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玛口灌区节水改造及配套工程续接督导工作实践

甲玛口灌区节水改造及配套工程续接督导工作实践

一、夹马口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监理工作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睿[1](2019)在《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产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内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生产需水量较大,由于黑龙江省内水资源有限,所以修建取水设施,采用节水技术,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是黑龙江省农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经过黑龙江省多年的农业建设规划,目前黑龙江省内已经拥有了三百多个1万亩以上的灌区。黑龙江省内灌区大部分灌区种植水稻,在水稻生育期内,需要充足的水量以满足生长需求,所以灌区的构建需要一套完整的灌排系统以满足生产需求。由于黑龙江省内部分灌区建成时间较早,建设时期投资金额有限,导致灌区灌排系统不完善、设备老旧、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所以黑龙江省需要对灌区进行科学系统的灌区评价,由此分析灌区的存在问题,使得黑龙江省农业更科学、合理的发展。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例相结合,分别对灌区节水改造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灌区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及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总结黑龙江省内的几种灌区节水模式,对灌区进行总体评价,主要研究成果有:(1)论述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的分布状况以及综合特点,分析了实际运行中过程在工程项目本身、工程辅助设施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界定了罐区节水改造的内涵、原则以及改造方式,通过对全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模式的调查,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任务与发展方向。(2)根据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的实际和相关理论依据,建立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综合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灌区工程情况、水资源利用程度、灌区运行效率、管理体系、生态环境现状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2个二级指标。通过黑龙江省内6个灌区的实际情况剖析,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紧迫程度进行了具体分析。(3)介绍了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进行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灌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三方面提出了灌区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张金星[2](2018)在《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型灌区生产了超过全国粮食总量1/4的粮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针对当时灌区工程老化、年久失修,致使灌区各项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灌溉效率低下的问题,我国于1998年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迄今为止,工程设施以及运行管理状况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自2003年始,国家连续15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农田水利的支撑,对现代灌区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大力推进现代灌区建设是重要之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延续和深化。由此可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在现代灌区建设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也需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果评价囊括在内。此外,论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取得的结果也具有创新性。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型灌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地位与作用,以及灌区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我国大型灌区的发展水平。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现代灌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传统灌区同现代灌区间的差异以及现代灌区的内涵和特征,归纳总结了现代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建立了一套现代灌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生态健康、安全保障、效率与效益五大方面。结合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委托的“现代灌区建设管理现状调研分析”课题资料,分析了 12个大型灌区的建设管理现状,并初步构建了一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其中8个资料相对翔实的灌区进行综合效果评估,评估结果效果良好的灌区仅占所有灌区的3/8,表明灌区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加大投入力度。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例,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收集的指标资料,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加权评价模型对该灌区的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处于现代化初级阶段,并分析了该灌区的薄弱环节。评估结果与实际状况较为吻合,同时,也为该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潘军峰[3](2016)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 奋力推进“十三五”山西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文中指出经省政府同意,我们召开全省水利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回顾总结"十二五"和2015年工作,精心谋划"十三五"水利发展方向,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深入推进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和动

李兵,贾进杰[4](2013)在《“公开”化解千千结——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阳光工程”见实效》文中指出夹马口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境内,是黄河上第一座大型高扬程电力提黄灌溉工程。1958年建设,1960年受益。泵站共有三级9站。灌区由夹马口灌区、小樊灌区和泉杜灌区三部分组成。工程集"水源供给、泵站提水、渠系灌溉"于一体,设计灌溉面积6.1万hm2,受益范围涵盖临猗、永济、万荣3县(市)19个乡镇45万人口。自主创建吴王浮体水源站,安装

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5](2012)在《坚持“四个突出” 强化水利建设 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文中研究表明运城市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和水利大市。全市辖1区2市10县5个省级开发区,面积1.4万km2。总人口516.7万人,耕地面积54.87万hm2,其中水地面积35.91万hm2。粮食播种面积66.92万hm2(包括复播),水果面积近20万hm2。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465元,增长15%。全市拥有各类水利工程28 903处,其中666.67 hm2(万亩)以上泵站21处,年供水量达到10.2亿m3。

郑睿[6](2012)在《灌区节水改造标准体系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阐述和分析了我国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在体系构建、存在问题、指标分析与选择、层次加权分析法的基础上,使用C计算机语言编程,建立了《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诊断评价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然后利用我国典型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验证了《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诊断评价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通过实际工程改造效果与软件测评,从而达到对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评测的目的,并对评测结果加以分析,对相关重点问题进行处理。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的现实状况及存在问题,论述了我国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的分区、指导方针和节水改造模式。针对灌区节水改造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灌区节水改造的技术措施。比较分析了国内与国外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相关技术标准,并对国内外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相关标准进行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借鉴国外工程经验。其次,对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指标进行选择。本研究在标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要求下,通过对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性评价指标、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改造指标、管理指标、效益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的分析和筛选,选择了代表性强、实测性好、易于计算的各项指标,进而构建了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在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标准体系的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并对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加以论述,从而得出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的适用条件。再次,对节水改造标准体系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及判别。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评价方法,对全国灌区进行分区,确定全国灌区分区评价指标值及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单层次评价加权计算和综合评价加权计算,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为背景,基于Visual Studio2008平台并运用基于DotNetFramework3.5SP1的C语言和Microsoft Enterprise Library辅助开发了《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诊断评价专家决策支持系统EDSS-WSRE》软件。最后,通过《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诊断评价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南方四个区域的典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评价。通过软件评价与实际工程对比,对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武前明[7](2010)在《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自1997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截止到2008年底,已完成216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但因我国中型灌区数量庞大,仅灌溉面积3333hm2~20000hm2的重点中型灌区就有1500余处,而受投入资金限制,国家每年仅能对少数中型灌区实施节水配套改造。如何选取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最大的灌区,充分有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资金,就成为各级水利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进行研究,以利于做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与管理,合理利用资金,促进中型灌区发展。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方法与应用进行研究。主要成果为:(1)针对中型灌区特点,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实际情况,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构建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灌区社会经济状况、水土资源状况、灌溉用水效率与效益、灌溉工程现状、灌区管理现状及生态环境状况等6个方面的13项单项指标。该指标体系的特点在于:紧密结合国家当前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际情况,重点考虑灌区骨干工程配套改造,并重视灌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灌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系统的反映了中型灌区特点;经过实例应用,该指标体系各指标数据较容易获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应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分别确定了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在分析这两种赋权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引入基于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层次分析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相融合,相比于将两种权重取平均或加权平均得到最终权重的组合赋权法,更具有合理性。(3)设定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的五个等级标准,并结合我国中型灌区总体现状确定了各等级所对应的评分区间。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可拓评价法分别对28个样点灌区进行了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两种模型获得的评价结果与当年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最后,本文分析了影响各样点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的关键指标,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龚孟建[8](2010)在《山西省夹马口灌区建管模式的社会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过去对水问题的研究主要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角度展开。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水问题,可弥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某些不足之处。水是生命的载体,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山西省运城市夹马口灌区作为研究对象。夹马口灌区是我国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黄河提水灌区。50年来灌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认真整理研究了夹马口灌区不同时期的有关管理制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了灌区农民对灌区的评价和诉求;还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访谈了灌区管理者和部分农民。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交代了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在此基础上,对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第二部分是研究项目区概况,简述了项目区的地理、历史、气候、经济、技术等概况。第三部分是灌区发展历程、制度变迁与个案分析。首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项目区三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制度变迁,分别是传统体制时期的工程筹划与建设、农村改革时期不断壮大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引领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其次,引用五个个案详细说明了夹马口灌区实施灌溉管理的情况;最后,指出了夹马口灌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第四部分是结论,呼应前面提出的假设,系统总结了夹马口灌渠工程的功能和意义。一是灌溉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是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是水利工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三是依靠科学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是永恒主题;四是正确处理好灌区与受益群众的关系,在互动和摩擦中寻求最佳结合点;五是引黄灌溉在山西潜力巨大,是一项战略之举。第五部分是关于水利社会学的一些思考。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治水史;水资源的多重属性决定了水利属于社会学范畴;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以灌溉为主的灌溉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依托。灌溉农业与千家万户的农民相联系,灌溉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学议题,需要深入研究。

赵东胜[9](2009)在《黄汾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运城市黄汾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灌区实施工程节水同时利用非工程节水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并论述了节水效益。

王建刚[10](2009)在《运城市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运城市的基本情况出发,根据灌区内水资源状况,提出了引用客水置换地下水的发展战略;结合运城市灌区的实际和发展规划,认为灌区农业灌溉节水的潜力巨大,必须加大工程和管理节水力度,探索灌区农业节水新途径。

二、夹马口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监理工作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夹马口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监理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灌区现状情况及问题
        1.1.2 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运行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2.2 灌区综合评估体系模型的研究方法
        1.2.3 中型灌区改造方式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综合特点、工程模式及发展方向
    2.1 黑龙江省灌区分布状况及特点
        2.1.1 灌区分布情况
        2.1.2 黑龙江省内水土资源特点
    2.2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存在问题
        2.2.1 黑龙江省内灌区水利工程存在问题
        2.2.2 黑龙江省内灌区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2.2.3 黑龙江省内灌区主要工程设施存在问题
    2.3 灌区节水改造内涵与原则
        2.3.1 灌区节水改造的内涵
        2.3.2 灌区节水改造的原则
    2.4 灌区节水改造方式研究
        2.4.1 工程规划
        2.4.2 管理编制
    2.5 黑龙江省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模式调查
    2.6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任务与方向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3.1 评价指标选取规则与要求
        3.1.1 选取规则
        3.1.2 指标筛选要求
    3.2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3.2.1 灌区工程指标分析
        3.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分析
        3.2.3 灌区效率指标分析
        3.2.4 管理指标分析
        3.2.5 生态指标分析
    3.3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3.4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3.4.1 综合评估指标数据处理
        3.4.2 综合评估指标分析及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可持续发展建议
    4.1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方案的策略
    4.2 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措施
        4.2.1 工程措施
        4.2.2 经济措施
        4.2.3 管理措施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大型灌区的发展历程
        1.1.2 我国大型灌区的地位与作用
        1.1.3 国内大型灌区发展现状
        1.1.4 现代灌区建设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灌区的内涵
        1.2.2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1.2.3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2.1 现代灌区的内涵与特征
    2.2 传统灌区与现代灌区差异分析
    2.3 现代灌区评价指标分析
        2.3.1 基础设施体系
        2.3.2 管理与服务体系
        2.3.3 生态健康体系
        2.3.4 安全保障体系
        2.3.5 效率与效益体系
    2.4 现代灌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1 指标选取原则
        2.4.2 指标的选取
        2.4.3 指标评价阈值及进程阶段划分
    2.5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
    3.1 综合集成赋权法
        3.1.1 权重集成原理
        3.1.2 序关系分析法(G1法)
        3.1.3 熵值法
    3.2 主成分分析法
    3.3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法
    3.4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3.5 模糊物元模型
    3.6 集对分析模型
    3.7 层次分析法
    3.8 各方法评述及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3.8.1 各种方法评述
        3.8.2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价
    4.1 典型灌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4.1.1 典型灌区基本情况分析
        4.1.2 灌排工程现状分析
        4.1.3 灌区管理现状分析
        4.1.4 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4.1.5 灌区用水计量情况分析
    4.2 大型灌区存在的问题
    4.3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果评价
        4.3.1 指标资料收集
        4.3.2 综合集成赋权评价
        4.3.3 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4.3.4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
        4.3.5 模糊可变综合评价
        4.3.6 模糊物元综合评价
        4.3.7 集对分析综合评价
        4.3.8 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第五章 现代灌区评价
    5.1 加权评价模型
    5.2 评价体系权重方法选取
    5.3 指标权重的计算
    5.4 实例分析
        5.4.1 典型灌区概况
        5.4.2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分析
        5.4.3 典型灌区现代化进程评价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经历
附表 五级李克特量表
致谢

(4)“公开”化解千千结——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阳光工程”见实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开干部业绩, 依绩效考核选任干部
二、公开水务环节, 实现灌区“民主、平等、自由”灌溉
三、公开财务管理, 建立预防腐败机制
四、公开工程建设行为,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5)坚持“四个突出” 强化水利建设 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出灌区改造和水源工程建设, 筑牢水利发展和粮食安全基础
二、突出“基建+农建”模式, 努力解决农业灌溉“最后1公里”问题
三、突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 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化水平
四、突出建立长效机制,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深入开展

(6)灌区节水改造标准体系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灌区节水改造概况
        1.1.2 研究思路与目标任务
        1.1.3 主要研究成果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灌区节水改造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灌区节水改造技术与续建配套模式构建
    2.1 全国灌区的分布与策略
        2.1.1 灌区分布情况
        2.1.2 灌区分区
        2.1.3 灌区特点
        2.1.4 分区节水改造指导方针
    2.2 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措施综述
        2.2.1 渠首工程
        2.2.2 渠间工程
        2.2.3 渠(沟)系建筑物工程
        2.2.4 排水沟(道)工程
        2.2.5 田间工程
        2.2.6 灌区信息化建设
    2.3 灌区节水改造模式
        2.3.1 节水改造模式内涵
        2.3.2 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2.3.3 全国灌区节水改造主要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灌区节水改造现状及分析
    3.1 灌区节水改造面临的问题
    3.2 灌区节水改造的技术措施
    3.3 灌区节水改造的成效
    3.4 分析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灌区节水改造相关评价标准及分析
    4.1 国内灌区节水改造相关标准
    4.2 国外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相关技术标准
        4.2.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有关灌区节水改造标准
        4.2.2 美国的《美国国家灌溉工程技术手册》
        4.2.3 前苏联的《土壤改良系统和建筑物工程标准》
        4.2.4 日本的《土地改良工程规划设计规范》
    4.3 对国内外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相关标准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指标的选择
    5.1 标准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5.1.1 系统性原则
        5.1.2 可比性原则
        5.1.3 简捷性原则
        5.1.4 可操作性原则
    5.2 标准评价指标选择的要求
    5.3 灌区节水改造相关评价指标分析与选择
        5.3.1 综合性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筛选
        5.3.2 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改造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5.3.3 管理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5.3.4 效益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5.3.5 生态环境指标的分析与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灌区节水改造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6.1 标准体系的评价指标分类
    6.2 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及指标的计算方法
    6.3 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的适用条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法
    7.1 节水改造标准体系评价方法分类及判别
    7.2 经验评价法
    7.3 层次分析法
        7.3.1 分区
        7.3.2 单层次评价加权计算方法
        7.3.3 综合评价加权计算方法
        7.3.4 评价结果分析
        7.3.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国灌区标准体系评价分区和权重
    8.1 全国灌区分区
    8.2 全国灌区分区评价指标及权重
        8.2.1 确定全国灌区分区评价指标值
        8.2.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软件开发
    9.1 软件开发运行环境
    9.2 软件系统功能
    9.3 软件工作流程
    9.4 软件应用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体系应用实例
    10.1 东北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评价实例
        10.1.1 灌区概况
        10.1.2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
        10.1.3 灌区评价结果分析
    10.2 华北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评价实例
        10.2.1 灌区概况
        10.2.2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
        10.2.3 灌区评价结果分析
    10.3 西北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评价实例
        10.3.1 灌区概况
        10.3.2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
        10.3.3 灌区评价结果分析
    10.4 南方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评价实例
        10.4.1 灌区概况
        10.4.2 灌区节水改造标准评价
        10.4.3 灌区评价结果分析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水资源概况
        1.1.2 中型灌区特点与分区
        1.1.3 中型灌区地位与作用
        1.1.4 中型灌区存在问题与节水配套改造的必要性
        1.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2.2 灌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1 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2.1.1 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的内涵
        2.1.2 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的影响因素
    2.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2.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评价指标数值计算
    2.4 评价指标标准确定
    2.5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2.5.1 评价指标正向化
        2.5.2 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1 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
    3.2 熵值法指标权重确定
    3.3 指标综合权重确定
4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
    4.1 模糊综合评判法基本原理
    4.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3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结果分析
5 基于可拓评价法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
    5.1 可拓评价法基本原理
    5.2 可拓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5.3 可拓评价法评价结果分析
    5.4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分析与节水配套改造建议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发表文章

(8)山西省夹马口灌区建管模式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1.3 基本概念与理论假设
        1.3.1 基本概念
        1.3.2 理论假设
2 研究项目区概况
3 灌区发展历程、制度变迁与个案分析
    3.1 传统体制时期的工程筹划与建设(1956 年-1966 年):集权与动员
        3.1.1 筹划过程
        3.1.2 建设过程
        3.1.3 时代背景
        3.1.4 小结
    3.2 农村改革时期不断壮大与发展(1967 年-1996 年):自治与合作
    3.3 科学发展观引领的现代化建设时期(1997 年至今):制度创新与市场介入
        3.3.1 有科学的管理理念
        3.3.2 有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3.3 有高效完备的信息化系统
        3.3.4 有一套适用的管理考核体系
    3.4 夹马口灌区实施灌溉管理的个案分析
        3.4.1 个案一、灌溉实验站——引导农民科学灌溉
        3.4.2 个案二、规范用水市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规定
        3.4.3 个案三、管理局对干渠的管理
        3.4.4 个案四、灌区“阳光工程”介绍
        3.4.5 个案五、2006 年灌区内外农民人均收入调查表对比
    3.5 夹马口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 结论
    4.1 灌溉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4.2 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是水利工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3 依靠科学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是永恒主题
    4.4 正确处理好灌区与受益群众的关系,在互动和摩擦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4.5 引黄灌溉在山西潜力巨大,是一项战略之举
5 关于水利社会学的一些思考
    5.1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5.2 水资源的多重属性决定了水利属于社会学范畴
        5.2.1 从本质属性来讲,它是一种自然资源
        5.2.2 从经济角度来讲,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5.2.3 从哲学层面来讲,水具有有利性和有害性的双重属性
    5.3 水利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9)黄汾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城市概况
2 黄汾灌区工程状况
    2.1 工程现状
    2.2 黄汾灌区特点
3 工程节水措施
4 非工程节水措施
    4.1 非工程节水措施的概念
    4.2 科学用水的管理方法与措施
        4.2.1 灌溉水的市场化运作
        4.2.2 灌区用水管理的阳光工程
5 节水成效
6 结语

四、夹马口灌区节水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监理工作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应用研究[D]. 赵鑫睿. 吉林大学, 2019(10)
  • [2]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金星. 武汉大学, 2018(06)
  • [3]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 奋力推进“十三五”山西水利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J]. 潘军峰. 山西水利, 2016(02)
  • [4]“公开”化解千千结——运城市夹马口引黄管理局“阳光工程”见实效[J]. 李兵,贾进杰. 山西水利, 2013(05)
  • [5]坚持“四个突出” 强化水利建设 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J]. 运城市委,运城市人民政府. 山西水利, 2012(11)
  • [6]灌区节水改造标准体系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郑睿.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7]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紧迫程度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武前明.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1)
  • [8]山西省夹马口灌区建管模式的社会学研究[D]. 龚孟建. 山西师范大学, 2010(07)
  • [9]黄汾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索[J]. 赵东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36)
  • [10]运城市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索[J]. 王建刚. 中国水利, 2009(19)

标签:;  ;  ;  ;  ;  

甲玛口灌区节水改造及配套工程续接督导工作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