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及邻区海温资料同化系统

中国海及邻区海温资料同化系统

一、A sea temperatur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for the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areas(论文文献综述)

陆妍[1](2021)在《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表层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及时空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基于1871-2010年的月平均海表盐度数据、全球海底地形数据,分析了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盐度的月际平均气候态分布及年较差的区域分布,结合流场及先前的研究,进行了表层盐度分布的气候态分区,探讨了不同区域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区表层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进行典型气候区内特征点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可划分为东海大陆架、东海黑潮、西北太平洋三个盐度气候态分布区;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又可以25°N、29°N为界,再分为西北太平洋Ⅰ区、Ⅱ区、Ⅲ区,三个气候亚区。2)在东海大陆架海区,盐度年较差为-3psu至8.8psu,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显着,尤以河流入海口处突出。区内特征点月际变化幅度较大,且各点盐度值整体差异较大。3)在东海黑潮海区,年较差总体为0.6-0.8psu,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较小。区内特征点整体盐度较高,盐度月际变化幅度不大。从东海黑潮的入口向出口,盐度值逐渐增加。4)在西北太平洋海区,年较差总体≤0.6psu,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最小。区内特征点整体盐度较高,盐度月际变化幅度较小。同纬度,盐度随经度增加而增加;同经度,盐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5)研究区第1、2模态的方差贡献率达75.52%,其表层海水盐度的升降规律符合盐度年较差变化规律。整个研究区存在一个7a的年际周期和一个13a的年代际周期。

章梦娟[2](2021)在《1871-2010年南海及毗邻西太海域表层海温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地球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构成部门,大海和大气在各类时空尺度上彼此作用,调节着整个地球的能量均衡和水循环,从而对气候间的变化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并且已造成紧要且现实的威胁,是目前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域是对我国气候变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温度是表现海洋表层热、动力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南海内部存在一个双涡结构的环流,除此之外,南海还受到东海黑潮的影响,通过巴士海峡影响着南海的环流状态并进一步影响南海海表温度。只有清楚该海域海洋水文结构、时空变化及其差异特征,才能为揭示研究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机理,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使用的是SODA_2.2.4数据集中的1871——2010年这140年间的海表温度数集,使用的地形资料来源于美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发布的环球海底地形数据库,通过MATLAB软件提炼研究区内140年间共1680个月的表面月均温数据,使用传统经验正交分解法(EOF)、滑动平均法、小波分析等分析了1871-2010年间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域,表层温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得出下列结论:1)南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海域30a表层月平均的最高温(29.9℃)出现在靠近赤道的西太海域东部;30a表层月平均的最低温(22.5℃)出现在我国的华南沿海区域。西太海域温差变化最小,华南沿海温差变化是最大的。在研究区的东北部、靠近大陆海岸线的区域,春夏季节升温快,秋冬季节降温快,这是导致该区域成为整个研究区海域温差变化较大的原因之一。2)对研究区域的表层海温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将研究海区分为六个海域:南海划分为三个区域:以15°N为界北至我国华南沿海等温线基本沿海流方向分布,温差明显,划分为S1;15°N以南的中南半岛沿岸等温线基本和海岸线平行,近乎垂直于纬线,此海域划分为S2;15°N以南的海域海温较高,温度差异较小,规划为S3。巴士海峡海域由于受黑潮影响,温度明显高于同纬度海域,因此单独划分一个区域为S4。西太海域分为两个海区:以12°N为界以北等温线基本沿纬线分布,温差较明显,划分为P1,以南和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受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影响,全年高温且温差变化小,共同划分为P2。3)在研究区内通过对选取的22个特征点进行30a月际、月差变化分析可知,研究区的温差变化基本都是由低纬向高纬增加,纬度越高的海区温差的变化也就越明显,纬度越低的海区温差变化则相反;除了纬向分布特征之外,温差变化还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增的特征,即外海的温差变化较小,越靠近内海则温差变化越大;临近海岸的海域,变化剧增明显。4)在南海,受到地形和海流的影响,等温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方向的递减趋势,其走向基本和海流的方向一致;在中南半岛东部海域,等温线近似平行于海岸(即近似的垂直于纬线)。在西太海域中部,海表等温线的分布状态大致是与纬线平行的。在靠近赤道的半封闭水体——苏拉威西海,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又受北赤道暖流的入侵和岛屿的阻挡使暖流大部分停留在苏拉威西海,其温差变化是整个研究区中最小的;但作为相对封闭的水体——苏禄海,受岛屿阻挡使得北赤道暖流难以进入,其温差变化比同纬度邻近的南海和西太海域都要大。5)通过对月际、月差温度变化分析可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18.75°N附近的海域,其温度多年平均水平下的月际、月差转化显现出温带气候的特征。显示,研究海域热带与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明显比陆地的纬度低,15.75°N—17.75°N区域的气候特征逐渐显现由热带向温带(亚热带)过渡的态势,因此我们大致可以将16.75°N作为该海域热带与温带(亚热带)的气候分界。6)研究区内,140年的表层海温分布态势基本和30年一致,差异不大:最低海温依然在中国广东的沿海大陆架、台湾岛屿的左侧,该地仍是整个研究区域表层温度变异最大的区域。最高温的三个区域都在靠近赤道的南部海域,但140年的表层海温高温区域面积较小。对于140年间的南海即毗邻的西太海域表层海温年际振幅状态,两者的分布态势基本一致,只有靠近海岸线的海域在新气候基准期下的变幅最为明显。7)对表层的海温距平进行EOF分解发现,研究区内的表层海温都表现出正向的海温反常,正异常最强烈的地区为我国台湾海峡海域,也就是研究区内温差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正异常最弱的地区在西太海域的中部和靠近赤道的海域。

冯文[3](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4](2019)在《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蔡靖泽[5](2019)在《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的演变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利用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土壤湿度资料和温度、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土壤湿度演变特征,且重点研究了地表气温和降水与各层土壤湿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对各层土壤湿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土壤湿度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逐渐变干的趋势。土壤湿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具有相似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次表层土壤湿度与春、夏、秋气温呈正相关,其余层的土壤湿度与冬季气温呈负相关。土壤湿度与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降水呈正相关,冬季则相反。结果还表明,降水对浅层土壤湿度(0-10 cm)影响最为显着,气温则对深层的土壤湿度影响最大。以江苏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两套MODIS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和 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产品数据(MOD13A2)和地表温度(Surface Temperature,Ts)产品数据(MOD11A2),构建了江苏 NDVI-Ts 和 EVI-Ts特征空间,拟合了干湿边方程,并计算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分析了江苏地区土壤干湿状况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比了 NDVI和EVI之间的差异。反演结果表明,江苏海岸带地区的土壤湿度值高于非沿岸地区。最后,选择1961-2011年的GLDAS表层土壤湿度资料和Hadley-SST的再分析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时滞相关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年际变化与中国近海海温的异常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时间序列来看,中国近海海温呈现增暖的趋势,从1987年开始的增暖趋势明显;而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呈现变干的趋势,从1978年后变干趋势明显;在1974年之前和2002年之后,海温与土壤湿度变化呈同位相变化,而1974年至2002年两者呈现反位相变化,两者差异可能在于江淮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导致土壤湿度的异常;利用区域相关分析发现,黄海、东海以及南海南部靠广东省沿岸海域为显着相关区域。时间序列因果分析证明,海温与土壤湿度存在彼此相关,且海温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大于土壤湿度对海温的影响;春季、夏季和冬季的海温与春季、秋季的土壤湿度呈负相关,与夏季、冬季的土壤湿度呈正相关;秋季的海温与四季的土壤湿度与上述结论均相反。这些现象说明:中国近海海温的热力状态都会影响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

何青青[6](2018)在《夏季西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可能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1982-2015年高分辨率海气资料,从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风速相关关系的角度研究了年际尺度和天气尺度上赤道印度洋的海气关系的特征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印度洋的海气关系具有明显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即整个印度洋除赤道东南印度洋和赤道西印度洋海表面温度与海表风速在夏季(7-9月)为显着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海洋影响大气;其余区域和月份均为负相关关系,反映了大气对海洋的强迫占主导地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夏季赤道西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可能主要通过海平面气压调整机制影响海表面风场,即海温增温使边界层空气增暖,海表面风场辐合增强;反之则相反。利用AM2.1模式进行模拟试验,试验结果成功地再现了夏季赤道西印度洋海表面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利用热量收支方程定量诊断了夏季赤道西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可能原因,发现其主要是由海洋内部纬向平流项和垂直对流项引起的。天气尺度上,赤道西印度洋的海气关系同样在夏季表现为海洋强迫大气为主,其余月份以及其他区域表现以大气影响海洋为主。利用WRF模式能够成功再现天气尺度上夏季西印度洋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的同相位关系。通过对边界层垂直结构的分析,验证了海温变化可以改变边界层垂直方向上稳定度变化以强迫大气产生响应。进一步通过水平动量收支方程的诊断分析,发现气压梯度项和湍流粘性力项对西印度洋上空大气变化贡献较大,其中气压梯度项对西印度洋表层风速起加速作用。综合观测与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天气尺度上夏季赤道西印度洋海洋强迫大气的过程中垂直混合机制和气压梯度调整机制共同起作用。

万伟杰[7](2018)在《两种形态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化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作为地球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海气相互作用现象,一直以来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气候模态。尽管ENSO现象本身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但是其会以遥相关的形式影响到全球的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到全球的气候。研究ENSO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特征,对于认识ENSO、预测ENSO以及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关于ENSO的研究理论日益成熟,近年来众多学者在ENSO对全球气候影响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前人在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区分两种形态ENSO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区分不同ENSO形态的研究,较少涉及到季节性变化,考察的变量更多局限于海表温度和热通量等海洋热力学特征,缺乏从大气过程到海洋(包括混合层深度、温度)、海冰(密集度、厚度)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本文主要关注在1979—2012年间两种不同形态的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化的影响,考虑到ENSO形态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研究时段划分为1979—1998年和1999—2012年。同时本文也关注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在两个不同时段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各气候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从多个变量主成分时间序列与Ni?o指数的相关分析以及变量对ENSO变化的回归响应场均可以看出,79—98时段东部型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异的响应强于中部型ENSO,说明东部型ENSO在这一时段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这与以往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中部型ENSO在1999年之后对南半球热带外多个变量的影响较1999年之前有所加强,但是并未看出其对大气/海洋/海冰变量变化的影响强于东部型ENSO,在某些季节甚至弱于后者,这可能是ENSO对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差异导致的。在1999年之前变量的回归场尤其在南半球的冬季表现出较为明显的PSA(PacificSouth America mode)结构,1999之后回归场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体现出较强的SAM(Southern Annular Mode)信号,秋季体现出较强的PSA2信号,冬季和春季体现出较强的PSA1信号。相比于其它大气变量,海表气温变化受海洋变化的反馈作用较强;混合层温度异常场在夏秋两季受海表气温变异的影响较大,在冬春两季受混合层变异的影响更强。海冰的响应场在海冰的结冰季节表现更强,除了受到海表风场的影响外,其主要受到海表气温的影响。

马静[8](2017)在《黑潮延伸区海洋锋与海洋涡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应用海洋涡旋判别资料、高分辨率卫星观测资料、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和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数值模式研究了黑潮延伸区海洋涡旋对大气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大气对海洋涡旋响应的季节差异特征。接着采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等研究了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置变化和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估了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不同海洋分辨率模式对黑潮-亲潮延伸区海洋锋的模拟情况,并研究了与海洋锋相联系的海表温度模拟误差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EASJ)模拟误差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准确描述海洋锋的重要性。主要结论如下:(1)与冷涡相联系的海表温度负异常能够减小海表风速,减弱潜热、感热通量,引起云中液态水含量、水汽含量和降水率减小,暖涡反之。海表风散度异常与下风方海表温度梯度呈线性相关,表明动量垂直混合机制在海洋涡旋影响大气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涡旋引起的垂直速度异常能够穿越边界层,同时海表温度异常与对流降水异常之间也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海洋涡旋能够影响自由大气。通过对冬季两个典型中尺度涡旋的个例分析还发现,中尺度海洋涡旋能够影响大气瞬变扰动强度,该影响可达自由大气中低层。大气瞬变扰动强度在暖(冷)涡下游上空出现极大(小)值,平流作用和斜压能量转换贡献显着。(2)观测、再分析资料分析和WRF模拟结果均表明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响应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海表风速、海气热通量、云中液态水含量和降水率在冷季的响应强于暖季,其中冬季最强,夏季最弱。边界层高度响应则是暖季强于冷季,可能是由于暖季垂直混合弱,虚位温垂直梯度的变化较强。此外,纬向扰动动量的垂直输送、风速和垂直速度的响应均是冷季强于暖季,且响应的最大伸展高度在冷季明显大于暖季。大气响应的季节差异与背景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度紧密联系,大气越不稳定,风速、热通量和垂直速度等对涡旋的响应越强。(3)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的经向位移存在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与6月高空急流的南北位置和降水雨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春季海洋锋偏北(南),6月高空急流、风暴轴和雨带亦偏北(南)。对应于春季海洋锋偏北,6月副热带高压偏北,其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控制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本州岛大部地区,有利于降水量的增加。同时,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强度有着显着的年际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海洋锋强度变化振幅显着增大。在黑潮延伸区海洋锋偏强年,同期黑潮延伸区北侧海表温度降低,南侧海表温度升高,东亚-西北太平洋上空出现异常反气旋,使得我国中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岛中部降水明显增多,偏弱年反之。总体上,海洋锋强度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气温分布来改变大气斜压性,从而对大气环流产生作用。(4)CMIP5模式中低(高)分辨率海洋模式模拟的黑潮-亲潮延伸区海洋锋偏南(北),该区海表温度相比集合平均偏低(高)3K(2K),该差异主要源于海洋热输送的差异。此外,海洋模式分辨率较低(高)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的EASJ位置在四个季节均偏南(北),而EASJ的经向位置又与黑潮-亲潮延伸区海表温度紧密相关。因此,海气耦合模式对黑潮-亲潮延伸区海洋锋更为准确的描述可以改善其对EASJ经向位置的模拟。

李美琪[9](2017)在《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部海域水域环境复杂,面积狭窄,黄海浅水与东海深水相邻水域水深差异达上千米,此海域不仅包含台湾岛、琉球群岛,还包含着名的强势海流系统黑潮,因此该海域的台风海洋涡旋特征不同于宽阔海域的海洋涡旋。本文运用海气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系统性探讨台风经过中国东部海域不同海区时驱动的海洋涡旋,以及海洋涡旋不对称性引起的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尤其是研究不同海区涡旋的结构特征及能量输送过程,并通过区域海洋模式模拟,研究此海域内环境因子对台风海洋涡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以K均值法对台风及其海洋涡旋依据路径特点分为A, B,C三类,同时根据海域特点分为三个海区:黑潮南部宽阔深海区,穿越黑潮主流区,黑潮北部黄东海浅海区。合成分析显示,A类中线台风海洋涡旋强盛,经黑潮时形成黑潮逆流;B类再入海台风海洋涡旋近台湾岛,受黑潮西部与台湾岛共同影响,涡旋变形减弱;C类偏朝鲜半岛台风海洋涡旋被群岛影响,产生附加新生涡旋,遇黑潮时形成增幅效应。分析结果还显示,涡旋强流区表层强辐散有利于形成海洋上升流和SST冷中心,加强近海面混合层和混合层下的低温低盐涌升流。在偏南的I区II区台风海洋涡旋强流区与潜热通量大值区对应,支持台风CISK (第二类条件不稳定发展)机制。对典型涡旋的垂直结构分析显示,涌升层厚度显着浅于海域水深,涌升强度与分区水深成正比,弱于海域内近岸上升流。涡旋向下衰减迅速,I区和II区厚度可达700m,III区可达整层(80m)而低层水平环流会发生逆转。各区强流区强于0.2J的动能下传层次仅为涡旋深度的一半,并且强流区下传强度以及传输速度均大于涡旋中心的传输。FVCOM数值模拟重点模拟了中线类台风梅花海洋涡旋及其伴随的反气旋式涡旋在Ⅲ区黄海海域特征,并通过波浪,底摩擦,地形水深,以及能量转换等因子效应探讨台风海洋涡旋结构特征的影响机制。在耦合波浪模块后,模拟结果显示海洋涡旋海表流场明显增强,涡旋的形状更完整,水位梯度显着增强,涡旋强度进一步加大。区域海洋模式模拟出了夏季存在于北部黄海向北的沿岸流,其与台风海洋涡旋强流,以及海岸地形共同作用,形成了台风海洋涡旋伴随的反气旋式海流涡,海洋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强流区的能量下传速度均显示比涡旋中心部分更快,维持时间更长,能量传输值也更大。气旋涡的动能主要来源于台风风应力驱动动能,反气旋涡的动能主要受到海流梯度最大区和海岸地形的影响。底部摩擦力的增大有利于底层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加强。在海洋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显着辐散区有温盐要素的明显的涌升,但海底地形升降驱动的温盐涌升与下沉,其强度更强些。

王剑[10](2017)在《中低纬度海表面温度日变化分析与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海表面温度日变化幅度(DSST),基于Kawai and Kawamura(2002)模型,利用美国国家数据与浮标中心(NDBC)近年来的观测数据拟合了回归系数,建立了DSST经验估计模型。将CFSR、NCEP-Reanalysis 2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别驱动该经验模型,进行了各自30年的DSST估算,得到三套DSST逐日数据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表明,三套DSST逐日数据集和观测数据的整体趋势比较一致。其中使用CFSR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的DSST逐日数据集水平分辨率最高,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也最高。更适用于DSST的研究。对DSST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表明,DSST空间变化明显,北半球的平均DSST高于南半球,热带地区变化最为明显,大值区主要分布在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区域以及热带太平洋东部。DSST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西太平洋暖池区域在秋季DSST较大,东太平洋则四季均具有较大的DSST;热带大西洋全年整体DSST变化不明显;由于受季风影响,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DSST夏季小于冬季。DSST 30年的距平异常值长期变化不大,但年际振荡明显,整体年际变化趋势存在下降趋势,DSST与ENSO事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二维海洋上混合层模式,对19802009年的DSST特征进行模拟,并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IMET浮标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二维海洋上混合层模式模拟的平均SST日变化位相以及幅度与观测基本一致。在分析其模拟的DSST特征基础上,对比了动力模式与经验模型对DSST模拟差异。

二、A sea temperatur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for the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area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sea temperatur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for the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areas(论文提纲范文)

(1)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表层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及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的选取
        2.1.2 研究区的基本概况
    2.2 数据资料
        2.2.1 盐度及流场数据
        2.2.2 地形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均值
        2.3.2 极差
        2.3.3 突变点检测
        2.3.4 小波分析
        2.3.5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
第三章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盐度的气候态分区
    3.1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平均盐度的月际分布特征
    3.2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盐度年较差的区域分布特征
    3.3 气候分区
第四章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
    4.1 典型特征点的选取
    4.2 研究区表层流场的月际区域分异
    4.3 典型特征点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
        4.3.1 整个研究区
        4.3.2 东海大陆架海区
        4.3.3 东海黑潮海区
        4.3.4 西北太平洋海区
第五章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盐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5.1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平均盐度的月际/年际特征
    5.2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盐度分布的模态分析
    5.3 研究区1871-2010年表层盐度分布的小波分析
    5.4 典型气候区内典型特征点的盐度比较
        5.4.1 东海大陆架海区特征点的盐度变化特征
        5.4.2 东海大陆架海区特征点盐度的变化趋势
        5.4.3 东海大陆架海区特征点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1871-2010年南海及毗邻西太海域表层海温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人的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 章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温度数据
        2.2.2 地形数据
    2.3 数据处理
第3章 1981-2010年研究区表层海温的气候分布特点
    3.1 1981-2010年内表层海温和海流分布特点
    3.2 1981-2010年内表层海温和海流分布的月际变化
    3.3 1981-2010年内表层海温的年变幅特征
    3.4 研究海域的气候划分区域及特征点的选取
        3.4.1 研究区温度特征的分区
        3.4.2 温度-海流分区中特征点的选择和各个特征点的月际、月差变异
        3.4.3 关于研究区的气候分带(区)的进一步划分
第4章 140年间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域表层海温的变化表征
    4.1 140年间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域表层海温的空间变化表征
    4.2 140年间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域表层海温的时间变化表征
        4.2.1 1871-2010年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区表层海温月际、年代际变化表征
        4.2.2 140年海表温度变化表征的EOF分析
        4.2.3 140年海表温度变化表征的滑动T-检验
第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的演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湿度对气温的影响
        1.2.2 土壤湿度对降水的影响
        1.2.3 海表面温度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介绍及分析方法
    2.1 数据介绍
        2.1.1 土壤湿度资料
        2.1.2 降水资料
        2.1.3 气温资料
        2.1.4 海温资料
        2.1.5 MODIS资料
    2.2 分析方法
        2.2.1 相关分析
        2.2.2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2.3 线性回归分析
        2.2.4 信息流理论
        2.2.5 Z-Score标准化
第三章 基于GLDAS资料的中国东部土壤湿度演变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中国东部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3.2.1 气温和降水变化
        3.2.2 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
        3.2.3 土壤湿度的长期变化
        3.2.4 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的联系
        3.2.5 降水和气温对土壤湿度影响的定量关系
第四章 基于MODIS数据的干湿度监测-以江苏为例
    4.1 引言
    4.2 研究区概况
    4.3 TVDI介绍
        4.3.1 Ts-NDVI空间介绍
        4.3.2 TVDI土壤湿度反演
        4.3.3 确定干、湿边及构建特征空间
    4.4 TVDI的等级分布及影响因素
        4.4.1 TVDI的时空分布
第五章 中国近海海表面温度对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中国近海海温与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分析
        5.2.2 影响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的相关海温关键区域分析
        5.2.3 敏感海域海温与江苏海岸带土壤湿度的时滞相关和因果关系
        5.2.4 敏感海域与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的季节性关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6)夏季西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可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气相互作用
        1.2.2 中高纬度大气对海洋的响应
        1.2.3 低纬度大气对海洋的响应
        1.2.4 响应机制
        1.2.5 印度洋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方法说明
        2.2.1 合成分析T检验
        2.2.2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2.3 小波分析
        2.2.4 相关分析
第三章 年际尺度上夏季西印度洋的海气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3.1 印度洋海气关系
    3.2 夏季西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3.3 夏季西印度洋海洋影响大气的可能机制
    3.4 夏季西印度洋海气系统与IOD、ENSO之间的联系
        3.4.1 同期关系
        3.4.2 前期关系
    3.5 夏季西印度洋海气系统与周边降水的关系
        3.5.1 对周边降水的影响
        3.5.2 与急流关系
    3.6 数值模拟
        3.6.1 模式简介及模式设计
        3.6.2 试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气尺度上夏季西印度洋的海气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4.1 观测事实
    4.2 数值模拟
        4.2.1 模式简介及模式设计
        4.2.2 试验结果分析
        4.2.3 动量收支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全文总结
    5.2 特色与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两种形态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化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ENSO简介
        1.2.1 ENSO的分类
        1.2.2 两类ENSO对南半球气候的影响
        1.2.3 ENSO的指标
    1.3 本文研究工作
第二章 数据及处理方法
    2.1 数据介绍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EOF分析
        2.2.2 相关分析
        2.2.3 线性回归分析
    2.3 Ni?o指数计算与回归分析
第三章 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量与Ni?o指数相关性分析
    3.1 瞬时相关性分析
    3.2 时滞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量对两种ENSO形态变化响应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海平面气压
    4.2 海表风场
    4.3 海表气温
    4.4 混合层深度
    4.5 混合层温度
    4.6 海冰密集度和厚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黑潮延伸区海洋锋与海洋涡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
        1.2.2 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
        1.2.3 海洋模式分辨率对海洋和大气模拟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各章内容安排
第二章 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个例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
        2.2.2 方法
    2.3 中尺度暖、冷涡对海洋大气边界层的影响
        2.3.1 暖冷涡旋对10-m风速的影响
        2.3.2 暖冷涡旋对10-m风散度、涡度的影响
        2.3.3 暖冷涡旋对热通量、边界层高度的影响
        2.3.4 暖冷涡旋影响近海面风的机制分析
    2.4 中尺度暖、冷涡对大气瞬变扰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分析
        2.4.1 暖冷涡旋对大气瞬变扰动的影响
        2.4.2 暖冷涡旋影响大气瞬变扰动的可能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气对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海洋涡旋的响应特征及季节差异——大样本分析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2.1 资料
        3.2.2 方法
    3.3 大气响应特征——观测结果
        3.3.1 海表风速、散度和涡度
        3.3.2 热通量
        3.3.3 云中液态水含量、水汽含量与降水率
    3.4 大气响应特征——CFSR再分析资料结果
        3.4.1 表面风速、散度和涡度
        3.4.2 热通量与边界层高度
        3.4.3 海平面气压
        3.4.4 大气稳定度与纬向扰动动量的垂直输送
        3.4.5 垂直速度
        3.4.6 云中液态水含量和降水率
    3.5 大气响应的季节差异——观测结果
        3.5.1 海表风速
        3.5.2 热通量
        3.5.3 云中液态水含量和降水率
    3.6 大气响应的季节差异——CFSR再分析资料结果
        3.6.1 海表风速与热通量
        3.6.2 边界层高度
        3.6.3 边界层稳定度
        3.6.4 纬向扰动动量的垂直输送和风速
        3.6.5 垂直速度
    3.7 WRF模拟结果
        3.7.1 模式设计
        3.7.2 模拟结果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强度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采用的资料
        4.2.2 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的定义
    4.3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特征及其与高空急流、风暴轴的关系
        4.3.1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特征
        4.3.2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与6月东亚高空急流的关系
        4.3.3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与风暴轴的关系
        4.3.4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影响高空急流、风暴轴南北位置的可能机制
    4.4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经向位移与6月降水的关系
        4.4.1 EJPC1与6月降水的相关分析
    4.6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强度的年际变化对大气的影响
        4.6.1 海洋锋强度对春季整层热源的影响
        4.6.2 海洋锋强度对春季大气环流的影响
        4.6.3 海洋锋强度影响大气环流的机制分析
    4.7 春季黑潮延伸区海洋锋强度的年际变化对降水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气耦合模式中海洋模式分辨率对海洋锋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
    5.1 引言
    5.2 资料与方法
    5.3 海温模拟误差
    5.4 海温模拟误差与东亚副热带急流模拟误差的联系
    5.5 CMIP5模式对东亚副热带急流的模拟误差
        5.5.1 季节平均200hPa纬向风的模拟误差
        5.5.2 季节平均纬向风模拟误差的垂直分布
        5.5.3 20个模式的纬向风模拟差异
    5.6 本章小结
        5.6.1 结论
        5.6.2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西北太平洋台风统计
        1.3.2 台风对上层海水的影响
        1.3.3 海洋中尺度涡旋研究
        1.3.4 台风引起的中尺度涡旋
        1.3.5 中国东部海域海洋涡旋研究
    1.4 本文讨论及拟解决的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介绍
        2.1.1 台风路径数据
        2.1.2 CFSR资料
        2.1.3 CFSv2资料
        2.1.4 HYCOM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K均值法
        2.2.2 涡旋动态合成法
    2.3 FVCOM区域海洋模式介绍
        2.3.1 模式简介
        2.3.2 控制方程组
        2.3.3 边界条件、网格划分及输出参数
    2.4 FVCOM-SWAVE耦合海洋数值模式介绍
        2.4.1 模式简介
        2.4.2 FVCOM-SWAVE控制方程组
        2.4.3 浪流耦合模式介绍
第三章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及引起的海洋涡旋统计特征
    3.1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及涡旋统计分类分区
        3.1.1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及涡旋分类统计
        3.1.2 研究海域分区
        3.1.3 台风海洋涡旋分类合成
    3.2 台风海洋涡旋分区水平特征
        3.2.1 三类台风活动概述
        3.2.2 黑潮南部宽阔深海区三类台风海洋涡旋特征
        3.2.3 穿越黑潮区台风海洋涡旋特征
        3.2.4 黑潮北部黄东海浅海区台风海洋涡旋特征
    3.3 台风海洋涡旋海气界面的感热与潜热通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典型个例结构及能量特征
    4.1 典型台风海洋涡旋选取
    4.2 典型台风海洋涡旋SST场的分布
    4.3 涡旋温度场垂直剖面
    4.4 涡旋盐度场垂直剖面
    4.5 涡旋水平流场及动能垂直剖面
    4.6 台风海洋涡旋能量输送特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数值模拟及验证
    5.1 数值模拟环境与参数
    5.2 FVCOM模拟验证
        5.2.1 水位验证
        5.2.2 潮流验证
        5.2.3 海温验证
    5.3 台风梅花海洋涡旋FVCOM模拟
        5.3.1 海表流场
        5.3.2 水位
        5.3.3 海表温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影响机制模拟研究
    6.1 波浪对台风海洋涡旋影响的FVCOM-SWAVE模拟
        6.1.1 FVCOM-SWAVE模拟验证
        6.1.2 FVCOM-SWAVE模拟实验
    6.2 台风海洋涡旋能量传输特征模拟
        6.2.1 台风海洋涡旋动态与结构描述
        6.2.2 台风气旋型海洋涡旋的能量输送
        6.2.3 伴随生成的反气旋型涡旋的能量输送
        6.2.4 动能与有效位能的转换特征
    6.3 地形对台风海洋涡旋影响效应模拟分析
        6.3.1 底摩擦系数对低层环流的影响效应
        6.3.2 地形阻挡与台风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低纬度海表面温度日变化分析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
        1.2.1 观测研究
        1.2.2 经验模型诊断
        1.2.3 动力模式模拟
        1.2.4 再分析资料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经验模型诊断DSST
    2.1 引言
    2.2 诊断分析
        2.2.1 数据
        2.2.2 经验方法
        2.2.3 DSST气候态特征
        2.2.4 DSST季节变化特征
        2.2.5 DSST年际变化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使用再分析资料对比验证
    3.1 引言
    3.2 利用NCEP-Reanalysis 2 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
        3.2.1 数据和方法
        3.2.2 两套DSST再分析资料比较
        3.2.3 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比较
    3.3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
        3.3.1 数据和方法
        3.3.2 三套DSST再分析资料比较
        3.3.3 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海洋混合层模式模拟SST日变化
    4.1 引言
    4.2 一维海洋上混合层模式简介
    4.3 二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应用
        4.3.1 数据
        4.3.2 模拟实验
    4.4 SST日变化特征分析
        4.4.1 气候态特征与比较
        4.4.2 年际变化特征
        4.4.3 EOF分析SST日变化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概述
    5.2 主要研究结论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A sea temperatur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for the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areas(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表层盐度的月际区域分异及时空变化特征[D]. 陆妍.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1871-2010年南海及毗邻西太海域表层海温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D]. 章梦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J]. 魏泽勋,郑全安,杨永增,刘克修,徐腾飞,王凡,胡石建,谢玲玲,李元龙,杜岩,周磊,林霄沛,胡建宇,朱建荣,李均益,张正光,侯一筠,刘泽,田纪伟,黄晓冬,管玉平,刘志宇,杨庆轩,赵玮,宋振亚,刘海龙,董昌明,于卫东,连涛,陈朝晖,史久新,雷瑞波,刘煜,于福江,尹宝树,陈戈,王岩峰,李整林,熊学军,汪嘉宁,李晓峰,王永刚. 海洋学报, 2019(10)
  • [5]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壤湿度的演变特征分析[D]. 蔡靖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6]夏季西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可能机制[D]. 何青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7]两种形态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化特征的影响[D]. 万伟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黑潮延伸区海洋锋与海洋涡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和机制研究[D]. 马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1)
  • [9]中国东部海域台风海洋涡旋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李美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10]中低纬度海表面温度日变化分析与数值模拟[D]. 王剑.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017(11)

标签:;  ;  ;  ;  

中国海及邻区海温资料同化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