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

循环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

一、应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君[1](2021)在《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认为前言: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造成全球约400万人死亡,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生产力损失方面给社会经济以及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负担。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呼吸道病毒,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导致2009年流感大流行新型H1N1病毒以及2019年出现的SARS-Co V-2病毒等,均对全球健康和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与14%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相关,每年有5-10%的成年人和20-30%的儿童感染流感,导致全球300-500万例严重病例,约100万人死亡。尽管目前针对流感病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病毒变异等多种综合因素,每年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仍会对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重大影响。流感的季节性表明,气象因素可能对其传播具有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340万例与流感相关的门诊病人和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根据积温分布,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气象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导致呼吸系统传染病病毒的生存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呼吸系统传染病中的肺炎是全世界儿童最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2017年,肺炎导致全球超过80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占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的15%。有研究指出儿童肺炎感染水平不仅与病原体和遗传因素有关,气象和空气污染物也是导致儿童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每单位体重的空气吸入量大于成年人,并且鉴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使得儿童成为一个对于危险因素暴露更加敏感的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儿童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暴露是以前几代人未曾经历的,据预测,这一代在生命后期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水平将是空前的,肺炎引起的疾病负担可以也应该被预防。因而,探讨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物对我国儿童肺炎感染的影响对于人群加强个人防护以及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包括封城、封闭学校、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带口罩、手卫生、公共场所消杀、保持社交距离等。由于新冠与流感一样,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被认为是呼吸液滴,各种NPI的采用目的是大幅度减少人群的接触率,从而减缓病毒的传播,因此,这些针对新冠预防的NPIs措施对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同的遏制作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在流感流行模式上是否还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特点?或者说是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国际和国内水平的NPIs作用下,以上国家的新冠病例发展趋势是怎样变化的?此外,由于NPIs措施也是防控其它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措施下,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哪些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降与否、高峰何在、幅度如何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在呼吸性传染病中,流感和新冠都能引发全球大流行,由于其影响规模广泛,波及人口众多,引发了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为了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我们首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的发表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学基础。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全面了解气象因素和NPIs对流感以及COVID-19流行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而为本研究的设计开展提供翔实客观的文献学支撑。通过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国家、作者、研究主题以及文献被引情况等信息,并对文献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所得结论将为本研究下一步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2)通过开展基于省级水平的流感流行模式以及流感流行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NPIs措施对北温带国家新冠和流感流行趋势的影响,辨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受各国疫情防控政策和NPIs措施影响,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流感流行季节性特征和流感流行变化趋势,以在新冠和流感同时开展常态化防控的未来给出一定的支撑依据。(3)利用气象因素和大气质量监测指标对中国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的影响及建模分析,以探查大气污染物以及气象因素的短期效应与沈阳地区儿童肺炎门诊日就诊人次的相关性。(4)通过比较2009-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NPIs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的研究综合使用Cite Space和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来呈现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已发表文献中科学知识的可视化。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获得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主题演化趋势以及当前研究热点,指导论文其他部分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利用月平均年度百分比(Monthly annual average percent,MAAP)作为评价流感病毒流行水平的指标,将MAAP之和达到全年75%的最少几个月份作为本年度流感流行期,绘制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图。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省气象因素和MAAP的相关性,根据第一部分的文献计量学结果,我们在此处纳入的气象学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及降水,进而应用R软件绘制全国逐月流感流行分布图及各省流感MAAP同气象因素趋势图。选取位于北温带的9个国家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基于人口密度计算各国的流感发病率,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展示各国2015/16至2019/20流感季流感病例整体及分型毒株的流行趋势,以及2020年1月以来,在WHO和各国代表性卫生事件及NPIs的作用下,不同国家之间流感病例和新冠病例的发病变化趋势。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NPIs措施,绘制各国新冠疫情发展变化趋势。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新冠发病数据的存储和前期处理,插图,涉及到的R包包括ggplot2以及ggpubr等。在文献计量学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研究选定与气象因素相关性较强中国北方城市沈阳作为研究地点,通过构建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探讨环境气象因素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在控制住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周末效应之后,通过模型的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赤池信息准则)数值进行最优模型的选择,构建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有关NPIs措施的建模研究目前属于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第四部分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防控措施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假定传染病月别发病数据具有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时间序列规律。通过传染病的月别历史发病率拟合最优的时间序列模型并预测下一年的传染病发病率。考查模型的准确性,候选模型包括指数平滑和SARIMA模型。结果:文献计量学显示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NPIs与流感及新冠的相关性研究在2020年前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2020年相关文献发表量呈现出暴发式增长。温度和湿度是气象因素和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性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在我国,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区流感流行的全年集中趋势越显着,流行期相对缩短,流行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季,高纬度地区流感流行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较低纬度地区更显着。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四项气象学指标中,气压和各地区流感流行强度呈正相关,除中国南方个别地区,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感流行强度呈负相关。北温带各国历年流感流行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单峰模式,且都集中在冬春季节流行,人口密度校正后的流感病例数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历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较其他国家严峻。受NPIs的影响,中国2019/20流感季的监测数据从第2周起就开始迅速下降,第9周左右就提前结束了本季流感,其他大部分国家本季流感流行趋势也在第10周左右集中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在一系列严格的NPIs的出台和全民高度配合的下,于3月初就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进展,其他国家的新冠疫情发展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新冠发病趋势后续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抬高。由于缺乏各国NPIs开展和执行力度的详细数据,我们选取的代表性公共卫生政策及重要疫情防控事件的发布时间点和各国新冠发病趋势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通过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和环境气象因素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单污染物模型中O3对模型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PM2.5和SO2。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变量纳入到最终的多污染物模型当中。一定数值范围内,O3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效应随着其浓度的上升而变弱,平均气压和日均相对湿度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影响变化不大,风速达到3.5m/s左右时,对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着,PM10则在125μg/m3浓度左右达到最大效应。通过对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发现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多数病种发病率的拟合效果都比较良好。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与时间序列预测值相比,以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实际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结论:(1)温度和湿度是气象与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既往关于NPIs与流感的联合研究并不算多,2020年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并将主题进一步细化,比如手卫生、接触追踪等,此外和NPIs相关的模型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研究类别,关于NPIs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建模研究可能将持续其研究热度。(2)据我们了解,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整合十余年的流感病例和气象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通过将病例数据进行MAAP转换,使流感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模式更加清晰,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流行期确认的方法参考。选取的北温带9国历年流感流行期均呈单峰流行模式,且集中于在冬春季节高发,受国际及国内NPIs措施作用影响,北温带各国2019/20流感季均提前结束。(3)广义相加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环境气象因素条件下,沈阳地区儿童肺炎的发病情况,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PM2.5以及SO2是对儿童肺炎发病影响比较大的指标。(4)大部分传染病适用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除了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外,应对COVID-19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呼吸道、消化道、血源及性传播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防控具有辅助作用。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作用最大,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

范志成,李凯杰,程猛,夏咏[2](2016)在《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发病与媒介按蚊季节特征及其关系》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和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襄阳市襄州区1980-1987年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襄阳市襄州区1980-1987年疟疾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31日、6月12日9月18日和4月26日11月4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98 d和192 d;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21日、6月上旬8月下旬和5月上旬10月上旬,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82 d和162 d;各年疟疾发病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3 061,P<0.01),各年蚊媒密度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0 707,P<0.01)。结论襄阳市襄州区疟疾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1980-1987年蚊媒活动高峰日比疟疾发病高峰日提前10 d,疟疾发病高峰期比蚊媒活动高峰期天数差值为16d,疟疾发病流行期比蚊媒活动传播期天数差值为30 d。

李凯杰,林文,范志诚,皮琦,陈莉,夏菁,蔡顺祥,张华勋[3](2015)在《湖北省间日疟发病与传疟按蚊关系的圆形分布法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湖北省间日疟(plasmodium vivax,p.v.)流行区间日疟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关系,为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二代病例及消除疟疾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2005-2009年5个疟疾监测点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2005-2009年间日疟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28日、5月26日9月28和3月27日11月28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126 d和246 d;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30日、6月2日8月29日和5月1日10月26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90 d和176 d。蚊媒密度平均角单独检验有统计学意义(F=14.84,P<0.001);各年间日疟发病平均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P<0.001)。结论湖北省间日疟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由于受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生产生活方式变化,间日疟发病季节性与蚊煤季节性特征一致性比早期研究差异较大。

王修峰,颜丙新,刘伟,孙喜红,姜文国[4](2015)在《圆形分布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11-2013年济宁市手足口病资料,用Rayleig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济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分布,报告病例数从3月份开始增加,病例主要集中于5-7月,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61%(4 435/6 770),其中又以5月发病人数最多。济宁市手足口病疫情存在季节性高峰,平均角为162.33°,发病高峰日对应日期为164.5d,发病高峰日为6月13日,可信区间为(104.72°,219.61°),对应的日期为(106d,222d),高峰期为4月16日-8月10日,持续时间为116d。结论济宁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存在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应根据发病时间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李凯杰,林文,范志诚,陈莉,董小蓉,夏菁,孙凌聪,胡乐群,裴速建,张华勋[5](2014)在《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按蚊的季节特征及其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了解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为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二代病例及消除疟疾路径分析和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收集湖北省疟疾消除启动前2005—2009年5个疟疾监测点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闻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湖北省2005—2009年疟疾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28日、5月26日至9月28日和3月27日至11月28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为126天和246天;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30日、6月15日至9月12日和5月2日至10月26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90天和176天:2005—2009年蚊媒活动高峰日比疟疾发病高峰日迟2天,疟疾发病高峰期比蚊媒活动高峰期天数差值为36天,疟疾发病流行期比蚊媒活动传播期天数差值为70天。蚊媒密度平均角单独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疟疾发病平均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4.84,P<0.01)。湖北省疟疾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由于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疟疾发病季节性与蚊煤季节性特征一致性比早期研究差异较大。

李凯杰,林文,范志诚,陈莉,董小蓉,夏菁,孙凌聪,胡乐群,裴速建,张华勋[6](2014)在《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按蚊的季节特征及其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了解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媒介按蚊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为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二代病例及消除疟疾路径分析和验证工作提供依据。收集湖北省疟疾消除启动前2005—2009年5个疟疾监测点疟疾疫情和蚊媒监测的历史资料,按月统计闻日疟发病数和蚊媒密度,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湖北省2005—2009年疟疾发病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分别为7月28日、5月26日至9月28日和3月27日至11月28日,高峰期和流行期天数分别为为126天和246天;媒介按蚊活动的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分别为7月30日、6月15日至9月12日和5月2日至10月26日,高峰期和传播期天数分别为90天和176天:2005—2009年蚊媒活动高峰日比疟疾发病高峰日迟2天,疟疾发病高峰期比蚊媒活动高峰期天数差值为36天,疟疾发病流行期比蚊媒活动传播期天数差值为70天。蚊媒密度平均角单独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疟疾发病平均角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4.84,P<0.01)。湖北省疟疾发病及媒介按蚊活动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由于环境改变,气候变化,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疟疾发病季节性与蚊煤季节性特征一致性比早期研究差异较大。

李清,王小花,吴方[7](2013)在《海宁市2004-2010年常见传染病季节性分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掌握疾病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圆形分布法及集中度法对海宁市2004-2010年常见传染病的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麻疹、风疹有较强的季节性;乙肝、痢疾、结核病、伤寒、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淋病、梅毒、腮腺炎等为全年散在发病。结论:对季节性强的传染病应根据其高峰期采取针对性的防制措施,对季节性分布差的传染病应做好全年的监测防病工作。

黄德生,单连峰,曲波,关鹏,周宝森[8](2008)在《辽宁省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下甲型肝炎发病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辽宁省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下甲型肝炎季节性和趋势性发病特征。方法该地区1981-1993年甲型肝炎发病率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和余弦函数模型分析甲型肝炎季节性发病规律,利用Daniel检验分析年发病趋势特征。结果该地区甲型肝炎发病高峰时点为10月中旬,圆形分布构成比法确定的高峰时区为7月25日至12月29日,余弦函数确定的高峰时区为9月11日至11月18日。含第一谐量的余弦方程决定系数R2为0.6234;含第二谐量的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121,平稳性Daniel检验为0.3132(P>0.05)。结论该地区自然条件下发病率无逐年上升或下降的明显趋势,秋季为该地区甲型肝炎的高发时期,但是也不能忽视春季的发病。含有第二谐量的余弦方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具有两个高峰的周期性数据。

李兰芳,魏华江,肖春燕[9](2007)在《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计算霍乱发病季节高峰月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预防和控制霍乱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对广州市海珠区19962005年霍乱发病季节高峰月日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海珠区霍乱发病高峰时点在7月18日,95%病例所在累计时区为:3月28日~11月7日。[结论]在霍乱发病高峰阶段应更好地做好防治措施,有效地防止发病。

陈敏,王晓之,胡伟红,刘咸桢[10](2007)在《应用圆形分布法对长沙市肠道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长沙市2001-2005年肠道传染病在时间上的流行特征,为制订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长沙市肠道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论对季节性分布明显的肠道传染病应根据其发病高峰期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二、应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气象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措施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检索策略
        2.3 分析工具
    3 结果
        3.1 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3.1.1 历年发文趋势
        3.1.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3.1.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3.1.4 关键词演化分析
        3.1.5 高被引文献分析
        3.2 NPIs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3.2.1 历年文献发表趋势
        3.2.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3.2.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3.2.4 关键词演化分析
        3.2.5 高被引文献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以及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
        2.2.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研究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3.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3.2.1 2015/16-2019/2020五个流感季各国流感流行趋势
        3.2.2 2020年COVID-19的流行趋势及国际国内标志性事件与NPIs的实施时间线
        3.2.3 全球防控新冠疫情背景下,北温带9国流感流行趋势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沈阳市大气污染及气象因素与儿童肺炎门诊人次关联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儿童肺炎门诊数据资料
        2.2 大气质量监测及气象数据资料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的一般情况
        3.2 儿童肺炎门诊资料的一般情况
        3.3 各种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数值对儿童肺炎门诊量当日及滞后效应分析
        3.4 单污染物模型
        3.5 多污染物模型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发病数描述统计
        3.2 时间序列分析拟合与外推预测
        3.3 保护率的计算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发病与媒介按蚊季节特征及其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1.2方法
2 结果
    2. 1 疟疾发病季节分布特征
        2.1.1发病情况
        2.1.2高峰日、高峰期和流行期
    2.2媒介按蚊季节分布特征
        2.2.1密度监测情况
        2.2.2高峰日、高峰期和传播期
    2. 3 疟疾发病与媒介按蚊季节分布特征的关系
        2.3.1高峰日关系
        2.3.2高峰期关系、疟疾流行期与蚊媒活动传播期关系
3讨论

(3)湖北省间日疟发病与传疟按蚊关系的圆形分布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 1 间日疟发病季节分布特征
    2. 2 媒介按蚊季节分布特征
    2.3间日疟发病与媒介按蚊季节分布特征的关系
3 讨论

(4)圆形分布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特征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圆形分布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2 圆形分布法计算结果
3 讨论

(7)海宁市2004-2010年常见传染病季节性分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1.2.1 集中度
        1.2.2 圆形分布
        1.2.3 主要评价指标说明
2 结果
3 讨论

(9)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计算霍乱发病季节高峰月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2 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计算与结果
3 讨论

(10)应用圆形分布法对长沙市肠道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计算方法
2 结果
    2.1 肠道传染病发病的时间分布特征
    2.2 城市和农村肠道传染病发病时间特征比较
    2.3 不同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集中时点和高峰期
    2.4 不同性别、职业人群的发病集中时点和发病高峰期
3 讨论

四、应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D]. 李艳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发病与媒介按蚊季节特征及其关系[J]. 范志成,李凯杰,程猛,夏咏. 医学动物防制, 2016(04)
  • [3]湖北省间日疟发病与传疟按蚊关系的圆形分布法分析[J]. 李凯杰,林文,范志诚,皮琦,陈莉,夏菁,蔡顺祥,张华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10)
  • [4]圆形分布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分布特征分析中的应用[J]. 王修峰,颜丙新,刘伟,孙喜红,姜文国. 实用预防医学, 2015(07)
  • [5]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按蚊的季节特征及其关系[J]. 李凯杰,林文,范志诚,陈莉,董小蓉,夏菁,孙凌聪,胡乐群,裴速建,张华勋. 华中昆虫研究, 2014(00)
  • [6]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间日疟流行区疟疾发病与传疟按蚊的季节特征及其关系[A]. 李凯杰,林文,范志诚,陈莉,董小蓉,夏菁,孙凌聪,胡乐群,裴速建,张华勋. 华中昆虫研究(第十卷), 2014
  • [7]海宁市2004-2010年常见传染病季节性分布分析[J]. 李清,王小花,吴方.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07)
  • [8]辽宁省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下甲型肝炎发病特征的研究[J]. 黄德生,单连峰,曲波,关鹏,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8(01)
  • [9]用圆形分布构成比法分析计算霍乱发病季节高峰月日[J]. 李兰芳,魏华江,肖春燕. 现代预防医学, 2007(15)
  • [10]应用圆形分布法对长沙市肠道传染病流行规律的探讨[J]. 陈敏,王晓之,胡伟红,刘咸桢. 实用预防医学, 2007(02)

标签:;  ;  ;  ;  ;  

循环分布构成比法分析疟疾发病季节高峰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