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远程学习的潜力

内蒙古远程学习的潜力

一、The Potential for Distance Learning in Inner Mongolia(论文文献综述)

谢群莹[1](2021)在《教师应掌握哪些在线学习服务技能》文中研究表明在线学习服务师新职业的发布,为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机遇,也对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在线教师要扮演奶粉调配师的角色,把最好的"配方"放进课程里,引导学习者成长,并带着情感营造课程氛围。

红英[2](2021)在《开放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文中指出国家开放大学的职场英语系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着重构建英语语言学习与真实工作、生活之间的桥梁,提升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与之配套的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全媒体数字教材、电子课件均已配齐,网络学习课程及课程高清教学视频也已制作完成投入使用。面对丰富的资源,教师如何开展在线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如何为学生提供持续学习的支持动力,让他们保持在学?现从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及预期效果方面去进行探索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尤传露[3](2021)在《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工人教育日益成为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劳动力。产业工人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真正实现新时期产业工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助力。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2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及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起的“求学圆梦行动”,广州市总工会在原来支持职工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工作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加大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支持力度,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工会牵头的产业工人教育新模式的表率,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建设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访谈调查法,明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基本内涵,呈现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梳理并划分了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阶段。再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教育学的角度剖析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模式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教育受众单一,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结合不密切,产业工人对其缺乏了解,以及产业工人自我非职业技能素养认同感不高,各教育主体的合作效果不佳以及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教育目标定位与产业工人需求不匹配,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品牌效应尚未发挥作用,合作主体之间合作未达预期以及对合作教育经费监管不到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建议。研究认为,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应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上要从职业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举,这也将是产业工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紧跟这一目标趋势,要针对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各构成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不断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筛选高水准的教育合作伙伴,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产业工人教育接轨。

郑颖[4](2021)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陆地植被变化是LUCC的重要表征,其可通过改变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生物地球物理属性,调节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进而对区域气候要素和水分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与气候变化敏感区,曾经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0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该地区植被状况呈现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已成为我国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逆转最为成功的案例。然而,大规模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调节效应以及对水分平衡的影响仍然缺乏定量评估,亟待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查明了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区分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相对贡献;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法,利用WRF-Noah陆-气耦合区域气候模式,定量评估了植被变化对气温、降水等关键气候要素的影响并阐明了其物理过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最后,从极端土壤湿度变化的角度模拟了陆面蒸散改变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潜力,并与外界水汽输送改变对降水的影响相比较,探讨了区域陆面过程(如蒸散)与大尺度大气过程(如外界水汽输送)对降水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深入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归因、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并有望充实和完善植被-气候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2001-2018年毛乌素沙地约有86%的区域植被生长季(5-9月)NDVI呈显着增长趋势(p<0.05),区域平均变化率为0.049 decade-1。植被状况的显着好转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中,大部分区域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超过80%,而同期气候变化的贡献率通常不足20%。2.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使夏季地表生物地球物理属性发生强烈改变,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大幅增加,而地表反照率有所降低。模拟结果显示,响应于植被变化,夏季日均气温降低了0.13-0.32℃,并且夜间最低气温的降温幅度(0.15-0.47℃)明显大于白天最高气温(0.04-0.13℃),这种不对称降温效应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加了0.1-0.37℃。同时,植被恢复具有微弱的增湿效应,气温和比湿的联合响应使地面空气热含量减少了0.1-0.4 k J/kg,为当地夏季带来略微冷湿的气候环境条件。此外,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减少以及极端低温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增加。植被恢复对日均气温产生的降温效应主要归因于蒸散的增加,而土壤热通量的昼夜循环减弱在最低气温变化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3.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引起区域夏季蒸散增加了0.17 mm day-1,增幅为8%,相当于整个沙地的夏季蒸散耗水量增加了约3.5×108 m3。但由于水汽增加未能引起明显的降水正反馈,同时蒸散冷却作用使大气趋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水汽增加可能对降水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植被恢复对区域降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由于水分亏缺得不到降水反馈的补偿,使区域地表水分平衡被打破,导致0-200 cm深度的土壤湿度有所减少,且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超过表层。4.陆面蒸散变化对毛乌素沙地降水的影响潜力很小,当地降水变化主要受到外界水汽输送的支配。水汽通量辐合(MFC)高值时期的区域降水量比低值时期高出70%以上,同时中高强度降水(>10 mm day-1)有所增多。降水变化可分解为影响水汽供应能力的直接贡献以及影响降水效率的间接贡献。高MFC主要通过提高降水效率从而显着增加降水;土壤湿度改变引起的蒸散增加仅在MFC高值时期通过间接贡献对区域平均降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这种效应相对较小,对降水的作用也不显着。综上所述,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导致的蒸散增加对区域夏季气温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地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温事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变化却不足以促进区域降水的增加。该地区降水主要受到外界水汽输送变化的强烈影响,而陆面蒸散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潜力很小,进一步说明即使区域陆面状况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如大规模植被恢复),由其引发的蒸散变化对降水产生的生物地球物理反馈可能也将十分有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植被覆盖增加造成的水分亏缺得不到降水反馈的补偿,反而造成土壤水分减少,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将不利于维持当前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因此,本研究建议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应综合权衡植被-气候-水文之间的关系,植被建设要与当地气候和生态承载力相适应,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冯欣[5](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张磊[6](2021)在《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功率预测及基于预测的系统能量调控》文中认为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成熟,分散式风力发电应用日益广泛。分散式风力发电具备建设灵活、能源利用率较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缺少测风塔数据支持和风能预测系统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结合风资源本身的不确定性加剧了风电供能的不确定性,为电力系统带来隐患。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文就分散式风力发电系统风功率预测技术展开研究,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特点,以风速预测算法为核心研究内容,分阶段对数据处理、风速预测算法、预测结果的调度应用和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开发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多步风速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改进,结合分散式风力发电的特点和局限性,提出新型多步风速预测方案。在小波分解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将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在内的多种算法模型进行有效结合,并引入新提出的双时序多步预测策略,设计了点预测方案,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预测精度。之后在点预测的基础上,结合高斯过程回归实现区间预测,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精度和对现实能源调度的指导意义。在能量调度方面,本文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寻优算法制订了多能互补系统能量调度方案。算法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为目标,结合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搜索最优系统调度方案。该部分建立多能互补系统数学模型,通过传统调度方案和新调度方案的对比,验证了风速预测对提高系统调度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最后通过Python和QT组合使用实现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开发。该部分将研究中提出的相关模型算法整合为软件的形式,并对应设计各模块的用户交互界面,实现数据记录读取、风速预测和系统能量调度等相关功能。总体而言,研究提出了新型多步风速预测算法,并对算法在能量调度方面的实际应用展开探索,对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窦鹏鹏[7](2021)在《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化重塑全球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深入和广泛应用加快了时空紧缩化的进程,旧有的社会形态迅速转变为以互联网为底层架构的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中国的农村区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即村民和乡村企业主借助电子商务的商业平台销售产品,逐渐形成一套与当地旧有产业相融合并促进当地生产、销售、消费形态转变的产业模式,被称为农村电子商务。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深刻地改变和推动了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的新型社会经济网络,不但重构了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而且对新时期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鲜活地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是如何增强传统农村区域的竞争力,以及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乡村”。在信息时代,发展滞后的农村地区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媒介,与国内外的其他区域实现了信息、物质、资金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从空间上解决了农村地区与外界隔绝的问题,增加了乡村区域的经济活力,同时赋予了乡村地区新的地方意义,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即“实时城市化”。截止2019年底,中国仍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为信息闭塞、资源匮乏、产业形态单一,不少农村的青年劳动力都选择向城市转移。现如今,电子商务为这些相对落后、缺乏发展活力的农村区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商品流通形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快递物流网络将这里的产品和服务向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输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农村地区首次具有成功嵌入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社会和经济网络之中的能力。2019年世界银行在其报告《电子商务发展:来自中国的经验》中指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扶贫与共享繁荣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落地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总结规律,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在调整相关政策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通过两年的时间深入到河北省沧州市南皮样本县中,对172家生产企业、22家服务型企业及诸多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取得了关于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社会互动关系的一手研究资料。发现县域发展出现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在于低端产业被低端专业市场提供的廉价资源所约束,旧有发展路径不断被加强直至出现路径锁定。而产业的锁定又带来了人才的单一化及限制了居民消费。农村电子商务进入该区域后,通过对农村的信息化改造,在工业生产、农村居民消费、县域人力资源三个方面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打破了区域资源限制,完成了县域发展路径的解锁,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再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八个章节,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等。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到第七章。其中,第四章到第六章分别从工业生产、农村居民消费、人力资源三个角度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进入样本县后,给该县所带来的变化及背后的作用机制。第七章在宏观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并通过河北省的面板数据在更大范围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效果进行数理检验,验证了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四部分即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样本县发展的路径锁定效应来源于其成本低廉的低端产业支撑体系,该体系提高了县域内组织创新转型的成本,形成转型限制,而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低成本打破限制,实现区域产业发展解锁,这种低成本转型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2)农村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农村的信息化改造,其为中国提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径,这种新的道路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这种通过信息化改造、电商平台将城市工作生活和农村工作生活进行无缝衔接的“真实时间城镇化”,在慢慢改变县域农村群体对自身和他人,对发展和产业的认知,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可能。同时,由于未涉及居民远距离搬迁、定居,传统城镇化的“让农民进城变市民”带来的矛盾,例如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也必将减少。对整个社会来说,低成本地将农村区域链接到大的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循环上来的政策和做法,可以成为未来中国乡村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3)农村电子商务虽然由经济切入农村,但是带来了超过经济范畴的区域社会变化,这种变化是保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基于样本县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数据服务、社交通讯技术、产业链的重构同时改变着农村社会。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的改变,传统的乡村矛盾点逐渐消失,居民的产业和生活因为电商而变得更便捷,社区更繁荣,精神面貌和认知水平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所代表的信息化区域改造取得了成功,这种从农村开始的对县域政府职能重建、企业重构、居民身份重新定义等自下而上的区域改造模式,为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王秀芳[8](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蔡新宇[9](2021)在《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及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关系等层出不穷的国际事件加剧了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际格局处于重塑的过程中,突显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有良好传统的以俄罗斯为首的俄语区国家合作关系的重要性。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使俄语区国家与中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教育合作在国家合作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前期国家教育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如何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研究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的合作模式,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及重大的实践意义。从现有的实践及文献来看,国家教育合作有多种形式,涉及多个维度。从时间维度来看,有短期、中期、长期;从目标维度来看,有学位教育、非学位教育;从层次维度来看,有项目、组织机构、区域及国家层面。本文从国家层面出发,研究俄罗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九个俄语区国家与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及模式评价方法,基于位势理论构建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模式评价模型,其中俄语区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国家教育合作意愿研究、国家教育合作风险评估是该模型构建的基础。首先,以“五通”政策为基础,构建反映人才需求强度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定性地分析该政策对俄语区各个国家人才需求的作用机理以及人才需求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将人才需求预测分为数量以及领域两个维度,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对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各国家人才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教育合作模式评价的参数标定提供量化支持。其次,探讨影响中国与俄语区教育合作意愿的各种因素,构建教育合作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对收集的利益相关方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验证模型及相关假设的实证研究。接着,筛选出评价国家教育合作的风险指标,构建国家教育合作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因子分析法及俄语区九个国家的样本数据,把各个变量凝聚成因子,并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得出国家教育合作环境评价的量化公式,并据此获得俄语区国家风险综合得分及排序。最后,基于位势理论,构建教育合作位势公式,包括教育合作需求、教育合作意愿、教育合作风险、教育合作深度、教育合作收益、教育合作成本等因素,创建基于位势理论的国家教育合作模式评价模型,利用前述章节的俄语区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本文首次把物理学的位势理论借鉴到国家教育合作研究中,解决了国家教育合作模式研究的量化难题,突破了定性研究的传统思路,系统、全面地从人才需求的领域及数量的预判开始,通过合作意愿的民意调查及路径分析,引入合作风险评估,综合教育合作的深度、收益、成本等多种因素,创新性地构建了教育合作位势模型,通过官方数据对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模式进行了量化评价。本文提出了一套教育合作模式全新的研究体系,首次开展了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模式量化研究,并完善了国家教育合作研究领域多维度的指标体系。本文的研究成果未来也可以用于对其他国家如中美、中欧等的国家教育合作模式进行量化评价。本文是基于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所引发的国际教育合作格局将会重构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和前瞻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的未来走势评估,为制定国家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及相关国际合作政策,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顶层设计,可以提供更全面、客观的现实依据和量化分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机构提升合作效率降低合作风险提供了量化决策的参考。

李伟[10](2020)在《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持续增长并带动创新,但在全国、区域和产业层面上却也同时存在人力资本投入递增与全要素生产率递减的“索洛悖论”现象。要素总量堆积无法带来创新效率的提升,对此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更注重对总量的静态分析,即通过分解人力资本结构(以受教育程度、职称水平为维度),测度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但很少考虑结构内人力资本间的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只是被视为人才掌握的一种工具,忽略了其对人力资本结构的深度影响以及由此而变的创新效率。因此,本文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对信息时代新空间结构形成及运作机理的动态表述,建立信息技术冲击下的人力资本结构理论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结构内多主体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问题。依托流空间理论及成本理论可见,信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成本变化(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引发人力资本结构变化,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本之间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动态关系层面上,继而影响到创新。在集聚层面上,Java抓取的大数据显示,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力资本(科研人才)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空间内共同集聚,结成学习交流型、任务协作型、任务发布型、全民参与型、伴生反馈型等流空间组织,更加灵活地参与创新;在传导层面上,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表明,以上集聚关系及其创新成果的实现,并非仅仅依靠科研人才这一群体就能够实现,而需依赖于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作为传导创新价值的节点,任何一个人力资本节点的缺失都会制约创新效率;在约束层面上,使用Hansen门槛模型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人力资本之间除了互为节点的关系外,还存在更为深入的内在约束关系,即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人力资本存在约束作用,只有达成一定门槛值(lninf>9.105)才能发挥出整体人力资本的创新效率;在发展层面上,理论说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以上集聚、传导、约束三个层面关系的充分发展,将会最终促使科研人才与其他人才之间通过互动形成一种新的发展关系,即不断模糊创新活动中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创新者、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吸引更广范围的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到科研人才中来,直至实现全民创新。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有四点:第一,人力资本集聚成的流空间组织,在现实中表现出自管理与自建设模式成型、即时延时功能强化、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等显着特征。但要更好地提升这些组织的创新效率,需要由“孤岛”建设思维转向主动联结、由任务服务转向空间场景构建、由虚拟现实并行发展转向促进融合发展。第二,科研领域、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与创新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各类人力资本缺一不可。其中,科研、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后者在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成交方面的作用要大于其对知识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的效率分析表明,科研领域、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在当前我国创新中具备效率,其他行业人力资本则表现出区域间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制约了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为更好传递创新价值,需要保持人力资本节点的完备性,优化我国当前人力资本结构。第三,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力资本对科研、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人力资本以及企业家等存在门槛约束效应,能够制约到创新效率的发挥。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引进与培育信息人力资本,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尤其是对于西藏、青海和宁夏三省,达到信息人力资本门槛后,区域创新效率将会得到显着提升。第四,以上条件的充分实现将最终促进创新的发展,即吸引更多大众人力资本参与创新。但这种发展还应以众筹众创等特定功能的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以制度与标准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以及引入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作为前提条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第一,引入流空间理论,借助其表述空间结构及运作机理的特殊视角,分析人力资本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结构的变化,着重强调结构内人力资本之间的动态关系,具体体现为集聚、传导、约束、发展四个层面;第二,将成本分析纳入流空间的理论框架,从集聚成本、分工成本、协作成本、知识溢出成本四个维度,解释流空间的成因以及由此给人力资本结构与创新带来的变化;第三,使用大数据抓取技术分析验证流空间的形态特征与集聚倾向,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门槛模型等测度人力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理论说明结合现实案例的方式分析人力资本主体的扩张趋势。在对创新因变量的选取上,除使用常见的论文指标,也使用专利数量、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以期反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能力。

二、The Potential for Distance Learning in Inner Mongol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Potential for Distance Learning in Inner Mongolia(论文提纲范文)

(1)教师应掌握哪些在线学习服务技能(论文提纲范文)

树产业“风向标”,促转型升级
遵循学习规律,把握服务维度
挖掘个人潜力,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教师形象,设计在线课程
巧用信息化小工具,打造在线教学硬实力

(2)开放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三、教学模式改革目标
四、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思路
五、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方案
    (一)团队组建
    (二)学生工作组织
    (三)学生职责
    (四)教师工作职责
        1.导学
        2.视频辅导
        3.论坛答疑
        4.轮值答疑
        5.督学促学
        6.批改作业
        7.学习组织
        8.工作例会
六、预期效果
七、远程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及建议
八、结语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评价与反思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1.产业工人
        2.产业工人教育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产生背景
        1.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
        2.广州传统产业工人教育模式问题重重
        3.用工主体和产业工人急需更为有效的教育模式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进程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开端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拓展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深化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完善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一)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目标
        1.学会认知
        2.学会做事
        3.学会共同生活
        4.学会生存
    (二)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课程设置
        1.各教育主体联合开发课程
        2.多教育载体组织实施课程
    (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教学方式
        1.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的线上远程教学
        2.基于学习中心和企业学院的线下教学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师资组成
        1.遴选企业优秀教师
        2.聘请高校、行业专家教师
        3.设立网络班主任及辅导教师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保障
        1.多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保障
        2.多方协同的运行管理保障
        3.工会三级联动的财政保障
        4.多渠道的舆论宣传保障
四、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成效调研
    (一)调研结果
        1.调研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3.产业工人学员的学习体验
        4.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运行反馈
    (二)调研结论
        1.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实施成效
        2.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存在的问题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一)调整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发展定位
        1.产业工人教育要更加注重产业工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2.产业工人职业能力培养应从技能转向技能与创新并重
    (二)优化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构成要素
        1.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
        2.加大非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比重
        3.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丰富师资来源并强化师资质量
        5.完善产业工人教育的运行保障
    (三)加大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资源整合力度
        1.筛选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的合作伙伴
        2.广泛吸纳国内国际优质产业工人教育资源
结语
附件1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2 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植被变化影响气候的过程和机制
        1.2.2 植被变化影响气候的研究方法
        1.2.3 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1.2.4 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WRF模式及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条件
        2.1.5 植被
        2.1.6 土壤
    2.2 WRF模式介绍
        2.2.1 模式简介
        2.2.2 动力学框架
        2.2.3 物理模块
    2.3 数据介绍
        2.3.1 WRF模式输入数据
        2.3.2 遥感数据
        2.3.3 气象观测数据
第三章 2001-2018 年毛乌素沙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预处理
        3.2.2 植被NDVI变化特征分析
        3.2.3 相关性分析
        3.2.4 多元回归残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生长季NDVI的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特征
        3.3.2 生长季NDVI变化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
        3.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WRF模式配置及物理参数化方案
        4.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4.2.3 WRF模式输入数据预处理
        4.2.4 模式验证
        4.2.5 植被变化对气温的影响评估
        4.2.6 极端气温指数
        4.2.7 地表能量平衡
        4.2.8 地面空气热含量
    4.3 结果分析
        4.3.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夏季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
        4.3.2 气温模拟结果验证
        4.3.3 植被恢复对2-m气温的影响
        4.3.4 植被恢复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4.3.5 植被恢复对地表能量收支的影响
        4.3.6 植被恢复对湿度和地面空气热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WRF模式的适用性
        4.4.2 植被恢复引发的区域降温效应
        4.4.3 植被恢复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4.4.4 植被恢复引起降温效应的物理机制
        4.4.5 植被恢复对湿度和地面空气热含量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降水以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5.2.2 模式验证
    5.3 结果分析
        5.3.1 降水模拟结果验证
        5.3.2 植被恢复对日均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
        5.3.3 植被恢复对降水以及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5.3.4 植被恢复对大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5.3.5 植被恢复对低层环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植被恢复对降水的影响
        5.4.2 植被恢复影响降水的物理机制
        5.4.3 植被恢复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毛乌素沙地陆面蒸散与水汽输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WRF模式配置
        6.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6.2.3 不同过程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
    6.3 结果分析
        6.3.1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降水量和低层环流的影响
        6.3.2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降水频率及强度的影响
        6.3.3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
    6.4 讨论
        6.4.1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6.4.2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与机制
        6.4.3 陆面特征改变对区域降水以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7.2.1 特色与创新
        7.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选题来源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1.2.2 农业水价分担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名词解释
        2.1.1 农业水价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分工理论
        2.2.4 效用价值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3.4 改革成效
        3.4.1 节水成效显着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3.5.1 改革特征
        3.5.2 存在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4.1 指标识别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4.1.2 指标选择原则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
        4.2.2 权重确定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4.3.1 指标评价标准
        4.3.2 模型构建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4.4.1 模型介绍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5.1.2 Mitchell评分法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5.2.1 利益关系
        5.2.2 利益诉求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5.3.1 指标体系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5.4.1 分担主体识别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6.2.1 评价体系构建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7.2.1 标准确定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7.3.1 合理定价机制
        7.3.2 政策倾斜机制
        7.3.3 农户参与机制
        7.3.4 社会参与机制
        7.3.5 保障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功率预测及基于预测的系统能量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预测方法分类概述
        1.2.4 发展趋势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据预处理
    2.1 概述
    2.2 等效风速法
    2.3 异常数据处理
    2.4 小波分解
    2.5 数据处理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时序多步风速预测模型
    3.1 概述
    3.2 风速预测模型所需理论的基本原理
        3.2.1 NAR与 NARX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3.2.2 支持向量机基本原理
        3.2.3 多步风速预测策略
    3.3 多步预测模型算法的构建
        3.3.1 双时间序列
        3.3.2 双时序预测系统算法流程
    3.4 预测系统的算例分析
        3.4.1 实验设计
        3.4.2 实验Ⅰ:单一预测起点
        3.4.3 实验Ⅱ:多预测起点
    3.5 区间预测
        3.5.1 高斯过程回归
        3.5.2 区间预测流程
        3.5.3 预测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能互补系统能量调度策略
    4.1 概述
    4.2 构建系统模型
        4.2.1 风电机组的功率模型
        4.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模型
        4.2.3 储能部分状态方程
    4.3 调度策略及优化算法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4.3.2 目标函数的建立
        4.3.3 约束条件
        4.3.4 调度寻优策略
    4.4 算例分析
        4.4.1 仿真实验设计
        4.4.2 原始数据
        4.4.3 调度结果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兼具预测和调度功能的远程监控软件开发
    5.1 概述
    5.2 软件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5.3 软件概述
        5.3.1 软件功能
        5.3.2 软件的总体结构
    5.4 软件界面介绍
        5.4.1 用户管理模块
        5.4.2 数据监控模块
        5.4.3 风速预测模块
        5.4.4 系统调度模块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发展与县域经济
        二、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区域演化特征
        四、农村电子商务政策及社会效应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和实现路径
        二、章节框架及内容
    第四节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
        一、研究的主要特色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二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文献综述
    第一节 电子商务发展进程
        一、概念范围及应用
        二、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四、电子商务的影响
    第二节 农村电子商务与区域发展模式
        一、三种典型的区域发展模式
        二、传统区域发展模式成因及演化
        三、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新区域发展模式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落地机制
        一、区域产业基础与政策导向
        二、企业家精神与社群网络
        三、快速物流交通系统
        四、信息知识与技术
    第四节 农村电子商务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经济效应
        二、社会效应
        三、空间赋能
        四、拉近城乡关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信息与数字鸿沟
        一、信息化与发展加速及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基于信息化的经济空间重组
    第二节 演化经济学
        一、复杂系统与内部组织
        二、路径依赖与技术解锁
    第三节 城乡融合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二、实时城市化与信息化城市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农村电子商务
        一、信息为农村带来的新机遇
        二、信息与农村区域的适配
        三、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五节 演化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分析框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工业生产解锁:低成本打破区域资源紧束状态
    第一节 南皮县概况与工业产业发展
        一、南皮县基本情况
        二、南皮县工业发展演化史
        三、自我发展的专业市场
        四、主导产业特点与路径锁定
    第二节 县域工业创新的代价与保守的收益
        一、政府急于引导产业转型的动因
        二、南皮县传统五金产业发展与竞争模型
        三、创新转型与企业猝死
        四、路径锁定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
    第三节 路径解锁的可能选择与成本
        一、产品端的选择与成本
        二、市场端的选择与成本
        三、资源整合范围的选择与成本
    第四节 电子商务带来的转型可能与激励
        一、低成本扩展企业资源整合的范围
        二、降低与转嫁智力资源试错成本
        三、效果及持续的示范带动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消费解锁:系统化的扩展个体可整合的资源范围
    第一节 影响南皮县农村区域消费的若干因素
        一、家庭中非农就业人员的数量
        二、家庭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情况
        三、家庭持续发展所处的阶段
        四、区域消费习惯与商品的可获得性
    第二节 旧有农村消费体系的变与不变
        一、由批发市场和集市组成的传统消费系统
        二、超市承担的日常消费与商场承担的大件物品消费
        三、消费比重与消费范围一直在变化
        四、以县为单位的消费区域限制很难改变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与个体可整合资源范围的扩展
        一、农村电子商务硬件的搭建与消费场景的改变
        二、新信用体系与交易成本
        三、新旧消费体系的互斥与融合
        四、个体可整合资源冲破县域限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人力资本解锁:低成本丰富人力需求类型
    第一节 县域发展与县域人力资源
        一、县域人力资源的构成
        二、县域人力资源配置偏好
        三、县域发展与人力资源的互相作用
    第二节 丰富人力资源的选择与困境
        一、人力资源引进与本土成长
        二、产业单一化与人力资源单一化
        三、打破产业与人力资源互相锁定的难点
    第三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来的人力资源变化
        一、电商带来群体认知变化与实时城市化
        二、电商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带来新就业需求
        三、电商服务业新业态进一步吸纳返乡人才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农村电子商务的南皮样本到新发展模式的数理验证
    第一节 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总结
        一、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改革与科技双重属性
        二、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二、安慰剂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影响渠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各章典型案例
    案例目录
    案例内容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及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促进了中国与俄语区国家关系的紧密性
        1.1.2 “一带一路”建设加深了中国与俄语区国家的合作关系
        1.1.3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是关键支撑
        1.1.4 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国情分析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际教育合作
        2.1.1 国际教育合作研究领域
        2.1.2 国际教育合作模式类型
        2.1.3 国际教育合作模式评价
    2.2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
        2.2.1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模式
        2.2.2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2.2.3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中人才培养工作
        2.2.4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及模式评价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俄语区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3.1 “五通”视角下人才需求策略导向分析
        3.1.1 人才需求评价指标体系
        3.1.2 构造判断矩阵
    3.2 基于历史数据的人才需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3 俄语区各国人才需求时间演化规律分析
        3.3.1 俄语区各国家人才需求数量预测
        3.3.2 俄语区各国家人才需求领域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意愿研究
    4.1 教育合作意愿理论模型的构建
        4.1.1 国家间教育合作的关系质量与合作意愿
        4.1.2 国家间教育合作条件与合作意愿
        4.1.3 国家间教育合作环境感知与合作意愿
        4.1.4 国家间合作期望收益与合作意愿
        4.1.5 国家间教育合作能力与预期收益
        4.1.6 理论模型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测度
        4.2.2 问卷收集
    4.3 实证分析
        4.3.1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4.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4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意愿提升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风险研究
    5.1 国家教育合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5.2 国家教育合作风险的指标确定
    5.3 国家教育合作风险的评价体系
        5.3.1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5.3.2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检验
        5.3.3 因子提取
        5.3.4 因子得分函数
        5.3.5 教育合作风险的综合评价
        5.3.6 国家教育合作风险评价小结
    5.4 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风险规避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位势理论的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模式评价研究
    6.1 国家教育合作模式分类
    6.2 位势理论及评价模型构建
        6.2.1 位势理论起源及应用
        6.2.2 教育合作评价模型构建
    6.3 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模式评价实证
        6.3.1 教育合作模式评价计算
        6.3.2 教育合作模式解读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A 中国与俄语区高等教育合作意愿调查问卷(中方填写)
附录B 中国与俄语区高等教育合作意愿调查问卷(俄方填写)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驱动背景下人才的重要性凸显
        1.1.2 创新人才投入持续增加以及创新能力偏低并存
        1.1.3 创新人才在网络上以流空间形态聚集参与创新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流空间组织和流动空间
        1.3.2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
        1.3.3 人力资本集聚效应
        1.3.4 创新效率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流空间理论
        2.1.2 创新理论
        2.1.3 人力资本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产出比例失衡的“索洛悖论”
        2.2.2 传统研究对创新投入领域“索洛悖论”的解释
        2.2.3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本与创新影响的主流研究
        2.2.4 流空间理论对人力资本及其创新活动的关注
    2.3 文献评述与本文研究方向
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工业时代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原始机制
        3.1.1 人力资本地理空间集聚形成创新规模效应
        3.1.2 人力资本以单一分工形式参与创新
        3.1.3 跨区域创新合作有限并面临成本约束
        3.1.4 专业科学家群体形成创新主体垄断
    3.2 信息技术冲击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变动
        3.2.1 营造新空间弥补地理集聚的成本局限
        3.2.2 细化分工提升人力资本专业化水平
        3.2.3 技术进步颠覆人力资本传统协作成本
        3.2.4 广域知识溢出促使人力资本池扩张
    3.3 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新机制
        3.3.1 集聚层面:人力资本结成流空间组织集聚创新
        3.3.2 传导层面:组织内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
        3.3.3 约束层面:信息人力资本及设施制约组织创新效率
        3.3.4 发展层面:人力资本依托组织实现创新主体拓展
    3.4 小结
4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集聚参与创新的形态与特征
    4.1 大数据视角下创新人力资本在信息时代的集聚概况
    4.2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现实形态
        4.2.1 学习交流型流空间
        4.2.2 任务协作型流空间
        4.2.3 任务发布型流空间
        4.2.4 全民参与型流空间
        4.2.5 伴生反馈型流空间
    4.3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的具体特征
        4.3.1 建设与管理的自动化模式成型
        4.3.2 即时与延时沟通能力明显强化
        4.3.3 线上组织与线下组织同步发展
    4.4 信息时代人力资本集聚结成流空间组织对创新的影响
        4.4.1 由“孤岛”建设走向主动联结
        4.4.2 由任务服务到空间场景构建
        4.4.3 由虚拟现实并行到融合发展
    4.5 小结
5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传递创新价值的功能分析
    5.1 创新传导机制中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内涵及对创新的影响
    5.2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实证验证
        5.2.1 近年来信息人力资本等与创新增长的趋势
        5.2.2 变量解释、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5.2.3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人力资本与创新关系验证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3 异质性人力资本传导创新价值的效率分析
        5.3.1 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的随机前沿模型建构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5.3.3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人力资本传导效率分析
        5.3.4 区分创新活动性质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5.3.5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创新效率分析
    5.4 小结
6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推进创新的条件约束
    6.1 信息人力资本对流空间组织及创新活动的特殊约束作用
    6.2 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效应的实证检验
        6.2.1 以信息人力资本为创新门槛的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2.2 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6.2.3 区分东中西部地区的信息人力资本门槛约束作用对比
        6.2.4 基于信息基础设施的门槛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6.3 小结
7 流空间下人力资本拓展创新的演化趋势
    7.1 信息时代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现实情况
        7.1.1 专业创新者与非专业者界限模糊
        7.1.2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7.1.3 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界限模糊
    7.2 创新人力资本主体拓展的具体成因以及对创新的影响
        7.2.1 适宜载体构建起虚拟集聚空间
        7.2.2 多节点覆盖提升创新流动效率
        7.2.3 跨节点连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7.2.4 虚拟文化培育降低创新心理成本
    7.3 国内外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具体经验
        7.3.1 打造高影响力开放平台载体
        7.3.2 围绕创新阶段对接配套平台
        7.3.3 强化跨平台接入的兼容能力
        7.3.4 推进政府项目及业余者计划
    7.4 我国以人力资本主体拓展促进创新的策略选择
        7.4.1 按“多主体-阶段化”思维建设开放平台
        7.4.2 凭借现实平台优势打造完整众创生态
        7.4.3 以制度与标准化建设保障跨平台融入
        7.4.4 引创新文化与市场激励推广大众创新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础数据表
    表A-1 2003-2016 年分省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表A-2 2003-2016 年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表A-3 2003-2016 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4 2003-2016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5 2003-2016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
    表A-6 2003-2016 年金融业从业人员
    表A-7 2003-2016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8 2003-2016 年居民服务业从业人员
    表A-9 2003-2016 年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
    表A-10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受理数量
    表A-11 2003-2016 年国内专利授权数量
    表A-12 2003-2016 年新产品产值
    表A-13 2003-2016 年技术市场成交额
附录B 计算所得数据
    表B-1 2003-2016 年人力资本存量
    表B-2 2003-2016 年企业家数量
    表B-3 2003-2016 年国外收录中国论文数量
附录C 数据采集命令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The Potential for Distance Learning in Inner Mongolia(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师应掌握哪些在线学习服务技能[J]. 谢群莹. 在线学习, 2021(10)
  • [2]开放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 红英.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3)
  • [3]产业工人教育“广州模式”研究[D]. 尤传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D]. 郑颖. 内蒙古大学, 2021
  •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功率预测及基于预测的系统能量调控[D]. 张磊.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7]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作用机制研究[D]. 窦鹏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8]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9]中国与俄语区国家教育合作及模式评价研究[D]. 蔡新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10]流空间视角下人力资本促进创新的机制研究[D]. 李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内蒙古远程学习的潜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