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台湾加入WTO 造纸工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侯菁[1](2020)在《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自古以来贸易往来较为密切。1995年到2019年间,中国与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84.5亿美元扩大至6414.9亿美元,共增长34.8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5.9%,随着双边贸易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同时双边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在日趋严重。据中国贸易救济网统计,从1995年至2019年间,中国共遭受350起保障措施案件,其中东盟国家对中国发起了64起保障措施案件,占据全球总量的18.29%。显而易见,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国家进行保障措施的主要目标成员国。但同时,对源自中国的产品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无疑会在多个方面影响到东盟各成员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综合来看,具体会对东盟国家的整体福利产生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目前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状况、存在的贸易摩擦、保障措施的实施以及GTAP模型的应用相关文献,结合保障措施的相关理论,从保障措施的概念、特征和实施条件出发,介绍了国外对华保障措施的实施现状,以及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相关情况。并基于此,从国际、东盟和中国三个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遭东盟国家保障措施的原因进行阐述,同时实例补充了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所在。接着,采用局部均衡模型为主要工具,从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三方面,分别对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进行分析,加总整合出实施不同保障措施手段对国家净福利的影响。最后,利用GTAP模型,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冲击条件进行政策模拟,从而验证第五章的理论分析结果,并明确指出保障措施对一国GDP、贸易条件、进出口、产业产出和社会福利等宏微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尝试提出中国应对东盟国家保障措施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东盟对华保障措施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方面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以及WTO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东盟国家自身的贸易失衡、竞争力的差异以及中国威胁论,还有中国自身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出口企业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同时运用实例补充分析了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所在,主要包括东盟钢铁产业是东盟重点保护和扶持的弱势产业以及东盟对中国钢铁产品的恶性抵制,还有中国钢铁产能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集中度偏低等。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重点分析了东盟国家对华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对双边及其他周边国家产生的福利效应,其中,理论分析方面,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得出,东盟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设置的包括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等各种贸易限制,对东盟国内带来的福利效应是利还是弊尚不能明确;实证分析方面,利用GTAP模型得出,东盟国家对华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必然会对中国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对于东盟国家而言,如果中国不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东盟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正向影响产生,可一旦中国跟进采取报复性措施,对源自东盟国家的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征收25%的关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GDP、进口数量、贸易条件和福利变动均为负向影响,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却是最终的受益者。由此,最后提出中国应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与政治互信、完善行业协会的相关职能、改善企业出口结构以及东盟各国应基于自身发展情况,分别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三思而行。
李翔宇[2](2020)在《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形式的国际分工逐渐演进为产品内国际分工,单个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被分离并散布到全球不同区域,使得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积极融合成为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新动力。中国省域经济凭借其自身发展特色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当前省域经济已成为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融合的关键节点和重要载体。细化到省域的各个生产环节都以各产业为单元形成价值链的互动连接,不同产业之间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中国省域产业在国内价值链分工乃至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参与复杂程度。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时代背景下开展的贸易活动在促进发展、刺激生产率和收入的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贸易产生的收益在各国国内和各国间分配不均,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在各国贸易摩擦不断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之一,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在贸易摩擦日益常态化、复杂化、极端化的背景下,基于省域产业层面思考反倾销对一国产业发展及政策的影响是亟需关注和探讨的科学问题。本文将全球价值链核算体系、省域产业的空间分布与反倾销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冲破传统贸易核算的藩篱,基于新的全球价值核算体系从生产分解的视角研究贸易保护中最为典型的反倾销行为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世界银行反倾销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和WIOD数据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指标数据库的产业层面数据,统计世界各国对华发起反倾销的涉案企业数量,并通过全球价值链核算体系的相关理论,建立衡量省域产业嵌入GVC的综合位置指标,研究中国各省域的反倾销涉案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其综合位置的影响,探寻反倾销与省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综合位置嵌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究遭受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综合位置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全球价值链和反倾销的相关背景和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的概念界定、理论推导、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的演化脉络和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的作用机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章基于省域层面和产业层面介绍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第四章介绍本文核心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过程,并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第五章为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和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等中国沿海省域遭受各国反倾销涉案企业较多,河南、山西等内陆省域遭受反倾销的涉案企业数量相对较少;(2)从总体平均效应来看,2000-2012年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具有微弱的倒逼促进作用,但从个体产业效应来看,中国省域产业受反倾销的影响几乎全部表现为抑制作用;(3)大部分省域产业的反倾销“初始容忍禀赋”为正,分省域来看河北、辽宁反倾销的“初始容忍禀赋”较低,分产业来看机械、炼焦、橡胶塑料、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反倾销“初始容忍禀赋”为负的频数较高,其嵌入GVC综合位置更易受到反倾销的冲击;(4)反倾销对各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影响较大及较小的产业均集中于该省域内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较为弱势的产业;(5)省域产业嵌入GVC综合位置受反倾销抑制作用反映出反倾销的“多米诺”效应,即在对上游或下游企业发起反倾销的过程中,也会殃及相关联企业在GVC的综合位置。
熊立春[3](2019)在《中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动力机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为伴,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正成为产品分工生产的最新模式,国际分工协作程度更高,生产工序分割更为精细。在此背景下,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木材产业也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世界各国分工协作生产木材产品也更加明确,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木材产业既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受益,也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受惑。首先,尽管中国木材产业已嵌入全球价值链,但木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和程度尚不明确。其次,传统贸易统计方式下,木材产业出口贸易总额的核算存在偏误,重复计算和国外增加值被纳入到本国出口中,导致出口贸易额统计被高估,为此,有必要核算出中国木材产业的真实出口贸易增加值。与此同时,木材产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价值链攀升,其攀升的动力机制也有待进一步识别。最后,中国木材产业是继续按照现有发达国家主导的价值链范式参与国际分工,还是通过价值链重构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攀升路径值得探索。为此,本研究以木材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现状,测度了其贸易收益及其增长的驱动因素,测算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及其攀升的驱动因素,并重构了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最终得出中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动力机制与攀升路径,以期为中国木材产业、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现状分析表明:中国木材产业主要以后向参与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但整体上无论前向参与度还是后向参与度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较低水平。实证分析木材产业前向和后向参与度的动因发现,外贸依存度,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森林租金占GDP比重是影响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城市化率和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是影响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的重要因素。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贸易收益测度及其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表明:在总出口特征上,国内增加值是木材产业出口增加值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占总出口的80%以上,木材加工业的国内增加值率略高于造纸业。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也发现以往传统贸易核算方式下导致的统计误差不容小觑,国外增加值和重复计算部分占15%以上的比重。另外,从木材贸易出口国别来看,美国是当前中国木材产业出口的最大市场,年均出口额达25亿美元以上。在双边出口增加值的解构上,中国正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与部分发展中经济体相比,中国的贸易增值能力相对占优。此外,影响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贸易收益的因素分析表明,贸易成本、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是影响木材产业及其细分行业贸易收益增长的关键因素。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及其攀升的动力机制分析表明:2000-2014年中国木材产业总体处于43个主要样本经济的中端位置,其中,造纸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整体要高于木材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处于中端水平,造纸业分工地位处于中端偏上水平。实证分析得出,木材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是影响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核心因素。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分析表明:通过价值链重构或能建立有效的攀升路径,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分析验证了驱动木材产业及其细分行业贸易收益和分工地位攀升的核心因素能够影响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能力的提升,贸易环境(外贸依存度)、制度环境(经济自由度)也可能影响其重构能力的提升。其次,刻画了木材产业从代工生产、贴牌生产,模仿、合作生产,自主创新、产业升级阶段到掌握国际话语权等四个阶段的价值链重构实现攀升的完整路径演化过程。最后,提出了中国木材产业如何通过价值链重构实现攀升的启示。
宏结[4](2019)在《从美国对华贸易调查新特征看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贸易调查是中美贸易摩擦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其中,"双反"措施、"非市场经济地位"由于具有一定的"规锁"性而备受美国青睐,这一逻辑也反映在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后的政治诉求上。美国对华贸易战暂停90天的缓冲期对中美双方都至关重要,如何用时间换空间,哪些"理"能让,如何找到中美之间最大公约数是协议达成的关键。本文在全面梳理美国对华贸易调查案件特征基础上,以公平贸易为理论基础,对美国贸易政策主张进行阐释,找到美国对华关税战与贸易调查特征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美经贸磋商的走向进行预判,并提出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最好的应对就是坚持40年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承诺更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内部的市场化、法制化建设。中国要打破美国的"规锁政策"就是不要"逢美必驳",承认公平贸易的合理性,学习对手的经验,把自己变成规则的维护者,然后才是规则的制定者,中美经济实力竞争的背后是体制和制度的竞争。a
钱志权[5](2018)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出口贸易等方式快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价值链日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量的出口贸易也引起反倾销、反补贴等纷至沓来的贸易制裁,使中国备受国际压力。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净流出国,由此引发了能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承载力下降等问题。扭转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贸易结构低碳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双重转型,是当前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出口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估,实现等量增加值国内隐含碳排放最小化,或者等量隐含碳国内增加值最大化。本文围绕中国出口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成本收益评估、原因分析以及干预措施这一研究主题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阐述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安排和创新点。指出运用出口增加值隐含指标可以为国家价值链治理和确立出口贸易隐含碳减排目标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领域评估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技术效率提供方法论支撑。第二、概括了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隐含碳、增加值、碳排放效率和减排潜力等多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出贸易隐含碳、增加值贸易单独研究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或收益,而碳排放效率只研究和行业或者区域的总体效率而非出口贸易相关效率。因此,有必要将三者结合,综合研究出口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成本、收益,评估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和减排潜力。第三、基于隐含碳研究思路,提出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核心概念,阐述了从传统增加值贸易、出口隐含碳扩展到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构建省域、全国可比价格环境投入产出表的方法,以及在此框架下提出了可比价格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第四、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核算了中国全国、分行业、分省域的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分析了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总体趋势、行业特征和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远远高于单位GDP生产侧二氧化碳排,中国出口贸易创造的增加值的环境代价远远高于国内所创造的GDP。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虽然下降幅度最快,但在全球仍处于较高水平。分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下降幅度最快,石油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居高不下,使得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下降减缓,行业差距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及其降幅呈现东中西逐次上升的区域分布特点,高排放、低附加值出口贸易有向中国中西部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贵州、宁夏、新疆等能源资源型省份集聚的趋势。第五、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分解分解方法,测度和比较了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变动原因和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虽然下降幅度最快,但在全球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生产技术进步、出口结构优化对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是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减排的主要因素。各行业的增加值率、生产技术变动的增加值边际效应对于降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虽有影响,但影响在收窄,出口结构变化的增加值边际效应为负且有扩大的趋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第六、运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43行业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对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对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排放整体效应为正,说明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存在着一定的低端锁定现象。嵌入不同的国际垂直分工环节对于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有着十分不同的影响。嵌入到高能耗、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行业则有助于降低出口增加值隐含。嵌入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利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减排。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服务贸易环节可以降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但是嵌入高端服务业反而会增加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说明中国处于全球高端服务业的低附加值高排放环节,不利于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减排。第七、运用松弛变量模型评估了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和减排潜力。研究表明,尽管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有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呈现了东中西逐次递减的格局,但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即便在省域技术可行性集约束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仍存在着较大减排潜力。外贸大省广东、浙江以及能源消耗大省山东、河北出口隐含碳减排的重点区域,辽宁、山西、新疆、四川、内蒙古、云南等东北及中西部地区也有较大的减排潜力。第八、对文章进行了总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讨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指出应当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指标作为低碳价值链构建的重要监测指标,强化出口部门减排的效果。加大对中国石油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高能耗行业的监控和技术研发,优化外贸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交易,提高减排效果。加大对外贸大省广东、浙江以及能源消耗大省山东、河北,辽宁、山西、新疆、四川、内蒙古、云南等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减排潜力较大省份的宏观生态约束。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原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开发战略时,应当避免东部地区高排放产业和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防止出口贸易隐含碳跨省域碳泄露。由于前期研究、数据等方面的限制,本文还存在省际转移排放、进口品均一化假设、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跨国比较等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深化。本文基于改进的RAS方法和GDP核算历史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物价数据,编制和更新了全国和各省连续时间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有助于将目前以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范式为主的投入产出研究与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结合。构建的核算出口贸易环境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以克服传统以地域为统计边界经济统计方法的不足,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多学科评估环境承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乔小勇,李泽怡[6](2017)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形势及应对举措》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全方位盛行的背景下,本文运用WTO、中国贸易救济网的反补贴调查数据库,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形势及影响,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规律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了中国遭受国外反补贴调查的本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
廖妍[7](2017)在《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自1997年中国造纸行业首次发动反倾销调查申请以来,中国进口反倾销实践得到不断发展,但通过对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中国发起反倾销的保护程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而言,相差甚远。本文以中国造纸行业为研究对象,以铜版纸案与耐磨纸案为研究个例,对由进口反倾销引起的长短期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对促进中国进口反倾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文章对倾销和反倾销的相关定义进行概述,并以贸易保护理论和博弈论为指导,对由反倾销引发的贸易效应、产业效应、社会福利效应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其次,本文通过对中国进口反倾销和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指出中国进口反倾销的国家、行业分布与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国家、商品类别都较为集中,中国造纸行业在中国进口反倾销行业中占比较高。通过对中国造纸行业中纸及纸板的供需、贸易竞争和国际造纸行业报复动因等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似的生产消费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中国纸及纸板的持续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纸及纸板过多依赖于国外市场,所以中国的造纸行业容易遭受反倾销,而一旦发生贸易摩擦中国会出于报复等原因而发起反倾销。就贸易效应而言,长期的反倾销贸易保护的进口贸易限制效应好于短期,而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反倾销贸易保护都使得进口贸易容易在涉案国间转移。就产业效应而言,造纸行业的短期反倾销保护能拉动上下游产业的扩张,而长期的反倾销保护对下游产业的发展有抑制效果。最后,本文指出中国政府应在提高反倾销法的层次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产业特点调整反倾销力度,推行中国造纸行业的创新与环保并行的鼓励政策;中国造纸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政企间的“纽带”作用,加强行业间协调,并率先推进林纸产业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中国造纸企业也应着力提升自己本身生产技艺和培养相关人才。
宋阳[8](2015)在《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经济效应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林产品国际贸易成为贸易保护的多发领域,以《雷斯法案》修正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中国是林产品贸易大国,相关贸易壁垒使得中国林产品出口面临严峻的考验。实现科学而非先验性判定这些法案的“壁垒”性质是保证应对策略有理、有据、且有效的前提条件。以经济效应分析为研究视角,结合相关国际贸易规则,明确贸易壁垒与一般性贸易措施的判定标准,通过定性分析、模拟检验以及中国实践验证等手段科学判定相关法案的“壁垒”性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政府为关键应对主体的应对策略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本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所在。提出问题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从现有国际贸易规则、政策伦理以及经济效率三方面提出判定新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及其与一般性贸易措施在应对主体方面的基本差异。分析问题部分,主要阐述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及形成动因、性质判定以及中国的经验分析等。首先,对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特点及成因予以分析,着重阐述了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六个方面的特点。其次,以经济效应分析的视角,从定性分析和模拟检验两方面分析该系列贸易限制措施的福利影响,进而判定并证明其“壁垒”性质,为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实践数据获得性的限制,本文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引入绿色贸易壁垒研究领域,进行准量化分析,获得了与定性分析相互印证的检验结论。研究结果为开展以政府为主体有效应对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剖析了新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企业层面对遭遇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加以实证检验,进一步对相关法案壁垒的性质进行现实甄别。实证结果不但印证了经济效应分析的结论,也显示出微观企业层面在应对壁垒方面的力不从心。解决问题部分,明确应对主体及其互动机制以提出具体的策略。与应对一般非壁垒性质的贸易措施不同,应对由发达国家强制推行的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只有依靠政府的强力支持才能有效推进。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主体间的互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政府应成为关键应对主体,三者应系统化良性互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应对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具体策略。建立环境效益利益共享与环境保护成本共担的国际合作体系,是公平、合理、有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国际林产品自由贸易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本研究只是林产品贸易和绿色贸易壁垒研究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部分,部分研究还需不断完善,希望在实践不断发展以及个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将本研究不断深入下去,这也必将成为继续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代娟[9](2014)在《中国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国家的工业化是一个带世界性的问题。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都得力于进行了“产业革命”和实现了“工业化”。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状况:一种是农业与工业互为协调发展的工业化,即在重视工业发展的同时不忽视农业的发展,将农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这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业化;另一种是在工业与农业中着重强调工业的发展,将农业放在工业的从属地位,通过过度抽取农业资源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要素,从长远来看这是低效率高成本的工业化。国外走过工业化历程的国家在工业化发展初期,一般都采取了农业保护和支持工业的战略,当工业化趋于成熟阶段,则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化进程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然而,相比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由于受到其弱质性以及工业化初期为工业化发展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的影响,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工农关系呈现极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矛盾日益凸显。不仅如此,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也日益扩大,“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顺利完成、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的过程中的严重障碍。由于至今也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的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可直接为中国提供借鉴与参考,所以中国必须立足自身国情,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与途径。2004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己正式、全面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此后,从2004年至2014年中央连续11年的1号文件中都着重强调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并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因此,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相关问题研究,不但能够为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提供政策思路和决策指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参考,而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对中国工业反哺农业问题进行的研究,在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工业反哺农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历程,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面板数据VEC模型、回归分析、统计描述等方法予以验证,论证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及其成效,实证检验了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工农关系在不同阶段所具备的显性特征,深刻剖析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根据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进一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及其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地归纳、梳理及评述,简要阐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工业反哺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从工农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剩余理论、农业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视角进行基础理论的阐述。第三章:中国农业支持工业的历程及发展评价。回顾了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历程,分别从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以后两个大阶段进行论述,并就农业对工业的巨大贡献予以总结。第四章: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别从农业的特性、问题、趋势以及工农业间的相互关系对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与成效。从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城乡收入差距、农村社会保障与户籍制度、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及成效进行分析。第六章:中国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中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二元经济结构明显,财税体制不完善,反哺手段单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法律保障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并详细分析其原因之所在,主要是受到了体制、发展水平、能力、反哺主体、农村金融组织、农业相关法律等方面的制约。第七章: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分别从政策、制度、科技、产业、就业等方面阐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第八章: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证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量化分析,呈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相引领的不同阶段的趋势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量化模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农业增长因素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第九章:国际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及其启示。分别对发达国家与地区(美国、欧盟、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韩国、中国台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印度、巴西)的工业反哺农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启示。第十章:促进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对策建议。分别从制度、经济、法律等维度针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1、在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工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际,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从农业、农村、农民角度全面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命题,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研究,突破了狭义的支持、保护农业的理论。2、深入分析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主要是政策反哺,包括加大财政政策向“三农”倾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反哺,包括社保体系、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农民工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科技反哺,包括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科技条件,大力培养高质量的农业科技队伍等;产业反哺,包括构建产业反哺的机制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就业反哺,包括增扩农民就业渠道,引导多元化就业,加强农民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3、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对策。主要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工业实力,增强反哺农业能力;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容纳能力;建立和完善反哺农业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有效的财政反哺农业机制;鼓励、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反哺农业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1)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中后期阶段,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工农产业间的发展,政府应该如何介入,如何清晰市场与政府的不同主体的角色分工?(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与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等新情况,与过去的工业反哺农业相比,是否会发生新的变化,如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3)工业反哺农业不单单是经济,更多地涉及到政治因素,政府体制和政策设计,这些都对工业反哺农业的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更全面地分析?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杨红强[10](2011)在《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依赖于重要的战略性物资的资源安全保障。中国作为木材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木材资源的安全保障水平严重影响着整体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系统归纳了资源经济学理论、产业安全理论、生态安全理论及贸易安全理论,建立了资源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安全评价理论体系,对于系统诠释资源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问题以及资源利用的生态外部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针对木材资源安全导致的产业安全问题、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资源获取的贸易安全问题,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资源-产业-生态-贸易”综合评价模式——RIET (Resource-Industry-Ecology-Trade),运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木材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1)自然禀赋条件下的资源安全状况表明,中国天然林及人工林的投入增加动态上促进了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净增面积稳步提高,但存在的问题是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资源的刚性需求依然远远大于国内资源的增长水平。同时,由于森林质量的缺陷及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发展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则远远不能依靠国内供给来满足,资源安全状况堪忧。(2)资源供给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基于资源短缺导致的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状况表明,现有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严重受制于资源禀赋水平,木材加工、家具、造纸等主导产业由于资源短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中国木材产业的比较优势水平正在逐步降低,依赖国际市场的产业发展形成了资源密集及劳动力密集的中低层次水平,资源紧张造成的产业安全问题对调整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提出迫切要求。(3)木材资源由于国内供给能力有限,进口国际资源则成为重要的补给手段。但加工贸易大量需要的资源进口面临着“中国是世界森林破坏的源头”的国际舆论压力。中国对国际木材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表明,就全球范围看,中国从洲际问进口木材资源的影响导致的森林生态足迹都未超过森林生态承载力,中国并没有全面严重威胁到世界森林资源的生态安全。就具体进口国来看,中国对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加蓬和新西兰的原木资源进口影响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数均处于安全等级内。但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木材进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森林资源的生态压力,从负责任地利用国际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木材资源生态安全值得予以重视。(4)进口资源的贸易安全问题,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及木材资源进口国,“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本身就存在严重的贸易安全问题。林产品出口贸易安全风险不断加大,表现在产品单一性问题严重、出口比较优势地位弱化、产业工人福利损失加大及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等方面,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摩擦常态化及风险规避困难等诸多因素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林产品出口的贸易安全风险。资源进口方面,对重要进口国的资源依赖及对重要品种的进口偏好问题日趋严重,结合国际环境保护及重要国家对战略资源的出口限制,木材资源的国际获取能力严重下降,资源进口的贸易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本研究结合中国木材资源短缺衍生的上述安全问题,对后续研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型及资源利用中节材代木战略的推进等问题提出了研究建议。
二、中国台湾加入WTO 造纸工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台湾加入WTO 造纸工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简评 |
1.2.1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状况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摩擦的研究 |
1.2.3 关于保障措施的研究 |
1.2.4 关于GTAP模型应用的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WTO保障措施理论概述 |
2.1 保障措施概念及主要特征 |
2.1.1 保障措施的概念 |
2.1.2 保障措施的主要特征 |
2.1.3 与反倾销反补贴的对比特征 |
2.2 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 |
2.3 特别保障措施 |
2.4 实施保障措施的理论依据 |
2.4.1 幼稚产业保护论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第三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
3.1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 |
3.1.1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的国别统计 |
3.1.2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的行业统计 |
3.2 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和特点 |
3.2.1 立案数量呈倒U型分布 |
3.2.2 国别分布相对集中 |
3.2.3 钢铁成为主要目标产业 |
3.2.4 最终保障措施实施比例高 |
3.3 主要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总体概况 |
3.3.1 印度尼西亚 |
3.3.2 菲律宾 |
3.3.3 马来西亚 |
3.3.4 泰国 |
3.3.5 越南 |
第四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分析 |
4.1 基于国际视角的原因分析 |
4.1.1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
4.1.2 WTO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4.2 基于东盟视角的原因分析 |
4.2.1 一直存在贸易失衡 |
4.2.2 东盟国家竞争力的差异 |
4.2.3 中国威胁论 |
4.3 基于中国视角的原因分析 |
4.3.1 中国产品缺乏竞争力 |
4.3.2 中国出口企业秩序混乱 |
4.3.3 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
4.4 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分析 |
4.4.1 中国与东盟钢铁产品贸易情况 |
4.4.2 东盟方面的原因 |
4.4.3 中国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福利水平分析 |
5.1 自由贸易一般情况分析 |
5.2 提高关税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
5.3 进口配额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
5.4 关税配额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GTAP模型的相关介绍 |
6.1.1 模型的基本原理 |
6.1.2 理论模型结构 |
6.2 GTAP模型的设定 |
6.2.1 数据的处理 |
6.2.2 模拟情景的设定 |
6.3 GTAP实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文献综述 |
1.3.1 贸易保护与反倾销 |
1.3.2 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及其演进 |
1.3.3 反倾销与全球价值链 |
1.3.4 文献评述 |
1.4 论文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 |
2.1.2 反倾销“初始容忍禀赋” |
2.2 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的理论脉络 |
2.3 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的理论模型 |
2.4 反倾销对省域产业嵌入GVC综合位置影响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省域产业遭受国外反倾销统计分析 |
3.1 中国省域产业遭受国外反倾销总体概况 |
3.2 基于省域层面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统计分析 |
3.3 基于产业层面中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GVC综合位置影响的模型构建 |
4.1 变量选取 |
4.1.1 核心被解释变量 |
4.1.2 核心解释变量 |
4.1.3 控制变量 |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3 计量模型构建 |
4.3.1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构建 |
4.3.2 变系数模型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反倾销“初始容忍禀赋”实证结果分析 |
5.1.1 基于省域-产业维度的反倾销“初始容忍禀赋”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省域维度的反倾销“初始容忍禀赋”分析 |
5.2 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GVC综合位置影响效应分析 |
5.2.1 总体影响效应分析 |
5.2.2 个体影响效应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与实证分析结果汇总 |
5.3.1 稳健性检验 |
5.3.2 实证分析结果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动力机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分析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和数据说明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4.3 数据来源说明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 |
2.1.1 国际分工理论 |
2.1.2 产业关联理论 |
2.1.3 产业升级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进展 |
2.2.2 全球价值链攀升经验研究进展 |
2.2.3 文献述评 |
3 木材产业贸易发展现状:传统贸易视角 |
3.1 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3.1.1 世界林产品贸易市场概况 |
3.1.2 中国林产品贸易市场概况 |
3.2 木材产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
3.2.1 中国木材产业进出口贸易概况 |
3.2.2 世界与中国木材产业进出口贸易比较 |
3.3 中国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特征分析 |
3.4 中国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
3.4.1 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结构变化 |
3.4.2 木材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木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现状:增加值贸易视角 |
4.1 理论基础 |
4.2 基于生产分解模型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 |
4.3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算 |
4.4 木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动因 |
4.4.1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驱动因素 |
4.4.2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的驱动因素 |
4.4.3 稳健性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木材产业贸易收益测度: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 |
5.1 理论基础 |
5.2 增加值贸易分解模型及其应用 |
5.3 木材产业增加值贸易总出口分解 |
5.3.1 增加值贸易分解:总产业层面 |
5.3.2 增加值贸易分解:细分行业层面 |
5.4 木材产业增加值贸易的出口国别分解 |
5.4.1 出口主要国家增加值分解 |
5.4.2 双边木材产业增加值贸易分解 |
5.5 本章小结 |
6 木材产业贸易收益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6.1.1 贸易成本对木材产业贸易增长的影响 |
6.1.2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木材产业贸易增长的影响 |
6.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4 稳健性与内生性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木材产业分工地位攀升的驱动因素分析 |
7.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
7.1.1 出口产品质量对木材产业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 |
7.1.2 技术创新对木材产业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 |
7.2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 |
7.2.1 基于生产分解模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 |
7.2.2 国内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现状 |
7.2.3 国际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现状 |
7.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7.4 实证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5 稳健性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分析 |
8.1 理论分析 |
8.1.1 基本假设 |
8.1.2 分析思路 |
8.2 实证检验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8.3 木材产业实现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能性 |
8.3.1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演化分析 |
8.3.2 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及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框架和内容安排 |
1.3.1 结构框架 |
1.3.2 内容安排 |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贸易开放的环境影响研究 |
2.1.1 贸易开放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
2.1.2 国际贸易、产业转移和碳泄漏 |
2.2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成本与收益研究 |
2.2.1 增加值贸易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收益 |
2.2.2 贸易隐含碳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成本 |
2.2.3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
2.3 碳排放效率与减排潜力的研究 |
2.3.1 碳排放效率研究 |
2.3.2 减排潜力研究 |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概念界定与测度方法 |
3.1 核心概念定义 |
3.1.1 从出口隐含碳、增加值贸易到增加值隐含碳 |
3.1.2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 |
3.1.3 RAS方法与投入产出表更新原理 |
3.2 全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方法 |
3.2.1 全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模型 |
3.2.2 全国投入产出表更新方法 |
3.2.3 全国能源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3 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算方法 |
3.3.1 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模型 |
3.3.2 省域投入产出表更新方法 |
3.3.3 省域能源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分布特征 |
4.1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总量特征 |
4.1.1 出口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 |
4.1.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 |
4.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行业特征 |
4.2.1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行业比较 |
4.2.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行业动态变化 |
4.3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区域特征 |
4.3.1 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结果 |
4.3.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区域比较 |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结构分解:国别比较 |
5.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1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多区域模型 |
5.1.2 多区域结构分解方法 |
5.1.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5.2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国别比较 |
5.2.1 国别总量比较 |
5.2.2 国别行业比较 |
5.3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结构分解 |
5.3.1 总体分析 |
5.3.2 国别比较 |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原因分析:行业视角 |
6.1 动态面板分析方法 |
6.1.1 面板数据及其特点 |
6.1.2 动态面板模型 |
6.1.3 动态面板估计方法 |
6.2 垂直分工指数及其分解 |
6.2.1 垂直分工指数 |
6.2.2 垂直分工指数分解 |
6.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基本模型估计 |
6.4.3 嵌入GVC不同环节的分析 |
6.5 小结 第7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与减排潜力分析:省域视角 |
7.1 研究方法 |
7.1.1 环境生产技术 |
7.1.2 SBM模型 |
7.1.3 Malmquist效率 |
7.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7.2.1 出口隐含投入产出核算 |
7.2.2 模型设定 |
7.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7.3 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评估 |
7.3.1 测算结果 |
7.3.2 区域共同前沿比较 |
7.4 中国省域出口隐含碳减排潜力分析 |
7.4.1 测算结果 |
7.4.2 减排潜力区域分布 |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附录1 全国投入产出表基准表行业归类方法 附录2 海关HS编码行业归类方法 作者简历和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
(6)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形势及应对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全球对华反补贴调查现状分析 |
四、部分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反补贴调查分析 |
(一) 加拿大 |
(二) 澳大利亚 |
(三) 欧盟 |
(四) 美国 |
五、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原因分析 |
(一)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
(二) 不同经济体分化态势明显,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升温 |
(三) 发达国家实施“实体经济回归战略”, 与中国形成竞争格局, 加剧贸易摩擦 |
(四) 传统贸易导致中间产品价值重复计算, 加大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贸易顺差规模与贸易摩擦强度 |
(五)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遭遇反补贴调查将成上升态势 |
五、政策建议 |
(一) 建立健全应对反补贴调查的工作机制 |
(二) 推动构建包容的、互联的和可持续的全球价值链 |
(三) 调整现有补贴政策, 完善贸易救济立法 |
(四) 推进贸易便利化, 以“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
(五) 全国各地应加强贸易“合规性”工作, 履行中国有关“入世”承诺 |
(7)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定义 |
2.1.1 倾销的定义 |
2.1.2 反倾销的定义 |
2.2 进口反倾销的理论依据 |
2.2.1 贸易保护理论 |
2.2.2 博弈论 |
2.3 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
2.3.1 贸易效应分析 |
2.3.2 产业效应分析 |
2.3.3 社会福利效应 |
第三章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概况 |
3.1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总量分析 |
3.1.2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国别(地区)分布 |
3.1.3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行业分布 |
3.2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现状分析 |
3.2.1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总量分析 |
3.2.2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国别(地区)分布 |
3.2.3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商品类别分布 |
3.3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动因分析 |
3.3.1 造纸行业供需动因分析 |
3.3.2 造纸行业贸易竞争动因分析 |
3.3.3 造纸行业报复动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铜版纸案例介绍 |
4.1.2 耐磨纸案例介绍 |
4.2 贸易效应分析 |
4.2.1 贸易限制效应 |
4.2.2 贸易转移效应 |
4.3 产业效应分析 |
4.3.1 涉案产业的效应分析 |
4.3.2 上下游产业的效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政府对策 |
5.2.2 行业对策 |
5.2.3 企业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8)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经济效应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产品及其统计口径 |
2.1.2 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判定标准 |
2.1.3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 |
2.1.4 经济效应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2.2.4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现状、特点及成因分析 |
3.1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现状 |
3.1.1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产生背景 |
3.1.2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
3.2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
3.2.1 出现时间巧合 |
3.2.2 国内法调整范围滥用 |
3.2.3 效率损失巨大 |
3.2.4 歧视性明显 |
3.2.5 道德风险巨大 |
3.2.6 扩散效应突出 |
3.3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形成动因 |
3.3.1 由克服市场失灵到形成贸易壁垒 |
3.3.2 由自由贸易的企业行为到利益集团诱使下的政府人为干预 |
3.4 本章小结 |
4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经济效应分析——法案、法规壁垒性质的判定 |
4.1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 |
4.1.1 数量控制机制 |
4.1.2 价格控制机制 |
4.2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
4.2.1 贸易效应分析 |
4.2.2 福利效应分析 |
4.2.3 产业效应分析 |
4.3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
4.3.1 贸易效应分析 |
4.3.2 福利效应分析 |
4.3.3 产业效应分析 |
4.4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经济效应模拟检验 |
4.4.1 模拟检验思路与方法 |
4.4.2 基于自由贸易的一般模型 |
4.4.3 加入贸易限制因素的最终模型 |
4.4.4 检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林产品出口遭遇新绿色贸易壁垒的经验分析——法案、法规壁垒性质的现实甄别 |
5.1 中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 |
5.1.1 产品结构方面 |
5.1.2 市场结构方面 |
5.1.3 现阶段贸易结构易受新绿色贸易壁垒冲击 |
5.2 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
5.2.1 贸易流量减少 |
5.2.2 出口成本大幅上升 |
5.2.3 竞争环境恶化 |
5.3 中国林产品出口遭遇新绿色贸易壁垒原因的实证检验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描述及模型设计 |
5.3.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结论一:应对成本、道德风险畸高进一步证实其壁垒性质 |
5.3.5 结论二:贸易规则制定主导权是规避壁垒的关键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应对主体及其互动机制 |
6.1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应对主体行为与互动途径、方向基本假设 |
6.1.1 应对主体行为分析 |
6.1.2 研究方法选择 |
6.1.3 应对主体互动途径、力度与方向基本假设 |
6.2 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应对主体互动机制实证检验 |
6.2.1 问卷设计与变量选择 |
6.2.2 问卷描述性统计与有效性特征检验 |
6.2.3 结果分析 |
6.3 结论 |
6.3.1 结论一:政府主体行为总效应最明显 |
6.3.2 结论二:应对主体系统化良性互动是关键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
7.1 积极推动国际林业合作 |
7.1.1 建立区域木材贸易合作组织 |
7.1.2 加强与现有木材合作组织和机制的沟通与协作 |
7.1.3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木材合法性认定制度体系 |
7.2 通过“内外兼修”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
7.2.1 开展国内林业碳汇市场化交易体系和企业环境标识制度建设 |
7.2.2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
7.3 推动WTO谈判重启并渐进式接触新TTP和TTIP谈判 |
7.3.1 推动WTO谈判重启 |
7.3.2 渐进式接触新TTP和TTIP谈判 |
7.4 推动“产业外移”和商品林发展 |
7.4.1 积极推进中国林业产业开展“产业外移” |
7.4.2 加快商品林发展以增强木材自给能力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工业反哺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工业和农业 |
二、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三、工业反哺农业 |
第二节 工业反哺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工农关系理论 |
二、二元经济理论 |
三、剩余理论 |
四、农业经济学理论 |
五、公共选择理论 |
六、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农业支持工业的历程及其发展评价 |
第一节 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历程 |
一、改革开放前 |
二、改革开放以来 |
第二节 农业支持工业的评价 |
一、奠定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
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贡献 |
三、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
第四章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 |
一、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三、提高农业竞争力 |
四、粮食安全的保障 |
五、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
第二节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行性 |
一、己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基础 |
二、现有的工业经济实力为农业提供强大支撑 |
三、城市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带动功能显着 |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力推进 |
五、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
第五章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现状与成效 |
第一节 政府财政支持 |
一、支农资金的绝对额 |
二、支农资金的相对额 |
三、支农财政的结构 |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 |
一、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比较 |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与户籍制度 |
一、农村社会保障 |
二、户籍制度与农村教育 |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发展 |
一、扶植农村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
二、加大财政和社保支持力度充实产业化发展 |
第六章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存在的问题 |
一、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工业反哺农业动力不足 |
二、财税体制不完善,反哺农业结构不合理 |
三、工业反哺农业手段单一,缺乏社会化反哺 |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反哺农业的效率低 |
五、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业剩余流失 |
六、工业反哺农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不健全 |
第二节 工业反哺农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
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的体制制约 |
二、工业发展水平有限、反哺能力弱的制约 |
三、传统农业承接工业生产力外溢能力有限的制约 |
四、反哺承受主体过于分散的制约 |
五、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滞后的制约 |
六、反哺农业法律不健全的制约 |
第七章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 |
第一节 政策反哺 |
一、加大财政政策向“三农”倾斜 |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制度反哺 |
一、社保体系 |
二、土地制度改革 |
三、户籍制度 |
四、农民工就业制度 |
第三节 科技反哺 |
一、科技反哺的重要性与问题 |
二、改善农业科技条件 |
三、大力培养高质量的农业科技队伍 |
四、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 |
第四节 产业反哺 |
一、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心是产业支持 |
二、特色农业发展 |
第五节 就业反哺 |
一、增扩农民就业渠道 |
二、引导多元化就业 |
三、加强农民教育 |
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
第八章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引领关系 |
一、引言 |
二、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三、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农业增长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引言 |
二、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三、实证分析 |
四、政策建议 |
第九章 国外与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一、美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二、欧盟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三、日本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一、韩国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二、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一、印度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二、巴西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 |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
一、工业反哺农业的异同 |
二、国际工业反哺农业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十章 促进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 |
一、建立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消除反哺制度屏障 |
二、建立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和管理就业机制 |
三、促进城乡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整合 |
第二节 提高工业实力,增强反哺农业能力 |
一、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丰富反哺农业手段 |
三、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引导城市工业适度向农村转移 |
第三节 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容纳能力 |
一、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 |
二、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 |
三、培养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反哺农业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
一、制定有利于反哺农业的法律法规 |
二、构建法律为主的反哺农业长效机制 |
三、加强反哺农业的执法监督 |
第五节 建立稳定有效的财政反哺农业机制 |
一、建立和完善与政府财力相匹配的反哺农业机制 |
二、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制度 |
第六节 鼓励、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反哺农业 |
一、引导工业和社会资金向农业领域转移或扩散 |
二、制定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在校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 |
2.1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分类 |
2.1.1 资源的经济属性与资源安全 |
2.1.2 资源安全的内涵及特征 |
2.2 木材资源的界定 |
2.2.1 木材与森林资源 |
2.2.2 木材资源构成界定 |
2.2.3 统计数据来源标准及技术处理 |
2.3 木材资源安全研究的初步构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材资源安全理论框架(上) |
3.1 资源经济学理论 |
3.1.1 古典自由市场资源理论 |
3.1.2 资源经济学原理 |
3.1.3 可耗竭性资源理论 |
3.2 生态安全理论 |
3.2.1 生态安全模型理论 |
3.2.2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理论 |
3.2.3 生态安全国家利益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3.3.1 资源经济学理论评价 |
3.3.2 生态安全理论的评价 |
第四章 木材资源安全理论框架(下) |
4.1 产业安全理论 |
4.1.1 传统产业安全理论沿袭 |
4.1.2 现代产业安全理论应用 |
4.1.3 产业安全理论在中国实践 |
4.2 贸易安全理论 |
4.2.1 贸易依存度问题 |
4.2.2 贸易结构问题 |
4.2.3 贸易价格弹性问题 |
4.2.4 贸易救济机制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4.3.1 产业安全理论的评价 |
4.3.2 贸易安全理论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的研究框架—RIET模式 |
5.1 RIET模式的研究目标 |
5.2 RIET模式的评价指标 |
5.3 RIET模式的研究逻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外木材资源利用政策变迁 |
6.1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政策变迁及资源评估 |
6.1.1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思想变迁 |
6.1.2 国际木材资源评估及政策倾向 |
6.1.3 国际区域木材资源及贸易政策调整 |
6.2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与贸易政策沿袭 |
6.2.1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政策 |
6.2.2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政策 |
6.2.3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其它优惠政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林业产业与资源禀赋现状 |
7.1 中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 |
7.1.1 经济发展及产业构成概况 |
7.1.2 经济发展中三大产业的贡献 |
7.2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
7.2.1 林业产业结构现状 |
7.2.2 经济发展与林业发展的特殊性要求 |
7.3 中国森林资源禀赋 |
7.3.1 森林资源现状 |
7.3.2 森林资源禀赋水平 |
7.3.3 森林资源增长潜力 |
7.3.4 木材资源短缺趋势判断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研究(上) |
8.1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子体系-WISI |
8.2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国内条件评价 |
8.2.1 生产要素条件 |
8.2.2 产业供需环境 |
8.2.3 产业布局及政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研究(下) |
9.1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国际条件评价 |
9.1.1 出口竞争力 |
9.1.2 结构竞争力 |
9.1.3 市场竞争力 |
9.2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产业控制能力评价 |
9.2.1 外资控制力 |
9.2.2 国际竞争规制 |
9.2.3 能源与生态环境 |
9.3 木材加工产业安全模型及核算 |
9.3.1 模型遵循原则 |
9.3.2 评价模型 |
9.3.3 赋值与赋权 |
9.3.4 区间设定 |
9.3.5 产业安全度核算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中国木材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 |
10.1 中国木材利用生态安全子体系-WUESI |
10.1.1 生态安全涵义拓展 |
10.1.2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趋势 |
10.1.3 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 |
10.1.4 中国木材利用生态安全子体系诠释 |
10.2 中国木材资源国内利用的生态安全分析 |
10.2.1 木材资源数量安全 |
10.2.2 木材资源质量安全 |
10.2.3 木材资源与生态安全保障 |
10.2.4 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0.2.5 简单结论 |
10.3 中国木材资源国际进口的生态安全评价 |
10.3.1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
10.3.2 数据获取与整理 |
10.3.3 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指数测度 |
10.3.4 中国木材资源国际进口的生态安全结论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国木材资源进口的贸易安全研究 |
11.1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子体系-WPITI |
11.1.1 贸易安全问题的发展阶段 |
11.1.2 贸易安全研究的本质 |
11.1.3 贸易安全研究的趋势 |
11.1.4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子体系构成 |
11.2 中国木材资源贸易安全的整体评价 |
11.2.1 林产品贸易安全问题的研究动态 |
11.2.2 贸易大国与贸易安全 |
11.2.3 WPITI体系的林产品贸易安全水平测算 |
11.3 中国林产品出口及贸易安全 |
11.3.1 林产品出口的国际地位 |
11.3.2 林产品出口结构及问题 |
11.3.3 林产品出口贸易安全问题小结 |
11.4 中国木材资源进口及贸易安全 |
11.4.1 木材资源的进口地位 |
11.4.2 木材资源的进口结构 |
11.4.3 木材资源进口弹性 |
11.4.4 木材资源进口贸易安全小结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创新所在 |
12.3 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着作文献 |
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成果 |
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
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情况 |
详细摘要 |
四、中国台湾加入WTO 造纸工业采取的应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D]. 侯菁. 广西大学, 2020(07)
- [2]反倾销对中国省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综合位置影响研究[D]. 李翔宇.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中国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动力机制、路径选择研究[D]. 熊立春.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从美国对华贸易调查新特征看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路径选择[J]. 宏结.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9(02)
- [5]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D]. 钱志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的形势及应对举措[J]. 乔小勇,李泽怡. 国际商务研究, 2017(06)
- [7]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研究[D]. 廖妍. 广西大学, 2017(02)
- [8]林产品新绿色贸易壁垒经济效应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 宋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9]中国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D]. 代娟. 武汉大学, 2014(06)
- [10]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 杨红强.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