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代史草稿》

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代史草稿》

一、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世史论稿》(论文文献综述)

冉令江[1](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指出

赵彦[2](2021)在《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乾嘉时期历时八十五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刻,也是社会结构酝酿着的变异时期。乾嘉学者以总结、概括、整理、辑佚、辨伪、求真的姿态登上学术的舞台,这一时期,学者名家众多,学术门类繁多,为学取向各异。汉学、理学、心学、考据学、宋学、历史学、实证哲学因势而兴,寻求发展。各种思潮、学术流派争鸣裂变,组合重构。在这种过程中引发了对各种典籍的总结、考据、扬弃、重新发现的问题。本文以乾嘉时期时间段为起点,以年鉴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历史长时段研究理论为基础,论述在将近百年的时间内,在经济、政治、社会、地域条件、文化传承相对不变或者变化缓慢的情况下,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历史语境、文化现实、学术理路等体系变化和突破的问题。其一,从“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的学术史角度出发,对先秦诗经学、秦汉诗经学、魏晋唐诗经学、宋代诗经学、元明诗经学、清初诗经学进行梳理和概述。因为侧重不同,主要论述占据诗经学主流地位的观点和内容,其他细枝不再赘述;其二,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基本学术背景进行研究。从概念上进行明晰,对时代的乾嘉和学术的乾嘉进行区分和辨析;从学术研究讨论风气的形成,大师名家聚集式的出现,学者着述丰富名着繁多来论述乾嘉学术与经学的复兴;从重汉抑宋学术风气的形成,小学、考据治学逐步发展并走向繁荣等方面探究在学术范围内乾嘉诗经学繁荣的内在里路。其三,运用融会贯通的历史学眼光,对乾嘉时期的诗经学进行分类探讨。在内容上进行名物、制度、天文、地理等方面研究;在方法上,进行因声求义的总结,打通远古经典与现实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膜,剥去蒙蔽在《诗经》上的层层积尘,回到《诗经》的源头体会圣人之道。其四,对乾嘉时期三家诗及辑佚进行研究分析。简要论述三家诗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揭示三家诗在乾嘉时期研究出现高潮的学术原因;以陈寿祺《三家诗遗说考》为例来分析乾嘉时期三家诗的研究特点;在辑佚风气的影响下,关注诗外诗的研究,以沈德潜《古诗源·古逸》为例探讨诗外诗的价值。其五,对乾嘉时期诗经学的独立思考派崔述进行研究。重点考察崔述在汉学宋学的交互影响下如何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根据崔述诗经学着作《读风偶识》来具体论述崔述与诗经汉学的联系和区别。其六,对乾嘉时期汉学的三大流派进行代表人物、重要着述、学术风格的总结,明确乾嘉汉学在此时期的主流地位和重要成就。最后,总结乾嘉诗经学的突破和成就。从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乾嘉诗经历史地位的建立三个方面来论述乾嘉诗经学的主要成就及对现代学术的贡献。如同中国其他学术流派一样,乾嘉时期诗经学也有其独特的形成、发展、高潮、衰落、蜕变而向近代学术演变的过程。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历史过程,回到历史,目的并非全然以古人的立场和价值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不同时代背景、历史语境、文学观念、批评标准下取得古今视野的双向贯通。

黄金龙[3](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宫文华[4](2019)在《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文中研究表明“宴飨礼乐”是对宴飨与礼乐结合所形成的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和由“礼仪”、“用乐”所体现出来的宴飨文化的统称。宴飨文化构成其内容,而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则是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戏剧长期以来是作为宴飨用乐而存在的。因此,宴飨礼乐(主要是宴飨文化)对古代戏剧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和影响作用。鉴于中国古代戏剧的综合性特征和宴飨礼乐的复杂化表现,论文主要运用戏剧学、历史学、文献学、文物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形式特征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梳理,以此揭示戏剧发展演变背后的内在理路和外部动因。论文分八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提出课题,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欠缺环节、空白之处,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宴飨礼乐制度述略”,系统梳理了宴飨礼乐制度的起源、发展、转型、变迁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与戏剧的演进脉络相一致;第二章“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对宴飨礼仪、宴飨用乐详加考辩,以此探讨戏剧的生成路径;第三章“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详细分析了宴飨礼乐的类型,其中“国”之层面的宫廷宴飨与“家”之层面的私人宴飨最值得重视,由此形成了两种演剧形式和两种戏剧形态,而宴飨礼乐的特征、功能对形成中国古代戏剧“杂”之结构特点和娱乐性的审美追求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举例说明古代戏剧的三大来源及其特征;第五章“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试图梳理中国古代戏剧在宋金时期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并揭示其动因,同时对戏剧从“宴飨演剧”向“祭祀演剧”的演进历程进行探微;第六章“元明清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着意于探讨这种繁荣背后的动因,其中既有宫廷宴飨演剧的推动,亦有私人宴会演剧的助力;第七章“清代中后期戏剧的变迁”,从宫廷宴飨演剧制度演进的角度,探讨了发生在清代中后期剧坛的各种戏剧现象,比如“花雅之争”、“折子戏演出的繁荣”和“地方戏的勃兴”等。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所谓的“卢冀野之问”作出解答。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三段式”的脉络,即汉唐时期的伎艺性表演、宋元明清所谓“曲的历程”和清代中后期伎艺性表演的回归。宴飨礼乐对古代戏剧的渗透无处不在,从戏剧创作、戏剧作品、戏剧演出、戏剧形态、戏剧观念到戏剧作家、戏剧演员、戏剧观众等可以说涉及戏剧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宴飨礼乐的影响。因此,一旦把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演变历程勾勒清楚,无疑会为整个戏剧史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种种事实表明:此种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剧本质、起源、存在方式及其美学特征的重新认知和把握,对戏剧的舞台表演实践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非遗”保护和表演类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这种意义就更加凸显。

胡永杰[5](2018)在《空间视阈下初盛唐河洛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文学空间的角度对初盛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文学进行研究。对于洛阳文学,学界研究已有较多,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已有研究多是在整体文学史的书写中进行,难免存在分时代割断,前后难以贯通的问题。而且目前对洛阳文学的认识尚停留在宏观、粗线条的笼统层面。本文则主要从文学空间的视角,吸收已有唐代文学编年和作家系年的成果,广泛梳理相关文献,特别是考察新出石刻墓志文献,并借鉴史学界和文学界地域家族研究的理论方法,尽可能较为细致具体地对初盛唐时期以东都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文学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演变情况,文学空间的特征、构成类型及其形成发展原因,文学空间对河洛地区及整个两京地区文士生活及文学发展、文学作品风貌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考述、分析和总结。东都洛阳一带是初盛唐时期文学最发达地区之一,不过随其政治地位和政治环境的消长,文学人才构成的演变,其文坛状况也是有其盛衰波动但整体上呈由衰到盛趋势的一个发展过程。其文学产生地的空间分布及构成和文坛盛衰形势息息相关,也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从狭小到广大的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武德、贞观年间的唐初时期,高宗、武后时期,玄宗开元时期,玄宗天宝时期四个阶段;唐初时期分布范围主要局限在洛阳城内;高宗、武后时期逐步向城郊和周边山林地区扩展,形成分布范围渐广、构成种类趋于多样的局面;至玄宗开元时期达到了宫廷、都市、山林、寺观多类型空间互补并盛的局面;至玄宗天宝时期出现分化,一方面宫廷空间消失、都市空间有所弱化,另一方面山林、寺观文学空间的地位则有所强化,同时天宝时期文士活动的范围也出现向周边更外围的州县地区拓展的现象。从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具体情形来看,初盛唐河洛地区文学空间主要由宫廷文学空间、都市文学空间、山林文学空间、寺观文学空间、外围州县文学空间五种具体类型构成;各类型空间都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同时它们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相互沟通的,可以说又具有显着的一体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河洛地区一个大的整体性空间。所以,这时期河洛文学空间具有多样一体性的格局和特征。初盛唐时期河洛地区文学空间多样一体性格局形成的原因应比较复杂,不一而足,其中两个因素最为关键。一是政治因素,即洛阳因东都地位而形成的优越的政治环境和资源。诸类型文学空间虽各有特点,和政治的关系或密或疏,但是它们都分布在东都洛阳这一政治文化中心地区,本身即可说明以政治因素为核心的洛阳的向心力对它们的重大作用。二是文学主体即文士的因素。具体而言关键是史学界和唐代文学界所提出的唐代士族中央化,这一风潮既为洛阳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学人才资源,也为洛阳文士带来了身份和时间上很大自由度,使他们有条件在宫廷、都市空间之外开拓出山林、寺观甚至更远的外围州县生活及文学空间。辩证地看,文学空间一方面是由文士创造和开拓而形成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影响、培养文士生活及其文学作品的一个客观存在体。所以河洛地区这种多样一体性的文学空间对本地域乃至整个唐代文士生活和文学创作必然也会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文士生活而言,最显着者是它支撑、促进河洛文士形成了一种仕隐兼顾、出处自如的迥异于以前文士的生活形态。具体而言是指河洛文士在这一山林、寺观与宫廷、都市咫尺相邻、互补互依、二元一体(或者说多元一体)的空间形态中,可以很便利地兼顾都市、宫廷空间中的仕途、世俗生活和山林、寺观空间中的栖隐、高蹈生活,甚至频繁而自如地转换于两重空间或两种生活之间,使之前长期困扰士人的仕隐分离、出处对立的矛盾在一定层面上得以解决,两种生活得以协调融合。对于文学而言,显着者是它多样一体性的格局或形态,使都市地区文学有了突破之前局限于政治、世俗题材,具有过于显着政治功利色彩的藩篱的可能,使表达山林高蹈思想内容的文学创作得以勃兴,形成了都市地区文学在内涵和面貌上多样化的局面。

龙成松[6](2016)在《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时期。不少出身北方民族的胡姓家族,贯穿于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自身的兴起、发展、蜕变过程,即是一部微观的民族史和文化史,这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绪论是对论题范围、研究回顾以及研究旨趣的概述,其中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是为全文的总纲。绪论之外分为族源研究、地域研究、文化研究三个部分、十个章节展开。这三个板块的设计,是据于胡姓家族研究成果的提炼以及胡姓家族之间内在联系的总结。其中族源研究部分主要关注胡、汉融合中相关认同因子嬗变的问题,如族源追溯、姓源神话、郡望攀附、谱系建构等,希望借助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个案以及一些微观情景的剖析,深入探讨胡、汉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地域研究部分重点在胡姓家族的融入汉人地方社会进程中的诸问题,包括胡姓家族内部结构的凝聚和分化,地域分布、聚居,地方认同等,而粟特后裔会稽康希铣家族正好提供了剖析胡姓家族地方社会的经典案例。在前面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文化研究部分选取了宗教、族群文化、经学、文学四个方面的家族案例,点、面结合,试着勾勒中古胡姓家族的文化群像,概观地认识这一群体在中古文化史上的影响。族源研究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关系的考察。族源叙事广泛存在于人物传记、碑志、谱牒等文献中,而胡姓家族族源叙事呈现出三种主要类型:居边、封边型;避地、没蕃型;因官、出使型。这三类模式化的族源叙事,各有其历史的渊源及现实的背景,而皆与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有关。胡姓家族的族源叙事在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分支、层递三种主要特征,也渊源于古代经典民族叙事文本。通过中古时期碑志文献中“五帝”族源的统计,我们发现胡、汉之间的族源追溯各有特点,而“黄帝”认同的形成与北朝时期胡姓家族普遍攀附“黄帝”的“倒逼”作用有关,这是中古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原理。第二章是对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研究,其一、二、三节概述了胡姓家族谱系文本的基本类型,传播、接受情况,以及谱系建构在胡、汉族群认同中的意义,重点分析了胡、汉谱系伪冒的问题。第四节窦氏家族谱系文本层累的个案研究,梳理了中古时期鲜卑窦氏谱系嫁接到汉人窦氏的过程。第五节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个案分析,则从独孤及的文化心态和盛唐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独孤通理灵表》这一重要独孤氏谱系文本的内涵。第三章是对《氏族论》的研究。《氏族论》是中国古代谱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古时期胡、汉氏族问题在理论上的集大成之作,是胡姓家族研究的理论指南。本章在前人基础上,对于该文的作者、史源、理论渊源等问题作了重新考订。《氏族论》原本依托韦述、柳芳等人修撰《唐书》“氏族志”而存在,其内容来源于韦述的谱学着作,在编入《唐书》时柳芳可能作了增补,遂留下了龃龉的痕迹,可以据此复原其文本形态。该文所宣扬的氏族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隋书·经籍志》谱牒类叙录,但渐染了天宝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氏族理想。地域研究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其中第四章为总论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第一节围绕胡姓家族的“房”和“郡望”发育两大问题展开。胡姓家族“房”的萌芽,说明家族形态、结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胡姓家族郡望的诞生,表明他们地方化程度的加深。本节通过对主要胡姓郡望分布历时、共时演变的分析,勾勒出了中古时期胡姓家族地方化的一些整体特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向上表现为京邑的规模聚居,向下表现为乡村世界的零星活动,本章第二节以唐代两京长安和洛阳的胡姓家族分布为例,基于笔者设计的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数据库,通过宅第的共时、历时分布规律,对胡姓家族在两京的聚居和分化情况作了总体的概括。其中窦氏、于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家族聚居和分化的规律。第三节转向乡里村落世界,对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活动作了钩沉。因为族群文化特征的不同,西域系和鲜卑系胡姓家族的地方进程不同步,侧重也不同。本节重点描述了西域胡人如何从蒙着浓厚族群性色彩的聚落转变成地方家族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他们“乡里意识”的变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不乏诗意的描绘,本章第四节即是对胡姓家族“双家制”与“双城记”诗意生活剪影的论述。“双家制”生活围绕园林、别业、池馆等展开,而游乐行赏、文人雅集、宗教需求是其主要的内容。胡姓家族双家生活的“诗意栖息”,表明他们已从文化上贴近了地方社会。地方认同在胡、汉之间得到双向展开,这是本章第五节所关注的主题。胡姓家族地域认同产生一个重要指标为乡土情结,这从穆宁和白居易的乡里意识可以看出。祖茔也是地域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族群互动原理看,孝文帝以来胡姓家族聚葬洛阳的运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汉人归葬洛阳的潮流。汉人地方社会对胡姓家族的认同和反馈,则通过地方知识和文本(地方志、地方传说、祠祀系统、文学书写等)传播。本文第五章,运用胡姓家族地方化的相关原理,对会稽康氏家族作了个案研究。康氏会稽望的所指,荣新江先生有异见,本文结合康氏郡望的演变规律和康希铣家族的地方文化遗迹,提出了一种新解。会稽康希铣家族是唐代前、中期非常有影响的粟特族裔文化世家,文中重点阐述了其家学渊源和主要成就。文化研究部分包括一章总论和四章个案研究。胡姓家族的族群出身及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汉人的文化习得过程,本文第六章即是相关问题的总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微观情景在胡姓家族文化身份转型中的意义,以为后面四个案例研究张本。文化的外延很广,本部分的后四章,从宗教、民族文化、经学和文学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侯莫陈琰、王硅、何妥、于邺四个胡姓家族作为案例研究。敦煌所出侯莫陈琰所撰《顿悟真宗要诀》,是禅宗北宗早期重要文献。传世文献和近年新出石刻、墓志揭示了北朝以来莫陈氏族人佛教信仰的渊源,而侯莫陈琰家族与萧岿、徐彦伯、徐浩、汤贲家族的联姻,也贯串着宗教的因子。通过对辑本《元和姓纂》候莫陈氏改姓陈氏条所载内容的辨误,我们推测唐代着名画家陈闳出自候莫陈氏,而陈闳所画《六祖禅师像》推崇北宗,正好契合候莫陈琰《顿悟真宗要诀》北宗禅法的统系,是其家世信仰的延续。王琏是唐初着名的文儒,但史载其祭祀祖先“不营私庙”,有违礼法。考王琏家世出于乌丸,而包括乌丸在内的中古、近世东北民族,深受萨满文化影响,祭祀特征迥异汉人。王珪不营私庙正是遗传了家世民族文化之因子并熏习关中萨满教文化的结果。与王珪同出乌丸王神念的唐玄宗王皇后一系,也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痕迹,可以作为对照。何妥是中古经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留下了不少《易》、《礼》、《乐》相关论着,同时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诗文,史传和新出敦煌史料可证其出于西域胡人。因为家世“异域之血”而生平、学养兼擅南北,所以何妥的经学思想表现出某种特异性,这为经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民族学的视角。何妥一生最大的争议是开皇议乐中被诬为“佞人”,但通过相关史料的辨析,本文中我们将为他“翻案”,重塑其杰出胡姓经学家的形象。河南于氏家族是中古时期少见的胡姓士族和文学世家,其中于武陵、于邺生平的纠缠和诗集的互见重出,是文学史上一个难题。新出崔特夫人于氏墓志,揭示了诗人于邺家世的重要信息,缝合了其家族谱系,这是辨清于武陵、于邺生平的重要史料。结合二人可靠的生平事迹,通过二人诗集版本的排查比对,可以厘清二人诗歌互见重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原二人诗集的原貌。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并不强调胡姓家族自身单一的文化因子,而希望借助婚姻关系、政治关系、地域熏习等联系,将胡、汉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是本文以“共同体”取代民族融合叙事观念的集中体现。

赵耀锋[7](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启明[8](2014)在《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 ——以地方首领和官办教育为中心》文中认为同治年间,阿古柏侵入并占领新疆大部达十年之久,摧毁了清朝在新疆原有的统治体系。光绪三年(1877)清朝收复新疆后,重新构建自己的统治系统,通过在新疆建省,不仅使巡抚逐步取代伊犁将军成为新疆军政首长,而且在地方上建立各级行政衙门,以类似内地的州县制度和州县官员取代伯克治理当地百姓。然而在地方上改变间接管理模式之后,一个来自内地的汉人官员如何治理一个非汉文化的边疆穆斯林社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光绪三年后的吐鲁番为例,利用新近出版的清代吐鲁番厅档案,研究了这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研究发现,为有效治理迥异于内地汉民社会的吐鲁番穆斯林社会,清朝采取两套措施:第一,按照州县制度运作的需求,将旧有社会中的伯克、苏目、阿洪等“头目”改造成适应州县制度运作的“基层社会组织”首领,纳入官府的管理体系,使之成为官府推动当地社会有效运作的支持力量。第二,为了官府与百姓之间能够进行比较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克服与当地讲突厥语的民众交流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清朝官员从收复吐鲁番开始,便很重视官办汉语教育的开展。这两套措施互为表里,相互补充,共同成为维护清朝新疆统治的基础,也是衡量晚清新疆治理的重要课题。文章在“绪论”之外分为两大部分。上编“晚清吐鲁番的地方首领”讨论了清朝通过裁改伯克以及每年的点卯制度,逐渐将郡王以外的所有地方“头目”纳入官府的管理体系,使其成为承办官府各种公务的地方基层首领的情况。在第一章对札萨克郡王、协理台吉、苏目(sumun)等的讨论中,指出了《新疆图志》将协理台吉与图萨拉克齐并列记载的错误,因为协理台吉实际上就是蒙文的图萨拉克齐(tusalaqci)台吉。吐鲁番收复伊始,郡王未归,当地官府主要依靠迈引、哎不咱、阿布都拉罕三位台吉承办各种事关军需的紧急差务,他们常常独当一面,对当时社会生产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直到郡王履事后,他们才退居幕后。在论述晚清吐鲁番西部的苏目(sumun,亦即满语的牛录/niru、汉语的佐领)时,文章以托克逊四苏目的个案为例,详细论述了苏目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地社会中替官府承办公务的角色,实与其他头目并无二致。第二章围绕晚清吐鲁番伯克进行研究,不同意以往关于建省后伯克不复存在的观点,认为新疆建省后,原属伯克系统的达尔瓜、米拉布仍广泛存在于当地社会,并详细讨论了被当地社会视作“众民之首”的达尔瓜(dorya)的词义、职缺分布及社会功能;讨论了管理水利事务的米拉布伯克,简要分析了米拉布的养廉地问题,并且发现了以往学者极少提及的一种新的专司各庄分水事务的小伯克——柯柯巴什(kok bas)。第三章探讨了被当地百姓称为“以资领袖”的乡约首领,指出有关学者关于晚清伯克裁改乡约的错误认识,说明了吐鲁番乡约职缺的设置由伯克裁改或者添设而来,当地乡约不仅有缠、汉、回族等群上的区别,而且还有总乡约、台车乡约与俄国乡约功能方面的不同,并详细论述了乡约的出缺与补放情况,以及乡约在当地社会中具有的催缴钱粮、稽查治安、查办纠纷、办理水务、修桥补路以及管理婚嫁等职能。本章还详细论述了吐鲁番保甲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建设情况。第四章讨论了吐鲁番伊斯兰教阿洪在当地的领袖色彩,以及阿洪的职缺补放问题,注意到将达尔瓜和吐鲁番郡王补放阿洪的权力逐渐收归官府的情况,官府强化对当地礼拜寺及阿洪的有效管控的情况等。本章还论述了经济领域中的各类商业行头的角色及其与官府的关系(作为官府征税的实际操作者,实际上成为经济领域的准行政职务,甚至后期变成官府的包税人)。下编“晚清吐鲁番的官办教育”分为两章,分别探讨了光绪年间当地推行的义学教育和光绪末到宣统年间实行的新式学堂教育。第五章在官府增进与当地百姓关系的背景下,详细论述了吐鲁番义学教育机构的设立及其裁撤情况;讨论了吐鲁番义塾的师资(大多为文化层次较低的内地汉民知识分子)和学童情况(不仅有缠、回、汉族等群身份的差异,也有正课、附课、额外附课学识层次上的不同,从而也会影响束修银两的多少;而官府往往给予缠民学童特别的激励与关照);教材情况(普遍采用汉语儒学教材,但在识字阶段也会采用双语词汇性质的教材)、考试内容(儒家学说)、考试方式(八股文)、义塾经费(几乎全靠地方官府自筹)。本研究指出,因为文化差异大以及塾师、教材、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当,加上学生出路有限等因素,义塾教育收效不大。第六章围绕学堂教育进行讨论,详细论述了吐鲁番蒙养学堂、小学堂、艺徒学堂、实业学堂、半日学堂、汉语学堂、简易识字学塾等各类学堂的设立及其课程、学生与师资等内容,指出官立学堂明显优于私立学堂教育;研究了新疆省府用于激励缠民的“缠师范生奖励义务章程”;探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志教材的编纂情况,研究了档案中发现的一份“吐鲁番乡土志稿”的史料价值。文章通过对档案中保存的学生试卷的分析,指出当时国文、体操、算算、习字、修身等试卷显示出的近代学堂特色。而对学堂的放假与转学制度的分析,指出地方官府对学堂放假时间的调整,意在使其与传统的土着生活相适应。近二十余年来,一些清史研究者非常关注清朝在边疆地区采用的不同于汉地的政治制度。但实际上阿古柏动乱后,清廷对以往“间接治理”的新疆模式有所反思。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新制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清朝在晚清有意通过行省制度和类似内地的州县衙门治理新疆,但当地社会中的各级“头目”仍然是社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基层社会新制度的构建,也离不开对这些“头目”社会角色和职能的安排。本研究认为晚清社会制度新建设的这一工作,总体上讲是有成就的。不过晚清新疆官府在安排各种“头目”社会职能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汉语言的教育实现官府与百姓之间比较直接的沟通,甚至加强边疆百姓对朝廷的认同。虽然用心良苦,但成效不大。其原因和经验教训值得关注。

姚磊[9](2014)在《先秦戎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戎族在先秦时期相当活跃,对该时期的历史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学术界却至今缺乏对戎族史的足够重视。本文在回顾、总结海内外前贤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传世典籍、考古资料、古文字资料中细致梳理证据,首次对先秦戎族留下的历史信息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究。本文总共七章,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全面梳理、评价海内外学者对戎称谓、分布、族属等问题的争论及其贡献;二,对甲骨文、金文以及典籍所见戎人历史信息的系统考察;三,对戎人历史文化若干重要问题的初步考辨。海内外学者对戎称谓、分布、族属等问题的争论,是本文的起点。通过对百年来的戎族史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并逐一梳理学界对41个戎族分支的争论,发现:该领域的争议与分歧明显大于共识,这充分说明要进行先秦戎族史研究,就必须得面对其复杂性和相当艰巨的困难。对甲骨文、金文以及典籍所见戎人历史信息的系统考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逐步考察甲骨卜辞、金文铭文中的戎资料以及典籍所载的戎族活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戎在商时便已存在;先秦之戎,散处各地,并非局限于西部;戎人使用青铜器,掌握一定的青铜锻造技术;戎与商周尤其是与周的关系是时和时战,双方关系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对戎人历史文化若干重要问题的初步考辨,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一些专题认识。认为戎概念有着扩大化和缩小化两种历史过程;戎人社会的文明程度,并不低,其在经济、社会形态、手工业、文化、城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戎人的饮食、服饰也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戎、夏之间,文化具有差异和互补性,双方不断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我国早期文明。

李倩[10](2013)在《从清末民国的西北史地学看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文中提出本文以历史的演进嬗变为纵线,通过对清末、民初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史地学发展概况的梳理,体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西北史地学的发展脉络及所取得的的成就。进而深入探究这一时段西北史地学不同发展状况的成因、西北史地学研究内容的变化、西北史地学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的发展演变及其与中国近代疆域属性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从一个侧面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变迁的历程。全文共分绪论、正文(共三章)、结语以及附录等几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第一章以清末西北史地学为主要研究内容。本章共分三个部分,首先,分析影响清末西北史地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介绍西北史地学的发展概况;第三,阐述西北史地学研究体现出来的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本章认为,清末西北边疆形势严峻,大量国外考察者进入西北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西北地区的主权、疆域进行解释。我国传统的边疆统治方式、边疆观念受到西方民族国家边疆观念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夷夏之防的民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巨大的的挑战引发了西北史地学研究回应性与经世性的研究高潮。第二章主要介绍北洋政府时期西北史地学的发展状况。此时的西北史地学并没有延续清末光宣时期的繁荣发展,而是转入发展的低潮期,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民国的成立,使中国开始由帝制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变。人们的边疆观念发生了变化,从地理意义上的边疆、文化意义上的边疆向政治意义上、民族国家框架下的边疆意识转变。人们对边疆各民族的认识,也逐渐由中国内部陌生、异样的文化族类群体,向国家意义上的同胞转变,甚至将以往的“边民”视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成员。第三章介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至抗日战争结束)的西北史地学。这一时期,“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爆发是影响西北史地学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九·一八”事变前西北边疆危机已普遍出现,“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形势日益恶化,出现了近代以来西北史地研究的第二次高潮。表现在政府对西北的重视、研究团体和刊物的涌现、西北实地考察活动的增加、西北地区旅行行记的大量发行等方面。此时的西北史地研究者除了论述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建设西北地区,把西北地区构建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抗日战争爆发是影响西北史地发展的又一因素,西北地区被政府列为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地位不断提升,促使西北史地学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边政学。此时西北史地学者在研究中所表现出来边疆观与民族观进一步深化,其研究改变了人们对西北的认知,客观上推动了西北社会近代变迁的历程。结语部分,主要对清末民国时期西北史地学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从其发展历程来分析每一时期西北史地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从一个侧面窥探近代中国疆域转型的形态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形态。

二、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世史论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世史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2)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乾嘉以前诗经学研究
        一、先秦诗经学
        二、秦汉诗经学
        三、魏晋唐诗经学
        四、宋代诗经学
        五、元明诗经学
        六、清初诗经学
    第二节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综述
        一、清人着作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二、近人学术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三、近人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四、诗经学史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五、清代诗经学中乾嘉诗经学研究
        六、乾嘉时期诗经学学者个案研究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知识背景与学术风气
    第一节 乾嘉诗经学概念明晰
        一、时代的乾嘉
        二、学术的乾嘉
    第二节 经学的全面复兴
        一、学术交流蔚然成风
        二、大师名家集聚出现
        三、着述丰富名着繁多
    第三节 重汉抑宋与诗经学研究
        一、经义研究以古为尚
        二、诗经训诂成就斐然
        三、诗经学凭证据立论
    第四节 小学、考据与诗经学研究
        一、小学通经典
        二、考据治诗经
第二章 诗经学研究的历史眼光
    第一节 《诗经》名物制度研究的历史打通
        一、名物研究博采众长
        二、礼仪制度互为阐释
    第二节 《诗经》天文地理研究的历史溯源
        一、天文研究中西合璧
        二、地理研究因地释人
    第三节 《诗经》“因声求义”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因声求义”内涵的发展
        二、“因声求义”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乾嘉朴学诗经流派及风格研究
    第一节 吴派诗经学研究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二、学术风格特征
    第二节 皖派诗经学研究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二、皖派学术风格特征
    第三节 扬州学派诗经学研究
        一、代表人物及诗经学成就
        二、学术风格特征
第四章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研究
    第一节 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
        一、乾嘉以前三家诗辑佚简述
        二、乾嘉时期三家诗辑佚成就
    第二节 陈寿祺与《三家诗遗说考》
        一、陈寿祺其学术渊源
        二、《三家诗遗说考》
    第三节 《诗》外诗辑佚研究
        一、《诗》外诗内涵
        二、《诗》外诗研究简述
        三、沈德潜与《古诗源·古逸》
        四、《诗》外诗价值研究
第五章 崔述《诗经》研究走出宗宋宗汉的怪圈
    第一节 走出“宗汉宗宋”的怪圈
        一、汉学宋学之争
        二、崔述之家学渊源
        三、疑古与考据相伴而生
        四、汉学研究方法之弊端
    第二节 崔述与《读风偶识》
        一、沿袭孔子诗教思想
        二、以史证诗与以诗证诗
        三、以情论诗与以俗释诗
    第三节 崔述独立思考之意义阐释
        一、学术史之价值
        二、考据疑古之突破
第六章 乾嘉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突破与成就
    第一节 实事求是学风的突破
        一、实事求是的学术演变
        二、实事求是风气之突破
    第二节 方法论的突破与影响
        一、文字、音韵、训诂为始阶
        二、求真求实、信而有征
        三、以经解经、贯通经传
    第三节 乾嘉诗经学历史地位的建立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诗经考据学
        二、整理了丰富的诗经学文献资料
        三、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4)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要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宴飨礼乐制度述略
    第一节 礼乐的起源
    第二节 宴飨的发生与先秦宴飨礼乐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两汉至隋唐宴飨礼乐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宋元明清宴飨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第二章 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
    第一节 宴飨礼仪考释
    第二节 宴飨用乐考释(一)
    第三节 宴飨用乐考释(二)
第三章 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宴飨礼乐的类型
    第二节 宴飨礼乐的特征
    第三节 宴飨礼乐的功能
第四章 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的发生逻辑
    第二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一)
    第三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二)
    第四节 汉唐戏剧的特征
第五章 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
    第一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一)
    第二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二)
    第三节 宋金杂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
第六章 元明清宴飨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二)
    第三节 私人宴会演剧的繁兴
    第四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特征
第七章 清中后期宴飨戏剧的变迁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二)
    第三节 “花雅之争”及其影响再认识
    第四节 清中后期戏剧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空间视阈下初盛唐河洛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缘起及主要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初盛唐河洛地区文学产生空间分布与构成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一节 唐初武德、贞观时期洛阳文坛的状况及其空间分布
        一、士人萃集的状况及原因
        二、文士活动及文学创作的面貌
        三、文学成就臆测
        四、文士活动空间的分布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洛阳文学空间的拓展及多样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一、高宗前期宫廷文学空间的兴起和都市文学空间的发展
        二、高宗后期至武后时期文学空间多样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玄宗开元时期洛阳文学空间多元并盛的局面
        一、宫廷和都市空间文学活动的极盛
        二、山林空间文士活动的鼎盛
        三、寺观空间文士活动的发展
    第四节 玄宗天宝时期河洛地区文学空间的消长
        一、宫廷文学空间的消亡与都市文学空间的衰减
        二、山林和寺观文学空间地位的凸显
        三、外围州县地区文学空间的形成
第二章 初盛唐河洛文学空间的构成
    第一节 文学空间的构成类型总论
        一、文学空间划分的依据及其主要类型
        二、诸类型文学空间的界定
    第二节 宫廷文学空间
        一、宫廷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二、宫廷文学空间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都市文学空间
        一、都市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二、都市文学空间的特点
        三、文士本土化:都市文学空间持久稳定的基本原因
    第四节 寺观文学空间
        一、寺观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二、寺观文学空间形成与兴盛的原因
    第五节 山林文学空间
        一、山林文学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二、山林文学空间形成与兴盛的原因
    第六节 外围州县文学空间
        一、外围州县文学空间形成与发展概述
        二、外围州县空间与河洛整体文学空间的关系
        三、外围州县文学空间的形成原因
        四、外围州县文学空间的意义
第三章 初盛唐河洛文学空间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第一节 河洛文学空间的特征
        一、社会属性与物理属性的双重性
        二、文士主体与空间客体关系的相互性
        三、多样一体性
        四、功能自足性
    第二节 河洛文学空间的形成原因
        一、洛阳地区的向心力
        二、洛阳地区的辐射力
第四章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文士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仕隐兼得、出处自如:河洛文学空间对文士多元统一化生活形态的促成与支撑
        一、唐前文士仕宦与家居两地分离的生活形态
        二、初盛唐洛阳文士生活的主要形态
        三、仕隐兼顾、出处自如:初盛唐洛阳文士生活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长安之后院: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两京文士退隐生活的承载
        一、综论
        二、栖居待仕:河洛文学空间与唐代文士入仕前的栖居读书生活
        三、归闲养老:河洛空间与唐代文士的晚年退居生活
        四、分司求闲:河洛文学空间与唐代文臣的政治退守生活
    第三节 远仕途而不遗世事:河洛文学空间与天宝时期文士生活形态的变异
        一、天宝时期河洛文士心态与生活形态的双重转变
        二、天宝时期河洛文士心态及生活形状态转变的原因
        三、河洛文学空间在天宝文士心态及生活形态转变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五章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文风变革和文学风貌的影响
    第一节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文风变革的支持与促进
        一、对高祖、太宗朝向高宗、武后朝文风变革的容纳与支持
        二、在开元文风变革中的地位
        三、对天宝时期文风变革的承载与孕育
    第二节 河洛文学空间对初盛唐都市文学内涵拓展的促成
        一、文学空间的多样一体化与文学内容的多元化
        二、文学空间多样一体化形态下宫廷文学内涵的拓展
        三、园林别业对都市文学幽雅化的促进
        四、山林文学空间对佛教道教题材类文学的支持与促进
    第三节 山林文学空间对山林文学的促进及其审美风貌的孕育
        一、文士山林生活常态化与山林文学的兴盛
        二、文士山林生活栖居化与山林文学风格的玄意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释义
        一、关于胡姓
        二、关于中古与家族
    第二节 研究回顾
        一、族源识别与族属考订
        二、胡姓群体综合研究
        三、胡姓家族案例研究
        四、社会史与胡姓家族研究
        五、宗教、艺术的研究
        六、文学研究
        七、考古、出土文献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取向
        一、以胡汉之间为分野
        二、以“共同体”为串联
        三、以族源、地域与文化为鼎足
        四、诗史互证——以文学为旨归
第一部分 胡姓家族族源研究
    第一章 中古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渊源
        一、居边、封边型
        二、避地、没蕃型
        三、因官、出使型
        第二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渊源
        一、“放逐——回归”与回环结构
        二、“降居”与分支结构
        三、“服制”与层递结构
        四、结构性族源叙事与胡姓家族的族属判断
        第三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一、获得华夏族源与成为华夏的合法性
        二、碑志中的“五帝”族源与认同变迁
        三、唐代胡汉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章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与族群认同
        第一节 谱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形态
        一、谱系重建
        二、世系嫁接
        三、联宗与排行攀附
        四、世系建构的“原型”
        第二节 世系建构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接受
        一、世系文本的类型
        二、世系文本的传播过程
        第三节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族群认同意义
        一、关于谱系建构的性质
        二、世系建构的认同意义
        三、两组微观视角——同姓胡汉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四节 窦氏家族世系建构与文本层累
        一、河南窦氏世系伪冒的文本层累过程
        二、窦氏家族世系建构“原型”考辨
        第五节 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与文化心态
        一、独孤氏家族谱系的版本
        二、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史料渊源
        三、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构思过程与文化心态
    第三章 谱牒与胡汉之争——以《氏族论》为中心
        第一节 《氏族论》与《唐书》的关系
        一、《氏族论》与《唐历》
        二、《唐书》之编纂过程
        三、《唐书》之内容
        四、《唐书》之体例与“氏族志”
        五、《唐书》“氏族志”之谱学背景
        第二节 韦述之谱学与《氏族论》
        一、韦述《百家类例》
        二、韦述《国朝宰相甲族》
        第三节 《氏族论》内容辨析
        一、《氏族论》与《隋书》谱牒类文献叙录之关系
        二、一些关键词的辨析
        第四节 《氏族论》文本层累“复原”
第二部分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章 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
        第一节 胡姓家族的内部扩张与地域分化
        一、胡姓家族的“房”
        二、胡姓家族郡望发育
        第二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长安与洛阳
        一、两京人口来源的族群性
        二、两京人口规划与胡汉体制
        三、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规律
        第三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乡里视角
        一、北朝时期的部族与地方社会
        二、隋唐时期的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第四节 文学剪影中的园林别业与“双家制”
        一、双家制的渊源及功能区分
        二、园林别业与行赏游乐
        三、山池别馆与文人雅集
        四、双家制与宗教生活
        第五节 胡姓家族与地域认同
        一、胡姓家族地方归属感的形成
        二、地方认同的深化与地方记忆的形成
    第五章 中古会稽康氏家族研究
        第一节 康氏籍贯的发育与会稽望
        一、康氏主要籍贯概述
        二、康氏会稽望形成的时间
        三、康氏会稽望的所指——与荣新江先生商榷
        第二节 会稽康氏家族的族源及族属问题
        一、《康希铣碑》中会稽康氏家族族源
        二、会稽康氏的族属申论
        三、康希铣家族与会稽之联系
        第三节 会稽康氏家学
        一、康国安之《文选》及《汉书》研究
        二、康子元的《易》学与《礼》学
        三、会稽康氏家族文学
第三部分 胡姓家族与文化研究
    第六章 胡姓家族之文化习得与突变
        第一节 胡姓家族文化习得过程
        一、教育的意义
        二、学习的微观情境
        第二节 文化之积累与转型
        一、文化积累——科举的例子
        二、文化之转型——《春秋》学为例
        三、文化焦虑下的文学“突变”与“想象”
        四、文学作为“族际话语”
    第七章 胡姓家族与宗教——以侯莫陈氏家族之信仰为中心
        第一节 侯莫陈氏之族源问题
        第二节 侯莫陈氏家族主要支系及侯莫陈琰之可能归属
        一、侯莫陈氏主要支系
        二、侯莫陈琰的基本信息及可能归属
        第三节 侯莫陈氏家族与佛教之关系
        一、北朝时期侯莫陈氏之奉佛之渊源
        二、唐代侯莫陈氏奉佛之传承
        第四节 侯莫陈琰与北宗关系的重要线索——陈闳《六祖禅师像》
        一、陈闳为侯莫陈氏的推测
        二、陈闳《六祖禅师像》与家世佛教之因缘
    第八章 胡姓家族与民族文化——以王珪“不营私庙”为中心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王珪“不营私庙”之异常
        二、王珪家族之族属
        第二节 北方民族宗庙、祖庙溯源
        一、拓跋鲜卑之宗庙
        二、高丽、契丹等东北民族之宗庙
        三、金、元之宗庙
        四、其他胡姓家族祖庙
        第三节 王硅“不营私庙”的萨满文化渊源
        一、乌丸与萨满文化
        二、萨满祭祖之特点
        三、王硅家族旁系的萨满文化传承
        四、关中地区萨满遗迹对王硅家族之影响
    第九章 胡姓家族与经学——何妥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何妥之族属与生平
        一、何妥之族属
        二、何妥的生平述略
        第二节 何妥与开皇乐议
        一、何妥入隋以后年谱
        二、《隋书·乐志中》“开皇乐议”辨正
        第三节 何妥之《易》学与《礼》学
        一、何妥之易学
        二、何妥之《礼》学
        第四节 何妥之乐论
        一、《隋书·乐志中》何妥乐论原文释读
        三、《隋书·乐志》编撰过程与史源辨析
        四、何妥乐论的重新评价
        第五节 何妥经学的延伸——政论文
        一、何妥的政论
        二、何妥政论的“宗经”特点
    第十章 胡姓家族与文学——于邺家族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于邺家族基本概况
        一、世系
        二、主要人物
        第二节 于邺家族的婚姻与政治网络
        一、婚姻集团
        二、亲党
        第三节 诗人于邺之与于武陵之辨
        一、于邺、于武陵诗集的演变及刊刻情况
        二、从新出诗歌归属的内证与外证
        三、于武陵、于邺的关系补论
附录
    一、唐代胡姓家族墓志目录
    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胡姓家族世系补正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7)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第四章 唐诗史论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第一节 诗体论
    第二节 流派论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研究
    第二节 杜甫研究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第四节 李贺研究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结语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8)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 ——以地方首领和官办教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主要创新
    第四节 研究资料
    第五节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对本课题的重要意义
    第六节 几点说明
上编: 晚清吐鲁番的地方首领
    第一章 札萨克首领
        第一节 札萨克郡王
        第二节 协理台吉
        第三节 苏目
    第二章 伯克首领
        第一节 晚清伯克的变革
        第二节 众民之首——达尔瓜
        第三节 米拉布
    第三章 乡约、保甲首领
        第一节 以资领袖——乡约
        第二节 保甲
    第四章 宗教、商业首领
        第一节 宗教阿洪
        第二节 商业行头
下编: 晚清吐鲁番的官办教育
    第五章 义学教育
        第一节 义学的设置与裁改
        第二节 塾师与学童
        第三节 教材与考课
        第四节 经费与成效
    第六章 学堂教育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第二节 吐鲁番各类学堂的创设
        第三节 师资与经费
        第四节 教材与考试
        第五节 放假与转学
结语
附录
    一、《档案》资料汇编
    二、《档案》类型详表
    三、汉文——察哈台文档案举例
    四、相关数据表格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刊论文
后记

(9)先秦戎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一、戎族特征及称谓的研究
        二、考古学视角下的研究
        三、古文字学视角下的研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五节 本文的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六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甲骨卜辞所见戎研究
    第一节 甲骨卜辞中的戎名
    第二节 甲骨卜辞中的其它戎资料
    第三节 甲骨卜辞中与戎紧密相关之羌方
    第四节 甲骨卜辞中与戎紧密相关之鬼方
    第五节 甲骨卜辞中与戎紧密相关之犬方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金文所见戎研究
    第一节 臣谏簋铭文中的戎
    第二节 班簋铭文中的戎
    第三节 (?)簋、(?)方鼎铭文中的戎
    第四节 (?)簋铭文中的戎
    第五节 不其簋铭文中的戎
    第六节 多友鼎铭文中的戎
    第七节 师同鼎铭文中的戎
    第八节 柞伯鼎铭文中的戎
    第九节 应侯见工鼎铭文中的戎
    第十节 逨鼎铭文中的戎
    第十一节 晋侯铜人铭文中的戎
    第十二节 戎生编钟铭文中的戎
    第十三节 (?)敖簋铭文中的戎
    第十四节 (?)钟铭文中的戎
    第十五节 救秦戎钟铭文中的戎
    第十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典籍所见戎研究
    第一节 《尚书》所见戎研究
    第二节 《逸周书》所见戎研究
    第三节 《竹书纪年》所见戎研究
    第四节 《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见戎研究
    第五节 《诗经》所见戎研究
    第六节 《春秋》、《左传》所见戎研究
    第七节 《国语》所见戎研究
    第八节 《战国策》所见戎研究
    第九节 《周礼》、《礼记》、《尔雅》所见戎研究
    第十节 诸子典籍所见戎研究
    第十一节 小结
第五章 诸戎称谓、分布、族属等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学界主要观点综述
    第二节 犬戎、太原戎、绲戎、燕京戎
    第三节 义渠戎、緜诸戎、朐衍戎
    第四节 瓜州之戎、允姓之戎、姜戎、阴戎
    第五节 陆浑戎、九州之戎
    第六节 骊戎、大荔戎
    第七节 扬拒、泉皋、伊雒之戎
    第八节 蛮氏戎、茅戎、余无戎
    第九节 邦戎、冀戎、翟戎、豲(源、貊、(?))戎
    第十节 乌氏戎、戎州己(巳)氏之戎
    第十一节 大戎、小戎、条戎、奔戎、申戎、卢戎
    第十二节 翳徒之戎、始呼之戎、西落之戎、六济之戎
    第十三节 山戎、北戎、代戎、济西之戎
    第十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戎族历史文化重要问题考辨
    第一节 戎概念考辨
    第二节 西戎出现及发展考辨
    第三节 戎与华夏关系考辨
    第四节 戎与狄关系考辨
    第五节 戎与羌、匈奴、胡关系考辨
    第六节 戎迁徙考辨
    第七节 戎饮食考辨
    第八节 戎服饰考辨
    第九节 戎社会文明程度考辨
    第十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本文主要观点归纳
    二、余论
附录
    表一 甲骨文戎字字义考释表
    表二 先秦戎族考古文化一栏表
    表三 《竹书纪年》中所见戎一览表
    表四 《春秋》、《左传》中所见戎一览表
    表五 《国语》中所见戎一览表
    表六 诸子典籍中所见戎一览表
    表七 先秦戎族大事年表
    图一 殷商时期戎分布图
    图二 西周时期戎分布图
    图三 春秋时期戎分布图
    图四 战国时期戎分布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从清末民国的西北史地学看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回顾
    三、本文的研究视角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和研究难点
第一章 清末西北史地学与边疆观民族观的显现
    第一节 清末西北史地学兴盛的原因
        一、 传统边疆体系受到冲击
        二、 西北史地学发展的结果
    第二节 西北史地学人的回应性研究概况
        一、 西北考察与西北行记
        二、 关于中俄界务交涉及收复新疆等具体问题的关注
        三、 西北边疆史地考证性着作与地图的绘制
        四、 对经营开发西北地区的建议
    第三节 清末西北史地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
        一、 清末西北史地学人对边疆的认识
        二、 清末西北史地学人民族观的变化
第二章 民国初年的西北史地学与边疆观民族观的变化
    第一节 民国初年西北史地学进入低潮发展期
        一、 边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 缺少适宜的学术环境
    第二节 民国初年西北史地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 民国初年西北史地学取得的成就
        二、 民国初年西北史地学的特点与局限性
    第三节 西北史地学人边疆观与民族观的变化
        一、 边疆主权观念的逐渐明晰
        二、 民族观念的转变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史地学及学人对边疆与民族的认识
    第一节 第二次西北史地学研究高潮的出现
        一、 内外危机的爆发引起史地学人对西北的关注
        二、 国外西北边疆研究的兴盛与我国研究的滞后
        三、 政府开发西北的倡导
    第二节 西北史地学研究高潮的表现
        一、 西北边疆史地学研究的深入
        二、 西北科学研究团体及专业刊物的大量创办
        三、 赴西北开展实地调查的增多及游记类着述的涌现
    第三节 西北史地学人对西北边疆及民族的认识
        一、 西北史地学人边疆意识的深化
        二、 西北史地学人对西北各民族及民族关系的重新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世史论稿》(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2]乾嘉时期(1736-1820)诗经学研究[D]. 赵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4]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D]. 宫文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空间视阈下初盛唐河洛文学研究[D]. 胡永杰. 西北大学, 2018(01)
  • [6]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D]. 龙成松. 武汉大学, 2016(06)
  • [7]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8]晚清新疆吐鲁番社会史研究 ——以地方首领和官办教育为中心[D]. 王启明. 南京大学, 2014(12)
  • [9]先秦戎族研究[D]. 姚磊. 兰州大学, 2014(11)
  • [10]从清末民国的西北史地学看学人的边疆观与民族观[D]. 李倩.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标签:;  ;  ;  ;  

西域学海的收获——读《新疆近代史草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