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西部“5.20”暴雨天气分析

贺兰山西部“5.20”暴雨天气分析

一、“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1](2016)在《云滴浓度及云雨自动转化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滴数浓度及云滴向雨滴的自动转化会影响混合相对流云中液、冰相水凝物粒子的形成及增长规律,从而对强对流降水的数值模拟及预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江苏2013年7月5日梅雨期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在WRF模式微物理方案中利用当地实际CCN活化谱参数计算云滴数浓度,进行云滴数浓度和云雨自动转化方案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利用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计数器,对2013年4-12月南京地区CCN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对不同天气条件下CCN活化谱采用公式N=CSK拟合,霾天C值最高,为13085 cm-3,雨后C值降至8054 cm-3,属于大陆性核谱。CCN数浓度受到环境气象要素、天气状况、气溶胶源排放、气溶胶理化性质等因素影响。南京地区气溶胶(Condensation Nuclei, CN)数浓度和CCN数浓度的拟合结果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C值: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对江苏地区2013年7月5日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由当地实测CCN活化谱参数及CCN数浓度随高度指数递减规律得到云底C值约为4000cm-3。此次天气过程期间,高空出现东北冷涡并东移,低空南下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江淮地区交汇,850 hPa上江淮地区出现切变线,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霰粒子和雹粒子的融化共同构成此次降水的重要来源。对上述个例进行云滴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云滴浓度背景下,云滴浓度的增加将造成降水产生时间延后、总降水量减小;云滴浓度异常低时,降水发生时间较晚:高云滴浓度背景下,降水后期高空存留大量冰晶,利于雹粒子增长,导致降水后期雹粒子的融化为低层雨水提供了重要来源,后期降水增强。分别采用Kessler、Ziegler、Ferrier方案对本次个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Kessler方案模拟的前期降水量明显偏多。Ziegler方案与Ferrier方案中考虑了实际背景云滴浓度,在降水后期均由于高云滴浓度抑制前期降水,一部分冰晶粒子存留在云中,造成后期降水偏强。

蔡敏[2](2014)在《河套地区暴雨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东部与华北西部之间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是连接我国西北与华北地区的过渡带,具有气候学、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重要性;暴雨是该地区夏秋季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并且有其独具的特点与成因。因此,本文选取了1961-2010年50年我国河套地区87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合成、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方法,分析研究了河套地区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的再分析高度场资料,探析了河套地区暴雨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河套地区6-9月暴雨偏多(少)年与高度场、温度场、风场、海温的异常关系。以期为该地区暴雨的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河套地区暴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典型的“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近50年来暴雨发生频次总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周期、准周期的变化特征,也均未发生突变现象。其中1982年前后年暴雨发生频次有明显的某些区域减少和另外区域增多的空间差异,其增多的区域主要发生在陕甘宁交界以及山西中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导致该地区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河套地区暴雨天气环流形势主要分为:两槽一脊型、两脊一槽型、槽一脊型、一脊一槽型等4种环流型;其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有西风槽、切变线、低涡、低空急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3、河套地区暴雨偏多年份,500hPa高度距平场上该地区处于西北太平洋副高正距平区西北部偏南暖湿气流与西风槽负距平中心区东南部西南气流的交汇地带;500hPa温度距平场上河套地区处于正距平中心区,在低涡、槽线等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暖空气在此处易产生辐合上升,有利于形成暴雨。而该地区暴雨偏少年份,500hPa高度距平场上河套地区正处于我国东北负距平中心区西南部的西北气流中,偏南暖湿气流也偏弱;500hPa温度距平场上河套地区处于负距平中心区附近,偏冷空气不易产生辐合上升,不利于强降水的形成。4、从风场分布特征看,暴雨偏多年份,500hPa纬向风距半场上河套地区处于正距平区,纬向风偏大,有利于偏西冷空气南下影响河套地区;500hPa经向风距平场上河套地区处于正距平中心的边缘,经向风也偏大,有利于将孟加拉湾的偏南暖湿空气输送到河套地区,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此地交汇、辐合上升而形成暴雨。相反,暴雨偏少年份,500hPa纬向风距平场上河套地区处于正距平区边缘,纬向风偏弱,不有利于偏西冷空气南下到达此地,因此河套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少;500hPa经向风距平场上河套地区处于负距平中心的边缘,经向风也偏弱,同样也不有利于将孟加拉湾的偏南暖湿空气输送到河套地区。5、从海温场上来看,暴雨偏多年,在北半球海温距平场上欧洲北部沿海、我国东部沿海、日本海、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温度为正距平区,特别是新地岛、我国黄海、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的温度异常偏高;北冰洋、印度洋北部、我国南海大部为负距平区,孟加拉湾和我国南海海域的温度异常偏低。暴雨偏少年的分布与暴雨偏多年基本相反,我国东部沿海和南海、日本海、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温度为负距平区,特别是我国黄海、日本海海域的温度异常偏低;北冰洋、印度洋大部为正距平区,孟加拉湾及附近海域的温度异常偏高。6、河套地区暴雨汛期(4-10月)暴雨发生日数与西北太平洋登陆台风频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总体呈“东负西正”分布型,其中7-9月呈“东北负西南正”分布型;与其它月份相比,7-9月正相关区域明显扩大,主要是向东、向北扩展,说明7-9月受西北太平洋台风登陆的影响,河套地区有更多的站点可能会出现暴雨,但相关性不是非常显着。

毕宝贵[3](2004)在《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在实际天气预报业务中,常常为报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地区的暴雨大伤脑筋,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中尺度地形及与地形有关的下垫面对暴雨的影响问题。因此,本论文就是从2002年6月8-9日(简称“02.6”)西北地区东部强降水(尤其陕南地区大暴雨过程)个例出发(中央气象台虽然文字预报服务材料对陕西南部和中部持续出现的强降雨过程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但强降雨落区具体位置预报与实况相比还有一定的偏差,强度预报偏弱),采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资料,通过观测分析、数值模拟、诊断分析等手段对该大暴雨过程,特别是对其中的β中尺度系统和中尺度地形作用做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作为对比,本文还对2002年6月24-25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强地形雨进行了分析,并讨论陕南、北京地区两地暴雨的异同点以及地形作用的共性和个性,为两地暴雨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 1 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表明:(1)“02.6”强降水与6月上旬越赤道气流和季风爆发密切相关,携带大量水汽的偏南气流与冷空气于6月8日交汇在西北地区东部,导致了这次强降水的发生;(2)200hPa的副热带西风急流、500hPa副高以及850hPa的低空急流的配置非常有利于本文分析之陕西强降水的发展与维持。大尺度形势分析表明,东高西低形势场、低空急流的建立和高低空形势的配置决定了这场降雨出现在西北地区东部。与暴雨区相联系,存在一支横越低空急流的经向垂直环流,暴雨区处于该垂直环流的上升支;(3)偏南和偏东气流水汽通道在西北地区东部交汇,水汽的辐合积聚主要在对流层低层和行星边界层内完成;(4)整层的视热源<Q1>高值区在暴雨区附近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与切变线走向非常一致,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是强降水区大气的主要热源。同时,在大尺度上升运动区中低层存在一个条件对称不稳定建立的机制,使得在暴雨区,既存在深厚的对流不稳定机制,又存在水汽输入机制和对流不稳定的触发机制,从而形成强暴雨。 2 β中尺度系统及降水成因分析:除了以上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外,陕南强降水过程对应的中尺度系统是非常明显的,且无论对流层低层还是高层的流场和高度场都有很好的配置。β中尺度的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是直接造成强降水的原因。这种系统的发生发展具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地形条件及大尺度背景场,其中,地形和对流不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尺度结构分析表明,本次暴雨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是由三支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发现(1)地面东南风和地形在这次大暴雨过程起主要作用;(2)东路冷空气主要是通过中低层侵入陕南地区的,并与地面冷式锢囚锋的形成密不可分;(3)夜博士论文: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间垂直次级环流发展加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地形山谷风的作用,另一个是降水的潜热释放激发了上升运动:(4)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与低层暖湿平流的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5)本次暴雨的水汽主要靠偏南风急流将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的水汽输送至西北地区东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热力条件。位涡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正值位涡扰动的存在是暴雨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凝结潜热释放和地面潜热输送是位涡扰动的主要原因。东路冷空气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冷空气是从中层侵入西北地区东部,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对流降水的发生。3地形热力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地面感热、潜热通量和温度的区域性分布与高原东部特殊的地形分布有关,地表通量和温度的等值线与地形等高线大致平行,平原低洼地区和山脉所在地特征明显,从而可以说明地形热力状况在陕西强降水中发挥重要作用;(2)不考虑地面潜热通量的作用时,模式对降水的模拟与实况偏差较大,700hPa的中尺度低压和850hPa的背风气旋不能形成,从而导致由中尺度背风气旋所引起的陕南大暴雨也不能模拟出来。同时,散度垂直剖面图也表明,除去地表潜热的作用后,没有出现低层的强辐合和高层的强辐散,低层辐合只出现在秦岭北坡和渭河河谷,秦岭南坡和汉江河谷被辐散气流所控制;(3)地表感热使山脊降水减少,使平原、山谷降水增加,这与夜间的山谷风环流密不可分。 4地形动力作用的影响表明:(l)大巴山的各部分对降水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大巴山西部山脉影响最大。大巴山的整体高度降低并非是其他试验线性叠加,降水减小程度比线性叠加更大,这说明各个地形对降水的作用是非线性的;(2)秦岭使大巴山和汉江河谷、陕北降水增加,使山脉本身降水减少。其中,秦岭山脊的作用是关键性的,秦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形产生的垂直次级环流实现的;(3)低层东南风沿汉江河谷喇叭口地形动力抬升与冷锋过山产生的垂直扰动的叠加激发了垂直上升运动的强烈发展,从而导致陕南强降水的发生;(4)锋面翻越秦岭是一个不连续过程,与Keuler等(1992)的结论相一致,锋面翻越大巴山过程则明显不同;(5)山脉除了对冷锋移行速度有影响外,对冷锋强度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山脉对上层锋的影响不大,这是因为山

李艺雯,李春筱[4](2000)在《“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文中提出阿盟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内陆腹地 ,大部地区属于干旱和极干旱区。全年降水量只有38~ 2 1 3mm,降水主要集中在 7~ 8月 ,暴雨也主要发生于此阶段 ,而 5月份出现大暴雨非常罕见。通过对 1 998年 5月 2 0日的大暴雨进行分析 ,特别是对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卫星云图、地面各测站逐时风场分析以及地形的作用 ,发现这次大暴雨与夏季暴雨环流场基本相同 ,主要是地面上暖湿空气的中尺度辐合受冷锋扰动后 ,在地形的阻挡抬升作用下 ,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而造成的。通过对本次大暴雨的分析 ,为阿盟春末夏初的暴雨预报提供着眼点

二、“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滴浓度及云雨自动转化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溶胶、云凝结核(CCN)、云滴数浓度对强对流降水的影响
        1.2.2 云雨自动转化参数化方案研究
第二章 资料及模式介绍
    2.1 观测仪器及资料介绍
        2.1.1 观测仪器
        2.1.2 观测点与数据处理
    2.2 数值模式及资料介绍
        2.2.1 数值模式介绍
        2.2.2 数值模拟资料介绍
第三章 南京地区云凝结核的观测分析
    3.1 不同天气条件下CCN活化谱特征
    3.2 不同能见度下CCN活化谱特征
    3.3 不同程度雾和霾天气CCN活化谱特征
    3.4 CCN数浓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4.1 气象要素对数浓度的影响
        3.4.2 CN\PM2.5对CCN数浓度的影响
    3.5 不同季节CCN数浓度日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
    4.1 个例介绍与天气形势分析
        4.1.1 个例介绍
        4.1.2 天气形势
    4.2 模拟方案设计
        4.2.1 WRF模式方案设置
        4.2.2 云滴浓度设置
    4.3 模拟结果分析
        4.3.1 雷达回波
        4.3.2 降水
        4.3.3 不稳定条件
        4.3.4 水汽条件
        4.3.5 动力抬升条件
        4.3.6 强降水中心水成物粒子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滴浓度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5.1 试验设计
    5.2 模拟结果分析
        5.2.1 云滴浓度对区域累积降水的影响
        5.2.2 云滴浓度对南京地区单点降水的影响
        5.2.3 云滴浓度对区域水成物粒子最大值演变的影响
        5.2.4 强降水中心水成物粒子分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雨自动转化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6.1 试验设计
    6.2 模拟结果分析
        6.2.1 雷达回波
        6.2.2 区域累积降水
        6.2.3 南京单点降水
        6.2.4 区域水成物粒子含量最大值
        6.2.5 强降水中心水成物粒子分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特色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河套地区暴雨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河套地区及其邻近的西北与华北暴雨研究现状
        1.2.1 我国暴雨研究现状
        1.2.2 西北暴雨研究现状
        1.2.2.1 西北暴雨气候特征
        1.2.2.2 西北暴雨影响系统研究
        1.2.2.3 西北暴雨卫星云图特征分析研究
        1.2.2.4 西北暴雨环流分析
        1.2.3 华北暴雨研究现状
        1.2.3.1 华北暴雨环流形势及其分型
        1.2.3.2 华北暴雨中低结度系统的相互作用
        1.2.3.3 华北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及其成因
        1.2.3.4 地形对华北暴雨的增幅作用
        1.2.3.5 华北暴雨的基本特征及气候学研究
        1.2.4 河套地区暴雨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说明
    2.2 研究方法简介
        2.2.1 线性趋势分析
        2.2.2 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
        2.2.3 小波分析方法
第三章 河套地区暴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3.1 空间分布特征
    3.2 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
        3.2.1 年代际变化
        3.2.2 年际变化
        3.2.3 年变化
    3.3 突变与周期分析
        3.3.1 突变分析
        3.3.2 周期分析
    3.4 暴雨特点及灾情分析
        3.4.1 暴雨特点
        3.4.2 灾情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河套地区暴雨的天气学成因分析
    4.1 暴雨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4.1.1 大气环流背景
        4.1.2 主要影响的天气系统
    4.2 青藏高压的东西振荡对河套地区暴雨形成的影响
    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河套地区暴雨形成的影响
    4.4 河套地区暴雨天气系统的中尺度特征
    4.5 河套地区暴雨系统的各物理量场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河套地区暴雨多寡与环流形势场及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研究
    5.1 暴雨偏多(少)年与高度场异常关系
    5.2 暴雨偏多(少)年与温度场异常关系
    5.3 暴雨偏多(少)年与风场异常关系
        5.3.1 与纬向风场的关系
        5.3.2 与经向风场的关系
    5.4 暴雨偏多(少)年与海温异常关系
    5.5 暴雨的发生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基本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暴雨研究进展
    1.2 地形对天气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1.2.1 大尺度地形动力效应研究进展
        1.2.2 大尺度地形热力效应研究进展
        1.2.3 中尺度地形效应研究进展
        1.2.4 背风气旋的产生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色
        1.3.1 问题的提出和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本论文的特色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陕西暴雨的气候特征
    2.1 引言
    2.2 陕西省地形特点和暴雨的分布特征
        2.2.1 陕西暴雨的月、旬变化特征
        2.2.2 陕西暴雨的日、时变化
        2.2.3 陕西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02.6”陕南大暴雨的大尺度和天气尺度分析
    3.1 雨情、灾情及造成的影响
    3.2 “02.6”陕西强降水的天气气候背景
    3.3 “02.6”陕西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3.3.1 东高西低形势场的建立
        3.3.2 低空急流的建立
        3.3.3 地面为鞍形场
        3.3.4 高低空形势配置
    3.4 暴雨区气流垂直结构特征
    3.5 陕西暴雨区的水汽收支
    3.6 热源和水汽汇分布特征
        3.6.1 资料及其计算方法
        3.6.2 热源和水汽汇分布特征
        3.6.2.2 Q_1、Q_2的垂直分布
    3.7 暴雨区大气不稳定形成机理
        3.7.1 暴雨区大气不稳定建立机制
        3.7.2 暴雨区大气不稳定维持机制
    3.8 小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
    4.1 引言
    4.2 强降水系统及其中尺度特征
    4.3 β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分析
        4.3.1 初生阶段
        4.3.2 发展阶段
        4.3.3 成熟阶段
        4.3.4 减弱、消亡阶段
    4.4 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分析
        4.4.1 水平结构
        4.4.2 垂直结构
        4.4.3 动力条件分析
        4.4.4 热力条件及稳定度分析
        4.4.5 水汽条件分析
        4.4.6 佛坪暴雨中心动力条件时间演变特征
    4.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2002年6月8~9日陕南特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案及资料说明
        5.2.1 模式格距及计算区域的范围
        5.2.2 初始场及侧边界
        5.2.3 模式物理过程
    5.3 中尺度系统强降水模拟与实况对比分析
    5.4 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检验
    5.5 中尺度环流系统分析
    5.6 中尺度动力和热力场特征分析
        5.6.1 位涡分析
        5.6.2 非绝热加热与低层位涡扰动
        5.6.3 冷空气在暴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5.6.4 地面锢囚锋的演变特征分析
    5.7 小节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地形热力作用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地表热通量的演变特征
    6.3 地表潜热通量的作用
        6.3.1 地表潜热对降水的影响
        6.3.2 地表潜热对环流系统的影响
        6.3.3 地表潜热对稳定度变化的作用
    6.4 地表感热通量的作用
        6.4.1 地表感热对降水的影响
        6.4.2 地表感热对环流系统的影响
        6.4.3 地表感热对稳定度变化的影响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地形动力作用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
    7.1 地形对锋面的影响
    7.2 大巴山地形的作用
        7.2.1 大巴山东部山脉对降水的影响
        7.2.2 大巴山西部山脉对降水的影响
        7.2.3 大巴山峡口地形的作用
        7.2.4 大巴山整体对降水的影响
    7.3 秦岭山脉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
    7.4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太行山燕山地形对北京地区降水的影响研究
    8.1 引言
    8.2 “0624”北京地区强地形雨的降水特征
    8.3 大尺度环流形势的分析
    8.4 中尺度暴雨云团的TBB分析和雷达回波特征
    8.5 数值模拟分析
        8.5.1 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分析
        8.5.2 动力条件分析
        8.5.3 水汽条件分析
        8.5.4 位涡分析
    8.6 地形对强降水的作用
        8.6.1 地形影响下的垂直次级环流
        8.6.2 太行山地形的敏感性试验
        8.6.3 燕山地形的敏感性试验
    8.7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致谢

(4)“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雨情
2 天气分析
    2.1 天气系统的分析
    2.2 低空急流
    2.3 卫星云图的分析
    2.4 地面逐时风场分析
    2.5 地形对本次大暴雨的贡献
3 结论

四、“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滴浓度及云雨自动转化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D]. 王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2]河套地区暴雨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研究[D]. 蔡敏. 兰州大学, 2014(03)
  • [3]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D]. 毕宝贵. 南京气象学院, 2004(03)
  • [4]“5.20”贺兰山西部大暴雨的天气分析[J]. 李艺雯,李春筱. 内蒙古气象, 2000(04)

标签:;  ;  ;  ;  ;  

贺兰山西部“5.20”暴雨天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