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微生物活性炭对废水中油烃的生物降解

固定化微生物活性炭对废水中油烃的生物降解

一、Biodegradation of the Oil Hydrocarbons in Wastewater with Immobilized Micro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论文文献综述)

李孝倩[1](2020)在《高效降解菌DNB-S1的荧光标记示踪及其固定化菌剂对DBP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公认的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增塑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产品中,经常在土壤、水、大气和其他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到。近年来,因为工业和农业的急速发展导致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DBP引起的土壤污染急剧增加,已成为一种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其潜在环境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采用微生物降解的方式可以有效去除农业土壤中的DBP去除。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DBP高效降解菌Pseudomonas sp.DNB-S1为研究对象,通过三亲本接合转移法构建GFP荧光标记降解菌GFP-DNB-S1,借助其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实时观察降解菌活性及动态,以海藻酸钠(SA)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为载体材料、Ca Cl2为交联剂,采用包埋-交联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制备荧光标记降解菌GFP-DNB-S1固定化菌剂,并检验该菌剂在DBP污染土壤中的修复效果。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三亲本接合转移法构建GFP荧光标记的降解菌GFP-DNB-S1。通过培养供体菌p ET28-EGFP及辅助菌S17,采用三亲本接合转移法将供体菌株携带的GFP质粒导入到菌株DNB-S1中,成功构建了荧光标记降解菌GFP-DNB-S1,结果表明目的菌株同时具备卡那霉素与氨苄霉素两种抗生素耐受性,并且可以在蓝色激发光照射下表达出绿色荧光,充分证明了外源导入的GFP质粒已经在荧光标记降解菌GFP-DNB-S1中稳定遗传。(2)制备SA与n-HAP/SA固定化菌剂,借助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进行性能表征。为了强化DBP降解菌的生物性能,采用包埋-交联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以SA及n-HAP/SA分别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固定化菌剂。结果表明,载体材料SA与n-HAP配比为3:2时n-HAP/SA固定化菌剂更易成型,与单一SA固定化菌剂相比,水溶膨胀率和破碎率分别降低了8.61%、15.88%,机械性能与化学稳定性更高。此外,n-HAP/SA固定化菌剂中的n-HAP成分增加了微球内部的孔隙结构,微球表面变得粗糙。在Ca Cl2与SA进行交联固定化时,n-HAP的Ca2+参与了配位反应,n-HAP/SA固定化菌剂包含的SA与n-HAP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3)通过以DBP为唯一碳源培养固定化菌剂,分别探究SA与n-HAP/SA两种固定化菌剂对DBP降解效能的影响。测定了降解菌的生长曲线、降解曲线及培养液p H值变化,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n-HAP/SA固定化菌剂可以达到95.1%的DBP降解率,降解效果明显优于SA固定化菌剂和游离菌。培养液p H值在48 h后出现下降趋势,扫描电镜观察游离菌、SA固定化菌剂的菌体细胞遭到损伤,影响降解菌活性;而n-HAP/SA固定化菌剂培养液维持在p H 6.08左右,避免了酸性环境胁迫减少了细胞损伤,促进了DBP的高效降解。此外,通过对固定化菌剂中的降解菌进行荧光示踪发现,GFP-DNB-S1均匀分布在固定化菌剂表面及内部结构中,在MSM中培养时降解菌GFP-DNB-S1从固定化颗粒释放并均匀分散生长于培养液中。(4)n-HAP/SA固定化菌剂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DBP,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通过与游离菌GFP-DNB-S1比较发现,在DBP初始浓度为20 mg·kg-1的污染土壤施加n-HAP/SA固定化菌剂,DBP降解率可达93.34%,显着高于游离菌处理组的78.72%,证明了n-HAP/SA固定化菌剂对污染土壤中的DBP去除效果比游离菌更加明显和彻底。此外,n-HAP/SA固定化菌剂的载体材料可以稳定土壤p H值,提高土壤中有机碳、有效磷含量,进而增加土壤肥力。

邓敬敏[2](2020)在《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8%。与此同时,由石化行业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年排放量可高达35.5亿吨,位居整个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首。随着石油炼制过程中加工重质原油比例持续增加,炼化废水的生物毒性、处理负荷和生物降解难度不断提高,废水水质不断恶化。目前,生化处理阶段为整个炼化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近年来,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中衍生出来的具有同步脱碳脱氮效果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众多生化处理新工艺中脱颖而出,该方法污泥沉降性能好,生物量大,处理负荷高,形成的颗粒污泥结构致密,能够耐受有毒有害物质的冲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优势并针对该技术在炼化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拟采用生物强化方法构建具有石油降解功能的微生物菌群并通过固定化的方法与载体结合,将其投加到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从固定化载体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机污染物去除性能、颗粒污泥形态、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方面来考察不同反应器中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情况、反应器运行性能和微生物的物种组成变化。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和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石油降解菌群(Brevundimonas sp.Y1、Bacillus sp.Y2、Microbacterium sp.Y4、Rhodococcus sp.Y5、Bacillus sp.Y6、Bacillus sp.Y7和Planococcus sp.Y8)在2:1.5:1.5:1.5:2:1:2的投加比例时,对石油的降解效果最佳,达到55.06%。投加至SBR反应器中可以发现,生物炭和活性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可以促进好氧污泥颗粒化。与空白反应器相比,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反应器在10天内已经基本实现好氧污泥颗粒化,其中污泥粒径大于0.45 mm的颗粒污泥分别占69.11%和84.24%。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呈椭球形,表面粗糙,但结构完整。其微生物组成多以短杆菌和丝状菌为主,还伴随着少量的球菌。添加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平均COD的去除效果均高于98%。生物炭和活性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添加可以缓解炼化废水的生物毒性,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也提高了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生物炭与活性炭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的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小,具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的石油降解菌群含量均高于其他反应器,该研究证实了通过多孔炭载体固定化石油降解菌群不易流失、生物稳定性高,对炼化废水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本研究为生物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磊[3](2020)在《吸附絮凝氧化耦合处理含矿物油废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西某焦化酚氰废水处理站处理化工企业排放的含矿物油废水。含矿物油废水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有机废水。多工艺耦合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效率较高的水处理方式。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本论文讨论了含矿物油废水的来源,概述了各类常用的处理方法,介绍了各种处理工艺处理含矿物油废水的现状。本论文中实验部分考察了聚合硅酸铝铁-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PSAF-APAM)的优化制备条件,初始p H,投加量对含矿物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考察了黏土吸附剂吸附废水COD的机理,对吸附去除废水COD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初始p H,质量比对活性炭(AC)活化过硫酸钠(PS)体系和黏土活化过硫酸钠(PS)体系去除废水COD的效果。以絮凝剂,吸附剂和氧化剂投加量为自变量,废水COD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正交实验。通过模拟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可达到显着水平的二次响应面模型。考察了三因素正交实验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和两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实验取得的主要结论有:在废水初始pH为10,PSAF-APAM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0.5%时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3.7%。黏土对废水COD的吸附作用以物理吸附为主,属于不均匀表层吸附和单层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模型为Freundlich模型。在废水初始p H为2,AC:PS为10:1时COD去除率为47.4%。废水初始p H为1,黏土:PS为10:1时COD去除率为36.1%。吸附絮凝氧化耦合实验结果预测最优条件下COD去除率为67.7%,经实验验证后COD去除率为70.9%。本论文对黏土的吸附机理,黏土活化过硫酸钠去除COD的机理和效果做了一些研究,得出了创新性的结论。证明吸附絮凝氧化耦合工艺处理含矿物油废水是一种较为实用,低成本,高效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吴成昊[4](2020)在《优化扩培体系对黑曲557菌丝球的生长调控及改性研究》文中提出菌丝球作为生物载体应用于功能微生物固定化这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例如生物相容性高、制备过程简单易控、无毒害作用等。本团队利用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人工造粒的研究已经走在前沿。想要得到结构稳定的颗粒污泥,对作为核心载体的菌丝球有极高的要求。目前应用常规菌丝球进行颗粒污泥造粒,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生物产量不高,无法满足造粒所需;二是载体特性不稳定,无法长效保存。而菌丝球的生物产量及载体特性受培养体系影响极大,因此,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提高菌丝球生物产量的同时,完成生物载体的前期改性,得到致密稳定,特性优良的菌丝球载体,是解决目前菌丝球应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以成球效果良好的黑曲霉557作为出发菌株,考量不同培养因素对菌丝球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长参数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最终完成黑曲霉557培养体系的整体优化。优化扩培体系为:恒温30℃,摇床转速160rpm/min,每250ml锥形瓶内分装150m L培养液,孢子接种量为104个/150m L,碳源为蔗糖,浓度10g/L,氮源为硝酸铵,浓度1.5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1g/L,初始p H为6.0。与原始培养体系相比,新培养体系下的菌丝球致密稳定,规整圆润,菌丝密度上限提高51.4%,同时培养时间明显缩短,提前18h即满足取用标准。对优化扩培体系下黑曲霉557的成球机理加以探究,实验结果表明菌丝球在该体系内,除孢子凝聚型这一常规成球机理外,同时存在三种特异成球机理,分别是菌丝团聚成球、碎片重构成球以及吞纳同化成球。根据调控时间及方式的差异,菌丝球数量增长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由常规机理主导的前置生长期及暴增期,由特异机理主导的二次增长期,以及所有机理停止作用后,由生物损伤导致的衰减期。菌丝球粒度分布受几种调控机理的复合影响,呈现出规律期的单峰推移以及非规律期的双峰迭变两种演变过程。优化扩培体系对菌丝球的改性效果极佳,沉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菌丝球沉降性明显提升,破坏性实验证明了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及抗膨浮性,优化菌丝球对功能菌吸附效果显着,同时SEM表明载体优化后的菌丝密度以及孔隙分布更为合理,并研究了诸如个体粒度、生长区域及生理活性等因素对载体特性的影响。以改性菌丝球作为生物载体,负载单一功能菌与活性污泥,SEM结果表明,功能菌挂膜效果从前期“点吸附”转变为后期“面吸附”,而活性污泥则从前期“面吸附”转变为后期“体吸附”,后者拥有更快的挂膜速率以及更好的负载效果。

刘璐洁[5](2020)在《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石化行业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石化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二级出水中仍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传统高级氧化法的局限性成为了水厂提标改造中的一个难题,亟需深入研究一种高效、经济、节能环保的深度处理工艺。过硫酸盐氧化技术以其更稳定、氧化还原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等优点,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以东北某石化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构建混凝—过硫酸盐氧化组合工艺,通过混凝前处理减轻过硫酸盐氧化的负荷,提高出水水质。采用超滤膜法对水样分级,并结合DOC、UV254、蛋白质、多糖等指标和三维荧光光谱从分子量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石化二级出水中DOC和COD的均值分别为20.73 mg/L和85.00 mg/L。分子量<3 K有机物的DOC占原水DOC的61.79%,其UV254和SUVA值也最高,芳香异构化程度最高;蛋白质以<3 K的组分为主,约占原水蛋白质的82.11%;<3K的多糖约占原水中多糖的56.99%;原水中有两个明显的荧光峰:峰1(Ex/Em=280/350 nm)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峰2(Ex/Em=225/350 nm)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2)硫酸盐氧化体系在p H=2~10范围内均适用;适量的Fe2+可促进对有机物的降解,过量则有抑制作用;DOC的去除率随着PS/12COD的增加先升后降。在Fe2+=6.0mmol/L,PS/12COD=1(COD=85mg/L,PS=1020 mg/L)的条件下,DOC和COD分别降至11.70 mol/L和41.49 mg/L,去除率分别为44%和51.2%,出水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要求的排放标准。分子量为3-10 K区间有机物的DOC去除率最高,达到85.7%;分子量<50 K的蛋白质去除率均高于60%;50-100 K和<3 K的多糖去除率分别达到87.4%和71.7%;峰1和峰2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去除率分别为22.5%和23.1%。(3)随着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从10 mg/L增加到35 mg/L,出水DOC和COD浓度先降后升。最佳PAC投加量为25 mg/L,出水DOC和COD的浓度分别为16.16 mg/L和64.00 mg/L,去除率分别为22.05%和22.89%。(4)当PAC=20 mg/L,Fe2+=6.0 mmol/L,PS/12COD=1(COD=64 mg/L,PS=768mg/L)时,有机物去除效果最佳,DOC和COD浓度降为9.34 mg/L和30.82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为55%和63.8%,出水满足GB 31571-2015要求的排放标准。相较单一氧化,混凝预处理可节约25%的Na2S2O8投加量,DOC、COD、蛋白质和多糖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12.6%、20.8%和2.2%,峰1和峰2的荧光强度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9%和19.6%,分子量为30-50 K区间有机物的DOC去除率最大,提高了到37.8%;分子量为30-50 K区间有机物的UV254去除率提高了11.1%;<3 K、3-10 K、10-30 K和30-50 K的蛋白质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1.3%、19.6%、6.1%和16.9%;<3 K的多糖的去除率提高了7.6%。该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更好,更有效降解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物质。

张晴宇[6](2019)在《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物载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时下热点的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强化技术因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生物强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微生物载体材料影响着运行成本和对污水处理的强化效果。当前主流的载体材料多为化工制品,不具备生物活性而无法与生化系统完全契合,因此,研发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效、后续处置简单的生物载体意义非凡。近年来,生物质载体如竹丝、秸秆等均被较多从业者关注,其中,由丝状真菌在特定流态下形成的菌丝球以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大的比表面积、适于细菌固着和生长的表面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其作为新型生物载体的可行性和技术优势已被证实。本研究基于不同的丝状真菌菌株,对菌丝球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生物絮凝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菌丝球作为微生物载体的负载性能。本实验以实验室新筛选保藏的黑曲霉菌、桔青霉菌、米根霉菌各一株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三种真菌在形成菌丝球过程中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运行条件。研究发现,黑曲霉菌、桔青霉菌、米根霉菌三种真菌均在以葡萄糖为碳源、氯化铵为氮源的条件下生长最快,培养基中葡萄糖和氯化铵的添加量分别为10g/L和1g/L。培养过程中摇床转速和孢子接种量均会影响菌丝球的生长。当摇床转速为160r/min时,黑曲霉菌、桔青霉菌、米根霉菌均达最快生长状态,每150m L培养基中可以得到菌丝球干重分别为110.3mg、118.2mg、83.8mg。孢子接种量同样影响菌丝球产量,以2×108cfu的孢子浓度接种时,三种菌都在接种0.8m L孢子悬液时菌丝球产量达最佳。通过最优条件下菌丝球生长曲线发现,三种菌丝球经过48h后可达稳定状态。将培养成熟的黑曲霉菌丝球和桔青霉菌丝球在F2生物絮凝剂中浸泡,提高菌丝球表面胞外聚合物的含量,以期改善菌丝球的表面附着性能,增强菌丝球对微生物的负载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生物絮凝剂改性的两种菌丝球表面结合型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和蛋白质的量均大幅提升,且菌丝球的沉降性能得到改善。由于桔青霉菌丝球自身结构相对松散,沉降性能差,在较强水力冲击条件下无法保持原有形态,故不适宜作为载体材料使用。将改性后的黑曲霉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表征负载前后菌丝球的特性,并通过烧杯实验和运行序批式间歇反应器两种方式考察负载污泥菌丝球对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结果显示,负载污泥的菌丝球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良好,水中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82%,氨氮去除率达89%以上。由于菌丝球负载污泥过程中部分功能菌的缺失以及运行过程中缺氧时间不足,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低,这一问题有待于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解决。

燕晓宇[7](2019)在《高分子多孔材料用于低浓度COD废水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深度处理低COD浓度的石化废水,本文采用高分子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选取了三种常见的市售多孔吸附树脂D301、XAD-4、NDA-150。采用IR、SEM、BET等手段对树脂进行表征,并对低浓度石化废水进行静态与动态吸附处理。基于对几种树脂结构与吸附性能的分析结论,为了获得对该类废水更好的吸附处理效果,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孔吸附树脂。通过乳液聚合法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可聚合季铵盐进行三元共聚,以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聚苯乙烯(PS)微球吸附树脂。对比该材料与三种市售吸附树脂D301、XAD-4、NDA-150的吸附与再生性能。对PS微球吸附树脂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树脂呈不规则球形,颗粒直径在0.20.4 mm之间,24 h内可将低浓度石化废水的COD从100 mg·L-1降至20 mg·L-1以下。采用Langmuir及Freundlich方程对PS微球吸附树脂的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该树脂对石化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行为接近单分子层的吸附,饱和吸附量达到89 mg·g-1。静态与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类石化废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处理,该材料较其他几种市售树脂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几种树脂吸附饱和后,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几种吸附树脂进行再生,再生结果表明,合成的PS微球吸附树脂可循环再生4次以上,较其他几种传统的吸附树脂具有更好的再生性能。该树脂材料合成方法简单、饱和吸附量高、再生性能好,可以作为处理石化废水的良好吸附剂应用于低浓度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中。

储雪松,陈孟林,宿程远,黄智,农志文[8](2018)在《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原理、生物再生机理以及形成方法、间歇期保存方法和微生物泄漏控制措施,综述了该技术在微污染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认为今后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建立污染物去除的吸附、解吸、生物降解、传质等过程的数学模型,活性炭自身的材质、孔径分布、表面性状以及吸附能力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生物膜厚度的控制措施等。

严寒[9](2018)在《两株共生嗜油菌生物膜固定化及其处理采油废水条件研究》文中认为采油废水水质波动大,悬浮物含量高,矿化度大,有害离子和有机组分复杂。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阶段,产生的采油废水与日俱增,且水量大,水质差。目前已报道的石油烃高效降解菌株很多,但应用于实际采油废水处理的却很少。课题组前期分离并鉴定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NY3,其固定化生物膜对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含油废水均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借助于红外法、气相色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探索NY3菌固定化生物膜在实际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配伍于膜表面的一株红平红球菌FF原油降解能力及环境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NY3菌生物膜的对实际采油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于原油负荷为240 mg/g载体?d的高含盐量、偏酸性的实际采油废水,可在水力停留时间2 h时,使废水中油的平均降解率可达89.1%,适当添加氮、磷源,还可进一步提高废水中油类物质的降解效果。运行后的NY3菌生物膜,在好氧曝气条件下,石油烃降解能力较恢复前更佳,出水中油浓度更低。(2)NY3菌生物膜在处理实际采油废水时,可与废水中的某些土着配伍,在生物膜表面形成共生的菌落。对其分离纯化,获得一株原油的降解能力较强的红平红球菌FF。当FF菌与NY3菌比例为1:1或FF菌占主导时,原油降解效率较高,其共同固定化的生物膜也较单一的NY3菌固定化生物膜除油效率高。(3)FF菌在偏酸性条件下,可有效降解高盐、高浓度含油废水。当废水p H为6.0-6.5时,游离态的FF菌能在24 h内,将2 g/L的油的83%去除;当废水含盐量在0-12g/L范围内,游离态的FF菌能去除其中约80%的油类,甚至含盐量高达30 g/L时,石油烃降解率仍有60%;外加硝酸铵与海藻糖脂,可提高FF菌的石油烃降解率,对废水中2 g/L的油,去除率高于95%。(4)红平红球菌FF可高效固定在聚氨酯多孔材料上,固定后的生物量最高可达437 mg/g。该生物膜在适应高盐、弱酸环境下,快速高效降解石油烃污染物。对未降解原油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FF菌对原油其中的烷烃、芳烃及沥青质的去除效率尤为突出。以上研究结果对NY3菌和FF菌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同时可为实际采油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王金胜[10](2018)在《一种可同时降解萘、菲、芘的生物活性炭制备及其生物降解特性》文中提出多环芳烃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且相当大一部分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给自然环境、人以及动植物产生重要的有害影响。采用梯度提高碳源浓度的驯化方法,从实验室保存的细菌中筛选出三株可同时降解萘、菲、芘的菌株,并对其中降解效果最好的一株菌用颗粒活性炭和一种PAOH树脂凝胶小球吸附固定,制备成生物活性炭和生物活性小球。颗粒活性炭和小球可以很好的吸附菌株,并对微生物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菌株经吸附后,仍可保持高活性。所得的生物活性炭和生物活性小球可以有效地降解萘、菲、芘。主要结论如下:(1)从实验室保存的细菌中筛选分离出三株可同时降解萘、菲、芘的降解菌,并分别命名为SYS-1、SYS-2、SYS-3。结果显示:三株菌均可有效地对萘、菲、芘进行生物降解。将三株菌株分别在萘-无机盐培养基、菲-无机盐培养基以及芘-无机盐培养基中测定三株菌的生长曲线表明,SYS-1菌株在三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均是最好。并以三种游离菌对体系中初始浓度均为100mg/L的萘、菲、芘进行降解,其中菌株SYS-1对萘、菲、芘的降解效果最好,其降解率分别为95.68%、91.43%、54.21%。(2)将SYS-1菌株用颗粒活性炭吸附固定制备成生物活性炭。在初次利用时,颗粒活性炭对体系中萘、菲、芘的吸附量分别为59.69%、89.66%、65.08%。生物活性炭最终可以将体系中初始浓度均为100mg/L的萘、菲、芘浓度分别降解至1.93mg/L、0.27mg/L、1.12mg/L。生物活性炭对萘、菲、芘体系中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6.98%、98.41%、95.76%。当生物活性炭再次利用时,生物活性炭每一次利用均可将初始浓度均为100mg/L的萘、菲、芘浓度吸附降解至2mg/L以下。且生物活性炭并不会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而解体,对萘、菲、芘降解效果也显着增强。(3)此外,用一种PAOH树脂凝胶小球将SYS-1菌株吸附固定制备成生物活性小球作为对照,研究生物活性小球对体系中萘、菲、芘的吸附降解性。小球对体系中的萘、菲、芘同样有吸附作用。在初次利用时,其对体系中萘、菲、芘的吸附量分别为32.83%、35.13%、26.03%。而生物活性小球最终可以将体系中初始浓度均为100mg/L的萘、菲、芘浓度分别吸附降解至0.81mg/L、7.47mg/L、10.34mg/L。在生物活性小球对萘、菲、芘体系中总有机碳去除方面,其对体系中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6.76%、90.21%、85.6%。当生物活性小球再次利用时,生物活性小球每一次利用均可将初始浓度均为100mg/L的萘、菲、芘浓度吸附降解至10mg/L以下。(4)游离菌、生物活性炭以及生物活性小球对萘、菲、芘均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对芘而言,游离菌、生物活性炭以及生物活性小球三种去除方法对体系中初始浓度为100mg/L芘的去除率分别为54.21%、98.88%、89.66%;对菲而言,游离菌、生物活性炭以及生物活性小球三种方法对体系中菲的去除率分别为91.43%、99.73%、92.53%;对于萘,游离菌、生物活性炭以及生物活性小球三种方法对体系中萘的去除率分别为95.68%、98.07%、96.76%。生物活性炭对萘、菲、芘的去除效果优于生物活性小球和游离菌。就四环的芘而言,这种效果尤为明显。

二、Biodegradation of the Oil Hydrocarbons in Wastewater with Immobilized Micro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odegradation of the Oil Hydrocarbons in Wastewater with Immobilized Micro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降解菌DNB-S1的荧光标记示踪及其固定化菌剂对DBP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邻苯二甲酸酯(PAEs)简介
        1.1.1 PAEs的来源及性质
        1.1.2 PAEs的污染与危害
    1.2 DBP概述
        1.2.1 理化性质
        1.2.2 毒理特性
        1.2.3 环境影响
    1.3 环境中DBP的去除方法
        1.3.1 氧化法降解
        1.3.2 吸附法去除
        1.3.3 生物降解法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1.4.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定义
        1.4.2 微生物固定化的方法
        1.4.3 微生物固定化材料的选择
        1.4.4 固定化微生物的特点及优势
        1.4.5 固定化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药品
        2.1.2 仪器设备
        2.1.3 试验菌株
        2.1.4 培养基的配制
        2.1.5 供试土壤
    2.2 GFP标记DBP降解菌的构建
        2.2.1 三亲本接合法构建目的菌株
        2.2.2 质粒遗传稳定性验证
        2.2.3 质粒压力研究
    2.3 固定化菌剂的制备
        2.3.1 固定化菌株的扩大培养
        2.3.2 SA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流程
        2.3.3 n-HAP/SA固定化菌剂制备
    2.4 固定化菌剂的性能表征
        2.4.1 机械性能
        2.4.2 化学稳定性
        2.4.3 固定化菌剂微观形貌观察
        2.4.4 固定化菌剂表面官能团分析
    2.5 固定化菌剂对DBP的降解效能研究
        2.5.1 试验设置
        2.5.2 不同状态降解菌的生长状况
        2.5.3 不同状态降解菌培养过程中的pH值测定
        2.5.4 不同状态降解菌的降解性能测定
        2.5.5 不同状态降解菌的形貌观察
    2.6 固定化降解菌GFP-DNB-S1的荧光示踪
        2.6.1 固定化菌剂中GFP-DNB-S1的分布
        2.6.2 n-HAP/SA固定化菌剂中GFP-DNB-S1的释放迁移
    2.7 n-HAP/SA固定化菌剂对DBP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
        2.7.1 DBP污染土壤的制备
        2.7.2 试验设置
        2.7.3 土壤中DBP含量的检测
        2.7.4 固定化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GFP标记DBP降解菌的性能验证
        3.1.1 受体菌DNB-S1的抗生素耐受性分析
        3.1.2 GFP标记DNB-S1菌株的筛选及荧光表达稳定性
        3.1.3 目的菌株GFP-DNB-S1的生长情况及DBP降解性能
    3.2 固定化菌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2.1 n-HAP/SA固定化菌剂的制备条件
        3.2.2 固定化微球的水溶膨胀性及机械性能
        3.2.3 固定化菌剂的化学稳定性比较
        3.2.4 固定化菌剂的表面形貌变化
        3.2.5 FT-IR分析表面官能团
    3.3 固定化菌剂对DBP的降解特性研究
        3.3.1 固定化降解菌GFP-DNB-S1 的生长特性分析
        3.3.2 不同处理中培养液的pH值变化
        3.3.3 不同处理下降解菌GFP-DNB-S1对DBP的降解能力
        3.3.4 不同处理下降解菌的形态变化
    3.4 固定化降解菌GFP-DNB-S1 的荧光追踪
        3.4.1 固定化菌剂中GFP-DNB-S1 的分布情况
        3.4.2 固定化菌剂中GFP-DNB-S1 的释放迁移
    3.5 固定化菌剂对DBP污染土壤中修复研究
        3.5.1 污染土壤中DBP降解效果
        3.5.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分析
        3.5.3 土壤中pH值的变化
        3.5.4 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变化
        3.5.5 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变化
4 讨论
    4.1 GFP标记技术的选择及应用
    4.2 固定化技术对DBP降解的影响
    4.3 固定化材料n-HAP的应用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5 结论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炼化废水的特性及危害
    1.2 炼化废水的生化处理技术
    1.3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1.3.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概述
        1.3.2 好氧污泥颗粒化形成机理
        1.3.3 好氧污泥颗粒化影响因素
    1.4 微生物强化技术
        1.4.1 石油降解菌的种类及其降解机理
        1.4.2 石油降解菌的应用
    1.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1.5.1 固定化方法
        1.5.2 固定化载体
        1.5.3 固定化技术的应用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与评价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设备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
        2.2.2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2.3 石油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2.2.4 石油样品组分分析
        2.2.5 石油降解菌的生物降解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纯化
        2.3.2 石油降解菌的鉴定
        2.3.3 石油降解菌的生长曲线
        2.3.4 石油四组分分析
        2.3.5 石油降解菌降油效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分析方法
        3.2.1 石油降解菌群的构建
        3.2.2 石油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
        3.2.3 石油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效果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石油降解菌群降解效果分析
        3.3.2 石油降解菌群降解效果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化微生物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设备
        4.1.3 实验所用培养基
        4.1.4 实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4.2 实验分析方法
        4.2.1 石油降解菌群的固定化
        4.2.2 生物量的测定
        4.2.3 分析指标和方法
        4.2.4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载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4.3.2 反应器运行效果分析
        4.3.3 污泥颗粒化效果分析
        4.3.4 微生物群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吸附絮凝氧化耦合处理含矿物油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含油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1.2.1 含油废水的来源
        1.2.2 含油废水的组分和特征
    1.3 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
        1.3.1 物理法
        1.3.2 物理化学法
        1.3.3 化学法
        1.3.4 生物法
    1.4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复合絮凝剂去除COD实验
    3.1 絮凝机理
        3.1.1 电中和理论
        3.1.2 吸附架桥
        3.1.3 网捕卷扫作用
    3.2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PSAF)的优化制备实验
        3.2.1 聚合硅酸的制备
        3.2.2 n(Al):n(Fe)对COD去除的影响
        3.2.3 n(Na_2SiO_3):n(Al+Fe)对COD去除的影响
    3.3 聚合硅酸铝铁复合絮凝剂去除COD实验
        3.3.1 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3.3.2 不同絮凝剂加入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3.3.3 初始pH对复合絮凝剂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黏土吸附剂去除COD实验
    4.1 吸附机理
        4.1.1 固-液界面吸附的概念
        4.1.2 吸附质在多孔吸附剂表面被吸附的过程
        4.1.3 吸附等温模型
        4.1.4 吸附动力学模型
    4.2 黏土吸附剂对含矿物油废水COD的吸附效果
    4.3 黏土吸附剂对含矿物油废水COD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4 黏土吸附剂对含矿物油废水COD的吸附等温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剂去除COD实验
    5.1 氧化作用机理
        5.1.1 过硫酸盐的介绍
        5.1.2 硫酸根自由基氧化有机物作用机理
        5.1.3 活性炭活化氧化过硫酸钠机理
    5.2 活性炭活化过硫酸钠去除COD实验
        5.2.1 活性炭:过硫酸钠比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2.2 初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2.3 不同体系下含矿物油废水COD的去除情况
    5.3 黏土粉末活化过硫酸钠去除COD实验
        5.3.1 黏土:过硫酸钠比值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3.2 初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3.3 不同活化体系下含矿物油废水 COD 的去除情况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响应面法优化吸附絮凝氧化耦合去除COD实验
    6.1 响应面实验设计
        6.1.1 响应面优化法实验设计简介
        6.1.2 实验因素及因素水平的确定
        6.1.3 实验步骤设计
    6.2 实验结果分析
        6.2.1 模型的建立
        6.2.2 回归模型的建立
    6.3 响应面分析
    6.4 参数优化和结果验证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优化扩培体系对黑曲557菌丝球的生长调控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物载体的研究
        1.3.2 菌丝球的生长及理化特性研究
        1.3.3 菌丝球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基配方与实验水质
        2.2.2 菌丝球制取方法
        2.2.3 菌丝球生长参数测定方法
        2.2.4 成球机理对数量增长以及粒度分布的调控作用
        2.2.5 菌丝球载体性能评价方法
        2.2.6 载体挂膜方法
第三章 黑曲霉557快速扩培体系优化及生长状况对比
    3.1 前言
    3.2 各项培养因素对黑曲霉557成球效果影响及优化
        3.2.1 不同接种量对菌丝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不同碳源对菌丝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碳源浓度的确定
        3.2.4 不同氮源对菌丝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3.2.5 氮源浓度的确定
        3.2.6 初始pH对菌丝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3.2.7 金属元素对菌丝球生长发育的影响
    3.3 菌丝球在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况的对比与评价
        3.3.1 原始菌丝球形态结构演变过程
        3.3.2 原始培养体系下的菌丝球生长曲线
        3.3.3 优化菌丝球形态结构演变过程
        3.3.4 优化培养体系下的菌丝球生长曲线
        3.3.5 菌丝球在两种培养体系下的生长状况对比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成球机理对菌丝球数量增长与粒度分布的协同调控
    4.1 前言
    4.2 优化体系下的菌丝球成球机理及调控过程
        4.2.1 孢子凝聚型成球机理
        4.2.2 菌丝团聚成球机理
        4.2.3 碎片重构成球机理
        4.2.4 吞纳同化成球机理
        4.2.5 三种成球机理对菌丝球的协同调控作用
    4.3 菌丝球群体数量增长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4.4 成球机理对菌丝球粒度分布的调控作用
        4.4.1 完整周期下菌丝球粒度分布演变过程
        4.4.2 规律期粒度分布演变及调控机理
        4.4.3 非规律期粒度分布演变及调控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菌丝球载体特性优化评价与挂膜初探
    5.1 前言
    5.2 培养体系对菌丝球的改性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5.2.1 菌丝密度及粒度对沉降性的影响
        5.2.2 菌丝球损伤方式及稳定性优化
        5.2.3 菌丝球的膨浮特性分析
        5.2.4 环境pH变化对zeta电位的影响
        5.2.5 不同培养阶段菌丝球的吸附特性
        5.2.6 菌丝球的菌丝分布以及孔隙特征
    5.3 不同负载对象对载体固定化进程的影响
        5.3.1 不同周期下功能菌挂膜表征
        5.3.2 不同周期下活性污泥挂膜表征
        5.3.3 两种负载物的挂膜方式与效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石化废水来源、水质特征及危害
        1.1.2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必要性
    1.2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1.2.1 常见的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1.2.2 目前石化污水厂深度处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1.3 过硫酸盐氧化技术
        1.3.1 过硫酸盐氧化技术简介
        1.3.2 过硫酸盐的活化方式
    1.4 混凝—高级氧化组合工艺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用水及水质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过硫酸盐氧化实验
        2.3.2 混凝实验
        2.3.3 有机物分子量分级实验
    2.4 分析方法
        2.4.1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2.4.2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2.4.3 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性分析
        2.4.4 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第三章 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石化二级出水中不同分子量有机污染物特性
        3.2.1 不同分子量DOC分布特性
        3.2.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3.2.3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分布情况
        3.2.4 不同分子量多糖分布情况
        3.2.5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硫酸盐氧化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过硫酸盐催化氧化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4.2.1 初始pH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4.2.2 Fe~(2+)投加量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4.2.3 Na_2S_2O_8投加量对废水降解的影响
    4.3 过硫酸盐氧化对石化二级出水DOC、COD、蛋白质和多糖的去除特性
    4.4 不同分子量组分有机物去除特性
        4.4.1 不同分子量DOC去除效果
        4.4.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4.4.3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去除效果
        4.4.4 不同分子量多糖去除效果
        4.4.5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凝—过硫酸盐氧化对石化二级出水去除特性研究
    5.1 前言
    5.2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5.3 过硫酸盐氧化影响因素及对DOC、COD、多糖和蛋白质的去除特性
        5.3.1 混凝预处理对初始pH及废水降解的影响
        5.3.2 混凝预处理对Fe~(2+)投加量及废水降解的影响
        5.3.3 混凝预处理对Na_2S_2O_8投加量及废水降解的影响
        5.3.4 混凝—过硫酸盐氧化对DOC、COD、多糖、蛋白质去除特性
    5.4 混凝及混凝-过硫酸盐氧化组合工艺对不同分子量组分有机物去除特性
        5.4.1 不同分子量DOC去除效果
        5.4.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
        5.4.3 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去除效果
        5.4.4 不同分子量多糖去除效果
        5.4.5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三维荧光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物载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
        1.2.2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分类
        1.2.3 常用微生物固定化载体优缺点
    1.3 菌丝球的培养及应用现状
        1.3.1 菌丝球的形成机理
        1.3.2 菌丝球培养的影响因素
        1.3.3 菌丝球生物载体的特性
        1.3.4 菌丝球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菌株
    2.2 分析测定方法
        2.2.1 干重测定
        2.2.2 颗粒数计算
        2.2.3 堆积体积计算
        2.2.4 显微摄影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摄影分析
        2.2.6 菌丝球表面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2.2.7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2.2.8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2.2.9 水质分析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孢子悬液制作
        2.3.2 菌丝球浸泡絮凝剂表面改性
        2.3.3 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
        2.3.4 活性污泥负载及处理污水的运行方式
第3章 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菌丝球培养基配方优化
        3.2.1 菌株对碳源变化的响应及碳源优选
        3.2.2 菌株对氮源变化的响应及氮源优选
    3.3 不同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3.3.1 孢子接种量对菌丝球培养的影响
        3.3.2 剪切力对菌丝球培养的影响
    3.4 菌丝球生长曲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絮凝剂改性菌丝球的性能
    4.1 引言
    4.2 改性菌丝球特性表征
        4.2.1 干重及沉降速度测定
        4.2.2 显微摄影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4.3 菌丝球表面EPS含量变化
        4.3.1 黑曲霉菌EPS中多糖和蛋白变化
        4.3.2 桔青霉菌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和蛋白变化
        4.3.3 三维荧光光谱表征
        4.3.4 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菌丝球负载活性污泥及其污水处理效能
    5.1 引言
    5.2 菌丝球负载污泥前后的变化
        5.2.1 菌丝球负载污泥后形态变化
        5.2.2 负载前后干重及沉降速度变化
    5.3 负载前后菌丝球脱色效能研究
        5.3.1 菌丝球对多种低浓度染料脱色效能
        5.3.2 菌丝球对多种高浓度染料脱色效能
    5.4 负载污泥菌丝球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
        5.4.1 搅拌条件下负载污泥菌丝球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
        5.4.2 SBR反应器中负载污泥菌丝球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7)高分子多孔材料用于低浓度COD废水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石化废水的组成
    1.3 石化废水的处理方法
        1.3.1 石化废水的一级处理
        1.3.2 石化废水的二级处理
        1.3.3 石化废水的三级(深度)处理
    1.4 多孔吸附树脂的合成
        1.4.1 本体聚合
        1.4.2 溶液聚合
        1.4.3 悬浮聚合
        1.4.4 乳液聚合
    1.5 多孔吸附树脂在石化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6 存在问题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2.市售多孔吸附树脂对石化二级废水的吸附研究
    2.1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废水COD的分析方法
        2.2.1 重铬酸盐法
        2.2.2 COD测定仪
    2.3 树脂的表征
        2.3.1 树脂颗粒外观与大小
        2.3.2 树脂的红外光谱
        2.3.3 元素分析
        2.3.4 树脂的BET测试
    2.4 树脂对低浓度石化二级废水的吸附
        2.4.1 树脂及废水的预处理
        2.4.2 废水的静态吸附
        2.4.3 废水的动态吸附
    2.5 小结
3.季铵化聚苯乙烯多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行为研究
    3.1 主要反应原理
    3.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PS微球的制备
    3.4 合成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4.1 组分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4.2 其他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3.5 PS微球的表征
        3.5.1 PS微球的颗粒外观与大小
        3.5.2 PS微球的红外光谱
        3.5.3 元素分析
        3.5.4 PS微球的比表面积
        3.5.5 PS微球的孔径分布
    3.6 PS微球对甲苯的吸附行为
        3.6.1 甲苯的标准曲线
        3.6.2 PS微球对甲苯的静态吸附
        3.6.3 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热力学实验
    3.7 PS微球对低浓度石化二级废水的吸附处理
        3.7.1 废水的静态吸附
        3.7.2 废水的动态吸附
    3.8 小结
4.吸附树脂的再生
    4.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臭氧氧化法再生吸附树脂
    4.3 再生条件对再生效率的影响
        4.3.1 再生效率与通入臭氧时间的关系
        4.3.2 再生效率与温度的关系
        4.3.3 再生效率与臭氧浓度的关系
    4.4 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8)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AC及其生物再生
    1.1 原理
    1.2 生物再生机理
    1.3 BAC的形成方法
2 间歇期BAC的保存方法
3 微生物泄漏的控制
4 水处理中的应用
    4.1 微污染原水
    4.2 工业废水
        4.2.1 印染废水
        4.2.2 含油废水
        4.2.3 制药废水
        4.2.4 垃圾渗滤液
        4.2.5 其他工业废水
    4.3 生活污水
5 结语与展望

(9)两株共生嗜油菌生物膜固定化及其处理采油废水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油田废水概述
        1.1.1 采油废水的来源及其特点
        1.1.2 钻井废水的来源及其特点
        1.1.3 油田废水污染现状与危害
    1.2 油田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2.4 目前油田废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1.2.5 高盐弱酸性采油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采油废水的研究现状
        1.3.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简介
        1.3.2 传统固定化微生物的制备方法
        1.3.3 固定化生物膜法处理油田废水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4 优势单菌株新型快速固定化技术及其处理含油废水的优势
        1.3.5 固定化生物膜法处理弱酸高盐采油废水的优势
    1.4 铜绿假单胞菌NY3及其共生菌红平红球菌FF的特性
        1.4.1 铜绿假单胞菌NY3群体效应及其生物膜生长特性
        1.4.2 红平红球菌的特性
        1.4.3 铜绿假单胞菌NY3和红平红球菌FF降解油类的特性
        1.4.4 铜绿假单胞菌NY3和红平红球菌FF的共生关系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NY3菌固定化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采油废水的应用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长官庙-吴起联合站实际采油废水水质指标监测结果与分析
        2.2.2 游离态NY3菌对实际采油废水中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2.2.3 NY3菌固定化生物膜载体优化与选择结果
        2.2.4 NY3菌固定化生物膜反应器小试运行结果分析
        2.2.5 NY3菌生物膜反应器现场中试运行结果及其分析
        2.2.6 运行后反应器中生物膜表面自然复配菌的性能研究
        2.2.7 NY3菌与FF菌复配比例处理含油废水效率的影响
        2.2.8 NY3菌和FF菌共固定化生物膜制备及其净化烃类的效率
    2.3 本章小结
3 共生于NY3菌固定化膜上的红平红球菌FF处理含油废水的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检测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废水的理化特性对红平红球菌FF菌除油效率的影响
        3.2.2 营养条件对游离态FF菌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红平红球菌FF固定化及其处理高浓度含油废水的应用条件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检测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红平红球菌FF固定化条件研究
        4.2.2 FF菌固定化生物膜处理含油废水的条件研究
        4.2.3 FF菌固定化生物膜降解原油各组分的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一种可同时降解萘、菲、芘的生物活性炭制备及其生物降解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多环芳烃的性质及其危害
        1.1.1 多环芳烃来源及分布
        1.1.2 多环芳烃的性质
        1.1.3 多环芳烃的危害
    1.2 萘、菲、芘的微生物降解
        1.2.1 萘、菲、芘降解菌研究现状
        1.2.2 萘的微生物降解
        1.2.3 菲的微生物降解
        1.2.4 芘的微生物降解
    1.3 生物活性炭技术
        1.3.1 生物活性炭技术概述
        1.3.2 生物活性炭的吸附降解机理
        1.3.3 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特点优势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菌株吸附载体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培养基
        2.1.5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萘、菲、芘降解菌的筛选分离
        2.2.2 生物活性炭的制备
        2.2.3 生物活性小球的制备
        2.2.4 PAHs体系的制备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降解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2.3.2 萘、菲、芘标线的制定
        2.3.3 PAHs萃取方法
        2.3.4 萘、菲、芘浓度测定
        2.3.5 生物活性炭重复利用性测定
        2.3.6 萘、菲、芘降解体系中总有机碳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萘、菲、芘降解菌的筛选分离
        3.1.1 萘、菲、芘标线制定
        3.1.2 降解菌生长曲线
        3.1.3 游离菌对萘、菲、芘的降解
    3.2 生物活性炭制备及其对萘、菲、芘的降解
        3.2.1 颗粒活性炭扫描电镜观测
        3.2.2 生物活性炭对萘、菲、芘的吸附降解效果
        3.2.3 生物活性炭对降解体系中总有机碳去除效果
        3.2.4 生物活性炭的重复利用效果
    3.3 生物活性小球制备及其对萘、菲、芘的降解
        3.3.1 生物活性小球对萘、菲、芘的吸附降解效果
        3.3.2 生物活性小球对降解体系中总有机碳去除效果
        3.3.3 生物活性小球的重复利用效果
    3.4 不同萘、菲、芘去除方法比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Biodegradation of the Oil Hydrocarbons in Wastewater with Immobilized Micro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降解菌DNB-S1的荧光标记示踪及其固定化菌剂对DBP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 李孝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炼化废水的实验研究[D]. 邓敬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吸附絮凝氧化耦合处理含矿物油废水[D]. 王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优化扩培体系对黑曲557菌丝球的生长调控及改性研究[D]. 吴成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化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D]. 刘璐洁. 长安大学, 2020(06)
  • [6]菌丝球培养条件优化及其生物载体特性研究[D]. 张晴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高分子多孔材料用于低浓度COD废水的吸附研究[D]. 燕晓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8]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储雪松,陈孟林,宿程远,黄智,农志文. 水处理技术, 2018(11)
  • [9]两株共生嗜油菌生物膜固定化及其处理采油废水条件研究[D]. 严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10]一种可同时降解萘、菲、芘的生物活性炭制备及其生物降解特性[D]. 王金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固定化微生物活性炭对废水中油烃的生物降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