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普利对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一、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病人一氧化氮水平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邹玲[1](2020)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肾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8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每晚一次,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口服每晚一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月后动脉硬化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斑块积分、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治疗效果要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值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Hcy值较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Hcy值对比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压及甘油三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肾功能,且比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改善更明显。

杨冬梅,张璐,张念彩[2](2020)在《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西拉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西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活性物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厚度、斑块长度变化情况,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IMT、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ET、AngⅡ、IMT、斑块厚度和斑块长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BP、DBP、ET、AngⅡ、IMT、斑块厚度和斑块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O浓度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调节血管活性物质表达,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3](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白鹭[4](2011)在《褪黑素与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大鼠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褪黑素及西拉普利对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基底前脑(Meynert基核、斜角带核垂直支)和海马两个亚区(CA1、CA3)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式。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个组:假手术组、高血压组、褪黑素组和西拉普利组,在建立肾性高血压模型及进行相应处理方式后,定期测量大鼠的血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检验方法观察Bax及Bcl-2阳性细胞数的变化、TUNEL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发生凋亡的趋势。结果高血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基底前脑及海马各亚区TUNEL阳性细胞数和Bax阳性细胞数显着上升,而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学习记忆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西拉普利组大鼠较高血压组大鼠的血压明显下降(p<0.05),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Bcl-2/Bax比值上升,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学习记忆能力得以明显提高(p<0.05);褪黑素组大鼠与高血压组大鼠比较血压稍下降(p>0.05),与西拉普利组大鼠的血压值比较明显升高(p<0.05),褪黑素组大鼠与高血压组比较Bax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减少(p>0.05),Bcl-2的阳性细胞数显着增加(p<0.05), Bcl-2/Bax明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5),并且学习记忆能力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西拉普利治疗可调整肾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至正常水平,阻止Meynert基底核、斜角带核垂直支及海马CA1、CA3区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质和凋亡基因Bax表达水平比例失常而引发的细胞凋亡过度,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褪黑素干预后,血压下降不明显,但是能调节Bax和Bcl-2蛋白表达,纠正细胞凋亡过度,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提示联合应用西拉普利与褪黑素可能是早期防治高血压及其脑并发症的一种具有潜力的药物配伍干预方案。

邵敏[5](2003)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评价和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检测高血压病人血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型利钠肽(CNP)的含量作为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观察这些指标在高血压病人血中浓度的变化。并分别应用这两种药物对轻中度(1级和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这些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两种药物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以及降压疗效。 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入高血压组并按随机排列表随机分为2亚组:A组48例,予硝苯地平控释剂30mg/d;B组48例,予西拉普利2.5mg/d或5mg/d。均于8AM左右顿服,疗程均为4周。选择4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人入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血检测有关指标。用ELISA法测定观察对象血清sICAM-1的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CNP和IL-6含量;用硝酸还原比色法测NO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MDA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比色法测SOD水平。观察这些指标与血压水平的关系及硝苯地平控释剂、西拉普利治疗4周对这些指标的影响。 结果:(1)EH患者血中sICAM-1、IL-6、MDA、ET含量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NO、CNP水平和SOD活性则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血压水平的升高,EH2级(高血压病2级)患者血中sICAM-1、IL-6、MDA、ET含量较EH1级(高血压病1级)明显增高(P<0.05);EH2级NO、CNP水平和SOD活性较EH1显着减低(P<0.05);(2)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EH患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者血ET、SICAM一l、IL一6、MDA含量和SBP、DBP、MAP呈显着正相关(P<0.01);NO、CNP、SOD与SBP、DBP、MAP呈显着负相关(P<0.01);(3)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均可显着降低血中SICAM一1、IL一6、ET和MDA的水平(P<0.05),升高NO、CNP的水平和SOD活性(P<0.05),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5);(4)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的总有效率85.42%,西拉普利降压的总有效率81.25%,两药降压疗效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 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着氧化性损伤及内源性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减低;(2) 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存在着CNP/ET、NO/E丁平衡失调;(3)sICAM一1和工L一6是炎症性标志物,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存在着SICAM一1和IL一6的高表达,提示高血压病人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白细胞粘附的增加;(4)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可改善上述氧化性损伤及内皮功能。提示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可以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因而对EH患者的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5)本实验提示: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疗效,而且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并不逊于西拉普利。

宁晓红,朱文玲,朱广瑾[6](2001)在《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比较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Griess法、放免法及 EL ISA的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 - 1及粘附分子 ICAM- 1的水平 ,并比较服药前后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 - 1及粘附分子 ICAM- 1的水平的变化。结果 复方降压片、西拉普利均能够使原发高血压病人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升高 ,对血浆内皮素 - 1和粘附分子 ICAM- 1的水平没有影响。结论 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都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张婧妍[7](2019)在《平肝脉通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BPV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观察平肝脉通片联合氨氯地平片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改善。2.观察平肝脉通片联合氨氯地平片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改善是否优于单用氨氯地平。方法:将确诊为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一天一到两粒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则采用联合平肝脉通片治疗,6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予以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夜间SBP等基础血压,24h舒张压变异(24hDBPCV)血压变异性指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P<0.05)。结论:平肝脉通片辅助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显着,可降低患者白天收缩压血压变异系数。

马慧[8](2017)在《普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常见的具有潜在致死危险的慢性血管退行性疾病,一旦破裂,死亡率超过85%。在美国,AAA在65岁以上的男性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到6%-9%,而每年因AAA破裂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0.8%。目前由于对AAA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临床上一旦发现AAA,即采用危险性很高的手术治疗切除AAA,以预防瘤体的破裂而致命。由于AAA具备危害性大、内科治疗效果差及外科手术风险高等临床特征,因此从AAA的发病机制着手,找到致AAA的危险因素,进而预防AAA的形成和破裂,具有重要意义。机制上,AAA是由于动脉中层弹力蛋白破坏、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凋亡、代偿性胶原蛋白沉积等而引起腹主动脉管壁的永久性扩张。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和基质降解是引起AAA的关键因素。例如,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能上调氧化应激,从而启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基因转录,最终导致AAA形成。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除了具有强效降脂作用外,还能通过抑制VSMC增殖、阻止内皮细胞黏附、改善内皮功能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他汀类药物也可引起不良作用,例如胰岛素抵抗、肝酶升高、骨骼肌毒性和心肌萎缩。然而,现有的研究结果中他汀类药物对AAA的作用尚存在分歧。例如,普伐他汀在低剂量(5mg/kg/day)时可以抑制脑动脉瘤的形成,而在高剂量(25mg/kg/day和50mg/kg/day)时则促进雌激素敲除大鼠脑动脉瘤的形成。与之不同的是,辛伐他汀抑制了 AngⅡ所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AAA的形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AAA无影响。AMP 活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真核生物能量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它含有α、β、γ三种亚单位,其中αα是催化亚单位,β和γ是调节亚单位。前期研究发现吸烟的主要活性成分尼古丁可激活AMPK,最终导致了 Apoe-/-小鼠AAA形成;普伐他汀在骨骼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能激活AMPK,提示普伐他汀可能促进AAA形成。激活蛋白2α(Activator protein 2α,AP-2α)是AP-2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研究发现敲除AP-2转录因子的小鼠由于异常发育在出生之后就会死亡,提示AP-2转录因子对哺乳动物是必不可少的。Park等人研究认为神经生长因子能活化转录因子AP-2α依赖的MMP-2的基因转录,引起内皮细胞侵润,最终促进血管形成。前期研究发现AMPKα2作为AP-2α转录因子的上游激酶,能磷酸化转录因子AP-2α的第219个丝氨酸残基(AP-2α protein at serine 219,AP-2α-S219);阿司匹林可激活AMPK,从而增加了 AP-2α转录因子的表达,最终发挥稳定易损性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结果中他汀类药物对AAA的作用仍然存在分歧,且有关普伐他汀在AngⅡ所诱导的Apoe-/-小鼠AAA中的作用尚无研究报道。因此,应用AngⅡ诱导的Apoe-/-小鼠的AAA模型,探讨普伐他汀对AAA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目的(1)观察普伐他汀在持续灌注Ang Ⅱ所诱导的Apoe-/-小鼠AAA形成中的作用;(2)探讨普伐他汀促进AAA形成的分子机制。3方法3.1构建AMPK或者AP-2 α慢病毒载体根据三个不同序列的AMPK shRNA或者AP-2α shRNA,转染小鼠VSMCs验证AMPK或者转录因子AP-2α干扰效果,筛选干扰效果最优的shRNA序列构建慢病毒载体。3.2动物模型的建立体内动物实验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观察普伐他汀对Ang Ⅱ所诱导的Apoe--/-小鼠AAA的影响。选取8-12周龄(体重20-25克)雄性Apoe-/-小鼠91只,先用普伐他汀(50mg/kg/day)喂养小鼠4周,然后将生理盐水或者AngⅡ(0.72mg/kg/day或者1.44mg/kg/day)装入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中,将渗透压泵埋于小鼠皮下持续恒速泵入28天,并持续给予普伐他汀。全程给予普通饮食喂养。8周后实验结束,小鼠予以安乐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应用干扰AMPK或者AP-2α的慢病毒探讨普伐他汀对AngⅡ诱导的AAA的作用是否由AMPK或者AP-2α介导。选取8-12周龄(体重20-25克)雄性Apoe-/-小鼠90只,给予普伐他汀(50mg/kg/day)喂养小鼠4周后尾静脉注射慢病毒,慢病毒注射后第二天,将AngⅡ(1.44mg/kg/day)装入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中,然后将渗透压泵埋于小鼠皮下持续恒速泵入28天,并持续给予普伐他汀。全程给予普通饮食喂养。8周后实验结束,小鼠予以安乐死。第四部分:观察辛伐他汀和甲羟戊酸对Ang Ⅱ所诱导的Apoe--小鼠AAA的影响。选取8-12周龄(体重20-25克)雄性Apoe-/-小鼠77只,先用普伐他汀(50mg/kg/day,口服)、辛伐他汀(50mg/kg/day,灌胃)和甲羟戊酸(2mg/kg/day,腹腔注射)治疗小鼠4周,然后将AngⅡ(1.44mg/kg/day)装入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中,将渗透压泵埋于小鼠皮下持续恒速泵入28天,并持续给予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甲羟戊酸。全程给予普通饮食喂养。8周后实验结束,小鼠予以安乐死。3.3组织病理学检测实验结束后,小鼠予以安乐死,留取胸主和腹主动脉组织,根据AAA定义(腹主动脉最大直径超过正常腹主动脉直径的50%)观察AAA的形成率,并测量腹主动脉的最大直径。制备腹主动脉石蜡切片,厚度为4.5 μm,进行H&E染色和Verhoeff弹力纤维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腹主动脉组织中α-SM actin、MMP-2、MMP-9、4-HNE和P47的含量;免疫荧光方法用于检测腹主动脉组织中GFP、AMPK和AP-2α的表达。3.4细胞培养用4-8代小鼠和人VSMCs进行实验。(1)小鼠VSMCs应用不同浓度(0、0.1、1、10、50、100μM)普伐他汀刺激细胞2h。(2)小鼠VSMCs用10 μM tempol预处理30min后,再用50 μM普伐他汀共孵育2h。(3)小鼠VSMCs用20 μM compound C预处理30min后,再用50 μM普伐他汀共孵育2h。(4)小鼠 VSMCs 转染 Control shRNA 和 AMPK shRNA 或者 AP-2α shRNA干扰AMPK或者AP-2α的表达后,再用50 μM普伐他汀刺激细胞24h。(5)小鼠和人VSMCs用50μM普伐他汀预处理30min后,再用1 mMAngⅡ共孵育24h。(6)小鼠和人VSMCs用50 μM普伐他汀、10 μM辛伐他汀和100 μM甲羟戊酸预处理30min后,再用1 mM AngⅡ共孵育24h。3.5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测定利用荧光探针二羟乙锭测定小鼠VSMCs中ROS的水平。3.6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腹主动脉和VSMCs内pAMPK、AMPK、pAP-2α、AP-2α、MMP-2、MMP-9、NOX4、4-HNE和 P47 的蛋白表达。3.7 RT-PCR从小鼠腹主动脉组织或者干预后的小鼠VSMCs中提取RNA,测定MMP-2和MMP-9的mRNA表达。β-actin用作为内参对照。3.8明胶酶谱法利用MMP明胶酶谱试剂盒检测小鼠动脉和细胞培养基中MMP-2的活性。3.9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利用ELISA测定人血清中MMP-2的水平。3.10临床标本的收集收集手术后病人的AAA组织用于病理学检测。收集服用普伐他汀后病人的血液,并从血液用提取单核细胞,提取蛋白,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AMPK、AMPK、pAP-2α和AP-2α的表达。4结果4.1 Apoe-/-小鼠血压变化与对照组相比,AngⅡ输注后的Apoe-/-小鼠的血压均显着升高,然而普伐他汀,甲羟戊酸以及辛伐他汀对小鼠血压无明显影响。4.2 Apoe-/-小鼠血脂的检测普伐他汀及辛伐他汀治疗显着增加Apoe-/-小鼠内TC和LDL-C的水平。4.3普伐他汀增加了 AAA的发生率、死亡率和严重程度对照组小鼠未形成AAA及未发现死亡。AngⅡ(0.72)模型组、AngⅡ(0.72)普伐他汀组、AngⅡ(1.44)模型组和AngⅡ(1.44)普伐他汀组AAA的发生率为 26.67%、53.33%、60.87%和 91.30%,小鼠死亡率为 0.00%、13.33%、21.74%和47.82%。两种剂量的AngⅡ均显着增加了 AAA的发生率和小鼠的死亡率以及小鼠腹主动脉的最大直径和弹力纤维的将解度,然而持续灌注剂量为1.44 mg/kg/day的AngⅡ所诱导的AAA的发生率和小鼠的死亡率以及小鼠腹主动脉最大直径和弹力纤维的降解度比剂量为0.72 mg/kg/day的AngⅡ更加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普伐他汀显着增加了小鼠AAA的发生率、死亡率、严重程度以及腹主动脉最大直径和弹力纤维的降解度。4.4 H&E和Verhoff弹力纤维染色模型组AAA可见动脉管壁结构破坏,主要表现在部分弹力纤维断裂、中断,外膜增厚,动脉管壁变薄,呈瘤样扩张,常伴有血栓形成,普伐他汀治疗明显加重了 AngⅡ诱导的AAA动脉管壁组织学的病理变化。4.5普伐他汀在小鼠VSMCs中通过ROS磷酸化ANPK普伐他汀在小鼠VSMCs中呈浓度依赖性的磷酸化AMPK的第172个苏氨酸(pAMPK-T172),Tempol可消除普伐他汀上调Nox4、p47、4-HNE和pAMPK-T172的表达作用。同样的,DHE荧光染色表示,Tempol消除了普伐他汀产生的ROS含量。4.6普伐他汀在小鼠VSMCs中通过ROS磷酸化AP-2 α普伐他汀在小鼠VSMCs中呈浓度依赖性的磷酸化AP-2α第219个丝氨酸(pAP-2α-S219),Tempol可消除普伐他汀上调pAP-2α-S219的表达作用。4.7普伐他汀依赖AMPK磷酸化AP-2 αCompound C可消除普伐他汀上调的pAP-2α-S219的表达水平。然后应用AMPK siRNA转染细胞干扰AMPK的表达进一步观察AMPK在普伐他汀磷酸化AP-2α中的作用,发现AMPK siRNA而不是对照siRNA阻止了普伐他汀对AP-2α磷酸化的影响。4.8普伐他汀在小鼠VSMCs中通过磷酸化AMPK和AP-2 α上调MMP2的基因转录普伐他汀在小鼠VSMCs中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MMP-2的蛋白表达,Tempol或者Compound C消除了普伐他汀上调的M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活性。同样的,用AMPKshRNA干扰细胞AMPK后,M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活性显着降低。然后用AP-2α siRNA转染细胞干扰AP-2α的表达后进一步观察AP-2α在普伐他汀上调MMP-2表达中的作用。首先,结果发现干扰AP-2α后对普伐他汀磷酸化AMPK无影响,说明AP-2α是AMPK的下游分子。其次,与对照shRNA+普伐他汀组相比,AP-2α shRNA+普伐他汀组的M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以及活性显着降低。4.9小鼠VSMCs在AngⅡ刺激状态下,普伐他汀能激活AMPK α 2/AP-2 α/MMP2信号通路。与对照组相比,单独AngⅡ或者普伐他汀刺激细胞均能显着增加pAMPK和pAP-2α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而AngⅡ和普伐他汀共孵育进一步的增加pAMPK和pAP-2α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4.10人VSMCs在AngⅡ刺激状态下,普伐他汀能激活AMPK α 2/AP-2 α/MMP2信号通路。为观察小鼠效应的平移适用性,即检验这些效应是否表现在人VSMCs上,应用AngⅡ和普伐他汀刺激人VSMCs。结果发现普伐他汀同样能激活静息或者AngⅡ刺激状态下人VSMCs中的pAMPK和pAP-2α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4.11慢病毒敲除AMPK α后可消除普伐他汀促进Apoe/小鼠AAA形成的作用与注射对照shRNA慢病毒相比,尾静脉注射AMPKα shRNA慢病毒明显抑制了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的AMPKα2蛋白表达。同样的,与对照shRNA组相比,普伐他汀显着增加了AngⅡ诱导小鼠AAA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腹主动脉的最大直径以及AAA组织内弹力纤维的降解,然而尾静脉注射AMPKα shRNA慢病毒组明显消除了普伐他汀促进AngⅡ诱导小鼠AAA形成的作用。4.12慢病毒敲除AP-2α后可消除普伐他汀对AngⅡ诱导的Apoe/小鼠AAA形成的作用与注射对照shRNA慢病毒相比,尾静脉注射AP-2α shRNA慢病毒明显抑制了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的AP-2α蛋白表达。与对照shRNA组相比,普伐他汀显着增加了 AngⅡ诱导小鼠AAA的形成,然而敲除AP-2α后,普伐他汀未表现出促进AAA形成的作用。4.13辛伐他汀不能模仿普伐他汀激活VSMCs内AMPKα2/AP-2α/MMP2信号通路,而且甲羟戊酸不能消除普伐他汀的这一作用不同于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并不能增加AngⅡ刺激状态下VSMCs中pAMPK、pAP-2α和MMP2的表达水平。而且甲羟戊酸也不能消除普伐他汀上调pAMPK、pAP-2α和MMP2表达的作用。4.14辛伐他汀不能促进AngⅡ诱导的Apoe-/-小鼠AAA的形成与普伐他汀相比,辛伐他汀并没有影响AngⅡ诱导的Apoe-/-小鼠AAA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腹主动脉最大直径、动脉组织内弹力纤维的降解和MMP-2的表达。4.15甲羟戊酸不能逆转普伐他汀促AAA形成作用单独甲羟戊酸治疗小鼠对AngⅡ诱导的Apoe--小鼠AAA的形成不产生任何影响,而且甲羟戊酸也并不抑制普伐他汀对AAA的影响。4.16 AAA患者腹主动脉组织中的pAMPK和pAP-2 α的水平增高与正常组织相比,AAA组织中pAMPK和pAP-2α的水平明显增高。4.17服用普伐他汀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pAMPK和pAP-2 α的水平增高。与对照患者相比,服用普伐他汀患者外周血细胞中pAMPK和pAP-2α的水平明显增高。此外,ELISA结果显示,普伐他汀服用患者血清中的MMP-2水平也显着增高。5结论(1)普伐他汀促进AngⅡ诱导Apoe-/-鼠AAA的发生率、死亡率和严重性;(2)普伐他汀通过ROS激活AMPK,使AMPKα2进入细胞核内与AP-2α结合后直接磷酸化AP-2α,继而与MMP-2的基因启动子形成复合物,从而活化了MMP-2的基因转录;(3)普伐他汀促进AAA形成的病理机制是通过激活AMPKα2/AP-2α/MMP2信号通路,而不是依赖于HMG-CoA还原酶抑制途径而发挥作用的。1研究背景阿霉素(adriamycin,ADR)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实体瘤及血液系统肿瘤均有较好的疗效。然而,该药可引发心脏的毒副作用,当ADR在体内累积到一定剂量时会对心脏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继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阿霉素心肌病(adriamycin-induced cardiomyopathy,ACM)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能量代谢异常、钙超载、DNA损伤以及线粒体损伤等,其中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减轻ADR诱导的心脏损害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s,ARB)、抗氧化剂、右雷佐生等,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药物还没有获得足够有效的证据证明其在临床上能常规使用。因此,寻找针对ACM安全而且有效的防护药物,促进ADR的安全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AC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抑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1型血管紧张素受体(Type 1 angiotensin receptor,AT1R)轴能够改善ACM的预后。传统上,ACEI和ARB主要参与抑制AngⅡ的合成和阻止AT1R的活化;然而,AngⅡ的降解也在调控AngⅡ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在组织水平上。由于ACE2能使AngⅡ失活而限制其血管收缩作用以及能催化AngⅡ形成Ang(1-7)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RAS系统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Ang(1-7)作为AngⅡ的内源性拮抗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生物学作用,例如改善心脏功能、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压等。Crackower等人首次报道了敲除ACE2基因的小鼠会出现严重的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在心肌梗死或者糖尿病心肌病的大鼠模型中,过表达ACE2基因可减少心肌间质胶原沉积,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和功能障碍。其他研究也表明ACE2/Ang(1-7)/Mas受体轴参与心脏的生理过程及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ACE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羧肽酶,属于ACE同工酶,其中42%的催化结构域与ACE相同。它能够将AngⅠ转化为Ang(1-9),亦能够高效的将AngⅡ转化为Ang(1-7)。既往很少有研究报道过表达ACE2基因对ACM的直接影响,本研究拟在ACM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直接心内注射ACE2腺病毒载体的方法增加大鼠体内ACE2的活性,观察ACE2基因直接心内转染或者ACEI如西拉普利对ACM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2目的(1)用Wistar大鼠建立ADR诱导的心肌病动物模型;(2)观察ACE2基因和西拉普利治疗在大鼠ACM中的作用;(3)探讨ACE2基因保护ACM的分子机制。3方法3.1构建ACE2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应用(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按引物 ACE2 F:5 ’-GAAAGTTGCTCAGTGGATGGGAT-3’;R:5 ’-TTTGCTAAAAGGAAGTCTGAGCATC-3’,从小鼠肾脏组织RNA中扩增出小鼠ACE2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之后再亚克隆到pDC316载体中,构建穿梭质粒(pDC316-ACE2)。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进行同源重组,形成重组腺病毒载体,然后将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到293细胞中包装成Ad-ACE2。3.2动物模型的建立190只8-10周龄(体重250-300克)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20只)和治疗组(170只)。治疗组大鼠给予腹腔内注射ADR 2.5mg/kg(用高压灭菌的三蒸水溶解),隔日1次,共计6次,累积剂量为15m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三蒸水。在注射ADR的2周期间,治疗组大鼠死亡10只,然后将治疗组剩余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模型组、Ad-EGFP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0mg/kg)使其完全麻醉,气管切开连接动物呼吸机,打开胸腔,充分暴露心脏,打开心包。Ad-ACE2组大鼠用30号针在左心室壁穿刺6个部位,深度约1-2mm,然后直接注射总体积为200μlACE2腺病毒载体(2×109pfu),Ad-EGFP组注射等体积等滴度的EGFP腺病毒载体,而模型组注射200μl的无菌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大鼠继续给予普通饮食喂养。西拉普利组大鼠通过灌胃给予10mg/kg/day西拉普利治疗4周。病毒注射2周后,每组取8只大鼠给予安乐死,测定ACE2基因的转染效率,剩余大鼠继续喂养2周至实验结束,所有大鼠予以安乐死。3.3血压测量在实验结束后,用鼠尾血压测量仪测量所有大鼠的血压和心率,每只大鼠测量3次后取其血压和心率平均值。3.4心脏超声检查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300mg/kg)使其完全麻醉,连接肢体导联进行心电图监测,选用RMV710B探头,以二维以及M型超声于左室长轴或短轴检测以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容积(LVEDV)以及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容积(LVESV)。左室缩短分数(FS;%)=(LVEDD-LVESD)/LVEDD × 100。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DV-LVESV)/LVEDV× 100。3.5 RT-PCR留取大鼠的心肌组织提取总的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ACE2的mRNA表达。3.6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留取大鼠的心肌组织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ACE2、ACE、CollegenⅠ、Collegen Ⅲ、ICAM-1、VCAM-1、TNF-α、AMPK、ERK、PI3K、AKT、Bcl-2、Caspase-3、TGF-β1、MMP-1、MMP-9、TIMP-1、TIMP-2 蛋白表达。3.7组织病理学检测实验结束后,大鼠予以安乐死,留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ACE2、Ⅰ型和Ⅲ型胶原、VCAM-1和TNF-α的含量。3.8 TUNEL 染色利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3.9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 ISA)取新鲜的心肌组织,放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的IMDM培养基中经超声震碎形成组织匀浆,离心后留取上清液用于检测;血液同样放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剂Cocktail的促凝管中,离心后留取血浆用于检测。取组织上清液和血浆进行 AngⅡg(1-7)ELISA 检测。3.10 ACE2活性的测定提取心肌组织蛋白,ACE2能分解7-Mca-YVADAPK(Dnp)-OH反应底物的C末端的2,4-二硝基苯基部分,从而促使荧光增强。使用酶标仪检测激发光为320 nm以及散射光为400 nm时的荧光强度,动态检测荧光强度4个小时。ACE2活性=无ACE2抑制剂时的荧光强度-存在ACE2抑制剂DX600时的荧光强度。3.11 SOD活性的测定留取大鼠的心肌组织提取总蛋白,测定蛋白浓度,根据SOD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在激发波长为550 nm用酶标仪检测SOD各样品的吸光度数值,SOD活性=[(对照管吸光度-样品管吸光度)/对照管吸光度]÷0.5×(反应液的总体积/取样量)÷待测样品的蛋白浓度。4结果4.1大鼠的一般情况和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大鼠均出现皮毛粗糙失去光泽、腹泻、眼睛周围红色分泌物、腹部肿大、腹水等现象,然而Ad-ACE2组大鼠无上述症状,西拉普利组大鼠仅表现轻度的上述症状。从腺病毒注射到4周实验结束开始计算,模型组、Ad-EGFP组、Ad-ACE2组、西拉普利组大鼠的死亡率分别为71.88%、75.00%、18.75%、46.88%。对照组大鼠未发现死亡。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大鼠的死亡率明显的下降。Ad-ACE2组大鼠的死亡率显着低于西拉普利组。4.2 ACE2的转染效率在病毒转染后2周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内ACE2的转染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活性显着增高,而模型组与Ad-EGF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E2的含量无明显差别。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过表达ACE2或西拉普利治疗显着增加了 AC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活性;而且西拉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E2的含量显着低于Ad-ACE2组。4.3 H&E染色对照组心肌组织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胞核大小均一,无心肌纤维破坏,细胞间隙正常。模型组和Ad-EGFP组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断裂,炎症侵润。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的上述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和Ad-EGFP组明显减轻,然而西拉普利组减轻的程度不如Ad-EGFP组。4.4心肌中ACE2和ACE的表达在病毒转染4周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ACE2的表达仅轻度增加,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Ad-EGFP组和西拉普利组相比,Ad-ACE2组ACE2的表达则显着增加。模型组和Ad-EGFP组ACE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模型组与Ad-EGFP组或者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4.5心肌和血浆中Ang(1-7)和AngⅡ的水平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大鼠心肌和血浆中的Ang(1-7)和AngⅡ的水平均显着增加,模型组与Ad-EGF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大鼠心肌和血浆中的Ang(1-7)的水平可进一步显着增加,而AngⅡ的水平则显着降低;与西拉普利组相比,ACE2过表达使大鼠心肌和血浆中的Ang(1-7)的水平明显增加,而AngⅡ的水平则显着降低4.6 TUNEL染色以及c-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相对含量显着增高,而模型组与Ad-EGFP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相对含量则明显降低,而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和Ad-EGFP组c-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模型组与Ad-EGFP组或者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c-caspase3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Bcl-2的蛋白表达明显减低,模型组与Ad-EGF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Bcl-2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和Ad-EGFP组明显增加;而相比于西拉普利组,ACE2过表达使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的蛋白表达显着增加。4.7 AMPK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CE2过表达和西拉普利处理可显着增加AMPK的磷酸化;而相比于Ad-ACE2组,西拉普利处理使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的磷酸化显着降低。4.8炎症因子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VCAM-1及TNF-α的表达较模型组和Ad-EGFP组显着降低;而与西拉普利组相比,Ad-ACE2组VCAM-1及TNF-α的表达明显的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同样显示,模型组和Ad-EGFP组ICAM-1、VCAM-1及TNF-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模型组与Ad-EGFP组或者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ICAM-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4.9 NOX2、P47和iNOS的表达及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Ad-EGFP组NOX2和P47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模型组与Ad-EGFP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西拉普利组相比,Ad-ACE2组P47的表达明显降低,而NOX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Ad-EGFP组SOD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模型组与Ad-EGFP组SOD的活性无明显差别;与西拉普利组相比,Ad-ACE2组SOD的活性显着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iNOS的表达较模型组和Ad-EGFP组显着降低,模型组与Ad-EGFP组或者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4.10 ERK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CE2过表达和西拉普利处理可显着减低ERK的磷酸化,而模型组与Ad-EGFP组或者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4.11 PI3K和AKT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CE2过表达和西拉普利处理可显着增加PI3K和AKT的磷酸化,而相比于Ad-ACE2组,西拉普利处理使大鼠心肌组织中AMPK的磷酸化显着降低。4.12心率、血压及心脏超声测定结果各组间大鼠的心率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血压均显着降低,但Ad-ACE2组及西拉普利组大鼠血压与模型组及Ad-EGFP组相比无差别。心脏超声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LVESD和LVEDD显着降低,而LVEF和FS则显着增加;相比于西拉普利组,Ad-ACE2组LVEF和FS显着增加,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则显着降低。4.13胶原的表达Masson染色显示,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而ACE2过表达和西拉普利处理可显着减低胶原沉积;而相比于西拉普利组,ACE2过表达使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胶原沉积更加显着降低;模型组与Ad-EGFP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模型组和Ad-EGFP组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模型组与Ad-EGFP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西拉普利组相比,ACE2过表达可显着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中的Ⅲ型胶原的表达,而对Ⅱ型胶原的表达无明显影响4.14 MMP-9、MMP-1、TIMP-1、TIMP-2 和 TGF-β 1 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Ad-EGFP组MMP-9的表达显着增加,而模型组与Ad-EGFP组MMP-9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和Ad-EGFP组相比,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MMP-9的表达增加更加显着,Ad-ACE2组与西拉普利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大鼠心肌组织中MMP-1、TIMP-1以及TIMP-2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Ad-EGFP组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Ad-ACE2组和西拉普利组,而模型组与Ad-EGFP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西拉普利组相比,Ad-ACE2组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5结论(1)ACE2基因治疗明显改善ACM心肌重构和收缩功能障碍以及降低ACM大鼠的死亡率;(2)ACE2基因治疗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包括ACE2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心肌纤维化;活化AMPK、PI3K和AKT的磷酸化;抑制ERK1/2的磷酸化及TGF-β1表达;降低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而增加Ang(1-7)的含量;(3)ACE2基因对ACM的治疗效果优于西拉普利。

陈懿宇[9](2011)在《清眩颗粒对伴及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1.1系统评价分析西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伴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以及中药治疗OSA的疗效,为伴OSA高血压患者选择合理的药物降低血压并改善OSA提供一定的荟萃分析依据。1.2研究伴及不伴OSA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内皮功能和OSA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清眩颗粒对血压变异性、内皮功能和OSA的影响,为此类患者的中西医诊治提供一定的临床研究依据。2方法2.1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本研究有2个系统评价,分别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伴OSA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Meta分析,以及中药治疗OSA疗效的Meta分析。两个Meta分析方法大致相同,具体包括:检索CNKI、CBM、VIP、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1)中Cochrane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及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CCTR),检索至2011年1月各资料库所有可得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 (Review Manager5)软件分别分析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伴OSA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以及中医药治疗OSA的疗效,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标准用GRADEprofiler软件对RCT的质量进行评价。2.2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2.2.1纳入阴虚阳亢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对患者行便携式睡眠仪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观察并分析患者血压的均值、变异性、及昼夜节律和OSA的关系;用肱动脉超声技术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并从内皮相关指标(NO/ET-1、hs-CRP和肾素-血管经张素-醛固酮系统)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OSA和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关系。2.2.2根据患者OSA诊断结果,分为伴OSA高血压和不伴OSA高血压两个亚组,每个亚组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氨氯地平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予清眩颗粒,对照组加予安慰剂,一共干预2个月。用广义线性模型协方差分析血压、内皮和OSA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以比较清眩颗粒的疗效,并分析OSA对治疗结果的影响。3结果3.1系统评价结果3.1.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伴OSA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Meta分析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改善收缩压、舒张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改善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心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深睡眠、REM期睡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DE评分表明研究结果质量均为低或极低质量。3.1.2中医药治疗OSA的疗效Meta分析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加上中药汤剂可改善OSA患者总睡眠时间、低通气指数、低通气总时间、90%以下氧饱和度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临床有效率、暂停指数AI、90%以下氧饱和度次数、平均心率方面,则中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DE评分表明研究结果质量均为低或极低质量。3.2临床试验研究结果3.2.1伴和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比较与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伴OSA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和非杓型血压发生率明显增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夜间平均收缩压、24h收缩压SD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呈正相关,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AHI呈负相关(P<0.05);3.2.2伴和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比较和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相比,伴OSA患者FMD%、NO、NO/ET明显降低,ET-1、PRA、AngⅡ、ALD明显增高(P<0.05);其中PRA、AngⅡ和AHI呈正相关,NO/ET与AHI呈负相关(P<0.05)。3.2.3中药清眩颗粒干预伴和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分析3.2.3.1总体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分析在扣除了是否伴OSA和指标基线水平差异的干扰后,发现总体患者以下指标的下降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a)<0.05):24h收缩压SD、日间收缩压SD、夜间收缩压SD、24h舒张压SD、24h舒张压CV、日间舒张压SD、夜间舒张压SD、心率、ET、AngⅡ;总体患者以下指标的升高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a)<0.05):FMD、NO/ET比值。3.2.3.2 OSA对疗效影响在扣除了不同药物和指标基线水平的干扰后,发现OSA可以减少以下指标的下降幅度(P(b)<0.05)从而减弱了药物的疗效:夜间平均收缩压、24h收缩压SD、日间收缩压SD、夜间收缩压SD、24h舒张压SD、24h舒张压CV、日间舒张压SD、夜间舒张压SD、夜间舒张压CV、心率、hs-CRP、PRA、AngⅡ、ALD; OSA可以减少以下指标的升高幅度(P(b)<0.05)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FMD、NO、NO/ET比值。3.2.3.3亚组内分析:伴OSA患者:24h收缩压SD、24h舒张压SD、日间收缩压SD、日间舒张压SD、夜间收缩压SD、夜间舒张压SD、AngⅡ下降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 NO/ET比值升高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不伴OSA患者:24h收缩压SD、24h舒张压CV、日间收缩压SD、日间舒张压SD、夜间舒张压SD、ET-1、hs-CRP、AngⅡ下降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 FMD、NO/ET比值升高幅度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3.2.3.4清眩颗粒对OSA的影响清眩颗粒没有加重OSA患者的病情(P>0.05),还可以减少HI(P<0.05),改善OSA患者低通气情况。4结论4.1系统评价提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血压水平及OSA的改善没有明显优势,中药可以一定程度改善OSA,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4.2伴OSA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增高,昼夜节律紊乱;内皮舒缩功能、炎症反应和RAAS异常;OSA还可减弱降压药对这些指标的治疗作用。4.3清眩颗粒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促进内皮功能恢复,平衡内皮舒缩因子比例,抑制AngⅡ的过度升高;同时对OSA的低通气指数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涂晓龙[10](2009)在《补益肾气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补益肾气法对高血压血管弹性和高血压进程的影响,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补益肾气法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研究”课题前期研究基础上,从理论研究、文献评述、实验研究(血压、主动脉胶原分布、含量的变化,NO、ET-1)三个方面探讨补益肾气法的作用机制。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益肾降压合剂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拉西地平)。给予相应药物(益肾降压合剂、拉西地平)连续灌胃共8周。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收缩压和心率动态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放射性免疫法测定ET-1。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采用Masson氏三色法染动脉胶原和sirius red苦味酸染色法行胶原特殊染色,用德国leica公司Qwin V3图像分析软件系统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胶原面积与统计场总面积比值。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 ,图像分析经标准灰度校正后,计算胶原面积与统计场总面积比值。结果:益肾降压合剂可明显地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及心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升高NO含量、降低ET水平;使主动脉胶原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表达减少。结论:补益肾气法能平稳地控制血压,治疗延缓了SHR血压发展进程,能够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弹性及血管的异常舒缩功能,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可靠方法。

二、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病人一氧化氮水平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病人一氧化氮水平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仪器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观察指标
        2.2.2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Hcy水平比较
    3.3 两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比较
    3.4 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比较
附图
第4章 讨论
    4.1 H型高血压简介
    4.2 Hcy代谢途径及影响因素
        4.2.1 Hcy的代谢途径
        4.2.2 Hcy的影响因素
    4.3 H型高血压发病机制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作用探讨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2)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1.3.2 指标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IMT、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比较
    2.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1.2.1. 1 总体用药:
        1.2.1. 2 单一用药:
        1.2.1. 3 联合用药:
        1.2.1. 4 复方制剂: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2.2 药物分类
        2.2.1 利尿剂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2.2.3钙通道阻滞剂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2.2.7. 1 硝酸酯类[34]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3.1 利尿剂
        3.1.1 概述
        3.1.2 分类
        3.1.3 用药原则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2 钙通道阻滞剂
        3.2.1 概述
        3.2.2 CCB的分类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3.2.3 用药原则
        3.2.3. 1 适应证:
        3.2.3. 2 禁忌证: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3.1 概述
        3.3.2 分类
        3.3.3 用药原则
        3.3.3. 1 适应证:
        3.3.3. 2 禁忌证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3.4.1 概述
        3.4.2 分类
        3.4.3 用药原则
        3.4.3. 1 适应证:
        3.4.3. 2 禁忌证: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5 β受体阻滞剂
        3.5.1 概述
        3.5.2 分类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3.5.3 用药原则
        3.5.3. 1 适应证:
        3.5.3. 2 禁忌证: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 α受体阻滞剂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用药原则
        3.6.3. 1 适应证:
        3.6.3. 2 禁忌证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 固定复方制剂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3.7.1. 1 概述:
        3.7.1. 2 分类:
        3.7.1. 3 用药原则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3.7.2. 1 分类:
        3.7.2. 2 应用证据:
        3.7.2. 3 应用原则:
        3.7.2. 4 方案推荐
    3.8 中枢性降压药
        3.8.1 概述
        3.8.2 分类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3.8.3 用药原则
        3.8.3. 1 适应证
        3.8.3. 2 不良反应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3.8.4 方案推荐
4 国产创新药物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1.1 药理学
        4.1.2 创新点
        4.1.3 药物作用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1.5 规格和用法
    4.2 尼群洛尔片
        4.2.1 药理作用
        4.2.2 降压特点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2.4 药物规格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4.3 阿利沙坦酯
        4.3.1 临床药理学
        4.3.2 创新点
        4.3.3 临床效果
        4.3.4 安全性
        4.3.5 禁忌证
        4.3.6 药物相互作用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4.4.1药理学
        4.4.2适应证
        4.4.3 原创点
        4.4.4 开发背景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4.4.6 循证证据
        4.4.7 药物规格
    4.5 左旋氨氯地平
        4.5.1 药学部分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4.5.4 临床推荐
        4.5.5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1.1 概述
        5.1.2 降压药物选择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1.2. 2 药物推荐: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5.2.1 概述
        5.2.2 降压药物选择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5.3.1 概述
        5.3.2 降压药物选择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3.2. 2 目标管理:
        5.3.2. 3 药物推荐: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5.4.1 概述
        5.4.2 降压药物选择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5.5.1 概述
        5.5.2 降压药物选择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5.2. 2 指南推荐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5.6.1 概述
        5.6.2 降压药物选择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6.2. 2 指南推荐: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5.7.1 概述
        5.7.2 降压药物选择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5.7.2. 2 指南推荐: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5.7.3. 5 监测血钾:
    5.8 高血压急症
        5.8.1 概述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5.8.3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6.1.1 概述
        6.1.2 降压药物选择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6.1.2. 2 指南推荐: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1.3. 1 降压目标: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6.2.2 诊断和评估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6.2.2. 2 诊断和评估:
        6.2.3 综合干预
        6.2.3. 1 非药物治疗:
        6.2.3. 2 药物治疗
        6.2.3. 3 其他治疗: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6.3.1 概述
        6.3.2 降压药物选择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6.3.2. 5 联合用药:
        6.3.3 注意事项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6.4.1 概述
        6.4.2 降压药物选择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5 老年高血压
        6.5.1 概述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6.5.5 药物选择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6.6.1 概述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6.6.3. 2 术前准备:
        6.6.3. 3 预后: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6.6.4. 2 药物治疗:
    6.7 难治性高血压
        6.7.1 概述
        6.7.2 降压药物选择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6.8.1 概述
        6.8.2 降压药物选择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6.9.1 定义与病因
        6.9.2 诊断
        6.9.3 药物治疗
        6.9.4 其他治疗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6.1 0. 1 概述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8 小结

(4)褪黑素与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大鼠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和主要化学试剂
    (二) 实验仪器
    (三) 实验动物及疾病模型的建立
    (四) Morris 水迷宫行为测试
    (五) 组织切片制备
    (六) 石蜡切片处理与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七) 阳性细胞计数
    (八) 数据统计处理
三、结果
    (一) 大鼠血压变化
    (二) 大鼠在 Morris 水迷宫的行为变化
    (三) 阳性细胞形态观察
    (四) 阳性细胞计数
四、讨论
    (一) 对本研究建立动物模型的评估
    (二) 褪黑素与西拉普利对学习记忆和血压影响的比较
    (三) 褪黑素与西拉普利对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调往影响的比较
    (四) 褪黑素与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性脑损伤机制的比较
    (五) 联合西拉普利与褪黑素防治高血压及其脑并发症的可能性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八、致谢
九、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5)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病例选择:
        2.所用药品:
    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药物对原发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舒缩功能的影响
    二、药物对原发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粘附功能的影响
讨 论
    一、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血浆ET-1水平的影响
    二、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血浆NO水平的影响
        1.西拉普利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2.复方降压片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3.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血管内皮粘附功能的影响:

(7)平肝脉通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BPV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受试者终止、退出临床试验的条件
        1.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与处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详细给药方式
        2.2 监测项目及检测技术
        2.3 疗效评价标准
    3.统计方法及相关指标检测技术
        3.1 随机方法
        3.2 样本量估算
        3.3 结果分析
    4.质量控制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普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Ⅰ普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合说明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表Ⅰ
    附图Ⅰ
    参考文献Ⅰ
论文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过表达保护阿霉素心肌病大鼠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合说明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表Ⅱ
    附图Ⅱ
    参考文献Ⅱ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Paper Ⅰ
Paper 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清眩颗粒对伴及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高血压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血压血管内皮机制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一、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伴OSA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二、中医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系统评价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1.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1.2 治疗前血压情况比较
        1.3 治疗前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比较
        1.4 重要参数相关性分析
        2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2.1 治疗前后血压相关指标的变化
        2.2 治疗前后内皮功能的改变
        2.3 治疗前后OSA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
        2.4 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2.5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讨论一 伴及不伴OSA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分析
    讨论二 伴及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析
    讨论三 中药清眩颗粒对伴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结语
本课题创新及不足之处
致谢
个人简历

(10)补益肾气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老年高血压肾气虚实质探讨
    一、现代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探讨
        (一)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二) 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和临床特点
        (三)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二、老年高血压中医肾气虚诠释
        (一) 肾精、气、阴、阳阐释
        (二) 肾气虚与老年心血管疾病
        (三) 老年高血压肾气虚诠释
第二部分 对动脉弹性功能及老年高血压中西医研究的评述
    第一节 改善动脉弹性功能的中西医研究评述
        一、改善动脉弹性功能的意义
        (一) 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
        (二) 促进血压达标
        二、改善动脉硬化的机理研究
        三、描述动脉硬化的血压参数及临床指标
        (一) 脉压及脉压指数
        (二) 脉内膜中层厚度
        (三) 脉搏波形分析(pulse wave analysis,PWA)
        (四) 脉搏波速度( pulse wave velocity,PWV)
        (五) NO、ET-1
        (六) 应用现状评述
        四、中医动脉硬化实验研究概况
        (一) 调脂及抗炎症反应的研究
        (二) 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
        (三) 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四) 抑制血小板黏附及分泌的研究
        (五) 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五、中药改善动脉弹性的临床研究
        六、中药改善高血压病动脉弹性的研究
        七、西药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影响的研究
        八、评价与展望
    第二节 老年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与中西医相关研究评述
        一、老年高血压的形成机制探讨
        二、对于老年高血压相关指标的研究
        (一) 对一氧化氮、内皮素的研究
        (二) 对胶原的研究
        (三) 增龄导致的内皮损害的研究
        (四) C 型利钠肽(CNP)
        三、老年高血压西医治疗现状
        (一) 对目前主要用药的评价
        (二) 治疗老年高血压药物实验研究
        (三) 联合用药研究
        (四) 非药物治疗
        (五) 关于高龄老人的降压治疗
        (六) 老年高血压治疗存在的问题
        四、老年高血压中医治疗现状
        (一) 中药治疗现状
        (二) 中药改善老年高血压动脉弹性的研究
        (三) 问题及展望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益肾气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材料和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二 补益肾气法对SHR 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材料和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三 补益肾气法对SHR 主动脉胶原含量及表达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材料和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认识
    二、中医学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认识
    三、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治疗原则的确立
    五、补益肾气法方药释义及疗效机理分析
        (一) 处方来源与药物组成
        (二) 方药分析
        (三) 组方配伍
        (四) 用药特色
        (五) 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六、益肾降压方的作用与NO/ET 以及胶原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详细摘要

四、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病人一氧化氮水平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肾功能的影响[D]. 邹玲. 南昌大学, 2020(08)
  • [2]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杨冬梅,张璐,张念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02)
  • [3]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4]褪黑素与西拉普利干预高血压大鼠基底前脑和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的比较研究[D]. 白鹭.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
  • [5]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D]. 邵敏. 安徽医科大学, 2003(04)
  • [6]复方降压片和西拉普利对原发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宁晓红,朱文玲,朱广瑾. 北京医学, 2001(05)
  • [7]平肝脉通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BPV的随机对照研究[D]. 张婧妍.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7)
  • [8]普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 马慧. 山东大学, 2017(08)
  • [9]清眩颗粒对伴及不伴OSA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 陈懿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10]补益肾气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弹性影响的研究[D]. 涂晓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西拉普利对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