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

一、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张旭文[2](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郝永博[3](2021)在《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棚户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体现,也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各级政府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到前期手续、征地、拆迁、安置房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入市等一系列工作,开发建设周期长,干扰因素多,从根本上制约了棚户区改造进程,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亟需加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进度管理。本论文以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项目情况、项目特点及项目进度管理现状,研究项目进度管理在实施阶段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前期手续、征地拆迁、安置房和市政建设等阶段影响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因素。通过规划进度管理、WBS工具分解项目工作、排列活动顺序、估算工作所需资源和持续时间等环节,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从强化统筹实施、落实组织保障、注重关键实施过程控制等方面出发,提出项目进度控制措施,为项目后续实施提供参考。本论文将项目管理及进度管理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管理实践活动中,探究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进度管理对策,为有效控制项目进度和实现项目进度目标提供必要保证。同时,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理念、进度管理方法、开发管理模式等管理实践,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探索平谷区集体土地上棚户区改造道路提供思路和支撑,同时为北京市及其他地区棚户区改造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杨涛[4](2020)在《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曾长期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期间国有土地使用权均通过划拨方式取得,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才渐渐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而广州市从1993年1月1日才开始正式实施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使广州市现存很多房屋处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状态,例如大量央企、国企厂房、办公用房、宿舍及广州特有的老西关大屋、东山洋楼、侨房等商铺、民居。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广州作为一个省城城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划拨国有建设用地往往大多存在低效利用及原规划的用途不符合最佳利用状态的情况,使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土地市场,是使广州市这个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有效措施,而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要进入土地市场就面临着补办土地出让手续的要求,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就要求评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价,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影响到土地使用者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再利用的积极性。目前公众对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存在疑虑,影响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结果公正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的方法及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的管理。监督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技术方法是否适当及对地价评估进行管理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责。但我国直至2019年5月31日才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922号),且评估方法的具体指导缺乏可操作性,评估思路不明确,致使广州市土地估价机构评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时出现执行难的问题,目前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的评估面临较多问题:评估思路不统一,参数选择不规范,评估结果差异较大,如何指导评估机构评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成为广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是否完善也是影响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的重要因素,故我们要改进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应该从地价评估方法方面及地价评估管理体系这两个方面入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相关政策法规及理论进行梳理,探讨划拨国有建设用地的价值属性、价格内涵,及与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区别,分析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及管理问题,剖析导致问题的成因,通过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经验,结合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及管理体系方面的实际情况,探讨相关解决建议和措施,并通过案例测算对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方面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以期完善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及管理体系,为广州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指导意见及建立完善的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从方法及管理整个系统上规范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保障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者权益,提高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者高效利用土地的积极性,使广州市这个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袁亚琦[5](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孙立双[6](2020)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又为成为推动城镇化率的重要引擎。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一直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对其研究的程度也在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北京市作为首都,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工作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首都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改变城乡结合部地区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旧村改造问题,对于科学合理开展相关工作,利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工作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真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全面梳理了现有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充分了解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基础理论,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现状、实施模式进行了介绍;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昌平区东小口镇旧村改造的案例分析,印证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本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论文题目,阐释课题研究意义、背景,阐述相关理论,并说明研究的条件;第二部分是对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相关理论的归纳,阐述了郊区城市化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总结了城乡结合部的要素、概念,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通过总结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内容和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第四部分是结合昌平区东小口镇旧村改造工作具体案例,对总结归纳的问题和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印证。

李晓宁[7](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彭名[8](2020)在《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城市除了集约利用自身土地外,还需要征收部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来进行发展建设。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政府公信力有所下降,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各类土地征收行为较易引发群众反感和各类自媒体的口诛笔伐。频繁的纠纷会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分征地并将其闲置,导致资源浪费,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中国粮食安全。征地拆迁直接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尤其是老工业区在转型升级的时候,这项工作尤为重要。而目前,因征地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比前几年有所好转,但仍然不够理想。所以,如何妥善有效地安置失地农民,切实高效利用土地、使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以自贡市D区为例,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利用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论、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对存在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着重综合分析D区目前征地拆迁发展和执行情况以及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的可优化点,也从征地拆迁程序、补偿补助标准、安置方式和安置方案落实等操作层面内容入手,具体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同时参考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做法和国内相近城市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笔者结合自身一线工作经验,走访拆迁户、有征地拆迁工作的乡镇领导、区国土部门领导、区分管领导,和村组干部交谈获得一线的征地拆迁反馈和意见建议,从被征地拆迁农户情况、征地拆迁农户意愿、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程序及实施满意度、拆迁的顾虑四个方面来进行访谈和调查分析,结合D区经济、交通、操作流程等实际情况,对D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思路和补偿费用进行探讨,寻求合理的拆迁安置补偿,最后对D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提出加强程序规范性管理、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丰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式和健全综合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对策。

刘子琪[9](2020)在《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与规划应对 ——以西安碑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城市化已经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明确了城市边界的划定,更加凸显出城市存量资源的作用与意义,城市更新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成为规划面临的重要现实与挑战。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功能空间与组成部分,而其中的老旧住区在城市存量资源中占比最大。当前,深圳、广州和上海等一些发达沿海城市的更新实践走在全国最前沿,将存量用地划分为城市旧城区、旧工业区与旧村庄三类,同时编制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与程序,城市老旧住区在城市旧城区改造的框架下进行,改造方式分为拆除重建、功能置换以及综合整治等;内地城市的老旧住区的更新则是在棚户区改造的框架下进行推进,改造程序只能通过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改造方式主要以拆除重建式为主。对比以上两种城市老旧住区更新体系,内地城市的老旧住区更新缺乏对城市存量用地的整体把握与科学评价。因此,我们应当改变内地城市单一的更新模式,研究出不同类型城市老旧住区的最佳改造模式,探索出一条更加可持续的更新路径。本文首先从当前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研究背景、基础理论以及文献综述出发,总结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进展。国外城市历经近代大规模拆除重建的住区更新、现代“城市重建”、“城市复兴”和“城市再开发”的住区更新理念,再到当代住区更新的科学化与社会化并存三个时期,由单一不可持续逐渐走向合理可持续的多元更新模式。国内城市住区更新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2010年后开始快速增长。目前,国内住区更新研究主要以案例研究与定性研究为主,重点关注城市老旧住区在更新中的困境与难点,研究方向包括老旧住区治理、老旧住区更新中的利益博弈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其次,从利益相关者与博弈理论出发,剖析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机制,梳理出城市老旧住区更新实施应当满足的需求条件:一是住区居民对宜居和便捷生活的需求,这是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的根本动因;二是政府对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综合效益最大化需求——即公共利益最大化需求,具体包括空间调整、交通优化以及城市风貌提升等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方面的内容;三是市场对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经济性需求——即更新潜力需求,具体表现为开发潜力与建设成本两方面内容。通过梳理与细分居民、政府和市场三方利益主体在城市老旧住区更新中的利益需求,将指标量化并构建城市老旧住区筛选与评价模型。最后,以西安市碑林区作为研究区进行实例研究。通过网络爬虫等方法获取碑林区空间数据,导入构建的城市老旧小区筛选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与计算功能对筛选出的老旧小区进行更新需求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的规划应对和改造策略,从宏观到微观分别包括更新区(县级)分级、街道住区更新策略以及城市老旧小区类型划分及改造建议三个层次,以期为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更新实施提供客观、科学和全面的依据。评价结果表明,目前碑林区老旧小区更新需求期望均值在3(更新需求一般)以下,更新需求整体较低。居民宜居需求评价结果显示,各老旧小区的内部动静态交通系统的承载力普遍较低,表现为小区车位不足、内部车行不畅等问题;居民便捷需求评价结果显示,老旧小区的步行生活圈内,文化和休闲设施需求较高,具体表现为社区读书室和绿地公园的配置较少;政府效益需求与市场潜力需求均较低,因此建议碑林区的老旧小区更新以整治推进展开。在中观层面,碑林区八个所属街道以张家村街道以其更新需求和更新规模被划分为碑林区的重点更新街道。在微观层面,32个老旧小区因其需求各异划分为6类,以整治需求为主的老旧小区占比最大,且部分老旧小区无需进行更新。因此,碑林区老旧小区更新应当从宏观部署再到微观因需而改的层次推进。(1)在区(县)层面,以街道作为基本更新单元,并且把握重点更新区域,统一安排部署老旧小区的主要推进方式与更新方向,以西部为重点,从东西同时向中推进更新改造工程,同时将城市住区更新大数据平台作为基本决策工具。(2)街道层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上接区(县)安排,下启搜集各个老旧小区的更新需求的详实数据和对更新实施的落实,其主要职能是加快对老旧小区周边配套的核算并与其他街道协调制定具体的配建方案。(3)在微观层面,应对老旧小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寻求各利益主体最真实的诉求,探索最合理的改造路径,向上传递最真实的数据,对不同类型的老旧小区采用不同的更新方案。对于市场更新需求较强的老旧小区(评价值超过4),建议以市场为开发主体、政府管控、居民参与,积极吸纳改造资金,推进更新项目实施,此类小区建议以拆除重建为主;对于居民需求或者政府需求较强(评价值超过4)的老旧小区,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可采取居民筹资、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推进更新,此类小区建议以整治为主。

杨子烨[10](2020)在《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心从增量向存量转变,城市更新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在棚户区改造范畴扩大化的政策背景下,许多城市启动“集中连片”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此类项目多位于城市重要区位,空间尺度大,利益主体多元,发展问题综合,实施难度很大。在“建设人民城市”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棚户区改造,以更综合的视角进行研究。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是棚户区改造中两个关键方面,协同作用才能更好推进棚改进程,但二者经常存在相互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本文针对空间设计和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式展开探讨,希望明确二者的联系,构建协同机制,并在实际案例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与实施策略,有效提升棚户区改造品质,推进棚改实施。本文研究缘起“霸州市棚户区改造策略”课题,选取霸州市“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改造迫切程度最高的老城棚户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剖析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诸多表象问题的成因,并梳理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方面。随后,探讨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法。明确调适优化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构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面向老城棚改问题,选取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要点,并将要点紧密对应,以保证策略研究在调适的思路下进行。最后,在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空间设计重点加强路网设计与产权界限的衔接,解决空间破碎化问题;优化设计道路交通、结构功能、地块划分、风貌形态、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景观,全面提升改造品质。围绕空间设计策略,展开实施策略研究,以统筹实施与整体管控为目的,重点完善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增强实施策略与空间设计的联系,配合相应项目统筹实施措施,促进棚改合理有序实施;分析棚改单元特征,分类提出指引策略,同时划定规划与实施单元,加强全局管控能力。棚户区改造是涉及土地、资本、规划建设、管理等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对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个关键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升品质、促成实施”,希望能为国内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二、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城市社区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四)共生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共生理论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1.3.1 核心观点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5.1.1 研究设计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8.2.1 完善法律制度
        8.2.2 完善契约制度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棚户区
        2.1.1 棚户区内涵
        2.1.2 棚户区特点
        2.1.3 棚户区分类
        2.1.4 棚户区改造
    2.2 棚户区改造进度管理
        2.2.1 项目管理
        2.2.2 项目进度管理
        2.2.3 规划进度管理
        2.2.4 定义活动
        2.2.5 排列活动顺序
        2.2.6 估算工作资源
        2.2.7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2.2.8 制定进度计划
        2.2.9 控制进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范围
        3.1.3 项目周期与成本
    3.2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2.1 项目进度管理现状
        3.2.2 项目进度管理存在问题
    3.3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1 前期手续阶段进度影响因素
        3.3.2 征地拆迁阶段进度影响因素
        3.3.3 建设阶段进度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进度计划
    4.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4.2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4.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4.3.1 项目工作分解
        4.3.2 排列活动顺序
        4.3.3 资源需求估算
        4.3.4 项目活动持续时间
    4.4 项目进度计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项目进度控制措施
    5.1 强化统筹实施
    5.2 落实组织保障
    5.3 加强技术措施
    5.4 注重关键实施过程控制
        5.4.1 前期手续阶段
        5.4.2 征地拆迁阶段
        5.4.3 建设阶段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分析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专家访谈法
第二章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本概念
        2.1.1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含义及特点
        2.1.2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构成要素
        2.1.3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分类
        2.1.4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对比
    2.2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基本理论
        2.2.1 地租理论
        2.2.2 地价理论
        2.2.3 区位理论
第三章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1 各评估技术路线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2 各评估方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2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2.1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3.2.2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小结
第四章 其他省市经验及借鉴意义
    4.1 其他省市经验
        4.1.1 北京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经验
        4.1.2 上海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经验
        4.1.3 南京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经验
    4.2 经验总结
        4.2.1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的经验总结
        4.2.2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的经验总结
    4.3 小结
第五章 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评估改进方案及案例测算
    5.1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改进方案
        5.1.1 成本逼近法的改进方案
        5.1.2 市场比较法的改进方案
        5.1.3 收益还原法的改进方案
        5.1.4 剩余(增值收益扣减)法的改进方案
        5.1.5 公示地价系数修正法的改进方案
    5.2 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案例测算
        5.2.1 以住宅用地为例进行划拨地价评估研究
        5.2.2 以商服用地为例进行划拨地价评估研究
        5.2.3 工业用地划拨国有建设用地评估研究
        5.2.4 实例结果与分析
    5.3 改进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对策
        5.3.1 进一步完善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委托评估机制
        5.3.2 建立对评估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
        5.3.3 建立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评估报告审查机制
        5.3.4 建立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信息公开平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方法的结论
        6.1.2 关于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管理体系的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旧村改造相关研究
        1.3.2 国内旧村改造相关研究
        1.3.3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相关理论
    2.1 郊区城镇化
        2.1.1 郊区城镇化相关理论
        2.1.2 郊区城镇化与逆城镇化
    2.2 城乡结合部的概念
    2.3 工程项目相关理论
        2.3.1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理论
        2.3.2 项目费用全过程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内容及现状分析
    3.1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主要内容
        3.1.1 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基本任务
        3.1.2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主要模式
    3.2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现状分析
        3.2.1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范围
        3.2.2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现状
    3.3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实施效果
    3.4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政策和法律基础
        3.4.1 立法高度重视推进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的保障作用
        3.4.2 国家出台政策总体推进城镇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1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审批体制机制不顺畅
        4.1.2 资金平衡难度大
        4.1.3 融资困难
        4.1.4 征地拆迁拖延旧村改造进度
        4.1.5 项目管理水平与项目体量不匹配
    4.2 原因分析
        4.2.1 部门利益思维造成审批体制机制不顺畅
        4.2.2 规划条件受限影响资金平衡
        4.2.3 农村集体经济普遍缺乏自主改造的资金实力
        4.2.4 城乡结合部村民拆迁补偿心理预期高
        4.2.5 违法建设给旧村改造带来资金平衡和拆迁双重压力
        4.2.6 村内工业大院等非住宅给拆迁工作带来阻力
        4.2.7 项目管理市场化不彻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对策建议
    5.1 持续推进“三规合一”
        5.1.1 建立城市建设联席会议机制
        5.1.2 强化对“三规”统一标准的研究和实施
        5.1.3 加快“三规合一”的立法
    5.2 探索多种手段解决旧村改造资金难题
        5.2.1 实施组团式开发
        5.2.2 建立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资金池
        5.2.3 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弥补自有资金不足
        5.2.4 适当增加贷款周期
        5.2.5 采用股权质押等方式降低融资担保条件
    5.3 科学规范实施拆迁工作
        5.3.1 充分考虑村民住宅拆迁因素对旧村改造的影响
        5.3.2 有序推进工业大院拆迁工作
    5.4 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5.4.1 强化项目实施阶段的动态控制
        5.4.2 推动旧村改造充分市场化
    5.5 严格控制违法建设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昌平区东小口镇旧村改造案例分析
    6.1 昌平区东小口镇旧村改造现状分析
        6.1.1 昌平区东小口镇基本概况
        6.1.2 近年来昌平区东小口镇旧村改造的特点和模式
    6.2 昌平区东小口镇重点村旧村改造工作面临的问题
        6.2.1 实施绿化隔离带政策导致旧村改造资金平衡困难
        6.2.2 开发主体无法满足融资条件
        6.2.3 征地拆迁难度大
        6.2.4 项目管理水平较低
    6.3 东小口镇重点村旧村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对策
        6.3.1 组团式改造破解资金平衡难题
        6.3.2 创新方法破解融资问题
        6.3.3 拆迁补偿符合村民预期
        6.3.4 优化了项目流程措施
    6.4 东小口镇旧村改造的实施效果
        6.4.1 融资模式得以全市推广
        6.4.2 六个行政村完成迁建
        6.4.3 镇域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东小口镇旧村改造项目村民征地拆迁补偿意愿问卷调查表

(7)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集体土地
        2.1.2 征地拆迁
        2.1.3 安置房
    2.2 理论基础
        2.2.1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博弈论
第3章 自贡市征地拆迁现状
    3.1 自贡市D区区情
    3.2 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工作机制
        3.2.1 机构设置
        3.2.2 工作程序
    3.3 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情况
        3.3.1 补偿补助安置依据
        3.3.2 征地补偿补助标准
        3.3.3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式
        3.3.4 房屋拆迁典型案例
    3.4 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方式
        3.4.1 协议拆迁
        3.4.2 强制拆迁
    3.5 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成效
        3.5.1 供地成效
        3.5.2 项目成效
第4章 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程序执行不到位
        4.1.2 补偿标准偏低
        4.1.3 安置方式单一
        4.1.4 安置方案落实不及时
    4.2 原因分析
        4.2.1 程序执行规范性缺失
        4.2.2 补偿标准调整不及时
        4.2.3 安置方式创新不够
        4.2.4 征地拆迁安置滞后
第5章 国内其他城市征地拆迁做法及启示
    5.1 其他城市征地拆迁做法
        5.1.1 北京市征地拆迁做法
        5.1.2 台州市椒江区征地拆迁做法
        5.1.3 新疆伊宁市征地拆迁做法
    5.2 其他城市征地拆迁的启示
        5.2.1 明确补偿原则
        5.2.2 适当扩大补偿范围
        5.2.3 提高补偿标准
第6章 完善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的对策
    6.1 加强程序规范性管理
        6.1.1 制定工作规程
        6.1.2 扩大公众参与
        6.1.3 强化有效监督
    6.2 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
        6.2.1 参考市场价值标准补偿
        6.2.2 动态调整补偿标准
    6.3 丰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方式
        6.3.1 加强失地农民的精神慰藉
        6.3.2 先安置后拆迁
        6.3.3 引入新型安置方式
    6.4 健全综合保障机制
        6.4.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4.2 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6.4.3 组建失地农民社会组织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征地拆迁访谈提纲
附录2 征地拆迁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名单
致谢

(9)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与规划应对 ——以西安碑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背景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1.5 技术路线
2 城市住区更新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城市住区更新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相关利益者理论与博弈理论
        2.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4 城市有机更新与“微更新”理论
        2.1.5 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理论
        2.1.6 城市地租理论
    2.2 国外居住区更新实践与研究进展
        2.2.1 西方近代城市住区更新:大规模拆除重建
        2.2.2 西方现代城市住区更新:从“重建”到“再开发”
        2.2.3 西方当代城市住区更新:科学化与社会化指向并存的城市住区更新
    2.3 国内居住区更新实践与研究进展
        2.3.1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研究进展
        2.3.2 相关政策实践进展
3 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框架的构建
    3.1 相关概念
        3.1.1 城市老旧住区
        3.1.2 城市住区更新
        3.1.3“更新需求”
    3.2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利益博弈与协调
        3.2.1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相关利益主体
        3.2.2 相关利益主体驱动机制
    3.3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决策系统
        3.3.1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模型
        3.3.2 城市老旧住区辨别体系
        3.3.3 城市老旧住区历史价值评判系统
        3.3.4 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体系
    3.4 多元利益主体视角下的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指标体系
        3.4.1 内部宜居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更新需求指标与评价体系
        3.4.2 外部便捷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更新需求指标与评价体系
        3.4.3 政府需求导向下的老旧住区更新综合效益指标与评价体系
        3.4.4 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潜力评价指标
4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以西安碑林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建国以来西安市城市规划与更新过程
        4.1.2 碑林区行政区划与居住小区分布概况
    4.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2.1 碑林区小区数据来源
        4.2.2 住区数据处理
    4.3 碑林区老旧住区的识别与筛选
        4.3.1 碑林区老旧住区的识别与分类
        4.3.2 碑林区老旧住区历史价值评判
    4.4 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需求评价
        4.4.1 宜居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内部需求评价
        4.4.2 便捷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外部需求评价
        4.4.3 协调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综合效益评价
        4.4.4 经济导向的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市场潜力评价
5 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规划应对:以碑林区为例
    5.1 评价总体情况
    5.2 碑林区老旧住区更新分区策略
        5.2.1 各街道老旧小区概况
        5.2.2 碑林区各街道老旧住区更新需求
        5.2.3 碑林区重点更新区(县级)分级
        5.2.4 各街道住区更新策略
    5.3 碑林区老旧小区更新分类引导策略
        5.3.1 老旧小区更新方式分类
        5.3.2 碑林区各类老旧小区更新建议
    5.4 碑林区典型老旧住区改造建议——边家村小区
        5.4.1 边家村小区概况
        5.4.2 边家村小区更新建议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理论层面
        6.1.2 实践层面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大小数据相结合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0)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1.1.2 国家政策从狭义棚改到广义旧改的转变
        1.1.3 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和重塑社会结构的过程
        1.1.4 棚户区改造是未来可能长期发展的城市住区更新模式
    1.2 研究缘起与对象特征
        1.2.1 霸州市概况与老城棚户区改造研究缘起
        1.2.2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现状特征
    1.3 老城棚户区改造问题与成因分析
        1.3.1 空间设计与产权界限衔接不足
        1.3.2 空间设计对开发尺度缺乏控制
        1.3.3 空间设计缺乏整体管控
        1.3.4 缺少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
        1.3.5 开发强度缺乏弹性控制
        1.3.6 开发模式存在弊端
        1.3.7 空间与实施层面普遍性问题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概念解析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棚户区改造的基础研究
    2.1 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历程
        2.1.1 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2.1.2 棚户区改造的起源与发展
        2.1.3 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进展
        2.1.4 棚户区改造研究对象特征
    2.2 棚户区改造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2 城市更新理论
        2.2.3 城市设计理论
    2.3 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2.3.1 空间设计基本原则
        2.3.2 宏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2.3.3 中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2.3.4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2.3.5 改造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2.4 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相关研究
        2.4.1 经济测算方法与公共设施管控方式
        2.4.2 开发与融资模式
        2.4.3 改造机制和制度模式
        2.4.4 拆迁安置方式
        2.4.5 收益成本管理
    2.5 国内外实践经验
        2.5.1 英国旧城更新
        2.5.2 广州市城市更新
        2.5.3 深圳市城市更新
        2.5.4 上海市城市更新
        2.5.5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
        2.5.6 济南市棚户区改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适优化方法研究与改造策略要点选取
    3.1 调适优化的原则
        3.1.1 构建联系,双向协调
        3.1.2 面向问题,同步进行
        3.1.3 强调循环,长期发展
    3.2 调适优化的方法
        3.2.1 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构建
        3.2.2 空间设计优化形成调适依据
        3.2.3 实施策略调适增强协调作用
    3.3 老城棚户区改造调适优化策略要点选取
        3.3.1 面向空间设计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3.3.2 面向实施策略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4.1 优化路网设计
        4.1.1 加强路网与产权界限的衔接
        4.1.2 完善路网结构增强与城市系统的衔接
        4.1.3 结合布局特点设置路网密度
    4.2 强化结构与功能定位
        4.2.1 城市层面考虑功能定位
        4.2.2 片区层面空间结构分级划定
    4.3 合理划定地块尺度
        4.3.1 控制地块基本尺度
        4.3.2 组合运用多种地块尺度
        4.3.3 结合功能灵活划分地块尺度
    4.4 提升城市风貌与空间形态品质
        4.4.1 合理控制整体开发强度
        4.4.2 弹性调整开发强度与建设高度
        4.4.3 丰富空间组织形式
        4.4.4 注重整体性与差异性
    4.5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景观布局
        4.5.1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4.5.2 统筹完善绿地景观布局
        4.5.3 优化功能组织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研究
    5.1 经济测算方法研究与方案可行性评价
        5.1.1 开发企业的收益测算
        5.1.2 开发企业的建设成本测算
        5.1.3 拆迁安置补偿测算
        5.1.4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可行性评价
        5.1.5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调整方式
    5.2 公摊办法研究
        5.2.1 公益用地建设方式
        5.2.2 公益建设资金管理措施
    5.3 项目统筹实施措施建议
        5.3.1 项目入库与立项实施的基本方式
        5.3.2 立项实施的统筹管理措施
        5.3.3 项目产权协调措施
    5.4 棚改单元目标性策略分类指引方式研究
        5.4.1 霸州市中心城区棚改单元特征分析
        5.4.2 目标性策略解析
        5.4.3 分类策略指引要点研究
    5.5 规划单元与实施单元划分方式研究
        5.5.1 规划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5.5.2 益津城区规划单元划分
        5.5.3 实施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5.5.4 老城棚户区实施单元划分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望京地区空间设计方法借鉴研究
附录B 城边村类型棚改经济测算方法探讨
致谢

四、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平谷区X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 郝永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广州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价评估改进研究[D]. 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6]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旧村改造对策研究[D]. 孙立双.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7]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8]自贡市D区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彭名. 西南大学, 2020(05)
  • [9]多元主体视角下城市住区更新需求评价与规划应对 ——以西安碑林区为例[D]. 刘子琪. 西北大学, 2020(02)
  • [10]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D]. 杨子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办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