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

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

一、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雪焘[1](2021)在《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改性与阻燃应用研究》文中认为Mg(OH)2的热分解温度高,并且分解过程不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无机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领域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性能。但Mg(OH)2是一种高填充的添加型阻燃剂,通常高的填充量对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负面影响。解决Mg(OH)2高填充量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对Mg(OH)2颗粒的形貌、大小的控制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等。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可控制备主要显露晶面为(001)晶面、分散性好的六方片状Mg(OH)2,并采用化学包覆和接枝聚合的方法对所制备的Mg(OH)2进行表面改性,将其应用到阻燃橡胶考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以MgCl2和NH3·H2O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六方片状Mg(OH)2,研究反应物浓度、结构导向剂、水热温度、水热反应时间、不同分子量PEG及其用量对六方片状Mg(OH)2晶体生长的影响,并分析Mg(OH)2的结晶过程与形貌演变。结果表明:当氯化镁浓度为1 mol/L,添加13.33 mol/L的氨水,添加Mg(OH)2理论收率3%的PEG-8000,在120℃反应12 h时得到形貌规则、主要显露晶面为(001)晶面的六方片状Mg(OH)2。在水热过程中,PEG分子链优先吸附在Mg(OH)2小晶粒的(001)晶面上,进而组装成大而规则的、极性较低的六方片。采用化学包覆和接枝聚合对六方片状Mg(OH)2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油酸钠对Mg(OH)2进行表面化学包覆改性,研究改性温度、时间及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油酸钠改性的Mg(OH)2表面接枝PMMA,优化实验条件并确定接枝聚合改性的机理。油酸钠改性的优化条件为添加Mg(OH)2质量3%的油酸钠,在65℃改性3 h;接枝聚合的优化条件为油酸钠的用量为Mg(OH)2质量的5%,单体用量为Mg(OH)2质量的2倍,分散剂PVP用量是单体质量的20%,引发剂AIBN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对Mg(OH)2进行表面改性的机理为在油酸钠改性Mg(OH)2过程中,C17H33COO-以化学键吸附在六方片状Mg(OH)2的表面上,疏水的长链烷烃裸露在外侧,改性之后Mg(OH)2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油酸钠改性在Mg(OH)2的表面上引入了碳碳双键(-C=C-),然后在引发剂AIBN的作用下将不饱和双键打开并与MMA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实现了PMMA在Mg(OH)2上的接枝,由于PMMA的极性比油酸钠高,接枝聚合改性后Mg(OH)2的疏水性进一步提高。用改性后的六方片状Mg(OH)2替代PVG阻燃输送带的芯糊配方中的Al(OH)3,随着Mg(OH)2用量的增加,芯糊的粘度、硬度、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加。用2%的改性Mg(OH)2替代PVG阻燃输送带芯糊配方中9%的Al(OH)3所得到的产品,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均有提高。保留其它阻燃成分不变,用改性后的六方片状Mg(OH)2替代阻燃剂中的Al(OH)3部分制备复合阻燃橡胶。结果表明,用Al(OH)3和改性Mg(OH)2制备的橡胶性能均优于国标,改性Mg(OH)2制备的橡胶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比Al(OH)3的性能更优异,油酸钠改性Mg(OH)2制备得到的复合阻燃橡胶的力学性能优异,接枝聚合改性Mg(OH)2制备得到的复合阻燃橡胶的阻燃性能优异。

刘畅[2](2020)在《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因其优异的柔韧性、黏着性、耐冲击性、热密封性与填料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但是EVA的易燃特性使得其适用范围难以拓展。一般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法延缓材料燃烧,但在持续供火或高温条件下,EVA阻燃材料仍会被烧蚀成炭渣,失去结构强度,无法保证被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本论文通过添加成瓷填料、助熔剂、阻燃剂等助剂,使EVA材料在常温时,保持原有性能,高温时则转变成一类具有坚硬特质并且有一定防火性能的类陶瓷体,即可陶瓷化复合材料。主要通过研究添加助剂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成瓷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比及工艺方法和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实验探究了三种加工助剂白炭黑、石蜡以及聚乙二醇对EVA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量分别为白炭黑25 phr、石蜡5 phr以及聚乙二醇6 phr时,EVA基材的力学性能最佳。研究了硅灰石/滑石成瓷填料体系适宜的配比及添加量,当硅灰石/滑石比例在3:2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成瓷填料含量的增大,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添加量为60 phr,1000℃时质量烧蚀率为0.00356 g/s,相较于添加量为20 phr时,降低幅度为53.98%。填料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烧蚀残余物较好地维持了烧蚀前的形状,但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较低,较小的力作用下即会出现塌陷的现象。为了改善陶瓷化阻燃材料的成瓷性能与阻燃性能,对比了三种不同助熔剂对材料烧蚀率、尺寸变形率、烧蚀残余物强度的影响,采用UL-94燃烧等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表征阻燃性能。其中助熔剂A在添加量为50 phr时,对复合材料陶瓷化性能具有最好的提升效果。质量烧蚀率降为0.00162 g/s,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为2.49 MPa。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次磷酸铝(MPP/AHP)复配比例为1:1,添加量为50 phr时,阻燃水平达到V-0级别,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0.7%的难燃水平。阻燃剂对复合材料的陶瓷化性能略有影响,质量烧蚀率降为0.00148 g/s。阻燃剂热解释放的气体维持了材料的形变,尺寸变形率小于10%(1000℃)。通过对燃烧残炭的红外、TG和DTG数据分析表明,阻燃剂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成炭量以及初始分解温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炭现象,炭层的形成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为陶瓷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也能部分地参与到生成陶瓷复合材料的反应中。阻燃剂本身会释放气体,这些气体在稀释氧气的同时,也起到了维持材料形状的目的。相对于EVA在高温下生成的无定形炭,成瓷填料以及阻燃剂的加入使得体系在高温下成瓷填料间发生反应,生成了主要组分为SiO2、Al2O3和TiO2等的无定形炭的陶瓷体。探究了三种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硬度、压缩变形性、抗拉强度、延伸率、撕裂强度)的影响,影响原因主要体现在混炼程度上。P1和P2工艺中由于双螺杆的引入,使得后段黏性拖拽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缺陷结构。单一混炼程序的P3工艺具有更好的混炼效果。偶联剂的添加可以增加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本实验中发现硅烷偶联剂KH-570对体系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在最佳配方(EVA 80 phr、氧化锌3 phr、EPDM 20 phr、硬脂酸2 phr、BIBP 2.5 phr、石蜡5 phr、聚乙二醇6 phr、硅烷偶联剂KH-570 6 phr、硅灰石36 phr、白炭黑25 phr、滑石24 phr、助熔剂50 phr、三聚氰胺聚磷酸盐25 phr、次磷酸铝25 phr)及最优工艺条件下(P3工艺,加工温度:95℃,加工时间:20 min)。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硬度84(shore A),压缩永久变形性11.3%,拉伸强度6.91 MPa,断裂伸长率235%,撕裂强度26.9 KN/m。

闫闯[3](2020)在《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氢氧化镁(MH)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阻燃添加剂之一,具有阻燃、填充、抑烟三重作用,然而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不佳,在聚合物中不容易分散而造成团聚现象,与聚合物基体缺乏亲和力,因此需要对氢氧化镁粒子进行超细化处理或表面修饰。本论文采用溶液改性法、共混涂覆法、接枝改性三种表面处理技术,分别在不同工艺下将改性剂化学包覆、物理涂覆、接枝在粒子表面,以改善其与聚合物相容性。系统研究了改性氢氧化镁制备工艺对改性体结构、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在天然胶、丁苯胶、乙丙胶中的应用规律。首先分别研究了改性剂及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偶联剂对氢氧化镁完成初步表面改性,得到改性剂包覆的氢氧化镁改性体,然后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在初步改性的基础上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氢氧化镁接枝改性体。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质明显改善,接枝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后其表面亲水性明显减弱,活化指数也相应提高。将制备的氢氧化镁改性体应用于天然橡胶(NR)中,研究结果表明,填充改性氢氧化镁的天然胶明显改善了加工过程、硫化过程、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分散性等。研究了氢氧化镁与多种无卤配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发生反应或促进作用改善了NR的综合性能。相比于单纯的氢氧化镁,NR协效配方的加工流动性、机械性能提升,改性和复配改善了与NR基体的相容性。单一的氢氧化镁阻燃效率较低,而因复配体系具有协同作用,阻燃性能均较为优异,而且残炭表面更加致密紧凑,其中含磷复配体系阻燃性能较好。将经过涂覆改性的氢氧化镁改性体应用于丁苯橡胶(SBR)和乙丙橡胶(EPDM)中。研究结果表明,在SBR和EPDM中氢氧化镁改性体对硫化过程和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对动静态力学性能有较大提升,同时使胶料残余炭量增加,燃烧速度减缓,阻燃性能提高,改性粒子在橡胶基体中表面浸润效果更好,其中硅烷改性氢氧化镁的微观分散性最优异。

向星宇[4](2020)在《不同配方硅橡胶在热油老化条件下电性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复合绝缘子的大规模挂网使用,油浸式复合绝缘套管寿命较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材料高温硫化硅橡胶(HTV)在绝缘套管因应力作用导致绝缘油渗漏,绝缘油长久附着最后渗入硅橡胶内部,对材料的憎水性、迁移特性和耐闪络性能均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加速套管绝缘性能的丧失,严重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改良市面上普遍使用的硅橡胶材料,科学地筛选出套管运行工况下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硅橡胶材料配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选用了氢氧化铝相对生胶含量分别为70%、90%、110%和130%的四种不同的硅橡胶材料试样,通过研究绝缘油渗入硅橡胶材料内部前后,材料经过加速热老化与电晕老化后,各配方绝缘性能的改变来筛选出四种配方中的最优解,在绝缘性能上主要从硅橡胶憎水性、拉伸强度、闪络电压、迁移特性和陷阱分布特性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氢氧化铝相对生胶含量90%的硅橡胶配方在四种配方中综合对比具有最优的耐老化能力,表现在相同老化条件下憎水性、闪络电压与迁移特性更好,但拉伸强度略有下降,说明增加氢氧化铝相对含量能提高老化后硅橡胶材料拉伸强度,同时会降低老化时硅橡胶材料表面温度,延缓热老化进程,但过量的阻燃剂会导致本身橡胶的延展性受到影响,使机械性能有所下降。绝缘油侵入硅橡胶内部后,会加速其热老化进程,通过FTIR分析,浸油加速热老化加深了侧链Si(CH3)2的结构的减少,使试样憎水性降低。在电特性上表现在浸油老化后试样闪络电压值更低,耐闪络能力变差。电晕放电使得硅橡胶表面发生碳化,出现梅花状黑斑,形成一层较稀薄的无机氧化物,使较短时长的电晕放电即可使硅橡胶表面的初始憎水性几乎完全丧失。通过SEM分析,试样表面可知随着老化时间增加,絮状氧化物逐渐增多,试样表面结构遭到不可逆破坏,通过FTIR分析,电晕使硅橡胶表面产生大量的OH负离子,严重破坏了硅橡胶材料的憎水性。研究发现,浸油加速热老化作用下,硅橡胶材料表面的陷阱分布特性会发生改变。本身占主导的深陷阱会随着老化时间增加逐渐转换为浅陷阱,陷阱中心能级逐渐增大。结合闪络特性,硅橡胶试样表面处于电场环境下,浅陷阱密度增加与深陷阱密度的降低均促进了游离态电子的迁移,使其更易在试样表面形成放电通道,降低试样的闪络电压值,使沿面闪络更易发生,影响了材料的闪络特性。在进行配方筛选中,综合对比后,2#配方(氢氧化铝相对含量90%)为四种配方中的最优配方,表现在相同老化条件下该配方试样憎水性与憎水恢复性最佳,耐闪络能力最强,且内部陷阱以深陷阱为主,但拉伸强度因阻燃剂的含量较低则略有下降。

孙崇志[5](2019)在《高性能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节油和低固体颗粒物排放特点的高性能绿色轮胎已经成为轮胎行业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本论文围绕着汽车轮胎胎面用橡胶材料的高性能化,研究并揭示了基体橡胶分子链结构、填料聚集态结构、橡胶复合体系的多层次多尺度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顺丁橡胶(BR)是制备绿色轮胎的重要原材料,清晰阐述并明确橡胶分子链结构与宏观性能间的关系,是实现橡胶分子结构适宜性调控的关键。论文中,将具有不同链结构的SSBR和BR应用于胎面胶中,细致考察了橡胶大分子链结构对复合体系中填料的分散、填料-橡胶界面相互作用以及硫化胶动静态性能的影响;此外,将经过表面化学修饰、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白炭黑作为主增强填料填充到胎面胶中,研究了表面修饰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特性以及对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橡胶材料的组成-结构-“魔三角”性能之间的关系。提高轮胎胎面胶的耐磨性能可以延长轮胎的寿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有害颗粒物的排放。为此,本论文在传统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基础上做出改进,对比研究了以不同分子结构的生胶、不同结构参数的白炭黑为变量的胶料在不同工况下的耐磨性能,阐明了磨耗量-摩擦面形貌之间的对应关系。对SSBR分子链进行适当的官能化改性,通过官能团与白炭黑形成氢键作用可以达到改善白炭黑粒子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与橡胶基体的相容性的目的。论文中,从SSBR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在阴离子活性聚合过程中,采用1-(4-二甲氨基苯基)-1-苯基乙烯和1,1-双(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对SSBR进行链端、链中官能化改性,得到了不同胺基官能化的SSBR,并将其作为基体应用到了白炭黑增强的胎面胶复合材料中。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三维同步辐射X射线测试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白炭黑通过与胺基官能团的氢键作用,实现了白炭黑粒子更好的分散,并形成了更厚的界面结合层,有效改善了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分子模拟的理论分析结论也很好地验证了胺基官能化的实验结果。此外,本论文还采用了粗粒度分子动力学(CGMD)模拟的手段,探索了纳米颗粒在官能化聚合物基体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剪切速率范围(γthr<γ<γc)内,官能化聚合物会诱导球形纳米粒子(NPs)自组装成一维连接结构,且能在停止剪切后保持稳定,从而揭示了在混炼和停放实验过程中,官能化SSBR的官能基团与填料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影响关系机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要承受外部周期性动态载荷的作用,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随之变化,如何清晰地表征疲劳过程中橡胶材料微观结构演变,并建立这种结构演变与动态性能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中,采用X射线三维成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大变形、长时间循环剪切作用下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粘弹性演变对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大变形的循环剪切作用下,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中填料粒子的松散聚集体首先被破坏,受限橡胶分子释放,使得弹性模量下降。随着增强粒子间橡胶分子的不断浸入,粒子聚集颗粒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减弱,强聚集体被破坏,进而提出了橡胶分子可连续插入增强粒子间并取向,从而获得更高强度的新增强机制。此外,还考察了具有二维片层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弹性随填料用量、剪切应变、剪切时间的变化规律。除一些传统填料可增强橡胶材料外,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拥有特殊性质的稀土化合物在橡胶复合材料中具有潜在应用。论文中,采用共沉淀-喷雾干燥结合法制备了粒径约50~60 nm的超细氧化钐粒子,然后采用硬脂酸,通过表面化学吸附及弱键合作用对氧化钐粒子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改性体系相比,稀土填充的橡胶复合材料中,改性氧化钐粒子团聚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力学性能得以提升,这主要是归因于橡胶复合材料受力时稀土元素的空f轨道能与橡胶分子之间形成“瞬时巨大络合物”。此外,论文中,依据稀土配位化学制备了稀土促进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并用其替代传统促进剂CZ、促M,应用于高性能轮胎硫化促进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促进剂的体系的硫化活化能更低,可以在低于传统促进剂体系的硫化温度下硫化,且硫化胶具有更高的抗裂纹增长能力以及更低的滚动温升,非常适用于轮胎厚制品的长时间硫化。据此,提出了稀土促进剂低温硫化促进机理:稀土 4f电子层能级丰富,配位能力强,可与橡胶中硬脂酸或碱性化合物形成更多的配位键,从而弱化了稀土-硫键的键能,能够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对橡胶进行硫化。

王文旭[6](2019)在《硅橡胶耐磨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人造革和超纤人造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但生产过程污染严重,不符合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另外,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人造革和超纤人造革的皮感差,也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和推广。硅橡胶型人造革是近年来兴起的新一代人造革,具有加工过程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具有婴儿皮肤般皮感等诸多优点,有望全面替代聚氯乙烯人造革、聚氨酯人造革和超纤人造革。但是,硅橡胶型人造革的耐磨性差,严重影响了其广泛应用和大范围推广。本论文对硅橡胶的分子结构与耐磨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改变分子结构、调整配方比例、添加耐磨填料等多种手段,实现了硅橡胶型人造革的耐磨性能的显着提高。并对硅橡胶型人造革的耐磨性能机理进行了讨论。本论文通过对商业化硅橡胶进行测试得到,硅橡胶的耐磨性能或与其撕裂强度和硬度成正相关性。并且实现了耐磨等级为2级、易于加工操作的低粘度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可控制备,其中配方为33%含量的六甲基二硅氮烷、30%含量的比表面积为400 m2/g的T40白炭黑、70%含量的2万CS乙烯基硅油、硅氢比为2.0时,硅橡胶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值。最后通过调控硅橡胶分子链上的苯基含量,制备得到了具有良好耐高温性能、耐磨等级为2级的硅橡胶,其拉伸强度为5.36MPa、断裂伸长率为201.36%、撕裂强度为6.21KN/m,经过200℃、5小时的条件处理,其耐磨性能保持不变,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谢超[7](2019)在《膨胀阻燃硅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橡胶制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需求量日益增加,其中硅橡胶由于其优异的耐候、耐热、耐老化、耐辐射等性能在阻燃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研究和制备出一种以硅橡胶为基体,遇火燃烧后能有效阻隔热量向内部传导,降低所覆盖的建筑物、装备等物体外表面温度的高性能膨胀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双组份缩合型室温硫化液体硅橡胶(RTV-2胶)为基体,选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季戊四醇(PER)复配型膨胀阻燃剂,将氢氧化铝(Al(OH)3)、改性空心玻璃微珠(HGM)、硼酸锌(ZB)等作为填料,以机械共混的方式加入至硅橡胶(SR)基体中,研究分析膨胀阻燃体系(IFR)含量、增强填料空心玻璃微珠(HGM)添加量、可瓷化填料硼酸锌(ZB)添加量对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热稳定、导热、密度等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种兼具耐高温、低导热、热稳定性高的低密度膨胀阻燃材料。首先研究了膨胀型阻燃剂(IFR)的添加量对MPP/PER型膨胀阻燃SR复合材料的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P与PER的比例为3:1时,随着IFR的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同样不断下降,当IFR的添加量超过30wt%后,S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的幅度变大;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T5%逐渐增加,残重率先逐渐增大后又小幅度下降,当IFR的添加量为30wt%时,复合材料的残重率达到最大值33.1%;SR复合材料的氧指数(LOI)值逐渐增加。综合考虑IFR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确定IFR的最佳添加量为30wt%。其后将HGM作为填料,填充至MPP/PER型膨胀阻燃SR中,研究了HGM的含量对SR复合材料的各性能的影响。发现S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HGM含量的增加总体趋势是先增加后降低,其断裂伸长率随着HGM的含量增加而逐渐降低,当HGM含量为30wt%时,S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23MPa;随着HGM含量的增加,SR复合材料的T5%与残重率在逐步增加;随着HGM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LOI值逐渐增加,燃烧时的背面温度在逐渐降低;随着HGM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值逐渐降低,当HGM含量为30wt%时,导热系数值达到最低值0.15W/(m﹒K),得出结论为HGM最佳添加量为30wt%。最后向MPP/PER膨胀型阻燃SR中添加ZB,研究不同含量的ZB对SR复合材料的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B含量的增加,S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减小,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随着ZB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T5%与Tmax逐渐上升,最后趋向于稳定,残重率逐渐增加;随着ZB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LOI值逐渐增大;随着ZB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膨胀倍率逐渐降低,生成的炭层强度逐渐增加,当ZB含量超过15wt%后,复合材料遇热膨胀倍率大幅度下降,说明将ZB添加量控制在15wt%内,ZB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膨胀性能影响较小。由此可知,当ZB的添加量为15wt%,SR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张亚军[8](2018)在《基于界面增强和催化作用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电力设备运行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硅橡胶绝缘材料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容易发生漏电起痕破坏,使其绝缘性能丧失,严重时甚至引发火灾,给电网的安全与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目前提高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主要依赖填充大量(>50wt%)的氢氧化铝等无机填料,这不仅会恶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还使硅橡胶丧失疏水性能。因此,如何高效提高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并兼顾其力学性能是目前高压绝缘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课题合成了含胺基MQ硅树脂(A-MQ)和氨酯基硅烷(US),用来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并分别探讨了A-MQ和US对ALSR的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有机改性磷酸锆(M-ZrP),并将其与US复配加入到ALSR中,制备了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加成型液体硅橡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六甲基二硅氧烷(MM)、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MViMVi)、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EAPTE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共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含胺基MQ硅树脂(A-MQ),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A-MQ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A-MQ可以有效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A-MQ用量为4phr时,ALSR/A-MQ在4.5kV斜板法耐漏电起痕测试中通过6h的试验,与ALSR相比,其蚀损率从6.7%下降至2.2%。同时,A-MQ的加入改善了ALSR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A-MQ对ALSR可能的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为:在干带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和等离子体作用下,A-MQ可以促进硅橡胶侧甲基断裂,生成甲烷气体,抑制了石墨化碳的产生,阻碍硅橡胶表面形成炭化通路。(2)以异丙醇(IPA)、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CPES)和烯丙醇(AA)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3-(氨基甲酸异丙酯基丙基)烯丙氧基硅烷(US)。研究了US对纳米二氧化硅(SiO2)与ALSR界面作用及ALSR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流变、溶胀实验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US可以增强SiO2与ALSR的界面作用以及改善SiO2在ALSR中的分散性。US显着提高了ALSR/SiO2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当US用量为2.5phr时,ALSR/SiO2/US的耐漏电起痕性能达到1A4.5等级,与ALSR/SiO2相比,其蚀损率从3.44%下降至0.25%。同时,US还可以改善ALSR/SiO2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且对ALSR/SiO2的硫化性能影响不大。(3)采用热重(TG)、热重红外联用(TG-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进一步研究了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US的添加量为2.5phr时,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抗起痕性能影响不大。当SiO2用量从0phr增加到40phr时,ALSR/SiO2/US在4.5kV斜板法耐漏电起痕测试中都能够通过6h的试验。但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耐电蚀损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SiO2用量增加,ALSR/SiO2/US的耐电蚀损性能提高。当SiO2用量为40phr时,与ALSR/US相比,ALSR/SiO2/US蚀损率从1.57%下降至0.25%。SiO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SiO2/US可能的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为:在US的作用下,SiO2的表面吸附着大量的硅橡胶分子链,形成界面相。在干带电弧放电过程中,与高度自由运动的硅橡胶分子链相比,界面相中的受限硅橡胶分子链在Pt/US的催化下更容易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围绕SiO2粒子生成致密坚韧的陶瓷层,保护基体免受电弧的进一步侵蚀。(4)研究了Pt络合物对ALSR/US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US与Pt络合物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协效机理。研究发现,Pt络合物用量对ALSR/US耐漏电起痕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Pt络合物用量在860ppm之间,ALSR/US的耐漏电起痕性能都可以达到1A4.5等级。US和Pt络合物可能的协效机理为:US可以与Pt络合物配位,在干带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作用下,抑制了Pt络合物的氧化,使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促进硅橡胶分子链侧甲基断裂,提高了甲烷气体的释放,有效降低了石墨化碳的产生几率,从而抑制了电痕的产生和发展。同时,硅橡胶侧甲基的断裂会进一步引发硅橡胶分子链交联,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保护基体不被电弧破坏。(5)通过插层反应将四丁基氢氧化铵(TBA)插入到α-磷酸锆(α-ZrP)层间,制备了有机改性磷酸锆(M-ZrP)。采用FT-IR、XRD、TEM和TG等手段探讨了US与M-ZrP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US和M-ZrP对ALSR力学性能、耐漏电起痕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US和M-ZrP对提高ALSR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当M-ZrP用量为0.1phr时,仅添加1.0phr US,ALSR/US/M-ZrP的耐漏电起痕性能就达到1A4.5等级,与ALSR相比,其蚀损率从3.44%下降至0.11%。同时,US和M-ZrP的加入可以赋予ALSR较好的阻燃性能。US和M-ZrP对ALSR可能的耐漏电起痕协同作用机理为:US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在ZrP纳米片表面,使其可以在ALSR中均匀分散,形成大量的纳米限域。在干带电弧放电过程,纳米限域可以阻隔外界的氧气,保护限域内Pt络合物的催化活性,也延缓了硅橡胶分子链的氧化降解。受限的硅橡胶分子链在Pt络合物和US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快速交联,在ALSR表面形成致密的陶瓷层,保护基体不被电弧进一步蚀损破坏。

夏景胜[9](2018)在《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制备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及合金材料在空气中受到高温作用时都会和氧发生反应,并且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氧化脱碳问题越严重。但金属或合金又必须加热到高温才能完成淬火、退火、正火、轧制和模锻等工序。因此目前普遍采用耐高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基体。但无机非金属类的保护涂料在生产中表现出涂料与金属的粘接力低,在低的温度段对金属的保护能力有限等缺点。本文针对无机非金属类保护涂料的不足,结合金属热加工的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基体,匹配膨胀型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填料,制备金属热加工的保护涂料。在较低温度段内,有机硅树脂形成连续涂层保护金属表面;在高温度段内,膨胀型阻燃剂分解,形成致密的炭层,继续发挥保护作用。首先,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再加入膨胀型阻燃剂、固化剂、氢氧化铝等助剂,制备了一种环氧树脂基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金属表面氧化层的形貌及厚度,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涂料的拉伸剪切性能,用热失重(TG)分析研究了涂料各组分的热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比例为3:1,固化剂、膨胀型阻燃剂比例为2:1时,在600℃环境下对金属保温1 h,金属表面光滑,无明显凹槽,涂料对金属的保护作用效果最好,扫描电镜观察到表面氧化层的厚度最薄,只有20μm。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氧化层逐渐变厚。在超过800℃后,金属表面氧化层脱落,涂料失效。TG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在300℃左右开始分解,在500℃几乎完全分解。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料的最大拉伸剪切强度可达67 MPa,涂料在金属表面的粘结性能优异。其次,由于环氧树脂基涂料对金属表面的保护作用有限,在超过8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对金属恒温加热1 h,金属表面氧化层的厚度超过了100μm,此时涂料失去保护作用,而且氧化层质地脆而硬。因此,选择耐热性能更好的有机硅树脂来代替环氧树脂作为涂料的基体。以有机硅树脂为基体,通过加入膨胀型阻燃剂、CaCO3等其他助剂制备了有机硅树脂基金属保护涂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金属表面氧化层的形貌及厚度,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涂料的拉伸剪切性能,用热失重(TG)分析研究了涂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保持100 g 107硅橡胶、15 g 201硅油、1.5 g V-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1 gγ-(2,3-环氧丙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9 g季戊四醇(PER)、5 g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MOS)、4 g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VOS)的质量不变,加入100 gCaCO3、100 gAl(OH)3、30 g膨胀型阻燃剂时,在800℃高温环境下,有机硅涂料对金属表面的保护效果最好,金属表面光滑,无明显被氧化的现象。SEM测试结果表明,氧化层最薄仅为14μm。TG分析表明,有机硅树脂基涂料的热分解温度可达320℃。因此和环氧树脂基涂料相比,有机硅树脂相比拥有更好的耐高温性。拉伸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树脂基涂料的最大弹性模量为142 MPa,涂料的力学性能优异。最后,由于有机硅树脂涂料在高温环境下,涂层容易开裂,影响了涂料对金属表面的保护效果。因此,加入玻璃纤维对有机硅树脂基涂料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有机硅树脂改性涂料,玻璃纤维在热加工过程中不熔融,主要作用是抑制有机硅树脂开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金属表面氧化层的形貌及厚度,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涂料的拉伸剪切性能,用热失重(TG)分析研究了涂料的热性能。SEM测试结果表明,在1000℃高温条件下,玻璃纤维改性有机硅涂料的作用效果显着,氧化层的厚度仅为9μm,在提高了加工温度的条件下,氧化层的厚度比改性前要薄5μm。拉伸剪切强度从13 MPa增至47 M。

任芝瑞[10](2017)在《巯基交联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以“巯基-双键”交联体系为基础,研究了巯基交联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交联硅橡胶的制备和性能,以及阻燃耐烧蚀填料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的影响。首先,在合成聚(巯丙基甲基)硅氧烷交联剂的基础上,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为基材,纳米级气相二氧化硅(SiO2)为补强填料,安息香双甲醚(DMPA)为光引发剂,采用双辊混炼机制备均匀的混炼胶,利用平板硫化机压制成胶片,胶片置于紫外灯下固化。论文研究了纳米级气相SiO2的添加量、交联剂剂的用量、DMPA的含量、紫外灯固化时长对硫化橡胶的性能影响,确定了紫外光固化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最好的基础实验配方。当SiO2的量为35份,DMPA光引发剂为0.05份,固化剂含量为0.8份,固化时间正反各5min时,硅橡胶有最好的性能。其次,以“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为基材,并以二乙基次膦酸铝(ADP)、氢氧化铝(ATH)、云母、玻璃粉、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八乙烯基硅倍半氧烷(OVP)为填料制备了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填料、陶瓷化填料、新型纳米填料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份ADP的硅橡胶力学性能力学性能较好,拉伸强度3.05MPa,断裂伸长率855%。含15份ATH的硅橡胶极限氧指数28.6%,但是力学性能下降明显。添加15份云母的硅橡胶整体的性能均突出,拉伸强度4.31MPa,断裂伸长率1061%,线烧蚀率为0.482mm/s,氧指数27.7%。添加15份玻璃粉的硅橡胶隔热优势明显,在1800s未达到300℃。添加10份OPS的硅橡胶力学性能好,拉伸强度3.25MPa,断裂伸长率985%;15份OPS的氧指数高达28.8%。添加15份OVP的硅橡胶的线烧蚀率只有0.121mm/s,比纯硅橡胶的0.796mm/s降低了84.8%,体现了OVP对硅橡胶耐烧蚀性能的提升非常明显。最后,采用云母、玻璃粉、ADP、OPS作为填料,探究填料复配对紫外光固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与25份ADP配方比,含有10份OPS和15份ADP的配方热稳定性,烧蚀性能和阻燃性能较好。在固定OPS和ADP含量的硅橡胶体系中再加入瓷化填料(云母、玻璃粉),氧指数提高。在瓷化填料一定时,适量增加OPS,降低ADP含量,硅橡胶的热释放速率降低。

二、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改性与阻燃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1.1.1 有机阻燃剂
        1.1.2 无机阻燃剂
    1.2 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
        1.2.1 直接沉淀法
        1.2.2 氧化镁水化法
        1.2.3 水热法
    1.3 氢氧化镁改性
        1.3.1 化学包覆改性
        1.3.2 接枝聚合改性
    1.4 氢氧化镁的阻燃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六方片状Mg(OH)_2的制备
        2.3.2 六方片状Mg(OH)_2的改性
        2.3.2.1 油酸钠改性
        2.3.2.2 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3.3 六方片状Mg(OH)_2的阻燃应用
        2.3.3.1 Mg(OH)_2在PVG阻燃输送带芯糊中的应用
        2.3.3.2 Mg(OH)_2在阻燃橡胶中的应用
    2.4 分析方法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分析表征
        2.4.3 热重测试(TG/DTG)
        2.4.4 接触角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6 活化指数
        2.4.7 力学性能测试
        2.4.8 燃烧性能测试
第三章 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可控制备及其生长机理
    3.1 反应物浓度对Mg(OH)_2形貌的影响
        3.1.1 氨水浓度的影响
        3.1.2 氯化镁浓度的影响
    3.2 不同结构导向剂对Mg(OH)_2形貌的影响
    3.3 反应温度对Mg(OH)_2形貌的影响
    3.4 反应时间对Mg(OH)_2形貌的影响
    3.5 不同分子量的PEG对 Mg(OH)_2形貌的影响
    3.6 PEG添加量对Mg(OH)_2形貌的影响
    3.7 六方片状Mg(OH)_2的生长机理
    3.8 小结
第四章 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改性
    4.1 油酸钠改性Mg(OH)_2
        4.1.1 油酸钠用量的影响
        4.1.2 改性时间的影响
        4.1.3 改性温度的影响
    4.2 接枝聚合改性Mg(OH)_2
        4.2.1 油酸钠用量对接枝聚合效果的影响
        4.2.2 单体用量对接枝聚合效果的影响
        4.2.3 分散剂用量对接枝聚合效果的影响
        4.2.4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聚合效果的影响
    4.3 改性机理
    4.4 小结
第五章 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阻燃应用
    5.1 六方片状Mg(OH)_2在PVG阻燃输送带芯糊中的应用
        5.1.1 芯糊的粘度测试
        5.1.2 硬度测试
        5.1.3 抗拉强度测试
        5.1.4 断裂伸长率测试
        5.1.5 阻燃性能测试
    5.2 六方片状Mg(OH)_2在阻燃橡胶中的应用
        5.2.1 硬度测试
        5.2.2 抗拉强度测试
        5.2.3 断裂伸长率测试
        5.2.4 阻燃性能测试
        5.2.5 磨耗测试
    5.3 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陶瓷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1.2.1 陶瓷化聚合物材料简介
        1.2.2 陶瓷化聚合物的瓷化机理
    1.3 陶瓷化阻燃聚合物填料研究进展
        1.3.1 成瓷填料
        1.3.2 改性成瓷填料
        1.3.3 助熔剂
        1.3.4 阻燃助剂
    1.4 陶瓷化EVA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及器材
    2.3 试样制备
        2.3.1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试样的制备工艺
        2.3.2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配方确定实验
        2.3.2.1 EVA基体材料配方的确定实验
        2.3.2.2 成瓷填料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2.3.2.3 助熔剂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2.3.2.4 阻燃剂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2.4 测试表征
        2.4.1 力学性能测试
        2.4.1.1 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测试
        2.4.1.2 硬度测试
        2.4.1.3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2.4.1.4 撕裂强度测试
        2.4.1.5 材料综合力学性能
        2.4.2 陶瓷化性能测试
        2.4.2.1 材料烧蚀实验
        2.4.2.2 烧蚀率测试
        2.4.2.3 体积膨胀率
        2.4.2.4 弯曲强度
        2.4.3 阻燃性能测试
        2.4.3.1 水平垂直燃烧指数测试
        2.4.3.2 最低氧指燃烧指数测试
        2.4.3.3 材料综合阻燃性能
        2.4.4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
        2.4.5 材料粘度测试
        2.4.6 热重分析
        2.4.7 红外分析
第3章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基础配方的确定
    3.1 引言
    3.2 加工助剂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及硫化性的影响
        3.2.1 白炭黑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及硫化性能影响
        3.2.2 石蜡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影响
        3.2.3 PEG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影响
        3.2.4 加工助剂协同作用对EVA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 硅灰石/滑石不同配比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硅灰石/滑石添加量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硅灰石/滑石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行为的影响
        3.4.1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3.4.2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3.5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解残余物形貌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助熔剂与阻燃剂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助熔剂添加对复合材料陶瓷化性能影响
        4.2.1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影响
        4.2.2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4.2.3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热解残余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4.3 助熔剂添加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4.4 阻燃剂添加对CFR/EVA阻燃性能的影响
    4.5 阻燃剂复配对CFR/EVA成瓷性能的影响
        4.5.1 阻燃剂复配对质量烧蚀率的影响
        4.5.2 阻燃剂对 CFR/EVA 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4.5.3 阻燃剂对 CFR/EVA 热解残余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4.6 阻燃机理分析
        4.6.1 宏观形貌分析
        4.6.2 燃烧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4.6.3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TG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制备工艺的探讨
    5.1 引言
    5.2 CFR/EVA生产工艺简介
        5.2.1 工艺路线一
        5.2.2 工艺路线二
        5.2.3 工艺方案三
    5.3 不同工艺路线制备的CFR/EVA力学性能的比较
        5.3.1 硬度及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比较
        5.3.2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比较
        5.3.3 撕裂性能的比较
        5.3.4 综合力学性能的比较
    5.4 不同工艺路线制备陶瓷化EVA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比较
        5.4.1 水平垂直燃烧性能的比较
        5.4.2 极限氧指数及综合阻燃性能的比较
    5.5 不同工艺路线下加工性能比较
        5.5.1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熔体质量流动指数的对比
    5.6 配方及工艺的优化
        5.6.1 偶联剂添加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5.6.1.1 偶联剂的种类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5.6.1.2 偶联剂的添加量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5.6.2 工艺参数优化
        5.6.2.1 混炼温度对粘度、不均匀度影响
        5.6.2.2 混炼时间对粘度、不均匀度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阻燃剂研究概述
    1.2 阻燃剂的分类
        1.2.1 卤系阻燃剂
        1.2.2 其他有机阻燃剂
        1.2.3 无机阻燃剂
        1.2.4 膨胀型阻燃剂
    1.3 聚合物燃烧及阻燃机理
        1.3.1 聚合物燃烧过程
        1.3.2 阻燃剂作用机理
    1.4 无卤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
        1.4.1 无卤阻燃剂研究进展
        1.4.2 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研究
    1.5 表面改性方法
        1.5.1 共混涂覆法
        1.5.2 粒子表面化学改性法
        1.5.3 微胶囊化法
    1.6 偶联剂作用机理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阻燃NR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方法及反应机理
        2.2.4 改性氢氧化镁粉体及阻燃NR的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2.3 改性氢氧化镁的表征及影响因素
        2.3.1 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2.3.2 核壳比的影响
        2.3.3 接枝单体种类的影响
    2.4 氢氧化镁填充NR的性能影响及表征
        2.4.1 硫化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2.4.2 机械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2.4.3 门尼粘度测试
        2.4.4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2.4.5 阻燃性能测试
        2.4.6 氢氧化镁在NR中的微观形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复配机理与协同效应
        3.2.4 无卤复配型阻燃NR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复配体系对NR门尼粘度的影响
        3.3.2 复配NR体系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3.3.3 各NR体系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3.3.4 复配体系对NR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3.3.5 各复配体系对NR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3.3.6 各复配体系对NR的剩炭率和残炭形貌的影响
        3.3.7 阻燃性能测试
        3.3.8 复配型阻燃剂在NR中的微观形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氢氧化镁在SBR和 EPDM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改性氢氧化镁的制备
        4.2.4 SBR和 EPDM的成型加工试验配方
        4.2.5 SBR和 EPDM的成型加工工艺
        4.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偶联剂对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4.3.2 偶联剂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4.3.3 静态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测试
        4.3.4 偶联剂对胶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4.3.5 偶联剂对胶料剩炭率的影响
        4.3.6 偶联剂对胶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4.3.7 SBR和 EPDM基体中填料的微观形貌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不同配方硅橡胶在热油老化条件下电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硅橡胶配方研究现状
        1.2.2 硅橡胶憎水性研究现状
        1.2.3 硅橡胶沿面闪络特性研究现状
        1.2.4 硅橡胶陷阱分布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老化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2.1 浸油热老化试验方法
        2.1.1 试样制备及热油老化试验方法
        2.1.2 老化性能分析
    2.2 电晕老化试验方法
        2.2.1 电晕老化试验平台搭建
        2.2.2 电晕老化试验内容
        2.2.3 静态接触角测试
    2.3 沿面闪络试验方法
    2.4 ISPD等温表面电位衰减试验方法
        2.4.1 ISPD充电方式
        2.4.2 ISPD试验系统介绍
        2.4.3 ISPD试验操作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老化条件下硅橡胶配方优化研究
    3.1 不同配方硅橡胶的憎水性及恢复特性
        3.1.1 不同配方硅橡胶加速热老化后的憎水性
        3.1.2 不同配方硅橡胶加速热老化后的憎水恢复特性
        3.1.3 不同配方硅橡胶电晕老化后的憎水性
        3.1.4 不同配方硅橡胶电晕老化后的憎水恢复特性
    3.2 不同配方硅橡胶的拉伸强度
    3.3 老化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老化条件下硅橡胶闪络及陷阱分布特性研究
    4.1 不同条件热老化后硅橡胶沿面闪络特性
        4.1.1 热老化后硅橡胶材料沿面闪络特性
        4.1.2 热老化后硅橡胶材料闪络电压恢复特性
    4.2 不同条件电晕老化后硅橡胶沿面闪络特性
        4.2.1 电晕老化后硅橡胶材料沿面闪络特性
        4.2.2 电晕老化后硅橡胶材料沿面闪络恢复特性
    4.3 热老化后硅橡胶陷阱分布特性
        4.3.1 陷阱能级模型推导
        4.3.2 陷阱密度模型推导
        4.3.3 加速热老化后硅橡胶陷阱分布特性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高性能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高性能轮胎性能要求
        1.3.1 低滚动阻力
        1.3.2 抗湿滑性
        1.3.3 耐磨性
    1.4 高性能轮胎用原材料
        1.4.1 溶聚丁苯橡胶(SSBR)
        1.4.2 顺丁橡胶
        1.4.3 炭黑
        1.4.4 白炭黑
        1.4.5 石墨烯
        1.4.6 石墨烯的制备以及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5 橡胶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网络结构与性能间关系
        1.5.1 橡胶复合材料增强机理
        1.5.2 填料粒子增强橡胶的因素
        1.5.3 填料网络结构的演变
        1.5.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1.5.5 填料粒子自组装行为
    1.6 稀土化合物在橡胶领域的主要应用
        1.6.1 稀土配合物的特点
        1.6.2 稀土类硫化促进剂
        1.6.3 稀土氧化物在橡胶中的应用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8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原材料及试剂
        2.1.2 基本配方表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过程
        2.3.1 不同溶聚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2 不同顺丁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3 不同白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4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合成
        2.3.5 石墨烯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6 纳米氧化钐的制备及改性
        2.3.7 稀土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橡胶分子及微观结构表征
        2.4.2 橡胶性能测试
第三章 绿色轮胎用溶聚丁苯、顺丁橡胶、白炭黑结构参数与胎面胶“魔三角”性能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生胶微观结构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
        3.2.1 生胶微观结构参数
        3.2.2 生胶结构对胎面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2.3 生胶结构对体系填料分散的影响
        3.2.4 生胶对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2.5 生胶结构对填料-橡胶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3.2.6 生胶结构对胎面胶抗湿滑性能的影响
        3.2.7 生胶结构对胎面胶耐磨性能的影响
    3.3 表面修饰白炭黑对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3.3.1 表面修饰白炭黑的制备和结构参数
        3.3.2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硫化性能
        3.3.3 表面修饰白炭黑在胎面胶中的分散
        3.3.4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静态力学性能
        3.3.5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3.4 表面修饰白炭黑填充胎面胶的耐磨性能
        3.4.1 干、湿条件下表面修饰白炭黑补强胎面胶磨耗性能分析
        3.4.2 滑-滚动条件下表面修饰白炭黑补强胎面胶磨耗性能分析
        3.4.3 模拟水泥摩擦面下表面修饰白炭黑补强胎面胶磨耗性能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制备、表征及其与白炭黑复合的研究: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4.1 引言
    4.2 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的合成
    4.3 白炭黑/胺基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表征
        4.3.1 白炭黑/胺基官能化SSBR复合体系的断面形貌(SEM)
        4.3.2 白炭黑/官能化丁苯橡胶复合体系中白炭黑的空间分布
    4.4 白炭黑与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基体间的界面作用
    4.5 白炭黑/官能化SSBR硫化胶的静态力学性能
    4.6 白炭黑/官能化SSBR体系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4.7 末端硅氧烷官能化对白炭黑/SSBR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7.1 硅氧烷基SSBR的合成与结构
        4.7.2 白炭黑/硅氧烷基SSBR中填料的分散
        4.7.3 白炭黑/硅氧基SSBR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4.7.4 白炭黑/硅氧基SSBR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4.8 官能化丁苯橡胶/白炭黑纳米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质-分子模拟
        4.8.1 模型及模拟方法
        4.8.2 结果与讨论
    4.9 官能化聚合物体系中稳定剪切流下纳米粒子的自组装行为
        4.9.1 模型及模拟方法介绍
        4.9.2 模拟结果与讨论
    4.10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剪切作用下橡胶复合材料的网络结构演变
    5.1 引言
    5.2 白炭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循环剪切过程中的动态性能变化
    5.3 白炭黑增强橡胶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一动态性能关系与机制
        5.3.1 循环剪切作用对白炭黑粒子分散的影响
        5.3.2 模拟方法
        5.3.3 模拟结果
    5.4 还原氧化石墨烯增强橡胶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动态性能关系与机制
        5.4.1 rGO/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
        5.4.2 rGO对天然橡胶各项性能的影响
        5.4.3 rGO/NR橡胶复合材料循环剪切作用下的动态网络结构的演变
    5.5 小结
第六章 稀土元素在胎面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6.1 前言
    6.2 超细氧化钐的制备、表征以及改性
        6.2.1 共沉淀-喷雾干燥结合法制备超细氧化钐
        6.2.2 前驱体及煅烧产物的XRD分析
        6.2.3 前驱体的TGA分析
        6.2.4 超细氧化钐的改性
    6.3 不同尺寸氧化钐粒子/SSBR/NR硫化胶性能测试
        6.3.1 微米级氧化钐粒子/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6.3.2 超细Sm_2O_3/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6.3.3 改性超细Sm_2O_3/SSBR/N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6.4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合成与表征
        6.4.1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制备工艺
        6.4.2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结构表征
    6.5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钐的硫化促进特性及机理分析
    6.6 促进剂类型对SSBR/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6.6.1 促进剂类型和用量对SSBR/N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6.6.2 促进剂类型对SSBR/NR硫化胶抗裂纹增长性能的影响
        6.6.3 促进剂类型对硫化胶的动态生热的影响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硅橡胶耐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传统皮革的简介
    1.2 硅橡胶型人造革
    1.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1.3.1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简介
        1.3.2 影响加成型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因素
    1.4 液体硅橡胶研究进展
        1.4.1 液体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4.2 液体硅橡胶的导热性能研究进展
        1.4.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导电性能研究进展
        1.4.4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粘接性能研究进展
        1.4.5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2章 商业化液体硅橡胶耐磨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原材料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测试表征手段
        2.2.4 硅橡胶配方的制备方法
        2.2.5 硅橡胶压片的制备方法
        2.2.6 硅橡胶型人造革的制备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商业化液体硅橡胶力学性能的测定及对比
        2.3.2 商业化液体硅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及对比
        2.3.3 基于#8506硅橡胶配方优化及其力学性能的测定
        2.3.4 基于型号为#8506硅橡胶配方优化及其耐磨性能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制甲基乙烯基液体硅橡胶耐磨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用原材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测试表征手段
        3.2.4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3.2.5 硅橡胶配方的制备方法
        3.2.6 硅橡胶压片的制备方法
        3.2.7 硅橡胶型人造革的制备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液体硅橡胶的形貌
        3.3.2 六甲基二硅氮烷制备的液体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3.3.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加工工艺稳定性测试
        3.3.4 白炭黑规格和用量的确定
        3.3.5 不同粘度的液体硅橡胶对人造革耐磨性能的影响
        3.3.6 硅氢比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制苯基乙烯基液体硅胶耐磨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所用仪器
        4.2.3 实验测试表征
        4.2.4 苯基硅橡胶的制备方法
        4.2.5 硅橡胶配方的制备方法
        4.2.6 硅橡胶压片的制备方法
        4.2.7 硅橡胶型人造革的制备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苯基硅橡胶的形貌
        4.3.2 苯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4.3.3 苯基硅橡胶的耐磨性能测试
        4.3.4 苯基含量为2%的苯基硅橡胶的耐高温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膨胀阻燃硅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室温硫化型液体硅橡胶概述
        1.2.1 室温硫化硅橡胶简介
        1.2.2 室温硫化液体硅橡胶类别
        1.2.3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组成
        1.2.4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组成
    1.3 硅橡胶阻燃研究进展
        1.3.1 硅橡胶阻燃剂
    1.4 膨胀阻燃研究现状
        1.4.1 阻燃机理
        1.4.2 膨胀型阻燃剂的分类
    1.5 课题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MPP/PER复配膨胀阻燃硅橡胶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3 测试与表征
        2.3.1 力学性能测试
        2.3.2 极限氧指数测试
        2.3.3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2.3.4 膨胀倍率测试
        2.3.5 炭层强度测试
        2.3.6 热失重测试(TG)
    2.4 结果与讨论
        2.4.1 IFR添加量对S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4.2 MPP/PER复配SR膨胀阻燃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分析
        2.4.3 IFR添加量对SR膨胀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2.4.4 膨胀阻燃SR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形貌分析
        2.4.5 膨胀阻燃SR复合材料燃烧残炭形貌分析
        2.4.6 IFR添加量对硅橡胶复合材料膨胀性能的影响
        2.4.7 MPP/PER的阻燃机理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GM对 MPP/PER复配型膨胀阻燃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HGM表面改性处理
        3.2.4 试样制备
    3.3 测试与表征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2 力学性能测试
        3.3.3 导热性能测试
        3.3.4 热失重测试(TG)
        3.3.5 复合材料密度测试
        3.3.6 极限氧指数测试
        3.3.7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HGM表面改性处理红外光谱分析
        3.4.2 HGM填充SR膨胀阻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3.4.3 不同含量HGM对 SR膨胀阻燃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3.4.4 HGM填充SR膨胀阻燃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分析
        3.4.5 HGM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3.4.6 HGM填充SR膨胀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硼酸锌对MPP/PER型膨胀阻燃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试样制备
    4.3 测试与表征
        4.3.1 力学性能测试
        4.3.2 极限氧指数测试
        4.3.3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4.3.4 炭层强度及膨胀倍率测试
        4.3.5 热失重测试(TG)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含量ZB对膨胀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ZB对膨胀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4.4.3 MPP/PER复配膨胀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耐热性能分析
        4.4.4 ZB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膨胀倍率及炭层强度的影响
        4.4.5 膨胀阻燃硅橡胶复合材料残炭形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界面增强和催化作用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压绝缘材料
        1.2.1 陶瓷绝缘材料
        1.2.2 玻璃绝缘材料
        1.2.3 聚合物绝缘材料
    1.3 硅橡胶材料
        1.3.1 高温混炼硅橡胶
        1.3.2 缩合型液体硅橡胶
        1.3.3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
    1.4 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1.4.1 基础聚合物
        1.4.2 交联剂
        1.4.3 催化剂
        1.4.4 抑制剂
        1.4.5 填料
    1.5 硅橡胶的耐漏电起痕性能
        1.5.1 硅橡胶漏电起痕破坏机制
        1.5.2 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进展
    1.6 硅橡胶的阻燃性能
        1.6.1 硅橡胶的燃烧和阻燃
        1.6.2 硅橡胶阻燃性能的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7.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3 本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含胺基MQ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含胺基MQ硅树脂的合成及ALSR样品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MQ的结构表征
        2.3.2 A-MQ对ALSR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A-MQ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2.3.4 A-MQ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酯基硅烷的合成及其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氨酯基硅烷的合成及ALSR样品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和讨论
        3.3.1 US的结构表征
        3.3.2 US对ALSR硫化性能的影响
        3.3.3 US对SiO_2与ALSR界面作用的影响
        3.3.4 US对ALSR力学性能的影响
        3.3.5 US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3.3.6 US对ALSR热稳定性的影响
        3.3.7 US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硅与硅橡胶界面作用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仪器和设备
        4.2.3 ALSR样品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和讨论
        4.3.1 US与SiO_2的氢键作用
        4.3.2 SiO_2与ALSR的界面作用
        4.3.3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4.3.4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US电蚀损表面形貌的影响
        4.3.5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US热稳定性的影响
        4.3.6 SiO_2与ALSR界面作用对ALSR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铂络合物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仪器和设备
        5.2.3 ALSR样品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和讨论
        5.3.1 Pt络合物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5.3.2 Pt络合物对ALSR/US热稳定性的影响
        5.3.3 Pt络合物对ALSR/US耐漏电起痕作用机理的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氨酯基硅烷与有机改性磷酸锆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协同作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原料
        6.2.2 仪器和设备
        6.2.3 有机改性磷酸锆的制备及ALSR样品的制备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和讨论
        6.3.1 M-ZrP的表征
        6.3.2 US与M-ZrP的相互作用
        6.3.3 ALSR/US/M-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
        6.3.4 US和M-ZrP对ALSR力学性能的影响
        6.3.5 US和M-ZrP对ALSR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
        6.3.6 US和M-ZrP对ALSR热稳定性的影响
        6.3.7 US和M-ZrP对ALSR阻燃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研究
        1.2.2 国外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研究
    1.3 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分类
        1.3.1 无机保护涂料
        1.3.2 有机保护涂料
    1.4 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作用机理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环氧树脂基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2 制备工艺
        2.1.3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氧化层和表面形貌分析
        2.2.2 扫描电镜(SEM)测试
        2.2.3 热失重(TG)分析
        2.2.4 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机硅树脂基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1.2 制备工艺
        3.1.3 测试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氧化层及表面形貌分析
        3.2.2 扫描电镜(SEM)测试
        3.2.3 热失重(TG)分析
        3.2.4 Al(OH)_3的阻燃性能测试
        3.2.5 DBTDL和CaCO_3对涂料固化时间的影响
        3.2.6 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玻璃纤维改性有机硅树脂保护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1.2 制备工艺
        4.1.3 测试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氧化层及表面形貌分析
        4.2.2 扫描电镜(SEM)测试
        4.2.3 热失重(TG)分析
        4.2.4 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巯基交联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硅橡胶的简介
    1.2 硅橡胶的填料改性
    1.3 硅橡胶常用交联固化模式
    1.4 巯基-双键点击化学反应
        1.4.1 点击化学反应简介
        1.4.2 巯基-双键点击化学反应机理
        1.4.3 巯基-双键点击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制备和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聚(巯丙基甲基)硅氧烷交联剂的制备
        2.2.3 硅橡胶的制备
        2.2.4 测试和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巯丙基甲基)硅氧烷交联剂的FTIR和 NMR谱图分析
        2.3.2 聚(巯丙基甲基)硅氧烷交联剂的GPC分析
        2.3.3 巯基-双键交联制备硅橡胶的初步分析
        2.3.4 SiO_2 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的性能影响
        2.3.5 交联剂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的性能影响
        2.3.6 光引发剂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的性能影响
        2.3.7 光固化时间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的性能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阻燃烧蚀填料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表
        3.2.2 硅橡胶材料制备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填料对光固化硅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3.3.2 阻燃剂ADP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1 ADP含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3.3.2.2 ADP含量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
        3.3.2.3 ADP含量对硅橡胶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3.2.4 ADP含量对硅橡胶材料锥形量热影响分析
        3.3.2.5 ADP含量对硅橡胶燃烧残炭形貌影响分析
        3.3.3 阻燃剂ATH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3.3.1 ATH含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3.3.3.2 ATH含量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
        3.3.3.3 ATH含量对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3.3.4 ATH含量对硅橡胶锥形量热的影响分析
        3.3.3.5 ATH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燃烧残炭形貌影响分析
        3.3.4 陶瓷化填料云母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3.4.1 云母含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3.3.4.2 云母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
        3.3.4.3 云母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3.4.4 云母含量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锥形量热影响分析
        3.3.4.5 云母含量对硅橡胶背温测试的影响分析
        3.3.4.6 云母含量对硅橡胶燃烧残炭形貌影响分析
        3.3.5 陶瓷化填料玻璃粉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3.5.1 玻璃粉含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3.3.5.2 玻璃粉含量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
        3.3.5.3 玻璃粉含量对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3.5.4 玻璃粉含量对硅橡胶锥形量热影响分析
        3.3.5.5 玻璃粉含量对硅橡胶背温测试的影响分析
        3.3.5.6 玻璃粉含量对硅橡胶燃烧残炭形貌影响分析
        3.3.6 新型纳米填料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3.6.1 聚硅倍半氧烷含量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3.3.6.2 聚硅倍半氧烷含量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
        3.3.6.3 聚硅倍半氧烷含量对硅橡胶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3.3.6.4 聚硅倍半氧烷含量对硅橡胶锥形量热影响分析
        3.3.6.5 聚硅倍半氧烷含量对硅橡胶背温测试的影响分析
        3.3.6.6 聚硅倍半氧烷对硅橡胶燃烧残炭形貌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填料复配对巯基-双键交联硅橡胶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表
        4.2.2 硅橡胶材料制备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阻燃烧蚀填料对光固化硅橡胶材料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4.3.2 阻燃烧蚀填料对光固化硅橡胶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
        4.3.3 阻燃烧蚀填料对光固化硅橡胶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3.4 阻燃烧蚀填料对光固化硅橡胶材料锥形量热影响分析
        4.3.5 阻燃烧蚀填料对光固化硅橡胶材料的SEM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四、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六方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改性与阻燃应用研究[D]. 高雪焘. 山西大学, 2021
  • [2]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畅. 华侨大学, 2020(01)
  • [3]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闫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不同配方硅橡胶在热油老化条件下电性能优化研究[D]. 向星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高性能轮胎胎面用橡胶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研究[D]. 孙崇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硅橡胶耐磨性能的研究[D]. 王文旭. 南昌大学, 2019(02)
  • [7]膨胀阻燃硅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 谢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基于界面增强和催化作用提高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研究[D]. 张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金属热加工保护涂料的制备与表征[D]. 夏景胜. 江苏科技大学, 2018(03)
  • [10]巯基交联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任芝瑞.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Al(OH)_3准纳米材料在硅橡胶配方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