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堆场水土安全动态评价

煤田堆场水土安全动态评价

一、Dynamic Appraisal of Water-Soil Safety of Dump in Coal Field(论文文献综述)

闫光礼[1](2020)在《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习总书记就推动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矿山开采环境修复。环境修复主要资金来源是矿山企业,修复政策制度多限于企业层面;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外部性较强的环境修复,大多依赖来源不稳定的财政资金;经常出现资金缺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状况,致使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和水土污染等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因此,进行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源自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Y126)、江西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J162005)以及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90455)。本文围绕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的研究主线,选择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梳理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相关文献、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各相关主体的行为策略进行研究。论文基于利益关系视角,构建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对利益相关主体的影响因素和行为策略选择,引入赣南矿区开采企业实际运营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论文从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现状、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政策、稀土矿山利益关系等方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稀土矿山环境修复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分析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的利益关系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过程中,所涉及的多主体利益分配问题展开讨论,重新界定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博弈行为策略。其次,基于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工作涉及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引入中央政府监管主体,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开采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针对各主体之间的行为策略,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确定三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条件。基于龙南矿区环境修复的财务数据,结合系统动力学对该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确定各类因素对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离子型稀土开采企业的扶持力度、财政扶持政策、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是推动环境修复工作的重要途径,而开采企业自身的环境修复成本和环境修复利益,则决定开采企业是否自愿选择环境修复策略。第三,基于中央政府监管、地方政府执行的策略,将社会公众引入地方政府和开采企业的博弈模型中,构建地方政府、开采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分析地方政府、开采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探讨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工作的影响。基于龙南县委政策文件和龙南矿区环境修复的财务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测定各类因素变化对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分析表明:提高地方政府与稀土开采企业的合谋成本,可有效促进稀土开采企业主动选择高质量环境修复策略,而社会公众出于自身利益以及个人安全角度,极少履行离子型矿山环境修复监督职责。第四,离子型稀土矿区分布广泛、难以集中于同一地区,而环境修复的外部性,可能导致相邻矿区之间存在“搭便车”行为。构建相邻地区不同矿区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渐进稳定分析,确定相邻矿区之间环境修复相互影响的策略。基于龙南矿区和定南矿区环境修复的财务数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测定相邻矿区之间行为策略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降低矿区开采企业的环境修复成本,提高矿区开采企业的环境修复收益,以及加强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可以显着促进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的修复。总之,论文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稀土开采企业和社会公众等核心利益主体,分层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间的行为策略,提出促进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的政策建议,以丰富和完善稀土产业发展环境修复理论,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王峰利[2](2020)在《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文中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方便了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常见的是弃渣松散堆积体的坍塌、坡面溜渣、对沿线水系的影响等。高速公路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为例,对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然后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分析项目区工程设计总体布局、设计确定依据,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开展研究区水土流失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路基及隧道工程区、弃渣场和桥涵工程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满足规范要求。从水保角度分析,本研究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均能达到方案防治目标要求,至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率约为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约为97%,拦渣率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约为1.1,林草植被恢复率约为99%,林草覆盖率约为53.4%。结论表明,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既能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现象,并且对沿线景观有很好的改善,与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张雪媛[3](2020)在《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是一个完整矿山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最后一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科学有效的后评价不仅可以检验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水平、还可以对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运行状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其它新的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优化。开展煤矿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对提升我国煤矿建设项目决策水平和提高矿山建设项目的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新庄煤矿建设项目为依托开展研究工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影响这三个方面开展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科学系统的后评价工作,主要内容有:(1)对新庄矿山建设项目开展经济后评价研究,分别从煤矿建设过程的财务状况和煤矿建成后经济效益这两个角度开展后评价,建立了新庄矿井的经济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对新庄煤矿矿山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分析矿山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完成了新庄煤矿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后评价。(3)阐明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机理,以新庄矿山建设工程项目为背景建立矿山建设项目的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较系统地开展了新庄煤矿矿山建设工程社会后评价实证分析;

王新富[4](2020)在《典型生态脆弱区煤矸石处置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应用,矿区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在风化、降雨等外部影响因素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以鄂尔多斯市某矿区的煤矸石生态处置为研究课题,采用薄片鉴定、XRD、SEM-EDS、工业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了煤矸石理化性质研究,通过煤矸石-水作用单因素实验、静态浸泡实验,结合研究区降雨特征和煤矸石山堆积特征,进行了煤矸石致密堆积环境下的间歇式“注水-放水”淋滤实验,利用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时间序列灰色模型预测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煤矸石以砂岩和泥岩为主,整体分选性较差,磨圆度呈棱角状至次棱角状,同种类型煤矸石的常量元素种类变化幅度较小,相关性较显着。煤矸石中微量元素基于因子分析可分为四类:Cr、V、Zr一类;Zn、Ba一类;Y、Ga、Ni、Rb、Cu一类;Sr一类,其中煤矸石所含的Cr、V、Cu、Ni等微量元素超出土壤背景值2~3倍。(2)静态条件下,煤矸石污染组分在水溶液中的扩散服从Fick扩散定律,固液间浓度梯度及接触面积增大,煤矸石中污染组分的释放速率上升。Cr、M n、Fe、Co、Cu、Zn、Cd、Ba、Pb及As等元素的平均淋出率基本上在0.09%-1.60%之间;而Mo、Tl、Se、Hg、V、Ni等元素的淋出率相对较大,其中Ni元素的淋出率最大,高达43.45%,Ba元素的淋出率最小,为0.097%;1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淋出率由大至小分别为Mo>Hg>Se>Ni>V>Co>Cr>Tl>Mn>Cd>Pb>Fe>Zn>Cu>As>Ba。(3)煤矸石污染物淋出浓度呈“类波浪状”变化曲线,重金属污染物均呈现间歇性快速释放规律,各元素在淋滤后期释放速率下降,淋出浓度趋于稳定。间歇性淋滤过程中,Mn、Cr、Fe、Co、Mo及Hg等元素的淋出浓度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水标准,其中Fe和Hg的淋出率较高,仅达到V类水标准。(4)煤矸石山的环境污染效应具有多样性、潜伏性和长期性,降低污染的关键是控制污染物扩散途径。煤矸石山的污染综合得分从前期的2.0~2.5大幅度下降至0.0~0.5,且在后期逐渐趋于-0.5,前期危害性远大于后期。有害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大小排序为:Hg>Cd>Cu>As>Ni>Zn>Cr>V>Pb>Mn,S矿的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大,其次是T矿和P矿,通过生态分类处置及覆土绿化措施,可以减少煤矸石堆积带来的污染。图[74]表[36]参[106]

吴振华[5](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李红霞[6](2020)在《清水河流域煤矿区重金属的表生环境特征及潜在修复途径》文中认为煤矿开采对周边水源地的水土质量及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煤矿区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以及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本研究从来源、粒级、形态角度全面探讨了清水河流域水源地煤矿区各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针对超标的土壤重金属合成修复材料。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清水河流域煤矸石属于低S、低Cl、次高Fe、高灰分的煤矸石。在自然环境中,含Fe、Ca和Mn的矿物发生风化或流失,含Si和Ti的矿物则稳定存在。在模拟降雨条件下,新鲜煤矸石重金属的迁移率远高于风化煤矸石,迁移率与重金属可迁移态含量密切相关,Zn和Cd的迁移率最高。重金属溶出规律受间歇复氧及煤矸石表面矿物的共同影响呈波动趋势。土壤重金属在煤矿周边和运输路边含量较高,As、Cd、Cu和Pb主要来源于煤矿开采,均存在超标点位。煤矸石淋溶出的重金属主要富集在TOC含量低的细粒级组分中,含重金属的煤粉尘主要富集在TOC含量高的细粒级组分中,来源于土壤母质的粗粒级组分则近乎不受影响。重金属在不同地域的剖面分布与周围环境和重金属形态密切相关。表层土壤Mn可迁移态含量较高,淋溶作用减小了其在剖面土壤的变化。土壤和下部地下水重金属产生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清水河的水化学类型受永定河上游珍珠湖景区的影响,在汇入永定河后发生了转变。来源于煤矿开采的重金属、轴承厂的Mn以及景区开发的Hg进入水体后,含量分布规律为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Cr和Pb在沉积物-上覆水的对数分配系数最大,与主要赋存形态为残渣态有关。含重金属的粗煤颗粒主要富集在沉积物粗粒级组分中,酸性矿山废水产生的重金属主要富集在细粒级组分中。毒性评估表明,珍珠湖景区沉积物和孔隙水为中等级别。针对低浓度As、Cd、Cu和Pb复合污染的煤矿区土壤,合成新型修复材料CPM,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总量增加残渣态比例。As和Pb主要与CPM中MnFe2O4结合,As(Ⅲ)先被氧化成As(Ⅴ),然后发生配位反应,Pb发生离子交换和静电吸引反应;Cd和Cu主要与CPM中壳聚糖发生配位反应。本研究表明,煤矿区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重金属在土壤和沉积物的形态和粒级分布存在差异,CPM可有效去除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本研究为煤矿区水源地保护和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技术支持。

刘娟[7](2020)在《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治理评价》文中认为矿山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使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矿山地质问题和矿山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祁连山是我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同时也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产资源。本文基于高分一号(GF-1)、高分二号卫星(GF-2)和中巴资源一号03卫星(ZY-3)遥感影像对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进行遥感监测,分析该地区20142018年矿山的开发利用、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状况。同时,基于Landsat OLI遥感影像估算20142018年该地区及其矿山的植被覆盖度,定量评价该地区及其矿山的生态恢复治理现状及变化,并针对矿山发展建设提出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开发(损毁土地、环境污染、地质灾害及隐患)共2180个图斑(地裂缝48个),面积为112.99 km2(地裂缝长度为6.45km)。其中,矿山开发损毁土地图斑2101个,面积为76.61 km2,占相应总量的96.38%和67.80%。其中,采场的数量和面积最大,固体废弃物堆场与中转场地的数量相当,矿山建筑最少。该地区矿山开发损毁土地图斑数量和面积自东向西均呈递减趋势,其中,东段图斑的数量和面积最大(1546个和49.96 km2),中部次之(409个和21.89 km2),西部最少(146个和7.75 km2)。2018年甘肃祁连山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以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3类为主,非金属矿产图斑数量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其次是金属矿产,能源矿产最少。2014年,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各地物类型图斑共1402个,损毁土地面积82.65 km2。20142018年祁连山地区不同矿山地物图斑增加703个,面积增加36.84 km2,占2014年面积的92.64%。20142018年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各地物类型图斑的数量与面积变化趋势相一致,除中转场地外,采场、固体废弃物堆场及矿山建筑的数量与面积均呈增加趋势,采场增加最多,矿山建筑最少。20142018年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开采引发的粉尘污染、地质灾害及隐患除塌陷区和粉尘污染数量和面积呈减少趋势,泥石流数量不变,面积增加,其余灾害数量和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地裂缝的数量最多,泥石流和粉尘污染仅有1处,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红古区矿山开采引发的灾害和隐患种类较多,景泰县最少。20142018年甘肃祁连山地区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及其对应等级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相似性,呈中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研究时段内该地区及其矿山植被覆盖状况有所改善,尤其是20162017年明显改善。其中,研究区中西部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呈轻度增加;中东部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未发生变化,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发生退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状况下降。采场植被覆盖度增加和退化的面积最大,矿山建筑增加和退化的面积最小。2018年,甘肃祁连山地区恢复治理234个矿山图斑,面积为6.16 km2。各县(区)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恢复治理矿山图斑数量最多,天祝藏族自治县恢复治理面积最大。2014年,甘肃祁连山地区恢复治理矿山图斑8个,面积1.86km2。20142018年,该地区恢复治理图斑数量增加226个,面积增加4.29 km2;20142015年恢复治理数量和面积未发生变化,2016年以来恢复治理数量和面积呈增加趋势,2017年则迅速增加。各县(区)对矿山开始恢复治理时间存在差异,红古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开始较早,2014年已对矿山进行恢复治理,其余各县区2016年开始对矿山进行恢复治理。

刘杨晋[8](2020)在《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文中指出煤矸石是煤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和煤炭共生一种黑灰色固体废弃物。据统计,我国煤矿企业每年排放煤矸石量约3.8亿t。煤矸石堆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且容易自燃,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风化后形成的粉尘颗粒,严重影响着周边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土壤酸化、农作物和树木植被枯萎衰退。同时,矸石山堆体有可能形成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周边居民带来生命安全隐患。本文以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实验、勘测等手段查明了矸石山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矸石成分、温度、及自燃原因,分析研究了矸石山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温度分区的基础上,研究对比并设计了不同温度区的灭火方法、灭火材料的应用,同时分别针对存在的问题的系统设计了边坡、道路、排水及绿化的治理措施,彻底消除了矸石山存在的各种地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方案实施后治理效果显着。为老旧矸石山,尤其是尤其是自燃矸石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提供了案例和参考。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通过收集资料、室内试验等方法,分析研究查明了矸石山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矸石成分及自燃原因,得出了矸石成分与矸石自燃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矸石山现状的研究,查明了矸石山对地质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矸石山泥石流、爆炸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及矸石山对空气、土地、水体、景观的破坏等几个方面;(3)通过现场对矸石山密实度、温度以及气体的勘测,划分了矸石山温度分区,针对不同的温度分区,研究对比了灭火方法、灭火材料在本次地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4)通过软件计算分析,系统设计了矸石山边坡应采用逐级放坡错台的方法,以及排水、绿化、道路等治理措施措施,彻底解决了矸石山目前存在的各种地质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贾爱华[9](2019)在《矿山损毁土地预测评价及修复技术方法研究 ——以渑池县雷沟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对矿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地制宜对损毁土地进行复垦、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修复重建,是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客观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了贯彻落实“谁损毁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明确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责任人的义务,推进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修复重建的科学有序开展,需要对新建矿山损毁土地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破坏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损毁土地修复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方法。本文以渑池县雷沟铝土矿山为例,在对矿区地质环境、水土资源禀赋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开采生产方案,对矿山建设和生产对土地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的环节和时序、破坏方式、破坏程度与强度进行了分析预测;对损毁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确定了不同土地损毁单元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的方向;依据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的需要,在梳理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形成了适宜于雷沟低山丘陵区铝土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技术方法体系。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预测得出,雷沟矿山建设和生产损毁土地的方式主要是压占损毁和采空区塌陷损毁,预测损毁土地总面积为426.78hm2,其中:项目建设拟损毁土地区域面积为400.31hm2,不再留用的永久建设用地面积(扣除道路用地3.69公顷)为26.47hm2。在项目建设拟损毁土地区域面积中:压占损毁土地面积为23.87hm2,损毁程度为重度;采空区塌陷损毁土地面积为376.44hm2,损毁程度为重度区面积为12.37hm2,损毁程度为轻度区面积为364.07hm2。(2)建立了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极限条件法与权和指数法(综合评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待复垦土地单元的适宜类和质量等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将待复垦土地划分为宜耕、宜林、宜草和暂不宜4个适宜类型,其中:宜耕土地面积为258.48hm2,宜林土地面积为20.85hm2,宜草土地面积为121.04hm2,暂不宜土地面积为26.41hm2;将宜耕土地划分为一等宜耕、二等宜耕、三等宜耕3个耕地适宜等,其中:一等宜耕地面积为232.01hm2,二等宜耕地面积为26.47hm2。(3)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矿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了不同评价单元土地的复垦方向,采用工程平整、梯田建设、土壤重构、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对待复垦土地进行修复,修复后可新增耕地25.14hm2,新增林地5.97hm2,新增草地17.91hm2,新增农村道路用地1.32hm2。(4)依据复垦方向和目标及拟采取的措施,对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程量进行了定量估算,估算土地平整工程量为123.93×104m3;绿化工程植乔木3.77×104株、灌木1.94×104株、植草17.91hm2;修建水窖和蓄水池总容量为360m3。

郑权[10](2019)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煤矿开发与管理研究 ——以镇雄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省镇雄县煤矿开采历史悠久,随着“土法炼硫”在当地兴起,之后镇雄县的煤矿开产就更如雨后春笋般迸发。煤矿开发是助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随着资源的有限性、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坚持“绿色矿山”的严格标准下,粗放式的开采方式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当前煤矿管理多为单个煤矿的管理,而关于煤矿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的管理研究却很少。本文主要通过前人总结的影响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四个分指标和一个煤矿资源开发限制指数,运用过层次分析法,构建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从而研究在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镇雄县煤矿开发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的煤矿管理方式,提升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促进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主要的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到镇雄县煤矿实地调查以及到相关部门收集资料,从镇雄县煤矿分布特征、煤矿禀赋特征、开发现状等多个方面分析,从而更加详细、真实的了解镇雄县煤炭资源基本情况。(2)运用《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试行)》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四个分指标和一个煤矿开发限制指数对煤矿开发进行承载力评价。四个分指标主要是:煤矿经济占比指数、煤矿就业指数、煤矿破坏指数、煤矿废物排放强度。根据这四个分指数,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起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体系,最后计算出镇雄县煤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和已有的承载状态,为下一步基于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镇雄县煤矿开发管理研究做基础。(3)分析影响镇雄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煤矿开发管理因素,得出在现阶段镇雄县煤矿建设与开采正面临的问题。即煤矿开发利用水平总体较低、煤矿产量低、煤炭价格波动大、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煤矿技术工人短缺、就业压力大、煤矿过度开采易产生沉陷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对水资源形成威胁、煤矿提炼为能源后的弃渣不良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土地资源的破坏、煤矿工程建设及生产废物排放等9个问题。(4)得出镇雄县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煤矿开发评价与管理结论。通过各分指数计算得到煤矿开发指数并与承载等级标准对比得出镇雄县煤矿资源环境承载综合结论,即(1)镇雄县煤矿资源环境承载本底较高,煤矿资源自然禀赋较好。(2)镇雄县煤矿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堪忧。(3)合理的煤矿开发管理对提升镇雄县煤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意义重大。基于当前镇雄县煤矿承载力状况,如何通过对煤矿的管理,提升煤矿资源承载力,实现煤矿产业良好发展。主要方式为:资源配置优化管理、煤矿改造提升、建立煤矿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煤矿附加产业、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

二、Dynamic Appraisal of Water-Soil Safety of Dump in Coal Fiel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namic Appraisal of Water-Soil Safety of Dump in Coal Field(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来源
    1.2 选题背景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及方法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环境修复综述
        2.1.1 矿山环境修复
        2.1.2 稀土矿山环境修复
        2.1.3 离子型稀土环境修复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2.2.1 利益相关者概念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领域
    2.3 博弈论
        2.3.1 博弈论概述
        2.3.2 演化博弈理论
        2.3.3 微分博弈理论
        2.3.4 博弈论在我国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
    2.4 系统动力学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
        2.4.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2.4.4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含义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2.6 公众参与理论
3 环境修复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
    3.1 环境修复利益相关主体的界定
        3.1.1 中央政府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3.1.2 地方政府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3.1.3 矿山开采企业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3.1.4 社会公众主体利益关系界定
    3.2 环境修复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关系分析
        3.2.1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
        3.2.2 地方政府、开采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博弈关系
        3.2.3 开采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
    3.3 稀土矿区环境修复价值核算
4 中央政府领导下的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
    4.1 演化博弈模型Ⅰ理论假设
    4.2 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Ⅰ构建及分析
        4.2.1 环境修复模型Ⅰ构建
        4.2.2 环境修复模型Ⅰ策略稳定性分析
    4.3 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Ⅰ行为策略系统动力学仿真
        4.3.1 数据来源
        4.3.2 赋值过程
        4.3.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5 公众参与下的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
    5.1 演化博弈模型Ⅱ理论假设
    5.2 演化博弈模型Ⅱ构建及分析
        5.2.1 演化博弈模型Ⅱ构建
        5.2.2 演化博弈模型Ⅱ策略稳定性分析
    5.3 演化博弈模型Ⅱ行为策略系统动力学仿真
        5.3.1 数据来源
        5.3.2 赋值过程
        5.3.3 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6 相邻地区间不同矿区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与策略
    6.1 动态博弈模型Ⅲ理论假设
        6.1.1 无生态补偿时稀土矿区A和稀土矿区B的分散决策
        6.1.2 稀土矿区A对稀土矿区B补偿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
        6.1.3 政府干预下稀土矿区A和稀土矿区B的合作决策
    6.2 动态博弈模型Ⅲ行为策略模拟仿真
        6.2.1 数据来源
        6.2.2 赋值过程
        6.2.3 仿真分析
    6.3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演化博弈模型Ⅰ运算数据
附录B 演化博弈模型Ⅱ运算数据
附录C 动态博弈模型Ⅲ运算数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及水土保持现状
        1.2.2 国内外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程设计总体布局
    2.1 工程设计确定依据
        2.1.1 工程等级确定依据
        2.1.2 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2.1.3 工程征占地面积确定依据
    2.2 项目概述
        2.2.1 工程地理位置
        2.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2.3 工程等级与规模
        2.2.4 工程项目组成
        2.2.5 项目布置
        2.2.6 工程征占地
        2.2.7 土石方平衡分析
    2.3 自然条件概况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质及地震条件
        2.3.3 气象与水文
        2.3.4 土壤条件及植被分布
    2.4 土地利用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3.1 水土流失特点
        (1)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2)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影响
        (3)对周边河道水质的影响
    3.2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3.3 占地分析
    3.4 施工工艺分析
        (1)剥离表土
        (2)路基工程
        (3)隧道工程
        (4)桥梁工程
    3.5 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3.5.1 数学模型法
        3.5.2 类比法
        3.5.3 通用流失方程
        3.5.4 流失系数法
        3.5.5 本工程采用的方法——类比法
    3.6 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3.7 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1)对当地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对周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3)对沿线水体产生影响
        (4)弃渣对周边的影响
        (5)施工临时设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4.1 水土流失防治
        4.1.1 防治目标执行标准
        4.1.2 防治责任范围
        4.1.3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4.1.4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4.2 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
        4.2.1 Ⅰ区路基及隧道工程区
        4.2.2 Ⅱ区桥涵工程区
        4.2.3 Ⅲ区互通及附属设施区
        4.2.4 Ⅳ区改移工程区
        4.2.5 V区弃渣场区
        4.2.6 VI区施工临时设施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治工程设计效益分析
    5.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5.1.1 六项指标计算过程
        5.1.2 扰动土地整治率
        5.1.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5.1.4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5.1.5 拦渣率
        5.1.6 土壤流失控制比
    5.2 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2 国内工程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实践研究
        1.2.3 国内煤矿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甘肃新庄煤矿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1 新庄煤矿工程概况
        2.1.1 新庄矿井概况
        2.1.2 井筒基本情况
        2.1.3 施工进度及保障措施
        2.1.4 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
        2.1.5 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
        2.1.6 文明施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2.1.7 环境保护措施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2.1 地层概况
        2.2.2 地质构造概况
    2.3 本章小结
3 新庄煤矿矿井工程经济后评价理论及方法分析
    3.1 矿井工程经济后评价内容及指标分析
        3.1.1 矿井工程一般财务后评价及指标
        3.1.2 构建建设过程的财务后评价体系
        3.1.3 基于建设过程的财务后评价研究
        3.1.4 矿山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分析
    3.2 新庄煤矿矿山建设经济后评价
        3.2.1 新庄矿井一般财务后评价分析
        3.2.2 矿山建设过程中的财务后评价分析
        3.2.3 新庄矿井项目的国民经济后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新庄煤矿矿山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4.1 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概述
        4.1.1 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内容
        4.1.2 环境影响评价与后评价区别和联系
        4.1.3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
    4.2 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4.2.1 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4.2.2 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
    4.3 新庄矿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4.3.1 环境影响的后评价流程
        4.3.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范围
        4.3.3 大气影响调查
        4.3.4 声环境监测
        4.3.5 水污染源和水环境监测
        4.3.6 生态影响调查
        4.3.7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调查
    4.4 本章小结
5 新庄煤矿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
    5.1 煤矿的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定义和特点
        5.1.1 社会后评价定义
        5.1.2 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特点
    5.2 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2.1 矿山建设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2.2 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指标体系的研究
        5.2.3 矿山建设项目的社会后评价方法研究
    5.3 新庄煤矿的社会后评价的实证分析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煤矿的社会后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5.3.2 定性指标相对隶属度确定
        5.3.3 结果分析
        5.3.4 矿山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结论及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典型生态脆弱区煤矸石处置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矸石的分类
        1.2.2 煤矸石的污染现状
        1.2.3 煤矸石的利用处置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4 实验方案
        2.4.1 煤研石的理化性质分析
        2.4.2 煤矸石-水作用下污染组分释放规律
        2.4.3 煤矸石的静态浸泡实验
        2.4.4 煤矸石的间歇式淋滤特征实验
3 煤矸石的理化性质
    3.1 煤矸石的岩石学特征
        3.1.1 P矿煤矸石的薄片鉴定
        3.1.2 S矿煤矸石的薄片鉴定
        3.1.3 T矿煤矸石的薄片鉴定
    3.2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3.2.1 煤矸石的XRD分析
        3.2.2 煤矸石的SEM-EDS分析
    3.3 煤矸石的工业分析
    3.4 煤矸石的化学组分分析
        3.4.1 不同矿区煤矸石常量元素分布情况
        3.4.2 煤矸石常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3.4.3 不同矿区煤矸石微量元素分布情况
        3.4.4 煤矸石微量元素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煤矸石污染组分的释放特征
    4.1 煤矸石-水作用下污染组分释放特征
        4.1.1 不同类型煤矸石的影响
        4.1.2 液固比的影响
        4.1.3 煤矸石粒径的影响
        4.1.4 浸泡时间的影响
        4.1.5 pH的影响
        4.1.6 搅动频率的影响
    4.2 煤矸石污染组分静态浸泡释放特征
        4.2.1 煤矸石中污染物的释放特征
        4.2.2 不同煤矸石重金属元素淋出率分析
    4.3 煤矸石污染组分间歇式淋出特征
        4.3.1 煤矸石中污染组分的淋出特征
        4.3.2 重金属污染物的淋出特征
        4.3.3 淋滤液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煤矸石的生态环境效应
    5.1 煤矸石山的环境污染效应
        5.1.1 煤矸石山的环境物理效应
        5.1.2 煤矸石山的环境化学效应
        5.1.3 煤矸石山的生物效应
    5.2 污染组分变化趋势的综合模拟
    5.3 煤矸石的生态分类处置
        5.3.1 生态处置方案
        5.3.2 煤矸石的生态治理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清水河流域煤矿区重金属的表生环境特征及潜在修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煤矿区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2.1.1 煤矸石中的重金属
        2.1.2 煤粉尘中的重金属
        2.1.3 煤矿区重金属的特点和危害
    2.2 煤矿区重金属的分布和赋存状况
        2.2.1 煤矿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
        2.2.2 煤矿区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分布
        2.2.3 煤矿区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分布
        2.2.4 煤矿区重金属的赋存状况
    2.3 煤矿区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2.3.1 煤矿区重金属研究的现状统计
        2.3.2 煤矿区重金属的迁移过程
        2.3.3 煤矿区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2.3.4 煤矿区重金属的风险评价
        2.3.5 煤矿区重金属的研究趋势
    2.4 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的修复研究
        2.4.1 煤矿区重金属的修复技术
        2.4.2 壳聚糖和MnFe_2O_4纳米在重金属去除上的应用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煤矿区概况和采样点设置
        3.4.1 气候水文概况
        3.4.2 地质概况
        3.4.3 采样点设置
    3.5 样品检测和实验方法
        3.5.1 煤矸石理化性质和元素含量测定
        3.5.2 土壤和沉积物理化性质和元素含量测定
        3.5.3 水样理化性质和元素含量测定
        3.5.4 煤矸石重金属形态的提取方法
        3.5.5 土壤和沉积物的粒级分组方法
        3.5.6 修复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3.5.7 煤矸石重金属的动态淋溶实验
        3.5.8 水和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实验
4 清水河流域现存煤矸石重金属的风化和释放特性研究
    4.1 不同风化年限煤矸石的特征分析
        4.1.1 理化性质
        4.1.2 矿物成分
        4.1.3 重金属的含量
    4.2 煤矸石中重金属的共生组合及赋存形态分析
        4.2.1 煤矸石重金属的共生组合
        4.2.2 典型重金属与煤矸石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4.2.3 煤矸石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4.3 模拟降雨条件下煤矸石中重金属的淋溶特性
        4.3.1 淋溶前后煤矸石形貌变化
        4.3.2 淋溶过程中重金属的释放特征
        4.3.3 淋溶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率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清水河流域煤矿区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迁移特征及健康效应
    5.1 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5.1.1 水平空间分布
        5.1.2 垂直空间分布
        5.1.3 下部地下水分布
    5.2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5.2.1 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5.2.2 土壤重金属的富集
        5.2.3 土壤重金属的源解析
    5.3 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
    5.4 土壤粒级重金属的分布及与人为源/自然源的关系
        5.4.1 土壤不同粒级组分中重金属的分布
        5.4.2 土壤不同粒级组分中重金属的富集
        5.4.3 土壤粒级重金属分布与人为源/自然源的关系
    5.5 土壤重金属对当地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
        5.5.1 基于土壤粒级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5.5.2 基于土壤重金属形态的风险评估代码
        5.5.3 基于土壤暴露参数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5.5.4 基于饮用地下水途径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清水河流域煤矿区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分布迁移特征及风险评估
    6.1 清水河水环境的水化学组成和重金属含量
        6.1.1 水化学
        6.1.2 上覆水
        6.1.3 孔隙水
        6.1.4 沉积物
    6.2 重金属在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中的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6.2.1 重金属在沉积物的形态分布
        6.2.2 重金属在上覆水-沉积物的分配
        6.2.3 重金属在上覆水孔隙水-沉积物的相关性
    6.3 沉积物粒级重金属的分布及与人为源/自然源的关系
        6.3.1 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重金属的分布
        6.3.2 沉积物粒级重金属分布与人为源/自然源的关系
    6.4 清水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6.4.1 孔隙水重金属的毒性评估
        6.4.2 沉积物重金属的毒性评估
        6.4.3 基于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的风险代码
    6.5 本章小结
7 CPM对煤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潜力的研究
    7.1 CPM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7.2 CPM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
        7.2.1 pH的影响
        7.2.2 吸附动力学
        7.2.3 吸附等温线
    7.3 修复材料对煤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潜力的研究
        7.3.1 修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7.3.2 CPM对土壤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的影响
        7.3.3 CPM同时去除重金属阴阳离子的机理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治理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结构安排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地质矿产概况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及预处理
        3.1.1 数据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矿山地物遥感解译
        3.2.2 植被覆盖度估算
4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遥感监测
    4.1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开发环境现状遥感监测
    4.2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开发损毁土地遥感监测
        4.2.1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开发损毁土地现状
        4.2.2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开发损毁土地时空变化特征
    4.3 矿山环境污染、地质灾害及隐患遥感监测
5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评价
    5.1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5.1.1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
        5.1.2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5.2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时空变化特征
        5.2.1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时空变化特征
        5.2.2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恢复治理模式
    5.3 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发展建设对策及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项目提出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2 矸石山地质背景
    2.3 矸石成分分析
    2.4 矸石山的自燃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矸石山对环境的影响
    3.1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3.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矸石山勘测
    4.1 矸石山温度勘测
    4.2 矸石山密实度勘测
    4.3 矸石山气体勘测
    4.4 本章小结
5 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设计
    5.1 矸石山不同温度分区降温治理设计
    5.2 矸石山边坡设计
    5.3 矸石山绿化设计
    5.4 矸石山排水系统设计
    5.5 矸石山排矸道路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治理效果评价
    6.1 检测标准
    6.2 检测结果
    6.3 治理效果展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矿山损毁土地预测评价及修复技术方法研究 ——以渑池县雷沟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简介
    2.2 项目区自然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水文与水文地质
        2.2.4 地质
    2.3 项目区土地利用概况
        2.3.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2.3.2 项目区基本农田现状
3 雷沟铝土矿损毁土地预测
    3.1 损毁土地预测方法分析
        3.1.1 项目生产工艺及流程
        3.1.2 设计开采方案
        3.1.3 工程平面总体布置
    3.2 损毁土地预测结果分析
        3.2.1 已损毁土地现状
        3.2.2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3.2.3 拟损毁土地的预测
    3.3 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3.3.1 复垦区的确定
        3.3.2 复垦责任范围
        3.3.3 修复区土地利用状况
        3.3.4 修复区土地权属状况
    3.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4.1 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3.4.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4 雷沟铝土矿损毁土地修复适宜性评价
    4.1 土地修复适宜性评价方法分析
        4.1.1 评价范围的确定
        4.1.2 初步复垦方向的确定
        4.1.3 评价单元的划分
        4.1.4 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4.1.5 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的建立
    4.2 土地修复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4.2.1 适宜性等级评定结果
    4.3 确定修复目标
        4.3.1 确定最终复垦方向和划分复垦单元
        4.3.2 修复目标确定
5 雷沟铝土矿损毁土地修复措施
    5.1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5.1.1 土方量供求平衡分析
        5.1.2 用水量平衡分析
    5.2 修复措施方法
        5.2.1 复垦措施确定的原则
        5.2.2 工程技术措施
        5.2.3 生物和化学措施
    5.3 监测方法
    5.4 管护方法
        5.4.1 表层土壤及熟土层保护措施
        5.4.2 土地复垦过程及质量管护措施
        5.4.3 加强对复垦土地的用途管制
6 损毁土地修复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6.1 损毁土地修复工程设计
        6.1.1 工程设计目标与原则
        6.1.2 工程设计内容与规模
    6.2 损毁土地修复工程量测算
        6.2.1 土地平整工程量测算
        6.2.2 道路工程量
        6.2.3 农田水利工程量
        6.2.4 林、草地绿化工程量
        6.2.5 工程量测算汇总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煤矿开发与管理研究 ——以镇雄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目标
        1.4.2 主要理论
        1.4.3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第2章 镇雄县基本情况及煤矿开发概述
    2.1 镇雄县基本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行政区划
        2.1.3 水文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1.5 地质概况
    2.2 镇雄煤矿开发概述
        2.2.1 矿产资源情况
        2.2.2 煤矿分布特征
        2.2.3 煤矿禀赋特征
        2.2.4 开发利用现状
第3章 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3.1 指标体系建立
    3.2 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本底评价
    3.3 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评价
        3.3.1 煤矿开发层次分析模型
        3.3.2 分指标权重确定
        3.3.3 煤矿开发指数计算方法
        3.3.4 分指标计算方法
第4章 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
    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4.2 资料来源
    4.3 基本情况
    4.4 承载力本底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
    4.5 承载力状态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
    4.6 煤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
    4.7 评价体系研究
        4.7.1 评价指数选择的研究
        4.7.2 各评价指数系数选择的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针对评价结果的煤矿开发管理研究
    5.1 煤矿开发管理问题分析
        5.1.1 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较低
        5.1.2 煤炭价格波动应对不足
        5.1.3 煤矿安全生产压力大
        5.1.4 煤矿从业人员就业压力加大
        5.1.5 易发生煤矿地质灾害
        5.1.6 水资源威胁
        5.1.7 煤矿弃渣对环境影响
        5.1.8 土地资源的破坏
        5.1.9 煤矿工程建设及生产中废物排放
    5.2 煤矿开发管理措施
        5.2.1 煤矿资源配置的优化管理
        5.2.2 小型煤矿改造提升
        5.2.3 建立煤矿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5.2.4 科技创新发展煤矿附加产业
    5.3 煤矿开发管理措施的应用
        5.3.1 笔花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正向指标提升
        5.3.2 笔花煤矿资源环境承载力负向指标降低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Dynamic Appraisal of Water-Soil Safety of Dump in Coal Field(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修复演化博弈模型与策略研究[D]. 闫光礼.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2]福建省高速公路永定高头至湖雷段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设计[D]. 王峰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矿山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雪媛.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典型生态脆弱区煤矸石处置环境效应研究[D]. 王新富.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5]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清水河流域煤矿区重金属的表生环境特征及潜在修复途径[D]. 李红霞.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甘肃祁连山地区矿山遥感监测与生态恢复治理评价[D]. 刘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阳煤集团三矿矸石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刘杨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矿山损毁土地预测评价及修复技术方法研究 ——以渑池县雷沟矿区为例[D]. 贾爱华.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煤矿开发与管理研究 ——以镇雄县为例[D]. 郑权.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煤田堆场水土安全动态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