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科普活动创新

浅见科普活动创新

一、刍议科普活动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吴柯苇[1](2022)在《“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以《科普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法治理念和方法调整科技法律关系是科技立法的核心,科技立法内含科技事务发展性特征和法治安定性追求之间的逻辑张力。中国科技立法属于后发集中型立法模式,带有较强的宣誓性、回应性、引导性和底线把控性历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立法体系化和法治化成就显着,也存在局部供需失衡和理念单一的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应从体系完善的传统理念转向兼顾体系逻辑和效能提升的综合进路,同时兼顾科技政策开放性和科技立法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应以修改《科普法》等科技核心立法为手段,巩固科技法治的正确历史选择、培育科技创新社会意识和科技法治文化基础。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2)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豫政办[2021]73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12月4日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要求,为全面做好"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周卫彬,伍巧[3](2022)在《科学改变世界 科普悦读未来——202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阅读推广工作专题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曾明确要求的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文教国策,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科学改变世界科普悦读未来——202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阅读推广工作专题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0日至23日在江苏省太仓市图书馆召开。本次会议采用专家主旨报告及与会有关代表作经验交流分享的方式,邀请图书馆学界、业界代表就科普阅读推广已取得的经验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讨。

郑凌莺,方宇,李军[4](2022)在《地方高校科普资源开发实证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科普资源作为科普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针对地方高校的科普资源现状,分析科普资源开发瓶颈,从科普资源的"科普能力""科普产品"和"科普活动"三个维度分析科普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提出地方高校展开科普资源开发的思路并开展实证研究。

李鹏强,苏国平,刘昊欣[5](2022)在《新时代科普载体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提出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直接决定了科普的广度与厚度,并对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本研究将结合河南地区科学普及载体建设的实际,分析当前新时代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当前科普载体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葛子红[6](2021)在《新时代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和创新文化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对于新时代科普场馆来说,开发出好的科普教育活动是提升科普场馆影响力和服务公众水平的重要课题,也是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科普教育活动开发的内容和目标谈起,分析和研究了科普教育对培育创新文化的作用,指出优秀的科普活动应具备启发式教育、探究性学习、审辩式思维、创新性研究等特点,是培育公众科学思维、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创新文化的特点和培育方法,结合当下科普场馆科普教育活动开发的不足,该文提出解决方法,就科普教育与创新文化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马丹,邓满[7](2021)在《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创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六艺"注重人的知识学习、技能锻炼和道德修养,其内在理念和逻辑与公民科学素质提升需求相匹配。"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能够与自然科学知识在科普体系形成互补,从个人成长、家庭、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多维度形成良性效应。本文基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六艺素质赋能馆"科普基地实践,探索在"高校—社区""科普基地—党支部"双主体双阵地共建的社区科普模式下,从科普内容、科普方式、科普师资、效果反馈四个维度进行科普资源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养,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科普路径。

孙小莉,张永锋,何素兴[8](2021)在《我国大型科普活动发展现状及趋势研讨》文中研究指明大型科普活动作为科普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助力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文献和对国内大型科普活动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国内大型科普活动实施的发展现状,阐述大型科普活动研究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等内容,并结合北京科学嘉年华等活动案例,剖析大型科普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对未来大型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及传播效果提升等给予思考和建议。

张仁开,王慜超[9](2021)在《“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是新时代上海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以来,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应坚持能力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增强科普人才队伍的专业化业务能力,加快提升面向新时代的科普基础服务能力,助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郑思晨[10](2021)在《“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探索科学,需要进一步"整合使用校外资源,发挥校外教育单位的重要阵地作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作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接受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通过挖掘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高效利用多元教育资源与拓展开发新兴科普教育资源,探索对科普教育资源的优化,助推第二课堂的高效发展,致力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养,引领学生快乐学习的新风尚。

二、刍议科普活动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科普活动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以《科普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科技立法与国家发展规划
2 科技立法体系分析:科技立法的历史成就与阶段需求
    2.1 科技立法的发展现状
    2.2 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立法供需调节
3 科技立法对策分析:有限形式化理念下的体系完善
    3.1 立法形式有限性原理推导与科技立法体系完善方向
    3.2 科技立法有限形式化理念变革下的体系完善进路
    3.3 科技立法有限形式化理念下 《科普法》对观与检视
        3.3.1 《科普法》基本定义和原则条款的科学化
        3.3.2 《科普法》实施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体系化
4 结语

(3)科学改变世界 科普悦读未来——202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阅读推广工作专题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科普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历史使命
2 科普阅读推广工作专题研讨会开幕
3 对科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度研讨
    3.1 科普阅读推广的理论性思考
    3.2 阅读疗愈、科普阅读与科普书目的推广实践
    3.3 地域性科普、大自然科普、科学讲堂案例分享
4 本次研讨会的其他活动内容
5 结语

(4)地方高校科普资源开发实证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学校科普资源开发现状
2 学校科普资源开发瓶颈
    2.1 科普潜能有待开发
    2.2 科普形式有待丰富
    2.3 科普品牌有待提升
3 地方高校科普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3.1 解决思路
        思路1:科研和科普同步,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
        思路2:线上和线下结合,扩大科普品牌影响力
        思路3:教学和科创相辅,强化创新人才素质培养
    3.2 实例绩效
        3.2.1 布设新增长点,激发科普潜能
        3.2.2 拓宽资金渠道,丰富科普形式
        3.2.3 培养科普人才,提升科普品牌
4 结语

(5)新时代科普载体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新时代河南省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现状
    1.1 科普人员数量与发展现状
    1.2 科普场地载体建设与发展现状
    1.3 科普传媒载体建设与发展现状
    1.4 科普活动载体建设与发展现状
    1.5 双创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现状
2 影响河南省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的因素
    2.1 科普政策体系深化发展缓慢
    2.2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发展不平衡
    2.3 科普载体经费来源单一,缺少市场资本投入
3 新时代科普载体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重视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3.2 实现运作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建设
    3.3 增强科学研究,提升创新水平
    3.4 注重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功能的拓展
    3.5 大力研发形式多样的科普载体
        3.5.1 大力建设和发展科普平台载体。
        3.5.2 繁荣科普作品创作和传播。
        3.5.3 广泛开展科普活动。
        3.5.4 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3.5.5 发展科普网络载体。
4 结语

(6)新时代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和创新文化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普场馆科普教育活动开发的内容和目标
2 创新文化的定义和建设
3 如何培育创新文化
    3.1 重视科学教育
    3.2 推进科普教育
    3.3 培养创新能力
4 科普教育与创新文化培育融合发展
    4.1 科普教育促进创新文化发展
    4.2 创新文化推动科普教育发展
5 科普教育目前面临的不足和解决方法
    5.1 科普教育从业人员开发能力不足
    5.2 专业人员对科普教育活动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5.3 开发的科普作品不够科学严谨
6 结语

(7)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创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区科普的背景与现状
    (一)社区科普的背景
    (二)社区科普的现状
二、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内涵与价值研究
    (一)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内涵
    (二)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价值
三、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创新路径研究
    (一)“高校—社区”“科普基地—党支部”的双主体双阵地,创新社区科普模式
    (二)从科普内容、科普方式、科普师资、效果反馈四个维度,提升科学普及效果

(8)我国大型科普活动发展现状及趋势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型科普活动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2 国内大型科普活动发展现状
    2.1 大型科普活动的主题定位
    2.2 大型科普活动的组织协作模式
    2.3 大型科普活动的发展特点
3 大型科普活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3.1 大型科普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 活动策划的整体统筹需要进一步加强
        3.1.2 活动宣传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有待提升
        3.1.3 活动创新的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破解
    3.2 思考和建议
        3.2.1 强化专业策划作用
        3.2.2 紧抓价值和需求导向
        3.2.3 促进科普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
        3.2.4 重视活动全程宣传和推广
        3.2.5 突出活动评估作用
4 小结

(9)“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以来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进展及成效
    1.1科普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
    1.2科普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1.3科普人才事业平台进一步拓展
    1.4科普人才奖励机制进一步健全
    1.5科普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
2“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形势与需求
    2.1国际科学传播和科学传播人才发展呈现新趋势
    2.2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
    2.3上海打造全国科普高质量发展标杆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需求
    2.4上海丰沛的科技人力资源为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奠定新基础
3“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3.1科普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3.2科普人才队伍质量亟须提升
    3.3高层次专业化科普人才匮乏
    3.4科普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
4“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4.1注重人才培养“满天星”,多措并举壮大科普工作队伍
    4.2强化人才集聚“引力场”,打造专业化科普人才“蓄水池”
    4.3坚持人才使用“一盘棋”,促进各类人才投身科普事业
    4.4构筑人才服务“生态圈”,充分激发科普人才创意创造力

(10)“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校外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
    1.1 发挥阵地作用,以多元课程,满足个性发展
    1.2 发挥平台作用,以资源共享,提供课后服务
    1.3 发挥枢纽作用,以跨界联动,构建良好生态
2 校外科普教育的创新探索
    2.1 挖掘整合现有科普教育资源
    2.2 高效利用多元科普教育资源
        2.2.1 科技课程
        2.2.2 科普活动
        2.2.3 探究性课题
    2.3 融合拓展新兴科普教育资源
        2.3.1 跨学科领域融合发展
        2.3.2 线上、线下虚实空间相互结合
        2.3.3 跨区域平台联动合作
结语

四、刍议科普活动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理念转化与体系完善——以《科普法》为例[J]. 吴柯苇. 中国科技论坛, 2022(02)
  • [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2(02)
  • [3]科学改变世界 科普悦读未来——202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阅读推广工作专题研讨会综述[J]. 周卫彬,伍巧. 新世纪图书馆, 2022(01)
  • [4]地方高校科普资源开发实证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 郑凌莺,方宇,李军. 科技视界, 2022(02)
  • [5]新时代科普载体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 李鹏强,苏国平,刘昊欣. 河南科技, 2022(01)
  • [6]新时代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和创新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 葛子红.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1(12)
  • [7]基于“六艺”素质赋能的社区科普创新路径研究[J]. 马丹,邓满. 中国成人教育, 2021(24)
  • [8]我国大型科普活动发展现状及趋势研讨[J]. 孙小莉,张永锋,何素兴. 科普研究, 2021(06)
  • [9]“十四五”时期上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思路研究[J]. 张仁开,王慜超. 科普研究, 2021(06)
  • [10]“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为例[J]. 郑思晨.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1(06)

标签:;  ;  ;  ;  ;  

浅见科普活动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