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度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度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一、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信号的测量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鹏[1](2020)在《面向密闭狭小空间氢气和湿度监测的光纤传感材料和器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狭小的密闭系统等特殊领域,对环境气氛、温度、湿度等参数有着高精度、高可靠性、长期、实时、动态监测的迫切需求,传统的电学和光学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为了满足这些特殊领域对气氛监测的苛刻要求,本文基于特定薄膜以及粉体材料,研究了在光纤端面以及侧面生长不同类型的敏感材料的方法,以及光纤与高分子聚合物、与粉体材料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具有无源安全、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长期在线监测等优势的光纤气氛监测系统。(1)提出了水热法合成的介孔WO3/Pt粉体,将Pt纳米颗粒包裹在介孔之中,阻止Pt纳米颗粒在多次反应后团聚,表面积更大的介孔WO3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使得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从400 ppm提高到100 ppm。基于该粉体制备的光纤光栅型氢气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传感系统测量范围在100–40000 ppm,分辨率为30 ppm,适用于空气中大范围的准分布式氢气泄露实时监测网。(2)研究了水热法合成的离子插层的MoO3/Pt粉体,在α-MoO3的层间插入碱金属离子,提高了其层间稳定性。当前驱体为1 mmol时,采用Na+离子插层将最大程度地提高传感探头的长期稳定性。基于该传感器的光纤光栅氢气传感系统测量范围在400–40000 ppm,分辨率为50 ppm,同时也可以应用在空气中大范围的准分布式氢气泄露实时监测网。(3)提出了基于磁控溅射方式在光纤侧面沉积Pd合金薄膜,并研究了该类光纤光栅型氢气传感器及其系统。该类型传感器适用于无氧环境中氢气的测量,测量范围在500–10000 ppm,分辨率为250 ppm。为了改善该系统在低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的性能,提出了采用闭环控制光加热的方式,使传感探头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下,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该系统不仅适用于密闭系统气氛监测,还适用于变压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4)采用真空蒸镀方式在光纤端面沉积WO3/Pt薄膜,研制了适合有氧环境中氢气浓度精确测量的光纤光栅型氢气传感器,提出了基于光加热WO3薄膜的痕量氢气光纤传感系统,采用光学的加热方式,使传感探头工作在稳定温度场下,从而避免了环境温度对敏感材料的干扰,实现了ppm量级氢气浓度的在线精确监测。该系统测量范围在5–5000 ppm,分辨率为2 ppm,适用于密闭系统气氛监测等对氢气浓度监测要求较高的特殊领域。(5)在对氢气进行精确监测的基础上,还简化了光加热WO3薄膜的痕量氢气光纤传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WO3薄膜的光电探测型光纤氢气传感系统。简化后的系统测量范围在20–5000 ppm,分辨率为4 ppm,完全满足氢能源行业对氢气泄露报警的需求。同时,该系统成本较低、便于携带,更适用于对氢气点式检漏。(6)最后针对密闭系统湿度监测的需求,提出了光纤端面介质薄膜干涉型光纤湿度传感系统,以及基于聚酰亚胺涂覆型光纤光栅湿度传感系统。前者适用于湿度单点式精确测量,测量范围在0–70%RH,分辨率为1.5%RH,检测下限低至-50°C露点(约合40 ppm V);后者适用于大范围内环境湿度的实时监测网,测量范围在1%–100%RH,分辨率为1%RH。(7)所研制的适用于空间狭小的密闭系统的光纤传感器及其系统应用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生产中,其中包括腐蚀增敏式Pd合金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基于光加热WO3薄膜的痕量光纤氢气传感系统,以及聚酰亚胺涂覆型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器系统。在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的密闭气氛系统环境中进行了验证测试,其中三套系统已验收交付给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正在进行密闭系统的实地气氛监测,为我国国防科技的重大需求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黄俊[2](2019)在《纳米颗粒堆积体的热传导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能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来源。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在催化、吸附、机械性能、导电和导热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各领域都推动着技术的发展和革新。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稳定,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且其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的来源丰富,相互间不同的组合方式能够得到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MOFs晶体,实现对结构和性能的精确设计和调控。在气体吸附领域,由于它的超高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对于气体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和较大的吸附量。以及,通过晶体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在气体吸附和储存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吸附/脱附过程伴随着材料的放热/吸热,这时材料的导热系数将对其工作温度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对MOFs晶体及其晶体颗粒堆积体的导热系数研究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在激光加热、大功率微电子器件等高能量密度、小时间尺寸的应用领域中,碳纳米管(CNTs)等纳米颗粒堆积体的瞬态非傅里叶导热特性越来越突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对于其在极端条件下特殊传热现象背后的物理机理解释还有待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针对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围绕纳米颗粒及其堆积结构的热传导特性,对各类纳米颗粒及其堆积体中的热物理性质和微观传热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点:(1)利用瞬态热线法对影响MOFs颗粒堆积体导热系数的各类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MOFs颗粒堆积结构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与空气导热系数相当),与堆积体孔隙率和颗粒间的接触热阻密切相关。而且,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颗粒尺寸是影响堆积体导热系数关键性结构参数,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堆积体导热系数将显着降低。(2)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尺寸的MOFs颗粒堆积体表观导热系数随吸附量的变化关系,发现堆积体导热系数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稳步提高,提升幅度在30%左右。实验结果证明,随着吸附过程的进行,气体分子将在MOFs晶体内部的微孔中逐渐吸附、冷凝,引起颗粒的导热系数变化,而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孔隙并不受影响,其堆积结构和接触热阻保持不变。颗粒导热系数的提升受到接触热阻的限制,最终导致在各类堆积结构中,导热系数随吸附量的变化有限。(3)根据MOFs堆积体的双尺度孔系结构,一种是晶体内部的微孔,孔径大小在1 nm左右;另一种是堆积形成的颗粒间孔隙,尺寸与颗粒大小相当,本文提出了双孔体系有效介质模型(BEMA)对导热系数随吸附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该模型成功地从堆积体导热系数推导出MOFs晶体导热系数和颗粒接触热阻的值。然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晶体本征导热系数实验测量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相符,证明本文提出的纳米颗粒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准确可靠。(4)本文对碳纳米管堆积体在振荡温度边界下的瞬态非傅里叶导热特性和松弛时间进行了研究。为了解释非傅里叶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本文根据热电比拟,提出热流的相对论效应将产生热磁场,快速变化的热流会受到热磁场的作用,产生热感效应。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器分别对碳纳米管和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堆积体进行脉冲加热,观测堆积体的温度响应特性,发现纳米颗粒堆积体在快速变化的热流作用下将产生感生温度梯度来阻碍热流的快速变化,实验结果与热感模型理论预测结果一致。

李盼盼[3](2018)在《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纤维多孔介质内的热湿传输过程广泛存在于纺织、军事、医药、生物、建筑等应用领域。目前,国内外针对纤维多孔介质湿分传输强化的研究主要通过机械旋转和加温干燥,但是这些强化技术普遍存在湿分脱除效率不高、对物料结构损伤较大和能耗消耗较高的问题。因此,研究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的热湿迁移机理,寻求更加有效的强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近年来,超声波技术能够强化多孔介质中的热湿迁移过程已被很多实验证实,并在食品干燥、污水处理、除湿剂再生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传输的影响鲜少涉及。因此,本文尝试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纤维多孔介质内的热湿传输过程,系统的研究了超声波在纤维多孔介质内的传播对微观结构和热湿传输过程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试验和模拟研究,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干燥介质参数和物性参数下的干燥曲线,并数值模拟了不同干燥阶段的纤维多孔介质内部速度、温度及湿度场分布,便于后续与超声波辅助干燥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多孔介质的干基含湿率降低至0.5时,干燥过程从恒速干燥阶段进入降速干燥阶段;在由外部阻力控制的恒速干燥阶段,边界层理论可以较好的描述该过程,改变干燥介质参数可以显着提高其湿分传输速率;在降速干燥阶段,干燥过程由扩散过程主导,且不同时刻,不同高度处的速度场、温度场的分布可以较好的解释湿度场的变化趋势。(2)明确了超声波场的基本物理量和作用机制,然后进行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的研究:基于Helmholtz方程求解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产生的声压分布,然后基于Biot理论建立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模型,求解了频率和声强对多孔介质形变的影响规律:频率主要影响形变的分布趋势,声强则决定多孔介质内的声压和形变大小,且声强越大,多孔介质内的声压越大,形变越显着,但是由于超声波传播引起的形变远小于其本身尺寸。(3)设计并搭建了超声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试验台,试验测定了不同超声波频率、功率工况下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的干燥曲线,同时对不同干燥介质参数和物性参数对超声波作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建立了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热湿耦合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常温风对流干燥时,部分湿分直接以液相的形式被直接脱除,从而整个过程呈现降速干燥;随着频率增加,对超声波的吸收系数增大,但是传播过程的衰减也增大,因此超声波对湿分传输的强化作用无明显变化;随着功率增大,超声波对湿分传输的强化作用呈现非线性增强,湿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大;当试验工况不利于干燥过程的进行时,例如降低干燥介质的流动速度、温度,增大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物料厚度及初始含湿量,超声波的作用效果被强化;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试验参数,在设定工况范围内,超声波参数为20kHz、179W,干燥介质参数为5.73m/s、24.43℃、51.8%RH,物料参数为3kg water/kg dry solids、0.54cm时,超声波辅助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的试验可达到最佳运行工况;在干燥过程中,同一时刻,沿着湿分传输方向,温度逐渐升高,液相的传输速率逐渐增大,含湿量逐渐降低且湿分的变化速率增大;同一高度位置处,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液相传输速率减小,含湿量逐渐降低且湿分的变化速率减小。(4)对超声波处理后的纤维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形描述,然后研究分析了孔隙结构变化对传质特性的影响:纤维多孔介质的平均孔径尺寸、最大分布率尺寸、孔隙率、表面分形维数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和预处理时间的增长呈现非线性的增大;当630W的超声波功率预处理40min之后,孔隙结构变化近似达到最大幅度;孔隙结构变化导致了传质速率的提高,经630W的功率预处理30min之后的样品,干基含湿率从3降低至0.5所需耗时从690min减少至504min,湿分有效扩散系数从7.2265×10-9m2/min增大到9.04×10-9m2/min。本文工作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常温风对流干燥纤维多孔介质的过程,分析了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机理,探索了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及传质速率的影响,为发展超声波强化纤维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输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刘奇[4](2018)在《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相似理论和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岩体工程现场是研究大尺度岩体结构力学作用机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模型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对模型试验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物理模型的力学强度特性和模型试验进程主要受模型温度和含水率因素的影响。研究物理模型的温度和含水率特征,开展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热-湿耦合效应分析成为解决物理环境引起的模型试验相似误差的关键。本文针对相似材料物理模型水分场和温度场的演化特征,通过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模型材料的热湿耦合预测模型、模型含水率测试方法及空间重构技术、模型湿度扩散系数和变化规律和相似模型干燥过程的温度场和水分场变化规律等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分析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热传递、湿传递以及相互耦合作用,建立了模型材料热、湿及空气耦合传递非稳态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干燥指数,得出合理的模型试验时间。结合Fourier定律、Fick定律和Darcy定律,考虑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的孔隙结构的变化,石膏水化放热、通风和重力对水分移动的影响作用,将湿传递分为蒸汽扩散和液态水传递两部分;考虑了水分蒸发吸热和固体颗粒导热对热量交换的影响,揭示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热湿耦合机理。自行研制了新型光纤湿敏传感器,创新性的提出了以N-羟乙基乙二胺为耦合剂的光纤湿敏传感单元的制备工艺和基于光敏树脂的激光束点扫描固化的传感器封装方法,实现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的湿度分布测量,得出了材料水分扩散系数。搭建了光纤湿敏传感器测试系统,研究了涂覆厚度为6-336μm之间的光纤湿敏传感器的性能(湿度灵敏度、响应时间),研究发现涂覆层表面孔径对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的湿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揭示了其在干燥过程中的湿度变化规律。在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内部湿度变化随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空间上表现为沿高度方向呈梯度变化的特征。在不同的表面状态下,湿度扩散对模型材料近表面区域相对湿度的影响不同,临界时间和湿度下降幅度不同。模型材料湿度终态分布主要受初始湿度分布以及水化耗水和湿度扩散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基于空间信息统计方法的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水分分布场的重构技术。空间信息统计方法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对研究具有随机性和结构相关性的数据可以实现最佳无偏内插估计,并对模型温度和水分场进行了变异函数推导。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变异函数计算及对采用多种模型拟合结果的交叉验证比较分析,均低于常用的变异函数模型。采用自行推导的模型进行克里金插值的模型材料温度和水分分布场重构方法,经验证得到实测值与重构预测值的偏差小于2.0%。通过开展不同配比模型材料试件在干燥过程中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模型材料试件单轴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减小,模型材料试件抗压强度呈单调递增的规律,此函数关系可用于物理相似模型的干燥过程,为使模型材料达到设计抗压强度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依据模型材料的含水率与力学强度的对应关系,用于减小由含水率因素导致的材料力学强度不符合设计强度的问题,减小实型和模型的相似误差,提高模型试验的模拟精度。提出物理相似模型的干燥指数,用于评估物理模型铺装完成后的干燥程度。通过光纤和电磁传感方法开展了平面模型和立体模型试验,研究了平面模型在夏季通风、夏季静风、冬季静风条件以及立体模型在秋冬春季静风条件下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含水率变化规律符合Exponential函数和Boltzmann函数特征,可用于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预测,依据模型材料在不同含水率下力学强度的对应关系,可预估使其达到设计力学强度所需的时间,为减小由含水率导致材料力学强度不符合设计强度的问题,进而减小实型和模型的相似误差,为模型干燥时间的预测(确定)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经实测重构得到温度场和水分场的变化特征,揭示出模型材料干燥过程中变化规律。夏季通风和夏季静风状态下,温度场是先形成低温核心区,低温核心区下移,最后变成竖直方向梯度分布,水平方向大致相同的温度特征。立体模型和冬季静风状态下的平面模型,温度场是先形成高温核心区,再形成低温核心区,低温核心区下移,最后变成竖直方向梯度分布,水平方向大致相同的温度特征。水分场的特征是水平方向大致相同,竖直方向从上往下含水率逐渐升高,当模型附近有风流动时,对应位置由于水分蒸发速率提高,导致此处形成局部低含水率区。通过基于有限元方法的Comsol Multiphysies数值模拟对已建立的模型材料多场耦合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平面模型和立体模型的温度、水分场的分布特征。将上述模拟结果与实测重构的温度场和水分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发现,基本特征是相符的,热湿耦合模型求解的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都小于23%。

李丽[5](2017)在《织物接触冷暖感及纤维热导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织物接触冷暖感属于接触舒适性范畴,当织物与皮肤接触瞬间,两者之间的温差会使皮肤温度升高或降低,这种热交换的主要形式为热传导,织物内部的热辐射和自然对流这两种热交换形式产生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从物理意义而言,接触冷暖感的强弱,取决于织物和人体接触过程中织物导走并保有人体热量的多少。织物与皮肤接触后,皮肤温度降低或升高,但是当皮肤温度下降或上升的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使人产生寒冷或闷热等不舒适感。因此,织物的接触冷暖感便会直接影响人们在不同季节的消费观念,通常夏季需要接触凉感织物,冬季需要接触暖感织物。在人们不断追求时尚及美感的时代,面料及织物的轻薄化和功能化显得尤为重要,本选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探寻并开发出高导热的纤维。要探究皮肤接触织物时的冷暖感,需讨论影响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因素。论文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了构成织物的纤维材料热导率及比热容对接触冷暖感的影响,从织物结构参数角度分析了织物表面结构、织物组织结构、织物厚度、织物含湿量和织物内孔隙率等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从环境角度分析了外界环境的温湿度对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单纤维及纤维集合体的导热性能是研究纺织品传热性能的基础,对开发具有显着冷暖感效果和特殊传热性能的纺织品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单根纤维长径比很大、直径很小(在100 μm以下),其热导率的直接测试目前在物理测试领域是个极具挑战的问题。在现有测试技术的基础之上,探索如何通过测试获得常规纤维的热导率和比热容是本课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制备"环氧树脂-纤维"两相复合体系,采用瞬变平面热源法(TPS)测试复合体系热导率,并基于两相复合介质的串并联物理模型计算获得单纤维轴向和径向的等效热导率。针对不同的纱线,例如,包芯纱、混纺纱、金属化纱线及UHMWPE系列纤维等进行测试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试纤维热导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纤维轴向的热导率要明显大于纤维径向的热导率,纤维的热传导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两相复合体系材料的热导率差异、纤维所占体积比、等效的物理模型、仪器的加热功率、测试时间的设定等都对"环氧树脂-纤维"样品热导率的测试结果影响显着。当纤维和树脂的热导率差异较大时,采用并联模型计算较为准确。随着纤维所占体积比的增加,环氧树脂-纤维样品热导率增加,直到平衡。因此,当纤维所占体积比超过50%时,所得结果较准确。随着加热功率和测试时间的增大,两相复合体系的热导率也随之增大。

宋明启[6](2016)在《基于“三箱”模型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保温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热工设备、建筑装饰、家电产品等生产和生活的多个环节。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其热质传递过程复杂多变,目前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分析实验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粗宏观表征体元RMV(representative macroscopic volume),建立了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的两类“三箱”模型,即:第一类“三箱”模型和第二类“三箱”模型。第一类“三箱”模型包括:第一类黑箱模型、第一类灰箱模型、第一类白箱模型;第二类“三箱”模型包括:第二类黑箱模型、第二类灰箱模型、第二类白箱模型。基于上述6种模型,进而建立了每种模型下的传热模型,推导了不同传热模型下计算导热系数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101.325KPa,70°C的干空气,在玻璃棉粗宏观表征体元中传递时的导热系数,据此分析了孔隙率、孔隙通道分布系数、平均迂曲度、孔隙通道倾斜角度与保温材料多孔介质导热系数的关系。得到:导热系数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随平均迂曲度增大而增大,导热系数随孔隙通道分布系数增大而增大,导热系数随孔隙通道倾斜角度增大而增大四条重要结论。自主研制了一套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测试装置,以孔隙率为35%的玻璃棉为例,进行了导热系数测试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对比分析,两者误差范围,数值符合工程标准。证明本文基于粗宏观表征体元RMV所建立的“三箱”模型可直接用于分析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问题,并可用其分析计算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本文研究结论为开展保温材料多孔介质及其它多孔介质中的动量、能量和质量传递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对保温材料生产制作工艺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

易思阳[7](2016)在《面向建筑节能的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建筑能耗逐年增长,对建筑进行能耗研究和节能设计刻不容缓。在建筑热损失中,因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而产生的热损失高达70-80%。而建筑围护结构采用的大多是多孔材料,这类材料在典型的建筑环境中有着较强的湿分迁移,其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特性、建筑能耗以及室内环境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表征多孔建筑材料湿分传递性能的重要物性参数之一,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是定量分析建筑围护结构中的湿迁移和室内热湿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础物性数据,其值的可靠性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而标准的稳态测试方法耗时长、准确性差。因此,本文参照文献中提出的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的原理,以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解得到了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与相对湿度的计算关系式,基于以上理论,采用高精度的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瞬态测试平台。为验证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以B04级加气混凝土为对象,将试样25℃时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的瞬态测试结果与文献报道值、稳态测试结果同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瞬态测试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混凝土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随相对湿度变化规律及数量级一致;在相同相对湿度范围内,瞬态测试值与稳态测试值吻合度较高,最大偏差在30%以内。该瞬态测试方法具有测量时间短、重复性高、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多孔建筑材料不同相对湿度下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的测量。为了明确该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文基于一维扩散模型原理,对本瞬态测试方法适用的材料种类及相对湿度范围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试样尺寸对该瞬态测试方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瞬态测试方法适用于内部平均孔径大于10-6m且易于加工成长方体砌块的多孔建筑材料。可测试的相对湿度范围为1-80%RH,适用于实际的工程应用。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建议采用的试样尺寸为扩散横截面边长不小于预留探孔孔径的8倍,水蒸气扩散方向边长不小于扩散横截面边长的2.5倍。在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适用范围的研究基础之上,以典型自保温多孔建筑材料B04、B05、B06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对象,研究了材料孔隙结构及温度对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气混凝土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受孔径分布而非孔隙率的影响,并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值得注意的是,加气混凝土孔隙结构及温度对水蒸气扩散的影响程度与所处相对湿度条件有关,这是由于不同相对湿度下水蒸气在加气混凝土中的传递机理不同。本文还拟合了B04、B05、B06级加气混凝土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关于绝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经验公式,可用于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三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的预测。

郑兴华[8](2012)在《微纳热功能粉体材料传热及蓄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提出了用于微纳粉体材料传热及蓄热特性的谐波探测方法,测量了微纳热功能粉体材料的有效热导率、热扩散率及吸热系数等参数,分析探讨了密度、尺度、温度及材料种类对样品传/蓄热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相应的传热、蓄热机理,为微纳尺度热功能材料的研发、工艺优化及应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根据谐波探测技术中热波穿透深度随测量频率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探测器长/径比、样品热物性参数等与热波穿透深度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可忽略探测器自身热容及端部热损失对测量结果影响的频率范围。采用标准样品校正,验证了推导的简化一维斜率比较法可用于测量微纳粉体等低热导率材料的有效热导率及热扩散率。利用校准的谐波探测系统测量了不同粒径、温度及密度的纳米siO2粉末样品有效热导率及热扩散率。在忽略气体对流的情况下,计算分析了纳米SiO2粉末样品中固相导热、气相传热及辐射传热的耦合隔热机理。结果表明,在测量范围内,SiO2粉末的有效热导率及热扩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颗粒直径增大而减小。受到纳米孔隙对气相传热的抑制,SiO2粉末存在最佳密度,在此密度下,有效热导率最小,热扩散率最大,且最佳密度随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减小。测量了以切片石蜡为芯材、脲醛树脂聚合物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的不同壳/芯比、温度、密度的相变微胶囊粉体的有效热导率。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样品壳/芯比、密度及温度等对相变微胶囊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用于该类复合材料有效热导率计算的理论模型,确定了当计算误差小于10%时,模型中无量纲数ζ的取值范围为4.8到6,ζ与样品中纵波声速有关,由材料比热、密度、杨氏模量(弹性模量)决定。采用面热源谐波探测技术,测量了相变微胶囊粉体材料的有效吸热系数。结果表明,材料的相变芯材性能及其包覆量是衡量其蓄热能力(包括速度大小与容量大小)的关键。芯材含量越高,其有效吸热系数越大,蓄热能力越强。芯材潜热越大、相变时的有效热导率越大,其有效吸热系数越大,与其周围环境热交换能力越强。

陈玮玮,苏向辉[9](2010)在《建筑墙体材料湿扩散率的测量》文中提出建筑墙体材料的湿扩散率表示水蒸气在该材料中的迁移能力,是研究墙体材料湿迁移所必需但相当匮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有关湿迁移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利用脉冲电导法获取建筑材料等温湿扩散率的试验方案,并对南京市普遍使用的多孔砖的湿扩散率进行了测试。

陈易明[10](2003)在《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一系列碳氢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所用的催化剂,并用这些催化剂制备出优质的碳纳米管,对催化剂和碳纳米管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碳纳米管的电镜形貌、X射线衍射谱,拉曼光谱和热分析谱,并对碳纳米管进行了纯化和生长机理的初步讨论,研究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吸放氢特性,比较了不同催化剂制备出的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 一、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 采用了四种不同系列的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并对不同催化剂及不同生长工艺条件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表征。 将纳米钴粉与石墨粉混合研磨制备出纳米钴/石墨混合粉体催化剂用来生长碳纳米管。 以离子注入方式在石英衬底上注入Fe离子制备出的负载型催化剂也可以生长碳纳米管,制出的碳纳米管纯度较高。 用水热法合成颗粒粒径均匀的纳米NiO/SiO2催化剂,优化了催化剂合成条件,并使用NiO/SiO2催化剂的成功制备出管径较均匀的碳纳米管。研究了催化剂原料硝酸镍和正硅酸乙酯的比例,反应气体比例,流量,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 采用空气氧化法和混酸氧化法对碳纳米管产物进行提纯,比较了以空气为氧化剂和以体积比为1:3的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酸为氧化剂对碳纳米管粗产物进行氧化提纯的效果。 使用AB5储氢合金为催化剂用CVD法高产率制备出碳纳米管,制备出的碳纳米管纯度较高。用XRD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催化剂和产物的成分和形貌。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的氧化温度,反应气体乙炔和氢气的流量对碳纳米管产率的影响。 二、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采用了高压容积法测试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用真空热处理法对碳纳米管进行活化,比较了活化前后碳米管的吸氢容量并研究不同活化温度对碳纳米管吸氢速率的影响。 测试碳纳米管在不同起始氢压下的吸氢速率曲线,研究了起始氢压对碳纳米管吸氢容量的影响。 测试了碳纳米管的吸氢P(1曲线和放氢卜C1曲线,并比较了用*用催化剂和ABS储氢合金为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储氢容量。

二、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信号的测量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信号的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密闭狭小空间氢气和湿度监测的光纤传感材料和器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密闭系统气氛监测需求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氢气传感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湿度传感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优势
        1.4.1 内容安排
        1.4.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第2章 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理论、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光纤光栅
        2.2.1 光纤光栅原理及其传感机制
        2.2.2 光纤光栅的制备方法
    2.3 本文涉及的氢气敏感材料
        2.3.1 Pd合金氢气敏感材料
        2.3.2 ⅥB族金属氧化物
    2.4 氢气敏感材料的制备
        2.4.1 Pd合金的制备
        2.4.2 WO_3/Pt薄膜的制备
        2.4.3 介孔WO_3粉体的制备
        2.4.4 离子插层MoO_3粉体的制备
    2.5 氢气敏感材料的表征
        2.5.1 Pd合金薄膜的表征
        2.5.2 WO_3/Pt薄膜的表征
        2.5.3 介孔WO_3粉体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于无氧环境的钯基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3.1 引言
    3.2 腐蚀增敏式Pd合金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3.3 基于光加热Pd合金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于有氧环境的ⅥB族金属氧化物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4.1 引言
    4.2 基于介孔WO_3/Pt热效应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4.3 基于离子插层MoO_3/Pt热效应的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4.4 基于光加热WO_3薄膜的痕量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4.5 基于WO_3薄膜的光电探测型光纤氢气传感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于密闭系统气氛监测的光纤湿度传感系统
    5.1 引言
    5.2 光纤端面介质薄膜干涉型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系统
    5.3 聚酰亚胺涂覆型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器及其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密闭系统气氛监测的应用验证
    6.1 密闭系统气氛监测的模拟验证
    6.2 密闭系统气氛监测的实地验证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纳米颗粒堆积体的热传导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纳米颗粒堆积体简介
        1.2.1 纳米颗粒堆积体的定义与结构特性
        1.2.2 纳米颗粒堆积体的特殊性能与应用
    1.3 金属有机框架(MOFS)简介
        1.3.1 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构
        1.3.2 金属有机框架的性质
        1.3.3 金属有机框架的应用
    1.4 MOFS晶体颗粒多孔堆积体在吸附领域的研究背景
        1.4.1 MOFs堆积体的吸附性能与应用
        1.4.2 MOFs堆积体的吸附性过程中的传热问题
        1.4.3 MOFs吸附系统的导热系数研究现状
    1.5 纳米多孔结构瞬态导热特性的研究背景
        1.5.1 非傅里叶导热现象简介
        1.5.2 纳米多孔结构非傅里叶导热特性的研究背景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MOFS堆积体的表观导热系数
    2.1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2.1.1 UiO-66的合成与表征
        2.1.2 UiO-67的合成与表征
        2.1.3 Cu-BTC的合成与表征
        2.1.4 ZIF-8的合成与表征
    2.2 堆积体表观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方法及物理模型
        2.2.1 瞬态热线法实验装置及原理
        2.2.2 实验操作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吸附对MOFS堆积体表观导热系数的影响
    3.1 水蒸气吸附与堆积体表观导热系数的关系
        3.1.1 实验操作
        3.1.2 UiO-66实验结果
        3.1.3 UiO-67实验结果
        3.1.4 Cu-BTC实验结果
    3.2 乙醇吸附与堆积体表观导热系数的关系
        3.2.1 稳态吸附原位表观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3.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MOFS晶体本征导热系数与接触热阻
    4.1 理论模型
        4.1.1 单个MOFs颗粒的导热系数表达式
        4.1.2 MOFs颗粒堆积体的表观导热系数表达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MOFs晶体内部微孔孔径和孔体积测量结果
        4.2.2 BEMA模型推导MOFs晶体本征导热系数的原理
        4.2.3 UiO-66晶体本征导热系数结果
        4.2.4 UiO-67晶体本征导热系数结果
        4.2.5 Cu-BTC晶体本征导热系数结果
        4.2.6 ZIF-8晶体本征导热系数结果
    4.3 ZIF-8晶体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4.3.2 模拟模型和方法
        4.3.3 ZIF-8晶体导热系数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纳米管堆积体瞬态导热的热感效应
    5.1 碳纳米管堆积体的非傅里叶传热特性
        5.1.1 非傅里叶导热现象简介
        5.1.2 实验方法与实验原理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热感效应理论
        5.2.1 热电比拟的理论基础
        5.2.2 热流的相对论效应
    5.3 超快脉冲激光加热条件下的热感现象
        5.3.1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
        5.3.2 碳纳米管堆积体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3.3 其他类型多孔介质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附录:ZIF-8晶体导热系数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势能函数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3)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纤维多孔介质热质传输的研究现状
        1.2.2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机理研究进展
        1.2.3 超声波强化多孔介质内湿分传输的探索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2.1 试验装置
        2.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2.3 误差分析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2.3.1 干燥介质特性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2.3.2 物料特性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2.4 纤维多孔介质热质迁移机理分析
        2.4.1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
        2.4.2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分析
        2.4.3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数学模型
    2.5 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2.5.1 恒速阶段
        2.5.2 降速阶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传播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超声波场特征量
    3.3 超声波场的物理性质
        3.3.1 反射与折射
        3.3.2 超声波的吸收
        3.3.3 干涉的形成
        3.3.4 驻波声场
    3.4 超声波的作用机制
        3.4.1 机械效应
        3.4.2 空化效应
        3.4.3 热效应
        3.4.4 其他作用
    3.5 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分析
        3.5.1 超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模型
        3.5.2 多孔介质的声压分布及形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波辅助常温风干燥纤维内热质迁移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系统
        4.2.1 试验装置及系统
        4.2.2 试验方法及材料
        4.2.3 试验误差分析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有无超声波作用纤维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对比分析
        4.3.2 干燥介质和物料参数对超声波作用效果的影响
        4.3.3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工况
    4.4 超声波辅助纤维常温风干燥热质迁移的数值模拟
        4.4.1 物理模型
        4.4.2 数学模型
        4.4.3 控制方程组的求解
        4.4.4 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波预处理对纤维孔隙结构及传质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超声波预处理孔隙结构的显微观察
        5.2.1 纤维多孔介质超声波预处理试验
        5.2.2 显微图像处理
        5.2.3 预处理对微观结构影响分析
    5.3 纤维孔隙结构的分形描述
        5.3.1 分形几何
        5.3.2 分形维数
        5.3.3 表面分形维数df的测定
    5.4 超声波预处理对纤维传质过程的影响
        5.4.1 试验装置与方法
        5.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4)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热湿耦合机理
        1.2.2 光纤光栅湿敏传感器研究进展
        1.2.3 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1.2.4 空间估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模型材料热湿耦合传递机理
    2.1 模型材料多孔介质
    2.2 模型材料的水化和自干燥
        2.2.1 石膏水化机理
        2.2.2 相对湿度对水化速率影响
        2.2.3 温升和自干燥作用
    2.3 模型材料的传湿机理
        2.3.1 传湿机理概述
        2.3.2 湿组分流的表示方法
        2.3.3 等温传湿与非等温传湿
    2.4 模型材料的传热机理
    2.5 模型材料的热湿耦合迁移机理
    2.6 本章小结
3 光纤湿敏传感器研制与水分扩散测量
    3.1 光纤湿敏传感器研制
        3.1.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3.1.2 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原理
        3.1.3 光纤光栅湿敏传感器制备
        3.1.4 光纤光栅湿敏传感器优化选型
    3.2 模型干燥试验及水分扩散系数测量
        3.2.1 光纤湿敏传感器封装及标定
        3.2.2 模型材料一维传热传湿试验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2.4 水分扩散系数求解
    3.3 本章小结
4 温度、含水率传感与分布场重构
    4.1 光纤温度传感方法
        4.1.1 光纤的基本特性
        4.1.2 拉曼式测温系统
        4.1.3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参数测试
        4.1.4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及标定
    4.2 电磁式含水率传感器测量方法及室内标定
    4.3 试件含水率与力学强度关系
        4.3.1 相似材料的选择
        4.3.2 相似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4.3.3 相似材料试件试验
        4.3.4 试件参数测试
        4.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 基于空间估计的分布场重构方法
        4.4.1 空间统计与克里金方法
        4.4.2 物理相似模型变异函数及插值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模型干燥(热湿耦合)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平面模型试验
        5.1.1 试验概况
        5.1.2 传感系统及传感器布置
        5.1.3 夏季静风条件下物理模型内部温度和水分场特征
        5.1.4 夏季通风条件下物理模型内部温度和水分场特征
        5.1.5 冬季静风条件下物理模型内部温度和水分场特征
    5.2 立体模型试验
        5.2.1 试验概括
        5.2.2 试验系统及传感器布置
        5.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模型相似材料热湿耦合模型验证
    6.1 模型材料热湿耦合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
        6.1.1 模型的几何结构
        6.1.2 基本假设
        6.1.3 控制方程
        6.1.4 边界条件
        6.1.5 模型材料多场耦合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6.2 夏季静风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2.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2.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3 夏季通风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3.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3.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4 冬季静风二维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4.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4.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5 冬季静风三维干燥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及分析
        6.5.1 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5.2 水分场分布特征数值计算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织物接触冷暖感及纤维热导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含义、影响因素
        1.1.1 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含义
        1.1.2 织物接触冷暖感的影响因素
    1.2 织物接触冷暖感的研究现状
        1.2.1 冷暖感产品的研究现状
        1.2.2 织物冷暖感的测试评价研究现状
        1.2.3 接触冷暖感的实现途径
    1.3 单纤维的导热性能及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1.3.1 分类
        1.3.2 单纤维导热性能的测试
    1.4 纤维集合体的导热性能及测试评价研究现状
        1.4.1 纤维集合体传热模型
        1.4.2 纤维集合体导热性能的测试方法
        1.4.3 影响纤维集合体导热性能的因素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设计思路
    2.2 两相复合介质等效热导率物理模型
        2.2.1 纯并联模型
        2.2.2 纯串联模型
    2.3 TPS测试原理
    2.4 样品制备
        2.4.1 实验原料
        2.4.2 实验设备
        2.4.3 样品的制备及参数
    2.5 实验条件
    2.6 测试方法
    2.7 空白实验及结果计算
第三章 UHMWPE的导热性能及影响因素
    3.1 实验设计
    3.2 不同填充体积对UHMWPE纤维热导率测试结果的影响
    3.3 不同细度的UHMWPE纤维热导率的影响
    3.4 牵伸倍数对UHMWPE纤维热导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属化纤维纱线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研究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原料
        4.1.2 电导率的测试
        4.1.3 纱线热导率的测试
    4.2 金属纤维含量对纱线热导率和电导率的影响
        4.2.1 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4.2.2 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4.2.3 两者相比较
    4.3 纺纱方式及所含金属纤维连续性对导热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4.3.1 纱线纺纱方式及金属纤维连续性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4.3.2 纱线纺纱方式及金属纤维细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4.4 金属纤维细度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4.5 镀银纤维的热导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织物的热导率及影响因素
    5.1 织物热传递机理
    5.2 机织物热阻的一般模型
    5.3 织物热导率的测试
        5.3.1 金属系列织物的热导率
        5.3.2 含有高导热纤维织物的热导率
    5.4 织物热导率的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基于“三箱”模型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1.1.2 保温材料的重要性
        1.1.3 保温材料的种类
        1.1.4 保温材料研究现状
    1.2 多孔介质
        1.2.1 多孔介质的定义
        1.2.2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的重要意义
        1.2.3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国内研究进展
        1.2.4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国外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的RMV研究方法
    2.1 多孔介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2.2 多孔介质的RMV研究方法
    2.3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
        2.3.1 孔隙率
        2.3.2 迂曲度
        2.3.3 固体颗粒尺寸
        2.3.4 孔隙尺寸
        2.3.5 比面
        2.3.6 渗透率
        2.3.7 水力传导系数
        2.3.8 饱和度
        2.3.9 毛细压力
    2.4 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过程
        2.4.1 国内外目前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研究重点
        2.4.2 多孔介质中的传热过程
        2.4.3 多孔介质中的传质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MV的“三箱”模型
    3.1 第一类“三箱”模型
        3.1.1 第一类黑箱模型
        3.1.2 第一类黑箱传热串联模型
        3.1.3 第一类黑箱传热并联模型
        3.1.4 第一类灰箱模型
        3.1.5 第一类灰箱传热模型
        3.1.6 第一类白箱模型
        3.1.7 第一类白箱传热模型
    3.2 第二类“三箱”模型
        3.2.1 第二类黑箱模型
        3.2.2 第二类黑箱传热串联模型
        3.2.3 第二类黑箱传热并联模型
        3.2.4 第二类灰箱模型
        3.2.5 第二类灰箱传热先串联后并联模型
        3.2.6 第二类灰箱传热先并联后串联模型
        3.2.7 第二类白箱模型
        3.2.8 第二类白箱传热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箱”模型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4.1 第一类“三箱”模型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
        4.1.1 第一类黑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
        4.1.2 第一类灰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
        4.1.3 第一类白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
    4.2 第二类“三箱”模型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
        4.2.1 第二类黑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
        4.2.2 第二类灰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
        4.2.3 第二类白箱传热模型导热系数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
    5.1 实验装置介绍
    5.2 实验原理
    5.3 实验数据
    5.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参加科研情况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获奖情况
致谢

(7)面向建筑节能的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湿传递研究现状
        1.2.2 多孔建筑材料结构特征
        1.2.3 多孔建筑材料湿传递研究现状
        1.2.4 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传递系数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
    2.1 测试原理
        2.1.1 水蒸气瞬态一维扩散物理模型
        2.1.2 水蒸气瞬态一维扩散方程及求解
    2.2 实验装置与测试
        2.2.1 加气混凝土试样及制备
        2.2.2 实验装置
        2.2.3 测试流程
    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2.3.1 仪器重复性验证
        2.3.2 测试结果分析
        2.3.3 测量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可行性
    3.1 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稳态测试原理
    3.2 水蒸气有效渗透系数
        3.2.1 测试原理
        3.2.2 试样及实验装置
        3.2.3 测试条件及流程
        3.2.4 测试结果分析
    3.3 等温吸湿曲线
    3.4 瞬态稳态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适用范围
    4.1 材料种类
    4.2 相对湿度范围
    4.3 试样尺寸
    4.4 本章小结
5 加气混凝土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影响因素
    5.1 测试试样及条件
    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5.2.1 孔隙结构对加气混凝土有效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影响
        5.2.2 温度对加气混凝土有效水蒸气扩散系数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论文得到一下项目资助

(8)微纳热功能粉体材料传热及蓄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微纳隔热、防火材料-SiO_2气凝胶研究现状
        1.2.2 微纳相变储能材料研究现状
    1.3 微纳热功能材料传/蓄热特性测量方法概述
    1.4 3ω谐波探测技术发展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测量原理及测量系统
    2.1 3ω谐波探测原理
    2.2 低频下斜率-比较探测原理
    2.3 测量系统及实验过程
    2.4 测量系统校准
    2.5 不确定度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SiO_2粉末有效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研究
    3.1 纳米SiO_2粉末制备
    3.2 纳米SiO_2粉末热物性测量
    3.3 纳米SiO_2粉末隔热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变微胶囊传热及蓄热性能研究
    4.1 石蜡-脲醛树脂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4.1.1 原料
        4.1.2 制备工艺
        4.1.3 相变微胶囊形貌测量
    4.2 相变微胶囊的有效热导率测量
    4.3 相变微胶囊的传热分析
    4.4 相变微胶囊的蓄热特性研究
        4.4.1 蓄热特性表征方法
        4.4.2 相变微胶囊的比热及相变焓测量
        4.4.3 相变微胶囊的有效吸热系数测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10)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碳纳米管的发现
    1.2 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
    1.3 碳纳米管的结构模型及表征
    1.4 碳纳米管的性能及相关应用
    1.5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1.6 碳纳米管的纯化
    1.7 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1.8 储氢材料研究现状
    1.9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碳纳米管的CVD法制备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装置
    2.3 催化剂制备
    2.4 碳纳米管的制备
    2.5 碳纳米管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管的水热法制备
    3.1 催化剂制备
    3.2 碳纳米管的制备
    3.3 碳纳米管的表征
    3.4 制备工艺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3.5 CVD工艺对碳纳米管制备的影响
    3.6 碳纳米管的纯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储氢合金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
    4.1 催化剂表征
    4.2 碳纳米管的CVD法合成
    4.3 制备工艺
    4.4 碳纳米管的表征
    4.5 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研究
    5.1 实验原理
    5.2 实验装置
    5.3 实验方法
    5.4 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测试
    5.5 储氢机理
    5.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展望与设想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致谢

四、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信号的测量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密闭狭小空间氢气和湿度监测的光纤传感材料和器件技术研究[D]. 王高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2]纳米颗粒堆积体的热传导特性研究[D]. 黄俊. 武汉大学, 2019(09)
  • [3]超声波对纤维多孔介质内热湿迁移过程的影响研究[D]. 李盼盼. 东南大学, 2018
  • [4]多孔介质相似材料的热湿场分布特征研究[D]. 刘奇.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5]织物接触冷暖感及纤维热导率的研究[D]. 李丽. 天津工业大学, 2017(10)
  • [6]基于“三箱”模型保温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D]. 宋明启.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7]面向建筑节能的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有效扩散系数瞬态测试方法研究[D]. 易思阳. 浙江大学, 2016(07)
  • [8]微纳热功能粉体材料传热及蓄热特性研究[D]. 郑兴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2(10)
  • [9]建筑墙体材料湿扩散率的测量[J]. 陈玮玮,苏向辉. 新型建筑材料, 2010(08)
  • [10]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储氢性能研究[D]. 陈易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激光脉冲加热下含湿多孔介质温湿度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