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教学和测试中的问题

语法教学和测试中的问题

一、语法教学及测试中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唐路佳[1](2021)在《凉山彝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基于浸入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应对英语教育的浪潮,改善彝族地区英语教学环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因此,通过在彝族地区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比较、选择,探寻到适合彝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教育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笔者针对所研究的内容,梳理了浸入式教学法以及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总结了课堂实施基本要求以及课堂实施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教学环境、资源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基本条件。随后本研究采用教育的准实验进行研究实验,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个人访谈等方法,在凉山彝族某小学的英语课堂分别用语法翻译法以及浸入式教学法进行授课,观察、对比两种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下,学生的表现、态度;教师的课后评价以及教学后的效果。总结不同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及其劣势,试图结合彝区教学资源环境,探寻出适用于现阶段彝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本论文通过理论以及实践的比较,在理论上,结合凉山彝区当地的教学环境、资源综合对比了两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特点及其要求;在实践中,采用教育准实验的形式用以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法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针对凉山彝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能够得出以下结论:通过理论以及实验的对比,在现阶段的凉山彝区小学中语法翻译法比浸入式教学法具有更高的可行程度。继而更深入一步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是所有更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及理论上行得通的教学方法在所有地区都有其生长的土壤。选择更多时候需要考虑客观因素进行选择,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依据教学目的、课程性质等因素外还受到教学环境、资源配置、学生适应程度、课堂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对于选择教学方法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范梦迪[2](2021)在《特征重组假说视角下马来西亚学习者汉语连词“和”习得研究》文中提出连词“和”是一个高频常用词。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连词“和”也是一个初级的语法项目。但我们在中高级马来西亚留学生的作文中依然可以发现不少连词“和”的偏误,并且偏误类型呈现出典型性。本文引入二语习得领域极具潜力的特征重组假说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连词“和”的本体研究以及汉语连词“和”与马来语连词“dan”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特征异同,根据所提取的特征对马来西亚学习者作文语料中的连词“和”的相关偏误进行了分类和探究。我们根据所提取的特征与马来西亚留学生的偏误语料设计了调查问卷,随后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整体测试情况和不同类型的测试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探究马来西亚学习者习得汉语连词“和”过程中的特征重组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马来西亚留学生会将马来语“dan”带有的特征映射到汉语“和”中,如将两种语言中特征相同但实现方式有差异的[+前后一致]特征映射到汉语“和”中;将与汉语“和”所组装的特征不同的马来语“dan”的[+连接分句/句子]特征、[+强制]特征映射到了汉语连词“和”中;汉语连词“和”连接动词或形容词时需要组装[-光杆][+双音节][+书面]这一特征组合,而马来语“dan”则无此限制,部分留学生未能组装[-光杆][+双音节][+书面]这一特征组合,将连词“dan”带有的特征直接对应于汉语连词“和”;(2)在本文的调查范围内,我们发现马来西亚学习者能够成功重组汉语“和”带有的部分特征:[-连接分句/句子]特征、[+前后一致]特征、[-强制]特征,但被试在[-光杆][+双音节][+书面]这一特征组合上尚未能取得类似汉语母语者的表现;(3)根据各特征的重组情况,我们认为特征重组的顺序依次为:[-连接分句/句子]特征,[+前后一致]特征,[-强制]特征,[-光杆][+双音节][+书面]特征组合;(4)从各特征的得分情况来看,[-光杆][+双音节][+书面]这一特征组合相对于单个特征的重组而言,重组难度较大,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重组的特征越多,习得相对来说就越困难。最后从现有调查结果出发,结合马来西亚留学生作文语料的常见偏误,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教学参考意见,如教学时应当重视连词“和”这一初级语法项目,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本文的研究仍有一定局限性:受限于研究者本人的水平,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样本量太少,各组的样本数量不均衡,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李志彬[3](2021)在《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HSK五级考试由听力部分、阅读部分和书写部分构成,其成绩是外国留学生申请奖学金、来华学习和跨国企业招聘员工的重要依据。书写部分是新HSK五级测试中要求运用汉语逻辑思维表达、准确掌握语法知识的一个测试部分,它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目前,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中,大部分师、生深感书写部分难以复习,欠缺教学技巧与辅导策略。因此,对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的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以中高级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10套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及30篇HSK五级写作作业为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首先,阐明了研究意义及方法,并评述了新HSK五级研究现状。在“完成句子”真题中分析出28类语法考点,“词语写作”与“看图写作”真题中统计出5项“话题考点和3类场景类型。其次,分析模拟测试及写作作业,将两种语料中的写作偏误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模拟测试与访谈,从母语与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和交际策略及学习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的偏误原因。又结合留学生写作偏误缘由,在词句训练、语法偏误库、话题和网络教学等方面,给汉语综合课与写作课提出教学建议,并有针对性地对完成句子、词语写作和看图写作三种题型提出教学建议。最后,希望本研究对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教学有所帮助,为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也提供一定参考。

郝一儒[4](2020)在《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初中生英语语音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语音,不仅可以极大地助力他们的词汇学习,更能促进他们良好的听说能力的形成,而且有助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考试的导向性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们对语音教学重视不够,语音教学仅仅停留在音标教学的层面,给听、说、读、写和综合语音应用能力的提升带来非常大的障碍。教育部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规定了英语语音知识的二级和五级目标。从音节、读音、语调与节奏、意群的读音方面对初中阶段语音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要求。但是根据笔者的从教经验,很多学生在初中入学时,并没有达到《课标》要求的二级目标;而在初中毕业时,也没有达到《课标》五级目标要求。为了解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和学生语音学习现状,笔者以宁波大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宁大附校)初中生为调查对象开展调查研究,希望对初中学生英语语音的现状和语音教学中存在问题有清楚的了解,进而对初中生的语音学习和教师的英语语音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语音迁移理论、和语音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先对语音教学的内容、意义、重要性、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认识和总结,然后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定量研究中,笔者分别对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以抽样的方法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的语音学习习惯和对语音教学的看法;笔者还对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以抽样的方法进行了语音测试,检测了入学时的学生和临近毕业时的学生的语音水平,发现了学生语音学习中的难点和薄弱点。在定性研究中,笔者针对语音教学的核心问题对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和记录,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宝贵的经验。研究表明,宁大附校语音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语音教学内容不完整,语音教学过程互动性不强,语音教学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本研究,笔者对语音教学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发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语音教学方法,这对帮助宁大附校英语教师提升语音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尽管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首先,受制于研究范本规模,仅将宁大附校一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并不能覆盖所有初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本研究并未完全覆盖所有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后续需继续丰富和扩展各项实验证明相关研究。

温煦[5](2020)在《菲律宾义德中学汉语教学模式化测试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紧密相关,测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直观的将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呈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的结果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测试,学生需要主动复习所学知识,以便于在测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促进自己的学习。菲律宾义德中学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模式化测试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汉语教学的实际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在菲律宾义德中学担任了10个月的初中汉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结合研究的需要,对义德中学汉语教学的模式化测试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汉语水平设置了符合学校规定的模式化测试试题,并对学生进行测试。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于模式化测试的看法,运用访谈法征询教师对于模式化测试的一些实践经验及感受。结果发现,模式化测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但受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式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汉语国际教学实际,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进一步将模式化测试的各项环节内容具体细化,形成指导性大纲以便于新手教师掌握;设置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汉语教学大纲,将语法纳入教学体系当中;提高汉语测试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之中的占比,调动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

李梦雪[6](2020)在《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具有交融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其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不仅需关注词汇和语法,更要超越词汇和语法,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有目的地分析其内容和结构。基于此,本研究拟探究如何结合语篇开展阅读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强调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主要以“语篇分析理论”、“输入假说”、“输出假说”等理论为指导,重点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策略有何影响?(2)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表达内容有何影响?(3)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组织结构有何影响?为了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本研究以岳阳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两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运用写作测试、写作练习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工具,展开了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班采用常规的阅读教学,实验班在常规阅读教学基础上,对语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强化,如语法衔接手段等。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的写作策略有较大的影响,有助于他们将阅读课中的语篇知识运用至写作之中。(2)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表达内容有积极影响,能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注意内容表达的连贯性。(3)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组织结构有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关注语篇的结构,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更好地谋篇布局,能更加注重文章的组织方式。此外,让学生在阅读中关注到语法衔接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时运用更多的衔接手段,更加注重文章的衔接。本研究验证了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具有积极影响。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海永,罗少茜[8](2020)在《语言学能对二语语法学习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方便抽样,运用限时和不限时语法判断、元语言知识测试、中国外语学能测试等探讨语言学能对二语语法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始学年龄的增长,被试学能呈上升趋势,但不存在显着差异;2)学能对不限时语法判断和元语言知识测试调节作用明显,高学能者的表现优于低学能者,且二者的语法结构难度得分趋势相似;学能仅能预测语法错误句子成绩。

张秀丽[9](2020)在《初中生英语口语任务中的时态错误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指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着重培养他们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同时为提高他们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但现实不容乐观,时态错误在英语学习及运用中仍会频繁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学生英语口语中存在的时态问题,提高其时态学习,特别是口语中时态正确率,本研究基于错误分析理论,以青岛市某中学的40名学生的口语语料为例,对中学生英语口语中的时态错误进行探究与分析。以下为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初中生英语口语中的时态错误类型及错误比例情况如何?第二,不同类型的口语任务反映出的初中生时态错误情况如何?第三,导致初中生英语口语时态错误产生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采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中学生英语口语中常见的时态错误类型有时态选择错误、主谓一致错误、时态一致性错误和时态形式错误。其中,时态选择的错误最多,是中学生英语口语中时态部分的难点。而时态选择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两种时态上。与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的是,现在完成时的错误数量也较多。(2)不同类型的口语任务反映出的初中生时态错误情况有所不同。在看图描述任务和话题陈述任务中,时态错误类型的情况基本一致,都是时态选择错误最多,时态形式错误最少。但在数量方面,话题陈述任务中出现的时态选择错误数量明显高于看图描述任务。此外,主谓一致错误、时态一致性错误以及时态形式错误在话题陈述任务中出现的次数均高于看图描述任务。总体而言,学生在话题陈述任务中的口语时态错误比看图描述任务中的数量要多,话题陈述任务显然比看图描述对学生的时态能力挑战更大。(3)导致中学生英语口语中时态错误出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和学习者主体因素。学习者主体因素又具体包括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测试焦虑。其中,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更为显着。根据本次的研究结果,笔者对初中口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进行对比教学;(2)创设语言环境,改善现在完成时的教学;(3)设置不同复杂度的口语任务;(4)大量练习口语,克服测试焦虑。本研究可以为初中生英语口语的时态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帮助学生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

邹思恒[10](2020)在《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知识与技能,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在特定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近年来交际教学法引入国内,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其核心是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只注重英语语法的常规教学,也强调将学到的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语法教学则是实现交际能力的途径之一。很显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好语法而不是忽视语法。那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是否能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效果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以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行动研究,在班级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间为16周。本研究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索:(1)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是否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及语法的认识?(2)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是否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3)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语法水平,进而提高英语成绩?在此期间,笔者在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行动研究方案,共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测试成绩、学生访谈结果和学生自评、互评表等方法,调查了解了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语法教学的教学效果,最终形成以下结论:教师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及语法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法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此外,本文还就此次教学研究过程总结出一些研究启示,并提出了改善和推进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建议,期望能为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课堂的运用提供些许参考。

二、语法教学及测试中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法教学及测试中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凉山彝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基于浸入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生其自身发展需要掌握英语
        1.1.2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凉山彝族当地教学环境加以衡量
        1.1.3 个人参与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项目实验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浸入式教学法
        1.4.2 语法翻译法方法
        1.4.3 教学方法选择
    1.5 文献综述
        1.5.1 关于英语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1.5.2 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创新
2 理论上教学方法的对比选择研究
    2.1 浸入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1.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2.1.2 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
    2.2 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2.2.1 语言的机械原子观
    2.3 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2.3.1 浸入式教学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2.3.2 语法翻译法实施的基本要求
    2.4 教学方法的课堂实施特点
        2.4.1 浸入式教学法的课堂实施特点
        2.4.2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实施特点
    2.5 理论层面的教学方法课堂选择比较分析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所用教材
    3.3 实验过程
        3.3.1 实验时间
        3.3.2 实验分步过程
        3.3.3 变量控制
    3.4 评价手段与研究统计
        3.4.1 测试数据的分析手段
        3.4.2 课堂观察的分析手段
    3.5 课堂实例
        3.5.1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实例
        3.5.2 浸入式教学法的课堂实例
4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分析
        4.1.1 语法翻译法下的学生学习态度较浸入式教学法下的更为积极
        4.1.2 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技术情况均呈较好发展
        4.1.3 语法翻译法下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好
        4.1.4 课堂观察总结
    4.2 试卷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4.2.1 试卷检测具体结果
        4.2.2 试卷检测结果的分析总结
    4.3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统计分析
        4.3.1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4.3.2 访谈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的结论
        5.1.1 理论上的对比选择结论
        5.1.2 实证研究中的对比选择结论
    5.2 凉山英语教学现状相关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及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特征重组假说视角下马来西亚学习者汉语连词“和”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特征重组假说(FRH)及相关研究
        2.1.1 特征重组假说
        2.1.2 相关实证研究
    2.2 “和”的本体研究
    2.3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和”的研究
第三章 连词“和”与“dan”的特征比较
    3.1 汉语并列连词“和”
        3.1.1 汉语并列连词“和”的用法
        3.1.2 并列连词“和”的语料库调查
        3.1.3 并列连词“和”的特征总结
    3.2 马来语连词“dan”
    3.3 连词“和”与马来语“dan”的特征比较
        3.3.1 语义特征
        3.3.2 句法特征
第四章 马来西亚留学生作文语料分析
    4.1 正确语料
    4.2 偏误语料
第五章 实验设计
    5.1 研究问题
    5.2 研究对象
    5.3 测试工具
        5.3.1 学习者基本情况调查
        5.3.2 测试内容
第六章 测试数据分析和讨论
    6.1 留学生连词“和”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6.1.1 总体情况
        6.1.2 翻译测试
        6.1.3 可接受度测试
    6.2 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教学建议
    7.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马来西亚留学生汉语连词“和”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3)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新HSK测试研究
        1.2.2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研究
        1.2.3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教学策略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测试目标
    2.1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题型考点
        2.1.1 语法考点
        2.1.2 话题考点
        2.1.3 场景统计
    2.2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题型特点
        2.2.1 句子顺序的唯一性
        2.2.2 语段表达的逻辑性
        2.2.3 语篇表达的完整性
第3章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模拟测试及写作作业分析
    3.1 模拟测试偏误分析
        3.1.1 测试题目分析
        3.1.2 句子成分颠倒
        3.1.3 文章思路混乱
        3.1.4 图片表达困难
    3.2 写作作业偏误分析
        3.2.1 写作作业分析
        3.2.2 词语运用有误
        3.2.3 单句结构不当
第4章 留学生模拟测试及写作作业偏误原因
    4.1 母语与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4.1.1 母语依赖过多
        4.1.2 目的语知识泛化
    4.2 文化因素负迁移
    4.3 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干扰
        4.3.1 写作方式网络化
        4.3.2 简化与回避写作
    4.4 学习环境影响
第5章 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建议
    5.1 汉语综合课与写作课的教学建议
        5.1.1 注重由词到句的训练
        5.1.2 建立学生语法偏误库
        5.1.3 结合图片与阅读练写作
        5.1.4 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教学
    5.2 新HSK五级书写部分针对性教学建议
        5.2.1 完成句子题型的教学建议
        5.2.2 词语及看图写作题型的教学建议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初中生英语语音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语音和语音教学
    2.2 语音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2.3 初中语音教学内容
    2.4 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2.5 国内外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2.5.1 国外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2.5.2 国内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2.6 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理论
    3.2 语言习得理论
    3.3 语言迁移理论
    3.4 语音教学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调查问卷
        4.3.2 教师访谈
        4.3.3 语音测试
    4.4 研究过程
    4.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学生调查问卷A的结果和讨论
    5.2 学生调查问卷B的结果和讨论
    5.3 教师访谈的结果与讨论
    5.4 学生语音测试结果和讨论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对初中语音教学的启示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语音测试文本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A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B
    附录4 :教师访谈记录表
致谢

(5)菲律宾义德中学汉语教学模式化测试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汉语国际教学中测试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义德中学模式化测试的基本情况
    2.1 模式化测试相关内容概述
        2.1.1 测试的分类及基本原则
        2.1.2 模式化测试的内涵
    2.2 义德中学的汉语教学现状
        2.2.1 义德中学的基本情况
        2.2.2 义德中学的教学现状
        2.2.3 义德中学的测试内容
第三章 义德中学模式化测试设计方案及其实施
    3.1 模式化测试的设计方案
        3.1.1 测试的方法及内容
        3.1.2 模式化测试的题目设计
    3.2 模式化测试的结果
        3.2.1 分数的构成和依据
        3.2.2 成绩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义德中学模式化测试的效果
    4.1 学生对模式化测试的反应调查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内容
        4.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 模式化测试对教师的影响
        4.2.1 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影响
        4.2.2 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
        4.2.3 模式化测试的经验总结
第五章 模式化测试的推广应用及发展前景
    5.1 模式化测试的意义
    5.2 模式化测试的发展前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6)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总体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语篇的概念
    2.2 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2.3 基于语篇的写作教学相关研究
    2.4 “以读促写”相关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语篇分析理论
    3.2 语言“输入假说”
    3.3 语言“输出假说”
第4章 实验方法
    4.1 实验设计
        4.1.1 研究问题
        4.1.2 实验对象
        4.1.3 教学步骤对比
        4.1.4 实验工具
    4.2 实验过程
        4.2.1 数据采集
        4.2.2 数据分析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写作策略的影响
    5.2 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在写作中表达内容的影响
    5.3 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在写作中组织结构的影响
        5.3.1 篇章结构的变化
        5.3.2 语法衔接手段的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语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2 高中英语写作策略调查问卷表
    附录3 控制班及实验班测试题目
    附录4 控制班及实验班前、后测写作样本
    附录5 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教案
    附录6 衔接手段分类表
    附录7 语法衔接手段编码表
    附录8 写作成绩的描述统计
    附录9 衔接手段运用次数统计表
致谢

(8)语言学能对二语语法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语言学能和二语语法学习
    2.1 语言学能
    2.2 学能对二语语法学习的影响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3.2.2 语法判断
        3.2.3 元语言测试
        3.2.4 学能测试
    3.3 数据收集和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学能成绩
    4.2 学能对语法测试成绩的影响
    4.3 学能对任务刺激成绩的影响
    4.4 学能对语法结构成绩的影响
5. 讨论
6. 结语

(9)初中生英语口语任务中的时态错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时态
        2.1.2 时态错误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英语时态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时态错误的相关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错误分析理论
        2.3.2 中介语理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测试题
        3.3.2 问卷调查表
        3.3.3 访谈提纲
    3.4 研究步骤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口语时态错误类型分析
        4.1.1 时态选择错误
        4.1.2 主谓一致错误
        4.1.3 时态一致性错误
        4.1.4 时态形式错误
    4.2 不同类型的口语任务的时态错误类型分析
    4.3 初中生英语口语时态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4.3.1 语际迁移
        4.3.2 语内迁移
        4.3.3 学习者主体因素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5.3 研究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错误标记方法(编码表)
附录 Ⅱ 语料转录部分展示
附录 Ⅲ 口语测试题
附录 Ⅳ 调查问卷
附录 Ⅴ 访谈提纲
致谢

(10)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交际教学法
        2.1.2 语法
        2.1.3 语法教学
    2.2 理论依据
        2.2.1 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
        2.2.2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2.2.3 语境教学法
        2.2.4 情境教学法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章 研究内容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行动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访谈法
        3.3.4 量化分析法
    3.4 研究步骤
第四章 行动研究过程及结果讨论
    4.1 行动研究前的准备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及结果讨论
        4.2.1 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
        4.2.2 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讨论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过程及结果讨论
        4.3.1 第二轮行动研究过程
        4.3.2 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果讨论
    4.4 第三轮行动研究过程及结果讨论
        4.4.1 第三轮行动研究过程
        4.4.2 第三轮行动研究结果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自评、互评表

四、语法教学及测试中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山彝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基于浸入式教学法与语法翻译法[D]. 唐路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特征重组假说视角下马来西亚学习者汉语连词“和”习得研究[D]. 范梦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新HSK五级书写部分真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李志彬.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3)
  • [4]宁波大学附属学校初中生英语语音现状调查研究[D]. 郝一儒. 西南大学, 2020(05)
  • [5]菲律宾义德中学汉语教学模式化测试的实证研究[D]. 温煦.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D]. 李梦雪.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4)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语言学能对二语语法学习的影响[J]. 赵海永,罗少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 [9]初中生英语口语任务中的时态错误研究[D]. 张秀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 邹思恒. 延边大学, 2020(05)

标签:;  ;  ;  ;  

语法教学和测试中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