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中生界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

青藏地区中生界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

一、青藏地区中生代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带分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易立[1](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刘凯旋[2](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藏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以来,在镇原油田西部的演武-三岔地区相继发现了演224、镇191等侏罗系油藏,三叠系长3层如镇180、镇164等井点也获得工业油流,镇180区长3实现了滚动建产,演武-三岔地区长3成为下步资源接替的重点层系。因此,急需分析演武-三岔地区长3油藏小层砂体展布、储层特征、油藏控制因素,为规模建产做好开发前期评价工作。课题主要目的是研究演武-三岔地区三叠系长3储层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并寻找有利建产区。主要研究方法是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首先在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延长组的沉积背景和储层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粒度分析等多种沉积相标志,确定了三叠系长3油层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并通过绘制连井剖面图、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及砂体等值线图,分析了长3各小层砂体及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得出研究区的分流河道是主要储集体,且呈西陡东缓的沉积特点。其次通过岩心及岩石薄片分析,演武-三岔地区长3储层属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平面物性非均质性较强,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属于特低渗透储层。本区成岩相主要以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胶结相为主,长石溶蚀相和长石溶蚀加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好。接下来从油藏控制因素来看,研究区构造单元上与天环凹陷相连,通过对演武-三岔地区长3储层的构造及圈闭、沉积特征分析来看,区域内断裂作用发育不明显,在西倾单斜的背景上,受南北方向挤压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一系列东西向为主的鼻状构造。认为研究区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其次是岩性油藏。构造高部位对油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最后综合沉积相、储层特征、油藏控制因素来看,对研究区长3油藏进行3类有利区的筛选分类,为下步的规模建产提供了评价开发预测意见。

姜帅[3](2019)在《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断裂年龄阶段和活动方式是影响沉积盆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解析构造学、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及地质资料,采用资料分析与室内物理模拟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判别济阳坳陷断裂所处的年龄阶段,研究断裂活动方式,并选取了“断距/切割深度”、“深度/长度”、“断面形态”、“派生构造”、“断裂带结构”等参数指标建立了断裂年龄阶段的判别标准。在分析济阳坳陷及其断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基础上,选取部分断裂进行年龄阶段判别,探讨断裂年龄阶段及活动方式与盆地构造、沉积储层、油气聚集与分布的关系。根据济阳坳陷地质特征,建立了水平均匀伸展模型和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物理模拟,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表现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多阶段变化过程。通过离散元模型对断裂的发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断裂带内部结构经历了裂缝、局部破裂、裂缝贯通、产生断距和派生构造的过程。在物理和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平衡剖面资料,分析了陈南断裂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结构、地层、沉积等的关系,并依据上述研究将断裂发育的生命阶段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其中胚胎期和幼年期为隐性期(主断面未形成),将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消亡期视为显性期(主断面形成并有断距)。分别建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断裂结构模式。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判别标准,对45条断裂(含分段断层)进行判别。判别出王家港、垦东南段、孤东等3条胚胎期断裂,八面河、垦东北段、埕东中段等3条幼年期断裂,这些断裂均为隐性断裂,是断裂发育的早期阶段;罗西、孤西等14条青年期断裂;石村、齐广等17条壮年期断裂,宁南、陈南西段等6条老年期断裂;陈南东段、高青等2两条消亡期断裂。东营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和消亡期,惠民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老年期,车镇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壮年期,沾化凹陷陡坡带边界断层处于青年期。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所处年龄不同,如东营凹陷陈南断层西段处于老年期,东段处于消亡期。断裂各年龄段的特征明显,胚胎期无断面和断距;幼年期无断距,断面断续出现;青年期断面呈板状,断裂带结构简单(以诱导裂缝带为主);壮年期断面呈铲状,断裂带结构复杂(以诱导裂缝带和滑动破碎带为主),派生断裂出现;老年期断面呈铲状和坡坪状,断裂带内部出现断层泥和胶结现象,派生构造出现多级切割;消亡期断裂停止活动,被水平地层覆盖,或者发生反转。通过断层生长指数、活动速率、断层落差三个指标分析了断层的活动方式,济阳坳陷断裂的活动方式主要有:(1)增速式、(2)匀速式、(2)衰减式、(4)稳定式、(5)先增后衰式(增速>降速、增速=降速、增速<降速)、(6)双峰式(连续型双峰式、间歇型双峰式)、(7)三峰式(连续型三峰式、间歇型三峰式)等7类11种。对比分析断层年龄特征和活动方式特征,认为张扭性断层的活动方式影响了断层年龄的持续时间和活动强度,稳定、持续、高强度的断层活动方式利于断层向老年期发展。在济阳坳陷断裂发育年龄与断层活动方式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年龄断层的控烃能力、控储层能力、生储盖组合、油气输导和封闭能力、控藏作用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类型。提出了8种控藏模式,总体上随着断裂年龄变大,断裂的控藏作用类型越来越复杂,控制的圈闭类型越来越多,圈闭规模越来越大:(1)胚胎期裂缝-近源控藏模式,以裂缝聚集带或串珠状小断块油气藏为主;(2)幼年期调节型控藏模式,局部破碎间出现以调节不均匀应力为主的调节带,发育横向背斜和侧向斜坡,控制沉积砂体的形成和展布,油气聚集形成调节型复合油气藏;(3)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受青年期断裂控制形成沉降中心和沉积物重力卸载区,断裂为垂向运移通道,形成岩性构造油气藏;(4)青壮年期断-砂匹配阶梯式侧向运聚模式,由断层和砂体共同组成输导体系,油气首先通过断层进行垂向运移,再穿过断层通过砂体侧向运移,聚集成藏;(5)青壮年期断-砂匹配脊式侧向运聚成藏模式,输导体系为断层、砂体与不整合复式输导,油气通过油源断层向砂体运移,并通过砂体与不整合沿古构造脊的方向运移至斜坡带圈闭中;(6)壮年期断坡控砂控藏模式,在壮年期断坡上发育了丰富的近岸深水浊积扇、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沿断坡垂向排列形成圈闭,油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7)壮年期派生断裂复合控藏模式,上盘派生的滚动背斜和正、反向断层,可以提供良好的构造圈闭,派生断裂作为油源断层,结合不整合和砂体油气垂向和横向运移,聚集成藏;(8)老年期复合型控藏模式,以大型滚动背斜油藏为主,下部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外带主要发育砂砾岩体岩性油藏、断块山—披覆油藏,局部还有火成岩油藏。

陈谋[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充分理解、吸收前人已有的勘探和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地质、地震、钻井、测井、遥感、重磁以及航磁等多项资料,应用现代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手段,以断裂体系特征及其动态演化为主线,结合断裂发育特征及侧向封闭性的定量分析,综合各成藏要素研究成果,进一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完善了与断裂相关的油气成藏模式。首先,利用地震、电磁剖面的识别,结合重磁资料上的异常区域反映出的上古生界断裂,航磁资料识别出的盆地基底断裂带分布情况以及遥感资料识别的断裂在地表的响应,在盆地北部识别出89条断裂,并按断裂延伸距离划分为三类。在平面上根据断裂走向划分出三个断裂带。断裂的剖面特征划分为杭锦旗地区的盆地边缘活动断阶型和塔巴庙地区的盆地内部稳定斜坡型两种类型。前者以泊尔江海子断裂、乌兰吉林庙断裂和三眼井断裂为典型,3条主断裂之间的分段连接方式以软连接为主要形式,断裂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征;后者以发育在塔巴庙地区西南区域的断裂为典型,多为高角度断裂,断距较小或没有断距。然后,通过分析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区域构造背景,并以杭锦旗地区3条主干断裂为典型,计算断裂平均生长指数、断裂平均落差、平均活动速率和平均伸展率,并制作主干断裂的平衡剖面。结果分析表明,杭锦旗地区断裂构造演化具有长期性、多期性和旋回性。断裂活动与区域构造背景匹配,前后经历了四幕,晚石炭世太原期-晚三叠世延长期的长期挤压,中侏罗世延安期-直罗期的拉张,中侏罗世安定期-早白垩世早期的挤压,早白垩世晚期的拉张。最后,结合目前油气藏勘探成果表明,断裂构造的演化过程影响了沉积物沉积的展布形态和范围,断裂的后期活动改善了储集层形成之后的储集物性,且在断裂活动过程中形成了与断裂直接相关的圈闭。通过侧向封闭性分析数据表明,大部分断裂的断面都具有良好的侧向开启性,可作为天然气运移的通道。油气生成、运移、成藏过程分析表明,与断裂有关的油气成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天然气在断裂以南生成,通过储集砂体运移到断裂下盘,通过断裂的通道作用运移到上盘的圈闭聚集成藏。另一种是天然气在山西组、太原组地层内生成以后,通过断裂的通道作用运移到下石盒子组储集层聚集成藏。

姚宗全[5](2018)在《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文中研究指明红山嘴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最主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之一,其近5年的年均油气产量在30万吨±/年;截止2017年底,该区已探明地质储量5136.95万吨,其中的中、下侏罗统探明约311万吨,约占6.1%,现已发现3个油气田(藏),已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其产量逐年递减,亟待寻找新的开发区块来实现稳产之目的。而面临这一挑战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不同时期的聚煤成因与砂体的相互关系不明,层序格架下有利储集砂体展布不清,其成因机理与控制因素存在争议,有利勘探区块亟待落实。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与勘探现状,运用岩、电、震及露头资料,对2个含煤地层组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早期连续煤层与后期断续多煤层的成因机理,采用沉积微相导向的对比方法,通过纵横交叉剖面,理清了两种沉积体系砂体的成因与叠置样式,探讨了各自的成因机制并查明了主控因素;利用岩-电-震相结合的定量方法,按基准面半旋回编制了8个时期的沉积参数图,再现了其沉积相的展布与演化;依据不同时期沉积相展布特点,厘定了有利储层评价指标,选用权衡定量技术的方法,对8个时期的有利区带进行了评价,进而在叠合与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了CH7209井区和红68井区为有利勘探区块,指导了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其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厘定了研究区中下侏罗统的层序界面特征及其地质响应,划分出6个中期旋回;在岩心精细观察的基础上,识别出5种砾岩相、5种砂岩相、3种泥岩相及1种煤岩相,建立了能够反映成因的8种垂向沉积序列,构建了岩心-测井相-地震相一体化的沉积相标志,明确了两种沉积体系类型,八道湾组扇三角洲,西山窑组辫状河三角洲。2)提出了半定量判识砂砾岩结构成因的四种指标(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最大粒径/单层厚度(MPS/BTh)、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有效地区分了两类成因(牵引流与重力流)的砂砾岩。3)探讨了两个时期煤的展布特点与成因,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具有稳定连续成片分布的特点,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具有非稳定断续分布不成片的特征,前者与砂顶底板接触,后者与砂间互叠置,并明确指出煤层的稳定性受控于坡度,连续与非连续受控于气候和聚煤期平衡状态。在确保平剖一致的前提下,通过纵横交叉剖面的对比,得出了研究区的3种砂体叠置样式:切叠型、孤立型、桥接型,由此说明了砂体主要展布特征与机理。4)采用井震结合、多元统计的定量方法,编制了8个时期的沉积参数平面分布图,应用均方根属性正态分布量化确定沉积相带的边界,再现了8个时期的沉积格局与演化;明确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扇三角洲,其湖进期沉积展布具有“大平原、小前缘”与砂体“毯式分布”的特点,而湖退期具有“小平原、大前缘”与砂体“条带状分布”的特征;然则,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发育辫状三角洲体系,其沉积展布具有“水道为主,侧向迁移”与砂体“辫状分布”的特点。5)依据代表取心井的实测资料拟合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并对全区所有井进行了孔隙度重新解释;采用灰关联分析法,以基准面半旋回为单元进行了评价,依据权衡定量评分(Q),将储层划分为5类,指出了Ⅰ类为优质储层Q介于10.6,位于三角洲平原与前缘内带过渡区及辫流坝,主要发育牵引流成因砾岩、分流河道砂岩及辫流坝砂岩;Ⅱ类为有利储层Q介于0.60.5,位于三角洲平原、前缘内带与外带交互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砾岩、河口坝砂体及辫状水道砂岩;Ⅲ类为较有利储层Q介于0.50.4,位于三角洲前缘外带与漫溢砂,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岩。6)结合已知油藏分布的特点,采用“四图叠合”(孔隙度图、微相平面分布图、储层评价分布图、构造图)的方法,预测了有利的勘探区块与勘探方向,建议尽早对CH7209井区和红68区进行勘探。

石亚军[6](2017)在《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陆相生油、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指导下相继发现了大庆、渤海湾等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之后近些年来晚期构造(喜马拉雅运动)的系列控藏认识,掀开了晚期构造勘探的新局面。尽管晚期构造运动在烃类成藏中的控圈、控储、控运等方面的认识取得长足的进展,但大多数均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确切地说,晚期构造运动的动力、过程、方式及其对油气成藏关键要素的定量影响,这是石油地质学研究中最不确定、也最难求证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日益复杂的勘探对象,胡见义院士曾经呼吁:“突破传统才能超越过去:石油地质理论呼唤突破”。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作为喜马拉雅运动的典型产物,为一高原内陆富烃咸化湖盆,其内不仅发育了喜山运动晚期形成的英雄岭构造带,经历了世界上罕见的大幅度隆升,也包括了喜山运动早期已经形成的昆北断阶带和三大斜坡区,为晚期构造运动对沉积岩中烃类成藏要素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针对性研究攻关,无论对勘探领域的拓展还是成藏理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以此为切入点,针对晚期构造运动改造下盆地的运动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以构造物理模拟、最新三分量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流动宽频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数据Pn波成像结果及区域性地震大剖面分析,区别于前人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的挤压坳(断)陷盆地或前陆盆地、先伸展后挤压盆地和背驼盆地等模式,指出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昆仑山斜向挤压、盆缘隆升持续造山、盆内整体挤压沉降的成盆新认识和构造由盆缘向盆内渐进式的生长过程,明确了晚期构造运动下古气候从干热向干冷、湖盆持续咸化的演化过程。围绕晚期构造运动下持续咸化及对成烃、成储效应定量评价研究:其一,以先进的黄金管-高压釜热解模拟生烃对比实验为基础,指出这种晚期构造背景下可产生“低熟、高效”生烃母质的物质效应、可产生高丰度盐类矿物有效排烃的物质效应、可产生低熟、高效、窄生油窗(RO为0.7%时液态产率达到最大,为国内其它盆地淡水湖相烃源岩1.15-4.58倍,RO在0.47-1.3为主要生油阶段)的独特生烃效应;其二,通过先进的大型咸化介质条件下水动力模拟实验,构建了咸化湖盆辫状河三角洲大平原、小前缘、纵向砂坝发育的沉积新模式及沉积水动力理论模型,指出了咸化环境利于细粒沉积长距离搬运的动力效应;其三,通过先进的多孔介质储层流体-岩石反应动力学研究,明确了咸水介质对碎屑岩储层的储集性和渗透性的负面效应和构造热作用、构造应力的增孔效应,实现了储层定量预测。围绕晚期构造运动对古近系烃类运聚成藏的效应评价:其一,明确了晚期构造运动下,柴西古近系的烃类具有多幕排烃、多域分布、多类并存的多元成藏效应;其二,创建了晚期构造运动改造下晚期构造带“构造多期推覆叠加,断层纵向接力输导,油气早晚持续补给,多层持续扩大聚集”的新模式,改变了新构造发育区“早期成藏、晚期调整、次生为主”难以形成大油气田的传统认识;其三,创建了晚期构造运动改造下盆缘隆起带“断裂不整合远源输导、湖泛泥岩大范围覆盖、沥青咸化胶结局部封堵、多重介质复合富集”的新模式,打破源外无源、难以成藏的传统认识;其四,创建了晚期构造改造下源内凹陷-斜坡带“超压驱动优质顶封、凹陷优质甜点控富、近源源内连片分布”的新模式,突破了咸化湖盆边缘相带窄、凹陷区砂体缺乏、储层致密、难以成藏的传统认识。总之,晚期构造运动是中国沉积盆地的主要发育与定型期,也是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与“定位”期,其对烃类成藏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成果中晚期构造运动对沉积岩成烃、控砂、成储等均为原创性基础地质研究,对于高原咸化湖盆油气基础地质理论发展有一定的价值,研究成果中晚期构造运动对咸化湖盆油气成藏要素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柴达木盆地昆北、英东、扎哈泉等亿吨级油田的发现中,仍有望为柴达木盆地乃至相似背景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吴仕虎[7](2014)在《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文中研究指明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覆盖华南陆缘及南海北部地区,位于华夏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的重叠区域。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海域中生界至本世纪初钻探证实中生代沉积层系,南海北部海域该中生代盆地一直受到中外地球物理和石油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围绕盆地构造演化、岩浆岩活动、沉积充填序列、地层分布、油气资源潜力等方面前人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南海北部海域发现了多个大型沉积凹陷(如潮汕凹陷)、多套沉积储层和有效烃源岩,多数学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不过,由于中生界钻井资料极少,而且钻遇地层不全、地震资料品质一般比较差,海域中生代地震反射层的时代归属尚未落实,沉积地层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沉积演化历史认识还非常粗略。本文首先通过华南陆域6个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根据沉积趋势划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层序;通过海域MZ-1井的古生物和沉积环境资料划分中侏罗世晚白垩纪内部的部分层序。然后,依据长周期沉积旋回(层序)的全球大致同时发育、同一盆地内不同凹陷二级成因地层单元地层堆砌方式相同或相似、陆相地层古气候条件相似,以及盆地内火山大致同时活动这4项原则,根据卡定界面及其它已知条件逐步推断海域中生代地震反射层的地层时代。最后,根据盆地演化不同阶段发育地层的特定地层堆砌方式将中生代地层划分为低位充填(晚三叠世)、退积和加积(早中侏罗世)、前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低位充填沉积(晚白垩世)4个地震可对比的成因地层单元,据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地震地层解释,编制贯穿盆地的区域地层剖面及年代地层框架图,讨论盆地的沉积演化过程。本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进展:1)研究思路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初步建立了海域中生代地层系统。因缺乏完整连续的地层对比资料(如古生物、古地磁、岩相、锆石或氧同位素定年等),关键层位通过已有资料卡定,再根据海相长周期层序大致等时、一级周期内成因地层单元地层堆砌方式相同、陆相环境古气候条件大致相同(据岩相和特殊矿物判断)、火山活动时间大致等时这4项地层对比原则,通过全球同时期发育的二~三级周期沉积旋回(层序)的特征、与地层时代关系,以及发育顺序来推断海域中生代部分地震反射层的地层时代,建立地层系统。尽管由此得出地层系统会存在误差,但它解决了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地层时代确定难题。因为根据二级和三级层序与地层单元(阶)的对应关系推断地层时代是可行的,王鸿桢(1998)甚至建议根据中长周期层序建立新一代的年代地层表。不然,南海北部中生代的地层及沉积研究可能还将停留在以往内部地层不分的宏观分布研究上,甚至地层系统永远都不能建立,因为按照传统方法建立地层系统需要在潮汕凹陷中心钻探多口8000米的超深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2)利用陆域地质图、野外考察资料,以及海域地震资料编制了贯穿华南陆缘-南海北部海域中生代盆地的区域地层大剖面。这条长约736公里的大剖面为开展南海北部自晚三叠世以来的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础。3)综合华南陆域的露头资料、海域地震地层解释成果、陆-海地层对比,以及南海北部周缘地区(如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等)所有地层和沉积环境方面的信息,编制了晚三叠世白垩纪年代地层框架图。它完整地展示了华南陆缘-南海北部陆坡中生代盆地的地层发育分布状况,尤其是潮汕凹陷至陆坡海槽这一段的地层分布和地震反射结构揭示了早白垩世末和晚白垩世末的海岸线退却位置;通过南海北部中生代地层划分及沉积过程研究,将中生代沉积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诸如J1末海水退出陆缘,J3时期海底火山喷发及南海北部陆架区的抬升隆起,K1末洋壳与陆壳强烈碰撞及海水退至南海北部陆架边缘,陆坡海槽与过渡壳形成等)联系起来,并将时间节点具体到阶。这些成果对华南-南海北部地区的地质历史研究乃至古太平洋的构造沉积演化具有重要意义。4)南海北部海域凹陷与华南陆域凹陷在晚三叠世时期均为凹陷充填沉积,具有相同的沉积演化历史,这使得韩江、潮汕凹陷也发育晚三叠世中期半闭塞海湾相优质烃源岩。潮汕凹陷及以南区域,早侏罗世早白垩世长期处于深水沉积环境,陆缘碎屑供给少、沉积速率低,其有机质丰度可能要比华南陆域大数倍(陆域早侏罗世页岩的有机碳为0.10.7%,MZ-1深海页岩可大于1%,台湾西部侏罗系页岩钻井证实为烃源岩),这表明潮汕凹陷区约4万余平方公里的深水泥岩可能为潜在的有效烃源岩。另外,潮汕凹陷区侏罗纪三角洲-深水扇砂岩与泥岩(烃源岩)交互发育、白垩纪强制海退沉积砂岩覆盖于侏罗系深水泥岩之上,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使得潮汕凹陷-陆坡海槽区域中生界具较大的油气勘探前景。

曹青[8](2013)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文中指出本论文借助岩心观察、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测试、恒速压汞测试、岩心核磁共振测试、伊利石K-Ar测年和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组分测定等分析化验测试手段,结合盆地埋藏—热演化史及试气成果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盆地天然气聚集的实际地质状态推算致密储层物性上下限,将其与储层孔隙致密恢复结果结合来确定储层的致密时间;并与储层内大量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时间对比耦合,从而确定上古生界不同类型砂岩储层的成岩—成藏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发生多类成岩作用,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成岩演化,已经演变到了中成岩B期阶段。研究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在粒径、分选程度、矿物组分和孔喉大小等方面显示独特性。依据成岩作用及其孔隙组合特征划分出3类成岩相,分别是硅质胶结+溶蚀孔隙相、混合胶结+溶蚀孔隙相和混合胶结致密相,并对不同成岩相内试气结果给予分析。首先采用国内外普遍采取的经验统计法,对致密砂岩气储层界限进行统计分析;从致密砂岩微观孔喉内天然气运移受力状态入手,建立孔喉半径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以不同受力状态下孔喉半径界限参数推算相应物性上下限参数。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聚集的实际成藏状态,对其物性上下限进行推算。在确定初始孔隙度的基础上,首先恢复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量;然后根据胶结物形成序列及其含量差异,确定不同类型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损失量;同理再确定不同类型溶蚀作用造成的孔隙增加量。最终按成岩演化序列将二者结合,从而还原储层砂岩的致密化过程。依据推算的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致密上下限确定研究区储层致密时间,将其与储层内天然气大规模聚集富集的时间耦合分析,最终确定研究区上古生界不同类型砂岩储层的成岩—成藏耦合关系。耦合结果显示盒8段和太原组岩屑石英砂岩储层显示“先致密、后成藏”的成岩—成藏关系,山2段石英砂岩储层显示“边致密、边成藏”的成岩—成藏耦合关系。针对气源岩的生气强度、盖层封闭状态和储层致密差异等因素,对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在良好的气源基础上,不同成岩演化状态的砂岩储层与泥岩隔夹层的三维配套组合控制了其内天然气的聚集程度,从而使气藏显示出三维空间内相邻或叠置的“准连续型聚集”特征。

李明瑞[9](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岩为研究对象,充分应用沉积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全盆地角度出发,并考虑大华北沉积地质背景,露头、钻井、测井资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运用现代测试技术,系统的研究了物源方向和母岩性质、沉积体系特征、沉积微相、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储集砂岩成因类型及展布规律、储集层的主控因素。得到如下的成果及认识:(1)结合盆地周缘古陆特征,综合运用古流方向、砂岩碎屑组分及岩屑分布特征、重矿物特征、砂岩阴极发光特征、稀土元素和构造格局等多方面资料对研究区物源进行分析。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发育多物源源区,其中北部物源的正北、东北、西北方向三大物源占主导地位,母岩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元古界变质石英岩、变质砂岩及变质火山岩。纵向上,从山西组到下石盒子组盒8段,物源性质变化不大。(2)根据区域沉积格局和沉积作用特点,通过对盆地周缘野外露头剖面的系统观测及研究区内已有取心井段的岩心观察,结合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中识别出陆相沉积、海陆过渡沉积及海相沉积3个沉积体系组和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三角洲及碎屑海岸6个沉积体系。(3)采用岩性特征、地层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生物化石特征、地球化学硼元素法、锶钡法、三元素含量关系法系统深入研究了山西组沉积环境的特征及演化。分析表明了山西组山23、山22沉积期海侵的存在,但明显受海水影响范围有限。(4)从华北板块晚古生代沉积演化入手,弄清华北板块晚古生代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沉积格局的基础上,揭示了山西期(山23、山22、山21、山1)、下石盒子期(盒8下、盒8上)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了包括研究区在内的反映华北板块大格局的山2、山1、盒8不同时期的沉积相模式。(5)对储集砂岩的成因类型和砂体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山西组主要储集砂体为中扇辫状水道、心滩,边滩、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成因类型的砂体。盒8段沉积期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冲积扇的辫状水道、辫状河砂砾质心滩、砂质心滩,曲流河边滩沉积。平面上,砂体展布形态主要有透镜状、条带状、朵叶状三种;在垂向上,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表现为不同的结构形态,单砂体在剖面上主要表现出上平下凸型和下平上凸型两种类型。(6)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储集砂体物性特征等研究表明研究区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物性相对好的砂体位于辫状河心滩、曲流河的边滩、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粗岩相中。同时在岩心刻度测井的条件下利用测井信息回归山23亚段砂岩类型判别方程,利用该方程对未取心井段的岩石类型进行了判识。(7)系统总结了储集砂体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物源控制砂体岩性、相带控制砂体形态、构造背景及古地貌控制砂体分布,水动力条件控制砂体结构及分布。

宋永东[10](2010)在《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文中提出饶阳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自新生代以来经历了伸展断陷形成期、扩展期和消亡期三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并表现出早期伸展、晚期走滑的构造特征。由于凹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造成了凹陷内部复杂的断裂系统,形成了多种不同成因的含油构造样式。复杂的地质特征给油田后期的地质研究和生产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现阶段开展大连片高精度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整体地、系统地认识饶阳凹陷古近纪断裂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该凹陷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现代油气成藏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油田开发资料对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系构造单元、断裂系统特征、构造演化和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凹陷断裂系统类型及构造特征和凹陷构造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凹陷的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特征,讨论了构造岩相带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明确了构造演化对油气生运聚的作用和影响,结合生产资料进一步指出该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研究表明,饶阳凹陷中北部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基底断弯区和南部盖层滑脱断褶区,各区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特征。凹陷内正断层发育,走向具有以北东、北北东为主,以北西、近东西向为辅的特点,形成网格状断裂体系。这些断裂构成正向滑动断阶、正向翘倾断块等伸展构造样式和花状构造、雁列构造等走滑构造样式。根据凹陷内各主干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构造特征以及断裂构造样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5大断裂系统,即马西断裂系统、任丘断裂系统、河间断裂系统、留路断裂系统和高阳断裂系统。各断裂系统内部有不同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控制着各洼槽的沉积充填和油气分布,各系统之间以不同的变换构造相连。这些断裂系统制约着不同构造样式的展布,共同控制了凹陷的形成和演化。通过恢复各期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剥蚀厚度,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凹陷构造演化史。各期构造活动强度不同,致使凹陷内各级断层的活动性也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垂向叠加改造和平面迁移规律,利用断层生长指数和落差等参数定量分析了断层的活动性。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凹陷构造演化阶段。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成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认为,伸展方向的旋转、张扭作用方式、伸展断层断面的演化和滑脱构造深度是形成凹陷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利用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验证。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系是油气勘探成熟区,储量增产难度加大。目前勘探重点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地层岩性油气藏。论文最后总结了油气成藏特征,分析了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指出断裂活动强度和不整合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控制了油气的运聚成藏,同时有利的构造岩相带和沉积体系也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分析,指出河间和大王庄地区东营组三段、蠡县斜坡沙河街组一段和马西地区南部沙河街组一段为有利勘探区带,并对其进行了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二、青藏地区中生代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带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地区中生代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带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藏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物源研究与沉积微相研究
        1.2.2 储层特征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1.5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基础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区域成藏地质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思路及方法
    3.2 小层标志层特征及划分
    3.3 构造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4.1 物源分析
        4.1.1 延长组沉积物源供给体系
        4.1.2 物源方向判断依据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1 沉积相标志
        4.2.2 沉积微相划分及其特征
    4.3 单井及连井沉积相分析
    4.4 长3沉积相带的展布特征
    4.5 长3砂体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岩石学特征
        5.1.1 岩石类型及分布特征
        5.1.2 岩石成分特征
        5.1.3 碎屑颗粒结构
    5.2 成岩作用阶段及演化序列
        5.2.1 成岩阶段的划分
        5.2.2 成岩相带划分及平面展布
    5.3 储层孔隙特征
        5.3.1 储层孔隙类型
        5.3.2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
    5.4 储层物性特征
    5.5 储层分类
第六章 有利区预测
    6.1 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
        6.1.1 构造特征的控制作用
        6.1.2 沉积砂体展布的控制作用
        6.1.3 成岩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6.2 有利建产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1.3 断层年龄阶段、活动方式及控藏能力的内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断裂年龄阶段的研究现状
        1.2.2 断裂控藏能力研究现状
        1.2.3 济阳坳陷断裂及控藏作用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及依据
    2.1 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2.1.1 水平均匀伸展模型
        2.1.2 曲折基底断裂伸展模型
    2.2 基于离散元(DEM)数值模拟实验的断裂年龄阶段分析
        2.2.1 断层演化的模拟离散元模拟材料满足的线性弹性定律
        2.2.2 离散元模拟模型建立
        2.2.3 离散元模拟结果
    2.3 基于平衡剖面的断裂显性期年龄阶段分析
        2.3.1 盆地演化过程中断层特征变化
        2.3.2 陈南断层年龄演化特征
        2.3.3 陈南断层年龄变化过程中的沉积、成岩响应
    2.4 断裂年龄阶段划分
        2.4.1 断层隐性期和显性期划分
        2.4.2 隐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2.4.3 显性期年龄阶段划分
    小结
第三章 济阳坳陷断裂活动方式
    3.1 活动速率法揭示的断层活动方式
    3.2 断层生长指数反映活动方式
    3.3 断层落差反映活动方式
    3.4 断层活动方式及其对断层年龄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
    4.1 济阳坳陷断裂分布特征
    4.2 济阳坳陷典型断裂年龄阶段识别及活动方式分析
        4.2.1 识别标准建立及参数分析
        4.2.2 胚胎期断裂特征
        4.2.3 幼年期断裂特征
        4.2.4 青年期断裂特征
        4.2.5 壮年期断裂特征
        4.2.6 老年期断裂特征
        4.2.7 消亡期断裂特征
    4.3 济阳坳陷主要断裂年龄特征差异性分析
        4.3.1 不同断裂生命周期完整性不同
        4.3.2 同一断裂不同部位年龄不同
        4.3.3 断裂年龄阶段差异性原因分析
        4.3.4 断裂年龄转化模式
        4.3.5 济阳坳陷断层活动方式对断裂年龄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断裂年龄与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5.1 胚胎期和幼年期断裂主控圈闭
    5.2 青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影响
        5.2.1 青年期断裂影响控烃能力
        5.2.2 青年期断主控砂体
    5.3 壮年期断裂对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输导的影响
        5.3.1 壮年期断裂主控烃源岩
        5.3.2 壮年期断裂对储层的影响
        5.3.3 壮年期断裂对油气输导的影响
    5.4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5.4.1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作用
        5.4.2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储层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
        5.4.3 老年期和消亡期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5.5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要素的影响
        5.5.1 断层活动方式对成藏动力的影响
        5.5.2 断裂活动方式对成藏期次的影响
        5.5.3 断裂活动方式对主要生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小结
第六章 济阳坳陷各年龄断裂的控藏模式
    6.1 济阳坳陷断裂控藏作用类型及圈闭油气藏类型
        6.1.1 不同年龄断层的控藏作用类型
        6.1.2 不同年龄断层控制的圈闭类型
        6.1.3 各年龄阶段断控油气藏类型实例
    6.2 济阳坳陷断裂成藏模式
        6.2.1 胚胎期:裂缝型-近源成藏模式
        6.2.2 幼年期:调节型成藏模式
        6.2.3 青年期:断砂匹配-垂向运移成藏模式
        6.2.4 青年期-壮年期:断-砂匹配侧向运聚模式
        6.2.5 壮年期:断坡控砂成藏模式和派生断裂复合成藏模式
        6.2.6 老年期:复合型成藏模式
    6.3 断裂年龄及活动方式对油气富集规律的影响
    6.4 断裂控藏能力试评价
    6.5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研究现状
        1.2.2 断裂对油气分布影响研究现状
        1.2.3 鄂尔多斯盆地断裂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地质概况
        2.1.1 盆地构造特征
        2.1.2 地层划分及特征
    2.2 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基本地质特征
    2.3 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基本地质特征
第三章 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特征研究
    3.1 断裂的识别
        3.1.1 重力资料识别断裂
        3.1.2 航磁资料识别断裂
        3.1.3 地震资料识别断裂
        3.1.4 遥感资料识别断裂
        3.1.5 电磁资料识别断裂
    3.2 断裂的特征
        3.2.1 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
        3.2.2 典型断裂剖面特征
    3.3 构造样式
        3.3.1 走滑构造样式
        3.3.2 主干断裂连接特征
第四章 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断裂形成时期与演化
    4.1 地质历史时期构造背景分析
    4.2 断裂的形成时期
    4.3 断裂的演化
第五章 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5.1 断裂对生、储、盖层发育的影响
        5.1.1 断裂对烃源岩分布范围的影响
        5.1.2 断裂对砂体展布范围及储集性能的影响
    5.2 断裂对圈闭形成的影响
    5.3 断裂的侧向封闭性
        5.3.1 杭锦旗地区断裂的侧向封闭性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5.3.2 杭锦旗地区断裂侧向开启性验证
    5.4 断裂演化与生排烃史
    5.5 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中下侏罗统国外研究现状
        1.2.2 含煤层系新进展
        1.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其发展历程
        1.2.4 储层表征难点与发展趋势
        1.2.5 三角洲沉积学热点综述
        1.2.6 地震多属性拟合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完成工作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述
    2.2 西北缘区域构造与演化史
        2.2.1 区域构造
        2.2.2 构造演化史
    2.3 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研究现状
    2.4 地层发育特征
    2.5 古水流方向
第3章 中下侏罗统层序格架建立
    3.1 层序划分原则
    3.2 层序界面识别特征
        3.2.1 利用露头直观性识别层序地层界面
        3.2.2 岩电震相结合识别层序地层界面
    3.3 旋回叠加识别及其样式
        3.3.1 短期旋回的识别
        3.3.2 旋回叠加样式
    3.4 层序单元划分结果
第4章 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特征及成因探讨
    4.1 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类型
        4.1.2 颜色特征
        4.1.3 沉积结构
        4.1.4 沉积构造
    4.2 岩相划分与成因序列单元
        4.2.1 岩相划分
        4.2.2 成因序列单元
    4.3 岩-电-震一体化的沉积相标志
        4.3.1 岩心-沉积识别标志
        4.3.2 测井-沉积响应特点
        4.3.3 地震相及其反射特征
    4.4 中下侏罗统沉积成因
        4.4.1 基于结构-成因的砾岩类型
        4.4.2 基于河流-三角洲成因砂体
        4.4.3 煤层沉积成因
第5章 中下侏罗统三角洲沉积分布
    5.1 典型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5.2 层序格架下连井砂体与连井微相对比
        5.2.1 北-南顺物源剖面(1)
        5.2.2 北-南顺物源剖面(2)
        5.2.3 西-东切物源剖面(3)
        5.2.4 西-东切物源剖面(4)
    5.3 中下侏罗统沉积充填模式
    5.4 控制因素分析
        5.4.1 构造作用对沉积的影响
        5.4.2 基准面对砂体叠置响应
        5.4.3 气候变迁对演化的控制
        5.4.4 水深矿物对相带的反映
    5.5 地震多属性拟合含砂/砾率
        5.5.1 多属性拟合含砂/砾率思路
        5.5.2 基于聚类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
        5.5.3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与验证
        5.5.4 基于正态分布的均方根属性约束相边界
    5.6 多参数相结合编制相图
        5.6.1 单因素与单指标结合确定沉积参数
        5.6.2 沉积平面展布特征及规律
    5.7 中下侏罗统沉积响应模式
第6章 基于孔隙模型与灰色理论的储层表征
    6.1 碎屑岩组分含量特征
        6.1.1 组构特征
        6.1.2 填隙物组分
    6.2 孔隙类型与分布规律
        6.2.1 孔隙类型
        6.2.2 吼道类型
        6.2.3 孔隙分布规律
    6.3 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6.3.1 基于测井孔隙度物性解释
        6.3.2 孔隙度平面分布
        6.3.3 基于灰色理论建立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6.3.4 煤层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6.4 有利储层平面展布及其控制因素
        6.4.1 MSC1-1分流河道物性好
        6.4.2 MSC1-2河口砂坝优势相
        6.4.3 MSC2-1前缘相带物性好
        6.4.4 MSC2-2煤层发育物性差
        6.4.5 MSC5-1南部水道优势相
        6.4.6 MSC5-2北部水道有利区
        6.4.7 MSC6-1有利相带东部迁
        6.4.8 MSC6-2优势区域东西移
        6.4.9 中下侏罗统有利区域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论文研究区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构造运动对碎屑岩烃类成藏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咸化湖盆烃类成藏特殊性研究现状
        1.2.3 柴达木盆地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烃类成藏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涉及的主要工作量
        1.5.1 资料收集、整理
        1.5.2 野外考察及样品采集
        1.5.3 天然地震数据处理
        1.5.4 分析测试
        1.5.5 物理模拟实验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柴达木盆地概况
    2.2 柴西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2.1 基本概况
        2.2.2 区域沉积概况
        2.2.3 油气勘探概况
    2.3 研究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沉积岩中烃类成藏面临的科学问题
第3章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构造运动形式及沉积古地理环境
    3.1 晚期构造运动的界定
    3.2 晚期构造运动下动力学机制及盆地属性
        3.2.1 盆地具有不均一岩石圈结构
        3.2.2 晚期构造运动具走滑-挤压动力机制
        3.2.3 盆地新生代为典型压陷盆地
    3.3 晚期构造运动形式
        3.3.1 晚期构造运动经历两期不同的动力学系统
        3.3.2 晚期构造运动三种表现形式
    3.4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沉积古地理环境
        3.4.1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古气候演化
        3.4.2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水介质演变
        3.4.3 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古沉积环境
    3.5 小结
第4章 晚期构造运动下咸水介质对古近系烃源岩生烃的影响探讨
    4.1 持续咸化环境下烃源岩的特点
        4.1.1 咸化环境中的有机质类型较好
        4.1.2 咸化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4.1.3 烃源岩具有盐源共生显着特征
        4.1.4 咸化湖盆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实例分析
    4.2 咸化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及生烃机理
        4.2.1 实验样品及流程
        4.2.2 单位岩石液态烃产率特征
        4.2.3 单位有机质液态烃产率特征
        4.2.4 生烃动力学参数特征
        4.2.5 生烃机理分析
    4.3 咸化环境下烃源岩生烃模式
        4.3.1 咸化湖盆烃源岩具有“低熟、高效”的生烃模式
        4.3.2 咸化湖盆烃源岩具持续生排烃能力
    4.4 小结
第5章 晚期构造运动下古环境、构造作用对古近系沉积岩成储的影响探讨
    5.1 古近系咸化湖盆沉积学特征
        5.1.1 古近系咸化湖盆发育三类岩石类型
        5.1.2 古近系咸化湖盆具有特殊的成岩现象
    5.2 咸水介质对古近系沉积砂体形成水动力模拟及控制
        5.2.1 单质点沉积物沉速理论模型
        5.2.2 咸化湖水动力模拟模型与参数条件
        5.2.3 咸化湖水动力模拟结果与控砂机理分析
    5.3 古气候、古地貌及古构造对古近系沉积砂体分布的控制
        5.3.1 西北盛行季风与沿岸流耦合控制沿岸滩坝砂体展布
        5.3.2 古构造、古地貌控制储层的分布
    5.4 咸水介质下碎屑岩流体-岩石反应模拟及成储的控制
        5.4.1 高温高压流体岩石反应实验方法
        5.4.2 高温高压流体岩石反应实验结果
        5.4.3 咸化介质控储的因素分析
        5.4.4 咸化介质控储新认识
    5.5 构造作用对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
        5.5.1 构造热作用对储层控制作用
        5.5.2 构造应力对储层控制作用
    5.6 小结
第6章 晚期构造运动形式对古近系碎屑岩烃类运聚的影响探讨
    6.1 构造运动决定了不同构造分区油气的差异充注
        6.1.1 盆内晚期构造带油田油气充注过程
        6.1.2 盆内斜坡凹陷区油气充注过程
        6.1.3 盆缘隆起带油气充注过程
    6.2 构造运动决定了不同构造分区特有的运移通道
        6.2.1 盆内晚期构造带运移通道表现为深浅断裂接力输导
        6.2.2 盆内斜坡-凹陷区运移通道表现为近源高渗砂体侧向输导
        6.2.3 盆缘隆起区运移通道表现为断裂-不整合远源输导
    6.3 构造运动决定了不同构造分区差异保存条件
        6.3.1 晚期构造带推覆叠加保证高丰度油气保存
        6.3.2 斜坡-凹陷区稳定背景利于规模油气保存
        6.3.3 盆缘隆起区确保油气复式保存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2.2 沉积地层研究现状
        1.2.3 油气勘探及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性成果
        1.7.1 主要认识
        1.7.2 创新点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构造演化特征
        2.2.2 岩浆活动特征
    2.3 区域地层背景
        2.3.1 研究区中生界特征
        2.3.2 围区中生界特征
第3章 华南陆缘中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3.1 层序划分依据及方案
    3.2 层序特征
        3.2.1 S1 层序
        3.2.2 S2 层序
        3.2.3 S3 层序
        3.2.4 S4 层序
        3.2.5 S5 层序
        3.2.6 S6 层序
第4章 南海北部海域中生界地震地层研究
    4.1 主要地震反射界面标定及识别
        4.1.1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4.1.2 地震层位的标定
        4.1.3 过井剖面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分析
        4.1.4 主要反射界面属性分析及识别标志总结
    4.2 地震地层解释及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4.2.1 地震地层追踪闭合解释
        4.2.2 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4.3 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4.3.1 地震相、亚相标志
        4.3.2 相分布模式
        4.3.3 地震相-沉积相特征
    4.4 中生界发育分布特征
        4.4.1 NW-SE 向大剖面建立及地质综合分析
        4.4.2 海域中生界分布特征
第5章 海陆中生界对比研究
    5.1 海陆对比可行性分析
    5.2 海陆对比方法和目的
        5.2.1 海陆对比方法
        5.2.2 海陆对比内容
    5.3 海陆中生界对比与地层时代确定
        5.3.1 晚三叠世
        5.3.2 早侏罗世
        5.3.3 中侏罗世
        5.3.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5.3.5 白垩纪
第6章 盆地沉积演化过程
    6.1 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
        6.1.1 工作方法
        6.1.2 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建立
    6.2 沉积演化过程
        6.2.1 盆地中生代年代地层框架模式建立
        6.2.2 盆地沉积演化过程分析
    6.3 区域构造与石油地质意义
        6.3.1 区域构造意义
        6.3.2 石油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演化研究现状
        1.2.2 致密砂岩储层界限研究现状
        1.2.3 成岩-成藏耦合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及以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上古生界气源特征
        2.2.1 上古生界气源岩分布特征
        2.2.2 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评价
        2.2.3 上古生界气源岩生气强度特征
    2.3 上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2.4 上古生界储层特征
        2.4.1 砂岩储层形态与连通性
        2.4.2 砂岩储层岩性特征
        2.4.3 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2.4.4 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第三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3.1 成岩作用类型
        3.1.1 压实作用
        3.1.2 胶结作用
        3.1.3 溶解作用
    3.2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3.3 成岩阶段和成岩序列
    3.4 成岩相特征
        3.4.1 典型单井砂岩段成岩相划分
        3.4.2 主要含气层段成岩相平面展布
    3.5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特征差异
第四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界限的确定
    4.1 经验统计法确定致密砂岩气物性界限
        4.1.1 经验统计法确定致密砂岩气储层下限
        4.1.2 经验统计法确定致密砂岩气储层上限
    4.2 孔喉半径确定致密砂岩气物性界限
        4.2.1 微观孔喉内天然气受力因素
        4.2.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下限孔喉半径的确定
        4.2.3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上限孔喉半径的确定
        4.2.4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界限的确定
    4.3 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致密状态
第五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成岩—成藏耦合关系
    5.1 上古生界储层致密化恢复
        5.1.1 恢复砂岩初始孔隙度
        5.1.2 计算压实、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量
        5.1.3 计算溶蚀作用造成的孔隙度增加量
    5.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期次
        5.2.1 自生伊利石确定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
        5.2.2 流体包裹体确定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期次
    5.3 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成藏耦合
第六章 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控制因素
    6.1 生气强度及其控气作用
    6.2 盖层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6.2.1 泥岩排替压力特征
        6.2.2 泥岩累计厚度特征
    6.3 储层条件及其控气作用
    6.4 盆地东部致密砂岩气聚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范围及层位
    1.3 研究任务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2 盆地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物源分析
    3.1 盆地周缘古陆特征
    3.2 碎屑组分及岩屑分布特征
    3.3 重矿物特征
    3.4 阴极发光
    3.5 稀土元素特征
    3.6 古水流特征
    3.7 碎屑锆石微区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 U-Pb 年龄测定
    3.8 碎屑组分与构造属性
第四章 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1 沉积体系的识别标志
    4.2 沉积体系的划分
    4.3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4.4 沉积模式
第五章 山西组海相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
    5.1 海相沉积环境特征
    5.2 海相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第六章 储集砂岩类型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6.2 储集砂岩孔隙类型
    6.3 储层物性特征
    6.4 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
    6.5 储层控制因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饶阳凹陷及邻区构造背景
        1.2.2 论文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及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深部地质结构
        2.2.1 基底组成
        2.2.2 地壳及上地幔特征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3.1 重力场分布
        2.3.2 磁场分布
        2.3.3 地温场分布
    2.4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2.4.1 地层发育情况
        2.4.2 沉积特征
    2.5 构造分区及各区地质特征
        2.5.1 南北分区特征
        2.5.2 东西分带特征
第三章 断裂系统研究
    3.1 断裂展布特征
        3.1.1 伸展背景下的正断层特点
        3.1.2 凹陷断裂分布体系
    3.2 断裂构造样式
        3.2.1 伸展构造样式
        3.2.2 走滑构造样式
    3.3 断裂系统类型及特征
        3.3.1 马西断裂系统
        3.3.2 任丘断裂系统
        3.3.3 高阳断裂系统
        3.3.4 河间断裂系统
        3.3.5 留路断裂系统
    3.4 主要变换构造
        3.4.1 变换构造概念及类型
        3.4.2 变换构造分布特征
第四章 凹陷构造演化史分析
    4.1 断裂活动性研究
        4.1.1 表征参数的求取
        4.1.2 断裂的活动迁移特征
    4.2 构造演化史分析
        4.2.1 剥蚀量恢复
        4.2.2 构造演化剖面分析
        4.2.3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第五章 构造成因机制研究
    5.1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5.1.1 古构造应力确定
        5.1.2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1.3 地质模型建立
        5.1.4 相关参数和边界条件
        5.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5.2 构造成因主控因素分析
        5.2.1 伸展方向顺时针旋转
        5.2.2 右行扭动作用
        5.2.3 主断面形态
        5.2.4 滑脱面深度
第六章 油气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6.1 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6.1.1 油气成藏地质要素
        6.1.2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6.1.3 油气成藏模式
    6.2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2.1 断层活动强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6.2.2 不整合面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6.3 构造岩相带与油气分布关系
        6.3.1 构造岩相带类型及分布
        6.3.2 构造岩相带对岩性地层油藏的控制作用
        6.3.3 沉积体系控制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
第七章 有利勘探方向评价
    7.1 资源潜力分析
    7.2 勘探方向选择的依据
    7.3 有利地区评价
        7.3.1 河间和大王庄地区东三段
        7.3.2 蠡县斜坡沙一段
        7.3.3 马西地区南部沙一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四、青藏地区中生代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带分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藏储层评价及有利区预测[D]. 刘凯旋. 西北大学, 2019(12)
  • [3]济阳坳陷断裂年龄阶段判别及控藏作用研究[D]. 姜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4]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断裂对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D]. 陈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红山嘴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D]. 姚宗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6]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D]. 石亚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7]南海北部中生代陆缘海盆地沉积演化过程[D]. 吴仕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D]. 曹青. 西北大学, 2013(05)
  • [9]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 李明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10]饶阳凹陷中北部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D]. 宋永东.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青藏地区中生界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集层分布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