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曹张[1](2006)在《汽车后桥主减速器装配过程的力学性能分析与隔套选型》文中研究说明在对国内外汽车装配行业目前的状况做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中国汽车行业的国情出发,本文研究后桥主减速器总成装配技术中的力学问题。 本文剖析了主减速器总成结构,找出后桥装配过程中的主要力学因素。传统的影响主减速器总成装配质量的技术之一是确定垫片的厚度。基于装配过程中预紧需要的预紧力矩,通过理论分析获得拧紧力矩和轴向力的关系,建立了主减速器总成装配中的力学模型。 使用有限元法对主减速器装配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定量获得合适的垫片厚度,同时通过调整垫片厚度,可以了解到垫片厚度对主减速器主齿总成的力学性能影响,轴承预紧力变化的规律。同时,在选择合适的垫片厚度时,得到轴向预紧力在各部件间分配比例的变化情况。本文结果有益于提高主减速器装配质量和控制轴承预紧效果。 另一方面,给出装备后主减速器的应力分布场,从而完成其结构强度的分析和评介,为改进主减速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隔套的功能和结构的分析,特别是了解到国外一些车型采用弹性隔套的基础上,本文对现有隔套进行外形上的改变,并且找出了隔套形状改变对主减速器主齿总成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这也是对弹性隔套优化设计的一种尝试。
刘韶东[2](2001)在《綦江齿轮厂市场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汽车齿轮行业的着名企业,綦江齿轮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今天面临我国加入WTO的影响,面临同行后起之秀的挑战,科学地确定綦江齿轮厂的市场竞争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以及我国的差距入手,讨论当前我国国家产业政策、宏观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整车厂采购体系发生变革和我国加入WTO对綦江齿轮厂的影响。并建立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对此进行分析。分析并预测“十五”期间重型汽车和大客车市场。同时用波特的5种竞争力理论对重型变速器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从企业环境、产品的技术经济概况、“十五”汽车变速器市场前景,以及企业债务、生产规模、产品开发能力、企业机制和销售体系等方面分析綦江齿轮厂的关键内部因素,并以此构建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对其内部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威胁-机会-弱点-优势矩阵,提出綦江齿轮厂的竞争战略应该是:强化资本运作,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加强企业管理;认真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建设企业文化;统一营销体系,完善服务网络;扩展配套协作,建立配套体系。
郭葆春,韩宝生,张志毅,穆继卫[3](2000)在《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文中提出本文就 EQ15 3后桥锥齿轮 EPS塑料包装衬垫模具的设计实例 ,给出 1种可行的组合拼块式结构模具设计方案。简化了机械制造工艺 ,可在通用机械加工设备条件下进行模具制造
《国外汽车》编辑组[4](1972)在《西德麦基路斯·陶茨厂载重车新系列》文中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它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根本谈不到编制全国统一的产品系列。但每一个公司和厂家,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系列化和通用化问题也给予了重视并做了一定的工作。其目的是掠取更大的利润。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国家节约人力物力,为革命多做贡献,更应该重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本期选译了两篇系列化通用化方面的文章。希望读者有分析、有鉴别地参考。——本刊编者
二、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后桥主减速器装配过程的力学性能分析与隔套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 第一章 绪论 | 
| 1.1 本文工作的背景 |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 1.3 课题的来源和主要研究方向 |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 第二章 后桥主减速器的结构及装配技术 | 
| 2.1 汽车驱动桥功用、结构及主减速器结构 | 
| 2.2 主减速器装配技术要求 | 
| 2.3 主减速器装配中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及预紧 | 
| 2.3.1 圆锥滚子轴承的安装及预紧 | 
| 2.3.2 主轴轴承的最小预紧荷载 | 
| 2.3.3 主、从动齿轮啮合调整 | 
| 第三章 主轴的力学分析 | 
| 3.1 凸缘螺母拧紧扭矩大小的确定 | 
| 3.2 拧紧扭矩与轴向力的关系 | 
| 3.2.1 螺纹联接的概述 | 
| 3.2.2 螺纹副受力分析 | 
| 3.2.3 拧紧扭矩产生的实际轴向力 | 
| 3.3 轴向力在总成中的分配 | 
| 3.4 垫片的受力原理 | 
| 第四章 主减速器总成的力学分析及模型简化 | 
| 4.1 轴承滚子的运动分析 | 
| 4.1.1 滚子运动概述 | 
| 4.1.2 滚子运动分析 | 
| 4.2 摩擦力的影响 | 
| 4.2.1 接触面的摩擦力 | 
| 4.2.2 滚动摩阻的控制目标 | 
| 4.3 模型的简化 | 
| 4.3.1 原图说明 | 
| 4.3.2 结构的简化处理 | 
| 4.3.3 分析步骤 | 
| 第五章 数值分析 | 
| 5.1 材料参数 | 
| 5.2 主减速器外壳和上下轴承外圈的接触 | 
| 5.3 主齿轴和下轴承内圈的接触 | 
| 5.4 主减速器总成的分析 | 
| 第六章 隔套选型 | 
| 6.1 隔套的功用及现状 | 
| 6.2 隔套的优化思想 | 
| 6.3 隔套的选型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 7.1 工作总结 | 
| 7.2 工作展望 | 
| 参考文献 | 
(2)綦江齿轮厂市场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 摘要 | 
| ABSTRACT | 
| 1 绪论 |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 2 綦江齿轮厂简介 | 
| 2.1 企业概况 | 
| 2.2 企业任务 | 
| 3 綦江齿轮厂外部环境分析 | 
| 3.1 世界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与趋势 | 
| 3.2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与差距 | 
| 3.2.1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 | 
| 3.2.2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与国际上的差距 | 
| 3.3 国家产业政策 | 
| 3.4 WTO的影响 | 
| 3.5 整车厂采购体系发生变革 | 
| 3.6 宏观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道路——高速公路建设 | 
| 3.7 “十五”市场分析与预测 | 
| 3.7.1 “十五”期间大中型客车市场每年增长13% | 
| 3.7.2 重型汽车市场分析 | 
| 3.8 重型变速器市场环境的5种竞争力理论分析 | 
| 3.8.1 企业间竞争 | 
| 3.8.2 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 | 
| 3.8.3 潜在替代品的开发 | 
| 3.8.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 3.8.5 购买者议价能力 | 
| 3.9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 4 綦江齿轮厂内部环境分析 | 
| 4.1 企业环境 | 
| 4.2 产品的技术经济概况 | 
| 4.3 “十五”汽车变速器市场前景分析 | 
| 4.3.1 綦齿厂在“十五”期间的市场定位 | 
| 4.3.2 目标市场需求预测 | 
| 4.4 企业发展成就 | 
| 4.4.1 企业通过技改,规模不断壮大。 | 
| 4.4.2 引进技术,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 
| 4.4.3 汽车齿轮出口创汇 | 
| 4.4.4 质量意识增强,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 
| 4.4.5 内引外联,利用社会存量,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 
| 4.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 4.5.1 企业债务负担重,自我发展后劲不足 | 
| 4.5.2 企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 | 
| 4.5.3 产品开发能力弱 | 
| 4.5.4 企业机制落后,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 | 
| 4.5.5 多头经营,各自为政 | 
| 4.6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 5 綦江齿轮厂市场竞争战略 | 
| 5.1 SWOT分析 | 
| 5.2 綦江齿轮厂市场竞争与发展战略的确定 | 
| 5.2.1 强化资本运作,实行股份制改造 | 
| 5.2.2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 | 
| 5.2.3 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 | 
| 5.2.4 大力加强企业管理 | 
| 5.2.5 认真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 
| 5.2.6 建设企业文化 | 
| 5.2.7 统一营销体系完善服务网络 | 
| 5.2.8 扩展配套协作建立配套体系 | 
| 6 战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 
| 6.1 关于资本运作 | 
| 6.2 关于提高生产能力 | 
| 7 结论 | 
| 致谢 | 
| 参考文献 | 
(3)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 1 模塑工件特点 | 
| 1.1 模塑工件 | 
| 1.2 模塑工件形状特征 | 
| 2 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 | 
| 2.1 模具总体结构及零件材料 | 
| 2.1.1 如图2所示模具总图 (仅画出相关结构) 。 | 
| 2.1.2 零件材料: | 
| 2.2 凹模设计 | 
| 2.3 凸模的设计 | 
| 2.4 组合及连接 | 
| 2.5 其它结构 | 
| 2.6 模具工作过程 | 
| 3 模具结构特点 | 
| 3.1 简化了制造工艺 | 
| 3.2 无需专用设备加工 | 
| 3.3 使用维护费用低 | 
| 3.4 加工装配工作量增加 | 
| 4 结论 | 
四、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后桥主减速器装配过程的力学性能分析与隔套选型[D]. 曹张.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8)
 - [2]綦江齿轮厂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 刘韶东. 重庆大学, 2001(01)
 - [3]EQ153后桥锥齿轮包装衬垫模具设计[J]. 郭葆春,韩宝生,张志毅,穆继卫.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 [4]西德麦基路斯·陶茨厂载重车新系列[J]. 《国外汽车》编辑组. 国外汽车, 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