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技成就与任务

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技成就与任务

一、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卞宇峥[1](2021)在《近三百年来江苏省典型湖泊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湖泊面积不断萎缩,湖泊周边生态功能不断退化,这对湖泊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鉴于此,对湖泊水域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湖泊流域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间的相互影响,可为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监管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江苏省隶属我国东部平原湖区,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湖泊拥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且湖泊面积总量也在各省份间排名第三,研究江苏省境内湖泊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国内其他区域湖泊演变研究提供有效参考资料。本研究基于18世纪初以来的古今地图、历史文献资料及1984-2017年期间的5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历史地理学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近三百年来江苏省典型湖泊水域时空演变过程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区域间湖泊有着不同演变特征。江苏省湖泊大体呈萎缩至稳定的演变特征。清中后期以及建国前后,江苏省湖泊演变相对剧烈;近年来,随着湖泊旅游业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湖岸线由于水泥固定化,湖泊变化幅度较小,趋于稳定;(2)不同时期,江苏省湖泊演变过程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历史时期,江苏省湖泊的演变多由黄淮关系、泥沙淤积等自然因素和人类围湖垦殖、疏浚河道等人为因素引起。而近代以来,围湖造田、兴建水利工程、湖周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成为湖泊演变的主导因素,降水等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弱;(3)苏北区域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的演变具有一致性,历史时期均受黄淮关系影响较大,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成为湖泊演变主导因素;苏南地区的太湖、石臼湖、固城湖的演变无明显一致性。历史时期,太湖主要受气候、海面波动以及三江的淤废等自然因素影响,石臼湖、固城湖演变主要受人类围湖垦殖活动影响。80年代以后,由于政府保护以及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太湖、石臼湖、固城湖面积趋于稳定。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指出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刘倩倩[3](2020)在《明代状元罗洪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贡献研究》文中提出进士科学家这一特殊群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产物,是人文儒学与自然科学水乳交融的历史缩影,以进士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具有典型性研究价值。在诸多进士科学家中进一步选取明代状元罗洪先作为研究对象,从科技史角度分析罗洪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贡献,结合罗洪先所处的时代背景,系统阐释罗洪先科学活动和科学思想的成因,对罗洪先的地理学成就《广舆图》及其它未被关注的科学贡献重新予以评定。通过对罗洪先科学活动、科学贡献和科学思想的挖掘,由点到面,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儒学化特征背后儒学与科学的相互辩证关系,进而批判继承历史科技文化传统,积极寻求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启示。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从科技史视角梳理明代状元罗洪先的科学发展脉络,全面梳理罗洪先的家世、生平、师友交游活动,编制较完整的罗洪先大事年表,总结罗洪先的人生轨迹;(二)提炼罗洪先思想中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尊重客观实际等思想品质,概括他近察远闻、明物察伦、周经改密的科学态度和“求简易”、“务径直”、不以偏概全的求真求简思想,结合罗洪先的个人着述和他人述评探究状元罗洪先科学行为的精神内核;(三)分析归纳罗洪先《广舆图》的创作缘由、参考资料、版本、绘制内容、绘制方法、创作过程及对中外产生的深远影响;(四)归纳罗洪先其他的科学贡献,主要包括“日晷理论”、经纬度以及“月借日光”认识,从历史纵向维度和中西文化交流横向维度对罗洪先做尽可能全面的历史评定,肯定罗洪先在科技史方面的重要价值。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科学包容性极强,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土壤也是催生科学果实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科学是以天人合一为其“体”的东方科学体系,与西方科学范式并道而驰。罗洪先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古代“逆行”而生的特殊现象,但绝不是个例,结合罗洪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活动,以小见大,辩证讨论儒学、科举与古代科学的互动关系,批判继承古代科技传统,为当今社会培养文理兼修的综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靖涵[5](2018)在《海底地貌自动制图综合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图是描述、传递海洋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科学研究、资源开发、航海运输等海洋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海图被称为舰船的“眼睛”,直接影响着舰船的航行效率和航行安全。海图制图综合一直是海图制图、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多尺度表达中的难点,在海洋大数据分析、海洋空间数据挖掘及专题信息抽取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作为海图制图的重要环节和科学问题,海图制图综合的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严重限制了海图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迫切需要研究海图自动综合算法。本文以海图制图中工作量最大、考虑因素最多的海底地貌制图综合为研究对象,从提升海图自动综合自动化程度和丰富海图制图综合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等深线、水深注记等海底地貌要素的制图综合算法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研究了基于海图数据的水深注记选取方法。改进了特征浅点、特征深点、控制水深等特征水深点的识别方法;分析了复杂海底地形区域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面向水深注记选取的复杂海底地形区域自动识别方法;利用TIN模型在地形量化分析和水深注记邻近分析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TIN化简的海图水深注记选取算法。首先,在标准间距约束下,提出了基于“选取线”的水深注记选取方法,实现了水深注记的初步选取;其次,在规定水深间距和地形表达误差的约束下,构建了水深注记选取结果的优化模型。该方法在顾及航行安全的同时,有效的提升了地貌表达精度。另外,水深注记选取结果满足菱形排列的要求,分布密度特征与海图制图要求相一致。(2)研究了基于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水深注记选取方法。分析了多波束数据的水深注记选取特点;根据多波束测深点的排列特征,设计了基于剖面线的山脊点、山谷点以及地形变化点等特征水深的提取方法;考虑局部区域的地形特征建立了顾及坡度、坡向和水深值的菱形搜索模型;最后,通过对特征水深集和菱形搜索结果构成的初始水深选取结果进行抽稀得到最终选取结果。该方法能够满足航行安全的选取要求,有效的保持了地貌特征,且水深注记的菱形排列方式与坡度、坡向相适应。(3)研究了等深线的自动合并方法。首先,分析了等深线的合并条件,设计了一种基于面域图的待合并等深线探测方法,该方法能够避免复杂且费时的地形特征识别;其次,通过桥接区域扩展、“孔”结构填充操作,避免了不可辨“瓶颈”和无法容纳水深注记的小闭合等深线的出现。再次,通过融合待化简弯曲区域和桥接区域实现了等深线合并与化简的一体化;最后,通过对合并结果进行光滑处理,改善了等深线合并结果的光滑性。(4)研究了等深线的化简算法。针对等深线待化简弯曲探测不精确、化简不彻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深线化简算法。首先,改进了等深线上待化简区域的识别方法,将等深线待化简区域分为微小弯曲区域和视觉冲突区域,并实现了两类待化简区域识别;其次,丰富了等深线化简的处理手段,设计了弯曲删除、夸大、凸壳化、“瓶颈”区域分裂等多种综合方法;最后,根据等深线化简的特点构建了新的化简模型实现了等深线的化简。针对等深线化简尺度驱动性不强、形态不光滑的问题,提出了最大曲率约束的等深线化简算法。设计了最大曲率约束的待化简区域探测方法,提高了待化简区域的探测精度;通过节点加密和渐进式节点位移的方式分别对凹弯曲和凸弯曲进行化简,确保了化简结果的光滑性。该方法与比例尺建立了客观联系,是一种尺度驱动型算法,适合海图这种没有固定比例尺的制图环境,且能够避免阈值设置。(5)研究了顾及航行安全的等深线光滑算法。针对等深线光滑需要确保航行安全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段Bezier曲线拟合的等深线光滑方法。首先,为保持原始等深线的弯曲特征,确立了以弯曲为分段单元进行曲线光滑的策略;其次,在航行安全的约束下,分别研究了凹弯曲和凸弯曲的Bezier曲线拟合方法以及弯曲连接处的光滑策略。该方法满足确保航行安全的要求,较好的保持了原始等深线的弯曲特征和形状关键点,且能够避免拓扑错误。另外,该方法能够方便灵活的对局部形状进行调整。

王双[6](2017)在《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地图普适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地图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从面向专家的、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地图产品,到面向大众的地图服务,地图正在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融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如何将面向“地”的研究转向面向“人”的研究,如何将研究的视角从针对“空间”中的地理对象转向针对发生在“时间”中的各种事件,如何将复杂的、模糊的、多样的事件纳入到时空参考框架中进行可视化和分析,建立符合普通用户常识性认知的可视化表达方法,是地图学大众化发展趋势中的必然要求。时空叙事可视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研究,旨在将历史小说、人物传记、新闻报道等不同的叙事文本作为数据源,通过叙事与地理空间技术的结合,建立从事件信息挖掘到事件可视化分析的一套完整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拓展地理空间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应用范畴奠定基础。本文重点从基于叙事文本的事件信息挖掘与标准化处理,文本空间向地理空间的映射,以及面向场景的多维可视化方法几个方面对时空叙事可视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时空叙事可视化的理论与技术框架,建立了对事件中时空信息、人物关系、情感因素、主题内容等进行表达的时空叙事多维可视化方法体系,最后通过两个应用实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现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全面梳理了叙事在地理学与地图学中的现状研究。对地理叙事、地理空间叙事、故事地图、叙事地图等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当前将叙事与地理学、地图学相结合进行的研究还缺乏一个清晰的研究范畴界定,在理论框架、事件存储模型、文本空间到地理空间的映射、可视化方法的选择与认知研究几个方面需要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提出了时空叙事可视化的理论与技术框架。对时空叙事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针对时空叙事表达对象的叙事信息四面体模型,对时空叙事可视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面向叙事文本以及面向可视化场景的事件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文本挖掘、时空数据建模与可视化、地图学认知实验方法等支撑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地图学、认知科学、信息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领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时空叙事可视化的技术路线,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3.建立了文本空间向地理空间的映射机制。在对事件时空语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事件的多级存储模型和事件要素共现模型,前者能够对事件进行不同尺度地划分,并对事件序列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因果关系进行建模和表达,以满足不同尺度可视化的要求;而后者则是用于事件中不同要素(如地名、事件人物等)的存储和相关性分析。同时,基于地理编码技术和数字地名词典,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辅助定位方法的地理匹配模型,实现文本中定性位置信息向地理坐标的转换。4.对时空叙事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分类,建立了面向场景的时空叙事多维可视化方法体系。根据叙事信息四面体模型,将时空叙事进行了维度划分,分别从时空维度、事件人物维度、事件主题维度对可视化方法进行了归类,对不同可视化方法的适用场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场景的可视化应用示例,并指出了作为时空叙事可视化核心的时空维度可视化在应用中存在的几个关键性问题。5.开展了针对时空维度可视化方法的认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法、手绘草图法、眼动实验法、出声思维法等认知实验方法,对时空维度可视化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针对时空路径的时间变形地图解读、不同尺度下时空立方体的可用性以及用户对于文本中定性位置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可视化策略,为时空叙事可视化方法的应用提供指导性原则。6.分别以长征故事和MH370事件为例,实现了基于自由叙事文体和规范性叙事文体的事件多维可视化。针对长征故事这种包含多个子事件的、长时间跨度的历史事件,设计了一套包括历史地名映射在内的地名实体和时间信息规范化标准,基于事件多级存储模型实现了事件序列的多尺度存储与表达。针对MH370事件这种基于大规模新闻语料库的、涉及复杂人物关系的事件,提出了一套新闻事件要素识别与规范化方法,设计了面向地域的事件主题词提取与可视化方法,以及考虑文本位置属性的情感计算与可视化方法,并基于事件要素共现模型,对事件中涉及地点和人物的相关性进行了可视化分析。

邢勇[7](2017)在《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文中认为地图科学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发展和进步,自古以来它就和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密切相关,有着非常深厚的肥沃土壤和社会根基,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空间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之下,地图科学遇到了跨越式发展得以实现的机遇,面对这种机遇我们的地图学家们必须勇敢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地图科学的外延和内涵。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针对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杨梦成[8](2016)在《西方地图学的传入与《康熙皇舆全览图》》文中指出受地理学思想源流区别的影响,中国和西方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地图学传统。明朝末年欧洲传教士来华,在传教的同时也将很多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西方的世界地图。随着西方地图学的传入,中国的地图学传统逐步发生了改变,到清朝康熙年间出现了运用西方测绘手法绘制的全国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本文以《康熙皇舆全览图》为基础对明末清初的地图学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对现代地图学的建设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梳理了中西方绘图技术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整理史料仔细梳理出中西方绘图技术起源与发展的脉络,并探讨了西方地图绘制技术传入中国的情况。中国与西方在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文化背景等条件下绘图技术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中国古代地图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地图的雏形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依据已经出土的古代地图,得证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地图。在裴秀总结了“制图六体”后,中国地图的绘制有了自己的传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地图绘制者。西方的地图绘制传统在古希腊时期成型,与天文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经纬网定位与投影绘制相结合的传统。在中世纪,受神权统治的影响,西方的地图绘制水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人们迷信宗教地图,西方地图绘制传统中断。至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地图绘制传统才重新被人们发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地图学家。在明朝末年出现了一次西学东渐的热潮,东西方不同的绘图技术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碰撞。西方地图绘制手法在之后的中国地图绘制中得到了运用,并发展出“计里画方”与“经纬网”共存的地图。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西方地图绘制技术绘制的中国全图就是《康熙皇舆全览图》本文的第二部分对《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对部分分省图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康熙皇舆全览图》全图采用了汪前进先生整理的《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中的收录的地图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地图绘制的范围。探讨其绘制时采用的绘图技术和地图绘制特点。分省图部分选取康熙六十年木刻版地图中的五幅为研究对象,详细整理了其中出现的部分地名与现在地名的对比情况,并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在地图中存在的一些谬误与错绘。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参与《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人员,以及地图绘制时使用的地图绘制技术。康熙年间以西方先进的绘图手法绘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采用了实地测量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图绘制技术,该地图无论在精度上还是在资料的丰富程度之上都超过了中国以往出现过的地图。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以及他们领导的测绘队伍为完成测绘工作,花了十余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多批次的对中国整个疆域进行了经纬度测绘工作,足迹踏遍清王朝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舆全览图》诞生,是当时最为精准全面的中国地图,该地图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评价,也加速了中国地图学的进程。《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人员中主要包括西方传教士和清朝钦天监的官员。传教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等主导了地图的绘制,中国官员何国柱、索柱、白映堂、贡额等辅助西方传教士进行实测和地图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并逐步习得西方的测绘之法,对于之后《雍正十排皇舆图》,乾隆时期《内府舆图》的绘制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特色与影响。《康熙皇舆全览图》运用了当时先进的地图实测和绘制技术,康熙皇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在中国地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绘制该图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中国的地图绘制人才,并形成了清朝以来的中国地图学传统,时至今日,《康熙皇舆全览图》的部分内容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张海静[9](2016)在《地图隐性知识模型构建及其在点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量是空前的,随之而来的是针对空间要素的监测设施和产品模式的发展,在数据量的级数增长和新的地图生产模式下,地图定制方案更多的面向数据和信息的表达需求,而甚少考虑用户对信息和制图方案的接纳程度,往往出现千篇一律或数据堆积的地图产品,造成视觉变量的变形和地图认知的困扰,严重影响信息传输效率。隐性知识理论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主要研究个体在行为、认知等方面的作用过程和结果。将隐性知识理论引入到地图认知和地图制图领域中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地图产品用户可读性和定制性较差的问题。本论文将隐性知识理论引入到地图认知过程中并指导地图制图工作,通过在地图认知领域用户的隐性知识测评,证明了用户在地图认知中隐性知识结构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以此为基础完善了地图隐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案,并提供了多个点数据可视化案例。首先,本文使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将调查问卷和认知实验的方法相结合,共同制定地图隐性知识维度和分度的量表体系,对用户的隐性知识和使用习惯进行测评,最终得出由元认知、价值观、认知(心象)地图、空间认知和专业技能构成的地图隐性知识模型。地图隐性知识模型具有稳定性、层次性、显着性和多态性的特征,能够解释隐性知识应用于地图认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地图在个体隐性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作用,同时作用于用户对地图隐性知识的获取、转化、存储和记忆过程,直接影响地图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根据地图隐性知识的特征和管理方案,地图隐性知识可以在地图认知和地图制图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图隐性知识理论的应用方面,首先表现为对用户地图隐性知识的测评和挖掘。根据用户地图隐性知识测评结果,建立地图隐性知识量表体系,提取用户地图隐性知识结构类型,并将地图用户分为专家型用户、高级用户、感知型用户、技巧型用户、普通用户和较差用户六种类型,研究不同类型地图隐性知识结构用户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标用户的地图隐性知识结构类型有针对性地定制用户专题地图制图方案,分为偏向型制图方案、补充型制图方案和均衡型制图方案,并结合实际,提供了密集点和特征点两种类型的点数据可视化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用户类型进行测评和分析,得出适应性的地图可视化方案,提出了获取地图用户隐性知识结构和用户反馈的方法。最后,通过对用户反馈的分析证明了根据地图隐性知识结构类型定制的地图方案能够结合艺术性和适用性,取得了用户良好的地图认知反馈和效果。因此,将地图隐性知识应用于地图认知和地图制图的过程是一个良好的学科交叉的尝试,丰富了地图认知的理论体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控制地图隐性知识的维度变量及细节变量,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结论,使得地图与地图学理论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李伟[10](2014)在《面向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大数据”读图时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大众用户能够获取海量地理信息;当前又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缓解信息过载、解决地图服务千篇一律与用户空间知识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己成为时代赋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新使命。由此,空间知识地图服务(Geospatial Knowledge Map Service,缩写GKMS)应运而生,空间知识地图服务具有知识化和个性化两大优势,使地图由“传统单幅地图,试图全部满足众多用户多样化需求”,提升至“多幅、多层、多模式、参数化模板的动态地图,一一对应的主动满足个体用户多样化空间知识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图服务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学科新的前沿热点。实现空间知识地图服务需要研究空间知识地图服务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用户需要获得什么、怎样为用户获取以及如何可视化表达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立足用户研究,以满足用户空间知识需求为主线,实现空间知识地图服务为目标,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维情境,探讨空间知识获取和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表达中用户研究的关键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空间知识地图服务及用户研究背景、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当前研究背景探讨学科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综述地图学及相关领域用户研究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和关键技术,总结知识服务及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相关理论、技术及成果,分析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阐明研究目的及意义,概述了将要展开的研究工作。2.用户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相关理论,论述空间知识获取经验塔,分析情境的多维性和双重性,说明智力三维结构理论,阐述行为理论相关论点,运用活动理论提出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活动系统结构模型;总结空间知识概念,归纳空间知识多级分类体系,论述空间知识地图概念并说明关键问题、展开相关辨析;讨论空间知识地图服务要点,分析服务结构、总结服务模式;创新用户空间知识转化CECI模型,进而分析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研究框架,提出用户研究两大关键策略。3.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维情境分析与建模。分析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多维情境因素,创新性地将多维情境分为用户当前外情境域和角色预期内情境域,针对多维情境各组成部分特别是用户角色情境展开具体分析,并探讨了人机交互和情境获取的问题;将用户需求、多维情境因素及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系统相关联,提出并解析了用户空间知识需求的五个层次;构建用户空间知识获取服务流程模型和服务系统组织架构,分析了关键模块、说明了关键问题。4.用户调控获取空间知识研究。根据知识转换模式,探讨了融合地学专业知识发现方法和技术、基于主观地理情境调控获取空间知识的机制;进行用户知识库构建研究,设计系统架构,描述事实后进行情境事实的组织和管理,构建角色-行为-对象-特征关联树,研究多种调控类规则提取策略,确定知识表示方法;进而综合多种用户研究方法,开展用户知识库基础实验;针对POI推荐问题,分析推荐情境因素,设计推荐流程,改进TOPSIS算法进行用户综合效用规则的提取与应用实验。5.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的用户研究。论述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要点,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情境因素影响环,探讨地图可视化关键环节;分析双重编码理论,基于PASS模型讨论用户视觉感受和空间认知问题,提出空间知识地图设计流程;基于用户视觉感受的无意识性,进行地图模板用户视觉感受眼动实验,分析用户静态情境因素,改进C4.5算法提取地图模板匹配规则并加以验证;进行凸显用户认知需求的空间知识地图符号设计,提出基于语言学的设计策略,通过符素情境语义构建和符号陈述语法构造,将符号表达与知识陈述相关联,根据符号设计机制设计符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6.空间知识地图服务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说明城市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需求背景,设计试验系统功能框架,拟定技术方案,分析多维情境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的问题,构建了试验系统数据库;探讨地图服务功能模型编制方法,阐述用户知识库建立的关键问题,编制调控类规则获取模型,实现了十余种空间知识地图服务功能;论述试验系统地图可视化的技术实现方法,最后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

二、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近三百年来江苏省典型湖泊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湖泊时空演变研究
        1.2.2 湖泊演变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江苏省自然地理概况
        2.1.2 江苏省典型湖泊
    2.2 数据来源
        2.2.1 地图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历史文献等辅助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古地图湖泊水域提取方法
        2.3.2 遥感影像湖泊水域提取方法
        2.3.3 空间分析
        2.3.4 湖泊面积动态变化度
        2.3.5 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江苏省典型湖泊时空演变过程
    3.1 湖泊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3.1.1 历史时期湖泊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3.1.2 20 世纪40 年代以来湖泊空间形态变化特征
    3.2 湖泊面积随时间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典型湖泊演变影响因素探究
    4.1 历史时期湖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骆马湖
        4.1.2 大纵湖
        4.1.3 洪泽湖
        4.1.4 高邮湖群
        4.1.5 石臼湖与固城湖
        4.1.6 太湖
    4.2 建国以来湖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为因素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明代状元罗洪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价值
        1.1.1 进士科学家是传统文化文理交融的缩影
        1.1.2 罗洪先是兼备儒学与科学素养的进士科学家代表
        1.1.3 罗洪先《广舆图》及其他科学贡献意义重大
        1.1.4 罗洪先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弥足珍贵
    1.2 研究综述
        1.2.1 罗洪先地图学研究综述
        1.2.2 关于罗洪先的其他相关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3.2 人文地理学研究法
        1.3.3 个案归纳概括法
    1.4 资料来源
    1.5 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罗洪先生平经历考论
    1.1 罗洪先家世概述
    1.2 罗洪先生平概述
    1.3 罗洪先交游考
        1.3.1 幼好守仁传习录
        1.3.2 师事同邑李中
        1.3.3 结交阳明弟子
        1.3.4 契心挚友唐顺之
        1.3.5 归田精究学问
        1.3.6 除弊顿,躬振给,引寇去
    1.4 罗洪先科举仕进考
        1.4.1 第一次入朝——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
        1.4.2 第二次入朝——请告逾期,离家赴任
        1.4.3 第三次入朝——召任春坊左赞善,起复经筵讲官
        1.4.4 时事日非,决意仕进
    1.5 小结
第二章 罗洪先科学思想考论
    2.1 罗洪先科学思想的形成因素
        2.1.1 社会因素
        2.1.2 个人因素
    2.2 “天高地下,日东月西”的科学认识
    2.3 “格物笃行”的科学观
        2.3.1 近察远闻知民困
        2.3.2 明物察伦致学问
        2.3.3 周经改密纯实际
    2.4 小结
第三章 罗洪先《广舆图》再研究
    3.1 中国传统舆地图特点概述
    3.2 罗洪先《广舆图》考
        3.2.1 《广舆图》创作缘由
        3.2.2 《广舆图》资料来源
        3.2.3 《广舆图》版本信息梳理
        3.2.4 《广舆图》内容及绘制方法
    3.3 罗洪先《广舆图》的价值和影响
        3.3.1 保存珍贵的古地图资料
        3.3.2 《广舆图》的“作图四义”
        3.3.3 纠正历史遗留错误观念
        3.3.4 对中国的影响
        3.3.5 对国外的影响
        3.3.6 《广舆图》影响广泛原因分析
        3.3.7 《广舆图》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
    3.4 《广舆图》的“非科学性”
    3.5 小结
第四章 罗洪先的其他科学贡献
    4.1 “日晷辩”与现代纬度概念
        4.1.1 元郭守敬所制圭表概况
        4.1.2 大都日晷,其缪何疑
        4.1.3 日晷辩,复详其制
        4.1.4 圭表测影与现代纬度
    4.2 “月借日光说”
    4.3 小结
结语
    1.1 儒学与古代科学的辩证关系
    1.2 科举与古代科学的辩证关系
    1.3 批判继承古代科技文化传统
    1.4 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海底地貌自动制图综合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等深(高)线综合
        1.2.2 水深注记综合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选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海底地貌综合基础理论
    2.1 海底地貌制图综合相关概念
        2.1.1 海图的概念
        2.1.2 海底地貌表达
        2.1.3 海底地貌综合
    2.2 海底地貌制图综合的影响因素
    2.3 水深注记选取的基础理论
        2.3.1 水深注记选取的内涵
        2.3.2 水深注记选取的约束
        2.3.3 水深注记选取分类
        2.3.4 水深注记选取模型
    2.4 等深线综合的基础理论
        2.4.1 等深线的特点
        2.4.2 等深线表达的海底地貌特征分析
        2.4.3 等深线综合的基本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深注记选取方法研究
    3.1 特征水深注记识别方法
        3.1.1 特征浅(深)点识别方法
        3.1.2 控制水深识别方法
    3.2 复杂海底地形区域提取
        3.2.1 复杂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3.2.2 水深点地形特征度量
        3.2.3 复杂地形特征水深点提取
        3.2.4 复杂海底地形区域边界构建
        3.2.5 实验分析
    3.3 基于海图数据的水深注记选取
        3.3.1 基本思路
        3.3.2 距离约束的TIN化简
        3.3.3 局部水深注记调整
        3.3.4 实验分析
    3.4 基于多波束数据的水深注记选取
        3.4.1 多波束水深选取的基本思路
        3.4.2 特征水深点提取
        3.4.3 水深点菱形搜索
        3.4.4 基于TIN的水深点渐进删除
        3.4.5 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深线合并方法
    4.1 图形合并的基本方法
        4.1.1 缓冲区法
        4.1.2 Delaunay三角网法
    4.2 待合并等深线识别
        4.2.1 约束Delaunay三角网
        4.2.2 等深线合并的条件
        4.2.3 凸部等深线识别方法
        4.2.4 面域自动划分
        4.2.5 待合并等深线提取
    4.3 邻近等深线合并
        4.3.1 桥接区域扩展
        4.3.2 “孔”的提取
        4.3.3 弯曲识别与形态化简
        4.3.4 等深线合并
        4.3.5 等深线光滑处理
    4.4 等深线合并实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持弯曲特征的等深线化简方法
    5.1 航海图等深线化简的特点
        5.1.1 等深线化简的基本要求
        5.1.2 等深线化简与等高线化简的区别
    5.2 等深线弯曲化简现状分析
        5.2.1 基于弯曲识别的化简方法
        5.2.2 双缓冲区算法
        5.2.3 问题分析
    5.3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深线化简
        5.3.1 弯曲识别与度量
        5.3.2 待化简区域识别
        5.3.3 待化简区域处理方法
        5.3.4 等深线化简过程
        5.3.5 实验分析
    5.4 最大曲率约束下的等深线化简
        5.4.1 基本原理
        5.4.2 曲率计算
        5.4.3 弯曲划分
        5.4.4 凹弯曲化简
        5.4.5 凸弯曲化简
        5.4.6 等深线化简过程
        5.4.7 实验分析
        5.4.8 讨论
    5.5 等深线化简方法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顾及航行安全的等深线光滑方法
    6.1 等深线光滑的基本要求
    6.2 常用光滑曲线
        6.2.1 Bezier曲线
        6.2.2 B样条曲线
        6.2.3 三次B样条与三次Bezier曲线的比较分析
    6.3 多段Bezier曲线拟合的等深线光滑
        6.3.1 基本思路
        6.3.2 等深线弯曲单元划分
        6.3.3 凸弯曲单元光滑
        6.3.4 凹弯曲单元光滑
        6.3.5 弯曲间连接处光滑处理
        6.3.6 参数设置
        6.3.7 实际应用中光滑过程
        6.3.8 实验分析
        6.3.9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地理学中的叙事研究
        1.3.2 地图学中的叙事研究
        1.3.3 研究现状总体分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内容与组织
第二章 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技术框架
    2.1 时空叙事可视化研究范畴
        2.1.1 概念解析
        2.1.2 表达对象
        2.1.3 特征分析
    2.2 事件分类体系
        2.2.1 面向叙事文本的事件分类体系
        2.2.2 面向可视化场景的事件分类体系
    2.3 时空叙事可视化关键技术
        2.3.1 文本挖掘技术
        2.3.2 面向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构建
        2.3.3 时空数据可视化技术
        2.3.4 地图学认知实验方法
    2.4 时空叙事可视化研究框架
        2.4.1 技术路线
        2.4.2 关键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本空间向地理空间的映射
    3.1 事件的时空语义
        3.1.1 事件的时间语义
        3.1.2 事件的空间语义
    3.2 事件的多级存储模型
        3.2.1 模型元素
        3.2.2 模型设计
        3.2.3 基于XML的模型实现
    3.3 事件要素的共现模型
        3.3.1 共现分析原理
        3.3.2 地名共现模型
        3.3.3 事件人物共现模型
    3.4 地理匹配模型
        3.4.1 地理编码技术
        3.4.2 数字地名词典
        3.4.3 人工辅助定位
        3.4.4 模型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空叙事的多维可视化方法
    4.1 时空叙事的多维度特征
        4.1.1 时空叙事的维度划分
        4.1.2 可视化设计原则
    4.2 时空维度可视化
        4.2.1 时空路径的时间变形
        4.2.2 基于空间维的可视化方法
        4.2.3 基于时间线的可视化方法
    4.3 事件人物维度可视化
        4.3.1 人物知识图谱
        4.3.2 人物关系网络图
    4.4 事件主题维度可视化
        4.4.1 针对主题时序性的可视化方法
        4.4.2 针对主题权重性的可视化方法
    4.5 面向场景的可视化方法体系
        4.5.1 适用场景分析
        4.5.2 面向场景的可视化应用示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空维度可视化的认知研究
    5.1 空间认知理论
        5.1.1 常识空间认知理论
        5.1.2 地图空间认知理论
    5.2 时空路径的空间视角与时间变形
        5.2.1 变形地图的认知研究
        5.2.2 眼动实验设计
        5.2.3 眼动数据分析
        5.2.4 可视化策略
    5.3 不同尺度下的时空立方体可用性
        5.3.1 时空立方体可用性研究
        5.3.2 眼动实验设计
        5.3.3 眼动数据分析
        5.3.4 可视化策略
    5.4 定性位置认知研究
        5.4.1 定性位置
        5.4.2 时空叙事中的定性位置认知
        5.4.3 手绘草图实验设计
        5.4.4 手绘草图实验分析
        5.4.5 眼动实验设计
        5.4.6 眼动数据分析
        5.4.7 可视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时空叙事可视化应用实例
    6.1 长征故事可视化
        6.1.1 事件特征分析
        6.1.2 时空信息规范化
        6.1.3 事件的多级存储模型构建
        6.1.4 可视化原型系统
    6.2 新闻事件可视化
        6.2.1 事件特征分析
        6.2.2 基于文本挖掘的事件信息抽取
        6.2.3 地名共现可视化分析
        6.2.4 事件人物共现可视化分析
        6.2.5 事件主题可视化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1.1 主要研究工作
        7.1.2 主要创新点
    7.2 前景展望
附录一 定性位置认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西方地图学的传入与《康熙皇舆全览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西方地图学的传入
    第一节 中国传统绘图技术
        一、远古至秦汉时期出现原始地图
        二、晋代裴秀提出“制图六体”理论
        三、晋代到明朝绘图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地图学的发展
        一、西方原始地图及古代地图
        二、中世纪西方地图
        三、墨卡托时代的地图学
    第三节 西方地图学的传入
        一、西方地图学的传播者及路径
        二、西方地图学的传播内容
第二章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诞生背景
        一、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来华传教士的科学背景
        二、《康熙皇舆全览图》诞生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内容
        一、《康熙皇舆全览图》全国总图
        二、《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分省图
    第三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特点
        一、采用地理坐标法进行测绘
        二、全国规模的测量
第三章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人员及测绘
    第一节 参与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的人员
        一、参与绘制的西方传教士
        二、参与绘制的中国官员
    第二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
        一、《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过程
        二、《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量技术
        三、《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绘制
第四章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意义与影响
    第一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意义
    第二节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地图隐性知识模型构建及其在点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
        1.2.1 地图、地图产品
        1.2.2 知识模型
        1.2.3 隐性知识
        1.2.4 点数据
        1.2.5 可视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隐性知识理论
        1.3.2 隐性知识测评
        1.3.3 地图认知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2 隐性知识理论与应用
    2.1 概念来源
        2.1.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2.1.2 隐性知识概念
    2.2 层次构成
        2.2.1 个体隐性知识内部层次
        2.2.2 个体隐性知识与组织隐性知识
    2.3 隐性知识的结构模型(维度)
        2.3.1 Polanyi的隐性知识三元结构模型
        2.3.2 Wagner的隐性知识三维立体结构模型
        2.3.3 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
        2.3.4 李作学的隐性知识结构维度模型
    2.4 应用领域
        2.4.1 知识管理
        2.4.2 语言模式
        2.4.3 知识共享
3 地图隐性知识概念与测评
    3.1 地图隐性知识的概念
    3.2 地图隐性知识测评方案
        3.2.1 测评原则及可行性
        3.2.2 测评问卷设计
        3.2.3 信度检验、效度检验
        3.2.4 认知实验设计
        3.2.5 结构方程模型
    3.3 地图隐性知识维度
        3.3.1 元认知
        3.3.2 价值观
        3.3.3 认知(心象)地图
        3.3.4 空间认知
        3.3.5 专业技能
    3.4 地图隐性知识测试内容设计
        3.4.1 题目构成
        3.4.2 实验设计
    3.5 地图隐性知识测评结果
        3.5.1 实验结果分析
        3.5.2 多尺度量表的建立
4 地图隐性知识结构模型与管理
    4.1 地图隐性知识结构模型
        4.1.1 结构模型的建立
        4.1.2 模型标准化系数确立
        4.1.3 结构模型特征
    4.2 地图隐性知识管理
        4.2.1 获取与转化
        4.2.2 存储与记忆
        4.2.3 共享与传播
    4.3 地图隐性知识应用
        4.3.1 在地图认知中的作用
        4.3.2 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
5 用户地图隐性知识度量和类型
    5.1 地图隐性知识评价方式
        5.1.1 测试评分
        5.1.2 用户使用习惯测评
        5.1.3 用户数据挖掘
    5.2 用户隐性知识结构特征量表
        5.2.1 量表总体设计
        5.2.2 各维度量表设计
    5.3 用户特征类型提取
        5.3.1 专家型用户
        5.3.2 高级用户
        5.3.3 感知型用户
        5.3.4 技巧型用户
        5.3.5 普通用户
        5.3.6 较差用户
6 地图隐性知识用户分类可视化方案
    6.1 面向用户专题地图定制方案
        6.1.1 偏向型制图方案
        6.1.2 补充型制图方案
        6.1.3 均衡型制图方案
    6.2 点数据可视化方案实例
        6.2.1 密集点可视化方案
        6.2.2 特征点可视化方案
        6.2.3 差异化点数据可视化
    6.3 用户反馈方案
        6.3.1 用户地图方案选择
        6.3.2 用户反馈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一:隐性知识问卷
附录二:调查问卷部分结果统计
附录三:测试因子分析与信度、效度检验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10)面向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3.1 相关领域用户研究现状
        1.3.2 地图学领域用户研究现状
        1.3.3 知识服务相关研究现状
        1.3.4 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相关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文内容及组织
第二章 用户研究理论基础
    2.1 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基础
        2.1.1 用户概述
        2.1.2 事物认知金字塔
        2.1.3 空间知识获取经验塔
        2.1.4 空间知识获取的情境基础
        2.1.5 智力三维结构理论
    2.2 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行为活动理论
        2.2.1 行为相关理论
        2.2.2 活动理论
    2.3 空间知识基础研究
        2.3.1 世界、时空与地理空间
        2.3.2 空间知识概念
        2.3.3 空间知识特征
        2.3.4 空间知识分类
    2.4 空间知识地图服务解析
        2.4.1 空间知识地图概述
        2.4.2 空间知识地图分析
        2.4.3 空间知识地图服务概述
        2.4.4 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结构与模式
    2.5 面向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研究策略
        2.5.1 空间知识转化研究
        2.5.2 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研究框架
        2.5.3 用户研究关键策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维情境分析与建模
    3.1 用户获取空间知识的多维情境研究
        3.1.1 多维情境构成
        3.1.2 用户当前外情境域分析
        3.1.3 角色预期内情境域分析
        3.1.4 人机交互与情境获取
    3.2 基于情境的用户空间知识需求层次
        3.2.1 适应性匹配
        3.2.2 可视化定制
        3.2.3 约束分析获取
        3.2.4 调控综合推荐
        3.2.5 获取结果语义关联
    3.3 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型构建
        3.3.1 服务流程模型
        3.3.2 系统组织架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户调控获取空间知识研究
    4.1 用户空间知识获取机制
        4.1.1 获取机制关键问题分析
        4.1.2 应用地学专业知识发现方法和技术
        4.1.3 基于主观地理情境
        4.1.4 调控获取空间知识
    4.2 用户知识库设计
        4.2.1 用户知识库概述
        4.2.2 用户知识库系统架构
    4.3 用户知识库事实的组织管理
        4.3.1 用户知识库事实描述
        4.3.2 用户当前外情境域事实知识组织
        4.3.3 角色预期内情境域事实知识组织
    4.4 用户调控类规则提取策略
        4.4.1 规则分类解析
        4.4.2 规则提取分析
        4.4.3 规则知识表示
    4.5 用户知识库基础实验
        4.5.1 实验目的
        4.5.2 实验内容及实施
        4.5.3 实验结论与讨论
    4.6 用户综合效用规则提取与应用实验
        4.6.1 POI推荐研究现状
        4.6.2 POI推荐情境分析
        4.6.3 POI综合推荐流程
        4.6.4 改进TOPSIS的综合效用规则提取算法
        4.6.5 规则获取与应用实验分析
        4.6.6 规则验证与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的用户研究
    5.1 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探讨
        5.1.1 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概述
        5.1.2 以用户为中心情境影响因素
        5.1.3 可视化关键环节
        5.1.4 空间知识地图可视化原则
    5.2 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知识地图设计基础
        5.2.1 双重编码理论
        5.2.2 PASS模型分析
        5.2.3 空间知识地图设计流程
    5.3 地图模板的用户视觉感受眼动实验
        5.3.1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5.3.2 眼动实验过程描述
        5.3.3 改进C4.5 算法的规则提取
        5.3.4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5.4 凸显用户认知需求的地图符号设计
        5.4.1 地图符号设计相关现状分析
        5.4.2 空间知识地图符号设计理念探析
        5.4.3 基于语言学的符号设计策略
        5.4.4 空间知识地图符号设计机制
        5.4.5 符号设计实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空间知识地图服务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
        6.1.1 城市空间知识地图服务概述
        6.1.2 试验系统功能框架
        6.1.3 技术实施方案
    6.2 试验系统数据库构建
        6.2.1 用户当前外情境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6.2.2 角色预期内情境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6.2.3 数据库组织管理
    6.3 约束获取服务功能实现
        6.3.1 服务功能模型编制方法
        6.3.2 约束获取服务模型编制
    6.4 调控获取服务功能实现
        6.4.1 用户知识库建立分析
        6.4.2 调控类规则提取模型编制
        6.4.3 逻辑和策略型服务功能模型编制
        6.4.4 推理(推荐)型服务模型编制
    6.5 试验系统地图可视化技术实现
        6.5.1 改进C4.5 算法的地图模板匹配规则提取
        6.5.2 地图可视化表达方法
    6.6 试验系统初步评价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三百年来江苏省典型湖泊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探究[D]. 卞宇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明代状元罗洪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贡献研究[D]. 刘倩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海底地貌自动制图综合算法研究[D]. 李靖涵.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02)
  • [6]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双.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7(06)
  • [7]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任务[J]. 邢勇. 城市地理, 2017(04)
  • [8]西方地图学的传入与《康熙皇舆全览图》[D]. 杨梦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9]地图隐性知识模型构建及其在点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D]. 张海静. 武汉大学, 2016(08)
  • [10]面向空间知识地图服务的用户研究[D]. 李伟.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现代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科技成就与任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