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柑橘的好方法

储存柑橘的好方法

一、贮存柑桔的好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大虎[1](2019)在《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胖是全世界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肥胖与多种代谢紊乱有关,例如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体折磨和经济负担。传统的减肥方法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不足、成本高、副作用大等缺点,而利用天然、绿色、安全的植物提取物开发具有减肥功能的膳食补充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甜橙精油(Sweet orange essential oil,SOEO)是一种芸香科柑桔属水果中天然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肥胖、保护血管等生理作用。但是,SOEO对氧气、光和湿度都很敏感,长期暴露在外界会很快氧化或者降解;且SOEO经口摄入后能够被胃肠道迅速吸收并快速排出体外,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不利于其生理活性的充分发挥。同时,由于肠道菌群能够通过影响能量平衡、肠道通透性、基因表达等而影响全身的代谢,那么具有减肥功能的膳食补充剂是否会影响肥胖个体的肠道菌群?此外,氧化应激可能是导致肥胖相关脂代谢紊乱的启动者,研究膳食补充剂对肥胖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并讨论肥胖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SOEO和?-环糊精(?-Cyclodextrin,?-CD)制备甜橙精油微胶囊(SOEO microcapsule,SOEO-MC),并以肥胖型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灌胃SOEO-MC研究SOEO-MC的减肥作用和减肥机制,并探讨SOEO-MC对肥胖型SD大鼠肠道菌群和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期为研制具有减肥功效的SOEO膳食补充剂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SOEO-MC的制备和性质表征。实验选用β-CD包封SOEO形成微胶囊,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发现,添加5.66 g SOEO,在53.7℃条件下包封3.24 h得到的微胶囊包封率最大,最大理论值为50.32‰。实验使用激光散射粒度仪、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观察优化后SOEO-MC微观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结果发现:SOEO-MC粒径比空白微胶囊小,为1.34±0.58μm,且在电镜下,SOEO-MC形成的平面相对光滑,在其聚集颗粒中可发现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SOEO-MC和空白微胶囊不同的微观形态提示,SOEO可能已经进入β-CD分子空腔,影响了β-CD分子的重结晶;同时,SOEO-MC的红外光谱和差式扫描量热曲线中出现了不同于SOEO和空白微胶囊的峰形,这是SOEO和?-CD形成非共价键的结果,该结果进一步证实SOEO被β-CD成功包封,微胶囊形成。此外,实验还发现,包封后SOEO的主要成分D-柠檬烯相对含量为97.42%,SOEO的主要活性成分保留性较好。最后,通过SOEO-MC的体外释放实验发现,微胶囊形式能够较好地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保护SOEO,其保留率远远大于未包封的SOEO;SOEO-MC在模拟肠液中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这对延长SOEO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是有利的。(2)SOEO-MC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本实验研究了SOEO-MC对肥胖型大鼠体重、食量、血脂以及肝脏等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SOEO-MC使肥胖大鼠体重增量减小了41.4%,并使肥胖型SD大鼠的脂肪率降为3.37%;但SOEO-MC不能显着降低肥胖大鼠的肝脏系数。SOEO-MC的饮食干预能够降低肥胖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降幅分别为17.2%和14.1%,但SOEO-MC对血清中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并不明显。SOEO-MC还能够明显减少肥胖型SD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修复肝脏细胞病理性改变;同时减小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大小。实验还测定了维持大鼠能量平衡的关键激素的含量以及与脂肪分解、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SOEO-MC能够显着降低肥胖大鼠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P<0.05)。这个结果说明,SOEO-MC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肥胖大鼠体内胰岛素和瘦素的抵抗。但SOEO-MC对肥胖大鼠血清中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各组大鼠神经肽Y含量相对稳定。我们还发现,SOEO-MC能够使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和肉碱脂酰转移酶1基因分别上调6.2倍和1.7倍,明显下调乙酰CoA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这说明SOEO-MC促进了肥胖大鼠脂肪的分解和氧化,抑制了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脂肪细胞的分化。此外,SOEO-MC能够显着上调解偶联蛋白2基因的表达(P<0.05),解除部分正常呼吸链中应有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两者之间偶联关系,增加机体的产热。(3)SOEO-MC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不同表型SD大鼠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规律研究。实验对不同表型的大鼠(正常对照大鼠(LFD)、肥胖对照大鼠(HFD)、SOEO-MC膳食干预大鼠(HFD-MC)、低脂易胖大鼠(EF)、高脂耐受大鼠(HT))肠道菌群16SrDNA的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从?-多样性进行分析,在不考虑丰度情况下,食用低脂饲料的大鼠样品(LFD、EF)与食用高脂饲料的大鼠样品(HFD、HFD-MC、HT)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这个结论提示:不同的饮食可能会造成不同个体间肠道菌群组成不同;在考虑物种组成和丰度的条件下,正常大鼠(LFD)、高脂耐受大鼠(HT)均与肥胖大鼠(HFD)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小,说明瘦弱与肥胖表型个体肠道菌群间的大部分物种组成和丰度相对稳定,而个别非优势菌群可能对表型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对大鼠门水平的物种组成和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组样品肠道菌群中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均占主导地位,且在LFD和HFD组中,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差异并不大,这说明LFD和HFD中不同的表型可能是非优势菌群引起的;EF组革兰氏阴性细菌(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含量较高,共占比78%,这可能导致了该组大鼠低脂易胖的表型;在HT组中,大鼠在高脂膳食下出现瘦弱体型,这是其肠道菌群中硬壁菌门(丰度较低)和拟杆菌门(丰度较高)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各组大鼠属水平物种组成和丰度进行研究可知,SOEO-MC提高了肥胖大鼠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属和乳酸菌属的丰度,这有利于降低肠道内毒素水平,保护肠屏障并减少对总胆固醇的吸收;而HFD-MC组内毒素水平显着低于HFD组,该结果则证实了上面的结论。(4)SOEO-MC对肥胖型SD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SOEO-MC处理能够使肥胖大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着下降(P<0.05),使肝脏中的羰基化蛋白含量下降17.8%。该结果说明,SOEO-MC减轻了肥胖大鼠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和肝脏中的蛋白质羰基化,缓解了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同时,SOEO-MC处理使肥胖大鼠血清中谷胱甘肽含量提高21.3%,使脂肪组织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67.3%,使血清、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10.3%、15.2%和17.7%。这些结果证实,SOEO-MC能够明显提高肥胖大鼠体内的抗氧化酶类水平和抗氧化能力。Nrf2基因能够调控多种抗氧化因子的表达,通过测定该基因在大鼠组织中的表达量可以发现,HFD-MC组脂肪组织Nrf2基因比HFD组显着上调(P<0.05),这与脂肪组织中丙二醛、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的活性(或含量)显着升高相一致;但在肝脏中Nrf2基因的表达差异并不显着。此外,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丙二醛含量与脂肪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2=0.7648,P<0.05);脂肪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脂肪率呈显着的负相关(R2=0.6303,P<0.05),这也与上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王彩霞[2](2007)在《柑橘衰退病毒的血清学特性分析及其诱导寄主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柑橘在世界果品产业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由柑橘衰退病毒(Ctirus tristezavirus,CTV)引起的衰退病是影响全球柑橘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防治该病毒采取的措施是种植无病毒苗木和利用弱毒株系的交叉保护作用及对调运种苗实施检疫。这些环节均需对病毒进行检测,血清学方法以其灵敏度高、快速、经济及适合大规模样品检测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果树病毒的检测中。已有研究表明,CTV具有明显的株系分化,株系间存在致病性的差异,但有关该病毒与寄主互作特性的研究尚很缺乏。本研究通过改进CTV的提纯方法,制备针对我国发生CTV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分析;以柑橘离体培养植株为研究体系,分析了CTV对离体培养柑橘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为建立高通量、快速的病毒检测技术提供有效的检测试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CTV的株系特点、筛选具有我国区域特点的CTV弱毒株系和探究该病毒与寄主互作关系并筛选有效的抗病毒基因等奠定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田间表现茎陷点症状的甜橙(Citrus sinensis)L5和S4为材料,利用改进的提纯方法获得了CTV的提纯液,其产量为1 mg/100 g植物组织。用CTV免疫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效价为1∶25 600。用CTV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ELISA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18株能稳定分泌抗CT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单细胞株,腹水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为1∶12 800~1∶204 800。对其中任意4株单克隆抗体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抗体的抗原识别位点存在差异,其中2G和3H的抗体类型及亚类为IgG2a,1E和4H为IgG2b。用所制备抗体对不同来源柑橘样品的CTV检测结果显示,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结合使用,采用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法可以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同时发现所分析4株单克隆抗体对不同的CTV分离物鉴别能力存在差异,但有关这些CTV分离物的特性及其血清学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2.利用3种不同来源的CTV抗体(PAb-I、PAb-L5和MAbs-S4)对田间柑橘样品进行检测时,筛选到一个表现特异血清学性状的分离物HB1,此分离物仅能被PAb-L5所识别,而与PAb-I和MAbs-S4均不发生免疫反应。为了明确该分离物的血清学特性与其生物学性状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血清学差异的分子机制,对CTV-HB1、CTV-L5和CTV-S4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其CP基因的RFLP组群和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CTV分离物均在墨西哥来檬(C.aurantifolia)和甜橙(C.sinensis)上产生典型的茎陷点症状;CTV-HB1的CP基因表现出单一的CP/Hinf I RFLP谱型,同CTV-L5的CP/Hinf I RFLP谱型一致,但与CTV-S4的CP/Hinf I RFLP谱型存在较大差别。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TV-HB1 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CTV-L5、SY568和NUag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此外,CTV-HB1与CTV-L5 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间仅有3个位点[84(S→L)、98(G→D)和190(G→C)]的变异,而此3个氨基酸位点在其它已报道的CTV分离物中都是保守的。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对4个CTV分离物(HB1、L5、S4和0002)CP基因的抗原指标及可能的抗原表位进行推测的结果表明,CTV-HB1仅在84和190氨基酸位点处有小的吸收峰,而在CTV-HB1和CTV-L5 CP基因的5′末端存在一相似的吸收峰,因此推测5′末端结构的差异可能是造成CTV-HB1不能被PAb-I和MAbs-S4识别的直接原因。以上结果暗示了CTV分离物的不同血清学特性,可以为揭示CP基因上的不同抗原决定簇及寻找新的株系特异性结合位点等提供新的依据。3.建立了幼年态墨西哥来檬、甜橙和香橼(C.medica),及成年态鱼橙的离体快繁体系,并筛选出成年态GL橙、AW橙和霜橙茎段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对感染CTV柑橘及其健康对照进行离体培养,结果显示CTV的侵染可以显着影响离体培养柑橘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除降低其腋芽萌发率、个数及高度外,还显着降低了离体植株的生根能力。在幼年态柑橘中,病毒侵染对香橼的影响最为严重,墨西哥来檬居中,而对甜橙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成年态柑橘中,CTV侵染对霜橙的影响最为严重。利用TAS-ELISA和免疫捕捉(IC-)RT-PCR及试管嫁接等方法,对不同培养时期离体植株中CTV效价和嫁接传染力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病毒的效价和嫁接传染力同离体植株的生长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前三次的继代培养过程中,CTV的效价和嫁接传染力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继代培养15次后,墨西哥来檬和甜橙离体植株中病毒的效价和嫁接传染力均显着降低,香橼离体植株中病毒的效价甚至在继代培养6次后就显着下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柑橘品种对CTV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并且暗示了病毒的侵染诱导或抑制了寄主中某些跟生长发育或抗性有关基因的表达。4.以墨西哥来檬离体植株为研究体系,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CTV诱导寄主上调和下调表达文库。通过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对两个差减文库进行筛选,共获得了203个差异表达片段。经过DNA测序并在已知的核酸与蛋白质数据库中比对分析,发现两个文库中共有180个unigene差异表达,其中CTV诱导寄主上调表达的基因8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100个。本研究在墨西哥来檬中分离鉴定出的180个ESTs片段,目前在柑橘中报道的仅有17个,其它绝大部分来源于拟南芥、烟草和番茄等。在180个ESTs片段中,50%尚不能推断其功能,其余50%涉及抗病防御、转录、信号转导、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等信号途径,提示CTV与寄主互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TV诱导寄主差异表达的180个ESTs,研究结果对认识病毒-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秦建丽[3](2006)在《广西水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是农业大省,也是水果大省,广西有悠久的水果栽培历史,有众多的名特优果品,如荔枝、龙眼、芒果、沙田柚、香蕉、菠萝等。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水果业发展迅速。目前,果树栽培面积已跃居全国第一位,产量位居第五位,跨入了全国水果大省行列。水果产值在广西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和畜牧业居第三位,水果业不仅已成为广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也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水果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其次分析了广西水果产业的现状:面积、产量突飞猛进,产业地位日益提高;品种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阶段;专业化、规模化水果商品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实施“优果工程”,产业效益大步提升;以采后处理为突破口,建设生态旅游观光果园和果品出口基地;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以水果协会为代表的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对广西水果产业优势进行分析。第三,指出广西水果产业在水果生产、销售、加工、流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鉴于广西水果产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借鉴国外的经验来指导广西水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在广西水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势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加快品种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名特优品种;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果品质量;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水果产业全面升级;加强果品销售体系建设;建立水果生产出口基地,逐步与国际接轨;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果农素质。

傅伟军[4](2006)在《龙泉桃树缺铁黄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果树缺铁黄化一直以来是影响果树增产、果农增收的一个主要生产问题。笔者对成都龙泉驿区的果园开展实地调查,采集土壤、叶子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并对现行的Fe—EDDHA矫治缺铁黄化做了具体的试验和分析。取得以下 研究结果: 1.土壤中高pH、低有效Fe、高HCO3-含量是试验园桃树缺铁黄化的主要原因,而过多的施用氮、磷、钾等化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的养分平衡,加重了果树缺铁黄化的发生。 2.不同黄化程度的叶片活性铁含量差别明显,正常叶片明显高于黄化叶片,可以把活性铁作为缺铁诊断的一个指标。 3.随缺铁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下降,叶绿素a/b的值增大,净光合速率下降,蒸腾速率变化不明显。 4.施用叶绿灵(Fe—EDDHA)后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和活性铁的含量,促进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也得到明显改善。试验观察到桃树萌芽时施用Fe-EDDHA比晚期施用效果好,早期防治,桃树便有充足的时间补充养分,有利于延长复绿时间,光合作用产物积累就增多,从而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龙泉驿区果树缺铁黄化是伴随水果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在果业发展初期,该地区的果树未出现黄化现象,随着果农向果园索求更多的经济效益,破坏了该地区土壤养分的供应平衡,导致缺铁黄化,这就需要果农在今后的果树管理方面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生态效益。 同时在对现有的矫治缺铁黄化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对土壤采取补铁是一种在短时间内颇有成效的方法,但是不是长远之际,目前还没有找到即经济

陈华[5](2006)在《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水果生产中,柑桔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水果,在我国南方农村产业结构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柑桔也是重庆市栽培的重要水果。采后技术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新鲜水果蔬菜在消费前的损失率为15%~25%,有的甚至高达25%~80%,这种情况在热带地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显得尤为严重。 温度是影响果实代谢过程、品质与贮藏寿命的重要因子。通过适当的温度处理可有效保持果实的品质、延长贮藏寿命。本文通过温度等柑桔采后的对果实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关系深入调查分析,将会对提高长江柑桔带柑桔果园的整体生产水平,无公害柑桔园的建设等起重要的参考作用,也将对柑桔的采后生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从柑桔采后呼吸强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较长时间的室温贮藏对呼吸强度有刺激作用。但夏橙例外,可能与采收时温度条件有联系。初期贮藏温度较低(4℃)也对柑桔果实呼吸有刺激作用。 柑桔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强弱与活性氧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调节SOD活性的变化来控制活性氧的产生速率,清除柑桔贮藏过程中的自由基。不同膜保护酶在贮藏期间的变化超势也有差异,不同温度的贮存结果表明其中SOD和CAT(过氧化氢酶)在控制活性氧产生中的作用可能更大。POD(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则较为复杂。 间歇升温可以刺激柑桔呼吸强度的升高,膜保护酶活性的增强,同时抑制了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了果皮的电解质渗漏率,但间歇升温也消耗了较多的呼吸底物,其在柑桔果实贮藏中的利弊还应据实践中的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柑桔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在衰老进程中均不断下降,但可溶性糖则表现不一致,表明衰老进程中糖代谢和相互转化的复杂性。 乙酰水杨酸(ASA)处理可刺激贮藏初期呼吸强度的升高,对各种可溶性糖类的转化

樊红柱[6](2006)在《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与累积规律》文中指出营养元素是果实的主要组成成分和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它与蛋白质、脂类、核酸、维生素等密切相关,对植物各种生理过程的关键步骤起调控作用;同时,它对维持整个生态环境中养分资源稳定和平衡、增加农产品数量、提高品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改进人类各种营养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富士”苹果树为试材,定量分析了不同器官生长发育及各器官与其皮层、木质部中营养元素含量、累积季节性变化规律,以期探讨果树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吸收、转运和分配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苹果树生长发育规律从3月26日至9月21日,整株、地上部生物量逐渐增加,果实采收后整株、地上部生物量趋于平稳;7月30日以后,根系快速生长。幼果期苹果树体生物量为10.21㎏,皮层和木质部分别为2.14和7.07㎏,骨干枝生物量为各器官之首。果树新生器官(果实、叶片和新梢)中叶片生物量较高,为0.73㎏;果树根系结构组成中,以直径1.0~5.0㎝的根为主,且主要集中分布在20~40㎝土层中。各器官含水量总的趋势是幼嫩器官高于成龄器官,在同一土层中,根生物量随根直径减小而减小,其含水量相反;直径相同的根,其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苹果树体氮素养分特性果实收获后至休眠期根系吸收了大量的氮素储存在树体中,致使休眠期氮素在树体各器官中的含量达到最高。3月26日至7月30日,枝、干、根系皮层和木质部中氮含量迅速下降,而下降的这一部分氮素转移到新生器官以供叶、新梢与果实生长;之后迅速增加。生长季节内皮层氮含量枝>干>根系,木质部氮含量根系>枝>干,各器官皮层氮含量高于其木质部。氮累积在7月30日前变化很小,说明在此期间根系很少从土壤中吸收氮素,7月30日后急剧增加。新生器官中氮累积随物候期渐进而增加,年周期内叶片氮累积量占新生器官累积量比例较大。生长季节内果树从土壤中吸收氮素总量为172.3 kg/hm2,果实膨大期和收获后分别吸收氮素99.3 kg/hm2和73.0 kg/hm2,占吸收总量的58.8%与43.2 %。果园(苹果产量48.0 t /hm2)年推荐施纯氮229.7 kg/hm2,收获后基施氮素97.3 kg/hm2,7月前追施氮素132.4 kg/hm2。3.苹果树体磷素养分特性3月26日至7月30日,树体中磷含量随果树生长发育而不断下降,其原因一是储存的磷转移到新生器官中供叶与新梢的生长所需,二是在此期间根系没有从土壤中吸收磷。这就造成了磷含量下降,而磷的总累积量变化很小。皮层内磷含量与累积量在7月

徐定华[7](2005)在《柚类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体系研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种质资源的传统保存形式以田间种植为主,但是其容易受到自然气候、空间限制和管理经费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应用于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受到限制。近年来基于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起来的液氮超低温保存技术以其保存稳定、效率高、花费少等优点而被认为是目前植物资源长期保存的理想方法。本研究我们以鄂西地区特有柚类种质为试材,进行了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研究,以期建立起其长期、稳定的保存体系,为柚类资源和其他果树品种的长期保存提供技术借鉴,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对柚成年态茎段的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依据真菌孢子的萌发特点及不同生长时期对消毒剂敏感性不同的特性,以8月份左右的柚成年态茎段为试材,试验建立了一种有效的获得无菌外植体方法,即将3~4cm长柚茎段用70%酒精消毒30s,0.1%升汞溶液处理20min,材料放置2d后,相同浓度升汞溶液第二次处理20min。无菌水冲洗后,将材料切成0.5cm长带一腋芽茎段,接种至初代培养基。以这种方法消毒,外植体的污染率大大降低,获得了85.6%的成功率。对柚腋芽诱导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茎段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T+BA 2.0mg/L+GA30.5mg/L+NAA0.1mg/L+葡萄糖30g/L。待新梢长到1.0~1.5cm长时即进行继代培养,生长正常,其中没有观察到愈伤化现象。 2.对柚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起柚类茎尖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体系。试验以高浓度的蔗糖作为渗透性保护物质,以景阳白柚为试材进行预培养。结果表明,蔗糖的预培养方式以0.3M(1d)+0.5M(1d)+0.7M(1d)最好,保存成活率达81.4%;对玻璃化液(PVS2)的脱水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宜昌本地柚4号的处理结果表明其在0℃下脱水20min,可以取得72.2%的保存存活率,显着高于20℃下的处理;对4个柚品种的茎尖大小对保存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以大小为2.0~2.5mm的茎尖平均存活率要高于另外二者(1.0~1.5mm,3.0~3.5mm),为60.6%。再生植株的生根有效培养基配方是:1/2MT+NAA0.5mg/L+Suc40g/L,生根率达到90.6%。

张颖[8](2005)在《柿天然香料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柿天然香料提取为目的,以校园采摘的柿叶为开发研究对象,以水蒸气法、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贯通工艺为提取手段,深入开展了柿天然香料的提取和工艺研究并进行了应用。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我国香料工业增添了一个新品种,同时也为柿叶的深入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带动农民增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论文完成了以柿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气法、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柿叶精油、浸膏、净油等产品的系统研究和实验工作。首先以柿叶为原料进行水蒸气蒸馏预实验,水蒸气蒸馏正交试验、萃取条件的选择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叶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然后以柿叶为原料制备粗品,并分别研究了浸取溶剂、浸取时间、浸取温度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出溶剂浸提法提取柿叶浸膏、净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仍以柿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柿叶挥发油,进行了超临界CO2提取预实验,超临界提取正交试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超临界CO2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此外,还开展了柿天然香料在饮料行业中的应用。 根据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可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的最优整体工艺为:每次加水8倍(w/v),浸泡2h,回流20min,水蒸气蒸馏2h提取效果较好;对柿叶不同生长期、贮存期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0月份柿叶精油含量最高,干品随贮存期延长,含油量逐渐由3.71%(0个月)降至2.13%(12个月);溶剂法浸提挥发油的最优整体工艺为: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提取浸膏,以95%乙醇作溶剂,温度保持在60℃,固液比为1:15,分两次提取,第一次浸提2.5h,第二次1.5h时提取效果较好,4h就能达到从柿叶中提取挥发油的最佳效果,其最高产率可达9.05%,净油的提取工艺采用浸膏与95%乙醇比为1:5将60℃乙醇倒入熔化的浸膏后,从该温度下搅拌至室温或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冰箱中-10℃冷却10h,过滤后在真空度为93.1kpa下减压去除溶剂。;超临界法提取挥发油的最优整体工艺为:萃取压力18.0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 kg·h-1,

韩诗畴,黄鸿,唐飞燕,吴华,林琼芳,毛润乾,曾炳坤[9](2001)在《沙田柚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文中研究指明介绍沙田柚优质高产栽培竹理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其综合治理原理与技术措施。

刘艳玲[10](2001)在《柑桔体细胞杂种育性和柚瘪籽果实发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柑桔种间体细胞杂种[粗柠檬(C.jambhiri)+“哈姆林”甜橙(C.sinensis)](简称HR)为试材,对其开花特性、花粉育性及贮藏条件进行了研究。为了使柚瘪籽果实生产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以晚白柚为试材开展了多种处理的HR授粉实验,并对三倍体种子的败育过程及GA、ABA含量进行了观察、检测,最后对果实品质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HR的花有三种类型:完全花、雌蕊败育花和畸形花,其比例差异很大。 2.HR花粉染色活力、萌发力、每花药含花粉粒数分别为77.41%、15.31%、1922.40,其育性介于双亲之间。HR小花粉的比例(25.67%)远远高于两亲本(“哈姆林”甜橙为0.7%,粗柠檬为3.80%)。 3.HR花粉贮藏的较适条件为:低温(-20℃)、低湿(<50%)、真空。贮藏1年后,HR花粉生活力下降至8~10%。 4.HR贮藏花粉的平均座果率为45.75%,与新鲜花粉的座果率(49.50%)差异不显着。 5.对HR授粉果种子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1)种子的倍性不一,发育进程不一致,即使是同一倍性的三倍体种子发育进程也不一致:(2)三倍体合子胚的退化主要表现为子叶的退化;(3)三倍体合子胚集中败育的时期为:授粉后90~110天。 6.HR授粉果实中GA、ABA的动态。随着四倍体胚乳的异常发育、败育等,三倍体合子胚从授粉后80天陆续败育,种子中GA含量下降,ABA的含量上升;果肉中GA含量波动较大,先上升后下降,而ABA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缓慢上升。 7.HR授粉果显着降低了果实内饱满种子数,提高了单果重,改善了品质;显着提高了固酸比、糖酸比,改善了晚白柚的风味。

二、贮存柑桔的好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贮存柑桔的好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肥胖概述
        1.1.1 肥胖的危害
        1.1.2 肥胖产生的原因
        1.1.3 减肥可能的机理
    1.2 肥胖与肠道菌群
        1.2.1 肠道菌群概述
        1.2.2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
    1.3 肥胖与氧化应激
        1.3.1 氧化应激概述
        1.3.2 肥胖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1.4 常规的减肥方法及缺点
    1.5 柑桔精油
        1.5.1 柑桔精油概述
        1.5.2 柑桔精油减肥降脂研究现状
    1.6 β-环糊精微胶囊概述
        1.6.1 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
        1.6.2 β-环糊精微胶囊研究进展
    1.7 结语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预期达到的目的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甜橙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和特性表征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甜橙精油微胶囊的制备
        3.3.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3.3.3 甜橙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优化
        3.3.4 粒径的测定和微观形态的观察
        3.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3.6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3.3.7 GC-MS分析
        3.3.8体外释放实验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3.5.1 甜橙精油标准曲线的绘制
        3.5.2单因素实验
        3.5.3响应面优化实验
        3.5.4 甜橙精油微胶囊的粒径和微观形态
        3.5.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3.5.6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3.5.7 GC-MS分析
        3.5.8 甜橙精油微胶囊的体外释放性能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动物的饲养
        4.3.2 肥胖大鼠模型的诱导和饮食干预
        4.3.3 动物样品组织的采集
        4.3.4 生化指标的测定
        4.3.5 动物样品组织学分析
        4.3.6 RNA的提取和荧光定量分析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4.5.1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体重的影响
        4.5.2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食量和能量摄入量的影响
        4.5.3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脂肪率和肝脏系数的影响
        4.5.4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5.5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4.5.6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4.5.7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白色脂肪组织形态的影响
        4.5.8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血清胰岛素、瘦素和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
        4.5.9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5.10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5.11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产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不同表型SD大鼠肠道菌群的物种分布规律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动物的饲养
        5.3.2 肥胖大鼠模型的诱导和饮食干预
        5.3.3 动物样品组织的采集
        5.3.4 大鼠血清中血脂的测定
        5.3.5 大鼠血清内毒素的测定
        5.3.6 大鼠肠道菌群16SrDNA序列的测定
    5.4 数据处理
    5.5 结果与分析
        5.5.1 不同表型的SD大鼠体重增量和食量的变化
        5.5.2 不同表型的SD大鼠的脂肪率和肝脏系数
        5.5.3 不同表型的SD大鼠的血脂水平
        5.5.4 不同表型的SD大鼠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分析
        5.5.5 不同表型的SD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甜橙精油微胶囊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型SD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试剂
        6.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实验动物的饲养
        6.3.2 肥胖大鼠模型的诱导和饮食干预
        6.3.3 动物样品组织的采集
        6.3.4 大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6.3.5 大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6.3.6 大鼠组织中羰基化蛋白质(PC)含量的测定
        6.3.7 大鼠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
        6.3.8 大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6.3.9 大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6.3.10 RNA的提取和荧光定量分析
    6.4 数据处理
    6.5 结果与分析
        6.5.1 大鼠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
        6.5.2 大鼠组织中羰基化蛋白质(PC)的含量
        6.5.3 大鼠组织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
        6.5.4 大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6.5.5 大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6.5.6 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中Nrf2 基因的表达
        6.5.7 大鼠脂肪率和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2)柑橘衰退病毒的血清学特性分析及其诱导寄主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柑橘衰退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柑橘衰退病的危害
        1.2.2 柑橘衰退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2.2.1 柑橘衰退病毒的传播和寄主范围
        1.2.2.2 柑橘衰退病毒的株系分化
        1.2.3 柑橘衰退病毒的分子特性
        1.2.4 柑橘衰退病毒的检测技术
        1.2.4.1 生物学鉴定
        1.2.4.2 柑橘衰退病毒的抗体制备及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1.2.4.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2.5 柑橘衰退病毒的防治
        1.2.5.1 CTV的脱除技术
        1.2.5.2 弱毒株系的交叉保护
        1.2.5.3 抗病毒基因工程
    1.3 柑橘衰退病毒与寄主互作的研究进展
        1.3.1 柑橘衰退病毒引起的症状特征
        1.3.2 柑橘衰退病毒的细胞病理学研究
    1.4 差异基因筛选方法
        1.4.1 差别筛选
        1.4.2 mRNA差异显示技术
        1.4.3 基于差减杂交的筛选方法
        1.4.3.1 代表性差异分析
        1.4.3.2 抑制差减杂交
        1.4.4 抑制差减杂交方法的原理与技术路线
        1.4.4.1 SSH技术的基本原理
        1.4.4.2 SSH的主要技术流程
        1.4.4.3 SSH技术的优缺点评价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CTV抗体制备及检测效果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抗体、细胞及免疫动物
        2.2.2 植物材料
        2.2.3 主要试剂
        2.2.4 毒源材料的确定
        2.2.5 病毒提纯
        2.2.5.1 病毒提纯方法
        2.2.5.2 病毒提纯效果分析
        2.2.6 多克隆抗体制备
        2.2.6.1 免疫方案
        2.2.6.2 抗血清的收集和保存
        2.2.6.3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2.2.7 单克隆抗体制备
        2.2.7.1 小鼠免疫
        2.2.7.2 SP2/0骨髓瘤细胞的活化及瘤细胞的制备
        2.2.7.3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2.2.7.4 饲养细胞的制备
        2.2.7.5 细胞融合
        2.2.7.6 分泌抗CTV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2.2.7.7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2.2.8 抗体的检测应用及检测效果分析
        2.2.8.1 PAS-ELISA法
        2.2.8.2 斑点免疫印迹法
        2.2.8.3 直接组织印迹法
        2.2.8.4 三抗体夹心ELISA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毒源材料的确定
        2.3.1.1 不同柑橘样品CTV的PAS-ELISA检测结果
        2.3.1.2 不同时期采集柑橘样品CTV的PAS-ELISA检测效果
        2.3.1.3 柑橘不同组织CTV的PAS-ELISA检测效果
        2.3.1.4 柑橘样品CTV的RT-PCR检测结果
        2.3.2 病毒提纯及提纯效果分析
        2.3.2.1 蔗糖密度梯度和硫酸铯密度梯度离心后CTV在离心管中的分布
        2.3.2.2 提纯病毒粒子的形态观察
        2.3.2.3 两种方法提纯病毒的SDS-PAGE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
        2.3.2.4 两种方法提纯病毒的纯度和产量比较
        2.3.3 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检测应用
        2.3.3.1 多克隆抗体的效价
        2.3.3.2 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2.3.3.3 PAS-ELISA检测的最适条件
        2.3.3.4 PAS-ELISA检测田间柑橘样品CTV的结果
        2.3.3.5 DIBA和DTBIA法检测的适宜条件及其检测田间柑橘样品CTV的结果
        2.3.4 单克隆抗体的性质及检测效果分析
        2.3.4.1 分泌抗CTV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结果
        2.3.4.2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
        2.3.4.3 单克隆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结果
        2.3.4.4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2.3.4.5 TAS-ELISA法检测的最适条件及检测灵敏度
        2.3.4.6 TAS-ELISA检测田间柑橘样品CTV的结果
        2.3.4.7 DIBA法检测的检测灵敏度及检测田间柑橘样品CTV的效果
        2.3.4.8 PAS-ELISA法和TAS-ELISA法检测效果比较
        2.3.4.9 4株单克隆抗体对不同来源柑橘样品CTV的初步鉴定
    2.4 讨论
        2.4.1 毒源材料的确定
        2.4.2 病毒提纯
        2.4.3 抗体制备及检测效果分析
第三章 CTV分离物HB1的血清学性状及其CP基因的分子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病毒分离物及抗体
        3.2.2 质粒、菌株及主要试剂
        3.2.3 CTV-HB1的生物学鉴定
        3.2.4 CTV-HB1的血清学特性
        3.2.5 CTV-HB1 CP基因的RFLP分析
        3.2.5.1 总RNA的提取
        3.2.5.2 引物设计
        3.2.5.3 RT-PCR检测
        3.2.5.4 CTV-HB1 CP基因的PCR-RFLP分析
        3.2.6 CTV-HB1 CP基因的克隆、PCR-SSCP分析、测序及序列分析
        3.2.6.1 DNA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3.2.6.2 CP基因克隆
        3.2.6.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3.2.6.4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和纯化
        3.2.6.5 HB1-CTV CP基因的PCR-SSCP分析
        3.2.6.6 HB1-CTV CP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3.2.7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产物的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
        3.2.7.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2.7.2 原核表达
        3.2.7.3 SDS-PAGE电泳检测
        3.2.7.4 CTV-HB1重组外壳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TV-HB1的血清学特性
        3.3.2 CTV-HB1在指示植物上的症状表现
        3.3.3 CTV-HB1 CP基因的RFLP分析结果
        3.3.3.1 总RNA的质量检测
        3.3.3.2 CTV-HB1的RT-PCR检测结果
        3.3.3.3 CTV-HB1 CP基因的PCR-RFLP分析
        3.3.4 CTV-HB1 CP基因的SSCP分析及序列测定
        3.3.4.1 CTV-HB1 CP基因的克隆
        3.3.4.2 CTV-HB1 CP基因的SSCP分析
        3.3.4.3 CTV-HB1 CP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3.3.5 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检测和Western blot分析
        3.3.5.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3.3.5.2 CTV-HB1 CP基因在E.coli中的诱导表达
        3.3.5.3 E.coli中诱导表达CTV-HB1重组外壳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3.3.6 不同来源抗体检测CTV-HB1重组外壳蛋白和提纯病毒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3.3.7 序列分析及可能抗原表位的推测
    3.4 讨论
        3.4.1 我国发生CTV分离物的血清学特性
        3.4.2 CTV-HB1 CP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
        3.4.3 CTV-HB1重组外壳蛋白的诱导表达和Western blot分析
        3.4.4 序列分析及可能抗原表位的推测
第四章 柑橘衰退病毒对离体培养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植物材料、病毒分离物及抗体
        4.2.2 主要试剂
        4.2.3 生物学症状观察
        4.2.4 植物组织来源及外植体的准备
        4.2.5 培养基制备和培养条件
        4.2.6 柑橘离体培养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4.2.6.1 启动培养基的筛选
        4.2.6.2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4.2.6.3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4.2.7 柑橘离体植株的再生及移栽
        4.2.7.1 茎段培养
        4.2.7.2 生根培养
        4.2.7.3 驯化和移栽
        4.2.8 不同培养时期柑橘离体植株中CTV的效价测定
        4.2.8.1 TAS-ELISA检测
        4.2.8.2 IC-RT- PCR检测
        4.2.9 不同培养时期柑橘离体植株中CTV的嫁接传染力测定
        4.2.10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TV-YC在不同指示植物上的生物学症状表现
        4.3.2 不同柑橘品种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4.3.2.1 启动培养基对不同柑橘品种茎段初代培养腋芽萌发的影响
        4.3.2.2 继代培养基对不同柑橘品种离体植株增殖的影响
        4.3.2.3 生根培养基对不同柑橘品种离体植株生根的影响
        4.3.3 CTV对离体培养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4.3.3.1 CTV-YC对来自幼年态柑橘离体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3.3.2 CTV对来自成年态柑橘离体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3.4 CTV-YC对来自幼年态柑橘离体植株生根的影响
        4.3.5 柑橘离体植株中CTV效价的变化动态
        4.3.5.1 不同培养时期柑橘离体植株中CTV的TAS-ELISA检测结果
        4.3.5.2 不同培养时期柑橘离体植株中CTV-YC的IC-RT-PCR检测结果
        4.3.6 柑橘离体植株中CTV嫁接传染力的变化动态
    4.4 讨论
        4.4.1 柑橘离体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4.4.2 CTV对离体培养柑橘生长发育和生根的影响
        4.4.3 柑橘离体植株中CTV效价和嫁接传染力的变化动态
第五章 CTV诱导墨西哥来檬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及处理
        5.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5.2.3 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
        5.2.4 抑制差减杂交
        5.2.4.1 第一链cDNA合成
        5.2.4.2 第二链cDNA合成
        5.2.4.3 RsaⅠ酶切
        5.2.4.4 接头连接
        5.2.4.5 差减杂交
        5.2.4.6 两次PCR选择性扩增
        5.2.5 差减文库生成
        5.2.6 差减文库筛选
        5.2.6.1 插入片段的扩增及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膜的制备
        5.2.6.2 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
        5.2.6.3 差异表达克隆选取
        5.2.6.4 序列同源性检索
        5.2.7 差异表达片段的Northern杂交验证
        5.2.7.1 Northern杂交膜的制备
        5.2.7.2 Northern杂交步骤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差减文库构建
        5.3.1.1 Tester和Driver样品总RNA质量检测
        5.3.1.2 mRNA质量检测
        5.3.1.3 cDNA合成检测结果
        5.3.1.4 接头连接及连接效率检测
        5.3.1.5 差减杂交产物的选择性PCR扩增结果
        5.3.1.6 差减文库插入片段的PCR检测
        5.3.2 部分差异表达片段的Northern杂交验证
        5.3.3 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分析及功能分类
        5.3.3.1 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分析
        5.3.3.2 差异表达片段的基因功能分类
    5.4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附录B:PET-28载体信息
附录C:差减文库所用接头和引物信息
附录D: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或已接受文章
致谢

(3)广西水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绪论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水果产业化的内涵、特征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广西水果产业的现状分析
    一、广西水果概况
    二、广西水果品种结构情况及产业现状
        (一)、广西主要南亚热带水果品种结构情况及特点
        (二)、广西水果产业现状
    三、广西水果产业优势分析
        (一) 气候优势
        (二) 品种资源优势
        (三)、土地资源优势
        (四)、市场优势
        (五)、加工和运销优势
第二章 广西水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广西水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果生产方面
        (二)、水果销售方面
        (三)、水果加工方面
        (四)、水果流通方面
    二、国外水果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一)、美国的水果产业
        (二)、新西兰的水果产业
        (三)、巴西的水果产业
第三章 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分析
    一、广西水果业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思路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规划及主导品种布局
    二、广西水果产业发展的重点及主要对策
        (一)、加快品种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名特优品种
        (二)、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果品质量
        (三)、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四)、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实现水果产业全面升级
        (五)、加强果品销售体系建设
        (六)、建立水果生产出口基地,逐步与国际接轨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龙泉桃树缺铁黄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植物的铁元素营养代谢
        2.1.1 铁的主要生理功能
        2.1.2 铁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存在形态
        2.1.3 植物对铁的吸收
        2.1.4 植物对铁的运输
    2.2 植物缺铁的危害及表现
    2.3 影响植物缺铁黄化的因素
        2.3.1 土壤和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
        2.3.2 土壤其它因素
        2.3.3 铁素营养的基因型
        2.3.4 栽培管理因子
    2.4 诊断技术
        2.4.1 外形诊断
        2.4.2 土壤分析
        2.4.3 叶片营养分析
        2.4.4 其他诊断技术
    2.5 缺铁黄化症的矫治技术
        2.5.1 选用或靠接铁抗性砧木品种
        2.5.2 土施铁肥
        2.5.3 叶面喷铁
        2.5.4 根系输铁
        2.5.5 树干施铁
        2.5.6 土壤改良
        2.5.7 其他措施
3 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点的选取及其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材料及黄化分级标准
    3.4 试验方法
        3.4.1 实地观测
        3.4.2 缺铁黄化症的主要原因
        3.4.3 缺铁对桃树叶片的影响
        3.4.4 缺铁黄化的防治试验
    3.5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5.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3.5.2 叶片的采集
        3.5.3 果实采集
    3.6 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
        3.6.1 土壤分析
        3.6.2 叶片分析
        3.6.3 光合特性
        3.6.4 果实分析
        3.6.5 黄化指数
    3.7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地观察和叶绿素及土壤速测
        4.1.1 龙泉果园黄化现象的观察结果
        4.1.2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速测结果
        4.1.3 土壤化学性质速测结果
    4.2 土壤分析
        4.2.1 土壤pH值
        4.2.2 土壤有机质
        4.2.3 土壤氮、磷、钾
        4.2.4 土壤有效铁及其它微量元素
        4.2.5 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
    4.3 叶片分析
    4.4 综合分析
    4.5 缺铁黄化对叶片的影响
        4.5.1 缺铁黄化对叶片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4.5.2 缺铁黄化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4.5.3 缺铁黄化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4.6 缺铁黄化的矫治实验
        4.6.1 复绿效果及叶绿素含量变化
        4.6.2 对叶片发育和酶活性的影响
        4.6.3 对增产效果及果品的影响
        4.6.4 施用叶绿灵后的经济效益分析
5 讨论
    5.1 桃树缺铁黄化的土壤因子
    5.2 关于叶片的含铁量与失绿黄化
    5.3 生理生化及组织化学分析
    5.4 关于缺铁黄化防治药剂中FE的价态
    5.5 对叶绿灵的用量及有效周期的测定
6 结论
7 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5)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采后生理及贮藏
    1.2 温度与果实贮藏生理
        1.2.1 果实的呼吸强度
        1.2.2 适当的预冷
        1.2.3 冷冲击处理
        1.2.4 贮前热处理
        1.2.5 间歇升温处理
    1.3 植物生长物质与果实贮藏生理
        1.3.1 脱落酸(ABA)
        1.3.2 细胞分裂素(CTK)
        1.3.3 赤霉素(GA)
        1.3.4 生长素(IAA)
        1.3.5 水杨酸(SA)
    1.4 保护酶,活性氧与果实贮藏和衰老
        1.4.1 保护酶
        1.4.2 活性氧(Active oxygen,简称AO)
        1.4.3 植保素(Phytoalexin,PA)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采样地点
        3.1.1 奉节县
        3.1.2 忠县
        3.1.3 长寿县
    3.2 测定方法
        3.2.1 Vc含量的测定
        3.2.2 可溶性蛋白质及热稳定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2.3 电解质渗漏率的测定
        3.2.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5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2.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3.2.7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3.2.8 可溶性总糖及其组分的测定
        3.2.9 脯氨酸的测定
        3.2.10 呼吸强度的测定
        3.2.11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2.12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2.13 活性氧(O_2~(?))产生速率的测定
        3.2.1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柑桔采后的营养与生理特点
    4.2 温度对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4.2.1 柑桔采后呼吸强度的变化
        4.2.2 柑桔采后SOD和活性氧的变化
        4.2.3 不同温度对柑桔膜保护酶与活性氧的影响
    4.3 间歇升温对柑桔果实的效应
        4.3.1 对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4.3.2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4.4 柑桔离体叶片在衰老进程中的变化
    4.5 ASA对柑桔采后生理的影响
        4.5.1 ASA对柑桔采后呼吸强度的影响
        4.5.2 ASA对柑桔糖含量的影响
        4.5.3 ASA对柑桔品质的影响
        4.5.4 ASA对柑桔膜保护酶等的影响
    4.6 ASA对柑桔叶片蛋白和细胞SOD活性的影响
        4.6.1 对叶片细胞热稳定蛋白的影响
        4.6.2 对叶片SOD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温度对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5.1.2 ASA对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5.2 小结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致谢

(6)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与累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果树钙素营养研究进展
第二章 苹果树氮素吸收利用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苹果树磷素吸收利用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苹果树钾素吸收利用与累积年周期变化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幼果期富士苹果树体钙定量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
第六章 苹果树体中、微量元素含量与累积规律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柚类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体系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性
    1.2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方法的研究
        1.2.1 一般保存
        1.2.2 缓慢生长法保存
        1.2.3 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
        1.2.4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过程中遗传变异的研究
    1.3 柚类种质资源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2.2.2 抽成年态茎段离体培养
        2.2.3 试管苗生根培养
        2.2.4 茎尖超低温保存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消毒方式对获得无菌外植体的影响
    3.2 茎段离体培养基的筛选
    3.3 茎尖玻璃化法保存
        3.3.1 蔗糖预培养对保存成活率的影响
        3.3.2 PVS_2处理对保存成活率的影响
        3.3.3 抽茎尖大小对保存成活率的影响
        3.3.4 培养材料的植株再生
4 讨论
    4.1 离体保存材料的获得
    4.2 预培养方式的选择
    4.3 冷冻保护液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8)柿天然香料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柿的综合利用现况
        1.1.1 柿的概述
        1.1.2 开发利用现状
        1.1.3 柿香提取的意义
    1.2 天然植物香料的研究现状
        1.2.1 天然植物香料概述
        1.2.2 天然植物香料的化学组成
    1.3 天然植物香料提取方法
        1.3.1 水蒸气蒸馏法
        1.3.2 浸提法
        1.3.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3.4 其他提取方法
    1.4 香精香料工业发展趋势
    1.5 天然精油的分析与鉴定
        1.5.1 概述
        1.5.2 精油成分分离方法
        1.5.3 精油的鉴定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叶精油的工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验药品及仪器
        2.2.2 实验工艺流程
        2.2.3 柿叶精油的提取实验方案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2.3.2 不同生长期柿叶精油含量的测定
        2.3.3 不同贮存期柿叶精油含量测定
        2.3.4 不同器官精油提取的结果
        2.3.5 柿叶精油成分分析
        2.3.6 柿叶精油的物理常数测定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浸提法提取柿叶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来源及仪器设备
        3.2.2 柿叶浸膏提取的工艺流程
        3.2.3 柿叶净油的提取工艺流程
        3.2.4 柿叶挥发油提取的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原料的预提取
        3.3.2 影响柿叶浸膏提取的因素
        3.3.3 影响柿叶净油提取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柿叶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验药品及仪器
        4.2.2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设备流程图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萃取压力的影响
        4.3.2 萃取温度的影啊
        4.3.3 CO_2流量的影响
        4.3.4 萃取时间的影响
        4.3.5 正交实验
        4.3.6 柿叶精油的GC-MS分析
    4.4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柿叶天然香料的差异性研究
        4.4.1 三种制备方法所得产品的比较
        4.4.2 主要系列产品质量指标
    4.5 小结
第五章 柿天然香料的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柿天然香精的配制
    5.3 柿天然香料在饮料中的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柑桔体细胞杂种育性和柚瘪籽果实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原生质体融合在柑桔育种上的作用
        1.2 体细胞杂种的农艺性状
        1.3 柚的生产现状
        1.4 柚瘪籽果实生产的可行
        1.5 种子与果实发育
    2 课题的提出
    3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HR育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HR开花物候期与开花特性观察
        1.2 HR花粉育性
        1.2.1 花粉染色力
        1.2.2 花粉发芽实验
        1.2.3 花粉粒数/花药
        1.2.4 花粉形态及大小的观察
        1.3 HR花粉贮藏
        1.4 HR贮藏花粉的授粉试验
        1.4.1 对晚白柚的疏花处理
        1.4.2 授粉试验
        1.4.3 座果率调查
        1.5 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HR开花物候期与开花特性
        2.1.1 HR的开花物候期
        2.1.2 HR花的形态特征与开花特性
        2.2 HR花粉育性
        2.2.1 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
        2.2.2 花粉离体萌发的萌发势
        2.2.3 HR花粉育性
        2.3 HR花粉贮藏
        2.3.1 贮藏方法与花粉生活力
        2.3.2 不同吸湿时间与花粉生活力
        2.4 HR贮藏花粉的授粉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3.1 HR育性正常,可作为育种(或授粉)的中间材料
        3.2 HR花粉的贮藏条件
        3.3 HR授粉技术
第二部分 柚瘪籽果实发育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HR授粉果实及种子的发育动态
        1.1.1 HR授粉果实发育特点
        1.1.1.1 果实生长调查
        1.1.1.2 果实生长曲线的绘制
        1.1.1.3 HR授粉果的激素处理
        1.1.2 HR授粉果种子发育过程的观察
        1.2 HR授粉果实发育过程中GA、ABA的动态
        1.2.1 样品采集
        1.2.2 激素测定
        1.3 品质测定
        1.3.1 外观品质
        1.3.2 内质
        1.3.3 耐贮性
        1.4 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HR授粉果实及种子的发育动态
        2.1.1 HR授粉果实的发育特点
        2.1.1.1 HR授粉果实生长曲线
        2.1.1.2 果实各组织的发育动态
        2.1.2 HR授粉果种子的发育过程
        2.2 HR授粉果实发育过程中GA、ABA的动态
        2.2.1 HR授粉果实中GA、ABA的动态
        2.2.2 HR授粉果果肉中GA、ABA的动态
        2.3 HR授粉果的品质测定
        2.3.1 HR授粉果与对照果的品质比较
        2.3.1.1 果形与单果重
        2.3.1.2 种子数
        2.3.1.3 单果重与种子数的关系
        2.3.1.4 内部品质
        2.3.1.5 耐贮性
        2.3.2 HR授粉果不同处理间品质比较
        2.3.2.1 HR贮藏花粉与新鲜花粉授粉果的品质比较
        2.3.2.2 HRN与HS授粉果之间的品质比较
        2.3.2.3 激素处理果与HRN授粉果的品质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3.1 HR授粉果种子的发育
        3.2 种子中GA、ABA含量与其胚胎发育的关系
        3.3 HR授粉果的单果重和果实品质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致谢

四、贮存柑桔的好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D]. 李大虎. 西南大学, 2019(01)
  • [2]柑橘衰退病毒的血清学特性分析及其诱导寄主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D]. 王彩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3]广西水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秦建丽. 广西大学, 2006(12)
  • [4]龙泉桃树缺铁黄化的研究[D]. 傅伟军. 四川大学, 2006(03)
  • [5]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桔采后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陈华. 西南大学, 2006(12)
  • [6]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与累积规律[D]. 樊红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柚类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体系研究初探[D]. 徐定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8]柿天然香料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D]. 张颖.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4)
  • [9]沙田柚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治理[J]. 韩诗畴,黄鸿,唐飞燕,吴华,林琼芳,毛润乾,曾炳坤. 生态科学, 2001(03)
  • [10]柑桔体细胞杂种育性和柚瘪籽果实发育的研究[D]. 刘艳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1(03)

标签:;  ;  ;  ;  ;  

储存柑橘的好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