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

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

一、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论文文献综述)

李富华[1](2018)在《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梳理1980年以来近四十年拈连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价值与缺失,结合当前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探寻拈连辞格的再解释空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拈连结构、语义进行了再探讨,并用构式理论解释拈连的构式特征,用构式压制理论分析了拈连的生成机制。拈体和拈词间的语义冲突是拈连构式压制的动因,前项中的原型语法构式是压制者,后项中的拈体是被压制者,压制者和被压制者合力作用,才能成功实现拈连的构式压制。构式压制是有条件的:前后项所陈述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句法结构类型或句法语义关系要基本保持一致。论文最后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为例,分析了转喻式“V的不是A,是B”这种非典型拈连的结构、语义及生成理据,希望能够为汉语修辞的传统品种——拈连辞格研究在当代学术背景下的多元探讨提供一个尝试性的分析个案。

陈红国[2](2013)在《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野》文中指出论文选取了公平效率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作为通篇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贯穿红线。全文按照先理论前引后分项研究再整体展望的逻辑结构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立法路径、税制模式、纳税人制度、税基制度、税率制度、征管及法律救济制度等六项具体法律制度进行了路径式的梳理与研究。公平与效率历来都是所有税种研究的基础理念,是评判一个税种开征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个人所得税自诞生之日起就背负了公平与效率的深沉历史责任,虽然英国的个税诞生之时是应战争而设,应效率而生,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个税已然成为调节收入差距、均衡社会贫富分化的不二税种,公平理念的彰显更能突出个税的本质内涵。个税的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注重同样的人纳同样的税,纵向公平注重不同能力的人纳不同的税。个税的效率原则包含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两项内容,个税更注重行政效率。个税的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当然,现代个税理论发展更注重对个税公平原则的研究。考察中国三十二年税收调整经济的方式与路径,我们发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在调整之路中往往处于厚此薄彼的态势,看似“兼顾公平”却有将公平处于边缘或去“公平”化之嫌。实务研究表明,现行中国个税不能很好调校收入差距,征税前后,其不能在总体上改观高收入群体与普通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个税的征纳结构表现为一个倒金字塔形态。现行个税往往被看成效率的标志,非公平的选择,其在个税实践中,在不能体现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忽视了个税公平的彰显。由此,在正确对待公平与效率二者关系时,应将公平与效率置于相互契合的有机统一体中。路径依赖理论是着名经济学家诺思所提出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认为,初始的路径选择对于以后的制度改革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新的制度改革又是路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修正与完善,这是路径依赖中的一种惯性作用。路径依赖理论对于研究中国个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轮个税制度的改革都有可能依赖于上一轮制度的改革或初始的路径选择。1980-1992年间的三大个税法确立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从路径依赖原理角度而言,这十二年间设立的所有制度均是路径的初始选择。初始的选择决定了路径演变的方向,良性合理的制度将会在路径发展过程中得到保留,并且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例如:个税的税务行政与行政诉讼制度、纳税申报制度、代扣代缴制度、超额累进税率制度、费用扣除制度、免税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非合理的制度则会在路径发展过程中得到修正或摒弃,例如:单一的分类税制模式、繁杂的多级税率制、僵化的免征额制度、不公平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非均衡的法律责任制度等。在个税演进的任何阶段,公平与效率的评判贯穿路径演进的始终。从三大个税的立法背景与立法目的,到各种具体制度,都可以进行公平与效率的推演。从立法的初始背景,可以评判个税设置初衷是为了达到均衡贫富的公平目的,还是为了达到筹集财政的效率目的;从税制模式的选择,可以评判其是属于彰显公平的综合模式,还是属于注重效率的分类模式,或属于折衷公平效率的二元模式;从个税的税基,可以评判其税目甄别、费用扣除、免税项目上公平与效率的各种抉择;从税率结构、税级设计,可以评判其是考虑效率更多一些,还理注重公平更多一些;从个税的征管制度,可以评判纳税申报、代扣代缴是否有利于征纳行为的高效运行;从个税的法律责任,可以评判制度是否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进行了公平的分配;从个税的法律救济制度,可以评判其是否有效地保护了纳税人的权利。正是因为从路径依赖理论和公平效率抉择两个方面对1980-1992年间的个税演变进行了框架性的梳理,才使得我们有理由分析公平与效率视野下1993年至2012年的立法演进路径。个税的整体立法改革存在着诸多的困境,这种困境表现在个税的弱小地位,个税差异性立法、协商民主立法、个税立法权限之间,作为解决困境的方式有很多,本文认为,个税在立法改革路径中,应推改革中国整体税种的结构设计,大幅提高个税的比重;推进个税的法典化,逐步限制行政机关的立法权;维持中央立法的统一性,限制个税的地区差异性立法;稳步推进个税立法的整体性改革,常态个税立法的细节性调整;继续推行协商民主式立法,推动广大纳税人参与个税立法的互动过程。税制模式改革是决定着个税改革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三大个税在初始路径选择中确定了各自的税制模式,80年个税确定了分类税制模式,86年个体户所得税确定了单项的分类征收模式,86年个人调节税更适宜定性为分类综合的混合税制模式。93年三税合一改革时,保留了分类税制模式,直到今天,二十年过去了,中国没有对分类税制模式进行任何实质意义上的改革。税法理论上认为,在三种税制模式中,综合所得税制模式最符合公平原则,而分类税制模式则更有利于个税分类征管,利于税收效率的实现。而分类综合税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集合了前二者的优点。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实证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现行的分类税制下,公平的天平是失衡的,以劳动所得为主的工薪所得所占个税的比例一直高达七成左右,而以资本所得为主股利、红利、利息等所得所占的比例不足二成。不同的纳税人会因分项所得不同、收入来源不同、缴纳次数不同而导致纳纵向与横向公平的丧失。中国个税税制模式改革的方向早在1995年就已确定,在国家规划层面,分类综合税制模式一直是改革所确定的目标。但十多年来,改革只停留在书面的计划阶段。从世界各国税制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单纯的分类税制模式或综合所得模式都已不再是一种改革方向,而将分类和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的各自优点进行混合的分类综合模式已然成为相当多国家个税改革的趋势。中国政府既然已在国家计划中确定了分类综合模式,就无需作目标上的更改,因为根据中国国情及个税征管的实际情况,综合模式、单一税制模式均不适合中国改革的现行状况。推进分类综合税制模式的改革须是渐进的。在改革安排上,应先分类后综合,先“小综合”逐步走向“大综合”,平稳地过渡到以综合为主、分类为辅的所得税征收制度。个人所得税的主体法律制度经过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上世纪80年代三大个税确定了三种法律主体,一是80年个税的外籍人员主体,二是86年个体户所得税的个体工商户主体,三是86年个人调节税的中国公民主体。三种个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纳税人主体制度的多头及无序管理,也因此而留下了主体制度改革的空间。在初始路径选择的影响下,93年三税合一改革时,个人所得税法摒弃了三大个税主体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人主体制度。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身份的认定主要采用时间与住所两个标准,住所标准包含了家庭、户籍、经济利益三种因素。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主要区别在于税收优惠上,总体而言,非居民纳税人所享有的个税优惠幅度大于居民纳税人。在个税实践中,居民纳税人贡献的税收比例明显大于非居民纳税人,但非居民纳税人的税收贡献也不可小视。三十二年的纳税人主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个税的发展,但其也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比如纳税人主体制度的边缘化、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非概念化、统一纳税人识别号制度的缺位等。纳税人主体制度的改革可以从提高纳税人基数、建立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明确定义居民与非居民、改革纳税人身份认定规则等几方面着手,以此加强纳税人主体制度,并为个税改革的成功提供有利的条件。个税的税基主要研究税基范围、费用扣除及免税项目。税基的调整直接关系到个税的横向与纵向公平,而免税制度作为一种税收优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了个税的激励效率。三十二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税基范围的调整几经变化;免税项目的设置直接关系税基综范围的扩大与缩小;而费用扣除则是历次个税改革的核心。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三大个税确定了各自税基范围,80年个税确定了六项税范围;86年个体户所得税确定了单项所得范围;86年个人调节税确定了八项税基范围。80年代三大个税在初始路径选择中所确定的税基范围直接影响了93年统一个税法的税基范围。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下,现行个税法共确定了十一项税基范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个税的税基范围正趋于稳定,但也存在着某些困境,一是稳定的税基与变化的趋势之间的困境。二是最优税基理论与具体税基制度间的困境。三是拓宽税基范围的困境。四是现行个税如何回应现实生活中关于资本转让所得、遗产所得、虚拟财产所得的困境。作为一种学术探讨,论文认为稳步推进税基范围,优化现行税基所得项目,增加资本利得项目或开征资本利得税,同时也认为开征遗产税的时机未形成。免税制度关系到个税践行的公平与效率,本质上作为一种税收优惠制度,其在保障弱势群体、保障民生生计上具不可替代的公平展示效用,另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的免税又可促进某种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80年代三大个税确定了各自的免税项目,93年统一人个税法在三大个税的基础上确定了10类免税项目。从1993-2012年二十年时间里,立法及行政机关又相继确定了76项免税项目。免税制度发展表明,现行个税法关于免税的基础理论是多元化的,在此过程中,免税制度在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理论博弈中存在着诸多的困境,这个困境中的严肃性体现在个税的免税设计是否应限制于立法机关的基本立法;税务主管机关的授权性免税是否应减少;免税项目的设置是应原则化还是应具体化;地方政府是否应授予一定权限内的免税设置权等。这个困境中的灵活性体现在免税项目的设置期限是应长期化还是常态化;免税更改的标准是否一定要回应社会某些形态或情况的变化;免税项目名称的设置是应模糊化还是应明确化等。论文认为,回应路径发展中困境的改革方式是应制度性地协调处理好免税设置的严肃性与灵活性;将免税权限集中归位于立法机关,减少行政机关的免税设置权,而免税项目的设计应多基于公平目的而设,而少出于效率目的。个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与调整是三十二年来个税改革的热点与核心话题。80年代三大个税确定了定额标准扣除和定率比例扣除两种基本制度,这两种制度直接被93年统一个税所吸纳。在二十年的制度发展中,个税从生计扣除、成本扣除、特别扣除三个方面设置了96项扣除项目。现行费用扣除制度直接依赖于税制模式的改革,近年实践表明,现行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着五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分项扣除与综合扣除博弈问题;二是现行工薪项目的费用扣除额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之间脱节的问题;三是生计扣除项目设置范围过窄问题。四是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制问题;五是标准扣除未指数化调整问题。作为改革的关键措施,费用扣除制度应向综合扣除方向发展;应推行标准费用扣除额与人均消费支出相互联动的机制;应扩大生计扣除项目的范围,建立选择性扣除制度;应彻底废除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制度;应设置指数化的标准额扣除调整机制。世界各国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累进税率模式,另一种比例税率模式。采用何种税率模式,取决于该国所采用的税制模式。整体而言,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三大个税所采用的税制模式是分类税制模式,该模式直接决定了中国的基本税率模式,即同时采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路径的初始选择确定双重的税率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1993至2012年间,中国税率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超额累进税率的改革,其主要围绕税率级次及级距的调整而进行。2011年个税改革时,对工薪所得、个体所得、承包承租所得的税率级次及级距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整,其中将工薪所得的9级调低至7级,并同时调整了相应的税率;调整了个体所得的级距水平。税率模式直接体现了个税的公平,并能影响到个税效率的实现,其中超额累进税税率模式被公认为是最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最能体现税公平的税率模式,而比例税率虽然在个税的公平上有所欠缺,但其所挥的效率机能是强大的,尤其是低比例税率更容易促进纳税人缴纳个税的积极性,也能促进个税文化的形成。减少税率级次,整体降低税率水平,是当今世界税率改革的趋势,中国个税的改革也应符合这个趋势。除此之外,税率改革中还应涉及最高边际税率调整、超额累进消失、指数化调整、家庭扶养因素、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区别对待等问题。论文认为中国税率的改革应设置指数化税的税率调整方式;改革应借鉴国外的“累进消失制度”;应将家庭婚姻扶养等因素纳入税率调整的基础原因。唯有如此,个税税率的改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个税的征管制度直接决定了个税开征的效率,且最终能影响个税践行的公平。80年代三大个税的初始路径选择中确定了源泉扣缴和纳税申报两种典型制度。源于中国个税分类税制模式的决定性影响,两种制度从路径选择伊始就出现一头轻、一头重的非均衡发展局面。其中代扣代缴制度得到了十足的发展,逐渐成为个税征管最重要的制度。而个税的申报制度源于中国税收文化的不发达、个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时至今日,都没能成为个税的主体制度。在路径发展过程中,个税申报制度中诞生了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申报制度,此制度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税申报制度失衡发展的局面,但在整体了也没有达到其开征的预想目的,未能挽回个税申报因扣缴制度成功而被淡化的局面。个税的法律责任制度是促使个税高效开征的重要配套制度。80年三大个税各自确定了法律责任制度,此间的法律责任制度属于一种粗线条的制度。93年个税法统一以后,个税的法律责任制度不再由《个人所得税法》单独规定,而统一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个税与其他税种的法律责任制度进行了同质化处理。个税的法律救济制度也随着个税制度的建立而形成,税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曾原则性地规定于80年代三大个税中,自90年代统一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施行后,个税的法律救济制度就失去了个性化的特征。个税征管制度的改革是路径发展必然趋势,现行个税征管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纳税申报制度的改革,而全员申报制度、家庭计征、双向申报、申报激励等制度的创设是申报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个税征管配套制度的改革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强化储蓄实名存款制度、建立全新的现金管理机制等是配套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个税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改革在于完善个税的法律环境建设,改革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建立和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重新分配举证责任、细化自由裁量权是制度改革的趋势。在梳理完各项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后,论文对个人所得税的演进路径做了一个整体的展望,展望以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立法修改建议稿方式展现,作为一个研究成果,该立法修改建议稿也作为博士论文最后的结论。

刘金华[3](2009)在《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文中提出老年人口是差异性大和内部分化严重的群体。对这样的一个人口群体进行有关养老模式选择研究,有必要从老年人口内部分化出发,将老年人口进行分层,对不同老年人口阶层展开研究。不同老年人口阶层受所拥有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着不同的需求,对养老模式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个体差异性的凸显,老年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老年人的需求反映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老年群体的期望以及老年人适应程度的心态变化,反映着老年人主观需求与客观条件的差距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这种需求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是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的需求又决定着养老的供给,老年人需求与养老供给共同决定着老年生活质量的高低,因而,老年生活质量是衡量养老供给对养老需求满足程度的多维标准,是衡量养老模式对老年人需求满足效果的最佳尺度。养老模式多元化的趋势使养老模式选择成为了可能,如果只存在一种养老模式,就不存在养老模式选择的问题,也不存在通过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探讨老年生活质量问题。正因为养老模式多元化以及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性,才使得始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和满足老年人需要而进行的养老模式选择具有特殊的含义和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老年人口阶层除具有人的需求的共性外,还具有老年人所特有的个性需求,在老年人需求的特殊化分析基础之上,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与老年人生活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在实地访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未来养老模式的优选趋势和支持系统做出了一些讨论。围绕着研究主线,全文共分8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从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国内外有关问题的研究述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主要概念做出界定后,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2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主体和动因——老年人口分层与需求研究”。从中国养老模式的选择主体——老年人口入手,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差异性特点和层次性需求。根据社会分层理论,将具有较大差异性的老年人口分层,探讨不同阶层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老年人的需求是老年人进行选择的动因,同时,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是老年人多样性需求追求的终极目标。第3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客体和前提——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趋势”。从养老模式选择客体——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出发,探讨了我国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化养老的多样化变迁,从居家养老到机构养老的发展趋势,从经济供养向照料与精神慰藉的需求转变。现代变迁的结果是养老模式多元化局面的并存。同时,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也表明我国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转性。这种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发展趋势使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成为可能和必须,是养老模式选择的前提。并在我国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趋势与老年人的需求之间的建立了老年人养老的供给与需求模型。养老模式现代变迁和养老模式多元化为保障老年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第4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标准——老年生活质量”。老年生活质量是养老模式供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老年生活质量的变动反映了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老年人分享社会进步的标志。在分析老年人的需求与老年生活质量关系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建立养老模式与老年生活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探讨了养老模式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老年生活质量对养老模式发展的反作用,以及老年生活质量是养老模式选择最高维度的评价标准。第5章“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践分析——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效应探析”。通过对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和社会化养老发展的现实基础上,采取访谈调研的方法,对目前较典型的三种养老模式进行老年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老年人对这三种养老模式选择的结果是离开了他们原本熟悉的家,这一方面说明老年人的养老选择的现代变迁,另一方面也是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表现。通过个案分析各种养老模式的发展对老年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的勾画,提出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选择。第6章“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差异性选择研究”。在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基础上,分析养老模式选择的一般特征和实质,并提出养老模式优选的目标分层研究和基本原则。最后,在老年人口分层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我国城市和农村东、中、西部的老年人养老模式优选方案,以及我国不同阶层的老年人口如老干部阶层、老年知识分子、老年工人阶层、老年农民阶层和需要长期照料的老年人阶层的养老模式选择的探索性研究。第7章“构建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养老模式选择支持系统”。微观支持系统从公共财政的稳定投入、专业的老年社区正式照料、老年非正式照料资源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宏观支持系统从政策法律、经济发展、文化舆论、社会进步、环境质量等角度进行了讨论。第8章“余论”。本章简要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

应臻[4](2008)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经济学的思考方法和成熟理论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的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时期。遗产保护中经济现象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要解释遗产保护行为,就必须利用经济学成熟的理论来分析遗产经济现象。所以,本文主要从经济学思考方式入手,讨论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就是研究遗产行为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部分:它们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选择行为和局限条件。同时,本文将讨论与遗产价值相关的几个经济学概念,简述经济学对价值论的认识历程,借鉴经济学中有关价值理论,从稀缺性、成本、边际、行为和效用探讨遗产的价值认识。论文共分七章,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部分。前三章主要是理论研究:第一、二章主要讨论经济学的基本思考方式及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第三章主要分析与综述经济学中的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主要讨论本文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引入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就必须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分析方法。该章将引入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分析与综述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简述产权理论,探讨产权概念在经济学领域的认识过程,分析产权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从产权角度看待公共和私人领域,说明私有产权和公共产权的经济学特性。分析遗产产权界定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将简述交易费用理论,探讨交易费用的概念与定义,研究科斯定理与交易费用问题。分析交易费用为零和交易费用无穷大的两个极端,说明交易是有费用的,交易费用的节约过程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后四章主要是实证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内容:第四章主要讨论城市历史遗产的产权分割与界定问题。从单个遗产的界定谈起,讨论如何界定遗产产权。并结合规划和法律实践,针对目前国家立法重点中的物权制度,从法与经济学分析的观点讨论“发展权”、“地役权”、“无形财产权”、“共有产权”、“用益权”等概念,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这些不同概念的产权界定状态和交易费用大小。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概念更为精确地界定公共产权和私人产权,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保护更多的历史遗产资源。第五章主要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遗产保护组织。这些组织是遗产“公共产权”的代理人。遗产保护组织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不同的组织性质在“集中资源”和“使用资源”的过程中其交易费用是不同的。对遗产的代理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遗产“公共产权”的让渡过程中的能力大小也是不同的。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是本章讨论的重点。第六章主要为实证研究,该章将回顾中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发展历程。从产权和交易费用的变化角度将建国后分为三个阶段。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对保护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整个社会对遗产产权界定和交易费用的大小,而后者取决于该阶段的社会制度、组织框架等所形成遗产保护合约。所以,分析不同阶段合约中的产权界定和交易费用问题,就可以对不同阶段的保护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第七章是论文的主要结论。

彭晓华[5](2007)在《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了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和转轨阶段市场发育过程的缺陷,以及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发展不足,住房领域暴露出了房价泡沫、两极分化等许多问题。对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尚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本文旨在以效率与公平为基点,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制度分析、博弈分析等工作,探讨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论文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效率与公平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和交易费用分析方法、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理路,以及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第二章对住宅经济领域内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作了细致探讨,得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是实现住房良性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结论。否则,若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脱节,则公平、效率皆不可得。第三章对国际上效率优先型、公平优先型、效率公平兼顾型三类住房发展模式中的代表性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出住房发展的若干一般性规律。第四章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回溯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历程、商品住宅开发的发展历程和城镇住房社会保障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商品住宅开发模式、住宅市场及现有主要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城镇住宅价格螺旋式上涨的原因,证明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才可能构建有效的住宅市场。第五章研究了提高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所需的制度环境与市场条件。清晰界定的房屋和土地产权、商品住宅与公共住宅相容的产权安排、不断降低的交易费用、有效的市场信息提供机制,以及非对称的业主结构有利于提高住宅市场效率。第六章提出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从商品住宅开发、住房社会保障、住房金融、政府行为等几个方面描绘了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目标模式,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王洪军[6](2002)在《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 论文的研究主题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整体上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这是人们已经广泛认识的现实。对于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问题,专家、学者及管理部门有关人士都在努力探求原因和相应对策,作者认为,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困难状况的原因并非在于缺乏优秀的企业家 ,更重要的是缺乏让国企经营者充分发挥其才华的条件、土壤和气氛。要解决国企问题,必须先解决国企领导班子的建设问题 ,让大批优秀经营人才脱颖而出,让有职无能的管理者退出舞台,这关键就是要下大力气建立一种有效率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本文的主题就是通过将目前比较成熟的激励约束理论跟我国国有企业公共产权的性质相结合,对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激励约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力图为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提供一种具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思考框架。作者强调指出,经理股票期权可以作为解决当前国企激励不足的重要措施。并根据对多种激励约束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模型化实施方案。二、 论文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观点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激励约束的相关理论进行描述和分析,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以寻求国有企业公共产权条件下激励约束问题的理论支持;然后,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激励约束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比较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最后,对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此验证本文所提出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这一思路,本论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作者对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国内外理论,包括委托代理理论、ERG理论以及结合我国国企实际的多级委托代理理论、控制<WP=3>权悖论等理论进行了综合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力图为全文研究的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一节主要是对西方激励约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引述和归纳,首先是对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描述,继而分析了委托代理中代理问题的产生机理;同时还简要介绍了ERG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节则系统论述了国有企业公共产权条件下的多级代理问题。第一级委托代理是“从初始委托人到国家权力中心的授权链”,第二级委托代理是“从国家权力中心到企业内部成员的授权链”。其中政府是联系双重体系的关键人,它既是初始委托人的代理人 ,又是最终代理人的委托人。在第二级代理中,指出了国有产权行政代理的不科学性,从而着重论述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经济代理问题。之后,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举步维艰的现象,指出“国企控制权悖论”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第二章论述了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的问题与成因。主要是运用激励约束的理论工具对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了问题所在。第一节首先引用数据从总体上描述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问题堪忧的现状,然后根据第一章的理论基础,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激励方面,强调指出了物质激励的不足问题;在约束方面,着重指出国家股东缺位、缺乏产权约束、不够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约束实施机制软化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二节,对激励约束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不合理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因此作者在此没有对已经被经常提及的原因如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问题、政府干预问题等多加赘述,仅就两个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复杂的国企领导体制问题,包括企业党组织、厂长(经理)和工会组织互掣肘的三驾马车,厂长(经理)与党组织的中心与核心之争,以及“新三会”与“老三会”三个方面的问题。另外是不合理的国企经营者选择管理机制问题,论述了当前国企经营者选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第一节是对西方国家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和借鉴,主<WP=4>要参照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模式。第二节主要是介绍了经理股票期权问题,作者指出,经理股票期权是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有效措施。从原理、必要性、模型三个方面对经理股票期权进行了描述,尤其是模型方面,是作者总结对比了多种激励方案后,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提出的,认为比较具有现实操作价值。第三节是经理股票期权实施条件的分析。作者认为,任何的激励方式,只有建立在企业具有充满生机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条件分析也集中在制度的改进方面。主要有四个方面:“新、老三会”矛盾的解决,打破多重委托-代理链、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合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构建新的国企经营者选择管理机制。第四节主要是简要介绍了当然精神激励的主要措施,并从几个角度提出了国企经营者精神激励进行改进的思路。第五节主要是借鉴美国模式下市场约束为主的思路,提出国企经营者约束机制的几个方面:所有权监督、内部监督约束、外部法律监督、经理人市

路未央[7](2002)在《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文中指出 2000年11月,当唐建中得知自己的公司——湘隆布业有限公司所研发的仿毛、仿真丝、休闲时装面料等系列产品领先国内潮流,被国家纺织工业局评为2000/2001秋冬中国流行面料,公司也成为全国43家入围获奖企业之一时,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年选择下岗之路的他,凭借一身胆识和8.5万元家当,历经商海风云,会奇迹般地成为名震纺织服装界、拥有亿万身家的民营企业家……

二、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论文提纲范文)

(1)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综述
        一、拈连结构研究
        二、拈连分类研究
        三、拈连与其他辞格的比较研究
        四、拈连与英语中Zeugma、Syllepsis的比较研究
        五、拈连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研究
        六、拈连的产生机制研究
    第二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与缺失
        一、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
        二、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缺失
    第三节 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拈连研究的再解释空间
        一、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
        二、辞格研究跨学科探索格局中拈连的再解释空间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引例说明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引例说明
第一章 拈连结构再探讨
    第一节 拈连结构要素和结构项
        一、结构要素:本体、拈体和拈词
        二、结构项:前项、后项
    第二节 拈连句法结构类型
        一、主谓式拈连
        二、述宾式拈连
        三、述补式拈连
        四、偏正式拈连
    第三节 原型范畴解释框架中的拈连分类
        一、典型拈连
        二、非典型拈连
    小结
第二章 拈连语义再探讨
    第一节 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句法语义关系
        一、主谓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二、述宾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三、述补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四、偏正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第二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联系
    第三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特征
        一、本体、拈体和拈词间的超常语义搭配
        二、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共现方式及语义特征
    小结
第三章 拈连生成的认知阐释
    第一节 拈连的构式特征
        一、拈连构式分析的理论依据
        二、拈连前项的构式特征:语法构式
        三、拈连后项的构式特征:修辞构式
    第二节 拈连的生成机制:构式压制
        一、拈连中的压制者和被压制者
        二、拈连中的构式压制过程
    小结
第四章 个案分析: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结构、语义和生成理据
    第一节 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一、传统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二、新型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第二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拈连分析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拈连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非典型拈连
    第三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的生成理据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动因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基础
    小结
结语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录1 拈连用例
附录2 国内拈连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80-2017)(含硕、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演进的理论前引
    第一节 个税公平与效率的一般理论
        一、 个税诞生过程的公平与效率的考证
        二、 现代个税的公平与效率理论
    第二节 个税公平效率于中国的一般概况
        一、 中国个税公平效率的整体理论背景
        二、 中国个税公平效率的整体实践状况:倒金字塔结构
        三、 中国个税公平的根基:弱化的纳税人意识
        四、 学界对于个税公平效率观的整体研究
        五、 中国税收公平与效率关系逻辑辩证
    第三节 路径依赖理论与个税路径演进的理论联系
        一、 路径依赖理论概述
        二、 个税法律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整体立法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人所得税的立法路径
        一、 1980-1992 年立法统计
        二、 相关立法技术的说明
        三、 立法路径
        四、 立法目的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法律制度的立法路径
        一、 1993—2012 年个税的立法统计
        二、 个税立法的特点
        三、 重大立法事件的路径评判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整体立法的路径展望
        一、 现行个税整体立法改革的困境
        二、 个税整体立法的路径展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基础架构——税制模式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税制模式的演进路径
        一、 个税税制模式的基本划分
        二、 1980—1992 年个税的税制模式
        三、 1980—1992 年个税税制模式的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税制模式的演进路径
        一、 1993 年个税法确定的税制模式
        二、 关于三种税制模式的公平与效率评判
        三、 中国现行分类税制模式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税制模式改革的路径展望
        一、 世界各国税制模式的发展趋势
        二、 中国税制模式改革选择的评判
        三、 中国税制模式改革所遭遇的现实困境
        四、 中国税制模式改革的安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主体制度——纳税人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纳税人制度及演进路径
        一、 1980 年个税的纳税人制度
        二、 1986 年个体户所得税的纳税人制度
        三、 1986 年个人调节税的纳税人制度
        四、 1980-1992 年纳税人制度的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纳税人制度及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年涉及纳税人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
        二、 纳税人身份的分类及现行状况
        三、 纳税人制度的路径梳理
    第三节 纳税人制度的路径展望
        一、 纳税人制度的现实困境
        二、 纳税人制度改革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税基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税基及演进路径
        一、 个税税基的基础理论
        二、 1980 年个税的税基及路径梳理
        三、 1986 年个体户所得税的税基及路径梳理
        四、 1986 年个人调节税的税基及路径梳理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税基及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个税税基范围的演进路径
        二、 1993—2012 年个税免税制度的演进路径
        三、 1993—2012 年个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三节 个税税基制度演进的路径展望
        一、 个税税基范围的改革展望
        二、 免税制度的改革展望
        三、 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展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关键要素——税率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税率制度及演进路径
        一、 税率制度的理论简介
        二、 1980 年个税的税率制度及路径影响
        三、 1986 年个体户所得税的税率制度及路径影响
        四、 1986 年个人调节税的税率制度及路径影响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税率制度的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年涉及税率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
        二、 1993 年个税与三大个税关于税率制度的横向对比与路径演绎
        三、 1993—2012 年个税税率制度的归类解析
        四、 现行个税税率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评判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一、 降低最高边际税率,整体减少累进税率档次
        二、 引进累进消失税率制度,大幅调整级距
        三、 将婚姻与家庭因素纳入计征体系
        四、 整合劳动所得的税率,提高非劳动所得的税率
        五、 实行税率指数化的改革调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保障制度——征管与法律救济制度的演进路径
    第一节 1980—1992 年个税征管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演进路径
        一、 个税征管的法律制度
        二、 个税的法律责任制度
        三、 个税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
    第二节 1993—2012 年个税征管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演进路径
        一、 1993—2012 年涉及个税征管及法律救济制度的法律规范
        二、 1993—2012 年个税征管的法律制度的路径演绎与评判
        三、 1993—2012 年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制度的路径演绎与评判
    第三节 个税征管和法律救济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一、 个税申报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二、 个税扣缴制度改革的路径展望
        三、 个税征管配套制度的改革展望
        四、 个税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制度的改革展望
    本章小结
结论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演进的整体设计
附件: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立法统计
    附件1:1980—1992 年个税法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2:1993—2012 年个税法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3:1993—2012 年关于税基范围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4:1993—2012 年关于免税制度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5:1993—2012 年关于费用扣除的立法统计表
    附件6:关于个税征管制度及法律责任制度的立法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养"、"老"和"养老"
        1.2.2 养老模式
        1.2.3 老年生活质量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1.3.2 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
        1.3.3 国内养老模式研究述评
    1.4 选题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学术意义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来源
        1.6.1 研究方法
        1.6.2 主要数据来源
2.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主体与动因——老年人口分层与需求研究
    2.1 中国老年人口的界定与特征
        2.1.1 老年人口的界定
        2.1.2 中国老年人口的特点
    2.2 中国老年人口分层
        2.2.1 老年人口社会分层理论与标准
        2.2.2 老年人口分层的必要性和作用
        2.2.3 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探讨
    2.3 不同阶层老年人的需求分析
        2.3.1 老年人需求的理论基础
        2.3.2 老年人的需要与老年人口分层
        2.3.3 不同阶层老年人需求探讨
    2.4 老年人多样性需要与老年生活质量
3.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客体和前提——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趋势
    3.1 中国养老模式的现代变迁
        3.1.1 家庭养老到社会化养老的变迁
        3.1.2 养老居住模式的演变
        3.1.3 经济供养向照料与精神慰藉转变
    3.2 我国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
        3.2.1 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
        3.2.2 多元化的成因探讨
    3.3 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与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
        3.3.1 老年人需求的供给
        3.3.2 养老需求和供给模型分析
        3.3.3 从养老需求和供给视角看我国养老模式的选择
    3.4 养老模式多元化与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4.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标准——老年生活质量
    4.1 研究老年生活质量的意义
        4.1.1. 老年生活质量是养老模式供给的有效评价标准
        4.1.2. 老年生活质量的变动反映了养老模式的变动方向
        4.1.3 提高老年生活质量是老年人分享社会进步的标志
    4.2 老年生活质量与养老模式的理论关系探讨
        4.2.1 老年人的需求与老年生活质量的理论关系初探
        4.2.2 养老模式与老年生活质量之间的理论关系
    4.3 生活质量与多元养老模式的互动探讨
        4.3.1 老年物质生活质量与多元养老模式
        4.3.2 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与多元养老模式
        4.3.3 老年身心健康质量与多元养老模式
    4.4 老年生活质量对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作用
5. 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践分析——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效应探析
    5.1 调研情况说明
        5.1.1 调研方法和视角说明
        5.1.2 调研个案情况说明
    5.2 三种养老模式的调查分析
        5.2.1 社区居家养老——金秋乐园
        5.2.2 社区机构养老——托老站
        5.2.3 机构养老——晚霞社会养老中心
    5.3 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效应浅议
        5.3.1 多元养老模式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5.3.2 三种养老模式的效应比较分析
        5.3.3 多元化养老模式发展效应
6. 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差异性选择研究
    6.1 养老模式选择的特征和实质
        6.1.1 养老模式选择的涵义和系统分析
        6.1.2 养老模式选择的一般特征
        6.1.3 养老模式选择的动因与实质
    6.2 养老模式优选的目标分层和基本原则
        6.2.1 优选的目标分层
        6.2.2 优选的基本原则
    6.3 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差异性选择
        6.3.1 城乡老年人口阶层的养老模式优选
        6.3.2 不同阶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选择
7. 建立基于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支持体系
    7.1 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多元化养老模式选择的微观支持系统
    7.2 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选择的宏观支持系统
8. 余论
    8.1 论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访谈资料图片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思路与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
        1.1.2 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和中国的巨大变化
        1.1.3 市场经济环境背景下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
        1.3.1 引入经济学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1.3.2 解释城市遗产保护和利用经济现象
        1.3.3 探讨改善遗产资源配置的局限条件
    1.4.文献综述
        1.4.1 可供借鉴的经济学理论文献综述
        1.4.2 遗产经济学方面的文献综述
        1.4.3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遗产经济研究
        1.4.4 关于遗产价值方面的研究:
        1.4.5 关于遗产更新方面的研究
        1.4.6 其它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5.4 研究的创新点
        1.5.5 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与遗产相关的经济学概念
    2.1 本文中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概念
        2.1.1 稀缺性
        2.1.2 价值
        2.1.3 可用代价衡量
        2.1.4 反映了社会权利关系
        2.1.5 在社会生活中引发选择行为
    2.2 选择行为
    2.3 局限条件
    2.4 西方经济学中与遗产价值相关的几个概念
        2.4.1 从边际效用看遗产价值
        2.4.2 从均衡价格看遗产价值
        2.4.3 价格的作用
        2.4.4 价值是一连串的事件
    2.5 小结
第3章 有关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与综述
    3.1 经济学的学科内容概述
    3.2 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3.2.1 理性假设
        3.2.2 局限条件争取个人利益极大化
        3.2.3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3.3 遗产产权的有关理论综述和分析
        3.3.1 私有产权的经济学特性
        3.3.2 公有产权的经济学特性
        3.3.3 产权界定的重要性
    3.4 遗产交易费用的有关理论综述和分析
        3.4.1 交易费用与科斯定理
        3.4.2 交易费用的节约与人类的进步
        3.4.3 交易费用的节约途径
    3.5 小结
第4章:遗产保护与产权界定的经济学分析
    4.1 遗产产权界定的特殊性
        4.1.1 通过将遗产作为公共产品来界定产权
        4.1.2 通过分割与让渡来界定产权
    4.2.单个遗产的产权的分割与界定
        4.2.1 单个遗产的产权分割与界定的经济学分析
        4.2.2 遗产保护合约对遗产所有者的影响
        4.2.3 遗产保护合约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4.2.4 遗产保护合约对"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影响
        4.2.5 自由选择的合约与强制性合约
    4.3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产权分割与界定
        4.3.1 遗产中"发展权"的界定与管理
        4.3.1.1 "土地发展权"的经济学分析
        4.3.1.2 绝对保护与积极保护
        4.3.1.3 通过公共管制来实现的"发展权管理"
        4.3.1.4 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发展权管理"
        4.3.1.5 通过社会管治来实现的"发展权管理"
        4.3.2 遗产中"地役权"的界定
        4.3.2.1 地役权概念的发展变化
        4.3.2.2 "地役权"的经济学分析
        4.3.2.3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差异
        4.3.2.4 美国遗产保护的有效工具——历史保护地役权合同(Historic preservation easements)
        4.3.2.5 我国《物权法》对地役权合同的规定
        4.3.3 遗产中无形财产权的界定
        4.3.3.1 "无形财产权"概念的发展变化
        4.3.3.2 作为无形财产权的遗产类型
        4.3.3.3 遗产无形财产产权的经济学分析
        4.3.3.4 遗产无形财产权的界定与保护
        4.3.4 遗产中"共有产权"的界定
        4.3.4.1 "共有产权"概念的发展变化
        4.3.4.2 "共有产权"的经济学分析
        4.3.4.3 遗产的"共有产权"类型
        4.3.4.4 "共有产权"的市场化——产权证券化
        4.3.4.5 "共有产权"与使用者付费制度
        4.3.5 遗产中"用益权"的界定
        4.3.5.1 "用益权"概念
        4.3.5.2 "用益权"的经济学分析
        4.3.5.3 遗产中的"用益权"
        4.3.5.4 遗产"用益权"制度的完善
        4.3.5.5 完善"用益权"与地役权设立
    4.4 小结
第5章 遗产保护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5.1 遗产"公共产权"的代理人
    5.2 公共部门作为遗产保护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5.2.1 中央部门和地方部门
        5.2.2 集权与分权——一个交易费用节约的问题
        5.2.3 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
        5.2.4 公共部门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5.2.4.1 公共部门直接支出的经济学分析
        5.2.4.2 公共部门间接支出的经济学分析
    5.3.企业作为遗产保护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5.3.1 私有企业的优势与局限
        5.3.2 公共企业的优势与局限
    5.4 非政府组织(NGO)作为遗产保护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5.4.1 非政府组织(NGO)的定义与特征
        5.4.2 非政府组织(NGO)与现代公益事业
        5.4.3 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5.4.4 遗产保护中的非政府组织
        5.4.4.1 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
        5.4.4.2 地区性的非政府组织
        5.4.4.4 我国遗产保护中的非政府组织
        5.4.5 我国遗产保护中非政府组织与国外差距
    5.5 小结
第6章 中国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的经济学分析
    6.1 计划经济时期遗产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6.1.1 计划经济的遗产合约
        6.1.1.1 从产权界定的角度看计划经济的遗产合约
        6.1.1.2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计划经济的遗产合约
    6.2 政府主导的转轨时期遗产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6.2.1 遗产保护提供的合约安排
        6.2.1.1 地方政府提供遗产保护的合约
        6.2.1.2 地方政府委托公共企业提供遗产保护的合约
        6.2.1.3 地方政府委托私人企业提供遗产保护的合约
        6.2.2 遗产保护中的合约类型
        6.2.2.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遗产合约
        6.2.2.2 历史文化保护区制度——地方政府的遗产合约
        6.2.2.3 《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类遗产的管制合约
        6.2.2.4 优秀建筑保护制度——政府与个体的遗产合约
        6.2.2.5 专项资金——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遗产合约
    6.3 社会力量主导转轨时期遗产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6.3.1 遗产产权多样化
        6.3.1.1 产权私有化和市场化
        6.3.1.2 产权私有化的负面效果
        6.3.2 创意经济、创意阶层与遗产保护
        6.3.3 遗产保护与社区建设
        6.3.4 遗产保护中的非政府组织
        6.3.5 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参与
    6.4 小结
第7章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7.1 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对遗产保护行为研究的启示
    7.2 从经济学角度看遗产的价值论
    7.3 遗产的产权理论
    7.4 遗产的交易费用理论
    7.5 遗产产权的分割与界定
    7.6 遗产保护组织的经济学解释
    7.7 中国遗产保护历程的经济学解释
    7.8 对我国遗产保护实践的启示
        7.8.1 建立更为清晰的遗产产权体系
        7.8.2 建立多元的遗产"公共产权"让渡机制
        7.8.3 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化遗产管理制度
    7.9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要求承诺书
附录B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告知书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0.1 选题原因
    0.2 几个基本概念
    0.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
    1.1 作为制度评价标准的效率与公平
    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脉络
    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在住宅研究中的应用
    1.4 我国学者关于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探讨
第二章 住房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公平比较
    2.1 住宅市场效率与住房社会公平
    2.2 政府干预实现住房社会公平的条件
    2.3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不同组合的效率比较
    2.4 直接干预与间接调控的效率与公平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主要住房发展模式比较
    3.1 住房发展模式分类
    3.2 效率优先型住房发展模式
    3.3 效率公平兼顾型住房发展模式
    3.4 公平优先型住房发展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的演进与绩效评价
    4.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
    4.2 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模式:“摸石子过河”的发展逻辑
    4.3 我国城镇住宅市场效率评析
    4.4 我国城镇住宅价格高企的必然性
    4.5 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的演进与绩效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效住宅市场的制度条件与市场环境
    5.1 有效住宅市场的产权基础
    5.2 我国城镇土地产权制度与市场效率
    5.3 我国城镇公共住宅与市场住宅相融的产权安排
    5.4 从交易费用看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模式的合理性
    5.5 信息与住宅市场效率
    5.6 “大股东效应”与我国城镇住房的可持续发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选择与政策取向
    6.1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6.2 我国城镇商品住宅开发经营模式选择
    6.3 我国城镇住房社会保障模式选择
    6.4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金融体系
    6.5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边界
主要研究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经营者的激励约束
        一、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二、 代理问题——道德风险的产生
        三、 ERG理论与代理人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理论
        一、 国有企业的多级委托代理
        二、 国企控制权悖论
第二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现状及问题
        一、 物质激励软化
        二、 精神激励虚置
        三、 国家股东缺位,缺乏产权约束
        四、 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
        五、 法律制度约束实施机制软化
    第二节 激励与约束问题的成因探讨
        一、 复杂的国企领导体制
        二、 不合理的国企经营者选择管理机制
第三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对策探讨
    第一节 西方国家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的措施
        一、 激励机制
        二、 约束机制
    第二节 国企经营者激励的有效措施——经理股票期权
        一、 经理股票期权的原理
        二、 为什么要引入经理股票期权
        三、 期权模型
        四、 对本模型的评价
    第三节 股票期权激励实施的条件分析
        一、 解决“新、老三会”的矛盾
        二、 打破多重委托一代理链,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合一
        三、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四、 构建新的国企经营者选择管理机制
    第四节 国企经营者精神激励措施
        一、 精神激励的必要性
        二、 精神激励的主要措施
    第五节 国企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
        一、 所有权监督
        二、 内部监督约束——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三、 外部法律监督
        四、 经理人市场约束
        五、 市场竞争约束
第四章 经营者激励——经理股票期权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经理股票期权的实施
        案例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方案
        案例2:长源电力推出股票期权计划
    第二节 经理股票期权与经营者高薪收入的辨证
        一、 高薪与高贡献的辨证
        案例3:《财富》杂志公布的CEO(ChiefExecutiveOfficer)收入
        案例4:CEO的贡献
        二、 高薪与高风险的辨证
        案例5:王志东到底身价几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论文参考文献)

  • [1]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D]. 李富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2]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 ——基于公平与效率视野[D]. 陈红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3(02)
  • [3]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中国养老模式选择研究[D]. 刘金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分析[D]. 应臻. 同济大学, 2008(03)
  • [5]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城镇住房发展模式研究[D]. 彭晓华. 暨南大学, 2007(02)
  • [6]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分析[D]. 王洪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7]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J]. 路未央. 中国商界, 2002(01)

标签:;  ;  ;  ;  ;  

亿万富翁从选择下岗开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