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LMAS注水系统安装调试

STILMAS注水系统安装调试

一、STILMAS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文献综述)

魏英豪[1](2020)在《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炼化企业,氯离子含量作为影响炼油系统腐蚀速率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技术人员的重视。原油和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会导致设备腐蚀、管道堵塞以及催化剂中毒等问题,危害炼油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及时准确的测定炼油系统中氯离子含量对延长设备和管道的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原油成分复杂,难以实现其内部氯离子的在线检测,因此考虑将炼油装置排出的含硫污水作为检测样本,选择其中的氯离子含量作为表征炼油系统氯离子浓度的参考指标。国内炼化企业测定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通常采用摩尔法、汞量法和电位滴定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先人工采样,再将样本送到实验室检测,具有检测流程复杂、耗费时间长、需要多次测量等缺点,无法及时发现炼油系统中氯离子含量超标的问题。考虑到这种情况,本文以实现炼油系统中氯离子含量在线检测为目的,在研究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氯离子在线检测系统,以期能用于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的现场在线检测。本论文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选用微乳液作为稳定剂,使用氯化银比浊法检测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先用正丁醇、曲拉通、环己烷和水溶液制备微乳液,然后向含硫污水中加入硝酸试剂、微乳液和硝酸银溶液获得稳定的氯化银悬浊液,再用光谱仪采集悬浊液在可见光波长420nm处的光谱数据,通过建立光谱数据和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关系模型进行标定,最后通过分析待测样本的光谱数据实现氯离子浓度的预测。这种方法实现了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在0.1~6mg/L范围内的检测,检出限是0.018mg/L。相较于传统的胶体溶液,微乳液对悬浊液的稳定性提升更为显着,具有稳定可靠、流程化程度高,适合在线检测等优点。(2)提出了拉曼光谱结合氯化银比浊法测定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选用丙酮作为稳定剂,在硝酸酸化的条件下,先用硝酸银试剂与氯离子含量已知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氯化银胶体,然后用拉曼光谱仪采集反应后溶液的拉曼光谱数据,再建立氯离子含量与反应后溶液拉曼光谱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最后通过定量模型预测待测样本中的氯离子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炼油厂含硫污水中0.1~4mg/L范围内的氯离子浓度检测,检出限是0.015mg/L。相较于氯化银比浊法,这种方法光谱特征峰明显,添加的试剂较少,精密度、检出限等指标要优于氯化银比浊法,但是仪器价格昂贵,测得的范围也较小。(3)确定了氯离子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溶液传输通路、光谱采集通路和光谱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搭建。确定了蠕动泵、传输导管、光源、光谱仪等关键器件的选型,设计并制作了转接头、螺旋反应管。完成了氯离子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程序开发,实现了检测样本光谱数据的采集、氯离子浓度的预测显示和人机交互功能。(4)对基于光谱法的氯离子检测系统进行了整体运行测试。利用摩尔法和氯离子检测系统测定了含硫污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探究了含硫污水中的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消除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氯离子检测系统的稳定性、精密度和检出限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氯离子检测系统可以用于炼油厂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得浓度范围是0.1~6mg/L,反映拟合程度的决定系数为0.998,反映系统定量检测所能达到最低浓度的检出限为0.018mg/L。该系统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长期稳定工作,满足炼油厂含硫污水在线检测的功能需求。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程李[3](2020)在《机器人辅助微试剂原位水质高锰酸盐在线监测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是指水中无机可氧化物质和有机可氧化物质由高锰酸钾高温氧化反应后通过计算消耗的高锰酸钾量得出的相当耗氧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高锰酸盐指数在历年全国地表水污染指数统计中皆为主要污染指标之一,因此对于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需求与当前监测设备现状及问题,基于顺序注射技术与光谱法,通过机器人辅助技术设计了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自动化测定。本文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微控技术及顺序注射法研究现状分析,确定测定工作内容,分析机器人技术在检测领域应用现状,并结合课题讨论机器人技术应用环节。2、根据微试剂高锰酸盐监测原理基于顺序注射技术与连续光谱法完成实验平台的搭建,通过实验及最小二乘法建立高锰酸盐指数检测回归模型,完成课题可行性验证分析,进一步完成对实验平台检测结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3、完成样机的设计工作: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设计样机实现方案,基于顺序注射技术与光谱法,通过机器人辅助结构替代多通道切换阀以及繁杂管路,设计了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监测系统,并完成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全自动化测定工作。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设计嵌入式系统完成对样机整体流程的控制工作,并能够实时监测试验流程与模块状态,对样机机械结构进行设计与布局,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缩小结构体积。4、完成高锰酸盐指数检测影响因素分析:针对目前监测仪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检测中主要干扰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回归曲线算法模型,并结合实验平台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样机搭建工作。5、最后完成对整体系统的集成与试验:通过嵌入式系统完成对样机的控制工作,测试整体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在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可准确测定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工作曲线校正系数为0.99242,最低检出限为0.1μg·m L-1,重复性≤2.198%,加标回收率98.73~102.57%,废液量小于20m L,检测周期为45min,达到了设计目的,为地表水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并能应用于实验室、站房和微型站等水质在线检测平台。

张哲罡[4](2020)在《MDCK细胞基质与鸡胚基质培养对流感病毒及其疫苗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纯化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方法,并从分子水平、蛋白水平及糖基化水平研究MDCK细胞基质与鸡胚基质制备的H1N1病毒HA蛋白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系统性评价这些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对于病毒的免疫原性和疫苗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MDCK悬浮细胞平台技术,分别培养流感病毒H1N1、H3N2、BV及BY,通过多步纯化获得较纯的抗原,制备方式包括低速离心、分子筛纯化、离子交换纯化、广谱核酸酶添加,制备成细胞基质单价H1N1疫苗及细胞基质四价流感疫苗,同时与鸡胚基质制备的单价H1N1疫苗及四价疫苗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处理单价H1N1疫苗,将其去糖基化,制备成去糖基化的细胞基质和鸡胚基质单价H1N1疫苗。通过动物试验比较单价和四价疫苗之间免疫原性差异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核酸测序比较两种基质培养的H1N1病毒HA核酸序列的差异;通过质谱检测比较HA蛋白氨基酸序列、糖基化位点和糖基化修饰的差异;通过动物试验比较接种后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及脾脏细胞中免疫细胞分化的差异,分析上述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对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在动物试验中本文还系统性比较了两种疫苗对于不同类型免疫反应的诱导能力,及剂量对于疫苗有效性的影响。【结果】纯化结果显示,该纯化策略适用于四种病毒,病毒液中的宿主蛋白去除率均高于90%,宿主DNA去除率均高于90%,血凝素回收率均高于40%,在一系列纯化后添加广谱核酸酶能进一步去除残留DNA。在生物学特性试验中,两种基质培养的流感病毒HA核酸序列一致;HA蛋白氨基酸组成与理论序列覆盖率均高于94%;鸡胚基质培养的H1N1病毒HA蛋白在N27、N39、N103、N178、N303、N497处均发现糖基化,细胞基质制备的H1N1病毒HA蛋白在N27、N39、N178、N292、N497处有糖基化,细胞基质培养的病毒在N103和N303处糖基化位点的缺失是由脱酰胺作用造成的;经过糖型分析发现,细胞基质培养的H1N1病毒HA蛋白的糖基化修饰更加复杂,多天线糖基化修饰所占比例更高,鸡胚基质培养的H1N1病毒HA蛋白中糖基修饰比较单一,主要是高甘露糖及去岩藻糖基聚糖。细胞免疫及天然免疫相关多细胞因子组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在接种细胞基质制备的流感疫苗后的6小时内,血清中MCP-1、IP-10及IL-6浓度显着升高,说明小鼠的天然免疫反应被激活,而鸡胚基质流感疫苗和去糖基化流感疫苗所引起的细胞因子变化无显着性差异,说明HA蛋白上的糖基化是诱导天然免疫的因素之一;体液免疫相关多因子组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在接种10天后,血清中的IL-4、IL-5及IL-10浓度无显着性差异,说明不同基质的流感疫苗及去糖基化流感疫苗在诱导体液免疫能力上差异较小;胞内细胞因子染色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疫苗组之间B细胞所占比例无显着性差异,进一步说明不同基质流感疫苗在诱导体液免疫能力上差异不大,而细胞基质流感疫苗能更有效的激活CD8+T细胞的分化,且分泌TNF-α、IFN-γ及IL-2的T细胞所占比例显着高于其鸡胚基质疫苗和去糖基化流感疫苗组,说明细胞基质流感疫苗可诱导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同时也说明糖基化的去除显着降低了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效果;在体外中和试验中,小鼠在接种第二针疫苗后血清中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显着增加,且细胞基质疫苗组小鼠的血清中和效价显着高于鸡胚基质疫苗和去糖基化疫苗组,但是在血凝抑制试验中,发现鸡胚基质疫苗组的血清保护能力略高于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组,这两项试验结果的矛盾可能与病毒的培养基质有关;在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组中比较了低、较低、中、高四个不同剂量,结果显示高剂量组诱导天然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能力显着强于中、低剂量组,说明增加剂量对细胞基质流感疫苗所产生的免疫保护结果有显着影响。【结论】本课题摸索了一套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纯化策略,该方法可有效去除宿主蛋白和DNA,且在不添加广谱核酸酶的条件下宿主DNA残留量达到欧洲药典中核酸残留质量标准。在HA蛋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中发现其糖基化位点与糖基化修饰会受到培养基质的影响,在细胞基质培养的H1N1病毒中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糖基化位点N292,但是该位点处于HA蛋白茎部不属于抗原表位区域,且保守性评分较低,说明并可能未处在受体结合区域,所以对于病毒的免疫原性影响仍需进一步确定;同时还发现不同基质培养的H1N1病毒HA上处于受体结合区域的几个糖基化位点的糖基化修饰存在显着差异,因HA蛋白球状头部的糖蛋白在病毒侵染细胞时起关键的识别作用,所以这些位置的糖基化差异有可能导致病毒免疫原性的变化,这说明HA蛋白上的多天线糖基化修饰和更加复杂的糖基化修饰可能是导致流感病毒免疫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细胞基质培养的流感病毒在N103和N303处糖基化缺失是由于脱酰胺作用造成,脱酰胺作用能使蛋白质的局部疏水性发生变化,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这与培养基质的pH值、离子种类、离子强度密切相关,说明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内环境可能是造成病毒糖蛋白趋向保守的主要原因。在动物试验中发现糖基化的存在对于疫苗诱导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有显着影响,说明HA蛋白的糖基化在诱导机体的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时起到一定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细胞基质中流感病毒HA糖基化修饰使得病毒更容易被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细胞识别。体液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与B细胞分化情况说明不同基质制备的流感疫苗的诱导体液免疫能力较为一致,但是动物试验中的体外中和试验结果与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存在矛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外中和试验中所用的细胞就是培养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所以小鼠血清中抗体特异性更强,导致血清的中和效价更高,而血凝抑制所用的材料为鸡血红细胞,在结合鸡胚基质培养的流感病毒时能力更强,导致血凝实验中鸡胚基质疫苗组结果更好,同时上述两项试验结果也说明在检定两种基质流感疫苗时应区分别建立特异性检定方法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检定结果。

王立丽[5](2020)在《小容量注射剂风险控制和优化改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质量风险控制和优化改进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对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中可能会产生可见异物的风险点,做出风险分析,进行优化改进,避免小容量注射剂在生产中产生可见异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对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质量进行风险分析开始,获取小容量注射剂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可见异物。首先从内包材安瓿瓶入手,通过安瓿自带可见异物的优化改进研究,得出能够通过禁止倒置外包装箱解决。然后做了安瓿材质的优化改进研究,得出低硼硅玻璃安瓿改中性硼硅玻璃安瓿后灯检合格率提高0.95%、炸瓶率降低1.78%、玻璃屑的不合格品率降低0.9%。最后做了安瓿与药液相容性研究,三个月的稳定性考察后,低硼硅玻璃安瓿有的出现了浑浊,p H值由4.0升至4.3。中性硼硅玻璃安瓿p H值和可见异物检查均符合规定。得出结论,可以选择使料液稳定的中性硼硅安瓿玻璃,中性硼硅玻璃安瓿比低硼硅玻璃安瓿更稳定。2. 分析联动线设备可能会产生可见异物的风险点并且给出了风险控制对策。首先单机设备更换联动设备组合。然后对洗瓶机冲水冲压缩空气喷针、出瓶机构做了风险分析,给出了检查喷针、调整出瓶机构最佳状态的风险控制方法。接着对隧道烘箱进瓶机构、隧道烘箱高效过滤器、隧道烘箱和洗瓶间以及灌封间的压差做了风险分析,提出了调整至进瓶机构顺畅、检查并且按时对隧道烘箱过滤器检漏、保持压差稳定的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对灌封机的进瓶机构、灌装针头摩擦安瓿瓶口、玻璃灌注器的风险做了分析,给出了进瓶机构和灌装针头调试到位、定期更换玻璃灌注器等风险控制的办法。对主要疏水过滤器和亲水过滤器用起泡点测试法进行完整性测试,又用水侵入法对疏水性过滤器进行测试,得出水侵入法更有优势。对洗瓶、灌封、过滤处无油压缩空气使用点监控测试,综合分析无油压缩空气保障了小容量生产,不会带来可见异物风险。3. 对主要功能间高效过滤器的检漏、风速、送风量和换气次数、压差、悬浮粒子进行了研究测试。通过实验发现,高效过滤器泄漏率都在风险范围内。各主要功能房间的风速最少为0.425m/s,都在可控风险范围0.36-0.54m/s内。C级区主要功能房间的换气次数最少为每小时23次,D级区主要功能间的换气次数最少为每小时17次。各主要房间相对压差最少为11Pa。被测试的三个功能间静态时95%UCL悬浮粒子,C级区灌封间大于等于0.5μm粒子为21500粒/m3(26)灌封间大于等于5μm粒子为1650粒/m3。D级区洗衣干衣间大于等于0.5μm粒子为876000粒/m3(26)钛棒清洗间大于等于5μm粒子为13800粒/m3。最后通过C级区人员身体不同部位的染菌研究,得出了手套风险最大的结论。优化改进措施为定期对双手进行消毒、操作使用工器具、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和接触。通过研究安瓿瓶、联动线、环境和人员这些风险点,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对其它制药企业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质量的提高有借鉴意义。

冷慧莉[6](2019)在《质量风险管理在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质量风险管理在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中的应用,在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工艺生产中所涉及的设备系统也越来越多,例如发酵罐、收获罐、高速碟片离心机、深层过滤器。工艺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对患者甚至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但许多药厂往往会忽视对工艺系统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最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从项目开始阶段即进行介入。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通常以模块形式提供。看似简单,占地面积不大,但却能将包括工艺管路、操作水模块、计算机化系统、离心机本体等系统综合起来。还能与上游发酵罐、下游深层过滤器进行联动生产,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以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作为质量风险管理切入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实例,将质量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在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中,对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形成系统风险评估表,再利用系统风险评估表对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验证活动进行指导。首先,通过调研法对比三年内不同类型的离心机市场占比及分离产品的特点,确定研究对象为含有M的离心机系统。可将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分为设备系统、离心机计算机化系统、变更三大类,本文主要论述了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质量风险管理。基于指南判定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为直接影响系统,配备的计算机化系统为关键系统,这说明需要对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进行质量风险管理。通过文献索引、调研等手段,结合离心机工艺特点及产品属性,对设备系统的5个工艺流程6个质量属性相关点进行风险识别,识别出16个关键工艺参数风险点;计算机化系统方面,按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分类,并结合工艺特点,进行了风险识别,共识别出了计算机化系统中风险点15个。随后对风险产生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其次,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三个方面,赋值定义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矩阵,并计算出风险优先级(Risk priority number,RPN),从而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按照RPN得分可将风险等级划分为四个大类,分别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通过进一步对得到的风险等级进行分析,认为高风险和较高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而中风险和低风险为可接受风险。在设备系统中,16个已识别风险均为不可接受风险;在计算机化系统中,则有13个不可接受风险和2个为可接受风险。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可接受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手段降低风险等级,并进行风险再评估,保证风险控制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并在后续验证阶段进行调试并确认;对可接受风险仅进行风险跟踪及定期回顾即可,在后续验证阶段仅做调试。最后,在验证过程中落实质量风险管理的成果,证实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有效,并降低了系统偏差发生的可能性。根据系统风险评估得出的风险点对用户需求说明进行更新,将系统风险评估结果落实在设计文件中,在设计审核和设计确认时通过需求追溯矩阵不仅对设计内容进行二次确认,也将设计内容所需进行的调试或确认活动加以定义。当系统完成装配,具备验收条件时,根据已在需求追溯矩阵中定义的确认测试内容对系统进行确认测试,保证系统最终能包含用户需求说明中所要求的功能。以迭代的手段,保证质量风险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并切实地对系统验证活动以及顺利验收起到了指导意义,而不再是纸上谈兵。对未进行质量风险管理与进行了质量风险管理项目比较,发现进行了质量风险管理的项目能有效缩减24%的过度验证活动,并缩短10%的工期以及降低12.4%的人工,成效显着。秉承着质量源于设计,过程大于结果的宗旨,投入人力、物力从风险源头进行风险控制,建立了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从项目初始阶段到最终交付运行全过程的质量风险管理模型,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说明、合同、法规等要求,顺利交付。

吕赫[7](2019)在《基于微控技术的痕量总磷原位水质在线监测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痕量总磷是指水体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微量磷通过消解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全国地表水污染指标统计显示总磷超标情况严重,因而对于地表水质总磷的测定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针对地表水和城镇污水总磷的测定要求,基于流动注射法结合分光光度法,利用微控技术建立痕量总磷在线监测系统,完成水体痕量总磷的测定。总磷测定的量程为0~1.5μg·mL-1,覆盖地表水环境Ⅰ~V类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标准中总磷的标准限值。首先,实验平台设计:通过明确测定目标,并对实验平台的原理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实验平台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划分功能模块,从而集成各个功能模块并建立实验平台,完成课题的可行性验证和初步的数据采集。其次,样机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样机任务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样机设计方案,利用微控技术将流动注射法和分光光度法相结合,建立痕量总磷在线监测系统以替代实验平台,完成样机建立和总磷的测定。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准确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进而对系统的外设实现监视、控制和管理。设计主要包含硬件层、中间层、系统层和应用层的设计。再次,样机机械结构设计:利用机械设计原理相关知识基于需求分析对系统机械结构进行设计,主要包含外形设计和模块空间布局设计,外形设计确保设备体积和形状满足需求,各模块空间布局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走线问题和空间利用率问题。最后,系统集成及实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到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并保持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系统调试主要包括PCB硬件调试、软件程序调试和整机功能调试。实验结果表明,工作曲线的校正决定系数为0.99759,最低检出限为0.01μg·mL-1,重复性为±1.68%,加标回收率为98.4583~102.1167%,检测周期为27.5 min,废液排量为30.2 mL,系统运行稳定,准确、高效地分析水体中的总磷,为环境保护和污水排放提供技术支撑,适用于试验室、站房式和便携式水质在线监测。

宋彦宏[8](2019)在《医用水管网静态设计以及管路动态耦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面向精益化设计的复杂耦合状态下的医用水管网设计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医用水管网动态数字量化设计”展开研究,对于耦合的长管道医用水管网系统进行解析计算、数字化分析与设计、水力分布的求解与动态解耦、卫生节流控制孔设计与系统元件的合理安装、绿色节能的控制模式、故障追踪等方面的研究,使得医用水管网在全生命周期内,从设计、安装、运营等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通过静态设计和动态解耦,实现了管网系统的合理科学设计,降低了运营成本和一次性投入成本;实现了系统的合理安装;避免了水击现象,实现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延长了整个管网的使用寿命,变相地降低了成本。其次通过系统地研究,可以为减少系统故障和伪故障、为实现系统的绿色节能的控制模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通过流量压头跟踪查询法实现系统的故障跟踪,为水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案。文中运用理论分析、数字化设计、仿真求解、实验验证等手段,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医用水管网进行静态解析,这里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一是分析了水管网系统的潜在问题,包括泵、水管、隔膜阀、换热器、喷淋球等的选型不合理造成系统的故障;二是阐述了水系统静态设计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水管网静态解析方法(类电学欧姆定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并得出相关结论以指导AMESIM数字化仿真;四是对水管网进行空间的重力修正,并通过FLUENT流场仿真进行验证求解具体数值,以补偿重力场对取水的耦合影响。五是以山东某药厂车间注射水系统为实例,并基于流体仿真软件AMESIM对医用水管网进行静态仿真求解,得出静态流阻分布、流速分布、压力分布、目标工况下各取水点的理论流量分布、各取水点的节流孔等效直径。从而印证设计院原设计的不合理性,从净功率角度得出静态数字化设计相比与原设计的优越性。2、对医用水管网进行动态耦合解析,在忽略取水点支路长度的情况下,本文首先推导了管道水力分布,包括:一是非线性摩阻影响下的管道水力分布;二是管道水力稳定的条件。其次是管道水力瞬变振动分析:一是忽略摩阻,由于瞬间关闭阀门引起的水击振动;二是线性摩阻的情况下,由于瞬间关闭阀门引起的水击振动;三是非线性摩阻的情况下,由于瞬间关闭阀门引起的水击振动。最后基于STARTCCM软件对动态管道进行多物理场耦合的可视化仿真,得出相关结论,为指导医用水管网系统的安装和规避或降低管网中的水击和噪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以通过相关措施提高水管网的使用寿命。3、结合医用水管网的静态解析和动态耦合解析,为卫生节流控制孔设计与系统元件的合理安装提供了方案,一方面为隔膜阀加节流开环控制的方案解决了节流孔的设计和性能验证,另一方面为医用水管网设计过程中,相关元件及其安装提出了要求。4、完成医用水管网的绿色控制和故障跟踪。对于医用水管网的绿色节能控制模式,以一实例注射水系统为对象,首先介绍了基于PLC控制的基本控制原理——半闭环控制(取水点开环),其次介绍了相关控制系统基本构成元件,如交流异步电机、变频器、离心水泵的工作和控制原理,然后介绍了绿色控制策略——基于PLC的PID流量查询变频反馈控制。对于医用水管网的故障跟踪,基于前面对医用水管网的静态解析和动态耦合解析,同样以一实例注射水系统为对象,首先介绍了流量压头跟踪定位法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了其相关处理流程。5、根据医用水管网的数字化求解、动态解耦、绿色节能控制和故障跟踪设计对水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的具体项目包括:设计流量、回水流速,泵出口压力、各工况循环功率等。实验过程是通过自控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导出,再经过相关处理成图像。并对整个注射水系统的典型工况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相关结论。最后,验证水管网系统设计、安装、控制的合理性,为医药净化管道设计提供了实践验证。

孙海龙[9](2019)在《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研发及应用》文中认为近几年来,食品药品污染引发的大量社会问题,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据调查发现,每年国内医疗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四十万之多,其中最主要致死的原因是民众不安全用药。为了杜绝食品药品污染从源头上堵截不合格产品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检测相关装备的研制至关重要。针对食品、医疗卫生安全等问题,本文完成了兼容多种样品的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工作原理设计,并重点针对安瓿瓶样品的自动集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安瓿瓶样品切割消毒功能模块、安瓿瓶开启机构功能模块和兼容处理多种样品集菌过程的功能模块设计,组合各功能模块完成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原型样机的机械系统研发。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GMP人工集菌操作流程提出自动集菌操作系统的功能需求,对集菌操作系统各子模块需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划分,制定自动集菌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2)分析了安瓿瓶开启前预处理方法:V型切口处理及喷雾消毒处理,选用合金刀轮对安瓿瓶颈部进行V型切口预处理。建立消毒喷嘴雾化特性仿真分析,得到雾化喷嘴的最佳雾化距离,从而设计了安瓿瓶切割消毒于一体的机械结构。(3)基于工程上V型切口脆性断裂基本理论,导出安瓿瓶Ⅴ型切口断裂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c和构件材料应变断裂韧度K10c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安瓿瓶Ⅴ型切口Ⅰ型、Ⅱ型和Ⅰ-Ⅱ复合型断裂的脆性断裂准则。根据脆性断裂准则,对Ⅴ型切口的安瓿瓶进行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应力、应变主要集中在安瓿瓶的颈部,安瓿瓶沿颈部平整断裂。(4)完成安瓿瓶开启机构和兼容处理多种样品集菌过程的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并对安瓿瓶开启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仿真,验证该开瓶机构设计的合理性。结合集菌系统运行工况对机械系统关键结构进行静力学仿真分析,验证机械结构工作的可靠性并改善不合理的设计,完成样机的试制和调试,调试完成后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可以自动按要求完成整个集菌过程的全部功能。本文设计可实现安瓿瓶样品集菌过程自动化,提高集菌过程的效率,同时降低以往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人员失误导致假阳性菌检测结果的情况,降低了企业重复检测、原因分析等方面的支出。

宁盼[10](2016)在《DeltaV批量控制策略研究及在单抗药物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早期连续控制投入大,开车之后不能轻易停车等缺点,目前工业企业纷纷将投资重点转向为批量控制。随着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目前批量控制系统具有投入少,适应性强,改变产品规格不会造成原材料浪费等优点。而追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系统优化的关键。因此,批量控制系统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地位。本文在美国仪器仪表协会定制的ISA S88标准中所适用于批量生产的相关术语的基础之上,围绕某项目中单抗药物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利用艾默生过程控制公司的DeltaV系统批量控制软件在该生产中实现配方的具体应用,完成了应用于单抗药物大规模生产的DCS批量控制系统设计。首先,根据单抗制备工艺模型,对单抗药物生产过程进行逻辑功能与单元模块的划分;其次,具体分析单元模块的控制要求,研究控制方案,设计批量控制功能;然后按照所划分批量生产过程的逻辑功能在配方工作室中进行程序控制模型中工艺阶段、操作、单元程序以及程序的编写。在控制方案的调试过程中,采用MATLAB应用程序对工业过程对象进行建模,并利用OPC技术实现MATLAB应用程序与DeltaV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完成了控制方案的调试仿真。最终实际运行情况说明,该批量控制系统可以成功实现设备请求冲突的冲裁,具有稳定性强、可操作性好的特点,实现了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调整,达到了扩展灵活以及配方修改简单的预期目标。对于缩短单抗药物的上市周期,稳定产率和品质有明显的改进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各大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批量控制系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该批量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于复杂工业控制系统的全局优化。

二、STILMAS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ILMAS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1)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炼油系统氯离子的来源与危害
        1.2.1 炼油系统中氯离子的来源
        1.2.2 氯离子对炼油系统的危害
    1.3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与氯离子检测产品的研究现状
        1.3.1 常用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1.3.2 氯离子检测产品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比浊法检测含硫污水中氯离子的方法研究
    2.1 光学类氯离子检测方法比选
    2.2 比浊法氯离子检测理论研究
        2.2.1 透射比浊法
        2.2.2 散射比浊法
        2.2.3 比浊法的选定
    2.3 比浊法的氯离子检测实验
        2.3.1 实验准备
        2.3.2 实验方法
        2.3.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曼光谱检测含硫污水中氯离子的方法研究
    3.1 拉曼光谱检测原理
    3.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3 实验过程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拉曼光谱曲线分析
        3.4.2 定量模型的建立
        3.4.3 稳定剂的选择及用量
        3.4.4 硝酸与硝酸银的作用及用量
        3.4.5 氯化银胶体的稳定时间
        3.4.6 共存离子的影响
        3.4.7 炼油厂含硫污水测试实验
    3.5 氯化银比浊法和拉曼光谱法的性能比较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氯离子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4.1 系统方案设计与工作过程
    4.2 光谱采集通路的搭建
        4.2.1 光源模块
        4.2.2 流动比色皿
        4.2.3 光谱采集设备
    4.3 溶液传输通路的设计
        4.3.1 蠕动泵
        4.3.2 转接头
        4.3.3 传输导管和螺旋反应管
    4.4 光谱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4.4.1 电源电路
        4.4.2 USB接口电路
        4.4.3 串口电路
        4.4.4 LCD接口电路
        4.4.5 TF卡接口电路
    4.5 光谱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4.5.1 操作系统移植和程序开发流程
        4.5.2 光谱处理系统软件方案的设计
        4.5.3 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运行测试与性能评价
    5.1 系统运行测试
        5.1.1 系统各部分的测试
        5.1.2 含硫污水检测对比试验
        5.1.3 共存离子的干扰与消除
    5.2 性能测试
        5.2.1 稳定性实验
        5.2.2 精密度实验
        5.2.3 检出限实验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和课题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机器人辅助微试剂原位水质高锰酸盐在线监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微试剂水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1 微控技术研究现状
        1.2.2 顺序注射法研究现状
        1.2.3 光谱法技术研究现状
    1.3 机器人技术在检测领域应用现状
    1.4 国内外高锰酸盐指数检测设备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试剂高锰酸盐指数可行性分析
    2.1 测定原理分析
        2.1.1 微试剂高锰酸盐指数测定范围以及测定原理
        2.1.2 器件
        2.1.3 试剂
    2.2 微试剂高锰酸盐指数可行性实验分析
        2.2.1 消解池结构的设计
        2.2.2 实验平台原理设计
        2.2.3 实验平台采样流程设计
        2.2.4 实验平台单次检测控制流程图
        2.2.5 实验平台检测流程设计
        2.2.6 实验平台搭建
    2.3 实验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器人辅助高锰酸盐监测系统样机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样机嵌入式体系结构设计
        3.2.1 硬件层设计
        3.2.2 中间层设计
        3.2.3 系统层设计
        3.2.4 应用层设计
    3.3 机器人辅助结构设计
        3.3.1 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3.3.2 机器人控制程序设计
    3.4 样机平台原理设计
    3.5 样机机械结构设计
    3.6 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
        3.6.1 系统集成
        3.6.2 PCB硬件调试
        3.6.3 软件程序调试
        3.6.4 整机功能调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器人辅助水质高锰酸盐监测影响因素分析
    4.1 干扰因素排除
    4.2 算法模型
    4.3 工作曲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
    5.1 样机性能测试
        5.1.1 零点漂移测试
        5.1.2 量程漂移测试
        5.1.3 重复性误差测试
        5.1.4 系统性能测试
    5.2 检测数据分析
    5.3 仪器相关参数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MDCK细胞基质与鸡胚基质培养对流感病毒及其疫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流感病毒简介
    1.2 流感的历史、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
    1.3 流感病毒疫苗
        1.3.1 早期的流感疫苗
        1.3.2 鸡胚基质流感疫苗
        1.3.3 细胞基质流感疫苗
        1.3.4 其他在研流感疫苗
        1.3.5 鸡胚基质与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比较
        1.3.6 不同基质对病毒糖基化的影响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MDCK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1.1 细胞
        2.1.2 病毒
        2.1.3 其它材料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MDCK-G1株贴壁细胞的复苏
        2.2.2 MDCK-G1-XF株细胞的复苏
        2.2.3 贴壁细胞传代
        2.2.4 悬浮细胞传代
        2.2.5 细胞计数
        2.2.6 悬浮细胞的冻存
        2.2.7 生物反应器的准备
        2.2.8 细胞接种
        2.2.9 病毒建库及检测
        2.2.10 病毒接种
        2.2.11 病毒纯化
        2.2.12 检测方法
        2.2.13 广谱核酸酶处理
        2.2.14 电镜检测
    2.3 实验结果
        2.3.1 CaptoTM Core700 纯化结果
        2.3.2 CaptoTM Q纯化结果
        2.3.3 广谱核酸酶处理结果
        2.3.4 电镜检测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DCK细胞基质与鸡胚基质培养的H1N1 病毒中糖蛋白HA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MDCK培养的H1N1 病毒
        3.1.2 鸡胚培养的H1N1病毒
        3.1.3 其它材料
        3.1.4 主要仪器及耗材
        3.1.5 主要试剂
        3.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H1N1病毒RNA提取
        3.2.2 H1N1病毒RNA反转录
        3.2.3 SDS-PAGE分离HA蛋白
        3.2.4 Westrn Blotting检测
        3.2.5 HA蛋白蛋白序列检测
        3.2.6 HA蛋白理论序列的分析
        3.2.7 HA蛋白糖基化位点鉴定
        3.2.8 HA蛋白糖谱检定
    3.3 实验结果
        3.3.1 HA核酸测序结果
        3.3.2 HA纯化结果
        3.3.3 HA蛋白序列检测结果
        3.3.4 HA蛋白三维结构图
        3.3.5 糖基化位点预测
        3.3.6 糖基化位点及糖肽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DCK细胞基质疫苗与鸡胚基质疫苗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性比较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用细胞
        4.1.2 实验用疫苗
        4.1.3 其它材料
        4.1.4 主要仪器
        4.1.5 主要试剂
        4.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H1N1病毒的效价测定
        4.2.2 H1N1病毒的N-糖苷酶酶切
        4.2.3 SDS-PAGE 电泳检测
        4.2.4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4.2.5 动物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N-糖苷酶酶切结果
        4.3.2 多因子组I检测结果
        4.3.3 多因子组II检测结果
        4.3.4 胞内因子染色组检测结果
        4.3.5 体外细胞中和组检测结果
        4.3.6 血凝抑制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流感病毒的纯化
    5.2 培养基质对病毒的影响
        5.2.1 培养基质对于病毒核酸的影响
        5.2.2 培养基质对于病毒氨基酸的影响
        5.2.3 培养基质对于病毒糖基化修饰的影响
    5.3 流感病毒蛋白糖基化修饰对疫苗免疫原性、有效性及检定的影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附录Ⅴ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5)小容量注射剂风险控制和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质量风险概述
    1.1 课题背景与立项依据
        1.1.1 注射剂的定义与用途
        1.1.2 国外注射剂生产质量风险发展
        1.1.3 我国注射剂生产质量风险发展
        1.1.4 国外对注射剂可见异物的要求
        1.1.5 我国GMP对注射剂可见异物的要求
    1.2 小容量注射剂的风险分析
        1.2.1 小容量注射剂风险控制点
        1.2.2 该公司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质量风险现状
    1.3 课题分析的思路
        1.3.1 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来源调查
        1.3.2 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风险分析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安瓿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2.1 安瓿自带可见异物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2.1.1 安瓿自带可见异物的风险分析
        2.1.2 安瓿自带可见异物改进
        2.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 安瓿材质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2.2.1 安瓿材质的风险分析
        2.2.2 安瓿材质的优化改进
        2.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 安瓿与药液相容性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2.3.1 安瓿与注射液相容性的风险分析
        2.3.2 安瓿与注射液相容性的优化改进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动线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3.1 联动设备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3.1.1 单机合作的风险分析与优化改进
        3.1.2 洗瓶设备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3.1.3 隧道灭菌烘箱设备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3.1.4 灌封机设备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3.1.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 过滤器的风险控制和完整性研究
        3.2.1 过滤器的风险分析
        3.2.2 过滤器完整性研究
        3.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无油压缩空气的污染风险控制
        3.3.1 无油压缩空气的风险分析
        3.3.2 无油压缩空气的污染风险控制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4.1 高效过滤器的风险控制
        4.1.1 高效过滤器的风险分析
        4.1.2 主要功能间高效过滤器检漏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风速对洁净度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4.2.1 风速的风险分析
        4.2.2 主要功能间风速控制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送风量和换气次数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4.3.1 送风量和换气次数的风险分析
        4.3.2 主要功能间送风量和换气次数控制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压差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4.4.1 压差的风险分析
        4.4.2 主要功能间压差控制研究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悬浮粒子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改进
        4.5.1 悬浮粒子的风险分析
        4.5.2 主要功能间悬浮粒子控制研究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人员的污染风险控制
        4.6.1 人员对于小容量可见异物的风险分析
        4.6.2 人员不同部位污染菌研究
        4.6.3 人员行为在洁净区的优化改进
        4.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6)质量风险管理在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语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质量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1.3.2 高速碟片离心机落实风险管理的困难
        1.3.3 系统涉及法规和指南繁多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课题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风险管理
    2.1 风险管理概述
    2.2 风险管理在制药行业发展
    2.3 质量风险管理的流程
        2.3.1 风险管理过程启动
        2.3.2 风险评估
        2.3.3 风险控制
        2.3.4 风险回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质量风险管理在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中应用
    3.1 概述
    3.2 待研究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的选定
    3.3 离心机系统的质量风险计划
        3.3.1 适用范围
        3.3.2 离心机系统简介
        3.3.3 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3.3.4 风险评估及可接受的验收标准
        3.3.5 风险评估工具选择与制定
    3.4 离心机系统影响评估
    3.5 质量风险管理在离心机系统中应用
        3.5.1 离心机系统设备系统风险识别
        3.5.2 离心机系统设备系统风险评估
        3.5.3 离心机系统设备系统风险控制
    3.6 质量风险管理在离心机系统计算机化系统中应用
        3.6.1 离心机系统计算机化系统GxP评估及分类
        3.6.2 离心机系统计算机化系统风险识别
        3.6.3 离心机系统计算机化系统风险评估
        3.6.4 离心机计算机化系统风险控制
    3.7 质量风险管理在变更中应用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质量风险管理的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验证
    4.1 当前系统验证策略的综述
    4.2 调试与确认计划
        4.2.1 适用范围
        4.2.2 执行策略
        4.2.3 调试与确认测试
        4.2.4 偏差项管理
        4.2.5 变更控制
    4.3 用户需求说明
    4.4 设计审核和设计确认
    4.5 调试与确认
        4.5.1 调试
        4.5.2 确认
    4.6 验收与放行
        4.6.1 性能确认
        4.6.2 离心机系统性能确认
        4.6.3 放行
    4.7 质量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4.7.1 验证范围对比
        4.7.2 项目成本与工期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基于微控技术的痕量总磷原位水质在线监测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微控技术的研究内容
    1.3 流动注射法的研究内容
    1.4 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水质总磷检测设备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痕量总磷分析实验平台设计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器件
        2.1.2 试剂
        2.1.3 痕量总磷测定范围及测定原理
    2.2 实验平台设计
        2.2.1 消解池结构的设计
        2.2.2 实验平台原理设计
        2.2.3 阀岛及注射泵指令控制
        2.2.4 实验平台采样流程设计
        2.2.5 实验平台检测流程设计
        2.2.6 实验平台单次检测控制流程图
        2.2.7 实验平台搭建
    2.3 实验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痕量总磷在线监测系统样机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样机嵌入式体系结构设计
        3.2.1 硬件层设计
        3.2.2 中间层(硬件抽象层)设计
        3.2.3 系统层设计
        3.2.4 应用层设计
    3.3 样机平台原理设计
    3.4 样机机械结构设计
        3.4.1 外形尺寸设计
        3.4.2 各模块空间布局设计
    3.5 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
        3.5.1 系统集成
        3.5.2 PCB硬件调试
        3.5.3 软件程序调试
        3.5.4 整机功能调试
        3.5.5 样机外形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痕量总磷标准工作曲线
    4.1 干扰痕量总磷测定因素的排除
    4.2 算法模型
    4.3 工作曲线
    4.4 标准工作点残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样机性能测试及数据分析
    5.1 样机性能测试
        5.1.1 漂移测试
        5.1.2 系统性能测试
    5.2 检测数据分析
    5.3 仪器相关参数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医用水管网静态设计以及管路动态耦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制药用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医用水管网的发展优势
        1.2.2 现医用水管网存在的弊端
    1.3 医用水系统设计要求及相关发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水管网液阻静态解析与仿真计算
    2.1 水系统的潜在问题
    2.2 水系统静态数字化设计需解决的问题
    2.3 水管网系统的解耦理论研究
        2.3.1 水管网等效转化与理论解析
        2.3.2 静态理论的推论
        2.3.3 重力耦合的修正
    2.4 山东某药厂车间注射水系统AMESIM仿真解耦算例
        2.4.1 管网参数等效
        2.4.2 仿真模型搭建
        2.4.3 参数设置与相关参数求解
        2.4.4 水管网的液阻解耦与仿真结果
        2.4.5 泵总压头、流量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管网动态解耦与仿真研究
    3.1 管道水力分布
        3.1.1 非线性摩阻影响下的管道水力分布
        3.1.2 管道水力稳定性的条件
    3.2 管道水力瞬变振动分析
        3.2.1 忽略管道摩阻下的水击振动
        3.2.2 线性管道摩阻下的水击振动
        3.2.3 非线性管道摩阻下的对水击振动
    3.3 振动管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3.3.1 多物理场仿真简述
        3.3.2 振动水管网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医用水管网系统的卫生性控制
    4.1 洁净节流口的设计
    4.2 洁净节流口的FLUENT流场仿真验证
        4.2.1 洁净节流口的流场仿真结果
        4.2.2 洁净节流口的流场仿真结论
    4.3 医用水管网系统及元件的卫生性
        4.3.1 管道及其卫生性要求
        4.3.2 泵的选型及卫生性使用
        4.3.3 隔膜阀的选用
        4.3.4 系统安装及关键元件的卫生型设计要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绿色节能的控制模式与故障追踪
    5.1 注射水系统基本控制原理
        5.1.1 交流电机调速原理
        5.1.2 变频器工作原理
        5.1.3 离心水泵的工作原理
    5.2 绿色节能的控制策略
        5.2.1 制定各工况目标流量表
        5.2.2 调整控制器参数
        5.2.3 控制流程说明
    5.3 故障追踪
        5.3.1 流量压头跟踪查询定位法
        5.3.2 流量压头跟踪查询定位法流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水管网系统的实验验证
    6.1 山东某药厂车间注射水系统现场条件
        6.1.1 输送管线现场布局参数
    6.2 注射射水系统实验项目与实验条件
    6.3 典型工况实验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研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安瓿瓶开启操作研究现状分析
        1.3.2 软管精确定位技术研究
        1.3.3 软管的限流装置研究现状分析
        1.3.4 样品富集分装工艺研究现状分析
        1.3.5 自动配药研究现状分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自动集菌操作系统工作原理
    2.3 自动集菌操作系统设计原则
    2.4 功能要求及设计指标
    2.5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6 小结
第3章 安瓿瓶切割消毒模块设计
    3.1 引言
    3.2 安瓿瓶切割方法分析
    3.3 安瓿瓶切割刀轮的选取
    3.4 安瓿瓶消毒模块设计
    3.5 安瓿瓶切割消毒模块机构设计
    3.6 小结
第4章 带V型切口的安瓿瓶脆性断裂准则及断裂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V型切口构件断裂问题
        4.2.1 Ⅴ型切口构件断裂的基本模式
        4.2.2 安瓿瓶Ⅴ型切口尖端的奇异应力场
    4.3 带Ⅴ型切口的安瓿瓶断裂准则
        4.3.1 带Ⅴ型切口的Ⅰ型脆性断裂准则
        4.3.2 Ⅴ型切口断裂韧度K_c和断裂应力σ_c
        4.3.3 带Ⅴ型切口的Ⅰ与Ⅱ复合型脆性断裂准则
    4.4 安瓿瓶脆性断裂仿真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结构设计
    5.1 引言
    5.2 安瓿瓶开启模块设计
        5.2.1 安瓿瓶开启机构设计
        5.2.2 基于ADAMS的安瓿瓶开启机构仿真
    5.3 安瓿瓶工装夹具安置综合单元设计
        5.3.1 工装设计参数指标
        5.3.2 安瓿瓶工装安置模块模型设计
    5.4 机械手操作抓取单元设计
        5.4.1 关键部件的选取
        5.4.2 机械手操作抓取单元结构设计
    5.5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
        5.5.1 ANSYS空间问题的有限元法
        5.5.2 工装托盘仿真分析
        5.5.3 机械手夹钳ANSYS分析
    5.6 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系统样机调试
    5.7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0)DeltaV批量控制策略研究及在单抗药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单克隆抗体药物生产线相关技术与发展趋势
        1.2.1 单克隆抗体生产线相关技术
        1.2.2 单抗药物规模化培养的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与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批量控制系统
    2.1 ISA S88标准
    2.2 配方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单抗药物生产过程控制任务
    3.1 单抗药物生产过程描述
        3.1.1 单抗药物制备工艺
        3.1.2 SIP和CIP过程描述
    3.2 常规控制方案的设计
        3.2.1 注射用水温度控制
        3.2.2 罐体压力和辅助温度过程控制
        3.2.3 超滤系统升压过程控制
    3.3 本章小结
4 OP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1 OPC技术介绍
    4.2 OPC客户端和OPC服务器的DCOM配置
    4.3 OPC客户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DeltaV Batch的单抗药物生产实现
    5.1 批量控制系统架构
    5.2 批量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5.2.1 DCS操作站
        5.2.2 DCS控制柜
    5.3 批量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3.1 常规控制方案的实施
        5.3.2 单元模块的划分
        5.3.3 设备模块的划分
        5.3.4 阶段的建立
        5.3.5 配方的编写
    5.4 批量控制系统的调试
        5.4.1 常规控制方案的调试
        5.4.2 批量控制功能调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STILMAS注射用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D]. 魏英豪.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机器人辅助微试剂原位水质高锰酸盐在线监测仪研究[D]. 程李.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MDCK细胞基质与鸡胚基质培养对流感病毒及其疫苗影响的研究[D]. 张哲罡.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0(01)
  • [5]小容量注射剂风险控制和优化改进[D]. 王立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质量风险管理在高速碟片离心机系统的应用[D]. 冷慧莉.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微控技术的痕量总磷原位水质在线监测分析方法研究[D]. 吕赫. 北方工业大学, 2019(07)
  • [8]医用水管网静态设计以及管路动态耦合的研究[D]. 宋彦宏. 吉林大学, 2019(12)
  • [9]安瓿瓶样品自动集菌操作机械系统研发及应用[D]. 孙海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DeltaV批量控制策略研究及在单抗药物生产中的应用[D]. 宁盼.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STILMAS注水系统安装调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