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示范园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的实践与思考

一、机械化农业示范园区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吴圣[2](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李杏林[3](2021)在《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时期。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布局以来,学术界对经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作了进一步研究,但从微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尚且不多,对特定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不足。本文以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例,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县域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框架和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农业一直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本论文通过欠发达省份江西省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案例,探讨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和阶段成效,剖析井冈山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关系,为吉安市县域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并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学习和参考。本文借助创新驱动发展等有关理论和国内一流农业科技园发展经验,将在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延伸到一个更具有操作性的阶段。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分析法、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发现其在发展中由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人才引进遇到瓶颈、创新成果辐射较小、政策环境支持不够等原因,目前仍存在农业科技产业化相对滞后、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创新驱动后劲较乏力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区间整体要素,完善农业创新体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对策建议。

柴青宇[4](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周雪[5](2020)在《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单一等问题日益严峻。农地流转成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和配置的方式,但目前鲜有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子长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概念,并从农用地综合质量和景观连片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象限法划分农地规模适宜性类型;其次,分析了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第三,以子长市为例,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基于区域农地流转适宜性分区结果、农业产业布局现状和农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下的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归纳建立了子长市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规模流转是区域土地资源再配置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方式,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状况通过影响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土地适宜利用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以引导组织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中资源要素的集聚程度、产业布局形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2)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可分为适宜耕地流转类、适宜园地流转类和适宜林草地流转类三种类型。子长市适宜耕地流转类面积为14211.18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6.86%,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西部的安定镇。适宜园地流转类面积为10261.61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李家岔镇、涧峪岔镇和南部的余家坪镇。适宜林草地流转类面积为14086.64 ha,占比36.53%,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涧峪岔镇、东南部杨家园则镇和余家坪镇。(3)从子长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子长市的优势农业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了中部秀延河流域重点粮食和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区域、西北部生态果林和中南部畜牧养殖的农业布局形态。但仍存在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域农业产业的辐射作用不强和缺乏统一的地域分工体系等问题。(4)可依据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结果建立高效果蔬发展区、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生态种养发展、绿色林牧发展区的农业布局优化方案,以协调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其中,高效果蔬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南部,包括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玉家湾镇三个乡镇,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13778.33 ha,应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及红枣、苹果等特色果业;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西北部,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9673.03 ha,可以发展具备区域优势的粮食生产与特色园艺结合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生态种养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北部的涧域岔镇和南沟镇,生产区农用地面积为8497.02 ha,可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果林业和生态养殖;绿色林牧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中南部的瓦窑堡镇和余家坪镇,可打造以畜牧养殖为主,特色果品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布局两个方面对子长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农地规模流转方面应引导区域农地资源的集中成片流转,设置农地规模流转专项补贴,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协调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从农业产业的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布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和技术采纳的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

高莹[6](2019)在《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领域。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对其援助将推动农业转型的发展,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资源禀赋,生产发展和农产品需求和贸易三方面阐述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对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模式研究。并以中国援建斯里兰卡波隆纳鲁沃农业示范中心为案例,从示范中心建设规划以及建成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着手,分析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业相关理论相结合为基础,运用调查分析法,收集并整理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对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同时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援助斯建立的农业示范中心为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分析得出,农业示范园区的产业化发展是符合当地农业政策及农业生产需求,将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培养农业高级人才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工作,针对具体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模式及愿景。并将中国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经验引进到境外示范园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曹晓腾[7](2019)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在“四化”的同步推动下,城乡社会经济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大转型。龙池镇作为蒲城县的农业典型镇,农业发展水平位于蒲城县乃至关中地区的前列。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龙池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质变,原有镇村体系空间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传统的镇村体系正在被动适应这种变化,甚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现有的镇村体系规划原理与方法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几乎毫无关系,城乡规划学与农学在村镇规划领域几乎没有学科交叉研究。虽然现代农业已经在大多数农业型乡镇推广,但相应的技术与方法并没有被转化为规划空间语言,城乡规划技术人员并不理解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因此,从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探究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具有现实与理论上的双重意义。首先,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将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与其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一对应,得到四点不适应的问题:镇村等级规模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适应问题;镇村职能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不适应问题;镇村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适应问题;镇村道路交通网络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不适应问题。其次,对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影响镇村等级规模、农业产业布局影响镇村职能结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影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农业基础设施影响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结论。分析现状镇村空间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间的不适应问题,在现状农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并提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体系空间的要求。随后,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之间的作用机制,得出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的调整策略:龙池镇镇村等级应调整为“镇区-新型农村社区”两级结构;镇村的用地规模应根据耕作时间半径来重新划定;镇村人口规模应根据产业人口测算法估算;镇村职能应向多元化发展,镇区的职能应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渐走向公共服务为主,村庄的职能除基本的生产职能外包含运输等多种相关职能;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着重考虑生产性服务设施的配置,从政府机构到村集体形成立体的体系关系;镇村道路交通网络布局应将生产性道路纳入道路体系中,在镇域生产空间中按照设施农业的种植要求规划生产性路网格局。最终,运用“村庄发展潜力评价+Arc GIS位置-分配模型”结合的方法对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进行优化,多次模拟区划后,筛选得到“1个中心社区+4个一般社区”的区划结构,再根据具体策略要求配置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

李文斌[8](2019)在《建水县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崭新的道路。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逐渐向着机械化、高效化、协调化发展,但农业结构转型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追求农业高产出的过程中,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的消耗农业资源,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进一步促进建水县西山村的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循环农业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创新性的引入一种基于公司战略的眼光来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方法——PEST分析法,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ic)、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四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和经验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了西山村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从建水县西山村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情况出发,在建水县西山村已有的农业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如下:基于建水县西山村蔬菜种植,建立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将会进一步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联动,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建水县西山村建立的主要农业模式包括:“猪—沼—菜”、“猪—沼—鱼”等。结合实际实践经验,因地制宜的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由村到镇进行推广,加快实现曲江镇全面小康社的建成,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施行整县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杨胜理[9](2019)在《贫困山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园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广元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引导我国农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转变的一种重要的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技术措施。在贫困山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园区,首先有利于从根上解决贫困山区的农业投入问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明确了农业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有利于促进贫困山区农业投入新机制的建立。其次,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园区建成后,贫困山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将大大改善,抗灾能力会显着增强,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会明显提高,加速贫困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最后,有利于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贫困山区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剖析,以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特例,就如何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突破口,发挥贫困山区的区域优势资源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内涵,进而实现贫困山区的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对于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研究,仅处于初步阶段,而本文以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对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与总结。通过对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个例分析,进而展开对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方法将丰富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内容,提出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最终实现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推广机制。以朝天中子示范园为例,打造和建设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园,强化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开发核桃市场,增加投资规模,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品牌效应,带动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

范丹丹[10](2018)在《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是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域,具有引领和示范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促进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带的顺德区,农业资源独特,宋代开始,便进行大规模围垦造田,种稻养鱼,栽果植桑,叠土为基,兴起基塘农业。明代以后,桑蚕业迅速发展,桑基鱼塘生产结构逐渐形成。清代以后,顺德掀起了“挖田为塘,废旧树桑”的高潮,桑基鱼塘迅速发展。近年来,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摸索出鱼塘、花基齐发展的态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如何突破瓶颈成为示范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定性分析、统计分析、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内涵、特点及功能类型等理论知识,通过选取顺德区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两大核心示范区作为对该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型进行案例研究,得出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具有生态环境好、主导产业明显、科技文化优势突出、产业势头强劲等优势和土地流转效率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政策扶持力度仍待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及生产水平较低等劣势,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结构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提出应从注入创新理念、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创新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等方面推进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顺德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机械化农业示范园区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化农业示范园区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3.1 评价模型
        3.1.1 DPSIR概念模型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评价指标体系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3.3.3 综合权重计算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4.2 计算权重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5.2 计算权重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4.2.1 计量模型说明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5.3 科技人才策略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数据来源
    1.8 创新点
    1.9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行为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2.2.4 创新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4.2.1 理论与方法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4.3.3 实证案例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5.1.4 案例分析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1 研究方法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县域经济
        2.1.2 创新驱动发展
        2.1.3 国家农业科技园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梯度推进理论
        2.2.3 科技创新理论
3.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1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的基本情况
    3.2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对吉安市经济发展的贡献
        3.2.1 促进吉安市整体经济发展
        3.2.2 增强吉安市自主创新能力
        3.2.3 形成吉安市创新经济格局
    3.3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3.3.1 创新建立高效服务的行政体制,精准定位发展目标
        3.3.2 创新建立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实现高效稳健运营
        3.3.3 .创新建立示范引领的推广机制,加强推广宣传作用
        3.3.4 积极培育人才做好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4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3.4.1 培育本土现代化农业人才,提高农艺技术水平
        3.4.2 精准对接贫困乡村扶贫,技术推广到户
        3.4.3 促进新型农业产业集成化,打造产业链
        3.4.4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园区影响力不断扩大
4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4.1.1 农业科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4.1.2 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4.1.3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合作实效性不明显
        4.1.4 创新驱动后劲较乏力,科研投入缓慢
    4.2 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
        4.2.1 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4.2.2 人才引进遇到瓶颈
        4.2.3 创新成果辐射面较小
        4.2.4 政策环境支持不够
5 国内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资源全球化——山东寿光模式
    5.2 深耕产业链——广西百色模式
    5.3 扩大示范引领效应——陕西杨凌模式
    5.4 对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6 促进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6.1 建立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6.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6.3 优化区间整体要素,完善农业创新体系
    6.4 优化政策发展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提纲
致谢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
        1.3.1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因素
        1.3.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1.3.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资料来源
        1.5.3 数据处理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
        2.1.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
        2.1.3 农业产业布局
    2.2 基础理论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景观生态理论
        2.2.3 产业布局理论
第三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2 权重确定与指标量化
        3.1.3 综合质量指数测算
    3.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3.2.1 空间连片性含义
        3.2.2 指标选取与连片性测度
    3.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划分
第四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特点与布局优化方法
    4.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内在逻辑
        4.1.1 农地规模流转发展历程与农业产业布局
        4.1.2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下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4.1.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联系
    4.2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4.2.1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思路
        4.2.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原则
        4.2.3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第五章 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
        5.1.2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5.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5.1.4 农用地利用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5.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
        5.2.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5.2.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5.2.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空间分布
    5.3 农业产业布局现状与问题
        5.3.1 农业产业发展和布局现状分析
        5.3.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5.3.3 农业产业布局特点及问题
    5.4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5.4.1 布局优化依据
        5.4.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
    5.5 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建议
        5.5.1 土地规模流转角度的对策建议
        5.5.2 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园区
        二、农业产业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区位选择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
        三、产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对外援助相关研究
        二、农业示范园区相关研究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章 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农业资源禀赋情况
        一、土地资源情况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三、主要农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品种情况
    第二节 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一、农业产值规模、构成及其变化情况
        二、主要农业、畜牧业、渔业产品情况
        三、农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 农产品需求与进出口贸易情况
        一、主要农产品的国内消费水平情况
        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第四章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情况
        一、发展现状
        二、园区类型
    第二节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的问题
        一、抗风险能力弱
        二、农业园区劳动力短缺
        三、农业园区技术水平低
        四、园区制度体系不完善
    第三节 中国对斯里兰卡农业援助及合作情况
        一、中国对斯里兰卡农业援助的主要形式
        二、中国与斯里兰卡农业合作情况
第五章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分析
    第一节 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一、环境变化
        二、市场竞争力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政企合作相结合的模式
        二、企业农户相结合的模式
        三、援助农业综合价值链的模式
    第三节 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方向
        一、从“输血性”到“造血性”援助过渡
        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示范园区
        三、建立南亚农产品出口基地
第六章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中心案例研究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述
    第二节 示范中心产业构成
        一、产业构成
        二、发展优势
    第三节 示范中心产业化运营能力分析
        一、经济中心和乡村集市
        二、粮仓及碾米厂
        三、乳牛牧场
    第四节 示范中心发展建议
        一、建立面向全球的招商机制
        二、加大推动示范性农业园区建设
        三、加强园区内企业的产业化配套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论文类
    二、科研项目

(7)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背景:蒲城县龙池镇的机遇与挑战
        1.1.2 社会背景:传统镇村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之间产生矛盾
        1.1.3 学术背景:现有镇村体系规划原理缺乏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借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本研究的视角: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镇村体系空间优化
    1.4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农业发展理论
        1.4.2 城乡统筹理论
        1.4.3 中心地理论
    1.5 研究内容
        1.5.1 现状不适应问题的提出
        1.5.2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分析
        1.5.3 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与方法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相关概念界定
        1.7.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1.7.2 镇村体系
2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现状及其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不适应问题
    2.1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现状特征
        2.1.1 龙池镇镇村体系总体特征
        2.1.2 镇村等级规模特征
        2.1.3 镇村职能结构特征
        2.1.4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2.1.5 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特征
    2.2 龙池镇农业生产方式现状特征
        2.2.1 龙池镇农业发展总体特征
        2.2.2 龙池镇现状农业生产力水平
        2.2.3 龙池镇现状农业产业布局
        2.2.4 龙池镇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5 龙池镇现状农业基础设施
    2.3 龙池镇现状农业发展阶段及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3.1 龙池镇现状农业发展阶段及问题
        2.3.2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2.3.3 龙池镇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4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
        2.4.1 镇村等级规模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匹配”
        2.4.2 镇村职能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错位”
        2.4.3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对应”
        2.4.4 镇村道路交通网络“不符合”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配置要求
    2.5 本章小结
3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对镇村体系的空间要求
    3.1 龙池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的作用机制
        3.1.1 耕作半径影响村庄用地规模
        3.1.2 耕地承载力影响村庄人口规模
        3.1.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镇村职能结构
        3.1.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影响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3.1.5 农业基础设施影响镇村生产性道路交通网络
    3.2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构建
        3.2.1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目标与构建途径
        3.2.2 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2.3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
        3.2.4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3.2.5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整备
    3.3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体系的空间要求
        3.3.1 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对镇村等级规模的要求
        3.3.2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对镇村职能结构的要求
        3.3.3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
        3.3.4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对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要求
    3.4 本章小结
4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与方法
    4.1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目标
    4.2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
        4.2.1 龙池镇镇村等级规模的优化策略
        4.2.2 龙池镇镇村职能结构的优化策略
        4.2.3 龙池镇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
        4.2.4 龙池镇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优化策略
    4.3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
        4.3.1 龙池镇新型镇村体系空间结构
        4.3.2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技术路线
    4.4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方法
        4.4.1 基于土规的镇域“三生”空间划定方法
        4.4.2 基于产业需求的镇域人口规模测算方法
        4.4.3 基于农业生产半径的新型农村社区区划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实践
    5.1 龙池镇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5.1.1 龙池镇镇域“三生”空间划定
        5.1.2 龙池镇镇域人口规模测算
    5.2 基于位置分配方法的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
        5.2.1 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5.2.2 龙池镇道路网络数据空间构建
        5.2.3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参数设置
        5.2.4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模拟
        5.2.5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筛选
        5.2.6 龙池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研究不足
        6.2.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8)建水县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1.3.1 国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1.3.3 云南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1.4 “三沼”的综合利用
        1.4.1 沼气
        1.4.2 沼液
        1.4.3 沼渣
    1.5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目标
        1.5.1 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
        1.5.2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
        1.5.3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特征
        1.5.4 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
    1.6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山村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西山村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
        2.1.3 人口土地
        2.1.4 基层建设
    2.2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2.2.1 转变当地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2.2.2 促进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2.3 提高当地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2.4 治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2.3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可行性
        2.3.1 PEST分析法
        2.3.2 政治(Politics)
        2.3.3 经济(Economy)
        2.3.4 社会(Society)
        2.3.5 技术(Technology)
    2.4 小结
第3章 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构建及效益分析
    3.1 构建思路与模式
    3.2 构建理论及原则
        3.2.1 构建理论依据
        3.2.2 构建原则要求
    3.3 西山村——模式介绍
        3.3.1 农产品基地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3.3.2 能源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3.3.3 “西山村——模式”示范基地概况
    3.4 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
        3.4.2 社会效益
        3.4.3 生态效益
第4章 “西山村——模式”在曲江镇的农业推广研究
    4.1 当地农业推广形势的问题分析
        4.1.1 推广体系混乱缺乏专业农业推广人才
        4.1.2 推广理论机制落后、资金的不足
    4.2 在曲江镇的实际推广
        4.2.1 基本概念
        4.2.2 推广范围
        4.2.3 推广对象
        4.2.4 推广内容
    4.3 实地农业推广的方法与思考
        4.3.1 一般推广方法
        4.3.2 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当地民风的思考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致谢

(9)贫困山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园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广元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可能的创新
    1.6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2 技术诱导创新理论
        2.2.3 扩散理论
        2.2.4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
3 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现状
    3.1 朝天贫困山区的特征
    3.2 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本情况
        3.2.1 示范园区区域分布及范围
        3.2.2 示范园区的基本特点
        3.2.3 示范园区发展内容及规模
    3.3 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现状
        3.3.1 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3.3.2 品牌效益日益突出
        3.3.3 科技研发步伐加快
        3.3.4 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3.3.5 助农增收效益突出
        3.3.6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
4 朝天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问题
        4.1.1 总体规模较小
        4.1.2 基础设施建设较差
        4.1.3 园区农业发展缺乏生态效益
        4.1.4 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推广不够
        4.1.5 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
5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策略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2 促进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5.2.1 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5.2.2 提高科学技术支持,塑造品牌形象
        5.2.3 建立完善重点建设投入政策
        5.2.4 建立完善科技服务政策,规范合作组织运行机制
        5.2.5 完善龙头企业培育,开拓新的市场环境
    5.3 对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具体建议
        5.3.1 强化特色发展,科学准确定位
        5.3.2 强化科技培训,着力开展技术创新
        5.3.3 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5.3.4 强化宣传推介,着力打造精品品牌
        5.3.5 规范标准体系,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现代化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
        2.1.3 现代农业示范区
        2.1.4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系统论理论
        2.2.3 产业集聚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分析
    3.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概述
        3.1.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3.1.2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布局
        3.1.3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业发展情况
        3.1.4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概况
    3.2 顺德区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概述
        3.2.1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概况与产业布局
        3.2.2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
        3.2.3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3.2.4 杏坛“基塘农业”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方式
    3.3 顺德区陈村花卉现代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概述
        3.3.1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概况与产业布局
        3.3.2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
        3.3.3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3.3.4 陈村花卉世界现代产业示范区发展方式
4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
    4.1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机制
        4.1.1 土地流转机制
        4.1.2 科技支撑机制
        4.1.3 投资融资机制
        4.1.4 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4.1.5 政府扶持机制
    4.2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
        4.2.1 政府推动型
        4.2.2 企业推动型(市场带动型)
        4.2.3 行业协会(合作社)推动型
5 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示范区的土地流转效率受制于土地资源缺乏
    5.2 示范区基础设施和品牌文化的建设水平仍显不足
    5.3 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5.4 政府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远不足够
    5.5 农业组织化生产和农业科技水平较低
6 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内外经验借鉴
    6.1 国外经验借鉴
        6.1.1 澳大利亚乳液示范农场经验介绍
        6.1.2 马来西亚兰卡威农业技术园经验介绍
        6.1.3 斯塔尔斯示范农场经验介绍
    6.2 国内经验借鉴
        6.2.1 湖北宜昌水产业加工示范区经验介绍
        6.2.2 广东湛江水产业示范区经验介绍
        6.2.3 云南滇中国家级花卉示范区经验介绍
7 对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以创新方法给示范区发展注入新理念
    7.2 有效解决示范区发展中的土地问题,加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7.3 积极探索示范区金融改革,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7.4 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力度,助推示范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7.5 创新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8.3 进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机械化农业示范园区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井冈山农业科技园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 李杏林.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D]. 周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D]. 曹晓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建水县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推广研究[D]. 李文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贫困山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园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广元朝天中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案例分析[D]. 杨胜理.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佛山市顺德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究[D]. 范丹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

标签:;  ;  ;  ;  ;  

农业机械化示范园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