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二叠世叶介化石

新疆中二叠世叶介化石

一、新疆中二叠世叶肢介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样[1](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文中提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不仅导致海-陆相生态系统的崩溃,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异常事件。大规模的碳释放所导致的全球碳循环异常是其中最为显着的环境恶化事件之一,主要表现为全球碳同位素负偏以及古大气CO2浓度(pCO2)的激增。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陆相地层记录的研究是全面认识碳循环异常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研究从陆相地层记录的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出发,开展陆相全岩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工作,揭示其完整的演变过程,然后尝试与海相碳同位素对比,搭建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基于此,采用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新指标重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2浓度连续变化过程。最后在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和pCO2数据基础上,借助地球系统模型开展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的数值模拟工作,尝试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包括碳来源类型、碳释放速率和释放总量。为揭示二叠纪-三叠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过程,本文选取黔西滇东近海陆相与海陆过渡相沉积区和华北内陆相沉积区开展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工作。黔西滇东地区4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全岩有机碳同位素(δ13CTOC)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p)曲线(包括植物角质层和木质碎屑)都表现为4阶段的负偏模式:晚二叠世宣威组中植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大约在?25‰左右,属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pre-CIE);卡以头组底部为负偏启动阶段(onset of CIE),碳同位素开始出现负偏,峰值可达?32‰,负偏幅度约?7‰,并伴随着晚二叠世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煤层的消失;卡以头组的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CIE body);到了卡以头组顶部或东川组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在?28‰至?26‰内波动。华北地区3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δ13CTOC曲线整体上同样表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孙家沟组下部的δ13CTOC处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孙家沟组下-中部界线大致为负偏启动阶段,碳同位素组成整体从?22‰~?23‰快速下降至?25‰至?26‰,负偏幅度约?2‰至?3‰,并伴随着华北地区Pseudovoltzia-Germatopteris植物组合的灭绝;碳同位素组成在孙家沟组中部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到了孙家沟组上部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发现该4阶段负偏模式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的基本特征。此外,来自全球5大区域的10条高分辨率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数据汇总成的高分辨率全球海相δ13Ccarb曲线,同样呈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综上,基于海-陆相碳同位素相同的4阶段负偏模式和已报道的生物地层学数据,本文搭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同陆相沉积区间的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新方案,并建立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同时也表明黔西滇东和华北地区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可能分别位于卡以头组下部和孙家沟组中部,与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位置一致。此外,这套对比框架还揭示出黔西滇东地区大羽羊齿植物群和华北地区松柏类植物群的灭绝很可能要早于海相生物灭绝时间。在高分辨率的海-陆相碳同位素对比基础上,本文利用黔西滇东地区高分辨率的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尝试恢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pCO2连续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晚二叠世晚期的pCO2为426+133/?96 ppmv,其在牙形石Clarkina yini带开始升高,直到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达到峰值2507+4764/?1193 ppmv。早三叠世初期,pCO2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500 ppmv到2500 ppmv),只被一次小幅度的下降打断,最低达到1300 ppmv。随后直到牙形石Isarcicella isarcica带上部,pCO2显着下降,最小值达到700 ppmv。此次pCO2升高事件与同时期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以及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事件相耦合,反映了温室气体CO2很可能是导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变暖的主因。此外,pCO2升高效应很可能是陆相有机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整体大于海相δ13Ccarb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本论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型c GENIE对碳同位素负偏的启动阶段开展数值模拟及其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碳来源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added)平均值为?12‰,表明碳释放过程很可能是热变质(或氧化)有机质和幔源CO2的共同作用。碳释放过程曲线进一步揭示了显着的两阶段特征:早期的δ13Cadded较低且碳释放速率低,随后δ13Cadded和碳释放速率都显着提高。两阶段特征可能反映了西伯利亚大火成岩活动的两个阶段,这得到了地化指标的验证。前期以侵入作用为主,缓慢释放热变质成因的CO2和甲烷,碳释放规模小,所以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不明显,但是碳同位素负偏显着;后期的火山喷出作用加强,快速释放大量的幔源CO2,导致pCO2激增和碳同位素负偏,最终引起显着的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此外,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数值模拟表明,启动阶段的碳释放速率峰值可达到0.7 Gt C yr-1,显着低于人类工业碳排放速率~10 Gt C yr-1。这可能意味着人类碳排放引起的未来全球变化比地质时期的环境恶化事件更加严重。

崔璨[2](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文中认为二叠纪末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不仅摧毁了海洋的生态系统,导致80%以上海洋生物消失,而且也对陆地生物造成了致命的打击,70%的陆地脊椎动物和绝大多数植物发生绝灭,同时伴随着煤层缺失、河流样式转变、土壤崩溃、大陆风化加强、野火泛滥等环境异常现象。长期以来,无论是海洋灭绝的机制、表现及过程,还是海洋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研究地相对比较详尽,但是对陆相记录的研究由于缺少连续地层和时间分辨率不高等原因而相对薄弱。在二叠纪末期驱动环境异常和生物灭绝的各种可能机制中,温度变化可能是造成海相和陆相生态系统共同崩溃的关键要素。在海相环境中可以利用牙形刺和腕足氧同位素温度计来定量恢复古温度,但陆相却一直缺少合适的载体和测温手段。近年来新兴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新疆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大龙口陆相剖面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发育良好,沉积连续,古生物资料详实,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大龙口剖面地层中含有的碳酸盐结核进行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固结模式等方面的分析,首次尝试对其使用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进行定量温度恢复。结果表明在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地温度波动频繁,温度范围在23~51℃。气候变冷时孢粉植物群开始展现三叠纪早期的面貌,而介形虫面貌的改变发生在越来越热的环境中,水龙兽的首现与持续变冷的气候有关。温度变化和生物群的变化相耦合,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孢粉组合、介形虫组合的转折界线均与温度快速转变期相关。两次有机碳同位素负偏与温度下降同时发生。温度升高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最终崩溃。大陆风化强度的变化也是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我们以大龙口剖面的泥岩为材料,利用指示风化条件的几个指标,发现化学风化作用在二叠纪最晚期持续降低,在整体温暖的气候下,泛大陆东北部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在温度强烈波动变化期之后,研究区域早三叠世气候短暂转变为潮湿环境,随后再次进入干燥环境的低化学风化阶段,并对应有机碳同位素的强烈波动。早三叠世可能出现了间歇性强降雨,或许受到巨型季风加强的影响。在整个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地的气候状态非常不稳定,表现为多幕次的温度上升和下降,对风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陆相生物灭绝表现出多幕次阶段性的特征。大龙口剖面的记录表明,和传统认识不同,在灭绝之前至少有一次变冷和变暖事件,在最后的生物危机发生之前,陆地环境已经出现了异常。两次碳同位素异常、汞含量异常、多气囊异常花粉的出现、野火活动的加剧等,均是陆相生态系统逐步崩溃的证据。海洋和陆地的灭绝受到了温度的控制,相对于海洋,陆地对温度的响应更加敏感。温度可能是导致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崩溃表现形式差异的最直接因素。

郑月娟,张健,张海华,张德军,卞雄飞,陈树旺,苏飞,黄欣,宋绍钧[3](2020)在《大兴安岭中段晚二叠世林西组介形虫化石及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在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地质时期,所以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对研究古亚洲洋闭合这一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曾有双壳、叶肢介、植物及孢粉化石记录,但鲜有介形虫化石报道。在大兴安岭中段林西组研究中首次发现介形虫化石,经初步研究,主要分子有Kemeroviana,Volganella,Iniella,Qitaina,Darwinuloides,Palaeocypridopsis,Tomiella,Darwinula和Urumqiella等,暂划为Volganella-Kemeroviana组合,其时代为晚二叠世。与俄罗斯地台晚二叠世介形虫化石群关系较为密切,部分属种曾见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从介形虫化石组合特征和保存特点来看,其生存环境为淡水湖泊,故认为这一地区的林西组为陆相沉积。

陈树旺,郑月娟,张健,张海华,张德军,苏飞,黄欣,公繁浩,甄甄[4](2020)在《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北方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是界线地层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对采自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组二段建组剖面的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开展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255.5±1.1)Ma,火山岩上部多个层位粉砂质泥岩中发现孢粉化石,计17属20种,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推断幸福之路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大兴安岭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在幸福之路组内部,二者为整合接触。幸福之路组以红层做为划分标志,岩性为正常沉积碎屑岩夹火山岩,见大量泥灰岩夹层、钙质结核及干裂现象,反映了炎热、干燥及强氧化条件的气候环境,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幸福之路组二段下部)就已出现反映干旱气候的红层沉积,与相邻的华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相似。

郭宝杰[5](2020)在《新疆且末县米特河一带二叠纪?类》文中研究表明新疆且末县米特河一带处于青藏高原北缘与塔里木盆地交接部位,是一个多旋回复合造山带,为东特提斯构造域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沉积环境和构造特征受到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就是地质学及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该地区二叠纪早期叶桑岗组地层主要分布于阿尔金南缘断裂带及其北侧,系一套紫红色粗碎屑岩沉积。由于构造活动频繁,其上部常贯入有蛇绿混杂岩。本论文研究区处于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中的塔里木地层区,区内出露的地层较完整,各个时代地层均发育齐全。本论文的选题依托于山东地质勘查院所承担的地调项目。在所研究的剖面中采获集了大量有孔虫、珊瑚等古生物化石,其中?类有孔虫化石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本论文就新疆米特河一带二叠纪?类动物群及相应的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和认识:(1)通过对米特河一带二叠纪?类动物群的研究,共鉴定?类10属12种,包括Gallowaiinella meitienensis Chen、Schubertella cylindrica(Chen)、Parafusulina shaksgamensis Reichel、Mnojapanella delicata(Colani)等。虽未发现新属新种,但都是二叠纪地层代表生物分子,并以此建立了4个?类化石带:(1)Robust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带;(2)Parafusulina带;(3)Neoschwagerina带;(4)Gallowayinella带。这些化石带与我国华南地区二叠纪?类化石带具有对比性,以此可以说明研究区与我国华南地区在二叠世时古地理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认为属于同一个古生物地理区系。(2)本论文对研究区二叠纪进行了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依次为(1)沙井子组,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巴楚地区和柯坪地区,是一套杂色细碎屑岩;(2)开派兹雷克组是一套含植物、孢粉及双壳类化石的陆相杂色玄武岩、碎屑岩;(3)库普库兹满组为杂色玄武岩、陆相碎屑岩,含植物、双壳类化石众多;(4)杜瓦组岩性为红褐色砾岩、粉砂岩及少量灰岩,含大量叶肢介、双壳类化石;(5)普司格组为局部夹有海相夹层的陆相碎屑岩,该层发现珊瑚化石。(3)本区?类特征:化石材料分异度低但丰度高;该区化石出现多以突发式的形式且不含低层位化石。

吴琼[6](2020)在《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中关键的转折期,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深入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时空规律和因果机制需要以可靠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为基准。本论文围绕二叠纪年代地层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重要问题:全球中二叠统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薄弱、我国华北二叠纪陆相地层缺乏可靠时间框架、我国华南陆相-过渡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位存在争议,选取华南、华北和北美德克萨斯地区保存有良好火山灰层的二叠纪剖面,通过CA-ID-TIMS方法开展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共获得20多个高精度同位素年龄,并取得如下重要成果:(1)为国际瓜达鲁普统(中二叠统)三个阶的底界提供了目前最可靠、精度最高的同位素年龄约束:将瓜达鲁普统(罗德阶)底界限定为272.95±0.11Ma,沃德阶底界估算为266.9±0.4 Ma,卡匹敦阶底界限定为264.28±0.16 Ma。将北美地区Illawarra Reversal年龄估算为267.4±0.4 Ma到266.5±0.3 Ma间。前乐平统生物演替事件可能发生于卡匹敦期最末期,与峨眉山玄武岩的活动时间一致,后者导致的环境压力使牙形类演化速率大大加快,并可能阻碍了吴家坪期早期生态环境的恢复。此外,上述年龄为华南和北美地区中二叠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2)为华北地区植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与全球地质事件对比提供重要线索。本论文在华北北部地区建立的二叠纪地层时间框架表明太原组下部属于上石炭统格舍尔阶,太原组上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属于乌拉尔统阿瑟尔阶,上石盒子组属于萨克马尔阶至空谷阶下部,孙家沟组可能属于卡匹敦阶顶部至乐平统。华北北部地区上石盒子组顶部存在约20 myr的地层缺失,这可能与古亚洲洋闭合有关。华夏植物群开始繁盛于早二叠世初期的晚古生代大冰期发育期。从早二叠世早期开始,华北地区气候湿度逐渐降低,至二叠纪中期完全干旱化,适应温暖湿润气候的华夏植物群在华北地区逐渐消亡,同时古亚洲洋的闭合为安加拉植物群入侵提供了通道。该时期频发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和全球中低纬地区气候干旱化的重要原因。(3)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可能不是一次全球等时的瞬间灭绝事件。本论文高精度同位素年龄表明我国西南陆相-过渡相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发生于三叠纪最初期(251.776±0.055Ma),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侵入岩的发育时间吻合,后者可能导致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加剧全球变暖和气候干旱化,最终触发华夏植物群的灭绝。本论文年龄数据表明华南陆相-过渡相较海相生物大灭绝滞后约165 kyr,前人报道北纬高纬度陆相地区二叠纪末舌羊齿植物灭绝较华南海相生物大灭绝提前了约370kyr。该时期纬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梯度差异可能导致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抵抗环境恶化的阈值,进而导致不同地区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发生的时间不同。

董清水,何春生,楼仁兴,任锡钢,张超,张渝金,许圣传[7](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林西组沉积环境特征及其时限的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兴蒙—松嫩地区林西组沉积环境、沉积时限及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等争议问题,通过对阿鲁科尔沁旗罕庙地区林西组的岩性、古生物、微量元素及碎屑锆石U-Pb测年等综合研究认为:林西组发育淡水双壳类和叶肢介化石,微量元素Sr/Ba值主要分布在0.05~0.18之间(平均值为0.12),B/Ga值主要分布在1.84~3.22之间(平均值为2.50),V/Cr值介于1.36~2.21之间(平均值为1.81),其沉积时期应为缺氧或贫氧的淡水湖泊环境。结合林西组砂岩碎屑锆石具有多时代物源特征、最年轻年龄为251 Ma、沉积下限年龄为晚二叠世等特征推测,古亚洲洋在研究区的最终闭合时限应为中二叠世末期,晚二叠世时期研究区即已转化为陆相沉积。

张德军,张健,郑月娟,陈树旺,苏飞,黄欣,张海华,甄甄[8](2019)在《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孢粉化石及古气候环境分析》文中指出大兴安岭南部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布拉格村老龙头组(原幸福之路组模式)剖面首次发现孢粉化石18属21种,以Cyclogranisporites sp.,Alisporites parvus De Jersey,Alisporites circulicorpus Clarke,Sulcatisporites rhombicus Qu,Lueckisporites virkkiae R. Potonie et Klaus,Piceites sp.为主。通过典型属种对比,结合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孢粉组合及同位素测年结果分析,确定幸福之路地区老龙头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即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存在于这套陆相连续沉积内部。孢粉化石的亲缘母体以发育种子蕨纲和松柏纲的针叶植物为主,指示当时研究区处于暖温带的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环境。

李树才,张雄华,李沅柏,杨欣杰,张亮元[9](2019)在《内蒙古林西地区林西组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文中指出根据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全国立典性剖面调查成果,将林西组划分为5个岩性段,原林西组六段划分为老龙头组,并揭示出林西组官地剖面的地层褶皱重复多次,而非前人的单斜地层序列。根据古植物、双壳类和孢粉等生物地层确定林西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老龙头组地质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基于古生物、沉积构造、碳酸盐岩微相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多方面证据确定出林西地区林西组和老龙头组为陆相河湖沉积,其沉积演化序列为河流→浅湖→深湖→浅滨湖,与天山-兴蒙地区二叠纪主要的陆相盆地沉积演化序列一致。

楚道亮,缪雪,吴玉样,郭文伟,舒文超,童金南[10](2018)在《陕西渭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化石及其地层对比》文中研究表明陆相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对全面认识该时期全球性重大生物与环境突变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国际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陕西渭北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石川河剖面和后周公庙剖面的叶肢介化石进行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恢复了叶肢介化石的面貌和组合特征,从而利用叶肢介化石组合来进行该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其中,石川河剖面共产出叶肢介化石4属8种,后周公庙剖面共产出叶肢介化石2属3种.据此,该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叶肢介化石由老到新可划分为3个组合,分别是晚二叠世晚期的Pseudestheria minutaPseudestheria xinjiangensis组合,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的Euestheria gutta-Palaeolimnadiopsis vilujensis组合和早三叠世早期的Magniestheria subcircularis-Cornia germari组合,并且通过这些叶肢介化石组合可以大致建立不同沉积区之间的生物地层对比关系.另外,两条剖面上都存在叶肢介化石与海相化石同层产出的现象,认为通过研究陕西渭北地区由于多期次海泛事件所导致的海、陆混合生物群,有望建立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该地区与海相地层的生物地层对比关系.

二、新疆中二叠世叶肢介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中二叠世叶肢介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碳同位素
        1.2.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1.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研究现状
        1.3.1 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
        1.3.2 气候响应
    1.4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循环异常机制研究现状
        1.4.1 碳同位素负偏机制
        1.4.2 碳释放过程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思路与工作量统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工作量统计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 黔西滇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1 赤那河剖面
        2.1.2 岩芯ZK4703
        2.1.3 韭菜冲剖面
        2.1.4 岔河剖面
    2.2 华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2.1 大雨淋剖面
        2.2.2 石川河剖面
        2.2.3 紫石崖剖面
    2.3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生物地层对比
        2.3.1 黔西滇东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3.2 华北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不同沉积区间的地层对比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研究
    3.1 研究方法和材料
        3.1.1 全球海相无机碳同位素
        3.1.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和总有机碳含量
    3.2 结果
        3.2.1 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
        3.2.2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2.3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3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2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3 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4 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研究
    3.5 海-陆相生物灭绝与环境事件对比研究
        3.5.1 海-陆相碳同位素同步负偏事件
        3.5.2 海-陆相生物灭绝事件的时间差异性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重建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全球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估计
        4.1.2 C_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指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程度差异
        4.2.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结果
        4.2.3 不同指标的CO_2浓度结果对比
        4.2.4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影响因素
第五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数值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
        5.1.2 cGENIE地球系统模型
    5.2 结果
        5.2.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结果
        5.2.2 cGENIE数值模拟结果
    5.3 讨论
        5.3.1 混合的碳来源类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5.3.2 两阶段的碳释放过程
        5.3.3 大火成岩省碳释放与现代人为碳排放对比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二叠纪陆相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背景
        1.2.1 二叠纪末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标志性事件
        1.2.2 气候温度变化的记录
    1.3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第二章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
    2.1 团簇同位素的基本概念
        2.1.1 团簇同位素的定义
        2.1.2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测温法原理
        2.1.3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的计算
    2.2 前处理
        2.2.1 酸解
        2.2.2 CO_2净化
    2.3 Δ_(47)的测量
    2.4 Δ_(47)的校正
        2.4.1 非线性关系的校正
        2.4.2 绝对参考系的建立
        2.4.3 酸分馏效应的校正
    2.5 污染监控
    2.6 温度转换公式
    2.7 用碳酸盐建立参考系的实践
        2.7.1 实验流程
        2.7.2 实验结果和讨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3.1 古构造背景
    3.2 地层发育情况
    3.3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界定
    3.4 地层分层与岩性描述
第四章 自生碳酸盐结核形成环境
    4.1 陆相自生碳酸盐
        4.1.1 渗流带碳酸盐
        4.1.2 潜流带碳酸盐
    4.2 大龙口结核分类
    4.3 结核沉积环境
    4.4 结核后期成岩作用评估
第五章 陆相自生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温度
    5.1 测试方法
        5.1.1 测试流程
        5.1.2 绝对参考系的建立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3 数据分析
        5.3.1 数据相关性与可信度
        5.3.2 固相重排对T(Δ_(47))结果的影响
    5.4 团簇同位素温度的环境意义
第六章 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的古温度变化记录
    6.1 古温度变化规律
    6.2 低温转折界面与有机碳同位素负偏起始界面的耦合
    6.3 灭绝间隔内温度变化和生物危机的关系
    6.4 陆相灭绝期间气候波动和环境恶化
第七章 北半球中纬度大陆内部风化作用变化
    7.1 引言
    7.2 方法
        7.2.1 材料和测试方法
        7.2.2 化学风化定量指标
    7.3 结果
        7.3.1 源区指标
        7.3.2 风化指标
    7.4 讨论
        7.4.1 研究剖面源区一致性
        7.4.2 二叠纪最末期干旱度增加
        7.4.3 气候变化驱动力讨论
        7.4.4 不同地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
第八章 二叠纪末陆相环境变化及灭绝机制讨论
    8.1 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气候变化的多幕性
    8.2 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阶段性
    8.3 温度对海陆灭绝模式差异的控制作用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大兴安岭中段晚二叠世林西组介形虫化石及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层剖面介绍
2 化石组合特征和地质时代
3 林西组化石面貌、埋藏特征与沉积环境
4 结论

(4)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查干布拉格剖面幸福之路组特征
3同位素测年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4测试结果
5讨论
    5.1幸福之路组的时代及二叠—三叠系界线
    5.2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环境演化
6结论

(5)新疆且末县米特河一带二叠纪?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1.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1.3 研究计划与工作量安排
第2章 二叠纪地层
    2.1 新疆且末县米特河一带二叠纪地层研究简史
    2.2 二叠纪地层层序
    2.3 岩石地层划分
    2.4 二叠纪地层与邻区的对比
第3章 ?类动物群
    3.1 新疆且末县米特河一带二叠纪?类研究简史
    3.2 ?类动物群特征
    3.3 ?类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4章 二叠纪古地理
    4.1 北天山-准格尔区
    4.2 南天山-塔里木区
    4.3 昆仑-喀喇昆仑区
第5章 ?类代表属种系统描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图版说明
图版

(6)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二叠纪年代地层框架研究背景和现状
        1.1.2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系年代地层研究背景和现状
        1.1.3 华南西南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纪之交大灭绝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原理及方法
    2.1 火山灰锆石U-Pb测年原理
    2.2 火山灰锆石U-Pb定年的方法简介及对比
    2.3 CA-ID-TIMS锆石U-Pb测年样品处理和数据计算
第3章 华南和北美瓜达鲁普统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3.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3.1.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
        3.1.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
    3.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1 华南南京和巢湖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2.2 北美德克萨斯瓜达鲁普山国家公园地区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3.3 讨论
        3.3.1 瓜达鲁普统各阶界线年龄
        3.3.2 高精度锆石U-Pb年龄对前乐平统生物事件的年龄约束
        3.3.3 华南地区和北美地区的瓜达鲁普统底界的对比
        3.3.4 Illawarra Reversal的年龄估计和对比
第4章 华北地区陆相二叠纪高精度年代地层学
    4.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4.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4.3 讨论
        4.3.1 华北北部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4.3.2 上石盒子组顶部不整合的构造意义
        4.3.3 华北地区二叠纪早期植物演化和气候变化
第5章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年龄约束
    5.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5.2 火山灰锆石U-Pb年龄
    5.3 讨论
        5.3.1 华南陆相和过渡相地层二叠纪末大灭绝过程
        5.3.2 华南陆相及过渡相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年龄约束
        5.3.3 二叠-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灭绝模式探讨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阶段性成果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各剖面火山灰样品锆石U-Pb年龄汇总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林西组沉积环境特征及其时限的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林西组沉积环境特征
        3.1.1 岩性与古生物组合特征
        3.1.2 微量元素与沉积环境特征
    3.2 林西组沉积时限讨论
        3.2.1 分析测试结果
        3.2.2 碎屑锆石U-Pb测年对林西组沉积时限的讨论
4 地质意义
5 结论

(8)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孢粉化石及古气候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地层
3 地质时代
4 植物生态习性与古气候
5 结论

(9)内蒙古林西地区林西组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林西组的岩石地层序列
2 林西组的地质时代
    2.1 双壳类化石
    2.2 古植物化石
    2.3 孢粉化石
3 林西组的沉积环境
    3.1 主要的沉积相标志
        3.1.1 古生物标志
        3.1.2 沉积构造
        3.1.3 湖相碳酸盐岩特征
        3.1.4 灰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
    3.2 林西组的主要沉积相
4 结论

(10)陕西渭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化石及其地层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化石面貌
    2.1 石川河剖面化石面貌
    2.2 后周公庙剖面化石面貌
3 陆相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生物地层对比
4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要叶肢介化石属种描述
5 结论

四、新疆中二叠世叶肢介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D]. 吴玉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环境古温度异常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证据[D]. 崔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大兴安岭中段晚二叠世林西组介形虫化石及环境意义[J]. 郑月娟,张健,张海华,张德军,卞雄飞,陈树旺,苏飞,黄欣,宋绍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6)
  • [4]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沉积环境演化[J]. 陈树旺,郑月娟,张健,张海华,张德军,苏飞,黄欣,公繁浩,甄甄. 中国地质, 2020(03)
  • [5]新疆且末县米特河一带二叠纪?类[D]. 郭宝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中国和北美二叠纪高精度火山灰锆石U-Pb年代学研究[D]. 吴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林西组沉积环境特征及其时限的地质意义[J]. 董清水,何春生,楼仁兴,任锡钢,张超,张渝金,许圣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2)
  • [8]大兴安岭南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孢粉化石及古气候环境分析[J]. 张德军,张健,郑月娟,陈树旺,苏飞,黄欣,张海华,甄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05)
  • [9]内蒙古林西地区林西组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J]. 李树才,张雄华,李沅柏,杨欣杰,张亮元.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1)
  • [10]陕西渭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叶肢介化石及其地层对比[J]. 楚道亮,缪雪,吴玉样,郭文伟,舒文超,童金南. 地球科学, 2018(11)

标签:;  ;  ;  ;  ;  

新疆中二叠世叶介化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