的概念与界定
        1.5.1 相关地方文献的关键概念辨析
        1.5.2 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与空间范围
    1.6 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框架
        1.6.3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柳江流域城市的萌发条件及其历史沿革
    2.1 柳江流域及其文化溯源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人文地理条件
    2.2 复杂多元的柳江文化源流
        2.2.1 地域文化源流的复杂性
        2.2.2 文化类型的多元碰撞
    2.3 中原对柳江流域的开发及其城邑形成
        2.3.1 开发前柳江流域世居民族区的分布特点
        2.3.2 柳江南岸:中原文化经柳的早期栖息地
        2.3.3 汉~唐初柳江流域地方治的频繁迁移
        2.3.4 柳州城市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阶段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矛盾、文化传播与柳州城市发展
    3.1 柳州的历史人口及其民“夷”结构
        3.1.1 柳州的历史人口
        3.1.2 明清民“夷”空间的对立与融合
    3.2 民族矛盾发展对柳州城市的影响
        3.2.1 民族矛盾缓和期:唐宋柳州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3.2.2 民族矛盾激化期:明柳州人口规模的倒退
        3.2.3 民族融合后:清柳州经济的大发展
    3.3 柳州的文化传播、交流及其城市发展
        3.3.1 儒释道在唐宋马平的传播
        3.3.2 外来地域文化对明~民国马平城的影响
        3.3.3 伊斯兰文化、基督教在清马平城的传播
        3.3.4 清末民初多宗教、多民间信仰的文化格局
    3.4 汉族为主体的柳州近代社会与地方自治
        3.4.1 汉族为主体的柳州近代商绅
        3.4.2 近代柳州社会的地方自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柳州城市职能的历史发展
    4.1 柳州城市发展与广西四城鼎立
        4.1.1 “轴向→面状→轴向”演变的广西军事城市体系
        4.1.2 “扇形网状→向心网状”发展的广西城镇经济体系
    4.2 柳州政军职能(“城-堡”军事体系)的形成
        4.2.1 区域交通促使唐柳州治城址的调整与稳定
        4.2.2 唐粤西政军中心南移促使马平城址固守江北
        4.2.3 民族矛盾与柳州“城-堡”及其军事设施建设
    4.3 柳州经济职能(桂中商埠)的形成与发展
        4.3.1 明清区域贸易下“桂中商埠”的形成与发展
        4.3.2 新桂系对民国柳州的重点建设
        4.3.3 近代避难人口促进城市产业发展
        4.3.4 近代战争引发的军工企业及军事建设
        4.3.5 柳州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形成与发展
    4.4 军事促进西南交通枢纽的形成与发展
        4.4.1 清“改土归流”与相思埭的疏浚
        4.4.2 清末柳江的新式航运与“桂柳邕”铁路筹建
        4.4.3 新桂系主导的广西腹地公路网的建设
        4.4.4 抗日战争与湘桂铁路、黔桂铁路建设
        4.5.5 民国柳州帽合机场及其军用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堡”→“桂中商埠”的形态演进
    5.1 柳州故城池的营建、调整及修拆
        5.1.1 唐宋土城
        5.1.2 明清城池
        5.1.3 清~民初城墙的修筑及拆除
    5.2 明马平县的“城-堡”军事防御体系
        5.2.1 城:山环水抱,据险设防
        5.2.2 墙营壕城组合,北面重点防御
        5.2.3 堡:散列南岸,步步为营
        5.2.4 明马平县城堡的防御特点分析
    5.3 明清马平城池的防洪体系
        5.3.1 洪灾影响:明清城址对唐宋故城的微调
        5.3.2 扼守驿道,凸岸造城
        5.3.3 “堵”:墙体材料的外砖内土
        5.3.4 “导”与“蓄”:城市井漏及排,蓄水系统
        5.3.5 “适”:用地性质适应竖向变化
        5.3.6 明清马平城的桥梁、渡口及码头
    5.4 明~清初马平城市格局的形态特征
        5.4.1 U岸:促进明清马平城的套城格局
        5.4.2 不居中十字街为轴的东西格局
        5.4.3 民族矛盾下明清马平城对封建礼制的传承
    5.5 马平城主要道路及用地的演变
        5.5.1 唐宋马平城厢的街坊
        5.5.2 明末清初:“城-堡”→“城+市”的形态演进
        5.5.3 清中叶内城增加的经济用地及宗教祭祀建筑
        5.5.4 晚清军事机构裁撤与西半城及沿江的商业街网
    5.6 柳州“山城水”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5.6.1 唐柳宗元奠定的马平山水建城观
        5.6.2 明堪舆术影响下的马平“山城水”格局
        5.6.3 清马平八景与“山城水”格局的确立
        5.6.4 清末柳州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桂中商埠”→“西南交通枢纽”的空间转型
    6.1 清末马平城为基础的近代空间转型
        6.1.1 新旧建筑类型的并存与置换
        6.1.2 民国马平城开放街网的生长、细化与归并
        6.1.3 民国17 年火灾引发的城市改造
    6.2 居中的近代马平城市空间轴线
        6.2.1 开放街网形态带动原明清城市中心西移
        6.2.2 新公建促进道台塘为轴的东西对称格局
    6.3 民国马平城道路系统的整修与扩展
        6.3.1 道路的拓宽、修直与材料的加固
        6.3.2 古代驿道向城市道路的转化
        6.3.3 柳江桥促进的城市空间南拓
    6.4 柳江东南岸方向拓展:工农实业新区的设立
        6.4.1 伍廷飏与新桂系及其柳州城市建设成就
        6.4.2 柳江农林试验场与柳庆垦荒局
        6.4.3 因柳申升省会建立的工业及工业区
        6.4.4 抗战时期工企业对工业区的充实
    6.5 南向跨江延伸:申省目的驱动的新区建设
        6.5.1 柳州申省的建设活动及其成果
        6.5.2 南岸交通枢纽促进城市空间轴线南延
    6.6 向北拓展:沙塘的“乡村建设”
        6.6.1 新桂系与民国柳州“乡村建设”
        6.6.2 柳州沙塘“乡村建设”活动的位置
        6.6.3 沙塘试办区内的村落城堡
        6.6.4 沙塘“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成就与评价
    6.7 近代柳州“山城水”空间格局的完善
        6.7.1 柳江南北两岸的城市意象与景观空间轴线
        6.7.2 南岸新城市核心:公共建筑+商业街网+新型公园
    6.8 抗战后柳州的城市规划活动
        6.8.1 《大柳州“计划经济”实验市建设计划草案》
        6.8.2 《柳州市区初步计划图》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柳州城市建筑的发展
    7.1 桂中壮侗苗瑶的土着民居
        7.1.1 清以前史料里的粤西土着民居
        7.1.2 土着干阑建筑的空间与构造特点
        7.1.3 土着民居文化中的崇拜
        7.1.4 柳州土着建筑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7.2 柳州历史建筑的城市文化意义
        7.2.1 柳州唐宋明“亭轩堂阁院房”:形胜处选址
        7.2.2 唐~清柳侯祠:位尊地方保护神的柳宗元
        7.2.3 唐柳州东亭:具文化象征的馆驿建筑
        7.2.4 民国柳州乐群社:城市新轴线的空间核心
    7.3 柳州外来建筑与土着建筑的文化融合
        7.3.1 宋柳州灵泉寺:融合土着民居空间文化
        7.3.2 清马平客家民居:融合土着民居装饰题材
    7.4 中原及外来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
        7.4.1 马平的封建衙署、学宫(书院):传承中原建筑文化
        7.4.2 清马平的会馆建筑:外来地域文化
    7.5 建筑类型的新发展及其多元建筑风格
        7.5.1 现代建筑在公共建筑、官邸等方面的建设
        7.5.2 西洋建筑在官署、府邸、宗教领域的建设
        7.5.3 南洋建筑(骑楼)在商业街的建设
    7.6 柳州城市建筑材料应用的发展
        7.6.1 灾害促使清~民国建材使用的变化
        7.6.2 适应洪水淹没范围的建材使用策略
    7.7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实证研究
    二、理论研究
    三、创新点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文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范围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注释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节、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注释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注释
结论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第三节、前瞻评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索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4)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情况的调究
    1.3 国内外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3.1 交通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和行为研究现状
        1.3.2 煤矿涌突水(透水)灾害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现状调研
        1.4.1 岩溶区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
        1.4.2 断层破碎带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
        1.4.3 国内外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原则和标准
    1.5 隧道施工监测技术和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究
        1.5.1 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1.5.2 国内外隧道施工安全监测技术
    1.6 调研小结
    1.7 论文选题、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1.7.1 论文选题
        1.7.2 主要研究方法
        1.7.3 主要研究内容
        1.7.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
    2.1 薄板理论
        2.1.1 “均质弱板”概念
        2.1.2 荷载类型与计算模型
        2.1.3 薄板模型基本理论
        2.1.4 均布横向荷载作用下简支边矩形隔水岩板挠度方程与内力计算
        2.1.5 均布竖向荷载作用下简支边矩形隔水岩板稳定性计算
        2.1.6 均布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下隔水岩板稳定性分析
    2.2 剪切破坏理论
    2.3 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2.3.1 涌突水地质灾害形成和发生区域地质构造条件
        2.3.2 涌突水地质灾害形成和发生的地下水源条件
        2.3.3 涌突水地质灾害形成和发生的地质构造内固体填充物质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隧道附近溶洞分布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3.1 平面模拟计算
        3.1.1 隧道周围没有溶洞计算
        3.1.2 隧道与溶洞隔水岩板厚5m
        3.1.3 隧道与溶洞隔水岩板厚2m
    3.2 空间三维模拟计算
        3.2.1 计算参数
        3.2.2 计算模型
        3.2.3 计算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4.1 岩溶隧道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方法
    4.2 岩溶隧道不良地质构造超前预测预报方法
        4.2.1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4.2.2 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
    4.3 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现象预报法
    4.4 S—t(水压、水量—时间、变形--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
        4.4.1 水压、水量—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
        4.4.2 利用超前探水钻孔涌水量判断涌水量
        4.4.3 变形--时间曲线变化趋势判断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隧道风险评估与涌突水地质灾害分级研究
    5.1 概述
        5.1.1 风险概念
        5.1.2 风险管理与风险识别
        5.1.3 风险控制理论及技术
    5.2 风险评估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5.2.1 风险评估的程序
        5.2.2 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5.2.3 智暴专家组的构成
    5.3 岩溶隧道风险等级划分
    5.4 地质灾害概述
        5.4.1 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类型
        5.4.2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定义及类型
    5.5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等级划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6.1 不良地质构造分类评定—断层
        6.1.1 断层地质构造性质特征
        6.1.2 断层规模特征
        6.1.3 断层两侧岩性
    6.2 不良地质构造分类评定—岩溶
        6.2.1 岩溶地质构造性质特征
        6.2.2 岩溶层段中岩溶水系统及类型
        6.2.3 隧道穿越区域岩溶及岩溶结构面发育程度
    6.3 涌突水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判定—隧道穿越地下水循环区域
    6.4 隧道穿越地下水区域补给特征
    6.5 涌突水地质灾害地质构造综合量化评价
    6.6 涌突水地质灾害监测项目及预警标准
        6.6.1 涌突水地质灾害水压、水量、预警标准
        6.6.2 涌突水地质灾害水质监测预警标准
        6.6.3 涌突水地质灾害围岩稳定监测预警标准
        6.6.4 涌突水地质灾害初期支护(钢拱架)监控预警标准
        6.6.5 涌突水地质灾害监控预警等级与标准
    6.7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方案
        6.7.1 概述
        6.7.2 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信息层主要功能
        6.7.3 设计原则与关键技术
        6.7.4 自动在线预警系统方案
    6.8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开发
        6.8.1 专家系统
        6.8.2 岩溶隧道涌水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现场应用
    7.1 浏阳河隧道现场应用
        7.1.1 现场时间
        7.1.2 目的
        7.1.3 监测对象
        7.1.4 监测方案
        7.1.5 方案实施
        7.1.6 监测数据(部分)
    7.2 宜万线大支坪、齐岳山隧道现场应用
    7.3 应用结论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表1 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调研表
附录:部分程序代码
详细摘要

(5)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基本概念
        1.2.1 村镇
        1.2.2 建设
        1.2.3 安全
        1.2.4 限额上建设和限额下建设
        1.2.5 有序建设和无序建设
        1.2.6 规划区内建设和规划区外建设
    1.3 研究目标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案及研究过程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地调研
        1.4.3 案例研究
        1.4.4 专家访谈
第2章 国内外村镇建设的情况
    2.1 国内村镇农房建设基本情况
        2.1.1 农房变迁调查与分析
        2.1.2 农房基本流程和工艺
    2.2 国外村镇建设情况
        2.2.1 韩国的新村运动
        2.2.2 日本的造村运动
        2.2.3 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对我国村镇建设管理的借鉴
    2.3 国内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2.4 国内建设安全生产的政府监察体系
        2.4.1 政府监管部门及权责
        2.4.2 事故报告与统计制度
        2.4.3 安全行政许可制度
    2.5 国内企业和项目层面的安全管理
        2.5.1 建筑企业和项目的安全与健康管理
        2.5.2 业主与设计人员参与项目安全管理
        2.5.3 工程监理的安全责任
        2.5.4 职业伤害保险机构与制度
        2.5.5 安全中介服务机构
    2.6 小结
第3章 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机构设置
    3.1 国家上位法对村镇建设安全有所覆盖
    3.2 国家上位法对村镇建设程序有所涉及
    3.3 相关法规规定了村镇建设管理的内容
    3.4 省市级层面的规章制度及标准初步配套
    3.5 国家及省级层面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基本完备
        3.5.1 安监总局
        3.5.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5.3 国土资源部
    3.6 县级层面的村镇建设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不足
    3.7 村镇层面的建设管理机构无力监管
    3.8 四级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试点
        3.8.1 安委会构成
        3.8.2 各级安委会的职责
        3.8.3 济源安全管理网络的运作
        3.8.4 四级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经验
    3.9 小结
第4章 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生产的政府管理
    4.1 限额以上工程未完全纳入监管
    4.2 限额下工程的建设程序不完善
        4.2.1 规划选址只有“一书一证”
        4.2.2 建房无正规设计
        4.2.3 施工现场安全无人负责
        4.2.4 竣工验收以及产权证处于探索阶段
    4.3 各地在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的探索
        4.3.1 河南
        4.3.2 四川
        4.3.3 重庆
        4.3.4 湖北
        4.3.5 甘肃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村镇建设的调研及统计分析
    5.1 我国村镇建设的主要模式概述
    5.2 近郊小区开发模式
    5.3 新农村建设试点模式
    5.4 村民自建房模式
        5.4.1 农房建设量将继续加大
        5.4.2 农房资金投入
        5.4.3 农房结构形式
        5.4.4 选址
        5.4.5 设计
        5.4.6 施工
        5.4.7 地基和建材
        5.4.8 专业情况
    5.5 相关性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我国村镇建设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6.1 村镇建设安全事故的案例
        6.1.1 重大事故
        6.1.2 较大事故
        6.1.3 一般事故
    6.2 农房建设事故的管理原因分析
        6.2.1 监管缺位
        6.2.2 建房地点不安全
        6.2.3 无设计或有设计无审批
        6.2.4 施工队伍不正规
        6.2.5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待规范
    6.3 农房建设事故的技术原因分析
        6.3.1 设计不合理
        6.3.2 地基基础处理不当
        6.3.3 主体结构问题严重
        6.3.4 墙体质量问题多
        6.3.5 施工操作随意化
        6.3.6 建筑材料质量监控存在盲区
    6.4 小结
第7章 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的问题
    7.1 法规建设滞后,相关管理制度缺失
        7.1.1 现有法律法规未考虑到村镇建设的特殊性
        7.1.2 现有法律法规及制度适用范围过窄,存在法律真空
    7.2 对村镇建筑安全认识不足,政府监管缺位
        7.2.1 目前政府管理和服务无力顾及村镇建设
        7.2.2 村镇建设的基层部门机构残缺,责任不清
        7.2.3 地方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人员数量与能力不足
        7.2.4 村镇建设的现有管理部门缺乏协调
    7.3 政府对村镇建设管理和服务不到位
        7.3.1 政府对村镇建设的管理基本限于土地审批和设计帮扶阶段
        7.3.2 村镇建设的规划编制落后,深度不足
        7.3.3 政府对农房设计的服务仍需进一步细化
        7.3.4 农民自建房的施工过程监管完全空白
    7.4 村民建设安全意识差
        7.4.1 村民自建自用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接受政府监管
        7.4.2 村民建房的质量安全法律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存在困难
        7.4.3 村民与施工队伍普遍缺乏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
    7.5 村镇建设处于无序状态
        7.5.1 农村建筑队伍不规范
        7.5.2 劣质建筑材料流入农村市场,暗藏安全隐患
    7.6 小结
第8章 提高我国村镇建设安全水平的对策
    8.1 完善和细化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
        8.1.1 尽快完善规划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监管盲区
        8.1.2 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标准,为安全建房提供技术支持
    8.2 明确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责任
        8.2.1 组织、人员与职责
        8.2.2 工匠
        8.2.3 规范村镇建材市场
        8.2.4 将农房建设安全事故纳入到建筑安全事故统计口径
    8.3 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
        8.3.1 派遣志愿者提供技术服务
        8.3.2 建材检测和鉴定服务
        8.3.3 设立和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8.3.4 加强财政保障
    8.4 改善农民建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方式
        8.4.1 培养农民建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8.4.2 改变农民固有建房习惯
        8.4.3 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实地访谈提纲
附录B:调查问卷(户主)
附录C:调查问卷(施工队伍)
附录D:调查问卷(政府人员)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红层研究
        1.2.2 红层工程地质研究
        1.2.3 红层岩土中水的作用研究
    1.3 论文研究范围界定及其局限性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主要研究思路
第2章 红层工程地质特征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1 引言
    2.2 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2.2.1 各地区红层分布工程地质特征
        2.2.2 不同地层时代红层分布特征
        2.2.3 典型沉积红层工程地质特征
        2.2.4 地质构造对红层工程性能的影响
        2.2.5 红层产状的工程地质特征
    2.3 红层地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2.3.1 力学问题
        2.3.2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问题
        2.3.3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问题
        2.3.4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根本原因
    2.4 小结
第3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类型
        3.2.1 崩解效应
        3.2.2 渗流效应
        3.2.3 膨胀效应
        3.2.4 分散效应
    3.3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强弱程度指标分析
        3.3.1 崩解性与崩解形式
        3.3.2 膨胀性与自由膨胀率
        3.3.3 软化性与软化系数
        3.3.4 胶结性与胶结系数
        3.3.5 CBR与CBR软化系数
    3.4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工程判别标准
        3.4.1 判别标准的建立
        3.4.2 判别标准的使用
        3.4.3 判别标准的应用
    3.5 小结
第4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效应应用研究
    4.1 红层路堤渗流分析与控制
        4.1.1 红层填料渗透性能
        4.1.2 红层填料路基渗流特征
        4.1.3 路堤几何形状对路堤渗流影响
    4.2 斜坡路堤渗流稳定性分析实例
        4.2.1 工点概况
        4.2.2 路堤渗流问题现状
        4.2.3 工程地质条件
        4.2.4 斜坡路堤渗流稳定性数值分析
        4.2.5 路堤工程地质评价
    4.3 红层路堤渗流加强措施
    4.4 红层边坡坡面侵蚀与防护
        4.4.1 红层边坡坡面侵蚀基本特征
        4.4.2 边坡几何形状与坡面侵蚀关系
        4.4.3 坡面侵蚀深度
        4.4.4 坡面侵蚀防护加强措施
    4.5 小结
第5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类型
        5.2.1 溶蚀效应
        5.2.2 酸碱效应
        5.2.3 分散效应
        5.2.4 膨胀效应
    5.3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剧烈程度判别指标分析
        5.3.1 PH值
        5.3.2 电导率
        5.3.3 关键物质成分
    5.4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工程判别标准
        5.4.1 判别标准的建立
        5.4.2 判别标准的使用
        5.4.3 判别标准的应用
    5.5 小结
第6章 红层岩土中水的化学效应应用研究
    6.1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与对策
        6.1.1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基本特征
        6.1.2 红层岩土中可溶性成分流失问题工程对策
    6.2 西岭雪山隧道可溶成分流失问题实例
        6.2.1 工程简介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可溶成分问题调查
        6.2.4 结果分析
    6.3 成南高速DK184工点可溶性成分问题实例
        6.3.1 工点概况
        6.3.2 工程地质条件
        6.3.3 可溶成分问题调查
        6.3.4 结果分析
    6.4 不同类型环境水对红层岩土的化学作用
        6.4.1 蒸馏水
        6.4.2 酸性水
        6.4.3 碳酸水
        6.4.4 不同环境水对红层岩土工程性能的影响
    6.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复杂岩体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及参数评价 ——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边界条件确定和坝基抗滑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2.2 软弱夹层物理力学参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区域、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2.1 工程概况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2.2.2 地质构造
        2.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4 区域地应力场特征
    2.3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2.3.1 坝址河谷地貌特征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坝址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
    3.1 坝址地形地质及坝体结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3.1.1 坝址地形三维模型及勘探网络的建立
        3.1.2 左岸厂房洞断层F1及其空间三维模型
        3.1.3 软弱夹层T_3~(2-5)空间三维数值模型
        3.1.4 大坝结构模型及坝址工程地质三维数值模型
    3.2 三维数值模型的验证
    3.3 剖切模型确定抗滑边界条件
第4章 抗滑稳定边界——软弱夹层强度参数评价
    4.1 坝址软弱夹层的发育特征
    4.2 软弱夹层分类
    4.3 软弱夹层的物质组成
    4.4 软弱夹层的各物理力学性质及实验成果
        4.4.1 物理力学试验
        4.4.2 强度实验
    4.5 软弱夹层强度参数评价
第5章 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1 现行规范对坝基抗滑稳定的要求
        5.1.1 现行规范对荷载计算的要求
        5.1.2 现行规范对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计算的要求
    5.2 刚体极限平衡法概述
    5.3 坝基抗滑稳定简析
        5.3.1 泄11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3.2 右1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3.3 泄③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3.4 左厂③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3.5 升船机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3.6 左3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5.3.7 左2坝段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膜土联合防渗堆石坝内部应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土石坝的发展进程
    1.2 土石坝防渗体技术的发展进程
    1.3 土石坝土心墙的应力问题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防渗土工膜
    2.1 土工膜的工程特性
    2.2 土工膜的施工技术特性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3.1 FLAC~(3D)概述
    3.2 FLAC~(3D)的特点
    3.3 FLAC~(3D)做计算分析的一般步骤
    3.4 FLAC~(3D)的分析使用领域
    3.5 本论文用到的FLAC~(3D)知识
第四章 膜土系统对坝体应力的改善
    4.1 “拱效应”问题的提出
    4.2 坝体应力改善的数值模拟论证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不同铺膜方式对“夹具效应”的影响
    5.1 “夹具效应”存在性的论证
    5.2 “夹具效应”现象的数值模拟论证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锚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岩土工程的锚固技术
    1.2 工程锚杆的分类和作用
    1.3 锚杆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锚杆检测技术存在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第二章 锚杆和岩体的力学特征
    2.1 锚杆的力学特征
    2.2 岩体的力学特征
    2.3 岩体的弹性力学问题
    2.4 应力波在锚固体系中的衰减
第三章 锚杆中应力波的波动方程
    3.1 一维自由弹性杆件的波动方程
    3.2 均匀介质锚固锚杆的波动方程
    3.3 均匀介质锚固锚杆波动方程解的分析
    3.4 非均匀介质锚固锚杆的波动方程
第四章 检测资料数字处理
    4.1 概述
    4.2 原始记录预处理
    4.3 数字滤波
    4.4 频谱分析
    4.5 小波分析法
第五章 超声应力波法的机理分析
    5.1 超声应力波法简介
    5.2 锚杆长度检测
    5.3 灌浆密实度检测
    5.4 采样间隔的选择
    5.5 超声应力波法的激发和接收
        5.5.1 检测仪器
        5.5.2 激发装置
        5.5.3 接收装置
        5.5.4 现场测试程序
        5.5.5 现场工作要求
第六章 锚杆检测数值分析
    6.1 数值分析概述
    6.2 数值模拟分析的有限元法
        6.2.1 有限元的基本概念
        6.2.2 有限元法求解的步骤
        6.2.3 线弹性有限元的基本方程
    6.3 超声应力波法数值模拟分析
    6.4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示例
第七章 超声应力波法模型试验
    7.1 模型试验(一)
        7.1.1 模型设计
        7.1.2 效果分析
    7.2 模型试验(二)
        7.2.1 模型设计
        7.2.2 效果分析
第八章 超声应力波法实际应用
    8.1 拉西瓦水电站工程实际应用
        8.1.1 工程概况
        8.1.2 实际应用
        8.1.3 效果分析
    8.2 小湾水电站工程实际应用
        8.2.1 工程概况
        8.2.2 实际应用
        8.2.3 效果分析
第九章 结束语
    9.1 取得成绩
    9.2 存在问题
    9.3 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0)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二、生态经济观
        三、生态经济学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与相关范畴
    第一节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危机
        一、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
        二、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的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
        三、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
    第二节 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本质:生态系统超载
        一、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性及经济损失
        二、传统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之内
        三、当今人类社会:对自然的索取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第三节 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范畴
        一、经济活动及其目的
        二、生态、环境、资源问题
        三、生态、环境和资源经济学
第二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形成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今天和未来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一、生态系统及其构成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网与营养级
        三、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与反馈调控
        四、主要类型的生态系统
        五、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第三章 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人与自然关系论
        一、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可持续的规模、公平的分配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三、人与自然关系论:人类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亚系统
        四、自然资本论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流与物质流分析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物质流分析(MFA)
    第三节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观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生态经济
        三、生态经济
第四章 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来自凯恩斯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启示
        一、凯恩斯理论的突破点
        二、系统科学观
        三、经济理论需要革新
    第二节 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的基础
        一、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指标
        二、生态足迹法分析案例:《生命行星报告2004》
        三、中国学者应用生态足迹法的相关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一、生态系统的总需求分析
        二、生态系统的总供给分析
        三、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分析
        四、基于生态系统总需求—总供给的承载状况分析
第五章 迈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
    第一节 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原理、路径、目标
        一、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原理
        二、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三、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总供给调节的目标: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第二节 减少生态系统总需求——减少生态足迹
        一、控制人口
        二、提高产品或服务生产的资源效率
        三、减少人均产品和服务消费
    第三节 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保持、恢复和提高生态承载力
        一、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方向
        二、提高生态承载力的基本途径——投资自然资本
第六章 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投资自然资本的重要领域沙漠变绿洲
    第一节 国外的经验与我国沙漠变绿洲的必要性
        一、国外沙漠变绿洲的案例
        二、我国沙漠变绿洲的必要性
    第二节 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与开发潜力
        一、新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
        二、新疆土地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与水资源的限制及需求量
    第三节 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变绿洲的可能性
        一、西北干旱区外部水资源的供给潜力与引水方案
        二、工程技术的可行性
        三、工程完工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着
        四、我国现已具有工程实施的经济能力
第七章 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第一节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管理对策
        一、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区域和职能管理的建议
        三、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微观经济政策
        四、推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分配
        五、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度与管理机制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应优先考虑西北干旱区的发展需要
        一、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应优先考虑西北干旱区的发展需要
    第三节 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伦理和法制环境
        一、促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形成
        二、积极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
        三、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法制
结论
    一、走出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困境,走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经济的思维
    二、可持续发展的调节手段:降低生态系统总需求与提高生态系统总供给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体制、管理和伦理的变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四川水力发电》2001年1~4期及增刊(总第75~79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2]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 何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3]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
  • [4]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 马士伟.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1(07)
  • [5]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D]. 孟淼. 清华大学, 2008(09)
  • [6]红层岩土中水的物理化学效应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郭永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 [7]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复杂岩体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及参数评价 ——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D]. 杜怡韩.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6)
  • [8]膜土联合防渗堆石坝内部应力研究[D]. 邢玉玲. 河海大学, 2007(05)
  • [9]锚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 柯玉军. 兰州大学, 2006(02)
  • [10]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D]. 任群罗. 新疆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四川水电》2001年1-4期及增补(共75-79)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