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退耕还林还草

山西退耕还林还草

一、退耕还林还草在山西(论文文献综述)

庄少豪[1](2020)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植被得到全面迅速恢复,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宏伟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阻碍了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资源丰富但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本文通过研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植被变化情况,优化生态建设结构以造福人类。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统计数据,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来植被变化情况,根据实地考察数据及模型参数经验值,采用InVEST模型评估1980~2015年黄土高原的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量。本文基于ArcGIS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侵蚀类型区域、不同植被状况下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探究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黄土高原1980~2015年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该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以看出2000年以前以草地向未利用地和耕地变化较为主要,2000年以后主要以耕地变林地为主,2000~2010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影响,有大量林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与草地,尤其耕地转化面积最大;2010~2015年草地向林地的转化幅度显着增加;2000年以后建筑用地持续扩张。再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研究期内植被覆盖整体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NDVI在研究期内小波动中稳步增长,植被有所改善;NDVI变化浮动趋势与降水量具有一致性,可预测黄土高原2018年以后植被覆盖依然还会随降水量变化小幅度稳步增长。通过分析NDVI变异度以及变异等级发现弱变异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中东部以及关中地区,变异面积占29.71%;中等变异主要分布在内蒙、宁夏、甘肃以及陕北地区,变异面积占70.28%;只有陕西榆林和内蒙古西部有小范围的强变异,仅占总面积的0.01%。通过黄土高原不同侵蚀类型区变异系数分析,NDVI中等变异和强变异主要是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及高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实施以来黄土高原NDVI重心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变化的趋势,变化程度有快有慢。2015~2018年转移距离长达15.78千米,结合变异等级分布情况,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植被重心变化情况呈现向风沙区以及丘陵沟壑区等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移动的趋势,植被恢复效果明显。(2)评估了 198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以及固碳服务功能水平及其变化情况,黄土高原各年产水量均呈现东南部远远大于西北部,耕地的产水量最多;其中1990年的平均产水量为五年中的最高,达到122.421mm,从产水量平均值来看整体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也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整体趋势;林地、耕地和草地土壤保持量最多。从平均值来看保土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00以后,林草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其中以林地最为突出。固碳服务功能量以林草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林草总面积2000~2010年增加最为明显,而2010~2015年林草总面积虽然减少,但固碳总量却明显增多,主要是由于该年草地向林地转化面积较大。(3)揭示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不同侵蚀类型区服务功能水平进行评估,除河谷平原区外,保土量自2000年后均呈明显增长势,高塬沟壑区增加最多,风沙区增幅比例最大,达到113%之多;除河谷平原区外植被覆盖变异度大地区保土和固碳服务水平也提高更多;且河谷平原区作为主要粮食产区可能由于耕作制度以及城市化影响导致保土和固碳水平不高。评估侵蚀分区的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比发现黄土高原各分区林草总面积决定保土功能水平,林地面积占比决定固碳服务功能水平。基于像元尺度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与NDVI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黄土高原保水保土服务均随NDVI增加呈显着增加趋势;产水量在NDVI为0.7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不再增长甚至下降,主要由于当植被覆盖达到某一阈值产水量整体呈耗水势;保土量则在NDVI值接近0.8时有增加速率明显加大的趋势;降水量作为气候因素直接影响产水量,通过提高植被覆盖度间接提高保土和固碳功能。人类因素对服务功能影响主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对服务功能的提高作用和人类开采矿产、城市建设等活动对其的削弱作用;应合理搭配耕作、植树造林及城市化关系以达到服务功能效益最大化。本文对为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最大化条件下植被恢复的最优水平及阈值等并没有做细致分析,需对其权衡做进一步研究。

叶露萍[2](2020)在《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文中认为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退耕前大量的毁林开荒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成为世界上具代表性的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和侵蚀景观。为改善这一状况,采取了建造梯田和淤地坝等多种措施,但该区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因此,1999年我国推行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即将坡耕地退耕为林地、灌木地或草地,以改善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在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常遵循“土是基础,水是关键,植被是标志,产业是保障,水土保持是目标”的理念指导;因此,为更好的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需要充分了解其在时空尺度上对“土—水—植被”的影响。同时,探讨该影响与农业生产间的平衡也是必要的。“3S”技术集成了卫星定位、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从而为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对水土流失的改善提供了机会。本论文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采样数据、文献数据、遥感数据、气象站监测数据、FLUX监测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等,选择黄土高原腹地典型小流域——纸坊沟流域和整个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黄土高原土壤水分、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及农业生产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分析详细探究纸坊沟流域团聚体稳定性在景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空间预测和空间贡献分析,利用趋势分析探究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要素,以及监测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空响应,并逐像元探测其时空变化出现的拐点/断点,最后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分析黄土高原农业活动的时空变异,以期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团聚体稳定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MWD、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0.25和可蚀性因子K值的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分别是球状模型、指数模型和高斯模型;三指数低的块金值和基台值表明了实验具有较小的采样误差、随机误差和总变异。变程信息证明在0–10cm土层,它们均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10–20cm的K值具有最大的空间异质性和最小的空间相关性。基底效应强调了MWD和WSA>0.25具有强的空间相关性,二者主要受到本质因素的作用,对于K值,人为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表层。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强的农业活动和低的团聚体稳定性、高的土壤可侵蚀性具有紧密联系,其中特殊点分析发现短期内,耕园地转为灌木可显着改善土壤结构,尤其是对表层。进一步利用景观指数量化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结合土壤性质、地形因子、温度、干旱度和植被覆盖数据,预测MWD、WSA>0.25和K值的空间分布,发现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变异受土壤性质、景观结构、地形、植被活动和水热条件的综合影响,并且预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的量化,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常被忽略。土壤变量的排除虽会降低MWD和WSA>0.25预测性能,但对K值的预测仍较理想,说明利用辅助数据预测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包括直接和间接贡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高程、坡度、耕园地斑块所占面积、草地斑块所占面积、pH、非晶质氧化铁、碳酸钙、季节性温差和地形湿度指数起着主要作用,越往表层,自然因素直接作用越强,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直接影响SOC、坡度等从而间接贡献团聚体稳定性;越往深层,土壤性质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加强;(2)黄土高原尺度下,人为活动强度的差异性导致退耕前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控制因素不同,退耕前主要受土壤质地、气候因子、SOC、地形因子的控制,退耕后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结构的作用由不显着到较强,证明了人为干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显着作用,坡度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说明坡耕地转为林灌草地有益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另外,线性回归模型的性能反映出该尺度团聚体稳定性空间预测难度大,后期需更详细的规划,本论文是对该尺度相关研究的初探,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3)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数据产品的综合方法,对土壤水时空动态中植被的驱动进行系统和定量评估。该方法也可应用到其他未布有土壤水监测网区域。首先证明了GLEAM土壤水数据集在评估黄土高原土壤水时空动态变异中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34年的时间尺度上,植被恢复在植被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异中发挥主导作用,驱使较湿润区域(年降雨>450 mm)变干燥,较干燥区域变湿润,这是植被结构差异、密度、树龄和物种综合促成的。降雨仅对裸地和稀疏植被区土壤水有显着正效应。而蒸散对裸地、稀疏植被区或茂密植被区的土壤水有重要影响。空间尺度上,蒸散和降雨作用更为显着,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动力学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弱,蒸散在还林区土壤水分动态中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早期阶段(2000–2010年);降雨和植被恢复对还草地土壤水的贡献远大于蒸散的作用。因此,空间分析对明确土壤水和植被恢复间相互作用是必要的;建议在半湿润地区不应进一步退耕,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稀疏以及过度稀疏的植被覆盖区可进一步恢复;(4)利用通量观测站监测数据验证GLASS GPP数据集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利用趋势分析探测到1982–2015年来GPP整体的增加趋势,但分段函数分析发现所有像元的变化速率和趋势是有显着性差异的,且在不同阶段也不同,主要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拐点)、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断点);平均拐点发生在2005年,平均断点在2003年,主要像元拐点/断点集中在2011–2015年,强调了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方式需不同,其强度也应因地制宜,否则可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生态效应,且主要像元的植被恢复已经达到阈值;(5)退耕后黄土高原粮食产量并未因种植面积减少而减少,反而大范围县域呈现增加趋势,肥料施用量的增加是原因之一,从趋势分析可知部分县域的产量波动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的维护,如果农民生计较为单一,则会为提高产量而增加耕地以抵御产量波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考虑拓宽农民生计降低其对耕作的依赖性。综上所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虽致该区耕地面积减少,但并未导致其农业生产力下降;考虑到退耕对“土—水—植被”的影响,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因地制宜。这对于揭示土壤侵蚀规律、更加有效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建议,为黄土高原地区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吴超[3](2020)在《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是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区域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的具体表征,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山西省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自然条件的改变和剧烈的人类活动会增大植被覆盖及生态环境的压力,对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林业、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进行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SPOT VEG NDVI时序数据,探求1999-2018年山西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植被覆盖与自然因素(气温、降水、高程、坡度、坡向)以及人类活动(人口、GDP、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城镇用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山西省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高、平原盆地低的状态;1999-2018年山西省NDVI由0.52上升到0.74,全省植被覆盖总体改善;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上,改善区域面积达40.98%,主要集中于吕梁山西部、晋中市北部、临汾市北部和东部地区;退化面积较少为20.53%,主要位于各大盆地区域,整体呈现出西部大幅改善、东部小幅退化,丘陵平原明显改善、山地区域基本稳定、城区盆地明显退化的趋势。(2)山西省气温与NDV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为55.02%,其中显着正相关区域(P<0.05)占20.25%;山西省降水与NDV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为92.86%,其中显着正相关区域(P<0.05)占37.93%,相关系数为0.533,处于显着水平;山西省高程、坡度和坡向与NDVI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785和0.771,均处于显着水平;高程2400m处、坡度50°和坡向NW60°处植被覆盖度最高;高程在1100m、坡度在10-15°的区域植被覆盖改善情况最好,坡向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分异作用不显着。(3)山西省人口密度、地均GDP与NDVI均呈现线性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00和0.672,处于显着水平,植被覆盖度会随着人口密度和地均GDP的上升而下降,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地均GDP地区对周边林地存在一定的正向效应。2000-2018年山西省退耕区平均NDVI上升了59%,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于山西省植被覆盖度提升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000-2018年城镇用地增加了1461km2,其中83%来自生态用地,城镇区域NDVI下降6.6%,城镇用地扩张对植被覆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4)提升山西省植被覆盖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植被生态破坏;提升城镇植被覆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郭永强[4](2020)在《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归因分析及其对水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为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国家于1999年启动并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该项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如此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势必会对该地区的陆地水储量产生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受限于数据收集以及本地计算机性能,对植被覆盖度的研究时间序列较短,空间分辨率较低;另外大多从点尺度考虑了退耕还林还草以来黄土高原水储量的变化,缺乏区域尺度上的研究。为了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归因分析,并从区域尺度探究其对水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采用Landsat Surface Reflectance影像监测了1987~2015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动态变化;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寻求引起该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利用2003~2015年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及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探究了退耕还林还草以来黄土高原水储量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年均植被覆盖度由1987年的41.78%增加到2015年的53.23%,增速为0.38%/a(P<0.05)。其中,1987~1999年年均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不显着(P>0.05)。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2000~2015年),年均植被覆盖度显着增加(P<0.05),增速达到0.59%/a。由像元尺度分析,黄土高原72.93%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其中38.31%的区域增加趋势显着(P<0.05),主要分布在山西大部分地区、陕西榆林和延安北部地区以及甘肃天水、平凉一带。(2)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以1987~1999年为基准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2000~2015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3.77%、76.23%,人类活动为引起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况,但是城市的扩张使得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出现了显着退化现象。(3)2003~2015年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显着减少,速率为-6.31 mm/a(P<0.05),每年的减少量约为39.4亿m3。从空间上分析,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陆地水储量呈不断减少状态,且东部地区减少程度高于西部地区。其中,主要减少的部分为深层水储量。地下水作为深层水储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2003~2015年储量较为稳定,对深层水储量变化的影响较小。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大量的耕地被转化为林地,浅根系作物被深根系植被所替代,因而深层土壤水分被大量消耗,最终造成了该地区深层水储量显着减少。

郑雪[5](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中国投资大、涉及面广、农户参与度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通过生态补偿激励和引导农户改变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来达到生态修复与改善社会福祉的目的。截止到2019年,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了20年,在植被覆盖、土壤保持与增收减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虽然坚持基本农田毫不动摇的原则,但是在人口增长与城市扩张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会引起大面积的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换,可能会加剧耕地资源紧张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耕地生态系统。因而退耕是否会增加耕地压力,对耕地安全状况又有何影响,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退耕还林工程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掌握退耕期间耕地利用以及耕地生态安全的变化和空间差异,从实证层面探究退耕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对于后续的退耕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为退耕区耕地生态预警提供借鉴。本文以山西省114个区县为研究区域,首先,分析退耕前后山西省耕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并比较山西省的重点退耕县与非重点退耕县在退耕前后耕地利用变化的差异;其次,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2000-2015年山西省各区县的耕地生态足迹、耕地生态承载力以及耕地生态压力指数,以此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山西省的耕地生态安全;最后,基于山西省114个区县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能够促进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移,有效增加生态脆弱区的林地和草地面积,重点退耕县相对非重点退耕县的退耕强度更大。a.从耕地利用变化来看,退耕后重点退耕县和非重点退耕县的耕地面积均显着减少,但重点退耕县耕地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非重点退耕县;b.就耕地转移情况来看,退耕后重点退耕县的耕地主要转出去向为草地和林地,非重点退耕县耕地的主要转出去向为建设用地;c.从空间分布来看,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耕地转林草地的效果更显着。(2)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整体表现较好,从时间上看耕地生态安全呈现出波动变化的趋势,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从时间上看,a.耕地生态安全以很安全和较安全为主要类型,但2000年-2015年耕地生态盈余的区县数量减少,耕地赤字的区县数量增加,耕地生态安全有所变差;b.从空间上看,耕地生态安全整体以生态盈余区为主,耕地生态赤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对耕地的使用程度高的粮食主产区,以及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3)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退耕强度越大,越有助于减少耕地生态压力,从而提高耕地生态安全。a.累计退耕面积对耕地生态压力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累计退耕面积每增加1%,引起耕地生态压力减少0.0664%;b.重点退耕县和非重点退耕县的累计退耕面积都对耕地生态压力有负向影响,重点退耕县的影响更大并且显着,进一步说明了退耕强度大有利于降低耕地生态压力;c.累计退耕面积与耕地生态压力之间为U型关系,在一定区间内随着累计退耕面积的增加,耕地生态压力降低,有助于提高耕地生态安全,但超过一定的阈值后,退耕将不利于耕地生态安全。

王丹丹[6](2019)在《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华北土石山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为研究区域,以水碳循环特征为切入点,将最能反映水碳耦合关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作为研究对象,基于CASA模型和气象、土地覆被、遥感等数据,估算2000-2018年间研究区净初级生产力(NPP),将估算得到的NPP结合蒸散发(ET)计算区域植被WUE,分析植被ET、NPP与WUE的时空分布与趋势特征,基于水碳循环与气象因子及植被因子的关系,探讨区域WUE对气候变化及植被变化的响应,以期定量评价气象因子与植被因子对区域水碳耦合的阈值,研究结果如下:(1)1957-2018年间降水量的平均值是503.5mm,呈不显着下降趋势,平均降值约为0.13-6.57mm/10yr;气温的平均值是8.6℃,有明显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约为0.025-0.46℃/10yr。从2000年到2018年,林地与草地覆盖率呈增加趋势,农地覆盖率减少了 1.96%。(2)2000-2018年间ET的年际变化范围是289.9-462.5mm,总体以3.72mm/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ET分布不均匀呈单峰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平均ET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空间年变化率介于-25.8~62.97mm/yr;不同季节ET的空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春、秋季节增加速率为2.01与2.45 mm/yr,夏季增加速率为5.87mm/yr,冬季增加速率仅为0.073mm/yr。不同植被类型ET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阔叶林(464.02mm/yr)>混交林(419.20mm/yr)>针叶林(380.35 mm/yr)>灌木(365.72 mm/yr)>草地(341.22 mm/yr)>农地(311.97 mm/yr)。ET 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每降水、太阳辐射与气温增加10%时,ET将分别增加3.26%、2.25%与1.05%,而干旱指数每增加10%,ET将减少2.73%,降水是影响ET最突出的气象因子。ET与NDVI及LAI均呈显着正相关,NDVI、LAI每增加10%,ET将分别增加2.07%与1.84%。(3)采用其他模型的模拟结果及MODIS NPP数据对CASA模型估算的NPP值进行对比验证,发现CASA模型对研究区NPP的模拟结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适用于研究华北土石山区NPP的时空分布与趋势变化。(4)2000-2018 年间 NPP 的年际变化范围是 230.57-498.81gC/m2·yr,总体以 7.18 gC/m2·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NPP年内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平均NPP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空间年变化率介于-32.38~45.87 gC/m2·yr。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均呈上升趋势,农地NPP平均增幅为9.27gC/m2·yr;草地NPP平均增幅为6.83 gC/m2·yr;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在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NPP就已经很高,增幅小于农地与草地,平均增幅分别为4.09、5.86、5.99gC/m2·yr;灌木NPP平均增幅为2.86 gC/m2·yr。2000-2018年间降水、气温、太阳辐射与干旱指数的协同效应可解释68%植被NPP的变化,植被覆被变化是影响区域植被NPP变化的重要因素,将NPP较低的农地面积转换为NPP较高的林地、灌木与草地会导致区域NPP的增加。(5)采用其他模型的模拟结果对WUE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本研究WUE的模拟结果是合理可信的,适用于研究华北土石山区WUE的时空分布与趋势变化。2000-2018年间WUE的平均值是0.985 gC/mm·m2,表明通过蒸散发每损失1mm的水分,由植被生长固定下来的C02大约有0.985g。年内WUE呈单峰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均WUE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年变化率介于-0.265~0.389gC/mm·m2。不同植被类型WUE的动态变化差异明显,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林地(1.111 gC/mm.m2)>草地(0.901gC/mm.m2)>灌木(0.832 gC/mm.m2)>农地(0.747 gC/mm.m2)。(6)植被WUE变化主要以LAI、气温、降水为主导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9.43%。2000-2018年间植被WUE与降水量、气温呈二次曲线关系,在年降水量处在490-510mm、年均气温为13℃时植被WUE达到阈值即研究区植被对水分利用程度最高;植被WUE与LAI的关系非线性,当LAI为1.27m2m-2时,植被WUE达到阈值即2.866 gC/mm·m2。

吴奇凡[7](2019)在《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文中指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和科学的管理水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大问题,对全球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土高原作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国家在该地区推行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生态恢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截止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相比1999年增加了一倍,黄河输沙量已降低到唐朝农耕时代的水平。然而,该地区的水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林草植被的增加以及过度耗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推进,人工林草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土壤干燥化成为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现象,导致陆地水储量下降以及地下水补给量的减少。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点尺度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陆地水储量的变化,缺乏对区域尺度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尤其变化原因的研究;另外由于没有可靠的估算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的方法,现有关于地下水补给的研究也限于点尺度。为了厘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区域尺度陆地水储量变化、主要诱因及地下水补给变化情况,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利用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空间研究中心(CSR)、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和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基于重力卫星(GRACE)和Mascons方法的陆地水储量(TWSA)数据产品(分别记作CSR-M、JPL-M和GSFC-M),研究黄土高原地区陆地水储量时间序列及空间变化;(2)结合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林草地深剖面土壤水分配对实验、煤炭开采数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等,分析区域尺度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原因;(3)改进了基于GRACE数据的地下水储量波动法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该地区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变化。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在20052014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CSR-M、JPL-M和GSFC-M计算得到区域平均陆地储水量亏损速率分别为-6.1±0.9 mm yr-1、-6.8±1.0 mm yr-1和-10.7±1.0 mm yr-1;三种数据产品在空间上都说明陆地水储量从东南到西北下降趋势逐渐减弱。CSR-M和JPL-M的趋势变化在区域平均和空间分布上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GSFC-M与前两者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三种数据产品计算区域平均储水量的振幅分别为13.7±3.6 mm、12.2±3.9 mm和10.8±4.2 mm,相位分别为11.3±0.5、10.1±0.6和10.8±0.7月,与降水有12个月的滞后。三种数据产品区域平均的振幅和相位都较一致,但三者振幅和相位空间分布差异较大。(2)在20052014年间,深层土壤储水量亏损是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深根植被过度耗水造成黄土高原区域深层土壤储水量的亏损速率为-4.7 mm yr-1(p<0.01),占TWSA下降速率的77%(GRACE反演的TWSA变化速率为-6.1 mm yr-1(p<0.01)),所以深层土壤储水量亏损是TWSA下降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储量变化分别为0.1 mm yr-1(p<0.01)、-0.1 mm yr-1(p<0.01),表明在这段时期地下水储量变化不大。另外因煤炭开采造成黄土高原区域质量变化速率为-2.7 mm yr-1(p<0.01),所以煤炭开采对黄土高原TWSA的影响不能忽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生态用水增加,但浅层(02 m左右)土壤储水量以2.1 mm yr-1(p<0.01)的速率增加,可能与这段时期降水量增加(11.9mm yr-1)有关。(3)基于改进的地下水储量波动法估算了黄土高原2002年至2012年间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其变化范围为30.866.5 mm yr-1,这一时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但显现出很大的年际变异,其中降水量解释了42%的地下水补给年际变异。本文改进的方法估算的年平均补给量(48.3 mm yr-1)比原方法推算的补给量大20.0 mm yr-1,因为原方法估算的结果为净补给,而改进的方法估算的是总补给量;与现有文章中报道的多年平均点尺度的估算结果相比无显着差异。估算的多年平均补给量标准偏差为16.0 mm yr-1,CV为33.1%,在多数情况下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相当或小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所以本文改进后的储水量波动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本研究分析GRACE反演的TWSA变化原因,估算造林对深层土壤储水量消耗,以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的变化,另外改进的地下水储量波动法可以用于估算无数据或资料匮乏地区区域尺度总地下水补给量,所以本文可为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金凯[8](2019)在《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文中提出全球变暖已对人类社会、经济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环,植被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干扰不断加强,加之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差异,使得我国植被覆盖变化十分复杂。深入了解我国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科学分析植被与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国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在研究尺度、区域及时段等方面差异较大,且对全国植被覆盖变化的归因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基于气候、土地利用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采用克里格插值、变化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和残差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空尺度系统研究中国19822015年气候、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探讨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评估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相应贡献;最后,以植被覆盖显着增加的黄土高原为典型区,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观测气温减去再分析气温”(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OMR)方法分析以植被覆盖变化为主的地表过程对地表气温的影响。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19822015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显着上升,趋势率为0.35℃/10a(P<0.01);各植被类型区的升温速率排序为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V8)>温带荒漠区(V7)>温带草原区(V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V4)>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V3)>热带雨林区(V5)>温带混交林区(V2)>寒温带针叶林区(V1)。中国年降水量整体无明显变化,但其在V5增加最快,而在V1减少最快。中国季节气温和降水量多呈现一定的年代际变化规律,但整体变化趋势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从全国平均来看,各季节气温在1998年以前升温较快,其后升温减缓,冬季甚至出现降温;秋季降水量在1998年以前明显减少,其后明显增加,这与夏季降水量的变化相反;近34 a来春季升温最快,冬季升温最慢,各季节降水量均无明显变化。在省域尺度,山西年平均气温上升最快,而海南升温最慢;海南年降水量增加最快,而湖北年降水量减少最快。总体上,研究时段内中国西北及东南沿海的多数地区气候呈现暖湿化现象,而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带状区域呈现暖干化现象。(2)198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区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从净变化量来看,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林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缩减。从年变化率来看,耕地面积在V1增加最快,而在V4缩减最快;V8建设用地扩张最快,其次为V7,再次为V4;在省域尺度,耕地面积在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增加较快,而在上海、北京和浙江缩减较快;建设用地在重庆、贵州和上海扩张较快,而在黑龙江最慢。总体上,中国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加明显,其主要来自于耕地;东北和西北地区耕地增加明显,其主要来自于草地和林地。可见,人类活动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巨大。(3)与SPOT-VGT NDVI数据对比分析,认为GIMMS NDVI3g数据适用于对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监测和分析。基于GIMMS NDVI3g计算的年平均NDVI,研究发现19822015年全国约70%的区域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其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中游及淮河流域的植被覆盖增加较快,而减小较快的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除黑龙江和吉林外,其他省份NDVI均呈增加趋势。全国年平均NDVI趋势率为0.51×10-3 yr-1(P<0.01),其在19821990、19912004和20052015年具有“快-慢-快”的阶段性增加趋势。全国8大植被类型区的年平均NDVI趋势率排序为V3>V4>V5>V6>V7>V8>V1>V2,其范围在-0.42×10-31.55×10-3 yr-1之间。此外,各季节NDVI趋势率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整体上以春季和秋季NDVI增加最快。总体上,中国植被生长状况的年际稳定性较好;对于植被覆盖区(排除裸地和水域等),区域(或季节)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植被的年际稳定性越强。(4)中国植被覆盖状况及其变化的空间差异与气候和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关系紧密。其中,气温升高是近34 a来中国植被覆盖增加的主要气候因素,而春季气温上升的影响贡献较大。在不同地区,植被覆盖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有很大差异,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对降水变化较敏感。中国绝大多数地区植被变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二者对中国近34 a来生长季NDVI增加趋势的贡献分别约为40%和60%。中国8大植被类型区生长季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排序为V6>V3>V2>V5>V4>V1>V7>V8,其范围在081%之间。在省域尺度上,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率在山西最大(1.77×10-3 yr-1),在上海最小(-0.32×10-3 yr-1);全国多数省份的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贡献率>50%),其中人类活动对上海植被覆盖的减小影响最大。总体上,人类活动对近34 a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增加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其贡献大于气候变化。(5)黄土高原中东部地区的OMR气温在19822015年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如植被覆盖变化和城市化)等地表过程对该地区的地表气温产生了很大的降温作用。在黄土高原非城市化区域,植被覆盖及其长期变化均会影响地表气温,而且影响程度随空间尺度大小而变化。在整个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植被覆盖增加越快,越有利于缓解地表气温的上升;在生态地理分区尺度,植被覆盖的增加同样可缓解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地表升温,但会促进干旱区的地表气温上升。对于非城市化区域,植被覆盖状况及其长期变化对近34 a来黄土高原地表气温变化的影响为-0.02℃/10a,其对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地表气温变化的影响分别为0.04、-0.01和-0.07℃/10a;相对于退耕还林前,退耕还林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增加已导致区域平均地表气温下降了0.05℃。可见,近34 a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明显增加已对整个区域的地表气温变化产生了一定的降温作用。综上所述,中国植被覆盖在近34 a来整体呈增加态势,但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很大的空间异质性,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这一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同时具有正、反两面的影响,比如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引起的植被增加和城市化导致的植被减少;降水仅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影响较大,而气温升高,尤其是春季气温的显着上升,则是促进我国植被覆盖增加的主要气候因素。整体上,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覆盖增加的贡献比气候变化的贡献大,而大面积植被覆盖增加已对黄土高原的气候变暖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由于气候、土壤水分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等的限制,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增加促进了该区地表气温的上升,而这可能会导致该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鉴于此,我国的植被建设活动可能更应该集中在供水量较为充足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本研究对植被-气候-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可以促进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中人类活动作用重要性的深入理解,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谢宝妮,秦占飞,王洋,常庆瑞[9](2014)在《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机制,该文基于MODIS传感器获得的MOD17A3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2000-2010年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引起NPP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总NPP从2000年的119 Tg(以C计)增加到2010年的144 Tg(以C计),年增速4.57 g/(m2·a)(P<0.05)(以C计)。黄土高原约91%的区域NPP呈增加趋势,37%的区域增加趋势显着,主要分布在陕西、青海大部分地区、甘肃南部及宁南山区。整个黄土高原近11 a间NPP变化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其中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面积、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是影响NPP变化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面积占四者总贡献率的43%,PDSI占40%,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占13%和4%。对区域而言,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退耕区(陕北、甘肃东南部等)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近年来干旱情况的缓解(PDSI呈上升趋势)则是青海、内蒙古等地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对于黄土高原各区域生态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赵艺学[10](2012)在《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与保障问题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通过随机抽取5个典型县区的有关数据,从退耕与林草建设的模式入手,利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山西省西山地区以林牧业发展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保障性等问题。结果认为,从整体上看,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过程可分为倒退式发展(2000—2003年)、明显加快发展(2003—2006年)和迅速发展(2006—2009年)3个时段。选定的典型县区总体情况表明,在区域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所增长,表明典型区域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和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趋势;从典型县区个案情况看,在某一定时段内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态势,也显示了该区后续产业存在严重的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稳定耕地数量、保障人均粮食拥有量是后续产业发展的根本,以及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主要问题。

二、退耕还林还草在山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还草在山西(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内涵与发展
        1.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3.3 InVEST模型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案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模型原理介绍
    3.1 模型介绍及意义
    3.2 模型原理介绍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3.2.2 产水量模块
        3.2.3 土壤保持模型
        3.2.4 气候调节:固碳
4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植被变化分析
    4.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1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分析
        4.1.2 土地利用的转移变化
    4.2 植被变化规律分析
        4.2.1 NDVI年际变化特征
        4.2.2 不同植被类型平均NDVI变化规律
        4.2.3 NDVI变异度分析
        4.2.4 NDVI重心转移分析
    4.3 NDVI随气候变化因素影响分析
        4.3.1 NDVI随降水量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分析
        4.3.2 黄土高原降水量与NDVI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分布规律
    5.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5.1.1 产水量评估结果
        5.1.2 土壤保持模块评估
        5.1.3 固碳服务功能评估结果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全局Moran指数
        5.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集聚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植被恢复作用影响及其响应关系
    6.1 不同侵蚀分区的各类年平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变化
    6.2 不同侵蚀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6.3 退耕还林还草以来产水量和土壤保持量与NDVI的回归分析
    6.4 不同土地利用植被恢复特征
    6.5 生态恢复对耕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1 生态恢复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2 生态恢复对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5.3 生态恢复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 植被恢复制约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1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6.2 人类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水—植被”系统研究
        1.2.2 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土壤团聚体的空间变异和影响因素
        1.2.3 土壤水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时空响应及其驱动力
        1.2.4 退耕还林(草)工程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1.2.5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异
    1.3 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3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土高原地区
        2.1.2 纸坊沟小流域
    2.2 数据源和提取方法
        2.2.1 纸坊沟流域辅助数据
        2.2.2 黄土高原辅助数据
    2.3 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2.4.1 经典统计分析
        2.4.2 地统计分析
        2.4.3 精度评估
        2.4.4 通径分析
        2.4.5 偏最小二乘回归
        2.4.6 结构方程模型
第3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3.1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3.1.1 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
        3.1.2 空间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1.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可蚀性的空间格局
        3.1.4 普通克里格和反距离加权的比较
    3.2 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分布
    3.3 小结
第4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团聚体稳定性驱动因子研究
    4.1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空间预测
        4.1.1 描述性统计结果
        4.1.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1.2.1 土壤性质的影响
        4.1.2.2 土地利用和景观结构的影响
        4.1.2.3 环境因素的影响
        4.1.3 SSPFs和 ESPFs的方程构建
        4.1.4 团聚体稳定性指数的空间预测
    4.2 典型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4.2.1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各影响因素的贡献
        4.2.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3 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初探
    4.4 小结
第5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土壤水时空格局驱动分析
    5.1 土壤水分动态时空格局
    5.2 NDVI、蒸散和降雨动力学的时空格局
    5.3 NDVI、蒸散和降雨与土壤水在时空尺度上的关系
    5.4 NDVI、蒸散和降雨对土壤水的贡献
    5.5 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下的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及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化
    6.1 黄土高原GPP的时空变化
    6.2 农业生产的时空变化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侯条件
        2.2.3 河流水系
        2.2.4 土壤条件
        2.2.5 植被类型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人口概况
        2.3.3 经济概况
第三章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3.1 山西省植被覆盖分布特征
        3.1.1 山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3.1.2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间分布特征
    3.2 山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3.2.1 山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
        3.2.2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自然因素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分析方法
    4.2 气温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影响
        4.2.1 山西省气温变化特征
        4.2.2 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3 降水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3.1 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
        4.3.2 降水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4 高程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4.1 山西省高程分布特征
        4.4.2 高程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5 坡度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5.1 山西省坡度分布特征
        4.5.2 坡度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6 坡向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1 人口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1.1 山西省人口分布特征
        5.1.2 人口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2 GDP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2.1 山西省GDP分布特征
        5.2.2 GDP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3 退耕还林还草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3.1 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分布
        5.3.2 退耕还林还草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4 城镇用地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4.1 山西省城镇用地变化特征
        5.4.2 城镇用地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植被覆盖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持续推进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6.1.1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6.1.2 细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效
        6.1.3 加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6.1.4 协同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完善区域生态综合管理
    6.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植被生态破坏
        6.2.1 大力发展人工林,加强林业资源保护
        6.2.2 科学开发矿产资源,推进矿区生态修复
        6.2.3 合理发展旅游资源,加快生态旅游转型
        6.2.4 优化道路开发建设,减小生态破坏影响
    6.3 提升城镇植被覆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6.3.1 控制城镇用地面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6.3.2 推进绿色城镇建设,提升城镇植被覆盖
        6.3.3 调整土地空间布局,提升耕地质量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1999-2018 年山西省年均NDVI
    附录2 山西省气象站信息
    附录3 1999-2018 年山西省气温数据
    附录4 1999-2018 年山西省降水数据
    附录5 高程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6 坡度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7 坡向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8 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9 地均GDP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归因分析及其对水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覆盖变化
        1.2.2 气候变化与植被覆盖关系
        1.2.3 人类活动与植被覆盖关系
        1.2.4 植被覆盖变化对陆地水储量影响
        1.2.5 Google Earth Engine
        1.2.6 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象条件
        2.1.4 植被覆盖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DEM数据
        2.2.2 陆地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5 社会经济数据
        2.2.6 陆地水储量数据
        2.2.7 浅层水储量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归一化植被指数
        2.3.2 最大值合成法
        2.3.3 像元二分模型
        2.3.4 趋势分析
        2.3.5 偏相关分析
        2.3.6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
        2.3.7 残差趋势分析
第三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3.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
    3.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
        3.2.1 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
        3.2.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
    3.3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3.3.1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
        3.3.2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空间转置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影响
    4.1 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1.1 降水量和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1.2 降水量和温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4.1.3 降水量和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4.1.4 植被覆盖对于降水量和温度的响应
    4.2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2.1 残差分析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
        4.2.3 人口
        4.2.4 GDP
    4.3 贡献率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水储量的影响
    5.1 水储量的年内变化
    5.2 水储量的年际变化
    5.3 水储量的空间变化
    5.4 水储量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的影响研究
        1.3.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
        1.3.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耕地生态足迹相关概念
    2.2 耕地生态安全
    2.3 理论基础
        2.3.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人地关系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GIS空间分析法
        3.3.2 基于改进的耕地生态足迹模型测度耕地生态安全
        3.3.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第四章 退耕背景下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4.1 退耕前后山西省耕地利用变化时空动态分析
        4.1.1 1990-2015年重点退耕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
        4.1.2 1990-2015年非重点退耕县耕地利用动态变化
        4.1.3 1990-2015年山西省耕地转林草地时空格局变化
    4.2 退耕背景下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析
        4.2.1 2000-2015年耕地生态足迹时空动态变化
        4.2.2 2000-2015年耕地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变化
        4.2.3 2000-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变化
第五章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定
    5.3 变量选取及说明
    5.4 估计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研究进展
    1.2.2 NPP研究进展
    1.2.3 水碳关系的定量评价-WUE
    1.2.4 不同空间尺度植被的水-碳耦合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和水文条件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CASA模型
    3.4.1 CASA模型介绍
    3.4.2 CASA模型的计算
    3.4.3 CASA模型适用性分析
    3.4.4 CASA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3.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5.1 遥感数据及其预处理
    3.5.2 干旱指数(DSI)数据处理
    3.5.3 气象数据及其预处理
    3.5.4 土地利用数据
3.6 研究方法
    3.6.1 线性回归分析
    3.6.2 对比与相关性分析
    3.6.3 Mann-Kendall检验 4 华北土石山区气象及地表覆被变化分析
4.1 区域气象因子变化分析
    4.1.1 降水变化规律
    4.1.2 气温变化规律
4.2 区域地表覆被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4.2.1 地表覆被现状及其变化
    4.2.2 地表覆被利用程度分析
4.3 区域植被覆被动态转换及变化分析
4.4 小结 5.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ET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5.1 区域植被ET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5.1.1 植被ET年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5.1.2 植被ET年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5.1.3 植被ET季节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5.2 区域植被ET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特征
    5.2.1 年均ET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5.2.2 季节ET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5.3 不同植被类型ET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5.4 气象因子对区域植被ET的影响
    5.4.1 ET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4.2 ET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5.5 植被因子对区域植被ET的影响
    5.5.1 ET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5.2 ET对植被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5.6 小结 6.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NPP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6.1 NPP的验证
6.2 区域植被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6.2.1 NPP年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6.2.2 NPP年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6.2.3 NPP季节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6.3 区域植被NPP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特征
    6.3.1 年均NPP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6.3.2 季节NPP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6.4 不同植被类型NPP的特征
6.5 气象因子对区域植被NPP的影响
6.6 植被覆被变化对区域植被NPP的影响
6.7 小结 7. 华北土石山区衡量植被水-碳关系WUE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7.1 WUE验证与分析
    7.1.1 WUE的验证与可靠性分析
    7.1.2 WUE不确定分析
7.2 区域植被WUE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7.2.1 WUE年际变化规律
    7.2.2 WUE年内变化规律
    7.2.3 WUE季节变化规律
7.3 区域植被WUE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特征
    7.3.1 年均WUE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7.3.2 季节WUE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7.4 不同植被类型WUE的特征
7.5 小结 8.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关系与权衡对策
8.1 气象因子与植被因子对区域植被水碳耦合的影响
    8.1.1 区域WUE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1.2 区域WUE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1.3 主成分分析
8.2 气象因子与区域植被水碳耦合的阈值分析
    8.2.1 降水与区域WUE的阈值分析
    8.2.2 气温与区域WUE的阈值分析
8.3 植被因子与区域植被水-碳耦合的阈值分析
    8.3.1 LAI与区域WUE的阈值分析
8.4 区域植被优化及水碳权衡对策
8.5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7)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重力卫星反演陆地水储量进展
        1.2.2 陆地水储量变化原因分析
        1.2.3 重力卫星反演其它水文学要素
        1.2.4 地下水补给的特征
        1.2.5 地下水补给的测定方法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与土地利用
        2.1.3 水文特征
        2.1.4 煤矿资源分布
    2.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2.1 推算点尺度地下水补给量
        2.2.2 配对实验
        2.2.3 降水数据
        2.2.4 浅层土壤储水量
        2.2.5 蒸散发数据简介
        2.2.6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蓄变量
        2.2.7 NDVI数据
        2.2.8 土地利用数据
        2.2.9 GDP和人口密度数据
        2.2.10 煤炭开采与转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GRACE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及产品
        3.2.2 储水量时序分析法
    3.3 结果分析
        3.3.1 黄土高原区域平均陆地水储量变化
        3.3.2 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趋势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3.3.3 黄土高原储水量振幅变化特征
        3.3.4 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的相位及滞后性
        3.3.5 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差异大小及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计算TWSA和 SWSAs
        4.2.2 计算实测地下水储量变化
        4.2.3 计算煤炭开采或转运导致的质量损失
        4.2.4 计算深层土壤水分亏损
    4.3 结果分析
        4.3.1 浅层土壤水储量变化
        4.3.2 地下水储量变化
        4.3.3 煤炭开采和转运导致的区域质量变化
        4.3.4 黄土高原蒸散发变化
        4.3.5 区域平均深层土壤水分亏损
    4.4 讨论
        4.4.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会造成浅层土壤储水量下降
        4.4.2 地下水储量没有显着下降,不是TWSA下降的主要原因
        4.4.3 煤炭开采或转运对TWSA下降的影响不能忽略
        4.4.4 蒸散发增加会消耗更多的深层土壤水
        4.4.5 深层土壤水储量亏损是黄土高原TWSA下降的主要影响因子
        4.4.6 不确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研究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研究区域
        5.2.2 GWSA与 TWSA的分离
        5.2.3 地下水补给估算
        5.2.4 计算不确定性
    5.3 结果
        5.3.1 GRACE方法得到的地下水储量距平值(GWSA)的变化
        5.3.2 GRACE计算的地下水补给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
        5.3.3 区域尺度地下水总补给量估算的不确定性评价
    5.4 讨论
        5.4.1 GWSA的季节性和对降水响应的延迟
        5.4.2 本文改进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
        5.4.3 降水在2002 年至2012 年间主导了地下水补给的年际变化
        5.4.4 多种方法不确定性对比
        5.4.5 局限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1.2.3 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区划
    2.1.2 地形与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气象数据预处理
    2.2.3 NDVI数据预处理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传统统计方法
    2.3.2 变化趋势分析
    2.3.3 相关性分析
    2.3.4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第三章 中国气温、降水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3.1 引言
3.2 方法
    3.2.1 气温和降水量的趋势分析
    3.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度量
3.3 中国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3.3.1 气温年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气温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3.3.3 区域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3.4 中国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3.4.1 降水量年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3.4.2 降水量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
    3.4.3 区域平均降水量变化特征
3.5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
    3.5.1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5.2 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5.3 建设用地和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3.6 讨论
    3.6.1 中国气候变化区域差异
    3.6.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格局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GIMMS NDVI3g的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4.1 引言
4.2 方法
    4.2.1 GIMMS3g数据的适用性评价
    4.2.2 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分析
4.3 GIMMS3g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价
    4.3.1 GIMMS3g与 SPOT-VGT NDVI数值差异和相关性
    4.3.2 GIMMS3g与 SPOT-VGT NDVI变化趋势一致性
4.4 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4.4.1 NDVI年内变化及区域差异
    4.4.2 年平均NDVI时空变化
    4.4.3 季节平均NDVI时空变化
    4.4.4 NDVI时序稳定性分析
4.5 讨论
    4.5.1 GIMMS3g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
    4.5.2 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5.1 引言
5.2 方法
    5.2.1 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2.3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
5.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5.3.1 气候条件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
    5.3.2 区域尺度NDVI年际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5.3.3 像元尺度NDVI年际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5.4.1 土地利用分布规律与NDVI空间变异的关系
    5.4.2 土地利用变化与NDVI变化的关系
5.5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
    5.5.1 像元尺度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5.5.2 区域尺度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对黄土高原地表气温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植被NDVI数据预处理
    6.2.3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评估
    6.2.4 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评估
6.3 结果
    6.3.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6.3.2 黄土高原地表气温时空变化
    6.3.3 植被覆盖状况与OMR变化趋势的关系
    6.3.4 植被覆盖变化与OMR变化趋势的关系
    6.3.5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对地表气温的影响
6.4 讨论
    6.4.1 与以往研究结果的对比
    6.4.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地表气温的影响机制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
        2.1.2 影响因子数据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NPP数据验证
    3.2 黄土高原植被年均NPP年际变化
    3.3 黄土高原植被年均NPP空间变化
    3.4 黄土高原植被NPP变化的影响因素
        3.4.1 自然因素
        3.4.2 人为因素
        3.4.3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贡献比例
4 结论与展望

(10)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与保障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耕地变化是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
    1.1 退耕还林还草区的耕地变化
    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模式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储备
    1.3 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模式与后续产业的发展
    1.4 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4.1 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现状
        1.4.2 后续产业发展的趋势
2 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保障及措施分析
    2.1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经济保障分析
    2.2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粮食保障分析
        2.2.1 退耕还林还草区人口增长问题
        2.2.2 退耕还林还草区耕地变化问题
        2.2.3 退耕还林还草区人均粮食保障问题
3 讨论与结论
    3.1 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仍需对其他后续产业进行分析研究
    3.2 粮食问题目前有所保障, 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 维护退耕还林还草成果, 发展后续产业仍任重而道远

四、退耕还林还草在山西(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关系研究[D]. 庄少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黄土高原土壤团聚体-水-植被的时空变异分析[D]. 叶露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3]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D]. 吴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0)
  • [4]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归因分析及其对水储量的影响[D]. 郭永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退耕还林工程对山西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 郑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机制研究[D]. 王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归因分析及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D]. 吴奇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8]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D]. 金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9]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谢宝妮,秦占飞,王洋,常庆瑞. 农业工程学报, 2014(11)
  • [10]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发展与保障问题分析[J]. 赵艺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03)

标签:;  ;  ;  ;  ;  

山西退耕还林还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