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泉选矿厂白钨矿回收环保项目可行性分析

马泉选矿厂白钨矿回收环保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马圈选矿厂白钨回收环保工程可行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一民[1](2021)在《2020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收集了2020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部分浮选药剂的信息,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调整剂、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和废水处理五个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朱一民[2](2020)在《201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文中指出本文收集了2019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浮选药剂的信息,分硫化矿捕收剂、氧化矿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和废水处理六个方面介绍并略加评论。

李希山,谭洁[3](2020)在《辰州矿业井下废水利用试验与生产实践》文中认为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综合利用井下废水,对井下废水应用于金锑钨共生矿的选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井下废水对金锑混合浮选没有影响、对白钨矿常温浮选影响较大;当白钨矿常温浮选粗选增加氢氧化钠253 g/t、水玻璃用量由494 g/t增至933 g/t,井下废水即可满足白钨矿常温浮选要求。井下废水用于选矿生产后,金锑钨回收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没有受到不良影响。改造后有效解决了枯水季节用水紧张的问题。

周贺鹏[4](2020)在《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文中指出锂辉石普遍赋存于花岗伟晶岩矿床,受风化蚀变作用影响,矿石呈现细粒变质特征,碎磨后产出大量的微细粒矿物,而微细粒锂辉石因质量小、粒度细、表面亲水性强,浮选过程难以克服矿粒与气泡间的能垒而无法有效粘附于气泡上,导致浮选回收困难;同时锂辉石与共生的长石、石英同属铝硅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相近,浮选分离难度大。目前,微细粒锂辉石的有效分选已成为选矿领域的共性技术难题。论文从提高微细颗粒表观粒径与可浮性角度,研究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为微细粒锂辉石的高效浮选回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论文首先借助Material Studio软件模拟与计算,系统研究了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和表面性质,进一步采用单矿物浮选、浊度测试、激光粒度分析、显微镜观测等方法,研究了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及机理,基于量子化学和浮选溶液化学原理构建了锂辉石与长石表面水化模型及吸附模型,深入研究了锂辉石与长石聚团浮选过程中的矿物表面反应机理,最后采用实际矿石进行了锂辉石聚团浮选小型试验与工业试验验证。研究了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和表面性质。锂辉石晶体中存在Li-O、Al-O、Si-O三种化学键,成矿过程中Li-O键轨道杂化不明显,成键作用弱,键合强度低;Al-O键轨道杂化明显,键合强度较高;Si-O键轨道杂化强烈,键合强度最高,外力作用下锂辉石、长石、石英分别沿Li-O和Al-O、Na-O和Al-O、Si-O的化学键强度较弱的平行面网方向断裂和解理,解理类型分别为中等解理、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在矿物充分单体解离情况下长石与锂辉石易过粉碎泥化。采用键布居值与断裂键密度乘积之和的总断裂键密度作为解理面生成概率的判定依据,计算出各矿物解理面生成概率的大小顺序为:锂辉石{110}>{010}>{100},长石{001}>{010}>{110},石英{101}>{100}>{001}。因锂辉石与长石主要解理面存在Al、Li、Na等多种金属质点,可作为捕收剂吸附的作用位点,而锂辉石{110}面上金属原子密度、Al-O断裂键占比及不饱和度均最高,其可浮性将优于长石和石英。研究了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结果表明微细粒锂辉石可浮性差,表面润湿性强,常规浮选方法难以有效回收。聚团浮选可实现微细粒锂辉石的良好回收,但回收效果受流体剪切强度和界面反应条件影响。当搅拌强度为1600r/min、搅拌时间为18min时,采用苄基胂酸作捕收剂、钙离子作活化剂,调控矿浆p H为9~10,可实现微细粒锂辉石的聚团浮选回收,但长石和石英没有明显的聚团现象,浮选回收率低。据此构建了微细粒锂辉石聚团生长模型,锂辉石颗粒聚团优先在-13+8μm的中间粒级发生,其次是-8μm的超细粒级附载聚团,最后为-19+13μm的粗粒级桥联团聚,先后经历了聚团形成、生长、桥连到碎散四个阶段的动力学过程,粒度分布曲线由最初的双峰式逐步右移变为单峰式,锂辉石浮选速率由0升高至0.0213s-1,浮选回收率由47.73%提高至60.51%,但过高的剪切强度也影响大絮体的稳定,进而降低颗粒的聚团程度与浮选速率,但不影响其回收率,仍可保持在较高水平。研究了锂辉石聚团浮选矿物表面反应机理,建立了溶液环境中捕收剂-钙离子-矿物水化表面共吸附模型。锂辉石表面具有强烈的亲水性,水分子可通过O原子2p轨道与锂辉石表面Al原子3s、3p轨道杂化成键,吸附能为-231.52 KJ/mol,水化作用强烈。钙是锂辉石浮选最常用活化离子,其水解组分以金属离子水合物形式吸附于矿物水化表面,其中(Ca OH)+与Ca(OH)2(aq)吸附强度最高,Ca2+最低。捕收剂在矿物水化表面吸附时受水分子空间位阻效应影响,吸附强度显着下降,苄基胂酸在锂辉石表面吸附能由真空条件下的-190.83 KJ/mol降低至水化表面的-63.51 KJ/mol。钙离子的添加可大幅提高捕收剂吸附效果,且水解组分(Ca OH)+活化效果最佳,在(Ca OH)+作用下苄基胂酸对锂辉石吸附强度最高,吸附能为-215.32 KJ/mol,对长石吸附强度较低,吸附能为-145.82 KJ/mol。采用钙离子作活化剂,调节矿浆p H为9-10,调控水解组分(Ca OH)+浓度占主导地位,将更有利于微细粒锂辉石的聚团浮选回收及与长石的分离。开展了锂辉石实际矿石聚团浮选试验研究。在原矿含Li2O 1.50%的条件下,实验室小型试验获得了Li2O品位为5.77%、回收率为75.24%的锂辉石精矿,工业试验获得了Li2O品位为5.62%、回收率为74.28%的锂辉石精矿。相比现场原“脱泥-浮选”工艺,锂辉石回收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实现了难选锂辉石矿的良好回收。

潘含江[5](2019)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文中提出尾矿是我国产出量、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金属矿山尾矿库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硫化物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其中的许多有用元素和组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手段,结合岩石学、矿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了我国7个典型金属矿山中尾矿库的元素及矿物含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尾矿库资源潜力与矿区生态环境效应。尾矿中元素及矿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入选原矿石类型的不同,在尾矿库中表现为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在垂向上存在显着的变化;(2)尾矿砂在排放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而尾矿库的结构形态和建筑方式(坝体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排砂口位置及其元素分布特征;(3)不同阶段选矿工艺的差别。由此导致(1)不同金属矿山的尾矿;(2)同一矿区不同时期尾矿库;(3)同一尾矿库内不同位置,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均有差别。因此,有必要根据矿山类型和尾矿库建设与使用历史,对尾矿库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手段、分阶段开展尾矿库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通过建立尾矿库三维模型及已有钻孔进行抽稀模拟实验,对比了不同的尾矿库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山谷型尾矿库应在中央位置垂直于坝体方向进行钻探取样,而山坡型和平地型尾矿库采用十字剖面法或者多方向剖面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更为科学。提交了9个尾矿库的金属元素潜在资源量,多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金属元素的潜在利用价值巨大。对红旗岭尾矿的选矿试验表明:采用“浮选-酸浸流程试验”指标相对较优。所获得的镍精矿含镍品位为3.16%,回收率为82.61%。调查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矿山功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金属矿区农用地超标率高且超标元素种类多,个旧和柿竹园多金属矿区农田土壤样品As、Cd、Pb几乎全部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河流水系是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迁移的重要途径,初步识别了4个矿区的尾矿库向外界环境输出的主要重金属。德兴铜矿区水稻籽实更易富集Cd,建议改种其他类型粮食作物,以降低Cd污染风险。

马龙[6](2019)在《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模型与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露天矿山企业生产计划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采和企业良性生产发展的重要规划,它具有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将是实现整个矿山服役年限内矿岩块体分期、有序开采生产的基础,借以达到矿山企业资源高效开采,防止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多重作用。在4D生产计划相关基础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露天矿山企业地质数据、市场环境数据、开采过程数据和对象属性数据等进行统一组织与管理,对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和生产计划数学模型进行系统研究,提出适合不同类型生产计划模型求解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形成露天矿山企业长期、短期、生产作业计划的层级递进优化模型,为露天矿山服役期内整体生产计划的协同优化与编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了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和时空数据库。在对露天矿山企业开采生产过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其抽象为3D地质空间信息模型与开采生产时间属性集成的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依据露天矿山开采生产过程的动态性和矿岩地质体的静态特征,建立了矿山开采对象位置变化的存储结构,并探讨了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与数学模型中的时间粒度关系;采用对象关系数据库理论,构建了矿山生产计划时空数据库系统,并对开采生产基础数据进行了查询索引和优化应用。(2)研究了露天矿山企业长期生产计划问题建模理论与优化方法。针对矿产品价格、地质品位和生产处理成本波动对长期生产计划编制与优化的影响问题,以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为基础,将矿产品价格、地质品位和生产处理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集成到长期生产计划模型,综合考虑块体空间开采顺序、开采深度、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和开采处理能力等约束条件,构建了长期生产计划数学模型;并针对低品位矿石回收利用率问题,提出了低品位矿石回收处理策略,针对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鸽群搜索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线性变异和非线性变异策略分别对鸽群算法中的地图罗盘因子进行改进,然后采用过渡因子将鸽群中两个独立算子进行融合,从而采用一个融合的鸽群算子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改进,并对算法的时空性能和复杂度进行了分析研究。(3)研究了露天矿山企业短期生产计划问题建模理论与优化方法。基于长期生产计划模型,将年计划期逐渐划分为以月为单位的短期生产计划,并以月为单位的矿石开采量和品位控制为目标,综合考虑了开采台阶、块体的时空顺序、开采数量和开采质量以及关键块体价值区域等约束条件,构建了短期生产计划数学模型;根据长期计划的年开采块体数量来计算短期生产计划中每个月的矿石开采量和品位波动的渐进研究思路,提出了元胞量子狼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双策略量子位对狼群中个体狼的位置进行初始化,采用量子位滑模交叉方法选取头狼,并采用元胞自动机中的一个元胞作为狼群搜索的解空间,从而拓宽了算法的搜索区域,并对算法的编码策略和量子旋转角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4)研究了露天矿山企业生产作业计划问题建模理论与优化方法。基于短期生产计划模型,将月计划期逐渐划分为以日或周为单位的生产作业计划,以短期生产计划模型中矿石开采量的开采和运输的日常作业单位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综合考虑矿石品位波动、采掘作业量和矿产资源利用率等约束条件,构建了生产作业计划数学模型;根据月矿石采剥生产量来计算开采和运输单位成本经济指标逐步细化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进化速度和聚集因子对惯性权重参数进行改进,并提出双可行域吸引子的粒子搜索策略,提高算法的收敛计算速度,增强算法逃逸局部最优问题。(5)实现了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的整体工程实例应用。以国内大型金属矿山—河南某露天矿作为实际案例,对该露天矿山企业生产计划基础数据进行组织,将本文模型与算法的求解结果与该大型露天矿山的原有设计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4D生产计划数学模型进行整体应用、优化和经济评价。论文基于企业管理、矿业系统工程、三维空间建模、时空数据库、数学建模及智能优化算法等理论,通盘考虑了露天矿山4D生产计划数据组织、层级递进模型构建和整体工程优化应用,基于开采生产基础数据组织和生产计划协同优化方法,数学模型涵盖了矿山企业从宏观设计到微观作业的全过程,从理论上为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编制提供了参考作用;从技术上为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理论和实际工程应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算法基础,其本质是为矿山企业整体生产计划编制以及现有的矿业生产管控系统软件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吴翔伟[7](2019)在《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厂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研究》文中认为厂址选择是矿山企业总体布置及总平面布置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优的总平面布置一直是总图设计孜孜以求的目标。论文依托某钨钼铋多金属矿采选工程,紧密结合矿山现状及采、选工艺,研究了选矿厂的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厂址选择研究。矿山有悠久的生产历史,矿区格局已基本形成,厂址方案影响因素较多,论文研究了选矿厂周边影响因素及各种条件对选矿厂厂址选择的影响,如岩石移动带、铜锡多金属矿开采、钨钼多金属矿井下中深孔大爆破、东河洪水位、野鸡尾尾矿库、井巷公司深部矿体等。研究了项目建设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外部建设条件。结合工程项目拟选了三个选矿厂厂址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厂址进行综合评价,推荐方案一井巷公司厂址作为选矿厂厂址。2、总平面布置研究。对主要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辅助生活设施等进行研究,提出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立总平面设计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评价比选,确定了最优总平面布置方案。3、场地竖向设计方法研究。对竖向布置形式、挡土墙设计、排水方式、土石方计算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计原则和方法。4、采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场地土石方量进行计算分析,在设计过程中,建立了原始地形和工业场地的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精确,实时显示调整结果,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

蒋文利[8](2018)在《铁矿选矿高悬浮物循环水处理与回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我国高品位、可选性好的铁矿资源日渐减少,近年来,复杂难选的低品位赤铁矿的开发与利用成为选矿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这些低贫难选赤铁矿石矿物赋存结构复杂、结晶粒度细、杂质多等特点,若要获得合格的选别指标,需采用复杂的选矿流程。“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反浮选”工艺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被多家赤铁矿选矿厂成功应用,获得了满意的选别指标。但是该流程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工艺流程长不易控制、磨矿效率不高、细粒级铁矿物得不到有效回收等,特别是在现在对矿山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高分散悬浮物选矿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已经成为关系到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司家营铁矿属于国内乃至世界特大型鞍山式铁矿床,主要的矿石类型是赤铁石英岩和磁铁石英岩,全部为贫铁矿,其铁矿石资源总储量达23.48×108 t,该矿床于2003年开始筹建,采用“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反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在2007年7月实现投产,但在生产中遇到的氧化矿选别、矿区用水量大、剥采比大、尾矿及废石堆放等很多技术经济难题,而其中高分散悬浮物选矿废水处理难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司家营铁矿的开发,并且该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日渐突出和严重,在当前严格的环保要求下显然不能简单的用新水来解决,对现有循环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回用要求非常必要。本文在微细粒高分散性硅酸盐矿物高效絮凝沉降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采用多种絮凝剂及其组合对微细粒司家营高分散性选矿废水中主要难沉降的绿泥石、石英、高岭石等硅酸盐的单矿物进行絮凝沉降试验及对比,结果显示:强分散体系下,阴离子絮凝剂APAM-1和APAM-2对绿泥石和高岭石都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是对石英基本没有絮凝作用;强分散体系下,阳离子絮凝剂CPAM-1和壳聚糖季铵盐HACC-102对绿泥石和石英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但是对高岭石的絮凝作用较弱;钙离子对阴离子絮凝APAM-1絮凝沉降硅酸盐矿物有很好促进作用;两性絮凝剂C-PAM对绿泥石、石英、高岭石都有一定的效果,对绿泥石最佳,高岭石次之,然后再是石英;阴/阳絮凝剂组合对绿泥石、石英、高岭石有较好的效果。动电位测试表明绿泥石的分散絮凝沉降与其表面动电位有密切的关系,绿泥石表面动电位绝对值越大,绿泥石分散性越强。晶体结构研究显示绿泥石碎裂表面不但具有Si-O键,还有许多金属离子活性点,使得绿泥石具有交错带电的碎面,从而使阴离子、阳离子以及两性絮凝剂都能吸附于绿泥石表面,同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也表明阴离子、阳离子以及两性絮凝剂都在绿泥石表面产生了吸附,使绿泥石快速絮凝沉降。石英在很宽的试验pH值范围内带有负电荷且表面无其他阳离子活性点,因此阳离子和两性絮凝剂能够吸附于石英表面,从而促进石英的快速沉降,但阴离子絮凝剂不能在其表面吸附,不能促进高分散的石英颗粒絮凝沉降,但是在Ca2+离子的侨联作用下,阴离子絮凝剂能够吸附于石英表面从而促进其絮凝沉降。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表明阴离子、阳离子以及两性絮凝剂都能吸附于高岭石表面,但高岭石沉降还与絮体形态等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岭石在阴离子絮凝剂和两性絮凝作用下形成了致密的絮团,沉降速度较快,而在阳离子絮凝剂作用下,高岭石形成了疏松的絮团,沉降缓慢甚至难以沉降。司家营循环水中悬浮物含量高,生产中采用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因此在循环水中有一定量的PAM残余,两种物质对浮选和磁选都影响,且水中悬浮物固体含量对浮选结果的影响程度相关性较好,而水质中PAM含量对磁选结果的影响程度相关性较好。司家营铁矿现场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阴离子絮凝剂对司家营铁矿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絮凝沉降效果不佳,高分散性悬浮物在循环水中富集,超高的循环水浓度一度导致生产停滞,无法正常运转,并造成环水外溢影响环境。因此,解决好循环水水质问题,是保证司家营铁矿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的关键。但阴离子絮凝剂APAM和CaCl2组合使用对司家营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絮凝沉降有较好作用,且用量较少;阳离子絮凝剂对司家营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的絮凝沉降有较好效果,其中以HACC-102最佳,但其成本较高;两性絮凝剂对司家营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的絮凝沉降效果一般。响应曲面试验中悬浮物含量、絮凝剂浓度、钙离子浓度三种因素交互作用对选矿效率影响较大,对于APAM-1与CaCl2组合的絮凝影响因素依次为:悬浮物含量>絮凝剂浓度>钙离子浓度”。絮凝剂处理循环水后浓缩池溢流水回用试验表明,经过絮凝剂APAM-1与CaCl2组合的絮凝沉降处理后的各浓缩池溢流水水质基本达到回用要求,选矿指标也基本稳定,年铁精矿增产48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6亿元。

贾鹏飞,田春友,徐福德,刘顺贤,张娃[9](2018)在《白钨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研究了白钨选矿废水回用对白钨选矿指标的影响,并提出一整套白钨选矿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回水率达90%以上,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总的白钨精矿回收率提高到76%,每年多产WO3(65%)精矿140 t,增加年产值近1120万元。同时,每年还可减少使用浮选药剂238.8万元。

杨玉珠,周强[10](2017)在《2016年云南选矿年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广泛查阅2016年度国内矿业科技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对云南选矿工作者发表的选矿科技论文,云南选矿科技工作研究现状,从碎矿与磨矿、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及自动化、工艺矿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二、马圈选矿厂白钨回收环保工程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圈选矿厂白钨回收环保工程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浮选药剂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硫化矿捕收剂
    1.1 新型铜钴捕收剂BK404B
    1.2 新型铜捕收剂PJ-9
    1.3 乙硫氮、丁胺黑药、25#黑药组合捕收剂
    1.4 酯类捕收剂PZA
    1.5 Z-200和丁铵黑药混用
    1.6 EP2 铜捕收剂
    1.7 锑矿混合浮选捕收剂A83
    1.8 BK-404 与1801组合捕收剂
    1.9 铜捕收剂BK916
    1.10 丁铵黑药与丁基黄药混用
    1.11 黄药酯与Z-200混用
    1.12 Z-200+乙硫氮作为组合捕收剂
    1.13 BK 916作铜捕收剂、BK 906作铅捕收剂
    1.14 PG-20 做脱硫捕收剂
    1.15 Z-200为捕收剂优先浮选硫化铜矿物
2 氧化矿捕收剂
    2.1 丁基黄药和EF105作为氧化锑捕收剂
    2.2 油酸钠(NaOL)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捕收剂
    2.3 地沟油改性
    2.4 DZY-10稀土捕收剂
    2.5 锡石浮选高效捕收剂GX-4和辅助捕收剂P86
    2.6 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N-[3-二甲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
    2.7 锂云母捕收剂ZL-01
    2.8 GY10为捕收剂浮选磷
    2.9 常温磷灰石捕收剂DN-6
    2.10 磁化油酸钠
    2.11 十二烷基胺类阳离子捕收剂
    2.12 油酸为捕收剂脱镁
    2.13 十二胺为捕收剂浮选锂矿
    2.14 硫化钠浮选铜冶炼渣
    2.15 辛基异羟肟酸、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浮选黑钨
    2.16 金属配位离子苯甲羟肟酸类Pb-BHA捕收剂浮选钨
    2.17 醚胺类捕收剂 DXY-1
    2.18 磁化水和磁化油酸纳
    2.19 捕收剂DTL-1磁选铁精矿反浮选脱铝
    2.20 十二胺盐酸 盐浮选长石
    2.21 锂云母捕收剂 ZL-01
3 浮选调整剂
    3.1 Na2S、NaHS
    3.2 甲基纤维素抑制滑石
    3.3 ZY锌抑制剂
    3.4 MZ2活化白钨矿
    3.5 CMC作MgO脉石的抑制剂
    3.6 苛性淀粉为重晶石抑制剂
    3.7 海藻酸钠
    3.8 石灰+羧化壳聚糖抑制硫
    3.9 磷酸抑制石英
    3.10 BK 512(无机盐类组合抑制剂)抑制方铅矿
    3.11 FS活化黄铁矿
    3.12 LY抑制黄铁矿
    3.13 LY-3抑制黄铁矿
    3.14 瓜尔豆胶
    3.15 有机和无机组合抑制剂抑制毒砂
    3.16 酸化水玻璃和ATM
    3.17 单宁
    3.18 CF抑制剂
    3.19 硫酸铵活化氧化铜
    3.20 改性聚丙烯酰胺
    3.21 海水
    3.22 硫铁矿活化剂QH
    3.23 石灰+硫酸锌+亚硫酸钠抑制铅
    3.24 漂白粉+过硫酸钠抑制硫
    3.25 柠檬酸
4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
    4.1 铝土矿捕收剂设计
    4.2 十二烷基磷酸酯分子结构特性
    4.3 建立带有混合效应的非线性模型
    4.4 不同头基尺寸捕收剂组合研究
    4.5 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与癸醚胺中不同的分子结构对泡沫浮选性能的影响
5 选矿废水处理
    5.1 响应面回归分析法应用于磷矿浮选回水领域
    5.2 用响应曲面法对Fenton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的工艺进行优化
    5.3 絮凝剂NHX处理选矿废水
    5.4 微电解Fenton法处理硫铵酯-苯甲羟肟酸-苯胺黑有机废水
    5.5 金属离子调控淀粉大分子结构-磁絮凝高效沉淀分离净化技术
    5.6 聚合硫酸铁沉降+ZJYH03氧化法
6 结 语

(2)201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硫化矿捕收剂
    1.1 D25铅矿物捕收剂
    1.2 KM捕收剂
    1.3 BK 306铜捕收剂
    1.4 捕收剂EP和丁基黄药组合
    1.5 丁基黄药和丁基铵黑药混用
    1.6 BK4及JD-Mo捕收剂
    1.7 Y-89+戊基黄药混用
    1.8 BK302捕收剂
    1.9 BK906捕收剂
    1.10 乙硫氮+3418A捕收剂
    1.11 HCC、异戊基黄药组合
    1.12 AT608A与丁基黄药组合
    1.13 DF-341捕收剂
2 氧化矿捕收剂
    2.1 GYB作为捕收剂
    2.2 BK305捕收剂
    2.3 油酸钠与曲拉通X-100组合药剂
    2.4 BY-9和P86为组合捕收剂
    2.5 油酸钠与苯甲羟肟酸组合
    2.6 十二胺和油酸钠 混合
    2.7 HYY与CF-813D捕收剂
    2.8 CS-6捕收剂
    2.9 YS-1#萤石捕收剂
    2.10 捕收剂SH
    2.11 氧化铜矿捕收剂HZ
    2.12 BK317锂捕收剂
    2.13 十二烷基硫酸钠
    2.14 十二胺
    2.15 TSY-15锂捕收剂
    2.16 两性螯合捕收剂DTA-2与DRQ-3
    2.17 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DYM-1
    2.18 H106捕收剂
    2.19 捕收剂DTL-1
    2.20 苯甲羟肟酸(BHA)-铅配位离子捕收剂
    2.21 F-716捕收剂
    2.22 十二胺、十八胺、LU-1、LU-3捕收剂
    2.23 油酸钠和聚醚P123组合捕收剂
    2.24 辛基羟肟酸
    2.25 锂辉石捕收剂EMBH
    2.26 乳酸对棉油酸进行改性
    2.27 捕收剂RA915
    2.28 油酸钠和苯甲羟肟酸组合捕收剂
    2.29 磷酸酯药剂Gz92、氨类药剂AE35
3 浮选调整剂
    3.1 活化剂乙二胺膦酸盐
    3.2 BY-5抑制剂
    3.3 石灰、TW、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组合药剂作
    3.4 磷酸酯淀粉
    3.5 LY-2抑制剂
    3.6 黄薯树胶
    3.7 CCMA811活化剂
    3.8 活化剂X-45、KT-51
    3.9 Ce3+活化剂
    3.10 絮凝剂CMS
    3.11 抑制剂T11和TC
    3.12 ZA抑制剂
    3.13 FS活化剂
    3.14 SY铋抑制剂
    3.15 组合抑制剂CHP
    3.16 H2O2
    3.17 有机酸L-半胱氨酸
    3.18 次氯酸钠和焦亚硫酸钠
    3.19 TS复合活化剂
    3.20 阻垢剂
    3.21 聚乙二醇400、淀粉
    3.22 LY和硫代硫酸钠
4 起泡剂
    4.1 730A起泡剂
    4.2 聚丙二醇单甲基醚(DPM)和聚丙二醇单丁基醚(DPB)
5 浮选药剂的结构与性能
    5.1 生命周期排放评价模型
    5.2 普遍化微扰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5.3 疏水碳链中碳原子数目对胺类捕收剂起泡性能的影响
    5.4 油酸钠浮选体系中EPE型双亲嵌段共聚物
    5.5 乳化捕收剂稳定性的影响
    5.6 混合黄药自然条件及与硫化矿作用后的降解
6 选矿废水处理
    6.1 聚合硫酸铁(PFS)、七水硫酸亚铁
    6.2 同种类黄药在矿石浮选过程中,充气、搅拌、黄药浓度及种类分布影响
    6.3 氧化还原法+中和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
7 结 语

(3)辰州矿业井下废水利用试验与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公司概况
2 水质检测
3 井下废水直接应用探索性试验
4 井下废石添加药剂试验
    4.1 氢氧化钠用量试验
    4.2 水玻璃用量试验
5 生产应用[10-11]
    (1)技术经济分析。
    (2)尾矿库内的净化。
    (3)多余井下废石的处理。
    (4)效益分析。
6 结 论

(4)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锂辉石资源特点及选矿回收技术进展
    1.4 聚团浮选在微细粒矿物分选中的应用
    1.5 量子化学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仪器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样品
    2.2 试验药剂及设备
    2.3 试验方法
3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和表面性质研究
    3.1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晶体化学
    3.2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解理特性
    3.3 锂辉石、长石及石英表面性质差异
    3.4 本章小结
4 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研究
    4.1 不同粒级锂辉石浮选行为与表面润湿性
    4.2 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行为
    4.3 微细粒锂辉石颗粒聚团动力学
    4.4 本章小结
5 锂辉石聚团浮选矿物表面反应机理
    5.1 锂辉石矿物表面水化机理
    5.2 钙离子溶液化学及其在矿物水化表面的吸附机理
    5.3 苄基胂酸在锂辉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
    5.4 苄基胂酸在钙离子活化后的锂辉石表面吸附机理
    5.5 苄基胂酸与油酸钠在锂辉石矿物表面吸附反应差异
    5.6 本章小结
6 难选锂辉石矿聚团浮选试验研究
    6.1 矿石性质分析
    6.2 锂辉石聚团浮选小型试验研究
    6.3 锂辉石聚团浮选工业试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物质组成与资源特征
        1.2.2 金属矿山尾矿库的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
        1.2.3 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效应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
        1.3.1 研究内容
        1.3.2 方法技术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分布
    2.1 江西德兴铜矿
    2.2 吉林磐石红旗岭镍矿
    2.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
    2.4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
    2.5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
    2.6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
    2.7 广西南丹拉么锌多金属矿
3 尾矿库中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
    3.1 尾矿库结构形态特征
    3.2 尾矿库含水率与粒度特征
        3.2.1 尾矿库含水率
        3.2.2 尾矿粒度组成
    3.3 尾矿矿物组成特征
    3.4 尾矿中元素含量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尾矿中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4.1 金属矿集区内不同尾矿库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1 面上控制
        4.1.2 重点剖析
    4.2 尾矿库内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4.2.1 单个钻孔中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2.2 多钻孔联合剖面上元素分布特征
        4.2.3 尾矿库中元素三维分布特征
    4.3 尾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4.4 本章小结
5 尾矿资源评价及综合利用
    5.1 基于三维模型的资源量估算
    5.2 基于一般勘查资料的资源量估算
        5.2.1 十字剖面法
        5.2.2 单剖面法
    5.3 尾矿库中有用元素潜在资源量评价
    5.4 尾矿元素可利用性评价—选矿试验
        5.4.1 试验样工艺矿物学特征
        5.4.2 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5.4.3 选矿试验小结
    5.5 尾矿直接利用探讨
    5.6 本章小结
6 金属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6.1 土壤
        6.1.1 表层土壤
        6.1.2 土壤剖面
    6.2 水系沉积物与地下水
        6.2.1 德兴矿区水系沉积物
        6.2.2 红旗岭水系沉积物
        6.2.3 柿竹园水系沉积物
        6.2.4 个旧矿区地下水
    6.3 主要农作物籽实与根系土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模型与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数据组织与管理
        1.2.2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
        1.2.3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模型与优化算法
        1.2.4 文献评述及启示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及组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创新点
        1.4.4 本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研究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的问题
        2.2.1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问题界定
        2.2.2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问题描述
        2.2.3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问题分析
    2.3 时空数据组织与管理理论
        2.3.1 时空数据模型
        2.3.2 时空数据库系统
    2.4 智能优化算法理论基础
        2.4.1 粒子群算法
        2.4.2 鸽群算法
        2.4.3 狼群算法
        2.4.4 量子进化算法
        2.4.5 元胞自动机
    2.5 算法的特点与优势
    2.6 本章小结
3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数据组织与管理
    3.1 引言
    3.2 生产计划数据源类型与特征
        3.2.1 生产计划数据源类型
        3.2.2 生产计划数据源特征
    3.3 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
        3.3.1 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的定义
        3.3.2 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的时间粒度与空间位置
        3.3.3 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的总体架构设计
        3.3.4 4D信息模型的形成与模拟实现
    3.4 4D生产计划信息模型与数学模型的关系
        3.4.1 4D时空数据结构与开采对象变化存储
        3.4.2 4D信息模型与数学模型的时间粒度关系
        3.4.3 露天矿开采体时空位置变化过程
        3.4.4 4D信息模型与生产计划模型的映射方法
    3.5 4D生产计划数据组织与数据库优化管理
        3.5.1 露天矿时空对象要素分类
        3.5.2 露天矿时空对象数据获取方法
        3.5.3 4D生产计划数据访问接口技术
        3.5.4 4D生产计划时空数据库设计
        3.5.5 4D生产计划时空数据库的优化应用
    3.6 本章小结
4 露天矿山企业长期生产计划问题建模与优化算法
    4.1 引言
    4.2 长期计划问题描述
        4.2.1 长期计划问题概况
        4.2.2 基本参数定义与变量说明
        4.2.3 长期生产计划的编制条件
    4.3 长期生产计划模型构建
        4.3.1 块体的经济价值计算
        4.3.2 目标函数
        4.3.3 约束条件
    4.4 算法设计与计划编制方法
        4.4.1 长期生产计划混合优化算法
        4.4.2 算法参数优化
        4.4.3 长期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4.4.4 价格和地质品位不确定性的处理策略
        4.4.5 低品位矿石回收处理策略
        4.4.6 长期生产计划模型优化流程
    4.5 长期生产计划模型算例仿真计算
        4.5.1 仿真算例概况与数据来源
        4.5.2 仿真运行环境与参数设置
        4.5.3 模型仿真运算与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露天矿山企业短期生产计划问题建模与优化算法
    5.1 引言
    5.2 短期生产计划问题描述
        5.2.1 短期生产计划问题概况
        5.2.2 变量符号说明
        5.2.3 短期生产计划的编制条件
    5.3 短期生产计划模型建立
        5.3.1 目标函数
        5.3.2 约束条件
    5.4 短期生产计划的优化算法与编制方法
        5.4.1 短期生产计划的混合优化方法
        5.4.2 算法参数优化
        5.4.3 短期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5.4.4 短期生产计划模型解算过程
    5.5 短期生产计划模型算例仿真计算
        5.5.1 开采台阶划分过程与数据来源
        5.5.2 仿真运行环境与参数设置
        5.5.3 仿真运算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露天矿山企业生产作业计划问题建模与优化算法
    6.1 引言
    6.2 生产作业计划问题描述
        6.2.1 生产作业计划问题概况
        6.2.2 参数说明与变量定义
        6.2.3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条件
    6.3 生产作业计划模型构建
        6.3.1 目标函数
        6.3.2 约束条件
    6.4 优化算法设计与计划编制方法
        6.4.1 生产作业计划优化算法
        6.4.2 算法参数优化
        6.4.3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策略
        6.4.4 生产作业计划模型计算流程
    6.5 生产作业计划模型算例仿真计算
        6.5.1 采场概况与数据来源
        6.5.2 仿真运行环境与参数设置
        6.5.3 算例运行与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的工程应用与评价
    7.1 引言
    7.2 露天矿山企业生产概况
        7.2.1 矿山地质区域概况
        7.2.2 矿床地质信息模型与开采状况
    7.3 4D矿床地质数据收集与处理
        7.3.1 钻孔数据收集与处理
        7.3.2 剖面数据收集与处理
        7.3.3 采场测量验收数据收集与处理
    7.4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数据组织
        7.4.1 长期生产计划的数据来源
        7.4.2 短期生产计划的数据来源
        7.4.3 生产作业计划的数据来源
        7.4.4 混合优化算法的参数设置
    7.5 工程实例应用与仿真结果分析
        7.5.1 长期生产计划的优化结果
        7.5.2 短期生产计划的优化结果
        7.5.3 生产作业计划的优化结果
    7.6 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优化编制与评价
        7.6.1 4D生产计划期内的块体分布效果
        7.6.2 4D生产计划数据查询与编制效果
        7.6.3 采场与台阶的模拟进尺效果
        7.6.4 整体应用效果的评价分析与对策建议
    7.7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附件1 露天矿山原有与现有财务净现值流量表
    附件2 露天矿山原有与现有生产计划进度表
    附件3 露天矿山原有生产计划的采剥生产总量表

(7)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厂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由来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厂址选择的研究现状
        1.2.2 总平面布置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项目采矿及选矿工艺流程
    2.1 项目概况
    2.2 采矿设计
        2.2.1 开采范围
        2.2.2 规模
        2.2.3 开拓运输方案
        2.2.4 通风方案
    2.3 选矿工艺流程
    2.4 给排水
    2.5 电力
    2.6 总体布置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厂厂址选择
    3.1 城乡规划及公司发展规划
        3.1.1 湖南省关于有色行业的发展规划
        3.1.2 郴州市关于有色行业的发展规划
        3.1.3 公司发展规划
    3.2 厂址方案介绍
    3.3 选矿厂厂址选择常见技术影响因素
        3.3.1 选矿厂与矿山距离
        3.3.2 安全距离
        3.3.3 选矿工艺
        3.3.4 与尾矿库的距离
        3.3.5 供水、供电条件
        3.3.6 地质条件
    3.4 厂址周边影响因素分析
        3.4.1 岩石移动范围
        3.4.2 铜锡矿露天开采爆破危险范围
        3.4.3 钨钼铋多金属矿地下中深孔大爆破
        3.4.4 东河洪水位
        3.4.5 防排洪
        3.4.6 野鸡尾尾矿库
        3.4.7 井巷公司深部矿体
    3.5 厂址方案技术经济条件
        3.5.1 方案一:井巷公司厂址
        3.5.2 方案二:太平里厂址
    3.6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厂址方案选择
        3.6.1 建立厂址方案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3.6.2 厂址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6.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3.6.4 优选厂址方案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厂总平面与竖向布置
    4.1 总平面布置概述
    4.2 有色金属矿山总平面布置内容
    4.3 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厂总平面布置
        4.3.1 布置原则及要求
        4.3.2 工艺条件
        4.3.3 总平面布置
    4.4 竖向布置
        4.4.1 布置原则
        4.4.2 竖向设计内容
        4.4.3 布置形式
        4.4.4 挡土墙
        4.4.5 排水方式
        4.4.6 土石方计算
    4.5 厂内道路
    4.6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总平面布置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4.6.1 总平面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
        4.6.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6.3 总平面方案比选
        4.6.4 推荐方案
    4.7 本项目及预留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4.7.1 本项目选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4.7.2 预留铜锡矿选矿工业场地
    4.8 选矿厂三维效果图及实景图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铁矿选矿高悬浮物循环水处理与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矿生产废水的研究现状
        1.1.1 选矿生产废水的来源及其特点
        1.1.2 选矿废水的基本处理方法
        1.1.3 选矿废水的处理回用研究现状
    1.2 选矿废水中高分散性悬浮物处理研究现状
        1.2.1 废水中高分散性悬浮物特性及处理方法
        1.2.2 高分散性硅酸盐悬浮物絮凝研究现状
    1.3 处理选矿废水絮凝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1.3.1 无机絮凝剂
        1.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3.3 微生物絮凝剂
        1.3.4 复合絮凝剂
    1.4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2章 试样原料及研究方法
    2.1 单矿物样品制备
        2.1.1 绿泥石样品制备
        2.1.2 石英样品制备
        2.1.3 高岭石样品制备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和试验药剂
    2.3 实验研究方法
        2.3.1 Zeta电位测试
        2.3.2 粒度分析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4 红外光谱测定
        2.3.5 分散絮凝沉降试验
        2.3.6 Ca~(2+)吸附量及溶液中Ca~(2+)含量测定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第3章 司家营铁矿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及循环水水质分析
    3.1 矿物的赋存状态
        3.1.1 原矿的化学成分分析
        3.1.2 矿物的嵌布特性
        3.1.3 矿物的粒度分布特性
    3.2 司家营铁矿生产循环水质分析
        3.2.1 司家营铁矿循环水工艺简介
        3.2.2 司家营铁矿循环水质检测及对分选的影响
        3.2.3 水质对选别过程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分散性硅酸盐单矿物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4.1 高分散性硅酸盐单矿物自然沉降试验
        4.1.1 自然沉降时间的确定
        4.1.2 pH值对硅酸盐单矿物自然沉降的影响
    4.2 分散剂对高分散性硅酸盐单矿物分散沉降的影响
        4.2.1 自然pH值条件下分散剂对分散沉降的影响
        4.2.2 pH=10.5 时分散剂对分散沉降的影响
        4.2.3 pH值对硅酸盐单矿物分散沉降的影响
    4.3 不同絮凝剂对高分散性硅酸盐单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3.1 阴离子絮凝剂APAM-1 对高分散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3.2 阴离子絮凝剂APAM-2 对高分散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3.3 阳离子絮凝剂CPAM-1 对高分散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3.4 阳离子絮凝剂CPAM-2 对高分散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3.5 壳聚糖季铵盐HACC-102 对高分散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4 组合药剂对高分散性硅酸盐单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4.1 钙离子对APMA-1 高分散性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4.2 两性絮凝剂C-PAM对高分散性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4.3 组合絮凝剂对高分散性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分散性硅酸盐矿物的絮凝沉降机理研究
    5.1 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对高分散性硅酸盐矿物絮凝沉降的影响机理
        5.1.1 绿泥石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其絮凝的影响机理
        5.1.2 石英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其絮凝的影响机理
        5.1.3 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其絮凝的影响机理
    5.2 矿浆pH对绿泥石、石英和高岭石表面动电位及其絮凝的影响机理
        5.2.1 矿浆pH值对绿泥石表面动电位及其絮凝的影响
        5.2.2 矿浆pH值对石英表面动电位及其絮凝的影响机理
        5.2.3 矿浆pH值对高岭石表面动电位及其絮凝的影响机理
    5.3 钙离子对绿泥石、石英和高岭石的絮凝影响机理
        5.3.1 钙离子在微细粒硅酸盐矿物表面吸附量测试
        5.3.2 钙离子的吸附形态分析
        5.3.3 钙离子对微细粒硅酸盐矿物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5.4 絮凝剂对绿泥石、石英和高岭石絮凝沉降的影响机理
        5.4.1 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5.4.2 絮凝剂对绿泥石絮凝沉降的作用机理
        5.4.3 絮凝剂对石英絮凝沉降的作用机理
        5.4.4 絮凝剂对高岭石絮凝沉降的作用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司家营铁矿循环水絮凝沉降研究
    6.1 司家营铁矿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絮凝沉降试验
        6.1.1 絮凝剂的影响试验
        6.1.2 响应曲面试验
    6.2 絮凝剂处理司家营铁矿高分散悬浮物循环水的回用试验
        6.2.1 絮凝剂处理循环水后浓缩池溢流水回用试验
        6.2.2 絮凝处理后循环水对选别的影响
        6.2.3 改造后效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学术着作
致谢

(9)白钨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未经处理的尾矿水对钨常温浮选的影响
    2.2 回水的使用对钨加温精选的影响
    2.3 白钨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工艺流程
3 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4 结论

(10)2016年云南选矿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碎矿与磨矿
2 选矿工艺
    2.1 铜镍矿的选矿
    2.2 铅锌矿的选矿
    2.3 铁矿的选矿
    2.4 钛磁铁矿的选矿
    2.5 铬铁矿的选矿
    2.6 锰矿的选矿及除杂
    2.7 磷矿的选矿
    2.8 锡矿、钨矿、锑矿和钼矿的选矿
    2.9 多金属矿的选矿及脱杂研究
    2.1 0 金矿和银矿的选矿
    2.1 1 伴生金、银的综合回收
    2.1 2 非金属矿的选矿
    2.1 3 铝土矿的选矿
3 选矿药剂
4 选矿设备及自动化研究
5 工艺矿物学
6 综述性研究及其它
7 资源综合利用
8 尾矿库
9 结语

四、马圈选矿厂白钨回收环保工程可行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浮选药剂的进展[J]. 朱一民. 矿产综合利用, 2021(02)
  • [2]2019年浮选药剂的进展[J]. 朱一民. 矿产综合利用, 2020(05)
  • [3]辰州矿业井下废水利用试验与生产实践[J]. 李希山,谭洁. 现代矿业, 2020(08)
  • [4]微细粒锂辉石聚团浮选特性及矿物表面反应机理[D]. 周贺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D]. 潘含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露天矿山企业4D生产计划模型与优化算法研究[D]. 马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某钼铋钨多金属矿选矿厂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研究[D]. 吴翔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铁矿选矿高悬浮物循环水处理与回用研究[D]. 蒋文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白钨选矿废水净化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 贾鹏飞,田春友,徐福德,刘顺贤,张娃.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2)
  • [10]2016年云南选矿年评[J]. 杨玉珠,周强. 云南冶金, 2017(02)

标签:;  ;  ;  ;  ;  

马泉选矿厂白钨矿回收环保项目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